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化学总复习经典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总复习经典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总复习经典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总复习经典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总复习经典习题(含答案)

典型例题

1.某种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稀有气体

B.该物质肯定是纯净物

C.该物质肯定是单质

D.该物质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解析:由于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几种单质,如碳元素可以形成金刚石、石墨、C60等单质。而物质又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当一种元素只构成一种单质时,该物质为纯净物;当一种元素构成的几种单质混合在一起时,则为混合物。故D 正确而B、C不一定正确。而单质不一定是稀有气体,还可能有其它的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故A也不全面。因此,若某物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该物质可能为单质,也可能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答案:D。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粒子为原子时,n的数值为;

该粒子为阳离子时,n的数值为;

该粒子为阴离子时,n的数值为。

解析:该粒子核外共有18个电子,如果该粒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8,则为中性原子;如果该粒子核内的质子数大于18,应是带有正电荷的阳离子;如果该粒子核内质子数小于18,应是带有负电荷的阴离子。因此,要清楚原子与阴、阳离子在结构上的差别。

答案:18;大于18;小于18

3.有一包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适量炭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样品,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把足量的盐酸滴入冷却后的残渣中,残渣全部溶解,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问:

(1)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

(2)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实验过程中肯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为证明它是否存在。你认为可采取的方法是,该方法所依据的化学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析:对于这类问题,抓住特征反应就找到了突破口。由①知,产生的气体是CO2。而能产生CO2的反应有三种:碳酸钙分解、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由②知,残渣全部溶于酸,因铁、氧化钙能与酸反应而铜不能,故残渣不可能是铜,说明原混合物中一定没有氧化铜。铁与盐酸产生的氢气可燃,故肯定有炭粉与氧化铁。而碳酸钙有否则无法确定,只能利用碳酸钙与盐酸作用产生CO2的反应来确认。

答案:(1)氧化铜

(2)炭粉和氧化铁;3C+Fe2O33CO↑+2Fe,Fe+2HCl=FeCl2+H2↑

(3)碳酸钙;取样品加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4.某红色氧化物A在高温下与CO反应生成黑色粉末B(块状是银白色),同时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向黑色粉末B中加入稀盐酸后,在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D的同时溶液变为浅绿色E。

(1)试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

(2)试写出红色氧化物A在高温下与CO反应生成黑色粉末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这是一道实验推断题,选好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突破口是红色的氧化物,在高温下与CO反应生成的黑色粉末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说明该氧化物A应是Fe2O3。再按题意就不难推出其他物质了。

答案:(1) Fe2O3;Fe;CO2;H2;FeCl2

(2) 3CO+Fe2O33CO2+2Fe

5.有一不纯的CO气体,其中混有少量水蒸气和CO2。现提供如下图中的装置(每种装置均有若干个),若用来:①证明混有这两种气体;②除去这两种气体;③确认CO2已除尽。请回答:

(1)甲装置的作用是;丙装置的作用是。

(2)为达到①~③的目的,请用各装置接口的代号,表示出正确的连接顺序。

不纯的CO →

的CO

解析:如何达到实验的三个目的是本题解答的关键。要正确回答本题,必须知道三个装置的作用,混合气体通过各装置后成分的变化。另外,还要注意甲、丙两装置中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的确定。

由题意可知,①为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水蒸气,应选用乙装置(无水硫酸铜变蓝),为证明混合气体中含CO2应选用丙装置(石灰水变浑浊)。②除去水蒸气应选用甲装置,除去CO2仍可选用丙装置。③确认CO2已除尽也需选用丙装

置(石灰水变浑浊)。

为达到①~③的目的,在选择连接顺序时,要先证明溶液中有这两种气体,然后再除去这两种气体。按照气体净化的一般原则,要先除杂后干燥。证明时不能先通过石灰水,否则会带出水蒸气,不能证明原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除去气体时,应先用石灰水除去CO2,再确认CO2已除尽(仪器丙将重复使用)时,才能使用浓硫酸干燥气体。

答案:(1)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原来的以及通过石灰水带出的);证明混

合气体中含CO 2,除去CO 2,并确认CO 2已除尽。

(2) c 、d 、e 、f 、e 、f 、b 、a 或d 、c 、e 、f 、e 、f 、b 、a

6.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均匀混合,从中取出15.04 g 加热至不再放出气体为

止,剩下11.2 g 固体。再另取30.08 g 此混合物,加热片刻后剩下28.16 g 固体。

求第二次加热后剩余的固体中各种物质的质量。

解:由题意可知,第一次取的药品中氯酸钾已分解完全,而由相对量的比较

可看出第二次取的药品中氯酸钾没有完全分解。因此,剩余固体中就有氯酸钾、

氯化钾和二氧化锰三种物质。

(1) 设第一次取的药品15.04 g 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

氧气的质量为15.04 g -11.2 g =3.84 g

245 96

x 3.84 g x

245=g 84.396 x =9.8 g (KClO 3) m (MnO 2)=15.04 g -9.8 g =5.24 g

由此可知,第二次所取的药品30.08 g 中应有KClO 3为9.8 g ×2=19.6g ,MnO 2

为5.24 g ×2=10.48g 。

设第二次所取的药品30.08 g 中氯酸钾反应的质量为y ,

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30.08 g -28.16 g =1.92 g

g 84.3g 8.9=g 92.1y y =4.9 g (反应的KClO 3)

