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内蒙古财经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

比较分析

作者段婕

系别统计与数学学院

专业统计学(风险管理方向)年级 09 风险管理

学号 902093109 指导教师聂霞

导师职称助教

内蒙古财经大学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目录

引言 (2)

一、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 (3)

(一)产业结构概述 (3)

(二)产业结构调整 (3)

二、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4)

(一)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4)

1、我国中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4)

2、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5)

(二)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8)

1、我国中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8)

2、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9)

(三)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关于就业结构与区域生产总值的比较变动分析 (11)

三、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比较分析 (12)

(一)产业合理化、高度化的简述及内涵 (12)

(二)基于国际标准判断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 (13)

四、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16)

五、结论 (18)

(一)中、西部产业结构现状简述 (18)

(二)中、西部产业结构发展及转移方向 (18)

参考文献: (20)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内容摘要】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空间广阔,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近年来,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尽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仍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明显滞后,但是由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力物力资源丰厚,推动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已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中、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势必会成为让中国发展更和谐经济更强大的推动力,而中、西部地区能否获得较大发展的关键在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本文通过1997-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进行的比较分析,通过2010年横截面数据以及国际标准值对我国中、西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行测定评价,研究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增长和波动,并提出相应中、西部产业结构的长期发展形势和策略。

【关键词】中、西部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国际标准值;中、西部产业转移;

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可分为四个阶段,从1978-1983年的经济改革和经济高速增长启动阶段;到1984-1991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将重点从农村转到城市;到经济增长的第三阶段1992-2002年,邓小平带领中国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2003年至今我国进入以工业化加速发展为特征的经济增长的第四个周期。而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曾指出:现在经济增长的本质上是一个产业部门变化的过程。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果。根据处于不同阶段,不同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钱纳里和塞尔昆将产业结构划分为三个阶段。我国已经经过第一阶段“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初级产品阶段,并且我们意识到现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第二阶段工业化阶段。这个阶段的明显特征是以工业生产大规模地迅速发展为标志。制造业对经济增大的贡献明显增大,产业结构进入剧变阶段。制造业贡献地位转换的关节点。而大部分欧美国家进入的第三阶段发达经济阶段的特征为一方面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下降,资本增长减速,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减少;另一方面,农业结束了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成为劳动生产率增长最快的部门。这将是这个世纪中期我国经济慢慢过渡的发展目标。这其中当然少不了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的贡献。中国现阶段由于沿海地区在市场环境、国际化理念等方面都比中、西部地区要发达,再加上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产业链配套优势等,使其比较优势还将长期存在,但由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国家更加重视产业结构在东、中、西部的优化调整,2010年9月6日国务院发布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重在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由长期发展形式看来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已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现阶段我国中、西部产业结构剧变的过程。本文的数据出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加以有用信息适当换算,时间采用1997-2010年。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个省(区);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广西、内蒙古、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区)。

一、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

(一)产业结构概述

产业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认为产业结构专指各产业间的关系结构,是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的基本内涵,可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即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二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也即产业关联理论。综合起来可以认为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它的层次的高低、合理与否决定着一国或一个区域的经济素质和实力的强弱。因此产业结构对一个国家非常重要,因而判断其是否合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种根据现有结构状态,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从而形成新的产业结构状态的作用过程,它是促进一国或地区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一般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由低级向高级演进。

二、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一)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1、我国中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表一给出了中国中部地区1997-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数据。图一可以更直观看到我国中部地区1997-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数据的变化趋势。

表一:

图一: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1997-2010年我国中部地区三大产业的比重中,第二产业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符合我国现处于的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工业化阶段实情,也符合中国主导产业定位的发展阶段,其比重均高于45%,发展趋势为较平缓的逐年上升。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虽变动较为平缓但也趋于缓慢对GDP贡献率上升的良好势头。从这三方面数据可看出国家调控轻农业,扶持农业、工业政策,我国中部地区正在进行着缓慢的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部地区总体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序列。

2、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表二给出了中国西部地区1997-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数据。图二可以更直观看到我国西部地区1997-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数据的变化趋势。

表二:

图二:

从表二、图二中可以看出1997-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三大产业的比重中,第二产业仍占有主导地位,其比重均高于40%,发展趋势为逐年上升势头,与国家出台西部大开发政策相符,我国加强对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扶持计划正在有效的进行中。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并且下降趋势较快,这是由于我国旧中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农业化的改革伴随着工业化的提高而进行着逐渐改善,这说明第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第二产业的技术装备等支持。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中虽有上下波动趋势但也趋于缓慢上升。同时可以看到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带动趋势使得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正在进行着调整和优化。西部地区总体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序列。

表三: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单位:%

(二)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了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化而必然发生的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相应

调整,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是同一问题的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从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构成来看,劳动力就业构成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重较高,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则相对较低,随着科技发展力的进步,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均趋于下降趋势,而从第一产业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转向对第二、三产业的贡献良性循环中,推进了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脚步。

1、我国中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下表四、表五分别为2005~2010年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比例,由于05年前的数据太旧,我们在这里不做参考,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没有加以记载相关有用数据,所以在这里不予给出,敬请谅解。

表四:

从表四中可以看出我国中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很高且下降缓慢。2005-2010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从50.2%下降到41.1%,五年内下降了9.1个百分点。下降速度比较缓慢,尚有一半左右的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这表明中部地区落后农业经济特殊较为突出,工业化程度不高,三次产业发展极为不平衡。从而可以看出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城乡统筹发展等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在相对稳定中有所提高。2005-2010年,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从21.0%上升到26.6%,五年内增加了5.6个百分点。以每年平均1点左右的百分比稳步

