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化学第五章经典例题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第五章经典例题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第五章经典例题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第五章经典例题练习题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一遵循的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书写步骤

(1)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横线相连;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3)等:将短横线改为等号;

(4)标:标明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的状态“↑”或“↓”。

(5)查: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了、标得是否恰当。

(注:计量数比为最简单的整数比)

例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是( )

A.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

B.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C.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D. 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比

例2:在反应X+2Y=R+2M中,当 1. 6 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 4. 4gR,且反应生成的R 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 23:9

B. 16:9

C. 32:9

D. 46:9

例3:在化学反应A+B=C+D中,有10gA与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若反应后生成5gD,则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是( )

A. 5g

B. 4g

C. 2g

D. 1g

随堂训练: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A. 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

B. 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C. 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

D. 不能确定

2、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在于反应前后( )

A.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

B.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D.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g酒精和50g水混匀后形成60g酒精溶液,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2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3L水

D.1g氢气和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水

4、在下列物质的变化中,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煤燃烧后剩余煤渣的质量小于煤的质量

B.伐倒的树木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

C.铁生锈以后总质量比原来铁的质量大

D.水结成冰以后,冰的质量与水的质量相等

5、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

A. 分子种类

B. 原子的相对质量

C. 原子个数

D. 原子种类

6、“绿色化学”是将反应物全部转化为期望产物,使原子利用率达到100%,已尽量减少

有害物质生成的化学工艺理念。下列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A.煅烧硫铁矿:4FeS2 + 11O2高温 2Fe2O3 + 8SO2(硫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B.湿法制铜:Fe + CuSO4 === FeSO4 + Cu

C.制烧碱: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

D.制环氧乙烷:2C2H4 + O2△,催化剂 2C2H4O(环氧乙烷)

7、化学方程式3Fe + 2O2Fe3O4可读作()

A.铁加氧气等于四氧化三铁 B.三个铁加两个氧气等于一个四氧化三铁

C.铁和氧气点燃后生成四氧化三铁 D.铁加氧气点燃等于四氧化三铁

8、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

A. 氮元素和氧元素

B. 氢元素和氧元素

C. 氮元素和碳元素

D. 氮元素和氢元素

9、R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3O2点燃2CO2+4H2O,则有关R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一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1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

A.镁的质量 2 g,氧气质量 3 g,氧化镁质量 5 g

B.镁持质量 3 g,氧气质量 2 g,氧化镁质量 5 g

C.镁的质量 1 g,氧气质量 4 g,氧化镁质量 5 g

D.镁的质量 4 g,氧气质量 1 g,氧化镁质量 5 g

11、在化学反应2x2 + 3y2加热2R中,用x、y表示R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x2y2 B.x2y3 C.x4y5 D.x3y2

12、当m g硫和n 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是( )

A.等于(m+n)g

B.大于(m+n)g

C.小于或等于(m+n)g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S + O2 SO2↑

B. 4Al +3O2 2Al2O3

C. P + O2PO2

D. Mg + O2 MgO2

14、在电解水的化学反应中,H2O、H2、O2的质量比为( )

A.9:1:16

B.9:1:8

C.9:2:8

D.10:1:9

15、在化学反应X + 2Y ==== Z中,3g X和足量Y充分反应后生成8g Z,则参加反应的Y 的质量为()

A. 2.5 g

B. 3 g

C. 5 g

D. 6 g

16、下列各式中,正确表示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Al + H2SO4 ==== AlSO 4 + H2↑

B.2Al+ 3H2SO4 ==== Al2(SO4)3 + 3H2↑

C. Al + 2H2SO4 ==== Al(SO4)2 + 2H2↑

D. 2Al + H2SO4 ==== Al2SO4 + H2↑

17、一氧化碳在空气中能燃烧,反应如下:2CO+O2点燃2CO2,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的

质量比是()

A.2∶1∶2 B.7∶8∶11 C.14∶8∶11 D.7∶4∶11

18、西班牙的瑞奥汀河是一条酸河,河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亚铁。经调查发现,酸河形成

的原因是由于上游河床含有的某种物质R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2R+2H2O+7O2 ====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为()

A. FeS

B. Fe2S3

C. FeS2

D. FeO

19、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完全分解,放出氧气最多的是()

