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

第一讲随堂练习:

(1)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是谁的观点:凯洛夫

(2)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来自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3)当代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关系是:既独立又依存的辨证统一关系

(4)国文教授法时期是:1918-1924

(5)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拉特克、夸美纽斯

(6)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内容和结构体系要做到“四个基本”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

(7)“语文教育学”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教育学——学科教育学——语文教育学

(8)“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9)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开展语文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教育实践,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管理、研制和应用

(10)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三大课程流派:学科中心课程论、人本主义课程论、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1、语文教育学从、1902(1903)年钦定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开设的“教育学”中有“各科教授法”开始,经历了国文教授法、国文教学法、语文教材教法、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论。和语文教育学时期。

2、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三大经验是((1)识字教学,(2)文章教学,(3)读写实践;

三大问题是(1) 科举的附庸,(2)识字加读写古文,(3)记诵和模仿;

四大弊端是1)脱离语言实际,(2)脱离应用实际,(3)忽视文学教育,(4)忽视知识教育。

3、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4、现代课程论的基本概念是?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2chapter

(1)《三字经》是谁编写的王应麟

(2)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昭明文选》

(3)语文单独设科是在:1903年

(4)语文名称的确立,国家是接受哪位教育家的建议:叶圣陶

(5)《千字文》是谁编写的:周兴嗣

(6)“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7)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三大问题: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教学内容问题、教学方法问题

(8)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四大弊端: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

(9)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主要有两方面:推动了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了现代文教学模式

(10)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更新教育观念具体地体现在课程标准中的语文课程理念上。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古代“六艺”教学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书相当于现在的语文教学

2“三、百、千”中“三”是指_《三字经》。相传编者宋代的王应麟;“百”指《百家姓》,“千”指《千字文》,相传编者为南朝梁周兴嗣它们是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蒙学教科书。

3、古代的《四书》、《五经》由宋代的朱熹编辑整理,成为明清科举教育影响最大的教科书。《四书》包括

《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4、论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的背景和意义,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在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背景下,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脱离、语文学习与实际运用脱离的现象。经过了用文言文教学方法教现代文、主要教想内容、主要教写作方法、主要教文学作品等发展阶段。现在存在着教学方式模式化和放任自流的倾向思改革方向是加强基本功教学,加强生活化和个性化

3CHPTER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

(4)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

(5)关于“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确定,是由谁确定的:叶圣陶

(6)新课程的价值转型必然导致目标重建,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确立新的知识观、确立新的学生观、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7)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五个领域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8)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导向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管理作用

(9)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突出的新的教育思想: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10)口语交际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综合性、情感性

1、有人认为,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否。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不但包含思想性,还包含情感、美感,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等多方面的内容,单指思想性是不科学的。

2、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语文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方面坚持采用灌输的方式是对的。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否。应采取寓政治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使学生受到教育。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此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你赞成哪一种提法,为什么?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只是“语文素养”中的一个方面,它不能包含全部语文教育内容,语文素养”能含概语文教育的全部内容,因此,用“语文素养”取代“语文能力”是科学的。

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互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实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第四讲随堂练习:

(1)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哪个文件决定实行分科教学:《学务纲要》

(2)20世纪后半期第一套语文教学大纲,是一套较为规范、完备的分科式语文教学大纲:《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初中、高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

(3)正确阐述了语文教学中的“道”和“文”不可分割的科学辩证关系的文件是:《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4)1923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了哪个文件是我国具有体现各学科教育思想的指导性文件的开始。:《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

(5) 1956年《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和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具有开创意义的特点是:

突出了文学教学和语文知识教学、教学内容易于抽取线索,形成序列、教学目标明确,头绪清楚、知识系统性强,覆盖面广、提出了教学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6)首次把课程分为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两类,打破了单一课程的格局的大纲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

(7)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从哪三方面来理解:课程功能从主要关注怎么教转向主要关注教什么、课程价值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课程目的从主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8)现代语文教材的内容有四种要素构成: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系统,助读系统

(9)教师灵活运用,适当调整教材的方法有:在历史性的教材中注入新的观点、自组单元,显示新意、适当抽换教材

(10)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

1、我国古代语文教材的基本形式是:文章选编最有代表性的两部文选是:(1)《昭明文选》(2)《古文观止》

2、我国20世纪30年代语文教材发展的明显趋势是:编进了语文基础知识和练习设计的内容。最有代表性的两套教材:是(1)1934?年王伯祥编《开明国文读本》(2)1935年夏丐尊、叶绍钧全编《国文百八课》

3、论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的背景和意义,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在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背景下,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脱离、语文学习与实际运用脱离的现象。经过了用文言文教学方法教现代文、主要教思想内容、主要教写作方法、主要教文学作品等发展阶段。现在存在着教学方式模式化和放任自流的倾向。改革方向是加强基本功教学,加强生活化和个性化。

4、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

壬寅学制: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废科举兴学堂的诏令,但未施行。癸卯学制: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废科举兴学堂的诏令,开始施行

5chapter

1)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现语文学科性质特点,适应社会需要

(2)我国古代的文章评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和发展:评点法

(3)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

(4)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5)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引导、指点和指向

(6)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1、语文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7)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适应社会需要

(8)语文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1、教学内容要恰当2、教学内容要充实3、教学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明确。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应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

(9)语文教学行为主体是:学生

(10)教案的特点有: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1、学校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与重构的形式有哪几种?