增加,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提高开始呈现出逐年加快的可喜趋势。这为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打下了良好的势头。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较高且以较稳定的速度提高。从2005-2010年,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从28.9%上升到32.3%,五年内增加了3.4个百分点。2008年、2009年、2010年分别比上年增加了0.7个、0.8个、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年增强,劳动力就业比重的提高同样呈现出逐年加快的可喜趋势。从这三方面数据可看出从第一产业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分别投入到了第二、三产业中,也同时说明只有解放提高农业化和工业化的协调统一发展,才能更好的加快我国中部地区的发展。

2、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表五:

我国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很高且下降缓慢。2005-2010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从54.8%下降到47.7%,五年内下降了7.2个百分点。较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基数大,下降速度比较缓慢。这说明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缓慢,大部分劳动力没有从第一产业中解放出来。尚有一半左右的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这种严重不平衡的就业结构减少了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的投入,情况不容乐观。同时说明西部地区需要加强农业现代化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从而促进工业化和服务业的提高。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在相对稳定中有所提高。2005-2010年,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从15.0%上升到19.7%,五年内增加了4.7个百分点。以每年平均1点左右的百分比稳步增加,虽然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提高开始呈现出逐年加快的可喜趋势。但仍较中部地区有些滞后,在国家扶持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打下了良好的势头。虽然西部地区在国家的扶持下大量整改,进行了结构调整,但由于重工业刚性大,轻工业发展

又较为缓慢。因而,西部地区的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比重一直高于东部,而加工制造业明显低于东部。就工业内部而言,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结构变动的地域特征十分明显。这是西部第二产业的优势亦是劣势。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较高且以较稳定的速度提高。从2005-2010年,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从30.2%上升到32.6%,五年内增加了2.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以0.5左右的百分点上升,并且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年增强,劳动力就业比重的提高同样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可喜趋势。同样可看出西部地区近些年从第一产业解放出来的劳动力也分别投入到了第二三产业中,我们发现只有解放提高农业基础建设和科技整改,才能更好的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

表六:全国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 (年底数)

表六中可看出全国就业人数比重的基本情况,从2005-2010年平均每年就业人数大致相同并缓慢增长,第一产业的人数确实如以上对中、西部地区就业人数比重相同,但由于东部地区的拉动,相对基数较低,下降较快,这说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物质技术基础薄弱,生产率很低,占劳动力很多,导致第二、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过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也大致如中、西部地区就业人数趋势相同,不同点是相对基数较大,这也同时说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程度高的整体拉动。导致我国这种就业与GDP 的严重偏差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作为农业和人口大国的特殊国情和产业政策倾向。农业是落后地区重要的产业,因此,要摆脱贫困与落后,首先应该大力发展农业。人多地少个体农民的小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业的需求了,我们需要帮助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扶持优化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改变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奇高,第二、三产业却偏低,这种严重的三产就业结构比例失调的局面。

(三)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关于就业结构与区域生产总值的比较变动分析

由以上图表可知,单举2010年末数据来说明,我国中部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分别为9847.7万人、6382.7万人、7745.4万人,所占中部地区就业人数比例分别为40.5%、25.7%、33.8%,而2010年我国中部一、二、三次产业的区域生产总值比例分别是12.9%、52.2%、34.9%。就业结构与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严重不相适应,第一产业只占GDP的12.9%,但就业人数却占了40.5%;第二产业占了GDP的25.7%,就业人数却达到其两倍之多的52.2%,仅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与GDP比例基本相适应。虽然中部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重要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以及重要交通中转中心,但由于中部地区由于生态状况恶化,集聚了大量的农村人口,面临最少的自然资源和严重的贫困问题,直接阻碍了中部的发展,这说明目前中国中部地区仍必须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实现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这是中、西部的问题亦是中国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同样,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分别为10148.9万人、4198.5万人、6940.2万人,所占比例分别为47.3%、19.2%、33.5%。而2010年我国西部一、二、三次产业的区域生产总值比例分别是: 13.1%、50.0%、36.9%。就业结构与区域生产总值同中部地区比例一样严重不相适应,其不同是较中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相对更多而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相对更少。归其原因在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滞后,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存,地区工业趋同化严重,存在严重的地域工业化,少轻工业协调发展,工业发展不平衡,同时一、二、三产业还存在着体质改革滞后、人才流失等问题。但由于国家政策向中、西部倾斜,在促进中部崛起计划及西部大开发十二年的国家大力推动力下,中、西部地区应该更注重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和教育问题,全面推进改革,将人力物力资源和先进生产力投放到工业经济的强力拉动中,并利用工业发展的科技拉动科学发展自身优势的第一产业,在缩小中、西部地区自身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存的同时,积极与东部发达地区进行产业协调合作,推进中、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中、西部农业现代化、重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平衡中国工业化进程。

三、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比较分析(一)产业合理化、高度化的简述及内涵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方面。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为提高经济效益,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科学技术水平、消费需求结构、人口基本素质和资源条件,对起初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发展。它的具体目标要求:(1)产业间的素质协调(2)各产业间相对地位协调(3)产业间关联方式协调(4)供给和需求在数量与结构上协调。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基准主要有三种,分别为:一是国际基准,即以钱纳里等人倡导的“标准结构”为依据。“标准结构”是大多数国家产业结构演进的综合描述,是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二是需求结构基准,即以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程度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两者适应程度越高,则产业结构越合理,相反两者不适应或很不适应,则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是产业间比例平衡基准,即以产业间的比例是否平衡作为判断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从理论上说,经济增长是在各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产业之间保持比例平衡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一般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它包括三个内容:(1)在整个三大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逐渐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优势演进;(2)在部门结构中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逐渐向资本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演进;(3)在产业结构中由制造处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逐渐向制造由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演进。

产业节构高度化实际包含了两个内涵:一是比例关系的演进;二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本质上是劳动生产率的衡量。因此,一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高度较高,表明这个经济体中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业所占的份额较大。

