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

财政审查材料

1,判决

1。完整的市场体系由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家庭、企业和政府。政府

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凌驾”市场并干预市场。2.由于市场失灵,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滥用导致的寻租活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是

4。国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主要体现在其非竞争性上

5。只有当且仅当帕累托改进被证明时,政策才能改善社会福利。6。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此,财政收入分配函数要研究的

问题主要是确定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收入分配的特征机制和手段。7.由于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两者在财政政策执行中应被视为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8。如果产品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则认为该产品只能由政府提供和生产

9。当政府选择公共定价来保证公共物品的管理时,平均成本定价法可以是

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10成本效益分析法中,净现值计算公式采用社会折现率10.在成本效益分析法中,公共项目的投入产出价格应采用

的市场平均价格

11。所有公共项目在实施前都应通过成本效益分析进行评估和判断,从而根据

的结论做出决策

12。税收特征包括强制性、无偿性和灵活性

13。如今,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支出,教育产品兼具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性质。

14。公共产品最优效率供给水平发生的条件是每个社会成员对最后一个单位的评价水平为

15。如果一篇文章是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它将永远不会由私营部门生产,

必须由政府部门生产

16。俱乐部产品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任何时候都是非竞争性的17.严格来说,只有具有溢出效应的产品才能被称为准公共产品。18.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可分为转移支出和购买支出

19。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XXXX的义务教育是一个混合项目。25.社会保险支出是经常性支出

26。教育、科技和医疗卫生支出既属于经常性支出,也属于购买性

支出27.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劳动是非生产性的,但用于其他领域的支出是生产性的

28。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属于公共产品范畴

29。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险制度必须由政府组织实施。

30。金融投融资将政府投资的良好声誉与金融投资的高效运作结合在一起。它显示的不是

将市场参数作为分配资金的重要依据,而是规划和政策

31。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之一是最小化资本劳动比,即在不变资本条件下,实际雇佣工人

199人是最大的。

32。政府主要投资于周期短、见效快的公共项目

33。金融投融资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高级阶段的需要34.金融投融资的目的很强,范围受到严格限制。

35。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业务只能是承接国家粮棉油储备和农副产品合同

199收购、农业发展等业务中的政策性贷款,并代理财政支出、分配和监管农业资金。

36。社会保险基金的运作分为现收现付制和全额基金制。

3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险制度具有“内部稳定器”的功能38。税收支出是指国家用部分税收投入财政转移支出的

支出

39。社会保险支出是影响相对价格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从而改变

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

40。减免税是指允许企业按照一定的税率从应纳税额

中扣除一定的符合规定的专项支出,以减轻企业的税负。

41。税收抵免是指允许纳税人从其

应税金额中扣除一定比例的符合奖励要求的支出,以减轻其税负。42。预算外财政收入是全面财政收入中无可争议的一部分43.在合理调整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中,“量入为出”的政策得到坚决贯彻。44.政府性基金的管理模式是在总预算之外编制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这是

政府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5。税收与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有关。一般来说,没有具体的用途,

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

46。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资金的主体

47。如果政府税收为了获得最大效用而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或者为了获得最大利润而改变

生产者的市场行为,它将改变私营部门的原始(税前)资源配置,这种改变将被视为非中性税收。

48。税收的无偿性意味着国家征税后,税收将归国家所有,无需偿还,

无需向纳税人支付任何价格。税收的无偿性不同于税收的强制性。这是绝对的

49。纳税人和纳税人是指同一个人

50。固定税率是以统一的比例对同一征税对象征税,而不管其金额大小。51.自XXXX 9月1日起,北京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已从1000元上调至1991年XXXX确定的

。中国税制经历了4

199次重大改革。

62。发展中国家通常采用基于所得税的税收结构

63。目前,世界上个人所得税税率降低,主要表现为最高边际税率的降低。64.公平税收理论的理想税制主要是基于综合收入的概念,对具有广泛所得税基础的企业征收

直接税。

65。最优税收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j s .穆勒提出的“牺牲”理论

之后,庇古等人用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进一步解释了它。

66。一般来说,商品税容易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所得税容易实现经济效率的目标67.噪音税属于环境税的范畴

68。如今,世界上所有国家普遍实行单一税制。

69。对商品最合适的税收要求是对弹性较低的商品征收较低的税率,对弹性较高的商品征收较高的税率,即

70。农村税费改革和取消农业税只是农村全面改革的第一步。只有坚持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才能防止农民税负反弹,打破“黄宗羲定律”的恶性循环。71.计税基础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的任何购买价格。就整个国民经济而言,税收

是以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值税为基础的,这就是所谓的生产增值税。

72。只允许扣除当期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折旧部分。就整个国民经济而言,税收是按照相当于国民收入的增值税

计算的,这就是所谓的消费者增值税。73.中国现行的增值税属于价格税74.

