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预本教案:口腔颌面部检查与卫生保健

预本教案:口腔颌面部检查与卫生保健

预本教案:口腔颌面部检查与卫生保健
预本教案:口腔颌面部检查与卫生保健

南方医科大学

教案

2006 — 2007 学年 2 季学期

所在单位第一临床医学院

系、教研室口腔科学

课程名称口腔科学

授课对象预防本科2004年级

授课教师孙风阳

职称讲师

教材名称口腔科学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教学过程

最新 口腔颌面外科实验教学大纲教案

《口腔颌面外科学实验》课程 教学大纲教案 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学教研室编写

前言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通过口腔颌面外科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口腔颌面外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原则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临床思维方法和独立的工作能力、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医德医风,以便将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在实验课的教学方法上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的内容包括讲授、示教、书写病历、病案讨论以及幻灯、模型、观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力求在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基本技能的掌握。 根据卫生部颁发颌面外科指导性教学计划的规定,结合我院、我科的具体情况,本实验大纲教学数为64学时。

参考书目 1.邱蔚六主编: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周树夏主编. 手术学全集.口腔颌面外科卷.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3.邱蔚六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李树玲主编:新编头颈肿瘤学.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5.俞光岩,高岩,孙勇刚主编.口腔颌面部肿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6.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7.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8.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9.王翰章主编.中华口腔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口腔颌面部CT检查[指南]

口腔颌面部CT检查[指南] 口腔颌面部CT检查 第十一章口腔颌面部CT检查 CT由Hounsfield 1969年首先完成设计,于1972年在英国首先应用于临床。在口腔颌面部,主要应用于颞下窝、翼腭窝、鼻窦、涎腺及颞下颌关节疾患的检查。 第一节 CT简介 一、CT机的发展 (1)第一、二代CT机扫描是平移—旋转式,即X线管与检测器做同步直线移动。同时进行扫描,接着旋转一个固定的角度,再做平移扫描。如此进行,直至旋转180度,完成一个层面的扫描并获得足够的信息。 (2)第三代CT机扫描用扇形X线,采用旋转—旋转式,即X线管与多个检测器相对,以被查体为中心旋转,同时扫描。 (3)第四代CT机的扫描方式分为二种,一种为旋转—固定式,另一种为旋转—头式。 (4)第五代CT机则采用多个静止X线管和多个检测器,即全电子控制的多X线源、多检测器系统。可大大缩短扫描所需时间,电子计算机与储存系统更加完善。 CT 主要为横断成像,但带有越来越多的图象后处理系统,如多维断层重建,扫描后再次重建放大,薄层冠状成像,图象的伪彩色处理,立体模型与几何模型测量法等。 近几年来CT的主要进展有 1)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可清晰显示咽、喉的解剖,还可以研究吞咽及发音活动的各个时相。肺部HRCT,能显示次级肺小叶的解剖。 2)三维CT(three dimensional,3DCT),所获得的骨性结构和肝内管道的立体图像,酷似解剖标本。 3)螺旋CT(spiral orhelical CT),它与现代图象后处理方法相结合可获得呼吸移动器官和血管造影的满意图象。 4)电子束CT(electron-beam,EBCT)其扫描速度(0.05秒/层)为一般 CT的数倍至数十倍,能完成螺旋CT不能完成的任务,如冠状动脉CTA及心造影还可作血流量血流速度和药物弥散等功能检查,因此EBCT亦称心血管CT.总之,CT 技术正向着快速薄层三维立体功能化简单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二 CT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1 CT的基本结构 (1) X线的发生部分包括高压发生器、X线球管、扫描框架,和冷却器等,其基本功能是提供一个稳定高压。 (2)X线检测部分包括检测器、检测回路和模数转换器等,其主要任务是检测人体对X线的吸收量。 (3)图象处理及显示部分包括电子计算机、图象显示器、磁盘、磁带和宽行打印机等。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数字处理和图象重建,以及记录、储存和显示有关信息或图象。 (4)操作控制部分主要包括操作台和诊断床,为整个CT操作或控制的命令部分。通过它进行X线曝射条件的选择,控制X线源-----检测系统工作,输入有关图象识别的多种数字(包括日期、患者、编号、层次的位置、层次的序数和患者所听眦线与垂直面所成角度等)。控制图象的显示以及窗宽、窗位的选择等。 2 CT基本原理 X线穿过人体经部分吸收后为检测器所接收。检测器接收射线的强弱决定于人体截面内的组织密度。 三、CT图象与CT值

口腔颌面外科学 第六章 口腔颌面部损伤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案 2015 至2016 学年第一学期 系部医学技术系 教研室(实验室)口腔教研室 课程名称口腔颌面外科学 授课班级14级口腔医学技术 授课教师何国花 职称助教 使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 教案编写日期2015.12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制

