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佛山市顺德区总体规划(2009-2020)

佛山市顺德区总体规划(2009-2020)

佛山市顺德区总体规划(2009-2020)
佛山市顺德区总体规划(2009-2020)

《佛山市顺德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设施建设规划》公示材料

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

佛山市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二〇一二年九月

全过程公众参与全方位共同规划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中央提出的“2020年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9大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为了贯彻中央精神,适应顺德区“大部制”改革的需要,经区政府批准,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于2010年7月组织开展了《佛山市顺德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内容涉及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和医疗保障等八个方面,提出均等化的目标和指标,并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相结合,通过空间落实均等化目标,实现目标、指标、坐标“三标合一”,同时顺应“大部制”改革,从政策机制、财政投入等方面提出保障实施,指导顺德区未来10年公共服务发展和财政投入方向。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作为规划编制单位,规划前期已通过问卷调查、部门座谈、实地踏勘等形式充分吸收民意,目前已编制完成《佛山市顺德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设施建设规划》成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现将规划成果予以公示,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

本次规划成果法定公示期为30天,自2012年9月20日至2012年10月20日止,公示期内,欢迎您对规划成果提出意见和建议。

《佛山市顺德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设施建设规划》成果通过以下网络公示: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18455818.html,/

您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发表意见和建议:

1.民意传真——0757-********

2.信函邮寄——顺德区大良德民路行政大楼3楼(528300)

为了适应改革发展新形势,完善顺德教育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水平,让人民群众享有丰富文化、优质教育、充分就业、满意医疗、健全保障,使社会各阶层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组织编制《佛山市顺德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设施建设规划》,从制度层面推进、从空间层面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领先于全国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规划”典范,作为顺德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抓手,推动顺德建设“科学发展中国家示范区、体制改革的试验区、自主创新的领先区、新型区域合作的模范区、城乡发展一体的先行区”,为“两转型一再造”的建设提供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支撑。

二、规划范围

覆盖佛山市顺德区行政区域范围,总面积806平方公里,包括10个街镇,108个行政村,93个居民区。

三、规划期限

2011年至2020年。近期2011年-2015年,远期2016-2020年。

四、规划原则

与国家政策和上位规划衔接原则。

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可支配能力相适应原则。

与大部制和财政体制改革相适应原则。

“先行先试”的示范原则。

到2020年,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管理有效、切合“大部制”的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扩大、发展较为均衡、服务方便可及、群众比较满意,全面达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娱有所乐、行有所便”的要求,服务水平和建设标准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并能为其他地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提供新鲜经验。

六、公共教育

到2013年末,幼儿园达到等级幼儿园办学条件比例达到65%,小学本科学历以上教师比例达到55%,初中本科学历以上教师比例达到100%,高中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比例达到25%,职业技术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0%,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2%。全区小学新增21所,扩建25所,易地重建3所;初中新增6所,扩建4所,易地重建3所;高中新增3所(完全中学1所),扩建3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增1所,扩建6所,易地重建2所。在机制方面,由顺德区教育局牵头成立公共教育均等化工作推进小组,负责制定公共教育均等化年度目标和计划、运营管理计划,研究相关政策措施,编制实施细则,推进具体工作,重点提高优质幼儿园比例,通过提高教职工与幼儿比、按市一级标准审批新办学校、收回承办权、以评促建等手段提升幼儿园办学质量,完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降低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门槛;试行校长和教师的聘任、轮岗制度,实施指标到校;落实财政投入和各部门职责,初步建立公众参与与责任部门监管相结合的监督机制。

到2015年末,幼儿园达到等级幼儿园办学条件比例达到75%,小学本科学

历以上教师比例达到60%,初中本科学历以上教师比例达到100%,高中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比例达到30%,职业技术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与2013年相比,全区小学新增7所,扩建12所;初中新增5所,扩建3所;高中新增1所,扩建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增2所,扩建1所。在机制方面,继续提高优质幼儿园比例,完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降低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门槛;职业教育试行“二元制”教育模式,初步构建符合顺德区产业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推行校长和教师的聘任、轮岗制度,实施指标到校;落实财政投入和各部门职责,基本上建立公众参与与责任部门监管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初步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公共服务供给形式多元化框架。

到2020年末,幼儿园达到等级幼儿园办学条件比例达到85%,小学本科学历以上教师比例达到70%,初中本科学历以上教师比例达到100%,高中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比例达到40%,职业技术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5%,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0%。与2015年相比,全区小学新增9所,扩建7所;初中新增4所,扩建5所;高中新增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扩建2所。在机制方面,职业教育全面推行“二元制”教育模式,完成符合顺德区产业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落实财政投入和各部门职责,全面建立公众参与与责任部门监管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完成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实现公共服务供给形式多元化;推动双语教学,着力引进国际化人才,借鉴先进办学理念和经验,促进教育国际化。(图1:规划顺德区教育设施布局图)

七、公共卫生

到2013年末,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婴儿死亡率低于2‰,孕产妇死

亡率低于16人/10万人,职业病健康监护率达到85%,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每千人医生数达到2.1人,每千人护士数达到3.2人,每万人拥有卫生监督员达到1.1人,每万人拥有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达到2.0人,社区卫生覆盖率达到100%。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40.9元/人;设施建设方面,建成区级公立医院1处(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建成街镇级公立医院1处(桂州医院);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25处。机制方面,重点推进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以及推进公共医疗卫生管办分离。进行社区卫生服务运营模式改革试点,选取一个镇进行改革探索,实施由政府全额投入社区医疗,解决社区卫生服务的人、财、物问题,实现社区医疗的公益属性。理顺政府与下属医疗机构事业单位的关系,试点推行院长竞聘制度,为医疗机构制定行为规则、确定绩效目标、服务标准,卫生行政部门主要承担政策、法规、规划、准入、监管等行业管理职能。

到2015年末,职业病健康监护率达到90%,每千人医生数达到2.3人,每千人护士数达到4.6人,每万人拥有卫生监督员达到1.2人。医院建筑面积达到126.4万平方米,千人床位数量达到4.3床,医院床位总数量达到9207张,配置医技人员12500人,医师5880人,高级职称比例占15%,中级职称占30%,医疗卫生服务总体水平居省内同级先进水平。机制方面形成稳定的顺德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改革方案,推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实行工资统发。同时要出台“管办分离”的具体实施政策。扩大推行院长竞聘制度、探索跨街镇的医疗卫生服务集团及机构,建立区、街镇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以及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配套机制。

