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教案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教案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教案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教案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案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爱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它们有何表现?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城邦的内涵,表现发展如何?城邦的主要特征,其政治体制分类及主要特点

2.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希腊文明属于与内陆文明或大河文明不同的海洋文明,古希腊的地理版图破碎,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领土广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古希腊的多元政治的形成与此有关。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爱琴文明的发现与成就。结合第8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讨论古希腊罗马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差异及影响、利弊。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古代希腊罗马的辉煌文化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遗产,认识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古代文明各有千秋,都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各有利弊。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1:我们知道文明产生的标志是国家组织、城市、金属工具和文字的出现。中华文明产生的源头是夏商周文明,而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其后是“黑暗时代”,随后是古典文明时期。那么古希腊早期的爱琴文明怎样,它的城邦制度又如何?这种制度与希腊文明又有何关系?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些内容。导入2:有哪些同学看过《特洛伊战争》这一部电影?影片中所反映的时代与人物就出现在古希腊,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琴海,共同了解西方文明的起源。

教学策略:

把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与第8课《思考古代政治制度的异同》结合起来讲。

一. 介绍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居民

1. 自然地理环境

A范围: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诸岛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带,构成“爱琴海世界”

B 特征:希腊半岛——多山少大河、平原,土地贫瘠,发展农业条件较差。内陆因山脉阻隔,交通不便;东部沿海地带----海岸曲折,多良港,有利于发展航海贸易事业。

小亚细亚沿海地带——土地肥沃,海岸曲折,多良港,岛屿众多,自然条件极为优越

爱琴诸岛——特别是克里特岛,处于西亚、北非和南欧的中心,海上交通方便,是古代地中海交往的桥梁

2.居民 A前4000年后,一批小亚细亚移民与希腊半岛、克里特岛和其他岛屿的原有居民融和。形成:皮拉斯古人、卡里亚人、勒勒吉人,他们创造了爱琴海世界的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

B前2500年左右,一支阿卡亚人从多瑙河流域迁入

C前12世纪前后,大批操希腊语的印欧人迁入定居,有爱奥尼亚人、伊奥利亚人、多利亚人

二. 爱琴文明的发现及美丽传说(中间播放8分钟影片《特洛伊》)

爱琴文明的发现:爱琴文明有三个文明系统:克里特文明(Crete)、基克拉底斯(一个群岛,包括罗德岛、米罗岛等,著名的米罗的维纳斯即发掘于此)文明和希腊底文明。这三个文明系统各有三个发展阶段,只是基克拉底斯文明的第三个阶段被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Mycenae)文明所涵盖。希腊底文明发展到中期和后期,我们又叫它"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是一个城市,这个文明就以它为代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荷马史诗》是以迈锡尼的国王阿加门农(Agamemnon)远征特诺伊为主线的,迈锡尼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特洛伊战争是公元前1192-1183这十年间打的,克里特岛的覆灭大概是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某一天。克里特岛上的文明是谁创造出来的呢?他们不是现在所说的希腊文明的创造者,而是被希腊文明的创造者所灭掉的一群人。我们还不能确切的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因为他们的文字到现在还没有被识别出来。在克里特岛上发现过文字,我们称之为克里特文字A和克里特文字B。克里特文字B已经被识别出来了,它是由移民多米克人带到这里来的。多米克人是属印欧语系的游牧部落,他们从远方的高原迁来,把当时爱琴海诸岛上相当发达的文明灭掉了,从此,在希腊的历史上出现了长达400年的黑暗时代(公元前1200或1250年-前800年)。这是一个特别的时代,直到130年前(1870年)人们才开始重新认识它。事实上,正是被希腊毁灭的这个文明演奏了当时最伟大的史诗。

荷马并不是历史的见证人,他是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写公元前1192-1183年发生的故事。但是,凭着广博的见闻、长

时间流浪的经历和高贵的心灵,荷马体验到了人类的伟大历史,然后他用吟唱的方法把它讲给周围的人听,一直流传到今天。后人又不断整理荷马的这部史诗,直到公元前6世纪才有写本,公元前3或2世纪才有定本。

这部史诗整理了当时希腊人的思想。当时的希腊有很多小的部落,每个部落都吸收了自己所在地的地方文明,构成了非常丰富和复杂的文化状态。

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中间,岛上曾经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有个特别有成就的国王叫米诺斯(Minos),所以我们把这个文明叫做米诺斯文明。米诺斯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妻子,她有名是因为她的感情既丰富又怪异,她爱上了一只公牛,把自己藏在一个木牛里和这只漂亮的公牛生了一个孩子,叫米诺陶。米诺陶每年让希腊人供奉十个童男十个童女,使希腊人深受其害。米诺陶住在一个迷宫中,任何人进去后都无法找到迷宫的出口和入口。后来,英雄的提修斯(Theseus)在米诺陶的姐妹Ariadne的帮助下,借着一根红线,边放边进,除掉了米诺陶,走出了迷宫。

很多人对这些古老的故事信以为真。德国人Schliemann就是其一。他小时侯读这些故事读得着迷,49岁那年,他带着钱财、妻子和工程队去特洛伊挖宝。挖掘工作进展很缓慢,开始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成果。但是,他没有放弃,并一直亲自参加挖掘。终于有一天,他感到将有事情发生,于是告诉工人们说第二天是他妻子的生日,放假一天。第二天,他和妻子两个人带着工具到现场继续挖掘。他和妻子慢慢地掠去地表的浮土,打开了一个墓葬,墓里金器在阳光下闪烁,他把里面的项链、手镯一件件挂在妻子的身上,逆着阳光,看着她,喃喃的叫道:"海伦,海伦……"。这样的幻想鼓励着考古学的发展,1900年,英国人Evens决定去挖掘迷宫,进行比较有系统的科学考古。1899年,伊文思根据希腊神话中的另一重要传说开始寻找“米诺斯”——克诺索斯城(Cnossus) 统治者。伊文思在克里特岛发现了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米诺斯王的迷宫(Labyrinth),即克诺索斯王宫遗址,揭开了欧洲文明源头上新的一页。

1. 爱琴文明

A古希腊文明的开端

爱琴文明(克里特-迈锡尼),公元前2000――公元前1100年

其中:克里特文化:公元前2000至前1450年(又分为旧王宫和新王宫时期)

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600至前1100年。

B内涵:是爱琴海地区早期奴隶制城邦文明(即青铜文明)

C代表: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2.克里特文明(爱琴文明前期)

早期:A 时间:前2000年——前1700年 B特征:产生了君主制国家,出现王宫建筑群和象形文字

全盛时期:A时间:前1700年——前1400年 B特征:犁耕出现;手工业分工精细, 青铜器、陶器、金银器制造技术进步,造船业和航海业发达;出现先行文字B;米诺斯王宫

毁灭:前1400年,被麦锡尼人占领

3 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后期)

内涵:指南希腊的迈锡尼、太林斯、派罗斯等早期奴隶制城邦文明,因以迈锡尼为代表,故称“迈锡尼文明”

发展阶段:

A形成:前16世纪上半叶,阿卡亚人创造的,宫殿、城堡、“坑墓”

B全盛:前1400年前后,君主国兴起,出现王宫、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刻有线形文字的泥版文书(实物:迈锡尼狮子门)

C灭亡:前12世纪,多利亚人入侵(特洛伊战争)

