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公布2014年修读双学士学位、辅修本科专业学生名单 …

关于公布2014年修读双学士学位、辅修本科专业学生名单 …

关于公布2014年修读双学士学位、辅修本科专业学生名单 …
关于公布2014年修读双学士学位、辅修本科专业学生名单 …

附件:录取名单

序号学号姓名性别主修学院主修专业招生学院招生专业修读类型

1 175940011 余洋男农学院农村区域发展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双学位

2 177140007 冯瀚文男植保学院应用化学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双学位

3 174640002 卫玲玉女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4 174640003 马凤铭女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5 174640010 刘钰雯女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6 170740001 于洪爽女工程学院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7 170740052 金可为男工程学院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8 163040045 李妍女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9 163040053 夏珊珊女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10 173040014 张华潇女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11 173040023 陈震男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12 173040031 于佳璐女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13 173040033 王志芳女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14 173040035 兰天翔男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15 173040036 包程程女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16 173040038 田笑男女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17 173040040 关旭女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18 173040043 刘博书女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19 173040046 孙琪女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20 173040047 朱唯佳女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21 173040053 陈瑛瑶女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22 173040054 金美娜女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23 173040058 曹元春女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24 173040059 富玉彬女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25 173040060 曾楠女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26 173040061 翟麟靓女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27 166040061 常珊女经管学院金融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28 179140034 冯艳霞女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经管学院会计学辅修专业

29 179140041 刘燕女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经管学院会计学辅修专业

30 178040011 曲艺女林学院风景园林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31 170840024 高智怡女林学院林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32 170840032 王欢女林学院林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33 170840036 刘芳伶女林学院林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34 170840063 刘俞帆女林学院林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35 170840069 张诗行女林学院林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36 176840004 王雪女林学院森林保护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37 176840014 吴姗姗女林学院森林保护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38 161340046 张月女林学院园林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39 161340058 董祎妮女林学院园林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40 170940055 焦倩女牧医学院动物科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41 177240010 张琪女牧医学院动物药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42 172150002 王欣婷女牧医学院动物医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43 172150013 张磊女牧医学院动物医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44 172150051 倪晨依女牧医学院动物医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45 179840019 姜冶女牧医学院水产养殖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46 175940026 秦瑞女农学院农村区域发展经管学院会计学辅修专业

47 175940030 廉清文女农学院农村区域发展经管学院会计学辅修专业

48 170140008 王瑜女农学院农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49 170140021 陈海强男农学院农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50 170140057 潘晴女农学院农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51 170140071 杨媛女农学院农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52 170140082 曾缨慧女农学院农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53 177940007 江梅女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54 171040017 陈东斌女生物学院蚕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55 171040022 徐歌女生物学院蚕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56 176740013 张邺丹女生物学院生物工程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57 174840009 张楠女生物学院生物技术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58 174840019 胡智馨女生物学院生物技术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59 174840025 商妍喆女生物学院生物技术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60 174840031 王艺蒙女生物学院生物技术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61 177040035 任晏韬男生物学院生物科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62 177040038 朱玉乔男生物学院生物科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63 170540024 胡壮昌男水利学院农业水利工程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64 173140025 侯芳彬女水利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65 173440018 张佳雯女土环学院环境工程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66 173440020 李明旭女土环学院环境工程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67 176140046 陈思瑶女土环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68 176140062 王泽熹男土环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69 176140064 王蕾女土环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70 176140070 余筱敏女土环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71 176140073 张梦鸽女土环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72 176140076 李绍嘉女土环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73 176140077 李悦雨女土环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74 175640041 刘函女土环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经管学院会计学辅修专业

75 175640057 赵琳琳女土环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经管学院会计学辅修专业

76 175640061 曹娟女土环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经管学院会计学辅修专业

77 178940017 杨光雨女信电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经管学院会计学辅修专业

78 178940026 康玉婷女信电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经管学院会计学辅修专业

79 178940031 肇姝越女信电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80 178940034 王肖严女信电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81 178840033 马翀女信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82 178840035 王佳玉女信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83 178840038 王家琦女信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84 175140002 王志瑶女信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85 175140007 孙瑞临男信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86 175140014 张祎女信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87 175140040 朱萌萌女信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88 172440001 马嘉女信电学院农业电气化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89 166940020 段梦琪女园艺学院草业科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90 166940027 柴俊杰女园艺学院草业科学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91 174040006 王莹女园艺学院园艺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92 174040035 刘雨佳女园艺学院园艺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93 174040051 陈薪宇女园艺学院园艺经管学院会计学双学位

94 174640006 王潇倩女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

95 174640025 宿博涵女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

96 176340006 王丹丹女工程学院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

97 173040055 姚旭男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管学院金融学辅修专业

98 153640014 许凯男经管学院会计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

99 163640006 王婷女经管学院会计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00 173640001 于晓婷女经管学院会计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01 173640065 王苗苗女经管学院会计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02 173640088 郭越女经管学院会计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03 170640002 王亚男女经管学院农林经济管理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04 170640009 毕柔冰女经管学院农林经济管理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05 170640014 李文靖女经管学院农林经济管理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06 170640035 朱志豪男经管学院农林经济管理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07 178640008 王雪娇女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08 178640012 毕文泰男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09 178640016 张慧博女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10 179140049 林幸女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经管学院金融学辅修专业111 179140067 韦芳萍女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12 179140081 陈瑾女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13 179140086 梁潇月女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14 160840047 陈安艳女林学院林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15 170840013 李佳妮女林学院林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16 176840052 黄帅女林学院森林保护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17 170940014 张逸飞男牧医学院动物科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18 177240006 刘昊元男牧医学院动物药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19 177240028 崔少凡男牧医学院动物药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20 172150046 林雨竹女牧医学院动物医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21 182150078 郑芦珊女牧医学院动物医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22 176740017 杨阳女生物学院生物工程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23 177040049 郑璐女生物学院生物科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24 163440047 张琪女土环学院环境工程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25 166140017 陈思禹女土环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26 166140072 陈怡先男土环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

