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硝酸导学案03普Microsoft_Word_文档

硝酸导学案03普Microsoft_Word_文档

硝酸导学案03普Microsoft_Word_文档
硝酸导学案03普Microsoft_Word_文档

第三章第二节《氮的循环导学案》第三课时(硝酸)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 通过研究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了解其用途。

2. 小组成员积极讨论,踊跃展示,大胆质疑,体会研究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推测与验证,以及类比与对比的学习方法。

3. 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做课堂的主人,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难点】硝酸的性质

一、自主学习

1、纯净的硝酸是、易、有气味的液体。熔点为-42℃,沸点为83℃,密度为1.5g·cm-3。硝酸质量分数为95%以上的浓硝酸在空气中由于挥发出硝酸蒸气会产生发烟现象,通常叫做

2、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产生(红棕色)气体。实验室中保存硝酸的方法:

3、硝酸具有,能与除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产物与硝酸浓度有关。通常。浓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主要是,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主要是。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NO3(受热或光照)— Cu+ HNO3 (浓)—

Cu+ HNO3(稀)— C + HNO3(浓)—

5、常温下,浓硝酸可使、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所以可用质和质容器盛装浓硝酸。

6、“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下列环境问题与产生的主要原因不相符的是()

①“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所引起的;

②“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CO2的浓度增大引起的;

③“温室效应”主要是由空气中CO2的浓度增大引起的;

④“赤潮”主要是由于水体中N、P等元素含量过高引起的;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全部

D、只有②

【预习检测】

1、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下能全部溶于足量浓HNO3的是 ( )

A. Au

B. Cu

C. Al

D. Fe

2、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B.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

C.稀硝酸和较活泼的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

D.稀硝酸跟铜反应,N的化合价由+5降为+2;浓硝酸跟铜反应,N的化合价只能由+5降

为+4.可见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二、合作探究硝酸的特性

1、预测硝酸的特性:

2、实验验证:

阅读教材P80实验,填写实验记录:

(1);

(2);

(3);

交流: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

3、给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块铜片,有什么现象?当再加入KNO3晶体后,又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化学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为:

反应中硝酸表现出性和性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各项分别体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

A.强氧化性

B.不稳定性

C.酸性

D.挥发性

(1)浓氨水与浓硝酸相互靠近产生白烟()

(2)浓硝酸要盛放在棕色瓶中,置于阴凉处()

(3)浓硝酸与灼热的木炭反应()(4)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

(5)用铁槽存放浓硝酸()(6)铜与浓硝酸反应()

(7)CuO与HNO3反应()(8)Fe与稀HNO3反应()

2、单质与浓硝酸混合,出现的情况依次为:

①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②常温下单质钝化;③不发生反应。符合上述要求的单质组成()

A.Cu、Zn、Au

B.Ag、Al、Pt

C.Fe、Pb、Hg

D.Cu、Fe、Au

3、铜和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aL气体(标准状况),被还原的硝酸是()A.a/22.4 mol B.a/11.2 mol C.3a/22.4 mol D.3a/11.2mol

4、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⑴.反应开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快要结束时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今日作业

1、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有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2、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无现象,当加入一点钠盐后,铜粉质量减少,新加入的盐可能是下列中的()

A. 氯化物

B. 硫酸盐

C. 硝酸盐

D. 碳酸盐

3、在强酸溶液中,存在大量的Fe2+ 和Ba2+,则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 )

A 、NO3- B、SO42- C、Cl- D、 CO32-

4、下面对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金属与硝酸反应一定不产生氢气 D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

5、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消耗硝酸最多的是()

A.Cu+HNO3 (浓)

B.Cu+HNO3 (稀)

C.CuO+HNO3

D.Cu(OH) 2+HNO3

6、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A.变浅

B.变为红色

C. 没有变化

D.变为黄色

7、下列关于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浓、稀硝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Cu与硝酸反应只表现出氧化性

C.硝酸能与Na2CO3反应,但不生成CO2D.浓硝酸因分解放出的NO2又溶解在硝酸中而使之呈黄色

8、单质与浓硝酸混合,出现的情况依次是:①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②常温下单质发生钝化

③不发生反应。符合上述要求的单质是()

A Cu、Zn、Au

B Ag、Al、Pt

C Fe、Pb、Ag

D Cu、Fe、Au

9、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Al3+、NO3-、CO32-、Na+ B.Fe2+、H+、NO3-、Cl-

C.Fe3+、Na+、SCN-、Cl- D.I-、H+、Na+、NO3-

10、Cu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无现象,当加入一种盐后,Cu粉质量减少,而溶液为蓝色,同

时有气体生成,此盐是()

A.氯化物

B.硫酸盐

C.硝酸盐

D.磷酸盐

11、a mol Cu与含b mol HNO3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A (b-2a)mol

B b/4 mol

C 2a/3 mol

D 2a mol

12、.铜跟1mol/L的HNO3反应,若c(NO3-)下降了0.2mol/L, 则c(H+)下降 ( )

A.0.2mol/L

B.0.4mol/L

C. 0.8mol/L

D. 0.6mol/L

13、碳与浓硝酸共热,产生的气体分为两份,第一份气体先导入适量蒸馏水中再导入石灰水中;第二份气体直接导入石灰水中,则石灰水的变化可能是()

