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朱晓明:一个人的精神要有滋养7-10大众日报

朱晓明:一个人的精神要有滋养7-10大众日报

朱晓明:一个人的精神要有滋养7-10大众日报
朱晓明:一个人的精神要有滋养7-10大众日报

朱晓明:一个人的精神要有滋养

2015-07-10 来源: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朱晓明,江苏南通人,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长、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副会长;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统战部民族宗教局局长、副秘书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常

务副院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

■周末人物·中国新闻名专栏

在中国,信仰不是一神教排他的、绝对的信仰,而是表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提升和指引。不能否定“小确幸”给一般人带来的幸福感,但是也不能满足于这样的幸福感,还应引导人们把眼光放得更开阔一些。

□本报记者卞文超

6月28日,齐鲁大讲坛第100期开讲。演讲嘉宾朱晓明,演讲主题: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精神。

周日的上午,空气开始变得炎热,山东博物馆一楼的学术报告厅里,观众陆续就座。讲坛的主办方工作人员最初没有料到,到讲座即将开始时,可容纳360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来得晚的观众只能站在过道里。

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精神?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萦绕在台上台下。在讲座末尾的观众提问环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拿过话筒,直接追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的意义说起来很复杂。人年纪越大越会思考这个问题。而现在人的寿命越来越长,退休以后尚有二三十年可以自主安排。这么长的时间,怎么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安身立命之处在什么地方?光是一天吃点喝点就完了吗?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那就是,要有自己的意

识。”

朱晓明的演讲风格平实清晰。对于人生终极关怀的问题,他以缜密的逻辑,从科学无神论的角度给出答案。不问鬼神,问苍生。“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小了,事就大了。”随后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我们是没有信仰的民族吗?

民调机构盖洛普国际2014年底搜集数据,来自65个国家的63898人接受调查。宗教文化最浓厚的国家是泰国,9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信教。宗教信仰比例最低的是中国大陆地区,只有7%;同时有6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是无神论者。

这个调查结果显示,全球信仰宗教人数比例最高的国家是泰国,最低的是中国。

无神论者在中国仍是数量最大的群体。这意味着我们是没有信仰的民族吗?

记者(以下简称记):近年来,信仰成了热门话题,“信仰缺失”、“信仰危机”这样的词经常被提起。您怎么理解信仰?

朱晓明(以下简称朱):什么是信仰?《辞海》、《辞源》里解释,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

信仰是信任所在。而信仰和信任不同的是,信仰是人们对生活所持的一种长期和必须加以捍卫的根本信念,信仰回答的是人生关切最有深度的方面。

记:如果笼统地说,无神论者是没有信仰的,恐怕过于简单和片面了。

朱:无神论者不信仰宗教,并不意味着没有信仰。信仰这个词,在西方语境和东方语境里是不一样。在中国,信仰不是一神教排他的、绝对的信仰,而是表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提升和指引。

方志敏烈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这表明了一个无神论者对信仰的坚定和执着。

有的学者认为,信仰不光是一种态度和立场,而且是一种和理性对立的思维模式。所以他们建议不要用信仰,用信念。但如果我们无神论者放弃了对信仰的阐释权、话语权,那么就会把信仰的话语权完全交给了有神论。无神论者也有精神追求。我认为信仰这个词还是能用在无神论者身上的。

记:宗教有特定的宗教仪式去完成精神的净化,比如礼拜,比如诵经等等。无神论者在日常生活中,怎样经营内心的世界?

朱:丰富精神的世界,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很多方式可以探索。

举个身边的例子,中国无神论学会成立于1978年,首任会长是任继愈先生。我们现在有个自发的读书会,叫继愈学社。在这个读书会里,我们隔一段时间就要交流,做研讨。这就是丰富我们精神世界的方式,使每个人的精神得到提升。

如果一个人只是做自己的工作,挣钱养家,而精神上没有滋养,生活就太枯燥了。读书会的形式不只是关起门来学习,而是有交流,有碰撞,保持精神世界的活跃和交流。

比如,我们讨论儒家是不是宗教,讨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一次讨论结束,把讨

论的内容整理出来,再确定下一次讨论什么问题。这样滚动前进,不仅是交流,而且能总结研究心得。

“无神”和“多神”并存

是文化劣势吗?

