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时期如何密切党群关系

新时期如何密切党群关系

新时期如何密切党群关系

党的十七届四中会《决议》提出,“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深刻体会,积极践行。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宗明义地向世人表明,它是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是为整个人类的彻底解放而奋斗的。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坚决地贯彻了这一克敌致胜的法宝,从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时至今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如何保持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在建党90周年之际,探讨这一课题,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密切党群关系是党的生死存亡的关键

人民群众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主体,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准绳,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是我们党制定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保持先

进性的坚固基础。历史经验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

中国共产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早在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中就指出:我们党“是为无产阶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自此,我们党就深入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并制定了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领导人民艰苦奋战,推翻了严重侵害和剥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夺取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国以后,党又顺应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领导人民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文化基础。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回顾90年的历史,党之所以能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带领着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水可载舟,也可覆舟”。苏联及东欧的剧变则从反面表明了,谁不能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谁颠倒了与人民的关系,背弃了党的宗旨,谁就会受到人民的唾弃,谁就会丧权亡党。所以,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关系到执政党能否保持住执政地位的重大问题。如果离开了这个问题去谈论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就犹如水上浮萍一样缺少根基。我们党从宗旨出发,深深地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不断地在实践之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地深化对党群关系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全党同志都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成效的衡量尺度。对此,江泽民同志谆谆告诫全党:“因为我们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所以全党同志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任何脱离群众,任何违反群众意愿和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

二、影响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主要障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有的领导干部禁不住物质利益的诱惑,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受贿,大敛其财,成了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俘虏;同时新时期社会利益的多样化,不可避免地会在不同的社会利益主体之间形成多种多样

的利益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

1、党风不正是影响党群关系的突出问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必须既要扎根于群众之中以获

取不竭的力量源泉,又必须在思想道德和社会行为等方面超越于普通群众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也就是说,共产党员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作风,从而在党内形成一种“求真、求善、求实、求美、求进”的风尚,形成一种纯净的党内之风。而要营造这样的党风,就要求共产党员正确对待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个人利益之上,个人的利益必须服从于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一切自私自利的人,不肯为人民的公共利益而牺牲自己利益的人,都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机制的运行,利益观念的激活,市场经济固有的负面影响都对一部分意志薄弱者产生了腐蚀作用。他们经不起权、钱、色的考验,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工作便利侵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从而使本来融洽的党群、干群关系变得紧张起来。有些领导干部没有摆正领导岗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关系,居功自傲,高高在上,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群众的主人;有的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严重,侵害群众的利益;有的玩忽职守,敷衍塞责,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如儿戏;有的铺张浪费,奢侈挥霍;有的欺上瞒下,虚报浮夸;还有的吃拿卡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加重群众负担等。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不能正确对待利益问题,在个人私欲的驱使下“求物、求权、求钱、求色、求乐”,从而侵犯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些人的存在,严重败坏了党风,对社会风气的建设也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曾告诫全党:“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

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而成克杰、胡长青之流的所作所为则充分印证了这一预言。党内腐败是造成党群关系紧张的突出问题,因而,净化党风就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一项重要任务。

2、地方和部门利益的膨胀对人民群众全局利益的侵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全党的根本利益,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而绝不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利益。我们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不是“地方党”,也不是“部门党”。因此,各个地方,各个部门的局部利益一定要服从全党的整体利益、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在党的发展历史上,我们党始终把反对以割裂全局利益为主要特征的分散主义作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我们党是一个战斗的组织,如果没有集中统一的指挥,就不可能进行任何一个胜利的战斗”,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在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上下级关系上“一切本位主义、分散主义现象的存在,都削弱了党的统一和集中,因此都必须坚决反对。”而当前主要是反对地方保护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了权力下放,地方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力地推动了改革事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有些领导干部随着权力的扩大和受小团体利益的驱动,把局部利益凌驾于全局利益之上。有的对中央方针政策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报喜不报忧,甚至瞒案不报,压案不查;有的千方百计搞地方和部

门保护主义;有的严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有的以各种名目“创收”,造成不同部门、单位之间的利益差别越来越大。这些现象的共同之点都是以一部分人的利益为取舍的标准,都是对全局利益的损害,对中央权威的损害,是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宗旨要求背道而驰的。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必然会危害大部分人的利益,影响党的“根本利益代表者”的地位和形象,影响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

三、密切党群关系的理性认识

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党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根本立场和世界观问题。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的利益是我们党全部政治活动的最终目的。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切实有效地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我们应做出冷静而理性的思索与认识。

1、准确把握人民的根本利益,处理好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

产生于人们需要基础上的社会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不外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党领导人民群众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先进的文化,最终落脚点一定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准确地把握和坚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解决党群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党必须把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起

来,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当务之急就是要维护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创造丰厚的财富,从根本上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是我们当前的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了人民当前最大、最根本的利益。因此,我们一定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只有这样,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富裕,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得以体现,党群之间的血肉关系才能在事业的兴盛中日久弥坚。

2、加强监督,从制度上理顺党群关系

密切党群关系,使党充分发挥作为“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的作用,就要自觉地诚心诚意地接受群众的监督。实践反复证明,不受监督的共产党员往往走上斜路;不受监督的权力往往走上腐败。针对部分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腐化变质而对党群关系的涣散作用,我们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对党员和干部的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权力和责任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监督意识,既能在利益诱惑面前做到“慎独”,又能在不良的社会现象面前铤身而出,履行党员的职责;另一方面,一定要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健全工作制度、廉政制度、组织制度及信访制度等,尤其是加强党群之间的沟通机制。

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凡是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而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职、罢免,要求他们在经济上退赔,并使他们受到法律、纪律处分”。只有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强化监督、使党同人民的关系,使干部同人民的关系透明化,使干部的行为处于众目睽睽之下,消除行为的暗区,才能在利益大分化的新条件下促使党员干部真正以人民的利益为工

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3、加强反腐力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腐败问题,党风不正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事情。如果不加大治理的力度,长期下去会对我们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造成致命的危害。反腐败,一定要下大力气,不管查到谁,一定要排除干扰,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坚持反腐败斗争,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大问题。要充分认识这个斗争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反腐败,把端正党风和加强廉政建设作为一件大事,下决心抓出成效,取信于民。”

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腐败现象是脱离群众的一种表现,而不深入群众,不关心群众的生活同样是脱离群众的一种表现。所以我们党在加强反腐败力度的同时,各级党的领导干部还必须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尤其是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只有经常深入基层,关心群众疾苦,才能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实际出发,才能在群众所关心的事情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继续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使我们党始终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才能使党在人民群众中取得源源不断的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