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讲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第三讲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第三讲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第三讲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第三讲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人口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每年的高考试卷都要涉及与人口有关的一些问题,如当你打开喷着油墨香的2001年广东文理大综合卷、全国文科综合卷、上海高考卷时,首先映入你眼帘的就是关于人口方面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力资源丰富,这固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人口增长过快,又是我们一个沉重的负担,它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素质的提高。作为当代中国学生必须了解我国人口的历史和现状,增强人口意识,自觉宣传党的人口政策。

人口对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古代中国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力是当时生产力的主体,是小农经济的支撑。古代人口的迁移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同时也丰富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

1、中国古代的人口总量的变化

1)秦朝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

2)西汉末年达到5059万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3)从秦代到清康熙元年,除两宋和明代中期,我国人口曾达到1亿左右外,一般都在6000万徘徊。东汉和帝时期5300万,隋唐4600万,北宋1亿,

4)从清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的178年中,我国人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期间,人口总数连闯四关:1684年达到了1亿;1762年突破2亿;1790年越过3亿;1834年超过4亿。

这组人口数据说明,

第一,人口总量的增长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中最明显的特征;

第二,人口总量的变化为波浪型增长。可以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总量就会大幅度增长,如两汉、隋唐、北宋、清前期等。反之,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人口总量就会减少,如秦末、楚汉战争时期、两汉之交、三国两晋南北朝、明末清初等。因此,中国人口波浪型变化呈现出谷连着峰,峰连着谷的轨迹。

第三,人口增长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口达到1亿用了几千年,达到3.6亿用了几百年,达到5亿多只用一百多年。

2、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

远古以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黄河流域成为我国经济、政治的重心,人口分布呈现北重南轻的格局。

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北方政局动荡长期战乱,因此,中原人口多次大规模南迁,北重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逐渐被打破。特别是西晋八王之乱,持续时间长,破坏严重,加剧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导致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移民浪潮,流徙人口在耶90万以上。

唐朝安史之乱后,北人再次大举南迁。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混战不已,北人继续南迁。于是,南方逐渐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随之超过北方,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最终形成。

3、影响中国人口历史变化的重要因素。

(1)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自然环境包括地理、气候、水文、土壤等。只要有可能,人们总是寻求气候良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生存。中国历史人口起源于两河中下游地区,东南人口密度高于西北人口密度,这充分说明了自然环境对人口变化的重要影响。

(2)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影响人口的变化。

在农业生产力水平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作物品种和提高亩产量,都是增加粮食的重要途径。我们虽然不能将人口变迁完全归因于粮食的多少和农业生产的兴衰,但农业发展和粮食丰收肯定有利于人口增殖。每个朝代前期社会安定,农业发展,粮食丰收,都伴随着人口的兴盛。北宋人口剧增,与南方农业发展,水稻品种增加不无关系。清朝前期人口的增长也与高产作物甘薯、玉米的广泛种植有密切关系。

(3)社会环境与人口的变化休戚相关。

社会环境中战争、政策和人口统计制度等,对人口变化有较大影响。纵观中国历史上战争对人口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直接造成人口死亡和人口总量的减少。三国时期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就充分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对人口的摧残。二是直接造成人口生存环境的破坏。翻开史书,屡有“室庐焚毁,田亩无主,荒弃不耕”。“人相食啖”的记载。三是造成在籍人口下降。长期战乱,造成大量人口迁徙。迁徙人口脱离原籍,使国家在籍人口减少。反之,社会安定有利于人民休养生息,增殖人口。前面所讲人口波浪型变化,就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战争与和平环境对人口兴衰的影响。

就政策而言,对广大农民来说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是最重要的。只要政府将农民与土地结合,轻徭薄赋,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就有利于人口增殖。如均田制、租庸调制以及摊丁入亩的实施,对人口增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反之,土地兼并,赋税苛重,人身依附加强,人口总量就会减少,其中有饥俄而死,也有人口逃散和隐匿人口现象。前面所讲人口波浪型变化,又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变化对人口兴衰的影响。

中国很早就建立了人口登记和调查制度。人口统计制度经历了历代的发展,不断完善,也成为影响历史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虽然历代的人口统计或残缺不全,或有可能失真,但它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人口资料,成为我们了解中国人口历史变迁概貌的重要依据。

人口变动的途径有两条:

一条自然增加,

另一条,则是迁移。

2、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轨迹)

1)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

2)北方人民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如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

3)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

4)华人外流。我国古代有很多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海外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

5)外族内流。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人口迁移的原因:

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

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

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

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3、人口迁移的史实

第一、秦汉时期人口从东向西迁移,如秦始皇命令12万户富豪迁咸阳(60万人),汉高祖迁大量人民到长安。秦始皇迁移内地人民去河套地区居住生活;迁移50万中原人到越族杂居。

第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从北向南迁移,如少数民族内迁(西北部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从东汉起陆续内迁。),黄河流域人民因战乱南迁。

第三、五代十国宋元及明末清初因北方战乱人口继续向南迁移。

第四、明清人口从国内向海外迁移。如郑和下西洋后,大量华侨到东南亚;大量华工向美洲的输人。

第五、内地居民向边疆迁移,如秦朝时汉族人民向河套地区和越族地区的迁移;唐朝时向藏族地区、南诏地区等地区迁移;五代十国两宋时期,北方人民不堪金人统治纷纷南迁。元朝时期汉族向边疆地区迁移;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明清时期内地人口向西南、东北、西北的迁移。从唐朝开始,我国就有很多人到东南亚一带谋生。明朝郑和下西洋后,我国人民移居东南亚的就更多了。

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

1)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

3)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4)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5)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6)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

4、中国古代的人口政策及其经验教训: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构成因素。人类社会迄今已存在三代生产力:手工生产力、机器生产力和信息生产力。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前的漫长历史中,人类所获得的是第一代生产力,其基本特征是:以简陋的手工工具为整个生产力基础。与此相联系,人的体力成了操作工具的主要动力,劳动者为体力型。整个中国古代的生产力,基本上属于这种第一代的生产力。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或劳动人手的增加,对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国古代国家往往采取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众多的人口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人既是生产者,又是征税和服兵役的对象,因此人力资源倍受重视。国家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具体表现在:(1)对生育子女者,免征赋税。(2)对晚婚子女,课以重税。(3)对世代同居的大户征收重税。

往把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当作社会繁荣昌盛和国力强大的象征。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历代封建王朝的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般说来是与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相同步的。如汉初汉高祖为恢复经济,一面号召流离的劳动力回到生产上,一面鼓励生育,人口和劳动力开始有了增殖,此时社会经济也开始得到初步恢复。惠帝、文帝、景帝时,人口增殖的速度也相应加快,并形成“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口的过多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将产生消极后果。如滥垦滥伐、盲目开荒、与水争地等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清代前期我国人口为什么急剧增长?

