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汽车零部件的失效模式及分析

汽车零部件的失效模式及分析

汽车零部件的失效模式及分析
汽车零部件的失效模式及分析

汽车零部件的失效模式及

分析

专业:

班级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

摘要

汽车零件失效分析,是研究汽车零件丧失其规定功能的原因、特征和规律;研究其失效分析技术和预防技术,其目的在与分析零部件失效的原因,找出导致失效的责任,并提出改进和预防措施,从而提高汽车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目录

第一章汽车零部件失效的概念及分类 (1)

一、失效的概念 (1)

二、失效的基本分类型 (1)

三、零件失效的基本原因 (2)

第二章汽车零部件磨损失效模式与失效机理 (3)

一、磨料磨损及其失效机理 (3)

二、粘着磨损及其失效机理 (4)

三、表面疲劳磨损及其失效机理 (5)

四、腐蚀磨损及其失效机理 (5)

五、微动磨损及其失效机理 (6)

第三章汽车零部件疲劳断裂失效及其机理 (8)

第四章汽车零部件腐蚀失效及其机理 (9)

第五章汽车零部件变形失效机理 (10)

参考文献 (11)

第一章汽车零部件失效的概念及分类

一、失效的概念

汽车零部件失去原设计所规定的功能称为失效。失效不仅是指完全丧失原定功能,而且功能降低和严重损伤或隐患、继续使用会失去可靠性及安全性的零部件。

机械设备发生失效事故,往往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汽车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其可靠性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汽车维修工程中开展失效分析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汽车维修质量,而且可为汽车制造部门提供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汽车设计和制造工艺。

二、失效的基本分类型

按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对是小进行分类是研究失效的重要内容之一。失效模式是失效件的宏观特征,而失效机理则是导致零部件失效的物理、化学或机械的变化原因,并依零件的种类、使用环境而异。

汽车零部件按失效模式分类可分为磨损、疲劳断裂、变形、腐蚀及老化等五类。

汽车零件失效分类

一个零件可能同时存在几种失效模式或失效机理。研究失效原因,找出主要失效模式,提出改进和预防措施,从而提高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三、零件失效的基本原因

引起零件是小的原因很多,主要可分为工作条件(包括零件的受力状况和工作环境)、设计制造(设计不合理、选材不当、制造工艺不当等)以及使用与维修等三个方面。

零件的受力状况包括载荷的类型、载荷的性质以及载荷在零件中的应力状态。零件承受的载荷若超过其允许承受的能力时,则导致零件失效。在实际工作中,汽车零件往往不是只受一种载荷的作用,而是同时承受几种类型载荷的复合作用,如曲柄连杆机构在承受气体压力的过程中,各零件承受扭转、压缩、弯曲载荷及其应力作用,齿轮轮齿根部所承受的弯曲载荷以及工作表面承受的接触载荷等。

绝对多数的汽车零件是在动态应力作用下工作的。由于汽车的起步、停车以及速度的变化等,使动态应力的波形,应力幅的大小、方向、周期等都随时间而变化,使零件承受动载荷,从而加速零件的早期磨损。

汽车零件在不同的环境介质(气体、液体、酸、碱、盐介质、固体磨料、润滑剂等)和不同的工作温度作用下,可能引起腐蚀磨损、磨料磨损以及热应力引起的热变形、热膨胀、热疲劳等失效,还可能造成材料的脆化,造成高分子材料老化等。

设计不合理和设计考虑不周到是零件时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轴的台阶处直角过渡、过小的圆角半径、尖锐的棱边等会造成应力集中。在这些应力集中处,有可能成为零件破坏的起源。花键、键槽、油孔、销钉孔等处,设计时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形状对界面的削弱和应力集中问题,或者位置安排不妥当,都将造成零件的早期破坏。材料选择不当以及制造工艺过程中操作不当而产生裂纹、高残余内应力、表面质量不良、达不到机械性能的要求等,都可能成为零件失效的原因。紧配合零件的装配精度不够,导致相配合零件的滑移和变形,将产生微动磨损,从而也加速零件的失效过程。