剩余固体中:m (KClO 3)=19.6g -4.9 g =14.7 g

m (KCl )=28.16 g -14.7 g -10.48g =2.98 g

答:剩余固体中,KClO 3为14.7g ,KCl 为2.98 g ,MnO 2为10.48g 。

应用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原子不显电性,说明原子内的电子数等于中子数

B .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 . 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2.下列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 钢铁生锈

B .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 . 燃放鞭炮

D .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

3.下列物质中,常温下属于气态化合物的是 ( )

A . 干冰

B . 氢气

C . 空气

D . 熟石灰

4.下列物质燃烧后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 A . 煤 B . 汽油 C . 氢气 D . 硫粉

5.下列说法中,最恰当的是()

A.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单质

B.空气是几种元素的混合物

C.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D.空气是一种氧化物

6.对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来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B.它们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

C.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7.下列物质名称与化学式表示一致的是()

A.干冰(CO2)

B.醋酸(C2H4O2)

C.石灰石[Ca(OH)2]

D.

煤气(CH4)

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单质,后一种是氧化物的是()

A.红磷、氧气

B.冰、氧化汞

C.氯气、五氧化二磷

D.镁条、氢氧化钾

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给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B.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来的试剂瓶

C.用镊子夹取粉末状固体

D.熄灭酒精灯时,要用嘴吹灭

10.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一定量二氧化锰,这是为了()

A.制取更多的氧气

B.使氯酸钾又快又多地生成氧气

C.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D.使氯酸钾在较低温度下分解

1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完全燃烧后生成的质量()

A.小于镁条的质量

B.大于镁条的质量

C.等于镁条的质量

D.无法确定

12.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C+CO22CO

B. C+2CuO2Cu+CO2↑

C. CaCO3CaO+CO2↑

D. 2KMnO4K2MnO4+MnO2+O2↑

13.下列物质间的比较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铁的质量分数:生铁>钢

B.含有氢的质量分数:煤>石油

C.海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氢>氧

D.铁元素的质量分数:Fe3O4>Fe2O3

14.下列有关物质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氢气用于充灌气球

B.二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

C.氧气用于做液氧炸药

D.干冰用于保存易腐败食品

15.下列物质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的是()

A. CuO

B. CaO

C. MgO

D. Na2O

二、填空题

16.将下面的A、B、C、D序号填入相应空格:

(1)氧气能助燃(2).电视机打开有了图像

(3)氢气燃烧生成水(4)空气是无色无味气体

A.物理性质

B.物理变化

C.化学性质

D.化学变化

17.在①氯化钠,②水,③汞中,用序号填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18.根据下列要求,选取以下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水、氢气、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铁、氧化钙、盐酸、硫酸、氢氧化铜、氢氧化钙、氯酸钾、硫酸铜。

①最轻的气体;②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的气体;③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酸;④燃烧石灰石生成的固体产物;⑤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⑥能形成蓝色溶液的物质;⑦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⑧加热能放出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气体的物质;⑨铁和盐酸反应生成的含铁的化合物;⑩能用于冶炼金属的一种化合物(作还原

剂) ;⑾铁锈的主要成份。

19.烧水的铝壶中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适量的稀盐酸可以除掉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盐酸用量过多,会损坏铝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0.某元素R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为,它与氯元素组成的

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Cl2,则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21.某物质的化学式为X2Y3,X与Y的质量比为9∶8,则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若Y为氧元素,则此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三、简答题

22.在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加热时也能迅速放出氧气,原因是

23.镁、铁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如:

(1)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来制造闪光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中常含有微量细小的还原性铁粉,铁粉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转化为亚铁盐,起到补血的作用。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实验题

24.如图,有下列五种仪器,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过滤或向口径容器中转移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2)检验氢气纯度时用到的是;

(3)可作反应容器,并且能盛较多液体的是;

(4)制取H2、CO2时用装置D而不用E,原因

是。

五、计算题

25.将3.6 g 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固体剩余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7.6%,求固体剩余物中氧化钙的质量。

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燃烧、汽化

B.发光、着火点

C.挥发性、导电性

D.易燃性、自燃

2.下列四种物质中,其中一种物质能与另外三种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

A. O2

B. Fe

C. H2SO4

D. CuSO4

3.下列物质中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的是()

A.铜绿、氧化镁

B.空气、石灰水

C.矿泉水、水煤气

D.海水、胆矾

4.关于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K2S中,钾原子显+1价,硫原子显-2价

B.在锌粒中,锌元素显-2价

C.在化合物中,氧元素一定显-2价,氢元素一定显+1价

D.在任何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

5.为了森林防火,常常在树林中间留出一定距离的通道,其原因是()

A.便于通风

B.隔离可燃物

C.方便交通

D.隔绝空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②二氧化硫由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

③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④二氧化硫由一个硫元素和二个氧元素组成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按硫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物质为:KHS、S、M、Al2(SO4)3、,其中物质M可能是()

A. H2S

B. Na2SO4

C. SO3

D. SO2

8.在下列变化中,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

B.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

C.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炭粉反应

9.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B.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D.无法判断

10.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氮的氧化物,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其中一种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7%,它是()

A. N2O

B. NO2

C. NO

D. N2O5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

.....选项符合题意。)

11.既具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气体是()

A.氢气

B.活性炭

C.一氧化碳

D.木炭

12.下列物质分别在充满氧气的密闭瓶内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瓶塞难以开启的是()