75价格区间以外的消费税征收办法。从价税的方法是根据商品的销售价格和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征税

76。营业税是以从事经营活动的纳税人营业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属于商品税

的范畴

77。目前,中国的所得税主要是个人所得税。

78。中国对中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应税所得采用限额抵免法,以减少

的国际双重征税

79。资源税的作用是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调节资源的级差收入80.中国目前的资源税对原油和天然气实行配额制

81。国家借款是最原始的借款形式,具有手续简单、成本低等优点。由于

,现代国家在向公众和企业借款时仍然主要使用这种方法。82.合理的国债期限结构应该是以中长期为主的期限结构。

83。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多收费可以说是最有利的,因为政府可以从

199中获得差价收入

84。国家发行国债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但国债的发行也会影响财政赤字的出现。85.中国的社会主义金融具有明显的生产性建设,因为国债发行越多,生产建设资金就越多,这也更有利于经济发展。86。国债的基本条件是商品经济和信用经济的发展

87。根据预算支出安排的不同,国家预算可分为单项预算和双

预算

88。目前,中国预算外收入的增速低于预算内收入的增速。

89。部门预算是按部门编制预算,改变了按支出职能和收入类别编制

预算的长期做法。

90。《政府采购法》不仅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政府采购,也适用于

的境外政府采购

91。零基预算是指财政收支计划目标的确定仅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

预算。

没有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情况,是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编制方法之一。

92。中国预算法规定,地方各级预算应当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含

93。在现代国家,一级政府的总预算是本级一般财政收支和下级政府总预算的

%。对于一些特殊项目,预算通常是分开的,从而提供了更大的清晰度和灵活性。94.在我国的分税制预算管理体系中,属于分税制的税种包括增值税、资源税和

的证券交易税

95。从1953年到1978年的XXXX年,我国基本实现了

收支分开、分级包干的预算体制。

96。一般情况下,一般均衡补贴有利于实现公共资金分配的纵向和横向公平97.分税制改革的内容明确规定,根据行政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中央和地方收入按照行政部门的

属进行分配。98.转移支付有三种模式:垂直转移、水平转移和总水平转移的混合模式。

在中国,横向转移是主要方式,纵向转移为辅

99。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和实施宏观调控所需的支出,由地方财政承担

100。在我国的分税制预算管理体系中,属于分税制的税种包括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

等。

101。财政平衡可以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102.赤字财政是指国家有意识地利用赤字调节经济的政策,即通过

的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有效社会需求的增长。因此,赤字政策不是指在个别年份或几年内出现赤字。它的主要标志是连续几年安排预算赤字甚至巨额赤字。103.从长期动态来看,虽然增加结构性赤字暂时扩大了实际赤字,但增加

的结构性赤字可以促进产出的恢复和进一步的增长,因此税收也随着增加而增加,这最终不仅可以消除结构性赤字,还可以进行周期性调整。

104。结构性赤字是指

赤字,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它发生在给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如4%~5%的失业率),是由政府财政政策的变量决定的。它是一个内生变量,反映了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

105。当党政府通过出售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时,利率肯定会上升。如果央行保持

利率稳定,将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购买国债,即将赤字债务转换为

转换为赤字货币化,导致基础货币增加,因此借款弥补财政赤字的净效应将是货币供应量增加。如果财政赤字持续,国债供应继续增加,推高利率的压力继续增加,央行将继续购买国债,货币供应也将继续增加,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尽管发达国家拥有发达的国债市场和金融市场,但巨额财政赤字和国债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106.财政赤字和信贷通胀是通胀的重要原因。

107。根据我国目前处于经济欠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我国财政政策

的主要目标应尽可能定为经济增长。

108。政策主题指的是谁实施政策。财政政策的主体只能是各级政府,而

主要是中央政府。

109。理论推导可以证明,与税收乘数相比,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即财政支出增加

的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税收减少

110的政策。紧缩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协调旨在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同时尽可能避免通货膨胀

111。从自由裁量财政政策的角度来看,财政政策执行的时间延迟一般有以下五种,分别为

次:确认时间延迟、行政时间延迟、决策时间延迟、执行时间延迟和效果时间延迟

112。从外部时滞的角度来看,财政政策措施应该通过立法机关。经过立法程序后,决策时滞延长了

;相比之下,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直接影响货币量,滞后时间相对较短,因此货币政策能够比财政政策更快地达到目标。113.今天,大多数国家只有一个税收管辖权。114.税收国际化主要是由所得税和财产税的跨境征收引起的。因此,

国际税收的研究对象是在所得税和财产税的征收下发生的国家间的利益关系。115.国际税收是各国税务机关征收的一种独立税种。116.税收优惠是税收抵免的延伸和延伸

117。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利用财政政策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118.外债的结构调整是一种“增长与下降”的调整119.中国的关税目标只包括贸易商品二、不定选择

1,一般来说,下列哪些项目是准公共物品?

a .国防

b .花园

c .教育

d .桥梁2。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垄断b .经济或信息不对称c .不公平的收入分配d .经济波动3。政府干预手段包括()

a。立法和行政手段b .组织共同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c .财政手段d .强制手段4。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包括()

a。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单一性金融的基本功能是

A。资源分配职能b .收入分配职能的调整c .生产和销售职能的组织d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6。实现收入分配功能的金融机制和手段有() A。明确市场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规范工资制度;加强税收