(1)凭借语文教材,看、问、想、独特体验,叙说发现。(2)利用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图文并茂的“读读——说说——画画”,诗歌可以“读读——背背——唱唱”,童话故事可以“读读——讲讲——演演”。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发展语言,激发想象。(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写字比赛、查字典比赛、词语接力比赛、成语故事比赛、诗歌背诵比赛、主题讲演比赛、以及警语收集评比、报刊剪摘

注评、社会调查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2、语文课程目标设计的内容

①识字与写字②阅读③写作④口语交际⑤综合学习。

3、社区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与重构形式有哪几种?

(1)联系生活学语文,比如鼓励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发现问题学写建议。(2)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学会整理调查报告。(3)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区服务,比如为老人读报,上街纠正错别字,报道新人新事新气象,自办手抄报、黑板报

6chapter

(一)斯霞“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的确优点是:(1)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汉字规律;(2)强调语言环境,有助于儿童语言和智力的发展;(3)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二)开展对外汉字教学与研究的意义是:1)可以直接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为弘扬民族文化,让汉语走向世界服务。(2)可以为我国小学识字教学提供参照系,使二者互相促进。(3)通过内外汉字教学差的对比,拓展视野,帮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重新审视汉字与其它文字,促进文字学理论的研究异

(三)对外汉字教学与我国识字教学的区别是:1、教学性质不同2、教学对象不同3、学习基础不同4认知模式有别5、出现偏误不同不6、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不同7、教学周期长短不同

(四)常见的对外汉字教学法是:1、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3、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

(五)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是:杜绝幼稚化、喧染汉字神秘难学、正刺激与负刺激

(六)我们研究的汉字教学方法是:科学化、艺术化与信息化

(七)识字教学的科学化艺术化与信息化的基本目标,就是使汉字教学做到教师一语道破,学生终生不忘, 基本方法是:形象展示法、字理讲析法、系统归纳法

(八)课程标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在识字写字方面的特点是

(1)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作用,把识字与写字教学与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价值的熏陶结合起来。(2)在“量”和“质”两方面都有了明确的标准。(3)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提高了对写字的要求

(九)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在7-9年级的要求是:(1)能熟练的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十)识字与写字教学的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频度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2)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的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1、我国古代识字教学具体表现为(1)集中识字(2)韵文化(3)正确处理识字教学与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

2、新课程标准将汉字教育单列为一个教学领域,并且把常用的术语“识字教学”改为“识字与写字教学,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1)继承汉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是非常重视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有许多有代表性的识字教材和成功的经验,在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古代把文化人称作“识字人”。(2)体现了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基础性。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写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着以语言文字为基础工具的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3)具有现实的针对性。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对识字与写字教学重视不够,特别是写字教学更不得力。致使整个社会的识字与写字状况不能适应

学习、生活、生产、科学研究的需要。这种变化明显的体现了重视识字与写字教学、特别是写字教学的语文教育思想。

3、如何正确处理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教育从来是不会脱离政治的。哪个时代的教育,必然或多或少的反映那个时代的主导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点,至少是其倾向或要求;另一方面,语文教育有它自身的规律,如果违背了它,就不但破坏了语文教育自身,而且也使思想教育无法落实。

4、2000年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19家识字教学法的代表介绍了各自的经验,重点介绍了哪7种识字教学法?

(1)集中识字(2)分散识字(3)字族文识字(4)注音识字提前读写(5)字理识字(6)韵语识字(7)电脑识字儿

7chpter

(一)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研读过程

(二)从阅读的途径上看,阅读可分为:书面阅读、屏幕阅读和网上阅读

(三)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1、勤于读书的习惯2、健康读书的习惯3、边读边思边动笔的习惯4、质疑问难的习惯5、使用工具书的习

(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需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3、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

(五)阅读方法朗读、默读、精读、略读

(六)精读训练要注意以下几点:1)全面理解,逐次研读(2)咬文嚼字,融会贯通(3)读思结合,边读边记(4)灵活运用多种精读方

(七)几种常用的阅读教学方法有:评点法、谈话法、讨论法、导读法、练习法、读议讲练法、情境教学法

(八)网络阅读的优势表现在:1、阅读资源的丰富性2、阅读方式的便捷性3、阅读活动的主体性4、阅读过程的互动性5、阅读环境的开放性

(九)网络阅读的弊端:1、对象的芜杂性2、内容的随意性3、技术的依赖性4、费用的制约性5、注意力的散乱性

(十)网络阅读的形式有:1、主题性网络阅读2、延伸性网络阅读3、创造性网络阅读4、交互性网络阅读

5、随意性网络阅读

1、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1、(1)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知识(2)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

2、阅读能力构成的要素有(1)作者生平(2)写作缘起(3)时代背景(4)社会影响

3、略读训练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把握大意,抓住重点。(2)提高阅读速度。

4、重点分析包括? 特点,要点,难点和疑点。

8chapter

(1)学生写作积累材料的基本途径是:(1):细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2)写作训练的任务有:育人训练、积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训练、技能训练

(3)用语要适应语言环境,写作时候考虑具体的时间、地点、场合、上下文的精神,考虑到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考虑到文章体裁的特点等因素指的是:得体

(4)作文批改的几点要求是: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多批少改;内容兼顾形式

(5)立意要努力达到的要求是正确、深刻、新颖

(6)选取重点材料应注意的几点是:真实、典型、新颖

(7)写好作文批语的要求是: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表扬、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批评、选择恰当的句式写评语

(8)想象作文训练的方法是:关联式想象作文、扩展式想象作文、假想式想象作文、寓意式想象作文、科幻式想象作文

(9)自主作文训练包括自由拟题作文、课外自由写作、网络写作

(10)写作教学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是:教师引导,学生定向;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评改,互相沟通

1、写作技能训练包括哪几个部分?