(二)基于国际标准判断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判断,我们依据国际标准结构来进行。所谓“国际标准结构”,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根据“世界发展模型”,是大多数国家产业结构演进的综合描述,是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通过标准数值对照该表可以大致看出人均多少美元时,产业结构处在什么阶段上,各产业部门在其总构成中应占多大比重,由此确定我国中、西部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和高度化水平。

2010年中、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全国的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24463、21882.38元。按照2010年美元汇率6.8275 来计算,分别为3583.01、3205.04美元。

下面给出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模式;表七为产值结构,表八为就业结构。

表七:赛尔奎因和钱纳里产值结构模式单位

%

表八:赛尔奎因和钱纳里就业结构模式单位

图三:

图四:

按照表七、表九进行产值比重比较来看,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低于国际标准值,第二产业比重远远高于国际标准值,第三产业比重远低于国际标准值。按照表八、表九进行就业结构比重比较来看,我国中、西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于国际标准值,第二产业稍低于国际标准值,第三产业比重类似于国际标准值。这将具体解释为: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产生产力水平极低,严重不发达;二产生产力水平很高,但与三产之间协调合作能力不强,没有起到较好的拉动作用;三产生产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快结构优化。将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结合起来看,与标准结构比较是互相矛盾的,虽然赛尔奎因和钱纳里1989年提出的模式已经有些老旧,没有经过调整,但这毕竟是综合了很多国家的发展状况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结合国际标准模式以及图三、四我们对比得出结论:目前我国中、西部第一产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存在明显的产值与就业不平衡,过多的就业人员存在于第一产业中,其中,西部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还要低于中部地区0.039235个百分点,这与拥有良好的天然地理环境

的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腹地第一产业要强于西部地区基本吻合。但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其中西部地区的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高于中部地区0.575665个百分点,这与国家大力扶持西部地区大开发政策十二周年取得的工业进步相关。中西部第三产业生产力水平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基本吻合,有待进一步提高,三产结构存在较不合理化。进而我们发现虽然我国中、西部地区主导着全国的第一产业基地,但由于农业生产效率很低、科技含量低,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第二产业又趋于区域化特色缺少轻工业的发展,所以工业结构的高度化也是一种虚高度化,缺乏第一产业的支撑以及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这也源于产品的初级加工和输出性质有待提高。说明我国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协调率还很低,供给需求结构也极为不平衡。所以我们需要看到中、西部地区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并对其进行调整,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发展是我国中、西部乃至全国的目标。看来中、西部地区积极发展产业优化调整是一个必须的进程了。虽然中、西部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严重的不平衡影响着全国的产业结构优化。但随着表中的数据情况来看依然是好转的,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加强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培养计划,加上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地区的自身发展,中、西部地区已经呈现出一种良好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势头。

钱纳里还将经济的转变过程划分为六个时期、三个阶段,见下表:

表十:钱纳里工业化进程阶段划分

根据资料的可获得性,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较小,我们以国内生产总值来代替国民生产总值来进行比较。2010年中、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全国的人均生

产总值分别为24463、21882.38元。按照2010年汇率6.8275 来计算,分别为3583.01、3205.04美元。中西部地区都处于钱纳里2000年划分工业化阶段的2296- 4592 美元之间,处于第二阶段的工业化中期,这基本符合情况。从这种比较上看, 中国中、西部无论从产业结构上看,还是从经济发展阶段上看, 仍然处于新兴工业化过程的第二次产业结构升级阶段, 即重化工业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如果没有其它因素的干扰, 高速经济增长还会延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对中国来说, 这种延续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的发水平、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价格之间的差异并由此导致的产业结构的差异, 这使中国能

继续持国际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并通过国际分工获得发展。二是中国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技术和生产要素之间的差异并由此导致的产业结构差异, 这又为不同地区间的梯级发展提供了条件。但问题在于, 其它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干扰可能是存在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们不但面临着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我们施加的各种压力(如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等) , 同时也要遇到来自同样处于新兴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强有力竞争。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 加速的工业化进程及成为国际制造业中心使中国形成的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严重依赖, 已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随着经济发展, 中国的比较优势也在发生变化, 如果说中国过去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土地和资源等方面的价格, 那么现在这些优势已开始逐步失去; 而改革开放前期资金和技术短缺的局面则有了明显改观, 中国的资金也开始进入国外资本市场, 进行一些大型的收购兼并活动, 在某些领域中的技术水平也已达到国际领先。在过去的30年里, 中国通过提高效率获得了长期的持续高速增长, 而在未来的增长过程中, 我们应更加重视具有更高技术效率的产业,在这种背景下,尤其中、西部地区更需要根据自身经济的新特点, 通过制度创造和技术创新, 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推动进一步的产业升级, 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四、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如同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一样,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演变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多有曲折,正是由于这种产业结构变迁的复杂性导致了其对于经济增长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相当强的稳定性,其影响不仅取决于产业结构合理性本身,还与经济发展速度有关。在经济增长率相对较低的时候,一定程度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还能够维持经济的增长,这表现为直接效应,即产业结构合理化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导致经济波动幅度的增大;而当经济增长较快的时候,产业结构不合理则明显地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这表现为间接效应,即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其它因素相互影响产生的间接效应对经济波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在相当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它可能促进经济增长也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正是由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对经济

增长的这种影响的差异性导致了长期中,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远远高于产业结构高级化。

因此,无论是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还是从产业结构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上分析,我们均形成了一个较强的政策性结论,即无论国家还是中、西部地区政府在制定产业结构政策时应在重点强调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同时,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这样既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合理性调整为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又可以避免产业结构高级化带来的对经济增长的抑制效应,还能够减少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生活造成的波动。当前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共识,而且我国也面临着从制造业走向服务业的关键阶段,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都是面临的迫切问题,无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则变成了重中之重。

