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2湖北高考作文题目

2012湖北高考作文题目

2012湖北高考作文题目

【篇一:2012年湖北卷高考作文题目解析与例文】 2012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解析与例文(试写)

材料作文《科技的利与弊》。

作文自选角度,一个话题引起讨论:科技的利与弊。书信可不可以替代?是改变还是不改变。(长江日报提供)

一、准确理解材料:

(一)理解材料:

书信可不可以替代?这个话题的答案,一是可以替代,一是不可以替代,另一种可能是替代方式和书信并行。是改变还是不改变?这只有一种答案,那就是改变,因为没有不变的事情。

(二)分析材料:

仔细分析材料,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可以谈科技的利,也可以谈科技的弊,可以写书信不可以替代,也可以写书信可以替代。只要观点正确,论证有说服力,都可以作文。

(三)分析材料的含意:

从材料的含意看,这是一个从很多角度都可以选择作文的材料。可以选择书信可以替代的角度,也可以选择书信不可以替代的角度。可以选择不改变书信的方式的角度,也可以选择可以改变书信的方式的角度。

二、选准角度

根据这个材料的含意,可以选取的角度有:

1书信方式的替代,这时一种趋势;

2书信的方式不能替代,他包含着人间真情;

3改变书信的方式,不可阻挡;

4书信就是书信,传统的书信方式才是书信的本意。......

三、构思作文

1由材料引出话题。

2例举科技的发展要求你必须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的实例。

3变,是宇宙万物的规律,没有人可能原地不动或倒行逆施。

4书信方式的改变,是必然,没有人能够阻挡。

5适应和顺应社会发展,才是正确选择。

改变,无法阻挡的趋势

书信这一人们相互交流感情与思想的工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讯

息不是很发达的历史长河中,在人与人交流上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工具的使用,现在使用传统意义上的

书信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人越来越少了。于是人们便提出了这样

的疑问:书信会不会被替代,是延续传统的书信方式,还是改变传

统的书信方式?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妨去看看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例子。在很早

以前,当人们还没有发明造纸术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是把文字写在

竹简上,写一篇文章要用很多竹简,写起来不方便,人们读起来不

方便,移动它也不方便。可是发明了造纸术后,人们将文字写在了

纸上,不仅节省了所需材料,更主要是人们阅读起来方便,想把

一篇文章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也不向先前那样费事了。于是人们

用纸张替代了竹简。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人们是靠手抄来传播书籍。手抄不仅费时、费事,还容易抄错,漏抄。后来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再后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种灵活方便,省时省力的知

识传播方式,替代了手抄方式。在活字印刷术使用了一千多年后,

当代毕昇王选和他的团队,发明了汉字激光拍照系统,电子激光技

术又取代了“铅”与“火”的印刷技术。

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上,新方式替代旧方式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像这样由

母亲来给儿子缝制衣服的方式,让位于工厂化的生产衣服。过去人

们使用的麻油灯,煤油灯由电灯替代了。由家家户户靠马拉碾子驴

拉磨来加工面粉食用,让位给了大机器工厂化生产面粉。电瓶车、

农用车、汽车、火车、飞机这样用电用油的运载工具,替代了毛驴车、马车和牛车。砖木结构、砖混结构的平房、楼房替代了茅草房、土房。除此之外,你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被替代的例子。

何也?先进替代落后,方便替代费事,高效替代低效,必然也。现

在还有一个牧民骑着高头大马从北国的二连浩特到南国的佛山吗?

没有了。现在还有一个农夫赶着牛车从偏僻的农村到繁华的城里去

买一趟东西吗?没有了。现在还有一个女人给自己的丈夫、儿子做

衣服穿,做鞋子穿吗?没有了。现在还有除了有极少数还没有通电

的地方还在使用油灯外,凡是通了电的地方有谁还在使用麻油或煤

灯吗?没有了。生产发展了,社会变化了,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

人们也必然随之改变。这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以个人

的好恶为转移的,也不是以个人的习惯为转移的。

变,是规律,是必然,世间万物皆如此。没有任何事物和现象能够

摆脱这个规律。

日月星辰在变,不论它内部的运动方式,还是它外部的运行轨迹,

都在发生着变化,因为宇宙在发生着变化;细菌细胞在变,不论是

它们的内部结构,还是它们的外在形态,都在发生着变化,因为外

部环境在发生着变化。《周易.系辞下》说:“穷则通,通则达,达则久。”只有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才会“久”,如果到了“穷”的时候还不通,还认死理,要一条道走到黑,那就不可救药了。

