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杨家岭革命旧址解说词

杨家岭革命旧址解说词

杨家岭革命旧址解说词
杨家岭革命旧址解说词

杨家岭旧址解说词

(1938.11—1947.3)

概况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杨家岭位于延安城西北方向约2.5千米处。原名五家坡,只住杨姓、武姓、郑姓等五户人家。相传明朝时,杨姓人家出了位朝中御史,其子杨兆才德过人,官至兵部尚书,深得皇帝器重。先后,在山前仿南京明孝陵建造了10亩地大的陵园,遂将村名改为杨家陵。党中央迁来后,改为杨家岭。

上山路上:

党中央于1937年1月13日进驻延安城,在城内居住近两年时间,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飞机大规模轰炸延安城后,中共中央各机关连夜由城内迁住这里。杨家岭位于延安城西北五华里处,四处环山,相对比较安全。

当时先后在这里的机关部门有中央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村工作部、职工运动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财经委员会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领导同志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一时间近千名干部云集,十几个单位进驻,杨家岭迎来了它前所未有的繁荣与辉煌。

杨家岭在党中央毛泽东居住期间,见证了一系列重大活动。当抗日战争处在最艰苦的岁月,毛泽东在这里从事了巨大的理论研究工作,广泛接见中外人事,充分阐述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中共中央先后在这里召开了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及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开展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实行了精兵简政;发动了大生产运动;挫败了国民党顽固派的三次反共高潮,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7年胡宗南侵占延安时,这里的许多建筑物被破坏。全国解放后,按原样陆续修复,并在旧址的四周栽植了许多常青树木。现在这里开放参观的有:中央大礼堂、中央办公厅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同志的旧居,有毛泽东和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的地方,有毛泽东种过的地。

礼堂前:

我们面前的中央大礼堂就是专门为召开七大而建,筹建于1940年建成于1942年,礼堂是由原自然科学院的杨作才所设计,上面“中央大礼堂”五个大字是由当时任社会部部长的康生所提写的,是我党首次在自己修建的礼堂内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大家里边请。

我们现在所在的是礼堂的主厅,可容纳前人左右,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物,外表吸收了西式建筑风格,内部,又似窑洞的拱形结构。这样就避免了阻挡视线的两排柱子,是当年延安唯一没有木梁和木柱的大型建筑物。

现在礼堂内部是按照“七大”会场原貌陈列的。主席台中央悬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的侧面画像;主席台前的几张桌子和椅子,是中央书记处五位书记的座位:主席台上方的横幅标语是“七大”的政治口号——“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两侧的标语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墙上的V字形木架,是英文victory即胜利的第一个字母,上面插着24面党旗,礼堂背部“同心同德”四个大字是毛泽

东亲笔为“七大”提写的中心主题词。上述的这些陈列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已经召开了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走过了24年的历程,这24年是胜利的24年。此次大会要贯彻延安整风的精神,通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达到“同心同德”,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

整风运动之花,结出七大胜利之果,从1928年党的六大到945年党的七大,整整相隔17年。期间曾多次提出筹备召开七大,由于战争等原因,终不能如期举行。经过延安整风,清算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全党实现了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统一。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代表着全国121万党员的547名正式代表和208名候补代表济济一堂,出席了这次大会。。

4月23日下午5时,七大开幕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开幕式由大会秘书长任弼时主持,毛泽东致《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明确的指出两种命运的斗争和全党的任务。朱德、刘少奇、周恩来、林伯渠等也相继发表了演说。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彭真向大会作了《关于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开幕式在庄严的《国际歌》声中结束。

24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向大会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25日,朱德做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随后,大会进行了讨论和发言,先后在会上发言的有26位同志。5月14日、15日两天,刘少奇向大会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新党章确立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统一的思想——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一切工作的指针。”周恩来在大会开幕典礼上发表演说,并在4月30日作《论统一战线》的长篇发言。6月10日,在预选的基础上,正式选举产生由44名中委和33名候补中委组成的中央委员会。6月11日大会最后一项议程,是选出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一届中央委员会。这次会议主题通过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修改了党章;第二件是制订了党的政治路线;第三件是选出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中央委员会,使我们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礼堂里还举行过其他一些大型活动。

1943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在这里招待了出席陕甘宁边区劳模大会的全体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组织起来》的讲话,指出:“这是人民群众得到解放的必由之路,由穷苦变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是抗战胜利的必由之路。”礼堂背部的画像就是《组织起来》讲话的一幅画像。

1944年11月,毛泽东在这里接见了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的全体干部,他号召大家要学会两种本领。他说,松树冬夏常青,不怕刮风下雪,严寒之中也能巍然屹立,松树有原则性。柳树插到哪里都能活,一到春天,枝长叶茂,随风飘扬,十分可爱,柳树有灵活性,共产党员应该有松树的原则性和柳树的灵活性,二者缺一不可。

1946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在这里为朱德总司令举行了60寿辰的祝寿活动,延安各界人士纷纷前来祝寿,大厅四壁挂满了贺幛,毛泽东的贺词是“人民的光荣”,中共中央送了“万年长青”的寿幛,周恩来和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也致了贺词,热亲赞颂朱总司令为革命建立的卓著功勋。赞扬了他的崇高品德和坚强的革命精神。朱总司令在答谢词中说:“中国人一般活到60岁就算够本了,以后就是我赚下的了。我相信可以亲眼看到中国革命的成功。”中国历史的进程确实被这位伟人所言中,仅过了三年多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诞生在东方大地

上。

在这里,当年延安的一些文艺团体还经常举行演出活动,如:大家熟悉的歌剧《白毛女》的首场演出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这座古朴而庄严的建筑经历了近半个世纪,饱赏了战火硝烟。而今,它依然风姿如初,闪耀着延安精神的光辉。

礼堂出来:

礼堂是我党自行设计修建的,石块都是采用侧面山上的,例如:我们大家眼前东厅门外的这根石柱,就是利用采下的一个整石块,按希腊建筑艺术设计制作而成的,上细下粗,像少女的手臂,称为希腊多列斯柱式。

1947年胡宗南侵占延安时,礼堂顶部遭到破坏,全国解放后按原样陆续修复,59年正式对外开放。

照片

眼前这张照片是七大代表进会场时的照片,也是礼堂仅有的一幅外景照片。

过马路: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当时中组部,中宣部,统战部,秘书处等机关单位都在这办公,向对面山上就是中组部和中宣部旧址。

进院:

眼前的大型建筑是中共中央办公厅楼,也是由杨作才设计的,建成于1941年。三楼是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的会议室。中央政治局经常在这里召开重要会议,制定和通过了许多重要文件。著名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是在这里经过多次会议讨论后通过的。

二楼是办公室兼政治研究室。任弼时,李富春,杨尚昆,王首道等同志都在这里办公。

现在开放供大家参观的是一楼的西厅,是中央机关的餐厅,有时也做会议室用。东厅是根据总参谋长王若飞的要求设计的作战研究室,为了保密,他的窗户很小,并且没有向外开的门。后来改为中央图书馆。

1942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文艺工作者90多人,座谈会共召开了三次。第一次是5月2日下午,开会前毛泽东同志站在会场的门口和参会人员一一握手问好。会议由中宣部代部长凯丰主持。这次会上毛泽东作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引言部分。第二次会在5月16日,毛泽东、朱德等到会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座谈会开的非常热烈。当时边区民众剧团的负责人柯中平在发言中说:“有人瞧不起‘放小牛’可老百姓都很欢迎。我们每次演出后,群众送来许多鸡蛋慰劳我们。我们一边吃着鸡蛋,一边向新的演出地点走去,鸡蛋皮就扔了一路。如果有人想知道我们走到什么地方去了,那不用问,只要顺着鸡蛋皮就找到了。”毛泽东听到这里爽朗的笑了,并说,你们吃了群众慰劳的鸡蛋,就要更好的为群众服务,要为群众演出更多、更好的节目,不敢骄傲自满。不然的话,下次群众就不给你们鸡蛋吃了。第三次会议是5月23日下午。当时毛泽东正准备做结论,他在讲话前问大家是不是有话要讲,这时有人站起来要发言,于是又进行了一个下午的讨论。发言结束后,毛泽东和参加会议的人一起在院子里照了相。也就是现在门口展出的那张

