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角函数章末教案

三角函数章末教案

三角函数章末教案
三角函数章末教案

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案

教师: 刘娇 学生: 日期: 星期: 时段:

课 题 《三角函数》章末复习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与 考点分析 1.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理解三角函数线; 2.掌握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其变换;

教学重点 难点

1.三角函数的性质; 2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

教学过程

一、 本章知识框图

二、重点知识复习

1、(1)任意角:按旋转方向可分为正角、负角、零角;按终边所在位置可分为象限角、轴角。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角的集合可表示为:S={β|β=α+2k π,k ∈Z }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三角函数线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任意角与弧度制,单位圆 诱导公式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2)弧度制

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用符号rad 表示如果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角α所对的弧的长为l ,那么角α的弧度数是r l =

α,该扇形面积lr r S 2

1212

==α `

185730.571801,180********

=≈??

? ??====ππ

ππrad rad rad

rad 反过来

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三角函数线

设()y x P ,为角α终边上任一点,点()y x P ,到原点的距离为22y x r +=

,则角α正弦、余弦、正切值分别为:

x

y

r x r y ===

αααtan ,cos ,sin , 当1=r 时也就是点P 落在单位圆上时,角α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分别为:x

y

x y ===αααtan ,cos ,sin , 各三角函数值均与点P 位置无关,符号可由点P 坐标确定。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αα

α

ααtan cos sin ,

1cos sin 2

2

==+ 及其变形公式αααααcos tan sin ,cos 1sin 2=-±=也常用到。、 三角函数正负:

角度 o 0 o 30 o 45 o 60 o 90 o 180 o 360

弧度

x sin

x cos

x tan

3、诱导公式一到四为α+2k π ,-α,π±α的三角函数值,易用口诀: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诱导公式五、六为

απ

±2

的三角函数值,易用口诀:函数名改变,符号看象限;

4、三角函数图象及其性质

熟记正弦曲线、余弦曲线一周期内的图象及五点作图法,熟记正切曲线一周期内的图象,

可由x y sin =的图像和性质研究形如()?ω+=x A y sin 的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例如求单调区间、对称轴、周期等。

正弦函数 余弦函数 正切函数 函数解析式 图像

定义域 值域 单调性 奇偶性 周期性 对称性

5函数()?ω+=x A y sin 的图像

法一:可由x y sin =的图像沿x 轴平移?个单位,得到()?+=x y sin 的图像,然后横坐标伸长或缩短为原来的

ω

1

倍,得到()?ω+=x y sin 的图像,然后纵坐标伸长或缩短为原来的A 倍,得到()?ω+=x A y sin 的

图像。

法二:可由x y sin =的图像横坐标伸长或缩短为原来的

ω

1

倍,,得到x y ωsin =的图像,然后沿x 轴平移

ω

?

个单位,得到()?ω+=x y sin 的图像,然后纵坐标伸长或缩短为原来的A 倍,得到()?ω+=x A y sin 的图像。 注意ω、?对()?ω+=x A y sin 的图像的影响 6函数()?ω+=x A y sin 的性质

定义域: 值域: 单调性: 周期性:

对称性:

总结:1.三角函数的定义;

2.诱导公式;

3.三角函数的关系与转换;

4. 三角函数的性质;

作业:1.复习; 2 完成习题。

教学反思

学生归纳总结:

这堂课你掌握了什么?

答:

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

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非常好○好○一般○需要优化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非常好○好○一般○需要优化

教师签字:

教务主任签字:___________

龙文教育教务处

第28章_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课题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2、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认识正弦(sinA)概念,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难点: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操场里有一个旗杆,老师让小明去测量旗杆高度。(演示学校操场上的国旗图片) 小明站在离旗杆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4度,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 你想知道小明怎样算出的吗?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方法可以测 算出旗杆的大致高度; 实际上我们还可以象小明那样通过测量一些角的度数和一些线 段的长度,来测算出旗杆的高度。 这就是我们本章即将探讨和学习的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来测算物体长度或高度的方法。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中的第一种:锐角的正弦 (二)实践探索 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灌溉。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o,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分析: 问题转化为,在Rt△ABC中,∠C=90o,∠A=30o,BC=35m,求AB 根据“再直角三角形中,30o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 34 1米 10米 ?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第1课时1.1任意角教案苏教版必修4

