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体育课密度与生理负荷的测定

体育课密度与生理负荷的测定

体育课密度与生理负荷的测定
体育课密度与生理负荷的测定

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与负荷

一、体育实践课的密度

(一)概念

体育课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每次课中的教学活动有教师指导、组织措施、学生练习、观察与休息、学生互相帮助与保护等5项(表8—4)。

课中某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称为专项密度,如教师指导的密度、课组织措施密度、学生练习密度等。

1.教师的指导:包括教师的讲解、示范、纠正错误、演示教具和个别指导等。

2.组织措施:包括整队、调动队形、搬运安装、分发和收回器材等。

3.学生练习:包括教师规定的练习和自我练习。

4.学生间相互帮助、观察、讨论、分析等。

5.休息:指学习后必要的休息和必要的等待时间。

对于体育课而言,上述五种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并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任务,各种活动分别占有不同的份量和比重。一般是教师指导约占15-20%左右;学生练习约占30-50%左右;组织措施约占10-15%左右;学生的观察、帮助约占12-25%,但这只能作为参考,不可照搬。应注意根据课的具体目标、教材性质、学生人数、场地器材、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

课的密度安排是否合理,即是否有效、合理地使用体育课的时间,直接影响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体育课密度的安排与调控

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下列要求:

1.教师在课前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特点、教学条件等情况,合理地确定和安排各项活动的时间和分量,要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准备。如新授课,教师指导的比重就相对大一些,而复习课则学生的练习时间相对多一些;再比如,强度小的教材(武术、技巧、长跑等),要比强度大的教材(短跑、投掷等),练习时间相对长一些等等。

2.改进和提高课的组织水平,严密教学组织,对场地器材设备摆放要便于教学,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课中各项教学活动的队形变换和分组方法,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措施和队伍调动。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巧。教师的讲解要力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示范要正确而有目的;要合理安排练习的次数和休息的交替。可以组织学生再合理的休息时间内进行观察、互相帮助与保护、议论等,以减少消极的休息时间。

4.加强思想教育,养成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开展批评、表扬,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发挥学生中体育骨干和积极分子的作用。

(三)体育课密度测定与评价方法

1.测定的准备工作。

①熟悉教案

了解课的任务、内容和组织教法

在做准备工作时,第一部分就是要了解课的任务,内容。是新授教材,让学生了解概念,初步掌握,还是复习教材,改进巩固和提高技术,还是发展身体素质教材,怎样组织、组织的方法,要求是什么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测定的过程中才不会出现错误。

②课前明确测定者之间的分工

一般来说,二、三个人测试一位学生,那么课前就要做好分工,谁来计时,谁看练习始终,谁纪录等,一定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③准备好测定密度用具。

登记表计时表

④选择好测定的对象

一般选择体育水平中等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事先取得任课教师的配合,有任课教师和同学们的推荐。选择好测试对象后,应熟悉测试者,并找出他身上明显标志或在其身上明显标记,以免在测试过程中认错人或找不到人。

2.测定工作的具体操作

以一次课实际所用的时间来计算,从上课开始到下课为止。以秒为单位,把课中测定对象的各种活动的时间分别记录在登记表中的相应栏内。在测定过程中,要求测试者注意力集中,记表者左右手各持一块表,从上课开始到结束,两表要保持有走有停、走停交替,每块表从走到停要记录教学中的一项活动,并及时报出时间和内容,以便使记录者及时登记。记录者也要始终注视课中情况,以便能协助计时者将活动内容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一般以观察测定对象的活动为准。

①一般密度:从课的开始到结束,合理运用时间。(从教师宣布上课开始到宣布下课为止)

这就是说:总时间不固定,一定要做好纪录,可能是44′也可能是47′。

A、先记流水账

如:8:00上课

8:00-8:01组织工作

8:01-8:02教师指导

8:02-8:05学生练习(慢跑等)

8:05-8:06学生休息

在做流水账时,就连秒都不能错过,时间一定要扣好,哪个地方不合理要注明。如教师讲示时间过多,组织不合理浪费时间、场地器材不够、间隔时间过长等。

B、自始至终跟踪一个人

在测定过程中,自始至终应跟定一个人,不能换人。在我们测定过程中,有时教师让被者做裁判或做帮助保护,那么测试者应马上注明因什么原因被测者未动。

②单项密度(练习密度)

目前,练习密度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凡是有目的从事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掌握技术的时间都为练习时间,(练习时间的计算方法)

怎样判定是练习时间或者不是练习时间呢?

3.测定数据统计整理

(1)课综合密度的统计整理。课结束后将所测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和整理,按项填入课的综合密度统计表上(表8—6),井对课综合密度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合理、不合理使用时间的情况;各项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与课总时间比例:各项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之间的比例等。

(2)练习密度的测定与计算。测定练习密度是从上课开始到下课为止,记下学生实际练习(身体活动) 的时间,逐一填写在体育课练习密度登记表上(表8—7),然后作详细的分析。

①练习时间

①基本体操:如先讲后做,先计算教师指导时间。做属于练习时间。如边讲边做,全属练习时间。

②跳绳、爬杆、爬绳;从开始到结束全属练习时间。

如:1分钟跳绳、中间学生失误,又接着跳。全数练习时间。爬杆、跳绳、学生累了,中间休息,但他仍在静止用力属练习时间。

③技巧、支撑,从开始到结束算练习时间。

如果出列或归队跑出或正步出列都属练习时间。

④跑:从预备姿势到缓冲结束算练习时间

⑤跳跃:从开始姿势到结束算练习时间归队时跑进都算练习时间

⑥投掷:从开始姿势到结束算练习时间

⑦球类、游戏、比赛:从动作开始到结束算练习时间。

如:学生犯规,教师让停止练习,应扣除这段时间。如被测者出来当裁判,不算练习时间,应注明。如:接力跑

未跑的学生不算练习时间,只有从接棒开始,到交棒为止为练习时间,如跑步入队,也算练习时间。

⑧武术:从动作开始到结束,算练习时间,如中间有停顿应扣除。如教师让学生停下来,讲动作。各种静止用力都算练习时间。

⑨队列:凡是听口令指挥做的练习,均属练习时间。

⑩循环练习:连续循环的整个过程都属练习时间,间歇循环应扣除间歇时间。如调队:慢跑属练习时间、停顿。

②指导时间。凡是教师有目的地练习:讲解、示范、演示、分析,以及个别指导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巩固提高体育知识、技能的时间均为指导时间。一般是从开始讲解、示范、演示、分析,一直到结束均计为指导时间。

③观察与帮助保护。凡是学生用于进行自学、互相观察、分析讨论、互相帮助保护的时间为自学、观察与帮助保护时间。

④组织措施时间。凡是课中整队、调动队伍、交换场地、搬运、安装、分发和收回器材等,一般都为组织措施时间,但如果教师有意识地通过跑步或其他放松练习方式调动队伍、收回器材等可计为练习时间。