到2020年末,公共卫生标准进一步提升。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婴儿死亡率低于1.5‰,孕产妇死亡率低于10人/10万人,职业病健康监护率达到

100%,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每千人医生数达到3人,每千人护士数达到9人。每万人拥有卫生监督员达到1.5人,每万人拥有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达到2.5人,社区卫生覆盖率达到100%。到2015年,医院建筑面积达149.6万平方米,千人床位数量达到5.0床,医院床位总数量达到13600张,配置医技人员28700人,医师6900人,高级职称比例超过15%,中级职称超过30%,医疗卫生服务总体水平居国内同级领先水平。机制方面完善顺德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方案,全面解决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财、物”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区、街镇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以及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配套机制。(图2:规划顺德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图)

八、公共文化体育

到2013年末,图书馆人均藏书达到0.8册/人,千人阅览坐席2座,信息化服务站点拥有量1台/万人,文化活动场次达到区级2次/年、镇级6次/年,村级12次/年,体育运动人口达到50%,人均体育事业经费投入达10元/人,街镇体质监测与健身指导站普及率达20%,村居体育指导员人均拥有率1%。投入设施建设方面,建设区级文体设施2处,顺德区体育中心,顺德少年宫;街镇图书馆5座;镇街文化站5座,镇街体育公园体育中心共8处,社区级文体中心改建60座。机制方面,重点推进社会资金投资公共文化体育事业相关机制,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出台积极鼓励民间和华侨资本投资的相关政策。

到2015年末,文化活动场次达到区级4次/年、镇级8次/年,村级15次/年,体育运动人口达到60%,人均体育事业经费投入达15元/人,街镇体质监测与健身指导站普及率达40%。机制方面,形成社会资金投资公共文化体育事业相关机制,制定税费优惠政策机制,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完善积极鼓励民间

和华侨资本投资的相关政策。

到2020年末,人均藏书量达到1.5册/人,阅览坐席达3席/千人席,每社区电影放映场次数12场/年,文化活动场次每年区级活动不低于4次,每镇每年不低于8次,每村每年不低于15次。体育运动人口比例达70%,街镇体质监测与健身指导站普及率100%,村居体育指导员人均拥有率达2‰。机制方面进一步完善多渠道投资兴建文体设施的相关政策机制,制定社会投入文体服务税费优惠政策。制定政府对基层文体设施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给予补助的具体政策,提出政府采购公共文体服务的政策机制。(图3:规划顺德区文化设施布局图,图4:规划顺德区体育设施布局图)

九、公共交通

到2013年末,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10%,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达到7.8标台/万人,公交车停车供应能力达到50%,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达到30%,自然村通达率达到100%,镇巴发车间隔≤15分钟。全区新建常规公交公交首末站60处,扩建48处;新建公交枢纽站17处,扩建11处;新建公交停保场12处,扩建2处。在机制方面,由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牵头成立公共交通均等化工作推进小组,负责制定公共交通均等化年度目标和计划、运营管理计划,研究相关政策措施,编制实施细则,推进具体工作,近期重点推进TC模式改革、建设公交站场和增加公交车数量;梳理现有土地,落实公交站场建设用地,建立公交设施同步配建机制;落实财政投入,初步建立起公众与责任部门监管相结合的监督机制。

到2015年末,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20%,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达到9

标台/万人,公交车停车供应能力达到90%,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达到50%,自然村通达率达到100%,镇巴发车间隔≤15分钟。与2013年相比,全区新建常规公交公交首末站31处;新建公交枢纽站6处;新建公交停保场3处。在机制方面,全面完成TC模式改革,继续推进公交站场建设和增加公交车数量;建立公交路权优先机制,合理设置公交优先车道;分步骤、分时段、分重点“禁摩”;推动公共交通票价由“特惠制”向“普惠制”转变,初步从“公益”与“效益”并重向“公益性”转变;积极推动轨道交通、出租车、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初步建立智能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实现公共交通服务智能化;落实财政投入,全面建立起公众与责任部门监管相结合的监督机制。落实《佛山市顺德区交通规划》(2010年),到2015年建设轨道交通2、3号线48公里,建设中运量公交1号线1、2期27公里。轨道交通和中运量公交采用PPP的形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到2020年末,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40%,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达到12.5标台/万人,公交车停车供应能力达到90%,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达到70%,自然村通达率达到100%,镇巴发车间隔≤10分钟。与2015年相比,全区新建常规公交公交首末站8处;新建公交枢纽站3处;新建公交停保场2处。在机制方面,完成全部规划公交站场建设和增加公交车数量;全面实施“禁摩”;公共交通票价实行“普惠制”,实现从“公益”与“效益”并重向“公益性”转变;基本完成轨道交通建设,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全面建立智能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公共交通服务智能化。落实《佛山市顺德区交通规划》(2010年),到2020年建设轨道交通93.6公里,建设中运量公交82公里。(图5:规划顺德区交通设施布局图)

十、生活保障

到2013年末,全区新农保参保率为60%,全征地农民参保率为90%,五保供养标准为650元/月,低保标准为390元/人.月,孤儿供养比例为100%,补贴标准为650元/月,残疾人人均投入为1695元/年,优抚对象共3799人,安置对象1275人。在机制方面,成立生活保障均等化工作组,建立“社工+义工”联动机制;制定灵活的参保政策,引导和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参加养老保险;颁布税收优惠和减免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为外来务工人员投保基本养老保险。

到2015年末,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参保率提高到95%,外来务工人员参保率为70%,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提高到296元/月,新农保参保补贴提高到50元/月,全征地农民老年津贴提高到325元/月,社工服务覆盖村居比例为80%,每十万人拥有1个社工组织,拥有社工50人。在机制方面,完善社工、义工管理制度;建立与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财政增速相挂钩的财政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农村居民缴费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通过税收优惠、年资金帮扶政策,规范劝募、表彰先进等措施,保障社会捐赠运行机制,推动捐赠者和受助者便捷平台建设;建立村(社区)行政服务站等便民服务平台,负责承担民政救济、优抚、劳动社保等行政服务工作。