A.红磷

B. 木炭

C. 硫磺

D. 氢气

13.下列实验中,能有效区别H2、CO、CH4三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

A.分别点燃后,观察火焰的颜色

B.分别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

C.分别点燃后,检验燃烧后的产物

D.分别用小老鼠检验

14.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加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加入铁钉,片刻后取出铁钉观察,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试判断下列有关结论中,正确的是()

A.不溶物一定是铜

B.不溶物一定是硫酸铜

C.不溶物一定含有铜,但不一定含有铁

D.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但不一定含有硫酸铜

15.关于Na2SO4、Na2S、H2S、SO2 4种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硫元素

B. 都含有硫单质

C. 都含有一个硫原子

D. 都是化合物

三、填空题

16.将下列化学符号或结构示意图的序号写在相应空格处:

表示离子的有;表示原子的有;电子层排布相同的有;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有。

17.酒精是色,具有的液体,易,能与水以互溶,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化学式为,学名。

18.某种无色气体可能含有N2、CO、CO2、H2,使该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紫色石蕊试液,没有变色。通过加热的CuO时有红色物质出现。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时,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则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19.有Fe、Fe2O3、FeO、CuO四种物质,从它们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否继续得氧或失氧的角度分析:

(1)只能用作还原剂的是;

(2)只能用作氧化剂的是;

(3)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的是。

20.A、B、C、D都是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①B和C在高温下反应生成A。②A和氧气反应生成B。③C和氧气反应也生成B。④B和石灰水反应生成D和水。⑤D和盐酸反应放出B。

(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 、B 、C 、

D 。

(2)①~⑤写出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⑤。

四、实验题

21.如右图所示,集气瓶中事先收集了一种无色无味

的气体,烧杯用带导管(导管一端事先绑好一个气球)的胶

塞塞紧。当拔出胶塞,迅速倒入浓NaOH溶液后,立即

塞紧振荡,可看到气球逐渐涨大,瓶中气体可能

是,试着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

式。

22.已知有如下反应可以发生:HCl+NaOH=NaCl+H2O,浓硫酸可吸水,CuSO4(白)+5H2O=CuSO4·5H2O(蓝)。如下图所示,将锌粒放入盛有稀盐酸容器中,反应发生一段时间后,给装置D中的药品加热,稍后可见E中白色粉末变蓝。请回答:

(1) E中白色粉末变蓝说明D中反应产物有生成,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的作用是,装置C 的作用是。

(3) A装置中反应发生一段时间后,再给装置D中药品加热,其目的

是。

五、计算题

23.加热氧化铜与木炭的混合物30 g,经过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21.6 g。求反应中有几克氧化铜被还原了。

六、创新题

24.某学生用一支底部有破洞的试管和一个广口瓶组装成制CO2的装置(如图所示),在铜网上应盛放,广口瓶中应盛有。若将铜网换成铁网,那么产生的后果

是,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 案

应用练习

一、1. C 2. B 3. A 4. C 5. C 6. D 7. A 8. C 9. A 10. D 11. B 12. B

13. D

14. B 15. C

二、16. (1) C (2) B (3) D (4) A

17. ②;③;①

18. H 2;N 2;HCl ;CaO ;H 2O ;CuSO 4;Cu(OH) 2;KClO 3;FeCl 2;CO ;Fe 2O 3 19. CaCO 3+2HCl =CaCl 2+H 2O +CO 2↑;2Al +6HCl =2AlCl 3+3H 2↑ 20. MgO

21. 27∶16; 102

三、22. 高锰酸钾可在较低温度下分解生成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可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而使氯酸钾在较低温度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

23. (1) O 2+2Mg 2MgO (2) Fe +2HCl =FeCl 2+H 2↑

四、24. (1) B (2) A (3) C (4) E 装置中长颈漏斗没有浸在液面下,会导致生成的气体从这里逸出。

五、25. 解:固体剩余物中的钙元素应和3.6 g CaCO 3中的钙元素质量相等。即

3.6 g ×)CaCO ()Ca (3M M ×100%=3.6 g ×40%×100%=1.44 g 则剩余固体为57.6%g 4

4.1=2.5 g

生成CO 2的质量为3.6 g -2.5 g =1.1 g

设生成1.1 g CO 2时,生成CaO 的质量为x ,

CaCO 3CaO +CO 2↑

56 44

x 1.1 g x 56=g

1.144 x =1.4 g 答:剩余固体中氧化钙为1.4 g 。

能力测试

一、1. A 2. B 3. D 4. D 5. B 6. A 7. D 8. C 9. C 10. C

二、11. AC 12. AD 13. C 14. C 15. AD

三、16. ①④⑤;⑥⑦;⑤⑥;②

17. 无;特殊气味;挥发;任意比;C 2H 5OH ;酒精

18. H ;CO 和CO 2;N 2;H 2+CuO Cu +H 2O

19. (1) Fe (2) Fe 2O 3、CuO (3) FeO

20. (1) CO ;CO 2;C ;CaCO 3

① C +CO 22CO

② 2CO +O 22CO 2

③ C +O 2CO 2

④ Ca(OH)2+CO 2=CaCO 3↓+H 2O

⑤ CaCO 3+2HCl =CaCl 2+H 2O +CO 2↑

四、21. CO 2;2NaOH +CO 2=Na 2CO 3+H 2O

22. (1) H 2O ;Zn +2HCl =ZnCl 2+H 2↑;H 2+CuO Cu +H 2O

(2) 吸收稀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干燥H 2

(3) 排尽试管内空气,防止加热时,H 2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

五、23. 解: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减少的质量为产生的CO 2质量。

m (CO 2)=30 g -21.6 g =8.4 g

设被还原的CuO 的质量为x

C +2CuO 2Cu +CO 2↑

2×80 44

x 8.4 g x

160=g 4.844 x =30.5 g 答:有30.5 g CuO 被还原。

六、24.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铁网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使制得的CO 2不纯;Fe +2HCl =FeCl 2+H 2↑