第1课时§1.1 任意角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推广角的概念,引入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象限角、坐标轴上的角的概念;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 2.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理解任意角的概念,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角)的表示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考虑问题要细致,说理要明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运动变化观点,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1)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2)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通过周期运动的实例引人三角函数.让学生对本章有一个初步印象. 【学生活动】初中我们已给角下了定义.我们把“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α.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的图形(先后用教具和多媒体给学生演示:逆时针转动形成角,顺时针转动而成角,转几圈也形成角,为推广角的概念做好准备). 讲解新课: 1.角的概念的推广 ⑴“旋转”形成角 一条射线OA绕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形成角α.____ _叫做角α的始边,______叫做角α的终边,_____叫做角α的顶点. ⑵.“正角”与“负角”“0角” 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正角,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负角,如图,以OA为始边的角α=210°,β=-150°,γ=660°,

并把这个角叫 ⑶意义 用“旋转”定义角之后,角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1角有正负之分2角可以任意大 3可以为零角 2.“象限角及轴线角”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角的顶点重合于___________,角的始边重合于_______,这样一来,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则此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称之为________) 3.终边相同的角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30, 390,330角 ⑴观察:390,330角,它们的终边都与________角的终边相同 ⑵探究: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一个0到360的角与) (Z k k∈个周角的和: 390=______+____360330=______+_____360 ⑶结论:所有与终边相同的角连同在内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 {__________ = =β β S 例题分析: 例1、在0到360度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断它是哪个象限的角 (1)120(2)640(3)95012' -??-? 例2、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S,并把S中在360~720 -??间的角写出来:(1)60?(2)21 -?(3)36314 ?'。

高中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教案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 的定义,根据定义探讨出三角函数值在各个象限的符号,掌握同一个角的不同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应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3、情感目标: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2、教学难点:从函数角度理解三角函数。 3、教学关键: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教学形式:讲练结合法 四、课时计划:2节课 五、教具:圆规、尺子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锐角三角函数,知道他们都是以锐角为自变量,以比值 为函数值的函数,你能用直角坐标系中的终边上点的坐标来表示锐角 三角函数吗? 设锐角α的顶点与原点O 重合,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它 的终边在第一象限,在α的终边上任取一点P (a,b ),它与原点的距离 r=22b a +>0.根据初中学过的三角函数定义,我们有αsin =r b , r a αcos =

a b αtan =,取r=1,则a b tan αa,cos αb,αsin ===,引入单位圆概念。 (二)新课 1、设α是以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P (x,y ),那么: (1) y 叫做α的正弦,记作αsin , 即y αsin =; (2) x 叫做α的余弦,记作αcos ,即x αcos =; (3) x y 叫做α的正切,记作αtan ,即x y αtan =)0(≠x . 注:用单位圆定义的好处就在于r=1,点的横坐标表示余弦值,纵坐标 表示正弦值。 2、根据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得到三种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通过观察发现:第一象限全为正,第二象限只有正弦为正,第三象限只有正切为正,第四象限只有余弦为正。总结出一条法则: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以方便记忆。 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推出:1cos sin 22=+αα,根据三角函数定义,当)(2z k k ∈+≠π πα时,有αα αtan cos sin =。这就是说同一个角α的正弦、余弦的平方和等于1,商等于角α的正切。 4、例题 例1求 3 5π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解:在直角坐标系中,作3π5=∠AOB ,易知AOB ∠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 坐标为)2 3,21 (-,所以