127 176140078 杨万欣女土环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28 176140082 祝鹏飞男土环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29 175640026 聂婕女土环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30 175640029 龚伟男土环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31 178840013 朱慧芳女信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32 178840043 刘柏含女信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33 165140044 李莉女信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34 175140004 王若涵女信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35 175140016 李华洋女信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36 175140028 陶鑫男信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37 179140023 沈悦女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38 179140084 贾珊珊女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39 166940013 李二欢男园艺学院草业科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40 176940004 田雨卉女园艺学院草业科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41 179740042 吴新亮男园艺学院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42 174040007 王爽女园艺学院园艺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43 174040012 张津津女园艺学院园艺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44 170440085 郭依女植保学院植物保护经管学院金融学双学位145 179940018 罗程女理学院化学林学院园林双学位146 179140027 高瑞琦女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林学院园林双学位147 179140057 崔梦圆女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林学院园林双学位148 177040050 姜思奇女生物学院生物科学林学院园林双学位149 175640016 迟艳茹女土环学院土地资源管理林学院园林双学位150 177140051 赵军男植保学院应用化学牧医学院动物医学双学位151 178940033 广开元男信电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农学院农学双学位152 170840070 李吉男林学院林学农学院应用气象学双学位153 176140061 王庆鲁男土环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院应用气象学双学位154 176140065 任鹏飞男土环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院应用气象学双学位155 175140022 肖楠舒女信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学院应用气象学双学位156 179940002 王晓娟女理学院化学生物学院生物工程双学位157 160940042 张楠男牧医学院动物科学生物学院生物工程双学位158 175940015 李琳琳女农学院农村区域发展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双学位159 179140011 王璐女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双学位160 170840005 关美欣女林学院林学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双学位161 170840006 刘迪女林学院林学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双学位162 170840010 张瑞娜女林学院林学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双学位163 170140070 张楠女农学院农学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双学位164 170140084 董彬女农学院农学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双学位165 175640046 张建楠女土环学院土地资源管理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双学位166 174040056 金楷宁女园艺学院园艺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双学位167 174040084 费丹力女园艺学院园艺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双学位168 177140034 王维静女植保学院应用化学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双学位169 177140043 张皖东男植保学院应用化学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双学位

170 170840022 贺丙荣男林学院林学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双学位171 170840060 王硕实男林学院林学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双学位172 170140076 范巍男农学院农学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双学位173 170140078 晁骏男农学院农学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双学位174 176140086 梁欢女土环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双学位175 176940033 王乾男园艺学院草业科学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双学位176 179740040 汤翰臣男园艺学院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双学位177 179740047 张斯男园艺学院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双学位178 175640027 宿茗涵女土环学院土地资源管理水利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双学位179 178040024 姜立华女林学院风景园林水利学院土木工程辅修专业180 178040017 李玲女农学院风景园林水利学院土木工程辅修专业181 177040052 秦士飞男生物学院生物科学水利学院土木工程双学位182 175140059 韩宇男信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电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辅修专业183 177140026 章勇男植保学院应用化学信电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双学位184 177140028 韩福晔男植保学院应用化学信电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双学位185 170440076 李萌女植保学院植物保护信电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双学位186 170840055 曹宝慧女林学院林学信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187 176840050 高悦添男林学院森林保护信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188 170140089 王迪女农学院农学信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189 171040003 孔泺溪女生物学院蚕学信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190 177040054 焦银河男生物学院生物科学信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191 175640051 杜星男土环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信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192 175640053 杨祎博男土环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信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本科辅修双学士学位双专业试行办法

西安外国语大学本科辅修双学士学位(双专业)试行办法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挥我校外语教学和多学科办学优势,促进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我校拟在本科教育中试行双学士学位(双专业)制,凡符合申报条件的统招本科在籍学生均可在学习主修专业时,申请辅修其他专业,在学习年限内修够规定学分,符合学位授予资格的,颁发双学士学位。具体办法如下: 一、开设范围与申请条件 1.双学士学位(以下简称双学位)是在本科学习阶段,学习本专业(主修专业)的同时,申请学习另一学科门类专业(辅修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全部学分要求后,在获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的同时获得另一专业的学士学位。 2.双专业是指学生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辅修本学科另一专业,完成其学分要求,可颁发该专业的辅修证书。 3.凡我校统招全日制本科一年级学生,已修课程成绩良好,学习勤奋,学有余力者均可申请。 二、培养方案与学分要求 1.拟开设辅修双学位(双专业)的教学单位于每年12 月1日前,提出下一年度双学位(双专业)的招生专业、专业介绍和招生计划,报教务处审核,并经主管校长批准后方可实施。

2.已获准开设辅修双学位(双专业)的教学单位(简称双学位开课单位)在学校批准后4周内将所开双学位(双专业)专业培养方案上报教务处审核,经主管校长批准后方可实施。 3.辅修双学位的总学分由该专业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学位论文学分构成,原则上外语类专业总学分不低于60学分,非外语专业总学分不低于50学分。 辅修双专业的总学分由该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学分构成,原则上外语类专业总学分不低于50学分,非外语专业总学分不低于40学分。 三、申请程序 1.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于每年3月初在网上报名,下载并填写《西安外国语大学辅修双学士学位专业修读申请表》或《西安外国语大学辅修双专业修读申请表》。每个学生只限申请一个辅修双学位(双专业)专业。 2.辅修双学位(双专业)开课单位对申请者的资格进行初审,并将初审合格学生名单报教务处。 3.教务处将根据招生计划和学生报名情况,择优录取。被录取学生应于规定时间缴纳辅修双学位(双专业)的相关费用,并到开课单位注册,未按时缴费注册的学生,视为自动放弃双学位学习资格。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大连海事大学双学位管理办法