监管;通过转移支付提高生活水平

财政学考试重点知识

导论:简略的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 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区别: 1、公共财政预算决定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公共财政直接决定于公共选择过程,政府只是代理执行。 国家财政的预算强调政治权力的作用,并不具有必然的公共性。 2、公共财政的收入是基于公共权力,主要通过税收征集收入。 国家财政的收入即可通过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资产收益取得收入,也可依据公共权力和收费取得收入。 3、公共财政支出是提供公共商品。 国家财政支出可能(甚至主要提供)私人产品。 第一章 市场失灵:指市场经济中存在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足。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6)偏好不合理 (7)市场不完全 (8)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 外部性:指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市场价格意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福利的情形。 政府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政策 政府干预失效: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对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过程中,由于政府行为自身的局限性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产生新的缺陷,进而无法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的情景。 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性(4)政府机构和公共预算的扩张。

政府的寻租活动:通过政府管制的寻租、通过关税和进出口配额的寻租、在政府订货中的寻租。 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实现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率配置的功能。 2、收入分配职能: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对市场机制形成的收入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和增长的职能 4.从我国财政支出看财政维护国家的职能(政治职能) 洛伦兹曲线: 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曲线越弯,收入水平越不公平。 基尼系数:G=A/A+B 0

财政学_陈共_第六版_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外部效应是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

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政府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

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简略的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逐步明确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具体落实到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来。2.财政提供公共物品要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不能超出公共需要的界

限和范围。3.按集中为主、适度分权原则,完善预算管理体制。4.完善税制,调整税收职能。5.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大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6.提高财政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财政改革的根本。 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古代欧洲最早的财政思想的表现者是古希腊的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他讨论了希腊雅典的财政收入问题,并建议由国家购买奴隶,并将他们出租以增加国家的收入。 2、春秋战国的《国语- 齐语》中管仲提出了“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的财政政策 3、威廉·配弟的《赋税论》被誉为西方最早的财政学专著。此书是在重商主义向古典经济学派的过渡阶段。 4、第一个从理论上系统阐述财政理论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三.现代财政理论 5、凯恩斯以前的经济理论,并不认为经济会一直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但认为偏离充分就业的状态是暂时的。 6、凯恩斯主义者以《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理论基础,把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结为 “ 有效需求不足”,要求政府放弃自由资本主义原则,实行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提出了政府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实现充分就业的一整套理论政策体系。 第二章财政学的福利经济学基础 1、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帕累托建立了公共决策的理论基础。 2、帕累托效应及其实现条件【资源配置最优】:任何政策的改变都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这一概念常常被作为评价资源配置合意性的标准。 实现条件:竞争可以保证帕累托效率条件的实现 3、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 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4、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 )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的线 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第二,在每种商品都不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的前提下,无差异曲线图中位置越高或距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高;第三,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这就是说,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5、追求结果的公平——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平等主义: 【1】功利主义:边沁早在1789 年便提出社会行为的目的应该是“增进最大数人的最大幸福”。这种被称为功利主义的思想追求的是个人效用总和的最大化。个人所得税制度 的累进设计符合功利主义的公平观。 ( 功利主义者认为①个人的效用可以用技术来衡 量,社会福利是所有社会成员福利的总和。②如果财富从富人手里转移到穷人手中造成穷人效用的增加大于富人效用的减少,被认为收入分配比以前公平。 ) 【2】罗尔斯主义 (短板效应) :社会福利仅仅取决于境况最差的个人的福利情况,即只有境况最差的人的状况得到了改善,社会福利才会得到改进。 第三章市场失效与财政职能 1、信息完备:p42 信息不对称:当交易双方中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于另一方时就存在信息不对称。 ① 逆向选择:市场交易中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重要的外生特征时所发生的劣质品驱逐优 质品的情形。 ② 道德风险:市场交易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控制和采取的行动时所发生的知情方故意不采 取谨慎行为的情形,由于知情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为也许会招致对交易中另一方的损害。 2、囚徒困境:p44 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 3、外部效应:p44 一个人或企业的行动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的利益,但又没有负担应有的责任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公式:U A=U A(X1,X 2, ?X n,Y 1) 某一个人或企业的效用所控制的活动其他人或单位的活动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一、私人物品:排他性竞争性公共物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政府通过无偿征税提供公共物品财政分配目的:弥补市场缺陷分配主体:政府部门公共企业部门分配对象:剩余产品 二、市场失灵:自然垄断公共产品问题混合产品和外溢性问题市场的不完全信息的不完全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失衡偏好不合理分配不公平 政府经济活动范围:市场失灵领域几个方面:提供司法制度商品与服务行政管理调节经济运行管理金融市场调节收入分配 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的困惑公关经济政策的失效政府行为职能作用失效 政府与市场的分工:资源配置作用范围作用层次(宏观微观) 公共与效率准则的实现(政府致力于公平,市场于效率) 三、公共财政的职能:资源配置公平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 资源配置职能含义:通过各种财政手段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分配,直接或间接引导资源流量、流向,从而引起资源最优分配的功能。内容:涉及社会总资源的划分比例(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比较合理,则政府分配资源的份额也就比较合理)涉及政府内部资源配置(提高政府部门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在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尤其是财政投资结构)涉及非政府部门内部的资源配置(运用间接方式如税收、补贴)手段:支出和税收 分配职能含义:运用各种财政手段调节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使之符合社会公认分配状态的功能。手段:制定公平的财富制度合理运用累进的个人所得税通过转移支付对低收入者进行补贴对低收入者能够获益的项目提供资金或进行补贴 经济稳定含义:以财政政策为手段,以保持高就业率、合理程度的物价稳定、适当的经济增长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功能。手段:既定的预算杠杆影响总需求预算政策上的变化影响总需求财政制度的内在适应性影响总需求(收入和支出水平对经济发展变化的内在适应性) 四、公共支出:1按用途分: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国债利息支出其他2按经济性质: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商品或劳务流通资源配置,挤出效应,拉动效用)转移性支出(实质在国民收入分配基础上再次分配,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西方关于公增摸增长:1,瓦格纳:政府扩张法则2,皮考克和魏斯曼:公共收入增长引致3,马斯格雷夫:公支增长发展模型4,鲍莫尔:非均衡增长模型 公共支出结构:1,正确界定支出范围2,优化公共支出结构:保证国家实现基本职能需要确保社会实现公共性开支需要(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重视基础产业领域投资(工业社会公共建设基础,农业)支持国有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当资源量一定时,要完成某个项目在多种方案中,根据一定方法计算出各种方案的成本和收益,比较后选择方案。 费用最低选择法公共劳务定价法 五、科教文卫支出性质:静:属于非生产性支出,不能对当年物质生产发挥作用动:具有部分生产性支出性质,提高劳动者素质,技术革新,生产率提高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所占比例会增高 分析发展科教文卫管理:明确指出范围,完善财务制度,改革财务管理方式,推行定额管理改进资金分配方式,多方式发展,筹集资金 六、政府投资:政府为实现职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投入资金转化为实物资产的行为和过程。特点:微观上可以是不赢利和低利项目,资金来源无常,可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可投资于具有外溢性的项目,具有开发性和战略性 原则:弥补市场失效原则,维持市场配置功能,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原则 领域:(竞争性,基础性,公益性)1,社会公共性公益性领域2,基础性投资领域

