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1)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1)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1)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1)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

一、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基本概念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是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组相互联系、用以系

统概括说明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税收缴纳情况和税收征管工作状况的数据指标的集合。

与宏观税收分析的主要区别是针对具体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税收缴纳情

况而开展的系列分析,即分析对象和数据源不同(宏观分析对宏观经济税收指标进行分析,且数据来源侧重于外部统计指标,如GDP、工业增加值等指标)。相同点都是税收经济内在

基本关系的分析。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不仅可从微观上可以说明纳税人的税收缴纳情况,而且从宏观上

可以反映整体税收形势(样本数量大、范围广时),起到考核评价税收征管工作的作用。

微观税收分析工作现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是重点税源监管工作。

二、微观税收分析的两个基本方面

由于微观税收分析是针对具体纳税人而开展的税收经济关系分析,而税收经济关系最直

接的指标是税收负担(是一定时期纳税人税收和税源的比例关系),因此微观税收分析的核心内容是针对具体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分析,由此可划分为两个基本方面:

静态指标分析:税负分析

动态指标分析:税收弹性分析(用于描述税源变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从税负分子和分母分别展开的分析为:税收特征分析和税源特征分析

三、微观税收分析的三个基本层面

(一)三个层面

微观税收分析按照分析指标的递进关系可以分三个层面:

1、总量分析:以纳税人税收总量和税源总量为内容而开展的税收经济关系分析。

2、计征关系分析:为说明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总量的合理性而进一步开展的以税收计算征收为基础指

标的逻辑关系分析。

3、影响因素分析:为说明税源指标合理性而开展的以细化生产要素指标为基础指标的详细纳税评估分

析。

三个层面的分析,随着分析深度的递进,要求分析指标越来越细,分析方法逐渐复杂,分析成本也相应较高。通常预警分析做到第二个层面,对预警对象的详细评估分析才考虑第三个层面。

(二)三个层面的关系:

总量分析只反映税收总量和税源总量,是现有税收制度和征管条件下最直接的结果,但这一指标过于简洁,税收经济关系的合理性得不到印证。因此需要应用相关的财务指标和纳税申报指标进行计征关系分析,详细列出从税源到税收的复杂计征关系,并对税源的真实性予以确认才能得到相对充分的说明。此外还要用详细的生产经营要素的核算数据验证财务指标和纳税申报指标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即影响因素分析。因此说三个层面存在环环递进、层层说明的递进关系。

四、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

(一)基本内容

以税收负担指标为核心,开展企业税负分析;为了说明税负的合理性,开展企业税源分析;在掌握企业税源信息和税负信息的基础上,开展综合分析。

1、企业税源分析:包括税源真伪分析、税源质量分析、税源变化趋势分析。税源真伪分析是对纳税人

申报税源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鉴定;税源质量分析是查找税源总体中影响税收数量变化的内在因素(促进税收数量增长为税源质量好,反之为税源质量不好,可通过收入增值率、收入利润率等指标衡量);税源变化趋势分析反映纳税人税收数量变化的方向和速度。

2、企业税负分析:包括行业税负水平测算、企业税负差异测算、税负变化趋势分析。其中行业税负水平测算是税负合理性评估的参考基础和切入点;通过企业税负差异来说明同行业税负的多样性和征管工作复杂性;通过税负趋势变化说明税收政策和税收征管对纳税人税收负担的影响。

3、综合分析

(1)税收预警分析:就是总结同一行业纳税人的税源规律、税负规律和税负离散状况的一般规律,据此查找税收异常的纳税人。(税收预警就是对异常税收事件予以警示报告。)样本分布规律和离散状况是建立税收预警机制的重要参考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行业税收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和税收管理现状。离散度越大说明情况越复杂,相应设定的预警范围也就越宽。

(2)征收力度分析:反映同样税源条件下税收征收的强度。通常来讲,同等税源条件

下,纳税人税负越高,表明征收力度越强。

(3)征收效能分析:是指征收效果和纳税能力,是通过关联分析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和实际征收效果,说明税收征收实际情况与纳税能力之间是否一致。(欠税、预征和隐形预征)

(4)因素分析:是针对企业税源评估和税负评估两者出现的异常事件就其原因而开展

的系列分析。也就是分析企业税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环节。

(二)各项分析内容的相互关系:递进关联、交叉印证

1、税源与税负的递进关系:税源与税收的依存关系决定了微观税收分析应以企业税源

评估分析为前、企业税负评估分析为后的递进关系。(这与基本内容的概括存在矛盾,以行业税负评估为

例)

2、因果递进关系:企业纳税评估因素分析是在税源和税负评估分析基础上的递进分析,旨在挖掘企业税

收问题原因和症结所在。

3、三个内容分析的交叉印证关系:三方面内容的递进关系使得各自的分析结果具有一

定的交叉关联参考性,提供了相互印证的可能性。

第二节建立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意义

一、建立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目的

完善微观税收分析理论,拓展微观税收分析的广度和深度,为加强税源管理提供数据支

持服务。

二、建立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意义

(一)完善税源管理

(二)客观评价税收工作

三、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一)描述税源及税收缴纳状况的基本形式

(二)完善企业纳税评估的理论基础

(三)考核税收管理工作的客观依据

(四)实现税收管理科学化、信息化的基础

第三节建立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原则

一、现有条件原则(采集可以采集到的指标)

二、相关性原则(采集关键的相关性强的指标)

三、结构性原则(兼顾几个方面的结构比例关系)

四、科学发展观原则(采集的指标可增可减,不断改进,不断变化)

第四节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构成

一、按采集来源分类

(一)财务指标:反映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资产构成状况和资金流量情况的财务核算

指标。来源于企业的财务报表,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二)税收指标:反映纳税人税金缴纳情况的相关指标。来源于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表

(三)其他统计指标:在企业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中无法采集到的反映纳税人生产经

