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老祖宗朱丹溪创制的比类取向治法

老祖宗朱丹溪创制的比类取向治法

老祖宗朱丹溪创制的比类取向治法

老祖宗朱丹溪创制的比类取向治法

老祖宗朱丹溪在相关医案中曰:“一人小便不通。。。此积痰在肺,肺为上焦,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窍之水出焉。以要大吐之,病如失。”;《丹溪心法》中又曰:“气虚用参、芪、升麻等,先服后吐,或参芪药中探吐之;血虚,四物汤,先服后吐,或芎归汤中探吐亦可;痰多,二陈汤,先服后吐,以上皆用探吐。若痰气闭塞,二陈汤加木通、香附探吐之。”

提壶揭盖,是将上闭下塞比作滴水之器,闭其上窍则下窍不通,开其上窍则下窍必利。

提壶揭盖,是“以升为降”之意。常用于气虚升降失司,而小便不通知证。

笔者认为,“提壶揭盖”法在临床应用时应灵活把握。同是“揭盖”,治法治则也应随病因不同而作相应变通。

从痰瘀互结论治眩晕_周长影

176 第15卷 第8期 2013 年 8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5 No. 8 Aug .,2013 眩晕是眩和晕的总称。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 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两者常同时出现,故统称为“眩晕”。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病、低血压、梅尼埃综合征、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 1 眩晕的文献源流及病因病机1.1 眩晕一词的文献源流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虽没有眩晕一词,但有“疾亡旋”“旋有疾王”的记录,大意同眩晕。先秦时期有些关于“眩晕”的零散文献,如《尚书?说命上》曰:“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瞑,指眼睛昏花。《国语?吴语》曰:“有眩瞀之疾者,以告。”眩瞀,指眼睛昏花,视物不明。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眩冒”一词在《伤寒论》里也多次出现,还称之为“头眩”“眩悸”等。由此可见,眩晕一词由来已久。 1.2 从古至今对眩晕病因病机的阐述进展 《内经》中对眩晕的病因病机做了较多的论 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卫气》云:“上虚则眩”等。金元时期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眩》中提出“无痰不作眩”学说,《血证论?晕痛》也指出“痰气上攻,头目沉重昏花,兀兀欲吐,首如裹物”。《仁斋直指方》中亦有“瘀滞不行,皆能眩晕”的记载。明清时期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眩运》篇中说“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 一二耳”,其强调指出“无虚不作眩”学说。眩晕的病机虚实夹杂,各家学说不一,后人把《内经》的无风不作眩、朱丹溪的无痰不作眩、张景岳的无虚不作眩,即三无不作眩学说,归纳为眩晕病机的经典理论,为眩晕病机的纲领性概括。而沈 绍功[1] 教授则提出 “痰瘀互结,毒损心络”为眩晕的核心病机,他认为痰和瘀既是病因,又是病理产物,乃为毒邪,二者互结,损伤心络。杨关林[2]教授根据文献报道、病例回顾性研究及临床经验实验研究,提出眩晕的虚-瘀-痰-毒的基本病机理论,从这一理论出发,根据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气虚、痰浊、淤血、毒邪的轻重程度不同进行辨证治疗,临床上取得很好的疗效。 2 从基础理论论述痰瘀互结的成因 痰的形成原因颇多,涉及外感、内伤等多个方 面,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如肺失于宣肃,通调不畅,津液停滞,聚而成痰;肝失于疏泄功能,气滞水停为痰,或肝郁气滞,郁热、郁火炼液为痰;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水液内停为痰,或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炼液为痰;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于健运功能,输布失常,水湿内生,湿聚成痰。痰一旦形成,便可随气血运行,无处不到,引发多种疾患,故有“百病皆因痰作祟”之说。同时,痰又可作为致病因素,同其他病理产物合邪而致病,导致恶性循环。此外,痰阻日久可致瘀,瘀血日久可致痰。如李德新在《气血论》中指出:“痰与瘀都是病理产物和致 从痰瘀互结论治眩晕 周长影,于睿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847) 摘 要:从痰瘀互结的理论阐述眩晕的病因病机、中医理论基础、治疗及现代研究,为眩晕从痰瘀同治的治法方 面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痰瘀互结;眩晕;中医治疗;现代研究 中图分类号:R4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3) 08- 0176- 02 收稿日期:2012-12-22 作者简介:周长影(1987-),女,辽宁抚顺人,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疾病。通讯作者:于睿(1969-)女,辽宁阜新人,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疾病。 Treating Vertigo from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ZHOU Changying,YU Rui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Liaoning,China)Abstract :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vertigo,foundation treatment,TCM theory and modern research is described from the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theory,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reating vertigo from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Key words :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vertigo ;traditional Chinese treatment ;modern treatment

朱丹溪的养生思想(六)

朱丹溪的养生思想(六) 6.倒仓。朱丹溪的理学老师许谦,患有痛疾,卧床不起十余 年,几乎成废人,丹溪采用倒仓法进行治疗,其法是:用黄牡牛肉肥者一二1.斤,长流水煮糜烂,滤渣不用,取净肉汁入锅中,以文火煎熬成唬珀色为度。治病时温饮一蛊,少时再饮,直至饮足数i…蛊。则病在上者吐多,病在下者利多,病在中者吐利俱多,吐利后如口渴,不得饮水,自饮小便一二碗,名轮迥酒。睡一二日,自觉饥甚,始与稀粥淡食,半月间必精神爽发,身体轻健,沉疴全安。朱丹溪讲其原理时说黄牡牛肉汁最能养阴滋补,并可反作吐泻,能荡涤体内污垢,使其病根拔除。所谓“倒仓”,就是及时排出肠中的糟粕浊物,吐故纳新,保持胃肠道的清洁,以利水谷的纳运。养生家^|J分重视体内代谢废物的排泄。晋·葛洪说:“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①说明当时已认识到“粪毒”对健康的危害。现代医学关于人体衰老学说中有关中毒导致衰老之说,正是祖国医学上述理论的深化。中毒学说认为:人体肠腔内存在大量细菌,人摄食后的食物经咀嚼和胃肠消化成为食糜,其在肠道经细菌发酵分解代谢的产物含有一系列有毒物质,如醛类、酮类、氨、过氧化物等;这些毒物若被肠道重新吸收,进人向.液循环,就会给健康带来危害。所以,加强消化道食物的新陈代谢,对健康极为重要。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了重视人体排废的所谓“负营养”学说。这里的“正营养”是指人体摄人的营养,“负营养”是指人体废物的排出,其意在于告诫人们要重视体内代澍废物的排泄,及时排便,消除危害。要减少“肠毒”滞留和吸收,一是荤腥油腻要适量,应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以及蜂蜜、核桃、芝麻等碱性、润肠之物;二是要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提倡早晚两次排便。 这样,一方面降低毒物产生,同时及时清除粪毒,减少重新吸收。有的医学家还提出:“欲长寿,饮水加大黄”就是清晨饮一杯清水(约250毫升)后慢跑锻炼,使清水在胃肠中晃动,起到洗刷肠胃的作用;同时,常用中药大黄少许泡茶代饮,可润肠缓泻,促成一天早晚两次排便。除了规律排便外,多吃些具有清肠、解毒的食物也是排废的重要方法。常见的此类食物除蔬菜、水果之外,还有传统食品海带、绿豆、黑木耳、动物血、胡萝卜、茶叶、花粉等。现代科学研究已证明了它们的作用机制。

