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9例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腹水引流完全后分别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30 mL、顺铂100 mg腹腔灌注,每周1次,连用3次。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量、腹围、血象、肝肾功能变化及胃肠道反应,评估总体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56%(58/72),对照组为86.57%(58/67),2组总体疗效相当。试验组骨髓抑制、肝肾损害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的疗效与顺铂相当,安全性明显优于后者。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ascites. Methods Totally 139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asci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0mL 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 was given to the treatment group,and 100mg cisplatin was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 through peritoneal perfusion once a week,for 3 weeks. The changes of urine volume,abdominal perimeter,blood-Rt,function of liver and kidney,and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with a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total efficacy and safety.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0.56% (58/72)in treatment group,and 86.57% (58/67)in the control group,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incidences of bone marrow suppression,liver and kidney damage,and nausea and vomiting of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were low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effects of 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 and cisplatin have equal efficacy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ascites,but the former was superior to the latter on safety.

Key words:malignant ascites;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cisplatin;peritoneal perfusion

恶性腹腔积液为消化道肿瘤及妇科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当腹水逐渐增多时患者可因压迫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胀、下肢水肿等症状,从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最常用的控制晚期恶性腹水的方法为单纯腹腔穿刺抽液,或腹腔穿刺抽液后腹腔注射化疗药等,但不能满意控制腹水。复方苦参注射液作为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皂苷等,临床研究显示该药具有抗癌止痛、调节免疫力、抑制癌肿等功效[1]。近年来已有研究者将其联合顺铂等化疗药物应用于恶性胸腹水的控制,并取得了较好疗效[2]。笔者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腹水患者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单药腹腔灌注治疗,旨在进一步明确其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专家共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版)

【专家共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版) 作者: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协作组一、概述近年来新兴的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是一种腹腔恶性肿瘤辅助治疗手段。HIPEC在预防与治疗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腹膜假性黏液瘤、腹膜恶性间皮瘤、肝癌、胆管癌和胰腺癌等腹腔恶性肿瘤的腹膜种植转移及其并发的恶性腹水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1,2,3,4,5,6]。自1980年Spratt等[7]首次报道HIPEC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技术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从简单的灌注液加热后直接灌入法,逐渐演变为目前精准的腹腔热灌注治疗技术方法,其设备得到了不断创新和改进,HIPEC已经成为成熟的临床应用技术[8,9,10]。传统的HIPEC由于控温不精准,存在治疗安全隐患;由于不能充盈腹腔而存在治疗盲区,达不到安全有效的最大化;由于没有统一的治疗标准,临床研究上不能科学地评价安全性和

有效性。精准化和规范化是实现HIPEC安全有效最大化的技术要求。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外科的发展,HIPEC被引入到了微创外科领域。在腹腔镜腹腔恶性肿瘤切除或腹腔探查的基础上,进行腹腔镜辅助HIPEC,可充分应用微创外科的优势,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切口带来的创伤,有着很好的临床 应用前景[11,12]。腹膜癌(peritoneal cancer,PC)是指在腹膜上发生和(或)发展的一类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的典型代表是原发性腹膜癌和腹膜恶性间皮瘤,后者的典型代表是各种肿瘤所形成的腹膜转移癌[13]。PC的发生源于自然因素或手术创伤因素所导致的癌肿脱落、转移淋巴结破裂、淋巴管癌栓破裂和癌栓破裂出血等形成腹腔游离癌细胞(free cancer cell ,FCC),FCC着床腹膜,形成微小癌灶、癌结节和广泛性PC[14,15]。既往的主流看法认为,PC为癌症晚期或终末期表现,通行的做法是保守治疗,即使是外科干预,也仅是姑息性