大连海事大学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或双学位专业管理办法 (试行) 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速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校决定继续实行主辅修制并开设双学士学位专业,学生可以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选修辅修或双学士学位专业。为规范辅修和双学位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简介 (一)辅修专业是指已修读主修本科专业的本科学生,又修读另外一个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 (二)双学位是指已修读并获得主修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的学士学位,又修读并获得另一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的学士学位。 (三)开办辅修专业、双学位种类 学校本着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原则,设立的辅修和双学士学位专业主要有:自动化、环境工程、物流管理、海事管理、工商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社会工作、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日语、应用物理学等专业(院、系可根据每年人才需求对所开专业进行微调)。教务处于每年四月网上公布所开设的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招收名额。 二、辅修和双学位专业教学要求 (一)开设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院、系,应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比照该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制订辅修和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经教务处核准后实施。 辅修/双学位专业学习均实行学分制管理。 辅修专业必修课设5—8门,辅修结业须取得25学分左右,不得低于22学分; 双学位专业课程可在辅修课基础上再增加3门左右,双学位毕业须取得40学分左右,不得低于36学分(含毕业论文环节10学分)。 辅修和双学位专业与主修专业所开课程和环节的相同部分,由学生提出免修申请。相同部分是指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考核方式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都一致,经开课单位核准后准予免修。修读辅修或双学位专业学生,申请免修课程学分不得超过教学计划规定总学分的五分之一。 (二)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教学形式:由开课单位根据开课计划单独排课。由开课单位组织学生上课。 三、学生修读辅修或双学位专业的要求

大学学生修读辅修专业与双学士学位模版

大学学生修读辅修专业与双学士学位 管理办法 **校发[**]155号 (**年十月八日)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校面向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施行修读辅修专业与双学士学位制度。为了规范辅修专业与双学士学位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辅修专业是指学生在攻读主修专业的同时修读其它专业。双学士学位是指学生在攻读主修专业学士学位的同时,修读不同学科门类的另一专业的学士学位。 第二条辅修专业与双学士学位的培养计划由开设院(系)制定,经教务处审定后实施。辅修专业培养计划总学分不低于45学分(每16学时为1学分);双学士学位培养计划总学分不低于60学分。辅修专业和双学士学位应安排不少于6周的毕业论文(设计)。 第三条每学年第二学期第五周前,相关院(系)将下一学年准备开设的辅修专业或双学士学位的培养计划和修读条件及人数报教务处审批,教务处在第十周前向学生公布下一学年开设的辅修专业与双学士学位的培养计划和相应的修读条件及人数,发布**大学学生修读辅修专业与双学士学位通知。 第四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者,可申请修读辅修专业或双学士学位 (一)学习成绩优良,学有余力。前两年内修读的必修课程全部合格,且学科基础课平均学分绩点≥2.5者。 (二)国家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成绩425分及以上者。 (三)未因违反考纪受过纪律处分者。 第五条学生修读辅修专业与双学士学位的审批程序 要求修读辅修专业或双学士学位的学生,根据教务处发布的**大学学生修读辅修专业与双学士学位通知,在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第一周内,由本人填写《**大学修读辅修专业或双学士学位申请表》,向所在院(系)提出书面申请,经主

辅修专业常见问题解答

辅修专业常见问题解答 1.学生什么时候申请修读辅修专业? 大一下学期。 2.辅修专业的收费标准、行课方式、成绩如何记载? 学生修读辅修专业的费用,严格按重庆市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执行(即80元/学分)。 根据修读学生人数及学院师资等因素,行课方式有两种,单开班或跟班修读。 辅修专业课程的考核和成绩记载方式与主修专业相同。3学生申请修读辅修专业的条件是什么? 申请基本条件:主修专业课程成绩平均学分绩点≥2.5。部分学院根据专业要求及教学资源等制定辅修专业录取细则。 4.辅修专业与双学士学位的区别和关系是什么? 第一,辅修专业是指学生完成主修专业学业同时辅修其他专业的统称。学生只需申请辅修专业。 第二,获得辅修专业培养方案学分≥25学分,同时获得主修专业毕业证书的,可发给辅修专业证书。获得辅修专业培养方案学分≥50学分,且跨学科门类,同时获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的,可发给辅修专业证书和双学士学位证书。

5.中途终止辅修专业学习怎么办? 中途终止辅修专业课程学习的,需到辅修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已取得的辅修专业课程学分,经主修专业学院认定可以作为主修专业非限制选修课或任意选修课学分。 6.辅修专业怎么选课? 由学校规定时间统一选课。 7.如何处理主修专业与辅修专业课程冲突问题? 若主修专业与辅修专业课程冲突时,原则上应参加主修专业的课程学习,凭课表向辅修专业课程任课老师请假。学生可以通过免修考核,获取相应课程的学分。 8.辅修专业考试与主修专业考试产生冲突如何处理? 学生可以提出辅修专业课程的缓考申请,经所在学院和辅修专业学院同意后,延缓进行考试。 9.关于学位证书问题? 跨学科修读辅修专业,原则上可获得双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不同于第二学士学位。按教育部规定,在同一学科门类中,修完一个本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后,再攻读第二个本科专业,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要求,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的,可授予第二学士学位。)。 10.辅修专业课程考核不合格,是否纳入该学生的学籍管理? 不纳入学籍管理。辅修专业课程考试按《重庆大学本科