营情况的相关指标,来源于纳税人的生产、销售统计报表。

二、按税收经济关系内容分类

(一)税源指标:是描述税收源泉的经济指标,反映涉税经济活动的收入状况和所得状

况。如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

(二)税收指标:是描述纳税人税收特征的相关指标,可反映纳税人的税金缴纳状况。

女口:期初未缴税金、本期实缴税金等。

(三)税收经济关系指标:是指建立税收与经济联系的关系指标,可反映纳税人申报税

收数据与其税源数据相关关系,是对纳税人开展纳税评估的重要参考数据。如税收变化弹性、

名义税负、实际税负等。

三、按分析层面分类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一)总量分析指标:包括税收总量、税源总量以及两种总量的比例关系,可按税种细

分。

(二)计征核算关系指标:是指税收计算征收过程中和会计核算过程所涉及的相关指标,局限于纳税申报的计算指标和企业财务核算的一级科目指标层面。如本期应纳税额、主营业

务收入等。

(三)因素分析指标:指税收形成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细节指标,是检验税收计征核

算关系数据合理性的指标,是较底层的指标。

1、综合税源考虑因素:价格、库存等

2、增值税考虑因素:增值率、出口比例、出口进项税率等

3、消费税考虑因素:税基价量关系、连续生产税金可抵扣率等

4、企业所得税考虑因素:生产成本、费用、能耗等。

四、其他分类

采集指标和加工指标、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等

第五节微观税收分析思路与技术方法

一、基本分析思路

以解析税收经济关系为核心,以纳税人为分析对象的基本单位,以经济总量为分析起点,

以同业税负理论为基本技术路线。

(一)以税收经济关系为核心

必须处理好两方面关系:纳税人普遍诚信假设、不排除对税源真实性的分析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二)以纳税人为基本单位

也要处理好两方面关系:以纳税人为基本单位,但不排除其具有宏观认识效果(达到一

定的样本量),也不排除宏观认识的技术支持(数据不完整,可用宏观指标做参考)。

(三)以总量关系评估为起点步骤:总体税负评估-税负结构检验-单项税负合理性分析-税源、税收评估分析

(四)以同业税负理论为技术基础

代表税收经济关系最直接的指标是税负,因此进行分析要从税负入手。而同业税负理论具有较为系统的理论支持(法律依据:征管法47 条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理论依据:同业由于生产技术和工艺相近、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相近、适用的税收政策同一,因此具有较强可比性)和成熟的模型可借鉴,因此具备明显优越性和针对性。

二、基本分析技术方法

(一)市场经济指标参比法比较企业纳税申报数据与市场经济指标,技术简单但数据采集难度大(市场经济指标难以取得,与现有条件原则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二)指标逻辑关系推断法就是在微观税收分析中利用采集的企业数据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来推断指标体系中某一特定指标的真伪性和合理性。这种方法数据采集容易实现,且在技术上有成熟的法则可以参考,因此目前是普遍应用的方法。

1、配比比率分析法

2、跨期数据稽核法

3、杜邦分析法

4、因素分析法

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

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 微观税收分析是指在了解和掌握具体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数据的基础上,对纳税人的税收经济关系和税收缴纳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和说明的分析。开展微观税收分析是加强税源管理、完善税收征管、指导纳税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和必要手段,因此掌握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基层税收管理员必备的素质要求。为了方便于基层税收管理员开展微观税收分析,现将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简要介绍如下: 一、微观税收分析基本内容 由于微观税收分析的目标要求在于客观说明和评价具体纳税人的税收经济关系和税收缴纳状况,而说明这两项内容,首先要分别掌握纳税人的税源情况、税收缴纳情况,并建立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纳税人税源特征分析、纳税人税收特征分析和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分析。 (一)纳税人的税源特征分析 税源,追根溯源是指产生税收的源泉。参考税法的相关规定,是指一切涉税经济活动及行为。在税收分析中,税源则是指可具体量化的各种税源数据指标,如纳税人的经营收入、产品产销量、价格等。税源特征分析就是针对这些表示税源的数据指标而开展的系列量化特征分析,包括规模、结构、价量关系、变化趋势及税基换算关系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税源的总量规模、结构状况和税源质量,从而为推断和预测纳税人税收形势提供依据。

(二)纳税人的税收特征分析 纳税人税收特征分析是针对纳税人税收缴纳情况所反映的规律特征开展的系列分析,包括纳税人实现税金和入库税金的规模、结构、变化趋势、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欠税、减免退税情况的分析。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税收缴纳状况、税收构成、欠税及减免税优惠信息等,为检验纳税人税收与经济关系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三)纳税人税收与税源关系分析 在说明纳税人税源特征和税收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纳税人税收与经济关系的分析,从静态说明两者之间比例关系的合理性,从动态说明两者之间变化关系的合理性。为此,要进行纳税人税负、税收变化弹性和结构影响因素的分析,为评价纳税税收经济关系的合理性和税收征管工作质量提供依据。 二、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 丰富的微观税收分析内容,决定了微观税收分析的方法也十分丰富。但从说明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的合理性角度出发,可以从数据指标的纵横比较分析和逻辑关系稽核说明问题,基本思路和方法如下: (一)横向比较分析 横向比较分析是指同一指标在不同个体、单位、地区之间的比较分析。横向比较分析最典型的分析例子就是同业税负分析。受市场均衡作用的影响,同一产品在生产技术工艺、原材料能源消耗方面有相近之处,适用税收政策有统一的要

税收分析预警系统功能简介

税收分析预警系统功能简介 系统概述 税收分析预警系统遵循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工程要求,通过整合海量涉税数据,宏观分析经济与税收关系,微观分析涉税行为,有助于加强税源控管,促进税负平衡,预测税收趋势,为落实征管长效机制,推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提供技术支撑。 系统针对国家税收主要经济税源,按照国民经济分类细化到913个行业小类,建立税收分析预警指标库和纳税评估方法库,截止至2011年2月共设计了160个分析指标和164个预警指标,分属期自动对税收征管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和预警,通过“面、线、点”多维扫描“发现和提出问题”,增强税源管理工作和税收征管工作的刚性,并为税务系列解决方案中纳税评估系统的选案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数据来源。 系统技术架构 图1分析预警系统技术架构图 税收分析预警系统基于SOA架构,分层设计,组件集成,综合运用商业智能、规则引擎和工作流等技术,构建了税务数据仓库,建立了分析预警指标