从清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的178年中,我国人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期间,人口总数连闯四关:1684年达到了1亿;1762年突破2亿;1790年越过3亿;1834年超过4亿。为什么清康熙以后,我国人口会这样迅速增长呢?首先,是因为康熙即位后,社会安定,出现了一百多年“丁男不知兵革之患”的稳定局面;农业的精耕细作有了新的发展,粮食生产跨上了新的台阶,平均亩产由两宋时的100公斤提高到125公斤;而且,清朝最后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与交流,农业地区扩展到了云南、内蒙、西北和东北,使全国耕地面积迅速扩大,为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较强的物质基础。同时,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取消新增人口的人头税,雍正又进一步实行“摊丁入亩”,将丁银(人头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全部按土地多少纳税,彻底废除了自秦汉以来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人头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者的负担,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并使长期隐瞒不报的户口陆续报了上来。实行“摊丁入亩”的办法后,还使城镇居民全部免除了人头税,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增加了人口的容量。再加上清政府比较重视医药卫生事业,从而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防治能力,使人口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6、建国后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建国初期,我国省区之间的人口迁移,一是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建设;二是东部农村大量人口自发移向广大地广人稀的东北、西北等地。农村人口在省区之间的迁移主流是人口自发的流动。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引起的。我国东南部人多地少,劳动力剩余,西部、北部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所以解放前河北、山东的贫苦农民就向东北迁移,山西向内蒙古迁移,甘肃向新疆迁移。建国后,全国人口主要移出地区是黄河、长河下游地区。这种人口的迁移,对于调整全国人口的分布,开发荒地和矿产资源,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文化,建设边疆地区都有积极作用。

7、当前民工流动的成因、特点和利弊:

(1)成因: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

②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

③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

④农村体制改革。

⑤城市的吸引力。

(2)特点:

①流动据经济定向:

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农业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的输出地,上海、北京、广东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的主要输入地。

②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外籍工人”以年青人居多。

③流动不稳定。

④文化素质偏低。

(3)利弊:

民工的流动有效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许多外来民工承担了城市建筑、环卫、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工作,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了积极作用。民工的劳务收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利”是主要的。

但民工盲目无序流动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城镇民工的违法犯罪率有所上升,对社会治安和当地居民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其他社会问题还有:违反计划生育,城市人口急剧增多,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损害环境等。

8、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发展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因为当人类自身的生产同物质资料生产互成比例协调发展时,人口的增长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反之,则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人口偏多或偏少,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延缓作用。

9、我国的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不相适应,并且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人均国民收入低。

(2)人口增长快,使得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低。

(3)我国资料的拥有的绝对量大,但人均相对量小。

(4)劳动力过剩,劳动就业问题相当严重。

(5)增加劳动就业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突出。

(6)国家用于建设的资金积累困难,影响经济的发展。

(7)学龄人口比重大,教育经费增长缓慢,从而影响教育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

(8)人口的消费水平增长缓慢。

(9)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10、我国的人口政策: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我国人口政策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少生是控制人口的关键,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先决条件。计划生育已使我国人口再生产状况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类型。

11、认识:

1、一般说来,人口迁移最基本的动因在于不同地区的人口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而人口迁移正是调节这两者关系的重要杠杆之一。

2、北方人口的南移(包括两方面:A由北方草原迁入黄河流域,B、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轨迹明晰而有力,历时长久,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流,其动力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策马南下逐中原,促使黄河流域人口迁移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从而使三大流域人口得到均匀分布,推动区域经济向前发展,也推动了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北方人民南迁有三次高潮:(1)三国两晋南北朝。(2)五代十国(3)南宋。

3、中国古代内地居民向边疆地区迁移往往发生在统一王朝;迁移有由政府组织和老百姓自发进行两种方式;通过迁移,把内地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传到边疆地区,促进了边疆地区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巩固了边防。

4、清代人口比明代人口成倍增长,近代中国大门被西方打开,这为国内过剩人口移居海外提供了条件(如东南亚美洲),但由于中国向海外大量移民的机会已经错过,故内地贫困人民只好向边远地区移动(西北、西北等)。

5.影响我国人口正常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战乱,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天灾人祸。