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科技奖形式审查结果公布 年份2018 推荐奖种医学科学技术奖 项目名称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推荐单位推荐单位:广东省医学会 推荐意见: 该项目组自2002年10月以来,经过14余年的科技攻关,围绕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的产学研研究,包括:发明专利、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平台研发、相关基础细胞学试验、动物实验、Ⅲ期临床试验、获得国家SFDA批文、在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应用过程中形成专家共识、临床路径和治疗指南,对预防和治疗腹膜种植转移有独特疗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社会经济效益。 该项目已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253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累计开展治疗12万余例次,并形成了12项专家共识、临床路径和治疗指南,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性和学术价值。 同意该项目成果申报中华医学科技奖。 项目简介腹腔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发生腹膜转移甚至恶性腹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本项目组自2002年针对腹膜种植转移研发了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技术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内容:一、研发精准HIPEC技术:1.自主研发精准HIPEC技术,获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临床试验,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3.取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二、研究HIPEC抗癌机制:1.细胞试验,研究热化疗增敏最佳温度、热化疗协同抗癌机制;2.动物实验,研究HIPEC技术稳定性和技术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三、精准HIPEC技术临床应用:1.制订HIPEC技术标准;2.证实HIPEC是预防和治疗腹膜转移及恶性腹水安全有效的技术方法;3.HIPEC技术列入胃癌、结肠癌、卵巢癌、胆管癌等恶性肿瘤腹膜种植转移防治专家共识、临床路径和治疗指南;4.制作HIPEC技术教材、举办培训班,全国广泛推广应用。 精准HIPEC关键技术:1、精准控温:测温精度≤±0.1℃,控温精度≤±0.1℃,流量控制精度≤±5%;2、精准定位:内交叉置管法使灌注液充盈腹腔,不留盲区;3、精准清除:双重超微过滤<40μm,清除游离癌细胞。主要科学价值:1、发明点:1)内外循环系统温度精准控制技术,实现高精准温度调节、长时间恒温治疗;2)专利:发明2项,实用新型13项,外观设计2项,广东省优秀专利奖1项;3)科研立项:国家、省部级项目20余项;4)科研论文20篇,SCI收录12篇。2、创新点:1)技术创新:高精度温度控制、压力流量检测报警、微机单片机双保险控制等精准控制技术;2)理论创新:证实热疗通过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诱导调亡。3)方法创新:研发了大容量、持续循环、恒温灌注技术,热疗与化疗协同抗癌。3、主要贡献:1)技术贡献,成功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及管道组件,是我国SFDA批准的第一个体腔热灌注治疗Ⅲ类医疗器械注册产品(国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3260924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3261721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3260061号)。2)理论贡献,热化疗协同作用最佳温度为43℃,热化疗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具协同作用,热疗增强胃癌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热化疗杀伤胃癌细胞主要形式是诱导凋亡,热疗通过改变肿瘤细胞相关基因表达增强化疗敏感性。3)社会贡献,HIPEC可提高浆膜受侵胃癌患者生存率,减少术后腹膜复发,提高T3、T4胃癌长期存活率,降低进展期胃癌3年复发率21.9%,提高Ⅲb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13.6%,提高中位生存期31个月;治疗胃癌、结肠癌和卵巢癌恶性腹水有效率90%以上。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国24个省市253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累计开展治疗12万余例次,获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

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 总结我院运用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腹腔恶性肿瘤伴大量腹水进行治疗的护理体会,腹腔热灌注化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免疫之后治疗肿瘤的一种新的手段,它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化疗药物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 标签:腹腔恶性肿瘤;大量腹水;腹腔热灌注化疗;护理 腹腔热灌注化疗是腹腔恶性肿瘤治疗的一种新手段。胃肠道以及盆腔恶性肿瘤多局限于腹腔内,通过腹腔热灌注化疗后,腹盆腔内组织的药物浓度远远高于血浆,增强了化疗药物的疗效,降低了全身不良反应。我院对腹腔恶性肿瘤伴大量腹水患者进行腹腔灌注化疗,效果显著,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0月~2017年8月,我科共为18例腹腔恶性肿瘤且有大量腹水患者行腹腔热灌注化疗,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2岁。所有患者均有大量腹水,放弃或无法进行手术以及介入或全身化疗。化疗药物均为顺铂。 1.2 方法 (1)B超检查腹水量在3000~10000 mL左右,在准备灌注3天前于超声引导下进行置管,分别在左右下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处各留置一根中心静脉导管,妥善固定。每天放腹水量不超过3000 mL,首次腹水量不超过1000 mL。 (2)将热灌注循环灌路的进水管、出水管分别与两根中心静脉导管相连接,建立循环入口和出口,安装热化疗循环管路前消毒中心静脉导管的接口。通过热灌注治疗机把加热好的43~54℃(小于50℃)灌注液即3000 mL左右的生理盐水灌注到腹腔内,灌注量为3000~4000 mL左右[1]。一般循环灌注30~40 min,使腹腔管路的温度达到41~43℃以上后排出腹腔内的灌注液。再将含有化疗药的灌注液500 mL左右加热到43~45℃左右,循环灌注20~30 min后,快速注入腹腔,循环灌注后防止肠粘连可经管路推注地塞米松10 mg,再注射大于中心静脉管量2倍的浓度为10u/mL的肝素液以防中心静脉堵管。 1.3 结果 1.3.1 评价指标 经腹腔热灌注化疗后,超声检查腹腔积液完全消失,连续4W以上称完全缓解;50%腹腔积液消退0%,连续4W以上,称部分缓解;腹腔积液增加或消退