A.第一份不变浑浊;第二份变乳白色。

B.第一份变乳白色;第二份不变浑浊。

C.第一份变乳白色;第二份变乳白色。

D.第一份不变浑浊;第二份不变浑浊。

14、工业上硝酸的制备和自然界中硝酸的生成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区别。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路线Ⅰ、Ⅱ、Ⅲ是雷电高能固氮过程中硝酸的生成途径。

NO ② NO

2 ③ HNO

3

ⅡⅢ

⑴.写出各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如果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指出其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⑵硝酸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来的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且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氨把一氧化氮还原为无色无毒气体(填名称)____,直接排入空气中,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转化关系,A为气体单质,判断A、B、C、D、E各是什么物质,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A是,B是,

C是,D是,E是

E→C化学方程式:。

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

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

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

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1)实验时,先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

酸接触产生气体,当C处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

将B装置上提,使之与稀硝酸分离。该组学生设

计此步操作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

(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

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装置E中开始时出现浅

红棕色气体,用F向E中鼓入空气后,可观察到

烧瓶E内气体颜色加深,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C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______ ___。(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节收获(要求: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及相应的解题方法)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三节导学案

波峰中学高一历史课前双基预习学案A 姓名:班级: 小组:编制:程志丽编号:日期: 第三节君主专制的演进与强化 【学习目标】 1、列举汉代“中朝”、唐朝“三省六部制”、元代中书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2、列举汉代郡国并行制和元朝行三省六部制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完成目标】 目标一君权与相权 中央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1)秦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汉:汉武帝限制相权的措施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唐朝分散相权,实行三省六部制 [1]三省 : 职责分别是 [2]六部 :()()()()()() 职责 [3]作用:

(4)宋:二府三司 宋朝分割相权,设; 分散相权设; 设枢密院,管; 设总理财政。 目标二中央与地方 地方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1、秦汉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县两级; 2、唐代为、州、县三级; 3、宋代为、州、县三级; 4、元朝在地方设,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域依次为路、府、州、县; 5、行省制度 (1)内容: 十个行省,腹里指, 中书省管辖。 宣政院管辖和(宗教事务) (2) 意义(1)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行省制是中国古代重大变革,是中国的开端。

波峰中学高一历史课后限时训练学案B 姓名:班级: 小组:编制:程志丽编号:日期: 【基础题】 1.“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钱穆《国史新论》)文中“委员制”指当时的() A.三公九卿制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D.中外朝体制 2.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是() A.加强尚书省的权力,完善三省六部制 B.众设宰相,分割相权 C.以六部分割相权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统领六部 3.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建立“中朝” B.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枢密院,分割宰相的行政权D.元代废除了三省只设中书省 4.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为解决这一矛盾,各个朝代采取 了许多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 B、汉武帝破格选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形成“中朝”官僚机构 C、隋唐时期设立三省,分散丞相权力 D、宋代设立参知政事,废除丞相 5.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这 一做法的目的是() A.简化分工,提高效率 B.削弱封国,集权中央 C.集思广益,减少失误 D.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6..从封建政治制度的发展来看,你认为三省六部制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A.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 B.既分工合作又牵制监督 C.明确了部门职权的划分 D.打击了士族门阀的势力 7.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 也是一大变动。”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第三课时 《硝酸》导学案

高一化学 HX-2010-01-000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三课时《硝酸》导学案 编写人:苗海军审核人:编写时间:2010-1-12【学习目标】 1、认识硝酸的重要性质;理解浓、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特点;了解硝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自己的实验观察、分析思维能力。 3、通过浓硝酸和稀硝酸性质差异加深对“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解;通过实验研究,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锻炼自己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重点难点】 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浓、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学法指导】 实验探究、比较推理、讨论归纳 【知识链接】 初中已经学习过有关硝酸的一些知识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什么是酸? 初中学过的酸通常有哪些通性? 1 通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 , 质量分数98%的硝酸叫做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和等. 思考:浓度很大的浓硝酸称“发烟硝酸”,“发烟硝酸”是烟还是雾?怎么形成的? 2、硝酸的化学性质 (1)具有酸的通性:硝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①遇石蕊试液显_____________色; ②与碱性氧化物,如与Cu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与碱,如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④与某些盐,如与C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不稳定性 见光或受热容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注:硝酸浓度越大越易分解,因此,浓硝酸应储存在________________瓶中,应保存放置于_____________处。 思考:为什么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 (3)强氧化性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主要是指硝酸分子中氮显价(N的最高价态),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可以和很多还原性物质(如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反应 a、硝酸和金属单质的反应 [探究实验] 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和浓硝酸,立即用蘸有氢氧化钠棉花堵住试管口 Cu与浓硝酸反应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 Cu与稀硝酸反应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 反应中硝酸表现出性和性 注意: ①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硝酸的浓度越大氧化性。 ②常温下,Fe、Al在浓HNO3中由于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____________”。 ③金属与HNO3反应一般不放出H2。 ④硝酸能氧化除Au、Pt以外的所有金属。 [讨论]:铁与稀硝酸反应是是否会因为铁的量不同而生成不同产物?写出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硝酸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非金属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 C + HNO3(浓)= S + HNO3(浓)= P + HNO3(浓)= [思考]阅读课本102页,说说王水是如何配制的?有什么性质?