到2020年末,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提高到416元/月,新农保参保补贴提高到71元/月,全征地农民老年津贴提高到361元/月,社工服务覆盖村居比例提高到100%。到2020年末共需财政投入68.64亿元,其中区财政4.93亿元,街镇财政63.71亿元。在机制方面,建立新农保与城镇企业养老保险两个制度并轨甚至融合的机制,建立更大规模的“大社保”;建立允许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机制;健全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和购买公共

服务的制度。

十一、住房保障

到2013年末,保障房准入门槛调整为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5平方米,家庭人均收入低于70%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新增保障性住房1.4万套,其中公共租赁房1万套,限价商品房0.4万套,192套经济适用房全部转为公租房。政策性农房保险覆盖率100%,完成200户农村困难户自住危房改造工作。在机制方面,由顺德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牵头成立住房保障均等化工作推进小组,成立保障房专业管理机构和运营机构,负责准入资格审查、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退出管理、收入租金、发放补贴等工作。

——到2015年末,再新增保障性住房1.51万套,其中公共租赁房1.27万套,限价商品房0.24万套,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3.5%,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政策性农房保险覆盖率100%,再完成300户农村困难户自住危房改造工作。在机制方面,建立完善的保障性住房准入制度、退出制度、预登记制度和轮候制度;颁布住房保障考核办法。

——到2020年末,再新增保障性住房2.59万套,其中公共租赁房2.21万套,限价商品房0.38万套,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6%,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政策性农房保险覆盖率100%,再完成500户农村困难户自住危房改造工作。在机制方面,建立“三公审二公示”制度(保障性住房由社区居委、镇街、房管职能部门三级审核和镇街、社区二级公示);制定引进民营资本进入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的政策;建立高端人才住房保障评分政策;建设顺德区公共租赁房信息管理平台。

十二、就业保障

到2013年末,建成3所残疾人职业康复机构或残疾人就业中心和5个创业孵化基地。在机制方面,由顺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成立就业保障均等化工作推进小组,制定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扶助政策。

到2015年末,有就业创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就业率达到75%,全区调查失业率达到2.5以下,就业困难对象就业率达到80%,充分就业社区(村)比例达到90%,就业保障水平在全国达到领先水平。在机制方面,完善就业登记、劳动用工管理、信息发布和备案机制,开辟外来务工人员求职“绿色通道”,颁布就业保障考核办法。

到2020年末,再建成5个创业孵化基地,公共就业服务对象满意度达到85%,提供较为完备的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功能的街镇和社区比例达到100%,残疾人培训就业80人/年,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人/年,本地户籍从业人员失业与工伤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外来务工人员失业与工伤保险参保率达到100%,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000人/年。在机制方面,制定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特殊人群就业扶持政策、反就业歧视政策、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十三、医疗保障

到2013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及城乡医疗救助覆盖率保持在100%;逐步提高住院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医疗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及居民医保财政补贴标准。在机制方面,由顺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成立医疗保障均等化工作小组,负责医保扩

面、统筹基金征缴、统筹基金赔付、定点医疗机构监督等工作;加大医疗保障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建立企业参加医疗保险的奖惩制度,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提高职工医保参保率;完善广佛医保同城化运作;扩大“单病种包干收费”的试点实施范围;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及医疗保障服务平台。

到2015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及城乡医疗救助覆盖率保持在100%。进一步提高住院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医疗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居民医保财政补贴标准及财政补贴占居民医保缴费比例,降低住院费用起付标准。在机制方面,完善医保转移接续和异地流转的实施办法;建立鼓励参保人连续参保的激励机制;将医疗保障均等化实施情况纳入对各街镇相关部门的考核;探索与周边城市及外来工主要源头省市建立异地就医结算体系。

到2020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及城乡医疗救助覆盖率均达到100%,实现全民医保。进一步提高住院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医疗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居民医保财政补贴标准及财政补贴占居民医保缴费比例。在机制方面,探索将“二元制”的基本医疗保险转为“一元制”,消除居民和职工的医保差异;探索建立集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基本医疗于一体的全民健康保障体系;编制统筹基金“赤字预算”,建立风险调剂金及医保基金风险预警体系,促进统筹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齐心参与共创未来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个成功的规划必须要汇集民智、群策群力。

规划成果向全社会公开征询意见,目的是进一步汇集公众智慧,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希望社会各界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逐一汇总、梳理、分析,作为规划成果完善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参与,献计献策,汇集全区人民的智慧,在科学规划的引领下,顺德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佛山顺德的风俗