汽车在使用中超载、润滑不良、滤清效果不好,违反操作规程,出现偶然事故以及维修不当等,也都会造成零件的早期破坏。

第二章汽车零部件磨损失效模式与失效机理

汽车或机械运动在其运动中都是一个物体与另一物体相接触、或与其周围的液体或气体介质相接触,与此同时在运动过程中,产生阻碍运动的效应,这就是摩擦。由于摩擦,系统的运动面和动力面性质受到影响和干扰,使系统的一部分能量以热量形式发散和以噪音形式消失。同时,摩擦效应还伴随着表面材料的逐渐消耗,这就是磨损。

磨损是摩擦效应的一种表现和结果。“磨损是构件由于其表面相对运动而在承载表面上不断出现材料损失的过程。”据统计有75%的汽车零件由于磨损而报废。因此磨损是引起汽车零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磨损与零件所受的应力状态、工作与润滑条件、加工表面形貌、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以及环境介质的化学作用等一系列因素有关;按表面破坏机理和特征,磨损可分为磨料磨损、粘着磨损、表面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和微动磨损等;前两种是磨损的基本类型,后两种磨损形式只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会发生。

一、磨料磨损及其失效机理

物体表面与硬质颗粒或硬质凸出物(包括硬金属)相互摩擦引起表面材料损失的现象称为磨料磨损;在各类磨损形式中大约占磨损总消耗的50%;危害最为严重的磨损形式;磨料的来源;粒度为20μm~30μm的尘埃将引起曲轴轴颈、气缸表面的严重磨损,而1μm以下的尘埃同样会使凸轮挺杆副磨损加剧。

磨料磨损的失效机理(假说)

以微量切削为主的假说;塑性金属同固定的磨料摩擦时:磨屑呈螺旋形、弯曲形等;在金属表面内发生(1)塑性挤压、形成擦痕;(2)切削金属,形成磨屑。

以疲劳破坏为主的假说:金属的同一显微体积经多次塑性变形,小颗粒从表层上脱落下来。不排除同时存在磨料直接切下金属的过程。滚动接触疲劳破坏产生的微粒多呈球形。

以压痕为主的假说:对塑性较大的材料;磨料在压力作用下压入材料表面,梨耕另一金属表面,形成沟槽,使金属表面受到严重的塑性变形压痕两侧金属已经破坏,磨料极易使其脱落。

以断裂为主的假说针对脆性材料,以脆性断裂为主;磨料压入和擦划金属表面,压痕处的金属产生变形,磨料压入的深度达到临界深度时,随压力而产生的拉伸应力足以使裂纹产生。裂纹主要有两种形式,垂直表面的中间裂纹和从压痕底部向表面扩展的横向裂纹。

总之,磨料磨损机理是属于磨料的机械作用,这种机械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与磨料的性质、形状及尺寸大小、固定的程度及载荷作用下磨料与被磨表面的机械性能有关。

二、粘着磨损及其失效机理

摩擦副相对运动时,由于固相焊合作用的结果,造成接触面金属损耗的现象称为粘着磨损。干摩擦和在润滑不良条件下工作的滑动摩擦副容易产生粘着磨损,严重时会使摩擦副咬死。在汽车零件中,如气缸套与活塞、活塞环、曲轴轴颈与轴承、凸轮与挺杆、差速器十字轴和齿轮等在装配、使用不当时,都可能产生粘着磨损。

防止粘着磨损应遵循的原则:一是设法减小摩擦区的形成热,使摩擦区的温度低于金属热稳定性的临界温度和润滑油热稳定性的临界温度。改善摩擦区结构;改变摩擦区的形状尺寸;配合副的配合间隙,采用合适的润滑剂及表面膜。二是设法提高金属热稳定性和润滑油的热稳定性。在材料选择上应选用热稳定性高的合金钢并进行正确的热处理,或采用热稳定性高的硬质合金堆焊。

粘着磨损影响因素

(1)材料特性的影响。脆性材料的抗粘着性能好于塑性材料。塑性材料发生粘着磨损的部位多在金属表层下一定深度,常会发生内部撕裂,磨损下来的颗粒较大。脆性材料发生粘着磨损时,破坏则较浅,金属屑也较细微。

(2)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某种材料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均可以找到一个对应于最小磨损量的粗糙度。一般情况是磨损量随零件表面光滑程度的提高而减小。