初中化学推断题经典例子大全有答案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附答案) 1.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 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A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 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 ,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气体D 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E 的化学式为 ,钡盐B 的化学式为 。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红色固体 ③ A B D E F C G Y 高温 ② X 溶液 过量稀盐酸 ① O 2 加热 ④ 无色气体 浅绿色溶液

3.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 据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 )沉淀甲是 ;滤液中的溶质是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 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 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 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5.现有A 、B 、C 、D 、E 、F 、G 七种物质,C 、F 是最常见的金属,B 是气体单质,D 为 浅绿色溶液,G 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D_________,F_________。 (2)写出C →A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3种是化合 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九年级化学化学综合题试题经典及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综合题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中考化学综合题 1.Ⅰ.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可选用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_(选填序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可选用发生装置C或B,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此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甲酸(HCOOH)溶液滴加到浓硫酸中制CO气体,可选用的制取装置是 ______(选填序号)。该反应中浓硫酸既是催化剂又是脱水剂,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Ⅱ.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到一定量的稀氯化铜溶液中,出现蓝绿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该同学对生成蓝绿色而不是蓝色固体的现象产生疑惑。 (查阅资料) (1).CuCl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蓝色固体(Cu(OH)2),在氢氧化钠较少的情况下会生成蓝绿色碱式氯化铜(Cu x(OH)y Cl z),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 (2).Cu(OH) 2在60℃开始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100℃分解完全。碱式氯化铜在300℃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氯化氢,在400℃分解完全。 (猜想)蓝绿色固体可能是:①Cu(OH)2;②Cu x(OH)y Cl z晶体;③_______。猜想①的理由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验证)该同学取31.25g蓝绿色固体,加热至100℃出现黑色固体。则猜想________不正确。继续加热到400℃至质量不再改变,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如图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装置中药品足量)。 (实验数据)①最终得到剩余固体24.00g; ②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得到固体14.35g; ③浓硫酸装置中数据如表。 加热前100℃400℃ 250.00g251.80g253.60g

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易错题精选经典

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易错题精选经典 一、中考化学综合题 1.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1)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他所说的“可燃空 气”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水,可得出“水是一个结 合物而不是简单元素”。 (2)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 铁,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若生成1g氢气,则理论上铁制枪管应增重_____g。实验发现枪管实际增重比理论数值大,其可能的原因是 _____。 (3)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 实验。现有某同学在水电解器中加入含酚酞的稀Na2SO4溶液,至充满管A和管B (Na2SO4)溶液呈中性且不参与反应)。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2所示。电解结束后将容器内所有液体倒入烧杯中,溶液呈无色。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硫酸钠在水中形成自由移动的Na+和SO42﹣,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电极N与电源负极相连 ②电解后,管A中生成的微粒有_____(填微粒符号)。 (4)当温度、压强分别超过临界温度(374.2℃)和临界压强(22.1MPa)时的水称为超临界水。现代研究表明:超临界水能够与氧气以任意比例互溶,由此发展了超临界水氧化技 术。550℃时,测得乙醇(C2H6O)的超临界水氧化结果如图3所示。 注:δ(分布分数)表示某物质分子数占所有含碳物质分子总数的比例。 如δ(CO) CO分子数 所有含碳物质分子总数 图中CO的分布分数先增后降的原因是_____。 【答案】H2 3Fe+4H2O 高温 Fe3O4+4H2 8 枪管外壁部分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增重 ac O2和H+在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乙醇先氧化成CO,CO再氧化成CO2【解析】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及其讲解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讲解 [ 例1] 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符合事实的是( ) A. Na2O+H2O= 2NaOH B. KOH + NaNO 3= NaOH + KNO 3 C. 2Ag + H 2SO4 (稀)=Ag 2SO4 + H 2 f D. 2Fe+6HCI=2FeCI 3+3H2T 解析:A 正确,活泼金属对应的氧化物(如:K 2O、CaO、BaO、Na2O 等)能直接跟水 化合生成对应的碱。 B有错,KOH属于碱,NaNO s属于盐,二者之间的反应属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条件 是:①两种反应物都可溶;②生成物中应有难电离的物质:如水、气体和沉淀。显然,该 反应生成物的条件不符合②。 C 错,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D 错,单质铁跟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含铁化合物中的铁表现+2 价,该反应 应生成FeCb,而不是FeCb。 答案:A 说明: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如:① 金属活动顺序②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③ 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等) 。 (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 3)检查所注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 4)检查所注生成物的状态是否正确。 ( 5)检查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 。 书写电离方程式一般可按下列方法: ( 1)左边写出电离物质的化学式,观察其原子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 ( 2)将正价部分和负价部分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开写在右边。 ( 3)将原化学式中各原子或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分别改写成其表示符号前的系数,并去掉原有的括号。 ( 4)将原化学式中的正负化合价改写成对应符号的电荷并标在符号的右上角。 ( 5)检查电离前后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检查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无误后,将左右两边用“”连接。 [ 例2] 下列反应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 ) A. 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B. 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应的分类,理解各反应类型的含义。