佛山顺德的风俗 说起佛山,可能很多人都会知道这是广东的一个市,而且大部分人会知道佛山,都是从电影知道的。从黄飞鸿到叶问,还有世界闻名的武打影星李小龙都是出自广东佛山的。可以说佛山是世界闻名的武术之乡。 但提到佛山顺德,我相信知道的人不多。顺德虽不闻名,但却是广东经济发展的“五小虎”之一。我这次就是要写关于我的故乡——顺德的风俗。 顺德过往是以养蚕、养鱼为主,有「鱼米之乡」之称。由于养蚕工业非常发达,女性因为收入增高而地位提高,而自梳女成了古代独立女性的代表。我小时候曾经见过自梳女,她们都扎着大大长长的辫子,穿衣朴素。就如同六七十年代香港电视剧里的佣人一般。她们没有丈夫、儿女,孤身一人,老了就只能住进养老院。我那时还小,不懂得这就是自梳女,现在查阅了资料以后,才知道自梳女是顺德古代独立女性的代表。在顺德的旧社会里,未婚少女都得流长头发扎辫子,结婚之后就要束髻,以辫与髻作为未婚与已婚的标志。而所谓自梳女,是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式自己署=梳起头发,扎成髻,以示决心不出嫁,以终身终老,称为“自梳”或“梳起”,也即自梳女。根据资料,顺德自梳女的出现,是与30年代以前顺德缫丝业比较发达有直接的关系。顺德女子做缫丝女、养蚕女,经济上颇能自给,因此很多少女都以“自梳”为满足。她们较有钱。比较讲究吃,能做一手好菜。到了30年代,广东丝业受到外来丝的打击,一落千丈,这些自梳女,很多都因为丝厂倒闭而失业,到广州、香港当“打住家工”,由于她们斯文、能做菜,很得主人喜欢。当时香港女佣中,百分之九十为广东籍人,而以顺德女子最多。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自梳女基本已不复存在,但她们留给后人的精神——女人也应当自强。会永远流传下去。 来到上海以后,我才知道我家乡里的很多习惯是我们那特有的。 “冬大过年”,这是我家乡的俗语,意思是冬至比过新年还要重要。冬至是顺德人十分重视的节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而汤圆又是顺德人过冬至的热门甜品,汤圆汤圆,顾名思义,吃了全家团团圆圆。因此每到冬至,各商店都会提前打烊,学校会放假一天,就连公司都会让员工准时放假,让每一个人都能回家与家人团圆。这个习俗我遵循了18年,因此今年的冬至没有汤圆吃,我还真的不太习惯。 冬至以后,就是春节。俗话说,“年廿八,洗邋遢”,这是粤语地区老少咸知的传统话语,而且是人们最必须付诸行动的指令。但洗邋遢并不仅仅指洗澡,这其实是指大扫除。大扫除是我们过新年前必做的事。清洁屋子,把旧的春联、“挥春”换上新的。挥春,在粤语是春贴的意思,每年换上新的“挥春”,寓意新的一年大吉大利。到了年初一,我们就走访亲戚,到处送祝福。在正月里,我们还流行着一个习俗,那就是灯酒。灯酒”是顺德民间过年期间的一个传统习俗。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期间,顺德各乡村都要举办“灯酒”,全村男女老少以及邀请来的客人、亲朋好友等会聚一堂,吃年宵饭,叙旧、相互交流、联络感情,而且在活动中还进行花灯竞价,将写有诸如“身体健康”、“年年顺景”、“东成西就”、“大展宏图”、“财源广进”、“生意兴隆”等等吉祥内容的花灯在大家聚餐时进行公开竞价,价高者获得这盏花灯,竞价成交价一般都在二、三千元以上,最高时可达万元。并且竞价成功者每竞得一千元将获得明年“灯酒”的一围酒席,多竞多获,来年可自主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参加。竞价的钱必须在

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规 公示简本

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规划(2014-2020)公示简本 1.规划编制目的 为推进佛山市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支持佛山高新区进入创新突破的发展新阶段,统筹带动城市及周边地区自主创新发展;统筹、整合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现有资源,实现高新区一区五园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编制《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规划》。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以及佛山市上层次规划制定。 规划范围协调范围三水园南海园禅城园高明园顺德园2.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以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五个园区经国家审核公 告的四至范围为准,五个园区具体为南海园、三水园、禅城园、顺德 园、高明园。南海园规划范围面积753.79公顷。三水园规划范围面积 431公顷。禅城园规划范围面积1200公顷。顺德园规划范围850公顷。 高明园规划范围面积1339公顷。 (2)规划协调范围 为促进工业园区与周边地区的功能协调,实现产城融合,划定规 划协调范围。 南海园规划协调范围为南海中部片区,总面积约403.36平方公里; 三水园区,规划协调范围总面积约100.98平方公里;禅城园规划协调 范围扩展至南庄绿岛湖片区及张槎街道工业园区、吉利工业园区,总 面积约49.5平方公里;顺德园规划协调范围扩展至西部生态新区范围 以及五沙、容桂片区,总面积约109.13平方公里;高明园规划协调范 围拓展至荷城街道北部以及杨和工业区、明城工业区等范围,总面积 约100.75平方公里。 本规划期限为2014-2020年。3.规划目标与策略: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发展目标是:国家 一流科技产业园。 产业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光电产业战略崛起,加快促进汽车及 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业两大支柱产业高端发展,全力推动新材料、 环保、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力促传统优势产业转型提 升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共进,重点发展8大产业30个细分领域,构 建佛山高新区“830”产业体系。 总体发展策略: 策略1 核心引领,打造协同创新体系 策略2 强化先进制造,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策略3 产城融合,提升城市综合服务与公共环境品质 规划范围示意图周边协调发展分析图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最新】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相同之处:1、都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的是《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依据的是《城乡规划法》 2、组织领导,都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 3、规划审批,都是分级审批 4、两规关系的法律规定,两规法律均规定 规划的不同之处: 1、规划的范围不同《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说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是相应行政级别辖区内全部土地资源,是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内全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和整治。《城乡规划法》第三条规定,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2、关于规划思路。两规的规划思路是不同的,这两规之间重要的相异之处。《土地管理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应当确保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由此可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是依据上一级下达的建设占用耕地、新增耕地面积和净增耕地面积三项控制指标,本着“从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重在“控制”,而且是刚性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时,没有自上下达的规划控制指标,城市的发展思路和城市规模是建立在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历史、地理、资源、产业政策、人文背景等多因素综合分析,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的设想,很少考虑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问题,是从需要出发,着眼于“发展”。 3、两个规划的行政主管部门不同 4、两个规划编制的工作路线不一样 5、从微观上来说,两大规划的统计口径和范围存在差异 6、规划期限不一样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规”)同为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性规划,两规的充分衔接对城乡建设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两规的编制过程中,由于出发点、规划对象、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同,导致两规无法充分衔接,如城镇用地规模和布局难以协调一致、城镇形态难以保持一致及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不同等。两规内容的不一致使部分建设项目无法同时符合两个规划,从而不能实现用地。这样不仅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浪费了两规的建设用地指标,而且让土地使用者无所适从,损害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信力。两规不能充分衔接与目前规划编制实施的制度方法有很大关系,系统地分析两规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的角度研究解决方案,是促使两规协调的关键。一、两规协调的基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都是地方政府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土地可持续利用而编制的,最终目标也都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不存在矛盾。随着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两门学科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两规在编制中有越来越多的共通点,两规的方案更需要共同研究、相互衔接来确定,两规在前期研究、

佛山市顺德区环境保护局文件

佛山市顺德区环境保护局文件 顺环字〔2008〕31号 关于二OO七年度环保产业登记管理工作情况的通报 各环保产业单位: 根据《关于开展环保产业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顺环字[2005]13号)等相关文件的要求,现将2007年度我区环保产业登记管理工作的情况通报如下: 一、本年度参加登记管理的环保产业单位 截至2007年底,我局共给48个单位颁发《环保产业登记证书》,其中A类证书(即环境工程设计和建设,含临时证)21个,B类证书(即环保设备生产、安装及销售)12个,C类证书(即环保材料生产或环保产品销售)6个,D类证书(即油烟净化器安装)9个。在我局登记备案的广州市粤港环保给排水工程有限公司等59个外地环保工程资质单位也参照有关要求进行年度登记管理。其中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康建废气净化设备厂于