⑤休息时间。凡是练习教师有意识地安排学生休息,或一个人练习后等待下一次练习,即一次练习后直到下次练习开始均为休息时间。

⑥不合理的时间。凡是课中的时间,消耗在教学和教学辅助无关的方面均为浪费时间,即不合理的运用时间。

(3)课密度统计与制图

①统计时先把各项活动的时间相加.如教师的讲解、示范、个别指导等,运用时间共500s。

②将一节课的时间分化成秒,即45x 60=2700(s)。

③计算某项所用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即某项所用时间与全课总时间的百分比例。如:

④根据上述计算的比例数,再计算该项比例数在100分圆形图中所占的度数(图8—5):

⑤根据度数用量角仪制图。教师指导占18 5%;学生做练习占32%:

组织措施占16%;观察与帮助占lO 5%;休息占20%;不合理占3%。

在实践中.除百分圆形图外,也可制成百分直条图、多边形图等。

综合密度测定结果的分析:

课中各项活动所占时间的比例是否适当,不合理运用时间的原因。

学生做练习的时间是多少,比例是否合适。

③总结的意见和提出合理改进建议。

在分析课的密度时.应根据教学的目标、教材内容的性质、学生的特点、场地器材设备图8—5 体育课密度统计图及气候条件等来进行。例如,新授课,教师指导的比例就相对要大些,而复习课练习的时间就要相对多些。离开上述具体条件,就不可能对课的密度作出正确的分析。

对课的密度分析与评价

1、对课的密度分析与评价原则:

课的总和密度越大越好,这就说明浪费时间少,合理用的时间多。

具体分析步骤:

①合理运用时间的比重多少?各项活动所占的时间比重是否合理。

综合密度85% 或90%

新授课:讲示密度稍大

复习课:练习密度稍大

总值:应根据课的任务、内容、性质来分析。

②学生做练习的时间多少,是否合理?

一般来说,准备,结束部分的练习密度应达10%-20%

基本部分练习密度应达20%-30%

课的总得练习密度20%以下为差

20%-30%为中;30%-40%为优

③不合理占用时间是多少?原因何在及改进意见?

如:5%因教师讲示过多;5%组织工作不周密;3%休息时间太长;2%场地器材不够。针对以上原因,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

④对课的一般密度,提出总的意见和建议。

评价一堂课的密度,应从实际出发,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性质,学生情况,场地器材和气候条件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本节课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今后如何改进。

2、对体育课的练习密度的分析与评价:

有练习就有休息,在一堂课中,各种活动都占有一定的密度,课的练习密度,是保证完成课的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衡量课的质量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课的练习密度没有一个绝对指标,应根据具体情况,客观地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如:新教材:相对小

①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性质、学生特点、季节、气候、场地来分析与评价

②组织教法水平

例定跳远教学

目前对练习密度的评价值,在20%以下为差;20%-30%为中;30%-40%为优。

二、体育实践课的负荷

体育实践课的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它们是评价课的效果与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体育课的生理负荷

1.概念与意义

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指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量与强度对机体的刺激程度。它反映了练习过程中学生机体的生理功能一系列变化。它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个方面。

负荷量(外部负荷):是全部训练时间内所刺激它反映着机体承受刺激的数量特征。

负荷强度(内部负荷)是单位时间内所承受的刺激和作用力,它反映着机体所承受刺激和作用力的深度。

直接反映生理负荷的是:

质量:是按规格所完成专项动作情况。

难度:是指按人的身体接受能力而划分的关于专项动作级别。

密度:是指一系列专项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或练习时间与训练课总时间比例。

高度、远度、速度:是指不同项目中完成动作时的用力程度。

总重量:是指负重练习中所承载压力的累积值。

总距离:是指周期性项目线性运动的长度累积值。

组(次)数:指练习动作的单元累积值。

时间:指局部或全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和延展度。对外界刺激产生适应,是生命的重要特征之一。2.体育课生理负荷的安排

根据学生身心特征和教学过程的规律,每次体育课的生理负荷的合理安排,一般应由小到大,逐渐加大,大中小强度的负荷合理交替,到课的快结束时,应逐渐降低生理负荷,促使学生机体较快地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

在具体安排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时,应处理好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的生理负荷的量与强度的安排,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育水平。

安排课的生理负荷,总的来说,应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来安排,即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到课的结束部分,逐步降低运动负荷,使学生身体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但由于课的类型不同,教材的性质和数量不同,组织工作不同,以及学生年龄特点不同,因此,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是相对的。从课上学生心率变化的曲线看,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证明,大体上有以下四种类型(见图6—11):

(1)单高峰型:即课的开始,心率曲线逐渐上升,到课的中间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

(2)高峰偏前型:即心率曲线在课的前半部分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尽管这种曲线形式与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曲线相反,但由于受场地器材条件所限及分组轮换教学形式的存在,这种曲线形式是不可避免的。在采用分组轮换教学时,可选择两个负荷差异不大的教材进行轮换。

(3)高峰偏后型:即课的开始,心率曲线逐渐上升,到课的后半部分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符合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

(4)双高峰或多高峰型:即心率曲线在课上出现多次高峰。一般综合课,复习课容易出现这种曲线形式。

(2)根据课型和组织教学形式的要求安排生理负荷。复习课、考核课的生理负荷一般比新授课要大一些。不同的组织教学形式的生理负荷安排也有所不同。

(3)要考虑教材内容的忙质、结构、难易程度、练习强度及气候环境等条件来安排生理负荷。

(4)合理安排课的生理负荷,要依照负荷强度大小.适当地安排间歇时间,使练习与休息交替进行,结合有效的卫生措施来促进学生体能的提高。

3.体育课生理负荷的调控

体育教师不仅要在课的认真备课,周密地设计安排课的生理负荷,而且还应懂得观察和分析课中学生生理负荷的变化的情况,及时地采用合理措施进行调控,使课的生理负荷达到预定的要求。合理调控课的生理负荷可采用下列方法:

(1)改变练习的某些基本要素,如速度、速率、幅度等。

(2)改变练习的顺序利组合,安排合理间歇、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

(3)改变练习内容的性质,如将原来的30m慢跑(加速跑)改为30m加速跑(慢跑)。

(4)改变练习的重复次数,即改变练习的密度,练习中不同的间歇时间产生不同的练习密度。

(5)改变练习的限制条件,如活动范围、器材的重量、附加条件等。

(6)改变课的组织教法与形式,如循环法、竞赛法或分组练习等。

(7)调整课中各项活动的时间比例以调节生理负荷,如教师指导组织措施,学生观察与休息等。

4.体育课生理负荷的测定与评价方法

目前测定与评价生理负荷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

(1)学生自我感觉。以学生的主观来判断生理负荷的大小,这对检查和评定生理负荷有一定的意义。

自我感觉有当场主诉有无疲劳感和身体反应等,还有课后的反应,包括饮食、睡眠、精神及对练习的兴趣等方面。教师要经常听取学生的反应,也可采用问卷方法,并根据学生自我感觉结合经验加以分析评定,综合判断学生体育课中生理负荷是否合理、适宜。

(2)观察法。(也称主观评定法)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观察学生外部表现进行评定的一种方法。观察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简易方法。