为此,我们结合文章的分析提出以下两点政策建议:第一,针对中、西部地区特征,产业结构合理化应当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之上。自从中央09年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计划》以及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10年国务院提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等等一系列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政策之后,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予以响应,但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并非所有地区都已进入到一个相当高的发展阶段。一些落后地区的政策措施无疑是将产业结构高级化摆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这对经济发展反而是不利的。因此,中、西部地方政府应当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适当的产业调整政策促进本地产业

结构的合理化。第二,产业结构政策的重点是产业结构合理化,而合理化的内涵主要是要素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的配合。当前中国高端产业人才短缺而劳动密集制造业亟待升级,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匹配度较低。因此,作为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更要一方面要提高教育质量、鼓励专业培训的发展,提高劳动力素质,除了西部大开发大批高质量的志愿者流入,更要进一步避免地区人才流失现象;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吸纳低端劳动力就业,不仅可以增进劳动与产出的陪合,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而且发展服务业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一步看,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道路路程还很长,但逐年的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让我们看到中、西部地区崛起指日可待。

五、结论

(一)中、西部产业结构现状简述

1、产业结构合理化较差,三产之间不能协调发展。

2、产业结构松散,产业间关联度低。

这两种表现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着显著的二元性,少量的现代化工业与大量落后的传统农业并存,中央投资兴办的雄厚大中型企业与脆弱的地方工业和

乡镇企业并存,少数发达工业中心与广大落后外围地区并存,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

等形成强烈对比反差,互相之间没有带动渗透和融合,各自沿着不同轨道艰难发展。

3、产业技术结构水平低下

中、西地区整个产业发展基本上是在低技术水平上扩张,大都没有达到产业技术结构升级换代的层次,生产效率低,技术进步的过程缓慢,从而使新兴产业难以

成长,老产业难以改造,中型企业难以创新。

(二)中、西部产业结构发展及转移方向

1、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除了继续增加农业的投入,特别是科技投入,还需要开辟新的道路,三产相互扶持,科技改革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状态。

2、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3、因地制宜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承接改造和发展纺织、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接替区。大力发展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承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引进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壮大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大力承接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产业。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承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内蒙古财经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 比较分析 作者段婕 系别统计与数学学院 专业统计学(风险管理方向)年级 09 风险管理 学号 902093109 指导教师聂霞 导师职称助教

内蒙古财经大学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目录 引言 (2) 一、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 (3) (一)产业结构概述 (3) (二)产业结构调整 (3) 二、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4) (一)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4) 1、我国中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4) 2、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5) (二)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8) 1、我国中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8) 2、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9) (三)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关于就业结构与区域生产总值的比较变动分析 (11) 三、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比较分析 (12) (一)产业合理化、高度化的简述及内涵 (12) (二)基于国际标准判断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 (13) 四、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16) 五、结论 (18) (一)中、西部产业结构现状简述 (18) (二)中、西部产业结构发展及转移方向 (18) 参考文献: (20)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内容摘要】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空间广阔,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近年来,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尽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仍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明显滞后,但是由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力物力资源丰厚,推动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已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中、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势必会成为让中国发展更和谐经济更强大的推动力,而中、西部地区能否获得较大发展的关键在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本文通过1997-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进行的比较分析,通过2010年横截面数据以及国际标准值对我国中、西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行测定评价,研究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增长和波动,并提出相应中、西部产业结构的长期发展形势和策略。 【关键词】中、西部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国际标准值;中、西部产业转移;

11.2 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11.2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鲜明的规律性,即都具有由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的阶段性演化的特征。 一、配第——克拉克定律 最早对产业之间比例关系进行研究论述的,当数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配第在17世纪发表的《政治算术》中用产业结构的差异来解释不同国家人均国民收入的不同。此后,克拉克进一步对劳动力逐渐从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的现象进行研究,他收集并整理了若干国家按照年代的推移,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移动的统计资料得出了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 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内容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一次产业或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移动。结果,劳动力在第一次产业的分布将减少,在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分布将增加。 配第认为,劳动力之所以会沿着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这个轨迹来移动,是因为制造业比农业能得到更多的收入(附加价值),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得到更多的收入(附加价值),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出现的收入的相对差异是引起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高收入产业转移的原因。 二、库茨涅兹的进一步论证 库茨涅兹在“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基础上,把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变化趋势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变化趋势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1)第一次产业(即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不断下降的;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是不断下降的。 (2)第二次产业(即工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来看是上升的;而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总体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 (3)第三次产业(即服务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而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总的来看是上升的。 除此之外,库兹涅茨还深入到各产业内部进行考察,研究有关产业在产业结构变动中的作用与影响,指出:第二次产业份额的上升,主要是由制造业促成的,而在制造业内部,加工和化学、石油等行业的份额显著上升,而纺织、服装、木材和皮革行业的份额则下降了。 综合配第——克拉克定律和库茨涅兹的研究成果,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可以这样表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人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又会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这样,第一次产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和占有的劳动力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缩小,第二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升到稳定乃至缩小,第三次产业的比重不断扩大,成为最庞大的产业。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重心沿着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顺序逐步转移。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越高,第三产业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越高,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即物质生产领域的比重就越低。 三、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理论分析 为什么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间会出现顺次转移,其直接原因可以归纳为:产业间需求收入弹性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第一次产业的主要产品是农产品,绝大多数农产品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其需求的收入弹性较小,属于需求低增长产业,因而价格不易有大的提高,只能获得较低的附加价值;第二次产业的产品工业品中,有一部分是人们的生活必需晶,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耐用消费晶,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内蒙古财经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 比较分析 作者段婕 系别统计与数学学院专业统计学(风险管理方向) 年级 09 风险管理学号 902093109 指导教师聂霞导师职称助教 内蒙古财经大学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目录 引 言 ..................................................................... .. (2) 一、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调 整 ..................................................................... .. (3) (一)产业结构概 述 ..................................................................... (3) (二)产业结构调 整 ..................................................................... (3)

