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免疫与营养的关系

免疫与营养的关系

免疫与营养的关系
免疫与营养的关系

免疫与营养的关系

所谓免疫,就就是机体免疫系统对一切异物或抗原性物质进行非特异或特异性识别与排斥清除的一种生理学功能。而营养,从字义上讲“营”的含义就是“谋求”,“养”的含义就是“养生”,“营养”就就是“谋求养生”。养生就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使用的术语,即保养、调养、颐养生命。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具体的描述“营养”可以说:营养就是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与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与其她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构建组织器官、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与防病保健的过程。根据黎黍匀专家的定义认为,营养就是指机体利用食物的有效成分,通过分解、转运、吸收、代谢等环节摄取的过程描述。曾有学者提出“营养-免疫-感染”的三角关系,即如果机体营养不良将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受损,而免疫防御功能受损又会使机体对病原的抵抗力下降,有利于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营养不良可加重免疫功能的损害。

目前营养学界研究比较多且大多数学者报道较一致的就是关于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铁、锌等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本世纪以来,大多数的工业国家都靠化学药物来治疗疾病与疾病的症兆--疼痛。虽然这些特效药很快地就被大众认为就是解决复杂病痛最神奇快速的办法,可就是很不幸地,这种解决方式导致的只就是治疗症兆,而不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纵然,抗生素与其她药品就是很有效的方法,我们渐渐认识到这些防卫性的治疗并不如广告词所说的那样。任何一个医生保健房里最有效的武器仍然就是病人本身的免疫系统莫属。

人类身体的免疫系统有二项重要的功能:保护与修补。通常这二项功能就是同时作用的。免疫系统使我们免于毒素、污染物质、肿瘤与疾病的频频攻击。而在同时,身体其它的系统也需要免疫系统来发挥治疗的功用。许多研究结果显示,一个强而有力的免疫系统主要得自于健康的饮食方法。科学研究同时证实,营养不良不但增加感染传染病与疾病的机率,更增加了得病的次数,严重程度以及生病期。唯有强化免疫系统才能预防疾病与加速身体的疗病过程。一个健康的免疫系统就是维持身心健康的根基。

20世纪初,对于人类疾病的研究工作大都将重心摆在发明对抗传染性疾病,比如天花、小儿麻痹症等的药物上。一直到20世纪后半期,人类主要的死亡原因,曾几何时从传染性疾病变成慢性疾病,如心脏性疾病、癌症与艾滋病,这时研究工作的注意力才转移到慢性疾病上。因为绝大多数的慢性疾病都与免疫系统有关,所以研究营养如何影响免疫系统的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尤其营养与20世纪末出现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最近几年以来,社会大众被太多有关于本草植物与与饮食与慢性疾病的广告所包围,却丝毫没有分辨真假的知识与常识。更有甚者,误认为化学药品为唯一能有效预防疾病者的观念普遍存在着。不过还好的就是,有愈来愈多的科学与研究团体承认了本草植物与饮食在预防疾病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的确,传染病学、临床学与实验室的研究都指出饮食影响了某些疾病,同时也将这些疾病的病理加以定义。证实本草植物与免疫系统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维护健康的关键。

生活在现代化工业国家的人,常常太过于信赖化学药品。西方国家的医生,长期浸淫在化学药理学中,往往倾向以处方配药的快速解决方法--这种理念着重的就是将症状医好,而不就是将疾病的原因医好。

人们经常会有错误的用药情形,例如服用过量的药而引起致命的伤害,或就是与含酒精的饮料一起服用。大多数的人都不清楚长期服用多种药物的潜在危险,或就是各种不同药物之间所可能有的关联反应。药品所引起的化学作用会强烈,而且很快速地影响到重要的身体生理作用。

有件事就是可以确定的,那就就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在大部分的时间中根本不需要药物。为什么我们的药柜还塞满了不利我们家人与小孩健康的药呢?我始终认为真正的身心健康就是不需要靠药来获得的。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里早已经备有一种比任何药都更为强大而且有效率的捍卫武器:免疫系统。

不可思议的免疫系统

简单地说,免疫学就是研究身体自有的免疫系统,以及其保护我们免于疾病、细菌与异物攻击的一种科学。自从抗生素被发明以后,科学界着力于药物的发明,因为她们希望这些药物「治疗」疾病。因此,研究身体免疫系统的工作愈来愈不受重视。可就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研究人员渐渐发现化学药品不再就是原先所被认为的那样的万灵,反而就是我们自己的免疫系统,在对于治疗大多数的疾病过程

中占着重要的地位。

显微性侵略者经常以传染性病菌、滤过性病毒、寄生虫与其它种细菌来侵害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皮肤就是第一个防卫站,而存在汗水、唾液与眼泪之中的自然杀菌剂则扮演另一个防卫者。有一些入侵的敌人就会被一个喷嚏或一声咳嗽赶走。胃酸、黏液,与其它内脏器官的分泌液则帮忙将这些入侵者吞蚀。纵然如此,有时候细菌的数量太多或攻击力太强,这些前哨防卫站就会被攻破了。这时,微生物长驱直入血管中,并且以惊人的速度繁衍。

大多数人都认为疾病就是一夜之间形成的。可就是,除了少数一些例子以外,疾病并不就是这么快就可以成形的。有些细菌甚至在发病前已经在体内潜伏多年了。当这些初期病症发生时,我们自然而然地去寻求一种又快又好的治疗方法。实在说,这种治疗方法并不存在。就如同入侵的细菌需要时间来繁殖足够量的细菌以摧毁身体的防卫线一样,我们身体内的免疫系统也需要时间储备战力,然后将敌人一举歼灭。同时我们也必须了解被侵害过的组织与器官需要时间来复原。