审题能力的训练2.立意能力的训练3.选材能力的训练4.谋篇布局能力的训练5.运用表达方式能力的训练6.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7.修改文章能力的训练。

2、命题具有可述性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举例说明借助语文教材命题的常用方法。

命题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借语文教材命题常用的手法有:(1)意境借鉴,如《荷塘月色》——《校园一角》;(2)文体变通,如散文《银杏》——说明文《银杏》;(3) 评论,如《孔乙己》——《一个充满笑声的悲剧》;(4)纵向引申,如《项链——在今天的社会里还有类似的故事吗?》(5)横向扩展,如《啊,假的!——路瓦栽夫人获悉假项链的一瞬间》,对其神态举止的强烈反应可作各种想象:或呆坐路旁,木然无语;或悔恨交加,痛不欲生;或捶胸顿足,当场晕倒。又如《柔石狱中学德文》,课文中只是柔石给鲁迅先生的信中提到一句,要写出具体的情景,也得根据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狱中的具体环境去想象。(6)利用插图。如《墓地上的夏四奶奶和华大妈》。

3、为什么说听和读是说和写的基础?

听和读是吸收,说和写是表达。

4、作文和作文教学的性质是什么?

作文是写作练习,作文教学是写作训练。叶圣陶说:“学校里作文为的是练习写作。”(《文章例话》第2页,三联书店1983年版)。即学生的作文是写作练习,作文教学就是写作训练。

9chapter

(一)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有规范口头语言、规范口语交际的语义、规范口语交际的语法

(二)良好的口语交际的态度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表现,主要表现有:耐心专注的倾听、自信负责的表达、语音辨识力、话语记忆力、话语理解力、话语评判力、口语表达能力

(三)口语表达能力包括:内部组码能力、语言编码能力、定向发码能力,将思维转化为有声语言

(四)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情境性、互动性、综合性

五)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是:整体性、自主性、开放性

(六) 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式是:探究性学习

(七)综合性学习一般有三种形式:1)综合语文课程的各个领域,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2)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整合。(3)学校与家庭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八)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应该避免两种倾向:一是教师对学生的活动不放心,不敢放手,过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替学生选择课题, 替学生分组,替学生拟订方案等等,做了大多不属于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二教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旁观者,彻底放手,基本不给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不指出学生的偏差和错误,不控

是制活动的发展节奏,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九)复述可分为哪三种形式: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十)综合性学习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一)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二)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三)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除了必要的指导外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四)加强计划性。(五)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1、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的区别有?

(1)听话、说话是指交际的一方,即信息的接受方与发出方;口语交际是指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话语,同时要适时接过话题,做出反应,你来我往,言语交锋。(2)口语交际教学比听话、说话教学更具有实用性。口语交际是生活中的实际状况,教学的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课堂上学的,正是生活中要用的,具有实用价值。(3)口语交际需要更全面的交际技能。既然是面对面的接触、交流,就不仅需要听说技巧,还需要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达意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单方的听话、说话,只停留在接受和表达能力上,忽视了接收和表达的深层次的个人情感、文化背景、生活经验等内在因素。

2、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整体性是指什么?

先是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综合,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较高层次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是各个学科的综合。最高层次是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是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综合。

3、语文综合性学习第四阶段的目标是什么?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4、综合性学习目标具有的特点是什么?

(一)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知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在综合性活动中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三)让学生体验成功。(四)强调过程和方法。(五)教学评价的重点是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10chapter

(1)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叫做:记忆

(2)当人和外界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使各种智力因素活动起来的心理力量,叫做:动机

(3)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4)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有:动机、兴趣、感情、意志

(5)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一般都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外力冲击产生的动机、个人发展需要产生的动机、

社会发展需要产生的动机

(6)动机教育的主要方法::通过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培养良好动机;通过树立远期的和近期的学习目标激发动机;通过正确的评价,强化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相互结合和相互转化。

(7)语文教学中培养和训练想象力的主要方法有:语言描述、设置场景、设置悬念

(8)“为学生服务”主要的三项要求是:要求教师具有法制意识和民主意识、要求教师精心培育每一个学生、要求教师工作适应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9)教学语言的特点:规范性、科学性、艺术性、和谐性、交流性

(10)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

1、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根本条件是什么?能体现什么教育原理?

最主要的是两条:(1)课上得好,(2)对学生态度好。共同体现了一条最根本的教育原理: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这种爱不是偏爱,不是私爱,也区别于母爱和父爱;而是为祖国、为人民、为人类、为事业的爱。所以这种爱总是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热情关怀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2、通过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最主要的是内容切实、系统而又有生动活泼的形式,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为教学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使学生感到这个学科值得学习,经常感到有惊人的发现和强烈的感染;但不是靠说教,而是靠内容和形式。

