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性与神性

人性与神性

人性与神性
人性与神性

人性与神性

何谓神性?其意指由宗教以自外而内的方式影响人们,最终所能达到的境界;何谓人性?其意指由人以自内而外的方式体现自我的性格。

宗教的形成大体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一群人或一个人达到了某种境界,并且想让更多的人达到这种境界而创办了某种组织;第二种是一群人或一个人并没有达到某种境界,但却知道某人达到了那种境界,从而根据一知半解的内容加上自己的理解创办了某种组织;第三种是一群人或一个人没有达到某种境界,但却想以秘密社团的形式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这三种模式可以代表着大多数宗教的形成,而就这三种模式而言,第三种是以宗教的名义来达成某种自身的目的,已经不能称之为宗教,它大多出现在宗教泛滥而又无人真正理解宗教的“末法时代”,如同“全能神教”;第二种则可以代表大多数宗教的起源,道听途说加上一系列的偏见和社会因素,虽然它能在社会中风生水起,但其中真正是宗教的东西已经被大大削弱,充其量只能说是“世俗化的宗教”,例如“儒教”;第一种则是真正而又纯粹的宗教,不带有任何的私利,只是为宗教而宗教,寻求精神上的超脱。

通过第一种模式而形成的宗教现在已经绝迹了。在几千年的发展中这种宗教不可避免过多的沾染了世俗性而致使其丧失了原本对宗教的理解,从而或分裂、或归纳的形成了一系列的新宗教,我们把这种没有经历世俗性洗礼的宗教称之为“原始宗教”。它们对于宗教的理解可以称之为“道”,是可以解释大道宇宙运行,小到人体器官的学问。现在把这种“道”称之为人的“神性”。

原始宗教在历经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之,到了大约西周时期受到世俗的影响逐渐停止了发展并且开始走向分裂。宗教是要求精神上的超脱的,其后的诸子百家学说很少涉及“人的超脱”这一方面,更多的是在思考怎样治人以治天下。思考“人的超脱”是原始宗教一直在干的事,这也是纯正的宗教在寻求精神上的飞跃。而在“轴心时代”,虽然思想家泛滥,但思考精神上飞跃的人已经很少了,除了老子所思考的“道”、孔子的“仁”、邹衍的阴阳之外更多的是苏秦的“纵横”、韩非的“法”、孙武的“兵”,这些都是在假教派之名为社会而服务的。当宗教丧失其超然地位而为世俗而服务的时候,宗教已经变味了,已经丧失了其原始的精华部分。所以虽然新儒教吸收了原始宗教中禁欲的思想,但这种思想并不是在做自身的超脱,而是在寻求控制社会。“知行合一”在这里成为了一句空话,知道的人做不到,而被要求做到的人却不知道,人性的崛起和对神性不切实际的追求造成了这种严重的后果。

追求神性的行为始终没有停止过,历代帝王都通过或炼内丹或炼外丹的方式来追求“神性”。但种种行为表明,帝王们是通过这些方法来延续自己对世俗的统治,而不是在最求精神上的升华。达成一个目的,最重要是目标一定要唯一,这样才能避免力量分散,更好的集中有限的资源来达成目的。但这些帝王在追求神性和追求人性这一平行的目标中徘徊,既想追求神性以延长对世俗的掌控,又不想放弃人性而使自己失去对世俗的掌控。这看上去像一个饽论,如果选择神性就会失去世俗的掌控,而选择神性的目的就是要掌控世俗,达不到目的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但如果选择人性则会失去神性所带来的利益,而且神性的诱惑颇大。饽论往往使选择着陷入两难之中。帝王们在两难中往往是无法选择,只能二者兼备,既在追求人性,又在追求神性。但这种蛇鼠两端的做法只能造成历代帝王的短命,而且这种错误的追求神性的方式也使得人们对神性的理解出现偏差,致使神性的衰退,此消彼长之下,人性的作用在历史上变得越来越突出。

人性是自私的,这与儒家传统的“人之初,性本善”恰恰相反,与新三字经“人之初,本性无”也是不同的,而恰恰与法家的“人之初,性本恶”所相符。

人性本恶这个观点在情感上是不被接受的,所以它被尘封了两千多年之久,但排除自命不凡的情感因素,以纯理性的角度重新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就会发现许多习惯上的错误。我们所认为的“人性本善”使我们的常识,但所谓的常识只是“十八年来各种偏见的堆积”。