大多数人了解即使以今日的科技水平,我们仍然治不好普通感冒。然而我们还就是相信,阿司匹林、感冒药,或就是老祖母的秘方就能治好感冒。但就是,这些药品仅仅就是将我们感冒的症状克服而已。对于消灭滤过性病毒这个病因却就是毫无帮助。当我们感冒时,我们都需要多休息。而事实上就就是因为这段休息,给了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增强的力量,所以它能够将入侵细菌击败,而不需要感冒药不实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题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限制性氨基酸绝食代谢RDP 理想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热增耗(HI)表观消化率蛋白质的周转代谢氨基酸拮抗 二、辨析题(判断并改正) 1.反刍动物消化的特点是以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瘤胃中进行。() 2.碳水化合物是供给动物代谢活动快速应变需能的最有效的营养素。() 3.当必需脂肪酸缺乏时,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会下降,生长会受阻,严重时会引起动物死亡。() 4.热增耗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低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 5.用TDE反映饲料的能值比ADE准确,但测定较难,故现行动物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表一般都用ADE。() 6.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但甲状腺肿不全是因为缺碘。() 7. 脂溶性维生素的排泄途径主要经胆汁从粪中排出,水溶性维生素主要从尿排出。() 8. 抗生素对微生物的作用方式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 阻碍蛋白质的合成和改变核酸代谢。() 9. 消化实验与代谢实验的不同之处在于,消化实验在代谢实验的基础上准确收集排粪量,排尿量。() 10.“标准”为了适应动物的营养生理特点,对每一种动物或每一类动物分别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不同生产性能制定营养定额。() 11. 妊娠期营养水平对母猪体重的影响:高营养水平下,增重与失重表现明显,妊娠期增重越多,哺乳期失重就越多,其净增重较低;低营养水平下,增重和失重均较小,则净增重较高。() 12. 由于反刍动物能将NPN转化为菌体蛋白供宿主的利用,故反刍动物蛋白质的供给不需考虑蛋白质的品质。()

13. 一般以水中总可溶性固形物(TDS),即各种溶解盐类含量指标来评价水的品质。() 14. 必需脂肪酸通常包括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 15. 可溶性的非淀粉多糖(NSP)在动物消化道内能使食糜变黏,进而增强养分接近肠黏膜 表面,最终增加养分消化率。() 16. NPN对非反刍动物基本上没有利用价值。() 17. 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的含量大于0.01%。() 18. 只要动物的体重不变,维持需要量就不会改变。() 三、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通常作为评定饲草中纤维类物质的指标。() A、中性洗涤纤维 B、酸性洗涤纤维 C、淀粉 D、酸性洗涤木质素 2.动物对理想蛋白的利用率是()。 A、100% B、90% C、80% D、50% 3.通常,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家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A、赖氨酸 B、精氨酸 C、蛋氨酸 D、色氨酸 4.下列元素以离子的形式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的选项是( )。 A、Na、K、Cl B、Mg、S、Fe C、I、F、Cu D 、Zn、Mn、Se 5.幼龄动物缺钙会造成( );成年动物缺钙会导致( )。 A、骨松症 B、佝偻症 C、骨软化症 D 、草痉挛 6.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VFA),主要哪三类( )。 A、丁酸 B、丙酸 C、戊酸 D 、乙酸 7.下列属于常量矿物元素的是() A、Ca P Mg Cu B、Ca Co Fe Mg C、Ca P Cl Mg D、P Cl Se Mg 8.营养性添加剂包括以下哪些?() A、维生素 B、微量元素 C、氨基酸 D、益生素 9.在蛋鸡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的利用率。() A、N B、P C、Ca D、Mg 10.猪、禽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以()为主,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以()为主。

学习饮食营养与健康课后的收获

学习“饮食营养与健康”课后的收获 通过学习食品营养与健康这门课程,我知道了许多饮食与健康方面的知识。要 获得人体所比需的各种营养,必须注意食品的合理搭配,切忌吃 荤不吃素或吃 素不吃荤,人每天从食物中似火的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 无机盐和水,这些营养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命活动所必不可 少的物质,因 此缺了任何一种营养对人体健康都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食物中的有效成分称为营养素。一般可以把食物的营养素分为七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纤维素和水。每一种营养素对人们都有 一定的作用。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的皮肤、肌肉、骨骼、肌腱、 血液和内脏器官等都有蛋白质的成分。人体所含的蛋白质平均约占体重的18%,占细胞内固体成分的80%以上。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或损伤后组织(新. 的修补),都必须有蛋白质作为原料。此外蛋白质对症强机体的抵抗立即供给热