腹腔灌注治疗方式

腹腔灌注治疗方式 腹腔灌注治疗是一种很新型的治疗恶性腹水的办法,对于想要摆脱疾病的患者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做这种手术,有些患者在接受这种手术之后会出现意外的状况,所以一定要检查好,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腹腔灌注治疗的一些方法。 1.开腹式热灌注化疗(围手术期热灌注化疗) 国外大部分采用术中留置腹腔导管,术后连续治疗(采用体外循环加热的方法),这种方法又可分为闭合式和开放式,前者在关闭腹腔后行体外循环加温灌注;后者采用环形托架(ring tractor),即术中用吊环把腹壁吊起,主要是增加注水量,提高温度,增加与脏器接触面积。国内有学者应用热蒸馏水

术后灌洗 2.单纯热灌注化疗 把生理盐水加热至45~48℃,快速注入,腹部轻按摩,增加扩散,减少高温区。腹部二通道方式是同时置入至少2个测温探头,对侧可开一通路,引出盐水,以提高腹腔温度。 3.循环热灌注化疗 在不开腹的情况下,置入一进水管和出水管,然后在体外进行再加温,此方法对设备要求高,另外,出水口易被肠管阻塞,所以对出水口须做特殊处理以防止肠管被吸。为解决水循环的问题,还可以进行腹腔留置管道皮下包埋,该方法可长期保留,使用方便。具体方法是在腹壁做小切口,将专用“Y”型双腔管沿内腹壁放入膀胱直肠陷凹或上腹。然后将大网膜切口处严密缝合,并使管子沿皮下隧道行走一段后出腹壁。将原切口缝合,将出口皮肤围绕管周缝合后可行注水并开始循环。

上面的这些内容就是关于腹腔灌注治疗方式的介绍了,有一些类型的患者可以通过这个办法彻底的康复,但是这种方式也是有风险的,不管是治疗前还是治疗之后都需要有很多讲究的地方,有一些禁忌的地方患者需要引起重视。

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9例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腹水引流完全后分别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30 mL、顺铂100 mg腹腔灌注,每周1次,连用3次。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量、腹围、血象、肝肾功能变化及胃肠道反应,评估总体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56%(58/72),对照组为86.57%(58/67),2组总体疗效相当。试验组骨髓抑制、肝肾损害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的疗效与顺铂相当,安全性明显优于后者。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ascites. Methods Totally 139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asci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0mL 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 was given to the treatment group,and 100mg cisplatin was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 through peritoneal perfusion once a week,for 3 weeks. The changes of urine volume,abdominal perimeter,blood-Rt,function of liver and kidney,and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with a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total efficacy and safety.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0.56% (58/72)in treatment group,and 86.57% (58/67)in the control group,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incidences of bone marrow suppression,liver and kidney damage,and nausea and vomiting of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were low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effects of 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 and cisplatin have equal efficacy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ascites,but the former was superior to the latter on safety. Key words:malignant ascites;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cisplatin;peritoneal perfusion 恶性腹腔积液为消化道肿瘤及妇科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当腹水逐渐增多时患者可因压迫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胀、下肢水肿等症状,从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最常用的控制晚期恶性腹水的方法为单纯腹腔穿刺抽液,或腹腔穿刺抽液后腹腔注射化疗药等,但不能满意控制腹水。复方苦参注射液作为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皂苷等,临床研究显示该药具有抗癌止痛、调节免疫力、抑制癌肿等功效[1]。近年来已有研究者将其联合顺铂等化疗药物应用于恶性胸腹水的控制,并取得了较好疗效[2]。笔者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腹水患者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单药腹腔灌注治疗,旨在进一步明确其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热灌注化疗

