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益智节目

益智节目

益智节目
益智节目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文库

| 设置

百度知道 > 资源共享 > 文档/报告共享

关于益智类节目的几个问题

悬赏分:120 |解决时间:2008-11-28 23:18 |提问者:匿名

益智类节目兴起的背景,原因,定位,特点,利弊;国内有哪些益智性节目,他们的发展前景,出路怎样,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大的阻力?希望回答的越详细越好。(希望快快遇到好心的高手帮忙解答)

最佳答案

所谓“益智”类电视节目,从字面上就不难理解这是一档以提高和增进观众“智力”为最终目的的电视节目样式。我国出现这种节目,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1998年央视开播《幸运52》之后,一大批益智类节目亮相于我国电视荧屏,并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备受业内人士看好。一、我国大陆益智类节目的发展状况80年代中期,我国还没有像英国、美国那样成熟的益智类节目,当时盛行的知识竞赛节目便成了益智类节目在中国的雏形。从中央电视台到各省市电视台都一窝蜂地举办各类知识竞赛节目,《节水知识竞赛节目》、《保险知识竞赛节目》、《军事常识知识竞赛节目》、《党史知识竞赛节目》、《中学生知识竞赛节目》等等,可以说,雏形期的益智类节目是知识竞赛唱主角。

起初,受众对于这样一种寓教于乐又略带悬念竞争意味的新型节目形态充满好奇,但是久而久之,呆板的问答形式,题目的专业性过强打击了普通受众的收视愿望和兴趣,电视现场答题与坐在家中收看的受众之间缺乏沟通互动,受众逐渐失去了对于这类节目的好奇心,自然也使得知识竞赛节目很长一段时间在荧屏上“半死不活”。

随着传播观念的变化,特别是“传者中心论”向“受者中心论”的转变,电视工作者对于受众地位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此时,电视工作者又重新拾起了知识竞赛这种节目样式,经过一番精心包装后全新登场,将知识竞赛在提法上改称为益智类节目,并如愿以偿地掀起了全民益智的高潮。

90 年代初期,上海电视台开播的《智力大冲浪》可以说是新一轮益智类节目的率先倡导者,收视率居高不下。伴随着中央电视台《幸运52》、《开心辞典》、《三星智力快车》等一批大型益智类节目的闪亮登场和在受众中急速提升的人气指数,全国各大电视台纷纷“重拳出击”,湖南台的《超级英雄》、上海台的《财富大考场》、江苏台的《无敌智多星》、广东台的《步步为赢》、香港的《百万富翁》……这些节目都在当地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益智风”吹遍神州大地。在全国上下“益智热”中,益智类节目进入到了它的发展期。

节目集趣味、益智、知识、奖金、紧张、幽默于一身;由高科技网络、声讯手段支撑,确保场内场外热情互动、扣人心弦的参与气氛;舞美、灯光、音响协调配合;从参与到收视完全面向普通受众,平民化意识得到加强;选手选拔机制科学、公平;题目设置广泛且难易适度;这些都保证了节目自始至终吸引人心。2000年上海刚推出的《财富大考场》把通常每周一档的节目周期缩短到每天与受众“不见不散”。

总体上讲,这个阶段的益智节目更注重娱乐、更加尊重观众、更加平民化。经过精心打造的益智类节目极大地强化了娱乐竞争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加强又恰好契合了现代人逐渐增强的展现自我、张扬个性、乐于竞争的心理,对于参与者而言,无论动机怎样,他们完全进入到游戏状态中,没有太多的外部压力,完全是一种主观竞争愿望和求胜心切的心理展示的融合。

然而,益智类节目在占尽风头得到较充分的发展之后,要想延长它的辉煌就有赖于节目形式的不断翻新。正在此时,益智类节目中又推出了新贵《智者为王》,为渐趋走弱的此类节目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这表明益智类节目在面临新一轮的“智者风暴”的同时,也开始步入到更新期了。

二、从平面单一角度的“知者”到立体全方位的“智者”展现

从所有益智类的节目形态分析,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知者为本体。无论是第一阶段处于雏形的单纯知识竞赛,还是到第二阶段发展期的结合娱乐休闲的益智类节目,节目策划者或编导都没有将视线他移,即紧扣主题,围绕“知识益智”而进行,当然,这里的所“益”之“智”,也只是围绕“知识”的全面、回答问题的敏捷、口才的流利以及运气的最佳。其核心始终没有绕开“知识益智”的圈。一种思维定式的出现,使得节目虽是花样迭出,但万变不离其宗,对于艺术形态而言,也只是停留在雕虫小技和拼盘上,实质上的“益智”再是“冲浪”也不过是点点浪花而已。

2002年初,由英国C制作的高水准名牌益智类的节目《最薄弱环节》,以授权个别地区制作的形式在我国大陆登陆,命名为《智者为王》,获奖者最高奖金可达20万。这档节目,不仅是奖金极高,更主要是节目形式的出新,十分有吸引力。

《智者为王》的出现,可以说是从“知识益智”的“冲浪”游戏,进入到一个综合性的“航天”计划。虽然节目从表面上看仍然沿袭了发展期益智类节目的知识性、平民化、高额奖金刺激等众多特点,但是节目的竞赛规则、淘汰机制、获奖方式、

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参与者必须有知识、技巧、速度以及顽强的生存能力———他们要团结成一个团队进行比赛,但同时彼此又是竞争对手,最终只有一人能够胜利并拿走全部20万的奖金。

这个节目最本质的变化就在于,节目现场提供的“拟态环境”,把现实生活中“适者生存”的理念悄然引入,这一富有创意性的节目形态与其说是在进行一场“知识秀”,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本性秀”、“生存秀”。这时的益智类节目已不仅仅是一场游戏,其中也夹杂着参与者复杂、多元的心理活动层面。主持人冷若冰霜的表情与发展期益智类节目主持人轻松活泼、嬉皮笑脸的做派形成鲜明对比,再加上现场冷蓝色追光和阴森恐怖的亮白光束配合,急促的音效营造了“ 剑拔弩张”的气氛。因此,《智者为王》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在进行知识竞赛,而是在进行一次模拟生存的竞赛,是将“知识”本体转化成了“人性”本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革命。它从平面的游戏切入生活的岩层进行深度的人性开掘,展现人性的侧面。与其说这是选手在场上进行的生存竞争,不如说是向人们展览人性的善恶。因此,大众传播学者约翰·费斯克指出:益智类节目通过游戏的形式巧妙地重现了社会竞争,每个人被视为享有同等的竞争机会,但个体能力的差异造成了最终物质与社会成就上的不同。

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受众在观赏《智者为王》的时候,总是被节目中自然流露出的戏剧性所吸引,仿佛在观赏着一部春秋战国时期雄霸一方的诸侯各国之间,上演的瓦解吞并、合纵联盟的活剧。节目进程中受众更注意的可能不是答题对错本身,而是选手将怎样运用自己的策略确保自己不被淘汰出局。节目始终使受众处在兴奋点上,受众会不自觉地为参赛者或拍手叫好、或幸灾乐祸、或哀其不幸、或怒其不争。虽然场上并无互动设备,但节目过程的悬念迭起、竞赛结果的扑朔迷离已经足以激发受众的主动自娱性的收视热情。

三、对我国益智类节目的发展趋势的思考

中国大陆的益智类节目从发展模式上看,目前还基本停留在模仿阶段,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同类节目无疑给了中国的电视人以深刻启迪,但形式的模仿最终导致了克隆后的变异,异型的恐惧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也许,将节目的形式创新和大众文化心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寻找出一条既符合电视本性,又符合大众观赏习惯的节目策划之路,是所有中国的电视人研究不尽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是喜好欣赏具有较强情节性和故事性的文本,故事往往成为欣赏者的焦点,这种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也不断地校正着艺术的创作。