能也奇起重要作用。 1.蛋白质来源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一般来说,动物性蛋白质(尤,鱼,奶,蛋等)比植物性蛋白质(面,米,暑等)营养价值高。但是,豆类及豆类 制品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是供给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在膳食中的动物性蛋白质 占蛋白质的比例,成人为3/1,儿童为2/1。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对蛋白质需要量相对比成人高,每日每千克体重为1.5克。儿童、青少年长期缺乏蛋 白质就会出现生长发育缓慢,皮肤干燥、消瘦、疲倦、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 患病,甚至记忆力下降。 2.脂肪:脂肪是供给能量的重要物质。1克脂肪可产生37。6千焦耳的热能, 比1克糖所提供的热能(16。7焦耳)大一倍多,是食物中产生热能最高的一 种营养物质。脂肪作为用物质咳在体内储存。一个空腹是,50% 以上! 的能量需要有体内的脂肪提供 脂肪还可以保护人体的器官,在人体受到撞击是,用来保护,免受伤害。据研究,摄入过多的脂肪,会的高血脂症,诱发心脏病,还会使人发胖。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 2、养分:食物中的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即通常所称的营养物质或营养素、养分。凡能提供养分的物质叫食物或饲料。 3、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4、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5、中性洗涤纤维:指饲料通过中性洗涤剂浸泡后所提出的纤维。 6、必需氨基酸(EAA):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 7、非必需氨基酸: 8、限制性氨基酸:不同生理状态的动物对饲料中的EAA有其特定的要求,各种EAA之间要求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饲料中某一中氨基酸的缺乏会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利用,称这一缺乏的氨基酸为限制性氨基酸。通常将饲料中最缺少的氨基酸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次缺少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9、蛋白质的互补效应:由于各种饲料所含EAA种类、含量、限制的程度不同, 多种饲料混合可起到AA取长补短的作用。互补作用也可能发生在不同时间饲喂的多种饲料中,但随间隔时间增长,互补作用减弱。 10、氨基酸拮抗作用:由于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氨基酸需要量提高,这就称为氨基酸拮抗作用。 11、氨基酸中毒:由于饲粮中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添加其他氨基酸可部分缓解中毒症,但不能完全消除。在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最容易发生。 12、氨基酸平衡:若某种饲粮的EAA的相互比例与动物的需要相比最接近。 13、理想蛋白:氨基酸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的蛋白质。 14、瘤胃降解蛋白:进入瘤胃的且能被降解的蛋白质。 、 15、瘤胃未降解蛋白: 16、非淀粉多糖(NSP):指饲料中除淀粉以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等。 17、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降低,使饲粮的净能增加的效应称为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或脂肪的增效作用。 18、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或在体内通过特定的前体物形成,对机体健康和正常生理机能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19、消化能: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 20、代谢能:即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气体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所含的能量。 ME = DE - (UE+ Eg) = GE - FE - UE – Eg 21、真代谢能:真代谢能(TME)= 总能-(粪能-代谢粪能)-(尿能-内源尿能)-气能,即TME = GE-(FE-FmE)-(UE-UeE)-Eg TME=AME+FmE+UeE "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部分 复习思考题 一、术语与概念 二、思考题 1.NPN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 2.什么叫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及非必需氨基酸?猪、禽各有哪些必需氨基酸? 3.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意义?猪、禽饲料最常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各是什么? 4.比较抗生素和益生素的作用及发展前景。5.比较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脂肪类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 6.比较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原理的异同。 7.水在动物体内的作用。 8.水的质量包括哪些指标?与动物的营养有何关系? 9.孕期合成代谢的含义与生物学意义。 10.必需脂肪酸的概念、作用及来源。11.生长肥育动物的采食量、日增重及料肉比有何关系? 12.生产实践中怎样考虑单胃非草食动物维生素的需要? 13.动物营养需要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主要方法。 14.各种动物机体化学成分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对研究营养需要有何作用?15.各种矿物元素的主要缺乏症及其机理。16.各种维生素的主要缺乏症及其机理。 17.如何用析因法来确定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18.如何合理应用饲养标准。 19.如何应用动物营养学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动物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如何提高饲粮的适口性? 21.论述“维持营养需要”在实际生产中的意义。22.论述母猪怀孕期和哺乳期营养的差别。23.论述产蛋家禽的钙磷营养特点。 24.论述单胃非草食动物和反刍动物在消化营养上的主要差别。 25.论述矿物质的营养特点。 26.论述采食量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和意义。27.论述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 28.论述饲料添加剂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及发展方向。 29.论述养分间的相互关系及饲粮养分平衡的意义。 30.论述热应激时动物的热调节的途径及缓解热应激的营养措施。 31.论述能量与三大有机养分的相互关系及实践意义。 32.论述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33.论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34.论述影响采食量的因素及实践意义。 35.论述瘤胃内环境稳定的含义及营养生理意义。36.何为可消化、可利用及有效氨基酸?何为理想蛋白?二者有何关系? 37.何谓生态营养?发展趋势如何? 38.何谓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简述其可能的机制。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这个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等),以及免疫分子(补体、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等)组成。 免疫系统是机体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但其功能的亢进会对自身器官或组织产生伤害。在很多由于自身免疫引起的疾病中,CD4+ T细胞起着重要的作用。免疫系统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其中适应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在感染过程中,各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间互相协作、互相制约、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免疫防御功能。