热灌注化疗 腹盆腔恶性肿瘤在突破外膜发生腹腔种植播散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最终导致癌性腹膜炎、腹水的产生。化疗为常规治疗方法,但疗效甚差,5年生存率为0%,腹腔灌注化疗有一定疗效,但主要是对卵巢癌、淋巴瘤等少数几个敏感肿瘤常用。分为术中热灌注、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C及手术后人工腹水热灌注加体外射频加热等方法。腹腔热灌注化疗时药物在腹腔组织的浓度远高于血浆浓度,能有效杀伤腹腔内转移癌灶,又不会产生较大全身毒性。由于腹膜腔的吸收,门脉系统的药物浓度也比周围血高达10倍,这对治疗肝、胰腺肿瘤具有良好的疗效。用于原发性、转移性肝癌、胰腺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可预防消化道肿瘤的肝转移。 腹腔灌注的方法学 1.开放式热灌注化疗 由Sugarbaker倡导,国外大部分采用术中放置六边形支架,将热水灌入,用手搅拌使温度均匀,温度在43℃左右约1小时。温度低时间短时效果不大。此方法的缺点在于只能在手术结束前灌注一次。但加温方法比较方便,温度升高容易,液体与脏器接触面积大。此方法只适合于外科医生操作,称为开腹式热灌注化疗。 2.术后闭合式热循环灌注 方法:术中切除病灶或探查术后,≥0.5cm的腹腔内转移灶,用电刀减量戮灭。关腹前在左右结肠旁沟上部及Douglus窝处分别放硅胶引流管,前端5cm内打几个侧孔,另一端分别从左右下腹及右上腹外侧戳口引出体外,并缝合固定。从左上下腹(腋前线处)斜向右下、上腹交叉放硅胶引流管(进水管),前端10cm内多打几个侧孔,近端从腹壁戳口引出体外,并缝合固定,在腹正中线,上、中、下及平脐的左右结肠旁沟内分别放传感器,缝合相对固定,另一端通过腹壁戳口引出体外,并缝合固定。清洗腹腔后,腹腔内均匀涂上几丁糖15~30ml,关腹。 术后每隔12~24小时,用温生理盐水1000ml,内加0.5%甲硝唑250ml,通过腹腔进水管滴进腹腔,冲洗腹腔内坏死脱落组织、凝血块及纤维组织。CHPP前20分钟给患者肌注杜冷丁、安定、灭吐灵,静点希米替丁,局部消毒后用引流管清除器清理引流管内坏死脱落组织及纤维组织。传感器连接到测温仪,引流瓶内加生理盐水3500mL,加2%利多卡因20ml,利用外循环加热至43~46℃。开始每分钟以200~300ml/min 速度腹腔内灌注,腹腔内温度80%达41℃以上,开始热灌注化疗。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腹腔内灌注量控制在1500~2500ml,并持续60~90min。CHPP结束后,腹腔内留化疗药物约1000ml,其余放出体外。腹腔内再注入0.5%甲硝唑250ml,关闭引流管保留24小时,每日或隔3天重复,3次~5次为一个疗程。与术中CHPP

-腹腔灌注化疗

腹腔灌注化疗 一、概述 卵巢癌及胃肠道肿瘤腹盆腔内播散是最常见的复发形式,肿瘤一旦出现腹腔内转移预后极差。近年来,腹腔内热化疗集其区域化疗、热疗和大容量液体对腹腔的机械灌洗作用于一体,成为治疗卵巢癌和消化道恶性肿瘤腹盆腔转移行之有效的手段。它能在腹腔液内,门静脉和肝脏提供较恒定持久的高药浓度;腹腔内给药,药物直接通过肝脏进行解毒,进入全身循环毒性减弱,身体其他脏器药物浓度较低,全身毒副作用轻。 二、理论依据 1、术后腹腔复发转移机理: ①浸透浆膜的癌细胞直接脱落入腹盆腔; ②手术区域被切断的血管和淋巴管内癌细胞随血液和淋巴液流入腹盆腔; ③脱落肠腔内的癌细胞随肠液经肠断端流入腹腔; ④肿瘤细胞经门静脉到达并沉积在肝实质内。这些游离的肿瘤细胞在因手术造成机体免疫功能暂时性下降和腹腔缺损情况下极易成为肿瘤复发转移的“种子”。研究表明癌细胞在腹膜内的有效种植率要比在血管或淋巴管内高出100万倍。因为完整无缺的血管内皮细胞在防止肿瘤细胞的粘附和种植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2、腹腔内化疗药代动力学的合理性:①腹腔内