财政学研究生必读书目1

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必读书目 一、中文书目 1. 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4出版。 2. 萨缪尔逊,《经济分析的基础》(第1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01出版。 3.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06出版。 4. 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07出版。 5.凯恩斯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华夏出版社,2005-01出版。 6. 布坎南,阿罗,《公共选择理论》,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 7. 布伦南,布坎南,《宪政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8. 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9.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05出版。 10.(英)哈耶克,哈耶克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04出版。 11. J.M.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第3版)(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出版。 12. 卡梅伦(Cameron.R.)、尼尔(Neal.L.),世界经济简史:从旧石器时代到20世纪末(第4版),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07出版。 13. E.K.亨特,经济思想史:一种批判性的视角(第2版),上海财经大学,2007-03出版。14.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04出版。 15. 朱伯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上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09出版。 16. 项怀诚:中国财政通史,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年。 17.黄天华,中国税收制度史华东师大,2007-04出版。 18.哈维·S·罗森(Harvey.S.Rosen),财政学(第8版中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9出版。 20.哈维·S·罗森(Rosen.H.S),财政学(英文版)(第8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09出版。19.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财政理论与实践(第5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1.费雪:州和地方财政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22.刘明慧,外国财政制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03出版。 23.张馨,财政学科学出版社,2006-05出版。 24.孙开,公共支出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1出版。 25.安瓦·沙(Matthew Andrews),公共支出分析、任敏、张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4出版。 26.维托·坦齐、卢德格尔·舒克内希特,20世纪的公共支出,商务印书馆,2005-11出版。 27.杨志勇,比较财政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06出版。 28.马国贤,政府预算理论与绩效政策研究,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8-10出版。 29.安秀梅等,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从政府公共支出的角度创设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2出版。 30.刘小川,中国分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0出版。 31.聂鸿杰、高培勇,撬动经济的杠杆:财政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0出版。 32.伯纳德·萨拉尼(Bernard Salanie),税收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09出版。 33.张德志,宏观税负税收弹性企业负担相关性实证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10出版。 34.安体富,中国税收负担与税收政策研究中国税务,2006-01出版。 35.朱承斌,税收优惠的经济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06出版。 36.梁朋,税收流失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7.邓子基等,税收支出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