(完整版)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汇总

初四化学酸碱盐专项练习 化学酸碱盐(一) 1.今有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若要把稀硫酸鉴别出来,最好选用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的酸最好是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C. 稀硝酸 D. 浓硫酸 3.盐酸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这是因为盐酸 A. 具有吸水性 B. 能跟碱反应 C. 能跟金属反应 D. 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4.等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 铁 B. 锌 C. 铝 D. 镁 5.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既不生成沉淀,又无气体放出,且溶液显无色的是 A. Na2CO3 B. AgNO3 C. MgO D. Cu(OH)2 6.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C. 食盐水 D. 石灰水 7.人体胃液里的胃酸,是胃壁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以帮助消化,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A. 碳酸 B. 硫酸 C. 硝酸 D.盐酸 8.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稀硫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Cu→CuSO4 B. Al2O3→Al2(SO4)3 C. Fe2O3→FeSO4 D. Fe→Fe2(SO4)3 9.能除去HNO3中少量的盐酸的试剂是 A. NaOH B. AgCl C. Zn D. AgNO3 10.只有一种试剂可直接将NaCl、Na2CO3、AgN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 A. 稀硝酸 B. 稀盐酸 C. 酚酞试液 D. 蒸馏水 11.下列物质中,能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的是 A. 食盐水 B. 酚酞试液 C. 蒸馏水 D. 硝酸钾溶液 12.下列物质与硫酸反应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A. Fe B. Zn C. Cu(OH)2 D. NaOH 13.下列固体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固体物质不能消失的是 A. 氧化铜 B. 氢氧化铜 C. 硫酸钡 D. 碳酸钠 14.下列各组溶液中,可用稀硫酸加以区别的是 A. Na2SO4、BaCl2、KNO3 B. NaOH、Ba(OH)2、K2CO3 C. NaNO3、Ba(OH)2、NaCl D. NaOH、NaNO3、BaCl2 15.将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A. 颜色发生变化 B. 发生化学变化 C. 质量减少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 16.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17.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盐酸后过滤,不能将混有的杂质除净的是 A.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B.Na2SO4中混有少量的CaCO3 C.NaCl中混有少量的Na2CO3D.炭粉中混有少量的镁粉 18.用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在白纸上画图,晾干后的白纸上无痕迹。再用下列何种溶液,可以使白纸上出现红色图象

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

1.下列物质不能跟稀盐酸反应的是 A. 氢氧化钠 B. 氧化铜 C. 镁条 D. 二氧化碳 1.今有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若要把稀硫酸鉴别出来,最好选用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的酸最好是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C. 稀硝酸 D. 浓硫酸 3.盐酸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这是因为盐酸 A. 具有吸水性 B. 能跟碱反应 C. 能跟金属反应 D. 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4.等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 铁 B. 锌 C. 铝 D. 镁 5.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既不生成沉淀,又无气体放出,且溶液显无色的是 A. Na2CO3 B. AgNO3 C. MgO D. Cu(OH)2 6.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C. 食盐水 D. 石灰水 7.人体胃液里的胃酸,是胃壁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以帮助消化,胃酸的主要 成分是 A. 碳酸 B. 硫酸 C. 硝酸 D.盐酸 8.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稀硫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Cu→CuSO4 B. Al2O3→Al2(SO4)3 C. Fe2O3→FeSO4 D. Fe→Fe2(SO4)3 9.能除去HNO3中少量的盐酸的试剂是 A. NaOH B. AgCl C. Zn D. AgNO3 10.只有一种试剂可直接将NaCl、Na2CO3、AgN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 A. 稀硝酸 B. 稀盐酸 C. 酚酞试液 D. 蒸馏水 11.下列物质中,能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的是 A. 食盐水 B. 酚酞试液 C. 蒸馏水 D. 硝酸钾溶液 12.下列物质与硫酸反应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A. Fe B. Zn C. Cu(OH)2 D. NaOH 13.下列固体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固体物质不能消失的是 A. 氧化铜 B. 氢氧化铜 C. 硫酸钡 D. 碳酸钠 14.下列各组溶液中,可用稀硫酸加以区别的是 A. Na2SO4、BaCl2、KNO3 B. NaOH、Ba(OH)2、K2CO3 C. NaNO3、Ba(OH)2、NaCl D. NaOH、NaNO3、BaCl2 15.将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A. 颜色发生变化 B. 发生化学变化 C. 质量减少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 16.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17.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盐酸后过滤,不能将混有的杂质除净的是 A.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B.Na2SO4中混有少量的CaCO3 C.NaCl中混有少量的Na2CO3D.炭粉中混有少量的镁粉 18.用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在白纸上画图,晾干后的白纸上无痕迹。再用下列何种溶 液,可以使白纸上出现红色图象 A. 过量烧碱溶液 B. 适量稀硫酸溶液 C. 过量稀盐酸溶液 D. 适量硝酸 1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及其讲解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讲解 [例1] 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符合事实的是() A. Na2O+H2O=2NaOH B. KOH + NaNO3= NaOH + KNO3 C. 2Ag + H2SO4(稀)=Ag2SO4 + H2↑ D. 2Fe+6HCl=2FeCl3+3H2↑ 解析:A正确,活泼金属对应的氧化物(如:K2O、CaO、BaO、Na2O等)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对应的碱。 B有错,KOH属于碱, NaNO属于盐,二者之间的反应属复分解反应,该反应 3 的条件是:①两种反应物都可溶;②生成物中应有难电离的物质:如水、气体和沉淀。显然,该反应生成物的条件不符合②。 C错,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D错,单质铁跟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含铁化合物中的铁表现+2价,该反应应生成FeCl2,而不是FeCl3。 答案:A 说明: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①金属活动顺序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③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等)。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3)检查所注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4)检查所注生成物的状态是否正确。 (5)检查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 书写电离方程式一般可按下列方法:

(1)左边写出电离物质的化学式,观察其原子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 (2)将正价部分和负价部分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开写在右边。 (3)将原化学式中各原子或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分别改写成其表示符号前的系数,并去掉原有的括号。 (4)将原化学式中的正负化合价改写成对应符号的电荷并标在符号的右上角。 (5)检查电离前后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检查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无误后,将左右两边用“====”连接。 [例2] 下列反应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 A. 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B. 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应的分类,理解各反应类型的含义。 四种基本类型(指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形式来划分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从氧的得失来划分的;而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是根据反应前后热量的变化来划分的。同一个反应可能有一种、两种或三种分类法(如:2H2+O2点燃2H2O,是化合反应,又属氧化反应,也属于放热反应)。显然,选项A中的两种反应无包容关系;B中的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C中两种反应是交叉关系,但有很多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在D中,有许多还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答案:B [例3] 表中1~5组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初中化学方程式经典例题解析汇总

初中化学方程式经典例题解析汇总 [知识网络] 本专题要求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以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理解参加反应的和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关系。学会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的化学计算。 [典例剖析] 例1、已知5gA与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和若干克D。若制取8gD,则需__________gA。 解析: 此题要求说明了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按一定质量比进行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图表如下(若D、A的质量为x、y): A + B → C +D 5g 2g 3g x y 8g 由质量守恒定律:x=5g+2g-3g=4g,即A、D的质量比为5∶4,则可以通过计算推知y=10g 答案:10 例2、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CH3OH+nO2mCO2+2CO+16H2O。若反应生成3.6g水,请计算: ⑴m值是__________。 ⑵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 解析:

此题要求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去确定计量数。质量守恒定律不仅体现在宏观上总质量相等、元素的质量相等,还体现在微观上原子个数相等。根据碳原子数反应前后相等,8=m+2,m=6;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为8+2n=6×2+2+16,n=11,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由生成3.6g水,求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答案: (1)6; (2)8+2n = 6×2+2+16,n =11 设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x, 8CH3OH + 11O26CO2 + 2CO + 16H2O 11×32 16×18 x 3.6g x=4.4g 答:参加反应的氧气为4.4g。 例3、如图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和Al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B.X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 C.X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中考复习初中化学经典模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l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 C蛋白质水解转变为氨基酸D.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纯碱 B、天然气 C、钢 D、矿泉水 3.钛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TiOx,其中铁元素和钛元素的化合价均显+3价。则x为 A、2 B、3 C、4 D、6 4.空气质量周报中,不在监测报告中的是 A.二氧化硫B.可吸入性颗粒物C.二氧化碳D.二氧化氮 5.养鱼池中常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池水中的含氧量,这里的“氧”指 A.氧元素 B.氧分子 C.氧原子 D.氧离子 6.做馒头时要在发酵好的面团中加食用碱,以便产生气体使馒头疏松多孔,面团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的酸碱性是: A.酸性B.碱性C.中性D.无法判断 7.“庄稼一枝花,离不开肥当家”。化学肥料与传统农家肥配合使用,对促进农作物增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硝酸铵NH4NO3 B.碳酸氢钾KHCO3 C.尿素CO(NH2)2 D.磷酸二氢铵NH4H2PO4 8.下列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元素的是 9.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100g,下列操作错误的图示是 5% NaCl 取用氯化钠固体 A 量取蒸馏水 B 氯化钠溶解 C 溶液装瓶贴 签 D 10.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Ⅰ号”送上月球。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其原理如下,2NH4ClO4N2↑+Cl2↑+4R↑+2O2↑,试确定R的化学式。 A.H2O B.HCl C.NH3 D.H2 11.下面是几种农作物生长对土壤pH要求的最佳范围:茶:5.0—5.5;西瓜:6.0—6.5;大豆:6.0— 7.0;玉米:6.8—8.0。如果化工厂大量使用烟煤作燃料,在工厂四周的土地上最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西瓜B茶C玉米D大豆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KNO3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B.从环境保护角度,未来的理想燃料是氢气 C.农作物的茎、叶生成茂盛,叶色浓绿是因为土壤中氮肥充足的原因 D.档案等资料的书写要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初中化学总复习经典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总复习经典习题(含答案) 典型例题 1.某种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稀有气体 B.该物质肯定是纯净物 C.该物质肯定是单质 D.该物质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解析:由于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几种单质,如碳元素可以形成金刚石、石墨、C60等单质。而物质又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当一种元素只构成一种单质时,该物质为纯净物;当一种元素构成的几种单质混合在一起时,则为混合物。故D 正确而B、C不一定正确。而单质不一定是稀有气体,还可能有其它的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故A也不全面。因此,若某物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该物质可能为单质,也可能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答案:D。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粒子为原子时,n的数值为; 该粒子为阳离子时,n的数值为; 该粒子为阴离子时,n的数值为。 解析:该粒子核外共有18个电子,如果该粒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8,则为中性原子;如果该粒子核内的质子数大于18,应是带有正电荷的阳离子;如果该粒子核内质子数小于18,应是带有负电荷的阴离子。因此,要清楚原子与阴、阳离子在结构上的差别。 答案:18;大于18;小于18 3.有一包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适量炭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样品,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把足量的盐酸滴入冷却后的残渣中,残渣全部溶解,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问: (1)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 (2)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实验过程中肯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为证明它是否存在。你认为可采取的方法是,该方法所依据的化学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析:对于这类问题,抓住特征反应就找到了突破口。由①知,产生的气体是CO2。而能产生CO2的反应有三种:碳酸钙分解、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由②知,残渣全部溶于酸,因铁、氧化钙能与酸反应而铜不能,故残渣不可能是铜,说明原混合物中一定没有氧化铜。铁与盐酸产生的氢气可燃,故肯定有炭粉与氧化铁。而碳酸钙有否则无法确定,只能利用碳酸钙与盐酸作用产生CO2的反应来确认。 答案:(1)氧化铜 (2)炭粉和氧化铁;3C+Fe2O33CO↑+2Fe,Fe+2HCl=FeCl2+H2↑