化疗具有高选择性区域化疗的特点,可使腹腔游离癌细胞和术后残存的微小癌灶直接浸泡在高浓度的抗癌药液中,增加抗癌药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②抗癌药经门静脉系吸收入肝,也使转移至肝脏的癌细胞受到高浓度抗癌药攻击; ③大多数抗癌药经门静脉系吸收入肝,通过首次过肝效应被代谢掉,仅极少量药物进入体循环,从而能减少体循环毒性,产生最大限度药物剂量耐受性,改善疗效指数。 3、腹腔内温热化疗的抗癌机理 ①温热对癌细胞的作用:癌细胞主要以无氧酵解为获能方式,加热条件下细胞内乳酸堆积,pH值低,增加了癌细胞对热的敏感性,同时癌细胞含水量明显高于一般软组织,达89%,蓄热潜能大,因此温热可选择性破坏癌细胞,有关研究表明,正常组织在高温条件下能耐受47℃,持续1h,而恶性肿瘤细胞仅能耐受43℃持续1h,另外,肿瘤组织内血管缺乏平滑肌,不能随温度升高而扩张,增加温度后可造成肿瘤内血液减少,肿瘤组织处于低氧状态,进一步增强了杀死肿瘤细胞的效果; ②热疗与抗癌药的协同作用:体外试验及动物实验证明,环磷酰胺、丝裂霉素、顺铂、5-FU等在加温条件下(>41℃)抗癌作用明显增强,抗癌作用增强的原因是温热促进了化疗药和癌细胞的结合,并能改变癌细胞的能透性,有利于一些化疗药渗入肿瘤细胞内发挥作用;③大容量腹腔持续温热灌注化疗还可通过机械

腹腔热灌注化疗护理常规

腹腔热灌注化疗护理常规 概述 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是用恒温的灌注液充盈体腔,利用热灌注治疗系统持续循环、恒温、灌注一定时间,使大剂量的温热化疗液体与体腔内的癌细胞或肿瘤病灶充分接触,利用温热直接杀死和诱导凋亡肿瘤细胞的作用,热化疗协同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达到预防的治疗体腔恶性肿瘤种植转移的目的。 一、适应症: 1.侵及浆膜的腹腔内恶性肿瘤可手术根治者,尤其适于进展期胃肠道肿瘤,肝、胆、胰恶性肿瘤,恶性腹膜间皮瘤,腹膜假性粘液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 2.术后预防腹、盆腔的种植转移; 3. 恶性腹水患者; 4. 已有腹膜弥散微小转移癌结节,仅可姑息切除原发灶的恶性肿瘤患者; 5. 手术后腹腔内复发转移者,结合减瘤手术应用。 二禁忌症: 1 腹腔严重粘连导致穿刺伤及脏器的危险性增加的患者; 2 腹腔广泛粘连形成无法突破的分隔,腹腔容量小于1000ml; 3 有明显肝肾功能不全者; 4 骨髓抑制; 5 严重心血管系统病变; 6 腹腔估计有炎症病变时; 7 患者的生命体征不稳定; 8 肠梗阻患者。 三、护理

1 腹腔热灌注化疗前的护理 1.1 一般常规护理: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监测体温、脉搏、血压,完善患者的各项检查如腹部CT、B超、胸片、心电图、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电解质、血常规、生化指标等。 1.2 心理护理:灌注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热灌注的知识和治疗过程、治疗的可行性和优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患者及家属能理解和认识热灌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能认识治疗的目的,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悲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3 术前准备:术前一天行肠道准备,进食无渣流质,术前晚清洁灌肠,术晨留置胃管。 2 腹腔热灌注化疗术后护理 2.1 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神志清醒后予舒适体位,持续低流量吸氧,术后禁食 2.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热疗时随着体温升高,人体的各项生理指标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机体代谢增加、血管扩张、心率加快、机体耗氧量增加。因此,术后注意有无低血压、肺水肿和高血容量的表现。 2.3 观察电解质变化:反复监测电解质,检查Na、K、Ca、CI等变化。 2.4饮食护理: 由于手术对腹腔脏器的广泛刺激及麻醉影响,使胃肠道功能受到抑制,肠腔内大量气体内积而出现腹胀,因此,要待患者腹胀减轻、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拔管后仍需禁食1 d,观察患儿无呕吐、腹胀,然后给予流质饮食,忌食牛奶、豆浆等易产气食物,1~2 d后如无腹痛、腹胀可进食半流质,注意少量多餐,给予清淡、易消化、含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忌食生冷、