二、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4) (一)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 析 (4) 1、我国中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 析 (4) 2、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 析 (5) (二)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 析 (8) 1、我国中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 析 (8) 2、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 析 (9) (三)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关于就业结构与区域生产总值的比较变动分 析 (11) 三、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比较分 析 (12) (一)产业合理化、高度化的简述及内 涵 ..................................................................... . (12) (二)基于国际标准判断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 化 (13)

产业结构演进

2.2.2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这种经济现象是与区域的经济发展而相对变动的,它的变动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趋势,即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进,同时,它又要求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即产业间保持协调的情况下,不断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 早在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首先发现世界各国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及其形成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因而得出结论:比起农业来,工业的收入多;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多,即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的附加值高(配弟,1928)。威廉·配弟的这一发现为探求经济发展因素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从低生产率向高生产率产业转移是推动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从而开辟了产业结构这一重要研究领域,为建立经济发展理论奠定了基础。继威廉·配弟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的重大发现之后,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重新发现并第一次研究了产业结构演进的现象。柯林·克拉克根据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的主张,对产业结构演进趋势进行了考察,揭示出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即当社会经济发展处于第一次产业为主体时,人均国民收入低并占有绝大多数劳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次产业逐渐取代第一次产业而占居主导地位,这时人均国民收入增加,劳动力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使第二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迅速提高,第一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相对下降;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增大,人均国民收入大大提高,同时劳动力主要向第三产业转移,使第三产业所占劳动力比重迅速提高,而第一次产业劳动力比重迅速下降。人们将柯林·克拉克这一研究成果称之为克拉克法则(柯林·克拉克,1940)。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仔细地挖掘了各国的历史材料,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揭示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导致产业重心的转移,以及三次产业产值变动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西蒙·库兹涅茨,1985)。与此同时,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理论,结论与库兹涅茨结构变动理论相似。区别在于刘易斯的研究重在理论,而库兹涅茨重在对实际经济现象的研究与实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强调经济发展一定使资源配置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转换(演进),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把宏观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结构变动结合起来,认为资源通过结构的转换实现优化配置,促进总量经济的增长,从而把宏观和中观结合起来,对凯恩斯主义理论是一个较大的发展(凯恩斯认为,成熟的经济不存在结构缺陷,只是总量的调整)。 钱纳里运用库兹涅茨的统计归纳法,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考察了产业结构转换的主要变量,并将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口作为外生变量,代入GDP 市场占有率回归模型,从而可以得出一个标准的产业结构。这种研究方法对于揭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变动趋势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成为观察分析各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所常用的一种方法。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及其改进以后的模型,对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大量相互关联情形有了进一步的揭示,并能描述不同类型的国家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特征及差异性,大大深化了对产业结构变动及演进趋势的认识。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是否 合理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基准,但目前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基准有不同的 主张,侧重点也有所差异,有代表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国际基准,即以钱 纳里等人倡导的标准产业结构,该标准用以判断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产业结构 是否达到了合理化。这种标准产业结构是通过各国同一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统计

三大增长极产业结构发展比较分析研究

三大增长极产业结构发展 比较分析研究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天津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特区的产业结构演进比较研究 摘要: 在“十一五”规划中,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2006年4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天津滨海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十一五”时期,天津滨海新区将随的上海浦东新区、珠江三角洲的之后,成为中国的第三个发展极。三大区域的增长极,依据各自的区域基础条件,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滨海新区作为国务院常务委员会议所批准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已将近六年,但在自身发展和对周边城市的经济拉动上并没有达到如同浦东新区和深圳一样的高度。本文通过对三区的产业结构的现状和特点比较,归纳出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滨海新区浦东新区深圳特区产业结构比较研究 一、三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特征比较 结构调整不仅是我国落实宏观调控的主线,更是反应了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方向战略性选择。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产业结构的演替正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化的选择。应该说,无论是其产业发展经验还是教训,对滨海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都具有经典的借鉴意义。 (一)深圳特区产业结构现状及特点 由表1可以看出,深圳年生产总值从1996年的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96年的::发展为::,产业发展呈现出三、二、一产业发展格局。二、三产业共同推动了深圳经济发展,其产业结构特征具有如下特点: 1、服务业发展趋势明显 截至2010年,深圳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了%,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6年的提高到2010年的,提高了个百分点。深圳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以工业为主导的生产者服务业的大发展,特别是大物流的发展:2010年前三季度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万标准箱,同比增长%;另一方面,深圳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向服务业领域延伸的新趋势,着力发展、文化产业、会展业等高端服务业。可以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基本上与第二产业发展的齐头并进,甚至发展更快,产业结构演替特征正逐步显现。 2、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近年来,深圳一直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上积极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逐渐形成了机及外设设备、通信设备制造、充电电池、平板显示、数字电视、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产业群。并培育了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国际知名民营高科技企业。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日渐完善,企业已成为深圳自主创新的绝对主力,并在国内率先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和特色。主要体现在:①90%以上的研发机构主要设在企业;②90%以上的研发人员和研发资金主要集中或来源于企业;③90%科技成果主要产自于企业。 3、产业发展的外向型特征突出 由表2可以看出,深圳外贸进出口总值多年来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截至2010年,实现商品进出口总额万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万美元,进口总额为万美元。对外贸