从益智类节目的本体认知角度看,我们也许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能将“益智”单纯地认知为“知识”甚至“常识”,而应该将“益智”视为以“智”为主的宏观课题,将以“知”为主体转向以“智”为主体,“智”更关注着人性的种种呈现,而且必然将逐渐走向益智类节目策划的焦点位置。

从传播知识为主体,到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并重,再到以生存竞争为主,在“拟态环境”中凸现“智”的建构;从被动参与到竞相报名、层层淘汰选拔的主动参与;从受众被动的观赏性参与到传授双方互动的竞争性参与再到受众主动的自娱性参与,益智类节目在不断的自我革新中带领着中国受众经历了其自身发展的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推进都体现了一个“变”字,推陈出新便成了中国益智类节目得以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了。

近来,大众娱乐选秀节目在广电总局不断出台的政策管理下,在观众见仁见智的争议声中有逐步退潮之势。与此同时,益智竞猜类节目则大有方兴未艾之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以后再度升温,它是否能继选秀节目之后,在中国的荧屏上风云再起?

一、中国电视市场的益智类节目细分及发展现状分析

1.知识、娱乐、竞争是益智类节目的三个最基本共性

究其根源,益智竞猜类节目是游戏竞技这个大类型中按诉求点的不同进行的二次细分,而游戏竞技类节目又属于综艺娱乐类节目的一个分支。出于内容组织、形式设计和节目制作等多方面的考虑,目前大多数的游戏竞技类节目都是益智竞猜类型的,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是决定成败的惟一标准。因此,“知者为本体”,是所有不同形态的益智类节目的共性。无论是第一阶段处于该类节目发展雏形的上个世纪80年代的单纯知识竞赛,还是发展到第二阶段的上世纪末,以《幸运52》、《开心辞典》为代表的娱乐游戏元素的融入,再到以《幸运52》改版后的“小学课本”为提问范畴的现阶段,益智类节目始终都紧扣“增长知识,启发智慧”这一中心思想。

不过早期的知识竞赛节目是纯粹的知识问答,没有任何娱乐游戏的因素,是形式最纯粹、最单一的益智类节目。这类益智节目的形式感觉是在电视屏幕上搭建一个模拟考场,选手就是考生,较量的是个人对知识的积累,而观众在收看这些知识竞赛节目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第一阶段的益智类节目虽然严格体现了“知识为本”的节目宗旨,但是却未能及时顺应市场的发展,适应观众的欣赏口味,最终导致观众失去观看兴趣。观众的流失导致知识竞赛节目几乎从屏幕上销声匿迹了。

第二阶段的益智类节目集知识、益智、趣味性为一体,并设置了奖金、奖品来刺激选手的参与热情和观众的收看热情,节目氛围时而轻松幽默,时而紧张刺激。题目也不再生僻、冷门,而是更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更娱乐化和平民化。经过精心打造的益智类节目极大地强化了娱乐竞争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加强又恰好与现代人逐渐增强的自我展示、张扬个性、乐于竞争的心理不谋而合。对于参与者而言,无论参赛是为了展示知识,还是为了奖品奖金,他们完全投入到游戏状态中而不是像上考场一样,这是一种主观竞争意识和求胜愿望的融合。这个阶段的益智类节目可以说是中国电视人对于节目制作进行尝试的一次成功,添加了娱乐游戏元素的益智类节目既没有偏离“增长知识,提高智慧”的中心又大大提高了节目的可观赏性,益智类节目真正成为一种成熟的节目形态而独立发展起来。

有竞争即意味着有成败,惊险刺激、各显神通的夺冠过程是益智类节目的看点之一。益智类节目的奖金和奖品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也是机会均等的。所有的益智类节目其实都是以成败论英雄的,这是益智竞猜类的游戏规则。因此,竞争是

益智类节目的第三个共性。所有的参与者,都使尽浑身解术回答问题,力求能比别的选手答对更多问题从而成为竞猜节目的胜利者。大众传播学者约翰?费斯克指出:益智类节目通过游戏的形式巧妙地重现了社会竞争,每个人被视为享有同等的竞争机会,但个体能力的差异造成了最终物质与社会成就的不同。有的参与者成为大赢家满载而归,而有的就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退出舞台。

综上所述,益智类节目的共性有三个基本点:知识、娱乐、竞争。由此,我们可以将益智类节目视为:由主持人、竞猜选手和观众一起建构的互动空间,参与者通过知识、智慧的竞争来决出节目的赢家即奖金(奖品)的获得者的知识型娱乐节目。

2.中国市场主要益智类节目的再次细分

按节目涉及的内容划分:综合知识类和专业知识类

多数的益智类节目中,主持人所提问题涉及的领域都很广泛,几乎跟每个专业相关的问题都有可能被随机抽到;此外还有生活常识问题也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典型的代表是《开心辞典》,从诞生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栏目的知识性,打出了“知识就是财富”、“一人努力,全家开心”的口号。这个栏目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题目涉及历史、数学、文学、音乐、科技、生活百科等等。这就要求参赛选手的知识面必须很广泛。

另一类益智类节目是只针对某一个专业领域的知识进行提问,如东方电视台音乐频道的《超级音乐通音乐强手》,以观众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棋盘游戏“强手”以及电脑游戏“大富翁”为蓝本,创造一个现场版的音乐智力游戏节目。每位选手可以化身为游戏人物,经过各种不同的格子,回答题目,参与不同的游戏,体验意外惊喜和有趣惩罚。《音乐强手》的所有的题目游戏都和音乐知识、音乐生活有关,牢牢遵循寓教于乐的宗旨,参赛选手从所有报名参加的普通观众中挑选,是一档立足于大众参与的节目。

益智类节目的新生代――大人小孩竞答小学题

去年一批新的益智类节目涌现出来,并且这些新节目都是采用让大人来回答小学水平的问题这种节目模式。《幸运52》在去年6月改版,主持人李咏变身“麻辣教师”出起了小学水平的题目,考查成人选手的记忆力、对学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知识的更新速度。类似的节目还有深圳卫视的《谁比谁聪明》、陕西卫视的《不考不知道》以及湖南卫视将于2008年推出的《1 VS 100》等。这类新节目的涌现在电视娱乐节目中形成了一种“小学生”现象,在选秀节目风潮之后成为娱乐类节目的新“噱头”。

参加这类节目答题的嘉宾首先都是小学早已毕业了的大人,甚至有的节目还专门邀请知名人士作为答题嘉宾,如明星、专家学者、企业家等。面对这些“学过

却忘了答案”的小学题目,大人甚至是名人、专家也得甘拜下风。他们不得不在众目睽睽之下无限唏嘘地承认“我小学没毕业”,“我没有小学生聪明”。一边是名人、大人的冥思苦想、抓耳挠腮,与之对应的则是小学生的对答如流。这才是这类节目的最大看点。从受众的心理角度来讲,看大人特别是名人现场尴尬狼狈,要比边看电视边温习小学知识点的娱乐性更强。

参与方式的不同:现场参与和电话参与

现场参与的益智类节目是我们常见的节目形式。电话参与就是主持人在节目中先提出问题,然后正在收看这个节目的电视观众打电话参与答题。如黑龙江电视台都市频道的《都市梦想》,最近在贵州卫视、广西卫视、江苏卫视及多个地面频道播出的《智慧中国》就是这种电话参与答题赢取奖金的节目。