最新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课题:《第一章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 班级 ______ 姓名 _________ 地球的运动(1)【学习目标】 1、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以及产生的现象和原因。 2、了解晨昏线。 【预习起航(教材助读)】 1. 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 _____________ 旋转。地球自转方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侧面看为 ___________________ ; 从北极上空看为 ______ 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为 ________ 时针方向)。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 是 ______ 小时9 也就是 _________ 。 2 环绕中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运动的意义) 自转 1 ?假如地球不自转,地球上的昼夜状况会怎样? 2?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 3. ___________ 读图1.14“昼半球和夜半球S 你知道如何区分晨线 和昏线吗? 右图中, 段是晨线(什么是晨线), _________ 段是昏线(什么是昏线)。 地球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背向太阳的半球是 _____________ 【评价提升学习儿 1. 太阳总是东升西落,是因为() 3.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A.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B.地球的自转和不透明C.地球的自转和透明性 4?关于地 球自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东向西自转 B. 绕太阳自转 C. 绕地轴自转 D. 自转方向要发生变化的 A.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 B. 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旋转 C ?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旋转 D.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旋转 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天 B. 一年 C. 24小时 D. 365 : ? A 二 ___ H 1 ------- 死 D.地球的公转和不透明性

第二章 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第3课时)导学案

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第3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从图上指出长江的源地、流经省区和注入的海洋。 2、能从图上指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各段主要的支流和湖泊 3、指出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和易发生洪水的河段,并分析说明原因和治理措施。 【导读指南】在下列问题的引导下,通读课文第52-55页 1、长江全长 6300 千米,发源于我国高原的山脉,最后注入海。 2、根据课本第7页图回答:长江流经省区有(11个): 、、、、、、、、、、。 这说明长江能为这些省份提供充足的水源用于,也能为长江周围的城市提供通道,也有利于、的发展,长江因此也有“水道”之称。 3、根据课本第22页阶梯示意图,可以知道: 长江发源于第级阶梯、流经了第级阶梯和第级阶梯,最后流入。4、根据课本第24页地形图,可以知道: 长江流经地形区有:、、、。 5、根据课本第33页温度带的划分图,可以知道: 长江流经的温度带是:、。 6、根据课本第36页干湿区分布图,可以知道: 长江流经的干湿区有:、、。 7、根据课本第42页气候类型分布图,可以知道: 长江流域具有的气候类型是:、。 8、根据课本第53页长江流域水系图,可以知道:长江的支流非常多,从长江的上游到下游, 主要支流分别是:、、、、、、。 五大淡水湖中有四大湖流入长江,它们分别是:、、、。 (湖流入淮河) 思考:通过第3~8题,你能理解长江还有“水能宝库”之称吗? 9、通过前面几题可以知道:.长江是我国长度最、水量最、流域面积最的河流, 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10、长江上、中、下游河段的划分及各河段的特征: 范围特征 上游至峡谷、落差、江流,资源丰富 中游至地势、河道、水面,流速 下游至地势更、江面更,水网如织,水乡泽国 根据上表,你认为: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主要指的是长江的游; 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主要指的是长江的游; 理由是:长江上游:; 中、下游:,多支流、多湖泊。 11、看课本53页图,长江上游中最著名的水能利用处有: 水电站、水利枢纽、水利枢纽

第三节 真菌导学案

第三节真菌(生物学案) 教师寄语科学上伟大的发现,都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学习目标 1、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3、知道真菌的细胞结构,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的哦!) 1、常见的真菌有使食品发霉的______,有可以吃的______及_____、_____等 2、真菌的主要特征: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细胞的,如青霉;多细胞的真菌都是由构成的,每个细胞都由、、和 3、真菌的繁殖:真菌是通过大量的来繁殖后代的。青霉的孢子是 色的。曲霉的孢子是色的,孢子只有在适宜条件下发育成一个______。 二、导入新课 示课件,一起认识常见的真菌 三、合作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1、阅读如下资料,根据问题,请写下答案后再与小组讨论,并回答: 蘑菇是一类大型的真菌。地上部分是菌盖和菌柄,二者合称为子实体,由菌丝构成。菌盖下面的菌褶表面可产生大量的孢子。地下部分是纤细的菌丝,交错伸展在土壤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机物。 (1)仔细观察课件中蘑菇图片,请画出蘑菇简图,标出各结构名称。 (2)想一想,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什么? (3)想一想,蘑菇属于真菌类,为什么不属于植物类?(提示:叶绿体、根) 2、仔细观察青霉和曲霉(注意看它们的形态和颜色),阅读课本63页,写下答案并回答:(1)青霉和曲霉在形态有什么不同?在颜色上有什么不同? (青霉)(曲霉) (2)青霉和曲霉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 (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它们的营养方式有什么相同点? (4)霉菌和蘑菇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四、知识梳理(总结一下吧!) 常见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形态:有的个体较___,如单细胞的酵母菌;有大型的真菌如蘑菇、木耳真菌结构:多细胞的真菌由菌丝构成,每个细胞有、、和生活方式:体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_________进行异养生活 生殖方式:_________生殖 当堂反馈 (一)选择题 1、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A 大肠杆菌 B 香菇 C 青霉 D 木耳 2、青霉是因为颜色而得名,其颜色来自() A 绿色菌丝 B 青绿色孢子 C 菌丝中含叶绿素 D 灰尘 3、蘑菇与绿色植物的根本区别是() A 营养方式不同 B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 呼吸方式不同 D 是否摄取外界的物质 4、下列有关孢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种生殖细胞 B 是芽孢 C 是休眠体 D 个体较大 5、下列有关真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真菌既有单细胞个体,也有多细胞个体 B 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C 营养方式为自养 D 既有对人类有益的个体,也有有害的个体 6、将成熟的新鲜蘑菇放在白纸上,轻轻敲一敲,落下的褐色粉末是() A 菌丝 B 孢子 C 种子 D 芽体 拓展创新 1、检查一下自己家庭储粮或放衣物的情况,你能做哪些工作防止霉菌的生长? 学习感悟