学生在体育课中,由于生理负荷所表现出的可供观察的外部标志有:呼吸频率、排汗量、面色及表情、注意力、完成动作的质量、控制身体的能力及练习的积极性等方面。

(3)生理测定法。

生理测定法是一种较为客观的检查生理负荷的方法。生理测定的方法和指标是相当多的,有脉搏、血压、呼吸频率、肺活量、体温、尿蛋白、血色素以及血乳酸和耗氧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在我国,测定体育课生理负荷常用的方法是脉搏测定法。

脉搏能比较灵敏地反映机体运动中的生理负荷水平,其测定方法简单易行。它是通过在一次课上多次测定学生的脉搏,掌握课上心率变化规律,分析生理负荷的大小及安排是否合理。测定的具体方法如下:

①准备工作:

熟悉教案,了解课的任务、内容、安排与组织教法;明确测试方法,如确定遥测还是手测、定时测还时练习后测;人员的分工,一般是一人测定,一人记录;准备好必要的测试用具,如登记表、计时表、遥测仪、收录机等;选择好测定对象,选择体质处于班中好、中、差(男、女)各一名学生做为受测者。

②测定方法:

课前测定学生相对安静心率,一般在课前3—5分钟时测定,也可提前从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中查抄。

课中测定时要选择好测定的地点和时机,以测定工作不影响师生的教学活动为准则,通常采用定时和

做练习前后相结合的测定方法,尽可能保证在一堂课中平均间隔2—3分钟测定一次,每次通常测10秒钟(然后换算成每分钟的心率),45分钟的课上应测20个点以上,每次测定后及时登记在《脉搏测定登记表》中。(课后要测定受测学生的脉搏恢复情况,可测课后3、5、7、10分钟脉搏恢复数。

在具体测定操作中应注意以下要求:

①准备工作

A、熟悉教案

了解课的任务、内容、组织教法,从而把握好测定时机。尽可能的不影响被测者做练习,以确保测的数据的准确性。

例如:本节课学习跳远,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全程助跑技术,组织学生按顺序依次试跳,每人一节课跳15-20次。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学生练习前或者练习后来测。

B、明确测者分工,确定测定方法。

确定测定方法:①定时测;②练习前测;③二者结合测;

测定者分工:①切脉者;②计时者;③记录者

C、准备好必要用具:登记表、计时表、秒表

D、选择好测定的对象

课前进行调查,选择中等水平学生,男女各一,做好记号,并商定好课中如何配合。

②测定

A、课前5分钟找好对象,交谈、让学生放松。

B、先测安静脉搏,课前3-5分

C、选择好位置和时机。

ⅰ做完练习后,前、中结合起来测

前提:不影响受测者练

练习时间较短,课在练习前或后测

练习时间较长,应辅助测

一套徒手操,在练习前测,中测一次,后测一次。

ⅱ站的位置不影响受测者做练习。让受测者最好站在排头或排尾

如:跑800m,让受测者站在排头或排尾。跑前、跑后测。

ⅲ 45分钟的课,测20-25个点,脉搏均值一般在120-140次/分比较合适

90分钟的课,测40-45个点,

ⅳ一般测试时间10分

ⅴ测后登记在脉搏测定曲线图上。

ⅵ课后测3-5分钟恢复脉搏

如果:测3-5分钟恢复脉搏高于100次/分,为较大负荷;在100次/分以下,为中等负荷。

数据整理

制图:为了直观地显示课中脉搏变化情况,便于计算和分析,将所测得数据,绘制成心率曲线图。首先将《脉搏测定登记表》中的数据换算成每分钟心率,在《体育课心率曲线图》横纵坐标上依次描出相对应的点,然后连接各点,平滑绘出全课心率曲线。一般测定几人就能绘出几条曲线,也可以采用拟合的方法将其作成一条曲线。

计算:体育课平均心率的计算方法种类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A.点算法

B.面积算法

5.体育课生理负荷的评价与分析

在分析与评价一堂体育课运动负荷安排是否合理时,一定要根据课的任务、类型、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健康状况、素质水平、年龄、性别)、作业条件、气候等多种因素来进行。

例如:在新授课中,让学生对原地测向推铅球做初步了解,在了解基础上进行练习。那么这节课运动负荷就比较小。

又如:在一节短跑教学课中,主要是掌握途中跑技术,发展快速奔跑能力。课中组织学生采用50m 迎面接力的练习方法,那么本节课运动负荷就大。

同上一种教材,女生的负荷量比男生大,体质好的比体质弱的负荷小。

所以在分析与评价一堂体育课时,一定要综观全局。

评价体育课的生理负荷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

(1)每次课的平均心率是否合理,是否有利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2)心率曲线变化趋势是否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

(3)课中练习前后心宰的变化范围大小,以及休息间歇是否合理?

(4)课后心率恢复情况如何,学生反馈的信息如何?

(5)分析生理负荷上去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与方法。

体育课生理负荷的评价标准,是定量评价教学效果与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长期以来,始终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课题之一。日本学者从体育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的平均心率应是130-170次/分,他们认为心率低于130次/分时,体育课就没有生气,高于130次/分,且占二分之一时,体育课才生气勃勃。西德学者的研究表明:运动时心率低于130次/分,耗氧量只有轻微增加(也就是吸氧量增加的很少),并提出心率至少要达到135次/分以上。原苏联学者提出中学体育课平均心率应达到140-150次/分等等。国内学者也提出了种种标准。根据辽宁省多年来的实验研究,结合辽宁地域、环境、学生特点等条件,依据有氧价值阈的范围,提出了评价不同学段体育课平均心率的适宜标准:

小学阶段:125±5次/分

初中阶段:130±10次/分

高中阶段:135±5次/分(女)、140±10次/分(男)

课的生理负荷与课的密度有一定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做练习的时间愈多,生理负荷也愈大。有效地利用课中时间和合理地安排生理负荷,是衡量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能片面追求课的密度和生理负荷,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性质、对象特点和具体作业条件全面地科学安排。上述评价标准只供教学参考。

