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脊柱转移瘤的治疗原则

脊柱转移瘤的治疗原则

脊柱转移瘤的治疗原则
脊柱转移瘤的治疗原则

脊柱转移瘤的治疗原则

Algorithms and Planning in Metastatic Spine Tumors (Page 53-61)

脊柱转移瘤通过椎体破坏或侵略和压迫脊髓马尾引起脊柱支撑功能损伤。因而转移性脊柱肿瘤能引起剧烈疼痛,瘫痪,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降低。同样,因为在脊椎发现转移灶提示患者存在全身疾病,其预期寿命和治疗方案的选择都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治疗上主要是对症,治疗的主要目标是缓解疼痛,防止瘫痪和改善生活活动能力。在各种治疗策略中,在治疗初始就要考虑是否要进行手术。在一些特定患者中,手术能实现患者疾病的长期局部控制。本文讨论了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治疗指征的掌控和选择。

转移性脊柱肿瘤治疗策略的原则

如果有癌症病史的患者发现有转移性脊髓损伤,则应该怀疑原肿瘤复发,但必须经病理确认。对脊柱转移性瘤需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可能的话,患者先前肿瘤治疗的医师也应参与制定其治疗方案。即使症状可能暂时改善,治疗的目标应该着眼于长期,应结合考虑肿瘤进展以及一般情况恶化等情况。

如果原发灶不明,则对疼痛和瘫痪进行治疗的同时,应及时明确原发病灶性质。引发脊柱转移瘤的原发肿瘤依发病率排序为:在男性中为-肺癌,前列腺癌,肾癌,肝癌,胃癌,女性中为-乳腺癌、肺癌、子宫癌、甲状腺癌、结肠癌、胃癌。脊柱转移瘤的原发病灶为消化道癌时,大多数患者已有相应癌症治疗史。而有的转移癌相应的原发肿瘤有时不确定。在这种情况下,予行胸部,腹部和骨盆CT,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是很重要的,以寻找可能存在的肿瘤,如男性的肺癌和肾癌,老年男性的前列腺癌,女性的乳腺癌和肺癌。同时,也应排除一些可能的血液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和恶性淋巴瘤。如果原发癌未知,则需对新的病灶进行单个或多个部位活检。当原发病灶性质明确,医师应评估其治疗方式。转移性脊柱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激素治疗或化疗作为全身治疗,以及放疗,支持治疗,或局部手术治疗。治疗肿瘤学家和放射师共同评估肿瘤病理,判断肿瘤辅助治疗的敏感性,结合病人的一般状况及预期生存,结合这些情况选择相应治疗方式。治疗处理应及时给予。

脊柱转移瘤的手术指征

目前,常见的手术指征有:

?脊柱不稳定引起的疼痛和/或瘫痪

?脊髓侵犯引起的疼痛和/或瘫痪

?对辐射抵抗的癌症引起的疼痛

?持续抗痛无法保守治疗

?病变位于局部,至少1年预期寿命患者,为病变局部的长期控制予手术

哈林顿(Harrington)的分类评估手术指征是众所周知的。分类包括五类:一期:无明显的神经受累

二期:椎骨受累但无明显的椎体塌陷或脊柱不稳定

三期:有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但椎骨无明显受侵

四期:椎体塌陷并伴有不稳定造成的疼痛,但无严重神经功能损害

五期:椎体塌陷并伴有严重神经功能损害

哈林顿认为,1,2和3期应进行保守治疗,4或5期需要手术干预。3期的患者当神经系统可能进一步退化或瘫痪无改善的情况下,有时需接受手术治疗。因此,骨受累是评估手术指征的一个重要因素。

手术指征1:脊柱不稳定引起的疼痛和/或瘫痪

即使在今天,手术仍被认为是脊柱不稳定造成的疼痛和瘫痪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因为其他治疗方式无法立即缓解相应的症状。然而对这一指征尚有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Kostuik的六柱理论经常用于评价脊柱的稳定性。kostuik分脊椎成六柱,包括椎体十字分割的四柱,和后部的两柱,并提出肿瘤占三柱或更多时会出现脊柱不稳,而当肿瘤累及五个或更多柱时,脊柱不稳更加严重。他还提出,椎体塌陷角为20°或更大时为脊柱不稳(图1)。这种分类是一种有用的准则,但也并非适用任何情况,因为有事肿瘤可能侵犯三或更多的部分,而不引起症状。

图1.评估脊柱不稳定。A:按照六柱理论,肿瘤累及少于2柱时,认为脊柱稳定,肿瘤累及3柱以上时,认为脊柱不稳定。B:当椎体塌陷引起成角畸形大于20°时,认为脊柱不稳定

手术指征2:肿瘤累及骨而没有脊柱不稳定或塌陷

当肿瘤侵袭脊髓引发疼痛或瘫痪,则需要在24小时内进行彻底减压,否则将会彻底瘫痪而无法恢复。因此,在对这种情况进行了一些急诊手术方式(如先前的椎板切除术和现在常用的后路减压固定术)。而对于迅速进展的瘫痪(即活动能力逐日损伤直至完全瘫痪),手术可能暂时缓解瘫痪,但这种病人通常在术后几天或1-2周内复发。报道声称紧急的放疗也是有效的方法。脊髓麻痹不再作为行急诊手术的绝对指征,但仍作为治疗的选择之一,因为其他治疗方式的选择很有限。手术切除的直接减压的有效性已经证明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单纯放疗加手术治疗。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得出,手术减压+放疗的效果优于单纯放疗。

手术指征3:由放疗抵抗癌症引起的疼痛

在过去,人们认为放疗在80%到90%的癌症中均有效,因此放疗一直作为治疗脊柱转移癌的首选,而部分对放疗抵抗肿瘤引起的疼痛也通常被排除在手术指征之外。然而最近依赖,人们对辅助治疗的敏感性给予了更多关注,用对放疗抵抗肿瘤引起的疼痛已成为外科的一个重要指征。特别是肾癌,现在通常在减瘤手术后的再予干扰素治疗或放疗。

手术指征4:持续疼痛保守治疗无效

随着近年来疼痛控制方式的改进,包括麻醉性镇痛药,手术已不同以往一样开展的那么多。现在只有在持续疼痛保守治疗无效时才作为手术的指征。 手术指征5:肿瘤长期局部控制

在临床实践中,只有极少数患者适应长期局部控制的指征,因为这些患者必须为病变位于局部和有至少1年预期寿命等条件。而如能实行肿瘤整块切除,这些病人能达到患者的长期存活以及实现良好的ADL 水平和肿瘤局部控制。因此,患者对这个指征的把握掌控比其他指征更重要。 脊柱转移瘤手术的局限性

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而言,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手术都能作为最佳选择。因为手术本身涉及显著的并发症。只有在患者符合以下条件时,手术才能是推荐的治疗方式。

1.一般条件

脊柱转移瘤患者术后会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因此在术前和术后全面评估病人一般情况是很重要的。患者有足够的健康状况能够耐受全身麻醉以及积极心理状态,是进行手术最基本的要求。

2.预期寿命

脊柱转移患者生存期的估计取决于肿瘤的整体负荷和进展速度,而不是单纯局部的情况。因此,原发癌的自然病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预测肿瘤预后,评估其他治疗方式(包括辅助治疗)的敏感性也尤其重要。

目前,如果患者的预期生存率是3-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则手术一般可以作为治疗计划的一部分。

3.其他选择标准

对于以下几种病人,我们认为手术治疗的效果轻微(包括ADL 功能):(

1)无瘫痪,对口服麻醉性镇痛药有效的患者;(2)放疗高度敏感的患者;(3)非常快速的进展或Frankel 脊髓损伤分级A 级或B 级的严重麻痹患者;