照片。照完相后,毛泽东就开始做结论,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结论部分。当毛泽东讲完第一个问题时,天已经快黑了,他就留大家在杨家岭吃了饭。晚上因听讲话的人增加了许多,就将会场移到了室外的场地上,临时用三根木棍支起一个架子,吊上一盏汽灯。毛泽东讲话结束后,已经是深夜了。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的阐明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和文艺工作者和与工农兵相结合的根本道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进一步推动了延安文艺界和全党整风运动的深入开展。今天《讲话》仍然是文艺工作者应遵循的方向和道路。

延安文艺界通过整风学习,批判了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倾向,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实际进行锻炼和改造,创造了许多好作品,如歌剧《白毛女》,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新编历史剧《逼上梁山》,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等等。首先为大家介绍墙上的第一幅照片就是当时鲁艺教员王大化和学员李波在延安街头演出|《兄妹开荒》时的剧照,首场演出时在没有任何扩音设备的情况下观众达到了两万多人,从照片就可以看出。在当时上演《兄妹开荒》剧时主要针对的观众是陕北人民,所以在演出过程中都用陕北话。剧中扮演哥哥的王小二有这样一段道白我用陕北话给大家说一段,“俺小子,本姓王家住在延安南区第二乡,兄妹二人都长大,父亲母亲也健康,自从33年革命后,俺们的日子是一年更比一年强,吃的穿的都不愁,一家四口喜洋洋,那个喜洋洋。”这时群众性的新秧歌运动也广泛地开展起来,这三幅照片就是当时的工农兵秧歌队活跃在延安的街头的情景。

1944年1月,毛泽东看到了中央党校演出的平剧《逼上梁山》后,称誉它是“旧剧革命划时期的开端”并在演出后给它的两位导演杨绍宣、齐燕铭写了一份鼓励信,在信的结尾写到“希望你们多编多演,蔚成风气,推向全国去。”

《东方红》这首歌,就是文艺座谈会后,陕北农民歌手李有源根据陕北民歌《白马调》的曲调编唱的,表达了陕北农民对共产党和人民领袖的热爱。

这张照片是文艺座谈会后第一个春节主席观看秧歌表演时候拍的,说道秧歌在民间也广为流传,现在我想邀大家和我扭一段陕北的《拥军大秧歌》。

上山路上:

我们现在要参观的是周恩来同志的旧居。

1938年10月,六届六中全会后,周恩来于1939年1月担任中共南方局书记,长期战斗在国名党统治区的政治中心——重庆。

1942年1月12日,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决定致电周恩来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1943年7月16日周恩来回到延安。就住在这个小院里。

周恩来旧居院内:

这个小院是周恩来同志于1939年5月至1944年11月住过的地方,右起第一孔窑洞是寝室,第二孔是办公室,这两孔窑洞是相通的,第三孔及瓦房是工作人员的住室。

1943年7月周恩来和夫人邓颖超由重庆回到延安参加整风运动,8月2日,中央办公厅在中央党校礼堂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晚会,参加晚会的达到两千多人,毛泽东及许多中央领导也都出席了晚会。欢迎会由李富春同志主持,任弼时代表中央致了欢迎词。周恩来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他指出“毛泽东同志的方向,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方向,毛泽东同志的路线,就是中国的布尔什维克的路线!”

周恩来的讲话,对于正在深入开展的整风运动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周恩来同志寝室:

这是周恩来和夫人在延安的一张合影,当年夫妻二人利用在国统区工作的有利条件,掩护,帮助,抚养了许多烈士的遗孤,有的被送回延安学习,每到周末,只要周恩来在,孩子们都回到小院探望周恩来,那时的小院中欢声笑语,充满了天伦之乐。

周恩来生活十分简朴,它的住室几乎没什么陈设。同志们来汇报工作,中外友人来拜会他,有时就坐在木墩上。无论是在武汉,重庆或延安,他总是严于律己,享受着一个普通工作人员的待遇。抗战初期,他在太原做统战工作时穿的是一条破呢子裤,一直舍不得换,到武汉后,他请人把这条裤子补了几次又穿了很久。

周恩来的办公室:

这幅照片就是1939年7月,他右臂受伤后去苏联前在延河边和刘少奇的一张合影。当时他给中央党校去作报告,过河时,因马受惊,从马背上摔下来,右臂碰到了石崖上,造成了粉碎性骨折,当时延安医疗条件有限,主席又关心他的身体健康,决定专程送他去苏联治疗。由于周恩来工作繁忙,不愿意耽误很长时间,毅然回到延安。采取保守治疗,每天坚持锻炼,后来虽然写字不受影响,但胳膊一直都伸不直,我们看到许多照片,影片资料中他的右臂一直放在腰部,就是因为这次受伤中造成的。

在整风运动中,周恩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讨论党的历史问题,特别是对1928年召开的党的六大和1931至1934年党的路线问题时,他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历史地全面地进行了分析研究,在中央党校礼堂作了《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的报告,对统一全党的认识起了很大的作用。1943年,他针对审干工作中出现扩大化的“左”倾错误,当即表示要纠正这种错误做法。他说:“有人说四川地下党是‘红旗’特务党。我是南方局书记,我怎么就没见到那里有特务!”他指出对冤假错案,一定要进行甄别。

就在这艰苦的条件下,周恩来夜以继日的工作着。这就是他写作时的照片,对于他饱满的精神,惊人的毅力,郭沫若曾作过这样的描绘:“思考事物的周密有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有如电火行空,而他一切都以献身的精神来应对就好象永不疲劳。他可以几天几夜不眠不休,你看他似乎疲劳了,然而一和工作接触,他全部心神便如上了发条一样,有条有理地发挥着规律性的紧张,发出和谐而有力的节奏。”(这幅照片是他和夫人邓颖超1943年冬天在这孔窑洞前的一张合影。)

1943年7月,周恩来从西安返回延安的途中,遇上下大雨,便临时决定住在洛川的一家旅馆。吃饭时勤务员想买好一点的菜给他吃,可周恩来说:“来一个白菜豆腐汤、炒一盘豆芽菜,这就很好了。”勤务员说:“你要的豆芽菜、白菜豆腐汤都没有,只有红烧肉、炒肉片和炒鸡蛋。”周恩来知道勤务员的心思,笑着说:“那你去和他们商量吧,还是来个炒豆芽,吃起来可口些,吃那么多的肉干什么。”他看到勤务员还撅着嘴,就望着延安的方向,语重心长地说:“不要忘记延安的同志还在吃黑豆,吃山药蛋,我们应该节省每一个铜板支援前线!”