高中化学 4_4 硝酸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3课时硝酸)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硝酸的保存方法及用途; 2、使学生掌握硝酸的重要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3、学会用氧化还原理论分析研究化学变化。 【重点难点】 硝酸的强氧化性 【课前预学案】 三、硝酸 1、回顾前面学习过稀硝酸的性质,尝试归纳出硝酸的物理性质。 2、根据酸的通性,归纳出稀硝酸的酸的通性,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3、结合课本第100页思考与交流学习硝酸的性质,对比浓硝酸、浓硫酸、浓盐酸性质 4、类比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学习硝酸的化学性质: 浓硫酸和硝酸的性质比较 【课内探究案】

〖合作探究1〗 常用浓硝酸为何呈黄色?打开盛有浓硝酸的试剂瓶,瓶口产生的白雾是什么物质?实验室应怎样贮放浓硝酸? 〖合作探究2〗 不论浓硝酸,还是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都不产生 .........H.2.。分别写出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尝试分析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判断氧化剂和还原产物,指出反应中HNO3起了什么作用?浓硝酸和稀硝酸哪个氧化性强?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合作探究3〗 (1)在一盛有3mL 浓硝酸的试管中放入过量铜片,HNO3能反应完吗?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此情况下,当反应完全停止之后,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稀H2SO4,又有气体产生,这又是什么气体?为什么? (2)用Cu制Cu(NO3)2有那些途径?那些途径好?那些途径不好?为什么? 〖课堂小结〗1. 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和用途;2. 硝酸的化学性质。 〖课内练习案〗 1、Cu粉放入稀H2SO4中,加热后无明显变化,当加入一种盐后,Cu粉质量减少,而溶液变蓝, 同时有气体生成,此盐可能是() A.Na2SO4 B.NaCl C.NaNO3 D.Na3PO4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导学案

第三 节 中国的河流导学案(长江黄河)(2) 一、学习目标: 1.河流的概况: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长度、流域面积、地 位、支流、分段等2.河流特征:上、中、下游的河流特征 3.人河关系:开发利用、治理保护 4.能够说出长江黄河的源流概况、各河段特征。5.知道长江黄河的开发利用现状及综合治理。 二、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长江源流概况 【自主学习一】(6分钟) 1.长江发源于____,注入的海洋___,全长____千米, 是我国_______长河,居世界第__位. 2.长江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共11个省(市、自治区),. 上游各河段从河源往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四川省_____以下始称长江。________以上为长江上游,__________至___________为长江中游,湖北____至湖南的_______的荆江段有“__________”之称 3.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有、、、。 4. 支流:长江以北自西向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江以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二】(5分钟) 二、合作探究(5分钟) 猜想:请你根据“长江干流剖面图”,猜想长江水电站的分布情况,并用图例在下图标注出来。对照长江水系图,准确标注出三峡水电站的位置。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以上的河段。主要水利枢纽有、、等。 顺口溜: 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西南,流经青藏云川,渝鄂汀和赣皖,苏沪十一入东海,黄金水道六千三。宜昌、湖口分界线,巨大水能上游段,长江洪水危害大,三峡工程治理它。 ★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上游: 中游: 下游: 知识点二、长江的开发利用现状及综合治理 读课本图2—37 1、从图可以看出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_河段,在______阶梯交界处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_____,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到全国的________.主要的水利工程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导学案

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导学案1 班级姓名 主备人____复核__________备课组长_____第_周_月_日 ●学习目标 1. 知道地图的三要素。 2. 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会运用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 3. 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4. 会在地图上判断方向。 ●自主学习 一、地图的三要素:____、____、____。 1. 地图上的比例尺 ①公式地图上的比例尺= 。 (练习)1.甲、乙两地实地距离为10千米,将其表示在地图上的距离为2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2. 某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4000000,在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②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切记由厘米换算成千米要去掉5个0) A、__式:1:5000000; B、__式: C、__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千米。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越大,比例尺越__;分母越小,比例尺越__。 比较比例尺大小时,把所要比较的各比例尺转换成同一形式,就能方便地判断大小。 (练习)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 1:50000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C 2、地图上的方向:三种定向法 A、普通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__,根据所给方向,确定其它三个方向; C、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__方向,纬线指示__方向。 (练习)根据图判断: (1)A的经纬度。 (2)B在A 方向 (3)C在B 方向 (4)D在B 方向 (5)A在C 方向 3、图例:(P14图)称为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 颜色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洲界___国界___铁路___