南京产业结构演进的分析与思考

南京产业结构演进的分析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的经济增长方式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不断向集约型方向转变,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但由于南京作为制造业相对发达的城市,重化工业又占有相对较高的比重,加之自然资源比较贫乏,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要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对于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从数据变化的视角,对近年来南京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通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足和问题的剖析,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以期促进南京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一、发展状态的基本表现 (一)三次产业总体结构分析 近年来,南京市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2008年初步测算全市GDP完成3775亿元,是2000年的3.5倍。从产业结构来看,2008年我市三次产业GDP比重依次为:2.5:47.5:50,呈现“三、二、一”结构形态。 1、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

2008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795、1887亿元,占GDP比重达到97.5%,成为南京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推动南京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近五年来南京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及其所占GDP比重(表1-1) 由表1-1可知,近五年来,南京市产业结构基本呈现以下变化: 一是第一产业增加值不断上升,但所占GDP比例逐步下降。2004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5.27亿元,到2008年增至93.00亿元,年均增长3.3%(可比价)。从所占GDP比重来看,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始终最低,并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从2004年的3.6%逐渐下降到2008年的2.5%,五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 二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较快,所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2004年南京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04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丽水宁德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丽水宁德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丽水和宁德两市地域相连,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均有很多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同在2000年左右撤地设市以后,两市均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从产业变化看,两市各种要素资源均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十二五”期末,丽水初步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宁德则呈现明显的“二三一”结构。 一、两市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 2015年,丽水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102.34亿元,少于宁德38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8290美元,略低于宁德;城镇化水平为56.4%,高于宁德2.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8.3:45.6:46.1,第三产业明显优于宁德(见表1)。 按照世界银行2013年划分标准,人均GDP在4086至1261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地区),高于12615美元为高收入国家和地区,丽水和宁德人均GDP 同处在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地区)标准的中间水平。

根据国际上从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和城市化率等指标判断工业化程度的标准,两市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但丽水已出现向后期阶段过渡的特征。 二、两市经济结构比较 (一)丽水民营经济相对发达。所有制结构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内容, 其与生产力水平的适应性决定了经济的增长。丽水身处民营经济大省,在经济改革中不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个私经济已逐渐成为丽水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宁德所有制结构改革起步较晚,私营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成果,丽水私营企业占全部企业法人的85.3%,有证个体经营户8.61万户,从业人员21.36万人。而宁德私营企业占比仅为52.0%,比丽水低33.3个百分点;有证照个体经营户6.43万户,从业人员17.25万人,均为丽水的八成左右。 (二)丽水三次产业结构优于宁德。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其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2000年丽水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25.8:37.4:36.8,与同期宁德三次产业结构32.5:28.8:38.7相比,丽水第二产业比重占优,主要是工业增加值占比高于宁德5.6个百分点。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丽水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到2015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7.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8.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9.3个百分点。而十五年间宁德第二产业变动最为明显,占比提高了22.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占比提高18.0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则分别回落15.5个和6.8个百分点(见表2)。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第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主要实现了两个转折:第一个转折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变为第二产业占优势比重,这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完成的。第二个转折是由第一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逐步转变为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一产业,这是在80年代后期实现的。这两个转折的实现,使我国的产业结构由20世纪50年代的一、二、三产业排序,演变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二、三、一排序。这一变化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由农业为主导产业转变为工业为主导产业,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时代;而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则意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的趋向。 第二,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发展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性。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源,而产业结构的变革又会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当产业结构处在以第一产业为主体产业时,经济发展是处于主要满足于人们生存需要阶段,即表现为农业社会的特征。当第二产业成为主体产业时,经济发展也就进入到主要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阶段,即表现为工业社会的特征。而一旦当第三产业成为主体产业时,那么,经济发展就进入了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生活质量提高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由此可以概括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产业结构由农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工业、服务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第三,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会因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改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表现为这样的趋势: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日趋减弱,1978年以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0%—30%之间,1978年以后随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的减少而不断下降,其贡献率均在10%以下。第二产业是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在绝大多数年份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50%—70%,这与我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相连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随着其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的增加而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现在已经大大超过第一产业,以后第三产业的高度发达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产业时,将取代第二产业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的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经济发展是由物质生产为主转向非物质生产为主的一般规律。 第四,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来源于资源投入量的增加,而且取决于投入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如果产业结构不合理,各产业发展的比例关系不协调,就会影响资源投入的效率,造成产业之间的“瓶颈”制约,使宏观经济运行失衡,整个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就失去了合理的产业结构条件。因此,适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发展战略】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及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及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作者:金元浦发布时间:2003-6-2 13:10:19 点击数:6419 经济的文化化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因此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极大增加,比如人们对书籍、音像、影视、艺术产品的需求,对娱乐服务、旅游服务、信息与网络服务的需求。即使物质层次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的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究结实、耐穿、耐用,而更多地关注审美、时髦、品牌与流行等服饰文化的当代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发展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下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事业型模式。国家财政统包,人员、资金、物资统分统配,一个“统”字将文化包容无遗。在过去的经济核算体制中,也只承认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而把非物质生产劳动的价值排除在国民经济收入之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变革,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日益增长的新的需求,使我国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鲜明地凸现出来,文化的经济化成为历史性的潮流。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正式采用了与世界多数国家一致的核算方式。即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划分各个行业,以国民生产总值来核算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而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才开始了由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重大转变。 从理论上看,三次产业结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并创新的过程。 三次产业的分类 产业分类是建立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基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是西方学者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最重要的分类方法之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的提出和应用,使产业结构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三次产业分类的主要原则,是把全部经济活动按照经济活动的客观序列与内在联系,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是欧美、日本和前苏联等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产业分类法。我国于1985年也首次对1984年的第三产业作出了统计,国务院并转发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①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指出建立这种分类法的必要性和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 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具体标准和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了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确立,实际上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突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A.G.D.Fisher)完成的。本世纪30年代初,费希尔研究认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于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外的所有其他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费希尔在当时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不仅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而且指出第三产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1935年,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他认为:综观世界经济史可以发现,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在初级生产阶段,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迄今世界上许多地区还停留在这个阶段上。第二阶段是以工业生产大规模地迅速发展为标志的,纺织、钢铁和其他制造业的商品生产为就业和投资提供了广泛的机会。显然,确定这个阶段开始的确切时间是困难的,但是很明显,英国是在18世纪末进入这个阶段内……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劳动和资本不是继续流入初级生产和第二级生产中,而是流入旅游、娱乐服务、文化艺术、保健、教育和科学、政府等活动中。处于初级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三产业。 费希尔虽然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但他没有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克拉克则在继承费希尔研究成果的