体系和税务分析模型,具有良好的随需应变和快速构建能力。 系统总体流程 图2分析预警系统流程图 ?数据整合 税收分析预警系统通过ETL和数据库复制技术实现税务部门各个业务系统中多年积累下来的“海量异构”业务数据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将这些业务数据资源分类整理,存放到数据中心,同时采集必需的第三方涉税数据,形成税收基础数据仓库。 ?指标测算 在业务数据整合的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预警值测算模型,对各项预警指标展开预警值测算,确定预警级别和预警区间。预警值测算完毕之后,允许系统维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分析预警 系统通过自动、高效的后台数据处理服务,分别对地区、行业,以及纳税人各项涉税数据展开分析运算,生成分析和预警结果。系统自动进行分类

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纳税评估指标:是税务机关筛选评估对象,进行重点分析时所采用的主要指标。分为:通用分析指标和专用分析指标两大类,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不断进行细化和完善。 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是税务机关根据宏观税收分析、行业税负监控、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核算情况以及内部相关信息,运用数学方法测算出:算术、加权平均值以及合理变动范围。 算术预警值:应综合考虑地区、规模、类型、生产经营季节、税种 等因素,考虑同行业、同规模、同类型纳税人各类相关指标的若干 年度的平均水平,以使预警值更加真实、准确和具有可比性。纳税 评估指标预警值可以根据自己地区的实际进行确定。 纳税评估的分析方法 1、对纳税人申报纳税资料进行案头的初步审核对比,以确定进一步评估分析的方向和重点; 2、通过各项指标与相关数据的测算,设置相应的预警值,将纳税人的申报数据与预警值相比较; 3 、将纳税人申报数据与财务会计报表数据进行比较、与同行业相关数据或类似行业同期相关数据进行横向比较;

4 、将纳税人申报数据与历史同期相关数据进行纵向比较; 5 、根据不同税种之间的关联性和勾稽关系,参照相关预警值进行税种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分析纳税人应纳税相关税种的异常变化; 6、应用税收管理员日常管理中所掌握的情况和累计的经验,将纳税人申报情况与其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相对照,分析其合理性,以确定纳税人申报纳税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7、通过对纳税人生产经营结构、主要产品能耗、五号等生产经营要素的当期数据、历史平均数据、同行业平均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经济指标进行比较,推测纳税人实际纳税能力。 评估结果的处理 1、对纳税人评估中发现的计算和填写错误、政策和程序理解偏差等一般性问题,或存在的疑点问题经约谈、举证、调查核实等程序认定事实清楚,不具有偷税等违法嫌疑,无需立案查处的,可提请纳税人自行改正; 2、对纳税人评估中发现的需要提请纳税人进行陈述说明、补充提供举证资料等问题,应由主管税务机关约谈纳税人; 3、对评估分析和税务约谈中发现的必须到生产经营现场了解情况、审核账目凭证的应经所在税源管理部门批准,由税收管理员进行实地调查核实; 4、发现纳税人有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或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行为嫌疑的,要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 审核分析纳税资料的重点 1、纳税人是否按照税法规定的程序、手续和时限履行申报纳税义务。各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 一、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基本概念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是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组相互联系、用以系统概括说明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税收缴纳情况和税收征管工作状况的数据指标的集合。 与宏观税收分析的主要区别是针对具体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税收缴纳情况而开展的系列分析,即分析对象和数据源不同(宏观分析对宏观经济税收指标进行分析,且数据来源侧重于外部统计指标,如GDP、工业增加值等指标)。相同点都是税收经济内在基本关系的分析。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不仅可从微观上可以说明纳税人的税收缴纳情况,而且从宏观上可以反映整体税收形势(样本数量大、范围广时),起到考核评价税收征管工作的作用。 微观税收分析工作现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是重点税源监管工作。 二、微观税收分析的两个基本方面 由于微观税收分析是针对具体纳税人而开展的税收经济关系分析,而税收经济关系最直接的指标是税收负担(是一定时期纳税人税收和税源的比例关系),因此微观税收分析的核心内容是针对具体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分析,由此可划分为两个基本方面:静态指标分析:税负分析 动态指标分析:税收弹性分析(用于描述税源变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从税负分子和分母分别展开的分析为:税收特征分析和税源特征分析 三、微观税收分析的三个基本层面 (一)三个层面