授课 时间 2015年12 月17 日星期四 5 6 节学时数_ 2学时 授课章节 第六章口腔颌面部损伤 第三节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运送护理饮食第四节口腔颌面软组织损伤 授课 方式 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其它□ 教学目的(目标)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 掌握颌面部损伤后包扎的目的;运送的注意事项;饮食护理的方法;软组织清创术; 熟悉软组织损伤的类型;损伤后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难点: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教学重点: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清创术; 教学方法 课堂PPT讲授多媒体视频教学 教材参考文献 1.张震康.口腔颌面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范珍明.口腔颌面外科学.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邱蔚六.口腔修复基础与临床颌面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42-372 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时间 分配 板书或旁注 第六章口腔颌面部损伤 第三节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运送护理和饮食课堂导入:口腔颌面部血循环丰富在创伤时出血 多易形成血肿;组织水肿反应快而重。口腔颌面部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口腔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起始处。正确的护理和及时的运送促进患者病情的发展。 一、包扎和运送 包扎目的:压迫止血、暂时固定骨折断移位,保护并缩小伤口,减小污染和止痛。 包扎方法:三角巾包扎、四尾带包扎、十字绷带包扎。其压力均匀,松紧合适。 运送:俯卧位、侧卧位,2-4人同时搬运 二、护理 (一)体位 半卧位 (二)口腔护理 因口腔颌面外伤病人口腔自洁作用差,需专门人员进行口腔清洁。常用1%-2%的碳酸氢钠、1%过氧化氢冲洗。 三、饮食 给患者营养丰富的饮食以促进创口愈合。采用流食、半流食、软食、普食、鼻饲、静脉补充营养。 第四节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 课堂导入: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可与颌骨骨折同时发生,也可单独发生,不同的原因可导致不同类型的损伤。口腔颌面部损伤处理不慎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美观缺损和功能障碍。 损伤类型 一、擦伤 病因:皮肤或者粘膜与粗造物摩擦所致。 病损特征:少量出血,皮肤表层破损,伤口深浅不一,边缘不齐。 治疗:清洗创面,去除附着的异物,防止感染。 二、挫伤 病因:顿性力作用于局部 病损特征:局部皮肤变色、肿胀和疼痛。 治疗:止血、止痛、预防感染、促进血肿吸收和恢复功能。早期用冷敷,两天后用热敷。如有感染则切开引流。 三、刺、割伤3分钟 20分 钟 10分 钟 10分 钟 5分钟 15分 钟 在实验课堂上示 范包扎方法,理 论课题重点强调 包扎目的 口腔护理操作对 于维持口腔卫生 格外重要 软组织损伤具有 共性 把握损伤类型的 不同点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_详细

第一章绪论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诊治疾病的前提和基础。关系诊疗质量与成败。要求方法正确,全面细致,客观有序 1、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约2-2.5cm左右 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约1-2.0cm左右 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约1cm以内 完全张口受限: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 2、面部器官检查:先天畸形,上颌窦癌,颌面部外伤(伴眼耳鼻畸形,鼻衄复视,脑脊液耳漏),必要时邀请有关专科会诊 3、淋巴结检查:对口腔颌面部炎症和肿瘤具有诊断治疗意义。 顺序:枕后、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及刻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 内容: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压痛、波动感、皮肤与基地有无粘连 垂直链:颈深淋巴结上群(胸锁乳突肌深面沿颈内静脉前后,上达颅底,下至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深淋巴结(中)下群(颈总动脉分叉以下,沿颈内静脉至静脉角),副链(颈深淋巴结上群向外扩展的部分),锁骨上淋巴结(系颈深淋巴结下群向锁骨上方扩展的部分) 4、髁突动度检查: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方,髁突外侧,让病人做开闭口运动,感触髁突活动度。或将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臂进行触诊 5、唾液腺检查:腮腺(食中无名指三指凭触为宜,切忌提拉触摸);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双手双合诊) 内容:大小、形态、肿块、导管充血、变硬、结石、分泌液 6、活组织检查:切取、切除、冰冻(血管性肿瘤、血管畸形、恶性黑色素瘤、腮腺混合瘤不做活检) 7、X线检查:牙体、牙髓、牙周、颌骨疾病;平片,体层摄影,造影 第三章麻醉镇痛重症监护 1、麻醉: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 2、loc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包括冷冻麻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3、infiltration anesthesia 浸润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的麻醉效果。骨膜上浸润麻醉,牙周膜注射麻醉。 4、block anesthesia 阻滞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常用局麻药物:利多卡因、丁卡因 利多卡因:维持时间长,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可用作表面麻醉,但临床上主要以含1:100000肾上腺素的1%-2%利多卡因行阻滞麻醉。有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 丁卡因:穿透力强,主要用于表面麻醉。 5、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磨牙拔除,相应颊侧根,粘膜,上颌结节部手术 麻醉区域效果:除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上牙槽中神经,浸润麻醉)外的同侧磨牙,牙槽突,相应颊侧软组织。 口内法:上颌7,远中颊根前庭沟,儿童上6远中,缺牙颧骨牙槽突,45°上后内,沿上颌结节弧形表面滑动2cm 6、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又称眶下孔或眶下管注射法,将麻药注入眶下孔或眶下管,以麻醉眶下神经及其分支,可麻醉上牙槽前、中神经,甚至上牙槽后神经,即可麻醉整个上颌牙神经丛。本方法适用于同侧上颌切牙至前磨牙的拔除,牙槽突修整及上颌囊肿刮治术和唇裂修复等手术。

口腔颌面外科学习题及答案(A1型题7)教案资料

口腔颌面外科学习题及答案(A1型题7)

口腔颌面外科学习题及答案(A1型题7)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清创术缝合的基本原则是 A.先缝合、关闭与口、鼻腔和上颌窦等腔窦相通的创口 B.对裸露的骨面应争取用软组织覆盖 C.创口较深者要分层缝合,消灭死腔 D.面部创口的缝合要用小针细线,创缘要对位平整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2.咬肌间隙感染最常见的病灶牙是 A.下颌尖牙 B.上颌尖牙 C.下颌第一磨牙 D.下颌第三磨牙 E.上颌第三磨牙 正确答案:D 3.下列哪种软组织囊肿不会发生癌变 A.皮脂腺囊肿 B.皮样囊肿 C.甲状舌管囊肿 D.鳃裂囊肿www.E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1911645.html, E.以上囊肿均不会发生癌变 正确答案:B 4.关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均为继发性 B.有时也可为原发性 C.多为牙源性或腺源性感染扩散所致 D.多为需氧和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E.化脓性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波及相邻的几个间隙 正确答案:B 5.腭裂手术修复的基本原则是 A.封闭裂隙,延伸软腭长度 B.将移位的组织结构复位 C.减少手术创伤,妥善保留与腭部的营养和运动有关的血管、神经和肌的附着点,重建良好的腭咽闭合功能 D.减少手术对颌骨发育的干扰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6.当下列哪些情况出现时可考虑有损伤性休克发生 A.收缩压<12.0kPa(90mmHg) B.脉压差<20mmHg C.脉搏>100次/分 D.尿量<25ml/h