中国有句俗话:进什么庙,烧什么香。这是我们的文化劣势吗?

从盘古开天地,到女娲补天,在中国传统神话中,人们崇拜远古祖先,但始终没有一个万能的、排他的造物主。中华民族虽然没有一个普遍信仰的宗教,但仍繁衍传承几千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从未中断的文明之一。

记:从古代到近代,中国始终没有一个全民族普遍供奉的神,而是有很多神。

朱:中华文化有着深厚而又极富特色的无神论传统。

回顾历史,中国在整体上从来没有政教合一的历史阶段。中国无神的传统,准确来说是拒绝一神独尊的传统,拒绝一神独尊,也拒绝有创世造人的神。从这样的意义来说,中国大多数人都是无神论者,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多神和无神并存的传统。

记: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不是我们神话里的“造物主”吗?

朱:这些神话试图告诉后人,天、地、人从哪里来。传说中有开天辟地的盘古,有造人补天的女娲,但他们都是关于华夏祖先的神话,绝对不是信仰的对象。远古也发过大洪水,治水救民的是大禹,不是上帝给予的诺亚方舟;火是燧人氏钻木的发明,不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种。这与一神论的宗教,截然不同。

在传统神话里,我们的神都是实际存在过的人。他们对家庭、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尊他们为先祖,为圣贤,把他们的形象升华提高。

记:我们没有普遍信仰的神灵,但是我们普遍供奉祖先,这是跟西方很不一样的文化特质。

朱: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祖先崇拜的传统。各家信各家的神,张家有张家的神,李家有李家的神。对于信仰的选择往往带有实用的目的和功利的色彩。来者不拒,多多益善。进了道家的庙可以拜道教的神,进了佛寺庙拜佛教的神,进了文庙就拜孔子。但是,历史上没有形成一个绝对意义的、排他的神。

中国传统文化在信仰上有自己鲜明的特点:首先,“人为本”、“民为贵”是中国人本主义的集中表现。其次,我国从来不存在创世造人的神,不承认世界和人是什么神的创造物。第三,不承认人有所谓“原罪”,也不会寻求救世主的救赎。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多元性的,多神论和无神论并存不悖。与其说中国是“无神论”国家,不如说中国是拒绝一神独尊,同时尊重多神论和无神论的国家。

记:网上一度流传某外国政要讲话,从精神的层面唱衰中国。大意上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人,因为没有宗教,没有信仰。这个内容和来源真假难辨,但这个帖子的传播,从侧面映射出国人内心的焦虑。我们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这是文化劣势吗?

朱:中国无神论者最多,是一个优势,还是一个劣势?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要顺应、发扬这个传统,还是要贬低、改变这个传统?中国的无神论者,当然认为这是中华文化、中华文

明的一大特点和一大优势,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

现在大家都看到,在我们国家,存在经济上的发展和精神上的发展不平衡、不相称的问题。经济这条腿长,精神这条腿短。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主张。

一种认为我们要走发展宗教的老路,要通过建立人们的宗教信仰,来解决这个问题,主张要用国家的力量来建立信仰的中国,认为这个对中国有好处。因为西方人说中国是“无神论”,往往带有一种贬义,认为中国人只看重物质,没有精神追求,有点贬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意味在里边。

但我认为,我们不能贬低我们的传统,也不能企图用西方的东西来取代我们的传统。

所以,还有第二种方式,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优秀的部分,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来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这就是我们今后要走的路。

马列主义和传统文化

能兼容吗?