如何提高体育课练习密度

Advances in Physical Sciences 体育科学进展, 2020, 8(1), 22-25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0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42898360.html,/journal/aps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42898360.html,/10.12677/aps.2020.81005 How to Improve the Practice Den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Hongpeng Su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Feb. 4th, 2020; accepted: Feb. 24th, 2020; published: Mar. 2nd, 2020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in ordinary senior high school is a curriculum that takes physical exercise as the main means and aims at cultivating students’ discipline core quality. And exercise density of sports and health cours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de-termining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the fol-lowing four factors affecting the exercise den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organization and mobili-zation of teams, the type of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and design of cours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ollowing four effective methods: downsizing classroom organization to mobilize, earnestly, rea-sonable collocation teaching contents, optimizing teaching design to improve the den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actice, promoting the students’ classroom participation,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Exercise Density, Teaching Methods 如何提高体育课练习密度 孙洪鹏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收稿日期:2020年2月4日;录用日期:2020年2月24日;发布日期:2020年3月2日 摘要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练习密度是决定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影响体育课练习密度的以下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一定的技巧水平,能使所教的对象通过体育教学,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教师要从实处做起,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节课的准备工作,上好每一节课。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国家提出的培养合格人材的标准。 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繁多的体育课准备工作之一,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说,如何准确地预计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就成了一个需要很好地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工作中往往是难以掌握好的。多年来,通过认真总结,有了一定收效,使得体育课安排合理,学生上课积极性高,效果显着。具体做法如下:体育课的密度是指课内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同课的总时间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中学体育课一般为45分钟,合理运用时间的41分钟,那就是:课的密度:41/45×100%=91%课间时间我们可分为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组织措施、观察与帮助等。课间各项活动占多少时间没有固定的比例,但从体育教学过程特点和任务出发,学生的实际练习和教师指导活动应占主要成分,力求用最少时间进行组织教学并减少其它不必要休息等时间。?如:学生练习时间为840秒,那么一节课时间合成秒后即:45×60=2700秒,计算学生练习时间与上课总时间比例,演算公式为:(学生练习时间)÷全课时间=(840/2700)×100%=32.1%所以力求一次课学生练习时间在百分之三十五左右。我们知道一堂课中学生做练习总时间与课的总时间比例为课的练习密度,?那么在45分钟的一次课中准备活动练习时间为6分钟;基本部分练习时间为13分钟结束部分练习时间为3分钟30秒。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指课堂上,各种练习活动合理的运用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是衡量一节课是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目的,效果依据之一。体育课如果没有一定的练习密度,就不能达到增强体质之目的。教师要善于根据课的任务、学生年令、健康状况及作业条件等,尽可能地从学生多做练习出发,注重安排好课的练习密度,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技术、技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之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体会到,一节课的练习密度一般在30%以上较为适当.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任务、可适当调整练习密度。那么怎么安排课的练习密度才算合理呢?我认为应考虑下面几个因素。 1、练习密度于课的教学任务有关根据教材的不同课次,不同的教学任务、目的,练习密度也不一样。如:以掌握动作要领和技术为主的新授课,教师以讲解示范指导为主,这样学生练习次数相对减少,练习密度就小,而复习课,是以巩固已学会的动作为主,练习次数增多了,练习密度自然就增大。

体育课的密度分为综合密度和专项密度两种。综合密度(也称一般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一节课中的各项活动有:教师指导(如讲解、示范、演示教具、纠正错误等),学生做练习,相互观察与帮助,练习后必要的休息,组织措施(如整队、交换练习地点的调动队伍)等项。这些活动中某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称为专项密度。如教师指导的密度、组织措施的密度等。运动密度(又称练习密度)是指一节课中,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影响运动密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很难确定统一的标准数据。各地区或不同情况的学校,可研究确定一个大致的范围为评价运动密度,提供参考。研究体育课的密度,目的在于最有效地利用上课时间。通过体育课密度的研究,可检查每节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对体育课来讲,上述项活动都是必要的。但从体育教学的特点看,学生做练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目标、对象特点和作业条件等。从加强学生做练习这一环节出发,着重安排好课的运动密度,以便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体育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完成教学目标。但是,由于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条件不同,实践中难免会出现不合理的讲解、提问、示范、演示教具,以及组织措施和不必要的休息等方面的缺点,从而产生不合理运用的时间地掌握课中各项教学活动的队形调动和变换,课中对学

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的简易检测方法

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的简易检测方法 体育教学中对运动负荷的把握事关学生身心健康和体质发展的大事,在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具有适宜的负荷量,首先要在备课时考虑学生年龄、性别及个体差异等实际情况,再确定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练习的次数。在体育教学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引用中医望、闻、问、切的方法调控学生的运动负荷。 望,在教学中要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如若学生精神饱满,运动欲望较强,可以适当的增加预定的运动负荷,相反则减少运动负荷。在练习过程中也要再仔细观察和分析运动负荷的大小以及变化情况,根据学生的外在表现来调整运动负荷。 闻,是医生凭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味的变化,这里我们主要用“听”的方法来判断学生的负荷情况,在教学中听到学生在运动中呼吸比较急促,喘息的比较厉害,则应降低他们的运动负荷。相反,则增加其运动负荷。 问,其实运动负荷是否适宜练习者最有发言权,他们可以更直接的感受到负荷量的大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多询问学生练习的感受。另外,平时要与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的作息、饮食及学习时间等情况,对制定适宜的运动负荷也是有帮助的。 切,在运动过程中,除去环境、心理刺激或疾病等因素外,心率和运动强度间存在线性关系,所以用心率(脉搏)来换算运动强度是非常简便且可靠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要把握比较适宜的运动负荷,最好能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会自测心率,然后采用年龄减算法(运动适宜心率=180-年龄)来判定运动负荷是否适宜。 1)超量恢复 超量恢复是体育锻炼中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人体运动时,身体要承

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体内异化作用加强,能量物质储备逐步下降。这一时期称为工作阶段。由于能量物质大量消耗等原因,运动后便会产生一定的疲劳,但经过休息调整,消耗的能量物质又逐渐恢复到接近或达到运动前的水平,疲劳也随之逐渐消失。从疲劳到疲劳消失的这一过程叫恢复过程。恢复过程不但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且经过合理的休息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机体的能量物质贮备及体能等方面还会超过原来的水平。这种现象叫做“超量恢复”。 (2)运动过度疲劳综合症 运动过度是指运动者在锻炼过程中承受的运动负荷超过了机体所能正常承受的能力。 一般表现为参加锻炼后的第二天,锻炼者感到疲劳或肌肉酸痛僵硬、精神不振,出现所谓“锻炼的延续效应”。严重者还会产生注意力涣散、容易激动等心理症状,以及睡眠不好、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等。 出现运动过度的一般症状后,可以通过增加两次锻炼之间的休息时间、减小锻炼的运动负荷等方法加以缓解。但严重者,还需要采取增加营养、接受理疗和按摩等措施,尽快使机体得到恢复。否则,会导致症状进一步恶化。 运动负荷过大是引起运动过度症状的主要原因,但缺乏合理的休息或饮食质量差、营养不平衡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如何合理安排体育课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如何合理安排体育课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体育课的密度是指课内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同课的总时间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比例关系。课间各项活动占多少时间没有固定的比例,但从体育教学过程特点和任务出发,学生的实际练习和教师指导活动应占主要成分,体育教师应力求用最少时间进行组织教学并减少其它不必要休息等时间。所谓运动负荷,又称运动量或生理负荷,它是指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承受的生理刺激。 合理的运动负荷,它必须遵守人体的活动规律,是随着身体练习而逐渐加大的。根据专家们的有关研究“通常把正常学生取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心率区间确定为120—140次/分之间,而一节课上,将此心率的保持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上,并以中等强度和中等量结合的运动负荷为主,兼顾学生的课后恢复。”这等于给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定了个标准。这个120—140次/分之间是怎样得来的呢?当然,是通过测量后,计算出来的。目前对于运动负荷的测量,方法很多。用得最多的无疑是对平均心率和练习密度的测量。对于一节课的平均心率来说,它的最高峰应达到多少,要视其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气候而定。体育课密度和负荷的限定质,根据科学鉴定和学生体质情况一般为,13-16岁(初中)平均心率130-150次/分,平均练习密度25-30%。 体育与健康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在体育课中让学生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每节体育课,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练习密度,没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学生就无法掌握运动技能,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