硫酸学案及答案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3课时硫酸 【学习目标】巩固稀硫酸的性质;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及强氧化性。 【预习导航】 一、硫酸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H 2SO4是具有难挥发性、高沸点的二元强酸?纯净的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密度比水£(98%的浓 H2SO4,密度为1.84 g ? cm-3),可以任意比例溶于水, 溶解过程中伴随着放热现象?因此,浓H2SO4稀释时只能将浓H2SO4沿玻璃棒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散执? 八、、■ 2. 化学性质 (1)不挥发性(用于制挥发性酸) H2SO4(浓)+NaCI H 2SO4(浓)+NaNO 3 ⑵强酸性 Ca3(PO 4)2+3H 2SO4(浓)= (3)吸水性 浓H2SO4能吸附物质中湿存的水分: H2SO4(浓)+nH2O= H 2SO4 ? nH 2O 利用此性质可用浓H2SO4作干燥剂,干燥一些不与浓H2SO4反应的气体,通常用于洗气装置?如用浓 H2SO4 可干燥 O2、H2、CO2、CI 2、HCl、SO2?CO、 CH 4、C2H4?C2H2 等气体? (4)脱水性 指浓H2SO4将有机物里的氢、氧元素按原子数2:1 的比例脱去水的性质?如: C12H22O11 浓H2S0 4 12C+11H 2O C2H5OH 浓H2S°4 C2H4f +H 2O ⑸强氧化性170° 冷的浓H2SO4,如遇铁?铝等金属产生钝化作用 ?但热的浓硫酸氧化性较强,可将许多金属、非金属及一些还原性化合物氧化?如: Cu 2H2SC4(浓) -------- C uSQ SQ 2H2O C 2H2SO4(浓) _______ CO2 2SQ 2H2O 2HI H2SO4 (B )= I2 SO2 2H2O 在这些氧化还原反应中,硫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 SO2? 【合作探究】 【例1】硫酸的性质有:A .高沸点;B .强酸性; C .吸水性; D .脱水性;E.强氧化性。在下 列硫酸的用途或化学反应中,硫酸可能表现上 述的一个或者多个性质,试用字母填空: (1 )实验室制取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 ; (2 )实验室干燥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 硫酸与金属铜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生产中,浓硫酸可用钢瓶贮运________________ ; (5)浓硫酸使蔗糖变黑,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 生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 B ; (2) C ; (3) BE ; (4) E ; (5)DE (提示: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炭化的同时,生 成的单质碳在该环境下,与浓硫酸继续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 SQ 气体) 【例2】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 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右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气瓶中会产生碳酸钡沉淀 B.从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D.洗气瓶中会产生亚硫酸钡沉淀 解析:碳与浓硫酸共热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后 将生成

八年级地理上册 2_3 河流导学案粤教版

第三节河流(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记住长江的发源地、流向、上中下游分界点,流经区域和注入海洋; 2、了解长江的水文特征,理解长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洪涝灾害的治理; 一、自主学习 亚洲第一大河:流域面积、和长度都是亚洲第一大河,全长千米 发源地:山脉峰,注入: 流经省区:、、、、、、 、、、。 流经地形区:高原、山脉、高原、盆地 平原 长江上游、中游分界点:;中游、下游分界点: 问题:水土流失严重 上游原因:过度、滥捕滥杀、滥采滥挖,造成荒漠化、草场退化 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资源丰富,适合发电 多曲流(九曲回肠)、多支流、多湖泊 中下游航运价值高,被誉为“” 主要灾害:洪涝和,主要受影响 二、合作探究 1、长江有哪些可开发的资源?请你列举出来。长江的危害有哪些?该怎么治理?

三、当堂训练 1.今年以来,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有七省市区域平均降水量为近60年以来同期最少.出现了洞庭湖区望天喊“渴”,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瘦身”九成的现象,洞庭湖和鄱阳湖分别位于下列哪两个省区() A.湖南省和江西省B.湖南省和云南省C.江西省和福建省D.湖北省和黑龙江省 2.读漫画“长江与黄河的对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与黄河都结冰 B.长江流域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导致含沙量增大 C.长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D.长江与黄河的流量都不大 3.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读长江水系图,关于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武汉地处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交会处,有“九省通衢“之称 B.宜昌是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 C.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易发生洪涝灾害 D.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联结南北,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运网 4.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②中下游地势低平③流域内降水丰沛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 5.扬子晚报2012年1月2日电: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的第三次长江源考察结果显示,长江源区出现了冻土及冻土环境退化、植被退化、冻融侵蚀和土地荒漠化等四大生态环境问题.有关长江沿江地带生态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上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B.中下游地区工业发达,水污染大气污染严重 C.中下游地区是洪涝灾害最频繁的地区 D.长江沿江地带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高中化学选修5导学案-酚的性质

第一节醇酚 第二课时酚 【明确学习目标】 1.区分醇和酚,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体会不同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2.知道酚类物质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课前预习案 【新课预习】阅读教材P52---55,思考下列问题 1.醇和酚结构相似点和区别? 2.醇、酚、羧酸和水中羟基活泼性比较。 3.苯酚的氧化反应和与溴水的取代反应? 【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课堂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1】酚的结构、概念、物理性质和用途 1.酚的概念:______和______直接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 2.物理性质 ⑴纯净的苯酚是___色、有___气味的晶体(空气中长期放置被氧化为)。 ⑵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______,高于65℃,能与水______,易溶于______等有机溶剂;苯酚遇水时熔点大大降低,从水溶液中析出的苯酚呈液态,与水分层(苯酚在下层)。 ⑶苯酚____毒,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______洗涤,不能用或碱洗。 3.苯酚的用途 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可用作消毒剂(药皂中添加);含苯酚的废水在排放前必须经过处理。 二、【合作探究2】苯酚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⑴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⑵苯酚的弱酸性: ①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原因是:,能发生电离,显酸性。 ②苯酚的酸性极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③苯酚可以和活泼金属、强碱反应,与新制氢氧化铜等弱碱不反应。 ④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但比HCO- 易电离,即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H+的能 3 力:>>。