现如今,不只是在理论上提出“人性本恶”,更有着一系列的实例否定了社会存在纯粹的利他行为。母子之间的关系总认为是最牢固的,但这种最牢固的关系也是不存在“利他”的。胎儿在发育过程中有一个极易受伤害的的时间段,如果在这一时期母体哪怕摄入一点点有毒物质,都会给胎儿带来严重的后果。为此,仍在发育中的胎儿发展出了一种能让母体呕吐的能力。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从食物中摄入有毒物质的可能。“反应停”这种药物可以遏制母体的呕吐反应,但却造成了孕妇产下大量畸形儿,产生了一次医学上的灾难。过了这一危险期之后,胎儿就会让母体胃口大开,以便给自己提供大量的营养。胎儿想夺得大量的营养,但母体也在设法减少向胎儿的能量输出。在这场无声的战争中,如果胎儿占优,那生出来的就是一个大胖小子,母体则会瘦骨嶙峋;如果母体占优,那母体就会变成一个肥婆,生下的孩子则会块头不足。母子间的对对决打破了了我们以往的概念。其实,生命意义就是将基因传递下去这一生物学的目的,所以自私才是主旋律。高尚的利他行为只是表象,根本出发点还是自私,只不过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学会了自私的技巧。这些技巧十分高超,甚至会被误认为在利他,但总之都是为使基因更好生存的手段。

宗教则是通过追求神性的方式来压制人性,就是在压制人“自私的基因”。禁欲在其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许多宗教都是通过禁欲的方式来控制人的欲望,或者说用人刻意的压制人性而唤出人的神性。例如佛教有清规戒律,禁食荤腥、禁止婚嫁等。但这些都无法回避一个问题,人为的用一系列追求神性的方式压抑人与生俱来的人性,这种方式正确吗?在此道家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道家讲究“无为”,但却刻意的压抑人性,选择去人迹罕至的深山中修道,避开世俗的纷扰。这是一个饽论,讲究无为,但行为上却是“有为”。

这也就不得不引人深思,到底是该解放人性还是通过追求神性来压抑人性?

首先确定的一点,不论是走神性的路线还是走人性的路线,其共同的目的都是向着“完美的人”的方向去发展的,而分歧只是手段方法上的差异。这是因为虽然所有人都是要求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但却由于时代的原因而产生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并不像法国大革命一样充斥着无法调和的矛盾,而是像光荣革命一样,是可以以一种温和的形式来来使二者有机统一的。我们所要去做的,并不是一味的逢迎某种途径或打压某种途径,而是要思考这两者之间哪一种途径更加适应这个社会,能更快、更好的达到最终的目的。

选择神性的途径无疑是一条十分具有挑战性的道路,但同时也是一条捷径。它的挑战性在于它的小众化。文艺复兴、进化论等一系列论战使得宗教丧失了其本身的权威性,如今大多数人直接将宗教视之为迷信,与科学区别对待。有色的眼镜总是不能正确的看待问题,当用有色眼镜看待宗教时总是不可避免的产生误解,这种误解也随着一种强大的惯性一代代的传播下去。即使在宗教的权威时代,经过社会的洗礼,它也大多脱离了本身的意义,与原始宗教有着天壤之别。通过修行使得精神上获得突破虽然这是一条捷径,但一是由于历时流派众多而难找到正确的方法;二是由于过于艰难的过程使人望而生畏。过窄的受众范围、艰难的修行之路,虽然成果相当之丰硕,但其中之艰辛足以令人望而却步。

可以确定的是,人性在如今的社会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如今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与古代圣人们所购想的大同世界大相径庭。但不可否认,这种十分不理想的社会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了一种主流。这有悖于常识—较好的模式会取代较差的模式,但这种很差劲的社会却能取代那些近乎于完美的模式。存在既是真理,人性能在社会的大环境下战胜神性,不得不说人性是有其不可掩盖的优越性的。

首先人性的路线承认了人的本性是主导社会发展的,这种本性就是人的欲望。也就是说人性路线是承认人的欲望在主导社会的发展,提倡的是解放人性。这是从文艺复兴就高调打出的一个旗号,社会也正是在这个旗号下不断向前发展。这个口号无疑有着不可抗拒的魔力,单从字面上来讲,“解放”和“压抑”两个词就是一褒一贬,给人一种直观的反应,在心理上就承认了发展人性的路线。

其次,承认人的欲望这本身就是降低了一个门槛,可以以一种极为简单的方式达到最高的境界。与“禁欲”的艰辛不同,“解放欲望”这一行为能很容易的实现,也就使得此种路线的受众群体更为广大。这条路线也间接的促进了工具的产生。工具的产生是为了帮助我们完成我们所不能胜任的工作,是我们身体的延伸器官,虽然造成了一系列的破坏,但最主要的是大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工具使得我们走上物质文明的道路,这就与精神文明的道路相悖,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下,如果让一位一心求道的苦行僧经历这万丈红尘,那结果一定是以苦行僧破戒而告终。