微观税收分析按照分析指标的递进关系可以分三个层面: 1、总量分析:以纳税人税收总量和税源总量为内容而开展的税收经济关系分析。 2、计征关系分析:为说明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总量的合理性而进一步开展的以税收计算征收为基础指标的逻辑关系分析。 3、影响因素分析:为说明税源指标合理性而开展的以细化生产要素指标为基础指标的详细纳税评估分析。 三个层面的分析,随着分析深度的递进,要求分析指标越来越细,分析方法逐渐复杂,分析成本也相应较高。通常预警分析做到第二个层面,对预警对象的详细评估分析才考虑第三个层面。 (二)三个层面的关系: 总量分析只反映税收总量和税源总量,是现有税收制度和征管条件下最直接的结果,但这一指标过于简洁,税收经济关系的合理性得不到印证。因此需要应用相关的财务指标和纳税申报指标进行计征关系分析,详细列出从税源到税收的复杂计征关系,并对税源的真实性予以确认才能得到相对充分的说明。此外还要用详细的生产经营要素的核算数据验证财务指标和纳税申报指标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即影响因素分析。因此说三个层面存在环环递进、层层说明的递进关系。 四、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 (一)基本内容 以税收负担指标为核心,开展企业税负分析;为了说明税负的合理性,开展企业税源分析;在掌握企业税源信息和税负信息的基础上,开展综合分析。 1、企业税源分析:包括税源真伪分析、税源质量分析、税源变化趋势分析。税源真伪分析是对纳税人申报税源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鉴定;税源质量分析是查找税源总体中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价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参照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参照 参照总局提供的纳税评估指标,本着提高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的原则,省局确定了 11个纳税评估指标,并针对这些指标提供了申报差异综合评分法,对纳税人进行综合评分, 分值作为筛选评估对象的参考数据,综合其他因素,确定纳税评估对象。 一、企业所得税 纳税评估对象的筛选确定 筛选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象,要依据税收宏观分析、行业利润率、行业贡献率和行业税负等数据,结合企业所得税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和税收管理员掌握的纳税人实际情况, 参照纳税人所属行业、经济类型、经营规模、经营期、信用等级等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 审核对比分析。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象除按申报差异综合评分法确定的应进行评估的纳税人外,应对以下纳税人重点予以关注: 1、连续三年以上亏损的纳税人; 2、房地产等重点行业; 3、享受减税、免税且经营规模较大的纳税人; 4、减免税期满后利润额与减免期相比变化异常的纳税人; 5、有审核审批和后续管 理事项的纳税人; 6、存在关联交易的纳税人; 7、省、市级所得税重点税源纳税人; 8、其他需作为重点评估对象的纳税人。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依托征管信息系统,以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中提取的数据为基础,省局初步设置了11个指标,为纳税评估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各市局可结合工作实际予以细化和 完善。 1、销售(营业)收入比值(11分) 计算公式:销售(营业)收入比值= [评估期销售(营业)收入/基期销售(营业)收入] ×100% 指标分析:分析纳税人销售(营业)收入的变化情况。与同行业预警值进行比较,若高于预警值暂视为正常,若低于预警值,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隐瞒收入;2、关联企 业间的非正常交易;3、市场因素;4、政策因素等等。 2、销售(营业)成本率(13分) 计算公式:销售(营业)成本率= [评估期销售(营业)成本/评估期销售(营业)收 入] ×100% 指标分析:分析纳税人销售(营业)成本占销售(营业)收入的比例。与同行业预警 值进行比较,若低于预警值暂视为正常,若高于预警值,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虚列成 本;2、隐瞒收入;3、关联企业间的非正常交易;4、市场因素;5、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税收分析岗试题

税收分析岗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锡盟国税局“1155”税收分析岗练习题 2015年9月

一、单选题 1、宏观税收负担率的计算公式为( A ): A、税收收入实绩/地区生产总值×100% B、税收收入实绩/地区工业总产值×100% C、税收收入实绩/地区工业增加值×100% D、以上皆不对 2、税收与经济对比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相对数比较,主要用 ( B )表示。 A、税负 B、弹性 C、增长率 D、税率 3、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A ) A、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并略快于经济增长。 B、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并略慢于经济增长 C、税收增长大幅度的快于经济增长 D、税收增长大幅度的慢于经济增长 4、不属于税收征管中虚收的风险的是( A ) A.征管中出现的应征未征 B.寅吃卯粮 C.收过头税 D.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不到位 5、对申请核销的死欠税款,必须按每个纳税人分别报( C )进行确认。 A、县级国家税务局 B、地市级国家税务局

C、省级国家税务局 D、国家税务总局 6、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被称为( B )。 A、GNP B、GDP C、总产出 D、总收入 7、深化税源分析,就是要将税收分析环节前移,将( B )纳入到税收分析中来。 A、申报数 B、应征数 C、减免税 D、应税收入 8、设甲地某企业集团总厂税负为10%;在乙地的分厂税负为9%;在丙地的分厂税负为8%。现该集团和两个分厂分别缴纳税款3万元、2万元和1万元,问该集团平均税负是( B ) A、 B、 C、 D、 9、以下税收指标与经济指标的对接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B ) A.税收收入与GDP B.增值税与第二产业增加值 C.消费税与应税消费品产量或销售额 D.所得税与利润总额或应纳税所得额 10、某税务局为了了解各注册类型纳税户的税负情况,先将纳税户按注册类型分类,再从每类中抽取若干纳税户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D )。 A、纯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系统抽样 D、分层随机抽样 二、多选题

税收收入分析对影响收入质量的思考

税收收入分析对影响收入质量的思考 收入核算科 税收收入质量指的是税源向税收转化整个过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体现了对税收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和国民收入分配活动的满意程度,是评价税收工作成效和判断经济税收形势的主要依据。 税收分析工作是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是保障税收职能实现,提升征管质量与效率的重要环节。王军局长在税收分析会议上强调:?税收分析是一项基本功。推进这一工作,对上有利于全面真实反映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下有利于针对性地指导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工作,有效推广好经验好措施,更好服务基层和纳税人;对税务总局机关有利于培养崇学之风,促进‘析’以致用,为税务干部提高工作水平和领导能力搭建平台。因此,税收分析工作需要再接再厉、更需不断提升水平。?提高收入质量必然要依靠税收收入的有效管理。而开展税收分析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把握税收收入管理的主动权。税收收入的组织管理,要做到科学和主动的管理,必然离不开税收分析的辅助支持。 一、经济发展的优劣直接影响税收质量的好坏。 1、开展税收分析,了解经济发张状况 要提高税收收入质量,就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质量的关系。经济是税收的基础,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只有具备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才能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也只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推

动国民经济和税收的高速增长。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质量的关系,就要依靠税收分析。通过开展税收分析,运用大量影响税收收入增减变化的因素和税收管理资料,经过严密的推理和分析,可以了解本地区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质量、税源构成状况及税收潜力,从而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税收收入的税源情况、纳税人的纳税异常情况、税收收入结构变化情况做出比较确定的判断。 2、开展税收分析,明晰税源情况 没有税源,税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发展经济、扩大税源是提高税收质量的首要基础。只有把发展经济、服务经济作为税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真正发挥好税收的职能作用。 要了解税源情况,依然需要借助税收分析。税收分析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开展税源分析,只有认识税源特点,才能建立起税收经济关系分析的脉络。通过税收分析,可以明晰税源的分布、掌握税源特点、认识税收经济关系、把握经济形势,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客观地判断税收收入形势,根据政策的调整准确地估算税收收入变化,应对税源的波动轻松自如调度税收收入目标,从而牢牢地把握税收收入管理的主动权。 二、提高税收质量,需要坚持依法治税 大力实施?依法治税战略?,为纳税人创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让市场经济规律得以真正发挥作用,从而保证充足而合理的税源。 依法治税是对税收工作质的规定,它需要以税收分析为基础的量的支持。一方面,通过对宏观税收收入指标体系的分析,揭示组织收入中