中国古代人口管理

一.中国古代人口管理概况 中国有文字记载历史的年代,已进入了奴隶制时代。约公元前21世纪前夏王朝建立的时候,中国的人口管理就已经产生并开始形成制度。夏朝留下的部分人口数字和井田农作制资料表明,当时已有人口统计和人口调配活动。到了殷商,人口管理已“有典有册”了。据史书记载,商朝统治者要求“多子孙甲”,明显反映出增加人口的愿望。周朝取代商朝后,人口管理法律化。周朝设有较完备的户籍管理和人口统计制度。中央专门设置了管理人口的“司民官”,定期向周王禀报人口。地方官负责日常的人口管理和统计上报事务。为了增加人口,周朝还专门设置了“媒官”,掌管并促进男婚女嫁。当时规定“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到此年龄不嫁娶者“官罚”,并禁止同姓为婚,采取“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等措施,以增加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春秋战国时,一些诸侯国已产生了专门管理人口的法律。秦国推行“连坐法”加强人口管理。魏国颁布了《户律》和控制人口逃亡的《奔命律》。一些国君为了吸引移民,专门颁布了横徕民令》。秦统一中国后,继续坚持“连坐法”,各种奖励生育和提高人口质量的措施都在实施。汉朝代替秦朝后,实行“与民生息”政策,人口管理更加法制化,有关人口的法律条文纳入著名的汉《九章律》之中。到了唐代,统治者已能熟练地运用一系列管理措施调整人口,把人口管理活动与其他社会管理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按人口授田、赋税、治安、决定官僚升降、设置城镇等。宋、元、明时期,基本上沿袭了唐代的人口管理制度。但人口太多时,常常依靠自然灾荒和战争自发调节。尽管一些学者竭力敲响人口警钟,并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以致中国古代一直缺少从减少人口方面规范生育行为的管理措施。中国古代人口管理总体上反映出了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特有的人口规律。人口管理的很多重要方面及其对中国人口变动和人口发展产生的明显效果在世界各国堪称领先水平。尤为值得重视的方面是户口管理、婚育管理和迁移管理。 二、以统计、赋税、治安为动因的户口管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设有户口登记的国家。国外有专家认为,中国自古相传的户籍登记制度,是远东人口统计传统中的中心要素。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户口登记,把它作为巩固本阶级统治的一个重要手段,制订专门法令,设有专门机构,配有专职人员从事该项管理活动。夏殷时,就开始了户!口的登记和管理。司马迁《史记》中关于“禹平水土、定九州、计民数”,“抚有民千三百五十五万”的记载,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户口登记数字,也是世界最古老的人口登记数字之一。周朝设有专管户籍的“司民”之官,建立了比较严密的户籍登记和管理制度。我国现在所能见到的有关人口调查的最早历史记载,就是约公元前800年周宣王所进行的“料民”,即登记户口。分定赋税、徭役,划定行政区域,都以户口为依据。春秋战国时,户口制度有了很大发展。春秋时的鲁、齐、卫、吴、越诸国先后采用的25家为一社,“社之户口,书于版图”的“书社”制度,就是当时的户口制度。战国时韩、赵、魏、秦推行的“上计”制度,也包含了户口管理的重要内容。所谓“上计”,即地方官吏年初将所辖区的居民户数、钱、粮、赋税等,写在“卷”上送呈国君收存,年终再将本年度人口增减的实数和赋税结算的文册送上报请核实。这既是统治阶级对人民剥削的需要,也是为兼并战争筹集兵员物资的需要。自秦献公时,对户口制度进行了改革,采取“户籍相伍”的办法,把五家人口编为一伍,十家人口编为一什来管理。商鞅在此基础上推行了“连坐”法,其作用是要族亲、邻里之间互相监视,防止人民对秦国苛政不满而串联造反。商鞅还第一次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周密、经常的人口统计,开创了人口出生和死亡的动态登记,并注重按人口性别、年龄、社会成分和职业的分类统计。刘邦创建西汉王朝后,曾颁发了“编户齐民”这项历史上有名的立国兴邦之策。西汉制订的法律章程《九章律》,其中一项就是“户律”。按照户律,朝廷通过编制户籍(类似户口薄)掌管全国人口。官府征收租赋、徭役和兵役,完全按户籍办事。民户一律按户籍固定居住,不得随意搬迁。凡被户籍固定的民户叫做“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如果丢掉户籍流亡他乡,就成为“流民”,一经抓获就罚作奴隶。由于户籍是当时的主要册籍,土地情况也作为附带项目登入户籍薄中,所以户籍又起到地籍和税册的作用。正是由于西汉有这样一套比较完备的户口管理制度,所以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户口统计数得到了历代史学家的基本认可。东汉基本上全面承袭西汉的户籍管理制度。魏晋南北朝时,废两汉按人计算的租赋制,实行以户计算的户调制,即以户为单位征收赋税。所以,当时封建王朝非常重视“户”的登记调查,忽视“口”的统计,致使当时的人口统计史料只有户数而没有人数。隋朝时,

中国古代户籍管理与现代户籍管理比较

中国古代户籍管理与现代户籍管理比较——中国户籍制度的历 史考察与对现状的简要分析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8-31 11:24:00 ] 作者:吴昆昆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户籍制度王权国家农耕文明金字塔型社会结构 论文摘要:不了解历史,就不能掌握未来。中国历史上的户籍制度是由征赋派役户籍制、世袭身份户籍制、人口统计户籍制和保甲治安户籍制四种不同功能的户籍制有机结合运行的整体,本文通过对这四种户籍制历史发展进程的考察,以及对中国现行户籍制的简单介绍,分析了两者之间在社会背景因素和文化传统观念上的相似之处,从而得 一.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 (一)古代户籍制度 历史上中国存在着四种基本户籍制度——征赋派役户籍制、世袭身份户籍制、人口统计户籍制和保甲治安户籍制。各类户籍制度产生与存续时间互不相同,它们的目的、功能和所起的历史作用也不一样。就持续时间、实施的范围和影响的深度而言,均以征赋派役户籍制为最,其余三类户籍制度都可以视为对它的补充。建立在全体编户齐民基础之上的征赋派役户籍制与其后始为独立的人口统计户籍制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户籍制度发展与演变的主线,而只对部分国民有效的世袭身份户籍制与时断时续的保甲治安制则只是偏离这条主线的若干插曲。[1] 1.主线:征赋派役户籍制的发展、兴盛、衰亡与人口统计户籍制的独立 征赋派役户籍制以为国家丁税户调的征收和兵役赋役的征派提供可靠依据为目的,是王权直接役使与剥夺其直辖领地上劳动者的基本方式,所以它的产生直接与中央王权的产生紧密联系在一起。 当商代王权萌芽时,户籍制度也随之萌芽,商王籍田与借助民力助耕公田是户籍制度萌芽的标志。殷墟卜辞中记载:“王其莅籍”、“王往莅籍”。据近人考证,商朝的官职中有“小籍臣”之职,主管籍田之事。 可见,早在殷王武丁时期,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 到西周时,户籍制度已大体形成,其中千里王畿之内的习民数制度是周代户籍制度的重要内容。相比于商,周王朝更以一个王权强大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与古西方王权有限(“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相比,中国的王权对其所辖领地享有无限的权力(“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2]),王畿之内的劳动者是天子可以直接役使与剥夺劳动的对象,也是王权巩固的基础。要达到最大限度的剥夺量,就必须知道而且最大限度的知道劳动者的数量。“习民数”制度就是为了掌握与控制被征用者的基本情况而产生的制度,它一方面由各部门主要官员在履行其本职工作时登记他们各自管辖下的人口数量,另一方面又由王室成员在天子率领百官和庶民于春籍、夏猎、秋收、冬狩之时登记与核实应役民众的状况与数量。[3] 在周王室衰微的春秋时期,齐国首创严格的以定四民之居为目的户籍制度,这一制度于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被秦国接纳并更新,演变为秦国自己的“户籍相伍”制度,至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商鞅将之发展为“什伍连坐”法。《商书?君书?境内》:“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至此,户籍制度又增加了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材料阅读与解答