仅存的知识竞赛形式的益智类节目

知识竞赛是益智类节目的雏形,这种节目形式现在基本已经是存者寥寥了。但这种纯粹的知识性、专业性很强的节目形式并没有“绝迹”。现在北京八套每周末播出的《SK状元榜》就是一档面向中学生的知识竞赛节目。

二、益智竞猜类节目的播出收视特征

1.节目收视表现不一,少数节目收视提升

各益智类节目收视表现各有不同,其中的少数节目取得收视提升。北京八套的《动感秀场》、天津少儿频道的《你能毕业吗》和东方电视台音乐频道的《超级音乐通音乐强手》收视率都高于同时段收视表现。《超级音乐通音乐强手》在开播的当月(2007年3月)收视即排名上海地区晚间所有音乐类节目第五名;《动感秀场》开播后观众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也是节节攀升,成为北京八套的主打娱乐栏目。更多数节目的整体收视表现与同时段相比略有下降,但观众特色相对突出。如深圳卫视的《谁比谁聪明》,35-44岁年龄组观众的收视率要比4岁以上所有人的收视高出73%。《SK状元榜》作为初中学生参与的纯知识竞赛类节目,初中教育程度的观众构成达到35%,超出了其他各年龄段观众群体,15-24岁观众的集中度水平更是高达16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节目的成功定位。(注:《幸运52》收视数据基于CSM35城市,其他为各播出频道所在省会城市。)

2.“回归小学”类益智节目观众构成各异

同是小学范围内的知识问答竞猜类节目,但受到内容、主持人及嘉宾观众、表现形式和播出平台等的影响,各节目的受众群体却自有不同。在图1所列的五个节目中,就性别而言,大部分都是女性观众居多,以深圳卫视的《谁比谁聪明》为甚,但广东公共频道的《五年级插班生》男性观众就远远多于女性观众,天津少儿频道的《你能毕业吗》性别比例较为接近。在年龄构成上,大部分集中在

15-24岁这个年龄段,但也各有区别,《你能毕业吗》4-24岁的观众偏多,《谁比谁聪明》的观众年龄段则主要集中在15-44岁的观众,ETV湖南经视综合频道的《智慧家庭救助队》观众年龄段最为广泛,受众分布较为均匀。

益智类少儿节目策划

益智类少儿节目策划 一、节目宗旨 关于孩子们的教育,如何让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现在的孩子最需要什么,哪些方面还有待提升,什么样的节目才能给孩子带来好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一直是一个社会热点话题。 童话故事是每个孩子从小就会听的故事,每当孩子问起一些问题的时候,家长可能不会太全面的不能多角度的去想问题或者去回答孩子的问题,本期节目的问题以及对故事深刻寓意的解释都是又有一定教育经验的学者进行的编排,保证以多方面多角度的思想去教育孩子,让孩子学会正确思考,给孩子智力上的启迪。 二、节目内容 1、主题意义 童话格言故事亲子互动孩子扮演理解故事涵义 本期节目将立足于大家耳熟能详的童话格言故事,通过孩子们的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去理解那些角色的涵义,从中得到一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再是外界一味的去灌输,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在孩子去学习了解这个角色的过程中是由父母带领一起,进行亲子间的交流互动,也让父母学着如何去给孩子正确的教育。 儿童拥有很强模仿能力,同时他们也是热爱模仿和角色扮演的,尤其是儿童所喜欢的格林童话故事,这个节目的内容与形式能够吸引儿童的目光。 2、节目名称 《童心闪亮》 3、节目标题 水晶鞋折射出的智慧 4、节目时长 35分钟左右 5、目标人群 3岁以上所有人群,少儿为主 6、角色扮演人员

是由儿童扮演故事角色,儿童是通过全国各地报名选拔参加 7、节目主持人 有一定的教育专业知识,温柔,有名气 8、主要内容板块 主要分3个板块: 开场《灰姑娘》的动画片段VCR,表示这一期节目是关于灰姑娘的角色扮演。VCR放完后主持人致开场白承接第一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是有父母与孩子了解孩子所需要扮演的这个角色的过程的跟踪拍摄VCR。 第二个板块是孩子们的《灰姑娘》的话剧表演 第三个板块是主持人问孩子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会了什么,并对孩子们的回答进行升华。 主持人致结束词 9、具体操作 开头:《灰姑娘》的动画片段VCR 时长:30s 目的:让观众对这期节目要讲述的故事,要扮演的哪些角色有大概的了解,勾起观众的对这个故事的回忆,并引出下一个环节。 板块一:形式:跟踪拍摄VCR 时长:5分钟 目的:让观众对这些孩子们进行《灰姑娘》话剧演出之前的准 备有所了解。也让观众看到VCR中父母与孩子一同去探 索了解孩子所需要扮演的角色所进行的亲子互动,展现 孩子与父母一起的开心,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让观众 有所触动,产生共鸣。 内容:父母一起与孩子了解学习孩子所需要扮演的角色,父母 与孩子的台词预演,开心学习的场景进行的跟踪拍摄。 每一个角色的孩子与其父母的片段都有。但是大部分是 由孩子自己去领悟这个角色的含义。

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现状与出路

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现状与出路 —以《中国好声音》为案例 目录 中英文摘要 (1) 引言 (1) 一、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与文化背景 (3) (一)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界定 (3) (二)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 (4) (三)大众选秀类娱乐节目的兴盛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 (4) (四)综艺娱乐节目发展存在的问题 (5) 二、《中国好声音》异军突起 (7) (一)《中国好声音》背景介绍 (7) (二)《中国好声音》成功的原因分析 (7) 1.原版引进 (7) 2.创意核心-评委盲选 (8) 3.顶尖阵容打造 (8) 4.清晰的定位 (8) 5.节目制作:制播分离 (8) 6.品牌持续性开发 (9) 7.全产业链运营 (9) 8.全方位推广策略 (10) 三、从《中国好声音》的成功看中国综艺节目发展之路 (11) (一)节目模式设计创新,对外来节目进行“本土化”变革 (11) (二)打造品牌化战略,不断创新挖掘新的娱乐元素 (11) (三)合理满足受众娱乐需求、增强娱乐节目的互动性 (12) (四)提高思想内涵和文化品位,体现社会责任 (12)

(五)利用各种渠道全方位推广,促进品牌化经营 (13) 结束语 (13) 注释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辞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现状与出路 —以《中国好声音》为案例 【摘要】《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是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强力打造的大型音乐选秀类综艺节目,开播第二期,以6.93%的收视份额独占收视鳌头,到第十三期《中国好声音》收视份额一路飙升到17.40%,总决赛巅峰一夜最高收视份额达到29.47%。在综艺节目出现诟病连连,收视每况愈下的情况下,《中国好声音》的成功无疑是一道闪电划亮了天际,也惊起了一场关于综艺节目发展的自省与反思,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当下,探索综艺节目发展的时代趋势与应对之策已是当务之急,本文笔者通过分析《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因素,来寻找未来综艺节目发展和运作的出路。 【关键词】综艺节目发展问题趋势中国好声音 【作者简介】 The way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variety show ——As a case in 《the Voice of China》【Abstract】“The V oice of China”is a large music talent class variety show, which is produced by zhejiang TV united star's shimmering stars media company . When it started The second phase, The audience rating rise to a exclusive share of 6.93%, Then to The thirteenth issue the ratings of “The V oice of China” soared to 17.40%. On the highest peak night of the final the audience rating share rises up to 29.47%. With the variety show being criticized and audience rating getting worse, the success of “The Voice of China” is a flash of lightning scratching the sky, it also brings a introspection and reflect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variety show. In the intense competi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exploring the era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solution in the variety show and is imperativ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hrough analyzing the success of “The Voice of China”to find the wa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variety show in the future. 【Key words】variety show develop issue trend The V oice of China 【Author Information】 引言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概念一直没有明确,在内地研究综艺节目的各类专著中,综艺节目、娱乐节目、游戏节目之间存在交集,没有明晰的分界。如2001年出版的《电视文艺》一书的“电视综合文艺类节目”叙述对象为各类晚会和游戏益智类节目,在2004年出版的《电视审美文化论》讨论的是游戏娱乐节目和晚会节目。而在高鑫、高文曦所著的《电视艺术:多元与重构》的书中则作了详尽的概括,她指出:综艺节目是借助于电子技术手段,运用独特的电视表现手段,如声光效果、