活动能力也无法得到发展,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中小学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对教师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对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完成体育课的基本任务,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安排和调节呢? 综合以上影响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因素,可根据上课的时间负荷的大小,以及出现的高峰来合理进行安排。并且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材和确定课的任务 要求教师课前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负荷、适宜数量的教材。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比如,特别是上午第四节课要避免安排强度大、持续时间又长的练习和中长跑的测验等,以防出现低血糖而发生昏厥。可安排如强度较小的走平衡木或窄道、投掷、钻宜与强度较大的跑、跳跃、攀登、爬、滚翻等内容组合。教师要合理安排学生体育课的密度,尤其是练习密度。确定任务时新教的知识、技能不宜太多太难,且必须富有趣味性。对于不同类型的课,其运动负荷应该是不同的,如新授课,一般练习密度和强度中等;复习课练习密度和强度为中等以上;展示课、总结课一般练习密度中等强度较大;测验课一般练习密度较小而练习强度较大。 2、合理调节负荷节奏 在课堂中最常用到检测方法是询问法和观察法。通过询问,利用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教师还可以观察学生的

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之令狐文艳创作

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是评价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两个指标。 令狐文艳 一、体育课密度的评价 体育课的密度是指课中各种活动合理应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也称为教学密度。一般来说,体育课的活动可分为五种:教师的指导(讲解、示范、纠正错误动作等)、学生做练习、相互帮助与观察、练习后的休息、组织措施(整队、调动队伍等),这些活动中某种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称为该种活动的密度。 评价体育课的密度和课中各种活动所占时间比例安排得是否得当,应建立如下指标: 1、课的密度和各项活动时间的分配,是否依据课的具体教学任务和要求,并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负荷能力,以及场地器材、上课时间与气候条件,进行了周密而合理的设计与准备。 2、教学组织是否严密。

3、观察教学方法、技巧的应用是否灵活、合理、有效。 4、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做到自觉地遵守组织纪律;是否发动学生相互保护和相互帮助,提高时间利用率。 二、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评价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课中做练习时所承担的生理负荷,它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方面。反映着练习过程中身体的生理机能变化。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否合理,这是评价体育课质量的重要指标。评价体育课运动负荷是否合理,可建立如下考查指标: 1、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遵守了人体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依据从小到大,循序渐进,逐渐加大的原则。 2、运动负荷是否根据课的任务和要求来安排。 3、运动负荷是否符合学生的身体条件和训练水平的实际。

4、运动负荷安排是否考虑到教材的性质、活动范围、难易程度、练习强度,以及与学生的生理特点之间的关系。 5、安排运动负荷时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其他体力负担量、气候变化以及学生的生活制度等因素。 6、是否考虑到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对课后文化课学习的影响。 运动负荷的测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观察法。 2、学生自我感觉法。 3、生理测定法。 一堂课中学生平均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叫平均心率。体育课的平均心率,小学应是120—130次/分,初中生应是130—140次/分,高中女生应是130—140次/分,高中男生应是130—150次/分为宜。

体育课密度与生理负荷的测定

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与负荷 一、体育实践课的密度 (一)概念 体育课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每次课中的教学活动有教师指导、组织措施、学生练习、观察与休息、学生互相帮助与保护等5项(表8—4)。 课中某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称为专项密度,如教师指导的密度、课组织措施密度、学生练习密度等。 1.教师的指导:包括教师的讲解、示范、纠正错误、演示教具和个别指导等。 2.组织措施:包括整队、调动队形、搬运安装、分发和收回器材等。 3.学生练习:包括教师规定的练习和自我练习。 4.学生间相互帮助、观察、讨论、分析等。 5.休息:指学习后必要的休息和必要的等待时间。 对于体育课而言,上述五种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并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任务,各种活动分别占有不同的份量和比重。一般是教师指导约占15-20%左右;学生练习约占30-50%左右;组织措施约占10-15%左右;学生的观察、帮助约占12-25%,但这只能作为参考,不可照搬。应注意根据课的具体目标、教材性质、学生人数、场地器材、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 课的密度安排是否合理,即是否有效、合理地使用体育课的时间,直接影响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体育课密度的安排与调控 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下列要求: 1.教师在课前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特点、教学条件等情况,合理地确定和安排各项活动的时间和分量,要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准备。如新授课,教师指导的比重就相对大一些,而复习课则学生的练习时间相对多一些;再比如,强度小的教材(武术、技巧、长跑等),要比强度大的教材(短跑、投掷等),练习时间相对长一些等等。 2.改进和提高课的组织水平,严密教学组织,对场地器材设备摆放要便于教学,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课中各项教学活动的队形变换和分组方法,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措施和队伍调动。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巧。教师的讲解要力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示范要正确而有目的;要合理安排练习的次数和休息的交替。可以组织学生再合理的休息时间内进行观察、互相帮助与保护、议论等,以减少消极的休息时间。 4.加强思想教育,养成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开展批评、表扬,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运动负荷分析

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分析 关键词】体育课 关键词:体育课;运动负荷;脉搏频率 当进行体育锻炼时,体内代谢过程比平时大为增加,能量消耗增加;锻炼后,能量物质的恢复更充分,可达到比锻炼前更高的水平,各器官系统功能增加,这是体育锻炼增加体质的基本原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某高校大学一年级某班60人,以1次体育课为例进行运动负荷监测。 1.2 方法 分别测定课前安静时、课的开始部分、课的基本部分及结束部分脉率。课开始的准备部分为9 min;课的基本部分为27 min,分别测第2、7、12、17、22、27分钟脉率;结束部分为4 min。 以每分钟脉搏平均值为基础,以课的每分钟平均脉搏数、各部分每分钟平均脉搏数、主要教材的每分钟平均脉搏数绘制脉搏测定曲线图,计算平均生理负担量和生理负荷量等级,确定生理负荷量指数。要特别注意课前安静时脉率,尽量设法排除课前影响脉率的各种外部因素,否则,计算出来的生理负荷指数可因安静时的脉率的上升而偏低。 2 结果 课前安静时脉率为80次/min;课的开始部分脉率为100次/min;课的基本部分第2分钟脉率为128次/min,第7分钟脉率为130次/min,第12分钟脉率为142次/min,第17分钟脉率为158次/min,第22分钟脉率为178次/min,第27分钟脉率为140次/min;结束部分脉率为100次/min。 通过分析得知,此次体育课的平均生理负荷量脉率为133次/min,已知课前安静时的脉率是80次/min,所以生理负荷指数为:128/80=1.6。通过对照运动强度指数评定表可知,这次课的生理负荷量等级属于中等。 3 讨论 一般来说,心、肺功能锻炼的最佳运动强度是在心脏每搏输出量的最大范围内,多数在140~150次/min之间。如果脉率超过180次/min、运动时间达20min以上,约需12 h才能恢复。所以,一般体育课中的最高脉率以不超过180次/min为宜。体育课的密度一般在25%~45%之间。