国庆假期历史科目阅读资料 [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分期及其特点] (一)先秦时期(前221年前) 人们地理知识有限,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对迁入地的要求低,可供选择的余地也少,他们大都随遇而安,迁移的距离不长,速度比较缓慢。因为这一时期的人口总量少,在战国后期人口数量还不到3000万,人口压力基本不存在。 这一时期处在国家形成和制度的完善阶段,政治和行政的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开始出现,如西周迁商的遗民、分封诸侯国等。 (二)秦朝到元末(前221—1368年) 这一时期有1580多年,经历了封建王朝的大部分时间。这段时期有过几次长时期的分裂,也几度建立过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统一国家。即使在分裂时期的割据政权,一般也实行集体统治,用行政或军事等强制手段推行的人口迁移始终不断,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方式。迁入地往往是首都、边疆等政治、军事或者与统治者有着若干利益关联的地区。这种迁移,数量一般很大,迁移时间也比较集中。迁移方向有北方黄河流域向南迁往长江流域或者更远的地区,以及蒙古高原、东北、西北的牧业或半牧业民族不断进入黄河流域。此时期经济、文化重心不断由北向南转移,人口比例也由初期的8:2强转化为后期的2:8弱,这一结果是由于南方经济文化发展,北方饱受战乱破坏所造成的,但北方人口的大批南迁无疑是更重要的原因 (三)明初到鸦片战争(1368—1840年) 在南方已成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后,由北向南的移民潮流不复出现,这一时期又出现新特点。一是明初有政府采用行政手段强制实行大规模让人口迁移,但之后更多的是由政府倡导、组织或招募人口

从相对稠密地区迁入人口稀疏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从此这类人口迁移基本取代了强制性迁移。一是这一时期人口总数越来越多,增长速度也加快,明后期人口约2亿,18世纪又出现新高潮,人口总数高达4亿多。在此状况下,不仅南方大部分地区人口已相当稠密,就是北方平原地区也是人满为患,因此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由平原地区向山地迁移成为主流。 【根据上述材料,总结:三个时期里人口迁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自发的无序人口迁移] 1.以群体生存为目的的原始的人口迁移 对于处于游牧、游耕和逐水草而居社会阶段的原始部族的酋邦、方国来说, 这种以群体生存为目的而改变居住地的人口迁移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由于原始社会阶段与阶级社会早期人们的生存能力有限, 唯有群体的方式方能应付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因而那时的移民基本上采取举族而迁的方式来进行

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计划生育教育--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日期:2007-04-24]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动性不断加强,迁移的流向和机制亦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发生逆转,延续数百年的向北方迁移转换为向东南沿海迁移;城镇化进程加速,向稀疏地区进行开发性迁移转变为向人口稠密区的集聚性迁移,中国正在经历着和平时期最频繁的人口流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加入WTO的压力情况下,中国可能发生大规模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大量农村劳动力将脱离传统农业,其中相当部分将以不同形式进入大城市,而城市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变化,必将促使中国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这样,人口的流动性也会随之不断提高。总之,当代中国的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问题是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迅速与经济转型的历史性重要阶段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 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都是社会活跃度的重要衡量指标,其中,以定居为目的的人口迁移作为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过程,其研究价值尤为突出。 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性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也进行了多项调查。但是迄今为止,有关的研究仍然被统计数据和统计口径等问题所困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不断加强,现有的户籍迁移统计数据却不能反映这一趋势,各次人口普查所取得的迁移数据,则是反映一个时间截面上的存量指标,它是所有年份迁移累计的结果。迁移年度数据是计算迁移强度、测算整个社会人口流动性活跃程度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多种探索。 人口迁移是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界定的人口移动现象,它和临时性的人口流动,特别是旅游、商务、通勤等类型的人口流动有明显差别。国际上一般将人口迁移定义为改变常住地超过半年或一年的人口移动。但目前在公安部门发布的迁移统计中,人口迁移被局限于迁移手续的那部分人口,即"户籍迁移"人口。而其他没有完成户口迁移手续的"事实迁移人口",则和其他类型的流动人口一起全部被称之为"流动人口"或"暂住人口"。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将越来越多的没有办理户口迁移的自发性人口迁移排斥在外,从而不能准确反映中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情况。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199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和1987、1995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均按常住地标准统计人口,按其统计口径,迁移不仅包括办理了户籍迁移手续的人口,也包括那些没有办理户口迁移、但是离开原住地超过一定时限的人口。我们认为,各次普查/调查所采取的迁移统计口径更能反映人口迁移的真实含义,因此采取这一口径。资料是另一个问题。目前全国性的迁移资料,一是由公安部门发