传统的书信这种数千年来人们交流情感和思想的载体,今天随着社

会的发展,也面临着岌岌可危的境况,人们用电子邮件替代它,用

飞信替代它,用视频交流替代它,它已经渐渐地淡出了很多人的视野。

要问书信会不会被替代,人们是不是要改变书信这种传统的载体以

交流情感和思想,那回答一定是肯定的。如果说书信这种方式还有

其所谓的亲切感和惦念感不能被现在的工具所替代,那随着现在使

用的工具的改进和完善,就连仅存的那一点也被替代了,如果有谁

还要坚守着这种交流方式,那虽不比堂吉诃德大战风车可笑,却也

要被后人耻笑了。

“穷则通,通则达,达则久”,老祖宗说得再对不过了。

【篇二:2012年湖北卷高考优秀作文】

2012年湖北卷高考优秀作文

【题目】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已

经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

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评析】

一年一度的高考如期而至,各省作文题纷纷揭开神秘的面纱,湖北

省“传统书信和短信、电邮之争论”的供料作文让部分一线高三教师

大呼意外:“怎么又是材料作文?”也有老师高兴地说:“果然是材料

作文!”这里有个背景,2004年单独命题以来,至2011年湖北省8

个作文题中有6个是供料作文,其中有4个是纯粹材料作文,形式

相对稳定;最近几年稍有变化,08年是供料命题“举手投足之间”,

09年来了一次大胆出新——半命题“站在的门口”,10年又回到纯粹材料作文,11年直接命题为“旧书”,而12年再次回到纯粹材料作文。一线教师和广大考生对于作文题目的预测是众说纷纭,各自有理。

可是笔者认为这些对于题目形式的预测大可休矣,因为经过多年探索,湖北高考作文命题已经逐步回归理性,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早该

回归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和写作基本能力的重视。

一、平和稳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客观来讲,“传统书信和短信、电邮之争论”这个材料并不新鲜,发