对于这种病人,手术只能暂时缓解,瘫痪的进展无法控制。

转移性脊柱肿瘤的外科手术方式及其选择

转移性脊柱肿瘤的外科手术可以分为切除手术(即完全切除椎体或肿瘤,随后利用脊柱器械或植入物重建椎体)(图2),和姑息手术(即后路减压内固定,以缓解疼痛或麻痹)(图3)。

手术操作包括肿瘤的分块切除,如病灶内切除或减瘤切除(图2A ),以及对累及椎体的整块切除(见图2b )。前者的操作通常是在颈椎肿瘤的前路进行,而在胸腰椎可以行前路,后路,联合入路的方法。而整块切除,包括边缘切除(即沿肿瘤外的假包膜层切除)和广泛切除(把肿瘤周围的健康组织作为边界切除肿瘤)。

对于病变累及单个椎体而有预后良好或病变富血管的患者,尤其要考虑行整块切除。而姑息手术包括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如可能的话,尽可能得切除肿瘤,并于后方使用器械固定。这个操作并不一定需要直接朝向肿瘤的入路。姑息手术适用于那些病灶位于胸腰椎并且预后差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而且最常见为急诊进行。

这些手术方式是根据病变的定位以及患者的预期寿命而选择的。肿瘤切除术是针对于病变累及单个椎体(或偶尔两相邻椎骨)且预计生存期1年或更长的时间,目的是对病变实现长期局部控制。另一方面,姑息手术通常适用于转移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多节段椎体,或单椎体转移瘤患者预测生存期少于1年。

预测脊柱转移瘤预后

在治疗前评估预后存在困难,但也很重要,因为它有助于确定治疗方式(尤其是否选择手术)。原发癌的自然病程是影响预后最重要的因素。原发性肿瘤根据肿瘤的TNM分期(TNM分期),大多数原发肿瘤的预后可以进行大致评估。而不同于原发肿瘤治疗后症状复发可以用于评估预后,脊柱转移引起的症状却不足以作为评估生存期的依据。脊柱转移瘤的外科手术存在风险和并发症,这些用于预测术后的预后是不可缺少的。此外,使用不同治疗方式达到的功能恢复(ADL 即水平)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预期生存期的影响。

预测预后有各种评估系统。最初时使用核素骨显像进行分期。Citrin和同事以及Swenerton和同事使用了骨转移的数量进行分期。Yamashita和同事开发了一种基于骨转移分布的分期方法;然而,骨转移的程度和生存时间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报道称,内脏器官是否存在转移对同生存时间的影响比骨转移的分布更大。根据原发病灶的病理或是否存在重要内脏转移等单一因素评价的生存期存在不足。因此,逐渐提出了术前评估脊柱转移癌患者预后的评分系统。这些评分系统包括多个影响生存并且比较容易评估的临床因素。

术前评估脊柱转移瘤预后的评分系统(Tokuhashi评分)

该脊柱转移瘤术前评价预后的评分系统包括六个认为能影响生产时间的因素:病人的一般情况、椎管外骨转移灶的数目,在椎体转移灶的数量,对主要内脏器官的转移,肿瘤原发部位、和瘫痪程度。预测预后是根据预后标准得出的总评分(表1)。这六个参数相对易于评评估,并在临床能方便获取。

作者回顾性评估这些预后指标,并得出总得分少于等于8分意味着生存期小于6个月,得分9到11分表示生存期为6个月或更长,得分高于12分表示生存期长于1年。通过这些标准,作者对得分低于8分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或姑息性手术治疗,对于病灶累及单椎体得分高于12分以及结合病灶情况选择部分9-11分之间的患者给予病灶切除术(图4)。对24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这些标准的可信度时,得分在8分以内的患者有85.3%的生存期短于6个月,9-11分的患者有73.1%生存期长于6个月,12分以上的患者有95.4%生存期长于1年。各预后指标均与患者生存期有很高的一致性,在246例患者中其一致率为82.5%(表2)(图5)。这个评分系统已在全球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作者证实了它的实用性。此外,也有不同的研究者基于类似评分系统开发了许多预测方法,并报告了这些评分系统的实用性。

对脊柱转移瘤的外科治疗策略系统(Tomita评分)

因为术前评估脊柱转移瘤预后的评分系统(Tokuhashi评分)的各项标准并不是按照统计指标(如危险比HR)进行加权,Tomita和同时明了一种新的评分系统,在原系统中排除了“瘫痪状态”这一标准,并将系统调整对应到更多样的

治疗选择上。Tomita的评分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原发肿瘤的分级、内脏重要脏器转移(肺、肝、肾、脑)、和骨转移,包括脊椎。该系统是根据回顾性分析得出的风险比值选择这三项标准,再依据总得分选择最理想的治疗方案(图6)。这种系统表明对于评分2-3分的患者,应进行广泛或边缘切除,如进行病灶整块切除术+脊柱重建。对于4-5分的患者实行病灶内切除(分块切除,减瘤手术,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行全脊椎整块切除术作为一种边缘切除术)。对于6-7分的患者可以行姑息性手术,如脊髓减压和脊柱固定。对于8-10分的患者应惊喜对症保守治疗。最终实行了扩大或边缘切除术的患者(即全脊椎整块切除),平均得分为3.3(范围为2-5;n = 28),平均生存期为38.2个月(范围6-84个月)。予病灶内切除的患者,如分块切除或减瘤手术切除的患者,平均得分为5分(范围3-7;n = 13),平均生存期为21.5个月(范围4~60个月)。进行姑息性脊髓减压的患者,平均得分为7.5(范围5-10;n = 11),平均生存期为10.1个月(范围3-23个月)。9例患者接受临终关怀,平均得分为9.2(范围8-1 2);平均生存期为5.3个月(范围1-12个月)(图7)。

瘫痪是否影响预后仍有争议。Spiegel和同事,以及Enkaoua和同事报道了阴性结果,但Sioutos和同事则得出了阳性结果。Tokuhashi和同事也根据回顾性数据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金酸,对各个因素,包括瘫痪的风险率进行权重分析。然而没有得出显着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积累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结合多种影响预后的因素形成的评分系统,对于预测生存期无疑是有意义的(例如,生存期在6个月内超过6月,在1年以内或超过1年”)。然而,在现今提出的多种方法中,在分数处于中间组的病人,相比高分或低分的病人,其预测和实际生存期之间的一致性仍较低。我们仍期待评价系统的进一步改善或发展创立新的方法。

脊柱转移瘤的治疗选择策略

Gasbarrini和同事承认这些评分系统对于评估预后和治疗选择上的有用性,但他们提出,对于临床意义不同的因素使用相同的数值量表是这些评价系统的不足之处。他们反对使用过度简化的数值量表来选择患者治疗方式,他们提出对每个病人治疗的选择都依据推算法则(图8)。他们还建议,肿瘤组织分型对辅助治疗的敏感性是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他们的推算法则(见图8),在脊柱转移瘤诊断后,首先考虑的是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评估是否可能进行全身麻醉下手术。如果手术难度大,则评估肿瘤辅助治疗的敏感性。如果肿瘤对任何治疗都没有反应,则缓解疼痛是唯一的治疗选择。

如果手术是可行的,根据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Frankel分级)和出现症状时间评估损伤恢复的可能性,因为如果损伤严重或者损伤是长期的,则其恢复的可能性很低)。如果判断瘫痪是永久性的,则评估有效的辅助治疗。另一方面,如果患者有急性不完全性脊髓麻痹,选择急诊外科手术治疗。如果麻痹不存在或轻微,那么首先尝试给予有效的辅助治疗。如果肿瘤组织学类型不是辅助治疗敏感的,则选择手术治疗(对单一病变选择肿瘤切除术,对多处病灶选择姑息性减压固定术)。如果手术无法进行,治疗的目标就只有缓解疼痛。