三. 略讲古希腊城邦

1. 城邦

A含义城邦(city-state),希腊语“polis”。原指公民集体、城池,引申为城市、国家、城邦

B概况城邦林立,大的城邦有雅典(面积 25002km,人口 20~30万)、斯巴达(面积 84002km,人口40万)

2. 形成:前8—前6世纪

特点:(1) 奴隶制国家产生 (2) 海外殖民运动 A范围:地中海地区和黑海沿岸 B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人多地少,粮食短缺;寻找新的土地,商品销售市场和工业原料;政治斗争中失势的集团寻求托身之地 C殖民城邦与宗主国之间关系:基本独立,仅保持经济文化上一些联系 D作用:促进希腊各地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发展;开阔了希腊人的眼界,从东方文明吸收先进文明成果,奠定了自己独特文明的基础

3.城邦政体

A 政体含义: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B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独立自治

C类型:贵族制、民主制为主,君主制,寡头制,僭主制

D实质: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E作用、地位:实行公民政治,保证了公民享有政治权力;促进拉经济发展;巩固了城邦;古希腊一时一地出现了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政体形式,这是希腊文明对人类政治制度的一大贡献。

四、结合知识链接、课后活动建议及第8课探究课,安排同学们进行讨论:

请从神话传说、地理环境、血缘关系、民族构成等方面说说为什么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罗马会采用不同的政治制度?为什么两种政治制度都为带来社会的进步?他们各自有何利弊?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教案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本课第一目“从君主制到民主制”,主要介绍古代雅典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各个阶段的民主内容。第二目“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讲述了雅典民主政治全面繁荣时期,民主政治的内容及特点。第三目“雅典民主的得失”,是对雅典民主政治利弊得失的评价。本课第一、二目体现《课程标准》要求之“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第三目通过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利弊得失体现《课程标准》要求之“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学生分析本课教学位于模块开头之处,学生对政治文明的内涵还不甚明了,对古代西方的历史更是陌生,加上本课涉及内容繁多,知识深奥难懂,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达到课标要求确有难度。教师应力求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将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另外,本课涉及的民主政治话题可能会使部分学生产生片面理解或是偏激言论,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正确疏导,帮助他们形成健康向上的世界观。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定含义;古代雅典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各个阶段的民主内容;雅典民主政治全面繁荣时期,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特点;雅典民主政治利弊得失的评价。二、能力与方法1. 了解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定含义。2. 学会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特点。3. 学会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利弊得失。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2. 通过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利弊得失,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理解历史现象。认识奴隶制下的雅典民主虽然有难以克服的弊端,但为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特点;雅典民主政治利弊得失的评价。难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定含义;雅典民主政治利弊得失的评价。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教师巧妙设置情景与问题,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教学用具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本课;建议他们阅读探讨雅典民主政治利弊得失的文章,并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二)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播放2004年雅典奥运会片花。提问一:片花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回答: 2004年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提问二:2004年雅典奥运会同往届奥运会相比,除了同样强调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回答:奥运会回到自己的故乡——希腊)2、3千年前,古希腊人创造出各种体育竞技项目并把它们发展为奥运会。(在背景为现代运动员的幻灯片上显示古希腊运动员掷铁饼图)提问三:大家观察古今中外运动员,他们处于运动状态时,有种什么美?(回答:力量美)古希腊人当时创造奥运会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追求力量美。提问四:古希腊人为什么会追求力量美?请大家结合上节课学过的相关知识思考这个问题。(回答:古希腊的特点是小国寡民,城邦林立,战乱频繁,要求人们有强健的体魄从事战争,统治被征服的地区。)提问五:上一问中的“人们”是指全体希腊人吗?幻灯片显示古希腊人成分比例图。(回答:仅指希腊公民)

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数不多的希腊公民因为征战和统治的需要必须履行国家义务,为国尽忠尽职。当然,权利与义务总是相辅相成的,希腊公民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也被赋予一定的权利,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个人价值。我们认为,正是因为在特殊条件下对特定群体——公民的极端重视,希腊雅典城邦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民主政治。(幻灯片打出本课标题: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设计说明):本课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导入新课,环环相扣,步步深化,整个过程体现三个主旨。主旨一、以奥运盛世开头,达到凝神、起兴的效果,后面再通过巧妙设问将奥运话题转化到本课课题上来。主旨二、用学过的知识作为转化话题的过渡环节,既巩固了前面的知识,也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重要背景及其适用对象。主旨三、在导言中就将本课的情感、价值观提升到强调公民意识,发挥个人价值的高度,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三)师生互动(教学过渡):提问一:究竟什么是民主?(回答:主权在民,人民当家作主)提问二:在雅典实行民主政治之前,主权在谁的手中?(回答:在君主一个人手中)提问三:一人独掌大权的君王,又如何肯将权力分给他人?(幻灯片显示该问题)可以想见,这个分散、下移权力的过程,必然是一个艰难曲折、充满斗争的历程。首先,请大家根据幻灯片上的关键词将这个过程中几个标志性的事件找出来。(幻灯片显示答案:提供条件——贵族共和制;引上轨道——梭伦改革;最终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全面繁荣——伯里克利时期。)(设计说明):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教学环节。时间不长,但作用很大。首先,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明确“民主”的概念,为后面的学习提供基

石;其次,让学生明白所谓“民主化”过程,就是权力再分配的过程。围绕权力展开斗争从而演绎出的一幕幕历史悲喜剧,这是政治文明历程永恒的主题。最后,由师生共同整理出雅典民主化进程的各个阶段,将大纲线索明确的展现出来,使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结构体系一目了然。一、从君主制到民主制(教学步骤一):大家清楚雅典民主化的各个阶段后,我们来看看每个阶段的具体内容。首先由学生根据范例完成表格中的“内容”列,然后由老师分析“贡献”列。(幻灯片展示)

阶段内容贡献

贵族共和制(示例)法治—集体领导;

任期制;选举制

确立法治原则

扩大统治阶层

梭伦改革

克里斯提尼改革

伯利克里时期

(答案)

阶段内容贡献

贵族共和制(示例)法治—集体领导;

任期制;选举制

确立法治原则

扩大统治阶层

梭伦改革废除债务奴隶和世袭原则;设置民

主机构;确立新选举法扩大公民范围创建民主规范

克里斯提尼改革划分新选区

五百人议事会

陶片放逐法发展民主机构确定民主保障

伯利克里时期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

庭;津贴制度;辩论章法完善民主机构完善保障体制

(设计说明):这个部分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环节,线索繁多,重在落实,但教师并不能因此而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应该将学习的任务交给学生自主完成。填充图表的形式既能激发学生自己探求知识的欲望,又能将繁芜的知识以精简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表格中的“内容”列完全交由学生自己填写,因为该部分是对课本知识的简单归纳与抽象,一般学生都能达到训练要求,说出正确答案。表格中的“贡献”列由老师分析引导、最终启发学生能跟随老师一起说出答案。特别注意的是,“贡献”列是对雅典民主化进程中每一个步骤实质的归纳,是对课本知识的深入挖掘。在教学中补充这个环节,才能使学生从根本上明白“雅典民主不是某个天才的瞬间发明,而是200多年颠簸曲折、不断创新的产物。”(教学步骤二):提问:雅典民主化进程虽然历尽200多年的颠簸,但却始终朝着民主的方向不断前进,在这个过程中,究竟有哪些因素推动民主不断向前发展?(幻灯片显示问题)(答案: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杰出人物的作用)(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的设置是对第一子目教学内容的深化总结,同时,通过这个部分的问答,老师也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1)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属于阶级斗争范畴,这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原动力之一;(2)杰出人物的作用功不可磨,但不能将之当成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个人对历史的作用也是受时代与条件限制的。二、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教学步骤一):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极致,出现了伯利克里时期的全面繁荣。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时期的民主政治究竟是如何运作。(幻灯片显示下图)