在这里注意的是,选择人性路线的最高目标就是人人为自利的情况下互利,就其本身而言是不冲突的。人性本身就是自利的,为了将自身的基因更好的传播下去可以无所不用其极,而避免物种内部的自相残杀,以一种互利的行为来达到将基因传播下去这一自私的目的就是追求人性的最高境界。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思想;和追求神性的最高境界—“得道”也是相似的。

神性与人性相比,其实质就是精神文明在与物质文明做对比。精神文明的优越性在于其乌托邦式的构思中,给人以极其美好、极其理想的境界;物质文明的优越性则在于其实际性,能给人带来以切实的利益。但这也是它最为人所诟病的地方,因为利益的背后就是危机,这也就是精神文明这一本应融入历史的话题不断出现的原因。总的而言,所谓的追求神性就是要在享受着追求人性所带来的快感中撅起所有追求人性所带来的负面感觉。这种两全其美的方法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会存在于幻想式的乌托邦中。

神性与人性

神性与人性 ——读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有感 刘新慧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甘肃兰州) 【内容摘要】 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均生动反映了早期人类生活和认识的过程。但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 造成了不同民族衡量对象及自身意义的心理标准不同。本文从这两种神话内容所反映的精神实质, 论证了希腊神话的神性特征和中国神话的人性特征, 并探究了其成因。 【关键词】 希腊神话中国神话神性人性 神话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 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 支配自然力, 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①的过程, 是后人记录前人口头流传下的关于人、神、半神的故事。由于各民族所处自然地理位置不同、民族启蒙和发展的时间不同、受外民族的影响不同, 也就造成了各民族性情和价值观念的不同。神话是形态纷呈、各具特色的。虽然各民族神话的形成时间有早晚、历经时间有长短, 但均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童年”的世界观和原始氏族社会的生活状况, 也均打上了成书者本人及其所处时代的烙印。 维柯在《新科学》第四卷“诸民族所经历的历史过程”中, 提出并论证了诸民族都是按照神、英雄和人先后衔接的三个时代向前发展的。这三个时代有三种不同的自然本性: 神性的、英雄性的和人性的。神性的自然本性是“把具体事物都

显示为由诸神灌注生命的存在实体, 按照每种事物的观念分配一些神给它们”。英雄性的自然本性表现为“英雄们都相信自己是来源于天神的, 他们的英雄体制具有一种自然高贵性, 凭这种高贵性, 他们就成了人类的君主”。人性的自然本性是“有理智的、谦恭的、和善的、讲理的, 把良心、理性和责任感看成法律”②。 通读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 最大的感触便是: 希腊神话是神性的, 中国神话是人性的。 一 在希腊神话故事中, 神是它整个庞大思想体系的支点。就像绘画中的焦点通视法, 神是焦点, 万物皆围绕它展开、运转。在古希腊人眼中, 神是主宰宇宙万物的精灵。万物皆有灵, 风雨雷电、日月运行、昼夜交替、四季循环这些不可抗现象皆是神的任意妄为。神是无所不能、无处不在、长生不死的, 即宇宙存在, 神便存在。因此, 神左右人们的生活、甚至主宰人们的感情世界。他们住在高入云端的奥林波斯圣山上, 俯瞰人间的一切。人类不过是用细绳牵在他们手中的木偶。人间的悲欢离合、事态的机缘巧做不过是他们上演的一出出木偶戏。特洛伊战争便是最好的说明。神们为一个金苹果酝酿了这场长达十年的战争, 又分别加入交战双方, 而且屡次将两军的和意吹开, 重燃战斗之火。神的乖张任性、万物的巧做运行集中体现在宙斯手中的天平和他门前分别盛着幸福与灾祸的两只坛子上。天平的倒向决定着人的生死, 那些只从灾祸坛里分得一点的人“任凭他走遍大地, 到处都是忧愁攻心”③。俄底修斯的“胜利”不过是“听天安命, 默默感谢神祗”④的人类和神之间达成的妥协。 中国神话则不同, 人的力量, 至少是人类的精神力量在这里占了主导地位。宇宙万物皆为人存, 连神都是为人类服务的。盘古为人类开了天地, 又在其间支