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首先遇到的是天然免疫功能的抵御。一般经7-10天,产生了获得性免疫;然后两者配合,共同杀灭病原体。免疫系统具有以下的功能:(高中生物疑问,关注101答疑网…) 保护 使人体免于病毒、细菌、污染物质及疾病的攻击。 清除 新陈代谢后的废物及免疫细胞与敌人打仗时遗留下来的病毒死伤尸体,都必须藉由免疫细胞加以清除。 修补 免疫细胞能修补受损的器官和组织,使其恢复原来的功能。健康的免疫系统是无可取代的,虽然它的力量令人赞叹,但仍可能因为持续摄取不健康的食物而失效。研究已证实,适当的营养可强化免疫系统的功能,换言之,影响免疫系统强弱的关键,就在于精确平衡的营养,不均衡的营养会使免疫细胞功能减弱,不纯净的营养会使免疫细胞产生失调,导致慢性疾病。营养免疫学的研究焦点就在于如何藉着适当的营养滋养身体,以维持免疫系统的最佳状态,进而使我们的免疫系统更强健。 免疫系统的功能为您介绍这些,人体免疫系统是人的一道自然屏障,可以与疾病斗争。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及经典期末试题和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绪论 ★1、名词解释: 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具有类似化学性质的物质统称为营养物质(nutrients),亦称为养分或营养素。 营养:是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产品的全部过程。 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 饲料的营养价值;饲料或养分完成一定营养或营养生理功能的能力大小。 ★ 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答:总体目标:通过研究,揭示养分利用的定性定量规律,形成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动物产品的高效生产、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长期维护的动物营养科学指南,使动物生产在土壤----植物----动物 ----- 人食物链中与其他要素协调发展,为维持食物链的高效运转发挥积极作用。 任务:(1)确定必需营养素、研究其理化特性和营养生理作用;(2)研究必需营养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机制;(3)研究营养摄入与动物健康、动物体内外环境间的关系;(4)研究提高动物对饲料利用率的原理与方法;(5)制定动物的适宜养分需要量;(6)探索或改进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新方法或新手段(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营养需要量)。 ★3、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答:(1)保障动物健康(2)提高生产水平与 50 年前比较,现代动物的生产水平提高了 80-200%。其中,营养的贡献率占 50-70%。(3)改善产品质量(4)降低生产成本动物生产的总成本中,饲料成本占 50-80% (5)保护生态环境 ★4 学习动物营养学的意义 答:(1)研究养分的摄入与动物健康和高效生产的定性定量规律,可为动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维持动物生产的高效进行。(2)有助于揭示动物生命活动的本质、动物与人及环境的互作关系,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3)研究饲料的营养本质以及降低饲料投入和成本的方法,使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保持持续发展。(4)研究营养物质利用的过程和饲料加工、饲喂、环境等对饲料利用的影响,为饲料加工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5、生产中与动物营养有关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答:(1)提高动物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2)调控养分的摄入和排泄量,影响环境质量; (3)保障动物产品对人类的食用安全。1)缺乏动物组织代谢和生长的细胞调节和分子调节过程的基本知识。2)缺乏对动物与其消化道微生物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了解。3).对营养与遗传、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环境及动物福利、营养与产品品质等关系的研究十分薄弱。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时,动物营养需要的含义及需要量有何变化,目前知之极少。4.)动物达到最佳生产性能时的采食量及其调控机制与措施了解不足。5)效迅速地检测饲料中养分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以及评定养分的生物利用率的技术尚不完善。6).饲料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各类副产物合成动物的必需养分或其前体物的研究十分有限。7).缺乏准确、客观评定动物福利要求的理论和技术。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要求:1.了解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2.了解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比较;3.掌握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 1.名词解释: CP(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称。CP%=N%×6.25 粗灰分(C A):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灼烧后的残渣中含有泥沙,故为粗灰分 EE(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的物质,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A D F(酸性洗涤纤维) N D F(中性洗涤纤维) ★2.简述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测定各种养分含量的基本原理。 ★3.简述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概况性强.简单使用。尽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粗纤维分析尚待改进,目前世界各国仍在使用. ★4.简述养分的一般营养生理功能。 (1)机体或动物产品的构成物质(蛋白质、矿物质、水分、脂肪)---部件(2)动物生产的能源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 动力(3)动物生产的调节物质(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添加剂)---- 控制系统 ★5.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 答1:元素组成的比较1)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差异大;(植物体化学成分含量受生长期、地区、气候影响较大,动物体则相对稳定。)2)元素含量规律 有机元素:均以氧最多、碳氢次之,其它少无机元素:植物含钾高,含钠低动物含钠高,含钾低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 3) 元素含量的变异情况 (动物的元素含量变异小,植物的变异大。)化 2 化合物组成的比较 1).水分一般情况下,动物体与饲料植物中都以水分含量最高,但植物变异大,动物变异小。 【(1)植物体水分变异范围很大,可多到 95%,少到 5%;植物整体水分含量随植物从幼龄至成熟,逐渐减少。 (2)动物体水分含量比较恒定,约占体重的 60~70%,一般幼龄动物体内含水多,如初生犊牛含水 75%~80%,成年动物含水较少,相对稳定,如成年牛体内 含水仅 40%~60%。越肥的动物,体内含水量越少,动物体内水分和脂肪的消长关系十分明显。 3)动植物体组织、部位不同含水量不同。 (4)植物的栽培条件、气候、收获期等影响含水量,动物的年龄、营养水平、饲料组成、健康状况也影响体内含水量。】 2).碳水化合物是植物干物质中的主要组成成分,既是植物的结构物质,又是植物的贮备物质。动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为糖元和葡萄糖,且含量极少, 通常在 1%以下。 【(1)植物干物质中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占其干物质重量的 3/4 以上。 (2)动物体内完全不含有淀粉和粗纤维等这一类物质。 (3)碳水化合物是动物日粮的主要成分,其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也有其他特殊作用。】