教师引导:雅典民主政治运作过程中,最高的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这个机构负责审议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有点类似我们今天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但是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前者是全体公民参加,是直接民主;后者是派选代表参加,是间接民主。两者不同是由时代、国情不同决定的。)公民大会之下有一个常设行政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在公民大会闭会期间,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的代表,这个机构有点类似我们今天的人大常委会。五百人议事会之下,分设27个行政、军事、经济机构,具体管理国家事务,其职能类似今天的国务院以及国家各个部委。另外,在整套行政机构之外,还有一个民众法庭,除了履行司法职能,还有产生行政公职人员、监督公职行为的职能。(设计说明):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有相当的难度,所以老师采取呈现式教学的方式,将清晰的结构图用明了的语言描述出来,使学生接受理解这部分知识。当然,在讲述知识的过程中,老师运用古今中外对比的方式,将雅典的政治生活同现实政治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略显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学步骤二):提问一:通过刚才的了解,同学们觉得雅典民主政治有什么特点?(幻灯片显示问题)(答案: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提问二:雅典民主政治如何体现这两个特点?(幻灯片显示问题)(答案:人民主权——所有行政机构的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轮番而治——公职人员

的产生由抽签结果决定,“统治者将被统治”)(设计说明):前一个步骤的内容是课本知识的简单呈现,这一步骤通过两个设问,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对知识材料进行反思与运用,从而提高思辨历史的能力。三、温故知新(巩固拓展练习)(教学过渡):我们已经详细了解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方方面面,下面我们做几个温故知新的练习,巩固刚才学过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启发,进行更多的思考。(巩固训练一):火眼金睛——下列各图分别体现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哪些权力?这些权力哪些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图A:美国大选期间,美国公民积极投票。(答案:选举权)图B:全国人大会议上,代表对国家事务举手表决。(答案:决策权)图C:美国国会议员聆听政府报告。(答案:知情权)图D:英国议会议员就国家事务进行辩论。(答案:发言权)(答案:ABCD中的权力均为雅典民主政治创造)(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的训练,用动感的音乐配加现代民主政治现象的图片,为课堂添加了些许现代元素,不仅调节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将历史与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同学们意识到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今天身边的人和事。

(巩固训练二):身临其境——看漫画听故事《一个雅典公民的政治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故事中的小问题。(漫画配图:谢嘉罗枫晓故事配音:祝楚敏罗伟旋宝安中学高一(5)班学生)

图A:帕罗椰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三十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是个太阳高照的日子,他要去雅典去参加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虽然每十天就开一次,严重影响帕罗椰干农活,但他还是很愿意去。提问:他为什么愿意去?(答案:因为雅典民主政治生活有津贴制度保证)

图B:帕罗椰的妻子海伦也想跟着丈夫去公民大会瞧瞧热闹,帕罗椰说不行,但实在扭不过妻子,两人一同前往。到了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大会还没有正式开始,会场象往常一样热闹,会场围着篱笆,设有十道门。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看见帕罗椰夫妇,大声地冲着帕罗椰喊道。“喂!你的妻子不能来这个地方” 提问:帕罗椰的妻子为什么不能进入会场?(答案:女人、儿童、外邦人、奴隶不是雅典公民,无权参加公民大会)

图C:海伦怏怏地离开了会场,帕罗椰一个人进去后,听到执政官宣布今天的议题有两项:第一项是投票选出民主防碍者。每个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在自己选区的入口处领取一块陶片,陶片一人一张,写下名字后,交给工作人员。帕罗椰不识字,他只好请旁边的一位体面的贵族写,写了谁也不知道。这次获票最多的是一个贵族库李维。他的名字被宣布时,整个会场一片欢呼雀跃,人们争相谴责他不利国家的行为:“他以为自己在对波斯人的战争中立下了功劳,就居功自傲,现对国家大事从不关心,总是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提问:这项议程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内容?你如何评价它?(答案:陶片放逐法。它驱逐了反对民主政治的敌人,保证民主政治的顺利进行;但容易被人利用,成为人们争权夺利、相互倾轧的工具。)

图D:第二项是对是否进一步扩大海军规模进行辩论和表决。主持人首先宣布了发言人资格。事先已经有所准备的贵族们立刻分成两派,互相攻击,这时帕罗椰的一个远房亲亚哥斯跳上讲演台,正准备要发表演说,突然听到下面一个声音:“这个殴打父母的不孝之子有什么资格在这儿发言?”原来是帕罗椰在揭发他,立即,在一片臭骂声中亚哥斯下了台。提问:亚哥斯为什么会被人们轰下台?(答案:根据雅典公民大会的辩论章法,亚哥斯没有发言资格)

图E:公民大会结束后,帕罗椰有资格参与法庭审判员的抽签,倒霉的帕罗椰在参加第无数次抽签后,这一次终于如愿地抽中了黄豆而不再是黑豆。他成为民众法庭6000名审判员中的一名,这次他审判的对象是苏格拉底!!哲学家苏格拉底,现年70岁,被控犯有「不敬国神」、「另立新神」和「败坏青年」的罪行而送交审判。在法庭上,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并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帕罗椰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他竟然听见苏格拉底说:象自己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审判?!被邀怒了的帕罗椰决定举手投他有罪!可能大多数人也有这样的想法,结果表决以360票通过了苏格拉底对死刑判决。提问一:帕罗椰为什么可以审判苏格拉底?(答案:因为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要求,任何一个雅典公民都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担任民主机构中的公职人员。)提问二:如果你是当时民主法庭上的一名审判员,你会投票判苏格拉底死刑吗?(答案:不会,苏格拉底作为雅典公民在当时应该有言论自由权。)

图F:显示油画《苏格拉底之死》,教师旁白:一个以言论自由著称的城市竟然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其它罪行的哲学家提出起诉并判处死刑!!!同学们,你们究竟如何看待雅典民主政治?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的练习以教师设置故事情节,学生自己配图、配音的方式引领大家深入了解、探讨雅典民主政治的方方面面,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课堂效果好。故事以评价“苏格拉底之死”结束,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思考

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从而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雅典民主政治的利与弊。(巩固训练三):七嘴八舌——你如何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利弊得失。(学生自由讨论发言)(设计说明):这是本课的压轴戏,学生踊跃激烈的讨论将教学推向高潮。由于有课前的准备与前面的教学积淀,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观点会层出不穷,所以教师要作好调控,让更多新鲜的想法出现在课堂上,深化教学主题,同时也要注意即时疏导一些错误或是偏激的观点,保证讨论的顺畅进行。(四)课堂总结通过同学们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雅典民主政治在灿烂辉煌的同时,也有着种种难以克服的弊端,而且恰是这些弊端最终导致雅典城邦走向灭亡。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肯定雅典开创的民主机制,它有效地制约了权力的集中专制,极大地鼓舞了人性的自由发挥,创造出另人惊叹的伟大文化,留给人类一笔珍贵的财富。另外,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大家都应该意识到,一个国家,只有每一个人都为国效力,尽职尽责,才会繁荣昌盛。我们应该学习雅典公民的这种精神,做国家的主人翁,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五)教学后记本课的教学理念是通过教师的巧妙引导,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本课内容虽然繁芜深奥,但是因为在教学中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学生可以比较轻松地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结束后,学生还在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利弊得失”问题争论不休,此情此景,确是让人百般的喜悦与安慰。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教案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教案