A.KMnO4 B.H2O2 C.H2O D.HgO

20、由化学方程式C x H y O z + 5O2==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 ( )

A.1、2、3 B.2、4、1 C.4、8、2 D.4、4、1

△催化剂

21、在3B +2A=C 的反应中,10gA 与足量的B 反应能生成22gC ,则A 、B 、C 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 .3∶2∶1

B .12∶10∶22 C

.4∶5∶22 D

.5∶4∶22

22、某可燃物 4.6g 在足量氧气充分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 5.4g 水,则该可燃物的

组成为:()

A. 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元素

B. 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 一定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D. 所含元素大于三种

23、化学方程式 2A+B====C+2D 中,A 、B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分别为103、71、

160,则D 相对分子质量为:A. 58.5

B. 117

C. 114

D. 14

24、 A 和B 的混合物212 g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 和D ,已知2A+5B====4C+2D ,测得C 与D

的质量比为44∶9,则生成的C 的质量为:A.176 g

B.141.3 g

C.44 g

D.36 g

25、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C+H 2SO 4(浓)加热

CO 2↑+SO 2↑+H 2O

(2)C 2H 5OH+O 2点燃

CO 2+H 2O

(3)Al(OH)

3

加热

Al 2O

3+H 2O (4)C + CuO

高温

Cu + CO 2↑

(5)Na 2CO 3 + HCl NaCl + CO

2

↑+ H 2O

26、一氧化氮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几年来,又发现在生物体内存在少量的一氧化

氮,它有扩张血管和增强记忆力的功能,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⑴一氧化氮是工业制硝酸的中间产物,生成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X+5O 2 4NO+6H 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 的化学式为。

⑵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治理的方法是在汽车尾气的排风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7、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⑴ NH 3 +CI 2 === N 2 + NH 4Cl

⑵ FeS2 +O2 === Fe2O3 + SO2

⑶ C3H8 +O2 === CO2 + H2O

⑷ N2O3 +Fe === Fe3O4 + N 2

⑸ FeS2+O2 ===Fe2O3+SO2

⑹ Al(OH)3+H2SO4===Al2(SO4)3+H2O

28、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1)请仔细分析装置A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 (填a、b或c),写出

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装置(填“A”或“B”)。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3)利用装置A制氧气,在结束实验时要先撤离导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

是;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仪器③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

初中化学推断题经典例子大全有答案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附答案) 1.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 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A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 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 ,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气体D 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E 的化学式为 ,钡盐B 的化学式为 。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红色固体 ③ A B D E F C G Y 高温 ② X 溶液 过量稀盐酸 ① O 2 加热 ④ 无色气体 浅绿色溶液

3.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 据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 )沉淀甲是 ;滤液中的溶质是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 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 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 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5.现有A 、B 、C 、D 、E 、F 、G 七种物质,C 、F 是最常见的金属,B 是气体单质,D 为 浅绿色溶液,G 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D_________,F_________。 (2)写出C →A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3种是化合 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九年级化学化学综合题试题经典及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综合题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中考化学综合题 1.Ⅰ.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可选用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_(选填序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可选用发生装置C或B,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此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甲酸(HCOOH)溶液滴加到浓硫酸中制CO气体,可选用的制取装置是 ______(选填序号)。该反应中浓硫酸既是催化剂又是脱水剂,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Ⅱ.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到一定量的稀氯化铜溶液中,出现蓝绿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该同学对生成蓝绿色而不是蓝色固体的现象产生疑惑。 (查阅资料) (1).CuCl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蓝色固体(Cu(OH)2),在氢氧化钠较少的情况下会生成蓝绿色碱式氯化铜(Cu x(OH)y Cl z),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 (2).Cu(OH) 2在60℃开始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100℃分解完全。碱式氯化铜在300℃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氯化氢,在400℃分解完全。 (猜想)蓝绿色固体可能是:①Cu(OH)2;②Cu x(OH)y Cl z晶体;③_______。猜想①的理由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验证)该同学取31.25g蓝绿色固体,加热至100℃出现黑色固体。则猜想________不正确。继续加热到400℃至质量不再改变,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如图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装置中药品足量)。 (实验数据)①最终得到剩余固体24.00g; ②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得到固体14.35g; ③浓硫酸装置中数据如表。 加热前100℃400℃ 250.00g251.80g253.60g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经典习题