1944年11月初,周恩来离开这里,迁往枣园居住。

上山路上:

1937年1月13日党中央进驻延安城,住在城内的凤凰山,1938年11月20日由于日本飞机的轰炸,连夜迁到杨家岭;43年10月书记处由这里迁往枣园,为改善五大书记办公环境,随即五大书记迁往枣园;46年因八路军总部在王家坪,为了工作方便指导解放战争从枣园迁往王家坪,47年3月18日由王家坪撤离延安,踏上转战陕北的征途。

山上: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中央办公厅楼背面,由于外表很像飞机,所以人们也称他为飞机楼。

朱德旧居:

这四孔陕北地地道道的土窑,是朱德从1940年5月至1941年3月住过的地方。中间开放的是寝室和办公室,两边两孔窑洞是工作人员住室。

院内:

朱德是第十八集团军的总司令,也是第二战区的副司令长官。1938年10月,他回延安参加过六届六中全会后又重返抗日前线。在与日寇进行战斗的同时,朱德既坚持同国民党实行统一战线的原则立场又同国民党反动派投降反共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40年3月间,朱德指挥太行山区军民,歼灭了反共摩擦专家朱怀冰的三个师,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五月经洛阳、西安回到延安。

寝室:

朱德与其他领导同志住室唯一不同的是他室内的土炕,因为朱德年纪大,又有关节炎,为了照顾他的身体主席专门派工作人员给他盘了这个土炕。朱德出身农民家庭,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一次,他从东川拐卯医院往回走的路上,遇到一位背着一袋粮食的老人,便立即跳下马来亲切地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背上东西吃力吧,来放到我的马上给你捎带着”。边说边让警卫员把老乡背上的粮食取下来放到马鞍上,自己和老乡边走边拉话(聊),这位老人把朱总司令端详了好久,虽觉面熟,可又一时间想不起他是谁。当警卫员悄声告诉他是朱总司令时,老人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朱德对子女的要求也同样严格。有一次,他的孩子到边区政府礼堂去看戏。那时中央机关只有一部小车,回来时由于人多车小,警卫员就把座位让给她,自己步行回来。朱德知道后,狠狠地批评了孩子一顿,告诫她说:“那是卫士的岗位,他的责任是保卫首张的安全,他下了车,万一路上发生问题怎么办?”有一次,因朱总的女儿回到延安不久,一天早晨,她看见毛主席站在硷畔上,就激动地边跳边喊:“毛泽东,那是毛泽东!”朱总司令听见后,严肃地教育女儿要叫毛伯伯,论年纪,朱德比毛泽东和周恩来都年长好几岁,但他却教育孩子称毛泽东为“毛伯伯”,称周恩来为“周伯伯”。朱德还经常教育孩子不要在院子里乱跳乱闹,以免影响毛泽东的工作和休息。

身为我军总司令的朱德和普通战士一样,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经常上山砍柴,下地干活,爱国将领续范亭的“识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舍翁”

就是对朱总司令的真实的写照。(这幅照片就是朱德与夫人康克清在延安的一张合影。)

朱德办公室:

在办公室后边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一个锁起来的木门,是防空洞。它和主席办公室的防空洞是相通的并且一起通向后山,还有安全出口。

朱德回到延安时,正是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的时候。他在处理军务的同时,对边区的经济建设进行了周密的调查和研究,观察中每到一个地方都召开座谈会,帮助工作和技术人员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视察回来后写了《论发展边区的经济建设》、《参观边区工厂后对边区工人的希望》、《完成1941年度财经经济计划》等文章,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1940年秋天,他和留守兵团负责人多次去南泥湾一带勘察,发现南泥湾是一个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随后命令王震率领359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田政策”。英雄的359旅在没吃、没穿、没住的条件下响应“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指示仅用了短短的3年时间就把昔日荒凉的南泥湾建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1941年3月,朱德从这里迁往王家坪居住。

毛泽东旧居:

这个小院就是毛泽东于1938年11月年至1943年10月居住过的地方,主席在延安总共战斗生活了10年2个月零5天,在这里就住了长达5年的时间。我们看到右上方有个很简陋的小窑洞,那就是主席的小女儿李娜1940年月出生后和保姆住过的地方,右起第一孔是工作人员住所,第二孔是办公室,室内有一个防空洞,旁边是寝室和办公室是相通的。我们里边请!

主席在这里居住期间,正是抗日战争处在最艰苦的时候,为了克服困难,指导中国革命,他在这里从事了巨大的理论工作,著有《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纪念白求恩》等著作,其中收入《毛泽东选集》的就有40篇。

毛泽东在写《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曾把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比喻成从防空洞里吹出来的阴风,党内许多人士不理解这一点,来到杨家岭主席的办公室就能亲身感受到。我们看到的这小木门,它是防空洞,大家都知道窑洞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尤其是这个防空洞一到夏天从里边吹出的风就阴冷无比,我们看到主席写作的位置和防空洞成一条直线,只要有冷风吹进来,他就能感觉到,这也许是他在这里写《整顿党的作风》时有亲身体验的缘故吧,所以就很自然的把我党的一些不良作风和防空洞里的阴风联系在一起了。

毛泽东在写作时常常废寝忘食,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非常担心他的健康,经常想办法劝他休息。一次,夜已经很深了,毛泽东还在聚精会神地写着,工作人员几次催他休息,可他总是一面答应,一面仍继续写作。于是,同志们商量了一个办法,让年纪最小的警卫员王来因去劝他休息。这个警卫员轻轻走到毛泽东身边,恳切地说:“主席,时间很晚了,您应该休息了。”边说边把煤油灯端到床头上去,毛泽东只好放下笔站起来笑着说:“好吧,我就睡。”警卫员看着他上床休息后,就熄灭了灯,走出窑洞。当时大家都很高兴,心想这下主席可以好好睡一觉了。第二天清早,他们来到毛泽东办公室,见主席正全神贯注的在灯下写作,他们还以为他睡好了觉清早才起来工作的。可外边站岗的同志告诉他们:“你们

的那个办法又失败了,昨晚你们走了以后,主席又起来整整工作了一夜”。

这盏小煤油灯虽然耗油量不大,照明度不强,但毛泽东还是非常注意节约用油。每当他思考问题或者休息的时候,总是把灯芯拧得很小,继续写作时再把灯芯拧大。

1940年底,毛泽东在这里接见了从前线回来上党校的部分干部,他针对部分人不习惯住窑洞时说:“不习惯住窑洞是要不得的,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延安的窑洞可以指挥全国的抗日战争,全国人民把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都寄托在延安的土窑洞里。”

在那艰苦的岁月,毛泽东和同志们一样同甘共苦,吃小米饭,穿粗布衣,从不搞特殊,在他寝室里挂着一张照片是1942年主席穿着打有大块的补丁裤给八路军120师团以上的干部作报告时的照片。一代伟人艰苦朴素的精神风貌就由此在全世界人民的脑海中定格。

美国记者斯特朗在她的访问记录中曾写道:党的负责干部住着寒冷的窑洞,凭借着微弱的灯光,长时间的工作。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享受,但是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

我们继续参观,这边请。

路上(刘少奇旧址):

眼前我们看到的这十四孔窑洞是当时的边区高干招待所。从前线回来的部分干部就临时住在这里,刘少奇当时主要负责白区的工作,只有在参加党的全国代表会和六届六中全会等一些重要会议才回到延安,回来后就临时住在招待所内,现在中间开放了两孔窑洞有刘少奇的图片,我们到里边请。

刘少奇于1942年12月至1943年10月在这里居住,左边是寝室,右边是办公室。

从1937年到1942年,刘少奇多次往返于延安和华北、华中之间,并参加了延安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六届六中全会。1939年初,他回延安时,住在马列学院的窑洞里,写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并于7月应张闻天的邀请,在马列学院开了关于共产党员修养问题的讲演。《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克服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改变党的作风起了重要的作用。

1942年初,党中央调刘少奇回延安工作。他从苏北解放区启程经过9个月、穿过100多道封锁线,经过山东、河北、山西等地,历尽千辛万苦,于11月底回到延安。当时正是边区经济困难时期,对于党中央负责同志的生活很少照顾。刘少奇青年时就有胃病,到延安他和大家一起吃粗米淡饭,生活上从未提出特殊要求,总是默默的忍受着因饭食不适引起的病痛。

为了领导整风运动和筹备七大,他作为毛泽东的得力助手,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窑洞里的灯光常常是亮到天亮,43年3月20日政治局会议后他成为党的核心领导成员,并分工负责华中根据地的工作。

石桌:

眼前的这个小石桌是主席在1946年8月6日和著名的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的地方。