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单元要点分析 内容简介 本章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学习正弦、余弦和正切等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二节主要研究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第一节内容是第二节的基础,第二节是第一节的应用,并对第一节的学习有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等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 本章属于三角学中的最基础的部分内容,而高中阶段的三角内容是三角学的主体部分,无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思考问题的方法上看,前一部分都是后一部分的重要基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认识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即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tanA),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2)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会求它的对应的锐角. (3)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4)能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与边角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贯彻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找出规律,再运用这些规律于实际生活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直角三角形的解法,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也很重要,?应该牢牢记住. (2)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并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2.难点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2)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在本章,学生首次接触到以角度为自变量的三角函数,初学者不易理解.?讲课时应注意,只有让学生正确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掌握直角三角形边与角之间的关系,才能运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故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过程.三角函数的应用尽量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减少单纯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2.在呈现方式上,突出实践性与研究性,三角函数的意义要通过问题经出,?再加以探索认识. 3.对实际问题,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4.适度增加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习题,减少机械操作性习题,?增加探索性问题的比重.课时安排 本章共分9课时. 28.1 锐角三角函数4课时 28.2 解直角三角形4课时 小结1课时 28.1 锐角三角函数 内容简介 本节先研究正弦函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通过两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感受到不管直角三角形大小,只要角度不变,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与斜边的比分别都是常数,这为引出正弦函数的概念作好铺垫.这样引出正弦函数的概念,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函数的思想,由于教科书比较详细地讨论了正弦函数的概念,因此对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概念的讨论采用了直接给出的方式,具体的讨论由学生类比着正弦函数自己完

三角函数教案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知识点 一. 正弦函数: 1. 正弦函数的图象: 2. 定义域为;值域为 . (1) 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大值1; (2) 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小值1-. 3. 单调性: 在闭区间上都是增函数,其值从1-增大到1; 在闭区间上都是减函数,其值从1减小到1-. 4. 奇偶性: . 5. 周期性:最小正周期是,周期是 . 6. 对称性:对称轴是___________,对称中心是__________.

1. 余弦函数的图象: 2. 定义域为 .值域为 . (1) 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大值1; (2) 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小值1-. 3. 单调性: 在闭区间上都是增函数,其值从1-增加到1;在闭区间上都是减函数,其值从1减小到1-. 4. 奇偶性: . 5. 周期性:最小正周期是,周期是 . 6. 对称性:对称轴是___________,对称中心是__________.

1.正切函数的图象 (1) 将正切函数tan y x =在区间 (, )2 2 ππ -上的图象向左、右扩展,就可以得到正切函数 tan ,,,2 y x x x k k π π=∈≠ +∈R Z ()的图象,我们把它叫做正切曲线.正切曲线是由被互相平行的直线x = ________()k ∈Z 所隔开的无数多支曲线组成的.这些平行直线x =________()k ∈Z 叫做正切曲线各支的________. (2) 结合正切曲线的特征,类比正弦、余弦函数的“五点法”作图,也可用三点两线作图法作出正切函数 tan y x =在一个单调区间 (,)22ππ-上的简图.其中,三点为(,1)4π--、()0,0、(,1)4π,两线为2x π-=、2 x π =. 画 图时,注意图象不能与直线 相交. 2. 定义域为__________;值域为__________. 3. 单调性:在区间__________内,函数单调递增. 4. 奇偶性:由诱导公式tan()tan x x -=-,可得正切函数具备________. 5. 周期性:最小正周期是________;周期是 6. 对称性:对称轴是________,对称中心是________.

省优秀课一等奖: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正弦、余弦、正切概念;能较正确地用siaA 、cosA 、tan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熟记功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 二.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美的认识。 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正弦,余弦,正切概念 2.教学难点: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aA 、cosA 、tanA 表示正弦,余弦,正切 教学程序: 一.探究活动 1.课本引入问题,再结合特殊角30°、45°、60°的直角三角形探究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归纳三角函数定义。 siaA= 斜边的对边A ∠,cosA=斜边的邻边A ∠,tanA=的邻边 的对边 A A ∠∠ 3例1.求如图所示的Rt ⊿ABC 中的siaA,cosA,tanA 的值。 4.学生练习P21练习1,2,3 二.探究活动二 1.让学生画30°45°60°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求sia 30°cos45° tan60°