西南科技大学辅修双学位管理办法

西南科技大学辅修/双学位管理办法 为深化教育改革,加速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知识复合型人才,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充分利用西南科技大学多学科的教育资源,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学校继续推行主辅修制,并新制定双学位制,在《西南科技大学辅修专业实施办法》基础上进行修订,特制订本办法。 一、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教学要求 (一)开设辅修/双学位专业的学院应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由该专业所在学院参照该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研究制定,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后交教务处审核,经核准后实施。辅修/双学位的学习均实行学分制管理。 辅修专业必修课应在4—6门,不应低于15学分,不超过20学分。辅修专业选修课不低于15学分,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 双学位的课程可在辅修课程基础上增加5—8门,其中文科不低于55学分、理工科不低于60学分。 (二)辅修/双学位专业的教学形式如下: 1、学生以网上选课方式选择自己该学期要修读的辅修/双学位专业课程。 2、对辅修/双学位学生超过20以上的课程,可单独组织开课。对辅修/双学位学生少于20人的课程,学生可到其它主修专业插班听课。 3、如果辅修/双学位专业必修课和学生主修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内容相同,学生可以申请免修。 4、如果辅修/双学位专业选修课和学生主修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内容相同,学生不得选修。 二、学生选修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要求 在校本科学生(专科起点本科除外)修满第一年全部课程后,成绩优良且平均学分绩点在2.0以上,学有余力,对某辅修专业有特别兴趣并有一定基础者,可申请修读辅修专业。成绩优良,且平均学分绩点达2.5及以上,并且未受记过及其以上处分者,可申请修读第二学位。 辅修/双学位一般应跨学科门类修读,即在我校现有的理学、工学、文学、经

大学辅修专业和辅修双学位实施办法

XX大学辅修专业和辅修双学位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基础实、适应快、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辅修专业是指学有余力的本科学生在攻读主修专业的同时,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选择主修专业以外的另一个修读专业。若辅修专业属于另一学科门类,学生可申请辅修双学位。 第二章辅修专业培养方案设置 第三条辅修专业培养方案总学分一般不低于30学分,培养方案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与专业方向课程中的主要理论课程以及集中实践教学主要环节(不少于3学分)组成。若申请辅修双学位,须另加至少15学分的教学环节,其中含毕业设计(论文)12学分。 第四条辅修专业培养方案中各教学环节含毕业设计(论文)的学分和教学要求应与主修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第五条辅修专业培养方案由辅修开设学院负责制定,报教务处审核、经分管校长批准后实施。 第三章申请条件及程序 第六条申请辅修学习的条件: (一)全日制在校二年级及以上本科学生; (二)修满第一学年主修专业全部课程学分,且学有余力者。 第七条辅修专业开设前一学期进行辅修报名、审批工作。教务处审核汇总相关学院申请开设辅修情况,在全校公布;学生所在学院对提出辅修申请的学生资格进行初审,辅修开设学院确定最终辅修学生名单后报教务处备案。 第四章教学组织与管理 第八条辅修开设学院应严格按照培养计划组织教学。 第九条辅修课程原则采取单独编班形式组织教学,单独考核;人数较少时,可插班学习,随班考核。辅修开设学院将相关课表、考试安排分别报教务处备案,教务处对各教学环节进行检查。

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辅修专业及辅修学士学位管理办法-

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辅修专业及辅修学士学位管理办法: 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辅修专业及辅修学士学位管理办法(2017年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跨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学有余力的全日制本科学生(以下简称学生)在学好主修专业的基础上通过辅修另一专业的主要课程跨学科交叉学习,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辅修学习须在学生的本科学习阶段完成,分辅修专业和辅修学士学位两个层次,学生辅修主修专业所属本科专业目录专业类以外的其他专业的课程,达到辅修专业培养计划要求者可获得相应的辅修专业证书;学生辅修主修专业所属本科专业目录学科门类以外的其他专业的课程,并通过辅修学士学位论文答辩,达到辅修学士学位培养计划要求者可获得相应的辅修专业证书和辅修学士学位证书。第二章专业设置及教学安排第三条已有一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所在学院可以申请设置辅修专业和辅修学士学位,报教务处审批。第四条四年制专业辅修教学活动安排在第二至八学期,五年制专业安排在第二至十学期。第五条如主修专业的教学活动与辅修教学活动冲突,学生应服从主修专业安排。第三章修读要求及程序第六条学生可在入学后第二学期开始申请辅修。学生在校期间只能申请一个辅修专业或一个辅修学士学位。第七条学生申请辅修的条件:主修专业必修课程考核成绩全部及格以上(含及格);无任何未解除的违法违纪处分。第八条教务处每学期末公布辅修的招生信息,并负责审查申请辅修学生的资格。第九条学生申请获批后,按有关规定到辅修所属学院办理选课及缴费手续。辅修课程按学分收费,收费标准为文史、财经、管理类专业110元/学分,理工、外语、体育类专业115元/学分,软件工程、艺术类专业240元/学分。第四章成绩及学籍管理第十条辅修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成绩由辅修专业所在学院管理,辅修学生的辅修毕业资格由辅修专业所在学院审核。第十一条学生在辅修的过程中,主修专业与辅修专业或辅修学士学位存在学分相同、内容相近课程,取得主修专业课程学分后,可以免修相应的辅修课程。免修课程的总学分累计不得超过辅修专业或辅修学士学位总学分的20%。第十二条辅修课程考核成绩不及格者,不得重考,必须重修。第十三条学生在辅修的过程中,主修专业必修课程考核成绩不及格,暂停其辅修资格,待主修专业不及格课程考核通过后再申请继续修读。第十四条学生在辅修的过程中,因违纪受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处分者,终止其辅修资格,已修读课程按选修课处理;自动退学或受退学处理者,按主修专业开具退学证明和肄业证书;受开除学籍处理者,按主修专业开具学习证明。第五章毕业资格审查及毕业第十五条辅修专业毕业要求学分不低于25学分;辅修学士学位要求学分不低于60学分,其中辅修学士学位毕业设计(论文)8学分(含毕业实习)。第十六条辅修学士学位的学生前六学期(五年制前八学期)主修专业必修课程平均成绩(首次考核成绩)75分以上(含75分),且所修读辅修学士学位课程学分超过辅修学士学位培养计划要求总学分的80%,经教务处审批于第七学期(五年制第九学期)进入辅修学士学位修读阶段。学生进入辅修学士学位修读阶段后,有以下情况之一,将取消辅修学士学位资格,按辅修专业处理:1.辅修学士学位毕业设计(论文)未能通过;2.第八学期(五年制第十学期)结束前未完成辅修学士学位培养计划要求的全部课程并取得学分;3.主修专业只获得毕业证书,未获得学士学位证书。学生未达到辅修学士学位培养计划要求,按辅修专业处理,取得主修专业毕业资格后,如达到辅修专业培养计划要求可颁发辅修专业证书;如未达到辅修专业培养计划要求,已修读课程按选修课处理。第十七条学生取得主修专业毕业资格后,修完辅修专业培养计划规定课程并取得学分,可颁发辅修专业证书;修完辅修学士学位培养计划规定课程并取得学分,可颁发辅修专业证书,如获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后,同时符合学校授予辅修学士学位的有关规定,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辅修学士学位。第十八条主修专业结业、肄业或延长在校学习时间者,所辅修课程按选修课记载。第六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办法自2017年9月1日起实施。《***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辅修专业及辅修