动物营养与饲料

动物营养与饲料 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 第二章饲料及其加工利用 第三章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合 第四章饲料的常规分析 第五章饲料厂的审批、建设与管理 畜禽营养基础 第一节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 教学目标: 1、理解动植物体化学组成的异同 2、掌握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成分 教学重点: 1、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 2、动植物体化学组成的异同 教学难点: 动植物体化学组成的异同 教学方法: 启发法、导入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元素组成: (一)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按它们在动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分类: 1、常量元素:含量大于或等于0.01%者称为常量元素。 2、微量元素:含量小于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二)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不同植物的化学成分(%) 动物体内的化学成分(%)

不同收获期的苜蓿养分含量(%) 植物体和动物体成分比较(%)

分析表可知,碳水化合物在植物性饲料中含量高,约占物质的70%左右,而动物体中糖分含量极少,只占体重的1%以下;植物性饲料中,含水量在5%-95%之间变化,而动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体重的1/2-2/3;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除肥育动物变动明显外,一般健康的成年动物都相似,但植物性饲料则不然。 二、动植物体的化学成分蛋白质 饲料概略分析法 水分维生素 有机物脂肪 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无氮浸出物 糖类 干物质 粗纤维 灰分(矿物质) (一)动物体的化学成分特点 (1)水分:动物体内水分含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大幅率降低。 (2)有机物质:脂肪和蛋白质是动物体内两种重要的有机物质。动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极少。蛋白质是构成动物体各组织器重要的组成成分。动物体内各种酶、抗体、内外分泌物、色素以及对动物有机体起消化、代谢、保护作用的一些特殊物质多为蛋白质。动物体内的蛋白质是由各种氨基酸按一定排列顺序构成的真蛋白质。 (3)灰分(矿物质) 钙、磷占:65%-75%。90%以上的钙、约80%的磷和70%的镁,分布在动物骨骼和牙齿中,其余钙、磷、镁则分布于软组织和体液中。 (4)动物活体成分的估计 动物活体成分构成规律: 动物总体重=水分重+脂肪重+脱脂干物质重。 水分与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二)植物体的化学成分特点 植物体水分及其水分含量随植物从幼龄至老熟逐渐减少,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的主要组成成分。碳水化合物分为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构成物质,在植物茎秆中含量较高。动物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 (四)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比较 (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植物体的结构物质和贮备物质。动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却少于1%,主要为糖原和葡萄糖。结构性多糖主要分布于根茎叶和种皮中,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物质。 (2)蛋白质:蛋白质是动物体的结构物质。构成动植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相同。用饲料常规分析法获得的饲料粗蛋白质还含有部分非蛋白质性的含氮物,称NPN。 (3)脂类:脂类是动物体的贮备物质。动物体内的脂类主要是结构性的复合脂类,如磷脂、糖脂、鞘脂、脂蛋白质和贮存的简单脂类等。

免疫系统与营养代谢的研究进展

免疫系统与营养代谢的研究进展 冯焱,佟建明,贺永明,郝生宏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北京 100094) 摘要:免疫系统在营养代谢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已被人们所认识,但大多数研究工作主要是针对人的临床治疗,而对饲养动物的研究相对较少。作者结合免疫系统对动物营养代谢的变化及其调控作一综述。 关键词:免疫系统;调控;营养代谢 中图分类号:Q49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7236(2004)1020010203 机体免疫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网络体系,负责对异体、异种和自我物质的反应,包括防御、自我稳定和免疫监视等生理功能。免疫系统作为一种感受器可检测体内的抗原(如细菌、病毒、外源蛋白)的存在并将这种信息传递给身体其它部分而带来的一系列行为的、细胞的及代谢上的变化,关于免疫系统介导与代谢相关的生长或营养的机制包括(K lasing,1987,1988):①免疫组织(胸腺、脾及淋巴结)与中枢神经系统间的直接联系。外周免疫反应可触发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行为上的适应或下丘脑与垂体释放激素;②免疫系统与内分泌系统间的调控联系,如免疫系统可通过垂体释放的激素引起代谢上的变化;③白细胞中细胞因子的释放(单细胞因子与淋巴因子)。这些细胞因子是由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释放的激素样肽,可因免疫反应而产生并对代谢变化产生影响。免疫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具有多种自我调节的体系。在不同的体外和体内环境下,免疫系统所处的状态不一样。免疫系统这种功能状态的变化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它又能影响到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它们之间的传递介质主要通过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的释放激活了细胞免疫(巨噬细胞)与体液免疫(抗体),可降低自由采食量,增加体温及产热量。同时对营养代谢也兼顾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1 免疫机能抑制及种类 免疫系统是机体的防御体系,其机能状况决定了其防御病原微生物等外来非物质的侵染能力和反应速度。现代化集约化养殖为病原体的生长和存在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同时,高密度养殖也减弱动物福 收稿日期:2003212218 作者简介:冯焱(1974-),女,山西太原人,硕士生,研究方向: 营养与免疫。 基金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2002BA514A212)。 通讯作者:佟建明(1960-),男,研究员。利。这不仅增加动物被感染的机率,同时也恶化动物生长环境。人们认为饲料供给方式则建立在快速生长的基础之上,并没顾及机体的健康状况。这些都可造成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甚至损伤。相应地免疫机能状态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当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时,机体会动用一切力量同病原微生物作斗争,保证机体自身健康。这种由病原微生物刺激引起的生理反应称之为免疫应答,它是针对特定的抗原而产生的反应,包括对抗原物质的加工处理和呈递,以及淋巴细胞的识别、活化和增殖分化。免疫应答时大多数是特异性,目的较明确。但机体发生免疫应答时,一般伴随体温升高、采食量和能量和氮沉积负平衡。这是机体自身能量物质同病原微生物作斗争的表现。 由于免疫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调节网络,因而该系统的总体机能状态是不稳定的,受到内外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除了上述的免疫应答外,免疫系统还存在免疫抑制和免疫亢进两种状态。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很多,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1 生物性免疫抑制 当免疫系统受到一些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如果不能有效地清除微生物,就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异常。H udson(1975)、Inoue(1994)、Sharm a(2000)、R agland(2002)等报道,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 BDV)后,其免疫系统反应性降低,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免疫细胞因子的表达也减少,这是病毒性的免疫抑制,存在广泛,但不同病毒引起免疫抑制的机理也不相同。B ech t(1991)和H saif(1991)报道,法氏囊为I BDV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I BDV的靶细胞为带有Ig M膜蛋白的B 细胞,未成熟的B细胞或其前体细胞(更具有侵嗜性)被感染后,鸡体液免疫抗体反应受到抑制,导致其它致病性或条件性因子的易感性增高,增加发病率。马立克氏病毒(M DV)则以淋巴细胞为靶细胞, ? 1 ?营养与饲养中国畜牧兽医 2004年第31卷第10期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动物营养学未来发展的建议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动物营养学未来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0-09-02 浏览量:77 次 摘要:本文对动物营养学的概念及作用、发展趋势及前沿和我国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了概要分析,并对我国动物营养学的未来发展和推动其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初步建议,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动物营养学发展趋势建议 1 前言 动物营养学是一门主要以动物生理学和动物生物化学为基础,揭示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机理、规律及功能、研究发挥最大遗传潜力对各种营养素的适宜需要量以及评定饲料对动物的营养价值的应用基础科学,是沟通动物饲养学与动物生理生化这些主要基础学科的桥梁,最终目标是为畜禽饲养中科学配制全价平衡高效饲料等,以改善动物健康和促进动物高效生产,用最少的饲料投入向人类提供量多、质优且安全的畜产品,同时减少畜牧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奠定理论基础。饲料是畜牧业赖以持续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饲料成本占整个畜牧业生产成本的70%左右。因此,动物营养学的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在畜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趋势及前沿 动物营养科学,如从拉瓦希(Lavoisier)1777年提出生物氧化学说为起点,迄今已逾220年。它和其它科学一样,是在人类活动中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随着其它相关科学的进展而发展起来的。十九世纪为营养学的草创年代,主要反映在能量代谢与饲料的能值评定方面,同时也萌发了对蛋白质与矿物元素的研究。二十世纪为营养科学之盛世。这一个世纪以来,营养科学突飞猛进,揭开了新的篇章。营养研究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正向着更深入、更全面和更系统的方向发展,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营养代谢机理研究正向分子水平深入