读书聪明法

读书聪明法 人之智慧:乃于天分加勤奋,古来神仙换人之事,实属无有,是意蒙终启发矣,然自医学发明以来,竟有乾转坤之力,使愚鲁之人变为聪明,其功竟胜于换心焉,特摘录数方如下:一、朱子忱中丹,败龟板(苏灸)、龙骨(研为末人鸡腹一宿)、运志(去心苗)、昌蒲(凡节者毛切片)又各等分末,蜜丸重一钱每服一丸(温酒化下),一日三服,凡读书易忘者,服之令人聪明,(本法出自《千金方》);二、孔子读书凡获神忘远肉(各一两),党参陈皮各七钱,石昌蒲、归身各五钱,甘草二钱半,右同为末,糊大如急性于火,珠砂为衣,临卧灯心汤下(方出自冯氏锦);三教子弟一方,昌蒲(去毛)、远志(甘草水煮去心各一两)、白伏神、巴戟(水煮去心各五钱)、人参、地骨皮各三钱右同为末,加白茯苓二两,糯米二两,共为粉,石昌蒲三钱煮浓汤,去渣打*为丸,每食后二时临睡,各服二十丸(同上方出)。以上三方,任选共一照服之,攻效俱极著云。 一得吉利法 趋吉避凶,人之常情,故一年匆过,万象更新,元旦相见,动辄以恭、喜二字为劈头语,恭喜语为何,为一年吉利计耳,实乃仿佛无凭,未能果必占利也,今利有秘法三则,乃人听取不留意,而又极著灵效者,举之为世人旨一、立春日清晨,取桃树皮白止青永香三物,煮汤沐浴吉(行厨集)。二、除夕,富家田土泥灶,大吉(《本草纲目》)。三、除夕为行瘟使者下降我间之期,函取黄纸,书天行地过二字贴门额上吉(致富寄书)。曾有人实行实验,果照不谬,故敢信之。 记性大好法 记性减弱的人,遇事容易遗忘,于学业服务上遇受直直之困难,此所谓脑亏也不论中西药品,俱周难以为功,即服补脑药,亦不能恢复记性其不便为如何,然有治之之法在,只需常食黑芝麻及山芋两物,一年以后记性必然大好,慎勿轻视且此物本是食品,服之其极易,不妨试之别一法,于五月戊子日,取东司桃枝十二寸枕之末令不事奏效尤速(《千金翼方》)。 预卜生死法 凡人论有病无病,生死均为不能预知,即星相家言,亦不可信口乱套凡可信以真也余有卜健者生死法一,卜病人生死法二,分述如下,一卜健康生死法,伸手关人指映灯前视之,若透明即使患病,亦必生,若不透明,虽强健如常鲜红色人死期已近矣(世界大奇书)。二卜病人生死法:甲私剪病人贴衣襟数片,然火焚之毫无其灰旺斑纹者,则必生,若现有白纹,斑驳如篆褐者,必死无疑(灵仙录);乙用麝香三分,蓖麻仁五分,银珠一钱二分,珠砂:五灵脂各三钱,雄黄巴豆仁,不去油各五分分别研细,于端午日午时,再在干净室中合研加油脂为膏,草盒收藏,勿以妇人之手,临用,取欠实大一枚,捏成小饼,点病人印堂中,谓点官香药一枝,香尽去药停一时许视辅药处有红斑晕肿气飞散者,谓之红霞捧日,病虽重,可不死若并不红肿及内照旧不变者,谓之白雪漫野病虽轻,可不生,其药用过,需送人河中切忌秽亵(《本草纲目》)。 使人喜悦法 使他人头发埋灶前,即令人恒喜不典,又法,捕雄鼠,于十一、十二月或端午、七夕正月朔旦子时,面北,向子位,剖之,挖掘取外臂阴干,系臂上,男子女子左右繁则无不喜悦,所欲悉如意也,鼠臂有文如印,两臂相对,有符篆朱文九遍者,佳也两法而极秘极验,宝之(《荆南记》)。