双学位、双专业和辅修各专业教学计划

工商管理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双学位、双专业、辅修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面向广东省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组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懂经济、专管理、善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具有专业分析、决策和管理才能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双学位、双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工商企业管理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达到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能适应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实际管理工作需要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辅修专业:培养掌握工商管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具备工商管理人员基本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二.毕业生具有的知识、素质、能力 毕业生具有的知识 1、工商管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2、人文社科公共基础类知识; 3、信息技术及管理软件知识; 4、现代管理、经济理论知识; 5、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及相关知识; 6、经济法规及政策知识。 毕业生具有的素质 1、现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2、良好的身体素质; 3、稳定的心理素质; 4、管理伦理素质; 5、职业道德素质; 6、法纪素质; 7、综合管理素质 毕业生具有的能力 1、中文及外文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2、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4、组织、协调和公共关系能力; 5、对企业管理环境分析、判断及处理的能力; 6、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专业培养特色 1.人才培养紧扣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 教学内容及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根据广东经济发展需要,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及特色品牌教材建设,鼓励教师加大对广东经济前沿问题研究,加强对本地企业实际问题的探讨,建立企业、学校、毕业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人才适应能力动态跟踪体系,以适应广东省制造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2.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并重的师资队伍结构 建立企业导师,组建专兼结合的理论水平高、企业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建立兼职教师参与专业课讲授、毕业论文指导的整个教学活动的互动机制,探索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机制;建立青年教师挂职锻炼制度,完善选派、考评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机制,提高教师实践知识的授课能力;建立专业教师出国交流制度,提高双语授课能力。 3、双专业、双学位和辅修都是利用周末和假期进行课程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课程的同时修读双专业、双学位和辅修课程,在有限的大学期间能获取第二专业和学位,实现拓宽学生专业领域和就业面。 四.专业主干学科 经济学、管理学 五.专业核心课程 管理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学、技术经济学。 六.毕业学分要求 双专业、双学位课内总学分不低于67.0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不少于18学分。辅修专业课内总学分不低于34.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不少于4学分。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 八.课程设置 类别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学 分 学时 集 中 周 数 各学期计划学分 先修 课程 总 学 时 含 实 验 含 上 机 四五六七八九 理论教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3.5 56 3.5 微观经济学 3.048 3.0 管理学 3.0 48 3.0 *应用文写作 2.0 32 2.0 基础会计 3.0 48 3.0 经济法 3.0 48 3.0 宏观经济学 3.048 3.0 统计学 3.0 48 3.0

学士双学位及辅修专业修读管理办法

xx双学位及辅修专业修读管理办法 教字[2017]30号 我校双学位及辅修专业自1995 年开办以来,在培养交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深受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欢迎。为了继续办好双学位专业教育,进一步扩大其覆盖面,提高办学效率和办学水平,同时充分考虑我校人才培养定位,以及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要求,现制定此办法。 一、开办专业 我校目前已设置的所有本科专业。 二、开办方式 1.“单独开课”式:有单独开课条件的院系可在周末开办双学位班,非本学科(专业)的学生,通过修读双学位或辅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符合双学位或辅修专业要求的,可申请该专业的双学位或辅修专业证书。 2.“自主选课”式:学生可在正常教学时段内自主选修非本学科(专业)的双学位课程,达到双学位或辅修专业要求的,可申请该专业的双学位或辅修专业证书。 - 114 -

三、报名及修读时间 1.报名时间: (1)学生在二年级秋季学期期末,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学习负担情况,报名修读双学位或辅修专业。 (2)学生在二年级春季学期、三年级秋季学期期末,可以报名修读辅修专业。 2.修读时间: (1)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双学位专业课程的开设学期自二年级春季学期至四年级秋季学期,毕业论文在四年级秋季学期进行。 (2)学生可以在四年级离校前申请补修或重修双学位课程,离校后不得继续选修双学位课程。 四、选修资格 1.学生选修双学位专业要求与其主修专业分属不同学科门类,即跨学科选修;辅修专业要求不同于主修专业即可。 2.学生在选修双学位或辅修专业时,主修专业计划内已修读课程必须全部及格,成绩优秀,学有余力(排名居前50%或GPA 不低于 3.0)。 3.学生在修读双学位过程中,主修专业计划内已修课程出现不及格课程时,建议学生适当减少或暂停双学位课程的修读,将主要精力放至主修专业。 - 115 -