初中化学推断题经典例子大全有答案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附答案) 1.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 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 《 (1)A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 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 ,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气体D 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E 的化学式为 ,钡盐B 的化学式为 。 、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 红色固体 ③ A B ! E F C G Y 高温 ② X 溶液 — 过量稀盐酸 O 2 加热 ④ 无色气体 浅绿色溶液

为 、 、 。 3.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 据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 ) )沉淀甲是 ;滤液中的溶质是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 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 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 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 5.现有A 、B 、C 、D 、E 、F 、G 七种物质,C 、F 是最常见的金属,B 是气体单质,D 为浅 绿色溶液,G 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D_________,F_________。 (2)写出C →A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3种是化合物。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初中化学经典之推断题专项练习题

初中化学推断题练习 1.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常温下是气体,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1)A的一种用途是 ; (2)B的化学式为 ; (3)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右图转化关系中没有涉及至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A、B、C、W、X、Y、Z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已知A、B、C是单质,W、X、Y、Z是化合物,且X和Y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1)分别写出A、Z的化学式: A 、Z。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3.下图是初中化学中某些常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其中X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A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B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A、X的化学式:A ;X。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右图中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常见的无色液体,F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甲是生活里常用的燃料。根据它们之间的转化 关系(有些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MnO2

(1)C的化学式是_____; (2)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反应。 5.如图所示,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C为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F可供给呼吸,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Y为单质,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的俗名为 ;(2)H的化学式为;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4)反应④的反应条件。 6.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B、C、D、E均含有同一种元素,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 (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D 。 E→A。 7.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B、C、D、E是单质,甲、乙、丙、丁是氧化物.已知:丙是红色固体,E是最清洁的燃料,丙高温下与乙反应可生成D.(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的化学式为; (2)甲的化学式可能为(只写一种) (3)丙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初中化学推断题经典例子大全有答案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附答案) 1.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 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A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 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 红色固体 无色气体 浅绿色溶液

样品 B 滤 液 甲 沉 淀 乙 沉 淀 C 滤 液 ① 水 溶解 ③ 过量 BaCl 2溶液 过滤 ② 过量 NaOH 溶液 过滤 ④ 过量 Na 2CO 3溶液 过滤 丙 沉 淀 D 滤 液 ⑤ 过量 盐酸 加热蒸发 固体丁 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 ,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气体D 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E 的化学式为 ,钡盐B 的化学式为 。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3.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 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 请根据上述除杂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沉淀甲是 ;滤液中的溶质是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 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 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 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初中化学推断题经典例子大全有答案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附答案) 1.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A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物质固态时的名称,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是。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的原因是,写出物质G和A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气体D的化学式为,白色沉淀E的化学式为,钡盐B 的化学式为。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红色固体 ③ A B D E F C G Y 高温 ② X溶液 过量稀盐酸 ① O2加热 ④ 无色气体 浅绿色溶液

样 品 A 溶 液 B 滤 液 甲 沉 淀乙 沉 淀 C 滤 液 ① 水 溶解 ③ 过量 BaCl2溶液 过滤 ② 过量 NaOH溶液 过滤 ④ 过量 Na2CO3溶液 过滤 丙 沉 淀 D 滤 液 ⑤ 过量 盐酸 加热蒸发 固 体 丁3.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 请根据上述除杂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甲是;滤液C中的溶质是;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 的质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5.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最常见的金属,B是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D_________,F_________。 (2)写出C→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3种是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https://www.wendangku.net/doc/ce15104686.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状态和颜色发生了变化 B、有放热和发光的现象产生 C、有气体放出 D、有其他物质生成 正确答案:D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解析: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时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判断物质的变化是中考的重要考点,无论是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力进行判断,还是以成语、俗语、古诗词为载体进行考查,都一定要透过表面现象,判断变化的实质——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正确答案:C 3、点燃蜡烛时,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火焰分三层,外层最亮 B、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熄灭后有白烟产生 D、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正确答案:C 4、某同学为分析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完成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蜡烛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 A、白烟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探究:(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灯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排除了假设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属于探究式习题,从题中可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些方法。回答此题需要有以下知识或生活经验: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片能液化成水;3、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不能燃烧。