体育课的密度

体育课的密度与心率测量方法 一、体育课的密度 课的密度分为综合密度和专项密度。综合密度(也称一般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实际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一节课中的各项活动有:教师指导(如讲解、示范、演示教具、纠正错误等);学生做练习;相互观察与帮助;练习后的必要休息;组织措施(如整队、交换作业地点的调动队伍)等5项。这些活动中某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成为专项密度。如教师指导的密度、组织措施的密度。 运动密度(又称练习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 二、测定与分析体育课密度步骤与方法 1.准备工作 (1)研究教案,了解每节课的目标、内容和组织方法 (2)明确测定者之间的分工,一般2—3人一组,1人计时,1人记录,1人分析。 (3)准备好测定密度的登记表、计时表及必要用具。 (4)选择好测定对象(一般选择班级中中等水平的学生) 2.测定和数据整理工作。测定密度是以一次课实际所用的时间来计算。从上课开始到下课结束为止,以秒为单位,把课中各项活动的时间全部记录下来。 测定时要注意:上课开始先按动一只表,以后是两只表同时按动,一走一停;报时后及时回表;应认真地、准确地测出各项活动的时间,记录着将进行教学的内容,每次活动的实际时间,合理、不合理使用的时间,及时准确、认真地记录在“教学活动内容和时间使用情况记录表”相应栏内。课一结束即将测得数据资料加以归纳整理,按各项目分别登记在课的密度测定表内。

表一:教学活动内容和时间使用情况记录表 表二:综合密度登记表 3.统计与制图

(1)统计是先把各项活动时间相加,如教师的讲解、示范、个别指导等,运用时间共500秒。 (2)把一堂课的时间化成秒,即:40×60=2400秒 (3)计算某项所用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教师指导时间÷全课时间×100﹪=500÷2400=20.8﹪ 4.练习密度的测量与计算方法。测定练习密度的方法与测定课的综合密度的方法基本相同。从上课开始到下课为止,记下学生实际练习时间。记录时,可按表三逐一填写,以便做出更详细的分析。 表三:体育课练习密度登记表 凡在课中有目的地用于学习、巩固、提高技术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练习时间,均应算作练习时间,其计算方法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大体如下:(1)基本体操:包括徒手操、棍棒操、武术操、一般发展练习等。如先讲后做,做动作算练习时间;边讲边做,整个过程算练习时间。跳绳、攀登、爬越、负重搬运和角力,从动作开始到结束算练习时间,不算中断等待练习的时间。 (2)技巧、支跳、单杠、双杠:从开始姿势到结束姿势算练习时间。如跑步、正步出入队列,也算练习时间。 (3)跑:从预备姿势(各种起跑姿势)开始,到终点缓冲过程算练习时间。由终点回队,如要求跑(或慢跑)会,或走跑交替,也算练习时间。 (4)跳跃:从开始姿势到落入沙坑或垫子算练习时间。归队算法同跑教材。如在平地上跳(无沙坑或垫子),酌情计算。 (5)投掷:从开始姿势到投出器材后,身体恢复正常姿势为练习时间,出入队同跑教材。拾回投掷器材时,如要求跑步也算练习时间。 (6)球类、游戏、比赛:单个动作教学,一般只算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为练

学校体育 测负荷、密度表

体育课运动负荷测定表 任课教师: 课的部分 测定时间 测定时练习内容 脉搏次数 备 注 课 前 5 安静时 62 基 本 正 常 准备部分 3 整队 66 5 慢跑 78 10 徒手操 78 基 本 部 分 12 徒手操 84 14 讲解、示范 94 17 8字绕膝练习 96 20 运球练习 108 23 纠正错误 96 25 练习 114 26 练习 126 27 讲解 96 30 开始行进间运球 96 32 行进间运球 114 35 教师讲解 96 37 完整技术练习 132 结束部分 40 整队 120 41 整理活动 108 45 下课 90 课 后 5 恢复脉搏 84 教学内容:篮球行进间运球 任课教师:李晨 受试者:学生-体育委员 平均脉搏:97次/min 根据曲线图波动状况分析运动负荷为一般水平,有效的达到增强体质和掌握体育技能技 78 94 96 96 108 114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min 次min 体育课运动负荷脉搏测定曲线图 132 126 97

术的目的,脉搏曲线波动过大,说明每次练习的间隙时间过长,所以应该更注重合理分配练习与间隙时间,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体育课密度测量表 教师:李晨 部分 顺序 教学活动内 容 各项活动名称 活动结束时间 合理时间 不合理时间 备注 指 导 练习 措施 互帮 休息 开始 部分 1 整队 √ 1min 14:40—15:25 2 慢跑 √ 3min 3 徒手操 √ 7min 基 本 部 分 4 教师讲解、示范 √ 12min 5 纠正错误 √ 12min 6 教师组织 √ 13min 7 学生观察 √ 13min 10s 8 带球上篮 √ 16min 9 整队 √ 16min 10 观察 √ 16min 11 带球上篮 √ 17min 12 换队形 √ 18min 5s 13 观察 √ 19min 3s 14 带球上篮 √ 20min 15 集合 √ 20min 16 教师讲解 √ 21min 20s 17 正确示范 √ 21min 18 讲解 √ 21min 5s 19 变换队形 √ 22min 10s 20 观察 √ 23min 15s 21 整队 √ 23min 2s 22 教师讲解示范 √ 26min 40s 23 布置场地 √ 26min 24 教师讲解 √ 27min 10s 25 观察 √ 32min 1min 26 练习 √ 34min 27 纠正错误示范 √ 34min 结束 部分 28 教师讲解 √ 35min 29 集合 √ 36min 30 放松 √ 39min 31 总结 √ 43min

何提高小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反思)

何提高小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 体育教学反思 ●一、课的组织结构要严密 充分利用一堂课40分钟,必须周密考虑整节课中的各个环节来合理安排时间,使小学生有较多的时候进行练习。因此,教师除对教材做到深刻的理解之外,必须全面考虑场地与器材的布置,分组的安排,队伍的调动,各个部分内容的选择都要根据基本部分的内容、任务和小学生的实际,使之前后很好的衔接。做到从课的开始到结束部分有次序地顺利进行。例如:队列、队形变换,就要适合场地、器材与分组安排练习,以合理调动队伍。在准备部分,除根据一般原则外,还要考虑基本部分(如新授排球双手正面垫球技术)教学的需要,可以选择引导性练习作为它的内容的一个方面,如集体徒手原地模仿练习垫球等动作。使准备部分的内容紧密地衔接了基本部分的内容,既节省了时间,减少了队形变动,又提高了密度。 ●二、突出精讲多练 精讲要正确,突出重点,层次清楚,语言精练,才能保证有足够时间给小学生多练。因此,教师必须熟悉大纲吃透教材,还必须充分了解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讲解要注意语言形象直观主动。如对低年级教材,“技巧前滚翻”可比喻象小皮球能滚动,从而提示小学生因身象球形,又如高年级教材“双手正面垫排球”突出重点,言语要精练,提出“一插、二夹、三提”术语。 ●三、充分运用启发式