提高我校辅修和双学位专业教育质量的研究报告

提高我校辅修和双学位专业教育质量的研究报告 宋鑫何山卢晓东 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趋势日益明显,现今社会迫切需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北京大学顺应时代要求,积极推动本科教学改革,采取多种措施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比如,为学生开设通选课、倡导学生跨院系选修、实行主辅修制、开设双学位专业等。这些改革举措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让学生能充分利用我校多学科的教育资源,给学生创造广阔的空间以拓展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兴趣。 世界一些一流大学,如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为了培养知识复合型人才以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都允许(或要求)学生在主修专业(Major)之外,在第二个领域学习,学生在获得主修专业学位的同时,获得辅修(Minor)专业或双学位专业(Double Major)证书。这些学校开设了种类丰富、数量繁多的辅修或双学位专业,并强调:辅修或双学位专业不应被当成负担,相反,在导师的帮助下,它应当被当作学生毕业所要求的一部分。学生选择另一门专业学习,虽然取决于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术兴趣,但需要得到导师和院系主任的同意,而且学生可以就如何顺利完成辅修专业从原系和提供辅修专业的院系那里获得帮助与有效的指导。 现状: 北京大学在1989年开始进行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探索,但由于学生主修课程负担较重(180学分左右),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很小,一直没有大的发展,在思想上学校也将辅修、双学位教育作为对个别智力超常学生的教育方式。1996年在主修压力减轻之后,许多学生开始攻读辅修和双学位。目前,我校开设的辅修专业主要有哲学专业、行政管理学专业、计算机软件专业、心理学专业、物理学专业、经济学专业、艺术学专业、图书馆学专业、科技信息(情报学)专业、德语专业、法语专业、日语专业和西班牙语专业。双学位专业有哲学、经济学、艺术学、电子商务。这些专业都有不同数量的学生修读,其中,修读计算机软件、经济学和语言专业的偏多。据统计,2000年本科2172名毕业生中,有453人获得2个专业的证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1%,2001年该比例达到了27%。 目前,北京大学正在逐步推行新的本科教育培养模式——元培计划,这种模式给了学生基于学术兴趣而选择专业的自由。有人质疑,在这种新的模式下是否仍有开设辅修和双学位的必要。因为辅修和双学位制度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被看作是解决部分学生对主修专业不感兴趣的主要途径,而元培计划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权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结合学校提供的教育资源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对待这种质疑,可以从开设辅修、双学位的意义和学生自身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辅修和双学位专业最主要的开设目的是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能起到避免学生过早专业化、增强学生社会适应力。第二,就学生个体来说,现代大学生具有可塑性、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

华南农业大学本科学生修读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管理办法

华南农业大学本科学生修读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10-9-25 9:35:33 阅读:2169次 华南农业大学本科学生 修读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管理办法 华南农办〔2010〕89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华南农业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细则》,为培养优秀学生和复合型人才,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我校进一步推行修读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制度,学生可以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参加另一个专业的辅修或双学士学位学习。为规范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的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双学士学位是指在本科学习阶段,主修本专业的同时,修读另一学科门类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要求者可获得另一个学科门类专业的学士学位。辅修是指在本科学习阶段,主修本专业的同时,修读另一专业的课程,达到辅修培养计划要求者可获得辅修专业证书。 第二章专业设置及教学安排 第三条原则上已有一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学院可以申请设置

辅修专业及双学士学位,报教务处审批。 第四条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的教学形式,各学院可根据学生人数自行决定。学生人数较少可采用学生个人选课办法跟班听课,学生人数较多可单独编班,并且利用晚上或者周末上课。 第五条若主修专业的教学活动安排与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专业教学活动安排冲突,学生应服从主修专业安排。 第三章报名条件及程序 第六条学生可在入学后第二学期或第四学期开始申请修读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学生在校期间只能申请修读一个辅修专业或一个双学士学位。 第七条学生申请修读辅修专业及双学士学位的条件:主修专业必修课程考核成绩全部及格并且平均学分绩点在2.00以上;在校期间未受过处分(或处理)者。 第八条教务处于每学年第二学期第三周公布辅修专业及双学士学位专业的招生信息。 第九条学生所在学院负责审查、教务处负责复核申请修读辅修专业及双学士学位学生的资格。 第十条学生申请获批后,按有关规定于开学第一周到辅修专业及双学士学位专业所属学院办理选课及缴费手续,修读辅修专业及双学士学位按学

中国大学第二学士学位与双学位的区别

中国大学第二学士学位与双学位的区别 第一:概念不同 第二学士学位是指已修完一个学科门类中的某个本科专业课程,已准予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再攻读另一个学科门类中的某个本科专业,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要求,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的,可授予第二学士学位。如果国家有特殊需要,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同一学科门类中,修完一个本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后,再攻读第二个本科专业,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要求,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的,也可以授予第二学士学位。 双学位,通常指双学士学位,指在获得第一学士学位的基础上,全日制再主修另一学科门类本科专业,达到某高校规定条件后,被授予第二学士学位。与第二学士学位不同,辅修二学位是在本科学习阶段,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跨学科门类学习辅修另一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规定要求后同时获得另一学科的辅修学士学位,未达到申请学士学位要求者可视相应条件获得辅修结业证书。 第二:培养模式 第二学士学位着重培养目前国家急需的高级新兴专业人才,培养一批国家急需的知识面宽、跨学科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第二学士位是经批准设立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的高校,按照招生计划,经学校组织统一考试后录取进校学习的一种培养方式,学制二年。鉴于高等学校的容量有限,而培养本专科学生的任务又很重,第二学士学位生只能根据国家的特殊需要有计划地按需培养,不大面积铺开,招生规模要从严控制,原则上限在部分办学历史较久,师资力量较强,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本科院校中实行。 一般地凡是已修完一个学科门类中的某个本科专业课程,已准予毕业或已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再攻读另一个学科门类中的某个本科专业,或者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再攻读同一学科门类中的另一个本科专业,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要求,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的,可授予第二学士学位,具有教育部网上可查询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双证)。由于他们已经接受过严