这边是中国坐北朝南的上宾位置,主席把它让给了斯特朗,为了方便谈话主

席在对面,在座的有担任翻译的陆定一、“解放日报”社总编余光生,美国医生马海德。

当时正是我国内战爆发,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扬言要在3—6个月消灭“共匪”,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国内外很多人士对我党是否能打赢这场战争持怀疑态度。斯特朗也是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来采访毛泽东的。

主席的谈话风趣而幽默。他不假思索的形容道:“美将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斯特朗有些迷惑,当时陆定一错将纸老虎翻译成了“稻草人”,毛泽东知道后说到:“纸老虎还不如‘稻草人’”。稻草人你还可以放在地里吓吓鸟,还可以推一把,而纸老虎一捅就破,遇到雨水一冲就什么都不是了。

斯特朗听了爽朗的笑了,并说:“那么我作为一名记者可不可以向全世界这样报道,毛泽东说蒋介石是一只纸老虎?”主席说到:“不仅仅这几个字,你还可以这么说。如果他拥护人民的利益,他就是一只铁老虎,如果他抛弃人民并向人民发动战争,他就是一只纸老虎,一阵雨水就可以将他冲掉。表面上看起来耀武扬威,非常强大,其实只是一个空壳,真正取得战争胜负的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而是人民。”

夜深了,毛泽东提着马灯把客人送到山下的卡车上。后来斯特朗在回忆记录中就成毛泽东主席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是一个现时代的伟大真理。

刚才我们说了主席他们所坐的位置,当时谈话时山上有几个小孩偷看美国客人,斯特朗问主席:他们是什么人?毛泽东说:是村里的孩子,他们对你这位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产生了好奇心。斯特朗这才感到这是一个及普通的小山村,而毛泽东不过是这些普通居民的邻居。这时斯特朗站起来,礼貌的提出与毛泽东调换一下位置,以便让孩子们看得更清楚。并对马海德说:在延安一个外国记者比主席本人更引起人们的兴趣。

菜地:

前面山坡下面插着红色牌子的这块菜地,就是在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抽时间开垦出来的,开始中央生产委员会考虑到领导同志工作忙没有给他们分配生产任务,毛泽东很有意见,他说:“那怎么行,大生产运动是党中央的号召,你们有你们的生产计划,我也有我的生产任务嘛!”因此才有了这块菜地。当时地里中的有西红柿,辣椒,土豆等,在主席的辛勤劳动和培育下,蔬菜长势都很好,主席经常用自己种的蔬菜招待从前线回来的高级干部和高级将领。

1940年5月31日,延安人民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南洋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陈嘉庚每年都会在国外筹集大量的资金,支援国内的抗战。最初他把大量的资金都投给了蒋介石一方。在来延安之前,蒋介石为巴结他一顿饭就花费了八百大洋。来到延安后,主席在他的院中用自己种的蔬菜宴请了陈嘉庚,这顿饭只花了两毛钱,吃完了这两顿截然不同的饭,陈嘉庚感慨的说到“得天下者,共产党也!中国的的希望在延安。”

革命遗址中的杨家岭

杨家岭革命旧址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当年这里还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现在主要有中共中央七大会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两处可供参观,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们当年的住所。 杨家岭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西北约3公里的杨家岭村。1938年至1940年、1942年至1943年,中共中央曾在此领导中国革命。 毛泽东1938年11月至1943年5月在此居住,1940年秋,因修建中央大礼堂等工程,环境嘈杂,毛泽东等领导人和中央一些机关搬到枣园居住,1942年又搬回杨家岭。1943年,毛泽东等领导人又从这里陆续搬住枣园。毛泽东在此期间,写下了《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共产党人>发刊词》、《纪念白求恩》、《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等光辉著作。此地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驻地,期间发生了不少有影响的事件。 1938年11月至1943年5月,中共中央在杨家岭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礼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党员。"七大"选举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从此,毛泽东一直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真正成熟,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毛泽东思想开始写在党的旗帜上,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中共也成为仅次于苏共的世界第二大党。七大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七大还总结历史经验,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七大会期50天,是党的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七大共举行全体会议21次,是党的历史上举行全体会议最多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七大的重大历史功绩是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七大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克服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它为党领导人民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深厚基础。 在党史专家、延安大学教授杨延虎看来,七大作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是必然的,也是来之不易的。1945年在此召开了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在此召开。现作为革命圣地,对外开放。 1942年2月至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整风运动。1942年2月,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改造党八股》的讲演,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整风运动,在全党普遍展开。同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发表讲话并作总结,阐明了革命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服务的根本方向。整风运动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着重于提高思想认识,团结同志。 在全党普遍整风的基础上,从1943年9月起,党的高级干部进一步讨论和总结党的历

洛阳烈士陵园红色旅游景点观后感五篇

洛阳烈士陵园红色旅游景点观后感五篇 洛阳烈士陵园红色旅游景点观后感1 烈士——一个让人敬佩有振奋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美好而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激情,但今天的参观,让我们的血液又再次沸腾。 岁月已经尘封了遥远的往事。现在人们的耳边已经黯淡了刀光剑影、枪炮血火的战争背影,人们要想开始回忆过去的沧桑岁月时,也只有在教科书和影视剧中,才能翻开历史的页页伤疤和层层沉重乃至重重的无尽屈辱与不懈抗争。 在21世纪的今天,战争早已在年轻人中失去了踪影,他们或许对烈士的名字和事迹更加陌生。但我们依然生活在烈士留下的绿荫下,依然享受着旭日阳光的无比幸福之中。时光可以冲淡记忆,但是革命精神必须永世相传。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英烈们用鲜血和生命开创了我们民族的千秋大业,培育了一种崇高的民族气质、革命精神和高尚风范;而改革开放后,又有无数的’英雄楷模在党和国家、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忘我奉献!英烈们的英勇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我们要踏着先烈足迹,寻觅革命精神,把对先烈的无限崇敬和对英魂的不尽哀思,化为对人民利益的勇敢维护;

应该继承先烈的遗志、传承革命先烈们的优秀精神,把对英烈们的热爱转化为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和拼搏奉献。 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让我明确了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方向,在英烈们精神的感召下我将更加努力学习。虽然目前社会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但我要从自身做起,发扬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浮云,稍纵即逝,但参观烈士陵园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却永远铭刻在心! 洛阳烈士陵园红色旅游景点观后感2 以前从未游览过烈士陵园,总觉得那只是一些为战争而牺牲的人的灵魂的寄存处,有什么好看,何须看?这次在洛阳烈士陵园的游览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踏进烈士陵园,一股浩然之气便扑面袭来,古柏苍松参天耸立、荫天蔽日,使本来寒冷的空气更添几分寒意。可当我们瞻仰着烈士纪念碑的时候,当我们浏览着一行行先烈们的名字的时候,当我们观看着先烈们奋勇抗战的图片和他们那些简陋的遗物的时候,我们没有感到丝毫的寒冷,相反,更多的则是内心的激动和灵魂的震撼。他们大都还很年轻,就这样为了洛阳这座古城的解放而从容就义,他们的功绩比他们的岁月还多。如果灵魂有大小,我想他们的灵魂必须是灵魂中的巨人。人站在纪念碑前总会感到自我的渺小,不是因为纪念碑的