E.以上均出现时可考虑有休克发生 正确答案:E 7.为预防胚突发育和融合障碍,妊娠早期孕妇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孕吐和偏食者应补充维生素A、B2、B6、C、E和钙、磷、铁等 B.要积极并合理地锻炼身体 C.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情,避免精神紧张 D.防止病毒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和微波,戒烟戒酒 E.患病后禁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的药物 正确答案:B 8.以下有关皮瓣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皮瓣感觉的恢复首先为温度觉,最后是痛觉 B.术后72小时内是游离皮瓣最容易发生血管危象的时候 C.皮瓣设计应比缺损处稍大,以预防皮瓣转移后发生收缩 D.原则上组织畸形和缺损能用带蒂皮瓣修复就不用游离皮瓣;能用游离皮瓣就不用管状皮瓣 E.轴型皮瓣只要在血管的长轴内设计,一般可不受长宽比例的限制 正确答案:A 9.关于布比卡因,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 A.属酰胺类麻药 B.麻醉维持时间较普鲁卡因稍短 C.与肾上腺素合用,效果好 D.毒性较普鲁卡因大 E.可用于局部阻滞麻醉 正确答案:B 10.关于三叉神经痛患病分支区域内神经功能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痛觉更敏感 B.触觉减退 C.温度觉异常 D.运动支咀嚼功能亢进 E.以上功能均无变化 正确答案:E 11.发生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肿瘤是 A.牙龈癌 B.上颌窦癌 C.舌背中线处癌 D.口底癌 E.腭癌 正确答案:C 12.面颈部淋巴结继发感染后穿破淋巴结膜引发筋膜间隙感染属于 A.腺源性感染 B.损伤性感染 C.血源性感染 D.医源性感染 E.牙源性感染 正确答案:A 13.拔牙创血块开始机化的时间为

口腔颌面部感染

关于脓肿切开引流的指征正确的是()。 A.只有在出现波动感后才能切开引流 B.结核性淋巴结炎应早期切开 C.抗菌素治疗无效且中毒症状明显时应切开引流 D.儿童颌周多间隙感染即使影响呼吸也应尽量避免切开 E.局部压痛明显凹陷性水肿但穿刺无脓液时不应切开 以下眼睑、鼻旁区肿胀为主要表现的间隙感染为()。 A.眶下间隙 B.翼颌间隙 C.咬肌间隙 D.咽旁间隙 E.颞下间隙 智齿冠周炎治疗重点为()。 A.局部治疗 B.抗生素应用 C.全身支持疗法 D.切开引流 E.龈瓣切除 患者男性46岁,口底多间隙感染,肿胀明显,可及捻发音及波动感,主诉呼吸困难,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A.加大抗生素剂量 B.局部冷敷 C.穿刺抽脓 D.广泛切开引流 E.气管切开 慢性智齿冠周炎的临床表现中正确的是()。 A.常见全身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 B.常伴有头痛全身不适 C.可发生食欲减退和大便秘结 D.常无明显症状,仅局部轻度压痛不适 E.常出现白细胞增高,中性白细胞比例上升 关于颌面部间隙感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颌面部间隙为潜在的间隙 B.颌面部间隙感染为原发性感染 C.常见为牙源性和腺源性感染 D.以化脓性感染为主 E.感染沿神经血管扩散可引起颅内并发症