如果没有瘫痪,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对辅助治疗有反应,则评估脊柱的不稳性(急性的或即将可能发生的病理性骨折)。根据脊柱不稳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单独进行辅助治疗或结合姑息性减压固定术。肿瘤手术切除可以行扩大切缘的整

块切除或减瘤术。对于富血供的转移肿瘤如肾肿瘤及肉瘤,以及便于实现整块切除的病例,是进行整块切除的指征。

总结

脊柱转移瘤并不罕见,但对患者的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造成显著的影响。对于因脊柱转移瘤造成严重功能损伤的患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手术治疗能立即缓解疼痛,缓解麻痹,并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改善ADL,对于症状的控制和肿瘤的局部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脊柱转移瘤可以进行广泛的手术,但有着显著的风险。此外,各种治疗方式相关的功能预后(ADL)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实际生存期的影响。因此,骨科医师必须评估患者的生存时间,判断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并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

现代脊柱外科学(上.下)

现代脊柱外科学(上.下) 【赵定麟 本书分为总论与创伤、脊柱疾患、脊柱侧凸、畸形与肿瘤等共计四卷,七十八章加以阐述。在总论与创伤中,除有关脊椎的解剖及生物力学外,对脊椎伤患的诊断学基础及脊髓受损的定位诊断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在颈椎及腰骶椎两篇脊椎疾患中,较细至地介绍了各种常见的病变,对较少见之疾患亦加以介绍。本书在文字上深入浅出,并注重文图并茂,使读者一目了解,以便于临床工作的开展而有利于广大脊椎伤病患者。 赵定麟 男,主任医师,2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35年1月出生,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历任长征医院骨科主任、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国际创伤与矫形外科学会(SICOT)及世界矫形外科教育学会(WOC)中国分会主席以及中华创伤外科学会、中华骨科学会委员、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专业组核心组成员等20个学术职务。二、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脊柱伤患的诊治,在颈椎伤病的诊治方面造诣较深。曾设计了颈椎潜式减压、侧前方减压、Y型诫压、局部旋转植骨等多种术式,研制了颈椎椎体间人工关节、空心螺纹式椎节内固定器及可调式钛合金人工椎体,在欧美、日本等20余所大学或国际会议上讲学或学术报告,论文多次入选美国AAOS、日本JOA及SlCOT等世界性会议。三、承担课题为全军“九五”指令性课题和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脊柱外科学主要负责人之一,曾承担课题“神经肽与骨衰老的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脊柱脊髓伤的研究(八五及九五全军医学科技攻关课题基金)”、“脊柱外科的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上海市领先学科资助项目基金)”等多项课题。四、成果奖励主编专著《脊椎外科临床研究》、《颈椎病》、《下腰痛、》《实用创伤骨科学》、《颈椎伤病学》、《脊柱外科学》、《四肢脊柱创伤》、《现代创伤外科学》、《骨科学新理论新技术》、《创伤骨科学及新进展》、《现代颈椎病学》、《骨科诊断学》《现代骨科学》等专著13部。发表论文60

脊柱转移瘤的治疗原则

脊柱转移瘤的治疗原则 Algorithms and Planning in Metastatic Spine Tumors (Page 53-61) 脊柱转移瘤通过椎体破坏或侵略和压迫脊髓马尾引起脊柱支撑功能损伤。因而转移性脊柱肿瘤能引起剧烈疼痛,瘫痪,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降低。同样,因为在脊椎发现转移灶提示患者存在全身疾病,其预期寿命和治疗方案的选择都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治疗上主要是对症,治疗的主要目标是缓解疼痛,防止瘫痪和改善生活活动能力。在各种治疗策略中,在治疗初始就要考虑是否要进行手术。在一些特定患者中,手术能实现患者疾病的长期局部控制。本文讨论了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治疗指征的掌控和选择。 转移性脊柱肿瘤治疗策略的原则 如果有癌症病史的患者发现有转移性脊髓损伤,则应该怀疑原肿瘤复发,但必须经病理确认。对脊柱转移性瘤需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可能的话,患者先前肿瘤治疗的医师也应参与制定其治疗方案。即使症状可能暂时改善,治疗的目标应该着眼于长期,应结合考虑肿瘤进展以及一般情况恶化等情况。 如果原发灶不明,则对疼痛和瘫痪进行治疗的同时,应及时明确原发病灶性质。引发脊柱转移瘤的原发肿瘤依发病率排序为:在男性中为-肺癌,前列腺癌,肾癌,肝癌,胃癌,女性中为-乳腺癌、肺癌、子宫癌、甲状腺癌、结肠癌、胃癌。脊柱转移瘤的原发病灶为消化道癌时,大多数患者已有相应癌症治疗史。而有的转移癌相应的原发肿瘤有时不确定。在这种情况下,予行胸部,腹部和骨盆CT,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是很重要的,以寻找可能存在的肿瘤,如男性的肺癌和肾癌,老年男性的前列腺癌,女性的乳腺癌和肺癌。同时,也应排除一些可能的血液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和恶性淋巴瘤。如果原发癌未知,则需对新的病灶进行单个或多个部位活检。当原发病灶性质明确,医师应评估其治疗方式。转移性脊柱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激素治疗或化疗作为全身治疗,以及放疗,支持治疗,或局部手术治疗。治疗肿瘤学家和放射师共同评估肿瘤病理,判断肿瘤辅助治疗的敏感性,结合病人的一般状况及预期生存,结合这些情况选择相应治疗方式。治疗处理应及时给予。 脊柱转移瘤的手术指征 目前,常见的手术指征有: ?脊柱不稳定引起的疼痛和/或瘫痪 ?脊髓侵犯引起的疼痛和/或瘫痪 ?对辐射抵抗的癌症引起的疼痛 ?持续抗痛无法保守治疗 ?病变位于局部,至少1年预期寿命患者,为病变局部的长期控制予手术 哈林顿(Harrington)的分类评估手术指征是众所周知的。分类包括五类:一期:无明显的神经受累 二期:椎骨受累但无明显的椎体塌陷或脊柱不稳定 三期:有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但椎骨无明显受侵 四期:椎体塌陷并伴有不稳定造成的疼痛,但无严重神经功能损害 五期:椎体塌陷并伴有严重神经功能损害 哈林顿认为,1,2和3期应进行保守治疗,4或5期需要手术干预。3期的患者当神经系统可能进一步退化或瘫痪无改善的情况下,有时需接受手术治疗。因此,骨受累是评估手术指征的一个重要因素。

脊柱肿瘤的诊断与外科分期探讨

脊柱肿瘤的诊断与外科分期探讨 马庆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100083 脊柱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引入肿瘤学的原则与方法,是20 多年来的显著进步。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脊柱的恶性肿瘤,特别是脊柱转移瘤,是一个重要的诊治理念。在肿瘤学原则下的脊柱外科分期,是脊柱肿瘤外科治疗的重要指导方针。脊柱肿瘤的基本诊断原则是临床、影像学、病理学三结合。在诊断中最重要的步骤是区分:( 1 )肿瘤与非肿瘤性疾患;( 2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3 )原发与转移性肿瘤。 发病率: 一般认为骨肿瘤发病率占全身肿瘤的 1 ~2/10 万,脊柱肿瘤占全身骨肿瘤的 6.6% ~8.8% ,各种类型的骨肿瘤几乎都可在脊柱见到,其中脊柱转移瘤占半数以上。肿瘤统计表明,良、恶之比为 1 : 4 ~ 5 ,男女发病大致相同。 Dahlin 报告一组6221 例骨肿瘤,其中位于脊柱者548 例,占全身原发性骨肿瘤的8.8% ,其中良性105 例,占19.2% ,以骨巨细胞瘤为最多;恶性443 例,占80.8% ,以骨髓瘤最多。 国内黄承达等38359 例骨肿瘤分析表明:21691 例良性骨肿瘤中,脊柱良性肿瘤584 例,共17 种,发病前三位依次为骨巨细胞瘤、骨软骨瘤、骨血管瘤;10791 例恶性骨肿瘤中,恶性脊柱肿瘤1243 例,共24 种,发病前三位依次是脊柱转移瘤、骨髓瘤、脊索瘤;瘤样病损43 69 例,其中发生在脊柱者109 例,主要为嗜酸性肉芽肿、动脉瘤样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 基本临床特征:

脊柱肿瘤发病率不高,但是病种繁多,且脊柱解剖关系复杂,带来诊断与治疗方面的诸多困难。脊柱肿瘤的临床表现中,除了颈、胸、腰背疼痛外,主要是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迫或侵犯引起的症状与体征。 (一)良性脊柱肿瘤: 据Dahlin 报告,原发良性骨肿瘤中近8 %位于脊柱或骶骨,其发病年龄多见于青少年; 6 0 %的脊柱肿瘤发生在20 ~30 岁。 脊柱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tumor-like lesion) 症状多轻微,病史长,可以长期无症状,有些是轻微外伤后拍片发现的,例如骨软骨瘤、骨血管瘤等可长期没有症状。 最常见主诉是疼痛,局限性或放射性痛。骨样骨瘤和骨母细胞瘤(osteoblastoma )常有夜间痛,可用水杨酸类止痛,这是其特征之一。儿童背痛少见,应重视此主诉,一般认为,轻微外伤后疼痛,应注意良性肿瘤的可能。儿童、青少年的椎间盘突出症也少见,如果有根性痛,也应排除肿瘤引起的可能。据观察,37 %的颈椎良性肿瘤有根性痛。 脊柱良性肿瘤的体征中,局部压痛并不特异,需要注意有无脊柱侧凸,有以下特征:脊柱侧凸发展快伴疼痛;脊柱活动僵硬;在病变弯曲的上、下方多无代偿平衡曲度;在X 线片一般无椎体旋转与楔变。这些都与特发性脊柱侧凸不同。发生在颈椎的肿瘤,约 1 / 3 出现斜颈。 当肿瘤压迫或发生病理骨折,影响到神经结构则产生神经系统体征,如根性痛及相应神经功能受损的体征,以及脊髓功能受损的脊髓病表现,如感觉、运动、反射的改变,锥体束征等,尤其是颈椎、胸椎部位的肿瘤,易于引起脊髓功能的损害。 脊柱的肿块,最易于在颈椎和骶尾部发现,要比胸椎、腰椎部位的肿块容易触及。需仔细触诊,并作口咽部检查,也应作肛诊。 (二)恶性原发脊柱肿瘤

脊柱肿瘤诊疗规范

脊柱肿瘤诊疗规范(征求意见稿) 2010年8月

前言 脊柱肿瘤大约占全身骨肿瘤的6%~10%,各种类型的骨肿瘤几乎都可以在脊柱见到,如骨肉瘤、骨样骨瘤、动脉瘤样骨囊肿。但脊柱肿瘤的诊断治疗指南原则仍未完整确立,有以下主要原因:1、脊柱肿瘤比较罕见,病理类型多种多样,临床表现和累及结构千差万别,因而难以全面评估、认识、比较;2、脊柱肿瘤属于骨肿瘤与脊柱外科的交叉领域。外科分期、外科原则理应遵循肿瘤外科的一般原则。但是,脊柱肿瘤部位深在、解剖结构复杂、与周边神经和血管等结构关系密切,肿瘤治疗与功能保护常存在尖锐矛盾,肿瘤外科分期与原则难以实施于脊柱肿瘤领域;3、脊柱肿瘤的分类和手术技术源于脊柱矫形、神经肿瘤外科。侧重于各种各样的治疗技术,忽视了肿瘤外科的基本原则;4、随着影像学技术、脊柱外科理念、手术技术、内固定器械的快速发展,以往尚未完善的理念、原则往往又面临新的改变。 本诊断治疗规范的目的:一是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减少漏诊和误诊;二是规范诊疗,提高脊柱肿瘤诊疗质量,降低非规范治疗带来的生存率损耗和医疗资源浪费;三是规范脊柱肿瘤的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 本规范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忠军

目录 前言................................................. II 一、范围 (1) 二、术语和定义 (1) 三、缩略语 (1) 四、脊柱肿瘤诊疗流程 (1) 五、脊柱肿瘤诊断规范说明 (2) (一)诊断依据 (3) (二)诊断 (4) (三)脊柱肿瘤的外科分期 (5) (四)鉴别诊断 (5) 六、脊柱肿瘤的治疗规范说明 (6) (一)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原则 (6) (二)脊柱原发肿瘤的治疗 (7) (三)脊柱转移瘤的治疗 (7) (四)血液源性脊柱肿瘤的治疗 (10) (五)瘤样病变的治疗 (11) 七、随访 (12) 附录A脊柱肿瘤的Enneking分期 (13) 附录B脊柱肿瘤的Enneking分期的治疗原则 (14) 附录C胸腰椎肿瘤的WBB分期 (15) 附录D胸腰椎肿瘤的Tomita分型 (16)

现代脊柱外科学(上下)

