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1高中绪言

01高中绪言

01高中绪言

军训期间化学练习初中-高中化学衔接序言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新材料、新方法等,展望化学广阔发展前景

2.了解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1964年我国科学家首先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是()

A.结晶牛胰岛素B.核糖核酸

C.维生素B12D.血红素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能源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下列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中,你认为不可取的是()

A.利用太阳能电解海水制取氢气

B.研制高效率高安全性的核能发电装置

C.动员全国人民大量开采石油和煤

D.研究水变油

3.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是()A.造纸术B.炼铁术

C.酿酒术D.印刷术

4.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生石灰与水反应

B.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C.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D.碳酸钠与硫酸反应

5.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直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白色碳酸钙沉淀生成

B.先有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C.生成碳酸氢钙溶液

D.先生成碳酸钙,后溶解成为碳酸氢钙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消雪融B.一刀两段

C.春花秋实D.钢铁锈蚀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酒精灯使用完毕后,用嘴吹灭

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将滴管伸入试管中紧靠管壁滴加

C.将化学实验中用剩的药品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8.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钡与硝酸混合

(2)碳酸钙溶解于盐酸

(3)单质碳还原氧化铜

(4)实验室制取氧气

(5)实验室制取氢气

(6)天然气燃烧

(7)将蓝色胆矾加热为白色粉末(8)有固体生成的置换反应

(9)有蓝色沉淀的复分解反应

(10)有三种生成物的分解反应9.你准备如何学好高中化学?

初高中衔接知识点

衡南一中化学组 2009、6

目录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和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构成 第二节化合价 第三节反应类型 第四节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第五节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第六节推断题的解法 第二章溶液 第一节溶液的组成 第二节溶解度 第三节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三章酸碱盐 第一节酸 第二节碱 第三节盐 第四节电离 第四章化学计算 第一节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第二节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1物质的构成 一、原子、分子和离子: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4、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 ①、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②、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离子带有电荷,分子、原子不带电。 二、原子、分子和离子之间的关系: 1、 构成构成 ----------------→分子----------------------------- ∣直接构成↓ 原子——————————————→物质 ∣↑ -----------------------→离子----------------------------- 形成构成 2、化学变化的实质: 化学变化重新组合聚集成 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 3、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离子是由原子或原子团形成; 1、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四、练习: A组 1.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有() A.水分子 B. 氧原子 C. 氧元素 D. 氧分子 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可能会使浅颜色的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深色染料中的() A.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 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C.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D.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3.下列符号中,即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

课程标准高中物理教科书(人教版)

课程标准高中物理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1、必修2编写思想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张大昌 自2003年初以来,编者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编写了全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本文结合共同必修《必修1》和《必修2》两本书,谈一谈编者在落实新课程理念时的想法和所做的努力,希望能与老师、学生们交流,也希望更多地听到大家的意见。 一、循序渐进,步步登高 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使学生学会所教的内容,对于高中物理课程来说,就是要学会物理学的内容,否则无论知识与技能还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都无从谈起。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的前提是学懂物理学! 要学懂物理学,有很多应该注意的事情,但有极其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循序渐进。一个5米高的峭壁,没有专门的工具、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难以攀登,而泰山高1 524米,一般的人都能爬上去,这是因为泰山路上开凿了所有健康人都能接受的台阶。 教学也是这样。凡是教学中的难点,一般说来都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正确分析这个落差,搭好合适的“台阶”,正是教学艺术性之所在。教科书的作用之一是做好教师的助手。编者在分析难点,帮助教师搭设教学台阶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1. 矢量的教学 编者是通过以下几个阶段来引导学生学习的。

(1)通过位移初步接触矢量 几十年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既有从力开始的,也有从运动学开始的;国外教科书也是这样。两种安排各有道理。课标教科书从运动学开始,目的之一是使矢量的教学能循序渐进。 在高中阶段,对矢量的认识要突出两点:方向性和加法法则。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两者都不容易。如果先学力,学了方向性后,几乎立即就要学习相加的法则,两个难点相距太近。因此,新教科书先学位移,通过位移初步接触矢量。在《必修1》第一章第2节说“像位移这样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这里描述了矢量的一个特征,但不是下定义。 (2)通过思考与讨论?领悟?到矢量相加具有特殊的规律 《必修1》第一章第2节有个“思考与讨论”: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了40 m,到达C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 m,到达B点……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 这里并不要求学生完整地得出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的法则,但一定要让学生思考。只要能够认识到最终的位移并不是把40 m与30 m相加就可以得到的,这就可以了。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心里存疑。新课程不是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吗?存疑就是教师预先埋伏下的问题,探究的开始。学生会不自觉地对这个问题做出或浅或深的猜想与假设……这对于后来的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3)通过实验探索矢量相加的法则 《必修1》第三章,学生通过实验了解了力相加的法则,为矢量的完整定义打下了基础。 (4)矢量的定义