3、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什么?师生劳动的有效配合

4、什么叫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各有什么特点?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愈明确,集中程度愈高,大脑皮质上的中心兴奋点愈强,相关兴奋点之间的联系愈活跃,心理活动就愈强烈,愈有效。注意有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无意注意是自发产生的,无需主观努力,兴趣和感情起主导作用,不易造成疲劳,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和能力;但持久性差,不易控制,遇到困难或干扰就会消失或转移。有意注意是根据某种需要产生的,需要一定的强制性,动机和意志起主导作用,沿着预订的方向持续展开,能使学生在有规律的活动中学到知识和能力;但脑力劳动强度大,容易产生抑制和疲劳。课堂教学中主要利用有意注意,也要利用无意注意作适当调剂。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适当配合,也是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的重要途径。自控能力是意志品质的核心,是获得成功的内在因素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例如,能够有规律的生活,能够在“无限制”的条件下控制自己看电视等娱乐活动时间的学生,被认为是意志品质优良的学生,是有发展前途的学生。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考试 复习资料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复习资料 一、选择填空题 1、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 2、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学科分支,研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做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3、《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4、“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乐经》。 5、语文课程目标的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显性呈现(横向)。 6、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隐性线索(纵向)。 7、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确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包括的五项内容:“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8、语文教材有泛指、特指和专指三种不同的概念。特指根据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供语文教学中师生使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习题册、练习册、教学挂图、音像教材、教学软件、选修教材、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等。专指在上述的语文教材系列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语文教科书,即课本。 9、语文教材的四个功能:德治启迪、语文历练、语言积累、知识扩展。 10、语文教材的内容有四种要素构成: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助读系统。 11、成功的板书和图示要做到:既是教学内容的艺术展示,又是教学思路的直观体现,能够揭示中心,突出重点,理清思路,启发思考。 12、板书图示的能力要素:1、硬笔书法能力2、一定的制图能力和绘图能力3、版面设计的能力4、文明的书写习惯 13、语文试卷的评析方法:基本方法:借题发挥; 具体的方法:1、抓住一点,讲清一类14、对照比较,讲清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关系3、改变题型,触类旁通。 15、解行识字法的要点:1、解行为本2、偏旁带字3、形音义结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 “语文独立设科”时间和内容 答:时间:1904年单独设科。内容:①随着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制度改革而出现,现代语文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的产物。②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的封闭状态,也带来了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变革。③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奏章学堂章程》,中国历史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史称“癸卯学制”,我国现代教育由此开始。④学制对语文课程的修业年限,课程设置、宗旨,教学任务和时间,教学原则,教材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把语文课程从古代的综合性学科中分离出来,标志着传统语文教育向现代语文教育过度。 2 教学: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其中包括两大类:一是呈示、对话、辅助灯主要行为方式,一是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望等辅助行为方式。 教学论: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做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学记》是最早的教学论专着。 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

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课程论:依据对科学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几个发展阶段。 答:①孕育于教育学时期(1902-1918)②国文教授法时期(1918-1924)③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1924-1939)④语文教学法时期(1939-1978)⑤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1978-1989)⑥语文教育学时期(1989-1997)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1997-) 第二章 1 1963年,张志公发表《论工具》一文。发展了工具论理论。 2 我国古代阅读教学方面的主要经验有:熟读,精思,博览。 3 《国文百八课》是1935年夏丏尊,叶绍钧合编的。 4 “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5 四书五经,《大教学论》,《学记》王筠的《教童子法》朱熹的《朱子教学法》 6我国古代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主要经验有哪些? 答:阅读教学:1熟读,精思,博览2评点法写作教学:1注重基本功训练2多读多写多改3作文从模仿入手4先放后收 第三章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类。总目标有十项,前五项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侧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后五项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下 期末试卷 b讲课教案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试试卷( B卷) (2010--2011学年一学期2011年1月)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专业班级2008级小学教育(本科)1-4班考试时量120分钟总分100 分 注意:1.本试卷共 4 页。试卷如有缺页或破损,请立即举手报监考员更换。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5分) 1.小学阶段应认识()个常用汉字,其中()个左右会写。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写作”、“()”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3.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和评委,系统地述说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4.新课标倡导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5.()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小学阶段,学生要学会()个声母,()个韵母,并熟练认记16个整体认读音节。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和()的重要方式。 8.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表达和()的能力。 二、单选题(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内。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秧苗”的“秧”字第五画笔画名称是() A、捺 B、点 C、撇 D、竖

2.《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二学段学生会写()个左右汉字。 A、2000字 B、2500字 C、3000字 D、3500字 3.《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三学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 A、5万字 B、40万字 C、80万字 D、100万字 4.()是我国小学识字教学中的一种最主要的识字形式。 A、看图识字 B、归类识字 C、随课文分类识字 D、韵语识字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B、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指学生的听说能力。 C、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是学生理解词语常用的方法。 D、汉字的构字规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 6.词语教学的重点是() A、读准词音 B、理解词义 C、正确书写 D、正确运用 7.综合性学习的首要特征是()。 A、实践性 B、自主性 C、合作性 D、综合性 8.从第()学段开始,学生就应学会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A、一 B、二 C、三 D、四 9.“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是第()学段的“写作”阶段目标。 A、一 B、二 C、三 D、四 10.毛笔字的教学要按照()的顺序,加强写字指导。 A、描红——仿影——临帖 B、仿影——描红——临帖 C、描红——临帖——仿影 D、仿影——临帖——描红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打“√”,错的打“×”。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语文只是传承文化的工具,它本身并不是一种文化。() 2.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 3.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低年级要多认少写。 ( ) 4.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是教案的主体部分。() 5.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一、填空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特点包括、和语文学习习惯等几个方面。 2.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和作业系统。 3.建国以来有以下这些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钱梦龙的、魏书生老师的 李吉林老师的等等。 4.编写语文教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________、________、教学过程、________和________等等 5.中学语文教学的阶段目标是从四个方面加以设计的,包 括、、、等内容。 6.语文教学评价具有导向、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7.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 8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三百千”分别是()、()、(),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 9.《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是的 重要组成部分。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0. 教师素质结构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结构和。