益智类节目的社会文化意义

益智类节目的社会文化意义 【摘要】电视益智类节目是具有益智色彩的娱乐节目,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在各类题材的益智节目的推动下,促进了大众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和认知力的提升,社会风气呈现出新的面貌,满足了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关键字】益智类节目传播效果 一、益智类节目概述 (一)、益智类节目概念 “益智节目,就是以参赛者的各种知识竞猜和现场游戏性活动作为节目的基本构架和主要内容。节目中,参加者必须遵守节目制作者所制订的规则,并按照这些规则来进行竞赛和游戏,整个益智的形式和内容就是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因此电视益智类节目的主要构成元素是固定的,即有“知识”、“娱乐”及“奖励”。一般电视益智类节目也是围绕这三者展开,所谓益智类节目,除了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外,还具有大众性、博彩性、对抗性与戏剧性。因此,益智类节目不仅具有娱乐节目的娱乐性和参与性,又具有益智类节目特有的知识性与博彩性。 (二)益智类节目的特点 1、知识性 随着节目形态的发展,益智类节目中的知识不再枯燥单一,而变得更加有趣,除了融入一些娱乐元素外,寓教于乐特点让观众在娱乐中增长知识、增加见闻。体现出一定的知识性。

2.益智类节目的娱乐性 益智类节目往往把娱乐性作为知识性的载体贯穿于节目之中。因此娱乐性就成了益智类节目的主要属性。 3、益智类节目的大众性 益智类节目的独树一帜,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男女老少,因此,它更容易让受众接受、认可,更易引起大众的反响。 4、益智类节目的对抗性 益智类节目不管是答题上的激烈较量,还是参赛者之间语言的针锋相对,都体现了对抗性。这种对抗性再以电视等媒介放大展示给受众,就更易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 5.益智类节目的戏剧性 在益智类节目中,因比赛的结果有未知性,它呈现的时候就有很强的戏剧效果。挑战者能否答对下一题,甚至关系着比赛的结果,因此存在一定悬念,具有一定的戏剧性。 (三)、益智类节目的组成要素 益智类节目的组成要素包括,主持人,参与者,现场观众,场外观众,题目,奖品6个要素。 1、主持人 主持人是节目的核心,决定这节目的成败,很大程度影响着结果,甚至节目的收视率。 2、参与者 参与者是节目的主人公,参与者的表现精彩与否,直接影响着节目的

综艺节目排行榜 - 综艺节目排行榜

中国各大综艺娱乐节目排行榜 20:一站到底 于2012年3月2日推出全新益智答题类节目《一站到底》是江苏卫视推出的一档全新益智答题类节目。《一站到底》采用场上参与者分别单独厮杀的模式,让不同职业、社会标签的参与者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PK。2012年2月,江苏卫视宣布该档节目将由李好和妻子郭晓敏搭档主持,成为国内首个夫妻同台主持的节目。 继《非诚勿扰》、《非常了得》等一系列金牌栏目后,江苏卫视再接再厉,在2012年3月2日推出全新益智答题类节目《一站到底》,这是一档形式新颖,趣味十足,在挑战中挖掘个性,又充满悬念的全新益智攻擂节目。作为江苏卫视幸福节目带中周末档的后起之秀,全新益智答题类节目《一站到底》将从3月2日起,每周四、每周五晚22点在江苏卫视播出,这档节目将打破以往答题类节目的固定模式,每档节目中将会有各种年龄层次,不同身份,各异性格的10位守擂者和1位攻擂者参加,以PK的方式获得别人手中的奖品,一旦失败,就将掉下擂台,能否“一站到底”,成为节目中最大悬念。 19:金牌调解 江西卫视倾力打造《金牌调解》栏目,最为直观的展示调解的艺术和魅力。 邀请一对(或多个)有矛盾的当事人进入演播室,主持人和人民调解员现场为当事人排忧解难,通过节目告诉观众面对纠纷的智慧和解决矛盾的艺术,将真实事件和综艺手段完美交融,塑造全新节目模式。节目中将大力体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倡导文明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拥有一个强大的金牌调解员人才库,集权威、公信力、知名度、亲和力,专业技能于一体,为当事人提供诸多解决方案 来自各行各业的达人,涵盖法律、教育、心理咨询、公益协会等诸多领域,为当事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建议,同时他们之间的观点交锋也将成为节目的一大看点 18:星光大道 《星光大道》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推出的一档大型综艺栏目,由葛延枰担任节目制片人、总导演,毕福剑主持。该栏目以“百姓自娱自乐”为宗旨,表演形式以唱歌为主,为大众提供展现才艺的舞台。 该节目自从首次播出便创下了央视三套收视第一的成绩,2005年度总决赛及2006年度总决赛收视率更是跻身综艺频道第一、全台第三。《星光大道》不仅在收视率上一路领先,而且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百姓歌手。2005年度总冠军阿宝由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原生态歌手的典范,推动了原生态的发展。凤凰传奇、阿尔法、三木科、扎约、额尔古纳乐队、茸芭莘那、郝歌、李玉刚、风云组合、王二妮等选手也深受观众喜爱。同时,《星光大道》还举办了一系列的爱心活动,其中,2005年“创建爱心小学,情系拉祜山乡”活动,为解决拉祜儿童的教育问题,此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受到了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的纷纷称赞。 17:爱笑会议室 《爱笑会议室》原是辽宁卫视《谁是主角》栏目的一个版块,2011年6月22日起登陆黑龙江卫视,该栏目依然由王牌综艺主持人戴军来主持,其节目的演出阵容是由一群年轻的演员组成,其中最小的演员年龄多为89年生人,是中国首个近景爆笑短播出剧表演团体。 爱笑会议室表演团队中国首个近景爆笑短播出剧表演团体。视频一经网络推出,过千万点击率不断攀升。新颖独到的幽默形式深得年轻人的追捧和广大学生朋友的喜爱。其自创的经典

综艺节目策划方案

综艺节目策划方案 篇一:综艺娱乐节目策划 10广播电视编导(一)班第四组 综艺娱乐节目策划 以《快乐大本营》为例进行节目策划 目录 一、策划背景二、节目定位三、节目宗旨四、目标受众五、节目主题六、节目嘉宾七、节目流程八、节目包装九、市场调查分析十、节目制作安排 一、策划背景: 目前围绕“音乐”展开的节目类型比较单一,难以吸引观众眼球。在娱乐盛行的时代如何能以新颖的方式和最热门的话题吸引观众眼球成为节目成功的关键。 《快乐大本营》这个电视娱乐节目的领头羊,以青春励志和全民娱乐为核心目标,不仅具有颇高收视率,且节目内容灵活多样,让国民在娱乐嬉笑之余,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 而作为具有“亚洲第一女子天团”之称的S.H.E近期获悉已确定登上蛇年春晚,作为Selina伤愈后S.H.E合力首秀可谓备受瞩目。所以本期节目将围绕S.H.E最新转折力作专辑《花又开好了》中的主打曲目“花又开好了”作为主题,邀请S.H.E来讲述她们“花又开好了”的温馨故