初高中数学衔接研究报告

初高中数学衔接研究报告

————————————————————————————————作者: ————————————————————————————————日期: ?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验与研究研究报告 平舆县第一高级中学“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组 执笔人:韩雨濛 摘要: 国家教委在八十年代对初中数学教学要求和内容的调整,较大地降低了有关知识的要求,造成了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较为严重的脱节。从高一数学老师的现状看:各校大部分是教学不足5年的青年教师,有学历,有热情,但对高一数学教材不熟悉,对初中数学教材知之更少,他们急需要有一个学习、了解初高中数学数学教材的衔接与初高中教学的差异,以便于更好的组织教学,使学生更快适应高中、 一、问题的提出 1.学生升入高中学习之后,无论选择理科或者文科的学习,数学课程都是必须继续学习的课程之一。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上有很强的延续性,初中数学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高中数学是建立在初中数学基础上的延续与发展,在教学内容上、思想方法上,均密切相关。因此,从教学内容、数学思想方法上,理顺初高中数学之间的关系,进而在高中刚开始阶段强化初高中衔接点的教学,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是高中数学教学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2.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研究,主要从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试图找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相关关

键点,从而为高中数学教学提出有用的建议,让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 3.近年来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作为“初高中教学衔接”这一宏观课题,在很多地方被人们提及,一些教育科研部门也作过尝试,试图寻找其间的规律与共性,但大多是从教学内容上进行简单地分类研究,也没有作为专项课题进行研究。因为这一课题将直接影响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的效果,因此有进行全面研究的重要价值。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1.找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相关关键点,从而为高中数学教学提出有用的建议,为学生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进行有效地定位。 2.从教学内容、数学思想方法上,理顺初高中数学之间的关系,进而在高中初期阶段强化初高中衔接点的教学,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3.为学生有效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以及学科课程目标的全面、深刻地理解;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促使教师从研究的视角来审视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这一学习主体。反思自身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寻找初高中数学教材的知识衔接,结合旧知识,寻找新知识的结合点和突破点,充分发挥数学本身所具有的激发、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电子课本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电子课本 篇一:高中物理必修2教材(合) 目录 第五章曲线运动…………………………………………………………………………………………… 2 第1节曲线运动............................................................................................................3 第2节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6 第3节抛体运动的规律 (18) 第4节实验:研究平抛运动…………………………………………………………………………………21 第5节圆周运动………………………………………………………………………………………………27 第6节向心加速 1 度.........................................................................................................34 第7节向心力...............................................................................................................38 第8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39)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 天 (58) 第1节行星的运动…………………………………………………………………………………………… 63 第2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67 第3 节万有引力定律 (74) 第4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80 第5 节宇宙航行............................................................................................................88 第6节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89) 2 第1节曲线运动 一、曲线运动 1、定义: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2、速度:任一时刻(或任一位置)的瞬时速度的方向与这一时刻质点所在位置处的轨迹的切线方向与 这一时刻质点所在位置处的轨迹的切线方向一致,并指向质点运动的方向 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质点从 该时刻(或该点) 脱离曲线后自由运动的方向,也就是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初高中衔接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 济源高级中学孔刚刚 有不少家长曾跟我说:我的孩子初中化学成绩还不错,怎么一到高中就不行了,经常考试不及格,这是为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我作了一个调查,你认为初中化学成绩优秀、高中却大幅退步的原因是什么?对此不少学生认为是“老师讲的内容有很多在初中时根本没学过”、“高中学的内容比初中难太多”、“老师讲课方法跟初中不一样”等原因造成的。由此可见,初高中学生在知识系统、学习心态、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是导致学生成绩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与过渡,已成为高中化学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初高中教学衔接面临的一些问题 1.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与高中课程标准的衔接处理不尽合理。 初中化学教育是启蒙化学与化学基本观念的教育,初中化学新课程提出的5个学习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表明初中化学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化学启蒙教育。它没有以高中或大学化学专业教育的预备教育为目标来选取教学内容。教学的知识内容大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学生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而高中必修化学,是学习化学科学核心内容的基础教育,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提出的6个学习主题(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突出了化学学科知识的教学;多数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以化学学科体系为线索,为化学专业学习提供基础,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化学知识。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起点高、内容多,再加上学习课时紧,学习容量相对较大,导致学生对知识理解接受的难度加大。 2.教师思想认识的问题 中考是初中教学的指挥棒,中考考什么教什么,中考不考的内容,不教或少教。不少初中老师认为,初中的主要任务是,瞄准中考,研究中考,把更多的学生送上高中,至于学生上了高中后能否适应高中学习,如何做好初高中的衔接,那是高中学校的事。而大部份高中老师并没有教过初中,不了解初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知道学生学了什么和没学什么,由此导致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脱节。事实上无论初中还是高中,许多老师都缺乏初高中衔接意识,不够重视初高中衔接工作。 3.学生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 由于初中化学内容少,知识简单、易懂,教材对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要求较低,学生只要把课本的知识记下来,就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学生习惯了学什么、怎么学都由初中老师一手包办的模式。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总喜欢把初中那一套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照搬到高中,但由于高中的知识点有内容多、题目难、梯度大等特点。知识内容上"量"的剧增,使得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的知识信息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而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却在相应地减少,因此高中化学比初中更强调学生的自觉、主动性学习。如果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只靠死记硬背,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时间一长,这些学生就会认为高中化学太难,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这也是高一学生学不好化学的因素之一。 4.初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方面的问题