二、选择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含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多选或少选答案均 不得分) 1.确定语文学科教学目的的依据是() A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 B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 C社会需要。 D学生的年龄特征。 2.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的阶段是() A引入B介入C展开D结束 3.考试的主要功能是() A促进学习B选择C排名次D反馈 4.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分为() A语法修辞知识B文学知识 C文体知识D读写听说知识 5.《新课程标准》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 A 2500个 B 3500个 C 4500 D 5500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前言】此学习提纲以王文彦主编的教材《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蓝本整理。 语文学科发展? 1.光绪二十九年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产生了新的学制——“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起点,也是语文这门学科独立的起点。《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设“中国文字”科,高等小学堂、中学堂设“中国文学”科。 2.“语文”学科名称的确立:“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语文语文课本之时。 年,语文学科改为“汉语”“文学”分科教学。 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1世纪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式启动。? 语文学科性质? 学科名称的含义:“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是以汉民族言语为核心,以文学教育为重点,包含语言、文学、文章、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学科。 语文学科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的内涵: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基本工具;语文是基础课程,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定义:P84 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基本标准,是规范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P84“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请按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价值理念: 1、一个根本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语文课程性质的二元融合,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融为一体。《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参考答案A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A卷) √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时量 120 分钟开卷闭卷 专业班级 2008级小学教育(本科)1-4班命题教师莫崇芬总分100 分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5分) 1、口头语言;书面语言。 2、工具性;人文性。 3、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识字。 5、教师;文本。 6、60 ;100。 7、写话;习作。 8、互动;交际。 二、单选题(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内。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四、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 16分)。 1.答题要点: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分)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2分)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分)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分)。 2.答题要点: (1)重在鼓励,调动和维护学生习作的兴趣。(2分) (2)尊重学生的个性,不以教师的喜好和统一的模式来约束学生。(2分) (3)讲评要有重点。(2分) (4)习作讲评要和作前指导、习作批改紧密联系起来。(2分) 五、教学实践题(3小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18分,第三题6分,共34分) 1.答题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恰当、具有可操作性,体现三维目标。参考要点: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徘徊、赤裸裸”等词语。(2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分)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细致描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3分) (4)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3分) 2.答题要求:(1)教学过程清楚、有序,能说清楚主要的教学环节。(2)教学过程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各环节的设计应能体现教学目标。此题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酌情给分。参考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理解课题 1、先猜一个谜语:“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2、是啊,时间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复返。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时间的脚步声(播放钟表的滴答声)。此时,半分钟时间又从我们身边溜走了,它轻轻地来(板书:来),又悄悄地去了(板书:去),在我们不经意间,它无影无踪地消失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表达他对时间的感叹的。板书课题:匆匆(提示中间的一点不能少) 3、你能说一说“匆匆”是什么意思吗?课文中的“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时间——日子)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集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专业: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1) 院、系: 任课教师: 学生己数: 印题份数: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姓名: 一、名词解释(20分) 1.阅读教学 2.语文教学原则 3.目标教学法 4.中学语文学科测试 5.语文 二、简答题(30分) 1.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手段应注意哪些问题? 2.作文批改的原则是什么? 3.新世纪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目标有哪些? 三、论述题(50分) 1.聊谈你对"语文学习的外延取生涯的外延相等"这句话的懂得. 2.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基础理想是什么?你如何对待这些理思和这次课程改造? (本试题共1页,本页为第1页) 教研室主任: 主管教学的院(系)领导: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试题 专业: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 院、系: 任课教师: 学生人数: 印题份数: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姓名: 一、名词结释(20分) 1.语文 2.文路同一 3.阅读能力 4.语文自学能力 5.作文批语 二、简答题(30分) 1.简述大语文实践. 2.简述钱梦龙的"导读法". 3.语文教学手腕现代化有何意思? 三、论述题(50分) 1.有人说:"语文教学要给学生一个梦".你有何意见? 2.新时期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什么素质?你击算如何做让自己占有这些素质? (本试题共1页,本页为第1页) 教研室主任: 主管教学的院(系)领导: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试题 专业: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3)

院、系: 任课教师: 学生人数: 印题份数: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姓名: 一、名词解释(20分) 1.语文 2.文以载道 3.阅读教学 4.作文批语 5.教学原则 二、简答题(30分) 1.简述新的《语文课程尺度》中语文教育的总目标. 2.语文课程资源如何开发与利用? 3.如何理解"自主学习"? 三、论述题(50分) 1.谈新的语文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 2.谈阅读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本试题共1页,本页为第1页) 教研室主任: 主管教学的院(系)领导: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试题 专业: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4) 院、系: 任课教师: 学生人数: 印题份数: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姓名: 一、名词解释(20分) 1.课堂导入 2.阅读 3.问题教学法 4.思路教学法 5.启发式 二、简答题(30分) 3.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模块. 4.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 5.作文教学中的育人. 三、论述题(50分) 6.试论新时期语文教师的素质. 7."语文是民族之根"之我睹. (本试题共1页,本页为第1页) 教研室主任: 主管教学的院(系)领导: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试题 专业: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5) 院、系: 任课教师: 学生人数: 印题份数: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姓名:

《语文学科教学论》练习题(含答案)