安徽省八大著名红色旅游景点

安徽省八大著名红色旅游景点 ——武汉春天假日旅行社 七一党的生日虽已过,但各地红色旅游还在继续升温中。红色旅游的主导人群有以往的银发族扩展到大众人群。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安徽省的红色旅游景点吧! 景点盘点 1、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 位于繁昌县荻港镇板子矶岛。在矶头西北部一块砌有五级台阶大理石的平台上存有“渡江战役第一船登陆地”纪念碑,整个纪念碑是用大理石琢成的,它像一艘扬帆航行的船。石碑底部长约2.5米,碑的主体高约3.5米,宽约1.5米,正面镌刻着“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12个大字,左下方落款为“中共繁昌县委、繁昌县人民政府”,“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纪念碑的背后镶嵌着两块黑色的大理石,上面镌刻着两段碑文,其中第一段的碑文如下:1949 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响应“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庄严号召,以百万雄师发起了伟大的渡江战役。4月20日夜21时许,第3野战军第9兵团第27军一部率先突破长江天堑,在繁昌登陆。 另外,在板子矶下游距离板子矶27公里的夏湖附近江边公路旁,还有一座“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纪念碑。它距离板子矶27公里。这是一块高约2.5米、宽约0.8米的青石纪念碑。碑的背面镌刻的碑文是: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飞渡长江。四月二十日夜,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集团提前发起进攻,率先突破国民党的铜(陵)、繁(昌)江防,所部第27军79师235团一营三连五班所乘之船,于21时最先在夏家湖登陆。夏家湖——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这一载入史册的地名将永放光辉。中共保定乡委员会、保定乡人民政府。 2、王稼祥纪念园 坐落在芜湖市十一中校园内风景秀丽的狮子山上,西临长江,东望赭山。始建于1986年,占地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由王稼祥铜像、纪念碑、事迹陈列室、藏书室等组成,其中王稼祥事迹陈列室分五个展厅,详细介绍了他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贡献和丰功伟绩。纪念园收集并陈列了王稼祥的信件和文章96件,照片189帧,珍贵遗物43件,书籍1000余册和“吉姆”轿车1辆。 1995年被确定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确立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龙门石窟导游词200字5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200字5篇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以 下是小编整理的龙门石窟导游词200字5篇,欢迎阅读参考! 龙门石窟导游词200字(1) 大家好,我是炫光旅行社的程导,今天我们要去龙门石窟。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的洛阳市,洛阳是中外闻名 的古城。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邻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 开凿,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他和郭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共同组成了我 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或是天然形成的洞,用来藏身或藏食物。 龙门石窟的雕刻,有个不可忽视的自然形象条件,伊水两岸的山崖都属于古生代 寒武纪和奥陶纪的石灰岩层,其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易风化和大面积脱裂。 好,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 龙门石窟导游词200字(2)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现在我来给各位当导游,参观闻名于世的“龙门石窟游览区”。我们今天参观的龙 门并非山峡交界之处、黄土高原之上、对峙黄河两岸,横出天汉的龙门;并非边陲春城、滇池湖畔、一岸独立、万丈深渊的龙门;我们今天要看到的是中原大地上九朝古都之郊,经悠悠千载,历沧桑万代的一颗中华山水明珠——洛阳的龙门石窟。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龙门两山,壁立相峙,高耸巍峨佛寺衬松柏,栈道连亭阁,龛 塔窟碑,蜂穴密布,蔽石遮岩。非常美丽! 希望各位珍惜时光,保重自己,洛阳龙门石窟永永远远恭候各位的再次光临。谢 谢各位! 龙门石窟导游词200字(3) 大家好!欢迎朋友们来到龙门石窟参观游览,我叫张甡喆,是你们的导游,你们可 以叫我小张,希望大家在龙门石窟玩得愉快。

参观贵州三线博物馆有感()

参观贵州三线博物馆有感 ——吕成焱 6月22日下午,参加了司法局党支部组织的“两学一做”活动,数学家华罗庚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常到三线峥嵘地,少到江浙鱼米乡;生身故乡非不爱,更爱三线练人场。”自上世纪60年代起,响应党中央“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无数热血儿女以“三线峥嵘地”为锤炼精神品质的“练人场”,走进大三线基地,扎根大山深处,用默默奉献点燃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重温艰苦岁月感知三线精神 在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一件件带有历史痕迹的三线时期展品,让我们得以有机会重温三线历史,感知三线精神。 由六盘水市钟山区投资建设的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占地40余亩,现已建成主楼博物馆、还原馆、市情馆三个室内展区及三线广场、工业雕塑广场、思源广场三个室外展区,主要包括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三线建设指挥部、县委楼、陆家大院、育才壁,以及三线建设时期的蒸汽机车、机械设备等历史文物。 博物馆主楼展区分为序厅、人民礼堂、主楼展厅三大区域,收藏了三线建设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一批重要历史文献、珍贵历史图片,并通过微缩场景再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场景。 其中,三层主楼展区又分为七个展厅。现馆藏文物文献资料9502件,已展出图片1128张,实物1380件,档案资料200余份,音像资料时长1080分钟;室外展区主要展出大型实物,包括蒸汽机车、原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解放牌卡车、龙门刨床、钢水包等珍贵文物18件。 ★“淘”来的宝贝饱含深挚情结 小到一双雨鞋,大到一架车床,博物馆内的上千件实物大都是工作人员们从三线企业和老三线建设者家中“淘”来的,而让工作人员感动的是,一些老三线人在得知博物馆收藏三线时期实物后,迈着颤颤巍巍的步子把家中的脸盆、藤条箱等物件无偿送到博物馆来。

推荐红色旅游景点

推荐红色旅游景点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推荐红色旅游新景点 国歌展示馆是一个新的红色旅游景点。“一大”是我们党的诞生地,而国歌纪念广场和国歌展示馆是我们国家国歌的诞生地,非常值得我们去敬仰和参观。 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拍摄这部电影的是电通影业公司。2005年,经市“两会”代表提议,上海市委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考察论证,决定在此建造纪念馆。2006年11月30日,举行奠基典礼,正式动工兴建。 杨浦区政府花了大力气,动迁了1635户居民,26家单位,花了近三年时间和13,5亿元。国歌纪念广场占地面积达2,7万平方米。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前夕,国歌广场和国歌展示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国歌纪念广场是大型开放式圆形广场,像一张巨型的唱片。广场中央是主题雕塑,主体造型是一面经过历史风云洗礼的国旗,结合激昂的军号,准确表达国歌的主题。 国歌展示馆在广场的地下一排石库门里,面积达15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 底层展厅分“序厅”、“历史背景”、“在这里拍摄”、“在这里灌制”、“在这里首映”、“是这样唱响”、“确定国歌”等七个展区。全面展示与国歌有关的资料和珍贵的实物。在这里可以看到《国歌》的创作过程,唱片的灌制过程,以及国歌写进宪法,周总理主持会议通过《国歌》的现场录音。 上层展厅分“国歌故事”、“国歌震撼”、“我和国歌”、“世界国歌”等四个展区。这里采用了大量的高科技技术,有立体雕塑造型展示台,有48声道360度环形影院,有互动地球仪,有电子世界书。让人跨域时空,身处梦幻空间,心灵受到震撼。

龙门石窟导游词400字_四年级作文

龙门石窟导游词400字_四年级作文 篇一:龙门石窟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洛阳,我是这次洛阳之行的蔡导游,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去游览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出口处,距市区12。5公里,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共同组成著名的三大石窟。 龙门石窟地处伊河两岸,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距今1500多年。伊河两岸的山都是石灰岩,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宜风化和大面积脱裂,适合艺术造像,利于保存。石窟的大大小小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排列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1公里。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在这里大约参观2小时,龙门石窟现存窟龛2100多个,大小造像10万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题记碑文约2870多块,最大的卢舍大佛高17。14米,有六层楼高。最小的佛像仅2厘米,和指甲一样大。一个个佛像造型精美,线条流畅,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千姿百态,无一雷同。有的坐在莲花宝座上,有的面带微笑导游词,有的怒目圆睁导游词、脚踏夜叉。 游客朋友们,我先介绍到这里,大家自由活动,多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但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照顾好老人和小孩,11点30分我们在这里集合,祝大家玩的愉快!导游词 篇二:龙门石窟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我是讲解员,今天由我来陪伴大家参观游览。孔夫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正是怀着这种心情来接待各位朋友的,欢迎大家光临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在龙门石窟参观的时间大约是两个小时。在景区里,我们每分钟可以看到1000余尊大大小小的佛像。据1962年龙门文物保护所统计,现存窟龛2100多个,大小造像10万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题记碑文约2870块。龙门石窟造像,既是历代劳动人民和艺术家无穷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又是外来文化和我国文化结合而成的一朵奇葩。龙门石窟像一个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大博物馆,为我国的历史、宗教、文化、艺术、医药发展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潜溪寺。潜溪寺建于唐代初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大家看这个洞,洞的高、宽均为9米多,进深近7米。据说唐代有位叫李潘的宰相曾在此建造过别墅。 游客朋友们,我的讲解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下面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活动、