2008年1月由B类变更为临时A类。 二、本年度参加登记管理单位的基本情况 1、大部分环保产业单位能自觉遵守我局《关于开展环保产业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及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参与污染防治工作的市场竞争,全年没有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2、多数环保产业单位能积极拓展业务,并不断增强技术实力。其中,伟润环保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积极参加区外的城市污水厂建设,该公司以BOT方式(投资5000万元)建设清远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浩清源水务环保有限公司承建的陈村污水处理厂已通过环保验收。 3、2007年期间,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碧蓝环保制品厂成为B类环保产业单位。已届到期的外地环保产业单位如江门市新会区环保服务公司、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环境保护技术设备公司等单位办理了环保产业登记管理证书的后延期手续。D类单位兴达厨具商行改名为佛山市顺德区兴裕厨具有限公司。 4、2007年,我区恒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华清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申请了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并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考核,取得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至目前为止,我区已有顺环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亮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恒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华清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4个单位取得了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 三、各类产业单位的业绩 (一)A类单位 1、顺德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2007年共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制图步骤

1.新增规划用地 在ArcCatalog新建(或直接导入)“GH**(乡镇代码)_**乡(镇)_新增规划用地“图层 开始“Editor”,Target:GH**(乡镇代码)_**乡(镇)_新增规划用地 根据乡镇调研成果,找到准确的位置,通过复制现状地类图斑等命令规划新增用地。 单击右键,打开“Attributes”,根据“Shape_Area”调整图斑面积,单位:平方米。(调整结果“Shape_Area”个位数字5以下,最好是0,十位百位必须都是0)规划规模与之对应保留一位小数,单位:公顷。 具体调整方式: 选中图斑,使用Task:Cut Polygon Features命令,割去多余的面积。 双击图斑,调整结点位置。可以单击右键insert vertex或者delete vertex增加或删除结点。 注意: 适当割补,不要出现尖角和小块图斑。 打开“Attributes”,根据“乡镇规划用途分区代码一览表”修改图斑属性。(ps:个人建议,在这一步,只修改XMMC、规划规模、乡镇村名三条属性,出图代码、出图分类、用途分区以及管制分区四项属性可以在规划图层完成后,open Attributes Table,使用“Field Calculator”命令,统一修改,汉字写在英文状态的””里) (1)县级重点项目上图 导入“县级规划新增建设用地等”图层 复制该图层图斑到“新增规划用地”图层 Tips: A.县级重点项目以乡镇调研确定的位置为准,形状根据具体地类图斑情况以及边界作调整,面积不变; B.有勘界资料的,将勘界范围导入Arcgis中进行处理。 (2)高速公路铁路等上图 导入“GH面状地物_高速公路和铁路用地”图层,选择”县级新增规划中的高速公路”, 将其复制到“GH 面状地物_高速公路和铁路用地”中. 选中高速公路, Data managemeng tools 再features 再polygon to line,这样就把面转为一个新线图层. 在这个新图层中,再用split tool 把线打碎,删成一条线. 导入“GH线状地物_高速公路和铁路用地”图层, 把这条线导入其中,即可. 再对线的位置作一定调整. 完成! (3)场镇范围允许建设区以及有条件建设区上图 参考场镇规划基本范围制图(有CAD规划图的要先将.dwg文件导入Arcgis)。将现状场镇作为允许建设区,将规划场镇作为有条件建设区。 Tips: A.将场镇规划.dwg文件导入Arcgis步骤: 1.提取场镇边界。打开场镇规划.dwg文件,选中场镇边界即规划红线,复制到新.dwg文件,并缩放另存 到规划图数据文件夹中 2.打开Arcgis,拖入场镇边界文件。“export data”完成转换 3.配准。缩放到图层,打开spatial adjustment 选四个点,修改点坐标,进行配准。X坐标复制到X,前 加36(36度纬度带)Y坐标复制到Y(看CAD图的经纬度,如果经度位数为6,纬度位数为7,则用上

佛山顺德景点

佛山顺德景点 1.长鹿农庄 长鹿农庄是一个以岭南历史文化、顺德水乡风情、农家生活情趣为特色,由“长鹿休 闲度假村”、“机动游乐主题公园”、“水世界主题公园”、“农家乐主题公园”和“动 物主题公园”五大园区组成。 2.清晖园 清晖园与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并称为广东四大名园,也是岭南园林的 代表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陈村花卉世界 陈村花卉世界是集花卉生产、销售、科研、培训、进出口、展览、园林设计、观光旅 游于一体的大型花卉交易中心,是名副其实的“花卉世界”。 4.罗浮宫国际家具博览中心 罗浮宫国际家具博览中心,汇聚2000多个国内、外知名家居品牌。这里不仅是家居 购物殿堂,还是一座文化艺术殿堂。椅子塔、国内超大室内欧洲广场——星座广场等景点,带您深度领略家居文化。 5.乐从国际会展中心 乐从国际会展中心IEC-家具名城位居乐从家具十里长街之首,整个建筑设计新颖,气势宏伟,功能齐全,堪称国内家具展馆的经典之作。 6.周大福珠宝文化中心 周大福顺德珠宝文化中心为全国首家珠宝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全面展示周大福独有的 珠宝文化和未来发展的展览场馆。场馆内有对外免费开放的多功能展厅、时光隧道、产品 展示区和文化主题区。此外,馆内还可享受私人订制服务。 7.逢简水乡 逢简气候宜人,文风鼎盛,自西汉起就有人在此生息。村子四面环水,水道曲折迂回 有不尽之感,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1.龙舟竞渡 顺德的龙舟竞渡自古有名。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舟语》载:“顺德龙江,岁五六 月斗龙船。斗之日,以江身之不大不小、其水直而不湾环者为龙船场。……斗得全胜还埠,则广召亲朋宴饮,其埠必年丰人乐、贸易以饶云。