1.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份之一,其溶液为蓝色,F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和D物质属于同一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____。 (2)选择C作为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与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均由C. Na、Cl、O、H、Ca六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上述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 (2)胃液中含有的酸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能做为燃料的无机化合物___. (3)A、B. C. D. E. F. G、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写出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填数字序号). 3.框图中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J是最常见的金属,G是红棕色物质,E、F. I为无色气体,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在溶液D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难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1)写出反应②、⑤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 (2)指出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③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写一条)____________. (4)白色沉淀H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初三化学化学综合题试题经典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综合题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中考化学综合题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自然环境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组成(如图所示),四个圈层经过漫长演化,既相对稳定、动态平衡,又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各圈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不停循环,这些循环既跟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关,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通过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现。 (一)内涵决定身份﹣﹣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l)用化学符号填空: 岩石圈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大气圈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_____。水圈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_____。土壤中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的元素是_____。 (2)按要求填表: 物质所属圈层物质名称物质的化学式用符号表示构 成物质的微粒 物质类别 生物圈蔗糖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气圈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圈氢氧化钙_____________________ 岩石圈______________Na+、SiO32﹣_______ (二)甲烷﹣﹣小分子,大作为 在如图的四大圈层中,有下列6种物质:①甲烷;②水;③二氯化碳;④一氧化碳;⑤氢气;⑥氧气。构成这些物质的分子虽然简单,但这些物质有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有的是物质循环关键物质,有的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必需的物质。请回答:

(1)在这6种物质中,元素种类共有_____种,人类的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有_____(填化学式,下同),植物生长必需的物质有_____,元素种类完全相同的物质是_____。(2)甲烷是最重要的基础有机物之一,不仅可做燃料,还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在隔绝空气和1000℃条件下,甲烷分解产生炭黑和氢气; ②在隔绝空气和1500℃条件下,甲烷分解产生乙炔和氢气; ③在1400℃条件下,适当比例的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 ④在800℃和催化剂条件下,适当比例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 试写出上述②~④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 (3)在反应①~④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_。 在反应①和②中,反应物相同,而生成物不同,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条件不同导致_____。 ③和④两个反应的反应物不同,但生成物相同,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其原因是_____。在实际生产中,反应③需要按比例控制氧气不能超量,从物质性质的角度看,原因是 _____。 (三)柔之力﹣﹣神奇的水溶液 水在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应用广泛。岩石圈约有四分之三被水覆盖,其中的某些物质被水溶解,其随水的天然循环在水圈中富集,富集后的物质可能再次沉积到岩石圈。 如图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海湖区的人们有一种经验,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指纯碱,盐指氯化钠,他们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 (2)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但仅用物理方法从盐湖中“捞碱”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工业上主要利用从水圈中获得的食盐来制备纯碱,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3)为确定某白色固体是碳酸钠还是氯化钠,在20℃时,取2.5g样品加入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所示,则固体粉末是_____。若将该溶液升温到40℃时,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四)金属﹣﹣工业的脊梁 金属及合金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和航天军工。