痰瘀相关试论-谢雅革

158 第16卷 第12期 2014 年 12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6 No. 12 Dec .,2014 钟,一灸即愈”,由于穴精方简施术较为方便,于是书中便多次记载由患者根据医生点穴的位置自行施灸的例子,“屡有人腰背讴楼来觅点灸,予意其是筋病使然,为点阴陵泉,令归灸即愈”。再如矫正胎位的艾灸方法。《针灸资生经》卷七载一例胎位不正,医者“灸右脚小指尖头三壮,住如小麦,下火立产”。 《针灸资生经》还十分注重针灸须药,古代医家治病多遵从针、灸、药合参的思想,王执中认为“或但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或惟用药而不知针灸者,皆犯孙真人所戒也”。所以王氏认为灸疗的同时需要配合适当的药物来提高疗效。例如在《针灸资生经》中就有叙述临床治疗腹中有积,大便秘结的灸疗方法,以巴豆肉为饼配合“灸三壮”病愈的医案。 另外,王氏十分重视灸疗的顺序,遵从先上后下、先阳后阴的原则。例如书中提出 “将中脏之候, 不问风与气,但依次自上及下各灸五壮”。有些灸方明确指出了施灸穴位的先后,如治中风失语,强调先灸天窗,再灸百会,如果顺序颠倒,则风气不得泄,内攻五脏,喜闭伏,仍失音也。有些灸方则认为下火先后应顾及季节交变对人体的影响认为“春夏从下灸上,秋冬从上灸下”,不依照此法,则病不愈。 由上可见,王执中《针灸资生经》一书字里行间蕴藏的着辨证论治精神,对现代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灸疗是中医的精髓,不可偏颇,不可废弃。故略抒学习《针灸资生经》之管见,学习古代医家的探索创新精神,与时俱进,以弘扬祖国传统针灸医学。◆ 参考文献 [ 1 ] 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 痰指“痰浊”,为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失常,水湿停聚,津液不归正化而形成,痰分有形及无形,有形之痰咯吐可见,无形之痰当随症辨之。瘀指“瘀血”,古有云:“血行失度为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有“衃”“留血”“恶血”等之谓。中医学理论中素有“津血同源”,津与血异名同类之说法,《灵枢·痈疽》云:“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灵枢·邪客》亦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 入于脉,化以为血”,故《灵枢·营卫生会》云:“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亦云:“亡血家不可发汗”,因此,在中医学理论“津血同源”的基础上,当有“痰瘀同源”“痰瘀相关”之类,明·张介宾在《景岳全书·痰饮》中曰:“痰涎皆本气血,若化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清·唐宗海在《血证论·血痰瘀相关试论 谢雅革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中医学认为津与血在生理功能方面互为相关,素有“津血同源”之谓,痰饮和瘀血作为津血不归正化的 病理产物当有“痰瘀同源”之说,进而引发探讨痰瘀相关之理论。笔者现从痰瘀相关之历史形成与发展、病因病机、致病特点以及治疗原则等方面,对这一理论进行尝试性论述,试图以完整其理论体系,方便医家对其认识,进一步发展中医学理论。 关键词:痰瘀相关;津血;中医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R223.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4) 12- 0158- 03 收稿日期:2014-05-19作者简介:谢雅革(1994-),男,安徽合肥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中医学。 Discussion on Correlation of Phlegm and Stasis XIE Yage (Anhu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fei 230000,Anhui,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lds that the body fluid and blood i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re related with each other,known as Jin and blood sharing the same origin. Phlegm and blood stasis,as the pathological products of body fluid failing to transport,share the same origin,further triggering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related theory. Now from the development,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pathogenic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principle and so on,it tentatively discusses the theory,trying to complet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doctors to its understanding,further develop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correlation of phlegm and blood stasis;body fluid and blood;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4.12.057

民间绝技秘传奇法

民间绝技秘传奇法 读书聪明法 人之智慧:乃于天分加勤奋,古来神仙换人之事,实属无有,是意蒙终启发矣,然自医学发明以来,竟有乾转坤之力,使愚鲁之人变为聪明,其功竟胜于换心焉,特摘录数方如下:一、朱子忱中丹,败龟板(苏灸)、龙骨(研为末人鸡腹一宿)、运志(去心苗)、昌蒲(凡节者毛切片)又各等分末,蜜丸重一钱每服一丸(温酒化下),一日三服,凡读书易忘者,服之令人聪明,(本法出自《千金方》);二、孔子读书凡获神忘远肉(各一两),党参陈皮各七钱,石昌蒲、归身各五钱,甘草二钱半,右同为末,糊大如急性于火,珠砂为衣,临卧灯心汤下(方出自冯氏锦);三教子弟一方,昌蒲(去毛)、远志(甘草水煮去心各一两)、白伏神、巴戟(水煮去心各五钱)、人参、地骨皮各三钱右同为末,加白茯苓二两,糯米二两,共为粉,石昌蒲三钱煮浓汤,去渣打烂为丸,每食后二时临睡,各服二十丸(同上方出)。以上三方,任选共一照服之,攻效俱极著云。一得吉利法 趋吉避凶,人之常情,故一年匆过,万象更新,元旦相见,动辄以恭、喜二字为劈头语,恭喜语为何,为一年吉利计耳,实乃仿佛无凭,未能果必占利也,今利有秘法三则,乃人听取不留意,而又极著灵效者,举之为世人旨一、立春

日清晨,取桃树皮白止青永香三物,煮汤沐浴吉(行厨集)。 二、除夕,富家田土泥灶,大吉(《本草纲目》)。三、除夕为行瘟使者下降我间之期,函取黄纸,书天行地过二字贴门额上吉(致富寄书)。曾有人实行实验,果照不谬,故敢信之。记性大好法 记性减弱的人,遇事容易遗忘,于学业服务上遇受直直之困难,此所谓脑亏也不论中西药品,俱周难以为功,即服补脑药,亦不能恢复记性其不便为如何,然有治之之法在,只需常食黑芝麻及山芋两物,一年以后记性必然大好,慎勿轻视且此物本是食品,服之其极易,不妨试之别一法,于五月戊子日,取东司桃枝十二寸枕之末令不事奏效尤速(《千金翼方》)。预卜生死法 凡人论有病无病,生死均为不能预知,即星相家言,亦不可信口乱套凡可信以真也余有卜健者生死法一,卜病人生死法二,分述如下,一卜健康生死法,伸手关人指映灯前视之,若透明即使患病,亦必生,若不透明,虽强健如常鲜红色人死期已近矣(世界大奇书)。二卜病人生死法:甲私剪病人贴衣襟数片,然火焚之毫无其灰旺斑纹者,则必生,若现有白纹,斑驳如篆褐者,必死无疑(灵仙录);乙用麝香三分,蓖麻仁五分,银珠一钱二分,珠砂:五灵脂各三钱,雄黄巴豆仁,不去油各五分分别研细,于端午日午时,再在干净室中合研加油脂为膏,草盒收藏,勿以妇人之手,临用,

痰瘀互结证的辨治体会金妙文

痰瘀互结证的辨治体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妙文 南京市级机关医院胡炜 “痰”与“瘀”是中医传统理论中的两类不同病理因素,但又密切相关,互为因果,每常兼夹复合为病,成为一种新的特质的病理因素,其病理特征为痰瘀互结,其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病症称之为痰瘀互结证。古代文献中虽未明确提出“痰瘀互结”之称,但有关痰瘀同源、同病、同治的理论和实践,由来已久。现代研究证实:“痰证”与“瘀证”有着共同的生物化学基础。临证从“痰瘀互结”论治一些疑难病重症,常获显效。是中医病机学说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环。 津血同源,如水谷精微所化生,流行于脉内者为血,布微于经脉之外者为津液,赖脏腑的气化作用,出入于脉管内外,互为资生转化,说明血以津液生,津以血液存。故在病理状态下,津凝则为痰,血滞则成瘀,痰聚则血结,血凝则痰生,以致互为因果同病,杂合为患,以而为痰瘀同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1、痰瘀互结证的辨证要点 痰瘀互结证辨证关键首重苔脉 痰证的舌象,多从舌苔反映:患者苔多白厚或黄,化热则苔黄腻;瘀的舌象,多从舌质反映;患者舌质多暗紫或有瘀点、瘀斑;另若此类患者阳气不足,表现在舌象为舌体胖大边有齿痕。 痰证的脉象,以滑脉或弦脉为常见;瘀证的脉象则以涩脉为主。痰瘀互结证之脉象可见弦、滑或沉涩,并视痰瘀之侧重不同而有别:痰胜于瘀者,其脉以滑或弦为主;瘀胜于痰者,其脉则以涩为主。 痰瘀互结证的常见临床表现 1.2.1 疼痛疼痛是痰瘀互结为病最常见的症状。《张氏医通》云:“痰挟死血,随后攻注,流走刺痛。”痰瘀阻滞脉络,不通则痛。此疼痛多部位固定,或刺痛,或持续性阵痛,且疼痛较顽固。疼痛的具体部位常为痰瘀聚集之处:如痰瘀聚于心则胸痹心痛;聚于肝则胁痛;聚于胞宫则痛经;聚于经络则关节疼痛拘急……其中疼痛呈刺痛,固定不移者,常偏于瘀痛;疼痛重着缠绵,经久不愈,偏于痰阻致痛。但临床运用中两者很难绝对分开。