(3)润滑油的影响。如果供给摩擦表面足够的润滑油,并保证润滑油的粘度和工作温度,使配合零件不发生干摩擦,零件表面的氧化模式不已破坏的,这样就减少了粘着磨损形成的条件。如汽车后桥主减速器采用准上曲面齿轮,其齿

面间有很高的接触压力。为避免出现粘着磨损而使用专用的双面齿轮油,可以保证在很高的压力条件下形成良好的油膜,使齿面间不发生直接接触,可以避免粘着磨损。若使用一般的齿轮油,则齿面间很快就会形成粘着磨损而导致零件损坏。

(4)运动速度和单位面积上压力的影响。如运动零件表面间有充足的润滑油,则零件的运动速度提高后容易形成油膜,可以减少磨损。在运动速度一定的情况下,零件载荷越大,摩擦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发生粘着磨损。

三、表面疲劳磨损及其失效机理

两接触表面在交变接触压应力的作用下,材料表面因疲劳而产生物质损失的现象称为表面疲劳磨损。表面疲劳磨损一般多出现在相对滚动或带有滑动的滚动摩擦条件下;如齿轮副的轮齿表面、滚动轴承的滚珠和滚道以及凸轮副等;滑动摩擦时,也会出现疲劳破坏,如巴氏合金轴承表面材料的疲劳剥落失效原理:表面疲劳磨损是疲劳和摩擦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失效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⑴疲劳核心裂纹的形成;⑵疲劳裂纹的发展直至材料微粒的脱落。

对表面疲劳磨损初始裂纹的形成,有下述几种理论:最大剪应力理论-裂纹起源于次表层;油楔理论-裂纹起源于摩擦表面;(滚动带滑动的接触);裂纹起源于硬化层与芯部过度区。

四、腐蚀磨损及其失效机理

零件表面在摩擦过程中,表面金属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因而出现物质损失的现象成为腐蚀磨损。腐蚀磨损是腐蚀和摩擦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表现的状态与介质的性质、介质作用在摩擦表面上的状态以及摩擦材料的性能有关。腐蚀磨损通常分为:氧化磨损、特殊介质的腐蚀磨损、穴蚀及氢致磨损。

氧化磨损:氧化磨损是最常见的一种磨损形式,曲轴轴颈、气缸、活塞销、齿轮啮合表面、滚珠或滚柱轴承等零件都会产生氧化磨损。与其它磨损类型相比,氧化磨损具有最小的磨损速度,有时氧化膜还能起到保护作用。影响因素:影响氧化磨损的因素有滑动速度、接触载荷、氧化膜的硬度、介质中的含氧量、润滑条件以及材料性能等。

气蚀(穴蚀或空蚀):穴蚀是当零件与液体接触并有相对运动时,零件表面

出现的一种损伤现象。柴油机湿式缸套的外壁与冷却液接触的表面、滑动轴承在最小油膜间隙之后的油膜扩散部分(由于负压的存在),都可能产生穴蚀。穴蚀产生的机理:是由于冲击力而造成的表面疲劳破坏,但液体的化学和电化学作用、液体中含有杂质磨料等均可能加速穴蚀的破坏过程。气缸套穴蚀为例,由于气缸内燃烧压力随曲轴转角而变化,缸套在活塞侧向推力的作用下,使缸套产生弹性变形和高频振动。气泡在溃灭的瞬时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几千甚至一万个大气压)和高温(数百度),溃灭的速度可达250m/s。

氢致磨损:含氢的材料在摩擦过程中,由于力学及化学作用导致氢的析出。氢扩散到金属表面的变形层中,使变形层内出现大量的裂纹源,裂纹的产生和发展,使表面材料脱落称为氢致磨损。氢可能来自材料本身或是环境介质,如润滑油和水中等。

五、微动磨损及其失效机理

两接触表面间没有宏观相对运动,但在外界变动负荷影响下,有小振幅的相对振动(一般小于100μm),此时接触表面间产生大量的微小氧化物磨损粉末,因此造成的磨损称为微动磨损。微动以三种方式对构件造成破坏;如在微动磨损过程中,两个表面之间的化学反应起主要作用时,则称微动腐蚀磨损。如果微动表面或次表面层中产生微裂纹,在反复应力作用下发展成疲劳裂纹,称为微动疲劳磨损。