在讲座中,朱晓明提到,最近读到美国日裔政治学学者福山的一段话,很受刺激。

他说:“具有强劲发展势头、唯一能对抗美国的势力是中国。……其实中国模式到底是什么?一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还有一部分是儒家主义,这两者难以兼容。换句话说,中国的制度不具备一以贯之的哲学基础,很难在思想战争中取胜。”

真如福山所言吗?朱晓明用郭沫若先生写的一篇寓言,回应了他。

朱:我介绍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是郭沫若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写的一篇穿越式的政治寓言,叫《马克思进孔庙》。他用虚构的马克思与孔子的穿越时空的对话,来提倡孔子与马克思精神上的会通,值得思考。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思考,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像福山所说的难以兼容。

有学者概括,中华文化传统价值观有四大特色,是责任大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群体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这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传密码。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包括,出发点:肯定人生,注重民生;理想:共产主义和大同世界;途径:平等无私,发展产业。

为什么源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可以发扬光大?中国人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能够那么顺理成章地在中国落地,和中国本土实际结合得那么好,扎下根了,而且开花结果,因为它和我们民族的精神心有灵犀一点通。

记:所以,并不能笼统地说,中国人是“信仰缺失”的民族。

朱:笼统地说信仰缺失是不对的,有的人渲染政治“信仰缺失”、“信仰危机”,是想用宗教信仰来代替。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宗教问题上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国家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是党要坚持进行无神论宣传教育。这一点,我们要清醒。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这里边找出结合点,然后加以深化。

记:怎么理解当下的“人民有信仰”?

朱:今年2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会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代表的时候,说了三句话,叫“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人民有信仰”的含义,是政治上、精神上的追求和指引。这里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要求,一个层次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人民有信仰”是一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涵,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外延的,是内涵很正,外延很宽的概念。

2015年6月12日,习近平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讲话指出:“我们纪念陈云同志,就要学习他坚守信仰的精神。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陈云同志始终坚守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不动摇。”“他对自己选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笃信终生。”“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在风雨面前东摇西摆。”

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精神?神秘主义,宗教有神论,还是科学理性?我们的回答当然是后者。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和导向的“人民有信仰”,才能使“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小确幸”能经起大风浪吗?

朱晓明是新中国同龄人,十三年的青春留在西藏。

对于“人生意义”这个终极的追问,朱晓明给出的答案十分简明:雷锋曾说,要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此。

记:刚从您这学到一个新名词“砸锅党”。

朱:现在社会上为什么会出现一些人“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这样一种现象?除了其他原因,要看到,近年来我们物质力量运用的强一些,精神力量的运用弱了一些。

精神领域的工作,是一个正确的思想不占领,错误的思想就要去被占领的地方,是一个你进我退,要主动争夺的地方。

思想政治教育一旦放松,宗教有神论的热度就会升温。一方面,是以前我们的正统教育不接地气,苍白无力,发挥不了作用;另一方面,任何宗教都要传教,有自发的扩张趋势,此消彼长。

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2015年1月30日,中纪委网站发布《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着力解决少数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问题。着力做好部分地区参教信教党员教育转化处置工作。对缺乏理想信念、丧失党性观念、不具备党员资格条件的党员,坚决予以清退。

记:可能单独依靠行政命令,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朱:是的,采取组织纪律手段是必须的,但是只有这一手还不行,怎么办?

党组织要加强工作,除了经济上或者生活上关心,物质上的帮助以外,还应该有精神上给大家的东西。人们都说,健康是1,后面是0。没有健康这个1,后面再多,都只是0。这里讲的健康不仅是身体健康,而且包括精神健康。如果光有身体健康,没有精神健康,这个1也是不完整。

科学无神论就能起到一个让人精神健康,明事理,走正路的作用。要不然一个人、一个家

庭,只重视知识教育和物质生活,忽视了精神健康,结果孩子走上贪图享乐、吸毒,甚至信邪教的歪路,辜负了家人的期望、社会的期待,教训沉痛,情何以堪。

以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一批唯物主义思想家为代表,与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作斗争,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因此,被称为“战斗的无神论”。现在是解决人民内部的思想认识问题,思想工作润物细无声,今天我们讲无神论,不必突出战斗色彩,可以说是理直气平。

记:现在的年轻人价值观更趋于多元,流行追求“小确幸”,就是微小但是很确定的小幸福。您怎么看这一代人的价值观?您觉得这是问题吗?