第1课古希腊民主政治

【课标要求】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知识梳理】

一、条件:

(一)古希腊的文明历程:

1、爱琴文明

(1)时间:公元前2000——公元前12世纪

(2)阶段段划分:

①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000——公元前1400年):特点(标志)

②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公元前12世纪):特点(标志)

问题设计1:左图电影《特洛伊》和《迈锡尼卫城狮子门上的雕》体现了迈锡尼文明的什么特点?充满好战尚武的气息

特洛伊迈锡尼卫城狮子门上的石雕

2、黑暗时代(荷马时代)(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沉寂、封闭、贫穷

3、城邦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4世纪下半期):概念、代表、城邦的特点:

(二)条件:

①地理:“三多一少”即多山、多岛、多港口,少土地(土地贫瘠);

②经济: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殖民活动频繁;

②文化:开放、具有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③政治: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实行公民政治(公民的概念、城邦政体的类型);

④希腊城邦大多重视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

类型特点相同点

贵族制由少数贵族组成的贵族会议掌握最高权力城邦公民或多或少享有政治权利。

民主制公民大会拥有最高的权力

君主制各城邦国王拥有最高权力

寡头制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

僭主制通过非法手段夺取政权的个人统治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一)雅典政体的演变:君主制——贵族制(建立时间、特点)——民主制

(二)民主制的确立与发展:

1、梭伦改革

(1)条件:

①公元前7世纪末,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准备以武力推翻贵族统治;②贵族制的弊端。

(2)内容及作用:

项目内容作用

经济颁布“解负令”,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措施。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扩大了奴隶制的社会基础,取消了贵族的统治;为民主制奠定了物质基础。将雅典引上民主化的轨道政治财产等级制;创设“四百人会议”和最高法院

2、民主制发展历程:

梭伦改革(奠基)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伯里克利改革(顶峰)

选区以血缘为基础的4个部落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选区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选区

公民权力解负令,个人自由不容侵犯;划分4个等级,以财产来分配官职五百人会议对全体公民开放以抽签方式担任各级官职,无等级和财产的区别,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享有津贴

常设机构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各选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其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成为轮值主席,执掌最高权力

司法机构陪审法庭陪审法庭陪审法庭,在30岁以上公民中用抽签方式选出

军事机构设立“十将军委员会”十将军必须具备军事才能,由公民大会举手选出,是最高的政府官员,统率军队,掌握实权

监督机制陶片放逐法陶片放逐法

(三)特点:

1、主权在民,雅典的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多数人掌握政权。

2、集体领导,意见不一致时,少数服从多数。

3、轮番而治,轮流统治与被统治,每个公民可以是统治者也可以是被统治者。

4、法律至上,公民内部是平等的——后世的民主政治基本都遵循这一基本原则。

(四)主要机构:公民大会(性质、职能、程序(发言人资格限制)、鼓励措施)、五百人会议(性质、职能)、民众法庭(性质、职能)。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记忆重要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的名称及主要内容。

2、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

3、了解英国代议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

4、正确分析英国代议制在其政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和普选权的广泛性。

教学难点:英国代议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导语: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从资本主义民主开始的,英国较早地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又率先创建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宪政制度,这就是以议会为实质的君主立宪制。英国的议会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国家政体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1、《大宪章》

《大宪章》签署的背景——中世纪的英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英国国王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国王把国家的土地分赐给贵族,贵族必须向国王提供劳役和赋役。13世纪初,英国国王在对法兰西的战争中失利,为了夺回失地,英王向贵族进一步征税征兵,加重了贵族的负担,如果有贵族拒绝的,就会遭到国王的秘密杀害。在这种背景下,1215年,贵族起兵,迫使英王签署了《大宪章》。

2、《权利法案》

17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逐渐形成并壮大。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信奉“君权神授”,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不断进行指责,在议会中形成了反对派,他们支持《大宪章》,积极要求限制王权。从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国王是被议会“邀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是上帝而是议会了,并制定了《权利法案》作为国王登基的条件。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案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案

教材分析:本科教材主要围绕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他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通过三者间的分权制衡从而丝线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制衡——这是本课的核心。维护联邦体制的斗争和两党制的形成都是围绕宪法所制定的国家体制而来。1787年宪法虽有局限性,但它建立的民主共和制成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典型。

目标:

知识与能力:熟悉美国总统制共和政体确立的基本过程,记忆美国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和两党制在分权制体制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结合美国大选的时事让学生了解美国政治制度,通过比较的方法,明了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与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认识其历史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三权分立,权力制衡,认识政府管理的科学化,对于社会正常运行所起到的保障作用。

教学重点:

归纳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并根据教材文字资料、图表分析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与英国政体的异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比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理解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特点。

知识结构: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背景:松散的州际联盟弊端暴露

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

原则: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发展:1789年制定出宪法的前10条修正案

二、联邦制的巩固

1. 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政体为资产阶级总统共和制,但州权主义观念仍很活跃。

2. 内战结束后,美国宪法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巩固了联邦的统一。

三、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1.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美国的两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

3.两党操纵着美国生活的政治选举。

教学策略:

导入一:1776年,一个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美国的经济占据世界第一长达100多年,现在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二到第七的6个国家的经济的总和。不仅在经济上,美国在政治,军事,科技等领域也是独占鳌头的。那是什么原因造就了美国今天如此的辉煌呢?是政治?是经济?是文化?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和美国的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关系。那么美国的政治制度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共同学习。

导入二:让学生在了解美国的基本国情(独立时间,国庆日,国旗,国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美国的政体。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1、联邦宪法制定的背景—美国独立后邦联体制的弊端

美国建国之初是邦联制,即所谓“合众国”,这种制度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于是制定统一宪法势在必行。

理论来源: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他明确指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时,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掌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和裁判私人犯罪或讼争权,则一切都完了。”

A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是联邦宪法诞生的前提

B 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9页低一、二段,分析:美国独立战争胜利以后面临着什么问题?

展示材料一、材料二(课件),分析美国的政治领袖们意思道既要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又要维持共和制,于是在1785年召开了制宪会议。

2、制定:

时间:1787年5——9月

地点:费城

主持:华盛顿

核心人物:麦迪逊

三个原则: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总统——行政权

议会——立法权

法院——司法权

详细学习书中三权分立的图表,判断以下各题的正误:

1、2003年美国国会宣布对加利福尼亚州地区居民增加个人所得税。(误)

2、由于克林顿的生活作风问题,美国众议院对其提出弹劾,并由参议院审理。(正)

总统受到国会和法院的监督,最典型的事件是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和克林顿的“白水门事件”。

展示材料:美国的第三十七届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因“水门事件”,受到国会弹劾,于1974年8月8日被迫宣布辞职。所谓“水门事件”,是指1972年6月17日,在华盛顿水门公寓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查获的qie听事件。当时(6月17日凌晨2点30分)有5人被捕,他们带着手套、电筒、复杂的偷听工具和电子qie听器。事件的起因是由于尼克松吩咐查尔斯?科尔森去搞民主党全委会总部主要负责人拉里?奥布赖恩的情报。可是,由于民主党对此早有提防,而中央情报局又自始至终监视着qie听者的行踪,所以qie听者的一切努力都败露了。