现代脊柱外科学(上.下)【赵定麟 本书分为总论与创伤、脊柱疾患、脊柱侧凸、畸形与肿瘤等共计四卷,七十八章加以阐述。在总论与创伤中,除有关脊椎的解剖及生物力学外, 对脊椎伤患的诊断学基础及脊髓受损的定位诊断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在颈椎及腰骶椎两篇脊椎疾患中,较细至地介绍了各种常见的病变,对较少见之疾患亦加以介绍。本书在文字上深入浅出,并注重文图并茂,使读者一目了解,以便于临床工作的开展而有利于广大脊椎伤病患者。 赵定麟 男,主任医师,2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35年1月出生,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历任长征医院骨科主任、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国际创伤与矫形外科学会()及世界矫形外科教育学会()中国分会主席以及中华创伤外科学会、中华骨科学会委员、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专业组核心组成员等20个学术职务。二、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脊柱伤患的诊治,在颈椎伤病的诊治方面 造诣较深。曾设计了颈椎潜式减压、侧前方减压、Y型诫压、局部旋转植骨等多种术式,研 制了颈椎椎体间人工关节、空心螺纹式椎节内固定器及可调式钛合金人工椎体,在欧美、日 本等20余所大学或国际会议上讲学或学术报告,论文多次入选美国、日本及等世界性会议。三、承担课题为全军九五”指令性课题和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一一脊柱外科学主要负责人之一,曾承担课题神经肽与骨衰老的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脊柱脊髓伤的研究(八五及九五全军医学科技攻关课题基金)”、脊柱外科的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上海市领先学 科资助项目基金)”等多项课题。四、成果奖励主编专著《脊椎外科临床研究》、《颈椎病》、《下腰痛、》《实用创伤骨科学》、《颈椎伤病学》、《脊柱外科学》、《四肢脊柱创伤》、《现代创伤外科学》、《骨科学新理论新技术》、《创伤骨科学及新进展》、《现代颈椎病学》、《骨科诊断学》《现代骨科学》等专著13部。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脊柱转移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脊柱转移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7-07-26T15:12:58.14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作者:李有民 [导读] 磁共振成像在脊柱转移性肿瘤的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中心医院 164000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磁共振成像在脊柱转移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5例经过手术病理或者是随访证实的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将其磁共振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病例一共有35例,总共侵犯了68个椎体,其中颈椎7个,胸椎32个,腰椎20个,骶椎9个,只有7例患者是侵犯单个椎体,61例都是多个椎体受到侵犯。结论磁共振成像在脊柱转移性肿瘤的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脊柱转移性肿瘤;诊断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spinal metastatic tumors.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in our hospital treatment of 35 cases after surgery and pathology or follow-up confirmed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spinal tumors,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ata.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a total of 35 cases,a total violation of 68 vertebral bodies,including 7 cervical,32 thoracic vertebrae,lumbar vertebrae 20,9,only 7 of patients is a violation of single vertebral body,61 cases are multiple vertebral violations. Conclusion MRI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spinal metastatic tumor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pinal metastatic tumor;diagnostic value 脊柱转移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较难医治的疾病。脊柱也是肿瘤最常见的骨转移部位。每年有40%~80%是死于肿瘤患者的骨转移[1]。脊柱转移的患者20%以上有神经损害症状。75%的骨转移发生于乳腺癌、肺癌、肾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近年来,医疗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对脊柱转移性肿瘤诊断的最佳方法是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的运用有利于对脊柱转移性肿瘤的认识以及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某医院2013~2016年35例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6~80岁,平均58.2岁,单发椎体的患者有7例,其余患者都是多发。原发性肿瘤:肺癌患者有21例,乳腺癌患者有5例,肝癌患者有2例,肾癌患者有2例,胃癌有1例,鼻咽癌患者有1例,食道癌患者有1例,结肠癌患者有1例,子宫癌患者有1例。以上病例都是经过穿刺活检、手术或者临床随访得到的证实。 1.2 检查方法 在磁共振成像检查中使用的是东芝1.5t磁共振成像设备,颈椎检查使用的是颈线圈,胸腰骶椎检查使用的是体线圈,常规行SE序列T1WI、FSE序列T2WI、STIR序列矢状位扫描,FSE序列T2WI横轴位扫描,层厚是4~5mm,间隔是1mm,14例使用的是Gd-DT-PA增强扫描,使用的剂量是0.1~0.2mmol/kg,经由肘静脉注入[2-3]。 2 结果 本次研究病例一共有35例,总共侵犯了68个椎体,其中颈椎7个,胸椎32个,腰椎20个,骶椎9个,只有7例患者是侵犯单个椎体,61例都是多个椎体受到侵犯。 3 讨论 在一般情况下,椎体通常是最先受累的,椎间盘因为缺少血管多并且不受累及。对于肿瘤向脊柱转移的倾向有很多说法,有的观点认为肿瘤细胞进入血流并且停留在血管树的滤器上,也就是肺、肝和骨髓的毛细血管床,这些细胞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途径建立了立足点[3-4]。Batson静脉丛是另一条成对的中线器官经过静脉血流逆行性向脊柱转移的潜在通道,对这条潜在的转移途径对脊柱转移的贡献一直存在着争论,有很多试图证明或者否定这一观点的研究实验,但是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确定的结论[5]。在一般的研究中,通常是将脊柱转移的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是有肿瘤病史或者是放疗史,并且最近出现背痛的新症状。这组患者除非有确凿的证据予以否定,那么可以一开始就被怀疑有脊柱转移,神经损害发生的时间对判断预后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确定实施干预的紧急程度。第二组患者是偶然被发现转移灶,患者没有肿瘤病史或者是放射线接触史。患者可以有或者没有与转移灶相关的症状。通过这样的分组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症状是一样,当30%~50%以上的椎体受累的时候,平片就会显示出转移灶的存在,所有有肿瘤病史并且最近出现的局限性背痛的患者,以及没有肿瘤病史,但是背痛持续6周以上的患者,对一般非手术治疗无反应的患者都应该行平片检查,平片应该以怀疑的部位为中心[6-7]。如果平片显示存在明显的破坏,那么应该进行磁共振成像和CT来显示椎体受累的程度以及神经受累的风险程度。以前有研究讨论过应用CT扫描判断脊柱稳定性的方法,这对设计治疗方案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平片显示正常,那么应该行磁共振成像扫描以确定病灶的位置或者是除外新发的转移灶,如果患者没有肿瘤病史,或者是肿瘤病史很久远,则应该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包括全身骨扫描,腹部、胸部和盆腔CT,以及适当的试验室研究。这些检查结果将对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肿瘤侵犯部位的局部疼痛以及相应节段脊髓以及神经根受损引起的继发症状[8]。通常情况下,疼痛会沿着脊柱不知不觉的发生,并且在夜间加重。病程进展时疼痛会随着加重,表现出烧灼痛或者是钻痛,当骨质破坏以及脊柱不稳定广泛时,患者在活动之后会出现更加严重的疼痛,会妨碍患者的正常生活。有时候肋间神经受到刺激会被误认为是胸部或者是腹部疾病,在比较少的情况下,患者会出现弥漫性疼痛,患者经常性发生单侧或者双侧的根性疼痛,喷嚏、咳嗽或者是躯干的活动都可能使疼痛加重。如果脊髓丘脑束受到刺激的时候,颈髓或者胸髓受到压迫,会感觉到小腿疼痛。如果脊髓受到压迫,屈颈的时后会突然出现肢体麻木的现象。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截瘫、轻瘴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情况[9]。 磁共振成像是借助核磁共振原理进行工作的,若物质内部内部环境不同,起释放出的能量液不同,分析人员借助电磁波(外加梯度磁场检测发出)就可以判定原子核的种类及位置,进而根据判定结果绘制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10]。从医学角度看,磁共振成像技术室一种新型的、革命性的医学诊断工作,将快速变化的梯度磁场应用于人体内部结构成像,可加快核磁共振成像速度,总之,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科

脊柱肿瘤诊治指南

脊柱肿瘤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脊柱良性肿瘤(Spinal benign tumors)一般发展较慢,病期较长,患者年轻,除疼痛及压迫神经症状外,多无全身症状,X线片和CT可提供诊断帮助,血沉正常。脊柱恶性肿瘤则发展较快,病期较短,较快出现神经受压症状,X线片、CT、MRI呈现破坏性骨病变,多为单一病变,多发骨髓瘤,可为多发病变并应做骨髓像检查,血沉可增快。脊柱转移瘤虽然也呈现骨破坏性病变,但半数以上患者的脊柱转移病变为多发,全身检查多数可发现原发病灶,或有原发灶手术之历史。 分型分期 脊柱肿瘤(Spinal tumor)可分为三类,即原发良性骨肿瘤(Primary benign bone tumors)、原发恶性骨肿瘤(Primary malignant bone tumors)和转移瘤(metastases)。原发良性骨肿瘤与原发恶性骨肿瘤的发病率,大致相等或恶性者较多,美国Mayo医院统计,发生在脊柱和骶骨的良性原发骨肿瘤占全身良性骨肿瘤的5.9%(57/956),而脊柱原发恶性骨肿瘤则占全身恶性骨肿瘤的19.5%(186/9536),我国刘子军等报道,发生于脊柱良性骨肿瘤占全身良性骨肿瘤的4%,恶性骨肿瘤占全身恶性骨肿瘤的9.31%,恶性肿瘤均多于良性者,随着人寿命的延长及检查手段的进展,转移瘤的发生及检出有增加之趋势,转移瘤的数量已超过了脊柱原发恶性肿瘤,因此总的来说发生于脊柱的肿瘤,恶性多于良性。 1.原发良性肿瘤 主要有骨样骨病(osteoidosteoma),成骨细胞瘤(osteoblastoma),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ismacl bone cyst),血管瘤(hemangioma),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和良性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等。 (1)骨样骨瘤和成骨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年人,男多于女,二者均系成骨性质,发病部位以腰椎和胸椎最多,其次为颈椎和骶椎,约有1/2病变在椎弓或椎板,1/5 发生在小关节,还可发生在横突,其生长造成脊柱不平衡,发生脊柱畸形,脊柱侧弯,有时局部可触及肿物,症状主要为疼痛,突然发病,或慢性发病,服阿司匹林可能缓解疼痛,出现神经受压症状者不少。 X线片肿瘤呈卵圆形或圆形病灶,中央骨质松,比较透明,周围骨质硬密度增加,直径1~2cm。CT检查有助于确定肿瘤所在脊椎的部位,有助于手术计划。 治疗为局部切除,发生在脊椎附件者可以整个切除,发生在椎体者则行病灶内去除。切除彻底可免复发,术后脊柱畸形可逐渐改善,Ozaki等(2002)报道9例骨样骨瘤和13例成骨细胞瘤。病变在颈椎2例,胸椎6例,腰椎10例,骶椎2