动物营养学章节知识点

动物营养学章节知识点 绪 论 1、营养、营养学、动物营养及动物营养学的概念。 2、简述动物营养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3、简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4、论述动物营养在提高动物生产效率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 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1、饲料、养分、ADF、NDF、CF、概略养分分析法的概念。 2、饲料概略养分分析包括几大成分?分别怎样测定和计算? 3、简述营养物质的功能。 4、试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 5、论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1、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哪几种?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哪几种? 2、什么是消化率?怎样计算? 3、简述影响消化率的因素。怎样提高动物对养分的消化率? 4、简述微生物消化在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中的作用。 第三章 水的营养 1、简述水的生理作用。 2、水的来源和流失分别包括哪几种方式? 3、简述动物的需水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4、水的质量包括哪些指标?与动物的营养有何关系? 第四章 蛋白质的营养 1、概念:EAA、LAA、氨基酸缺乏、氨基酸中毒、氨基酸拮抗、理想蛋白、RDP、UDP、可利用氨基酸、有效氨基酸、真可利用氨基酸等。 2、生长猪、禽的必需氨基酸包括哪几种? 3、简述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异同。 4、简述如何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 5、阐述单胃动物的理想蛋白原理及其意义。 6、NPN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

7、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意义?猪、禽饲料最常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各是什么? 8、论述瘤胃内环境稳定的含义及营养生理意义。 9、简述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 10、简述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沉积的因素。 第五章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1、挥发性脂肪酸主要包括? 2、碳水化合物在瘤胃降解的主要产物是什么?提高日粮粗纤维水平将提高什么的组成比例? 3、比较猪和牛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异同。 4、简述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 5、NSP的概念。 6、简述NSP的营养特性。 7、简述NSP的负面营养特性及克服措施。 第六章 脂类的营养 1、必需脂肪酸、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的概念 2、必需脂肪酸通常包括哪几种? 3、比较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脂肪类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 4、必需脂肪酸的概念、作用及来源。 5、何谓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简述其可能的机制。 第七章 能量代谢 1、热增耗(HI)、TMEn的概念 2、DE、ME、NE的定义或计算 3、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平均燃烧热分别为多少? 4、描述能量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5、简述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的原理与措施。 6、简述能量的作用及来源。 第八章 矿物质营养 1、必需微量元素、白肌病、皮肤不完全角化症、滑腱症的概念。 2、各种常量和微量矿物元素的典型缺乏症及其机理。 3、论述矿物质的营养特点。 4、试述钙、磷的主要营养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 一、名词解释 1.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具有类似化学性质的物质统称为营养物质(nutrients),亦称为养分或营养素。 2.营养:是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产品的全部过程。 3.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4.饲料:动物的食物称为饲料;(准确定义)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凡是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5. 饲料的营养价值;饲料或养分完成一定营养或营养生理功能的能力大小。5.蛋白质互补:由于各种饲料所含EAA种类、含量、限制的程度不同, 多种饲料混合可起到AA取长补短的作用。互补作用也可能发生在不同时间饲喂的多种饲料中,但随间隔时间增长,互补作用减弱。 6.IP(理想蛋白):指日粮中各氨基酸含量与比例与动物的需要相吻合,动物可最大限度的利用饲料蛋白质。AA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的蛋白质。理想蛋白中各种氨基酸(包括NEAA)具有等限制性,不可能通过添加或替代任何剂量的任何氨基酸使蛋白质的品质得到改善。 7.维生素:一类动物代谢所必需而需求量极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必须由饲粮提供或者提供先体物。 8.蛋白质的周转代谢:动物体内,老组织不断更新,被更新的组织蛋白降解为氨基酸,而又重新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周转代谢。 9.常量元素: 动物机体内含量大于或等于0.01%的元素.主要包括Ca. P .Na .K .Cl .Mg. S等7种。 10.微量元素:通常指生物有机体中含量小于0.01%的化学元素,目前查明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锌铜锰碘硒钴钼氟鉻硼等12种,铝钒镍锡砷铅锂溴等8种元素在动物体内的含量非常低。 11.CP(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称。CP%=N%×6.25