中日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中日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决定了一国的经济能否快速平稳的发展。文章对二战以来中日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以及经济发展进行了比较,有助于认识和借鉴日本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对中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具有重要启示。 标签:中日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是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产业结构层次的高低,决定着其经济素质和实力的强弱;而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决定着这一经济能否实现稳定而高速的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经济起点比1949年的中国还低,然而日本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成为经济强国,其中奥妙众说纷纭。但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政府根据发展阶段准确选择重点扶持的战略性产业,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产业政策,推动了一轮又一轮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取得了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成功跻身于发达国家的行列。相比而言,中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本文通过对战后的日本和解放后的中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寻找出对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重要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及经济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1949-1978年之间出于“备战”需要重点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倾斜发展的时期;1978年以来以第二产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时期。 第一,旧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近代工业仅占国民经济的10%左右,1949年全部工业产值仅140亿元左右,其中轻工业占73.6%,重工业仅占26.4%,重工业中,主要是矿冶工业和机械修配业,机器制造业几乎是空白的。 一是1949-1952年经济恢复发展时期。土地革命和全面恢复经济,使得国营工业产值由1949年的36.8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142.6亿元,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26%上升到1952年的41%。 二是1953-1957年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工业基本建设投资额中,制造生产资料的工业投资占89%,制造消费资料的工业投资占11%。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使工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从1953年的37%上升到1957年的45%,增强了成套设备的制造能力,工业原料、机器设备的自给率大大提高。 三是1958-1960年产业结构剧烈变动的时期。从1958-1960年,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3倍,重工业增长了2.4倍,而轻工业只增长了0.4倍,农业反而下降了15%。 四是1965-1978年以三线建设国防建设为中心,实行“以钢为纲”的方针。这一时期经济的增长靠牺牲消费来支撑。从社会总产值构成看,第一产业从1956年的

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1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探讨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化的关系 郝成磊 20130202015 产业经济学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外汇储备、外贸出口额由1978年的全球排名38、30上升到2011年的全球第一;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48.20亿元飙升至2011年的79646.65亿元,增加了24.44倍;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年均增9.62%,远远大于同期的世界经济平均增长水平约为2.5%。特别是在2000——2010年这一段长达11年的时间里,国内生产总值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经济总量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城镇化水平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全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研究我国在1978年到2012年期间,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为当前国内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推进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1978年——2012年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变要受经济增长阶段的影响 判断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所处的阶段,对于把握产业结构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判断经济增长阶段的主要指标有三个: 1.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是最重要的综合指标。 2.产业结构GDP 比例。 3.就业结构。

2 (二)中国产业结构转变受到国内具体条件的影响 1.较高速度的增长和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仍将并存。 2.多层面多档次的需求旺盛。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很大,不同企业使用的设备和产品的技术档次差距很大,不同地区的收入水平和基础设施 建设状况差距很大,这种差距为各类产业的生产和服务提供了客观的市场条件。 3.就业压力很大。在这16年中,有近2亿劳动力要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每年需要转移1000万人以上.再加上随着工业结构的升级,工业中就业人数的增长会明显慢于工业产值的增长,工业中吸收农业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就业的压力十分突出。 (三)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1.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