脊柱肿瘤会有什么症状

脊柱肿瘤会有什么症状 大家对脊柱肿瘤这个疾病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近几年脊柱肿瘤的发病率是有增加的情况。脊柱是我们人体骨架中的支撑,如果脊柱出现什么异样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发现和治疗。 有些脊柱肿瘤患者在发病早期就时不时的觉得腰疼,可是一直没放在心上,总觉得是没休息好导致的。结果病情越来越严重,有了很明显的肿块,而且生长迅速,导致局部疼痛难忍,运动功能损伤。 ★ 1.疼痛 疼痛是脊柱肿瘤患者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80%~95%的原发性脊柱肿瘤在确诊时疼痛是首发症状,有时是惟一症状。脊柱肿瘤所致疼痛的可能机理包括:骨的浸润和做坏(尤其是骨膜的膨胀)、骨病变组织的压迫、病理性骨折、脊柱椎节不稳、脊髓、神经根或神经丛的压迫和侵蚀等。

根据肿瘤的性质和发生部位的不同,疼痛发生的时间、性质也有所区别。从疼痛发生的时间上看,疼痛可出现在脊柱肿瘤得到确渗前的数月或数年,其中脊柱良性肿瘤疼痛病程一般较长,可为数月甚至数年。而恶性脊柱肿瘤,如成骨肉瘤、尤文氏肉瘤或骨转移瘤等,其疼痛病史的时间相对较短,但如良性肿瘤在早期就对脊髓或神经根形成压迫,则疼痛发生的时间相对较短。Weinstein等的临床研究显示。原发性脊柱良性肿瘤患者从症状初发到确诊的疼痛持续平均时间是19.3个月,恶性肿瘤患者的平均时间为10.4个月,脊柱转移瘤患者的平均时间为1-2个月,但最长可达2年。 夜间疼痛几乎是所有脊柱肿瘤的特征性表现,同样也是脊柱肿瘤患者的常见表现。其原因主要在于: (1)夜间患者通常采取卧位,静脉压力相对较高,而对肿瘤周围的末梢神经形成刺激。

(2)夜晚脊柱肿瘤患者的精神注意力相对较为集中,对疼痛 变得较为敏感。 (3)肿瘤释放的一些炎性介质对神经形成刺激等。患者出现 咳嗽、打喷嚏、用力或其他增加腹内压的动作可诱发疼痛加重。 ★ 2.肿块 因脊柱骨肿瘤多发生在椎体,而椎体的位置较深,难以在体表发现,故以肿块为首发表现的患者并不常见,主要见于颈椎或脊柱后部附件结构的肿瘤。脊柱恶性肿瘤的包块增长较快,对周围组织常形成压迫等,故常有局部疼痛、不适等表现。转移性脊柱肿瘤由于有原发病灶的存在,以及转移肿瘤一般恶性程度较高,生长比较迅速,易于诱发脊柱疼痛和神经症状等,常在形成较大包块前即已被发现。 ★ 3.畸形

脊柱肿瘤(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脊柱肿瘤(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脊柱肿瘤(spinatumor)指发生于脊柱的原发性及继发性肿瘤,原发性脊柱肿瘤的总体发生率约为0.4%。绝大多数青少年脊柱肿瘤为良性,而中青年患者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良性肿瘤多累及后方结构,恶性肿瘤则多累及椎体。原发性良性脊柱肿瘤一般进展慢,病程长,恶性脊柱肿瘤则进展较快,病程短,临床症状出现较快,约占每年新增恶性骨肿瘤的10%。 二病因脊柱肿瘤的病因:脊柱肿瘤与骨肿瘤一样其发病原因迄今不明,致病因素较为复杂,目前有以下5种学说: (1)柱肿瘤的病毒学说动物实验证实在病毒可诱发骨肉瘤。 (2)脊柱肿瘤的慢性刺激学说某些物理因素比如射线、放射性同位素以及某些化学因素比如甲基胆蔥等可诱发骨肉瘤。 (3)脊柱肿瘤的胚胎组织异位残存学说胚胎残存脊索组织及软骨组织,可导致脊索瘤及软骨肉瘤。(4)脊柱肿瘤的恶变学说。 (5)脊柱肿瘤的基因遗传学说正常细胞基因发生改变产生肿瘤,瘤细胞继续增殖,且将其生物特性遗传。临床所见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就具有遗传性等。 三临床表现脊柱肿瘤主要表现为背部疼痛、局部肿块、脊柱畸形以及神经功能障碍等。 1.疼痛 是脊柱肿瘤患者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80%~95%的原发性脊柱肿瘤在确诊时疼痛是首发症状,有时是唯一症状。主要包括肿瘤所致疼痛及机械性疼痛。一般夜间疼痛较明显,白天因活动可减轻。 2.局部肿块 因脊柱骨肿瘤多发生在椎体,而椎体的位置较深,难以在体表发现,故以肿块为首发表现的患者并不常见,主要见于颈椎或脊柱后部附件结构的肿瘤。脊柱恶性肿瘤的肿块增长较快,对周围组织常形成压迫等,故常有局部疼痛、不适等表现。转移性脊柱肿瘤由于有原发病灶的存在,以及转移肿瘤一般恶性程度较高,生长比较迅速,易于诱发脊柱疼痛和神经症状等,常在形成较大肿块前即已被发现。 3.脊柱畸形 脊柱肿瘤导致的脊柱畸形并不少见,其主要机制包括:肿瘤对椎体和(或)附件的破坏;脊柱周围组

近几年外科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回顾

近几年外科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回顾 随着外科治疗理念和技术的更新,外科治疗日益成为脊柱转移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现就近几年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及其外科治疗手段等作一回顾。 标签:脊柱转移瘤;治疗进展;LMNOP评估系统;手术治疗的选择 1分类 脊柱肿瘤大约占全身骨肿瘤的5%,脊柱转移性肿瘤约占骨转移性肿瘤的50%[1]。每年新发肿瘤中,脊柱转移性肿瘤约占10%~30%。各种类型的骨肿瘤几乎都可以在脊柱见到,如骨肉瘤、软骨肉瘤、动脉瘤样骨囊肿等[8]。脊柱肿瘤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继发性),而原发性又分为:①原发良性肿瘤与瘤样变; ②原发恶性肿瘤。脊柱转移性肿瘤占脊柱肿瘤的大多数,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甲状腺,乳腺,肺,肝,前列腺等肿瘤发病率增加,以及肿瘤治疗后生存时间提高,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发病率显著增加[2,14]。H.Rief报道有30%~65%的肺癌患者发生肿瘤骨转移,其中大部分为脊柱转移性肿瘤。 2发病机制 继发性脊柱肿瘤的转移途径:大部分为血行转移,其次为淋巴道转移和直接播散等。发生转移的机制现今仍不明确,但已确定多种因素影响继发性脊柱瘤的形成发展过程:①解剖因素:椎骨属于红骨髓系,造血功能较强,其血液供应丰富,血流较缓慢,而且其内的血窦无基底膜包围,这些都有助于肿瘤细胞停留或穿出血窦。②循环因素:椎静脉系为无瓣静脉丛,其交通支与上下腔静脉均有交通。椎静脉系内血流速度缓慢,可能停止甚至逆流。③分子生物因素:恶性程度高的脊柱转移性肿瘤,涉及到肿瘤表面化学性质的变化、基因表达、细胞外基质的变化、细胞骨架构象的变化等多方面。另外患者组织一些病变过程的物质,如病灶中的TGF-B、PDGF、BMP等可使破骨细胞活性变强,有助于转移灶的发展形成。 脊柱转移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性别差异,以>50岁居多。多数患者以转移为首发症状,在临床上应引起重视。脊柱转移性肿瘤以胸椎多见,其次为腰椎、骶椎和颈椎[16]。容易发生脊柱转移的恶性肿瘤有: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甲状腺癌、肝癌、胃癌、直肠癌等,其中以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肾癌最为常见[4]。严重者会导致疼痛、低钙血症、贫血、瘫痪、病理性骨折等。 3外科治疗 随着外科治疗理念和技术的更新,外科治疗日益成为脊柱转移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11]。手术目的:①减压受压神经系统,②缓解患者疼痛,③全切、