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易错题精选经典

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易错题精选经典 一、中考化学综合题 1.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1)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他所说的“可燃空 气”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水,可得出“水是一个结 合物而不是简单元素”。 (2)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 铁,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若生成1g氢气,则理论上铁制枪管应增重_____g。实验发现枪管实际增重比理论数值大,其可能的原因是 _____。 (3)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 实验。现有某同学在水电解器中加入含酚酞的稀Na2SO4溶液,至充满管A和管B (Na2SO4)溶液呈中性且不参与反应)。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2所示。电解结束后将容器内所有液体倒入烧杯中,溶液呈无色。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硫酸钠在水中形成自由移动的Na+和SO42﹣,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电极N与电源负极相连 ②电解后,管A中生成的微粒有_____(填微粒符号)。 (4)当温度、压强分别超过临界温度(374.2℃)和临界压强(22.1MPa)时的水称为超临界水。现代研究表明:超临界水能够与氧气以任意比例互溶,由此发展了超临界水氧化技 术。550℃时,测得乙醇(C2H6O)的超临界水氧化结果如图3所示。 注:δ(分布分数)表示某物质分子数占所有含碳物质分子总数的比例。 如δ(CO) CO分子数 所有含碳物质分子总数 图中CO的分布分数先增后降的原因是_____。 【答案】H2 3Fe+4H2O 高温 Fe3O4+4H2 8 枪管外壁部分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增重 ac O2和H+在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乙醇先氧化成CO,CO再氧化成CO2【解析】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及其讲解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讲解 [ 例1] 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符合事实的是( ) A. Na2O+H2O= 2NaOH B. KOH + NaNO 3= NaOH + KNO 3 C. 2Ag + H 2SO4 (稀)=Ag 2SO4 + H 2 f D. 2Fe+6HCI=2FeCI 3+3H2T 解析:A 正确,活泼金属对应的氧化物(如:K 2O、CaO、BaO、Na2O 等)能直接跟水 化合生成对应的碱。 B有错,KOH属于碱,NaNO s属于盐,二者之间的反应属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条件 是:①两种反应物都可溶;②生成物中应有难电离的物质:如水、气体和沉淀。显然,该 反应生成物的条件不符合②。 C 错,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D 错,单质铁跟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含铁化合物中的铁表现+2 价,该反应 应生成FeCb,而不是FeCb。 答案:A 说明: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如:① 金属活动顺序②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③ 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等) 。 (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 3)检查所注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 4)检查所注生成物的状态是否正确。 ( 5)检查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 。 书写电离方程式一般可按下列方法: ( 1)左边写出电离物质的化学式,观察其原子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 ( 2)将正价部分和负价部分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开写在右边。 ( 3)将原化学式中各原子或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分别改写成其表示符号前的系数,并去掉原有的括号。 ( 4)将原化学式中的正负化合价改写成对应符号的电荷并标在符号的右上角。 ( 5)检查电离前后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检查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无误后,将左右两边用“”连接。 [ 例2] 下列反应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 ) A. 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B. 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应的分类,理解各反应类型的含义。

初三化学中考精典题目

初三化学中考精典题目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1.下列实验方案可行且相应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铝和稀盐酸反应制氢气 Al+2HCl=AlCl2+H2↑ B.用锌片和氯化铜溶液验证金属锌比铜活泼 CuCl2+Zn=ZnCl2+Cu C.用稀硫酸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 D.用滴加氯化钡试剂产生白色沉淀的方法证明溶液一定是硫酸 2.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双选 A.化学巨匠与贡献B.化学用语与意义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拉瓦锡﹣﹣发现空气的主要成分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2H﹣﹣表示两个氢原子 3H2O﹣﹣表示3个水分子 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物质与微粒构成D.物质与分类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浓硫酸、生石灰﹣﹣常见干燥剂烧碱、纯碱﹣﹣常见碱 不锈钢、生铁﹣﹣常见合金 3.实验室给大家提供了酚酞、稀盐酸二种试剂和必要仪器,利用上述条件能够区分开的 物质组是 A.NaCl、NaOH、Na2C03 B.NaCl、CaCl2、NaOH C.NaOH、Ca(OH)2、CaCl2 D.NaCl、Ca(OH)2、CaC12 4.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下列各相关的变化 图象正确的是()双选 A.B.C.D. 5.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 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也能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根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6.在实验室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 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同学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