财政学考试复习知识点汇总

税收中性: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两种含义: ?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 ?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 ?特别注意,税收的中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取消或忽视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而应在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有效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使税收机制与市场机制两者取得最优的结合。 ?税收中性强调税收对经济不发生额外的影响,经济体系仅仅承受税收负担,不再给纳税人和社会造成其他额外损失或额外收益。其实质是,国家征税不应对市场机制产生影响,课税时,市场机制仍然是影响资源配置和纳税人决策的主要力量,税收不应成为影响资源配置和纳税人经济决策的主要因素 超额负担: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移向政府部门的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 税收超额负担表现两个方面: –1、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纳税人支出,同时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发生在资 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 –2、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则发生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 马歇尔-哈伯格超额负担理论: 税收超额负担是由哈伯格运用马歇尔的基数效用理论作为基础理论提出的,使用了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概念,并以消费者剩余的大小作为衡量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是获得净福利的多少,如图示: 税收中性和超额负担。 答:税收效率涉及税收中性问题。所谓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如果政府课税改变了消费者以获取最大效用为目的的消费行为,或改变了生产者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的市场行为,就会改变私人部门原来(税前)的资源配置状况,这种改变就被视为税收的非中性。税收中性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只要国家征税就必然会对商品购买、劳动投入以及储蓄和投资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完全税收中性是不可能的。因此,提出税收中性原则的实践意义,在于尽量减少税收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在这个前提下,掌握好税收超额负担的量和度,有效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使税收机制与市场机制两者取得最优的结合。 应当指出,体现税收的中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取消或忽视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一般是将增值税视为一种中性税收,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也体现了税收中性原则。 税收中性和税收超额负担相关,或者说,税收中性就是针对税收超额负担而提出的。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超额负担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了纳税人支出,同时增加了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发生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二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则发生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税收理

2017年-2018年人民大学财政学考研参考书

2017年人民大学财政学考研参考书 802经济学综合 (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尼科尔森著,北京大学出版社(3)《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4)《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宏观经济学》,曼昆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方福前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年新祥旭考研全程复习计划

一、英语全程规划 基础阶段(3月-6月) 1.学习目标:完成至少1轮的单词背诵,巩固语法基础 2.阶段重点:英语单词、语法 3.复习建议: (1)英语每天抽空背背单词,建议时长0.5-1h;不管是用单词软件还是传统词书,不管是用词根词缀还是死记硬背,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背。积累到某一天时,你会发现好多文章都看得懂了。 (2)英语基础不牢的童鞋,应该花点时间复习语法。语法知识能帮助你在读文章和翻译时更加流畅、对文章意思把握得更准确。 (3)多看看新闻,关注时事热点。近年来的英语作文和阅读都是涉及到热点话题的。 (4)不建议大家在这个阶段做习题集。 强化阶段(7月-10月) 1.学习目标:熟读并详细分析近10年真题 2.阶段重点:真题真题真题,重点是阅读 3.复习建议: (1)单词记忆每天进行,不间断。 (2)定时做真题阅读,做完后详细分析。 ①利用早上整段的时间做真题(作文可以不写),不要查单词,完全自己做,然后对答案,之后看一下答案分析。 ②每天分析2-3篇,分析包括:第一遍分析正确选项,第二遍分析错误选项的设置,第三遍在原位中找对应的句子,是每个选项对应的句子哟,分析为什么这样出题,第四遍,了解文章的背景,作者的情感。 ③此阶段不建议专门建立单词笔记本,重要的单词在分析时顺便查一下就好。 ④时间比较充足的童鞋可以全文翻译阅读原文。

东财《财政学》知识点框架期末考点整理

第一章导论 一、财政的概念(主体、对象、目的) 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或分配)活动(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1.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关系 ★2.一般特征: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政府(或国家)(这是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 节约、量入为主;税收方面,公平、确定、简便和征收费用最小四个原 则;反对公债发行;“廉价政府、夜警国家“ (2)第二个时期:凯恩斯学派 代表人物:凯恩斯 关键词:“有效需求不足”是产生危机的根本原因;政府需对经济进行干预,措施是扩大政府的财政支出;系统论证了财政赤字和公债发行的经济合理性

(3)第三个时期:新自由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1.货币学派:弗里德曼;2.供给学派:阿瑟.拉弗; 3.公共选择学派:詹姆斯.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 四、研究方法 时政研究:说明研究对象是什么 规范研究:应该是什么 第二章市场、政府与财政 一、市场失灵 (1)定义:经济学上把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被认为不令人满意的方面成为市场失灵 (2)主要表现: 1.资源配置失效:a.信息不充分也不对称;b.竞争失灵;c.外部性(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科斯定理);d.偏好不合理 外部性:是指某一个体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体,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正外部性:积极影响;负 外部性:消极影响) 2.收入分配不公平 3.市场经济的宏观不稳定性。 二、政府干预和政府失败(原因) (1)手段: 1.行政法律手段; 2.由政府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 3.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财政手段 (2)失败的原因: 1.政府决策失误; 2.政府行为失误; 3.政府职能失效; 4.政府作用失效 ★三、公共产品 概念:是指具有社会共同需要性质的产品和服务