启发式教学能激发小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是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途径之一,启发用得好,能使小学生在最短时间明确动作要领,有语言启发,用语言讲解比喻,使小学生了解动作要领;有示范性启发,可用各种教具、挂图、模型、录相等,以及教师本身动作的重点示范。例如教“投掷垒球”其要点;“蹬、转、挥臂,最后用力,教师可以慢动作重点示范。例如:教弯道跑技术,可以比喻乘坐公共汽车转弯对人体姿势的不同而形成不同情况、以使小学生了解跑弯道的身体向内倾斜,摆臂时右臂大于左臂摆动,从而克服离心力的要领。 总之,体育课上的启发有多种形式,合理运用启发教学,要抓住动作的难点和关键,使学生对教师的示范,指导一点即通,心领神会,从而增加体育中有效的训练时间。 ●四、多采用连续教法 专教师边示范,学生边练习,教师边揭示小学生边纠正。这种方法既能提高小学生注意力,又能训练反应。特别在准备活动进行徒手操练时(或持器械操),因动作一般比较简易行,更显得实用。教师进行领做,学生跟练。尽可不必进行示范讲解而后再做,(个别复杂动作例外),在新授教材时有很多内容也可采用此法。如学生单手运小篮球,可进行原地模仿徒手练习,采用连续教学法,效果比较好,能节省时间,又增加课堂的练习密度。 ●五、合理运用循环练习 循环练习优点: 1、解决器材不足,人数多的矛盾;加大运动量和练习密度。

中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中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一定的技巧水平,能使所教的对象通过体育教学,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教师要从实处做起,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节课的准备工作,上好每一节课。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国家提出的培养合格人材的标准。 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繁多的体育课准备工作之一,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说,如何准确地预计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就成了一个需要很好地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工作中往往是难以掌握好的。多年来,通过认真总结,有了一定收效,使得体育课安排合理,学生上课积极性高,效果显著。具体做法如下:体育课的密度是指课内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同课的总时间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中学体育课一般为45分钟,合理运用时间的41分钟,那就是:课的密度:41/45×100%=91%课间时间我们可分为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组织措施、观察与帮助等。课间各项活动占多少时间没有固定的比例,但从体育教学过程特点和任务出发,学生的实际练习和教师指导活动应占主要成分,力求用最少时间进行组织教学并减少其它不必要休息等时间。?如:学生练习时间为840秒,那么一节课时间合成秒后即:45×60=2700秒,计算学生练习时间与上课总时间比例,演算公式为:(学生练习时间)÷全课时间=(840/2700)×100%=32.1%所以力求一次课学生练习时间在百分之三十五左右。我们知道一堂课中学生做练习总时间与课的总时间比例为课的练习密度,?那么在45分钟的一次课中准备活动练习时间为6分钟;基本部分练习时间为13分钟结束部分练习时间为3分钟30秒。 科学预计一堂课(体育)的练习密度是一项较复杂、较细致的工作,它受多因素的影响,要准确地预计课的练习密度,就必须解决与此项工作有关的一些问题。

体育课练习密度

体育课练习密度的调节与控制 体育课各部分活动时间的分配不能机械的规定出固定的时间比例,应从这节课的教材特点进行预设,以学生的练习时间为课的主要成分,作为体育教师要精讲多练,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环节,力争练习的时间要达到百分之四十左右(密度),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不但与练习的密度有直接关系,也与强度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体育教师不能盲目的追求练习密度,课的练习密度是否合理,以及活动时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安排调节课的密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备好课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要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千万不能为了追求课的密度,而忽视学生的身体状况,应根据教学的目标和条件,合理的确定安排各项活动时间,如新授课,教师的指导应多一些,练习的时间少些。 2、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体育教学方法应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充分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措施和队列调动。场地教材的布置要便于教学,器材做到一物多用。 3、在教育学生自觉维护课纪律的同时,又不失对其兴趣的提高和积极性的发挥,学生个性的发展应建立在教育目标上的发展,发挥体育骨干学生的作用,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4、体育教学计划性和灵活性,课堂教学的设计应根据教材和教学的目标预设的,实际的教学过程与原教学方案发生不协调现象时,教师应灵活调整原教学设计方案,力求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地安排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当前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注意的问题。 一、组织结构要严谨充分利用一堂课45分钟,必须周密考虑整节课中的各个环节来合理安排时间,使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因此,教师除对教材做到深刻的理解之外,必须全面考虑场地与器材的布置、分组的安排、队伍的调动,各个部分的内容选择都要根据 基本部分的内容、任务和学生的实际,使之前后很好地衔接。做到从课的开始到结束部分有次序地顺利进行。 二、突出精讲多练精讲要正确,突出重点,层次清楚,语言精练,才能保证有足够时间给学生多练。因此,教师必须熟悉大纲吃透教材,还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讲解要注意语言形象直观主动。

如何安排体育课的练习密度

如何安排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转载] 摘要: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指体育课中学生练习的总时间与体育课课时总时间的比值。课程改革之后,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评价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和掌握运动技能情况的重要指标。本文从教师的讲解、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组长的带头作用等方面来阐述怎样在体育课中合理的安排练习密度。 关键词:练习密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指体育课中学生练习的总时间与体育课课时总时间的比值。新课程改革之前,评价一节体育课的重要指标就是练习密度和平均心率。课程改革之后,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评价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和掌握运动技能情况的重要指标。 一、练习密度的特点 (一)课的种类 体育课可以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新授课和考核课的练习密度要小点,复习课和综合课的密度要大点。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不同运动项目,练习密度不同,同一运动项目,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同,练习密度也不同。新授课中,教师的讲解示范比较多,学生的练习时间比较少,练习密度随之减少;在复习课中,教师组织学生练习的时间比较多,练习密度也随之增加。同一运动项目,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同,练习的密度也不同,重复练习法和循环练习法可以比较多的增加练习密度,而观察法和对比法练习密度就小了。 (三)组织形式 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练习密度也会不同,例如,水平一的走的教学中,一定距离的集体练习比分组练习的密度大很多;在投掷新授课的教学中,借用纸球的器材,围成圆圈向内投掷,比两列横队对投的密度大些,教学的组织形式,应根据课的类型,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安排。 (四)场地器材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还与场地的大小,器材的多少密切相关。同一运动项目在比较大的场地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其练习密度也不同,例如水平二的跳跃课中,可以采用循环练习的方法,即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增加学生的练习密度;器材多,每人一个器材肯定比两人及两人以上的练习密度大。 二、建议 (一)教师的讲解要言简意赅 体育课中,教师的讲解要简洁明了,在教技术动作的时候,尽量通过顺口溜、口诀和单个字来表示各个单个动作,讲解语言言简意赅,由易到难,可以利用几个同学做示范、挂图等方法使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避免长时间的讲解,致使学生的练习时间减少。因此,教师不仅要专研教材,而且要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例如学生学习走直线的时候,可以把跑道的直线当作独木桥,同学们要不走直线就会掉到独木桥下面,被鳄鱼吃掉;又如学生在学习走的手臂摆动时,可以教师说“手臂”,学生跟着说“前后摆动”,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更快地学习。 (二)教学方法要新颖 目前,各学校都存在着人数多、场地小、器材少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些特点合理地创编新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练习密度,增强学生的体质。例如在学习双手头后向前抛实心球时,学校的场地小,器材少,这时教师可以把废旧的报纸折成假的纸球,这样在练习的时候,不仅可以人手一个,而且可以增加练习次数,更能避免在练习中发生的安全事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 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一定的技巧水平,能使所教的对象通过体育教学,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教师要从实处做起,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节课的准备工作,上好每一节课。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国家提出的培养合格人材的标准。 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繁多的体育课准备工作之一,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说,如何准确地预计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就成了一个需要很好地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工作中往往是难以掌握好的。多年来,通过认真总结,有了一定收效,使得体育课安排合理,学生上课积极性高,效果显着。具体做法如下:体育课的密度是指课内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同课的总时间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中学体育课一般为45 分钟,合理运用时间的41分钟,那就是:课的密度:41/45 X 100%= 91%课间时间我们可分为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组织措施、观察与帮助等。课间各项活动占多少时间没有固定的比例,但从体育教学过程特点和任务出发,学生的实际练习和教师指导活动应占主要成分,力求用最少时间进行组织教学并减少其它不必要休息等时间。如:学生练习时间为840 秒,那么一节课时间合成秒后即: 45X60=2700秒,计算学生练习时间与上课总时间比例,演算公式为:(学生练习时间)*全 课时间=(840/2700)X 100% = %所以力求一次课学生练习时间在百分之三十五左右。我们知道一堂课中学生做练习总时间与课的总时间比例为课的练习密度,那么在45 分钟的一次课中准备活动练习时间为6 分钟;基本部分练习时间为13分钟结束部分练习时间为3分钟30 秒。 科学预计一堂课(体育)的练习密度是一项较复杂、较细致的工作,它受多因素的影响,要准确地预计课的练习密度,就必须解决与此项工作有关的一些问