第01讲 劳动经济学绪论

第一讲劳动经济学绪论 课程目录 一、作为一门学科的劳动经济学 1、什么是劳动经济学 2、为什么劳动经济学要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 3、影响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三个因素 二、“新”、“旧”劳动经济学 1、新古典学派 2、制度学派 三、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选择理论分析法 2、实证分析法 3、规范分析法 四、劳动经济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剖析 一、作为一门学科的劳动经济学 1,什么是劳动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劳动力是一种稀缺的社会生产性资源,研究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以及由此所决定的货币工资在个人和家庭之间的分配,就是劳动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因此,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枝,它着重考察劳动力市场的组织、运作及其结果、未来和现在的劳动力市场参与者的决策,以及与劳动力资源就业和收入分配有关的公共政策。 2,为什么劳动经济学要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 社会经济问题 国民收入中的绝大部分由劳动要素占有 劳动的唯一特性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对于砖的出售者而言,对于出售的砖是被用来建宫殿或是下水道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但是,对于劳动的出售者而言,谁从事既定的困难任务是大有关系的。” 某个近期的观察者声称:“劳动市场是一个丰富而繁杂的场所,当一个劳动者接受一项工作时,他希望赚到钱,但也关心工资增长率、福利、风险水平、退休条例、退休金、升迁和解雇的规定、资历权和冤情申诉。接着劳动者必须放弃一些时间,但也要求他提高其技能,训练其他劳动者,提供劳动和主意。在如何支配其时间问题上顺从于授权监督者。” 3,影响劳动力市场运作机制的三个因素 西方学者的大体一致看法是,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是在三种力量(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它们决定了劳动力市场运作的最终结果。这三种因素分别是:市场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 (1)市场性因素指,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供求对比状况所决定的劳动资源配置及其价格。虽然有许多非经济性的因素影响劳动力的价格和配置,但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以供求为核心的市场因素的交织作用是决定劳动力市场运行结果的最主要的因素。 (2)制度性因素指,工会、政府和大型企业等各类组织对工资和劳动力配置的影响。制度性因素对于劳动力市场运行结果的影响体现在两个不同的方面:第一,制度性因素可以将整个劳动力市场分割成许多联系松散而大小不同的次级市场。这使得市场供求因素在决定工资和就业量方面的作用有所缩小。由于不同的市场可能具有不同的交易规则和调控手段,使得劳动力在各个市场之间的流动受到阻碍,因而缩小了市场供求因素起作用的范围。这些制度性因素所形成的交易规则和调控手段,分别体现在企业的人事管理政策、劳工合同以及政府的有关立法等方面。第二,制度性因素可以独立的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在买卖双方为数众多的古典型劳动力市场上,作为市场组成部分的雇主和劳动者,很难单方面影响现行的工资水平。但是,当大型股份公司、强有力的工会组织以及政府诸多的调控法规出现后,劳动力市场上的情形便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制度性因素都能独立影响工资水平,从而限制了以供求为核心的市场性因素的影响作用。 (3)社会性因素指,社会群体以及社会规范在工资确定和劳动力配置过程中所发挥的影响作用。这些重要因素包括:家庭背景、所属阶层、文化、歧视和习俗。社会性因素影响劳动力市场运行结果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会性因素影响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职业选择范围和流动方向,从而影响不同的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构成。第二,社会性因素影响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供求、工资率,从而影响收入的决定。这种影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对性。在有些条件下,社会性因素是独立于市场供求因素之外来决定工资水平,而在另一些条件下,它又通过市场性因素来影响劳动力的供给。 西方学者一般都认为市场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对于形成劳动力市场的结果都发挥了某种程度的作用。然而,对于哪一种因素起了主导性的作用,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引起特定的劳动力市场结果,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围绕这些分歧,在劳动经济学的思想史上形成了

