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

浅谈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

浅谈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
浅谈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

浅谈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

摘要: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我国人才结构、教育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其表现之一就是对劳动者素质和和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也备受瞩目。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分析转变前途

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前景,对我国教育和社会事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我国人才结构、教育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也备受瞩目。

一、职业教育在我国的现状分析

1.思想观念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阻力。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封建观念和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之下,传统文化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理念已深深镌刻到人们的思想中,逐渐形成了“重普教,轻职教”、“重科学,轻技术”、“重知识,轻能力”的社会氛围,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和支持,也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2.办学模式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限制。在国际上,职业教育是多数应用技术性人才终身学习的重要基地。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既注重于学历教育,也注重非学历的技能培训,正是因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正确的功能定位,以及它和企业的紧密联系,才决定了它在社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地位。但现行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还存在特色不够明显,教学过程中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职业培训不够广泛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不够,也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3.体系缺陷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影响。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而不是层次教育。近十几年,职业教育发展也陷入了困境,其结构体系的不健全,办学方向与定位、专业结构和培养模式及招考制度越来越趋于普通教育,因此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结构体系。而新的结构体系,应该有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院校、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和培养技能“双料”型人才的本科教育院校,专业硕士的培养也应逐步探索。

二、未来职业教育的转变

1.运行机制的转变。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集团化办学是推动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改革的切实有效的途径。通过实行集团化教学,可以调动政府、企业、行业、院校、研究机构和社会多方面的积极性,广大职业院校继续探索加以完

善并发展。

2.服务对象的转变。“十二五”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教育要服务于紧急发展模式转变的双重要求(职业教育要完成自身转变并要为经济发展方式模式转变提供人才支撑);职业教育要服务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六个方面(改造提升制造业、培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职业教育要服务于发展现代农业,要积极发展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服务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职业学校布局重组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职业教育要服务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发展规划;职业教育要服务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职业教育要服务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特别是强调,健全面对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建设;职业教育要服务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三、职业教育的前途

1.明确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是适应经济发展模式方式转变和满足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满足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2.明确职业教育的战略重点。职业教育要把工作重点从较多注重规模战略转移到强调内涵建设,全面提高质量上

来。

3.明确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一是肩负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数以亿计有职业道德、有中高级职业技能的劳动者的历史使命;二是肩负着支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特别是“三农”问题解决的历史使命;三是承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调整教育结构的历史使命;四是肩负服务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

4.明确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树立培养全面培养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树立人人成才的理念,树立多样化人才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系统培养的理念。

5.明确职业教育的改革重心。

一)推进全面系统培养二)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三)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四)改革调整专业设置

五)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六)深化教学模式创新

七)改革学生评价模式八)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九)加强职业教育管理十) 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总而言之,职业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和高中后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以及大量就业从业人员岗位培训,是二十一世纪相当长时期我国人力结构和教育结构调整时必须考虑的关键环节,他的发展关乎于行业和企业的生存、发

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正面临改革和发展的新任务,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下转型,通过对职业教育在我国的现状分析,明确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完成职业教育的战略重点转移,通过对其历史使命的了解,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将集团化办学融入进职业教育办学当中,与企业紧密联系,把握住时机,职业教育也将由此发展,其前景也会一片光明。参考文献:

穆虹秀,关于职业教育院校发展前景的几点思考,《内蒙古电业》,2012年第6期

曹琳娜,浅谈职业教育现状、意义和发展前景,《南昌教育》,2006年第10期

李拓,职业教育的前途,《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15期

谢毅敏,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浅探,《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4期

王志斌、李魁志,中等专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正值发展,《黑龙江科技信息》,2002年第6期