1974年7月8日,最高法院以八票对零票通过了对尼克松不利的裁决。与此同时,报纸社论发出要他辞职的舆论,国会也不停地呼吁,要对他进行弹劾。

3、评价(探究)

展示下面的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请学生评价1787年宪法(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在于人权问题,黑人、印第安人、妇女的选举权受到限制,后来不断提出宪法修正案。

展示材料:1957年,阿肯色州的小石城刚刚宣布解除种族隔离,黑人女学生多罗茜?考茨和其他八名同学考入当地中学,但是遇到种种阻挠,结果,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派1000名空降兵到该地护送这九名黑人学生入学。但是,军队能压服暴徒,却压服不了根深蒂固的腐朽观念。这幅作品中,一群男生在黑人学生后面出洋相,校方的两个护送人,神态也截然不同。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英国的政体,也就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那么美国的总统共和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何异同呢?下面请同学们填一下这个表格:

项目美国总统共和制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

产生的方式

国家元首

有无任期

国家元首

有无实权

政府首脑

政府如何产生

国家权力中心

其次进一步对比两者的异同,并指出利弊:

1、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可以否决立法权;n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首相是政府首脑,首相是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

有何利弊?——美国总统与议会分权,有利于权力制衡,但总统权力过大了,双方如果产生矛盾则容易造成政府瘫痪;英国首相提出的议案议会一般都能通过,权力比较集中。

2、美国:政府行政人员——总统召集专门人士组成政府内阁,不属于任何党派,不能同时担任议员。英国:政府行政人员——首相出自内阁,内阁又是议会中多数党选出来的,议员又是由各选区选出来的。要做内阁成员首先必需是议员。

有何利弊?——美国内阁成员是专门人士,不受党派限制,不能以权为党派谋利,英国首相、内阁与议会多数党权力过度集中。

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有口才的人选举时便选中了,而有才能而讷于口才的人就没有人去物色他了,委任方式又容易任人唯亲,孙中山认为要结合中国的考试和监察制度,建立五权分立

3、美国:总统与议会关系——议会有立法权,可以弹劾总统,参议院有权审核下议院通过的法律,总统可以行使否决立法权。总统与议会互相制衡。英国:首相与议会关系——下议院可以牵制首相,下议院投不信任票时可解散内阁,重组政府。上议院无实权,只作一些“橡皮图章”。首相、内阁与下议院的多数成员一般是同一党派成。

举例: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便是由于保守党不团结,政策得不到下议院支持,被解散了内阁下了台。

4、美国:总统有直接决策权,对突发事件可以单独决策;英国:在许多国策上要层层审批。

利弊:美国总统可以直接处理紧急事务,如911事件,珍珠港事件;而英国则效率低,如二战期间张伯伦处理不得力。小结:英国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王权妥协的产物,符合英国发展的历史;美国是一个崭新的国度,在联邦制基础上建立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实行三权分立,也符合美国的历史条件。

二、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

1、美国内战:主要从文学作品《乱世佳人》和图片引出南北战争,说明美国内战是中央与地方分裂势力的一场战斗。

2、美国之所以发生内战的原因在于从独立之时就存在的州权主义发展到顶峰的结果。

3、战争的意义:通过了宪法第14条修正案,废除奴隶制,并且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三、两党制

展示美国大选时共和党与民主党的图片,指出国会与选举成为两党对垒的战场。

知识链接:美国大选知识:

竞选总统的条件

美国宪法规定,年龄高于35岁,在美国出生并居住14年以上的美国公民都可以竞选总统。

选举人法

美国大选不是直选(即直接选举),而是间接选举。全国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基本按照人口比例分配选举人票(目前是538张),谁在哪个州赢得简单多数选票就赢得该州全部选举人票。最后,获得半数选举人票(目前是270张)就当选总统。

1、两党制形成原因:美国大选不是直选(即直接选举),而是间接选举。全国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基本按照人口比例分配选举人票(目前是538张),谁在哪个州赢得简单多数选票就赢得该州全部选举人票。最后,获得半数选举人票(目前是270张)就当选总统。政党为了在总统大选中获得一个州的多数必须集中力量对付敌对党,力量越大,获胜的机会就越大,普通的小党根本就没有机会赢得胜利,因此,最终只能形成两个政党。

2、两党制形成的过程:

3、两党制形成的特点及作用:

特点: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美国的政治选举非常频繁,都受民主党和共和党操纵。作用:两党相互竞争,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轮流执政,这样保证无论哪个党都无法专权;有利于政策的及时调整;有利于权力的监督等等,所以两党制体现了美国分权制衡原则,完善了美国的联邦共和制。

本质:无论由哪个政党执政,他们都代表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课后练习

解析与探究概要

1. 反映了美国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制的政体特点。英国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而美国总统与内阁不对议会负责。英国

由内阁协调首相与议会的关系,而美国总统收到议会的制约。

2. 两党制是美国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强化了竞争,迫使两党不断调整对策适应民众与社会需求;同时也迫使其不断选出杰出人才,从而推动政治的清明、有效。但两党制也不可避免造成两党竞争、互相诽谤等弊端。

自我测评解答

1. 松散的州际联盟无法适应美国对内对外发展需要的情况下,美国开国元勋们采纳了元首制。

2. 美国宪法中的分权和制衡原则是指把政治权力进行分割同时使相对独立的各部分又互相制约的一种形式。

3. 相同:都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最高长官

异: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是虚位元首,而美国总统则掌握行政权并制约议会和最高法院。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确立了立宪政体。了解法国共和制度的初步建立、曲折过程和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发展线索,理解各个阶段的突出特征和颇具特色的共和政治制度。了解德意志统一前的分裂状况及对社会发展的阻碍、德意志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德意志帝国时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局限性,加深对德意志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特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

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体制的确立。

教学难点:

法国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德国体制的发展历程。

课时安排:1课时

导语:18世纪末法国爆发革命,由此开辟了欧洲大陆的政治变革时代。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曲折发展,到19世纪后期,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纷纷确立了立宪政体。法国建立了稳定的共和政体,德国也建立了联邦制的君主立宪政体。

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

1、背景:

(1)17、18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法国君主制下原有的三级会议长期停开。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宣称“朕即国家”,实行专制。

(2)法国启蒙运动中涌现出一批卓越的启蒙思想家,他们批判专制和特权,宣扬自由和平等地,提倡法治、人民主权和三权分立。如伏尔泰、孟德思鸠和卢梭。

在启蒙运动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下,法国于1789年爆发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各和国。此后,法国政局不断震荡,政体反复变换。

2、政体转换

(拿破仑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岛的小贵族家庭,身材矮小,却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 1793年土伦战役中,他率领法国军队以少胜多,只用了三天就打败了反法同盟军,他被从不起眼的上尉破格提升为少将。1795年他镇压了王党的叛乱,被任命为巴黎卫戍司令。 1796年他翻越阿尔卑斯山,征服了意大利成为欧洲人所共知的英雄,时年才27岁。1799年,拿破仑通过政变上台,1804年称帝。在1804——1813年期间,拿破仑率领法军曾经多次打败欧洲各国组成的反法同盟。1813年的莱比锡之战,拿破仑战败,1814年被迫退位,囚禁在地中海的厄尔巴岛1815年2月,拿破仑偷渡回国,受到热烈欢迎,重登帝位。英、俄、普、奥等国立即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在滑铁卢打败了拿破仑。拿破仑第二次退位,1821年死于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