朱:这不是问题。

但只停留于“小确幸”的追求,不一定是人生的全部。因为人这一辈子,不一定会一直“小确幸”下去,也可能要经历风浪,也会经历考验。谁能想到这一辈子碰到什么事,有些事无法预计的,有可能遭遇突然的自然或社会的变故。

在面对重大的自然灾害或社会事故时,还只是站在“小确幸”的立场上看问题,可能会经不住风浪,经不住考验。我觉得不能否定“小确幸”给一般人带来的愉快,带来的幸福感,但是也不能满足于这样的幸福感。还是应该引导人们,把眼光放得更开阔一些。

现在网络上一些浮躁的价值观,倾向于挑战历史,挑战公论,否定英雄事迹。比如,否定邱少云、黄继光这些英烈人物,说狼牙山五壮士不是跳下去的……这种说法让一些老同志,特别是经历过那段历史时期的人非常反感。这些英雄人物,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里的一种精神记忆,如果加以贬低、质疑或者抹黑,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这可能是和平年代容易出现、值得警惕的问题。

■链接

中国无神论学会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全国性学术社团,1978年由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任继愈教授发起成立。

据介绍,成立之初,该学会每年举行学术年会,推进中国无神论史研究和无神论学科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学会活动渐趋停顿,国内无神论学科建设和宣传教育工作受到削弱。1997年,任继愈鉴于以伪科学、伪气功为代表的新有神论思潮在全社会泛滥的局面,决心促成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盟,重新开展无神论学会的工作。2000年开始,学会再度开始每年举行学术年会。

朱晓明:一个人的精神要有滋养7-10大众日报

朱晓明:一个人的精神要有滋养 2015-07-10 来源: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朱晓明,江苏南通人,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长、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副会长;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统战部民族宗教局局长、副秘书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常 务副院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 ■周末人物·中国新闻名专栏 在中国,信仰不是一神教排他的、绝对的信仰,而是表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提升和指引。不能否定“小确幸”给一般人带来的幸福感,但是也不能满足于这样的幸福感,还应引导人们把眼光放得更开阔一些。 □本报记者卞文超 6月28日,齐鲁大讲坛第100期开讲。演讲嘉宾朱晓明,演讲主题: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精神。 周日的上午,空气开始变得炎热,山东博物馆一楼的学术报告厅里,观众陆续就座。讲坛的主办方工作人员最初没有料到,到讲座即将开始时,可容纳360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来得晚的观众只能站在过道里。 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精神?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萦绕在台上台下。在讲座末尾的观众提问环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拿过话筒,直接追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的意义说起来很复杂。人年纪越大越会思考这个问题。而现在人的寿命越来越长,退休以后尚有二三十年可以自主安排。这么长的时间,怎么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安身立命之处在什么地方?光是一天吃点喝点就完了吗?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那就是,要有自己的意

识。” 朱晓明的演讲风格平实清晰。对于人生终极关怀的问题,他以缜密的逻辑,从科学无神论的角度给出答案。不问鬼神,问苍生。“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小了,事就大了。”随后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我们是没有信仰的民族吗? 民调机构盖洛普国际2014年底搜集数据,来自65个国家的63898人接受调查。宗教文化最浓厚的国家是泰国,9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信教。宗教信仰比例最低的是中国大陆地区,只有7%;同时有6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是无神论者。 这个调查结果显示,全球信仰宗教人数比例最高的国家是泰国,最低的是中国。 无神论者在中国仍是数量最大的群体。这意味着我们是没有信仰的民族吗? 记者(以下简称记):近年来,信仰成了热门话题,“信仰缺失”、“信仰危机”这样的词经常被提起。您怎么理解信仰? 朱晓明(以下简称朱):什么是信仰?《辞海》、《辞源》里解释,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 信仰是信任所在。而信仰和信任不同的是,信仰是人们对生活所持的一种长期和必须加以捍卫的根本信念,信仰回答的是人生关切最有深度的方面。 记:如果笼统地说,无神论者是没有信仰的,恐怕过于简单和片面了。 朱:无神论者不信仰宗教,并不意味着没有信仰。信仰这个词,在西方语境和东方语境里是不一样。在中国,信仰不是一神教排他的、绝对的信仰,而是表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提升和指引。 方志敏烈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这表明了一个无神论者对信仰的坚定和执着。 有的学者认为,信仰不光是一种态度和立场,而且是一种和理性对立的思维模式。所以他们建议不要用信仰,用信念。但如果我们无神论者放弃了对信仰的阐释权、话语权,那么就会把信仰的话语权完全交给了有神论。无神论者也有精神追求。我认为信仰这个词还是能用在无神论者身上的。 记:宗教有特定的宗教仪式去完成精神的净化,比如礼拜,比如诵经等等。无神论者在日常生活中,怎样经营内心的世界? 朱:丰富精神的世界,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很多方式可以探索。 举个身边的例子,中国无神论学会成立于1978年,首任会长是任继愈先生。我们现在有个自发的读书会,叫继愈学社。在这个读书会里,我们隔一段时间就要交流,做研讨。这就是丰富我们精神世界的方式,使每个人的精神得到提升。 如果一个人只是做自己的工作,挣钱养家,而精神上没有滋养,生活就太枯燥了。读书会的形式不只是关起门来学习,而是有交流,有碰撞,保持精神世界的活跃和交流。 比如,我们讨论儒家是不是宗教,讨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一次讨论结束,把讨