唐成,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在一定水平的教育基础上所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育。它的特点是强调职业道德培养,着重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发展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培训,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从当前情况看,要办出受企业欢迎、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职业技术教育,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纵观近代以来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史,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这就是:职业技术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关键环节,是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的重要枢纽,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一种长远、积极的就业支持政策,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就业岗位,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调整,促进劳动者再就业,化解社会矛盾,意义十分重大。 二、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 20多年来,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又有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237万人,占整个高校招生总量的53%,高职高专招生总量已经超过了本科。在这种形势下,截止到2005年,全国具备颁发学历资格的普通高职院校达到1078所。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却不容乐观,自1999年以后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拉动了以升学为主的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1998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数为359.6万人,2004年增长到821.5万人,增幅达128.4%;而同期承担技艺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由519.5万人增加到548.1万人,增幅仅有5.5%,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数的比例由占高中阶段的59.1%下降到40.0%。更令人担心的是,在全国农村高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是高职教育界对其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梳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可以提高我们对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的认识,,更加明确如何处理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回顾;展望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 (一)早期职业大学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发展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东南沿海及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率先创办了一批新型地方性大学——职业大学,这就是我国最早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学校。从1980年到198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各地共兴办了120多所职业大学。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自费、走读、不包分配。多年来,这些学校通过校际协作会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校际合作,共同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经验不足,重视不够,以及职业大学在办学中尚存在着政策不配套、发展不平衡、办学条件不足、专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结果多数学校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了普通专科,或者说,办成了“压缩饼干式”的本科。近年来,经过改革和发展,部分职业大学逐渐从“压缩式”模式中走了出来,经过改革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战线上重要办学力量。相对于早期职业大学的发展,初中起点的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却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成功的发展道路。1985年,中央确定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提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要求。为落实这一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原国家教委决定在上海电机制造技术专科学校、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和北京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这三所中专学校基础上试办5年制技术专科教育。实践证明,5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便于统筹安排教学计划,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并且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有效教学时间长,为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养成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从总体上看,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了经济建设和生产第一线岗位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适应了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与欢迎。 (二)“双起点”、“双证书”的探索与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对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经济的发展又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在这种背景下,探索一条高中毕业程度起点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路,成为职业教育战线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1991年1月,经原国家教委和总后勤部共同批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学校基础上,建立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率先在全国试办高中起点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当时,国家对试办学校的基本要求是“双起点”、“双证书”,即学校招收普通高中起点和相当于高中阶段的职业学校起点的毕业生,学生毕业时既获得大专学历证书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经过几年的探索,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双起点、双业制、双证书、订单式”高等职业办学道路,被原国家教委称为“邢台模式”。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通过“三改一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这一举措整合了现有高等教育资源,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政策转变,也是高职教育界对高职教育认识更加深入的体现。1997年,为了明确高职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规范校名,原国家教委明确提出新建高等职业学校一律定名为“x x职业技术学院”或“x x职业学院”,同时鼓励其他通过改革、改组、改制发展高职教育的学校照此更名。3月,原国家教委首批批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挂牌。1998年,教育部提出“多渠道、多规格、多模式发展高职教育”的要求,并拨出了11万个招生指标,在20个省市用于试点发展高职教育。这一时期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以职业能力教育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之路。 (三)办学规模快速扩张阶段 1999年1月,为了逐步把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计划、入学考试和文凭发放等方面的责权放给省级人民政府和学校,便于省级人民政府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对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现有资源进行统筹,教育部提出:毕业生不包分配,不再使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国家不再统一印制毕业证书内

心得体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最新)

心得体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最新) 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方案》既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愿景,也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努力奔跑的线路图。《方案》直面问题,突出问题导向,从问题根源着手,从核心环节发力,以国际视野准确定位,以体制机制为支点,从根基上撬动未来一个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局。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每年的新增劳动力中,职业院校毕业生占到70%。 然而,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职业教育存在的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未真正落实、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人才培

养质量参差不齐等突出问题,也制约了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多年来,虽然国家层面一直在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职业教育“矮人三分,低人一等”的问题始终存在。去年,某省份大幅提高普通高中的录取比例,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还要不要中职”的热议。一些高职院校的招生困境也引来了“还要不要继续发展高职”的质疑。对此,《方案》给出了响亮的回答:“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要进一步深度融合,要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要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乡新增劳动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推动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 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在“标准”的引领下将会更加完善。用“标准”引领发展,是《方案》的一大亮点。《方案》明确指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问题在于,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标准是什么?职业教育如何实现现代化?对此,《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定向定量的举措,如要完善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实