如何做好初中与高中的过渡与衔接

如何做好初中与高中的过渡与衔接 四川省资阳中学欧质坤 从初中升入高中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飞跃,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次跨越。高一年级是学生从初中向高中过渡的阶段,在这一段过渡时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如何做好初高中过渡阶段的衔接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尽快顺利地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作为高一普通班的班主任,我在这里仅提出本学期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一些个人思考,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高一新生中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 1.行为处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平时主动承担班级事务的人较少;劳动观念淡薄,卫生工作经不起检查;同学间的小矛盾斤斤计较(开校之初,我班上就有几个男生为了踩坏眼镜的事情,追究责任时推来推去,个别当事人之间还不理不睬,折腾了将近两个星期才基本平息);行为习惯参差不齐等。 2.学习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学习的自主性问题,突出表现在被动学习、无所适从,很多学生在学习上离了老师就束手无策,对老师过分依赖。学习方法上,还停留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突出表现在记忆的机械性、分析问题的单一性和片面性等方面。还有相当部分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利用时间,进行有计划地复习或预习。有位学生在半期考试总结中写道:上了高中不久就发现,初中时那套百试不爽的法宝突然间失灵了,茫茫然无所适从,各科考试全线告急。 我想这主要是初、高中的知识结构与思维特点的差异所致。初中生由于其生理、心理特点,侧重于形象思维;而高中阶段的学习更注重于抽象和理性思维方式,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分析、概括、综合的能力。好多学校在初中时几乎没有自习课,学生基本上都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强化训练,成了不折不扣执行教师指令的“学习机”,形成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和对事物的惯性思维,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受到较大的抑制;到了高中,白天、晚上的所有自习课都全部交给学生自由安排,教师的“指令”突然消失,这又与刚刚结束的初三学习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许多已经习惯于执行指令的学生陡然感到被吊在半空中,有点茫然不知所措,一部分学生甚至觉得无事可干。正如长期关在笼子中的鸟,有一天打开了笼子,它反倒不知道怎么飞了。所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也就是从机械性记忆向理解性记忆过渡,从分析问题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向全面性、发散性发展,是高一新生的当务之急。 3.高一新生的共性的心理问题,成为他们适应高中学习与生活的绊脚石。 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较差,一方面自以为是,骄傲自满;另一方面一旦成绩不理想或工作、生活、为人处事等方面不如意,情绪就容易波动,耐挫能力较差。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表现: (1)失落感:我看过一篇学生作文《高一回眸》,其中有这样一段学生的心理描写:从小学、初中一路杀过来,谁没担任过“一官半职”?想想自己在初中时是多么风光,何等“有作为”:一班之长,差不多每天都要站起来向全班发号施令。然而,上了高中,我什么都不是,居然连小组长也没捞到一个……不知不觉中,一切都由“主动”变为“被动”,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以前高高翘起的尾巴从此垂落下来了。

