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展海洋经济 服务海洋强国战略

发展海洋经济 服务海洋强国战略

发展海洋经济 服务海洋强国战略

海洋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中国和世界的历史演进一再证明,背海而弱、向海则兴,封海而衰、开海则盛;浅海而竭、深海则丰,近海而滞、远海则达。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并明确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四个战略支点。这是党中央站在历史和全局高度作出的战略抉择,对于加快以海富国、以海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以海洋科技为引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
海洋是地球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宝库。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潜力无穷的海洋生物资源、储量丰富的海洋油气矿产资源、清洁低碳的海洋动力能源、无穷无尽的海水资源、广阔无垠的海岸带与海洋空间,是接续补充日渐枯竭的陆域资源、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必须强化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历史上每一次海洋开发利用的突破,都与科技创新的突破相伴相生。青岛具有较强的海洋科研实力,集聚了全国 70%的涉海领域两院院士,全国 30%的高级海洋专业人才;我国已启动的17个“973”计划项目,有14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或主持单位在青岛;青岛承担的“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计划、海洋局公益性行业专项等国家级项目占全国的1/3。应自觉立足海洋科技优势,坚持从战略高度认识“蓝色国土”的价值,切实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和利用水平。
建设海洋科技创新载体。利用滨海优质空间资源,规划建设了蓝色硅谷,加快集聚高端涉海创新要素,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研发和人才集聚中心、成果孵化中心、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建设滨海科技新城。目前,蓝色硅谷已经成为全市海洋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平台。一是聚集科研机构。蓝色硅谷已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海洋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海洋科考船、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二是推进协同创新。针对海洋科研力量分散问题,依托蓝色硅谷,深化海洋科技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努力形成政、产、学、研、用多方参与的新型理事会管理体制。建设开放协作、特色突出、高效运行的海洋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不断完善海洋创新资源的共享机制。三是促进科技孵化。在全市规划建设“千万平米孵化器”,重点在蓝色硅谷建设海洋生物医药、深海技术与装备、海洋新材料等6个涉海孵化器和深海

技术与装备等8个公共研发平台,建成海洋科研领域首个10万亿次高性能计算平台,海洋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突破海洋科技关键技术。实施海洋科技创新重大专项,着力突破一批海洋科技关键技术,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物理海洋、海洋腐蚀与防护等领域获得12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在海洋生物技术方面,“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技术(糖库构建)与应用开发”,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海藻纤维材料、生物组织工程眼角膜等成果完成中试。在海洋装备制造技术方面,中科院海洋所获批建设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洋仪器仪表所成为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海德威科技公司、中船重工725所研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中海油自升式钻井船建造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在水产养殖技术方面,海水养殖新品种不断增加,“黄海1号”中国对虾等9个新品种通过国家级水产新品种审定。由中科院海洋所发起的国际第一个水产养殖基因组计划——牡蛎基因组测序项目绘制完成牡蛎基因组序列图谱,成果被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在线发表。
拓展海洋资源开发视野。全面认识海洋资源价值,努力做到多区域、多层次、多领域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一方面,在资源空间上积极走向深远海。全球海洋中负1000米以上的深海占 49%以上。近十年来,人类新探明储量在 1亿吨以上的油气田70%在海上,其中一半以上位于深海。从靠岸近海走向深海远洋,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大势所趋。青岛驻有海洋科学考察船20余艘,其中千吨级以上远洋科学考察船7艘。正在建设的国家深海基地是“蛟龙号”深潜器的母港,也是国家级深海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机构和支撑保障平台。我们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提高开发利用深海远洋资源的技术与装备水平,开拓更广阔的海洋资源利用空间。另一方面,在资源类型上积极利用海洋新能源。包括温度差能、波浪能、潮汐与潮流能、海流能、盐度差能、岸外风能、海洋生物能、海洋地热能在内的所有海洋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我们长期跟踪和探索海洋能源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按照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的原则,积极推广海水热能利用技术和装备,加大海洋生物质能源开发力度,力争突破巨藻制氢、海洋生物质柴油制备等新技术,探索开发潮汐能、波浪能。已开工建设斋堂岛500KW海洋能独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将成为国内首套海洋能智能化独立能源系统。
以涉海产业为支撑,发展蓝色经济
蓝色经济是更高层次的海洋经济,也是可持续发