(完整版)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赵恒伯教授 讲学内容: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二、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现状 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职业教育又称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教育类型地位平行。 职业教育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远古时代,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制造和使用工具等知识,主要以言传身教代代传授。如果把人类的此类活动称为教育的话,那么它就是职业教育,可以称之为职业教育的发端。手工业经济时代,以手工技艺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在劳动现场开展,父子相继、世代“薪火相传”。农业经济时代,有技术的能工巧匠通过设学授徒等方式在工作中传授技艺,是一种学徒教育形式,其职业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高度一致,教具即生产用具,教师即师傅。16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兴起后,出现了形式各异的讲习所和讲座等,通过讲习所和讲座向工人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机器工作原理,它们可以看作是学徒教育转向学校职业教育的过渡形式。18世纪初,俄、德、英、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办了现代意义的职业学校,在我国,也于19世纪后半叶创建了福建船政学堂,并逐渐发展为农业、工业、商业和商船四大类实业学堂。这标志着学校职业教育的正式形成。 由言传身教、父子相继、师徒相授、讲座传授发展到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呈现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式与规模在逐步拓展,由单一教育形式向集体传递形式演变,为适应工厂对大量技术性专门人才的需求,学校职业教育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教学形式,采取夸美纽斯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在中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肩负着为国家发展提供重要技术人才的责任与义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是实现人才强国并推动中国进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现阶段,中国各行各业均存在高技能人才缺失的现象。因此,如何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成为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时代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发展职业教育也构成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但现阶段,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问题重重,如何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发展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与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不明显 现阶段,在中国的整个就业层面中,存在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而高级技工供不应求的现象,劳动力的结构失衡与素质较低的问题凸显出来。由于缺乏专业的劳动力与高技能的技师,导致生产资料难以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虽然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与高精尖的人才可以对外引进,但大批的技术工人与高级技师还需要职业教育来培养。而职业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其重要性并没有被突出强调出来,因此导致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不重视

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未充分体现 随着国家建设新农村步伐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对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础。而职业教育作为不断提高个体职业技能与素质的教育形式,应该致力于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与务农技能,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 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1.具有自身特点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区域经济与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出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行业等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这要求职业教育的办学体系要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要求。职业教育在其办学过程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基本导向和前提、以社会资源为依托、以岗位要求为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建立具有职业教育风格与特点的教育教学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其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中高级实用型人才。因此要重视实践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采用灵活办学的方式,开设市场急需的专业,拓宽学科知识的范畴,满足培养目标的基本需要。 2.依靠政府,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

中国职业教育在发展

中国职业教育在发展 近日,《经济》杂志社中国职业教育创新联盟在北京成立,倡导社会关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作用,让更多年轻人获得就业技能和就业机会。《经济》记者就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对与会嘉宾进行了专访。 共青团中央 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党组书记 陈宗 作为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的理事会理事,大学生创业就业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在基金会成立6年多的时间中,从政策协调、资金扶持再到技能培训,我们以扶持青年就业创业为宗旨,以大学生创业为关注帮扶的重中之重,不断进行各方面技能整合。在服务于大学生创业就业这么久之后,我发现对于大学生来说,“偏才”往往比“全才”更好找工作,行行通却行行不精,远不如精通一门专业的知识技能,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情况要比本科院校好。 但是我国在职业教育方面欠账很多,原因在于人们在传统观念上总觉得上了大学才有出息,上职业院校就是没出息,整个社会的舆论导向和教育体系趋势,以及家庭教育的结果都导致职业教育社会地位低下。而在美国、新西兰等发

达国家,蓝领工人的薪资水平一般都很高。我们应改变人们这种不正确的观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尊重技能人才,尤其是传承传统手工业的技能人才,因为这些工艺是不可替代且难以传承的。 因此,中国职业教育创新联盟成立后应该在舆论上引导社会大众,使传统观念发生变化。同时,也可以通过成立专项基金,对相关项目进行扶持。比如很多贫困地区的小孩,有的可能义务教育完成后就出来打工了,并且往往只能胜任一些技术含量较低、可替代性高、重复劳动的低薪资工作。如果职业教育能够补上来,对他们将有很大的帮助。在政策上进行争取和协调,在资金方面提供帮助和扶持,都是联盟可以做的事情。 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的商品遍及世界各地,但是我们往往只是世界的代工厂,从设计到技术甚至原材料大多都是国外进口,对于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工资收入都没有什么积极效果。而我国有着悠久的制造业历史,有能力也有潜力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职业技工,发展出更先进的技术,带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高端专业的职业技能教育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从一种说法变成一种现象,创新创业教育也被国家提上日程。与此同时,我认为职业技能教育也应当被重视起来,它和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相