人教版高中物理目录(必修版新教材课本目录)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 自由落体运动 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 弹力 3 摩擦力 3 摩擦力 4 力的合成 5 力的分解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 4 力学单位制 5 牛顿第三定律 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必修2 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 追寻守恒量 2 功 3 功率 4 重力势能 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6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7 动能和动能定理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第六章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4 抛体运动的规律 5 圆周运动 6 向心加速度 7 向心力 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1 行星的运动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 万有引力定律 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5 宇宙航行 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1-1 第一章电流 1、电荷库仑定律 2、电场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4、电流和电源 5、电流的热效应 第二章磁场 1、指南针与远洋航海 2、电流的磁场 3、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4、磁声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5、磁性材料 第三章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现象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交变电流 4、变压器 5、高压输电 6、自感现象涡流 7、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 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 1、电磁波的发现 2、电磁光谱 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4、信息化社会 5、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

普通生物学

绪论 新陈代谢:外界物质为生物所摄取,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生物转化,最后不能为生物体所利用的物质和代谢产物被排出体的现象。(它是生命物质产生的基础,生命活动赖以进行的动力源。) 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特别是酶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可以不断繁殖的物质反馈循环系统。 第一章细胞 糖类化合物: (1)单糖: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糖类,糖类的单体(葡萄糖,果糖,核糖)(2)二糖:在生物细胞中,单糖经过脱水缩合形成以糖苷键连接的二糖(蔗糖,麦芽糖) (3)多糖:由几百个或几千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多聚体(淀粉,糖原,纤维素) 蛋白质的结构:(包括4个连续不同的结构水平) ①一级结构: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和顺序等。 ②二级结构:由于多肽链中氢键的作用,使部分多肽链发生卷曲和折叠。主要包括α-螺旋和β-折叠,此外,还有β-转角、β-发夹、Ω-环等。 超二级结构:由二级结构单元形成,也称模体。【相邻的α螺旋或β折叠中氨基酸残基侧链紧密组装形成特定构象。由简单模体再组成复杂模体。】结构域:在超二级结构基础上形成的紧密球状结构,为多肽链的独立折叠单位。【在较大的球蛋白分子内部,结构域之间以松散肽段相连。】 ③三级结构: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再盘绕或折叠形成的三维空间形态,一般情况下呈球形或纤维形。 ④四级结构:许多蛋白质含有两个或更多的肽链,每一个肽链都是蛋白质的一个亚单位(又称亚基),这种由亚基之间借次级键(离子键、疏水键、氢键、范德华力等)互相聚合形成的聚集体。 超分子:蛋白质分子之间专一而有序地缔合,或蛋白质识别并结合特定的核酸、类脂、多糖等,进一步组装成超分子甚至细胞器,在更高层次表现功能。 DNA的结构: ①一级结构:构成DNA分子的4种核苷酸分子排列顺序。 ②二级结构:两条脱氧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二级结构包括两类:右手螺旋,局部左手螺旋】 ③三级结构: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 RNA: DNA脱氧核糖,RNA核糖;DNA胸腺嘧啶T,RNA尿嘧啶U。 RNA以单链形式存在,但能自身回折,形成许多分子内双螺旋区域。

如何做好初高中衔接

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衔接 一、什么是物理学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可用十六个字描述:宇宙之谜、粒子之微、万物之动、日用之繁.“宇宙之谜”是研究宇宙的过去、现在、将来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宇宙资源.“粒子之微”就是我们不仅仅要在宏观上研究物质的运动,还要在我们看不到的微观世界研究物质的运动,比如现在说的纳米技术、纳米材料,是在10-9m的尺度上研究物质运动.“万物之动”说的万事万物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是物理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日用之繁”是物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物理学是现代技术的重要基础并对推动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主要梯度 1 .概念理解台阶 ( 1 )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会使我们对物理量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初中我们只会代数运算,仅能从数值上判断一个量的变化情况.现在要求用矢量的运算法则,即要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运算,判断矢量的变化时也不能只看数值上的变化,还要看方向是否变化. ( 2 )速度的概念,初中定义速度为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而高中定义为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初中学习的速度实际上是平均速率.( 3 )速度到加速度的阶梯.从位移、时间到速度的建立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我们容易跨过这个台阶.从速度到加速度是对运动描述的第二个阶梯,面对这一阶梯我们必须经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首先遇到的困难在于对加速度意义的理解,开始时我们往往认为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这就把加速度和速度的改变量混淆起来.更困难的是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和速度大小、方向以及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方向之间关系的梳理,都是一个很陡的阶梯. 2 .规律掌握台阶 概念上的阶梯必然导致规律上的阶梯,规律上的阶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l )进入高中后,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增多,理解难度加大,致使有的同学不解其意,遇到问题不知所措. ( 2 )矢量被引入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由于它的全新处理方法使很多学生感到陌生,特别是正、负号和方向间的关系,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解题时都要注意各量的矢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目录表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教材目录表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 自由落体运动 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 弹力 3 摩擦力 4 力的合成 5 力的分解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 4 力学单位制 5 牛顿第三定律 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必修2 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 追寻守恒量 2 功 3 功率 4 重力势能 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6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7 动能和动能定理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第六章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4 抛体运动的规律 5 圆周运动 6 向心加速度 7 向心力 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1 行星的运动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 万有引力定律 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5 宇宙航行 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1-1 第一章电流 1、电荷库仑定律 2、电场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4、电流和电源 5、电流的热效应 第二章磁场 1、指南针与远洋航海 2、电流的磁场 3、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4、磁声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5、磁性材料 第三章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现象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交变电流 4、变压器 5、高压输电 6、自感现象涡流 7、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 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 1、电磁波的发现 2、电磁光谱 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4、信息化社会 5、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