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安徽省城市开发边界和 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数据标准 2016年6月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编制依据 (1) 3数据内容 (2) 4定位基础 (2) 5数据质量与制图规定 (2) 5.1数据要求 (2) 5.2图示符号 (5) 6成果数据提交规定 (6) 6.1成果数据提交内容和格式 (6) 6.2成果数据存储方式 (6) 附录A 控制线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7) 附录B 城乡规划用地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7) 附录C1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功能区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8) 附录C2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用途区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9 附录D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10)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城市(县城)开发边界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划定与数据交换。 2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3)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 (4) 《安徽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04) (5)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 (7)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8) 《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GB/T 21740-2008) (9)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97-2003) (10) 《城市规划数据标准》(CJJ/T 199-2014) (11)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3-2010) (12)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2010) (13) 《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 1026-2010) (14)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7-2010) (15)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0-2009) (16)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1-2009) (1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18)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试行) (19)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调整试行稿) (20) 《安徽省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数据库规定》(2015) (21) 《关于统筹开展城市开发边界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关问题的通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版)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09修订版) 佛山市城乡规划局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

目录 1 总则 (1) 2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 3 城市用地 (3) 4 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15) 5 建筑间距、退让与高度 (16) 6 公共设施 (21) 7 道路交通 (26) 8 市政设施及其它公用设施 (30) 9 景观与环境 (36) 10 特定区域 (38) 11 附则 (39) 附录一:用词说明 (40) 附录二:名词解释 (41) 附录三:计算规则 (43) 附录四:建筑间距和离界距离图示 (49)

1 总则 1.1 为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严格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规划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证城市规划的实 施,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技 术规范为依据,参照省内其它城市同类规定,并结合佛山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3 在佛山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规定执行。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村庄 和集镇,经批准可暂按国家、广东省有关村镇的相关规定执行。 1.4 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现行法律、法规、规范和佛山市有关规定的要求。

2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1 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规划内容和深度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广 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等规定执行。规划编制应采用佛山市统一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图2-1 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总体规划的编制 2.2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可根据需要先组织编制城市概念规划。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5~20年;近期建 设规划期限为3~5年。依据近期建设规划,可编制年度的规划实施方案,作为城市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的依据。 2.3 “2+5组团”可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组团总体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 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做出进一步的安排。 详细规划的编制 2.4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计划。城市新区、旧 城改造区、特定区域、近期建设区以及备用土地、拟出让土地等城市建设重要控制区域,应当优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中城市重点地区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前应先开展相关规划研究。 2.5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以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控制要求和规划条件为依据进行编制。各级人民政府应 组织编制重要街区、重点景观区、广场、公园、重要交通枢纽用地、城镇主要出入口、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其他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新佛山城市规划(2020)

佛山城市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为适应2002年佛山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统筹城市各项建设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重新编制《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第2条规划基本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 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 4、《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5、《佛山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6、《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 7、国家、广东省、佛山市的相关规划文件 第3条城市规划区与中心城区 1、本次规划的城市规划区为佛山市行政辖区的范围,面积3848.49平方公里。 2、规划中心城区为“2+5组团”所包括的街道办或镇的行政辖区范围,面积1913平方 公里,约占全市域面积的49.7%。“2+5组团”是指:中心组团、大良容桂组团、狮山组团、西南组团、西江组团、大沥盐步组团和九江龙江组团。 第4条规划期限

近期为2005-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远景为2021年以后。 第5条规划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使佛山市由“快速城市化”向“健康城市化”的方式转变,由注重“数量的增长”到关注“质量的提升”。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佛山发展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市域内 不同类型地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佛山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他城市间的关系,在区域协调中准确把握佛山自身的定位;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按照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规划好产业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划定并严格控制区域绿地,加强土地、水、能源的节约与综合、有效利用,降低工业污染,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通过合理布局,在对外招商引资的同时,鼓励民营企业的成长。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6条城市发展目标 1、第一阶段,到2010年左右,全面协同地推进佛山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工作,在 保持发展活力的前提下调整体制结构,努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强区域协作,构建广佛都市区的基本构架。 2、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力争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 优美、城乡协调、体制完善、社会文明的小康社会;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一起,确立具有独自特色的国际大都市区的地位。 第7条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1、以区域协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前提,遵循区域化与市场化的一般规律,科学判断与合 理制定城市的发展路径、功能定位与发展选择,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应充分考虑对于跨界地区的影响。 2、注重区域内各城市与地区间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协调。 3、注重区域内各城市与地区间在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协调。 第8条社会发展策略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推进农村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稳定劳动力的供给,引导流动人口逐步本地化,实现劳动力的稳定储备。 2、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建立与就业岗位相关的土地供应机制,加大职业培训与教育的投 入,增强劳动力的可就业能力,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 3、完善城乡统筹规划,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区的集聚,全面改善村镇地区在社会基础服务 设施方面的配套建设。各级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设施应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在全市逐步建立起“市-区-街办(镇)-村” 多级与多层次的社会服务设施体系。 4、加强城镇化进程中的“镇改街、村改居”和城市新建小区的“社区建设”,增强市民 的地方认同感。 5、加快建设信息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建设“数字佛山”。

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文本 (送审稿)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09年4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总则 (2) 第1条规划前提 (2) 第2条指导思想 (2) 第3条规划原则 (3) 第4条规划依据 (3) 第5条规划范围 (3) 第6条规划期限 (4) 第7条规划重点 (4) 第二章总体战略和规划目标 (5) 第一节土地利用总体战略 (5) 第8条明确首都的土地功能定位 (5) 第9条积极推行和谐持续发展战略 (5) 第10条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战略 (6) 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7) 第11条实现“城乡和谐发展、节约集约用地”的总目标 (7) 第12条严格落实各项用地调控指标 (7) 第三章统筹城乡区域土地利用 (9) 第一节建构首都土地利用总格局 (9) 第13条划分四大土地利用区域 (9) 第14条构筑“三圈九田多中心” (10) 第二节统筹平原山区土地利用 (11) 第15条优化首都功能核心区用地功能 (11) 第16条整合城市功能拓展区布局 (11) 第17条推动城市发展新区高效用地 (12) 第18条保育生态涵养发展区空间 (12) 第四章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14) 第一节规模化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14) 第19条高效保护农用地、耕地 (14) 第20条集中连片保护基本农田 (14) 第二节适度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15) 第21条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15) 第22条大力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整理 (16) 第23条加强农用地综合整理 (16)