十五种可以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十五种可以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发表时间:2010-10-31 发表者:张春来(访问人次:2517) 1.接骨木 用接骨木浆果提取物抗感冒一项古老的民间偏方,最近科学研究也证明了这点(接骨木可以抗感冒)。小规模人类研究结果表明接骨木有助于促进感冒的康复。但是科学家们警告说(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接骨木浆果含有丰富抗氧化剂,也具有抗感染的作用。 2.白蘑菇 不要看蘑菇长不高就认为没有营养。蘑菇中含有矿物质硒和抗氧化剂。体内硒水平过低常常 使重感冒的加重风险增加。在蘑菇中还含有B族维生素核黄素和烟酸,这些维生素在维持 免疫系统健康发挥重要作用。 动物实验也表明白蘑菇具有抗病毒,抗菌,抗肿瘤的作用。 3.巴西紫莓 虽然种植上和蓝莓没什么两样,但是销售上却是超级食品,巴西紫莓其暗淡的颜色表明其抗 氧化物花青素含量很高。虽然巴西莓并与一些特殊疾病并没有关联或者具有抗病能力,其内的抗氧化物有助于抗衰老和抗病。巴西紫莓可以榨汁,和牛奶混合或者晾干加到燕麦卷里。 4.牡蛎 ***还是提高免疫的食物?也许都是。由于牡蛎中含有矿物质锌。男性不育与体内锌含量偏 低有关。而锌还可以抗病毒,然而学者们却不能解释原因。但是目前已发现锌与免疫系统的 若干功能有关,其中包括伤口愈合。 5.西瓜 熟西瓜同样含有大量功能强大的抗氧化物谷胱甘肽,具有保湿和提神的作用。由于其有助于加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所以可以抗感染。谷胱甘肽位于靠近瓜皮的红壤处。 6.卷心菜 卷心菜是富含谷胱甘肽(具有免疫增强功能)的另一植物。在当令时,卷心菜在冬季也很容 易获得,而且不贵。把各种各样的卷心菜(白的,紫的,中国的)加到汤里,慢慢炖,可以 让抗氧化物释放入汤中,从而增加食物的营养价值。 7.杏仁 一把杏仁可以增进你的免疫系统的抗压能力。推荐1/4杯份量的杏仁含有的维他命E几乎占日需要量的一半,维生素E可以增加免疫力。杏仁含有的核黄素和烟酸,B族维生素同样有

营养环境与健康

摘要:人体每天所吸收的营养和所处的环境对人的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重点论述人体的主要的生理系统及各生理系统常见病的预防治疗方法,并阐述营养物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和内分泌干扰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对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 关键词:生理系统疾病预防运动营养健康激素污染 人体生理系统分为八大系统:运动、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系统。 一、运动系统 它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种器官组成,主要功能是运动,第二功能是支持,构成人体体形、支撑体重和内部器官以及维持体姿。第三功能是保护,由骨、骨连结(关节)和骨骼肌形成了多个体腔,例如:颅腔、胸腔、腹腔和盆腔,最大程度地保护内脏与各个器官。常见病及其预防治疗方法如下: ⒈骨折⑴复位: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正常位置,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固定:骨折复位后,因为其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可以用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等去固定。功能锻炼: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⑵忌盲目补钙,对于长期卧床骨折的病人,有可能引起血钙增高与血磷降低的危险。忌多吃多肉骨头,究其原因,是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钙。⑶吃一些清淡、易吸收和消化的食物,少吃多油、辛辣与煎炸的食物。 ⒉骨质疏松⑴多吃含钙的食物,如牛奶、鱼虾蟹等⑵多晒太阳,增加维生素D的补给 二、呼吸系统 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执行气体交换功能,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⒈流行性感冒根据病情严重分为:⑴典型流感⑵轻型流感⑶肺炎性流感预防及治疗方法如下:⑴自我按摩法,例如:梳发、按摩点穴法、洗鼻与呵牙⑵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能力⑶流行季节少到人流密集的地方⑷对症治疗为主,饮抗病毒口服液,多饮水与多休息

食品营养与健康

食品营养与健康 六大营养素 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是蛋白质的运动形式。如果蛋白质长时间地摄入不足,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便会无法进行,轻者发生疾病,重者甚至可以导致死亡。 1、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蛋白质元素组成的最大特点是含有氮。有些蛋白质还含有硫、磷、铁等其他元素。上述这些元素按一定结构组成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20多种,这20 多种氨基酸以不同数目和不同顺序连接构成种类繁多,千差万别的蛋白质,发挥它们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可相差几千倍,但它们含氮的百分率相当恒定,各种蛋白质每100克中的氮含量都约是16 克。这样,我们要测定某一种食物的蛋白质含量便可以首先测定其氮含量,再乘以 6.25 (100÷16 = 6.25 )即可得出该食物的蛋白质含量。 2、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食物中的蛋白质必须经过肠胃道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就是对氨基酸的需要。吸收后的氨基酸只有在数量和种类上都能满足人体需要身体才能利用它们合成自身的蛋白质。营养学上将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类。 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对成人来说,这类氨基酸有8种,包括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对婴儿来说,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并不是说人体不需要这些氨基酸,而是说人体可以自身合成或由其它氨基酸转化而得到,不一定非从食物直接摄取不可。这类氨基酸包括谷氨酸、丙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胱氨酸、脯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等。有些非必需氨基酸如胱氨酸和酪氨酸如果供给充裕还可以节省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量。 3、蛋白质的分类 营养学上根据食物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将食物蛋白质分三类: 1) 完全蛋白质这是一类优质蛋白质。它们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彼 此比例适当。这一类蛋白质不但可以维持人体健康,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奶、蛋、鱼、肉中的蛋白质都属于完全蛋白质。 2) 半完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所含氨基酸虽然种类齐全,但其中某些氨基酸的数量不能 满足人体的需要。它们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例如,小麦中的麦