脊柱转移瘤Tomita评分及是否手术评估word精品

脊柱转移瘤的Tomita 评分 脊柱转移瘤的修正Tokuhashi 评分 姓名: 诊断: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合计 Tomita评分2-3分者,预期寿命较长,外科治疗以长期局部控制脊柱转移瘤为目的,对肿瘤椎体采取广泛性或边缘性肿瘤切除术;4-5分者,以中期局部控制肿瘤为目的,可行边缘性或囊内肿瘤 切除术;6-7分者,以短期姑息为目的,可行姑息减压稳定手术;8-10分者,以临终关怀支持治疗为主,不宜手术。在Tokuhash i修正评分系统中,总分0?8分、9?11分、12?15分,预示着患者的预期生存时间分别为6月以下、6?12月、12月以上。 ECOG Performance Status :—Minimum requirernent: or Karnofsky Perfarmance Scale : 三 4 point = slow growth: Breast ca.F Thyroid ca.. Prostatic ca., Testicular ca. 2 points = inothF扒申growth: Renal cell ca.h Uterus ca.h Ovarian ca* Colorectal ca. 4 points = rapid growth: ex吕mple s: Lung ca.. Gastric ca.F Esophageal ca“ Nasopharyngeal ca.. Hepatocellular ca., Pancreas Ga., Bladder Mdanoma, Sarcoma (ostecsarcoma, Ewing sarcoma, Leicmyosarccma, etc), Other rare ca.. Primary jnknown metastasis Rare types of the follcwirig ca. should be given 4 points as a rapidly growing cancer: 3?Breast ca.; inflammatory type,② Thyroid ca.: undifferentiated type. Renal cell ca.; inflammatory type 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日期 美国东岸癌症临床研究合作组织体能状态评价表(Eastern Cooperative 肿瘤学组绩效状况,ECOG-PS 等级描述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 -' -Primary tumor I Mets. to vital argan Bone met 罠 1slew growth ^no met? X so att J 2moderat e growth oontrull^Ol e mult oh 4rapid growrth un controllabl e X Total R Score 10 Lile Treatment Aim 2y

脊柱转移瘤评分 Tomita Tokuhashi ECOG-PS Karnofsky WBB分型 SINS

脊柱转移瘤的 Tomita 评分 脊柱转移瘤的修正 Tokuhashi 评分

Tomita 评分2-3分者, 预期寿命较长, 外科治疗以长期局部控制脊柱转移瘤为目的,对肿瘤椎体采取广泛性或边缘性肿瘤切除术;4-5分者, 以中期局部控制肿瘤为目的, 可行边缘性或囊内肿瘤切除术;6-7分者, 以短期姑息为目的, 可行姑息减压稳定手术; 8-10 分者, 以临终关怀支持治疗为主, 不宜手术。 在Tokuhash i 修正评分系统中, 总分0~8 分、9~11 分、12~15 分, 预示着患者的预期生存时间分别为6月以下、6~12 月、12月以上。 Frankel 神经功能分级:A级,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及运动功能完全消失;B级,损伤平面以下无运动功能,仅存某些感觉功能;C级,损伤平面以下仅存一些无用的运动功能;D级,损伤平面以下存在有用的运动功能,但不完全;E级,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正常。该分级比较简单,只需要做一般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检查就可以完成。

美国东岸癌症临床研究合作组织体能状态评价表(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 ECOG-PS) Grade Description 0 Fully active, able to carry on all pre-disease performance without restriction(正常活动) 1 Restricted in physically strenuous activity but ambulatory and able to carry out work of a light or sedentary nature, e.g., light house work, office work(症状轻,生活自在,能从事轻体力活动)

脊椎肿瘤

脊椎肿瘤 简介 肿瘤又称新生物(NEOPLASMS ),字面解释为新生瘤(new growth )。脊柱新生物又分原发和继发两种。原发肿瘤(PRIMARY TUMORS )来源于椎骨的骨性成分,并不多见。原发肿瘤又可为良性(BENIGN )和恶性(MALIGNANT )两类。良性骨肿瘤侵袭并破坏正常骨组织,但并不累及其它组织。恶性(癌性)骨肿瘤不仅对椎骨有侵袭破坏作用,还可累及其它组织。 脊柱继发肿瘤(SECONDARY TUMORS )来源于体内其它脏器肿瘤的脊柱转移。转移(METASTASIS )是指新生物从身体的一个部位传播到另一个部位。因此,由于所有的脊柱继发肿瘤皆是从身体其它部位的新生物转移而来,所以它们均为恶性肿瘤。继肺和肝脏之后,骨骼系统是第三个转移病灶多见部位。一般来讲,原发肿瘤更多见于儿童,继发肿瘤更多见于成人。 依据脊柱受累的节段(颈椎、胸椎、腰椎或骶椎)、病灶在椎骨的部位(前或后侧结构)及肿瘤细胞的来源(组织类型),又可将脊柱肿瘤进一步分类。虽然某一特定肿瘤可发生于脊柱的任何区域,但每一种肿瘤都有其特定的好发部位。另外,作为一种普遍的规律,侵及椎骨前部结构者多为良性。最后,肿瘤细胞的组织来源可在显微镜下予以辨认。这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肿瘤的治疗。 多数脊柱肿瘤病人因背痛而就诊,疼痛常发生于夜间且休息不能缓解。良、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在程度上无分别。

原发性良性肿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ABC ) 见于肿瘤极为相似, 肿瘤相近。ABC 多见于10 至20 岁年龄段的病 人。虽然并不局限脊柱的某一特定区域,ABC 性发病率略高。病人常因夜间疼痛而就诊。 可选择的治疗方式为栓塞及手术切除。 除不彻底可能会导致肿瘤迅速复发。 巨细胞瘤(GCT )Array巨细胞瘤是一种侵袭性很强的肿瘤。它主要见于骶 骨,亦可侵及椎体。女性GCT 部分就诊病人介于30 ~ 40 岁之间。病人常因突发 的局部疼痛而就诊。 肿瘤压迫神经有关。 制术中出血。 率很高。如切除不彻底,GCT 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血管瘤 有症状者多见于30 岁或40 岁发病, 痛时应密切随诊,观察是否出现病理性压缩骨 折、血肿形成、 明确的或潜在的神经受累及患者的年龄和一般 切除通常为首选治疗方案。如果不可能彻底切 除,放疗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措施。术前栓塞有助于控制血管瘤术中出血。骨样骨瘤