别高估人性,别不识人心

别高估人性,别不识人心 可以率真可爱,但别混沌不明。 对于女子,贾宝玉曾有过这样的评价: “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的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 但《红楼梦》中有一个人虽然已经嫁为人妇,却完全是个小丫头的样子,一派天真。 可如此率性纯真的人,却成了结局最惨的那一个。 她就是香菱。 别高估人性,别不识人心 香菱的天真让她可爱亲切,也让她坠入万丈深渊。 别高估人性,别不识人心 可以天真快乐,不可不居安思危。 香菱或许是大观园里笑得最多的女子。 黛玉常哭,熙凤常怒,唯有香菱终日笑嘻嘻的。 她笑嘻嘻地看人种花,笑嘻嘻地和人斗草,笑嘻嘻地看鱼游池沼。 香菱总是一副天真快乐的样子,好像生活中从来没有需要她担忧的事情。 然而,谁都知道她的夫家家道中落,薛宝钗和薛姨妈都已降低了消费水准。但香菱却似乎全然不知。 新上身的裙子脏了一点点,袭人要给她洗一洗,她却说我有新的,不要它了。她是薛蟠的妾,地位低微。

一旦薛蟠娶妻,她就可能被正妻嫉妒和排挤。 为此,贾宝玉专门提醒了她。 结果她不仅没有感谢人家,反而以为贾宝玉唐突她。 从此以后,她再也不见贾宝玉了,连大观园也不来了。 可最终她被薛蟠正妻夏金桂狠狠折磨,被薛蟠无情暴打,再也笑不起来了。别高估人性,别不识人心 这样的香菱,让人又同情,又生气。 不是说不可以天真快乐地享受生活,但也要看到晴阳不远处的狂风暴雪。 谁不想岁月静好,可是若无了立足之地,何谈诗情画意? 唐朝的郭子仪富可敌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家里到底有多少财产。 他位高权重,官职达到了非皇族人员可达到的最高等级。 然而郭子仪如此富贵,却对王府实行开放式管理。 王府每天门户大开,人来人往。 儿子们都有意见,郭子仪却说:大开府门能让皇上看到我没有丝毫二心;若是紧闭府门,恐怕就有流言蜚语。 果然,宦官们几次诋毁郭子仪,皇上都不以为然。 若不是郭子仪居安思危,早早作下消弭流言于无形的打算,恐怕难免鸟尽弓藏的悲剧。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人生在世,总得为后来规划一二。 《隋书·音乐志》说:“居高念下,处安思危。” 唯有在晴天里找到伞,才能在暴雨中安心看那“白雨跳珠乱入船”。

图说人际关系心理答案

图说人际关系心理答案 1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是(A ) A. 综合应用型学科 B. 社会学学科 C. 管理学学科 D. 传播学学科 2“公共关系是90%靠自己做得好,10%靠说(宣传)得好”,这种观点出自公共关系定义的哪家流派?(A ) A. 现象描述论 B. 社会关系论 C. 管理职能论 D. 特征综合论 3公共关系的主体是(B ) A. “一把手” B. 社会组织 C. 党委集体领导 D. 政府主管部门 4公共关系客体准确的表述是指(A ) A. 公众 B. 消费者 C. 大众 D. 组织 5人际交往体现和彰显公共关系是指( D ) A. 人际交往具有目的性 B. 人与人交往无处不在 C. 社会组织是由一个个体组成的 D. 全员公关,每个人都若明若暗的成为一定社会组织的“形象大使” 1下列哪些不属于社会组织( A ) A. 微信朋友圈 B. 海尔公司 C. 联合国秘书处 D. 智慧树教育共享平台 2下列哪些不是评价社会组织形象的标准( B )

A. 知名度 B. 利润率 C. 美誉度 D. 和谐度 3以下哪些不属于大众传播媒介( C ) A. 报社 B. 通讯社 C. 组织内广播台 D. 互联网 4公共关系基本特征有(ABCD) A. 流动性 B. 开放性 C. 互利性 D. 公众性 5公众的基本特征有(ABCD) A. 可导性 B. 同质性 C. 普遍性 D. 多元性 1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的作用是( A ) A. 树立组织形象 B. 占有市场 C. 推销组织产品 D. 服务消费者 2公共关系活动既要对社会组织负责,也要对公众负责。这是因为( B ) 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组织的良好形象靠社会公众来“认定”、“评判” C. 公众是消费者,消费者就是上帝 D. 需要公众“买我” 3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与客体公众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协作关系,这是因为( C ) A. “放长线钓大鱼”