中国历代人口增减曲线

中国历代人口增减曲线(秦-清) 上图是笔者根据网传的统计数据绘制的。也许当事人对各历史阶段的人口统计数并不精确,但笔者认为重要的是其增减的轨迹。此图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繁衍至今,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秦以前的人口应该总数一定超过3000万,因为那个时期多年的混战必定致使减员很多,试看,至汉初、总人口继续减至800万人——也就是说,今天的13亿人绝大多数都源自那800万人,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上中国人(主要是汉族)几乎都是同宗同族,彼此多少都有点血缘关系。 经过汉朝200年的繁衍,中国的总人口终于以800万为起点站上6000万人的历史顶部,可惜、仅仅过了50多年居然又再度减至2100万。50年!死亡4000多万!!然后,又是100年的繁衍,再度接近恢复到6000万人。 隋唐、北宋期间,中国人口均有过大比例的回升,但是,一遭动乱就又重新锐减。都说北宋政治开明,经济发达,但在那冷兵器时代为确保一姓之江山而过度实行抬文抑武政策,后果实在太过惨烈了。 元朝总共不过百年历史,估计其人口统计里包含了北方的人口,加上当时疆域的拓展,所以那时的人口峰值不足以证明汉族人口的增幅比例;反而是清初人口的再度锐减,让现今一切清宫剧都显得那么的刺眼!!!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汉人口的递增速度短则30年、长则百年即可翻番,所以,清朝250年人口从1500多万增至过亿、清后100年更是连翻三番。接下来将会如何呢? 既然在相对和平的时代中国人口会呈快速增长之势,那么在单位时间内人口总数净减少就一定意味着人口的大规模非正常死亡。可见,无论是“陈桥兵变”式的换代,还是李闯王起义这样的骚乱,死亡最多的还是草根百姓。真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 一、古代的人口政策 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基本是以简陋的手工工具为整个生产力的基础,与此相联系,人的体力成为操作工具的主要动力。在这个情况下,劳动者或劳动人手的增加,对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人既是劳动者、生产者,也是封建国家征税和为之服兵役、服徭役的主体,因此,人力资源倍受重视,封建国家往往采取鼓励人口繁殖的政策。不仅如此,封建国家还往往把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当作社会繁荣昌盛和国家强大的象征。 国家鼓励,促进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兴盛发展,但长此以往,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会产生消极后果。如滥垦乱伐、盲目开荒、与水争地等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之,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制约,同时又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用。只有当人类自身的生产同物质资料的生产互成比例协调发展时,人口增长就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反之,人口偏多或偏少对社会发展都会起延缓作用。 二、古代人口流向 (1)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 (2)北方人民南迁。如西晋末年起,北方农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 (3)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 (4)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 (5)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高潮主要在: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②唐末安史之乱后经五代十国至两宋。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上海金融学院 20 13 ——20 14 学年第一学期 《人口社会学》课程代码:5322091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1 班姓名毛奕琳学号 2013137106 成绩_________ 答题纸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研究 摘要:中国的人口迁移从古至今分为若干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改革,人口迁移活动日趋活跃,而伴随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受到计划时代户籍制度和市场化的双重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在相当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体制的牵制,反而言之,大量人口的定向流动又反作用于经济上,两者呈相辅相成关系,所以人口迁移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关键词:历史诱因;城市向心力;时代性特征;经济主导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就中国而言,从古至今的人口迁移时常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动荡,其规模也大小不一。 一、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研究 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通常受到地理环境、战乱和政策的影响,可以大致地分为三个关键性的时期,从这三个时期可以大致观察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第一阶段,公元前221年前的人口迁移,是一种低水平的生存型迁移。根据历史的推测,秦国建立之前的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最适宜人类的生存和繁殖,黄河中下游平原的自然资源养育了当时中国的很大一批人口,然而众所周知,由于当时的地理知识有限,缺乏人口迁移的诱因,人口迁移的速度相当缓慢。 第二阶段,公元前221-公元1376年(秦朝至元末)的人口迁移,是一种强制型和自发型相结合的人口迁移。东汉末年分三国,这一时期正是转乱纷飞的高峰时期,密度大、时间长的战争从而导致了人口迁移在当时十分集中。“安史之乱”、“靖康之变”都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移的关键导火索。以北宋末年为转折点的

中国历代人口普查

:xx 古代人口曾八落八从 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新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正式拉开帷幕。人口普查是现代各国政府获取人口资料、掌握国情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方法。早在遥远的古代,中国就已经开始了人口普查。那么,中国最早的人口普查究竟从何时开始,在技术条件落后的过去,人们又是如何进行大范围的人口普查并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大禹 传说中最早的人口普查 人口数字具体到个位令人生疑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的徐铭东老师说,西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一书中曾讲到,从原始社会末期大禹治水以后,就有统计人口的数据,为。但专家认为,这个数据肯定不能作为准确数据,因为并没有文献流传下来,且这个数据具体到个位数,更难使人相信了。 徐铭东说,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先民们就意识到人口普查的重要性,比如春秋时期的管仲就曾经提出实行四民分业定居及书社制(按社登记户口),强调城乡人口、军民人口的适当比例,认为“其野不足以养其民”,比例失调,则“国贫民饥”。而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也指出,如果人口与资源失衡会带来很严重的问题,他说,过去男人不耕田、女人不织布,还是有丰富的草木果实和野兽的皮衣可以穿,因为人少资源多,而如今一个人有5 个儿子不算多,但如果每个儿子又有5 个儿子,如此往复,人口越来越多,而资源还是那些,那分到的就变少。 正因如此,所以了解人口数量以实施相应措施显得相当重要。那么,中国有文献记载,最早实施的人口普查开始于何时呢? xx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人口普查 为“避税”夸大官奴婢数量 《汉书·萧何传》中记载,在反秦战争时,刘邦的军队进入秦都咸阳,萧何