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版)222

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版) 2016年2月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第19卷第2期第121页-第125页 近年来新兴的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是一种腹腔恶性肿瘤辅助治疗手段。HIPEC在预防与治疗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腹膜假性黏液瘤、腹膜恶性间皮瘤、肝癌、胆管癌和胰腺癌等腹腔恶性肿瘤的腹膜种植转移及其并发的恶性腹水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1,2,3,4,5,6]。自1980年Spratt等[7]首次报道HIPEC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技术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从简单的灌注液加热后直接灌入法,逐渐演变为目前精准的腹腔热灌注治疗技术方法,其设备得到了不断创新和改进,HIPEC已经成为成熟的临床应用技术[8,9,10]。 传统的HIPEC由于控温不精准,存在治疗安全隐患;由于不能充盈腹腔而存在治疗盲区,达不到安全有效的最大化;由于没有统一的治疗标准,临床研究上不能科学地评价安全性和有效性。精准化和规范化是实现HIPEC安全有效最大化的技术要求。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外科的发展,HIPEC被引入到了微创外科领域。在腹腔镜腹腔恶性肿瘤切除或腹腔探查的基础上,进行腹腔镜辅助HIPEC,可充分应用微创外科的优势,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切口带来的创伤,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11,12]。 腹膜癌(peritoneal cancer,PC)是指在腹膜上发生和(或)发展的一类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的典型代表是原发性腹膜癌和腹膜恶性间皮瘤,后者的典型代表是各种肿瘤所形成的腹膜转移癌[13]。PC的发生源于自然因素或手术创伤因素所导致的癌肿脱落、转移淋巴结破裂、淋巴管癌栓破裂和癌栓破裂出血等形成腹腔游离癌细胞(free cancer cell ,FCC),FCC着床腹膜,形成微小癌灶、癌结节和广泛性PC[14,15]。既往的主流看法认为,PC为癌症晚期或终末期表现,通行的做法是保守治疗,即使是外科干预,也仅是姑息性减瘤手术治疗。近几年来,国际肿瘤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已经发生了转变,PC已不再被一概认为是癌广泛转移的表现,而是一种区域性癌转移。对于经过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 ,CRS)可以达到残余癌瘤直径< 2.5 mm的部分PC患者,CRS手术联合HIPEC,有可能达到临床治愈。对于按照肿瘤根治术的标准进行手术后存在潜在腹膜转移风险的患者,经过HIPEC,清除游离癌细胞和微小癌结节,手术后进行常规化疗,可达到临床治愈。对于手术探查时,发现散在的PC,经过HIPEC后PC消失,再进行根治性手术,手术后行HIPEC 并常规化疗,可提高治愈率。HIPEC能够发挥大容量清除或缩小PC结节,改变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抑制或消除恶性腹水[16,17]。 二、HIPEC的概念 HIPEC是指将含化疗药物的灌注液精准恒温、循环灌注、充盈腹腔并维持一定时间,预防和治疗腹膜的种植转移。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大量的HIPEC临床应用带来的技术要求,HIPEC如要实现安全和有效的最大化,其在理论上和技术上都要求达到精准化和规范化。这其中包含了精准控温、精准定位和精准清除三大新理念:(1)精准控温:测温精度≤±0.1℃,控温精度≤±0.5℃,流速控制精度≤±5%;(2)精准定位:"X"腹腔内交叉放置灌注管至膈下和盆底,使热灌注液体充盈整个腹腔,不留治疗盲区,发挥HIPEC的最佳效果;(3)精准清除:容量清除游离癌细胞、亚临床病灶和微小癌结节[10,18]。