七校联合跨校辅修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及双学位管理规定

★七校联合跨校辅修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及双学位管理规定 七校联合跨校辅修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及双学位管理规定 第一条总则 根据《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办学协议书》和《联合办学实施办法》的有关精神,结合近两年来联合办学的管理经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辅修、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及双学位 1.辅修专业指学生根据个人的志趣和发展的需要,择定其他学校的某一专业,作为自己的辅修专业。 2.第二专业学士学位指通过参加辅修专业(与主修专业属于同一学科门类)的学习所获得的学位。 3.双学位指通过参加辅修专业(与主修专业属于不同学科门类)的学习所获得的学位。 第三条组织与管理 1.“七校联合办学”执行机构为“七校联合办学协调小组”,协调小组成员由各学校的教务处(部)长组成,各学校的教务处(部)长按序轮流担任联合办学协调小组秘书长,任期一年。 2.七校联合办学秘书长单位职责:①定期召开联合办学协调小组工作会议;②进一步修改、完善辅修管理规定。③公布每年开设专业及各专业的培养计划、课程安排、学习要求等信息;④汇总并通报辅修数据和信息,发布各类通知;⑤负责“七校联合办学”的宣传与报道;⑥协调解决相关事件。 第四条课程、学分、学制 1.各高校依据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定50学分为该专业的双学位课程学分供其他高校学生辅修学习。 2.辅修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双学位的教学从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开始至四年级下学期结束。在此期间共5个学期的双修日与2个暑假均可用于教学。 3.根据湖北省教育厅鄂教高[2000]028号文件规定,跨校攻读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双学位可适当延长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 第五条申请参加跨校辅修学习的条件 1.申请人必须为各高校全日制普通本科二年级在读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且无记过及记过以上处分; 2.学生选择的辅修专业原则上应和主修专业分属不同的学科门类,与主修专业相近的专业不能作为辅修专业; 3.学生在校期间只允许申请辅修一个专业; 4.各学校可在此基础上对报名条件作进一步的要求,具体以各学校的报名通知为准。 第六条教学管理 1.辅修学生的学籍由学生所在学校和辅修学校的教务部(处)共同管理。学生参加跨校辅修学习的报名、缴费等手续在所在学校进行,并由学生所在学校教务部(处)负责提供详细的学生信息(学生所在学校的学号、姓名、性别、主修专业全称、身份证号、籍贯及教育部要求的学生数码照片电子档案)给各辅修学校(开课学校)教务部(处)。学生所在学校需归档保存辅修学校提供的学生成绩单。 2.获得主修专业学位证书,并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获得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及双学位证书。其中辅修结业原则上要求修满培养计划中的25学分以上,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及双学位要求修满50学分以上。如果对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证书等有特殊要求的,请在学生报名时作出说明,并由学生所在学校提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辅修双学位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辅修双学位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二、修业年限: 学制:两年。 三、毕业学分及学位授予(注:辅修专业原则上在25-30学分左右;辅修双学位专业在50-60学分之间(含毕业设计),要求不低于50学分。 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及安排: 注:1.课堂教学 2.专题讲座3.自学4.双语教学5.多媒体网络 6.实验或实践

五、主要课程简介(注:介绍主干课程3——4门)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和车辆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使学生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了解机械设计的新发展,启动学生新的设计思想和创造性。其基本内容为:(1)载荷和应力的分类;机械零件的强度、表面强度、刚度、冲击强度;机械零件的振动稳定性;机械零件的可靠性。(2)疲劳断裂特征;疲劳曲线和疲劳极限应力图;疲劳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许用疲劳极限应力图;稳定变应力时安全系数的计算。(3)摩擦 的种类及其基本性质;磨损;流体摩擦润滑;润滑剂、添加剂。(4)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材料和 精度;螺纹联接的拧紧和防松;单个螺栓联接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螺旋传动。(5)键联接;花键联接;销联接;成形联接;过盈联接。(6) 带传动的形式、特点和应用;带和带轮;带传动的几何计算;带传动的计算基础;V 带传动设计;带传动的张紧装置。(7)齿轮传动的特点、分类和基本要求、主要参数、失效形式;齿轮材料及其热处理;圆柱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载荷计算;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直齿锥齿轮传动;齿轮传动的效率和润滑;齿轮结构。(8)蜗杆传动的特点、应用、 分类和精度等级的选择、失效形式、材料选择和结构;圆柱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几何计算、受力分析和效率计算、强度计算;蜗杆轴挠度计算;温度计算;蜗杆传动的润滑。(9)链传动的特点、 种类和应用、零件和材料、运动特性、受力分析;滚子链传动的计算;链传动的合理布置和张紧方法;链传动的润滑。(10)轴的分类、材料和设计的主要问题;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和刚度计算;轴的临界转速简介;提高轴的强度、刚度和减轻重量的措施。(11)轴承的用途和分类;径向滑动轴 承的主要类型;滑动轴承的材料;轴瓦结构;滑动轴承的润滑及条件性计算;液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式及径向轴承的计算。(12)滚动轴承的构造、材料和特点、类型和选择、代号、力分析、失效和计算准则、动载荷和寿命计算、静载荷计算、极限转速、组合结构设计、润滑和密封。(13)联轴 器、离合器的类型和应用。(14)弹簧的功用和种类;弹簧的材料和制造;弹簧工作原理;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设计计算。 参考书目: [1] 邱宣怀主编《机械设计》(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 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3] 吴宗泽主编《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工程类及近机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基本工艺知识,为后续课程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将来从事机械设计、加工 制造及管理工作打下必要的工艺技术基础,了解有关加工方法的先进技术及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把握好本学科、本行业的发展动态和方向。其基本内容为:(1)铸造的定义、