例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①+H2O+CO2―→+NaHCO3 ②+H2O+CO2―→+Na2CO3 ③+NaHCO3―→+H2CO3 ④+Na2CO3―→+NaHCO3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例2.盛有苯酚的试管清洗的方法可以用。 2.苯酚的取代反应 ⑴与溴水:向盛有稀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的饱和溴水,现象为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总结】①操作及药品的量: ②反应灵敏无副反应,常用作酚羟基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③反应说明,酚羟基的存在,使苯环上的H变得活泼。 ⑵与浓硝酸的取代反应(酚羟基的存在,使其邻位、对位的H活化程度增大)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成反应(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氧化反应:①苯酚在空气中会慢慢氧化呈_________色。 溶液_________。 ②苯酚可以被酸性KMnO 4 ③苯酚可以燃烧。 5.显色反应: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氯化铁溶液,溶液呈色;常用于酚羟基的检测。 三、【合作探究3】酚羟基的保护 由于酚羟基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分离提纯含有酚羟基的物质,或工业流程中涉及到有酚羟基的物质时,常常要先把酚羟基保护起来,再最后再还原。 例3.①如何回收有机溶剂中的苯酚(如苯和苯酚的混合物),用流程图表示: ②回收含苯酚的工业废水的苯酚,用流程图表示: ③回收含乙醇中混有的苯酚,用流程图表示: 例4.工业上用甲苯生产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下列反应①—⑥是其合成过程,其中某些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未注明)。 回答下列问题: ⑴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试剂x是___________,反应⑥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反应。 ⑷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合成路线中设计③、⑤两步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上述流程合理吗,若有不合理的,指出正确流程:。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美洲导学案湘教版

第三节美洲(位置、国家、地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大陆的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的居民组成和语言。 重、难点: 北美洲与拉丁美洲的区分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美洲的位置 1.经纬度位置: 2.半球位置:地跨半球,主要位于半球 3.海陆位置:东临洋,西临洋,北临洋,西北隔海峡与洲相望。 4.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运河,它沟通了洋和洋,不比绕道海峡,大大缩短了海上航程。 (二)美洲的国家和地区 1.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分别是、、。 2.中美地峡指(国家)以南、(国家)以北的狭长陆地,它是联结南北美大陆的天然桥梁,又称,该地多火山地震,原因是。 3.西印度群岛呈弧形排列在与之间,其中最大的岛屿是。 4.美洲大陆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其次是,由于历史原因,两国通行,少数地区讲,拉丁美洲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使用,巴西使用。 二、巩固练习 1.北美洲、中美洲、拉丁美洲和南美洲四者之间的范围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中美洲既属于北美洲,又属于拉丁美洲 B.拉丁美洲属于南美洲 C.北美洲属于拉丁美洲 D.拉丁美洲只包括中美洲和南美洲 2.美洲所处的半球是()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3.关于中美地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指美国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狭长陆地 B.联系南北美大陆的天然陆桥,也称中美洲 C.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D.农业以韧带经济作物为主,盛产香蕉

4.地跨南北美洲的国家是( ) A.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 B.美洲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是美国 C.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智利 D.拥有巴拿马运河主权的国家巴拿马 5.拉丁美洲通常指( ) A.美国以南的美洲 B.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 C.墨西哥以南的美洲 D.巴拿马以南的美洲 6.关于拉丁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地区属于拉丁美洲 B.拉丁美洲和南极洲以麦哲伦海峡为界 C.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D.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通用英语第三节美洲(地形、气候、河流)导学案 课时:第 2 课时主备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南、北美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2.通过学习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征,探究北美洲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 重、难点: 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北美洲的地形、气候 1.北美洲的地形 读图1-6、1-35,完成课本P27活动题1、2,找出主要地形区的位置: ①北美洲主要山脉有、。 ②北美洲平均海拔米,居世界第位。 ③地形分布呈南北三大纵裂带: 西部高山区:、组成科迪勒拉山系。 东部高原山地区:、。 中部平原区:平原。 ④北美洲不少湖泊是作用的产物,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岛是除南极洲之外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 总结:北美洲的地形特征:①平均海拔;②地势起伏;③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④作用显著。