就先把秦朝丞相御史收藏的图书收缴上来了,所以刘邦知道此时的人口已由原3000 万降到1300 万左右。可见秦朝时期是做过户口统计的,但是后来这些户口资料全部散佚。所以现在我们知道的最早的人口调查数据是在西汉末年,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 年)的户口数,这是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第一个比较完整 的户口统计。 不过这些户口统计数据还是存在误差,主要是夸大了官奴婢的数量。徐铭东分析,这是当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西汉时期,很多奴仆被编入官府的户籍,没有徭役,但要对官员加倍征收人头税。但是有一种是不收税的,就是官奴婢。元帝时朝廷各官府奴婢就有十余万,很多贵族官僚也是奴婢成群,他们将其他人员也算作官奴婢不上报。 东汉 最为细致的古代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与选美同时并进 西汉末年,战乱和天灾使人口从6000万降至2100万。这2100 万的数字是经过东汉对户口调查得来的。 东汉对户口调查,有一套严格的制度。东汉时的户口调查称为“案比”,即案验、比较。 常常在每年8 月举行,同时,宫廷还会派人来“算人”,就是朝廷派人挑选少女入宫,凡是良家少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如果姿色端丽的就可以入宫选妃子。 东汉每年的户口调查规模也是非常之大,从县到乡,上至80 岁老人,下到6 岁以下孩童,都要一一进行调查。东汉户口调查的内容也很细,连身高、相貌都要调查,这些从现在一些考古实物中也可得到证明,在一片汉代的《居延新简》上就写有: “戍卒南阳武当县龙里张贺年卅长七尺二寸黑色”。这里面包括的信息有郡、县、里、姓名、年龄、身高、肤色。 这个叫张贺的人出生在南阳郡武当县龙里,30 岁,身高七尺二寸,肤色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一)王德宏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根据迁移地域的不同,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分为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两大类。国内人口迁移划分为先秦、秦至元、明清、近代4 个时期。国际迁移则经历了古代移民、近代移民两个阶段,方式上又有自由移民和强迫移民的差异。 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中国移民运动的发展波澜壮阔,历史上无数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对我国今天的人口分布有很大影响,并促进了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及经济文化交流。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经济、政治、军事、自然、宗教等因素造成的。根据迁移的地域可划分为国内迁移、国际迁移两大类。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情况颇为复杂。国内人口迁移的流向、规模、距离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特征。随着活动范围的逐步扩展,还有部分人口移居国外,所谓“海水到处有华侨”,现在世界各地分布着3000 多万华侨,经历了古代移民和近代移民两个阶段,方式上也有自由移民、强迫移民的不同。 一、中国历史上的国内人口迁移 1 、先秦时期的人口迁移 黄帝为诸夏部落群结成的部落联盟的首领,传说他自己的氏族———有熊氏,兴起于关中平原中部的岐水流域上,逐步发展,东迁到嵩山之外,一度定居在新郑一带,与活动在大野泽(鲁西的沼泽地带) 周围的蚩尤氏发生了涿鹿之阿的大战。结果以蚩尤为首的夷族部落联盟失败了,诸夏部落群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商、周时,黄河中下游地区除活跃着以农业为主的华夏族外,还分布着以游牧、渔猎为主的戎狄和夷族。商人建国前后,在这里曾进行过十几次迁移。从成汤灭夏至盘庚迁殷,商朝前期有成汤前的8 迁和成汤后的5 迁,迁徙地都在黄河下游。 夏末,不之孙公刘为躲避夏桀,带领全氏族成员迁居到豳(今陕西邑县) 。“彻田为粮”,即治理田亩,种植粮食。“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生产有了剩余①。 西周初期“封藩建卫”,建立了71 个属国,其中以鲁、卫、晋、齐、燕等诸侯国为最重要。西周灭商后,很多分封之地存在着强大的敌对势力。如:封周王的舅舅姜氏师尚父(姜尚、太公望) 统治原薄姑的土地和人民,包括山东半岛地区,定都营丘(今山东临淄) 。太公就国,其初颇为不顺,通过对东夷的不断兼并,齐国才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成为东方大国。可见,那时的分封是以集团性迁移为基础的。人口迁移大多具有一定的规模。 春秋期间,各少数民族深入华夏族区域,而华夏族又散居到各少数民族区域,形成犬牙交错的杂居局面,打破了原来各族间的地域界限。由于军事、政治等因素,造成各民族频繁迁徙。如戎狄有往东、往东南迁徙之趋势,甚至在东周附近的伊川也能见到戎人。除自然流动外,还有强制迁移,晋惠公迁姜戎于晋“南鄙之田”,齐悼公“迁莱于”。各族杂居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北方民族游牧技术,南方冶铸青铜、制造漆器技术,以及东方种植的戎菽(大豆的一种) 等,也都传播到中原地区。 战国时期,大约有2000 万人口,分布在北起阴山和辽河下游、辽东半岛,东至于海,南到南岭山脉,西抵今陕西北部、甘肃洮河、四川盆地和湖南西部这样辽阔的土地上②。 2 、秦至元的人口迁移 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都咸阳。“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估计总人口在70 万以上。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 年) 派大将蒙恬率30 万大军向河套(即所谓“河南地”) 征伐。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 年) 收复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后,设置34 个县,重设九原郡。为了巩固在这些地区的统治,秦始皇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 年) 迁3 万户居民到河北、榆中(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 ,垦田生产,开拓边疆。当时称这里为“新秦”。这次大规模的移民,在经济上、军事上均有重要意义。以后又有不少匈奴人迁移到中原,同秦人及其他各族人民一起生活。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 年) ,秦始皇又派军队征服了南方的百越,在那里设置南海、桂林、象三郡。次年,又迁徙50 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③。 西汉初年,为了“实关中”,刘邦由关东向关中移民,总数不下30 万人。西汉时期,随着对匈奴战争的节节胜利,汉武帝向西北边疆移民达70 余万。 建武二十四年(48 年) ,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刘秀接受了南匈奴的归附,令其入居云中,不久又徙居西河郡美稷县。南单于还分置诸部于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西河等缘边8 郡,协助东汉防御北匈奴的侵扰。使原先撤消的缘边郡县得以恢复,内迁的民众复返故居。后来北匈奴的一部分西迁,越过中亚细亚移往欧洲。 东汉以来,分布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人口陆续向内地迁徙。魏晋时,内迁活动更加频繁,主要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旧史上称为“五胡”。晋武帝时,塞外匈奴、“杂胡”又源源入塞,达20 余万之多,分布于今晋、陕、甘三省境内。魏晋时期,鲜卑族秃发一支数万人迁到雍、凉二州间,乞伏一支迁到甘肃的陇西一带。随匈奴入塞的羯族,聚居

中国人口迁移

示范教案二(中国人口迁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历史上,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原因,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因时因地比较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征,并进行科学地预测。 2.通过身边的人口迁移的事例,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学会分析某一事例的深层原因。 德育目标 加强学生对人口观的认识,了解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动向,实事求是,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口观,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历史知识与事件,了解我国历史上和建国后的人口迁移状况。 ●教学方法 1.我们可将三个阶段进行对比、比较、分析、讨论各个时期的人口迁移特点、方向和原因。 2.多举一些实例,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理解。 ●教具准备 多收集一些我国从历史上到现在的人口迁移的资料与事例,丰富课堂内容,并分析其迁移的原因与结果。还可配合一些资料图片,更直观地反映某个阶段的人口迁移状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了解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其实是相互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学习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了解我国历史上、建国后和当前的相关人口迁移政策及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下面我们来学习: 1.6 中国人口迁移(板书)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些基本情况。教材分作三部分内容来作介绍:首先,我们应私饫 飞衔夜 丝诘那ㄒ聘趴觯黄浯问切轮泄 闪⒌?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最后,我们再学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本课内容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展开的,内容比较简单,我们要多注意通过各种媒体,收集有关资料,作进一步分析与补充。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这部分内容,结合历史知识,了解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情况及其特点,将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内容融为一体综合分析。 学生看课文后,老师可组织学生联系历史、政治背景等知识,分析、讨论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方向和特点,最后给予总结。 人口迁移是人的居住位置在空间的移动,是产生人口数量不同的区域差别的外部原因,它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地区性。人口迁移使迁入地区的人口数量提高,从而改变了人口的地域分布。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于这一片地区。从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从而使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据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分析,由“安史之乱”引发的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纵观中国古代人口空间分布和迁移的大势,概括起来就是: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人口分布最初集中在中原地区,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移民和开发等原因,到唐代时就出现了南方人口超过北方的局面。由于人