职业学校师资力量发展前景探索知识分享

职业学校师资力量发展前景探索 师资队伍建设是技工院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所在。随着社会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重视,我省技工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但仍然不能满足当前学校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如 何破解这一难题?正确看待当前我省技工院校师资队伍现状, 理性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状况 截止2010年底,我省在职教职工数6875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教师4425人,技师、高级技师1471人,文化技术理论 教师3926人,生产实习指导教师1539人,一体化教师1728人,兼职教师738人。我省技工院校从创办以来,特别是经近30 多年的艰苦创业,已形成具鲜明办学特色、具一定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的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技工教育体系,也培养了一批批既能传授理论知识又能传授操作技能的师资队伍,基本满足了当前技工教育的需要。在全社会逐步重视高技能人才培 养的大背景下,对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政策推动更加有力。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相 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国家和省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 划纲要(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等;国务 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及浙江省高技能 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等等。都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有力地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展望

浅谈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 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新阶段,虽然在教育服务方面我国只作了部分承诺,但教育系统同样要加速扩大开放的进程的趋势是必然的。它对职业教育既有直接的促进和冲击,也有通过经济领域产生的间接影响。面对国内外劳动力市场和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今后中国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本国经验的同时,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全面地、深层次地对自身进行改革和不断完善。改革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使自己更强、更新、更活,因为竞争力的基础是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只有具备更强的实力,才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和提供高水平的服务;面对世界各国教育力量的竞争,必须要有新的观念、新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否则,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鉴于市场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我国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改革从计划体制中沿袭下来的旧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学会深入地了解市场、灵活地适应市场、准确而果断地占领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从国家对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以及现代企业对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出发,对我国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目前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以后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章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从2000年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部在“2003——2007教育振兴活动计划”的文件中,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定职业教育转变办学模式。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职业教育在解决劳动力就业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方面发挥出日益突出的作用。从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中国基本上拥有了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但缺少一支庞大的能够理解现代科技知识并受过专门训练的技术操作人员队伍,这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教育部在2005年下发的教职成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充分认识到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中,出现了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相对于普通高中教育,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是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把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片面理解为就是发展普通高中,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忽视乃至削弱中等职业教育。必须看到,在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条件下,如果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将影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制约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要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能力 鼓励和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创建一批一流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采取联合、连锁、集团化等办学模式,提高和增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推动骨干示范性

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

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双师型”教师的必要性 梁鑫 (教育学院教育本1302 摘要:自我国首次在政策中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注释1)以来,双师型教师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现在国家没有制定出台行之有效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标准(包括方法体系),培养方案,评聘制度,双师型教师无论质量数量都不能满足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无论从历史,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多元化角度来考虑,还是从双师型教师自身的本质来考虑,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于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字:必要性、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和要素及其内涵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都有着不同的说明和诠释,尽管如此,作为一个职业教育的社会现象,它已经渗透到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我国对双师型教师的发展也给予了重视,早在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提到“要采取教师到企业单位进行见习和锻炼等措施,使文化课教师了解专业知识,使专业课教师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要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那么双师型教师的发展究竟有何种必要性呢? 解析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将对探究它发展的必要性产生深远的意义。我国在注重和发展高职教育的同时就提出了建设双师型教育的构想,可是一直以来,双师型教师都没有公认准确的内涵界定,一直停留在探索阶段。目前对于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研究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及表述。他们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双师型”教师就是拥有双证的教师,这个观点侧重教师的实践能力,可是可能会导致教师为了考证而考证的弊端。2.双师型教师应该具有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是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二是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实践能力。但是这种观点有可能会把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理解为教师和工程师的机械相加。3.还有叠加说认为双师就是双证加双能,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4.双师是既有讲师职称又有工程师的职称,这是从形式的角度看到双师的两硒功能。5.双师型教师作为一种复合型教师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开展专业实践,既能引导学生人格培养,有可以指导他们获得与个人价值相匹配的职业。这就是把双师型教师分为两个层次:能力之师和素质之师7.双师结构8.特定说。综其所述,双师型教师有两层含义一是双师素质,二是双师结构。因此双师型教师的发展不仅仅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还有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的建设。虽然“目前教育界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理解,还缺乏统一、准确的认识。(1)”但是这不会妨碍到认识它的必要性。 历史角度:职业教育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的古代职业教育之中,师徒制是存在最普遍,影响最持久广泛,受教育者人数最多,也是沿用时间最长的教育形式。他们培养了许多能工巧匠,发展了中国古代精湛的工工艺,有的产品被视为“国宝”,成为中国古代高度文明的重要标志。【1】师徒制是学徒边从事劳动边接受师傅关于操作技艺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以“言传身教”、“心传”为特色,注重现场学习,以亲密的师徒关系维系,同时也存在教育效率低下,周期长的缺陷。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以私塾讲学的形式传授知识给三千弟子,发明了锯,刨,石磨的木匠祖师爷鲁班,也通过师徒的方式传授技能,这是我国最早的职业教育的雏形。其实大量的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已经证实,早在原始社会,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XX,