硫酸和硝酸学案

第2课时硫酸和硝酸 学习目标:1.硫酸的性质 2.硝酸的性质 自学指导: 一.硫酸的性质 1.稀硫酸具有的通性,能使石蕊试液变,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表现出弱氧化性。稀硫酸中的主要微粒有、 . 2.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黏稠液体,能与氺以任意比例互溶,不挥发,密度大于水。浓硫酸中主要有H2SO4分子、少量水,H2SO4少量的电离(在离子反应方程式中不能拆) 3.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1)吸水性:浓硫酸能吸收已有的水分子,是变化。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一段时间后其质量会增加,浓度会变小。利用其吸水性,在实验室里常用浓硫酸干燥不与它起反应的气体,如H2、CO2、SO2等,也可用浓盐酸跟浓硫酸混合来快速制取HCl气体。 (2)脱水性:浓硫酸将某些物质中的氢、氧元素按2:1的比例脱出,留下碳而“炭化”,这个过程是变化。如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蔗糖中,并用玻璃棒搅拌,现象为: 浓硫酸不慎滴在皮肤或衣服上,会强烈的腐蚀或烧坏皮肤和衣服。 (3)强氧化性 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原因:。所以常温下可用铝槽车装运浓硫酸。 加热条件下,能氧化大多数金属(金、铂除外)生成硫酸盐、二氧化硫和水;浓硫酸还能氧化碳、硫等非金属单质。 与铜的反应与木炭的反应 二.硝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质量分数为68%——70%的硝酸为浓硝酸,95%以上的硝酸为“发烟”硝酸(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形成白雾) 2.化学性质 ①强酸性——硝酸具有酸的通性 a、碱指示剂变色。如稀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铜等)发生中和反应 c、碱性氧化物(氧化铜、氧化钠等)反应 d、些盐(碳酸钙、碳酸钠等)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

八年级地理上册 2_3 河流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河流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能够说出长江的概况 学习重难点: 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长江发源于我国山脉的,注入海. 2.长江是我国长度最、水量最、流域面积最的河流,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3.长江有“”和“”之称 4.长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上、中、下)游河段。 二、合作探究 1.读图《长江流域水系》 找出:划分长江上、中、下游三大河段的宜昌、湖口,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和汉江、赣江长江交汇处的城市和洞庭湖、鄱阳湖。 2.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长度: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第三位。 长江大部分流经带(温度带)和区(干湿区),降水量丰富,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年径流量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 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0%,居我国各河之首。 3.哪些数字可以说明长江是一条“黄金水道”呢?

4.阅读教材料内容分析: (1)长江洪涝灾害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2)治理措施: 5、读图“虎跳峡”、《长江干流剖面图》、《长江流域水系图》思考: (1) 举例说明长江是一个水能宝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自源头至入海口,落差(即河面高差)约米。 (3)长江自源头至宜宾,河长约千米,落差约米。 (4)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在(上、中、下)游河段。 (5)找出长江三峡工程、葛洲坝水电站。 三、形成提升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此图为水系图,它是我国大,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2)该河流发源于高原的山脉。 (3)用图上字母填空:三峡水利枢纽 葛洲坝水利枢纽 (4)写出下列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支流、湖泊的名称。 支流(1)②③ 湖泊:C D (5)该河上、中游的分界线是(填字母),中、下游的分界线是 四、小结评价 五、知识链接 长江是中国主要的运输河流,客货运输密集。长江是海路的延续,将内陆和沿海的港口与其他主要城市连成一个运输网,其中南京、武汉与重庆具主要作用。长江通过大运河与可通航的黄河及渭水相通,大运河还与杭州及天津的海港联系在一起。2005年,长江干线货运量达7.95亿吨,超过欧洲的莱茵河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航运最繁忙的通航河流。

硝酸的性质 教学案 (苏教版)

光照或△ §2—3 硝酸的性质 教学目标 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 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3、知道工业上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 4、通过观察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分析和比较能力; 5、介绍波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及难点 硝酸的特性——不稳定性和氧化性;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 教学过程 片段1 硝酸的性质 [播放] 新闻图片 [展示] 观察浓硝酸。 [板书] 1、硝酸的物理性质: [讲述] ⑴ 纯HNO 3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低(83℃),能与水任意比混溶。 [讲述] ⑵ 浓HNO 3是一种无色液体,质量分数约为69%,密度1.42g ·cm –3 ,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16mol ·L –1。市售的工业硝酸常因溶有NO 2而略显黄色。 [介绍] ⑶ 发烟硝酸:质量分数≥98%的硝酸会在空气产生大量的白雾,故称为发烟硝酸。 [板书] 2、化学性质 [板书] ⑴ 强酸性 [回忆] 初中我们接触过硝酸,知道它是一元强酸,所以在一些反应中它体现其强酸性。例如硝酸跟氧化钙反应、硝酸跟碳酸钙反应、硝酸跟氢氧化钙反应等。 [问题导学] 浓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这是为什么? [实验探究] 加热褪色后的溶液,颜色没有恢复,反而变黄。 [设问] 为什么浓硝酸略显黄色? [板书] ⑵ 不稳定性:4HNO 3 ======= 4NO 2↑+ O 2↑+ 2H 2O [讲述] 硝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在常温下见光或受热就会发生分解。硝酸的浓度越大,越容易分解。反应生成的NO 2溶于浓硝酸中而使浓硝酸略显黄色。因此,硝酸应用棕色瓶细口试剂瓶盛装,并放置于阴冷处。 [应用] 久置的硝酸常呈黄色,我们可以通过向其中通入空气(或氧气)除去,反应原理:4NO 2 + O 2 + 2H 2O === 4HNO 3 [设问] 当然,我们也初步认识到硝酸的强氧化性,它与活泼金属反应但不生成氢气。那么硝酸与金属如何反应?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导学案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4.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二、导学过程: (一)预习课本:思考并解决下列问题: 1、什么叫反射?(人体通过神纤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中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做反射) 2、什么是反射弧?由那些结构组成? 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弧的结构可以概括的 描述为以下五个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二)实例引路,通过做膝跳反射的实验,联系你亲身体验的生活感受,理解反射的概念,知道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并能分析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区别。知道人类具有比动物更复杂的反射,比如对语言文字的反射。 例1.图6-9是一脊髓反射的模式图,请Array 据图回答。 (1)若B处已断,用针刺A,有无痛感? __.有无反射?__。 (2)若C处已断,用针刺A,有无痛感? __.有无反射?__。 (3)若U处已断,用针刺A,用语言警告 说“刺A”,有无痛感?__,有无反射?__。 例2.请你回顾膝跳反射实验的过程: (1)如果你是受试者,你的姿势是__。 (2)当同学用于掌内侧边缘迅速扣击上面那条腿的__时,你的反应是__。如果你有 意识地将腿部的肌肉收缩,膝跳反射不能进行,这说明__。 (3)膝跳反射实验,主要是要证明脊髓具有__功能,除此之外,脊髓还具有__的功 能。 (二)自我评估:达标自查 1.手偶尔碰到了火,立刻缩回来,这种反应叫做( )。 A.运动 B.兴奋 C.反射 D.冲动