事。 二、节目定位: 《快乐大本营》栏目以清新、自然、真实、健康及具有一定知识含量为内容定位。形式上以娱乐性为主,包容文艺、游艺、新闻、访谈、猎奇、绝技等于一体,融知识性、趣味性于其中,强调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节目宗旨: 《快乐大本营》从栏目名称的制定,口号的设计,演播环境的营造都在体现“快乐气氛”,推崇“简单快乐”,节目从开始的“啦啦歌”动画视频到“快乐大本营,天天好心情”主持人齐声高喊出“我们是快乐家族”,将观众的情绪锁定在“快乐”的主题上,传递“快乐至上”的娱乐精神,突出了以观众为主体的“娱乐天下”的节目宗旨。 四、目标受众: 《快乐大本营》根据青少年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心理思维方式,文化消费方式等来设计节目和游戏环节,所请的嘉宾都是在青少年当中拥有高知名度的或者为青少年所推崇的人,如林宥嘉、韩庚、李宇春等这些符合青年受众的需要和兴趣的人。《快乐大本营》不断改版,以倡导“全民娱乐”为宗旨,致力于大众文化市场的培育,就是熟知特定受众的收视心理的选择。深入到目标受众的意识中去,进而让节目的生命力不断增强。通过选择各种途径进入青少年心中的娱乐形象作为节目嘉宾,使得这些年轻人在收看《快乐大本营》时产生心理期待和心理满足——通过名人延续自己或者发泄自己的快乐热情。因此,

中国娱乐节目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学年论文 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年级:09 学号:200902024113 姓名:闫亚红 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 指导老师:刘维维 二零一二年六月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学年论文 院系政法与传媒系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 年级09姓名闫亚红 题目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指导教师 评语 指导教师(签章)成绩 系主任(签章) 年月日

内容摘要 在电视文化走进千家万户,电视艺术百花齐放的今天,电视综艺节目作为电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游戏益智娱乐等多种视听享受,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和喜爱。因此电视综艺节目在传播主流价值观念,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引导受众舆论等方面也渐渐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起步过晚,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在发展上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与国外的同类节目相比存在一些差距。本文将从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及文化背景出发,针对当前一些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及对策,并由此分析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综艺节目发展历程问题对策前景

目录 一、传播模式与噪音 (3) (一) (3) (二) (3) 二、 (4) (一) (4) (二) (4) (三) (5) 三、 (5) (一) (5) (二) (6) 参考文献 (10)

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电视技术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我国的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发展做好了技术准备。随着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要求的不断变化,综艺节目从众多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以它独特的综合性、参与性、媒介性及艺术性,逐渐成为深受大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一、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 1.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界定 在观众的普遍认知当中,一般只是把综艺节目与电视剧和其它科教节目、民生节目、新闻类节目等区别开来的一种节目形式。电视综艺节目是一种大众艺术,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在各种新型电视节目争奇斗艳的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电视综艺节目的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来看。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有论者主张在电视节目中,除了新闻类(含纪实节目)、经济生活类(含服务教育节目)和文艺类节目中的电视剧外,都可以归入综艺节目之列。这样的界定自然过于宽泛。 而从狭义的角度看,我们不妨说,电视综艺节目是电视节目中一种很重要的节目类型,它借助于电子技术手段,运用独特的电视表现方法,如声光效果、时空的自由转换、独特的视觉造型等,广泛融合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小品、曲艺、杂技、游戏、竞赛问答等艺术形式或非艺术形式为一体,用以满足广大观众多方面的艺术审美的和消闲娱乐的等等需求。电视综艺节目具有极强的包容力和极大的综合性,往往是内容丰富、雅俗共赏,形式则多种多样、灵活自由,且观众有较强的参与感。① 2.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代表性的节目类型,都有其占据主导地位的节目理念。 ○1综艺表演类节目时期 这一时期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综艺大观》和《正大综艺》、《曲苑杂坛》等央视节目。《综艺大观》一经开播就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平均收视率18%,平均每期收视人数达2亿。这类节目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为一体,融合了高雅品位和大众品位,在人们审美内容非常贫瘠的上个世纪,极大的满足了受众观赏需求。但由于缺乏与观众的互动,节目形式十几年如一日,渐渐不能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最终被“末位淘汰”,退出了荧屏。 ○2游戏娱乐类节目时期 1997年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的推出一下子改变了人们心中电视节目的形象,原来综艺节目不是只有唱歌、戏曲、相声等文艺表演。这类节目以明星为招牌,集游戏、表演、竞技、参与和搞笑于一体,一改往日国内综艺节目的正统、庄重,以活泼、清新、娱乐的新风尚掀起了电视娱乐节目的高潮。《快乐大本营》的出现很快红遍了大江南北,紧随其后,《欢乐总动员》《超级大赢家》等一批有影响力 ①张国涛.电视综艺的观念演变[J].现代传播,2005(6).

对我国电视益智类节目发展的思考

对我国电视益智类节目发展的思考 所谓“益智”类电视节目,从字面上就不难理解这是一档以提高和增进观众“智力”为最终目的的电视节目样式。我国出现这种节目,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1998年央视开播《幸运52》之后,一大批益智类节目亮相于我国电视荧屏,并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备受业内人士看好。 一、我国大陆益智类节目的发展状况 80年代中期,我国还没有像英国、美国那样成熟的益智类节目,当时盛行的知识竞赛节目便成了益智类节目在中国的雏形。从中央电视台到各省市电视台都一窝蜂地举办各类知识竞赛节目,《节水知识竞赛节目》、《保险知识竞赛节目》、《军事常识知识竞赛节目》、《党史知识竞赛节目》、《中学生知识竞赛节目》等等,可以说,雏形期的益智类节目是知识竞赛唱主角。 起初,受众对于这样一种寓教于乐又略带悬念竞争意味的新型节目形态充满好奇,但是久而久之,呆板的问答形式,题目的专业性过强打击了普通受众的收视愿望和兴趣,电视现场答题与坐在家中收看的受众之间缺乏沟通互动,受众逐渐失去了对于这类节目的好奇心,自然也使得知识竞赛节目很长一段时间在荧屏上“半死不活”。

随着传播观念的变化,特别是“传者中心论”向“受者中心论”的转变,电视工作者对于受众地位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此时,电视工作者又重新拾起了知识竞赛这种节目样式,经过一番精心包装后全新登场,将知识竞赛在提法上改称为益智类节目,并如愿以偿地掀起了全民益智的高潮。 90年代初期,上海电视台开播的《智力大冲浪》可以说是新一轮益智类节目的率先倡导者,收视率居高不下。伴随着中央电视台《幸运52》、《开心辞典》、《三星智力快车》等一批大型益智类节目的闪亮登场和在受众中急速提升的人气指数,全国各大电视台纷纷“重拳出击”,湖南台的《超级英雄》、上海台的《财富大考场》、江苏台的《无敌智多星》、广东台的《步步为赢》、香港的《百万富翁》……这些节目都在当地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益智风”吹遍神州大地。在全国上下“益智热”中,益智类节目进入到了它的发展期。 节目集趣味、益智、知识、奖金、紧张、幽默于一身; 由高科技网络、声讯手段支撑,确保场内场外热情互动、扣人心弦的参与气氛; 舞美、灯光、音响协调配合; 从参与到收视完全面向普通受众,平民化意识得到加强; 选手选拔机制科学、公平; 题目设置广泛且难易适度; 这些都保证了节目自始至终吸引人心。2000年上海刚推出的《财富大考场》把通常每周一档的节目周期缩短到每天与受众“不见不散”。 总体上讲,这个阶段的益智节目更注重娱乐、更加尊重观众、更加平民化。经过精心打造的