用于冲洗智齿冠周炎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是()。 A.0.05%~0.12% B.0.1%~0.3% C.0.3%~0.5% D.1%~3% E.5%~10% 关于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哪项是错误的()。 A.感染多来自下颌智齿冠周炎 B.主要破坏骨皮质 C.临床多系局限型 D.病变多位于下颌升支部 E.颌骨增生不明显,骨破坏严重 易造成严重张口受限的间隙感染为()。 A.眶下间隙 B.颌下间隙 C.咬肌间隙 D.舌下间隙 E.颏下间隙 关于口腔颌面部感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呼吸道感染,可造成区域性淋巴结炎 B.成人较儿童更易发生腺源性感染 C.口腔颌面部感染可借备注循环扩散至邻近间隙 D.“危险三角区”的感染处理不当可造成上呼吸道梗塞 E.口腔颌面部组织抗感染能力较其他组织为低 关于面部“危险三角区”下述错误的是()。 A.由鼻根至两侧口角区域 B.此区域静脉无瓣膜 C.此区域感染挤压后可向颅内扩散 D.上唇部痈形成脓肿应尽早切开减压 E.唇痈处理不当可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患者男性58岁,颌下肿物切除术后创口感染,引流物为翠绿色有酸臭味的脓液,此为何种细菌感染所致()。 A.结核杆菌 B.放线菌 C.绿色链球菌 D.绿脓杆菌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途径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途径: 1、牙源性感染,细菌通过病灶牙或牙周组织进人机体引起的感染。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感染途径。 2、2、腺源性感染,细菌经过淋巴管侵犯区域淋巴结,引起淋巴结炎,继而穿破淋巴结包膜扩散到周围间隙形成蜂窝织炎。多见于婴幼儿,常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 3、损伤性感染,由于外伤、黏膜破溃或拔牙创造成皮肤黏膜屏障的完整性破坏,细菌进人机体而引起感染。 4、血源性感染,机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的细菌栓子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口腔颌面部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多继发于全身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病情常表现得较严重。 5、医源性感染,在进行口腔内局部麻醉、外科手术、局部穿刺等创伤性操作时,由于消毒不严,将细菌带入机体内,而引起的感染。 复发性口疮或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1.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初起病变处敏感或出现针尖样大小或稍大的充血区,短期内即形成直径在2~4mm左右,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浅小溃疡。中心微凹陷,表面覆有一层淡黄色假膜,溃疡周围黏膜充血呈红晕状,其底扪之不硬。溃疡数目一般为2~3个左右。溃疡形成后有较剧烈的烧灼痛。经7~10天左右溃疡可逐渐自愈,不留瘢痕。但经长短不一的间歇期后又可复发。患者甚为痛苦。 2.疱疹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亦称口炎型口疮。此型除溃疡小、数目多(可达20~30个)外,其余与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表现相似。溃疡散在,分布广泛,黏膜充血明显。有剧烈疼痛及伴有头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 3.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亦称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或腺周口疮,为各型中最严重的一型。溃疡常单个发生,2个或2个以上者少见。好发于唇内侧及口角区黏膜。初起时溃疡与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相同,但其直径逐渐扩大至1~2cm,并向深层发展至黏膜腺。溃疡为紫红色或暗红色,边缘不规则,呈瓣状隆起,中央凹陷,似“弹坑”。底不平、微硬、呈小结节状,溃疡周围红晕,局部有剧烈疼痛及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病程常在月余以上。愈后遗留瘢痕,严重者可形成组织缺损或畸形。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与其解剖生理特点密切相关。 ①口腔颌面部血循环丰富及相关影响:口腔颌面部在伤后出血较多,易形成血肿,组织水肿反应快而重,如血肿和水肿发生在口底和舌根等部位,容易影响呼吸道畅通,甚至引起窒息。另一方面,由于血运丰富,口腔颌面部组织的抗感染力和组织修复再生能力较强,创口愈合较快。 ②牙齿的影响:口腔颌面部损伤常伴有牙损伤,如打击力量较大,牙齿可能造成二次伤;牙齿相互之间形成咬合关系,咬合关系的情况不仅是颌骨骨折的重要诊断依据,而且是治疗颌骨骨折的主要标准。

口腔颌面部感染练习及解析

《口腔外科学》 二、口腔颌面部感染 一、A1 1、面颈部静脉缺乏静脉瓣,临床上对哪种疾病有特殊意义 A、咀嚼肌间隙感染 B、咽旁间隙感染 C、翼下颌间隙感染 D、面部疖痈 E、颌骨骨髓炎 2、颜面危险三角区的范围是 A、两侧口角至眉间的连线 B、两侧口角至鼻根的连线 C、两侧颏孔至鼻根的连线 D、两侧颏孔至鼻尖的连线 E、两侧口角至鼻尖的连线 3、口角区的疖痈最易引起哪组淋巴结的肿痛 A、颏下淋巴结 B、颌上淋巴结 C、颌下淋巴结 D、腮腺下极淋巴结 E、颈浅淋巴结 4、颜面部疖痈的病原菌主要是

A、大肠埃希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链球菌 D、念珠状球菌 E、肺炎链球菌 二、A2 1、患者,女,48岁,口底多间隙感染,说话、进食、吞咽、呼吸困难,双侧舌下、颌下及颏下弥散性肿胀,并波及面颊及颈部,皮下可及捻发音及波动感,此时最佳的治疗方法是 A、穿刺抽脓 B、加大抗生素剂量 C、局限性切开引流后放置引流条 D、局部热敷 E、广泛切开引流 2、患者,男,40岁,五天前出现右上前牙持续性剧烈跳痛,昨日有所缓解,自觉右侧下眼睑至鼻旁颧部明显肿胀,皮肤红、热,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上颌窦炎 B、眶下淋巴结炎 C、上颌骨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D、上唇痈 E、眶下间隙感染

3、患者,女,27岁,高级工程师,经常加班熬夜,近期因智齿冠周炎引起的右侧升支外侧慢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经消炎治疗后局部仍有肿胀,下一步最佳的处理是 A、拔除病灶牙,切开引流排脓 B、根据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 C、全身支持疗法如静脉补液等 D、局部热敷 E、骨髓炎刮治术 三、A3/A4 1、患者,女,43岁,1周前右上第一前磨牙开始咀嚼痛,伴有右侧眶下区肿痛3天。检查见右眶下肿胀明显、右上第一前磨牙深龋,髓腔暴露,叩诊(+++),前庭沟肿胀,压痛,有波动感。 <1>、根据上述症状,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根尖周炎 B、慢性根尖周炎 C、急性牙髓炎 D、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E、根尖周炎伴眶下间隙感染 <2>、如该患者在2天前来就诊,对该患者最佳的处理是 A、开髓拔髓、引流 B、穿刺 C、局部热敷 D、拔除患牙

口腔颌面外科学习题及答案(A1型题9)讲课教案

口腔颌面外科学习题及答案(A1型题9)