2. 求下列各式的值 (1)sia 30°+cos30°(2)2sia 45°-21cos30°(3)0 4530cos sia +ta60°-tan30° 三.拓展提高P82例4.(略) 1. 如图在⊿ABC 中,∠A=30°,tanB=2 3 ,AC=23,求AB 四.小结 五.作业课本p85-86 2,3,6,7,8,10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一) 一.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2.难点: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 3.疑点:学生可能不理解在已知的两个元素中,为什么至少有一个是边. 三、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在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 2.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a 、b 、c 、∠A 、∠B 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 (1)边角之间关系 sinA=c a cosA=c b tanA=b a (2)三边之间关系 a 2 + b 2 = c 2 (勾股定理) (3)锐角之间关系∠A+∠B=90°. 以上三点正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通过复习,使学生便于应用. (二) 探究活动 1.我们已掌握Rt △ABC 的边角关系、三边关系、角角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在知道其中的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后,就可求出其余的元素.这样的导语既可以使学生大概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同时又陷入思考,为什么两个已知元素中必有一条边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师在学生思考后,继续引导“为什么两个已知元素中至少有一条边?”让全体学生的思维目标一致,在作出准确回答后,教师请学生概括什么是解直角三角形?(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两个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3.例题评析

第一章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人教A版必修4 第一章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它是用来描述客观世界的周期现象,也,是刻画这种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本章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利工具,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将通过单位圆的性质,归纳、学习三角函数、图象及其基本性质,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周期变化规律问题中的作用。 1. 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范围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 函数 y = Asin(ωx+φ) 的图象;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 本章知识结构如下: 2.本单元教学内容在模块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及应用。

“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和“解三角形”构成高中“三角”知识的主 体。“三角”部分的知识是基础知识和工具性知识,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学习三角函数是对函数模型的丰富、函数概念的深化。 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是高中函数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本单元中,学生将通过实例,学习三角函数及其基本性质,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问题中的作用。 3.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特点 (1) 突出单位圆与三角函数的密切关系,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作用。 (2) 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增强了对三角函数图象的直观性认识。 (3) 重视三角函数的应用,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4) 提供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的空间,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 4.本单元教学内容总体教学目标 (1) 任意角和弧度制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 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1cos sin 22=+x x ,x x x tan cos sin = (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 απ±2,απ± 的正弦、余弦、正切 的诱导公式。 (4)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能画出 x y sin =,x y cos =,x y tan = 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借助图象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2,0[π,正切函数在区间

三角函数教案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教学目标】 (1)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2)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不同的定义方法; (3)了解如何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分别用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表示出来; (4)掌握并能初步运用公式一; (5)树立映射观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公式一). 难点: 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三角函数线的正确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问:锐角O 的正弦、余弦、正切怎样表示? 借助右图直角三角形,复习回顾. 数, 你能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点的坐标来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吗如图,设锐角α的顶点与原点O 重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么它的终边在第一象限.在α的终边上任取一点 (,)P a b ,它与原点的距离0r >.过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 ,则线段OM 的长度为a ,线 段MP 的长度为b .则sin MP b OP r α==; cos OM a OP r α==; tan MP b OM a α==. 思考:对于确定的角α,这三个比值是否会随点P 在α的终边上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呢? 显然,我们可以将点取在使线段OP 的长1r =的 特殊位置上,这样就可以得到用直角坐标系内的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 sin MP b OP α= =; cos OM a OP α==; tan MP b OM a α==. 思考:上述锐角α的三角函数值可以用终边上一点的坐标表示.那么,角的概念推广以后,我们应该如何对初中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修改,以利推广到任意角呢?本节课就研究这个问题――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二、【探究新知】 1.探究:结合上述锐角α的三角函数值的求法,我们应如何求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呢? 显然,我们只需在角的终边上找到一个点,使这个点到原点的距离为1,然后就可以类似锐角求得该角的三角函数值了.所以,我们在此引入单位圆的定义: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称