财政学重点知识总结

财政 学 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社会公共需要涵盖的范围颇广,包括政府执行其职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特征:(l)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的需要,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2)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无差别地由应当享受的每一社会成员共同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3)社会成员享用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无须付出任何代价,或只支付与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所费不对称的少量费用。(4)在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外部效应产生的结果时,需要由政府通过财政渠道来解决,因而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公共物品一般带有外部效应的特征。 (5)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如果剩余产品表现为价值形态,就只 能是对“M”部分的抽取。 简述政府干预市场的主要手 段。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政 府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手段干预市 场运行:(1)行政法律手段,即制 定市场法规,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 期规划,制定经济政策,引导和调 节经济运行。(2)组织公共生产, 即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 办的所有权归政府的工商企业和 单位。(3)财政手段,即以税收、 收费、国债等形式筹集收入,又通 过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以及财 政政策等手段调节经济的运行。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的财政职能 下的财政职能。 。(l)资源配置职能。 ①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 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 从而符合高效的资源配置原则。②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确定生产 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的比例,购 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比例。③ 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结构, 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④通过政府 投资、税收和补贴,调节社会投资 方向,提高社会投资的整体效率。 ⑤提高财政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①划清市 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 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 范围,财政应尽其职。②规范由国 家预算拨款的公务员的工资制度 以及相类似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工 资制度。③加强税收调节,通过间 接税调节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从 而调节各经济主体的要素分配;通 过企业所得税调节公司的利润水 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的劳 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使之维持在 一个合理的差距范围内;通过资源 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 而形成的级差收入;通过遗产税、 赠予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④通过 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 济支出、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 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 水平。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① 财政政策,紧松交替。②通过一种 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 定作用,③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 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

财科所财政学考研各方向初试科目

财科所财政学考研各方向初试科目本文系统介绍财科所财政学考研难度,财科所财政学就业,财科所财政学专业方向,财科所财政学考研参考书,财科所财政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地问题,凯程财科所财政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地财科所考研机构! 一、财科所财政学各细分专业介绍 财政学各专业方向如下: ①财政政策理论 ②国有资产管理 ③国家税收 ④宏观调控与财政 ⑤投资与财政 ⑥税收征管信息化 以上方向地初试科目是一样地,具体是: ①政治 ②英语(一)或俄语或日语 ③数学三 ④经济学综合 其中,经济学综合:包括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等. 各方向复试科目如下: ①财政政策理论财政理论、财政政策 ②国有资产管理财政理论、国有资产理论 ③国家税收财政理论、国家税收 ④宏观调控与财政国民经济学、宏观调控理论、财政政策 ⑤投资与财政国民经济学、投资经济、财政政策 ⑥税收征管信息化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基础、操作系统二、财科所财政学专业课复习建议 经济学综合包括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同是经济学综合,在各个学校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建议,从月份开始跟着凯程地远程课程辅导看西方经济学,到月初看完两遍,老师地讲解非常非常系统,并且配有习题,这两遍看得很细,每个知识点都力求理解.在这个阶段不需要看相关论文辅助资料,目地就是打好基础,看完两遍也要做大量地笔记.b5E2R. 从月份开始,凯程提供辅导财科所经济学地课程和讲义,也有历年真题和财科所经济学地资料.向大家强烈推荐凯程地财科所网站,在那里有你想要地大部分考研信息.此外,看一下其他学校地真题,了解其他学校所考过地题,从而分析教材里地重点内容.学校之间会有差别,但是经济学地热点问题很多学校都会有所涉及地.比如说垄断与竞争,人大考过两次,财科所也考过两次;收入分配这个问题,人大和财科所今年同时考到.这个阶段西方经济学为主,同时每天一小时看政治经济学.p1Ean. 从月上旬开始重点看政治经济学.财科所推荐地吴树青主编地《政治经济学》教材比较难买到,但要比其他地教材更适合财科所地风格.对于吴本大家只需要看资本主义部分,对于社会主义部分可以看考研政治辅导教材以及中央经济文件.这个阶段也同时看政治地政治经济学部分.可以说考经济学综合是比较占便宜地,因为专业课中地政治经济学明显要比政治中考得难,所以如果专业课中复习好了,政治中地那部分问题也不大.在这个阶段同时也复习西方经济学.DXDiT.

财政学的复习重点word版

财政学复习重点 (纯粹是个人整理,准确与否自行定夺) 1、财政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首要条件是经济条件(剩余产品),必要条件是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根源是公共需求。 2、财政概念: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及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包括组织收支、调节控制和监督管理的活动等。 3、三种财政各自的特点: 家计财政(自然经济):作为私人性质的财政,基本上是不干预经济的,追求财政年度平衡,通过实物和力役的征调使用来开展活动。 国家财政(计划经济):是国家计划配置资源的基本财力手段;直接服务于国营经济。 公共财政(市场经济):弥补市场失效;一视同仁服务;非市场营利性;法制化的财政。 4、财政分配与生产的关系: (1)生产决定财政分配:生产为财政分配提供对象;生产结构决定财政分配结构;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财政分配的性质;④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财政分配的特定形式。 (2)财政分配制约生产:财政分配制约着生产的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首先,财政资金的积累和投资制约着生产的发展,其次,财政分配制约着生产的正常进行;财政分配制约着生产结构;财政分配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巩固和发展。 5、财政分配与信贷分配的关系: (1)区别: 财政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具有强制性、无偿性、长期使用性特点的分配,除债务收入外,都是以无偿的方式取得的,因而在资金使用上可以不受资金来源的限制,主要供无偿使用,也可以要求有偿,主要供长期占用,也可以短期占用,因此可以用于满足各种不同性质的资金需要。 信贷分配是以银行为主体,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周转性的特点的分配。银行与货币资金的供应方或需求方处于同等地位,在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合同;信贷分配让渡的使用权必然以有偿为