最新整理养猪饲养管理- 动物营养与环境保护.docx

最新整理养猪饲养管理- 动物营养与环境保护整理 一、动物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类的重视。动物在为人类提供大量优质畜产品的同时,也向环境排放大量的粪尿和有害气体。据估计,存栏小猪(20-40千克的育成猪、后备母猪)年产粪尿约xxxx0千克;中猪(初产母猪或50-75千克的育肥猪)年产粪尿约3000千克;大猪(75-100千克的育肥猪、成年母猪和成年公猪)年产粪尿约4500千克。这些粪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和其他矿物元素(表15-3 ),排泄率可达70%-80%(表15-4)。目前,引人关注的环境污染有N、P、铜、锌、砷、硒、有毒有害气体(如氨、硫化氢等)、抗生素残留等,其中,最为关注的是N和P的污染。动物排泄物中的N和P沉积在土壤或直接渗入地下水或经表土冲刷进入河流和湖泊,可导致水的超营养化作用(Eutrophication),加速水生植物尤其是藻类的过度生长,使水质明显恶化。在人口稠密地区,如果不能妥善地解决N、P的污染问题,高密度的集约化畜禽生产规模将不能进一步扩大,甚至无法维持。为此,许多国家均制订了有关畜牧生产排污量的法规,如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因集约化养殖排出大量粪磷而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国家,从1984年起,荷兰就对相关的环境问题进行了专门立法,并就每亩土壤中可施用的动物粪便的数量和含磷量进行计算,规定土壤允许施用的P量(表15-5),该规定值逐年减少。1998年,荷兰又重新立法,对N和P 的排放都作了规定,当超过规定数量时,农户必须对超量部分支付税金。 表15-3 在中等营养水平下万头猪场的氮磷排放量预测值

食入与排出量(t/年) 氮 磷 总食入量 164(xxxx-248) 40(27-44) 总排出量 107(100-161) 31(20-33) 粪 31(29-47) 29(18-31)

最新复习营养免疫,机体的免疫系统作用机理

复习营养免疫,机体的免疫系统作用机理

复习营养免疫,机体的免疫系统作用机理 一. 教学内容: 复习营养免疫,机体的免疫系统作用机理。免疫系统的组成,抗原物质,抗体的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对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重要意义。 二.二.学习重点: 1. 人体免疫系统,淋巴细胞的产生分化 2.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及其重要功能 3.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的过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三. 学习难点: 1. 人体免疫系统,淋巴细胞的产生分化 2.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及其重要功能 四. 学习过程: (一)人体的营养与健康

1. 营养物质:能够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保证生长发育和生殖 外源物质,从环境中吸收进入内环境 2. 功能: (1)提供能量 (2)提供构建和修复机体组织的物质 (3)提供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4)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及某些特殊的生理功能 3. 营养不良对健康的影响 (1)蛋白质不足 构成机体组织、生长发育、更新衰老组织和修补损伤组织的原料胎儿期、婴儿期: 脑重量减轻

蛋白质不足脑细胞的数量减少 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的突触数量减少 婴幼儿、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迟缓,体重过轻 成年人:易疲倦、体重下降、肌肉萎缩、浮肿、对疾病抵抗力下降(2)无机盐不足或过多 儿童:造成骨质生长不良,骨化不全,导致佝偻病 钙(缺乏)成年人:骨质软化 老年人:骨质疏松 血钙过多:肌无力 血钙过少:抽搐 钾含量过高、过低:心律失常,可导致死亡 (3)维生素不足 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某些特殊生理功能必不可少 绝大多数维生素不能人体合成,必须每天从食物中摄取 维生素A(视黄醛)缺乏夜盲症 维生素C(抗坏血酸)缺乏坏血病 维生素B1缺乏脚气病、神经炎 维生素D(固醇类物质)缺乏佝偻病、骨质疏松 (4)营养过剩 营养过剩

04 动物环境与营养

附件四 动物环境与营养 人类组织家畜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畜产品,而在家畜的生产过程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着环境因素的影响,动物最终表现出的生产性能取决于动物遗传种质与环境因素的互作。在环境因素对动物生产过程影响的众多方面,最为引人注意的环境与动物营养的关系。动物环境与营养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因素对动物营养需要和代谢的影响,二是动物在不同营养状态下对环境的反应会产生变化,特别是在对应激的反应方面,对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可以揭示在控制的环境下提高肉、蛋、奶生产的营养物质代谢规律;第三个方面则是动物的生产活动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特别是饲料中未被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或在饲料中添加的一些添加剂,如抗生素、重金属等,会对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构成影响。 环境 营养物质摄入、代谢 动物生命与生产活动 图1. 动物环境与营养关系示意图 第一节 热环境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动物机体在其生命与生产活动中,与周围的外界环境进行着持续的能量交换。动物机体一方面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从中吸收大量的化学能,供机体生命和生产活动所需;另一方面又需把生命和生产活动中产生的热量向外界散发。这种动物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能量交换受到外界气候环境的影响,这一影响的直接作用是热平衡的破坏或失衡,机体可通过其体内的热调节机制─产热和散热的改变,或重新达到平衡,或调节失败导致死亡。 一、 采食量 采食量是热环境对动物营养代谢影响的重要方面之一。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动物的采食量较为稳定,但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则导致采食量的变化。 (一)反刍动物奶牛采食量在10-25℃间无明显变化,当气温超过25-27℃时采食量开始下降,超过30℃时则严重降低;当气温低于5℃时,采食量开始增加,低于0℃时则随温度的下降采食量呈线性增加(图2)。奶牛的采食量反应受品种、泌乳量及饲料构成等因素的影响,荷兰牛在24-26℃时即开始下降,娟姗牛则在26-29℃时才开始下降;泌乳量高的奶牛对温度的反应程度较低产牛强烈;在高温下牧草的品质对奶牛采食量的影响比高温本身的影响更严重,低质牧草在夏季会使采食量严重降低。 对肉牛采食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奶牛相似,当气温低于10℃时采食量开始增加,在10至-10℃范围内呈线性增加,气温超过25℃时采食量开始下降,30℃以上时严重下降(图3)。 绵羊采食量对温度的反应受其被毛状态的影响,对于未剪毛羊其反应与泌乳牛相似,对于剪毛的羊其采食量反应与干乳牛相近(表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