新课程下的初高中衔接的几点建议

新课程下的初高中衔接的几点建议 【摘要】 今年是全国高中进行新课程的改革全面铺开的一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关于新课程理念的文章也已经是处处可见,更多的是对于如何进行新课改的思路、实施步骤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本文将结合初、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教材,结合本人在初高中的教学经验,通过对初高中数学教材详尽的分析,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心里特点进行深刻的分析,找出初高中过渡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初高中教材、教学方法的异同点进行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够和同仁们进行交流共同的找出解决初高中数学学习过渡更好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畏惧感差异性自觉性自学能力心理因素 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通过初升高的选拔考试后进入高中学习,但进入高中后不久,“数学难学”是就成为了高中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一些在初中数学成绩的较好学生,甚至在中考中数学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经过高中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数学成绩却呈下降趋势。这是数学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我国在近几年不断的对教材进行改革,已经在知识点的顺序上、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上进行了相应的变化,从学生的认知程度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问题也一样的摆到了学生面前,学生如何去适应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的改变,如何街接初高中数学教学,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几年来我一直在高中从事教学工作,现就以上问题,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影响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 (一)初高中教材在知识点的衔接上没能够达到一致 以现行的初中和高中的新课程改革的试验教材为例,初中和高中的教材在以下几点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容量大。 以新教材第一、二章为例,概念多达三十多个,性质、法则、定理多达二十多个,而且在这两章中渗透了高中所有必须掌握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如集合与对应、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及配方法、换元法、反证法、待定系数法等数学方法 2、内容抽象。 高中教材不仅有大量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如函数、集合、增(减)函数等等,而且还要掌握大量抽象的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如y=f(x)等等,我们既要准确理解他们的意义,同时还要能够运用它们进行推理、运算,这对刚进高中而且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有一种上陡坎的感觉。 3、起点高。 从整个高中教材编排体系来看,虽然把立体几何安排在高二,降低了高一上学期学习内容难度,但由于《函数》这一章太难,仍然是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拦路虎。老教材把命题和充要条件放在高二,那是因为高二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所以接受起来比较轻松,但新教材把它们安排在高一的第一章中,

初高中衔接教育计划

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初中学段属于义务教育,而高中学段则不然,二者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帮助高中学生了解这些差异,引导他们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与生活,是摆在新学期高一教师面前的迫在眉睫的任务。具体来说高一教学要搞好三个衔接,做好六个到位。 具体措施 1. 搞好三个衔接 1)学习方法衔接。(1个课时) 教材编排特点分析、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指导。 2) 知识衔接(词汇补充、语法回顾4课时)。在开新课之前,拿出一周左右的时间搞好高初中之间的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为开新课做好准备。或者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的,穿插进行知识的衔接,做好计划,抓好落实,以新带旧,温故知新。 下面提供的是我校高一上学期开学之初一周的初高中衔接工作计划,以供参考。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音标(安排在第一单元教学之前,并用9B英语课本词汇加以巩固)。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拼读单词和自学单词的习惯和能力。 第二课时:句子结构及成分讲解(安排在第一单元教学之后)。例句必须经典、简练、上口,以学生易于熟悉记忆与再现为准。 第三课时:不规则动词背诵及语法复习--过去完成时。 第四课时: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和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3) 心理辅导衔接 2. 做好六个到位 1) 基础知识到位 作为基础年级,夯实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培养能力就无从谈起。在日常教学中,要立足课本,积累知识,夯实基础,采用起点低、密台阶、小步子的策略,使学生对语言知识彻底理解,准确记忆。 2) 了解学情到位 对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程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我们都应了解清楚,为下一步进行高中英语教学做准备。 3) 活动到位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我们都应注重学生的活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以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效果。 4)重视阅读教学,拓展学生视野到位 在教材不唯一的前提下,英语老师手中的教材也不应该是唯一的,学生学到的知识也不应该是单调的。英语老师手里起码应该有多种版本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个互为补充的