口腔颌面外科学习题及答案(A1型题9)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X线片上正常牙周膜厚度为 A.0.15~0.38mm B.0.40~0.55mm C.0.65mm D.0.75mm E.0.85mm 正确答案:A 2.智齿牙冠朝向下颌牙的根方,牙根朝向下颌牙的冠方时称 A.近中阻生 B.水平阻生 C.垂直阻生 D.远中阻生 E.倒置阻生 正确答案:E 3.唇腭裂序列治疗开始的时间是 A.出生后尽早开始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E.学龄前 正确答案:A 4.用60%泛影葡胺做腮腺造影时,成人一般剂量为 A.1ml B.1.5ml C.2ml D.2.5ml来源:考试大 E.3ml 正确答案:B 5.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患病率最高的是 A.咀嚼肌紊乱疾病类 B.关节结构紊乱疾病类 C.炎性疾病类 D.骨关节病类 E.上述各类疾病发生率大致相等 正确答案:B 6.牙槽突裂植骨术后拆线时间是 A.5天 B.7天 C.8天 D.9天 E.10~14天

正确答案:E 7.颧弓骨折的重要临床体征是 A.眶周瘀斑 B.局部塌陷 C.咬合错乱 D.张口受限 E.局部肿痛 正确答案:D 8.好发于患有舍格伦综合征患者的龋病称 A.隐匿龋 B.静止龋 C.猖獗龋 D.根面龋 E.环状龋 正确答案:C 9.黏液囊肿好发于 A.腭部 B.颊部 C.下唇及舌尖腹侧 D.上唇及舌尖腹侧 E.下唇及舌根腹侧 正确答案:C 10.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鉴别要点中不包括 A.颈内动脉初在颈外动脉的后外侧,继在后内侧 B.颈内动脉在颈部五分支 C.颈外动脉在颈部发出一系列分支 D.暂时阻断颈外动脉同时触摸颞浅动脉时无搏动 E.颈内动脉比颈外动脉粗 正确答案:E 11.瘘孔中长期排脓,有时可排出死骨片的颌骨骨髓炎是A.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急性期 B.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慢性期 C.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增生型 D.边缘性颌骨骨髓炎溶解破坏型 E.新生儿颌骨骨髓炎 正确答案:B 12.以下哪支动脉不是颈外动脉的分支 A.甲状腺上动脉 B.舌动脉 C.颌外动脉 D.颌内动脉 E.眼动脉 正确答案:E 13.化脓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绝大多数发生在下颌骨的原因是A.下颌骨骨外板厚,致密 B.单一血管供血,侧支循环少

4第九章 第四节口腔颌面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五官科护理》教案首页 授课时间:年月日教案完成时间:年月日

第五节口腔颌面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情景导入】 某男,35岁。今晨因车祸致颌面部损伤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7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08/70mmHg,神志清楚。下颌骨肿胀、出血、移位,咬合紊乱,下唇麻木。X线片下颌骨颏孔处骨折。初步诊断:下颌骨骨折。 思考: 1.口腔颌面部损伤分哪几类、其临床特点是什么? 2.口腔颌面部出血病人该如何护理? 3.请为此病人拟定一份护理计划。 一、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与急救护理 【概念】 口腔颌面部遭受损伤后,除了出现受伤部位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和相应的全身反应等常见的表现外,还由于其解剖生理特点及功能的要求,损伤后还有其特殊性,甚至出现一些危及生命的特点。 【病因和发病机制】 平时多为非火器伤,战时则以火器伤为主。非火器伤主要由交通事故、工伤事故、意外损伤跌伤、咬伤等。火器伤包括意外事故和战伤。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 1.易发生窒息 2.易出血 3.易感染 4.合并颅脑损伤 5.功能障碍及特殊器官损伤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 1.窒息的急救 (1)解除阻塞 (2)体位:先解开颈部衣扣。病人神志清醒时,使其面部向下;神志不清时,使其俯卧,前额垫高,让分泌物自然流出;也可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3)药物运用:尼可刹米、洛贝林或苯甲酸钠咖啡因等药物以兴奋呼吸中

枢。 2.出血的急救 (1)压迫止血:指压法、包扎法、填塞法。 (2)结扎止血 (3)药物止血 3.休克的急救创伤性休克的处理原则是安静、镇痛、止血和补液,以及使用药物协助恢复和维持血压。对失血性休克则应紧急加压输血,补充其血容量,以恢复血压并加以维持。 4.合并颅脑损伤的急救 5.运送运送伤员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昏迷的伤员,应采用俯卧位,额部垫高,使口鼻悬空,以利于引流和防止舌后坠。一般伤员可采用侧卧位,避免血凝块及分泌物堆积在咽部。 6.防治感染 二、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分类与护理 【概念】 口腔颌面损伤类型很多,临床上以口腔软组织损伤、牙及牙槽骨损伤及颌骨骨折为最常见。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了解有无全身疾病及外伤手术史。 (二)症状 1.口腔软组织损伤 2.牙及牙槽骨损伤 3.颌骨骨折 (三)辅助检查 X线摄片、CT等显示骨折部位及骨折片移位等。 (四)心理-社会状况颌面部损伤多因交通事故、工伤及暴力所致,常给病人及家属带来沉重打击,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与焦虑情绪。