产业结构的演进

3.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有哪些?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深化和市场深度及广度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演进表现出一定规律性。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即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高收入的产业转移,这种转移对经济发展有利。 二、库兹涅茨提出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即经济增长的数量特征是人口高增长率和产量的高增长率,以及生产率的高增长率;结构特征是经济结构的转变(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然后又转向第三产业);国际特征是经济增长在各国迅速扩散以及各国增长的不平稳性,并把经济增长的原因归结为技术进步、制度变化和意识形态变化等。 三、工业化过程中的重工业化——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过程中消费资料(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重工业化是工业结构演进中的一个阶段,工业化以来,工业结构呈现出了“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技术和知识集约化”的变迁轨迹。 四、主导产业转移规律,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所依托的重点产业,这些产业在此发展阶段形成国民经济的“龙头”,并在产业结构中占较大比重,对整个经济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具有强烈的前向拉动或后向推动作用。从产业结构变迁历史看,主导产业转换引致产业结构演进,存在着从以农业为主的结构开始,按顺序依次向以轻工业为主的结构、以基础工业作为中心的重工业为主的结构、以高加工度工业为重心的结构、以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为主的结构严谨的规律性。 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是由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主导产业转换规律、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规律、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规律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5.试述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产业结构优化,一般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前者主要是指产业之间比例关系的协调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后者主要是指产业结构从低层次状态向高层次状态的提升。制造业是工业社会的主干和基石,制造业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乃至经济发展的潜力。但是制造业的内涵不是指“代工化”的制造业,而是指在广泛工业领域有高技术水平的强大制造业,特别是那些具有基础性核心地位的装备制造业。江苏制造业基础较好,但以低水平加工型制造业为主,大部分企业产品陈旧、单一,拥有原创性技术较少,自主开发和重大装备的制造能力薄弱。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江苏装备制造业应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以重点工程为依托,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制造;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壮大一批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和工程中心。同时,我国应加快完善促进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产生一定数量的核心企业集团,形成专业化、标准化、配套化的分工协作体系,全面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为我国经济产业升级打好基础。 现代服务业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具有高技术密集度、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和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等特点,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向。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加快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也是有效增加就业、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重大举措。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明确任务,突出重点,要加快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商务服务行业,促进服务业行业结构优化。同时,提高社会专业化分工程度,特别是促进制造业内部服务活动的外部化和服务交易的市场化,通过现代技术运用及服务创新,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技术基础;通过产业区位集聚,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生态基础;通过网络化架构,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2.2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根据我们对产业结构的了解,产业结构就是指在某个国家或者某各地区所拥有的劳动力,以及他们所具有的资金再加上所有的生产资料和各种的物质总和,这些在国民经济的陪比中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改地区或者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它们能够达到最好的程度。在现在社会,我们所考察国民生产总值与产业结构中生产的人数有着直接的关系,产业的增加值就是运用它们两个的比值来确定的。 均衡增长理论是赫希曼不均衡增长理论的对立面,赫希曼讨论的前提是在资源比较稀缺的情形下,根据他的描述认为,我国现在还处在高速发现的黄金时期,但是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就发现来说,这些资源相对来说比较集中,从而诱发其他产业的发展。而均衡增长理论更加适用于山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就以山西省为例,山西作为煤炭大省,他们只要拥有充足的劳动力,再加上他们丰富的资源,全面发展多个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在发展中慢慢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是我们现在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是我国经济能够长期有效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所谓的产业结构优化就是指为了使产业结构分部更加的合理,产出效率更加的高,使产业的发展达到另外一个高度。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它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实现资源和结构的合理化配置,这样有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接下来,我们应该首先了解什么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所谓的产业结构优化就是将原有产业的各个生产要素合理的配置,这样对于产业来说,能够使它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三次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结构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弊病仍然存在,并且不容乐观。 关键字:产值、劳动力、偏离度、比重、比较劳动生产率 三次产业的划分 根据产业结构演化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首先提出三次产业的分类,他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次产业。一般说来,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矿业、和煤气、电力、供水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业、其他公益事业和其他各项事业。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进一步研究产业结构演化规律,他把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 三次产业结构的理论,已普遍用于研究各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但是,不同国家和不同学者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国统字【2003】14号,《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对三次产业的划分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 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表1 从表1可见:①我国1993~1996年,第一产业的比重基本不变,第二产业的比重由1993年的46.6%逐年上升到1996年的47.5%,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993年的33.7%逐年下降到1996年的32.8%。②我国1996~2002年,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996年的33.7%逐年下降到2002年的13.7%,第二产业的比重由1996年的47.5%逐年下降到2002年的44.8%,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996年的32.8%逐年上升到2002年的41.5%。③我国2002~2006年,第一产业的比重呈波动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由2002年的44.8%逐年上升到2006年的48.9%,第三产业的比重则由2002年的41.5%逐年下降到2006年的39.4%,但是降幅较小。 总体来看,我国1993~2006年,第一产业除个别年份外,总体上其比重呈下降趋势,降幅为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总体上其比重基本保持不变;第三产业的比重先下降后上升再小幅下降,总体上其比重呈上升趋势,升幅为5.7个百分点。我国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 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呈现出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逐步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11.2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1.2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鲜明的规律性,即都具有由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的阶段性演化的特征。 一、配第克拉克定律最早对产业之间比例关系进行研究论述的,当数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 配第在17世纪发表的《政治算术》中用产业结构的差异来解释不同国家人均国民收入的不同。 此后,克拉克进一步对劳动力逐渐从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的现象进行研究,他收集并整理了若干国家按照年代的推移,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移动的统计资料得出了著名的配第一一克拉克定律。 配第一一克拉克定律的内容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一次产业或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移动。 结果,劳动力在第一次产业的分布将减少,在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分布将增加。 配第认为,劳动力之所以会沿着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这个轨迹来移动,是因为制造业比农业能得到更多的收入(附加价值),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得到更多的收入(附加价值),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出现的收入的相对差异是引起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高收入产业转移的原因。 二、库茨涅兹的进一步论证库茨涅兹在配第一一克拉克定律”的基础上,把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变化趋势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变化趋势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1)第一次产业(即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不断下降的;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是不断下降的。 (2)第二次产业(即工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来看是上升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可根据是否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为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 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一般不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即在封闭的情况下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主要有:配第-克拉克定律、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技术集约化规律、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律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发现并由克拉克经济实证研究而系统归纳,其基本结论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增加,亦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配第-克拉克定理适用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三次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次序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 霍夫曼定律揭示的是工业结构演变的重工业化阶段,消费资料与资本资料工业之间的增加值的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他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部门的增加值与资本货物部门的增加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他把工业化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则不发达,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较小。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有:巴西、印度、新西兰等。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发展较快,消费资料工业虽也有发展,但速度减缓,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仍远不及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日本、荷兰、加拿大、匈牙利)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在规模上大致相当。(英国、美国、德国、法国)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将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处于这一阶段的当时还没发现。 技术集约化规律,即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的资源结构呈现出向以技术为主题的结构演进的趋势。在工业化初期,工业资源结构中劳动力的数量占据突出地位,形成以劳动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工业化中期,工业资源结构中的资本积累及积累能力居突出地位,形成以资本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后工业化时期,技术资本品的质量和劳动力质量为工业资源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从而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把人均收入开始增长,并伴随有不同形式的经济进步的时期称为“经济时代”,把其后的经济发展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不是指狭义的经济增长,而是指经济时代以后的经济全面发展。库兹涅茨的现代增长理论不仅证实了配第-克拉克定理,而且更广泛更深入探导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雁行模式”,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该理论模式认为,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