第一章 三角函数 教学设计

第一章三角函数 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学会在平面内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讨论任意角. 2.能在0o到360o范围内,找出一个与已知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定其为第几象限角. 3.能写出与任一已知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一、自主学习 (预习教材P2~ P5,找出疑惑之处) 体操跳水比赛中有“转体720o”,“翻腾转体两周半”这样的动作名称,720o在这里表示什么? 二、新课导学 ※释疑解难 问题1:在初中我们是如何定义一个角的?角的范围是什么? 问题2:(1)手表慢了5分钟,如何校准,校准后,分针转了几度? (2)手表快了10分钟,如何校准,校准后,分针转了几度? 问题3:任意角的定义(通过类比数的正负,定义角的正负和零角的概念) 问题4:能以同一条射线为始边作出下列角吗? 210o-150o-660o

问题5:上述三个角分别是第几象限角,其中哪些角的终边相同. 问题6:具有相同终边的角彼此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写出与60o角的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吗? ※合作探究 例1:在0o到360o的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分别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650o(2)-150o(3)-990o151 (1)终边落在x轴正半轴上的角的集合如何表示?终边落在x轴上呢?变式训练: (2)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如何表示? 例2:若α与240o角的终边相同 (1)写出终边与α的终边关于直线y=x对称的角β的集合.

(2)判断2 α是第几象限角. 变式训练:若α是第三象限角,则-α, 2α,2α分别是第几象限角. 例3:如图,写出终边落在阴影部分的角的集合(包括边界). 变式训练: (1)第一象限角的范围 (2)第二、四象限角的范围是 ______________. ※ 巩固训练 1.已知A={第一象限角},B={锐角}, C={小于90°的角},那么A 、B 、C 关系是( ) A .B=A ∩C B .B ∪C=C C .A ?C D .A=B=C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内角必是一、二象限内的角 B .第一象限的角必是锐角 C .不相等的角终边一定不同 D . { }Z k k ∈±?=,90360| αα = x

经典三角函数教案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教案2 1 教材分析 1.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教学内容“诱导公式(二)、(三)”是人教版《高中代数》上册第二章§2.6节内容.它既是学生已学习过的三角函数定义、诱导公式(一)等知识的延续和拓展,又是推导诱导公式(四)、(五)的理论依据.是本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节及全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纽带.求三角函数值是三角函数中的重要内容.诱导公式是求三角函数值的基本方法.诱导公式的重要作用是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转化为求0°~90”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体现了数学的数形结合和归纳转化思想方法,反映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思维形式.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 1.2.1 教学重点 诱导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1.2.2 教学难点 相关角终边的几何对称关系及诱导公式结构特征的认识. 2 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依据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2.1 知识目标 1)识记诱导公式. 2)理解和掌握公式的内涵及结构特征,会初步运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的值,并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和证明. 2.2 能力目标 1)通过诱导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归纳能力,领会数学的归纳转化思想方法. 2)通过诱导公式的推导、分析公式的结构特征,使学生体验和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推理思维方式.

3)通过基础训练题组和能力训练题组的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3 情感目标 1)通过诱导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通过归纳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渗透从特殊到一般、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 过程分析 3.1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联想,导入课题 1)提问:三角函数定义、诱导公式(一)及其结构特征. 2)板书:诱导公式(一). sin(k·360°+α)=sinα,cos(k·360°+α)=cosα. tan(k·360°+α)=tanα,cot(k·360°+α)=cotα(k∈Z) 结构特征:①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 ②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转化为求0°~360°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 教学设想通过提问让学生温习、重视已有相关知识,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3)学生练习:试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sin1110°,sin1290°. 教学设想由已有知识导出新的问题,为学习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的火花. 4)介绍单位圆概念后,引导学生观察演示(一)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210°能否用(180°+α)的形式表达(0°<α<90°)?(210°=180°+30°) ②210°与30°角的终边位置关系如何?(互为反向延长线或关于原点对称) ③设210°,30°角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点P,P',则点P与P'的位置关系如何?(关于原点对称) ④设点P(x,y),则点P'的坐标怎样表示?[P'(-x,-y)]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教案全章 (1)