最新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 1.病情观察该病发展迅速,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或昏迷、败血症、呼吸道梗阻而危及生命,故炎症未控制前,应高度警惕,严密观察患者意识是否清楚,有无烦躁、神志淡漠、嗜睡等;监测T、P、R、BP;对发热、寒战患者注意询问有无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颅内感染征象。当体温超过39℃及时给予温水擦浴,并嘱其多饮水,注意患者尿量情况。床边备气切包。 2.心理护理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常伴有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严重者发生进食和吞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精神状态。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以精湛的技术赢得患者信任和尊重。多接触病人,主动倾听患者倾诉,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多与其交谈,解除疑虑,生活上尽量体贴关怀,鼓励家属、亲友陪伴,给予精神、心理支持,介绍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手段,邀请康复期患者现身说法,使病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治疗上的配合,以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 3.切口护理口腔间隙感染治疗不及时即形成脓肿,需及时协助医师做脓肿切开引流术,建立良好的引流,以减少局部组织张力,防止扩散,解除局部疼痛,达到缩短疗程,减少用药的目的。对于肿胀范围广泛、有严重呼吸困难者,除广泛性切开外还应充分分离口底肌肉,使口底各间隙的坏死组织及脓液充分引流,因脓液呈蜂窝状分散在组织间隙中,常常自动引流不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伤口置引流管,切开引流液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合理用药。脓肿切开后,更换敷料2~3次/d,用1%~3%的双氧水反复冲洗创口或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或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素加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同时观察引流液量、色、性的变化及患者神志、面色、生命体征变化。发现患者面色苍白,暂停冲洗伤口。冲洗完毕,协助患者取半卧位以减少伤口张力,利于伤口引流。 4.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阻塞是口腔颌面部感染较常见而危险的并发症,应确保充分给予氧气吸入,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及呼吸道通畅情况,因喉头水肿所致的呼吸道阻塞应立即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若炎症侵及口底、舌下等间隙,患者可出现舌体抬高、咽腔缩小等并发呼吸道梗阻的临床表现,应做好抢救准备,昏迷患者将舌体牵拉至口外固定,保证呼吸道通畅。本组病例中3例出现呼吸道梗阻,及时给予气管切开,患者脱离危险。如伴有呼吸道黏液堵塞,应进行彻底有效的吸痰。 5.加强口腔护理颌面部间隙感染常由于牙源性或腺源性感染扩散引起。预防口腔感染是切断颌面部间隙感染的重要途径,加强口腔护理是预防口腔感染的有效措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主要措施:详细指导患者正确的漱口,每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每4h含漱多贝氏液漱口液漱口,在口腔内停留2~3min. 6.饮食指导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先给予高热量清淡流质饮食,由于张口受限,采用吸管进食。鼓励患者每2~3h进食一次,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然后逐渐给半流质饮食,如鸡汤面,再到普通饮食,维生素补充可给予新鲜水果汁,且多饮水。

--第6章口腔颌面部感染

第六章口腔颌面部感染 一、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 1.掌握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冠周炎、常见间隙感染(咬肌间隙、颊间隙、颞间隙、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下颌下间隙)、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2.熟悉颜面部疖、痈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其并发症防治和舌下间隙、眶下间隙、颞下间隙和口底蜂窝织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3.了解颌面部间隙的解剖特点,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等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定义感染(infection)是微生物对宿主异常侵袭所致的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类疾患,表现为以防御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部组织反应。除由外环境中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外,大多数感染是由于宿主机体各部位的微生态平衡失调所致。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共性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以及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因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使感染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其特殊性。 (2)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A.口腔颌面部为消化道和呼吸道的起始端,是细菌最常寄居的部位。易发生各种 感染。 B.口腔颌面颈部具有众多互相通连的潜在性筋膜间隙,感染易于扩散和蔓延。 C.颜面部血循丰富,加之静脉瓣膜稀少或缺如,直接或间接与颅内的海绵窦相通, 感染可扩散至颅内。尤以两侧口角至鼻根联线内的三角区发生的感染,易循内眦静 脉扩散至颅内,而被称为面部“危险三角区”。 D.牙和牙周组织容易罹患病损,且与颌骨关系紧密。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特 有的感染。 E.面颈部有丰富的淋巴结,感染可循淋巴管引流途径扩散,导致区域性淋巴结炎。

第二章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概要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一、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 (1口腔检查包括口腔前庭、固有口腔、口咽部以及牙、颌骨的检查。 (2颜面部检查颜面外形检查包括唇腭裂先天畸形、颌骨发育畸形以及后天畸形等;面瘫的检查,表情与意识状态的检查。 (3颈部检查颈部包块的检查 (4颞下颌关节检查关节区、颌周咀嚼肌以及下颌运动、牙合关系的检查 (5唾液腺三大唾液腺腺体及其分泌功能的检查 (6常用的辅助检查活体组织检查,穿刺检查以及 X 线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特殊检查。 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常用的检查手段,做到规范化、系统化,不漏体征,准确无误,客观有序。 二、重点和难点 (1对颌面部各组织的外形和功能的检查。 (2颈部包块的检查,对包块客观、准确、完整地描述。

(1对包块的部位、大小、质地、边界、活动度的客观判断要依靠规范的手法,必要时还需借助一些特殊的辅助检查手段,要求检查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2对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的选择,应根据各项检查的目的和意义来选择相关的检查,以便更准确地作出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同 时也要避免不必要的检查,以免增加病员负担。 【 A 型题】 1、颌面外科医生检查牙齿时,最重要的是了解: A 牙有无松动及松动原因 B 上下牙咬合关系是否正常 C 牙列有无缺失 D 牙齿有无叩痛 E 牙龈瘘管及其走行方向 2、颌骨肿瘤、颌骨骨折最容易出现的牙问题是 A 颌骨上的牙齿松动、脱落 B 牙龈撕脱或坏死 C 咬合关系错乱 D 牙齿自发痛 E 慢性牙髓炎

3、张口度的测量是指: A 上、下唇之间的距离 B 上、下前牙的切缘间之距 C 上、下中切牙的切缘间之距 D 上、下切牙之间的距离 E 上、下颌骨之间的距离 4、正常张口度的简易测量: A 检查者食、中、无名指三指末节的宽度 B 检查者食、中、无名指三指中节的宽度 C 被检查者食、中、无名指三指末节的宽度 D 被检查者食、中、无名指三指中节的宽度 E 被检查者除拇指外的任意三指宽度 5、临床上张口受限可分为: A 1度 B 2度 C 3度 D 4度 E 5度 6、上、下中切牙切缘间距在 1cm 以内,称为: A 轻度张口受限