舆论监督也是正能量_大众日报肖芳

前沿报告【中国梦,记者梦】 青年记者·2013年9月上 监督也是正能量 通过一篇篇报道、一个个版面,让那些冷冰冰的事情不至于冷到心底,让那些软绵绵的心灵不至于软到脚下,让更多的正能量辐射到报纸能够到达的每一个角落。 我 现在大众日报社会联络部,专职从事舆论监督报道。其它部门的 同事曾跟我们开玩笑说,地方宣传部门的官员提起我们这些舆论监督记者,经常是又恨又怕,“咬牙切齿”。 其实,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就是让我们的舆论监督不是破坏,而是建设;不是找茬儿唱衰,而是传递社会正能量。 舆论监督所传递的,首先是一种保障百姓基本权利的法治力量。 去年12月,我们接到一位年轻父亲的电话。他是一名律师,妻子刚生了孩子。他查阅法律法规,准备好了给孩子落户所需的所有材料。可派出所的民警却告诉他,要想给孩子落户,他的妻子必须先上环。他不停地到公安机关申诉,却屡屡碰壁。我们对这种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野蛮做法进行了调查报道。第二天,孩子的落户手续便全部办妥。或许,在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的现实背景下,这样一篇报道,力量有限,不足以消除一项在一些地方执行了几十年的“土政策”。但是,我们至少做到了正视积弊已久的地方“土政策”,打破理所当然的逻辑惰性,摆脱由来已久的麻木和漠视。 舆论监督所传递的,还是一种让弱势群体同享中国梦的正义力量。 今年1月,我们接到一位45岁的女性读者打来的电话。她是一个农民,离婚了,自己带着儿子生活。她经常头痛欲裂、两耳轰鸣,因为曾在上班途中发生车祸,成了八级伤残。她打赢了工 伤赔偿官司,却一直拿不到钱。她去找法官申请强制执行,被法官们像对待精神病人一样敷衍、取笑。她去找律师帮忙,律师们让她请客吃饭,让她报销车马费,直到她变得身无分文。失去了劳动能力,她只能靠捡垃圾度日。 我在火车站见到她时,她手里捏着皱巴巴的一堆零钱,跟我说:“记者同志,我身上只有这么点钱,只能请你去马路对面吃个麦当劳,不知道你还愿不愿意帮我?” 当时,我的眼泪差点就流了下来。我知道,她已经不敢再相信任何人。最后,我请她吃了顿麦当劳,听她跟我讲了自己的故事。我们对此事进行了调查报道。两天后,当地法院便将所有赔偿款打到了她的银行卡上。 我们试图给弱势群体一个说话的平台,让绝望者看到希望,让悲观者继续前行,让大家相信:每一个公民,无论多么平凡、多么卑微、多么弱势,都是中国梦的一分子,都有权利、也有能力,为自己的生存奋起抗争。 舆论监督所传递的,更是一种限制公权力肆无忌惮的制衡力量。 去年,我们的记者在临沂了解到,一名处级干部为了解甲归田、衣锦还乡,非法占用耕地,建起豪华别墅。我们多方调查后,予以曝光,别墅很快被拆除。我们以为事情结束了。但是,两个月后,我们又收到了一封快递,里面是一堆血淋淋的照片。别墅主人不思悔改,将举报人的脚筋挑断了。我们立即通过内参的形式,将此事反映到当地市委书记那 里,作恶者最终被绳之以法。 这就是大众日报的舆论监督。它将公权力的使用置于公众视野之中,让监督的眼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违法乱纪者、拒不作为者无处遁形。 稍感欣慰的是,无论过程多么艰辛、曲折,有多少恐惧和担忧,我们的报道,曾经让一些事情发生转机,曾经让一些人过得更好,曾经让“大众日报”这四个字,更加权威,温暖人心。 我们可以承诺的是,大众日报每周三刊发在读者版上的舆论监督报道,每周出版两期的《内部参考》,每一个字都有出处,每一个场景都是记者亲眼所见,每一篇报道的背后,都有大量的录音、摄像资料作为支撑,没有一句话来自现成的材料。 我们坚决抵制各种诱惑。现在大众日报的舆论监督在岗记者,从未收取采访对象一分钱的车马费,从未拿过被调查对象一分钱的“封口费”。因为我们知道,舆论监督记者全部的职业尊严,来自于对职业道德的坚守,对专业主义的信仰,和对职业声誉洁癖般的爱护。 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想通过一篇篇报道、一个个版面,让那些冷冰冰的事情不至于冷到心底,让那些软绵绵的心灵不至于软到脚下,让更多的正能量辐射到大众日报能够到达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 (作者为大众日报记者) ● 肖 芳