税收调查指标体系 填写说明

税收调查指标体系、填写说明 及注意事项 全国税收调查指标体系包括反映调查企业属性的企业信息表、反映调查企业税收财务等数据的企业表和反映调查企业提供增值税应税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营业税应税劳务的货物劳务表。其中:信息表有26项指标、企业表有370项指标、货物劳务表有37项指标。 一、填写要求 (一)总体要求 1.各市及其所属区县分局在进行注册任务时,一定要规范录入所在地国家税务局的全称,不能简写,如:合肥市国家税务局及下设的蜀山区国家税务局、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税务局,不能填为“蜀区国税局、高区国税局”。 2.县区局主管国税机关注册任务时,要以“2011年税收调查用税务机关代码表”中所列代码注册(即2011年税收调查任务“最新税务机关”代码组,会从省局FTP下发并同步导入网上直报系统),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它本身不是一个行政区域,但它有主管税务机关,同时管辖几个行政区域的企业,可以开发区的名义设一个新的节点。如合肥高新区国税局是一个独立的税务机关,但行政区划代码中没有高新区,而应该选蜀山区。 3.中石化、烟草、电力等特殊行业调查表的填写,后面

将做专题讲解。安徽中烟工业公司及其所属各生产点调查表的填写,由合肥市国家税务局统一负责调查安徽中烟工业公司所有的税收、财务指标,中烟公司所属各卷烟生产点所在地的国家税务局不再调查卷烟生产点在当地实际入库的各项税款,各市卷烟厂仅填信息表(同去年税收调查的规定)。各地在上报数据时,应对上述特殊行业调查表的填写方式做书面说明。 由于财政部考核指标要求,请安徽中烟工业公司注意:消费税指标部分(含市公司)全部填列在本年就地已纳项目,不要填在异地已纳项目。 4.为减轻纳税人和基层工作负担,今年省局尝试采取措施将综合征管系统已有部分调查指标批量导入调查系统,对尚未导入系统的指标按规定的指标口径要求进行填报。这也是今年税收调查与往年最大的不同之处。 (二)具体要求 第一部分信息表(XXB) 第1行:纳税人识别号。税务机关为纳税人确定的识别号,即税务登记证号码,需要注意的是,有部分个体工商户是以身份证号码作为纳税人识别号的,按实际号码直接录入,涉及外省个体工商户,也按身份证实际号码据实录入,但在填信息表第8行“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时,如实填写单位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即可。 第2行:纳税人名称以该纳税人在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

关于做好税收分析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做好税收分析工作的几点思考 税收分析是指税务机关运用各种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大量的经济税源调查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对税收政策执行及税收征收管理活动做出客观的评估和预测,找出引起税收增减变化的原因,揭示影响税收收入进度的因素,预测税收发展的趋势,为编制税收计划、完善征管措施、开展纳税评估以及实施税务稽查提供依据。当前,随着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不断深入,税收分析工作越来越被各级税务部门所关注,各级领导对税收分析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发挥税收分析的积极作用,成为各级国税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充分认识开展税收分析工作的重要性 税收分析贯穿于税收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对于正确预测、计划、决策、监督、考核、评价各项税收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经济税源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宏观分析以及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指标进行微观分析,能够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税收收入的征收管理情况,及时发现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指导税收工作的开展。 首先,通过税收分析,提高税收预测准确度。通过开展税收分析,运用大量的影响税收收入变动的因素和税收历史资料,经过严密的推理和计算,能够客观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质量、税源构成状况及税收潜力,从而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税收收入的前景、纳税人的税负异常情况、税收收入结构变化情况做出比较确定的判断。 其次,通过税收分析,确保税收计划科学、合理、准确。税收计划是税务机关根据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现行税收政策以及客观税源的发展变化情况,对一定时期税收收入的测算、规划与控制。通过对税收与经济关系的分析,掌握历史时期税收弹性和税负水平,能够从宏观上把握税收经济动态,找出影响税收收入增减变化的主要因素,测定未来税收发展趋势,为制订合理的税收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通过税收分析,服务税收征管决策。税收分析与征收管理密不可分,税收征收管理如果离开税收分析的支持,就会偏离其目标和方向。通过对各种税收收入指标进行详细分析,可以跟踪国家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新出台的税收政策如何影响税收,及时发现税收征收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为各级各部门做出短期或长期的征管决策提供依据。 第四,通过税收分析,推进依法治税。依法治税是对税收工作质的规定,它需要以税收分析为基础的量的支持。一方面,通过对宏观税收收入指标体系的分析,揭示组织收入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征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针对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制定相关措施,指导组织收入工作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通过对重点企业和行业进行微观税收分析,利用大量的有价值的涉税信息,对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纳税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审核、评价、判定,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督促纳税人自查自纠,从而确保依法治税落到实处。 第五,通过税收分析,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质量考核体系。现行的税收征管质量考核指标体系是建立在税务微观信息资料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内部考核,而现阶段税收信息化建设还没有完全到位,客观上导致考核“信息”不对称、不完整,考核有失公允。通过税收分析等手段,可以把一系列影响税收征管质量的因素联系起来,逐层次、逐环节、逐项目地进行科学、系统、综合的分析,从宏观上掌握税收潜力与税收实绩的差距,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税源质量和征收成果,丰富了税收收入考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税收征管质量考核的信息缺陷。 二、当前税收分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地为开展税收分析工作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的税收分析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思