读懂人心,利用人性

读懂人心,利用人性 在每天的生活中,老板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每天有很多烂事需要分散精力,需要操心。产品问题,销售问题,员工问题,客户问题,家庭问题。。。。每天这些事弄得你焦头 烂额,疲于奔命,但却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我们经常感觉人心太复杂,了解一个人太难,甚至一起生活多年的夫妻都不知道对方真正想要什么,更不用说改变别人,引领别人了。为什么员工不好管?为什么客户没感觉?为什么太太总抱怨? 问题解析:其实企业的问题,产品质量的问题,员工的问题,老公的问题,孩子的问题,一切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这些所有的困惑都是因为人没研究明白,你不知道对方想要什么,不知道怎么调动别人。人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只要把人搞明白了,所有的事情也就都明白了。其实,人的思想很简单,拆开后都是由三部分构成,这是人脑的三套软件,人所有的思维和行为的产生都是由三套软件驱动的。一个人的行为出问题,一定是他的思想出了问题,那么思想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就像一部车抛锚了,一定是哪个部件出了问题了。人也是一样,思想出问题,我们就可以把他的思想拆开,看到底是哪个部件出了问题。然后一调整,“小人”就变成“君子”了。

“对事不对人”变成“搞人不搞事” 二战期间,巴顿在一份报告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牺牲的盟军战士中竟有一半是在跳伞时.。降落伞失灵摔死的。巴顿叫下属严查此事,但下属说这个问题已经向厂家反应好几次了,但厂家总有各种理由。巴顿一听恼火,立即把那个厂长找来,让他背降落伞从高空跳下。将军说要不定期抽伞包让他跳,从此战士们再也没有因为降落伞失灵而降亡。 问题解析:一切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不管多复杂的问题归根一定和人有关,而且往往就是是一个人的事,你能把这个人搞到定了,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就像美国的问题,其实和美国人民没有什么关系,就是奥巴马一个人的问题,把他搞明白了!美国就消停了。在企业里也是一样,看似复杂的问题,只要你能透过现象看见本质,问题一定可以落到某人的头上,所以,有智慧的老板不会“对事不对人”那样解决不了根源问题的,就像巴顿那样,不和你纠缠具体的事物,不和你探讨原材料,不和你谈管理,不和你谈质量,直接让厂长跳伞,立竿见影。所以,企业出现问题以后,不是“对事不对人”,而是“搞人不搞事”!所以有智慧的老板除了给员工开工资,更要照顾到员工的心理需求,这个成本接近于零,一本万利! 控制一个人,先占领他的脑 囚犯收到妻子来信:"亲爱的,我啥时候种土豆?"囚犯知道

论情商与人际关系

论情商与人际关系人的一生就是社交的一生,如果你注意观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举目皆是,并且都体现着社交的真谛。 当你遇到困难,朋友就会来帮助;当你为对方打开了房门,对方给了你一个友好的微笑;当你走进学校,步入工厂和单位,回到家里,甚至走在大街上,总是要以一定的行为方式和他人打交道。 一个伟人曾经说过:“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活动、生产就像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竟有共同语言一样,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说,我们的一生都是在不断与他人交流、交往中进行和发展的,我们有必要拥有一定的情商来与他人更好的沟通、交往。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存在众多人际关系,变化的环境和特殊的心理使其易陷入人际漩涡,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在学业和将来的就业中取得良好成果、保持大学生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情商即情绪智商,是人类认知、管理自身和他人情绪、协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或心理联系。情商的高低与人际关系的处理关系密切。 情商,简称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一个杰出的人未必有着高智商,却一定有着高情商。情商为人类认知、调节、控制自身和他人情绪的能力,是人们处理冲突、矛盾、人际关系、决策等均需要的一种平衡心

态以及同情共感的魅力,是人求得生存的重要能力 ,是一种以挖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性品质因素,是在后天的人际交往中养成的。高情商者能正确认知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易于达到目标;高情商者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情绪、非语言信息感知力高 ,容易理解别人,也容易被人理解,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美国哈佛大学一心理学教授的研究显示,一个人成功的因素约20%由智商决定,80%则取决于情商的影响。许多人可能才华不凡。但在社会事物及人际关系的处理中却屡遭挫折,以致事倍功半,工作、事业不如意,这就是高智商低情商的一种表现。 所谓人际关系,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人际关系包括在社会交往中的影响力,倾听与沟通的能力,处理冲突的能力,建立关系、合作与协调的能力,说服与影响的能力等。钢铁大王及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所以说,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掌握并拥有丰厚的人脉资源,你就在成功路上走了85%的路程,在个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的路程了。