学辅修双学位教学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学辅修双学位教学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辅修双学位教育教学工作,加强辅修双学位教学管理,保证辅修双学位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求》和学校本科教学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辅修、双学位工作特点,特制定本工作规范。 第二条辅修双学位教学管理工作包括招生计划的制定与落实、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条学校的辅修双学位教学管理工作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教务部负责辅修、双学位班的招生计划和教学计划的审核、成绩审核、教学质量的监控、结业资格及学位资格的复核、证书的制作;学院负责辅修、双学位班的招生、教学计划的编制、教学任务的落实与安排、日常教学管理及成绩的录入与管理、结业资格与学位资格的初审、证书的发放等。 第四条我校凡有三届以上的本科毕业生且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方面有一定优势的本科专业,都可申请开办辅修双学位班。学校根据各专业的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和市场需求等情况,每年公布开设的辅修双学位专业目录供学生选择。申请新设专业时应报教务部审批,招生时必须是按专业招生而不能按专业方向招生,但可根据市场需求在专业后面标明专业方向。 第五条辅修双学位专业的招生计划,由专业所在学院根据本专业特色和优势及社会需求、办学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并报校主管部门批准后向学生公布。 第六条辅修双学位班招生对象原则上为我校全日制本科二年级学生和在汉普通高等学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学生必须按规定缴纳相应的培养费用。辅修双学位实行学时学分制管理,学生按年级专业参加课堂教学,应严格遵守学校的教学纪律、服从学校的统一管理。每个学期的教学活动由各学院根据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统一安排。 第七条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是开展辅修双学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进行教学基本建设和实施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辅修双学位专业所在学院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各专业辅修、双学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与管理工作,研究和探索辅修双学位工作的特点,制定科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修读辅修学士学位、辅修专业管理办法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修读辅修 学士学位、辅修专业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一些成绩突出、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更充分地利用我校的教育资源,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经学校研究决定,在我校全日制本科生中继续推行辅修学士学位制和辅修专业制。为规范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辅修学士学位、辅修专业制。学生在攻读主修专业的同时,修读不同专业类,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的专业类标准划分的专业作为第二专业,达到相应培养方案要求可获得辅修学士学位证书或辅修专业证书。 第二章辅修学士学位、辅修专业的教学安排 第三条辅修学士学位、辅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专业所在院系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按照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经教务处审核后实施;课程由该专业的主要学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组成;教学培养要求应与该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相同。 第四条辅修学士学位、辅修专业的学习均实行学分制管理。辅修学士学位一般设置10门课程,总学分45学分左右,且包含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辅修专业总学分30学分左右,不包含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辅修学士学位和辅修专业按每16学时∕学分或1周∕学分计。 第五条辅修学士学位、辅修专业的课程教学形式,以单独开班为主,时间安排在晚上和周末上课。攻读辅修学士学位、辅修专业的学生,应根据自身的发展和主修专业的培养方案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有计划地选修课程。 第三章辅修学士学位、辅修专业的申请 第六条我校在籍本科生,主修专业成绩优良,学有余力,凡第一学年必修课程(不含体育课)无不及格课程,均可申请从第二学年开始攻读的辅修学士学位或辅修专业,每个学生只能选修一个辅修学士学位或辅修专业。 第七条开设辅修学士学位、辅修专业的院系,应提前将所开设辅修学士学位、辅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接受名额报至教务处,教务处予以公布。 第八条修读辅修学士学位、辅修专业的学生,应于第三学期第一周内向学生所在院系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哈尔滨工程大学修读辅修学士学位、辅修专业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学生所在院(系)进行资格审核,审核同意后,

我对辅修和双学位的切身体会

我对辅修和双学位的切身体会 一个过来人对辅修和双学位的一点看法 主修和辅修怎么处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反映的是你在大学期间的定位与对未来的规划,这真的很重要。 我大学入学专业是信管,大一选择了金融学双学位,整个大一上了10个学分的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大二上学期开始转到财务管理专业,时间减少,将金融双学位改为了辅修金融。最终毕业时,大学所学学分加起来比主修+双学位(经管类)可能要少10分左右。 考虑这个问题之前需要首先经历下面两个步骤: 第一步: 对于辅修和双学位,第一需要明确的是,需要清楚的认识到"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及"没有那个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第二需要明确的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多学一门专业肯定会对主修专业或者社会活动的时间造成潜在的影响,如果你仍希望维持主修或者活动的时间,那你唯有比大家付出更多的精力,坐享其成的想法很危险。 第二步: 明确以上两点以后,学不学本身不是问题了,问题只在于如果要学,就要想好了为什么学以及以后怎么学,同时要意识到未来要多付出努力,并且对未来的期望越高,付出也将要越多。不要看到周围人都学,于是自己就盲目的跟从,要学会取舍。 1、如果你想就业,要想找到令大多数人都满意的工作,未来所需要的是领导、组织、沟通、学习能力+良好的成绩。当然两者也不一定就完全并重,并重与否以及哪个更重要取决于未来遇到申请的职业。当然,由于大家不知道未来具体会遇到什么机会,我想最保守的方式还是努力去两手都准备,并且我建议你能够尽早的想好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至少是大方向。(其实职业发展方向越早决定,后续成本就越小,而成功的可能就越大,我认为这在大学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过关于这个问题在此处就不多说了。)当然,不管怎样绝对不能允许出现的情况是:能力很强,成绩很差or成绩很好,能力很差。要想找工作,不谈机遇,从概率学上说基本要求是成绩和能力都差不多,如果要想找份很好的工作,那就需要成绩或者能力很突出,如果非要给这个加一个保证,那我建议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针对就业的要求,我觉得你可以自己决定(当然也要看你拥有的条件更有利于哪一个)是拓展自己的学习,还是参与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个决定由你下,没有好坏。只要你想好了,不要再彷徨,坚持下去都会成功,条条大路都通罗马。只是不要走着这条路而又想着那条路,什么都不舍得反而会什么都没有做好。当然如果你有能力,那么建议你不要放弃任何东西;但如果你没有那样的能力,我建议你学会取舍。(重申,舍不代表完全放弃,而是退而求其次的意思,舍弃的一方面也至少要在差不多的水平以上。)????结合以上说法,以我的亲身经历而言,周围朋友不管是内地还是香港的,凡是进了高盛、美林等外资投行(故称)都是既聪明(注意不只是成绩好)又有很强的能力(抗压、领导、组织以及旺盛的精力,当然如果有背景就更好了)。对我自身而言,进了家虽不差但也还没到TOP3的咨询公司,我个人觉得能力(包括英语、知识面、逻辑思维)+top20%的成绩可以达到基本要求,当然基本要求不是保证。其中能力更重要,如果非要给个保证的话,我建议你可以在成绩上下下功夫,当然由此也就可以申请TOP3甚至TOP1的咨询公司了。而对于我最后的工作,辅修与双学位作用不大,相比专业背景更重要些,比如财务金融类或者计算机类等。辅修与双学位其实主要是为了对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补充,个人觉得可能咱们学校的大部分专业交叉很大,补充的必要性也没有那么紧要,通过自己多看书也能得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