公共财政学读书笔记

公共财政学读书笔记 【篇一:财政学的心得和体会】 财政学的心得和体会 还记得在第一节财政学课之前,看到的这样一段话:你了解政府参 与社会资源配臵的规模和结构吗?你知道政府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筹 集资金以确保支出的需要吗?各种不用的政府收入和支出政策如何 影响企业和个人的行为?你是不是希望对政府的财政活动发表自己 的见解?或者你想还成为制定公共政策的精英或维护公众权利的专家,那么,现在就应该开始财政学的学习。 开学至今,终于在财政学的逐渐学习中开始了解这门课程。从刚开 始对财政学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半知半解,从毫不关心到开始逐渐 关注财经网中的政府活动及政策动向,财政学的学习带给我的不仅 是对新知识的探索,更重要的是打开了我生活里从不曾关注的另一面,让我学会了如何作为一名公民去关注政府不同时期的不同财政 政策,以及政策背后的成因和利益导向。我想,这些都是学习财政 学之后所养成的一种意识,一种习惯。接下来,我将对这一阶段财 政学的学习过程,做一个所学、所思、所感的阶段性总结。 首先,我学到了什么? 财政学的学习是一个入门的过程,从门外到门内,经过八周的学习 我已经初步站到了财政学的门内。首先,我学会了一种关注的意识 和习惯,学会了从课堂到生活中去关注财政学。随着中国经济体制 改革的深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增强,现正需建 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宏观体系,弥补市场的实效,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税收发生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对政府收支活动规律的学习变 得更加重 要。所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迫切需要去学习和去了解的意识,才会不仅仅把财政学当做是一门学科,而更多的是把财政学当做生 活中一个感兴趣的方面去研究、去探索。其次,通过学习对财政学 的基本理论框架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对政府财政活动有了一个概括 性的了解。从理论篇到支出篇的学习中,对政府收支活动的影响、 结构及规模有了一个概览的认知,对政府财政活动的现状有了一个 简单的分析。一方面通过理论篇的学习,对财政学学科体系和发展 的追溯,能够在老师的讲解和课后的资料查询中对其理论发展的历 史脉络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另一方面,通过对支出篇的学习,知道

[全]财政学-邓子基-考研真题详解

财政学-邓子基-考研真题详解 1在电力、煤气、自来水等行业可采用的公共定价方法是()。[中央财经大学2008研] A.平均成本定价法 B.二部定价法 C.边际成本定价法 D.负荷定价法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负荷定价法是指按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在电力、煤气、自来水、电话等行业,按需求的季节、月份、时区的高峰和非高峰的不同,有系统地制定不同的价格,以平衡需求状况。在需求处于最高峰时,收费最高;而处于最低谷时,收费最低。 2《经济学中的灯塔》一文是1974年由()发表的,研究的是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问题。[中央财经大学2009研] A.科斯 B.诺斯 C.马斯格雷夫

D.斯密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科斯在1974年发表《经济学中的灯塔》一文,在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该定理研究的是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问题。 3财政支出增长的替代一规模效应理论由()经济学家提出。[中央财经大学2008研] A.阿道夫·瓦格纳 B.马斯格雷夫 C.皮科克和威斯曼 D.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皮科克和威斯曼提出财政支出增长的替代一规模效应理论,在瓦格纳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对1890-1955年间英国的公共部门成长情况的研究,提出了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并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此即替代-规模效应理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提出经济发展阶段论。阿道夫·瓦格纳提出了“财政支出扩张论”,即瓦格纳法则。

4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不包括()。[中央财经大学2010研] A.成本——效益法 B.最低费用法 C.公共劳务收费法 D.因素分析评分法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一般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用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和因素分析评价法。 5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需满足的条件是()[中央财经大学2010研] A.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 B.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 C.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 D.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与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之和最大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当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等于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时,不可能通过社会资源的再分配而使得一方收益不减少的情况下而增加另一方的收益,即此时已经达到了帕累托最优效率状态,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