【一位报业老总的“谋”报之道】六创全报精华版老总信箱

【一位报业老总的“谋”报之道】六创全报精华版老总信箱这是一部报业老总的“手记”,但不是一般的业务札记。这 是大众报业集团10年来改革发展的风云初记,它让我们看到报业逆 势腾飞是一个多么艰辛的历程;这是一部党报集团决胜媒体竞争的宝典秘笈,让我们知道报业成功必须具备哪些主要元素。 谁都知道,这几年媒体的竞争有多惨烈,尤其是报业。互联网 的横空出世和迅猛发展,以咄咄逼人之势把传统媒体挤压得艰于呼吸。早已有人悲观地预言,纸质媒体总会有一天要消亡,只不过是时间迟早的问题。毋庸讳言,这种悲观消极情绪也常常笼罩在报业老总们的心头,乌云般挥之难去。 但大众报业集团用10年的时间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党报集团,如何屹立于媒体之林而不倒、如何搏击市场而基业常青?通读本书,我梳理出几个关键点:一是拥抱挑战;二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三是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四是树立并坚守报人的责任与担当。 拥抱挑战 时代对报业老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也许只需埋头新闻 业务就够了,但现在不行,他还必须是一个全能的通才,他还必须是

一个改革家、战略家,集品牌运营者、资源整合者、业态整合者于一身。 挑战即机遇,绝处即生机。“文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摆上如此重要的位置,文化大改革、大发展、大繁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舆论引导面临的艰巨任务前所未有,在文化强省中承担的使命责任前所未有。时代把我们推到了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和突击队位置,我们要认清使命,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傅绍万根据报业发展态势,提出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由此对报业发展作出基本判断,确立了自己的方针:“坚定不移干报业,风吹浪打不动摇。”不为舆论所动,不为利诱所惑,如此旗帜鲜明,在全国实属罕见。这种自信,求得了中国当代报业发展之“是”。 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报业发展千头万绪,命门在哪?影响力也!用傅绍万的话说就是“媒体影响力的营造和营销”。影响力营造,就是办报;影响力营销,就是把影响力的产业价值开发出来。无论是“营造”还是“营销”,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创新。 办报理念,从“新闻强报、特色立报”到“影响最有影响力的人群”,再到“以人为本做新闻”,舆论影响力实现了大突破、大提