脊柱转移瘤的研究

脊柱转移瘤的研究 在肿瘤患者中,脊柱转移瘤发病率较高,脊柱转移瘤的研究也不断发展。虽然有报道说脊柱en-bloc手术及放化疗等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很多情况下,对于已经发生脊柱转移的患者,治疗目的是控制疼痛,保留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在评价脊柱肿瘤的预后指标中,建立系统的完善的术前术后评估系统非常重要,评分系统多参照其他骨肿瘤疾病。尚未建立适合脊柱外科的手术评估系统。脊柱肿瘤的治疗是多学科的,但同时大部分的治疗又都是姑息性的。对于没有症状的脊柱转移瘤患者,必须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减轻肿瘤负荷,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对于脊柱有功能改变的症状的患者,采取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伴随着放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的进一步发展,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生存期会延长,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会不断提高。 1脊柱是骨转移瘤的最常见发病的部位 临床观察显示,近1/3的骨转移瘤位于脊柱。临床尸检发现,多达70%的癌症患者有脊柱转移[1]。因此,脊柱转移瘤的研究非常重要。目前,随着科学的发展,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药物靶向治疗及立体放射治疗等方法导致患者生存率的改變和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变。使脊柱转移瘤治疗有了较快的发展。新的治疗方法使患者的带瘤生存期有了提高,这样,脊柱转移患者在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时,有进一步手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必要。同时,手术方法的改进,也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存期。 2脊柱转移瘤的治疗的目标 脊柱转移瘤的治疗的目标是保护和恢复神经功能,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现代的影像学为诊断肿瘤提供了更可靠的方法,同时也为手术及放疗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改善。辅助治疗技术,尤其是放疗,使转移患者的外科手术的减少。然而,手术治疗仍然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外科手术和放化疗的进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和好的预后[10]。研究证明:虽然手术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姑息治疗,包括保存和恢复神经共更能,机械稳定性,很少的时候是控制肿瘤。但是及时的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能够是转移性肿瘤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在脊柱肿瘤治疗中有全局观念,考虑到患者的全身状况及精神状况及个体需求进行治疗。多学科的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及手术,能够为脊柱转移瘤的患者提供神经功能的保护和保持脊柱稳定性[2]。 3脊柱肿瘤的治疗方法研究 脊柱肿瘤的治疗方法研究: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方法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治疗包括化疗,皮质醇,放疗,经皮穿刺椎体成型和外科手术几种治疗策略。当前,临床医学有了很大的发展,靶向治疗及定向放疗等,使在十几年前甚至几年前不能进行有效治疗的肿瘤,目前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 【摘要】目的:探讨MRI在脊柱转移肿瘤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分析60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脊柱转移肿瘤的MRI表现,分别进行SE序列T1WI和T2WI 扫描,其中32行增强扫描。结果:60例共249个椎体受累,单个椎体受累病例12例,48例多椎体受累,单纯附件受累的2例,合并椎旁软组织肿块的9例,椎管受累的13例,合并压缩骨折7例。结论:MRI在评价脊柱转移肿瘤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和评价预后。 【关键词】脊柱;磁共振成像;转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37例(62%),女23例(38%),男女比1∶1.6,年龄32~89岁。平均57.1岁,其中60岁以上占26例次(43%)。原发肿瘤:肺癌19例,肝癌15例,结肠癌4例,食管癌6例,胰头癌2例,膀胱癌2例,乳腺癌4例,前列腺癌4例,宫颈癌2例,鼻咽癌2例。所有均行MRI检查,其中32例行CR检查,25例行CT检查,所有病例原发病诊断明确,部分病例经穿刺活检和手术证实,全部病例均有病理诊断。 1.2 MRI成像方法:MRI扫描采用西门子Vision型1.5T超导型磁共振仪体部大线圈,所有病例全部采用SE系列矢状位T1WI(TR/TE,500/11 msec)/T2WI (TR/TE 5000/97 msec),横断面T2WI(TR/TE 4220/95)。部分病例行增强扫描和脂肪抑制扫描,矩阵256×256,矢状位层厚为4 mm,横断层厚为8 mm,增强扫描Gd-DTPA剂量0.1~0.2 ml/Kg,注射后行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扫描。 2 结果 2.1 部位:本组MRI检查受累椎体249个,单纯一个椎体受累12例,其余48例均为多椎体受累,其中单一颈椎多发椎体转移1例,胸椎多发椎体转移14例,腰椎多发椎体转移12例,椎多发椎体转移2例;颈胸段转移5例,胸腰段转移15例,腰骶段多发转移6例,胸腰骶段多发转移3例,颈胸腰段多发转移2例。多发转移仅仅只有附件受累的2例,合并椎旁软组织肿块9例,椎管受累13例,合并压缩骨折7例。作CR检查34例,诊断转移瘤的12例,有25例行CT检查,其中19例诊断为转移肿瘤。 2.2 受累椎体信号变化:共249个椎体受累,T1WI表现为低信号196只,为混杂信号53只,未见高信号。T2WI表现为低信号14只,中等信号87只,高信号148只。4例前列腺癌转移病灶,T1WI和T2WI均表现为低信号。共32例病例行增强扫描,增强后病变区域不同程度强化,椎旁软组织肿块和椎管内病

李浩淼医生:脊柱肿瘤的整块切除和手术的外科边界

李浩淼医生:脊柱肿瘤的整块切除和手术的外科边界 作者:李浩淼* 沈靖南* Stefano Boriani#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广东广州510080 # 博洛尼亚Maggiore医院骨创伤与脊柱外科意大利博洛尼亚40100 李浩淼医生(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肿瘤科主任医学百事通成员)简介:李浩淼,山东省青岛市人,骨科专家,骨肿瘤学专家。中山医科大学七年制本硕连读毕业,师从骨科界老一辈著名专家李佛保教授,毕业后留校工作。博士学习期间作为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到意大利留学一年,师从脊柱肿瘤大师Stefano Boriani等国际著名骨肿瘤权威。于2012年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调入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后创建了骨肿瘤科,带领骨肿瘤专科锐意进取、不断创新。 近二十年来,脊柱肿瘤外科治疗的进展令人鼓舞。Enneking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分期[1,2]被成功地引入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中,肿瘤的整块切除(En bloc resection)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脊柱肿瘤手术中。不少学者在大胆创新的同时不断积累和总结,为脊柱肿瘤外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经过不断完善后确立的WBB外科分期系统(Weinstein-Boriani-Biagini surgical staging system)[3,4,5]不仅为脊柱肿瘤整块切除手术设计提供了基础,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Enneking分期和合理的外科边界在脊柱肿瘤手术切除中的重要性。过去,肿瘤外科边界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四肢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外科治疗中,而在脊柱肿瘤手术中往往被忽视。 一.脊柱肿瘤的整块切除 整块切除是指将肿瘤组织一整块切下而非分多块逐步切除[1-5]。而全椎切除(Spondylectomy)一词只可以说明切除的范围包括整个病椎,而并没有说明是否采用整块切除[3,4]。按照骨与软组织肿瘤Enneking分期的手术要求,整块切除适用于S3期的良性肿瘤和Ⅰ、Ⅱ期的恶性肿瘤[1-6]。 当前,保肢手术已成为四肢骨肿瘤外科治疗的主流,而整块切除是保肢手术中肿瘤切除的必要手段。但整块切除在近些年才被较多地应用在脊柱肿瘤手术中,这是因为脊柱解剖的特殊性使得这一技术的应用困难重重。脊柱前方毗邻大血管和重要脏器、脊柱中央容纳脊髓和其发出的神经根、颈椎侧方的椎动脉,这些重要结构造成了脊柱肿瘤切除的高风险。在脊柱肿瘤的整块切除过程中既要保持肿瘤组织的完整性又不能牺牲重要结构,其手术难度和风险往往比四肢骨肿瘤手术高很多。 整块切除技术在脊柱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Li èvre等[7]首先在一例腰椎巨细胞瘤的分期切除手术中运用了该技术。此后,Stener[8]在1971年的病例报道中详细介绍了前后路联合整块切除胸椎肿瘤的手术操作和术后疗效。Roy-camille等[9]在1981年的报告中介绍了3例单纯后路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