综艺娱乐节目策划参考汇总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策划 教学目的: 掌握什么是电视综艺节目,并熟悉按不同方式的分类内容;掌握综艺娱乐栏目策划的栏目设计、栏目改版、栏目特别策划等内容,并熟悉掌握其内部策划要素;重点掌握电视综艺晚会的创意策划和节目策划两部分,并熟悉其策划的各方面内容。 导语: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在节目理念、节目样式、节目操作模式等,从90年代以来都有较大的改变,但在改变中最突出的就是娱乐化倾向。综艺节目中娱乐的成分越来越多,实现娱乐的手段也越来越复杂。 很多电视工作者把“电视综艺节目”用“电视娱乐节目”的称谓取代,而二者并不存在彼此替代的关系,但同时又不能对“娱乐化”的普遍存在现实视而不见。所以本章把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与流行的“电视娱乐节目”这两个称谓并称为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以保证概念从内涵到外延的科学与完整,以及所论述的栏目对象有充分的对应性。 一、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界定 电视两大核心功能:资讯与娱乐。收视前三名节目类型:电视剧、新闻、综艺节目。新闻和专题提供的是资讯,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提供的是娱乐。电视剧、电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以虚构叙事为基础,靠故事与情节取胜,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与心理需求。综艺节目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它在功能上能使观众得到心理的放松与精神的愉悦。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界定不同的原因观众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所以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种类样式众多。在电视节目类型中,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是电视节目体系中最多元化的节目形态之一。 《广播电视辞典》对综艺节目的界定: 集音乐、歌舞、小品、戏曲、杂技等多种文艺形式于一体,在一定的时间长度内按照特定的主题或线索,采用主持人现场串联、字幕串联、现场采访等方式,运用视听语言,将现场演出用电视化手段与传播的时效性、新闻的纪实性、文学艺术的表现性融为一体,具有娱乐、趣味、知识、宣传、审美相结合的特点《电视艺术学》对综艺节目的界定:

综艺娱乐节目策划(汇编)

10广播电视编导(一)班第四组 综艺娱乐节目策划 以《快乐大本营》为例进行节目策划

目录 一、策划背景 二、节目定位 三、节目宗旨 四、目标受众 五、节目主题 六、节目嘉宾 七、节目流程 八、节目包装 九、市场调查分析 十、节目制作安排

一、策划背景: 目前围绕“音乐”展开的节目类型比较单一,难以吸引观众眼球。在娱乐盛行的时代如何能以新颖的方式和最热门的话题吸引观众眼球成为节目成功的关键。 《快乐大本营》这个电视娱乐节目的领头羊,以青春励志和全民娱乐为核心目标,不仅具有颇高收视率,且节目内容灵活多样,让国民在娱乐嬉笑之余,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 而作为具有“亚洲第一女子天团”之称的S.H.E近期获悉已确定登上蛇年春晚,作为Selina伤愈后S.H.E合力首秀可谓备受瞩目。所以本期节目将围绕S.H.E最新转折力作专辑《花又开好了》中的主打曲目“花又开好了”作为主题,邀请S.H.E来讲述她们“花又开好了”的温馨故事。 二、节目定位: 《快乐大本营》栏目以清新、自然、真实、健康及具有一定知识含量为内容定位。形式上以娱乐性为主,包容文艺、游艺、新闻、访谈、猎奇、绝技等于一体,融知识性、趣味性于其中,强调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节目宗旨: 《快乐大本营》从栏目名称的制定,口号的设计,演播环境的营造都在体现“快乐气氛”,推崇“简单快乐”,节目从开始的“啦啦歌”动画视频到“快乐大本营,天天好心情”主持人齐声高喊出“我们是快乐家族”,将观众的情绪锁定在“快乐”的主题上,传递“快乐至上”的娱乐精神,突出了以观众为主体的“娱乐天下”的节目宗旨。 四、目标受众: 《快乐大本营》根据青少年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心理思维方式,文化消费方式等来设计节目和游戏环节,所请的嘉宾都是在青少年当中拥有高知名度的或者为青少年所推崇的人,如林宥嘉、韩庚、李宇春等这些符合青年受众的需要和兴趣的人。《快乐大本营》不断改版,以倡导“全民娱乐”为宗旨,致力于大众文化市场的培育,就是熟知特定受众的收视心理的选择。深入到目标受众的意识中去,进而让节目的生命力不断增强。通过选择各种途径进入青少年心中的娱乐形象作为节目嘉宾,使得这些年轻人在收看《快乐大本营》时产生心理期待和心理满足——通过名人延续自己或者发泄自己的快乐热情。因此,节目一出来就受到青年观众的欢迎。

我国益智类节目的发展现状及改进策略

我国益智类节目的发展现状及改进策略 目录 引言 (2) 一、益智类节目的引进与发展 (3) (一)益智节目的源头及发展 (3) (二) 中国益智节目的引进与发展 (4) 1、传播知识阶段 (4) 2、模仿娱乐阶段 (4) 3、多元娱乐阶段 (5) 4、借鉴创新阶段 (6) 二、中国益智类节目状况 (6) (一)现阶段中国益智类节目的特征 (6) 1、内容本土化 (6) 2、形式娱乐化 (7) 3、模式多元化 (7) 4、问题社会化 (8) (二)现阶段我国益智类节目存在的问题 (9) 1、原创性不足,同质化严重 (9) 2、娱乐性过度,商业化严重 (9) 3、部分电视节目出现低俗化倾向 (10) 三、中国益智类节目未来发展的改进策略 (10) (一)内容上,继续凸显“寓教于乐”的教化作用 (10) 1、人文化 (10) 2、大众化 (11) 3、本土化 (11) (二)传播上,凸显电、屏、网互动的强大力量 (12) 1、互动参与性 (12) 2、多元化 (13) (三)制作上,凸显奇特、真实或玄幻的技术色彩 (14) 1、大制作 (14)

2、高科技 (14) 3、重细节 (14) (四)个性鲜明、魅力十足的主持艺术 (15) 1、个性鲜明 (15) 2、高素质 (15) 3、专业化 (16) 小结 (16) 主要参考文献 (17)

摘要 益智类节目是综艺节目中一种重要类型。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科学归纳法等研究方法,认真研究了中国益智类节目引进与发展情况,发现目前我国益智类节目初步具有内容本土化、形式娱乐化、模式多元化、问题社会化的基本特征,还存在原创性不足、娱乐性过度、低俗化倾向等问题,导致益智节目创新性不足,同质化严重。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中国益智类节目发展的改进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在内容上,从人文化、大众化、本土化几个方面入手,继续凸显“寓教于乐”的教化作用。第二是在传播上,从互动参与性、多元化方面,凸显电、屏、网互动的强大力量。第三是在制作上,从大制作、高科技、重细节等方面,凸显奇特、真实或玄幻的技术色彩。第四在主持上,从个性鲜明、高质素、专业化等方面,提高益智类节目的主持艺术。 关键词:寓教于乐,人文化,本土化,大制作