1.下列物质不能跟稀盐酸反应的是 A. 氢氧化钠 B. 氧化铜 C. 镁条 D. 二氧化碳 1.今有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若要把稀硫酸鉴别出来,最好选用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的酸最好是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C. 稀硝酸 D. 浓硫酸 3.盐酸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这是因为盐酸 A. 具有吸水性 B. 能跟碱反应 C. 能跟金属反应 D. 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4.等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 铁 B. 锌 C. 铝 D. 镁 5.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既不生成沉淀,又无气体放出,且溶液显无色的是 A. Na2CO3 B. AgNO3 C. MgO D. Cu(OH)2 6.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C. 食盐水 D. 石灰水 7.人体胃液里的胃酸,是胃壁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以帮助消化,胃酸的主要 成分是 A. 碳酸 B. 硫酸 C. 硝酸 D.盐酸 8.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稀硫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Cu→CuSO4 B. Al2O3→Al2(SO4)3 C. Fe2O3→FeSO4 D. Fe→Fe2(SO4)3 9.能除去HNO3中少量的盐酸的试剂是 A. NaOH B. AgCl C. Zn D. AgNO3 10.只有一种试剂可直接将NaCl、Na2CO3、AgN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 A. 稀硝酸 B. 稀盐酸 C. 酚酞试液 D. 蒸馏水 11.下列物质中,能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的是 A. 食盐水 B. 酚酞试液 C. 蒸馏水 D. 硝酸钾溶液 12.下列物质与硫酸反应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A. Fe B. Zn C. Cu(OH)2 D. NaOH 13.下列固体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固体物质不能消失的是 A. 氧化铜 B. 氢氧化铜 C. 硫酸钡 D. 碳酸钠 14.下列各组溶液中,可用稀硫酸加以区别的是 A. Na2SO4、BaCl2、KNO3 B. NaOH、Ba(OH)2、K2CO3 C. NaNO3、Ba(OH)2、NaCl D. NaOH、NaNO3、BaCl2 15.将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A. 颜色发生变化 B. 发生化学变化 C. 质量减少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 16.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17.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盐酸后过滤,不能将混有的杂质除净的是 A.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B.Na2SO4中混有少量的CaCO3 C.NaCl中混有少量的Na2CO3D.炭粉中混有少量的镁粉 18.用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在白纸上画图,晾干后的白纸上无痕迹。再用下列何种溶 液,可以使白纸上出现红色图象 A. 过量烧碱溶液 B. 适量稀硫酸溶液 C. 过量稀盐酸溶液 D. 适量硝酸 1

(完整版)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汇总

初四化学酸碱盐专项练习 化学酸碱盐(一) 1.今有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若要把稀硫酸鉴别出来,最好选用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的酸最好是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C. 稀硝酸 D. 浓硫酸 3.盐酸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这是因为盐酸 A. 具有吸水性 B. 能跟碱反应 C. 能跟金属反应 D. 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4.等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 铁 B. 锌 C. 铝 D. 镁 5.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既不生成沉淀,又无气体放出,且溶液显无色的是 A. Na2CO3 B. AgNO3 C. MgO D. Cu(OH)2 6.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C. 食盐水 D. 石灰水 7.人体胃液里的胃酸,是胃壁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以帮助消化,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A. 碳酸 B. 硫酸 C. 硝酸 D.盐酸 8.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稀硫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Cu→CuSO4 B. Al2O3→Al2(SO4)3 C. Fe2O3→FeSO4 D. Fe→Fe2(SO4)3 9.能除去HNO3中少量的盐酸的试剂是 A. NaOH B. AgCl C. Zn D. AgNO3 10.只有一种试剂可直接将NaCl、Na2CO3、AgN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 A. 稀硝酸 B. 稀盐酸 C. 酚酞试液 D. 蒸馏水 11.下列物质中,能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的是 A. 食盐水 B. 酚酞试液 C. 蒸馏水 D. 硝酸钾溶液 12.下列物质与硫酸反应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A. Fe B. Zn C. Cu(OH)2 D. NaOH 13.下列固体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固体物质不能消失的是 A. 氧化铜 B. 氢氧化铜 C. 硫酸钡 D. 碳酸钠 14.下列各组溶液中,可用稀硫酸加以区别的是 A. Na2SO4、BaCl2、KNO3 B. NaOH、Ba(OH)2、K2CO3 C. NaNO3、Ba(OH)2、NaCl D. NaOH、NaNO3、BaCl2 15.将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A. 颜色发生变化 B. 发生化学变化 C. 质量减少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 16.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17.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盐酸后过滤,不能将混有的杂质除净的是 A.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B.Na2SO4中混有少量的CaCO3 C.NaCl中混有少量的Na2CO3D.炭粉中混有少量的镁粉 18.用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在白纸上画图,晾干后的白纸上无痕迹。再用下列何种溶液,可以使白纸上出现红色图象