财政学重点知识汇总

名词解释: 影子价格:对那些可在市场上交易,但市场价格并不反映真实社会价值的产品 和投入品,衡量的办法是设计出一种新的能反映产品实际价值的价格 国有资产收入:就是指国家凭借其所拥有的资产取得的财政收入 税收负担:指整个社会或单个纳税人实际承受的税款,它表明国家课税对全社 会产品价格的集中度以及税款的不同分布所引起的不同纳税人的负担水平 税负转嫁:就是纳税人通过购入或卖出商品价格的变动,将全部或部分税收转 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税利分流:是国家在参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过程中,开征一道所得税而后用以 适当方式参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 财政管理: 简答题 资本运营及其特征:资本运营是把企业所拥有的有形与无形的资本存量变为增值的互动资本,通过优化配置的流动、收购、兼并、重组、参股、交易、转让、租凭等运作形式进行有效运营,使企业具有资本运营,置换的能力,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本增值,特征:增值性,流动性,风险性 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关系:1)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2)经济结构决定财政收入的结构3)财政收入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表现为财政财力大小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充足的财力能够优化我国产业结构 财政体制内容:确立财政管理机构体系,划分财政管理权责,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建立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物价水平下降带来哪些效应:财富效应,利率效应,汇率效应 乘数效应:即政府购买支出变动引起的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增加或减少的影响程度,挤出效用指由于财政扩张使利率上开时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的现象 新中国的税收改革历程:主要包括三大时期,五个重要事件 一、计划经济时期税收制度的建立和简化 1)1950年税收制度的建立 2)1958年税收制度的首次简化 3)1973年税收制度的再次简化 二、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税收制度的重建 1)80年代初涉外税的建立 2)1983年利改税的第一次改革 3)1984年利改税的第二次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税收制度的创新 1)1994年税收制度的全面改革,以及相继以后税收制度的部分优化改革 1、市场的有效运作需要以法治位基础,同时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诸多缺陷,以致在某些场合,某些领域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收入的公平分配或经济的稳定运行,为此需要政府的干预和介入,这种关于市场的缺陷及其补救措施的分析思路,很容易使人们对政府产生乐观的看法,政府一边课税,一边支出,其目的是矫正市场机

财政学考试复习知识点汇总2

结合财政支出增长的若干理论分析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 1、对于支出不断膨胀的趋势,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 作,其中尤以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Adolf Wagner)最为著名,他的研究成果被称为“瓦格纳法 则”(Wagner’s Law)。 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两方面: 政治因素:随工业化发展,经济中人们的交往增多,关系更复杂,需要政府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方面。 经济因素: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人口居住密集化,由此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要求政府进行调节。 瓦格纳把对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归因于公共物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大。 2、皮科克与瓦埃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分析 3、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分析规模。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一、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分析 1.经济性因素 主要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 和当前经济政策等。 2.政治性因素 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政府干预政 策。 3.社会性因素 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 镇化等因素。 物价上涨。 政府职能增加,政府机构扩大。 公共工程和国防费用。 2、 分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 福利经济学对财政支出增长的分析主要是从微观角度进行 的,它采用效用最大化的分析方法,将市场有效供给原理运 用到政府公共物品的供应中,通过影响财政支出增长的变 量。 如公共物品的需求、成本和价格、质量、生产组织形式等,来分析和研究财政支出 根据个人的理解,阐述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出的变化特征。 根据瓦格纳法则等对财政支出规模的一般性描述,财政支出规模

财政学知识重点总结

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是政府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政府干预失效:指政府干预非但没有弥补市场失灵和克服市场缺陷,而是干扰了正常的市场规则,降低了市场效率。 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预算外资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资金。 国债: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 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皮考特和怀斯曼:内在因素、外在因素瓦格纳: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累进税率:是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 国债负担率:指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它着眼于国债的存量,反映国债累计总量相对于同年经济总规模的比例关系。 赤字政策:指国家有意识地用赤字来调控经济的一种政策,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 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公共物品:指由公共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公共选择的理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政府决策的方式和过程的一种理论。 零基预算:指预算中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为依据,而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状况。 复式预算: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一般包括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 财政赤字: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 市场失灵的表现:垄断、信息不充分、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宏观经济波动。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的不同特点: 1.非政府投资是追求微观盈利,政府投资追求宏观效益 2.非政府投资难以从事大规模长周期投资,政府可以从事大规模长周期投资 3.非政府投资主要追求经济效益,政府投资侧重于社会效益。 国债的特点:资源性、有偿性、可靠性 国债的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整宏观经济 国债负担的表现: 1.国债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国债作为认购者使用权的让渡,这种让渡虽是暂时的,但由于在国债偿还之前,认购者不再拥有资金的使用权,对他的经济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政府即债务人负担。政府借债是要偿还的,到期要还本付息,尽管政府利用国债获得了经济利益,但偿债却体现为一种支出,借债的过程也就是政府国债负担的形成过程。

财政学重点整理

财政学重点整理

名词解释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财政补贴是指国家财政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一种补偿。主要是在一定时期内对生产或经营某些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的企业或因提高商品销售价格而给予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补偿。 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把各种闲散资金,特别是民间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由财政部门掌握管理,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采用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支持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展生产和事业的一种资金活动。

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外部效应也可解释某个个经济主体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不表现在他自身的成本和收益上,而是会给其他的经济主体带来好处或者坏处。 起征点,又称“征税起点”或“起税点”,是指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起点数额。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起征点的就全部数额征税,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 免税额是指对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税收支出: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这是一种间接性支出,慎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指政府增加开支的同时,相应增加同量的税收。即政府税收增加量等于政府购买增加量时叫预算平衡。平衡预算乘数指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