历史: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案)岳麓版必修1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学习目标: 1.爱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它们有何表现? 2.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城邦的内涵,表现发展如何? 3.城邦的主要特征,其政治体制分类及主要特点 认识: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 .希腊文明属于与内陆文明或大河文明不同的海洋文明 3.古希腊的地理版图破碎,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领土广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古希腊的多元政治的形成与此有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文明产生的标志是国家组织、城市、金属工具和文字的出现。中华文明产生的源头是夏商周文明,而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其后是“黑暗时代”,随后是古典文明时期。那么古希腊早期的爱琴文明怎样,它的城邦制度又如何?这种制度与希腊文明又有何关系?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些内容 讲授新课: 一.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居民 1.自然地理环境 A范围: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诸岛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带, 构成“爱琴海世界” B 特征:希腊半岛——多山少大河、平原,土地贫瘠,发展农业条件较差。内陆因山脉阻隔,交通不便;东部沿海地带----海岸曲折,多良港,有利于发展航

海贸易事业。小亚细亚沿海地带——土地肥沃,海岸曲折,多良港,岛屿众多,自然条件极为优越爱琴诸岛——特别是克里特岛,处于西亚、北非和南欧的中心,海上交通方便,是古代地中海交往的桥梁 2.居民 A前4000年后,一批小亚细亚移民与希腊半岛、克里特岛和其他岛屿的原有居民融和。形成:皮拉斯古人、卡里亚人、勒勒吉人,他们创造了爱琴海世界的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 B前2500年左右,一支阿卡亚人从多瑙河流域迁入 C前12世纪前后,大批操希腊语的印欧人迁入定居,有爱奥尼亚人、伊奥利亚人、多利亚人 二.爱琴文明 1.爱琴文明 A古希腊文明的开端 B内涵:是爱琴海地区早期奴隶制城邦文明(即青铜文明) C代表: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2.克里特文明(爱琴文明前期) 早期:A 时间:前2000年——前1700年B特征:产生了君主制国家 出现王宫建筑群和象形文字 全盛时期: A时间:前1700年——前1400年 B特征:犁耕出现;手工业分工精细, 青铜器、陶器、金银器制造技术进步,造船业和航海业发达;出现先行文字B;米诺斯王宫 毁灭:前1400年,被麦锡尼人占领 2. 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后期) 内涵:指南希腊的迈锡尼、太林斯、派罗斯等早期奴隶制城邦文明,因以迈锡尼为代表,故称“迈锡尼文明” 发展阶段: A形成:前16世纪上半叶,阿卡亚人创造的,宫殿、城堡、“坑墓” B全盛:前1400年前后,君主国兴起,出现王宫、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刻有线形文字的泥版文书(实物:迈锡尼狮子门)

高中历史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案 岳麓版必修1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爱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它们有何表现?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城邦的内涵,表现发展如何?城邦的主要特征,其政治体制分类及主要特点 2.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希腊文明属于与内陆文明或大河文明不同的海洋文明,古希腊的地理版图破碎,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领土广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古希腊的多元政治的形成与此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爱琴文明的发现与成就。结合第8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讨论古希腊罗马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差异及影响、利弊。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古代希腊罗马的辉煌文化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遗产,认识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古代文明各有千秋,都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各有利弊。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文明产生的标志是国家组织、城市、金属工具和文字的出现。中华文明产生的源头是夏商周文明,而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其后是“黑暗时代”,随后是古典文明时期。那么古希腊早期的爱琴文明怎样,它的城邦制度又如何?这种制度与希腊文明又有何关系?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些内容 讲授新课: 一. 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居民 1.自然地理环境 A范围: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诸岛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带,构成“爱琴海世界” B 特征:希腊半岛——多山少大河、平原,土地贫瘠,发展农业条件较差。内陆因山脉阻隔,交通不便;东部沿海地带----海岸曲折,多良港,有利于发展航海贸易事业。小亚细亚沿海地带——土地肥沃,海岸曲折,多良港,岛屿众多,自然条件极为优越爱琴诸岛——特别是克里特岛,处于西亚、北非和南欧的中心,海上交通方便,是古代地中海交往的桥梁 2.居民 A前4000年后,一批小亚细亚移民与希腊半岛、克里特岛和其他岛屿的原有居民融和。形成:皮拉斯古人、卡里亚人、勒勒吉人,他们创造了爱琴海世界的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B前2500年左右,一支阿卡亚人从多瑙河流域迁入 C前12世纪前后,大批操希腊语的印欧人迁入定居,有爱奥尼亚人、伊奥利亚人、多利亚人 二. 爱琴文明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教案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案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爱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它们有何表现?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城邦的内涵,表现发展如何?城邦的主要特征,其政治体制分类及主要特点 2.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希腊文明属于与内陆文明或大河文明不同的海洋文明,古希腊的地理版图破碎,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领土广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古希腊的多元政治的形成与此有关。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爱琴文明的发现与成就。结合第8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讨论古希腊罗马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差异及影响、利弊。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古代希腊罗马的辉煌文化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遗产,认识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古代文明各有千秋,都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各有利弊。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1:我们知道文明产生的标志是国家组织、城市、金属工具和文字的出现。中华文明产生的源头是夏商周文明,而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其后是“黑暗时代”,随后是古典文明时期。那么古希腊早期的爱琴文明怎样,它的城邦制度又如何?这种制度与希腊文明又有何关系?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些内容。导入2:有哪些同学看过《特洛伊战争》这一部电影?影片中所反映的时代与人物就出现在古希腊,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琴海,共同了解西方文明的起源。 教学策略: 把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与第8课《思考古代政治制度的异同》结合起来讲。 一. 介绍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居民 1. 自然地理环境 A范围: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诸岛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带,构成“爱琴海世界” B 特征:希腊半岛——多山少大河、平原,土地贫瘠,发展农业条件较差。内陆因山脉阻隔,交通不便;东部沿海地带----海岸曲折,多良港,有利于发展航海贸易事业。 小亚细亚沿海地带——土地肥沃,海岸曲折,多良港,岛屿众多,自然条件极为优越 爱琴诸岛——特别是克里特岛,处于西亚、北非和南欧的中心,海上交通方便,是古代地中海交往的桥梁 2.居民 A前4000年后,一批小亚细亚移民与希腊半岛、克里特岛和其他岛屿的原有居民融和。形成:皮拉斯古人、卡里亚人、勒勒吉人,他们创造了爱琴海世界的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 B前2500年左右,一支阿卡亚人从多瑙河流域迁入 C前12世纪前后,大批操希腊语的印欧人迁入定居,有爱奥尼亚人、伊奥利亚人、多利亚人 二. 爱琴文明的发现及美丽传说(中间播放8分钟影片《特洛伊》) 爱琴文明的发现:爱琴文明有三个文明系统:克里特文明(Crete)、基克拉底斯(一个群岛,包括罗德岛、米罗岛等,著名的米罗的维纳斯即发掘于此)文明和希腊底文明。这三个文明系统各有三个发展阶段,只是基克拉底斯文明的第三个阶段被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Mycenae)文明所涵盖。希腊底文明发展到中期和后期,我们又叫它"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是一个城市,这个文明就以它为代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荷马史诗》是以迈锡尼的国王阿加门农(Agamemnon)远征特诺伊为主线的,迈锡尼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特洛伊战争是公元前1192-1183这十年间打的,克里特岛的覆灭大概是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某一天。克里特岛上的文明是谁创造出来的呢?他们不是现在所说的希腊文明的创造者,而是被希腊文明的创造者所灭掉的一群人。我们还不能确切的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因为他们的文字到现在还没有被识别出来。在克里特岛上发现过文字,我们称之为克里特文字A和克里特文字B。克里特文字B已经被识别出来了,它是由移民多米克人带到这里来的。多米克人是属印欧语系的游牧部落,他们从远方的高原迁来,把当时爱琴海诸岛上相当发达的文明灭掉了,从此,在希腊的历史上出现了长达400年的黑暗时代(公元前1200或1250年-前800年)。这是一个特别的时代,直到130年前(1870年)人们才开始重新认识它。事实上,正是被希腊毁灭的这个文明演奏了当时最伟大的史诗。 荷马并不是历史的见证人,他是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写公元前1192-1183年发生的故事。但是,凭着广博的见闻、长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精品教案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本课的地位十分特殊,贯穿着两条基本线索:其一,在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希腊文明处于源头阶段,有许多创新性的发展,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其二,从全球观的角度看,东西方在文明源头虽然有许多相似点,但最终选择了不同的政治发展道路。 本课分三目讲述希腊文明的发展。第一目,通过学习爱琴文明介绍了希腊文明的开端;第二目,讲述了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发展的各方面影响。第三目,具体介绍了古希腊的城邦政体类型及公民政治。 (二)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爱琴文明的组成部分,希腊自然环境,城邦的概念和特点,公民的概念,古希腊城邦的五种政体。 理解:克利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的表现及异同,希腊自然环境对希腊城邦文明的影响,分析希腊五种政体的特点及希腊公民政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双层导入,让学生课前就对希腊文明有一个立体的认识;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补充单调文字材料的不足。 让学生讨论分析地理环境对希腊的影响; 利用表格,学生阅读材料、归纳、对比等方式比较克里特、迈锡尼文明的异同,五种政体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制度的影响,同时也了解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生绝非仅仅有地理环境的因素,还有许多方面的原因; 在古希腊出现了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政体形式,这也是希腊文明对人类政治制度的一大贡献。 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爱琴文明的组成,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影响 难点:理解不同城邦政体的差异及对公民政治的意义 二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演示法、读书指导法图示教学法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师:好了,现在开始上课。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组图片,第一幅是希腊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他提出的数是万物的本源的命题可以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开山之祖,对后世的柏拉图和黑格尔都有着影响,下一幅图是苏格拉底,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 师:这一幅图是掷铁饼者塑造了一位青春健美的运动员形象,表现出了人体积聚的爆发力,感觉铁饼马上就要被掷出。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课标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爱琴文明是古代希腊文明的摇篮。 知道爱琴文明的基本内容,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与希腊城邦兴起和发展的关系。 归纳希腊城邦政体形式,概括主要特征,培养概括、提炼问题的能力。 把中国春秋战国与希腊城邦比较,分析两者的特征及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识读《爱琴文明》、《古希腊城邦分布》图,了解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城邦产生与发展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希腊公民政治的前提是小国寡民,认识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希腊城邦民主制度是希腊文明的重要内容,辉煌灿烂的希腊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古希腊城邦的兴起和城邦政体 俄国历史学者弗罗洛夫认为:“古希腊社会的全部历史过程就是城邦的历史过程”。城邦的兴起是民主政治产生的重要前提,古希腊城邦政体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难点:城邦的特征及对公民政治的分析 公民政治是希腊城邦的共同特点,这个概念很抽象,不易理解,因而是本课的难点。