朱丹溪论痛风

朱丹溪论痛风 朱丹溪是我国元代名医,1281年生于浙江省义乌县赤岸镇。因家近丹溪,故名。丹溪天资聪颖,六岁即能作声律诗赋,世人称“神童”。30岁时,因母患痹疾,众医束手,而有志于医,自学《素问》三年,似有领悟。闻罗知悌医学精博,诚心拜师求教,后丹溪日夜攻读,严寒酷暑不辍,医术日益精进。学至三年,名扬四方,成为名医。于48岁时(1328年)回家乡行医,服务桑梓。他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既有雄厚的理论基础,又有扎实的文学素养,善汲诸家之长,因而认识到江南依山傍海,地土卑弱,“始悟,湿热相火为病甚多”;“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故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点。他看到当时医家盛用辛燥之《局方》,深感与临床实际不符。力主在治疗原则上应滋阴降火,勿妄动相火,开滋阴清热之先河,在学术上独树一帜,并因此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由于义乌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嗜食酒肉厚味等情况,因而有痛风病发生的条件,丹溪在67岁时,著《格致余论》一书,内有痛风论一篇,明确提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或偏取凉,或卧当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这里他明确指出:本病因,是自身血分受热,再受风寒湿等诱因而致,与一般风湿病先从外受六淫不同,此其一;由于血热,又受寒凉,热血得寒,而污浊凝涩,此其二;其痛所以夜剧,是行于阴之故,此其三。

在治法上,虽指出“以辛热之剂,流散寒湿,开发腠理,其血得行,与气相和,其病自安。然亦有数种治法稍异,谨书一二,以证予言”。从所举三个病例看,一是60多岁男性患者补血温血,以四物汤加桃仁、牛膝、陈皮,生甘草,入生姜研潜行散(即单味黄柏)。二是30岁女性患者,因食味甚厚(肥甘厚味),性情急躁,挛缩数月,诊为挟痰与气证,当和血疏气,导痰,以潜行散入生甘草、牛膝、桃仁、通草、炒枳壳、姜汁煎,半年而安。三是20多岁的男子,痢后患痛风,叫号撼邻,诊为恶血入经络,血受湿热,久必凝浊,所下未尽,留滞隧道,所以作痛,用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牛膝、黄芩、陈皮、生甘草,入生姜研潜行散。这三个病例,第一与第三所用药物基本都是四物汤加活血通络药;第二例明确指出是饮食肥甘,其治不用导滞药,而用活血通络、理气药;这三个病例都用潜行散、生甘草,以苦寒躁湿,清热解毒是其特点,这与丹溪所说“湿热相火为甚”的论点是一致的。 在《丹溪手镜》中,作者将痹列为十一,痛风十三,清楚表明二者非同一病症。《丹溪心法·痛风》中,尽管有寒、有湿、有热、有痰之不同,但所创制之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力求通治。从组方遣药看,是将清热燥湿之二妙散,泻火行水之龙胆、防己,活血祛瘀之桃仁、川芎,燥痰祛风之南星、白芷,祛风通络之桂枝、灵仙,消积和胃之神曲于一炉,共奏疏风祛寒宣于上,清热利湿泄于下,活血祛瘀,燥

重症肺炎--江苏省中医院芮庆林

重症肺炎的中西医诊治进展 第一节重症肺炎的认识与评价 【概述】 肺炎(pneumonia)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肺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占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之首,在人类总死亡率中排第5~6位。重症肺炎( severe pneumonia,SP) 是由各种病原体所致肺实质性炎症,造成严重菌血症或毒血症,除具有肺炎常见呼吸系统症状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外, 尚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统明显受累的表现,进而引起血压下降、休克、神志模糊、烦躁不安、谵望和昏迷,故又称中毒性肺炎或暴发性肺炎。既可发生于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亦可发生于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在HAP中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内获得的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和健康护理( 医疗) 相关性肺炎(health care–associated pneumonia ,HCAP)更为常见;免疫抑制宿主发生的肺炎亦常包括其中。重症肺炎死亡率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综合征,在流行病学、风险因素和结局方面有其独特的特征,在急诊科门诊最常遇到的是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临床各科都可能会遇到重症肺炎患者,需要一个独特的临床处理路径、初始的抗生素治疗和综合处理才能使重症肺炎死亡率得到控制和减少。中医并无“重症肺炎”病名,而重症肺炎患者多发热,继而出现咳嗽、喘息不能自止,甚则出现神昏,故多将其归属中医“风温肺热”、“喘证”、“暴喘”等范畴。 【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 重症肺炎分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和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HAP),其中SCAP病原体中最常见的是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肺军团菌、革兰阴性杆菌、流感嗜血杆菌[1],但近年来,我国革兰阴性杆菌等感染概率显著增加。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非发酵菌及金葡菌、白色念珠菌等则是SHAP 的常见病原菌[2]。同时,肺炎病原体的分布还会受季节、气候和地区特点及药敏、宿主状态等影响。 我国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CAP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3]”中根据有无铜绿假单胞感染危险因素将SCAP患者分为两组:A组:无铜绿假单胞感染危险因素:常见的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嗜肺军团杆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B组:有铜绿假单胞感染危险因素,常见的病原体有A组常见病原体+铜绿假单胞菌。有研究表明[4]混合感染如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愈发多见。 既往研究[5、7]认为SCAP的发病机制是病原体或毒素直接损害人体组织器官,造成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近年来研究[6]认为,致病因素可通过不同途径激活单核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等促炎性递质,参与机体防御反应,以抵御外来病原菌刺激。但同时,TNF-α、IL-1不仅杀伤自体组织细胞,还能诱导其他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或炎性递质,如IL-6、IL-8、血小板激活因子(PAF)、一氧化氮(NO)等,造成二次打击。这些被TNF-α、IL-1所诱导产生的炎性递质又可诱导组织细胞产生下一级炎性递质,并反向刺激单