通常在静配合的轴与孔表面,某些片式摩擦离合器内外摩擦片的结合面上,以及一些受振动影响的联接件(如花键、销、螺钉)的接合面上都可能出现微动磨损。微动磨损造成摩擦表面有较集中的小凹坑,使配合精度降低。更严重的是在微动磨损处引起应力集中,导致零件疲劳断裂。

微动磨损是一种复合形式的磨损。是粘着磨损、氧化磨损、磨料磨损三种磨损形式的组合。微小振动和氧化作用是促进微动磨损的主要原因。

影响微动磨损的因素有材料的性能、滑动距离、载荷、振动频率和振幅等。一般来说,抗粘着磨损性能好的材料也具有良好的抗微动磨损性能。紧配合接触面间相对滑动距离大,微动磨损就大。滑动距离一定则微动磨损量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载荷后,磨损量将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减少,通过控制预应力

及过盈配合的过盈量来减缓微动磨损。

微小振幅的振动频率对钢的微动磨损没有影响,而在大振幅震动的条件下,微动磨损量随振动频率的增加而降低。

适当的润滑可有效地改善抗微动磨损的能力,因为润滑膜保护表面防止氧化。采用挤压添加剂或抹二硫化钼都可以减少微动磨损。

第三章汽车零部件疲劳断裂失效及其机理

零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经过较长时间工作而发生的断裂现象称为疲劳断裂。是汽车零件常见及危害性最大的一种失效方式。在汽车上,大约有90%以上的断裂可归结为零件的疲劳失效。

疲劳断裂失效的分类:根据零件的特点及破坏时总的应力循环次数,可分为无裂纹零件和裂纹零件的疲劳断裂失效。高周疲劳发生时,应力在屈服强度以下,零件的寿命主要由裂纹的形核寿命控制。低周疲劳发生时的应力可高于屈服极限,其寿命受裂纹扩展寿命的影响较大。汽车零件一般多为低应力高周疲劳断裂。

疲劳断裂失效机理:金属零件疲劳断裂实质上是一个累计损伤过程。大体可划分为滑移、裂纹成核、微观裂纹扩展、宏观裂纹扩展、最终断裂几个过程。

第四章汽车零部件腐蚀失效及其机理

零件受周围介质作用而引起的损坏称为零件的腐蚀。按腐蚀机理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汽车上约20%的零件因腐蚀而失效。

1、化学腐蚀失效机理:金属零件与介质直接发生化学作用而引起的损伤称为化学腐蚀。金属在干燥空气中的氧化以及金属在不导电介质中的腐蚀等均属于化学腐蚀;化学腐蚀过程中没有电流产生,通常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腐蚀产物膜,如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与氧作用生成Fe3O4;这层膜的性质决定化学腐蚀速度,如果膜是完整的,强度、塑性都很好,膨胀系数和金属相近,膜与金属的粘着力强等,就具有保护金属、减缓腐蚀的作用。(发动机活塞环镀铬)

2、电化学腐蚀失效机理:电化学腐蚀是两个不同的金属在一个导电溶液中形成一对电极,产生电化学反应而发生腐蚀的作用,使充当阳极的金属被腐蚀。

电化学腐蚀的基本特点:在金属不断遭到腐蚀的同时还有电流产生。如金属在酸、碱、盐溶液及潮湿空气中的腐蚀等。引起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是金属与电解质相接触,由于离子交换,产生电流形成原电池,由于电流无法利用,使阳极金属受到腐蚀,称为腐蚀电池。异类电极电池;浓差腐蚀电池(湿式缸套下部的橡胶密封处);局部腐蚀电池(金属表面有氧化膜或电池时),也称其为微电池。

与燃气接触的零件所受的腐蚀为燃气腐蚀。可分为低温腐蚀和高温腐蚀,低温腐蚀主要为电化学腐蚀,高温腐蚀主要为化学腐蚀。防止电化学腐蚀的方法,在汽车上主要用覆盖层保护。覆盖层有金属性的(镀铬、镀锡)和非金属性的(油漆、塑料)有些零件利用电化学和化学方法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如发蓝是生成一层氧化膜,磷化是生成一层磷化膜;

3、汽车零件的老化:橡胶、塑料制品和电子元件等汽车用零件,随着时间的增长,原有的性能会逐渐衰退称为老化现象;这类元件、制品不论工作与否,老化现象都会发生,如橡胶轮胎、塑料器件等。(龟裂、变硬)