初中化学推断题经典例子大全有答案汇编

学习-----好资料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附答案) 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1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C 高YD 过量稀盐B A 溶液①③ 加2FGE④红色固体浅绿色溶液无色气体 (1)A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C物质固态时的名称,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的原因是, 写出物质G和A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气体D的化学式为,白色沉淀E的化学式为,钡盐B 的化学式为。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3据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 ;;滤液C中的溶质是)沉淀甲是(1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NaClNaCl的质量比原样品中(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溶液,固;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的质量 。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为是气体单质,D、F是最常见的金属,BCDC、、E、F、G七种物质,B现有A、、.5 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浅绿色溶液, 。D_________,F_________ (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C→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2 ()写出 种是化合种是单质,325EDCBA、、、、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种无色气体,其中.6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请写出你的推断结果:,,, NaClMgSO、HCl、NaOH、溶液中的一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稀、、BC、有A.74种。某同学只用紫色石蕊试液就将这四种溶液鉴别出来了。实验现象为:不变蓝,BD四种溶液的试管中,A)将紫色石蕊试液分别滴入装有A、B、C、(1 D变红;变,C、中有白色沉淀中无明显现象,DD溶液的试管中,C2)另取A分别加入装有C、(生成。MgSO___________;溶质为的溶液是根据上述实验可知,A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4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B,该溶液

化学计算题经典例题经典

化学计算题经典例题经典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化学兴趣小组取26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放在烧杯中,向其中加入9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5g,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 【答案】(1)11克(2) 26.7% 【解析】 试题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反应前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的,所以二氧化碳的质量=26+90-105=11克,反应后的溶质是CaCl2,而溶液的质量等于105克减去石灰石中的不反应的杂质的质量,设:石灰石中CaCO3质量为X,生成的CaCl2质量为Y, CaCO3+ 2HCl==CaCl2 + CO2↑ + H2O 100 111 44 X Y 11克 列比例式:100:X=44::11克解得:X=25克 111:Y=44:11克解得:Y="27.75" 克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7.75/105-(26-25)×100%≈26.7%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相关计算 2.将25.6 g NaCl和MgCl2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126 g水中配成溶液,再将20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不断加入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求: (1)上表中m的值为多少。___________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答案】8.7 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第一次加入40g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得到沉淀2.9g,第四次实验加入40g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增加了,说明第一次实验中40g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只能生成2.9g沉淀,所以第三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及其讲解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讲解 [例1] 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符合事实的是() A. Na2O+H2O=2NaOH B. KOH + NaNO3= NaOH + KNO3 C. 2Ag + H2SO4(稀)=Ag2SO4 + H2↑ D. 2Fe+6HCl=2FeCl3+3H2↑ 解析:A正确,活泼金属对应的氧化物(如:K2O、CaO、BaO、Na2O等)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对应的碱。 B有错,KOH属于碱, NaNO属于盐,二者之间的反应属复分解反应,该反应 3 的条件是:①两种反应物都可溶;②生成物中应有难电离的物质:如水、气体和沉淀。显然,该反应生成物的条件不符合②。 C错,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D错,单质铁跟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含铁化合物中的铁表现+2价,该反应应生成FeCl2,而不是FeCl3。 答案:A 说明: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①金属活动顺序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③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等)。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3)检查所注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4)检查所注生成物的状态是否正确。 (5)检查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 书写电离方程式一般可按下列方法:

(1)左边写出电离物质的化学式,观察其原子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 (2)将正价部分和负价部分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开写在右边。 (3)将原化学式中各原子或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分别改写成其表示符号前的系数,并去掉原有的括号。 (4)将原化学式中的正负化合价改写成对应符号的电荷并标在符号的右上角。 (5)检查电离前后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检查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无误后,将左右两边用“====”连接。 [例2] 下列反应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 A. 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B. 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应的分类,理解各反应类型的含义。 四种基本类型(指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形式来划分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从氧的得失来划分的;而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是根据反应前后热量的变化来划分的。同一个反应可能有一种、两种或三种分类法(如:2H2+O2点燃2H2O,是化合反应,又属氧化反应,也属于放热反应)。显然,选项A中的两种反应无包容关系;B中的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C中两种反应是交叉关系,但有很多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在D中,有许多还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答案:B [例3] 表中1~5组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题眼”归纳

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题眼”归纳

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题眼”归纳

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⑴ 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 ⑵ 溶液颜色:CuCl2、CuSO4(蓝色);FeCl2、FeSO4(浅绿色);FeCl3、Fe2(SO4)3(黄色)。