高中物理教材目录(人教版)

高中物理教材目录(人教版)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 自由落体运动 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 弹力 3 摩擦力 3 摩擦力 4 力的合成 5 力的分解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 4 力学单位制 5 牛顿第三定律 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必修2 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 追寻守恒量 2 功 3 功率 4 重力势能 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6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7 动能和动能定理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第六章曲线运动1 曲线运动 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4 抛体运动的规律 5 圆周运动 6 向心加速度 7 向心力 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1 行星的运动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 万有引力定律 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5 宇宙航行 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1-1 第一章电流 1、电荷库仑定律 2、电场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4、电流和电源 5、电流的热效应 第二章磁场 1、指南针与远洋航海 2、电流的磁场 3、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4、磁声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5、磁性材料 第三章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现象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交变电流 4、变压器 5、高压输电 6、自感现象涡流 7、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 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 1、电磁波的发现 2、电磁光谱 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4、信息化社会

初高中衔接课程(10)

目录 课程说明 (2) 使用说明 (3) 第一讲基本运算问题 (4) 第二讲方程与方程组 (14) 第三讲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24) 第四讲二次函数 (35) 第五讲不等式 (46) 第六讲函数的综合应用 (58) 第七讲三角形与四边形 (70) 第八讲锐角三角函数 (79) 第九讲圆 (79) 第十讲高中数学常见的思想方法 (79) 初中—高中数学衔接课程 主编戴又发