朱丹溪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朱丹溪强调“阳有余,阴不足”,旨在告诫世人() A.真阳之气有余,应注意克伐而勿使过亢 B.真阴之气不足,应加以滋养 C.抑制相火,保护真阴 D.阳动阴静,阳亢易治,阴虚难疗 E.不见所欲,使心不乱 2.朱丹溪认为,凡人身中有结核不痛不仁,不作脓者,皆属() A.食郁 B.湿阻 C.血郁 D.痰证 E.气滞 3.对产后诸疾,朱氏认为当() A.大补气血 B.滋阴降火 C.调理脾胃 D.调理肝肾 E.调畅气机 4.提出“百病兼痰”的著名观点的医学家是() A.刘完素 B.朱丹溪 C.李杲 D.张从正 E.张元素 5.关于郁证的病位,丹溪接受李杲脾胃为升降之枢的观点,认为() A.凡郁皆在上焦 B.凡郁皆在中焦

C.凡郁皆在下焦 D.凡郁皆在肝胆 E.凡郁皆在肺胃 6.提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随气而顺矣”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王履 C.戴思恭 D.王纶 E.李中梓 (二)B型题 A.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矣 B.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而脾居其中 C.气为阳宜降,血为阴宜升,一升一降无有偏胜,是谓平人 D.肝阳宜升,脾阳宜降 E.心火宜升,肾气宜降 1.朱丹溪论述其阳升阴降之观点,以水火言() 2.朱丹溪论述其阳升阴降之观点,以五脏言() 3.朱丹溪论述其阳升阴降之观点,以气血言() A.胸胁痛,脉沉涩 B.动则喘,寸口脉沉滑 C.瞀闷,小便赤,脉沉数 D.周身走痛或关节疼,遇阴寒则发,脉沉细 E.嗳酸,腹饱不能食,人迎脉平和,气口脉繁盛 4.气郁者() 5.湿郁者() 6.痰郁者() 7.热郁者() 8.食郁者()

朱 丹 溪 传 译文

朱丹溪传译文 2007年09月23日星期日下午 03:29 丹溪老人,他是婺州义乌县人(现今浙江省义乌市)。姓朱,名讳,震亨,表字为彦修。学习他的人都尊称他叫丹溪翁。他自幼爱好学习,每天能记上千个字。稍微长大,就跟从辞官回乡的老先生,学习经书, 准备科举备考。后来听说,许文懿先生,得到了朱熹及四传的学说,而在八华山讲学,他又前去拜许文懿先生为师。而逐渐了解到,有关道德性命的学说,知识性广博,且居深奥,他专心致志的去学习,而成为理学家。有一天, 许文懿对他说:“我患病卧床已很长时间了,若不是遇到一精通医学的人,就不能将我的病治愈。你不是一般聪明的人,你肯去从事医学技艺吗?”丹溪翁,也因为母亲患过脾病,而对医学也粗略的学习过。等到听了许文懿先生的话,他便感慨地说:“读书人如果能精通一门技艺,用来推行即能爱自己,并且又能兼顾对众人的爱,即使在今世即不做官,也等同做官一样。”于是他放弃走仕途的路,一心放在针对医学方面尽力了。 当时的医疗现状,大多推崇北宋,陈师文、裴宗元等编定的《和剂局方》,丹溪翁日夜学习它,不久他醒悟的说:“拿古方来治疗当前的疾病,会有不能完全符合的情况。如果要建立医学准则,而去确定规范,医生的治疗,那就必须依据《素问》、《难经》等各医经。可是我们本乡里的医生,很少有能够通晓《素问》与《难经》的。”于是他整理了行装,外出寻访,向其它的老师登门请教。他渡过了浙河,到过吴县,又穿过了宛陵,而到了南徐, 最后才抵达建业,但都没有遇到良师。等他返回武林时,偶然遇到个人,他推荐起他家乡的罗先生。罗先生名叫知悌,表字子敬,世人称他太无先生。他曾是南宋理宗时的宫中近侍,学问上对于医学精通,又得到金代刘完素的再传,并且广博地通晓张从正、李杲,两位医家的学说。而他性格古怪,凭医技厌烦侍奉他人,难以称心如意。丹溪翁拜访他,共往返多次, 每次去,都不能同他相见。丹溪翁求见他更为诚恳,罗知悌这才接待了他。问道:“你莫不是朱彦修吗?”因为当时丹溪翁在医界已颇具名声,所以罗知悌知道他。丹溪翁既见到了罗老师以后,就面向北方再次叩拜进见, 接受罗老师传授给他的医术。罗知悌见了丹溪翁,也特别欢喜。随即就把,刘完素、张从正、李杲三位医家的着作传授给他,为他讲述,如何发挥三位医家的学术精华, 而依据于医经的理论。并且说:“放弃以前学习过的内容,是指不正确的。”丹溪翁听了他的讲述,而把胸中积存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也消散了久在心里的疑问。过了不长时间,就完全掌握了老师的学术精华返回家乡。 在家乡,大多数医生,仅局限在陈师文、裴宗元的学说,听了丹溪翁的言论,就大为惊讶,除了讥笑,在就是排斥。唯独许文懿高兴地说:“我的病大概将要治愈了吧!”许文懿, 患有四肢性疾病,医生不能治疗的时间已十多年了,丹溪翁确按照自己的疗法去医治,结果得到了优良的验证。在这种情况下, 原先又讥笑又排斥的那些医生们,才在心里面佩服,而在口头上又给予了赞扬。几年间,丹溪翁的声名大震。可是丹溪翁他本人并不觉到满足,而更把,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三位医家的学说,进行推广。他认为刘完素、张从正的学说, 论述了脏腑受致于病气, 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而湿热相火三气,又导致引发的疾病最多。于是他以采用,推陈致新的泻火方法去治疗,这确实是超越了前代医家。然而针对有阴虚火动的,或是阴阳两虚而引起湿热自盛的病证,又应当斟酌的去使用。 他认为李杲论述饮食劳倦、内伤脾胃的疾病,是胃脘阳气不能升发,而株连到心肺之气, 而使病邪陷入中焦,而采用,用补中益气的方剂去治疗,这也是前代医家所没有阐述过的。毕竟自然环境,决定了西北地区天(阳)不足,东南地区地(阴)不满,天,是指阳气;地,就是指阴气。所以西北地区的人们,阳气容易不足;而居处东南地区的人们, 阴火容易亢盛。如果不了解这点,只拘泥李杲的补中益气法,那幺脾胃阳气不足的病人, 当然能够被治愈;但对于那些阴火亢盛的病人来说,也沿用这种治法,恐怕反到会增加病人的病。于是他把三位医家之说,弃其短而取其长,同时又根据太极的理论加以验诬,还根据《易经》、《礼记》、《通书》、《正蒙》等书中的有关内容,而把《内经》的理论又贯穿到它的始终,以探寻其学说的宗旨。他认为《内经》中所论述的火, 跟太极动而产生阳气,与五行中的火性恒动, 理论相符合。他又根据《内经》中论述的, 人体精血阴气最容易虚损, 又同《礼记》中谈到的养阴, 而去培育阴气的意思正相同。因此他提出了,相火易动,和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这样两条理论去阐述,而又去发挥它了。