第五章汽车零部件变形失效机理

零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承载或内部应力的作用,使零件的尺寸和形状改变的现象称为变形。变形是零件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曲轴、离合器摩擦片、变速器中间轴与主轴。

变形失效的分类:弹性变形失效、塑性变形失效和蠕变失效。

分析汽车零件变形的原因:1)残余应力;2)过载或受力不均匀;3)高温造成零件变形;4)汽车超载运行;5)维修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汽车维修工程/戴冠军.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8

[2] 汽车维修技术/张金柱.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7

汽车零部件的失效模式及分析

汽车零部件的失效模式及 分析 专业: 班级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

摘要 汽车零件失效分析,是研究汽车零件丧失其规定功能的原因、特征和规律;研究其失效分析技术和预防技术,其目的在与分析零部件失效的原因,找出导致失效的责任,并提出改进和预防措施,从而提高汽车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目录 第一章汽车零部件失效的概念及分类 (1) 一、失效的概念 (1) 二、失效的基本分类型 (1) 三、零件失效的基本原因 (2) 第二章汽车零部件磨损失效模式与失效机理 (3) 一、磨料磨损及其失效机理 (3) 二、粘着磨损及其失效机理 (4) 三、表面疲劳磨损及其失效机理 (5) 四、腐蚀磨损及其失效机理 (5) 五、微动磨损及其失效机理 (6) 第三章汽车零部件疲劳断裂失效及其机理 (8) 第四章汽车零部件腐蚀失效及其机理 (9) 第五章汽车零部件变形失效机理 (10) 参考文献 (11)

第一章汽车零部件失效的概念及分类 一、失效的概念 汽车零部件失去原设计所规定的功能称为失效。失效不仅是指完全丧失原定功能,而且功能降低和严重损伤或隐患、继续使用会失去可靠性及安全性的零部件。 机械设备发生失效事故,往往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汽车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其可靠性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汽车维修工程中开展失效分析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汽车维修质量,而且可为汽车制造部门提供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汽车设计和制造工艺。 二、失效的基本分类型 按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对是小进行分类是研究失效的重要内容之一。失效模式是失效件的宏观特征,而失效机理则是导致零部件失效的物理、化学或机械的变化原因,并依零件的种类、使用环境而异。 汽车零部件按失效模式分类可分为磨损、疲劳断裂、变形、腐蚀及老化等五类。 汽车零件失效分类 一个零件可能同时存在几种失效模式或失效机理。研究失效原因,找出主要失效模式,提出改进和预防措施,从而提高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汽车零部件失效分析

汽车零部件失效分析 摘要: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和机械设备事故的频发,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论文通过研究汽车零部件失效的类型,丧失功能的原因、特征和规律,提出相应的改进和预防措施,为汽车制造部门提供便于改进制造工艺和汽车设计的反馈信息,进而提高汽车可靠性、使用寿命和维修质量。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失效模式;磨损 1.汽车零部件失效的概述 1.1汽车零部件失效的概念 所谓失效是指汽车零部件失去原设计所规定的功能,导致汽车技术状况变差,包括完全丧失原定功能,功能降低和严重损伤等,如果继续使用将会失去安全性和可靠性。因为汽车零部件的技术状况会随着零部件的使用过程逐渐发生变化,因此通过分析汽车零部件的性能恶化过程,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改进措施,对于维持汽车的技术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汽车零部件失效的分类 汽车零部件按失效模式分类可以分为:一是磨损,包括粘着磨损、表面疲劳磨损、磨料磨损、微动磨损、腐蚀磨损,如齿轮表面和滚动轴承便面的麻点、曲轴“抱轴”等。二是疲劳断裂,包括低应力高周疲劳、高应力低疲劳周疲劳、热疲劳、腐蚀疲劳,如齿轮轮齿折断、曲轴断裂等。三是腐蚀,包括化学腐蚀、穴蚀、电化学腐蚀,如湿式汽缸套外壁麻点。四是变形,包括过量弹性变形、过量塑性变形和蠕变,如曲轴弯曲、基础件变形等。五是老化,如橡胶轮胎、塑料器件龟裂、变硬等。失效模式是研究汽车零部件失效的关键,同一个零件可能同时存在集中失效模式。 2.汽车零部件失效的原因 2.1设计制造方面的原因 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制造不合理是造车汽车零部件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汽车零部件的材料选择方面,我国GB5216标准规定的齿轮钢淬透性带宽为12HRC,而美国休斯通用公司为8HRC,日本小松为5HRC,远远不及国外汽车生产企业的标准要求。如汽车零部件的设计方面,轴的台阶处直角过渡、过小的圆角半径、尖锐的棱边等造成的应力集中处,都会成为汽车零部件破坏的成因。 2.2工作条件方面的原因 汽车零部件失效工作条件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工作环境,由于汽车零