【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正弦、余弦、正切概念;能较正确地用siaA 、cosA 、tan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熟记功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 二.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美的认识。 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正弦,余弦,正切概念 2.教学难点: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aA 、cosA 、tanA 表示正弦,余弦,正切 教学程序: 一.探究活动 1.课本引入问题,再结合特殊角30°、45°、60°的直角三角形探究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归纳三角函数定义。 siaA= 斜边的对边A ∠,cosA=斜边的邻边A ∠,tanA=的邻边 的对边 A A ∠∠ 3例1.求如图所示的Rt ⊿ABC 中的siaA,cosA,tanA 的值。 4.学生练习P21练习1,2,3 二.探究活动二 1.让学生画30°45°60°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求sia 30°cos45° tan60°

2. 求下列各式的值 (1)sia 30°+cos30°(2)2sia 45°-21cos30°(3)0 45 30cos sia +ta60°-tan30° 三.拓展提高P82例4.(略) 1. 如图在⊿ABC 中,∠A=30°,tanB=2 3 ,AC=23,求AB 四.小结 五.作业课本p85-86 2,3,6,7,8,10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一) 一.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2.难点: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 3.疑点:学生可能不理解在已知的两个元素中,为什么至少有一个是边. 三、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在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 2.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a 、b 、c 、∠A 、∠B 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 (1)边角之间关系 sinA= c a cosA=c b tanA=b a (2)三边之间关系 a 2 +b 2 =c 2 (勾股定理)

陕西省西安市高中数学 第一章《三角函数》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4

本章复习与小结(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体系,在整体上有一个初步的认识;(2)加深对任意角、弧度及三角函数的理解;(3)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能利用性质进行解题;(4)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形成较好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三角函数是一种重要的函数,通过整理本章的各知识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系统地认识本章内容,从而对本章内容有全面的认识,上升到更高一个水平;启发学生将本章内容与数学1、数学2的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复习,使同学们对三角函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任何事,养成一种科学的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国争光,为洋浦的开发建设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三角函数定义,以及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难点: 本章内容的系统掌握与灵活运用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师生共同整理本章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角到角的度量,从三角函数的定义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再到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整理本章出现的各种题目,从中理顺它们的关系,将它们适当归类,提炼其中的方法,争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用具:投影仪、三角板 四、教学思路 【知识的初步整合】 【知识的概括与引申】 1.角是由射线的旋转所产生的,那么就有旋转量与旋转方向的问题,所以必须推广到任意正角、负角和零角。为了使弧长公式在形式上变得简单,引进了弧度制,这一度量单位不仅使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得以简化,也为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作好了准备。 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的作用是:已知某任意角的一种三角函数值,就能求出另一种三角函数值。

初中三角函数教案

初中数学 三角函数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 2、如下图,在Rt △ABC 中,∠C 为直角,则∠A 的锐角三角函数为(∠A 可换成∠B): 3 4 5、0°、30°、45°、60°、90°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重要) A 90 B 90∠-?=∠? =∠+∠得由B A 对边 邻边 C A 90 B 90∠-?=∠? =∠+∠得由B A

6、正弦、余弦的增减性: 当0°≤α≤90°时,sin 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s 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7、正切、余切的增减性: 当0°<α<90°时,tan 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t 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1、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已知边和角(两个,其中必有一边)→所有未知的边和角。 依据:①边的关系:222c b a =+;②角的关系:A+B=90°;③边角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注意:尽量避免使用中间数据和除法) 2、应用举例: (1)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俯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 (2)坡面的铅直高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坡度(坡比)。用字母i 表示,即h i l =。坡度一般写成1:m 的形式,如1:5i =等。 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记作α(叫做坡角),那么tan h i l α= =。 3、从某点的指北方向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叫做方位角。如图3,OA 、OB 、OC 、OD 的方向角分别是:45°、135°、225°。 4、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 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叫做方向角。如图4,OA 、OB 、OC 、OD 的方向角分别是:北偏东30°(东北方向) , 南偏东45°(东南方向), 南偏西60°(西南方向), 北偏西60°(西北方向)。 :i h l =h l α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 三角函数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案