析朱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析朱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吴坚 朱丹溪是我国元代名医,生于浙江省义乌县赤岸镇。他既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又有长期临床实践经验,善于汲取诸家之长,临床治疗因地、因人制宜。他认识到江南依山傍海,气候温暖湿润,“始悟,湿热相火为病甚多”、“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故理论上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点。他看到当时医家盛用辛燥之《局方》,深感与临床实际不符。力主在治疗原则上应滋阴降火,勿妄动相火,开滋阴清热之先河,在学术上独树一帜,因此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上中下痛风方是朱丹溪治疗痛风的名方,《丹溪心法》没有明确方名,仅说“治上中下疼痛”,《金匮钩玄》命名为“上中下痛风方”,《丹溪治法心要》称作“治上中下痛风方”。 朱丹溪所著《格致余论》一书,内有痛风论一篇,明确提出痛风病因病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或偏取凉,或卧当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这里他明确指出:本病因,是自身血分受热,再受风寒湿等诱因而致,与一般风湿病先从外受六淫不同,此其一;由于血热,又受寒凉,热血得寒,而污浊凝涩,此其二;其痛所以夜剧,是行于阴之故,此其三。这是因为他结合所处义乌地区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嗜食酒肉厚味等情况,认为有痛风病发生的诸多条件而定。《丹溪心法·痛风》中,尽管有风、寒、湿、热、痰、瘀之不同,但所创制之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力求通治。基于此,采用上中下痛风方,祛风除湿,逐痰行瘀,清泻蕴热,温散通利,使上中下诸痛消除。此方既能疏散风邪于上,又能清泻湿热于下,还可活血化痰消滞而调中,所以上中下的痛风均可治,能通治周身骨节痛的痛风证,亦可治疗因受风寒湿邪的痹证。 分析上中下痛风方用药,即有针对风寒湿热诸邪,也有针对痰湿、瘀血、络

保和丸漫谈

保和丸漫谈 <一> 尝读朱丹溪所著《格致余记》感慨于开篇即是“饮食色欲箴序”:“传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予每思之,男女之欲,所关甚大;饮食之欲,于身尤切。世之沦胥陷溺于其中者,盖不少矣!苟志于道,必先于此究心焉。因作饮食、色欲二箴,以示弟侄,并告诸同志云……” 病分外感内伤。内伤之因,饮食所伤、色欲所伤实为两大主因。和至盛世,饮食已非单纯解饥止渴,更是一种生活中的享受。加之“食补”盛行,过食、偏食自也不免。朱丹溪在“饮食箴”中写道:“人有此身,饥渴洊兴,乃作饮食,以遂其生。睠彼昧者,因纵口味,五味之过,疾病蜂起……”对应今日临证,小儿病、老年病,“因纵口味”者并不在少数。 伤食,作为常见病因之一,似乎在临床上并未得到医者的足够重视。 治疗伤食,我们最先想到的方剂是保和丸。 <二> 保和丸为寻常成药,方药组成也极简易平实,多不被医者、患者所重视。尝在医师培训课上问及保和丸出自何人著作,竟有很多医生不知其出自一代大医朱丹溪之手。

《丹溪心法》:“保和丸:治一切食积。山楂六两,神曲二两,半夏、茯苓各三两,陈皮、连翘、萝卜子各一两。上为末,炊饼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远白汤下。” “治一切食积。”那么,时下临床上,小儿有食积所致之发热、咳嗽、厌食、腹痛、腹泻;老人与食积有关的肥胖、腹大、头晕、便秘,以及痛风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等,似乎有很多使用本方的机会。 笔者治疗很多小儿病、老年病,处方之前两味药每每用焦山楂、炒莱菔子,或用焦山楂、鸡内金,实针对“伤食”,取保和丸法。 <三> 保和丸实由三组药组成。 第一组药是消食药:山楂、神曲、莱菔子(即萝卜子)。吴昆在《医方考》中指出:“山楂甘而酸,酸胜甘,故能去肥甘之积;神曲甘而腐,腐胜焦,故能化炮炙之腻;卜子辛而苦,苦下气,故能下面物之滞……”汪昂在《医方集解》中指出:“山楂酸温收缩之性,能消油腻腥膻之食;神曲辛温蒸窨之物,能消酒食陈腐之积;卜子辛甘下气而制面……”两位医家都提到了方中每味消食药都有其偏性。临证时,伤食患者也并非肥甘、炮炙、面物等等必需俱伤。那么,我们在用方时,也并非山楂、神曲、莱菔子必需三药并用,可以随证并用,也可以随证取其一、二,还可以根据药物偏性和所伤之物及其兼夹证,随宜取用炒谷芽、炒麦芽、炒槟榔等消食之品。当然,方中也不一定