以实践为标准鉴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6-28大众日报

以实践为标准鉴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2015-06-28 作者:王经西来源:大众日报 王经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研 究员 □王经西 纵观人类社会,对待传统文化向来有三种态度:一种是胶柱鼓瑟,是古非今,譬如汉朝的王莽新政和当今流行的原教旨主义;一种是全盘否定历史,譬如中国二三十年代的“全盘西化”和文革的打倒一切;一种是对传统文化批判的继承,譬如欧洲文艺复兴首倡人文主义和中国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者,历来主张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的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其主流无疑是有强大生命力的,否则这种文化也不会5000年而绵延不绝。但是,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不适合现代文明,不合乎时代潮流,需要扬弃。习总书记说,对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重点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总书记强调的“两创”,揭示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何谓精华?何谓糟粕?必须依赖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这个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一、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本体

就狭义的文化——人类的精神成果——而言,文化是社会实践,主要是生产活动的创造物。中国近代学术史上有一段由张之洞引发的公案:“体”、“用”之争。中学西学,何者为体?何者为用?这个争论到今天也没有定论,而且永远也不会有定论。因为不管是中学为体,还是西学为体都找错了“体”,“体”只能是社会实践。任何学问,无论中西,都产生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同时也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思维的现实性力量,.……关于离开实践的思 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任何思想、学说,不与人们的社会实践相适应将失去生命力。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马克思从相反的角度去理解这句话:凡是不合理的都失去存在的意义,都 应该受到批判。时间空间发生了变化,彼时彼地合理的东西,此时此地就可能是不合理的了。譬如中国封建社会针对妇女的“三从四德”,在父权制尚有进步意义的时候,它是合理的,拿到今天它就是毒药。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人们总是站在当代的视角去解读历史。离开火热的社会实践,历史不过是一堆不会说话的资料。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过程看,不同的时代,对倡导什 么学说、价值观有不同的选择。尽管我们的前辈不知道马克

[大众日报]陈炎:文化有强弱之别无高低之分

[大众日报]陈炎:文化有强弱之别无高低之分 □本报记者于国鹏 提要作为第三届尼山论坛学术预热活动,3月18日,山东大学副校长、教授陈炎以《“文明”与“文化”》为题,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了一场学术报告会,从“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切入,深入阐释不同文化之间开展对话的可能性及其意义,并与听众进行交流,接受媒体采访。他表示,自己对于“文明”与“文化”的理解,尚算一家之言,见解都是“个人认为”,但希望通过这种探讨,通过讨论 不同文化环境下共同的人类文明,思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一课题,从而在全球化过程中避免文化的冲突,实现文化的和谐和进步。 文明是一元的,文化是多元的 陈炎教授首先给“文明”和“文化”下定义。 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 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来协调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所谓“文化”,是指人在改造客观世界、协调群体关系、 调节自身情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

陈炎说,“文明”与“文化”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 他分析说,文明和文化是有区别的,有人随地吐痰,可以说“不文明”,但不能说“不文化”。事实上,“就是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一元与多元的关系。我们可以从衣、食、住、行最简单的生活方式举例子,就好理解了。” 他说,比如穿衣,但凡一个文明人必须穿衣服,穿衣有遮羞、御寒等多方面文明的功能,但是穿西装还是穿中山装,穿和服还是唐装,这是一个文化的问题,“所以文明的内容必须通过文化的形式来呈现。” 再比如,吃饭有共同的文明标准,不能像野兽那样吃东西,茹毛饮血就是不文明的,但是吃中餐还是吃西餐,或者吃日本料理,这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因此,文明的目的,要通过文化的形式得以实现;而且文化应该是多元的。” 陈炎说,住、行等方面也有同样的体现。“对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听了以上例子,我想如果我再说很绕口的话,大家也能理解了。” 陈炎认为,“文明是一元的,是以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为共同尺度的;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不同条件为依据的。”