神性与人性的对话

2006年8月第3期 西藏研究 TibetanStudies NO.3 Aug.2006 神性与人性的对话——藏族和古希腊关于人类起源神话之比较 贡觉 (西藏大学文学院,西藏拉萨850000) [关键词】人类起源神话;人本主义;二元论;“渎神”意识;悲剧精神 [摘要】藏族和古希腊关于人类起源神话都反映了“神造人”的世界性母题,体现了早期先民们对自身起源之谜的大胆探索.充满了神奇瑰丽的想象和创造精神;另外,二者都揭示了劳动与人类产生之间的密切关系,透露出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作为不同文化的产物,藏族人类起源神话带有最素朴的唯物色彩,但已有后期佛教思想明显改造的痕迹,其“善”与“恶”对立统一的二元论思想构成了藏族文化哲学思维的基础;古希腊人类起源神话带有强烈的抗争精神,其精髓是西方“渎神”精神、悲剧精神的具体体现和升华。 [中图分类号]B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003(2006)03—063—04 神话作为远古先民们认识自然、谋求基本生存而赖以寄托的“精神食粮”,即便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仍为人们所钟情。按照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远古的神话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它作为一个民族深刻的文化心理积淀已熔铸在每一个人的血脉里,成为一种深层的“集体无意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早期先民创造的众多创世神话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渊源,从而在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一、藏族和古希腊关于人类起源神话的基本内容 在藏族众多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中,以“猕猴变人”的故事最为典型:传说在雅隆河谷地区有一在山岩上修行的猕猴,遇一罗刹女纠缠,要求与之结合成为夫妻。猕猴开初不允,后听从观音菩萨的点化与罗刹女结合,生下6只小猕猴,他们分别由六道轮回的生灵投胎而来,因而性情各异。老猕猴把他们送到果实丰足的树林中去生活,过了3年,老猕猴去探望众猕猴时,小猕猴们已经繁衍成500多只,因为果实不够,个个饥肠辘辘,其状甚为凄惨。老猕猴见此情景,心中十分不忍,于是又从观音菩萨那里取来了五谷种子。从此众猕猴饱食五谷,身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体毛开始慢慢变短,尾巴也渐浙消失,以后又会说话,最终变成了人。… 古希腊人认为是先知先觉的巨人神普罗米修斯用隐藏着天神种子的泥土,按照天神的样子抟土为人形,然后从大自然的各种动物的心里摄取了“善”和“恶”封闭在人形的胸膛里,最后由智慧女神雅典娜把灵魂和神圣的呼吸送给这半生命的造物,使人最终获得了生命,并成为大地的主人,这样便创造了最早的人类。[2] 二、藏族和古希腊关于人类起源神话的跨文化比较 (一)二者之间的相同点 1、上述神话都反映了“神造人”的世界性神话母题,人类的产生都是某种神意的体现。 对藏族先民来说,人类的产生是神佛的意志,是观音菩萨出于创造藏族人类以弘扬佛法的考虑,专门让受戒修行的猕猴前往雪域修习菩提慈悲之心。当罗刹女为了达到与修行的猕猴结合的欲望,以自戕和与魔鬼结合生育魔的后代相要挟的时候,具有菩提心的猕猴,为了不使罗刹女落人魔界,听从观音菩萨的点化,而与之结合,遂产生了藏族人类。对希腊先民来说,人是具有先知能力的巨人神普罗米修斯的创造 [收稿日期]2006--04--17 [作者简介】贡觉(1968一),藏族,西藏日喀则人,讲师,主要从事欧美文学研究。 63

一对人性的认识(管理学角度)