朱丹溪气血痰瘀理论研2

朱丹溪气血痰瘀理论研究 引言丹溪于中年学医,可谓大器晚成。其先学理于许学士得易理之精,后学医于罗知悌,得医道之微。习灵素而有得,学仲景而取意。承守真之学而不宥其成,谙李张之谈而自开其新。其有“阳有余阴不足”之精论、“相火论”之详说。后之学者莫不濡之也。可谓其学博其泽深矣。 有语曰:“伤寒法仲景,杂病守丹溪”盖云其功之大也。丹溪于杂病有气血痰瘀四纬,四纬之中又以气为其总纲也。用今之时语乃为:丹溪在论证杂病时,形成了“气血痰郁”之辨证体系。此体系不仅运用于气病,血病痰病郁病的临床治疗中,还作为一种辨证方法运用于其他众多杂病的论治。 第一部分:“气血痰郁”辨证体系基本理论阐发。 1.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状态 丹溪学理学,深知格物致知之理。他认为:“医者,儒者格物致知一事,养亲不可缺。”《丹溪医集》《素问·阴阳离合论》中有:“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丹溪格天地自然而有所得,故有《格致余论》之著。他在其中提出著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他说:“天,大也,为阳,而运于地之外;地居天之中为阴,天之大气举之。日实也,亦属阳,而运于月之外;月缺也,属阴,禀日之光以为明者也。”《格致余论》同时他还详参《内经》其他内容,认识到整个自然界处于一种“阳有余,阴不足”的状态。于是“阳有余阴不足”便成了天地间的一通理。“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气法成”。《素问·保命全形》的这句话让人体也具有了“阳有余阴不足”的状态,因为人于天地相应。也就是说“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状态。只有人体处于此种状态下才可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 2.“阳有余,阴不足”是“气血痰瘀”辨证体系的理论基础。 “阳有余阴不足”是天地之间大理。丹溪所有的学术思想都是在此理上建立起来的。“气血痰瘀”的辨证体系也不例外。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阴阳应象大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保命全形论》“人之所有者,血之与气”。这此精论让丹溪认识到气血在人体的重要性。他在《格致余论》中说:“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引起为血。”于是他把“阳有余阴不足”的理论具体化。于是便有“气有余,血不足”之论。这便成了气血痰瘀辨证体系的直接理论依据。 3.力倡滋阴是为保持阳有余 其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阳有余,阴不足”是天地自然之道理。同时也是人体自身之理;二,“阳化气,阴成形”、“气者生之本”有余之阳要化气有才能维持人的正常状态。但其化气不可太过;三,“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要保证阳化之气不能太过必须养其阴,才能使有余之阳不致化成有余之气;四,“相火者元气之贼也”人有君相二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相火不妄动则元气不妄耗,如是则君得以明矣。相火非外来实火,非苦寒直折所能平,法存于滋阴,才能使龙潜海底,雷寄泽中;五,“善补外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二生化无穷。从此可以看出滋阴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阳有余”的状态;六,丹溪“阴难成而易耗”乃以天癸之晚至而早归而立论。其乃离辟时弊之权宜之言。“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相生与俱并无阴难成之理。 故丹溪滋阴是为了保持阳有余。在具体的病证论治中就是要保持气有余。 4.重视后天脾胃之气 丹溪受李皋之学的影响非常重视后天脾胃之气。他在《格致余论》中说:“脾具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肾肝之阳升。而成天地之交泰,是为无病认。”此强调了脾胃在气机升降中的作用。同时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胃功能正常了才能使先天元

医学家朱丹溪生平简介

医学家朱丹溪生平简介 神医朱丹溪是元代著名的医学家。朱丹溪生于公元1281年,卒于1358年,享年77岁。以今天的地名来说,神医朱丹溪是浙江义乌人,人称丹溪先生或丹溪翁。朱丹溪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因此朱丹溪是滋阴派的创始人。值得一提的是,朱丹溪和 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被称为“金元四大家”。 朱丹溪在医学上的成就推动了中国医学史的发展,因此他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一 席之地。神医朱丹溪一生著有多部医学书籍,《丹溪心法》、《本草衍义补遗》、《外科 精要发挥》等都是朱丹溪的代表作品。朱丹溪青年时期并没有学习医术,为了走上仕途出 人头地,朱丹溪整日学习儒家经典。朱丹溪三十五岁时,跟随理学家许谦学习,等到43 岁时,朱丹溪拜罗知悌,跟随他学习医学。据说,朱丹溪有着高超的记忆力,看过的书都 能背诵出来。朱丹溪三十岁时,见母亲整日被脾病所折磨,心急如焚之下,朱丹溪开始查 看医书。 朱丹溪发现社会上很多医生心态浮躁,医术拙劣不堪。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他们大 多盲目搬用《局方》,所以开的药大多大同小异,病人吃下去后,没有一点效果。于是朱 丹溪立志学医,下定决心后,朱丹溪日夜攻读《素问》。经过5年多的刻苦攻读,朱丹溪 不但治好了母亲的脾病,而且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一位医生。在强烈的求知欲下,朱丹溪先 后拜许谦、罗知悌为师,他将理学和医学融合在一起,推动了医学理论的发展。 在所有朱丹溪的故事中最著名的就是他拜师时候的事情,在1325年的时候朱丹溪已 经到了四十五岁,他当时的医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可是却一直想要找到一位可以授 业的恩师,于是他渡过了钱塘江,跨越千里来到了吴中地区,之后又到了南徐、建业等地,可是却一直没能找到一个能够成为自己老师的人。这时候有人告诉他,在杭州有位罗知悌 有着非常高明的医术,而且学问非常的高深,于是朱丹溪不顾旅途劳顿兴冲冲的赶到了杭 州地区。 罗知悌是刘完素的弟子,还曾经在宋理宗身边做医侍,朱丹溪祈求多日终于赢得了罗 知悌的欢心,成为了他的弟子。他不仅教了朱丹溪许多理论方面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还给 了他许多实践的机会,这让朱丹溪的医学水平大幅度的提高,而他经过了长期的努力也总 结出了“滋阴”的重要性,为自己之后创立学派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对此他非常感谢自己 的老师,直到罗知悌离开人世之后他才回到老家开始治病救人。 1.元朝民变领袖彭莹玉 2.石斛有什么营养价值 3.元代医学家朱丹溪简介