红色旅游观后感

遵义之旅观后感 2011年6月19日早晨,我们参加学院组织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百多位师生分乘两辆大巴和一辆中巴车从学校大门出发,前往遵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车上,导游小姐给大家介绍了贵州的旅游景点及贵州的地貌,还介绍了贵州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和组织大家唱歌等等。一路上同学们兴致勃勃·欢声笑语,很快就到了参观学习的第一站:遵义会议会址及其展馆。 我们从大门走进去,看到了会议会址,它是一座二层楼房,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们进入了展馆,看着陈列在“红军政治部旧址”内红军当年留下的物品:宣传红军政策主张的《红星报》;书写在老百姓门板上的宣传标语;记录战绩的《战功表》;红军作战用过的步枪、手雷、草鞋、草帽;还有那台十分珍贵的石印机等等,这些原物原件的展示,带领我们渐渐穿越70余年的历史烟云,将我们带回到决定中国革命前途的危急关头, 通过解说员的详细讲解,我们了解到遵义会议是在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红军力量遭受的严重损失的情况下召开的,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毛泽东的高超智慧和神奇用兵下,红军四渡赤水河,迂回穿插于敌重兵包围之间。随后,红军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等等。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吴起镇,共行二万五千里,实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将全部的军事力量

投入到抗日救国洪流中。由此,遵义这个地方成为举世瞩目的红色圣地,遵义会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参观完会址展馆,我们穿过红军街,爬上红军山,来到红军烈士纪念碑前,那气势雄伟磅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让我们心情沉重,“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在太阳光下闪耀着它不朽的光芒。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驻足陵园的红土地,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革命先辈,我们的红军为了新中国的胜利,为了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不惜牺牲自己换来最后的胜利,他们是伟大的他们是不朽的。 在这次活动中,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革命斗争的艰苦,中国革命政权来之不易;体会到共产党人的坚强,老一辈用钢铁般的意志与敌人做斗争;更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和伟大,遵义之行使我们牢记革命英雄不怕牺牲、顽强奋斗的革命精神,在学习中把红军精神牢记在心,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生活!无论今天我们遇到多大的困难和委屈,想一想,看一看,比一比,我们的革命老前辈,我们的红军战士及家属,我们还有什么抱怨和牢骚,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忘我学习、不去无私奉献?通过参观,我们还感悟到,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经济建设时期,实事求是、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不断找准和修正前进的方向,是任何时期都必须坚持的原则。在市场经济不断成熟发展、市场风云变化无穷的情况下,我们在实际工作学习

延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延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篇一:延安红色之旅考察心得 延安红色之旅考察心得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文旅集团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于6月20日至6月21日赴延安开展“回顾党的历史,弘扬曲江精神”为主题的红色之旅活动,此次活动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更加坚定了我的信仰。 革命圣地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延安精神”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风范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是“井冈山精

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它的内容丰富,源远流长。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

感受红色精神

感受红色精神,发扬革命传统 摘要:2011年8月22号学院求真学会前往位于河北石家庄市平山县的革命圣西柏坡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实践的同学在中共中央旧址做义务讲解员期间,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和实际上岗讲解,不仅深入地了解了西柏坡的历史和地理特点, 而且明白了建国前夕各位革命先辈为新中国作出的巨大贡献.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感受到了西柏坡所传承的革命精神,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让我们更加珍惜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革命精神;艰苦奋斗;贡献 8月22日,我社团怀着无限的崇敬和向往,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去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的再教育。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这个不起眼的村落,在那叱咤风云、瞬息变迁的战争岁月,一下成为全国和世界瞩目的地方。在那之前,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雪雨,太行山下的这个小村庄始终在默默无闻中沿袭着农耕的纯朴生活。是一场暴风骤雨式的中国革命,使这片沉寂的土地卷起了滚滚热浪,掀起了巨大的时代波澜,演出了威武雄壮的历史“大剧”。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西柏坡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正是西柏坡见证了中国革命最重要的一个转折时期,也正是在西柏坡产生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曾在这里领导了席卷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精髓的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博大精神,内涵丰富。西柏坡精神体现的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历史必然;包涵着的是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与勇于创新的精神;展现着是实事求是和努力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 中午,我们到达了西柏坡,下午,我们开始了我们暑期实践的第一步:探访当地经历过解放战争革命圣地先辈。在当地服务站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两位老前辈。老革命回忆说,中央机关搬迁至西柏坡后,一些村民主动让出了自己的土坯房,部队为他们搭建了新房。西柏坡村被一条小河沟隔开,东边是中央机关和

红色旅游景点导游词讲解

红色旅游景点导游词讲解 13级会展一班冯美娜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导游小冯,这是我们的司机师傅王师傅,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走进南湖,在走进那小小的画舫,看看这星星之火燃起的地方。南湖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国家5A级景区嘉兴南湖风景区,南湖因位于嘉兴城南而得名,分为东西两湖,形似鸳鸯交颈,合称为鸳鸯湖。好的,南湖风景区到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从前 后门有序下车。 首先呢,我们先从汇景园进入,在这里有一假山瀑布,上刻“南湖”二字,为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的手迹。 接着,我们看到的就是醉仙楼,是根据金庸先生武侠小说《射雕 英雄传》中的场景而建,“醉仙楼”三字为金庸先生醉后大笔所书, 现在的醉仙楼为南湖风景区特色餐厅。 走过醉仙楼,我们前方的这座石碑就是“中国红色之旅”纪念碑,石碑旁栽种的石榴树和杜鹃,寓意革命事业千秋万代,红色之旅红红火火。 现在我们到了渡船码头,请各位游客带好门票,和我一起走上渡船。随着摆渡船,我们一起荡漾在南湖之上,南湖周边地势平坦,河 港纵横,地形犹如八卦,故又有“秀水福地”的雅称。自唐代起,南 湖以其“轻烟浮渚,微风拂来”的迷人景色,成为江南著名的旅游胜地,嘉兴南湖与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其名,为浙江三大明湖。 然而,今天的南湖之所以能如此闻名遐迩,举世瞩目,更重要的

原因是因为在南湖上发生的一件令全中国为之振奋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续会,完成了全部议程,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南湖也因此雄炳史册,成 为全国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南湖中著名的湖心岛了,湖心岛上有一亭,“名曰湖心亭”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独特景观,每逢清明、荷诞、 中秋,吸引无数游人,画船歌舞,日夜不绝。宋朝诗人苏东坡曾三游 南湖赋诗四首于湖心亭上。“闻道南湖曲,芙蓉似锦张。如何一夜雨,空间水茫茫”便是其中佳句。 走上湖心岛,我们看到的是清晖堂,走过清晖堂我们就看到了江南名楼烟雨楼,相传此楼得名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烟雨楼上可追溯到五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经过多次重建,亲眼目睹了中共一大南湖续会的全过程,是一大 的历史见证,匾额“烟雨楼”三字苍劲有力,庄重雄浑,是中共一大 代表董必武先生在1965年亲笔题写的。 现在我们到的地方为南湖革命纪念馆,是1959年在新中国建立十年后为纪念中共一大而建,纪念馆精心仿制了“一大”开会的游船,即红船(因当年南湖红船在抗日战争中被毁)停泊在这里供人瞻仰。 在当年的南湖红船上,中共一大得以续会,在破败不堪,内忧外患的 旧中国燃起了星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如今的南湖红船生动的向到访者展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场景,是红色之旅的起始, 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历史见证。