综艺娱乐节目策划案

《谁是喜剧之王》 目录 一、策划背景 二、节目定位 三、目标受众 四、节目类型 五、节目长度 六、节目流程 七、节目嘉宾 八、节目运作与宣传 一.策划背景: 在现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不论是上班族,学生还是家庭主妇,都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倍感压力,处在精神极度紧绷的高压状态。开怀大笑已经成了一种奢侈,人们急需一档能让大家真正放松,真正笑起来的节目。因此人们对喜剧有非常强烈的需求。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当我们笑过之后,会有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之中。

二.节目定位: 以广大职场人群,大学生等处于高压状态的民众为目标受众,节目内容上以符合大众兴趣和需求为目标,节目风格搞笑、活泼、亲切、轻松、愉悦,语言幽默风趣。节目形式以表演脱口秀、百变大咖秀、超级模仿秀、喜剧短剧等为主要形式。为如今高压的社会人群创造出缓解高压的轻松状态,让他们在节目中找到久违的欢乐 三、目标受众: 以高压职场人群和广大学习压力大的学生为主,和其它各阶段的对喜剧有兴趣的观众。 四、节目类型:综艺娱乐节目——竞赛表演类 五、节目长度:九十分钟 六、节目流程: 第一阶段:(挑选学员)从海选出来的六十名选手中,由四位导师从中选出名选手,作为自己队的队员,每队人。 第二阶段:(组内淘汰赛)经过培训,每组淘汰四名 第三阶段:(队混搭之战)名队员经过混战留下名选手,每组剩人 第四阶段:(终极)邀请明星嘉宾与选手搭戏,评出每组冠军第五阶段:(决战之夜)每组冠军争夺喜剧之王 七、节目嘉宾 四位导师:郭德纲、宋小宝、英达、周星驰 助演嘉宾:当红的影视演员、喜剧演员、相声演员中具有影响力的明

益智类节目论文

渤海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论我国益智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以《一站到底》为例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Puzzle Program of China 学院(系):文学院新闻系 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 学号: 10080200 学生姓名:张霞 入学年度: 2010年度 指导教师:许鸿艳 完成日期: 2014年5月10日

论我国益智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策略——以《一站到底》为例 摘要 我国益智类节目萌芽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早期主要是由知识竞猜为主,90年代后,随着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不断革新,开始进入发展壮大时期,尤其是新世纪初期,更是掀起了一场全民性的“益智风暴”,但随着电视节目的多样化发展,益智类节目也开始受到剧烈冲击,僵化呆板的形式以及专业化的命题使之逐渐失去受众,走向低谷,淡出观众的视线。2012年各大卫视展开了激烈的收视大战,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可谓风光无限,赚足眼球之余还为我国益智类节目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大胆的采用了夫妻同台主持的模式,并打破了以往主持人与竞猜者之间的单一对抗方式,同时创新了淘汰机制,在选手的选拔上也别出心裁,命题趋于多元化,极大地满足了受众观看时的心理诉求。但另一方面,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首创精神,题目设置缺乏人文内涵等,这同时也是当下我国益智类节目存在的普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坚持以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的原创,在引进外来节目的同时,注重本土化改良与高新技术的结合;此外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益智益民协调发展,在活泼的气氛中提高全民素质。促进我国益智类节目向科学健康的可持续道路前进,从而带动我国整个电视产业的提升。 关键词:益智类节目;《一站到底》;主要问题;可持续发展策略

综艺娱乐节目特点

随着电视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受众对电视走进起居室的新闻、娱乐功能的认同,电视无论在内容或样式上,都更加多姿多彩。人类天性中的娱乐成分是电视娱乐节目生命力的来源与支柱,所以,与大众的亲密感是娱乐节目所具有的最为人性化的特质。从这一点来看,电视娱乐节目具有以下特点: 一、从大众的心理需求出发,符合现代社会的大众口味 大众口味主要体现在重民生,重相关利益,重调味,重新鲜,重娱乐,重时尚,重潮流,重变化,重揭秘,重刺激。因此哪怕有些娱乐节目较为低俗、浅薄、出位,也能为观众所接受,甚至是乐意接受,尽管过后也可能觉得意思不大,但大多乐于沉浸在一时的愉悦与快感中。这也是因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紧张快速,人们更乐意在非工作时间,得到放松和休息,因此,走大众化之路,可以说是电视娱乐节目的一着妙棋。 这一点还体现在娱乐节目的定位往往是从大众的心理需求出发,因为观众收看娱乐节目的理由是高兴、取乐、放松、转换心情、解除精神紧张,而这些主要是心理上的需求。娱乐节目对大众心理的满足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抚平大众的创伤内核,释放心理压力。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压力可以通过移性的方法在非现实的虚拟空间获得释放,娱乐节目正是满足了大众这种需求。 其二,满足大众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在一些设置了模拟情节的娱乐节目中,往往需要观众的参与表演,这就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而生存类游戏节目,更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个人成功和自我实现的理念。 其三,满足大众的好奇心和窥视欲。娱乐节目通过夸张的或者是游戏的和娱乐的手法展示真实生活,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而这个拓展的空间是开放性的,人们在这里表现出平时不为人知的一面,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这个隐秘的世界会把大众的窥视欲和好奇心调动到极限,在谈话类节目以及一些游戏节目中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 二、电视娱乐节目呈现出矩阵组织的结构 如果说音乐是以旋律音符来结构,舞蹈是以形体动作来结构,那么电视娱乐节目就是以时空的矩阵来完成的,也即是在这个由电视重新构建的时空中,电视娱乐节目是以综合性的手段和内容来丰富观众的感知的。 这种矩阵组织体现在多个方面,譬如,将游戏和纪实这两个过去认为是界限分明的因素融合在一起,就诞生了生存类的游戏节目。而这类节目可以说它是一部画面优美的记录片,也可以说它是富有情节冲突的电视连续剧,还可以说它是生动的游戏节目,是因为它充分调动了电视的各种表现手段,从而打造了一个全新的节目样式。 又譬如,在谈话节目中也经常采用多种手段来延伸演播室的谈话空间。首先,用大屏幕拓展演播室有限的视觉空间,增加了另一空间层次,有时大屏幕也参与谈话,成为演播室的生动角色之一。在英国广播公司的谈话节目《Kilroy》的一期中,当一位老年观众认为年龄大并不意味着体力不支时,主持人立刻挑战这位老年人。在演播室的一片欢声中,老年人竟然决定跟一位年轻人赛跑。更为叫绝的是,主持人真的把两个人引到演播室外的空地上,留下现场观众看大屏幕的转播。这个大屏幕的使用可以说非常巧妙。电话和因特网也能延展谈话空间,这也是谈话节目经常采用的手段。 矩阵组织在综艺节目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在综艺节目中可以看到各种节目形态的影子,逗趣喜剧、人物访谈、歌舞表演、游戏竞赛,甚至还有记录片、偷拍等等,各种样式多元交叉,精彩纷呈。如在《正大综艺》中,既有游戏、知识介绍、外景游览,还有温情剧场等,出入于现场和外景之间,在时空的重新结构中,节目以一种轻巧和赏心悦目的流畅感来取悦观众。 电视娱乐节目的这一特点也体现了它的一个发展趋势,即在技术提供的可能性下,遵循以人为本的电视传播本质,全方位地兼容并蓄,交叉融合其它多种手段和形式,产生出具有新质的形式和内容,以多维矩阵组织满足并提升观众的多重需求。这种局面的形成,不仅是由于电视的高科技含量所带来的兼容并蓄的能力,以及它作为大众媒介的与观众日常生活的贴近性和亲和力,更重要的是观念的变化,即认识到大众需求的多样性,文化的交融性以及生活自身的丰富性。