口腔颌面部感染特点

一、口腔颌面部感染特点? 答:1.口腔、鼻腔及鼻窦长期与外界相通,常驻有各种细菌,这些部位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生感染。 2.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独有的感染,牙生长在颌骨内,龋病、牙髓炎和牙周病的发病率较高,若病变继续发展,则可通过根尖和牙周组织使感染向颌骨和颌周蜂窝组织蔓延。 3.口腔颌面部的筋膜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这些组织的抗感染能力较弱,感染可经此途径迅速扩散和蔓延。 4.颌面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感染可循血液引起败血症或脓毒血症。颜面部的静脉瓣膜稀少或缺如,特别是内眦静脉和翼静脉丛直接与颅内海绵窦相通,是颌面部血管解剖的弱点。感染还可经淋巴管扩散,导致该引流区内的淋巴结发炎,尤其是婴幼儿淋巴网状内皮系统发育不够完善,较易发生腺源性感染。 5.颜面部的汗腺、毛囊和皮脂腺也是细菌常驻的部位,又暴露在外,容易受到各种原因的损伤,细菌可经破损的皮肤引起局部感染。 二、口腔颌面部损伤特点? 答:1.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组织再生修复和抗感染的能力很强。因此,伤后48小时或更长时间的伤口,只要没有明显的化脓感染,在清创后,仍可做初期缝合。但是由于血运丰富,伤后一般出血较多,容易形成血肿,作为创伤反应的组织肿胀出现得早而明显,在口底、咽旁、舌根等部位,可因血肿、水肿、组织移位、舌后坠、血凝块、分泌物或异物等的阻塞而影响呼吸道通畅,甚至窒息,必须予以特别注意。 2.口腔颌面部腔、窦多,如鼻腔、口腔、鼻窦等,腔窦内常存在一定数量的病原菌。伤口常与这些腔窦想通,容易引起感染,故在清创时,应尽早关闭这些与腔窦相通的创口,以减少感染机会。 3.颌骨上有牙,颌骨骨折发生骨折段移位时,则引起咬合关系错乱,导致咀嚼功能障碍。咬合关系错乱是诊断颌骨骨折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在治疗颌骨骨折时,应以恢复正常咬合关系为重要标准,而牙常被用作固定颌骨骨折的基础。另外,在高速撞击伤中,被打折的牙和脱位的牙以及碎骨片可能成为“二次弹片”,加重周围组织损伤和增加感染的机会。 4.口腔是消化道的入口,损伤后常妨碍正常进食,需选用正常的进食方法和食物,以维持伤员的营养。进食后应清洗口腔,预防伤口感染。 5.口腔颌面部又是呼吸道的上端,损伤时最容易发生机械性阻塞,故在抢救伤员时首先应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和误吸。 6.鼻部、唇部、舌、睑部、眶部和颊部开放性损伤时,如处理不当,伤口愈合后可发生不同程度组织和器官的移位和变形以及瘢痕挛缩畸形。因此,在处理颌面部伤口时,尽量保留有可能存活的组织,进行精确地对位缝合是非常重要的。 7.颌面部有腮腺、面神经和三叉神经等组织。如腮腺损伤,可并发唾液瘘;面神经损伤可出现面瘫;三叉神经损伤,则可在相关区域出现麻木。 8.颌面部紧邻颅脑,严重的颌面部损伤常合并颅脑伤,如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颈椎骨折等;并发颅底骨折时,可发生脑脊液鼻漏和耳漏,在抢救时必须注意鉴别。

江苏省201x年上半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部检查的方法考试试题

江苏省2017年上半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部检查的方 法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6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对放疗不敏感的肿瘤是 A.未分化癌 B.浆细胞肉瘤 C.脂肪肉瘤 D.淋巴上皮瘤 E.恶性淋巴瘤 2、冠桩修复时,桩的直径应为 A.根径的1/4 B.根径的1/3 C.根径的1/2 D.根径的2/3 E.根径的3/4 3、洗必泰抗菌斑作用机制不包括 A.减少了唾液中能吸附到牙面上的细菌数 B.使唾液糖蛋白对牙面的吸附能力减弱,抑制获得性膜和菌斑的形成 C.与牙面釉质结合,阻碍唾液细菌对牙面的吸附 D.改变菌斑细菌的内聚力,控制细菌的聚集和对牙面的吸附E.可抑制细菌产酸,减少龋病的发生 4、牙周维护期中,保持口腔卫生最重要的因素是 A.刷牙的次数 B.牙刷头的设计 C.患者的重视度 D.刷牙所用的时间 E.是否用含氟牙膏 5、在菌斑成熟过程中,首先吸附到牙面的是 A.唾液链球菌 B.变形链球菌 C.革兰阳性球菌 D.革兰阴性杆菌 E.革兰阴性厌氧菌 6、牙本质非胶原成分中,属于成牙本质细胞源性蛋白的是 A.IgG B.白蛋白 C.aHS-糖蛋白 D.矿化组织特异性蛋白 E.骨形成蛋白 7、关于传染病监督管理机构正确的是 A.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 B.各级政府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C.各级各类防疫机构负责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工作D.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负责传染病的监测管理工作,并接受卫生防疫机构的业务指导 E.以上均不是 8、若诊断逆行性牙髓炎,牙周探诊检查最重要的发现是 A.牙龈出血 B.龈下牙石