中考初中化学总复习经典习题(含答案)

中考初中化学总复习经典习题(含答案) 典型例题 1.某种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稀有气体 B.该物质肯定是纯净物 C.该物质肯定是单质 D.该物质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解析:由于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几种单质,如碳元素可以形成金刚石、石墨、C60等单质。而物质又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当一种元素只构成一种单质时,该物质为纯净物;当一种元素构成的几种单质混合在一起时,则为混合物。故D正确而B、C不一定正确。而单质不一定是稀有气体,还可能有其它的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故A也不全面。因此,若某物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该物质可能为单质,也可能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答案:D。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粒子为原子时,n的数值为; 该粒子为阳离子时,n的数值为; 该粒子为阴离子时,n的数值为。 解析:该粒子核外共有18个电子,如果该粒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8,则为中性原子;如果该粒子核内的质子数大于18,应是带有正电荷的阳离子;如果该粒子核内质子数小于18,应是带有负电荷的阴离子。因此,要清楚原子与阴、阳离子在结构上的差别。 答案:18;大于18;小于18 3.有一包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适量炭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样品,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把足量的盐酸滴入冷却后的残渣中,残渣全部溶解,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问: (1)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 (2)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实验过程中肯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为证明它是否存在。你认为可采取的方法是,该方法所依据的化学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析:对于这类问题,抓住特征反应就找到了突破口。由①知,产生的气体是CO2。而能产生CO2的反应有三种:碳酸钙分解、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由②知,残渣全部溶于酸,因铁、氧化钙能与酸反应而铜不能,故残渣不可能是铜,说明原混合物中一定没有氧化铜。铁与盐酸产生的氢气可燃,故肯定有炭粉与氧化铁。而碳酸钙有否则无法确定,只能利用碳酸钙与盐酸作用产生CO2的反应来确认。 答案:(1)氧化铜 (2)炭粉和氧化铁;3C+Fe2O33CO↑+2Fe,Fe+2HCl=FeCl2+H2↑ (3)碳酸钙;取样品加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初中化学物质鉴别与除杂专题及典型例题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常见物质的鉴别和分离 一、复习内容和要求: 1.掌握常见气体:O 2、H 2、CO 2、CO 和水蒸气等气体的鉴别和分离; 2.掌握常见物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硫酸铜等物质的鉴别; 3.在混合物分离和提纯中,记住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强化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 二、物质检验的试剂和装置 (一)常见气体的检验和吸收 1、常用的气体检验和吸收试剂:(验气先验水,除杂后除水) 气体 验证试剂 吸收试剂 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灼热的铜 二氧化碳 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二氧化硫 氢氧化钠溶液 水蒸气 无水硫酸铜 浓硫酸或氢氧化钠固体 氯化氢气体 硝酸银溶液 硝酸银或氢氧化钠溶液 2、 检验和吸收上述气体的一般装置: 图1为多功能瓶(盛放液体) 图2为U 型管 洗气(除杂):长进短出 (盛放固体) 验气: 长进短出 3、CO 、H 2的检验 常常先通过 灼热的氧化铜 看见 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再通过证明其另一生成物 CO 2和H 2O ,以达到检验这两种气体的目的。 右图3为检验和吸收上述气体的一般装置: 例1.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 2、CO 、CO 2中的一种或多种。现将该气体依次经过下列装置处理后(假设每步作用均完全)。有关的实验事实是:①A 装置质量增重;②B 装置中的固体由黑变红;③C 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④D 装置中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混合气体中肯定含 ,可能含有 。为确认可能含有的气体是否存在,请在 和 之 间(填装置编号)添加框图中的装置,装置中试剂名称是 。 (2)B 装置中的固体由黑变红说明氧化铜发生了__________(填“氧化”、“还原”)反应,写出B 处硬质玻璃管中 无水CuSO 4 Ca(OH)2溶液 NaOH 溶液 图3 图2 图1

最新初三化学空气经典练习题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题一: 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水注入集气瓶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 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生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 用木炭代替了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 (4)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改进方法(如下图 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 考点1:空气的成分有哪些?它们的体积占空气的百分比为多少? 空气的主要成分有氧气、氮气、稀有气体;按体积百分比为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考点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药品的选择、误差分析。 考点3:大气的污染及防治。 污染的类型:气体、粉尘 污染的来源:(1)工业(2)农业(3)生活(4)交通 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考点4:纯净物和混合物。 (1)定义: (2)二者的区别: 金题精讲 题一: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 . 糖水、白酒 B . 铁矿石、氧气 C . 冰水混合物、盐水 D . 氮气、氧气 题二: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燃烧 B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 . 稀有气体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 .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红磷 水

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

酸-碱-盐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 2SO 4)、盐酸(HCl )、硝酸(HNO 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 3·H 2O )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二、酸 1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 (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 三、碱1

—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3)酸+碱→盐+水 (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ΔCuO +H2O 2Fe(OH)ΔFe2O3+3H2O ②常见沉淀:AgCl↓BaSO4↓BaCO3↓CaCO3↓Cu(OH)2↓ F e(OH)3↓Mg(OH)2↓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 应才可以发生。 % 四、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0 71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