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

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九年级(1)(2)(3)三个班体育课教学, 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主要包括脉搏、心率、心脏恢复率等概念、适宜运动心率的计算、判断方法、运动心率和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方法、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方法等具体内容。 3.教学内容分析:所谓运动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在锻炼时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人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人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十分不利。因此,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4.教学目标: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内容,但由于内容较多,又具有一定的操作性知识学习的特点,建议教学中可在以教师重点讲解有知识点的基础上,把有关内容的深入学习与实践课的教学相结合,如在进行实践课耐久跑的教学前,可事先要求学生对有关适宜运动心率的计算、判断方法、运动心率和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方法、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方法等具体知识点进行预习,而在耐久跑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己测出跑后即刻的脉率指标,并与“适宜运动脉率”的公式计算出的自己的适宜运动脉率相对比,进而评价和调整自己练习时运动负荷。在持续的耐久跑练习结束后,再让学生测出自己运动结束后1分钟内的脉

率,并计算自己的心脏恢复率水平。最后对怎样判断引导负荷大小内容的教学,学生一般都能看懂,建议教师结合活动园地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完成。 5.教学难点分析: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知识,检测运动负荷的方法,学会科学地参加体育活动 6.教学课时:2课时 7.教学过程: 在体育锻炼中,运动负荷太小,还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运动负荷过大,则容易引起运动性疲劳,影响健康。那怎样判断运动负荷的大小呢?我们可以通过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判断自己的运动负荷。 一、检测运动负荷的简便方法 测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 心脏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动力器官,我们全身流动的血液全靠心脏这个“马达”来推动。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它是心脏功能的一种表现。 随着心脏的跳动,在特定部位皮肤表面可以摸到的动脉搏动称为脉搏。早正常情况下,脉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即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脉率受年龄、性别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女性比男性快,儿童比成人快。成人安

方案-中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中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体育课是中学生的必修课。检查和衡量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测定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依据。 \xa0\xa0\xa0 近两年我们对伊盟的初、高中7所城镇中学的体育课进行观摩测试。运动密度采用电子秒表计算每节课的实际练习时间,生理负荷采用心率遥测仪,对无疾病、没有经过训练、心率在60~90次/分的学生中,跟踪在课前、课中、课后测试。 \xa0\xa0\xa0 经过测试分析,7所学校12节体育课平均练习密度为:初中11.1%、高中19.3%,课的基本部分练习密度为初中16.7%,高中16.7%。平均心率初中为118.3次/分(男),102.4次/分(女);高中111.9次/分(男),125.4次/分(女);平均心率指数初中为1.4(男),1.5(女),高中1.4(男),1.5(女);各年龄段,各年级体育课密度和负荷的限定质,根据科学鉴定和学生体质情况一般为,13-16岁(初中)平均心率130-150次/分,平均练习密度25-30%,16-18岁(高中)平均心率,140-160次/分,平均练习密度30-40%。如果能按照这些数据 教学,学生的心身就会得到健康 ,教师就会较圆满地完成大纲所要求的教学任务。像呼市地区中学体育课的平均心率指数1.45,平均心率144.3次/分,平均练习密度38%,基本达到大纲要求。伊盟地区中学的体育课各项指数不但低于呼市,而且也低于各年龄段所规定的基本指标数,不难看出伊盟地区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水平低于呼市。 证明,低了就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身健康,也不利于完成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学器材的短缺,场地、气候等客观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责任心差,业务素质低,不能依据学生、场地、器材和气候等实际,科学地设计教案,预估并基本保证每节课学生所能承受的密度与负荷。 \xa0\xa0\xa0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体育教学随着年级的提高,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技能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初中学生的生理负荷运动密度要低于高中。当然学生的 素质的差异,其生理负荷的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体育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生理去组织教学是主要的。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xa0\xa0\xa0 一、需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如教学 、场池、器材、师资等,体育课的全课平均练习密度为30-35%,平均心率为130-140次/分,平均心率指数为1.4-1.5之间(指伊盟地区)。根据所处地区和学生实际情况密度与负荷的指标数有适当的伸缩幅度也是允许的。 \xa0\xa0\xa0 二、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低,业务素质差,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科学性,教学设备短缺,场地不标准是体育教学质量低的直接原因。为此需要 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尽最大力量增添体育设备和器材,逐步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投资,下最大决心对体育老师分批分期进行培训,提高其教学能力与业务素质。 \xa0\xa0\xa0 三、需建立健全严格的考核制度、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事业心,责任感,提高教学能力,并激励其出主意想办法,自制器材,修建场地,逐步完善体育设备。 \xa0\xa0\xa0 四、需按照教学大纲,结合本地区实际,改变传统教法。例如,将原男、女生合班授课制改变为男、女生分班授课制。这可以依据男、女生心身发展特点和生理接受能力适当地调整大纲的基本教材,增加选用教材。像舞蹈、韵律操、身体素质练习,游泳、滑冰、武术、摔跤等。采用这种方法,选用教材可占总课时的40%左右。教法也可运用分组轮换和讲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交替进行。这样不但弥补器材不足,而且可以从不同角度提高课的运动密度与生理负荷,从而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能圆满完成体育课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