第一课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会求角α的各三角函数值; 3.记住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诱导公式(一)。 过程与方法: 1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树立映射观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3通过对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诱导公式一的推导,提高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三角函数就是角度(自变量)与比值(函数值)的一种联系方式 2学习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及其确定方法;三角函数值在各个象限内的符号以及诱导公式一 教学难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一.复习引入 思考:我们已经学过锐角三角函数,知道它们都是以锐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你能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点的坐标来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吗? ——————————————第 1 页(共6页)——————————————

——————————————第 2 页 (共 6页)—————————————— 结论:在Rt △ABC 中,设A 对边为a ,B 对边为b ,C 对边为c ,锐角A 的正弦, 余弦,正切依次为:,,a b a sinA cosA tanA c c b === 锐角三角函数就是以锐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思考1:角推广后,这样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不再适用,我们必须对三角函数重新定义. 你能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点的坐标来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吗? 如图,设锐角α的顶点与原点O 重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 ,那么它的终边在第一象限.在α的终边上任取一点(,)P a b ,它与原点的距离0r =>.过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 ,则线段OM 的长度为a ,线段MP 的长度为b . 则sin MP b OP r α= =; cos OM a OP r α= =; tan MP b OM a α==. 思考2:对于确定的角α,这三个比值是否会随点P 在α的终边上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呢?为什么?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对于确定的角α,三个比值不以点P 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大小. 我们可以将点P 取在使线段OP 的长1r =的特殊位置上,这样就可以得到用直角坐标系内的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 sin MP b OP α==; cos OM a OP α==; tan MP b OM a α==. 单位圆: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称以原点O 为圆心,圆. 上述P 点就是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 锐角α的三角函数可以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表示. 二新课讲授 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结合上述锐角α的三角函数值的求法,我们应如何求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呢? 显然,我们可以利用单位圆来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的定义教案

教 学 设 计 课题:《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教学目标: 1.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和锐角的三角函数的联系和区别; 3.理解角的三角函数值与角终边上点的位置无关; 4.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域; 5.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会求角α的各三角函数值。 教学重点: 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 运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函数值。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三角函数值与角终边上点的位置无关; 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 2. 问题驱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情境1)前面我们学习了角的概念的推广,通过推广,使角动了起来,同时把角的范围也突破了0度和360度的界限,角可为任意大小。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锐角的三角函数。 【问题1】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三角函数是怎样定义的?(学生回答) 二、 新授知识 【目标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是什么? 【情境二】事实上,锐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可以看作是在角的锐角的一边上任取一点,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用直角三角形的边之比来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取的点不同,所构造的三角形的大小也不一样。α的各三角函数值与所构造的三角形的大小有关吗?(无关,由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可以得到。) A C B α sin B C AB α=cos AC AB α=tan BC AC α=α

【情境三】角的概念推广之后,角可以是任意大小,把角放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它的三角函数显然已经达不到要求,必须寻求一种新的方法!前面我跟同学们暗示过:今后在研究任意角的相关时,我们常常把角放在坐标系里进行研究! 【问题2】任意角在坐标系中是如何放置的?(学生回答) 将角的顶点放在原点,始边与x轴正半轴重合。角的终边可能会落在某一象限内,也可能在坐标轴上。出示PPT。我们在角的终边上任取除顶点以外的一点P,则P有一确定的坐标,(x,y),P点到原点的距离也是确定的, >0。在有意义的前提下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三组 比值:y r ,x r ,y x 。由相似三角形可以得到这些比值和取的点的位置 无关,比值只和终边的位置有关! 定义:y r 为α的正弦,sinα=y r ; x r 为α的余弦,cosα=x r ; y x 为α的正切,tanα=y x 。 取以上各比值的倒数,又可相应得到α的另外三个三角函数,即: cscα=1 sinα=r y , secα=1 cosα =r x , cotα=1 tanα =x y 课本上没有这三个,作为高中生这也是必须了解的,同学们把它写在书上! 这就是任意三角函数的定义,这种定义的方法称为坐标法,希望同学你们记牢固! 【情境四】根据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已知角终边上一点