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 初高中数学衔接课程课程定位 关注初高中数学教材编排特点; 关注初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总体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起到以下效果: 一、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夯实学习高中数学的良好基础. 二、训练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初步掌握高中数学思想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适用区域 (省或直辖市) 适用使用新课标教学的地区 课程研发理念和思路 高中数学难,难就难在初高中数学无论是在知识的广度和难度上,还是在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形成了一个“高台阶”.特别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后,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有所降低,有些学习高中数学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常用方法和基本能力,在初中的教材中都进行了淡化处理,有的甚至不做要求.《初高中数学衔接课程》旨在帮助即将进入高中的学生弥补知识储备的漏洞,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提振学习信心,闯过高中数学的第一道坎. 主要内容编号课题课程容量第一讲基本运算问题120分钟第二讲方程与方程组120分钟第三讲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120分钟第四讲二次函数120分钟第五讲不等式120分钟第六讲函数的综合应用120分钟第七讲三角形与四边形120分钟第八讲锐角三角函数120分钟第九讲圆120分钟第十讲高中数学常见的思想方法120分钟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科书目录(全套)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科书目录 (全套) 必修1 走进物理课堂之前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4 自由落体运动 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 弹力 3 摩擦力 4 力的合成 5 力的分解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 4 力学单位制 5 牛顿第三定律 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7 用牛顿定运动律解决问题(二) 必修2 第五章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2 平抛运动 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5 向心加速度 6 向心力 7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1 行星的运动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 万有引力定律 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5 宇宙航行 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第七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 追寻守恒量—能量 2 功 3 功率 4 重力势能 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7 动能和动能定理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选修1-1 第一章电场电流 一、电荷库仑定律 二、电场 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四、电容器 五、电流和电源 六、电流的热效应 第二章磁场 一、指南针与远洋航海 二、电流的磁场 三、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五、磁性材料 第三章电磁感应 一、电磁感应现象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三、交变电流 四、变压器 五、高压输电 六、自感现象涡流 七、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 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 一、电磁波的发现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旧教材知识对比.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旧教材知识对比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内容 旧版教材 新版教材 质点 质点 物体和质点 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 参考系 中,参考系的选择是个重要的问题,选 取得当,会使问题的研究变得简便 坐标系 无 增加 “坐标 x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 路程与位移 表述为 “位移与路程 ” 表述为 “路程与位移 ” 在第一章力中表述为 “力既有大小, 分散在 “路程与位移 ”、“速度的变化 ”、 矢量 又有方向,力的合成要遵循平行四边 “力的合成 ”知识点中介绍 形定则。在物理学中, 像这样的物理 量叫做矢量 ” 速度 速度的定义式为 “ s ” x ” v t 速度的定义式为“ v t 由 v s 求出的速度,叫做变速直线 由 v x 求出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 平均速度 t t 运动的物体在时间 t (或位移 s )内 在时间间隔 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称为 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 从 A 点起取一小段位移 AA 1 ,求出 物体在从 t 到 t + t 这样一个较小的时 汽车在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从 A 间间隔内,运动快慢的差异也就小一些。 瞬时速度 点起所取的位移越小,比如取 AA 2、 t 越小,运动的描述就越精确。 如果 t AA 3 等,所得的平均速度就越能较精 x 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 表示物体在 确地描述汽车经过 A 点的快慢速度 t 时刻 t 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在课文 “第四节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 打点计时器 在学生实验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 增加了作曲线 “拟合 ”线 为了描述速度改变的快慢, 我们引入 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这一 加速度 v t v 0 特性,我们引入加速度的概念。 v 加速度的概念 a a t 课文中没有给出 v 的定义。 t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内容 旧版教材 新版教材直接用匀加速直线运动 a 的定 用实验数据处理的方式, 拟合出速度随时 义给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速度随时间的变 间呈线性变化, 再根据数学关系式的斜率 化规律 与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关系比较出加速 度的含义。 匀变速直线运动 根据 s vt 和 v v 0 v t 由 v-t 图像与 t 轴围成的面积的物理意义, 2 的位移与时间的 延伸到线性变化时面积的微元求和的过 关系 1 at 2 推论出 s v 0 t 2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使用情况反馈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使 用情况反馈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使用情况反馈 东北师大附中张凤莲 一、教材的优点 1.物理思想上过去重视物理知识的传输过程,现在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与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推动过程,整个新教材的知识体系注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从逻辑推理→猜想与假说→实验验证→外推斜面90°→得出结论。伽利略、笛卡尔、牛顿在经典力学中吸收前辈经验理论,发展自己的学说体系。) 2.学生过去是被动接受,应付大量的试题(能够提高解题能力),现在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的教学活动,新教材十分强调“科学探究”在课程中的作用。 这样的过程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教学内容新颖,引进现代信息 (加入了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行为等合乎时代潮流的内容) 4.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思维空间,新教材的“选择性”很强 (“做一做”、“实验”、“科学漫步”中的计算机软件、传感器) 5.紧密联系生活,关注学生体验,三维目标同等强调。 (做飞标,体验摩擦力,体验超重和失重) 二、教材章节的习题配备问题 1.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9页第3题

原题要求平均速度,实际只能求的是平均速率。容易造成概念混淆。 2.必修二第五章《曲线运动》第27页第4题 第5题计算求解过程必须用到下一章《机械能》的知识“机械能守恒定律”,否则无法解答,严重存在“知识越位”现象,此题在20XX年版里有,到 20XX年版时删掉了。仍保留的第4题解决本题时也需要用还没有学的动能定理或者机械能守恒,也建议去掉,或者置于动能定理一节的“问题与练习”中。 3.选修3-4第55页第3题 教参答案给错了:甲:,乙:。正确答案:乙: 4.选修3-4第十三章第4节第59页第3题讲到凸透镜的曲率半径。 学生理解起来曲率和曲率半径不太容易,这个问题数学学科老师都说很难,都忘了。 三、教材语言的表述争议问题 1.必修一第二章P32页:用计算机绘制v-t图象 用微软的EXCEL软件,不太利于“支持国产软件”,建议可不可能改成“数表软件”比较好些。 2.必修二第四章第3节第74页牛顿第二定律中的k的说法: 新的课标教材先令k=1,再定义1N,原来的大纲教材是先选择合适的单位(比如国际单位),然后可以使k=1,这样的变化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 3.选修3-2第一章第1节第7页:“另一端有一个不带电的小球B,与A 所受的重力平衡? 这种说法不对,至少是重力力矩平衡。 4.选修3-4第55页第3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