关于龙门石窟导游词-精品文案范文

关于龙门石窟导游词 关于龙门石窟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很荣幸能为大家做导游!我们今天游览的景区是龙门石窟。我想,您也许游览过风景秀丽的颐和园,观赏过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可今天游览的龙门石窟,会给我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龙门石窟始建于498年,也就是北魏时期,虽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经过后人的修整,至今仍保存得很完整,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请各位在遵守规则、保持清洁的前提下细细观赏。 现在,我们已来到西山石窟脚下,前方的洞穴叫万佛洞,两旁洞壁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无数个小佛,说它是万佛洞,可真是名副其实。这些小佛大的有三四厘米高,小的却只有两厘米高,别看它们个头小,却都雕刻精细,排列整齐,虽然数目很多,但却排列得井然有序。这些精美的艺术品,都是古代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大家一定要慢慢地欣赏,细细地品味。 接下来,我们就到了龙门石窟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奉先寺,这里有九尊佛像,中间一尊最大的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他的雕工极为精湛,大佛坐姿端正,面容慈祥,双耳垂肩,就连衣服的褶皱,皮肤的纹理都雕刻得清晰可见。其他八尊佛像也都身材高大,形态各异。总体看来,奉先寺洞穴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再加上周围淡淡的薄雾,更是显得神秘莫测,真不愧是神来之笔呀! 龙门石窟有佛像十万余尊,佛洞两千多个,我们已经欣赏完了。再回头看一看这美丽的景观吧,是否还有些依依不舍呢? 关于龙门石窟导游词400字(二) 尊敬的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陪同大家游览龙门石窟。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龙门石窟脚下,我们下车,首先沿着伊水西岸游览西山。

延安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延安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延安因为与中国现代史的诸多大事结缘而名声大噪,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具魅力和最为神奇的地方。宝塔山、枣园、杨家岭,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遗址,都勾起人们无限的追忆。2019年5月27日,利用工作间隙,我怀着敬仰的心情参观了久已向往的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重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全国革命胜利的光辉历程,接受了革命传统,特别是延安精神的教育。 延安革命纪念馆前是一大型广场,平坦开阔,绿茵覆盖,周围繁花似锦。该馆陈列面积4000余平方米,展出照片及文物2000件,还有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等辅助展品,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陈列的动态效果,使人身临其境,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陈列空间装置有电子屏幕,播放延安时期的历史资料和一些重要团体、人物在延安参观活动的录像。 在参观革命纪念馆的过程中,两万五千里长征和小河会议议址备受关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

旅游景点观后感

旅游景点观后感 今年是建党90周年,我们一起参观了几个红色旅游景点,中共一大会址、宋庆龄故居和孙中山故居,对革命前辈们的奋斗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 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等13位一大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就在这幢石库门房子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一大会址中,保存了很多当时遗留的杂志和书刊,透过玻璃仔细阅读当时的文字,能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冲击,在当时的国内形势下,这些有着共同理想的青年走到了一起,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他们的努力,为美好的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当年一大在这里秘密的召开,而今时间逆转不回当时的场景,但我们可以想像当时的场面,因为每个人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来参加的,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 党从无到有,历经艰难曲折无数,把一个个纲领宣言变成现实,怎不让人骄傲信服!时光不再,英雄虽逝,他们的精神长存,犹如黑夜的明灯盏盏,照亮着党前进的道路,照亮了民族崛起的前程。 到徐汇区宋庆龄的故居,很想看看国母宋庆龄的起居环境,看看她老人家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小洋楼很漂亮,看见她老人家的雕像,很慈祥,想起小时候学过的一篇文章,宋奶奶分蛋糕,想象着她肯定是个很亲近的人。

文物馆内,藏有很多宋庆龄文物,如照片、来往书信、宋庆龄大学毕业证、藏书、生活工作用品、国务活动礼品、宋庆龄亲属物品以及历经磨难由宋庆龄保存的孙中山印章等。这些都成了宝贵的遗物。看见壁炉上方挂着宋庆龄和孙中山在日本结婚后的合影,想起她当年是违抗父命与孙文结婚,但他们不离不弃的的爱情誓言令人钦佩。 宋庆龄出生在上海,九岁入上海中西女熟学习,1907年赴美国留学。正是因为她拥有这样的教育背景,奠定了她未来为党和人民贡献的基矗大学毕业后,她就到达日本,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她的故事值得我们纪念,我希望能给自己勉励,更努力的学习。 时间有限,参观的都比较匆忙,看了宋庆龄的故居,也很期待看看我们伟大的国父孙中山的故居。 孙中山先生爱国爱民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影响着中国人的灵魂。让我想要了解他更多的故事。 1894年时的孙中山,年龄不过28岁,在日学医回国。1905年在东京创办了中国同盟会,并系统地提出了著名的“三民-主义”思想。1895年至1911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虽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得到了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1912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

河南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河南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一、大别山红色圣地游 以信阳大别山区为中心,主要红色旅游景点有:(1)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首府路(鄂豫皖中央分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和航空路(鄂豫皖航空局)革命旧址等15个景点、将军故里系列(许世友将军故里、郑维山将军故里游览区、吴焕先烈士故居等)、革命圣迹、金兰山;(2)商城县:金刚台红军洞群、烈士陵园纪念馆;(3)光山县:花山寨会议旧址、白雀园殉难烈士纪念碑、徐畈革命旧址群、王震旧居、邓颖超祖居;(4)信阳四望山、尖山红色旅游景区、南湾湖风景区等。 线路主题形象是“苏区首府,将军故里”。 二、长征精神游 以罗山何家冲为起点,主要红色旅游景点有:罗山县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方城独树镇战斗纪念地、淅川荆紫关革命战斗纪念地、卢氏铁锁关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等。 线路主题形象是“艰苦卓绝、浴血长征”。 三、中原抗日故地游

以竹沟革命根据地为中心、主要红色旅游景点有: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中原局旧址、革命烈士陵园、杨靖宇烈士纪念馆、镇平县和夏邑县彭雪枫将军纪念馆、扶沟县吉鸿昌将军故里、巩义豫西先遣支队司令部旧址等。 线路主题形象是“抗日烽火,燎原中州”。 四、中原解放战争战地游 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主线,主要红色旅游景点有:鹤壁石林会议旧址、清丰县单拐冀鲁豫军区旧址、台前县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纪念地、正阳雷岗激战纪念地,光山王大湾会议旧址、鲁山豫西革命纪念馆、宝丰县商酒务镇红色旅游景区等。 线路主题形象是“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五、时代精神游 以红旗渠、太行创业精神系列景区和焦裕禄、史来贺、任长霞事迹等为内容,主要红色旅游景点有:红旗渠风景区、焦裕禄纪念园、史来贺纪念馆、新乡刘庄、郭亮洞、回龙洞、任长霞纪念馆等。 线路主题形象是“艰苦创业,时代先锋”。 河南省10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驻马店市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信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

龙门石窟讲解词分析

龙门石窟景区讲解词 欢迎各位来到世界遗产龙门石窟参观游览,我是大家的讲解员XX,很高兴为各位讲解。接下来我们边走边讲,我把龙门的基本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座龙门大桥,1960年动工修建,1962年建成通车,全长303米,它是仿照河北赵州桥而建,是一座三孔空腹式石拱桥,桥上的“龙门”二字是陈毅元帅题写的。龙门大桥原是一座公路桥,但为了减少来往车辆对石窟所造成的粉尘、噪音、震动的危害,2003年4月龙门景区实行了封闭运营,也对龙门大桥实行了美化、亮化,使这座原本车水马龙的公路桥变成了一座游人如织的观赏桥。1995年焦枝铁路复线洛阳龙门段建成通车,龙门隧道向保护区外迁移700米,从而减少了火车震动对龙门石窟文物的影响。前方就是龙门石窟的北大门,它是仿汉代的双阙建筑,上面“龙门石窟”四个字是郭沫若先生的笔迹。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龙门石窟景区,洛阳龙门石窟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它为于洛阳市新城区六公里处,这里是两山夹一水的地形,河以东是香山,河以西的是龙门山,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前后,大约在公元493年,它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和北宋等朝代。距今1500多年的历史。其中北魏雕凿的洞窟占30%,唐代的洞窟占60%,其他的朝代占10%。龙门石窟现存窟龛有2300多个,碑刻题记2800多块,其中有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遂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均为书法精品。佛塔80座,造像将近11万尊,其中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