《为什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广阔》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近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方案》提出了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一是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狠抓教学、教材、教师,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三是促进产教融合。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经验,坚持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四是建设多元办学格局。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

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做优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 (《人民日报》)材料二 高职扩招,首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一涉及1418所高职院校的消息,在两会会场内外引发强烈关注。 从“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到2018年8月我国高职院校首个“世界一流”建设方案获批通过,再到近日国务院印发“硬核”文件《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正在昂首迈入属于它的“黄金时代”。今天,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提出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更是让不少高职院校师生感慨,“高职的春天来了!” 随着职业教育重要性的日渐凸显,高职招生也水涨船高。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663所(含独立学院265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比上年增加30所;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招生790.99万人,其中普通专科招生368.83万人,比上年增长5.16%,占普通本专科人数的46.63%;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有在校生2831.03万人,其中普通专科在校生1133.70万人,比上年增长2.60%,占普通本专科人数的40.05%。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高职扩招主要招生对象不是普通应届高中毕业生,而是中职毕业生。“我国高职目前的生源主

教育论文: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1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中国的职业教育经历了一个很曲折的发展过程,近几年发展的速度加快,迎来了职业院校“火爆”、“热潮”。新世纪我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初步形成。 但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现有政府的职能对职业教育还有相当程度的束缚力,易造成职业教育脱离实际,产生教育、效用“两张皮”的后果。其次,虽然“双师型”教师比例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缓慢,缺少承担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和专业课教师。 2 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目前,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和思路对现时期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也有很大的启发。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重视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与产业界、劳动市场的密切配合