2016税收收入分析报告

2016税收收入分析报告 2016年税收调查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2012年度全国税收调查工作的要求,现就做好我区2012年度税收调查工作通知如下: 一、强化领导,大力提高对调查工作的理解认识 税收调查工作是直接为研究财税改革方案、制定财税政策、加强财税管理服务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税收工作、财政工作乃至国家经济工作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障,是各级财税部门掌握税源情况、完善财税政策、研判经济形势的有效手段。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税制改革任务更加艰巨,进一步做好税收调查工作意义重大。各级税务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深化对税收调查工作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积极主动做好税收调查工作。 税收调查工作涉及与企业有关的所有税种,是一项对税政综合业务、财务 会计业务、计算机操作、工作组织以及责任心等要求都很高的综合性工作,靠牵头部门独立完成难度较大。各级领导要加强对税收调查的组织领导,关心爱护调查人员,坚持实行定员、定岗管理,保持调查人员的相对稳定,尽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并协调好税收调查牵头部门与有关部门的关系,加强联系和沟通,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 二、以落实范围为重点,积极探求调查企业的全面精准 2012年税收调查分为企业调查与企业集团调查两项任务。 (一)企业调查范围。企业调查的对象由抽样调查企业和重点调查企业组成。抽样调查企业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根据税收综合征管系统和营业税纳税人数据库中相关数据随机抽取确定具体名单,各地要将列入名单的所有企业进行调查。财政

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根据税制改革、政策调整和税收管理的需要确定了重点调查企业的选取条件,各地可以将本地具有代表性的重点营业税行业的全部企业纳入调查范围。重点调查企业由各地按以下要求确定: (1)各级地税机关确定的重点税源监控企业(关、停、并、转企业除外);(2)调查企业户数不少于所辖营业税纳税人(不含个体工商户)总户数的5%;(3)所有以营业税业务为主的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汇总会计报表的下属单位;(4)调查的金融保险企业、邮电通信企业实际缴纳营业税额占所辖这两个行业营业税入库数的60%以上;(5)调查的交通运输企业、建筑安装企业实际缴纳的营业税额占所辖这两个行业营业税入库数的20%以上;(6)当地外商投资企业全部列入调查;(7)纳入企业集团专题任务调查的全部以营业税业务为主的企业集团;(8)调查的房地产企业实际缴纳的营业税额占所辖该行业营业税入库数的50%以上;(9)享受营业税优惠政策(包括减税、免税、先征后 退)的企业户数的50%以上;(10)调查企业2011年度营业税入库数占本地区营业税入库数的40%以上; (11)货物劳务表中所填报的货物劳务比重,不低于企业表总计税收入的80%;(12)在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区内注册的所有企业。 各地在确定调查企业时应符合“填表说明”的有关要求,要以独立缴纳营业税的企业为调查对象,避免重报和漏报。以营业税为主税种的企业由地税负责调查,判定企业主税种的重要依据是纳税人的行业和经营范围。为避免重复调查,对各级国税机关列入调查范围的企业不再调查。 (二)企业集团调查。企业集团名单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纳入调查的企业集团主要是中央企业集团、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试点企业集团、国家重点企业、国务院主管部门及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企业集团,以及年营业收入和年末资产总计均在5亿元以上的其他各类企业集团。企业集团调查名单直接下发,各地利用企业集团调查