C.釉突 D.深牙周袋 E.溢脓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案首页

学教案首页 授课单位学时主讲辅讲 第次课教学方式年级专业学员人数年月日

第五节口腔颌面颈部血管 (blood vessels of the head and neck) 概述 口腔颌面颈部的血液供应来源于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内动脉供应脑的前3/5部分、眶内结构及额部等处;颈外动脉供应颈前部、口腔颌面部、颅顶及硬脑膜等处;锁骨下动脉供应颈部下份深部及脑的后2/5部分。口腔颌面颈部的静脉血液主要经颈内、外静脉回流至心脏 一、动脉( artery ) 口腔颌面部的动脉为颈部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的分支 (一)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1 左右颈总动脉的起始 左起自主动脉弓,右起自无名动脉 2颈动脉的体表投影 右侧为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中点与右胸锁关节连线,左侧为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中点与左胸锁乳突肌两脚间的连线;以过甲状软骨上缘的水平线为界,上段为颈外动脉的投影,下段为颈总动脉的投影 3 颈总动脉的分支 在甲状软骨上缘平面分为颈内动脉、颈外动脉 4 在颈总动脉分叉处有两个重要结构: 颈动脉体(carotid body):棕色椭圆性扁平小体,由结蒂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壁及其附近,内含丰富的采用powerpoint 幻灯片教学,以多幅彩色图片讲解颅颌面颈部血供,血管分支、走行、分布及临床特点 3分钟 5分钟

27分钟(二)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 发出后略向前弯向上行,继而转向上后至颈动脉三角, 在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及舌下神经深面进入下颌后 窝,穿腮腺实质或其深面行至下颌骨髁状突颈部内后方, 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有: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颌外动 脉,枕动脉,耳后动脉,咽升动脉等,终末支为颌内动脉 和颞浅动脉 1 甲状腺上动脉(superior thyroid a.) 起始:平舌骨大角稍下方,可共干(甲舌干) 走行:呈弓形弯向前下 分支:喉上动脉,舌骨下肌群之肌支 分布:甲状腺,舌骨下肌群,喉 颈外动脉结扎常在该动脉与舌动脉之间,该动脉可作为 介入治疗插管用之动脉 2 舌动脉(lingual a.) 起始:平舌骨大角尖平面,可共干(舌颌外动脉干) 走行:分三段:1)自起点至舌骨舌肌后缘段 2)舌骨舌肌深面段 3)舌深动脉段 分支:在舌骨舌肌的前缘分有舌下动脉 分布:舌及口底 舌动脉结扎术、介入插管化疗常在较浅的第一段,舌骨 大角和二腹肌后腹可作为寻找舌动脉的标志。舌下动脉在 口底位置表浅,防止损伤 3 颌外动脉(external maxillary a.) 起始:舌骨大角稍上方,二腹肌后腹下缘处 走行:向前内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颌下三角,经颌下 腺面动脉沟转向外,在咬肌附着处前缘翻过下颌骨下缘向

实验一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实验一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4学时) [目的要求] 初步掌握口腔、颌面部、颈部、颞下颌关节及涎腺的检查方法和正确的描述方法,初步掌握病史书写基本格式。 [实验内容] 1. 口腔检查。 2. 颌面部检查。 3. 颈部检查。 4. 颞下颌关节检查。 5. 涎腺检查。 [实验用品] 教科书、器械盘、口镜、镊子、探针、橡皮手套或指套。 [方法和步骤] 1. 口腔检查 (1) 口腔前庭检查:参照口腔内科检查方法,取正确的医病体位,用口镜、指套依次检查唇颊粘膜、牙龈、唇颊沟及唇颊系带情况。注意有无颜色异常、瘘管、溃疡或新生物,腮腺导管口有无红肿、溢脓等。 (2) 牙及牙合关系检查①牙:参照口腔内科检查,用口镜、镊子、探针以探诊和叩诊的方法检查牙体硬组织、牙周和根尖周等情况。注意是否有龋坏、缺损、探痛及牙松动等。②牙合关系:参照口腔正畸科检查,区别正常牙合和牙合错。③张口度:用直尺测量上、下正中切牙切缘间的垂直张口度。 (3) 固有口腔及口咽检查:借助口镜依次检查舌、腭、口咽、口底等部位的颜色、质地、形态和大小,注意有无充血、肿胀、溃疡、新生物和缺损畸形;注意舌质和舌苔的变化;观察舌、软腭、舌腭弓、咽腭弓的运动,有无肌肉瘫痪。必要时还应检查舌的味觉功能。在检查口底时应注意舌系带和颌下腺导管开口的情况,用双合诊的方法检查唇、舌、颊及口底是否存在异常肿块。 2. 颌面部检查 (1) 表情与意识神态检查:根据面部表情变化,判断是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表现,还是全身疾病的反映。同时可了解意识状态、体质和病情轻重。 (2) 颌面部外形与色泽检查:观察与比较颌面部的外形、左右是否对称、比例是否协调、有无突出和凹陷。皮肤的色泽、质地和弹性变化等。 (3) 面部器官检查:观察眼、耳和鼻等情况。如用尺或目测瞳孔大小、用尺测量瞳孔是否位于同一平面,用电筒测对光反射是否存在等,观察眼球的上下左右运动、视力及有无复视等;分别用额镜及扩鼻镜检查耳、鼻有否液体渗出、畸形及缺损等。 (4) 病变的部位和性质:病变的部位、大小、范围、深度、形态及有无移动度、触痛、波动感、捻发音等体征,另外还需进行面部左右对称部位的棉丝拂诊试验及“板机点”检查。 (5) 语音及听诊检查:检查有无病理语音、舌根部肿块的含橄榄语音、蔓状血管瘤的吹风样杂音、颞下颌关节的弹响等。 3. 颈部检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