四、知识链接: 1 2城邦的发展:早期海外殖民。教材只从地理环境的角度说明早期殖民的有利条件。关于希腊早期海外殖民的原因,教师可适当补充以下因素:人口增长造成的土地压力、粮食紧张和政治动荡等,而最主要的还是商贸的需求,需要获得金、银、粮食等。海外殖民的影响可由学生阅读教材正文提炼概括,教师需说明希腊早期殖民与近代初期欧洲殖民扩张的不同,城邦与殖民地新建城邦是母邦与子邦的关系,双方政治经济贸易联系十分密切。 3.希腊城邦政体类型表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二单元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课标要求】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学习方法】比较法、概括法。 【自主学习】填写成长资源第20-21页自主研读部分。 【阅读思考】1、回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什么? 2. 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有何不同? 3. 什么是城邦?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 古希腊城邦政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古希腊城邦政体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合作探究】1. 讨论:结合教材第21页的地图,试分析造成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不同特点的原因。 2. 讨论:古希腊城邦在政治、经济、对外关系、文化上的突出特点分别是什么?结合教材第22页的“知识链接”,试分析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3. 古希腊海外殖民扩张原因及结果如何? 4. 讨论:结合教材第22页的“知识链接”,试分析造成东西方不同政体的原因。 5. .应如何评价古希腊城邦的公民政治? 【线索勾勒】

【自我检测】 1、下列关于爱琴文明的叙述,哪一项不符合史实() A.爱琴文明是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B.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开端C.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D.爱琴文明历时已久,经久不息2、迈锡尼文明与克里特文明的不同之处是() A.是君主制国家B.有线形文字C.有王宫建筑D.好战尚武 3、以下政体中,不属于希腊政体类型的是() A.民主制B.贵族制C.君主制D.君主立宪制 4、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指()A.全体国民B.全体成年国民 C.所有的成年男子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 5、公元前8世纪,希腊本土开始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其中最重要的是() A.斯巴达和雅典B.斯巴达和马其顿C.雅典和波斯D.波斯和马其顿6、下列对古代希腊城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公元前8—6世纪希腊城邦发展起来B.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C.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D.希腊各城邦均隶属斯巴达 7、下列关于古代希腊城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民主政治有了高度发展B.其实质是奴隶主的民主 C.有利于希腊文化的发展D.是迄今为止最完美的民主典范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 ——黑格尔《历史哲学》材料二海也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者也。陆居者以怀土之故,而种种之系累生焉。试一观海,忽觉超然万累之表,而行为思想,皆得无限自由。彼航海者,其所求固在利也。然求之之始,却不可不先置利害于度外,以性命财产为孤注,冒万险而一掷之。故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来濒海之民,所以比于陆居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请回答:(1)黑格尔与梁启超在分析沿海与内陆居民精神气质时,有何相同认识? (2)结合古希腊与古代中国,分析二人的说法是否合理?如何认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学习目标】了解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的特点;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自主学习】 一、爱琴文明 1、爱琴文明是指分布于及文明,包括与。 时间:产生,消亡。 政体: 2、克里特文明:标志: 消失原因: 时间:产生,消亡 3、迈锡尼文明:政体: 标志: 消失原因: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地图及小字内容,找出两种文明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二、黑暗时代 1、时间: 2、特点: 三、古希腊城邦时代 时间: 1、城邦的形成定义: 主体: 2、城邦的殖民活动 (1)原因(地理环境): (2)影响:地域的扩大不仅,而且促进了 ,使希腊人打开了眼界,从吸收了字母文字、建筑、冶金、铸币等先进文化成果,为创造自己的独特文明奠定了牢固基础。 3、城邦政体 (1)城邦特征: (2)城邦公民的定义: (3)政体类型:,其中最流行的是和(4)公民政治的意义:使城邦公民,为后世提供 。 【线索勾勒】