论税收数据分析的五项核心要素

的影响、税源结构变动对税收收入级次的影响、工商业增值税与工商业增加值的关系、所得税与利润总额分析、劳动者报酬与个人所得税的关系、税收收入预测等等。除此之外,税源监控、征收管理、税务稽查、税收法制、人事教育等税务工作中也有诸多分析主题。 二、选择对象 税收数据分析是针对某项主题而展开的,主题又是现实的、具体的、有时间空间边界的,因此,在确定了分析主题之后,税收数据分析工作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依据主题确定分析对象,即:选取与分析主题有关的税收数据、信息和知识,屏蔽与分析主题无关的税收数据、信息和知识。在实践中,如何从“大集中”之后的省级或国家税务总局数据处理中心的海量税收数据中实现相关数据的精准供给是有难度的。 以纳税评估为例,并非纳税评估的对象越多越好,如果对所有企业普遍实施纳税评估,其结果很可能是成本大于收益。因此,科学选择纳税评估对象就很有必要。常见的选择纳税评估对象的方法有申报资料勾稽法、逻辑错误检索法、综合评分法、判别分析法、Tobit模型估测法、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等。利用适宜的方法和模型可以初步筛选出疑点纳税人,按照纳税人疑点指标总得分情况,由高至低排列,分高者存在问题的可能性大,应该优先评估。正确选择分析对象,可以减少税收数据的分析量,降低分析成本,提 论税收数据分析的 五项核心要素 * ◆ 谭荣华 彭启蕾 内容提要:税收信息化建设已不可逆转地朝着数据集中、系统整合的方向前进,当大规模的税收数据逐步集中之后,不同于以往的税收数据的深度利用便会提上日程,这是“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进一步开创税收现代化新局面的实践需要。为了实现税收数据的深度利用,本文认为,税收数据分析必须把握好五项核心要素,即:确定主题,选择对象,运用指标、方法与模型,构建系统与组织管理。这是既有各自内涵,又相互联系的一个统一整体。关键词: 税收信息化 税收数据 一、确定主题 确定主题是税收数据分析的起点。按照数据分析的基本理论,确定何种分析主题是基于决策支持的需要,也是决策过程中获取相关税收数据、信息和知识的限定条件。 如何确定分析主题呢?第一步,明确税收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为何种决策、政策提供支持服务;第二步,根据税收数据分析的目的提出税收数据分析的主题,进而评估分析主题的科学性与现实性;第三步,围绕分析主题确定所需税收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范围,提出对税收数据、信息和知识进行规整的要求;第四步,按照分析主题的性质确定主题分析的形式,是以定性分析为主还是以定量分析为主。 由于客观上存在数据质量不高、方法工具不够完善以及知识局限等问题,即便分析过程都依据正确的规范进行,也不一定能够得到预期结果,或者所得结果不能为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甚至所得结果与现实情况正好相反,不甚符合经验和逻辑的基本判断。倘若出现这种情况,则需要对整个分析活动进行重新思考,调整工作方案,弥补薄弱环节,直到取得成效或者放弃分析工作。 一般而言,税收数据分析的主题是相当丰富的,以税收与经济关系分析为例,比较典型的分析主题就有:税收收入与GDP总量的关系、消费总量对税收收入的影响、投资规模与税收总量的关系、产业结构对税收 *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税收政策分析模型支持系统及其在税制改革中的应用研究”(批准号:70540015)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企业财务指标在税收管理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21451443.html, 企业财务指标在税收管理分析 作者:程敏君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8年第12期 摘要:当代的经济市场繁荣复杂,经济动向风云难测,传统的税收管理分析对税收工作 和经济运行的评价和预测已经无法满足时下的税收管理需要,需要做进一步改革和优化,本文立足企业的资产运营体系,研究发展我国税收管理分析相关策略。 关键词:企业财务指标;税收管理分析;问题;措施 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中,各大公司企业的管理理念都在不断完善,力求完美,其中关于财务指标更是企业的核心所在,是日趋先进的管理模式中企业运营的直接体现,更是企业综合管理的理论来源。税收管理分析密切贴合着企业的财务指,经由大量的企业经济、税收数据资料的整合归纳分析,挖掘出其中重要的经济动向,所以将企业的财务指标应用到税收管理分析上,科学发展进一步强化税收管理提高国税收入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税收管理现状及问题 1.税收管理分析工作现状 税收管理是国税局的一个重要的职能部门,用于政府实施税收计划的监管工作,是政府的财政收入能够及时足量入库的基本保障,协助税收发挥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目前国家税务局颁布实施《税收分析工作制度》,对税收管理分析作了明确方向,大致涵盖:税源分析、税收弹性分析、税负分析、税收关联分析。 其一,税源分析指的是税收收入来源分析,分析包括所有经济环境下能够创造出收入的各个组织的投入生产比、负税率等,评估其财务核算和纳税申报的质量,主要税源分析是公司企业。其二,税收弹性分析,分析实际税收收入变化与经济发展变化之间的比率,了解相应的社会整体税负变化,研究整个社会经济效益,总结归纳出税收与整体经济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规律。其三,税负分析指的是企业应缴税额与企业营业收入额的比率,体现的是纳税人的缴纳税收现实情况。 2.税收管理分析工作问题 忽视税源状况的监管。长期以来,税收管理分析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加强税收征管和税收管理上,重视税收申报、征收入库,而忽视了对实际税源状况的分析和监管,税源管理部门工作中与计划征收部门对接不够,收集的税源数据资料没有时效性,并且税收管理各个部门的联系机制不够完善,税源分析工作薄弱。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参照总局提供的纳税评估指标,本着提高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的原则,省局确定了11个纳税评估指标,并针对这些指标提供了申报差异综合评分法,对纳税人进行综合评分,分值作为筛选评估对象的参考数据,综合其他因素,确定纳税评估对象。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象的筛选确定 筛选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象,要依据税收宏观分析、行业利润率、行业贡献率和行业税负等数据,结合企业所得税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和税收管理员掌握的纳税人实际情况,参照纳税人所属行业、经济类型、经营规模、经营期、信用等级等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审核对比分析。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象除按申报差异综合评分法确定的应进行评估的纳税人外,应对以下纳税人重点予以关注: 1、连续三年以上亏损的纳税人; 2、房地产等重点行业; 3、享受减税、免税且经营规模较大的纳税人; 4、减免税期满后利润额与减免期相比变化异常的纳税人; 5、有审核审批和后续管理事项的纳税人; 6、存在关联交易的纳税人; 7、省、市级所得税重点税源纳税人; 8、其他需作为重点评估对象的纳税人。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依托征管信息系统,以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中提取的数据为基础,省局初步设置了11个指标,为纳税评估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各市局可结合工作实际予以细化和完善。 1、销售(营业)收入比值(11分) 计算公式:销售(营业)收入比值= [评估期销售(营业)收入/基期销售(营业)收入] ×100% 指标分析:分析纳税人销售(营业)收入的变化情况。与同行业预警值进行比较,若高于预警值暂视为正常,若低于预警值,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隐瞒收入;2、关联企业间的非正常交易;3、市场因素;4、政策因素等等。 2、销售(营业)成本率(13分) 计算公式:销售(营业)成本率= [评估期销售(营业)成本/评估期销售(营业)收入] ×100% 指标分析:分析纳税人销售(营业)成本占销售(营业)收入的比例。与同行业预警值进行比较,若低于预警值暂视为正常,若高于预警值,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虚列成本;2、隐瞒收入;3、关联企业间的非正常交易;4、市场因素;5、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6、会计核算方法的调整;7、税法与会计的差异调整正确性;8、政策因素等等。 3、销售(营业)成本率比值(9分) 计算公式:评估期销售(营业)成本率= [评估期销售(营业)成本/评估期销售(营业)收入] ×100% 基期销售(营业)成本率= [基期销售(营业)成本/基期销售(营业)收入] ×100% 销售(营业)成本率比值=[评估期销售(营业)成本率/基期销售(营业)成本率]×100%指标分析:分析评估期销售(营业)成本率比基期销售(营业)成本率的变动情况。评估期与基期的销售(营业)成本率应基本持平,如该指标小于预警值暂视为正常,如大于预警值,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虚列成本;2、隐瞒收入;3、关联企业间的非正常交易;4、市场因素;5、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6、会计核算方法的调整;7、税法与会计的差