从洪武时期的人口迁徙窥视中国古代的人口思想

从洪武时期人口迁徙探视中国古代的人口思想 10历史文化遗产班徐浩(31) 摘要: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现状。不同地区多民族聚居形成的过程,已经渐渐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不那么清晰。但是中国古代的人口思想还是或多或少的依托历次的人口迁徙而显现出来。因此对于历朝历代人口迁徙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人口思想的变迁。本文试图通过明朝洪武时期的人口迁徙,来阐述人口思想对于统治阶级的影响,进而进一步探视人口的迁徙。 关键词:人口迁徙;人口思想;洪武时期 人类从迁徙到定居经历了蛮长的过程。人口迁徙自古有之,但是人口思想却是后来产生的。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丰富的人口思想。儒、墨、道、法各家的代表人物都曾在不同程度上考察了人口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的人口思想包括对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迁移的看法,成为中国古代各种人口思想的主要渊源。 中国古代人口思想大致包括增加人口数量、小国寡民、加强对人民的教化、重男轻女、加强人口的调查和管理、掌握人口数量是治国之本等等。如管仲、孔子、商鞅、孟子等都提出过增加人口数量的言语,老子则觉得小国寡民更好。同时,从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后,统治者意志下的大规模移民使得人口思想开始出现在移民戍边上。如王符(约公元85—163年)就提出:“先圣制法,亦务实边,盖以安中国也。”即反对放弃边地,保卫边防的思想。中国古代的人口思想对于人口迁徙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王朝建立初期人口思想对于人口迁徙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以统治者意志为主导的人口迁徙可能受到前朝人口思想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明朝初期人口的迁徙,窥视中国古代的人口思想。 一、明朝以前的人口迁徙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1.“永嘉丧乱”时期 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2.“安史之乱”时期 发生在唐代,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均衡。 3.“靖康之乱”时期 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开始南下攻打北宋,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每次大的战争都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移,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 4.“金完颜亮”时期 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合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 5.“蒙古兵南侵”时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迁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6.“走西口、闯关东”时期 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 7.“东南沿海下南洋”时期 欧美资本主义侵入东南亚后,为掠夺东南亚资源,招收中国破产农民作为开发殖民地的劳动力资源,并贩卖中国劳工,致使东南亚人口激增。 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人口就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由“安史之乱”而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如我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编辑本段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这一时期,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表现为:规模小,频率低,受国家政策影响。 1.1954年-1960年,活跃时期 2.1961年-1976年,低潮时期 3.1977年-1984年,回升时期 从迁移方向上看:我国人口净迁出地区有:辽宁、山东、上海、四川;迁入与迁出持平的地区是西藏;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迁移原因

浅谈中国古代社会管理

浅谈中国古代社会管理 摘要: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的社会管理内容十分丰富,其中蕴涵着大量的社会管理思想智慧与经验。 当代中国正在走向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新时代。提高我国社会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不仅要借鉴国外社会建设的经验,更要汲取我国古代社会管理的精华。中国古代的社会管理思想、特征,是由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系列基本特征决定的。宗教神学控制论、道德约束观、礼乐治国论、无为而治以及法家的社会控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主要的社会管理思想。统一的社会信念和中央政权的强大、注重社会秩序与社会控制、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共同治理社会、综合为治,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治理经验。 关键词:中国古代社会管理思想借鉴 导言: 一个事物的发展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大背景下形成,中国古代管理也不例外。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古代的社会管理上的思想、特征,是由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系列基本特征决定的。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大致看来,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其一,农业经济为主导;其二,政治组织发达,较早形成了系统的社会等级秩序;其三,国家政权在强制和主宰社会秩序的同时,非常注重思想改造;其四,强调政教分离,严禁宗教干政。中国社会是较早地超越了宗教的社会,社会团体不会屈从于神界,世界观也主要不是通过崇拜仪式来维系;其五,以“家长制”为基础的家族管理制度成为了基层社会自治的基础。此外,从公共道德的层面来考察,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人较为缺乏公共精神,这也是一个重要特征。 二、管理与社会管理 管理是随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诞生而产生的,它最初只限于生产、军事等方面,后来由于国家的出现,管理才逐渐发展起来。一般来说,所谓管理就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意志,有意识地利用这种社会关系或创设新的社会关系以实现对人和物加以调控、配置、组织和规范的一种活动。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指导、规范、监督和纠正社会失灵的过程。 社会管理在广义上,是由社会成员组成专门机构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进行的统筹管理;在狭义上仅指在特定条件下,由权力部门授权对不能划归已有经济、政治和文化部门管理的公共事务进行的专门管理。