硝酸学案

第四章氨硝酸硫酸(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硝酸的物理性质、保存方法及用途。 2.理解硝酸的强酸性。 3.掌握硝酸的不稳定性、强氧化性。 4.学会用氧化还原理论分析研究化学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全面观察、分析、设计实验,提高观察、实验、探索、思维和自学能力。 2.通过探究硝酸的性质,培养学生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掌握浓、稀硝酸性质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帮助 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了解硝酸实验中尾气的危害及处理方法,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教学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及与浓度的关系。 【自主学习】 【资料】:硝酸的物理性质: 常用的浓硝酸质量分数63%,其密度为1.5027g/cm3。 1、纯硝酸是无、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和水混溶 3、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浓硝酸在空气里由于硝酸的挥发而产生“发烟”的现象,通常叫发烟硝酸。“发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 硝酸的化学性质: 1、酸性 硝酸是一种______电解质,在水中发生的电解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硝酸具有酸的通性。 ⑴使指示剂变色:稀硝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______。 ⑵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稀硝酸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原创学案)

人教地理导学案唐山市友谊中学地理组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2011.10 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中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京杭大运河显示了中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 一.众多的河湖 1.我国河湖众多,大江大河、天然湖泊星罗棋布,这些河湖不仅给我们提供、、 和,还给我们提供了。 2.外流河是,所在区域为,占陆地面积的, 水量超过。位于此区域的湖泊称为湖,是湖(淡水或咸水)。 3.内流河是,所在区域为,位于此区域的湖泊称为 湖,是湖(淡水或咸水)。 【找一找】参考地图册P10,找一找黄河、长江、松花江流经的省区,并填到课本P47. 4.我国的河流大部分分布在,这里的河流,夏季容易形成,汛期径流量一般占全年总流量的,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河流冬季,普遍形 成,一些河流甚至。 【小组讨论】看P47活动题3题回答(1)三个河流汛期开始最早的是,结束最晚的是;结束最晚的是,最早的是;汛期由长到短依次 是、、。 (2)看图2.29,比较黄河和西江,流量和汛期有什么不同? 对人们生活影响? 5.西北内陆河流较少,一些地方为,在这里河道沿途多、,和 严重,很多河道成为。 二.黄河的治理 1.黄河发源于,注入,全长,流经的省区依次、 、、、、、、、 、、,呈现巨大的“”型。 【找一找】参考P24地形图,黄河流经的地形区为、、 、。 参考P42气候图,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为、、 。 2.请你在右图标出①上、中、下游划分 点—河口和孟津;②龙羊峡、李家峡、 青铜峡、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3.黄河是世界上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他为我们做出了巨大贡献①; ②;③。 4.结合课本P49正文和P51活动题,完成黄河的忧患、成因及治理 ----------------------------------------------------------------------------------------------------------------------------------------------------------P46页 1. 略(松花江注入鄂霍次克海) ⑵我国地形西高东低,导致河流流向多为自西向东。我国气候南方多雨而北方干旱,导致我国河流南多北少。 3.⑴南方汛期开始早,结束晚;汛期南长北短 ⑵不同:黄河水量年际变化大,汛期短;西江水量年际变化小,汛期长。 影响:从农田灌溉、内河航运、发电量、洪涝灾害等方面分析。 ---------------------------------------------------------------------------------------------------------------------------------------------------------- P50 1、⑴自然因素:气候干燥,纬度位置偏北,冬季气温偏低。可能产生的影响:黄河断流,初春形成凌汛。 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放牧。可能产生的影响: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的泥沙量增多,形成地上河,暴雨季节,易发生水灾。 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初春凌汛严重;中游: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处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旺盛,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易产生洪涝灾害;初春易发生凌汛;近年来断流现象严重,影响流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⑵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兴修水利设施;中游: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2.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季节变化大。人为原因:两岸地区无计划用水,过量引用黄河水。 对策:修建水库,可以有效的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植树造林,含蓄水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政府在黄河流域实施水量统一调度,实现全年不断流,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关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