⑶ 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⑷ 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 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 3.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H2O);催化剂(KCIO3分解制O2);高温(CaCO3分解,C、CO还原CuO、Fe2O3);加热(KCIO3、KMnO4、Cu2(OH)2CO3等的分解,H2还原CuO、Fe2O3)。 4.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⑴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⑵ 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⑶ 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⑷ 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⑸ 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⑹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⑺ 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⑴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I。 ⑵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⑶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⑷ 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 ⑸ 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

中考复习初中化学经典模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l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 C蛋白质水解转变为氨基酸D.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纯碱 B、天然气 C、钢 D、矿泉水 3.钛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TiOx,其中铁元素和钛元素的化合价均显+3价。则x为 A、2 B、3 C、4 D、6 4.空气质量周报中,不在监测报告中的是 A.二氧化硫B.可吸入性颗粒物C.二氧化碳D.二氧化氮 5.养鱼池中常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池水中的含氧量,这里的“氧”指 A.氧元素 B.氧分子 C.氧原子 D.氧离子 6.做馒头时要在发酵好的面团中加食用碱,以便产生气体使馒头疏松多孔,面团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的酸碱性是: A.酸性B.碱性C.中性D.无法判断 7.“庄稼一枝花,离不开肥当家”。化学肥料与传统农家肥配合使用,对促进农作物增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硝酸铵NH4NO3 B.碳酸氢钾KHCO3 C.尿素CO(NH2)2 D.磷酸二氢铵NH4H2PO4 8.下列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元素的是 9.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100g,下列操作错误的图示是 5% NaCl 取用氯化钠固体 A 量取蒸馏水 B 氯化钠溶解 C 溶液装瓶贴 签 D 10.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Ⅰ号”送上月球。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其原理如下,2NH4ClO4N2↑+Cl2↑+4R↑+2O2↑,试确定R的化学式。 A.H2O B.HCl C.NH3 D.H2 11.下面是几种农作物生长对土壤pH要求的最佳范围:茶:5.0—5.5;西瓜:6.0—6.5;大豆:6.0— 7.0;玉米:6.8—8.0。如果化工厂大量使用烟煤作燃料,在工厂四周的土地上最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西瓜B茶C玉米D大豆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KNO3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B.从环境保护角度,未来的理想燃料是氢气 C.农作物的茎、叶生成茂盛,叶色浓绿是因为土壤中氮肥充足的原因 D.档案等资料的书写要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初中化学方程式经典例题解析汇总

初中化学方程式经典例题解析汇总 [知识网络] 本专题要求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以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理解参加反应的和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关系。学会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的化学计算。 [典例剖析] 例1、已知5gA与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和若干克D。若制取8gD,则需__________gA。 解析: 此题要求说明了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按一定质量比进行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图表如下(若D、A的质量为x、y): A + B → C +D 5g 2g 3g x y 8g 由质量守恒定律:x=5g+2g-3g=4g,即A、D的质量比为5∶4,则可以通过计算推知y=10g 答案:10 例2、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CH3OH+nO2mCO2+2CO+16H2O。若反应生成3.6g水,请计算: ⑴m值是__________。 ⑵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 解析:

此题要求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去确定计量数。质量守恒定律不仅体现在宏观上总质量相等、元素的质量相等,还体现在微观上原子个数相等。根据碳原子数反应前后相等,8=m+2,m=6;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为8+2n=6×2+2+16,n=11,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由生成3.6g水,求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答案: (1)6; (2)8+2n = 6×2+2+16,n =11 设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x, 8CH3OH + 11O26CO2 + 2CO + 16H2O 11×32 16×18 x 3.6g x=4.4g 答:参加反应的氧气为4.4g。 例3、如图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和Al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B.X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 C.X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初三化学经典推断题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衡 一、考点、热点回顾 1、固体物质的颜色 A 白色固体:氧化钙 CaO 、氢氧化钙Ca(OH)2 、碳酸钠Na2CO3、碳酸钙CaCO3、氢 氧化钠NaOH、 B 黄色固体:硫粉S C 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Fe2O3、铜Cu D 蓝色固体:胆矾CuSO4.5H2O E 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G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 H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2、生成沉淀的颜色 A 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氯化银AgCl、硫酸钡BaSO4 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氢氧化镁Mg(OH)2、 碳酸钙CaCO3、碳酸钡BaCO3 B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 C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Cu(OH)2 3、溶液的颜色 A 蓝色溶液Cu2+:硫酸铜CuSO4、硝酸铜Cu(NO3)2 、氯化铜CuCl2等 B 黄色溶液Fe3+: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2(SO4)3、硝酸铁Fe(NO3)3等 C 浅绿色溶液Fe2+:氯化亚铁FeCl2、硫酸亚铁FeSO4、硝酸亚铁Fe(NO3)2等 D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E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F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4、气体的颜色 A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B 黄绿色气体:氯气 C 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解题技巧:抓住题目的题眼进行突破,常见的题眼就是上述物质的颜色与状态,还有就是某些物质的制备原理 二、典型例题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衡 一、考点、热点回顾 1、固体物质的颜色 A 白色固体:氧化钙 CaO 、氢氧化钙Ca(OH)2 、碳酸钠Na2CO3、碳酸钙CaCO3、氢 氧化钠NaOH、 B 黄色固体:硫粉S C 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Fe2O3、铜Cu D 蓝色固体:胆矾CuSO4.5H2O E 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G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 H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2、生成沉淀的颜色 A 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氯化银AgCl、硫酸钡BaSO4 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氢氧化镁Mg(OH)2、 碳酸钙CaCO3、碳酸钡BaCO3 B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 C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Cu(OH)2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单元中考真题汇编含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单元中考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化学推断题 1.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Na2SO4、Ba(NO3)2、K2CO3、KOH、CuSO4、Mg(NO3)2和K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K2CO3和“纯碱”的化学性质相似;MgCO3微溶于水,不考虑为沉淀。 (实验步骤) 步骤Ⅰ: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呈无色。初步结论:原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 步骤Ⅱ:将步骤Ⅰ中的混合物过滤,进行下一步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小明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滤液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方案: 请说明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理由______。 (猜想假设)小红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固体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 ①Mg(OH)2②BaSO4③BaCO3④Mg(OH)2、BaSO4⑤BaSO4、BaCO3 ⑥Mg(OH)2、BaCO3⑦Mg(OH)2、BaSO4、BaCO3 (实验探究二)小红同学对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方案: 写出(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实验验证,原粉末中仍不能确定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2.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B在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和C的物质类别相同,它们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由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邻的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其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D物质是; (2)若C是一种不溶性的固体,则C可能是; (3)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A~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C、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A和X反应的现象是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则A为____,B为____,D与E发生的化学反应_____(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2)若A、B、C、D、E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和X反应的现象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D为_____,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 (1)甲+HCl→NaCl+H2O,甲物质可以是、(填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上述转化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请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化学方程 式. (3)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E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固态,D为液态,E为气态;A、B、C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 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B→C:; C→A:. 5.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铜、氢氧化钠、硝酸镁,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鉴定它们,做如下实验: (1)将该固体物质全部溶解于水中,得到无色溶液a。

化学方程式经典例题1

化学方程式经典例题1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有两种单质和两种氧化物B.反应前后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中有一种单质三种化合物,故A不正确;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故B不正确;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是错误的叙述,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C不正确; D、反应物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生成物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故D正确。故选D。 2.如图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受热至完全反应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剩余固体的质量B.生成氧气的质量 C.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D.氯酸钾的质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固体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分解,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与图象对应;故符合题意;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直到反应结束为止,与图像不对应;故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与图象不对应;故不符合题意; 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由于需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氯酸钾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氯酸钾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分解,氯酸钾的质量为0,与图象不对应。故不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3.已知、、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 D.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子分解为原子,故分子一定发生改变,正确; B. 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 C. 该反应可表示为3X+Y=2Z,错误; D. 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正确。故选C。 4.为快速降低空气污染物SO2的含量,环保部门用飞机在空中喷洒X粉末,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A.CaCO3B.Na2CO3C.H2O D.CaO 【答案】A 【解析】 2X+2SO2+O2=2CaSO4+2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X 的化学式是CaCO3。故选A。 5.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 A.H2B.NaCl C.HCl D.HClO 【答案】B 【解析】 【分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