展的海洋经济,既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也包括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 GDP年均增长11%,明显高于同期全球经济 3%4%的增速。美国、日本海洋经济对GDP贡献都超过50%,欧洲涉海产业产值占到欧盟GNP的40%以上。近年来青岛蓝色经济发展迅速,2012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 1114.4亿元,增长 19.9%,占 GDP比重达15.3%。我们紧紧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努力打造平台,优化环境,强化产业支撑,加快做大做强蓝色经济。
打造“一谷两区”三大平台。发挥青岛海岸线长、近海海域广的优势,在胶州湾东岸、西岸、北岸分别规划建设了蓝色硅谷、西海岸经济新区、红岛经济区,整合利用陆海资源,更好地承载蓝色经济发展。蓝色硅谷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加快产学研一体化,着重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示范区。西海岸经济新区立足拥有5个国家级园区、5个省级园区和前湾港、董家口港两大亿吨深水港等优势,规划建设保税港区及拓展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董家口经济区、国际经济合作区(含中德生态园和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国际旅游度假区、古镇口创新示范园等六大功能区,加快建设成为开放层次最高、功能最齐全、政策最优惠、通关最便捷的经济新区,力争用 5年时间在经济规模上再造一个新青岛。红岛经济区重点是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蓝色新兴高端产业聚集区、青岛软件科技城、青岛科技商务中心、青岛“人才特区”,全力打造科技人文生态新城。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实施“蓝色跨越”行动计划,推进蓝色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构建链条完善、技术先进、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海洋产业集群。一是大力发展海洋新兴和高端产业。围绕重点领域建设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形成一批重大装备和产品,壮大海洋新兴高端产业规模。组织实施“蓝色小巨人”培育计划,每年培育50家涉海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青岛已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船舶和海洋工程等领域形成产业优势。全市拥有海洋药物及生化制品企业 30多家,9个海洋类新药已取得一类新药证书。中海油、武船重工分别建造的国内首艘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首艘300米饱和潜水母船“深潜号”交付使用。二是突出发展涉海服务业。加快发展海洋运输物流业、海洋旅游业、涉海金融、海洋科技教育、海洋文化体育和商

务服务业,提升海洋第三产业的引领和服务作用。2012年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4.3%。三是提升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加快建设拥有100艘以上大马力远洋渔船的船队,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实施优良海水苗种选育工程,提升现代水产品精深加工水平。青岛的水产品加工出口分别占全省、全国的 40%和10%以上。
优化蓝色经济发展环境。蓝色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需要有良好的环境作保障。在政策环境方面,注重从宏观层面加强对蓝色经济发展的规划指导,完善蓝色经济促进政策体系。编制完成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总体规划以及17个专项规划,实现蓝色规划体系的全域覆盖;建立每年不低于2.5亿元的市级蓝色经济区建设专项资金;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等政策取得突破。在人才环境方面,实施百万人才引进行动计划和青岛英才 211引才工程,创建中国海洋人才市场(山东),办好蓝色经济国际高端人才项目洽谈会,培养和引进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团队,培育海洋工程化人才团队,打造海洋产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在基础设施环境方面,加快推进董家口港建设,已建成40万吨级矿石码头等4个泊位。推进青荣城际铁路、海青铁路、青连铁路等项目建设,提高青岛对周边区域和内陆腹地的辐射作用。推进青岛新机场建设,打造区域性国际枢纽机场。
以完善机制为重点,着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是地球生态系统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在扩大人类生存空间的同时,也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影响。我们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重点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切实维护海洋生态和环境安全,大力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实现海洋经济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完善可持续开发利用机制。积极推动海洋资源开发由一味索取向资源养护转变、由初级利用向循环利用转变、由粗放利用向精深加工转变,实现对海洋的科学开发、适度开发、高效开发。完善地方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出台海域使用管理条例、近岸海域环境保护规定、海岸带规划管理规定、海洋渔业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形成了严格的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管理制度。根据产业布局和海域资源自然属性,坚持海域和海岸线利用的科学化、集约化,科学配置海域资源,严格控制填海造地,划定了胶州湾北部区域围海填海控制线、湿地保护线等四条环胶州湾生态保护控制线。积极修复海洋生态,特别是加快修复近海渔业资源,近年来投入5000万元增殖放流水产苗种 24.5亿单位,投入上

亿元建设5处人工鱼礁,渔业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完善海陆统筹保护机制。坚持把陆域、海域生态环境保护融为一体,既利用海洋强大的自净能力,为陆域发展提供充裕环境容量;又通过陆源污染治理,保护海洋环境,构建起蓝色生态屏障。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监视、预警和执法管理,重点监控陆源污染物排海,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严格执行海洋环评制度和项目环境准入门槛,实施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一票否决”,遏制海洋污染,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已建成大公岛、灵山岛等4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40多平方公里。加强陆域环境污染治理,强化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加强重点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削减入河入海污染物总量,在河流中下游或入海口建设湿地保护系统,推动海上污染物达标排放。已先后投资32亿元完成李村河中上游、大村河和墨水河等70公里河道综合整治。启动青岛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全长157公里的大沽河治理工程,涉及流域总面积达4800平方公里,切实降低入海河流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完善保护海洋联动共建机制。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完善海洋监管执法体制,建立陆域执法监管部门与海洋执法部门的互通配合机制,实行环胶州湾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陆海跨境重大保护事项,构建精细化、网格化的环境执法监管体系,形成海洋环境监管执法合力。连续多年开展具有青岛特色的“蓝箭”“护海”“护岛”等专项海洋综合执法行动,打击违规用海、破坏海洋资源环境行为。探索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让污染治理受益者、生态破坏者支付相应的环保费用,防止发生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的“公地悲剧”。强化全民海洋意识,加大海洋文化和海洋宣传工作力度,定期举办海洋主题节庆活动,扩大海洋知识普及面,加快构建“人海和谐、人海共生”的新型海洋伦理关系,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浓厚氛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