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企业、职业教育机构、学生三者之间形成开放的系统,形成良好的反应机制,企业在其中起领导作用。澳洲职业教育办学与企业全面合作程度非常紧密,实行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教学模式。学生有1/3的时间是在社会企业的实习中度过的,同时学生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企业一线学习的工人。 澳洲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教师聘任都是企业一线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历的技术人员,他们在从事教学工作过程中还必须定期到企业一线实践,企业专家对其实践效果会进行严格的考核与评估,实践环节不合格的教师学校不予续聘。并且澳洲职业教育学校都会从企业技术经验丰富的专家中聘任兼职专业教师,通常兼职专业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另一特色是教学和实习场所进入企业一线。在澳洲,职业教育学生的有些专业课直接放到企业或研究所的试验室里进行同步教学是一大亮点。 他们还非常重视校际合作,取长补短共谋发展。近年来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非常迅猛,他们的校际合作以“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放联合”为原则,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教育培训业的现状: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也作为服务业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教育市场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成为我国经济领域闪亮的市场热点,成为创业投资最热门的关键词。2008年面对房地产、股票等投资市场的不景气,专家指出,中国的教育市场巨大,机会仍然很多,但是教育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将进入比拼内功和规模的圈地时代。有关专家表示教育业是未来投资的热点,全国教育市场巨大,市县级城市市场急需开发,新一轮的教育掘金行动即将开启! 根据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 未来5到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潜在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尤其是中小学的教育培训,超出3000多亿的市场,并且正以每年30%速度急速增长,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青少年儿童超过1亿人次。目前,我国现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而在大中城市,90%以上小学生在课后接受各种各样的辅导,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需求群体市场。 幼儿教育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近两年来,中国教育市场迎来了培训行业投资高峰期。除去风险投资商的青睐,国际教育集团参与度也在提高。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教育的渠道也在不断增多。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市场空间巨大。统计数据显示,教育支出在中国已经超过其他生活费用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预计到20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规模达3000亿元人民币。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中国的教育培训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教育培训机构已有近万家,但资金规模超过10亿元的屈指可数。教育培训业,还是一座尚待开发的“富矿”。目前全国品牌化的教育机构像新东方、巨人教育、安博教育、环球雅思等教育培训机构占据英语、课外辅导、职业教育等行业领头地位。在2008年到2009年培生出版公司先后并购了华尔街英语和上海乐宁英语,这是国际教育机构强势进入中国教育的一个趋势。 而中小机构发展也面临着危机,主要是人才缺乏、教学科研力量的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低下,在经济危机面前很难快速发展。教育培训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阶段,大机构将出现综合化发展,专业教育机构将突出差异化进行连锁经营,融资后的教育机构为了扩张,将继续收购全国地方大型教育机构,小机构为了生存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寻求教育蓝海战略。打造发展初期的核心竞争力。 二、教育培训业近两年的发展特点: 1、品牌教育综合化发展 在教育培训市场竞争化的时代,品牌优势是竞争的一个核心,以新东方为例上市后新东方开始在幼儿教育、职业教育、中高考辅导、个性化家教等领域强势进攻,利用新东方的品牌优势在各个领域进行扩张,巨人教育集团在融资前就开始了在全国发展的战略部署,融资后在全国并购了一些地方大型培训机构,很快实现了集团化的运营模式,同时巨人的幼儿教育和家教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综合化的品牌格局。同时巨人教育集团注重开辟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011-2015年中国培训市场前景预测 中国教育培训业的现状: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也作为服务业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教育市场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成为我国经济领域闪亮的市场热点,成为创业投资最热门的关键词。2008年面对房地产、股票等投资市场的不景气,专家指出,中国的教育市场巨大,机会仍然很多,但是教育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将进入比拼内功和规模的圈地时代。有关专家表示教育业是未来投资的热点,全国教育市场巨大,市县级城市市场急需开发,新一轮的教育掘金行动即将开启! 根据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 未来5到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潜在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尤其是中小学的教育培训,超出3000多亿的市场,并且正以每年30%速度急速增长,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青少年儿童超过1亿人次。目前,我国现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而在大中城市,90%以上小学生在课后接受各种各样的辅导,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需求群体市场。 幼儿教育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近两年来,中国教育市场迎来了培训行业投资高峰期。除去风险投资商的青睐,国际教育集团参与度也在提高。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教育的渠道也在不断增多。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市场空间巨大。统计数据显示,教育支出在中国已经超过其他生活费用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预计到20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规模达3000亿元人民币。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中国的教育培训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教育培训机构已有近万家,但资金规模超过10亿元的屈指可数。教育培训业,还是一座尚待开发的“富矿”。目前全国品牌化的教育机构像新东方、巨人教育、安博教育、环球雅思等教育培训机构占据英语、课外辅导、职业教育等行业领头地位。在2008年到2009年培生出版公司先后并购了华尔街英语和上海乐宁英语,这是国际教育机构强势进入中国教育的一个趋势。 而中小机构发展也面临着危机,主要是人才缺乏、教学科研力量的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低下,在经济危机面前很难快速发展。教育培训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阶段,大机构将出现综合化发展,专业教育机构将突出差异化进行连锁经营,融资后的教育机构为了扩张,将继续收购全国地方大型教育机构,小机构为了生存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寻求教育蓝海战略。打造发展初期的核心竞争力。 二、教育培训业近两年的发展特点: 1、品牌教育综合化发展 在教育培训市场竞争化的时代,品牌优势是竞争的一个核心,以新东方为例上市后新东方开始在幼儿教育、职业教育、中高考辅导、个性化家教等领域强势进攻,利用新东方的品牌优势在各个领域进行扩张,巨人教育集团在融资前就开始了在全国发展的战略部署,融资