山东大众报业集团

山东大众报业集团 集团简介 山东大众报业集团以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为旗帜和核心,是报刊种类齐全、经济实力雄厚、产业功能完备的大型报业集团。 山东大众报业集团拥有《大众日报》、《农村大众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经济导报》、《城市信报》、《鲁中晨报》、《半岛都市报》、《山东法制报》、《现代交通报》等报纸和《青年记者》、《城色》、《今参考》等刊物及大众网、半岛网、山东财经网等网站,形成了以母报《大众日报》为龙头,系列子报刊网繁衍发展的母子报刊网体系。大众报业集团同时也是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多法人联合体,核心为山东大众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有广告、发行、印务、信息产业等多家公司。 集团媒体 大众日报创刊于1939年1月1日,是我国报业史上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她的成长受到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的亲切关怀。 农村大众报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农民报。 齐鲁晚报由邓小平同志题写报头,目前已发展成为山东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高的报纸。齐鲁晚报是由大众报业集团主办的山东省惟一的省级晚报,1988年1月1日创刊,由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报头,是山东省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报纸 齐鲁晚报是由大众报业集团主办的山东省唯一的省级晚报,1988年1月1日创刊,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报头,多年来一直是山东省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高、社会影响面最广的报纸。 齐鲁晚报勇于改革创新:在全国报界,率先实行全员招聘,率先实行卫星传版,率先实行自办发行;在全国晚报界,较早实现晚报早出,较早实现彩色印刷,较早实现多元经营,齐鲁晚报在全省17市同步印刷,日均发行量达到170余万份,年经营总收入9亿多元,年上缴利税超过3亿元。 齐鲁晚报在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上稳居前10强,曾名列第三;连续八年蝉联世界报业发行二百强,2009年在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当中位居第22名,位居中国都市类媒体第一位;连续七年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2011年品牌价值高达28.96亿元。齐鲁晚报是首批全国新闻系统精神文明示范单位之一,也是山东最先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省级报纸。齐鲁晚报注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涌现出一批名编名记,其中“胡同记者”张刚受到李长春同志的批示肯定,成为新闻界学习的先进典型。

大众报业集团简介

隶属沿革 1939年《大众日报》创刊,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 1945年,中共中央华东局成立,《大众日报》为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南下,山东分局成立,《大众日报》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并于1949年4月1日由解放区农村迁至济南出版,同时为中共济南市委机关报。 1954年8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撤销,山东省委员会成立,《大众日报》遂改为山东省委机关报至今。 大众报业集团以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为旗帜和核心,是报刊种类齐全、经济实力雄厚、产业功能完备的大型报业集团。 大众报业集团拥有《大众日报》、《农村大众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经济导报》、《城市信报》、《鲁中晨报》、《半岛都市报》、《山东法制报》、《现代交通报》等报纸和《青年记者》、《城色》、《今参考》等刊物及大众网、半岛网、山东财经网等网站,形成了以母报《大众日报》为龙头,系列子报刊网繁衍发展的母子报刊网体系。大众报业集团同时也是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多法人联合体,核心为山东大众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有广告、发行、印务、信息产业等多家公司。 大众报业集团母报——《大众日报》创刊于1939年1月1日,是我国报业史上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她的成长壮大受到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在创刊一周年前夕,毛泽东同志题词纪念;创刊50年之际,邓小平同志题词祝贺;创刊60年时,江泽民同志题词——“永远与人民大众在一起”。 近年来集团紧紧抓住新闻宣传和改革创新两个着力点,不断推动集团事业发展。集团坚持“围绕主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为主业”的基本思路,初步培育起以报纸为依托的广告、发行、印刷、信息、酒店等产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作为山东省委机关报的《大众日报》,2004年全面实施了改扩版,确定了“办政经大报、建信息超市”的目标,走“新闻强报、特色立报”的路子,报纸品质进一步提升,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得到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的充分肯定。2010年发行量达到45万份,列全国省级党报发行量第二位。在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大众日报》连续有四篇稿件获一等奖,一个版面和一个稿件分别获二等奖,创造了省级党报参评中国新闻奖的最好成绩,被业界称为“大众日报现象”。 《山东法制报》是全省惟一一份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法制类大报,创刊30年,具有广泛的读者群和社会影响力。年纯利润近千万元,发行量、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排全国法制报前列。 《农村大众报》创刊于1950年,是山东省委主办的指导全省农村工作的省委机关报,是大众日报农村版,也是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副会长单位。已经成长为山东省“面向基层、服务三农”的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在山东省面向农村发行的报纸中总体实力排名第一,在全国农村报阵营当中,已形成“南有南方农村报,北有农村大众报”的南北双雄格局。先后荣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