第24条积极安排废弃地复垦 (16) 第25条科学开发未利用地 (17) 第26条确定土地整理复垦重点区域 (17) 第三节引导都市型现代农业有序发展 (17) 第27条加强都市农业用地用途管理 (17) 第28条规范都市农业设施用地标准 (18) 第五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19) 第一节统筹管理城乡建设用地 (19) 第29条强化城乡建设用地统一管控 (19) 第30条推动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发展 (20) 第31条促进集体建设用地资源盘整 (21) 第二节优先保障中央党政军单位用地 (22) 第32条优先保障中央党政军单位用地 (22) 第三节积极引导各类设施用地高效利用 (22) 第33条引导交通基础设施合理布局、节约用地 (22) 第34条推动市政基础设施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23) 第35条强化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高效利用 (24) 第六章加强绿色空间体系建设 (25) 第一节构筑城乡生态安全网络 (25) 第36条保护“两山八水”,建设“九楔九田” (25) 第37条重点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 (25) 第38条分类管制土地利用空间 (26) 第二节推进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26) 第39条维护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安全 (26) 第40条不断完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 (27) 第41条大力推进国土资源综合整治 (27) 第三节探索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29) 第42条探索城镇乡村差别化的平原模式 (29) 第43条探索整体局部区别化的山区模式 (29) 第七章有机协调土地利用时序与布局 (31) 第一节近期规划与远景展望 (31) 第44条近期规划目标 (31) 第45条近期规划要点 (31) 第46条远期和远景发展展望 (33) 第二节区(县)规划的调控要求 (34) 第47条促进人口产业布局与用地布局相协调 (34) 第48条强化区(县)规划目标调控 (34) 第八章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35)

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规划适用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根据顺德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组织编制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适用范围为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含大良街道办、容桂街道办、伦教街道办),在上述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依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二条的规定,按本规划执行(正文中字体如此标识的部分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原《顺德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1995-2010年)》等有关规划与本规划冲突之处,均应以本规划为准。 规划期限 本次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远期)为2020年,其中近期建设规划为2005年;2020年以后为远景规划。 规划指导思想 1. 本规划依据珠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要求,从构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广佛都市区的角度出发,注重研究顺德与区域其它城市之间的协调统筹,尤其是顺德中心城区和广州的番禺、南沙以及中山、江门等之间的关系。

2. 本规划从建设、完善大佛山的角度出发,全面贯彻发展和建设多级格局组团城市(即“2+5”组团模式)的理念,特别是要着力将顺德中心城区(即大良容桂组团)打造为大佛山两个百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区之一。 3. 本规划从顺德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区域和城市发展的可能性,合理确定顺德中心城区的城市性质、发展空间和发展规模。研究在不同阶段的顺德中心城区动态发展,确定规划远期与近期的城市合理规模和城市形态。 4. 本规划注重经济和产业的变化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树立工业立区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同时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合理调整现有中心城区内的各项产业布局,确定合理的城市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为发展各项产业提供支持。做好大良、容桂、伦教现有的空间形态的整合,做到优势互补,整体效益最优。 5. 本规划充分利用顺德中心城区的地理位置和山水环境等自然条件,突出城区特色和风貌,正确处理好城区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融城区于自然环境之中,建造具有优美的人居环境的滨水花园式城市。 规划编制重点 1. 根据大佛山市区划调整和区域综合交通条件的变化,结合珠江三角 洲良好的发展机遇,明确顺德中心城区的城市性质及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内和大佛山市域内的定位和职能;进一步明确顺德中心城区的大良、容桂、伦教等三街区各自的职能。

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20页)

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20页)

1997-2010年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编制和实施北京市1997-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配置本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首都的发展建设,保证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领导全国工作和开展国际交往的需要,以及保障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要求,大力组织开展土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和综合整治,保障了首都的发展建设和人民生活及各项生产的用地需要。但是,由于我市人多地少、特别是人均耕地较少、后备土地资源匮乏,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问题越来越突出。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各类用地矛盾集中的时期。为此,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士她利用的方针政策,以《1997-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为指导,依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北京市生态建设规划》及有关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和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按照中央提出的对土地资源实行严而又严的保护与管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开发与节约并举,以节约为主,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原则和方针,科学地编制《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导全市各项土地利用活动。 《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和我市的实际出发,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走节约用地和内涵挖潜的路子,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坚持占用耕地和开发整理复垦耕地相平衡。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年修订版)精编版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15年修订版)

目录 1总则 (1) 2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 3城乡用地 (3) 4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15) 5建筑间距、退让与高度 (16) 6公共设施 (22) 7道路交通 (27) 8市政设施及其它公用设施 (33) 9景观与环境 (44) 10特定区域 (46) 11附则 (47) 附录一:用词说明 (48) 附录二:名词解释 (49) 附录三:计算规则 (51) 附录四:建筑间距和离界距离图示 (61) 附录五:佛山市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 (66)

1总则 1.1为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严格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规划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 化,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广东省城市控 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为依据,并结合佛山市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3在佛山市“1+2+5”组团的城区及其他镇中心区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 作,应按本规定执行,其他区域参照执行。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村庄和集镇,可按国家、广东省及佛山市有关村镇的相关规定执行。 1.4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现行法律、法规、规范和佛山市有关规 定的要求。

2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1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规划内容和深度按《城 市规划编制办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广东省“三规合一” 工作指南》等规定执行。规划编制应采用佛山市统一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图2.1 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总体规划的编制 2.2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可根据需要先组织编制城市概念规划。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 为15~2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3~5年。依据近期建设规划,可编制年度的规 划实施方案,作为城市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的依据。 2.3佛山中心城区以外的区域,应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组团分区规划, 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强度分区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等做出进 一步的安排。 详细规划的编制 2.4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 制计划。城市新区、旧城改造区、特定区域、近期建设区以及备用土地、拟出让土 地等城市建设重要控制区域,应当优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中城市重点地区在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前应先开展相关规划研究。 2.5修建性详细规划应以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控制要求和规划条件为依据进行 编制。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编制重要街区、重点景观区、广场、公园、重要交通枢 纽用地、城镇主要出入口、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其他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邯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邯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邯郸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九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规划背景 (1) 第一节土地利用基本情况 (1) 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3) 第三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5) 第二章指导思想、战略与目标任务 (7) 第一节总则 (7) 第二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7) 第三节土地利用战略、目标与任务 (8) 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13)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3) 第二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 (15) 第四章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19) 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19) 第二节土地利用功能区 (21) 第三节县(市、区)规划指引 (24) 第五章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27) 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 (27) 第二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 (29) 第六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31) 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 (31) 第二节引导城镇工矿用地理性增长 (31) 第三节合理布局农村居民点用地 (33) 第四节统筹安排基础设施用地 (34) 第五节市域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6) 第七章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38) 第一节土地生态建设目标 (38)