影响汽车零件失效的原因

影响零件失效的原因 11211015 刘淋松零件失效即是指汽车零部件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一旦重要零件失效后果可想而知,为了更深入的表达出其原因,我分四个层次来阐述影响零件失效的原因。 首先大体由于技术状况变化导致零件失效的原因有:磨损即零件表面由于相对运动而不断产生损耗的现象,导致配合松旷,产生异响;占75%。变形即尺寸和形状改变的现象,包括弯曲、扭转、挤压等,因载荷超过屈服极限所致。疲劳即长时间在高变载荷作用下,产生微裂纹而突然断裂。腐蚀即包括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零件表面无相对运动却不断产生损耗的现象。热损坏即包括烧焦、烧坏、烧穿和高温老化 第二个层次为汽车零件磨损失效分析;磨损失效是指因零件的磨损使其尺寸、形状误差超限的现象。最根本原因——摩擦。相对运动物体接触表面间产生运动阻力的现象。按表面润滑状况分为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混合摩擦;干摩擦:摩擦表面无任何润滑介质,产生摩擦热引起接触点熔合,会消耗较多动力,并产生剧烈表面磨损。液体摩擦:摩擦表面间被一层具有一定压力、厚为1.5~2.0 md润滑油膜隔开,摩擦只发生在润滑油液体分子之间,摩擦力相当于分子间粘着力,磨损极小;如:曲轴轴承、增压器轴承等。边界摩擦:摩擦表面被边界膜(后度为数分子直径)隔开,可分为吸附膜和反应膜,前者是靠润滑油极性分子吸附在摩擦表面而形成,后者是油中添加剂与

摩擦表面反应生成。边界摩擦实质是吸附膜之间的相互滑动,摩擦介于干摩擦和液体摩擦之间;且边界膜有临界温度限制,超过则膜遭到破坏,转变为混合摩擦。混合摩擦: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共存的摩擦状态,润滑油占多数则称为半液体摩擦,否则称为半干摩擦。一些摩擦场所,随工作条件的变化,摩擦种类也在变化。如:轴瓦、活塞环和缸壁等。 影响磨损的因素有很多如:材料性质:提高含碳量或加入合金元素,加工质量:降低几何形状误差,适当的表面粗糙度,工作条件:相对运动速度:过快,散热不良,升温,机油粘度降低,润滑不良,磨损加剧。单位压力:过高压力使油膜破坏,引起粘着磨损。工作温度:温度过高,油膜被破坏;温度过低,形成腐蚀性介质。均会导致磨损加剧。润滑质量:影响到形成油膜的质量,承压能力等。 而零件磨损规律分三个阶段:一磨合阶段,新零件摩擦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真实接触面较小,磨损加剧。时间里程较短,3000-5000公里。二稳定(正常)磨损阶段,摩擦副间歇达到最佳状态,表面磨合质量好,磨损缓慢、稳定。时间里程很长,20万公里左右。三激烈磨损阶段,磨损迅速,零件表面工作条件恶化,零件形状开始改变,间隙增大、噪声、振动加大。汽车的使用、维护与修理水平均影响零件磨损特性曲线的走向,从而影响到汽车的使用寿命。 第三个层次为零件变形失效分析。零件在使用中的变形通常有个三方面的原因,分别为残余应力、外载荷、温度。另外零件失效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的,如汽缸体汽缸体变形后可能引起:汽缸轴线与曲