人教版九年级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 教材分析: 本章包括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主要是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以及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内容。锐角三角函数为解直角三角形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也为锐角三角函数提供了与实际联系的机会。研究锐角三角函数的直接基础是相似三角形的一些结论,解直角三角形主要依赖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等内容,因此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等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 本章内容与已学"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等内容联系紧密,并为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等知识的学习作好准备。 学情分析: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既是本章的难点,也是学习本章的关键。难点在于,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反映了角度与数值之间对应的函数关系,这种角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 sinA 、 cosA 、 tanA 表示函数等,学生过去没有接触过,因此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至于关键,因为只有正确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真正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利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28.1 锐角三角函数(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2、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 1.重点:理解认识正弦(sinA)概念,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2.难点与关键:难点: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引入】操场里有一个旗杆,老师让小明去测量旗杆高度。(演示学校操场上的国旗图片) 小明站在离旗杆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4度,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

高中数学 第一章 三角函数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4

江西省九江实验中学高中数学 第一章 三角函数教案 新人教A 版必修4 一、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 1.角的概念的推广 (1)角的分类:正角(逆转) 负角(顺转) 零角(不转) (2)终边相同角:)(3600 Z k k ∈+?=αβ (3)直角坐标系中的象限角与坐标轴上的角. 2.角的度量 (1)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概念 (2)换算关系:8157)180(1)(180'≈== π π弧度弧度 (3)弧长公式:r l ?= α 扇形面积公式:22 1 21 r lr S α= =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①平方关系1cos sin 22=+αα; α ααα22 22tan 11cos cos 1tan 1+=?= +②商式关系αααtan cos sin =; αα α cot sin cos =③倒数关系1cot tan =αα;1sec cos ;1csc sin ==αααα。 (一) 关于公式1cos sin 22=+αα的深化

() 2 cos sin sin 1ααα±=±; α ααcos sin sin 1±=±; 2 cos 2 sin sin 1α α α+=+ 如:4cos 4sin 4cos 4sin 8sin 1--=+=+;4cos 4sin 8sin 1-=- 注:1、诱导公式的主要作用是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 0~ 90角的三角函数。 2、主要用途: a) 已知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求此角的其他三角函数值(①要注意题设中角的范围,②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会更方便); b) 化简同角三角函数式; 证明同角的三角恒等式。 三、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一)两角和与差公式 ()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 ()β αβ 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 ± (1)求值 ①“给角求值”:给出非特殊角求式子的值。仔细观察非特殊角的特点,找出和特殊角之间的关系,利用公式转化或消除非特殊角 ②“给值求值”:给出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求另外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找出已知角与所求角之间的某种关系求解

完整word版,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4.1、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 一、教学内容分析 直角三角形简单朴素的边角关系,以直角坐标系为工具进行自然地推广而得到简明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紧紧扣住三角函数定义这个宝贵的源泉,自然地导出三角函数线、定义域、符号判断、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多组诱导公式、图象和性质。三角函数定义必然是学好全章内容的关键,如果学生掌握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由三角函数定义的基础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决定了本节教材的重点就是定义本身.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在初中学生学习过锐角三角函数。因此本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比较厚实的基础,新课的引入会比较容易和顺畅。学生要面对的新的学习问题是,角的概念推广了,原先学生所熟悉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否也可以推广到任意角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新知识的发生是可能的,自然的。 三、设计思想 教学中注意用新课程理念处理教材,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师生互动,教师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揭示本质、经历过程. 根据本节课内容、高一学生认知特点,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索、讲练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 四、教学目标 1.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的定义(包括这二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2、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不同的定义方法;掌握并能初步运用公式一;树立映射观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3、通过单位圆和角的终边,探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求法,最终得到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根据角终边所在位置不同,分别探讨各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以及这三种函数的值在各象限的符号.借助有向线段进一步认识三角函数. 4、通过任意三角函数的定义,认识锐角三角函数是任意三角函数的一种特例,加深特殊与一般关系的理解。 5、通过三角函数的几何表示,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拓展思维空间。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现”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合情猜测的能力,从中感悟数学概念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