第二节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9) 第三节基础性生态用地的保护和建设 (40) 第八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42) 第一节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 (42) 第二节中心城区用地控制 (42) 第三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3) 第九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项目安排 (46) 第一节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46) 第二节土地利用重点项目 (49) 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1) 第一节强化规划实施的制度保障 (51) 第二节发挥规划实施的经济调节作用 (53) 第三节完善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 (54) 第四节推进规划实施技术创新 (54) 第十一章附则 (56) 附表 (57) 附图 (81)

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规划适用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根据顺德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组织编制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适用范围为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含大良街道办、容桂街道办、伦教街道办),在上述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依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二条的规定,按本规划执行(正文中字体如此标识的部分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原《顺德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1995-2010年)》等有关规划与本规划冲突之处,均应以本规划为准。 规划期限 本次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远期)为2020年,其中近期建设规划为2005年;2020年以后为远景规划。 规划指导思想 1. 本规划依据珠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要求,从构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广佛都市区的角度出发,注重研究顺德与区域其它城市之间的协调统筹,尤其是顺德中心城区和广州的番禺、南沙以及中山、江门等之间的关系。 2. 本规划从建设、完善大佛山的角度出发,全面贯彻发展和建设多级格局组团城市(即“2,5”组团模式)的理念,特别是要着力将顺德中心城区(即大良容桂组团)打造为大佛山两个百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区之一。 3. 本规划从顺德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区域和城市发展的可能性,合理确定顺德中心城区的城市性质、发展空间和发展规模。研究在不同阶段的顺德中心城区动态发展,确定规划远期与近期的城市合理规模和城市形态。

4. 本规划注重经济和产业的变化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树立工业立区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同时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合理调整现有中心城区规划编制重点 1. 根据大佛山市区划调整和区域综合交通条件的变化,结合珠江三角洲良好的发展机遇,明确顺德中心城区的城市性质及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内和大佛山市域内的定位和职能;进一步明确顺德中心城区的大良、容桂、伦教等三街区各自的职能。 2. 依据城市科学的发展需求,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把握和建构顺德中心城区合理的城市形态和规划结构,合理组织与优化中心城区内部功能,统筹安排城市内部各类用地。 3. 处理好区域大交通(高速公路、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国道)与城区布局之间的关系,科学组织与完善顺德中心城区内部的交通。 4. 注重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构造整体的城市风貌,建设滨水花园式城市。 规划法律效力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本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顺德中心城区内的一切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本规划的规定。 城镇发展战略 佛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心位置,是粤西沿海、西江流域等地区通向广州的主要门户。佛山未来的发展要立足于珠江三角洲的整体协调,在广佛都市区中要实现与广州的优势互补, 强调错位发展,成为广州向珠江三角洲西岸辐射和拓展的主要枢纽。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1997-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土地是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基础上,对《1986—200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进行修订,制定《1997—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各类用地矛盾集中的时期。这一时期,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以保护耕地和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为重点,确定全国土地利用的目标、方针,协调各类用地矛盾,提出土地利用宏观调控和用途管制的政策意见,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纲要》编制的原则是: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纲要》以1996年为基期,2010年为规划期,并展望到2030年。 《纲要》的内容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和澳门。 一、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和面临的形势(略) 二、规划目标和方针 (一)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997年到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的总目标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明显改善,土地产出率和综合利用效益有比较显著的提高,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具体目标是:

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中国贵阳政府门户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418455818.html, | 更新时间:2007-07-15 | 来源:贵阳市国土局 一、概况 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处西南内陆腹地云贵高原东侧斜坡地带,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6。07’至107。17’,北纬26。11至27。22’之间。东、南与黔南布依族自治州按壤,西靠毕节地区和安顺市,北邻遵义市。据贵阳市统计局2001年末统计资料:全市总人口335.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53.38%。土地总面积8034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36%,以山地、丘陵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40%和44.5%,余为山间平坝。2001年末全市实有耕地面积106828公顷。全市共辖六个区、一个市,三个县,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城市。全市下辖云岩区、南明区、乌当区、花溪区、白云区、小河镇、清镇市、开阳县、息烽县和修文县,总计29个镇、54个乡、32个街道办事处,131个村民委员会。1 996年市域总人口310.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5.38万人,农业人口174.88万人。全市人口平均密度386人/平方公里,人均土地面积为0.26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93公顷。 贵阳市地貌上属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的丘原盆地地区,其中山地面积4217.97平方公里、丘陵面积2842.37平方公里,各占土地总面积的52.3%和35.2%;坝较少,仅911.98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1. 3%;此外还有约1.2%的峡谷等地貌。全市土壤总面积60.82万公顷。有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沼泽土、水稻土和草甸土等8个土类,其中分布最广的三个土类黄壤30.16万公顷、石灰土19.66万公顷、水稻土8.01万公顷,分别占土壤总面积的49.59%、32.33%和13.17%。 贵阳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特点,年均气温15。C;,平均降水量1197毫米,无霜期270天左右,常常由于季节问降水量的不均衡造成旱涝灾害,此外早春的倒春寒、初夏的冰雹、秋天的白露风、冬季的冻雨为主要的灾害性天气,给工、农业生产及交通带来不利。我市处于长江、珠江两人水系的分水岭地带,长江水系面积7631.67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4.8%,珠江水系面积为415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2%。主要河流有长江水系的南明河、猫跳河、鱼粱河、谷撒河、息烽河和洋水河,以及珠江水系的蒙江。全市天然径流深545-640毫米,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56.3万立方米,高丁全国平均值;水资源总量为46.79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3.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