第三讲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第三讲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人口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每年的高考试卷都要涉及与人口有关的一些问题,如当你打开喷着油墨香的2001年广东文理大综合卷、全国文科综合卷、上海高考卷时,首先映入你眼帘的就是关于人口方面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力资源丰富,这固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人口增长过快,又是我们一个沉重的负担,它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素质的提高。作为当代中国学生必须了解我国人口的历史和现状,增强人口意识,自觉宣传党的人口政策。 人口对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古代中国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力是当时生产力的主体,是小农经济的支撑。古代人口的迁移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同时也丰富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 1、中国古代的人口总量的变化 1)秦朝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 2)西汉末年达到5059万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3)从秦代到清康熙元年,除两宋和明代中期,我国人口曾达到1亿左右外,一般都在6000万徘徊。东汉和帝时期5300万,隋唐4600万,北宋1亿, 4)从清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的178年中,我国人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期间,人口总数连闯四关:1684年达到了1亿;1762年突破2亿;1790年越过3亿;1834年超过4亿。 这组人口数据说明, 第一,人口总量的增长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中最明显的特征; 第二,人口总量的变化为波浪型增长。可以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总量就会大幅度增长,如两汉、隋唐、北宋、清前期等。反之,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人口总量就会减少,如秦末、楚汉战争时期、两汉之交、三国两晋南北朝、明末清初等。因此,中国人口波浪型变化呈现出谷连着峰,峰连着谷的轨迹。 第三,人口增长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口达到1亿用了几千年,达到3.6亿用了几百年,达到5亿多只用一百多年。 2、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 远古以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黄河流域成为我国经济、政治的重心,人口分布呈现北重南轻的格局。 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北方政局动荡长期战乱,因此,中原人口多次大规模南迁,北重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逐渐被打破。特别是西晋八王之乱,持续时间长,破坏严重,加剧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导致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移民浪潮,流徙人口在耶90万以上。 唐朝安史之乱后,北人再次大举南迁。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混战不已,北人继续南迁。于是,南方逐渐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随之超过北方,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最终形成。 3、影响中国人口历史变化的重要因素。

中国古代人口政策的变迁

中国古代人口政策的变迁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普遍二胎”政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生政策成为历史。其实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人口政策也是依各朝国情和发展的需要而适时作出调整的,并随之呈现出了不同的人口发展趋势和人口规模…… 中国人口最早何时开始骤增 中国人口统计数据最早见于西晋人皇甫谧所撰的《帝王世纪》一书。学术界认为较靠谱的是东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的数字,当时已出现“料民”这一人口调查统计活动,此时中国有“一千一百八十四万七千人”。 先秦时,各诸侯国出于强国、征战和称霸的需要,纷纷推出积极的人口政策,鼓励生育。如东部齐国,管仲治齐时,国内采取奖励生育政策,对外推出移民政策,欢迎“外国人”到齐国定居;被吴国打败的越国,越王勾践尤重人口发展,国内所有育龄妇女只要生孩子,从医疗到护理,费用国家全包。 西部的秦国,秦孝公继位后也赶紧调整人口政策,重用商鞅,实施变法,对内奖励农耕,改善老百姓生

活,提高生育能力;对外“利其田宅,免其兵役”,欢迎三晋百姓移民秦国,为日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人口基础。 到秦始皇时,秦国进一步加强人口管理。十六年(公元前231年)开始要求男子登记年龄,即《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谓“初令男子书年”。据《帝王世纪》,秦代时中国总人口达“二千余万”,这是中国总人口首破0.2亿。 汉朝,中国人口增长加速,形成了中国人口史上第一个生育高峰期。刘启(景帝)当皇帝末年(公元前141年),中国总人口已超0.3亿;到西汉后期又翻近一倍,约0.6亿人,中国首过半亿人。据《汉书?地理志》: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 西汉人口增加如此之快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力有关,更重要的是,西汉朝廷采取了鼓励生育的措施。据《汉书?惠帝纪》,汉惠帝时“民产子复勿事二岁”,生了一个孩子即可免徭役2年。 中国总人口过亿出现在哪个朝代 据路遇、滕泽之著《中国人口通史》数据,三国鼎立前后,中国版图内总人口,加上少数民族仅约0.19

近几年中国人口迁移的规律

近几年中国人口迁移的规律 1.以短距离的迁移为主。以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一般都是省内迁移或者是周边省份之间的迁移。举杭州为例,大概有80%的迁移人口的原籍是浙江,而大概13%的人口是来自安徽江西。基本上所有年龄段的人口都会选择短距离迁移,一来费用相对较低,同时又能迅速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 2.以农村人口移向大城市为主。几年前,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远落后于城市,尤其是山区居民,生活没有保障,出行非常不便,而在大城市里,工资水平要大于农村,近些年地铁,高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又更加完善,因此许多人离开家乡,抱着对城市生活的幻想,历尽千辛也一定要到大城市。最近新闻上也总是报道某某山村只有一位居民和狗相依为命,山区的村庄一个个成为“空村”,山区农村的减少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3.大部分迁移人口为青年人和中年人。老年人口迁往南方的比重不断上升。青年人和中年人都是主要的劳动力,大学生的话,从2003 年开始公安部就推出了大中专学生可自愿迁移户口的便民措施,所以他们从外省来到这里,为了更好的融入这里的生活,(比如打工,办理签证护照等)就选择户口迁移,这也是一个竞争优势。中年人一般为了改善家里的情况而迁移至大城市打工,等到条件符合以后再落户,也就是所谓的农民工,近些年我们可以看到,每当到了春节过年之际,总有大批农民工挤爆火车站,还有一些甚至买不到车票而无法和家人团聚,可以说农民工的人口流动大大增加了大城市的

人口数量。当然也有部分高素质人才,在其他地方的大学毕业之后,就留在当地寻找工作,结婚生子落户。而大部分人口的迁移,也导致农村的年轻劳动力量大量缺失,留下的是老年人或者是妇女及孩子。“空巢”一词也油然而生。同时老年人的迁移虽然还是近乡迁移为主,但是最近几年跨省迁移,迁至广东上海天津的比例不断增加。也就是由北方寒冷地区迁至南方地区,这个跟美国的移民相类似。据2010年人口普查,我国户籍不在原地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60岁以上迁移人口数量为934万,占全部迁移人口的5.79%,近几年更是逐级增加。我国北方冬季寒冷,而且由于重工业较发达,空气污染严重,很多地区雾霾状况实在堪忧。一些有条件的家庭就会选择异地养老,南方东部沿海地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阳光充足,冬季平均温在0°以上,同时污染也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严重。当然,随着老年化的严重,对于子女不在当地的父母来说,随子女迁移至一个城市也是较好的选择。 4.迁移至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大比例。东部地区的地势相对平坦,雨热光照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东部还有较优惠的政策,外企也发达,像上海那样的国际大都市,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城市,对于劳动者来说确实是一个诱惑。在东部经济区中,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发展迅速,需要的劳动力也不断增加,劳动工人来到这里能较容易的找到一份工作,而工资水平又大大超过了原籍地区。因此劳工都倾向于东部沿海经济区。但是也因如此,东部地区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许多行业几近于饱和状况。这对当地的发展又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