税收及计会统知识(题库)分析

税收分析及计会统知识(题库) 1、税收会计报表的概念是什么? 答:税收会计报表是用特定的表式,以税收会计帐簿资料为主要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系列的税收指标,集中反映会计报告期内税收资金运动情况的书面报告。 2、税收会计的属性? 答:税收会计具有双重属性,它既属于会计范畴,又属于税务管理范畴。 3、税收统计分析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1)对比分析法;(2)平均分析法;(3)动态分析法;(4)因素分析法;(5)相关分析法。 4、税收统计的特点是什么? 答:(1)数量性;(2)具体性;(3)综合性;(4)以税法为依据;(5)灵活性;(6)与税收会计关系密切。 5、税收统计分析的步骤? 答:(1)选题;(2)收集和整理统计资料;(3)计算和研究;(4)反映问题,提出建议。 6、税收会计报表的种类有哪几种? 答:全国统一的税收会计报表共有十种,即税收电旬报,税收电月报,税收资金平衡表,应征、入库、欠缴、减免、提退税金明细报表,在途税金余额、呆帐税金余额明细报表。 7、申请延期纳税应上报的材料有哪些? 答:(1)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报告;(2)当其货币资金余额及所有银行存款账户的对帐单;(3)资产负债表;(4)应付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等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支出预算。 8、税收统计分析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实事求是的原则;(2)系统分析的原则;(3)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原则;(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9、税收会计的内涵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共六个方面,即会计主体、会计计量单位、会计核算对象、会计职能、会计目的、会计本质。 10、什么是税收收入弹性系数? 答:税收收入增长率与GDP的增长率的比值即为税收收入弹性系数。 11、运用税收收入弹性系数来描述税收收入与GDP的增长关系? 答:当税收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时,表明税收收入增长快于GDP的增长;当税收收入弹性系数小于1时,表明税收收入增长慢于GDP的增长;当税收收入弹性系数等于1时,表明两者同步增长。 12、运用GDP分析税收总收入时,怎样将可比价格的GDP转化为现价的GDP? 答:在分析税收收入时,通常用相关现价经济指标来衡量。用GDP衡量税收总收入时用可比价格的GDP加上当期物价指数作为现价的GDP。 13、税收收入和GDP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二者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者在范围上具有一致性,GDP的结构决定税收收入的结构,GDP的规模决定税收的总量;二是二者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微观分析

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 微观税收分析是指在了解和掌握具体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数据的基础上,对纳税人的税收经济关系和税收缴纳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和说明的分析。开展微观税收分析是加强税源管理、完善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是科学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的需要。掌握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基层税收计统人员和税收管理员必备的素质要求。各级税务机关的领导要高度重视,要加强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的培训,积极推广微观税收分析工作,实现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为了指导和促进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工作,总局总结了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技术方法和分析思路,现将《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印发各地,供工作参考。 附件: 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 微观税收分析是指在了解和掌握具体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数据的基础上,对纳税人的税收经济关系和税收缴纳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和说明的分析。开展微观税收分析是加强税源管理、完善税收征管、指导纳税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和必要手段,因此掌握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基层税收管理员必备的素质要求。为了方便于基层税收管理员开展微观税收分析,现将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简要介绍如下: 一、微观税收分析基本内容 由于微观税收分析的目标要求在于客观说明和评价具体纳税人的税收经济关系和税收缴纳状况,而说明这两项内容,首先要分别掌握纳税人的税源情况、税收缴纳情况,并建立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纳税人税源特征分析、纳税人税收特征分析和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分析。 (一)纳税人的税源特征分析 税源,追根溯源是指产生税收的源泉。参考税法的相关规定,是指一切涉税经济活动及行为。在税收分析中,税源则是指可具体量化的各种税源数据指标,如纳税人的经营收入、产品产销量、价格等。税源特征分析就是针对这些表示税源的数据指标而开展的系列量化特征分析,包括规模、结构、价量关系、变化趋势及税基换算关系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税源的总量规模、结构状况和税源质量,从而为推断和预测纳税人税收形势提供依据。

税收遵从度的评估与衡量——指标体系及分析框架构建

税收遵从度的评估与衡量——指标体系及分析框架构建 郑华懋[1] 程晓平[2] 摘要:本文在A-S模型和范拉伊模式基础上,从经济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分客观税收遵从和主观税收遵从构建了双重维度、关联指标、动态系统的衡量税收遵从度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主客观是否遵从提出了二维分析框架,将纳税人群体细分为四个特定群体,并进一步提出了提高我国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税收遵从度指标体系分析框架 一、引言 在税收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如何衡量税收遵从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是分析、研究、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的首要环节。税收遵从问题最早起因于美国对“地下经济”所引起的税收流失的研究。1979年,美国国内收入局(IRS,Internal Revenue Service)开始首先对未付税的经济活动进行了粗略估计,发现对纳税人遵从的有关数据及对此的研究相当缺乏,对此美国学术界和税务部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测算。使用来源于美国征税机关随机审计检查的统计数据的纳税人遵从度测量系统( TCMP,Taxpayer Compliance Measurement Program)及从90年代开始改用的NRP( The Nation Research Program )都致力于衡量美国税收遵从状况、变化及趋势,影响因素的分析等。鉴于纳税人遵从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重要现实指导意义,许多国家都开始进行税收遵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 相比之下,国内对税收遵从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应用方面都还处在起步阶段,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在理论研究方面,1997年之后才有学者在税收理论文章中引入税收遵从这一概念,并对其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国内对税收遵从研究的思路主要有两种:一是在税收管理的一般框架的主题下论及到纳税遵从的分类和影响因素(如马国强、1999)。二是在纳税人行为理论中分析税收遵从(李胜良、2002)。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从研究的方法来看,目前的研究比较注重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实际的调查、问卷等实证工作稍有欠缺。对税收遵从的研究一般也是来源于案例分析,在纳税遵从的统计和研究方面几近空白。二是从税收遵从的度量来看,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基于现有理论基础上的完整系统的税收遵从度量指标体系,尚停留在单一维度、独立指标、静态系统的低层面零散研究上。 客观有效衡量纳税人税收遵从度是依法治税、完善税制、实行纳税信誉等级管理的必要前提。构建税收遵从度的衡量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框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可以进一步为定量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更加严谨科学可行的依据和参考,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亟待深入和加强。本文将以经济学、心理学等税收遵从分析理论为基础,探讨建立一个关于税收遵从度量的二维动态指标体系和分析框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衡量税收遵从度的二维动态指标体系设计与构建 1、静态指标说明 本文在现有对税收遵从的纯经济学分析(Allingham、Sandmo,1972;Cowell、198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