浅谈汽车金属零部件材料的失效及失效分析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Parts 机敲缸;②由于气缸内进入异物,造成活塞和气缸盖产生直接撞击引起敲缸;③气门破损或气门弹簧折断,造成气门不能及时打开或落座不及时,当活塞位于上止点时与气阀相碰,废气倒流回稳压箱与压缩空气产生气流冲击后引起敲缸。 3故障处理 ①清洗或更换喷油器,清洗完后在实验台上观察喷油器雾化质量确认是否有滴油现象,确保使用合格喷油器。 ②检查喷油泵的弹簧是否出现损折或者由于弹力系统的压力缺乏,这应当及时地更换弹簧。卸下喷油器检查雾化的情况,如果有问题将喷油器进行清洗调校。 ③燃烧敲缸:1)起机时发生敲缸,起机后随之消失,可以不予理睬;2)调整该缸喷油泵供油齿条至“0”刻线。3)检查喷油器,如供油量较大,喷射压力较高引起的敲缸则进行更换喷油器处理;4)柴油机高速运转时,敲缸声音严重,则为供油提前角不正确,可通过调整喷油泵安装垫片厚度来消除敲缸。 ④机械敲缸:1)检查油水温度,柴油水温低于20℃时不能起机,低于40℃时不能加载;2)取出气缸内异物;3)修复更换气门或气门弹簧。 4结语 综上所述,内燃机柴油机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故障,针对柴油机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现问题的控制。笔者根据工作的实际经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本文着重分析了内燃机车柴油机的一些常见故障,目的是为检修人员提供一些总结的规律,从而在故障判断和维持运用以及快速检修上提供一些有力帮助,以提高机车的运行效率,保障机车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吴敏.内燃机机车柴油机运行故障分析及对策研究[J].机械研究,2016(8). [2]王强.内燃机机车的柴油机设备故障及对策分析[J].工业工程研究,2017(8). [3]李青.内燃机柴油机的常见故障分析[J].科技导刊,2016(6). 0引言 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失效分析是判断机器零件损坏原因、改进生产、装配工艺、提出设计更改建议的重要依据。材料失效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类材料中,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特别是汽车上的一些关键件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可靠性甚至是人员安全。为了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国内外对金属结构件的失效现象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日益完善了失效分析技术及相关机理。材料失效问题的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专业人员至关重要的。 1失效及失效分析概要 ①零件失效:即零件失去其原有功能。包含三种情况:1)完全丧失功能;2)部分失去原有功能;3)能完成原有功能但无法保证安全性、可靠性。 ②失效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设计的问题;2)零部件材料的选用问题;3)加工制造装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不合理的使用条件。 ③失效分析原则:1)整体观念;2)立体性;3)从现象到本质;4)动态性;5)两分法;6)以信息异常论为总的指导原则。 ④失效分析的程序: 1)接受任务,明确目的要求; 2)调查现场及收集背景资料; 3)失效件的观察、检测和试验; 4)确定失效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⑤失效分析常规检测技术: 1)选用原则:可信性、有效性、可能性、经济性;2)检测技术: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无损检测、残余应力检测、物化性能测试; 3)失效分析常用方法: 断口分析;裂纹分析;痕迹分析;模拟试验。 2失效的形式 失效的形式主要有:变形失效、腐蚀失效、磨损失效和断裂失效。 2.1变形失效 变形失效分为常温变形失效和高温变形失效。 常温变形失效分为:弹性变形失效和塑性的变形失效; 高温变形失效分为:蠕变失效和热松弛失效。 2.2腐蚀失效 零部件与表面介质发生反应从而造成的损坏称为腐蚀。腐蚀失效的显著特点是失效的形式多,失效的机理很复杂;按腐蚀历程分为: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物理腐蚀;按腐蚀条件分为:工业介质腐蚀、自然坏境腐蚀。腐蚀失效主要额点腐蚀、应力腐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均匀腐蚀、腐蚀疲劳,以下主要介绍一下点腐蚀和应力腐蚀。 2.2.1点腐蚀 在零部件表面出现个别孔、坑或密集斑点的腐蚀称为 浅谈汽车金属零部件材料的失效及失效分析 伍秀连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深圳518000) 摘要:本文从汽车金属零部件的材料失效的形式和失效分析进行阐述,并介绍材料的腐蚀失效、磨损失效、疲劳失效的特点及机理和破坏特点及断口分析断裂的原因。 关键词:材料失效;疲劳磨损;腐蚀断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