生在我们语文老师课堂上的这个情境并非虚拟,她真实而不花哨,

朴素而不新潮,一点都不夺人眼目,号称“史上最严”的2012高考唬

得全民屏住呼吸,所有与高考有点联系的的人都对这作文题目充满

好奇,而结果让相当多的人觉得失落和失望。可是既在看客意料

1 / 4

之外,必在本行情理之中。2012年湖北高考作文命题保持了09年

题的神韵,秉承11年贴近生活的特征,兼收10年呼应时代的风格,看似简单,值得斟酌;貌虽平淡,大有深蕴:风格平和稳健,要的

就是真才实学。

二、贴近生活,呼应时代,易于下笔

作为社会人,与人交流是生活的重要内容。因为时空的阻隔,无论

是古人还是现代人,与亲朋好友互通声息、互致问候、互诉衷情,

是人非常基本也非常高级的一种需要。因为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

古人只能借助书信;山高水长、风雨晦朔积淀为“锦书难托”、“月满

西楼”的哀怨凄美;因为难以超越的自然条件和无法摆脱的社会动荡,才有了“仰首望飞鸿”的孤单和“家书抵万金”的沉重。上世纪电报电

话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新世纪席卷全球的互联网时代的到

来更是从根本上颠覆了人类的交流方式,作为90年代人的高三考生

必有切身的感受。因此,拿到这样个来自生活的材料,面对这样一

个呼应时代的争论,考生自然是有话可说,易于下笔。

三、呼唤传统,投身时代,审题容易

但是,仔细斟酌这个材料,我们会发现可挖掘的空间其实很大。表

面上是一个“传统书信和短信、电邮的争论”,实际上蕴含着对社会

转型期严峻现实的忧虑——传统貌似断裂,现代科技力量操控人类

物质生活乃至精神世界,现代人逐渐失落传统家园,人的异化似乎

并非科幻小说的耸人听闻。而高明的地方在于,材料并未明显泄漏

这种担忧,也似乎并未指出明确出路;或者回归传统,或者拥抱时代,或者开拓第三条路,或者平静面对生活的变与不变,一切看你

自己的选择。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湖北高考作文题早已跳出道德

教化的桎梏,给予考生很宽的表达空间,而且几无体裁限制,议论文、记叙文、散文,全凭你喜欢和擅长。而平时让老师和学生十分

纠结的审题问题,也早已不是问题。但是你怎么想,如何写,想好了,写出来,高下优劣立判。

四、关注生活,夯实功底,快乐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

要方式,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以

表达为其本质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质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2012湖北高考作文题摒除写作本身之外无关宏旨的枝节干扰,回归

到对考生基本写作能力素养的考察,也为我们高中作文教学指明了

方向:一要关注生活,勤于思考,培养思维品质,拓宽思维的广度,开掘思想的深度;二要夯实功底,阅读经典,注重积累,勤于练笔,精于表达,而且追求表达的独特风格;三要丰富语言训练的形式,

搭建宽广的语言表达的舞台,比如演讲、辩论、时事评论等等,不

断推陈出新,让学生乐说乐写,当然,这个快乐并不等于轻松;四

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乐观积极,热爱生活,懂得感恩,孝

悌友善,乐于分享,敢于担当,于己于家于国于人类于自然宇宙都

有一份赤诚的爱。

2 / 4

【例文】

1、交流的无奈

鼠标轻击,按键轻点,电波激发一个个信息点,代码串联起一个个

字符。此时此刻,你的话语就传达到我的身边。高速发展的现代科

技,使世界各地的人们瞬息之间可以交流。但是,如此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我们能够真正地了解彼此吗?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的时代,书信早已被冷落,它们的身影往往留存在我们心中的只是父辈们发黄的写着或黑或蓝钢笔字的纸张。必须承认,电子传媒有着书信无法比拟的优点,方便,快捷,费用极为低廉,但是转瞬即来的信息,大多数的时候就如同三个月就长大的肯德基香辣鸡,往往味同嚼蜡。手机和电子邮箱里收到的往往只是一连串自创的但更多是人云亦云转发的数字符号,往往并没有给我们充实饱满的感觉,反而感到时时的空虚和无助,仿佛一场疲惫的梦幻。

这就是交流的无奈。我们很难或者无法拒绝突如其来的电话信息的打扰,做好的安排与计划付诸东流。很多时候往往最大的无奈不是别人从我们这里夺走了自由,而是自己不能在现实中给自己留一份自由。前者是改变不了的,因为我们还要生活。只是对于后者,又有谁人能够做到?如今是一个快速消费的时代,我们没有了对于信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珍重,缺少了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欣喜,也减淡了“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的思念;褪去了“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的叮咛;遗忘了“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的嘱咐。书信时代,有的是:“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的担心与牵挂,多的是“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在那一封封亲笔书写的信件里,“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充满了未被浮躁时代洪流所淹没的亲切与温馨,浪漫与希冀。寄出信件就是寄出一份美好的愿望与嘱托,然后在无尽的期待中翘首以盼书信鸿雁回传。在手写书信这个载体上,我们前辈们的思考进一步深入扩展,字字推敲,款款情深,丰富细腻的情感在笔尖流淌,文字后面浮现的面孔和情感,对一种深度情感模式的向往,曾经多么让人激动不安。手写书信所附带的传统的元素文化价值,稍不注意就有被泡沫般的网络所湮灭的危机。是的,科技解决了符号传递的问题,但是还是没有解决真正交流沟通的问题。因为“如果意义不在词语里,而是在脑子里或是在对客体的参照里,那么,什么东西也不能保证,意义可以跨越两个脑子而成功迁移”。假如我们缺少了等待与珍视,我们注定是不能“心连心”的人,我们发出的电子信号最终消散在茫茫太空,我们从未知之中来,又往未知之中去。

2、那一抹忧伤的底色

3 / 4

自古以来,书信都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素有鸿雁传书之说。在历史

长河里,它不单是一种联系方式,更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这在文学

作品中都有深刻的体现。面对着破碎的山河,想起远方的家人,杜

甫写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思念之情跃然纸上;岑参在西征

的途中写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一封信,弥足

珍贵,满纸都是对亲人的牵挂;面对君王,诸葛孔明写下了可歌可泣

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也感人肺腑,一番忠义之情,

令人钦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见,书信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是

何等重要!面对这一种古老而悠久的文明,我们是满心欢喜地接受!