《语文学科教学论》练习题一 练习题第一套 一、论述 1.试分析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关系。 2.谈一谈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施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3.举例谈谈你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对话关系的理解。 二、案例分析 《花未眠》教学设计(摘录) 江苏省侯集高级中学李莉 (一)导入课程 同学们学过也阅读过许多散文,能否给散文分类,举个例子? 板书:叙事散文《背影》 写景散文《荷塘月色》 师: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类别的散文——说理散文《花未眠》 (板书)作者:川端康成 …… 二、编写教案(共40分)《发问的精神》 练习题第二套 一、论述题 1.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程目标从哪三个维度来设计,这种设计思路与以往语文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设计的思路在理念上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之。 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语文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应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 3.为什么要提倡研究性学习,谈一谈你的理解。 二、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面的案例,试从新课标的角度进行评析这堂课: 杜甫《登高》教学实录 江苏省常熟市碧溪中学周卫鸽 【教学课的缘起】:在与学生一起讨论写秋的古代诗句时,学生举了好多有关秋的诗词名句。从唐代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到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特别有同学提到了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可以说同学们已不仅仅是从写景体现秋季来回答问题,而是大多从秋所蕴涵的感情色彩角度来展开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便萌生了上一节《登高》课堂探究讨论课的想法,借此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诗歌所表现的意图与思想情感,能够既感受到诗歌的形象性,更能领会诗歌思想蕴涵的深刻性,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意识,汲取古诗丰富的营养,为学生课外阅读古诗奠定基础,提高欣赏品位。 导入: …… 三、编写教案《江城子.密州出猎》 《语文学科教学论》练习题二 练习题第三套 一、论述题 1.试分析综合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异同。 2.如何看待多媒体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技术之间的关系,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把握。 3.什么是语文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案例分析题 下面是法国2001年高中毕业会考作文题。法国高中三年级分文、理、经济三科,每科均出三题,考生可以选作一题。 高三文科: (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 (2)能否说“所有权力都伴随着暴力”? (3)试分析休谟论“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高三理科: (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样例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样例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填空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正在兴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是以 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 2.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 、 。 3.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 、 、 和 系统。 4.从阅读过程来看,构成阅读成力的要素是 、 、 、 。 5.《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 ,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中,“三主”是指 、 、 。 7.作文能力一般由 能力和 能力构成。 二、名词解释 1.语文课程目标 2.阅读教学技能 3.情景作文训练 4.课文复述 三、判断 1.从占居优势的倾向来说,语文课是属于抽象型学科。( ) 2.听说训练的内容不仅包括训练听说能力,而且包括训练听说的态度。( ) 3.“讲授”的方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 4.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 5.单元教学过程包括以下阶段:起领,教读,自读,总结和测试。( ) 6.提问的方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 7.光学媒体的特点是能同时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两方面的信息。( ) 8.作文评改应一分为二,以鼓励为主,要少就多改。( ) 装 订 线

9.根据考试的目的和用途,考试可以分为学业考试、水平考试、个别考试。 10.备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备教材,二是备教法。( ) 四、选择 (含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多选或少选答案均不得分) 1.确定语文学科教学目的的依据是( ) A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 B 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 C 社会需要。 D 学生的年龄特征。 2.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的阶段是( ) A 引入 B 介入 C 展开 D 结束 3.考试的主要功能是( ) A 促进学习 B 选择 C 排名次 D 反馈 4.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分为( ) A 语法修辞知识 B 文学知识 C 文体知识 D 读写听说知识 5.《义务大纲》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 ) A2500个 B3500个 C4500 D5500 6.作文讲评的基本方式是( ) A 典型讲评 B 综合讲评 C 专题讲评 D 重点讲评 7.教师的语文专业修养是( ) A 现代汉语修养 B 古代汉语修养 C 文章和文学修养 D 语文教育史修养 8.语文课外活的特点是( ) A 容易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B 容易组织和管理 C 容易与学校各项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互相配合 D 学生参与的自由度大,少受时间、空间与群体活动的限制。 9.《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作文每学期的最少次数是( ) A6次 B8次 C10次 D12次 五、简答 1.阅读教学的导入有哪些类型? 2.魏书生课堂“六步教学法” 3.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方式方法。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A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试试卷(A卷) (2010--2011学年一学期2011年1月)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专业班级 2008级小学教育(本科)1-4班考试时量120分钟总分 100 分注意:1.本试卷共 4 页。试卷如有缺页或破损,请立即举手报监考员更换。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5分) 1.叶圣陶指出:把()和()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2.()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的。 4.汉语拼音教学要注意与学说普通话、()教学相结合。 5.阅读教学是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 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第三学段目标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 7.《语文课程标准》隐去“作文”的提法,将小学低段的写作训练称作“()”,将小学中、高段的写作训练称作“()”。 8.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 二、单选题(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内。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转变”的“转”字第七画的笔画名称是() A、横 B、竖折撇 C、撇折 D、竖 2.《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数量为( ) A、2000字 B、2500字 C、3000字 D、3500字