从朱丹溪治痰之法总结痰瘀共治的源头

从朱丹溪治痰之法总结痰瘀共治的源头 发表时间:2018-11-27T11:31:08.627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8期作者:孟云邹先智陈培亮 [导读] 本文从痰证论治,痰瘀共治于妇科、中风及其他疾病入手,阐述痰瘀共治,探寻该治法之源头。 湖南省浏阳市中医医院湖南长沙 430100 【摘要】朱丹溪以阴阳及藏象理论为基础,重视调和气血,认为诸病皆从痰治,痰多挟风热湿火之邪,多阻塞经络,使得气机不畅、清窍昏蒙、经络瘀阻,但痰瘀互结最多见,生成月经病、中风、痹症及眩晕等疾病,导致其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其治疗以治痰之法为基础,多见痰瘀互结,需以祛瘀化痰为基础治疗方案,再根据病因病机,对症治疗。本文从痰证论治,痰瘀共治于妇科、中风及其他疾病入手,阐述痰瘀共治,探寻该治法之源头。 【关键词】朱丹溪;治痰之法;痰瘀共治 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现存著作诸多,如《格致余论》、《丹溪心法》等,创“滋阴派”,其理论具有重脾胃、善用二陈、辨证论痰、痰瘀同治等特点[1]。朱丹溪认为痰邪为人体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津液布散障碍、积聚而成,属于病理性产物,丰富了痰证理论,辨明痰证病因病机、证候治则,同时灵活运用祛痰药物,促进痰证理论持续发展。本文以痰证论治,痰瘀共治于妇科、中风及其他疾病入手,阐述痰瘀共治,探寻该治法之源头。 1.痰证论治 痰证病种类型诸多、病情复杂多变,包含诸多怪病,而且经络、脏腑、四肢末端均可停留,范围非常广泛。朱丹溪认为痰证由来可分为外邪袭体,饮食内伤以及情志不遂,共3个方面,且将痰证分成多个类型,如湿痰、热痰及郁痰等,以及相应的治则、方药,即“痰之原不一”。朱丹溪认为痰瘀同源,津布散不利,积聚生痰,而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行,瘀阻脉络,而津血同源,互根互用,津血各自病变能够影响对方正常生理功能,即痰瘀病理密切相关,阻碍气机升降。痰为阴邪,向来易留于人体脏腑经络,难以去除,痰凝血瘀,继发气滞,反而使得痰阻更甚,恶性循环,形成痰瘀同病[2-3]。气为一身之根本,气机不畅,精微物质无力上濡头窍,加上“津液气血皆化于痰”,故“无痰不作眩”。朱丹溪认为痰证需“实脾土,燥脾湿”,长于二陈汤治痰,根据不同患者在痰证性质、脏腑虚实等方面的个体化差异灵活用药。朱丹溪首次提出“痰挟瘀血,遂成窠囊”,认为痰瘀同治,而且根据病情轻重,选择不同的中药。比如痰证轻者常用中药包括陈皮、瓜蒌及贝母等,痰证重者常用枯矾及南星等药材,而痰证日久则需改用海浮石以及皂角子等,注重“顺其为先”,这与上文至痰瘀同源同治相吻合。 2.痰瘀共治于妇科 朱丹溪认为妇科疾病多为郁痰,即从郁论治,以经水不调、胎产及带下治疗,临床效果较好。《脉因证治·经候》认为气实停留于心,使得“心气停结”,需“调心气,通心经”,常用中药包括桃仁、香附及枳壳等。朱丹溪提出越鞠丸及六郁丸,用于痰瘀同治,注重升吐提气,其认为升举、催吐法不应局限于气陷及上中焦之邪,常人多需疏通气机以化痰解郁,然妇人在特殊时期,即经带胎产时,其气机升降,异于常人,如难产时,妇科气血凝滞,予以野天麻熬膏后,经白汤服下,而且多在气血调和稳定后,再用药,方可促胎儿分娩。月经病是妇科病的常见类型,其主要病机为痰邪挟湿邪、内瘀及体虚,故治疗需重于两点,其一为着重血,其二为重痰。月经不调,其原因在于痰多占据血海,肥人偏多,痰多、血虚生热,或因经血色偏淡,月经延后者,则表明痰过多。而崩漏则与胃中痰积流下、或气机升降失调使得津液停聚生痰,痰瘀同病,阻络而生病。妇科月经病按照证型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临床表现,其治法也有所差别,比如湿痰月经,则见月经量多少不定,崩漏,带下异常,或间夹血丝,痛经等,治疗多需健脾燥湿,或升中焦气机,强化脾气运化之功以化消痰瘀,部分兼食积者,需化痰、消积二法兼施,常用二陈汤,随症加减,满足临床所需,比如“经水不利”,则需二陈汤加川芎及当归,或加胆南星、香附以及苍术等,若痰多,则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加适当黄连及白术,常用中药如二术、川芎等;若痰瘀月经,则见经期前后不定,甚至闭经等症状或体征,需痰瘀同治,如“血枯经闭”,则在四物汤基础上加入红花及桃仁等,常用中药如桃仁、红花、川芎及黄连等。朱丹溪认为,月经病需以二陈汤为主方,四物汤为辅,可燥湿化痰,通畅气血,消瘀行经。 3.痰瘀共治于中风 中风病最早见于《内经》,不仅记载中风临床表现,而且还记载了中风病位,认为中风与体虚邪中、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阴虚有关;但提出中风病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风之病”。朱丹溪提出中风病机在于痰湿,《丹溪心法·中风》中记载“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即痰湿挟热,需先治痰,再养血活血,需以清热寒凉方剂、中药为主,兼以化痰、行气,以二陈汤为基础方,痰盛则加生姜汁、竹沥,若兼气虚,则合用四君子汤,若兼血虚,则加四物汤[4]。但若中风之中脏腑,头窍失灵,或见便秘,则需联用三化汤及四物汤。而若中风之中经络,则以大秦艽汤以益血养血,濡肌荣筋,若兼热,则联用清热凉血消风方剂,若发病急骤,意识昏蒙,叫之不醒,或可见口角流涎,厚重痰鸣不绝,浮缓脉者,需先化痰,再祛风除热,后养血补阳。若中风见半身不遂者,轻则予以瓜蒂散或稀涎散,若中风见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者,或兼见半身不遂,则升举阳气,养血活血,调畅气机,汤剂内服,外用灸法,“微汗而愈”,若女性妊娠后中风,则需大补气血,再从痰治,按照左右手脉象不同,气血分治。 4.其他疾病 朱丹溪认为痰瘀同治还可用于痹症、眩晕、赤白浊以及积块等疾病。以痹症为例,多见风寒湿热之外源性邪气,内夹湿痰瘀血;痹症以痛为主症,兼见局部关节麻木不遂,肢体肿胀。朱丹溪提出痹症病机见于“血虚有热”,“血受湿热,久必凝浊”,故治疗需清热燥湿,养血益阴,常用当归、龟甲等滋阴补血药物[5-6]。赤白浊病机主要见于湿热、痰虚,故需燥湿化痰、清热补虚,多用二陈汤加减,或用青黛蛤粉丸。 5.小结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将痰证原因大体上分为三类,即外感、饮食内伤以及情志不遂,认为“肥白人多湿”,并将痰证根据不同病因病机分为风痰、寒痰以及热痰等多个类型,认为“因惊而生”、“因积饮而生热”、“因风而生”等,认为上述三大病因均可造成机体脏腑气血失调,津液布散不利,酿湿生痰,提出百病夹痰,丰富了痰的概念,认为痰随气机升降,来去不定,脏腑经络无处不到[7-8]。朱丹溪认为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