但是今天,它却遭受着一种严峻的挑战。

在二十一世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联系方式也日趋多样化。手机

聊天,电子邮件,漂流瓶??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无论那个阶层的人,都在频繁地使用。当然这种方式是好的,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

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对其是抱着一种认可的态度。而且,每天都在

大量地使用,这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如果让我选择,我无法说出那一种方式更好,因为它们都曾给我们

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许,你认为,邮件省钱,效率高;写信贵,速度慢。但是,面对着整齐划一的电脑打印的文字,我们已经

有一种视觉上的疲劳。而,书信,可以很好地抒发我们的情感,它

给我们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字面的范畴!

当投身军营的士兵,每一次收到家里的来信,都会压在枕下,反反

复复地阅读,也许,你认为这只是一封信,但你可曾想过,这里面

包含了多少的期盼与等候;

当留守在家的孤寡老人,他无法使用现代先进的沟通工具,收到远

方子女的来信时,内心是怎样的一种激动;

当身处逆境之时,收到朋友的一封来信,纵然是简简单单的关心的

话语,也足以让你感动得泪流满面。

我们在电视上,也看见过许多贫困山区的儿童,他们和许多城市的

孩子交朋友,都是靠书信来往。就是这小小的书信,让爱心之路得

以延续。当镜头给到那群可爱的孩子,坐在绿油油的草坪上,带着

笑容,认真地阅读着来信的场景时,我想,在那一刻,他们一定是

幸福快乐的!

而如今,这种文明已经渐行渐远,很难再去寻觅它的踪迹,但是它

并不会退出我们的生活!不管现代文明如何发达,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它不会消失!在我们的脑海深处,它已是一行不灭的印记!我想说:朋友,当你面对电脑、手机的印刷体,出现审美疲劳时,不妨拿起

纸和笔,写一封信,给亲人,给朋友??

4 / 4

【篇三:2012年湖北高考作文题】

今年高考,是新课改后

的首次高考。高考湖北卷作文题以杜甫的诗《春望》为材料,谈及

时代进步,信息技术全球化,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逐渐取

代传统书信交流。专家普遍认为,该作文有利于考察学生的生活观

察力、思辨能力及表达能力,“发挥空间大”。

搜狐网就“2012年湖北卷的作文题难度”设置了问卷调查。截至昨日19:17,共有7298名网友参与了投票,57.75%的网友认为不难,30.37%的网友认为难,还有11.88%的网友认为“不好说”。

昨日,语文出版社社长、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在其微博中表示自

己最欣赏湖北卷和上海卷的作文题目,指出材料作文是作文教学重

要形式,也是开拓文路启发智慧和挖掘思想的重要形式。

2012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

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

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

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代替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

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

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

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评析

视野更开阔体裁较广泛

周文涛(华师一附中语文特级教师):该作文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时代,命题视野更开阔;从表达能力上来讲,该作文题不限

体裁,学生可选择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甚至带穿越、科幻元素的

方式,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文化含量高答案很多样

刘富道(著名作家):今年高考题目出得很有文化含量,让学生有

思考的余地,也考察了学生对文化、历史、过去生活方式的理解。

既能就事论事写家书的变与不变,也能引申开去谈,可谓答案多种

多样。

开放好下笔佳作不易出

萧兴国(武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湖北名师):今年高考作文是个开

放性的题目,多角度立意的命题形式让学生好下笔,有话说。但想

写出佳作,也要看其生活体验是否深刻丰富细腻。

浓浓书香味考查认知力

刘川鄂(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今年湖北高考作文题书

香味很浓,旨在引导学生认知时代、社会、人文现象,有时代感,

有思辨性。学生的审题、对题目的认知能力,在写作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记者郑晶晶整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