浅谈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

浅谈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 摘要: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我国人才结构、教育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其表现之一就是对劳动者素质和和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也备受瞩目。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分析转变前途 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前景,对我国教育和社会事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我国人才结构、教育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也备受瞩目。 一、职业教育在我国的现状分析 1.思想观念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阻力。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封建观念和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之下,传统文化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理念已深深镌刻到人们的思想中,逐渐形成了“重普教,轻职教”、“重科学,轻技术”、“重知识,轻能力”的社会氛围,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和支持,也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2.办学模式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限制。在国际上,职业教育是多数应用技术性人才终身学习的重要基地。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既注重于学历教育,也注重非学历的技能培训,正是因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正确的功能定位,以及它和企业的紧密联系,才决定了它在社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地位。但现行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还存在特色不够明显,教学过程中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职业培训不够广泛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不够,也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3.体系缺陷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影响。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而不是层次教育。近十几年,职业教育发展也陷入了困境,其结构体系的不健全,办学方向与定位、专业结构和培养模式及招考制度越来越趋于普通教育,因此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结构体系。而新的结构体系,应该有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院校、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和培养技能“双料”型人才的本科教育院校,专业硕士的培养也应逐步探索。 二、未来职业教育的转变 1.运行机制的转变。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集团化办学是推动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改革的切实有效的途径。通过实行集团化教学,可以调动政府、企业、行业、院校、研究机构和社会多方面的积极性,广大职业院校继续探索加以完

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

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 摘要:职业技术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我们也看到,职高生毕业生总体质量不高,社会竞争力不强,在校生中存在厌学现象,教育管理比较困难等等诸类问题,本文试图从职高生来源、特点等入手展开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寻求如何培养职高生成长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职高生现状分析培养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已涌现出一大批上规模、上档次的职业技术学校。各类学校对教学设施,实验设备以及实习场所等方面都作了大量的投入。使职业高中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实施高职考后,打开了职高生升大学的大门,给职业高中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毕业生的总体质量不高,社会竞争力不强。在校的职高生中厌学混日子的学生多,破罐子破摔的学生多,学生管理困难,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可谓费尽心机,但“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在当前职高规模已获长足发展时,怎样对职高生进行有效的教育,真正将其培养成为一个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是迫切需要探索和实践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对职业教育的主体——职高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孙子曰“知已

知彼,百战不贻”,只有我们对职高生的现状作充分的分析和了解,有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职高生来源、特点及其分析 职业教育是远在普通教育之后发展起来的。由于传统的思想观念影响,绝大多数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而成龙的唯一途径是读普高升大学。于是就有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奇观。显然进入普通高中成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首选。于是,考不上普高的初中生才读职高是不争的事实。应该说职高生的主流是好的。他们青春焕发,朝气蓬勃,心灵纯洁,思想上进,可塑性强。但职高生的结构较之普高、中专要复杂得多,学生起点参差不齐,在学习、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陷,并有生源素质逐年下降趋势。 职高生从生源上看,其普遍的一个特点,正如不少教师所说的一个字“差”。的确,职高生学习成绩差是客观现实,但是,并不能说这些职高生的智力和成绩一样差。根据成绩推测智力的方法有一定的正确率,但这种方法,并不能保证结果的正确无误。因为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与学业成绩之间只有中等程度的相关,且其相关系数不但与学科有关,还与年级有关。随着年级的提高相关系数反而下降,因此,我们决不可因为这些学生成绩差,而将他们看“死”了,认为都是些笨孩子,“不可教也”。同时,造成学生学业成绩差是多方面的,除了智力差异以外,下列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在成绩差异中起着不忽视的作用:(一)态度差异;(二)动机差异;(三)情绪特点差异;(四)意志特点差异。就这些差异而言,职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 一、如何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1.建立以就业率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科学评价职业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关键是要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建立以就业率为核心指标的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职业教育的多种因素,从学校发展的不同角度和侧面来评估就业的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水平。该指标体系对职业教育的办学起着极其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和持续发展的方向,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指挥棒。同时,该指标体系还应体现职业教育的产业属性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指标体系的质量保障作用,引导教育产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2.实现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观念上的转变。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实现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的转变尤其是职业教育,其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和技能,直接服务于学生的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特征。各级政府的行政部门、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乃至全社会都要转变观念,逐步认识到就业是大众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与方向,通过市场选择,使以岗位准人制度为标志的职业资格证书