3.下列汉语拼音书写正确的是() A 、 B、 C、 D、 4.()是我国小学识字教学中的一种最主要的识字形式。 A、看图识字 B、归类识字 C、韵语识字 D、随课文分类识字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B、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C、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少认多写。 D、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是学生理解词语常用的方法。 6.词语教学的重点是() A、读准词音 B、理解词义 C、正确书写 D、正确运用 7.从第()学段开始,学生就应学会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A、一 B、二 C、三 D、四 8.综合性学习的首要特征是()。 A、实践性 B、自主性 C、合作性 D、综合性 9.“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是第()学段的“阅读”阶段目标。 A、一 B、二 C、三 D、四 10.最能综合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是()。 A、识字能力 B、阅读能力 C、写作能力 D、口语交际能力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打“√”,错的打“×”。10小题,每小题分,共15分)。 1.语文教材是唯一的语文课程资源。( ) 2.根据音节的组成情况,音节拼读的方法主要有三拼法和四拼法。() 3.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来分析“停”字字形,“停”字是象形字。()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课后练习答案(精校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课程 课程,一般说来至少有两层含义:在广义上,课程指的是一切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而在狭义上课程则专指学校课程,其基本含义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及其进程。 2、教学 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与学生互相作用或交往的过程;教学将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以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在完成认识对象、揭示规律和指导实践的任务过程中,实现改进课程质量、促进有效教学和提升学习结果,使学生获得幸福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发展的目标。 二、论述题 1.试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以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根据问题的归属分类,有语文课程方面的问题,有语文教学方面的问题,有侧重理论方面的问题,有侧重实践方面的问题等等;根据问题的来源分类,有来自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的问题,有来自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同理论对立的问题,有产生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内部对立的问题,有产生于两种或几种课程与教学理论之间对立的问题等等;此外,根据问题有无价值,分为常识问题和未知问题;根据问题探讨程度深浅,分为表象问题和实质问题;根据问题涉及范围宽窄,分为大问题和小问题;根据问题发现先后,分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问题和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产生的新问题,等等。 2.试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一)“教授法”阶段。1896年,清大理寺少卿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阳公学,由于教员缺乏,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院正式开学上课,开中国师范教育之先河。1904年1月13日,请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实施分科教学,各科教授法应运而生。1913年3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仍规定:开设“心理学及教育学”,其中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史、教授法、学校卫生等科。 (二)“教学法”阶段。1919年,陶行知提出以“教学法”取代“教授法”,以便把研究对象由单独研究教师的“教”,拓展为同时研究学生的“学”。192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令》,正式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 (三)“教材教法”阶段。1939年,教育部颁布《师范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课目表》,将这门学科的名称正式改为“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 (四)“教学法”和“教材教法”并存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的“国语”和“国文”统一更名为“语文”,师范院校相应的开设了“语文教学法”或“语文教材教法”课程。1978年,武汉师院等十二院校编写《中学语文教学法》。1981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师范院校四年制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将该课程定名为“中学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后习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课程——(1)《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课程的定义是:“课业及其进程。”广义指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2)一般说来课程至少有两层含义:在广义上,课程指的是一切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而在狭义上课程则专指学校 课程,其基本含义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及其进程。 【常见的课程定义有六种类型:教学科目、教学活动、预期学习结果、社会文化再 生产、社会改造、学习经验】 2、教学——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过程;教学将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特定的 研究对象和任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以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语文课 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 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 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在完成认 识对象、揭示规律和指导实践的任务过程中,实现改进课程质量、促进有效教学和提升 学习结果,使学生获得幸福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发展的目标。 二、试论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它以语文课程与教学问 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 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1.根据问题的归属分类: (1)有语文课程方面的问题,如: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资源, 等等; (2)有语文教学方面的问题,如: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 教学,等等; (3)有侧重理论方面的问题,如: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目标、语文课程的 基本理念,等等; (4)有侧重实践方面的问题,如:语文教学设计的优化、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语 文学习方法的指导,等等。

语文教学论试题含答案

要求:1、命题一律用A4纸; 2、除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外,题间不留空。 一、填空题10分(每空0.5分) 1、语文教学论的学科特点是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2.、语文教学现象表现为环境性、活动性、关系性三个方面。 3、语文单独设科始于1904年,第一个正式名称是国文。 4、语文学科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 5、杜威是实用主义教学思想的创始人,教育思想是。 6、魏书生以六步教学法著名,钱梦龙提倡做中学的导读法。 7、说课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8、新大纲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 9、评课形式有个别交谈式、集体讨论式和书面评议式。 10、癸卯学制是由清政府颁布并在全国实际推行的学制。 二、不定项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语文教学论属于( D )范畴 A、文艺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教育学 2、最早提出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是(D ) A、蔡元培 B、胡适 C、叶圣陶 D、陶行知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了7—9年级的学生识字数目为(D ) 个。 A、1600—1800 B、2500 C、3000 D、3500 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的总目标共有十项,后五项侧重( A )维度。 A、知识与能力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 D、价值观 5、《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作文每学期的最少次数是(A ) A、6次 B、8次 C、10次 D、12次 6、语文课外活动的特点是(A、C、D ) A、容易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B、容易组织和管理 C、容易与学校各项活动与其他课 程的学习相互配合D、学生参与的自由度大,少受时间、空间与群体活动的限制 7、标志着语文单独设科的是(A ) A、《奏定学堂章程》 B、《钦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C、《国文教科书》的编写 D、《中国文学教科书》的编写 8、语文教学的理论之源( A ) A、夸美纽斯 B、柏拉图 C、赫尔巴特 D、佩斯·泰洛奇 9、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点是( D ) A、创造性、互动性、综合性 B、情境性、单一性、综合性 C、情境性、互动性、复杂性 D、情境性、互动性、综合性 10、创立“三主四式”教学模式的语文教师是( D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