一、“理性经济人”假设——古典管理学的逻辑前提 勿庸置疑,管理学的建立和发展深受经济学的影响,而古典经济学正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基础上。认为人类的动机和行为是自利性的,自利性的动机和行为通过人类的天性——交换,可以增进每个行为人的福利,并最终改善整个社会福利,促进社会进步,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由 3部分构成,即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古典组织理论。 泰罗受人性的“恶”思想的影响,认为员工是自私的、懒惰的、好逸恶的,多数人需要被控制,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激励他们工作;一般人都没有雄心壮志,喜欢听命而为,不愿负任何责任,因此,多数只能是被管理者,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担当管理的职责。基于这一基本假设,既然员工不能“自律”,就应该采取制度化、规范化、非人性化的“他律”行为。由此演化出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必须是胡萝卜加大棒、金钱与皮鞭并重的管理方法。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员工无关,员工的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因此,也蕴含着军事化管理的思想。 经济人假设从人性的“恶”出发,应用的激励方法以物质刺激为主,在约束机制上强调制度化的、刚性的“他律”控制系统。这一思想为制度化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又为古典管理理论的终结埋下了祸因。同时代的法约尔另辟蹊径,从一般管理角度研究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提出了管理的 5项基本职能,归纳了管理的14条原则,区分经营与管理的关系。把经营的目标定位于追求经济效益,管理的目的定位于提高生产的效率。泰罗的科学管理注重的是生产的现场管理,而法约尔则强调一般管理,在层次和内容上有严格的区分,但法约尔也没有跳出理性经济人假设的窠臼。同时代的另一位著名学者,德国古典组织理论家马克斯·韦伯在分析权力的来源与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提出了金字塔式 的“科层制”(也称官僚制)组织结构。强调任何组织的存在均以权力为基础,倡导理性合法权力,主张组织内部的非人情关系和制度化管理。在人性假设上,其实质也是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管理方法也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理性化的、冰冷的刚性制度安排强调的是规范化、程度化和制度化,同样也忽视了人的其他方面的社会性需要。 古典管理理论倡导的管理方法尽管在管理实践活动中产生了明显的工作绩效,但是,它忽视了人类需要的复杂性、动机和行为的能动性,受到了劳资双方的低制,一些敏锐的管理学家也对此提出了质疑。古典管理重视物而轻视人,把人看成机器一般,以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措施,辅以金钱的刺激来提高生产率,强调对工人严加管理,忽视了人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精神上、情感上的需要,其结果

希腊神话的人性与中国神话的神性

希腊神话的人性与中国神话的神性 从《希腊神话》到《中国神话》,看东西方“人性”“神性”的差异。神话,是古人信念与智慧的结晶。古人将自己的愿望与认识蕴含于神话故事之中,我们可以从神话中窥得古人对社会、生活、希望等的感知。也就是说,古人用神话来认识和解释他们心中的世界。 所以,读神话可以与古人对话,了解当时人们的意识形态。神话具有深刻的社会含义已经成为共识,神话展示了当时人们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和希腊代表着两大古老的文明。在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中国是东方文明的摇篮,如果说《中国神话》是东方文明的代表,那么《希腊神话》便是西方文明的表现。 中希神话经过千年的沉淀,流传至今,不止在于其故事的生动性、趣味性,更在于其中蕴含的深层价值观与意识形态。从《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中西方“人性”和“神性”的差别。 所谓“人性”,是指平常人的爱恨情仇、优点缺陷。人性中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有宽容大度,也有嫉妒报复;“人性”是人类内心的总和。 所谓“神性”,是指超越凡人、摆脱欲望的最高境界,是“神”和“圣人”的特征。神性中只有人性里美好的一面,脱离了人类发展初期的“兽性”和欲望。 孙中山先生曾说:“古人所谓天人一体,依进化的道理推测起来,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成,既成人形,当从人形更进化而入于神圣。是故欲造成人格,必当消灭兽性,发生神性,那么才算是人类进步到了极点。” 《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人性”与“神性”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希腊神话》尚美,《中国神话》尚德 1、《希腊神话》崇尚美貌 在《希腊神话》里,更强调“神”的美貌,不管是女神还是男神,对他们的外表和形体都进行过具体的描绘,可以说《希腊神话》中的“神”更多是因为貌美而被大家推崇。 赫拉是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是众神之主宙斯的妻子,被称为“天后”,相当于我们神话中的王母娘娘,主管婚姻和生育。 赫拉在古希腊语中表示“高贵的女性”。她不仅出生高贵,与宙斯有着相同的血统,她既是宙斯的妻子,也是宙斯的姐姐;而且赫拉拥有端庄的难以抗拒的美貌,书中曾对赫拉的臂膀、眼睛、头发等外貌都进行了详细地描述,赫拉美得让鸟兽吃惊,堪比我们中国四大美女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坐在黄金宝座上的天后赫拉异常美丽,拥有一双炯炯有神和洞察一切事物的大眼睛,臂膀洁白如百合,一头秀美的卷发从王冠下边泻出,流露出威严而安详的神情。” 阿佛洛狄忒是爱与美的化身,在古希腊语中表示“爱情与美丽”的意思,也是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主管爱情与美貌。阿佛洛狄忒就是罗马女神中的“维纳斯”。 阿佛洛狄忒出生于海洋,从她出生的那一刻起,便象征着美丽与欲望。她拥有古希腊最完美的美貌与身材,是女性美的最高规格。即使把“明眸皓齿、冰肌玉骨”这类关于美貌的词语都用在她身上,也描述不出她的美。 书中对阿佛洛狄忒出生时有这样一段描述:“少女阿弗洛狄忒刚刚越出水面,赤裸着身子踩在一只荷叶般的贝壳之上,她身材修长而健美,体态苗条而