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龙门石窟在1961年首批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0年11月30日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荣登全国5A景区之例。龙门石窟山青水秀、景色宜人,是我国石窟中风景最为秀丽、环境最为优美的。 希望各位游客在参观游览中爱护环境,爱护文物。景区内的垃圾已实行分类回收、分类处理,若游客需扔废弃物可按可回收、不可回收分类扔弃。 潜溪寺潜溪寺是因寺下泉水涌流而得名,是初唐的一个洞窟,洞中主佛像是阿弥陀佛,他面部丰满,双肩宽厚,衣纹简洁、流畅。站在他左边的是大弟子迦叶,右边的为小弟子阿难。在弟子两侧的分别是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龙门石窟雕刻较精美的佛像之一,两位菩萨同主佛合称为“西方三圣”,是佛教净土宗供奉的主要对象。 宾阳三洞宾阳三洞,是北魏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皇家洞窟。“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宾阳三洞是北魏的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及母亲文昭皇后做功德而建造。开凿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到了802366个,后来因发生了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宾阳中洞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窟顶为一朵浅浮雕的莲花。洞内为三世佛题材,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主佛为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叫乔达摩·悉达多,他原是古印度国的一位王子,与我国孔子大约生活在同一时代,比孔子

延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_1

延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为了重温红色历史,加强党性教育,更好地落实“寻标、对标、达标、创标”要求,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检验工作热情,推动创先争优活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七一”党的生日即将到来之际,我所党支部组织了一次红色传统教育。于XX年12月16日前往瞻仰了革命圣地——延安。 延安之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延安老区人民的朴实热情,体验到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仍然在老区人民的生活中传承。在枣园革命旧址,伟人们的窑洞故居依然保存完好。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的那一张张陈旧的老照片,仿佛在讲述着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事迹。 给我感触最深的另一个印象就是老区面貌的巨大变化,从西安到延安一路之上,完全看不到想象之中黄土高坡的荒凉景象,取而代之的满山的绿色,郁郁葱葱,到处都充满着生机和希望。延安曾为全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老区人民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过巨大牺牲,几十年里,偏远落后的老区却发展缓慢,老区人民难享发展成果。但是,党和国家并没有忘记老区和老区人民,经过近些年来,一系列的惠农政策陆续落实后,老区的面貌变美了,延安市内也高楼林立,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老区人民的生活改善

了。 革命纪念馆里那一件件简朴的甚至有些简陋的珍贵历史遗物,一张张黑白的甚至有些残破的照片,一副副泛黄的甚至有些模糊的文字,仿佛无声的历史,向我们倾诉着它们曾经历过的峥嵘岁月。 在南泥湾,看着一路绵延不断的农田和大片的水稻田,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觉到歌词中唱的“到处是牛羊,是陕北的好江南”景象,仿佛看到了当年三五九旅的将士们轰轰烈烈开展大生产的景象。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枣园革命旧址是1940年至1942年、1944年至1947年,为中央书记处的所在地。枣园大门面东偏西。进门是四方形砖木结构的中央小礼堂,礼堂背后的山上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旧居,院子里有毛泽东当年种的菜地以及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的石桌。整个枣园,花木繁茂,风景优美。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抗日战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了党的七大。毛泽东在这里写了《为人民服务》、《论联合政府》、《关于重庆谈判》等许多文章。朱德在这里起草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这些地方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几乎都保持着原来的风貌,看着这些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生活工作过的地方----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然而

《红色之旅》读后感

《红色之旅》读后感 爱祖国,就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河山,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史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特别是学习活的知识,学习做人的好方法。 但是毕竟不能人人在少年时代就踏遍祖国大地。 我们先来参加这“红色之旅”的读书活动,通过书本先来跨越祖国广袤的空间。 随着空间的跨越,我们完成了时间的转换,来到那火热的年代。 通过这次时空大转移的活动,我们了解的不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了解了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 我们思考之后弄懂了:许多伟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他们有什么意义。 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 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 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拔的前行。 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

我们也将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 “红色之旅”主要历经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他们分别是::沪浙红色旅游区,湘赣闽红色旅游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东北红色旅游区,鲁苏皖红色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太行红色旅游区,川陕渝红色旅游区,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它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就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我们走进韶山毛主席纪念馆吧。韶山冲是毛泽东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地方,从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懂得关心天下,是他成为中国革命伟大领袖的品质基础。 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吧。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建立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走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吧。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

红色旅游景点观后感

红色旅游景点观后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党的历史学了一遍又一遍,都是从书本的文字中了解感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我们要在脑海中努力记背下来。然而,来到上海,有机会参观历史的遗迹,带着虔诚和崇敬的心情,默读着每一片土地1921 年7 月23 日,毛泽东等13 位一大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就在这幢石库门房子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一大会址中,保存了很多当时遗留的杂志和书刊,透过玻璃仔细阅读当时的文字,能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冲击,在当时的国内形势下,这些有着共同理想的青年走到了一起,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他们的努力,为美好的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当年一大在这里秘密的召开,而今时间逆转不回当时的场景,但我们可以想像当时的场面,因为每个人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来参加的,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 党从无到有,历经艰难曲折无数,把一个个纲领宣言变成现实,怎不让人骄傲信服!时光不再,英雄虽逝,他们的精神长存,犹如黑夜的明灯盏盏,照亮着党前进的道路,照亮了民族崛起的前程。 到徐汇区宋庆龄的故居,很想看看国母宋庆龄的起居环境,看看她老人家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小洋楼很漂亮,看见她老人家的雕像,很慈祥,想起小时候学过的一篇文章,宋奶奶分蛋糕,想象着她肯定是个很亲近的人。 文物馆内,藏有很多宋庆龄文物,如照片、来往书信、宋庆龄大学毕业证、藏书、生活工作用品、国务活动礼品、宋庆龄亲属物品以及历经磨难由宋庆龄保存的孙中山印章等。这些都成了宝贵的遗物。看见壁炉上方挂着宋庆龄和孙中山在日本结婚后的合影,想起她当年是违抗父命与孙文结婚,但他们不离不弃的的爱情誓言令人钦佩。 宋庆龄出生在上海,九岁入上海中西女熟学习,1907 年赴美国留学。正是因为她拥有这样的教育背景,奠定了她未来为党和人民贡献的基础。大学毕业后,她就到达日本,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她的故事值得我们纪念,我希望能给自己勉励,更努力的学习。 时间有限,参观的都比较匆忙,看了宋庆龄的故居,也很期待看看我们伟大的国父孙中山的故居。 孙中山先生爱国爱民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影响着中国人的灵魂。让我想要了解他更多的故事。 1894 年时的孙中山,年龄不过28 岁,在日学医回国。1905 年在东京创办了中国同盟会,并系统地提出了著名的“三民主义”思想。1895 年至1911 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虽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1911 年10 月10 日的武昌起义,得到了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1912 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1914年6月,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希望恢复和发扬同盟会的精神。1915年5月初回到国内,继续为捍卫共和制度而斗争。1919年的五四运动,给予孙中山以很大的鼓舞,他高度评价和支持学生运动。1919年8月,孙中山委派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等人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大力宣传民主革命理论。10月,宣布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党纲、党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