第一讲随堂练习: (1)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是谁的观点:凯洛夫 (2)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来自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3)当代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关系是:既独立又依存的辨证统一关系 (4)国文教授法时期是:1918-1924 (5)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拉特克、夸美纽斯 (6)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内容和结构体系要做到“四个基本”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 (7)“语文教育学”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教育学——学科教育学——语文教育学 (8)“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9)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开展语文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教育实践,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管理、研制和应用 (10)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三大课程流派:学科中心课程论、人本主义课程论、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1、语文教育学从、1902(1903)年钦定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开设的“教育学”中有“各科教授法”开始,经历了国文教授法、国文教学法、语文教材教法、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论。和语文教育学时期。 2、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三大经验是((1)识字教学,(2)文章教学,(3)读写实践; 三大问题是(1) 科举的附庸,(2)识字加读写古文,(3)记诵和模仿; 四大弊端是1)脱离语言实际,(2)脱离应用实际,(3)忽视文学教育,(4)忽视知识教育。 3、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4、现代课程论的基本概念是?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2chapter (1)《三字经》是谁编写的王应麟 (2)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昭明文选》 (3)语文单独设科是在:1903年 (4)语文名称的确立,国家是接受哪位教育家的建议:叶圣陶 (5)《千字文》是谁编写的:周兴嗣 (6)“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7)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三大问题: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教学内容问题、教学方法问题 (8)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四大弊端: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 (9)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主要有两方面:推动了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了现代文教学模式 (10)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更新教育观念具体地体现在课程标准中的语文课程理念上。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古代“六艺”教学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书相当于现在的语文教学 2“三、百、千”中“三”是指_《三字经》。相传编者宋代的王应麟;“百”指《百家姓》,“千”指《千字文》,相传编者为南朝梁周兴嗣它们是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蒙学教科书。 3、古代的《四书》、《五经》由宋代的朱熹编辑整理,成为明清科举教育影响最大的教科书。《四书》包括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思考与练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思考与练习 绪论 1.概念:(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课程(3)教学 2.课程与教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4.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第一章语文教育的发展演变 1、中国古代识字教学的经验有哪些? 2、中国古代课程与教学的弊端有哪些? 3、联系实际语文课程与教学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4、中国语文教育大致分几个阶段?基本教育内容是什么? 第二章语文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1、概念:语文素养语文课程目标综合性学习 2、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3、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那些?联系实际,理解体会,你认为过去的语文教学偏差在哪里? 4、确定语文课程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5、语文课程总目标体现了哪些思想? 6、了解语文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 第三章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 1、名词:(1)语文课程标准(2)教材 2、教材的本质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3、新教材的功能和特点有哪些? 4、语文新教材的特点。 第四章语文教学设计 1、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从哪些方面进行?如何进行设计? 2、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有哪些? 3、举例说明语文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 4、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5、语文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有哪些? 6、什么是“读议讲练教学法”,试举例说明。 7、新的学习方式引起了语文教学过程的哪些变化? 8、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有哪些影响? 9、教案有哪些主要内容? 10、自选课文,设计一节阅读课的教学活动。 第五章阅读教学 1、概念:阅读教学 2、阅读,能力有那些要素? 3、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4、举例说明阅读教学的常规过程。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资料整理

第六章语文课程的教学艺术 一.语文教学的艺术特征? 1.形象性 教学艺术的形象性表现在:(1)语言描述的形象化。教师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给学生生动的直观形象。(2)体态语言的形象化。教师运用手势、姿势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使抽象的语言符号变为形象的活动。(3)电化教学的形象化。可以将时空艺术、视听艺术融为一体。 2.情感性 情感性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的显著特征。 语文教学艺术的情感性表现:(1)语文教师良好的情感修养。教师要把深厚的情感倾注在教学中,沉入课文,情动于中,才能形于外。(2)教学语言的情感性。富有情感的语言更容易使教师、学生、教材融为一体,产生和谐共振,引起情感共鸣。 3.创造性 教学需要新颖、突破,与众不同,常教常新,常教常异。面对教过几遍甚至几十遍的课文仍要有新的设计,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才能保持活力。 4.审美性 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统一,语文教学艺术的内在美是教材中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教学艺术的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审美性的特征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审美修养,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5.应变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复杂过程,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中变化着的情景,及时迅速的做出反应。应变艺术是语文教学艺术高低优劣的显著标志,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良好的心理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 二.语文课堂的教学的组织艺术? (一)导入艺术 1.导入艺术的基本形式与方法 (1)释题入课法。有些文章透过题目就可以窥见全文的奥妙,对于这类文章,教师可以直接板书课题,从释题入手导入新课,围绕课题提示一些教学重点、难点的问题。比如《将相和》,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课前谈话,十分自然的引出课题,接着问:将是谁?相是谁?和是什么意思?将和相始终都是和吗?为什么不和?后来怎么又和了?运用释题入课,可以引发学生注意和发人深省。 (2)设置悬念法。在新课开始时,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比如《警察与赞美诗》可以这样导入:我们每个人都不想进监狱,为什么美国人苏比非常想呆在监狱里呢?简介利索,迅速把学生带到课堂的中心问题上来。 (3)直观导入法。借助图画、照片、影像等直观手段,结合语言,在趣味中导入新课。比如《长江三峡》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出示有关三峡风光的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2012502#### 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共16分,每空1分) 1.中国古代的_《学记》__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 2.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口头为语、_书面为文______。 3.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三百 千”分别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主要 作用是集中识字。 4.编写语文教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_教学目标__、_教学内 容_、教学过程、__教学方法_和_教学时数___等等。 5.中学语文教学的阶段目标是从四个方面加以设计的,包括 _识字与写字_、_阅读_、___写作__、口语交际等内容。 6.教师素质结构包括:__知识结构__、能力结构、心理结构和__ 品德结构_。 7.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要求认识常用 ___3500__个常用汉字。二、名词解释(共16分,每题4分) 1.“壬寅—癸卯”学制 “壬寅—癸卯”学制是清政府颁布的“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合称。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张百熙所拟的《钦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史称“壬寅学制”。1904年,清政府又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 2.话题作文训练 话题作文是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象,让习作者针对一个谈话中心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的经历和体验,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向学生开放的作文形式。 3.讲授法 讲授法又称评点法、讲解法、讲评法、讲演法、点拨法等。是教师通过语言(主要是口头语言),想学生系统的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陶冶学生性情的活动方式。这是我国古代的文章评点法在阅读教学中的继承和发展。它既可以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以用于巩固旧知识。 4.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组成语文教学的五个领域之一。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是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整体性—综合性学习与识字写字教学、阅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