成为就业的香悖悖,通过“双证书”、定单培养等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3.健全促进就业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促进就业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加以保证。其原因一是因为我国的就业压力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二是现行的有关法律未能有效地解决就业和保障就业问题;三是制定促进就业的专门法律、法规有利于社会转变观念,加快劳动就业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将劳动就业的有关政策__匕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来加以规范。 4.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政策机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各级政府当在政策_L予以支持和保障。一要千方百计为职业教育创造条件,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门路;二要落实职业资格的确认和就业资格准人制度,促进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高质量就业;三要积极调整教育结构,重视职业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和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初中后高中后生源向职业教育的分流,构建人才立交桥,让更多的人通过职业教育获得谋生的手段和技能;四要建立灵活的用人制度,支持员工的在岗、离岗、转岗及再就业培训,鼓励员工创新技能的获得,提高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五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扶贫与救济制度,以技术激活就业,以就业带动脱贫致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以市场为前提的教育,建立紧跟市场、贴近行业、依托企业的职业教育体制,将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教育有效性。为此,要积极探索多

对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的认识

对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的认识 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难问题,如何实现人才匹配,合理高效地促进产业发展成为了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而严峻的问题。 本文拟通过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现状的认识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然后结合其他国家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和方法,找出适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现状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之路,使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认识发展之路 一、何为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意义才根本上说在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为从事某种职业所进行的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或培训就是职业技术教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定义,职业教育是各级各类职业和技术教育以及普通教育中职业教育的综合。即职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在广义上是一样。职业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既包括技术教育,也包括技术培训;既包括职业的教育,也包括职业培训;既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也包括高等职业教育。 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一)职业教育的起源“职业教育”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1904 年时任山西农林学堂总办姚文栋所写的《添聘普通练习文》。中国的职业教育与早期实业教育,从基本作用及其教育思想演变过程看可以说是一脉相承。1866 年由左宗棠奏请并于1867 年1 月开办的《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标志着中国的职业教育正式起源。20 世纪初,我国机器工业规模的较职业教育最早源于较发源。早发生工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是在师徒传习制度基础上为适应工业大生产需要而逐 1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10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职师)专业渐产生的教育类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社会动因是,20 世纪初机器化和工业规模较快增长直接导致的。职业教育在中国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这也是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并且加速了中国教育体制的快速发展与改革。(二)职业教育的兴与衰我国于19 世纪60 年代开始出现职业教育,经过早期洋务派、改良派、维新派的倡导和推动,加之仿效日本的教育制度和理念,在1902 年和1903 年产生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学制体系,正式实施实业教育,然而发展却十分缓慢。1898-1910 年间,在清政府学部立案的高等实业学堂只有17 所到1909 年,全国中等实业学堂达到254 所。辛亥革命后,受到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国民政府制订了新的学制体系,将实业学堂改名为实业学校,业学堂与实业学校,并无本质区别,发展依旧十分缓慢。1912-1916 年间,两种形式的学校总数从425 所增加到525 所。由于受欧美各国教育制度的影响,社会和学校越来越重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并在国内宣传西方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以黄炎培为代表的一大批职业教育先驱于1917 年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标志我国开始进入大力宣传并努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新时期。于此同时,黄炎培、陶行知、晏阳初等的先进教育理念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思想动力源泉,领着以美国教育体制为主要范例新学制的改革。截止1925 年,全国职业学校数从1921 年的842 所增加到1548 所,达到了新中国建立以前的最高峰。然而由于内外因素的阻滞,业教育又迅速沉寂。1929 年,全国的职业学校仅存194 所。经过几十年的艰难历程,截止1949 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564 所。新中国建立以后,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和突飞猛进的经济建设,强烈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和发展,其中中等专业教育和技工教育获得空前发展,并明确成为新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50-1965 年间,虽经历了较大波折,但总体趋势呈现好的势头,其中技工学校从 3 所增加到400 所,学生从3600 人猛增到18.3 万人;中等技术学校从500 所增加到871 所,学生从9.8 万人上升到39.2 万人。然而,好景不长。受“文革”的严重侵袭,全国各类职业教育遭受空前浩劫,技工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几乎被摧残殆尽。直到1976 年,开始出现缓慢的增长势头,1999 年,发展到职业学校1071 所和成人职业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