【自我检测】 1、下列关于爱琴文明的叙述,哪一项不符合史实( ) A .爱琴文明是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 B .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开端 C .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D .爱琴文明历时已久,经久不息 2、迈锡尼文明与克里特文明的不同之处是( ) A .是君主制国家 B .有线形文字 C .有王宫建筑 D .好战尚武 3、以下政体中,不属于希腊政体类型的是( ) A .民主制 B .贵族制 C .君主制 D .君主立宪制 4、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指( ) A .全体国民 B .全体成年国民 C .所有的成年男子 D .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 5、公元前8世纪,希腊本土开始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其中最重要的是( ) A .斯巴达和雅典 B .斯巴达和马其顿 C .雅典和波斯 D .波斯和马其顿 6、下列对古代希腊城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公元前8—6世纪希腊城邦发展起来 B .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 C .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D .希腊各城邦均隶属斯巴达 7、下列关于古代希腊城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民主政治有了高度发展 B .其实质是奴隶主的民主 C .有利于希腊文化的发展 D .是迄今为止最完美的民主典范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 ——黑格尔《历史哲学》 材料二 海也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者也。陆居者以怀土之故,而种种之系累生焉。试一观海,忽觉超然万累之表,而行为思想,皆得无限自由。彼航海者,其所求固在利也。然求之之始,却不可不先置利害于度外,以性命财产为孤注,冒万险而一掷之。故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来濒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5课古希腊爱琴文明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爱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他们有何表现;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城邦的内涵,表现发展;城邦的主要特征、政治体制分类及其主要特点;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过程与方法:教师提供图片,分析总结历史知识,提高对历史信息的提炼能力;比较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的共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古代希腊罗马的辉煌文化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遗产,认识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古代文明各有千秋,都为文类文明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各有弊端。 二、重难点 重点:爱琴文明、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特征和整体类型 难点:希腊民主政治的特征、实质和作用 导入: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一届,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这是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是希腊众神的家园,它的神话传说中的许多人物如雅典娜、宙斯、海神波赛东、人类的救星普洛米休斯等常常出现在我们文字与言语里面。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就发生在这片土地上。传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王后海伦,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发动了历时十年的特洛伊战争。 师:史家有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希腊文明在人类历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而爱琴文明则是希腊文明的开端。(展示古希腊地图:古希腊大致以今天的希腊半岛为中心,希腊半岛是巴尔干半岛的一部分,它的南部又形成另一个半岛——伯罗奔尼撒半岛;另外还包括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爱奥尼亚群岛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殖民地。希腊文明有其特别之处,它是海洋文明,它的发展与繁盛都与海洋密不可分。它最初的源头就是爱琴文明。) 一、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师:爱琴文明的发现,是欧洲近代考古学上的一项巨大成就,那么什么是爱琴文明呢?爱琴文明是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了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首先,我们先来了解克里特文明。“有个地方叫克里特,在酒绿色的海中央,美丽又富裕,四面是汪洋,那里居民稠密,有数不清的数量,九十个城市林立在岛上。”这是荷马史诗中的歌咏,他赞美的这个繁华的地方就是位于地中海西部的克里特岛,请同学们先阅读一下书找出克里特文明产生灭亡的时间和特点或出现的标志。(表格,板书)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这幅米诺斯宫复原图,传说中米诺斯宫是米诺斯国王建造的,建筑结构复杂,里面的道路纵横曲折,有数不清的宫殿,像迷宫一样,陌生人进去之后就出不来了,只好饥渴而死或被饲养在宫中的怪物米诺牛吃掉。同学们也可以看一下小字部分关于米诺斯宫的详细介绍。 师:下面让我们继续看书中的文字找出迈锡尼文明产生和灭亡的时间还有它的特点,一会提问,下面老师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卫城,卫城就是设防的居民点,刚开始只有防御功能,后来逐渐才成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书中的图迈锡尼狮门上的石雕,这是迈锡尼王宫入口处的石雕,下面是一个大门,沿用克里特时期的倒锥形,采用巨石,十分的坚固,是一个防御工事,高2.9米,两旁的巨石十分沉重,但狮子雕像则又薄又轻,防止压断下面的大门横梁,可见当时高超的建筑工艺。

2021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习题 岳麓版必修1

2021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习题岳 麓版必修1 新提升·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关于下列历史现象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 A.爱琴文明→西方文明→古希腊文明 B.爱琴文明→古希腊文明→西方文明 C.西方文明→爱琴文明→古希腊文明 D.古希腊文明→爱琴文明→西方文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而古希腊文明又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答案】 B 2.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 ) 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 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解析】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而周代则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A、C、D三项说法错误。 【答案】 B 3.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古希腊人较早的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形成条件的理解。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希腊属于海洋文明,商品经济发达,人们眼界开阔,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 C 4.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意即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就不同的风土人情,那么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影响最大的是( ) A.君主制的盛行 B.小国寡民 C.公民政治的盛行 D.民主制的流行 【解析】古希腊多山少地的地理环境将其分割成众多的小国寡民的城邦,这使得各城邦能实行直接公民选举的民主制度,从而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但公民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群体,妇女、儿童和广大奴隶不在此列,因此公民政治是希腊少数人的民主。故C符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案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课标: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爱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它们有何表现?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城邦的内涵,表现发展如何?城邦的主要特征,其政治体制分类及主要特点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希腊文明属于与内陆文明或大河文明不同的海洋文明,古希腊的地理版图破碎,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领土广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古希腊的多元政治的形成与此有关。 过程与方法: 问题探究,通过问题层层展开,学生合作参与课堂讨论,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影响;利用表格,学生阅读材料,归纳、比较五种政体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古代希腊罗马的辉煌文化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遗产,认识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古代文明各有千秋,都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各有利弊。 教学重点: 古希腊文明的组成,地理环境与城邦形成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希腊城邦不同政体的差异及对公民政治的分析。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文明产生的标志是国家组织、城市、金属工具和文字的出现。中华文明产生的源头是夏商周文明,而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有史家有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其后是“黑暗时代”,随后是古典文明时期。那么古希腊早期的爱琴文明怎样,它的城邦制度又如何?这种制度与希腊文明又有何关系?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些内容 讲授新课: 一. 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居民 1.自然地理环境 A范围: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诸岛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带, 构成“爱琴海世界” B特征:希腊半岛——多山少大河、平原,土地贫瘠,发展农业条件较差。内陆因山脉阻隔,交通不便;东部沿海地带----海岸曲折,多良港,有利于发展航海贸易事业。小亚细亚沿海地带——土地肥沃,海岸曲折,多良港,岛屿众多,自然条件极为优越爱琴诸岛——特别是克里特岛,处于西亚、北非和南欧的中心,海上交通方便,是古代地中海交往的桥梁

2019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 1.“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她”指的是( ) A.古中国 B.古希腊 C.古印度 D.古埃及 解析:B 古代希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故选B。 2.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B.人文素质的巨大差异

C.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 D.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 解析:D 古代中国春秋战国之后逐渐形成中央集权制度,而古希腊却形成较为民主的公民政治,地理环境是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造成二者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活动形式的不同,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2017·湖南长沙期中)某历史探究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据此推断,该研究课题可能是( )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C.古希腊城邦制度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D.古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解析:B 从材料信息看,几篇文章分别从地理、城邦制度、社会环境等角度论证了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故选B项。 4.公元前480年左右,雅典有公民2.5万~3万人,面积只有北京市的七分之一。雅典城邦的这一特点为下列哪项提供了有利条件( ) A.城邦小国寡民 B.公民参政素质较高 C.公民珍视个人自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