浅析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四个阶段

浅析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四个阶段 娱乐模式:从明星表演到百姓游戏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于丹曾总结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兴起的《正大综艺》《综艺大观》等综艺节目。由于那时候人们可选择的电视节目很少,所以观众只能仰望主持人和节目本身。第二阶段以《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为代表,观众已从仰望者变成了评价者,并开始参与节目。第三阶段是《幸运52》《开心辞典》等益智类节目。这个时候观众和主持人平起平坐,用平视的眼光和积极参与的态度去对待节目。第四阶段是2003年出现的真人秀节目,平民走到了观众的面前,成为明星。①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交织着的是主持人、嘉宾、观众的地位和参与程度的变化,最突出的是观众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加入到节目的行列中,电视娱乐节目呈现平民化的发展趋势。 一、综艺表演——遥远的欣赏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视影响最大的是文化专题片,如《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那么90年代首先抢夺观众视线的就是综艺栏目。1990年3月14日创办的《综艺大观》和4月25日开播的《正大综艺》引发中国电视娱乐潮,并逐渐向各省市电视台波及。他们都遵循这样一种综艺模式,即“明星+表演”。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以绝对的领导者角色调控节目进程。嘉宾通常是明星,他们是吸引收视率的砝码,留给观众的是遥远的欣赏和无尽的遐想。 在节目的内容组成上,《综艺大观》是以歌舞类的表演集萃为核心,在台上表演的一般是明星演员。当时,要搞综艺节目,必须有大牌明星,这似乎成为传统综艺栏目的通行惯例。但是,随着各类综艺节目接二连三地出台,明星也就格外忙碌起来,从一个演播室赶到另一个演播室,甚至观众有时在转换频道后,明星却还是一样。而《正大综艺》则主要是以旅游的方式介绍各国风土人情,让嘉宾辨别其中的真真假假。这两类综艺节目无疑成为当时综艺娱乐节目的领头羊。每逢周末,哪怕再精彩的电视剧都要为其让道。观众围坐在电视机前,以无比虔诚和向往的心情欣赏这看似短暂的一个小时。这个年代的综艺节目是高贵的,有几个观众可以在聚光灯、闪光灯下尽情歌舞?有几个观众有能力出国旅游?因此,当主持人引出明星们的表演,当嘉宾津津乐道他们的出国经历时,观众自然就成了绝对的局外人,即便在现场,也无非充当了啦啦队或者营造现场气氛的工具。 主持人的作用在这一阶段无疑是最突出的。《综艺大观》捧红了倪萍、周涛,《正大综艺》推出了杨澜、程前、王雪纯。 二、欢乐动员——参与的尝试 如前所述,综艺类节目在上世纪90年代初红极一时,但是,这一局面随着1993年央视《东方时空》的诞生而改变。新闻评论和纪实风格类的节目受到青睐,不少综艺栏目进入低迷状态。直到1997年7月10日湖南电视台推出的一档综艺栏目《快乐大本营》,借助卫星电视覆盖的威力,掀起了一股中国电视的快乐浪潮。以《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这一时期的综艺节目标志着娱乐电视节目在方式和观念上都发生了变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时

综艺娱乐节目分析

综艺娱乐节目 一、娱乐元素 目前大陆综艺娱乐节目虽然在形态上各有千秋,在游戏设计上自出心裁,但其娱乐元素大致上是由下面几个成分构成的: 1、主持人 综艺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和核心,是掌握综艺娱乐节目“兴奋线”的关键人物。他们对整体节目的创意和构思必须了如指掌、胸有成竹,在现场上才能应对自如,左右逢源,灵活机动地将各式各样的、不同形态的节目板块串联成一串串闪亮的珍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综艺主持人应知识广博,亲切自然,语言亦庄亦谐,轻松活泼,反应灵活,机智,在节目的转折与关键处加上即兴解说,适时穿插,彼此配合,不断抖动节目那根“兴奋线”,使节目紧张、刺激、有趣、有味、拓展出一方快乐空间,给人们全新、鲜活的快乐感觉。由于各个主持人身份、性别、年龄、知识、修养、性格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主持风格。《正大综艺》在赵忠祥和杨澜主持时达到全盛。赵忠祥宽厚温和,有长者风度;杨澜清纯机智,有少女的伶俐乖巧。成熟男性和伶俐女性配合相当默契。后来的男主持年龄气度不够,就有点压不住阵势。后又换上的男主持张政庄重儒雅,颇有几分学者气度。女主持王雪纯聪慧灵敏,两人也相得益彰。该栏目挺立潮头十年,至今红旗不倒。《综艺大观》先由倪萍主持。倪萍是演员出身,她能恰当好处地把握表演的分寸,懂得煽情。她成功地表现出趋势的笑容和热心的眼泪,一改主持人居高临下俯视芸芸众生的傲慢。但是,一旦她的笑容和眼泪趋于职业化之后,观众也会厌倦。接手的周涛主持风格比较古板,缺乏活力和亲和力,也未能给栏目带来新的生命力。《曲苑杂谈》的主持人汪文华1998年被评为“全国十佳主持人”。其主持风格是典型的东方女性式的“微笑”服务,温柔亲切,娓娓道来。 这几个中央台的主持人总体风格追求大方庄重,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幅度较小。说话语调平稳,衣着中庸,不追逐时尚。这种主持风格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尚称亲切、诚挚,有亲和力。在现在看来,已显得过于文绉绉、程式化和不够活泼。 领导20世纪90年代末期娱乐新潮并迈向新世纪的经典主持人首推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的何炅和李湘。他们是一对快乐的小精灵,活泼机智,亲切有趣,穿着打扮时尚新潮,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浑身上下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他们的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幅度都比较大,带有明显的卡通式的夸张。声音起伏较大,情绪热烈饱满,现场反应机敏,彼此配合默契。他们是新潮一族新新人类的电视形象代言人。他们的青春做派和弹性处理深得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喜爱。他们善于挑动观众和嘉宾从日常生活中离析出来,进入假定的“快乐空间”,形成一种“磁场”效应,使嘉宾、现场观众和主持人互相感染,彼此衬托,从而营造出一种弥漫全场的快乐气氛,迫使现场的人关闭理性思考,进入纯粹感性的状态,使游戏娱乐得到充分的舒展。 其他各省级台的综艺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基本上在这两者之间滑动。基本特色是服装较新潮,而表演才能和反应能力则稍有逊色。 一个成功的综艺节目主持人最好有一定的表演天赋或潜质,有舞台表演的经验,现场感强,如演员出身的的倪萍和曾是文艺兵的汪文华。杨澜当年主持《正大综艺》的成功在于她清纯可爱的女大学生形象与该栏目主要板块“世界真奇妙”的风格彼此呼应。1994年,姜丰接替激流勇退的杨澜担任《正大综艺》的主持人。从知识背景、伶牙俐齿、反应迅速来看,她应该是杨澜的最佳接班人,但她却做的磕磕碰碰,只有进入《文化视点》以后,她的内涵和底蕴才显现出来。倪萍1996年转而主持栏目《文化视点——倪萍访谈录》,却让她结结实实地摔了一脚。在《文化视点》中,她的话语苍白无力,她的微笑也变得孱弱乏味,从头到尾都是批判、指责、她的失败是因为她不适合这样的一个话题性节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