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版

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版) 2016年2月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第19卷第2期第121页-第125页 近年来新兴的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是一种腹腔恶性肿瘤辅助治疗手段。HIPEC在预防与治疗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腹膜假性黏液瘤、腹膜恶性间皮瘤、肝癌、胆管癌和胰腺癌等腹腔恶性肿瘤的腹膜种植转移及其并发的恶性腹水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自1980年Spratt 等[]首次报道HIPEC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技术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从简单的灌注液加热后直接灌入法,逐渐演变为目前精准的腹腔热灌注治疗技术方法,其设备得到了不断创新和改进,HIPEC已经成为成熟的临床应用技术[,,]。 传统的HIPEC由于控温不精准,存在治疗安全隐患;由于不能充盈腹腔而存在治疗盲区,达不到安全有效的最大化;由于没有统一的治疗标准,临床研究上不能科学地评价安全性和有效性。精准化和规范化是实现HIPEC安全有效最大化的技术要求。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外科的发展,HIPEC被引入到了微创外科领域。在腹腔镜腹腔恶性肿瘤切除或腹腔探查的基础上,进行腹腔镜辅助HIPEC,可充分应用微创外科的优势,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切口带来的创伤,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腹膜癌(peritoneal cancer,PC)是指在腹膜上发生和(或)发展的一类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的典型代表是原发性腹膜癌和腹膜恶性间皮瘤,后者的典型代表是各种肿瘤所形成的腹膜转移癌[]。PC的发生源于自然因素或手术创伤因素所导致的癌肿脱落、转移淋巴结破裂、淋巴管癌栓破裂和癌栓破裂出血等形成腹腔游离癌细胞(free cancer cell ,FCC),FCC着床腹膜,形成微小癌灶、癌结节和广泛性PC[,]。既往的主流看法认为,PC为癌症晚期或终末期表现,通行的做法是保守治疗,即使是外科干预,也仅是姑息性减瘤手术治疗。近几年来,国际肿瘤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已经发生了转变,PC已不再被一概认为是癌广泛转移的表现,而是一种区域性癌转移。对于经过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 ,CRS)可以达到残余癌瘤直径< mm的部分PC患者,CRS手术联合HIPEC,有可能达到临床治愈。对于按照肿瘤根治术的标准进行手术后存在潜在腹膜转移风险的患者,经过HIPEC,清除游离癌细胞和微小癌结节,手术后进行常规化疗,可达到临床治愈。对于手术探查时,发现散在的PC,经过HIPEC后PC消失,再进行根治性手术,手术后行HIPEC并常规化疗,可提高治愈率。HIPEC能够发挥大容量清除或缩小PC结节,改变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抑制或消除恶性腹水[,]。 二、HIPEC的概念 HIPEC是指将含化疗药物的灌注液精准恒温、循环灌注、充盈腹腔并维持一定时间,预防和治疗腹膜的种植转移。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大量的HIPEC临床应用带来的技术要求,HIPEC如要实现安全和有效的最大化,其在理论上和技术上都要求达到精准化和规范化。这其中包含了精准控温、精准定位和精准清除三大新理念:(1)精准控温:测温精度≤±℃,控温精度≤±℃,流速控制精度≤±5%;(2)精准定位:"X"腹腔内交叉放置灌注管至膈下和盆底,使热灌注液体充盈整个腹腔,

腹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效果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610256981.html, 腹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效果 作者:常娜朱晓菊付文娟王帅李艳艳佟玲刘素艳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6年第23期 [摘要] 目的比较常规腹腔化疗与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HIPEC的临床应用价值与优势。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患者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4例)及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腹膜腔穿刺方案将腹水放尽,观察组采用HIPEC疗法进行治疗,后使用四极板内生场热疗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仅进行腹腔灌注治疗。记录HIPEC治疗时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治疗0、15、60 min时)生命体征及温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Kamofsky评分变化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及温度无明显变化(P >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前,两组患者Kamofsk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amofsky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 0.01),且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肠梗阻、脂肪硬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观察组患者腹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HIPEC可显著提高恶性腹水治疗的临床疗效、改善Kamofsky评分,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作为治疗恶性腹水的有效方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腔化疗;腹腔热灌注化疗;恶性腹水;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8(b)-0110-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nventional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with i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hyperthermic, and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and advantages of HIPEC. Methods Eighty-six patients admitted i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Tangshan City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and 44 cases were set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42 cases were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peritoneal cavity puncturing scheme put the ascit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IPEC therapy. After using four board endogenetic field thermotherapy in intervention,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only treated with intraperitoneal perfusio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HIPEC. Changes of life signs and temperature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treated for 0, 15, 60 min)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during the HIPEC treatment recor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Karnofsky score changes,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life signs and temperature of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P > 0.05).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Before treatment, the Karnofsky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After treatment, Karnofsky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