人性与神性

人性与神性 何谓神性?其意指由宗教以自外而内的方式影响人们,最终所能达到的境界;何谓人性?其意指由人以自内而外的方式体现自我的性格。 宗教的形成大体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一群人或一个人达到了某种境界,并且想让更多的人达到这种境界而创办了某种组织;第二种是一群人或一个人并没有达到某种境界,但却知道某人达到了那种境界,从而根据一知半解的内容加上自己的理解创办了某种组织;第三种是一群人或一个人没有达到某种境界,但却想以秘密社团的形式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这三种模式可以代表着大多数宗教的形成,而就这三种模式而言,第三种是以宗教的名义来达成某种自身的目的,已经不能称之为宗教,它大多出现在宗教泛滥而又无人真正理解宗教的“末法时代”,如同“全能神教”;第二种则可以代表大多数宗教的起源,道听途说加上一系列的偏见和社会因素,虽然它能在社会中风生水起,但其中真正是宗教的东西已经被大大削弱,充其量只能说是“世俗化的宗教”,例如“儒教”;第一种则是真正而又纯粹的宗教,不带有任何的私利,只是为宗教而宗教,寻求精神上的超脱。 通过第一种模式而形成的宗教现在已经绝迹了。在几千年的发展中这种宗教不可避免过多的沾染了世俗性而致使其丧失了原本对宗教的理解,从而或分裂、或归纳的形成了一系列的新宗教,我们把这种没有经历世俗性洗礼的宗教称之为“原始宗教”。它们对于宗教的理解可以称之为“道”,是可以解释大道宇宙运行,小到人体器官的学问。现在把这种“道”称之为人的“神性”。 原始宗教在历经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之,到了大约西周时期受到世俗的影响逐渐停止了发展并且开始走向分裂。宗教是要求精神上的超脱的,其后的诸子百家学说很少涉及“人的超脱”这一方面,更多的是在思考怎样治人以治天下。思考“人的超脱”是原始宗教一直在干的事,这也是纯正的宗教在寻求精神上的飞跃。而在“轴心时代”,虽然思想家泛滥,但思考精神上飞跃的人已经很少了,除了老子所思考的“道”、孔子的“仁”、邹衍的阴阳之外更多的是苏秦的“纵横”、韩非的“法”、孙武的“兵”,这些都是在假教派之名为社会而服务的。当宗教丧失其超然地位而为世俗而服务的时候,宗教已经变味了,已经丧失了其原始的精华部分。所以虽然新儒教吸收了原始宗教中禁欲的思想,但这种思想并不是在做自身的超脱,而是在寻求控制社会。“知行合一”在这里成为了一句空话,知道的人做不到,而被要求做到的人却不知道,人性的崛起和对神性不切实际的追求造成了这种严重的后果。 追求神性的行为始终没有停止过,历代帝王都通过或炼内丹或炼外丹的方式来追求“神性”。但种种行为表明,帝王们是通过这些方法来延续自己对世俗的统治,而不是在最求精神上的升华。达成一个目的,最重要是目标一定要唯一,这样才能避免力量分散,更好的集中有限的资源来达成目的。但这些帝王在追求神性和追求人性这一平行的目标中徘徊,既想追求神性以延长对世俗的掌控,又不想放弃人性而使自己失去对世俗的掌控。这看上去像一个饽论,如果选择神性就会失去世俗的掌控,而选择神性的目的就是要掌控世俗,达不到目的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但如果选择人性则会失去神性所带来的利益,而且神性的诱惑颇大。饽论往往使选择着陷入两难之中。帝王们在两难中往往是无法选择,只能二者兼备,既在追求人性,又在追求神性。但这种蛇鼠两端的做法只能造成历代帝王的短命,而且这种错误的追求神性的方式也使得人们对神性的理解出现偏差,致使神性的衰退,此消彼长之下,人性的作用在历史上变得越来越突出。 人性是自私的,这与儒家传统的“人之初,性本善”恰恰相反,与新三字经“人之初,本性无”也是不同的,而恰恰与法家的“人之初,性本恶”所相符。 人性本恶这个观点在情感上是不被接受的,所以它被尘封了两千多年之久,但排除自命不凡的情感因素,以纯理性的角度重新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就会发现许多习惯上的错误。我们所认为的“人性本善”使我们的常识,但所谓的常识只是“十八年来各种偏见的堆积”。

拷问人心 唤醒人性

拷问人心唤醒人性 有位名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小小说是对生活的写照,但又不是那种照相机式的原版照搬。它揭示的是生活中更深层次的东西,如一面镜子,照得出人间的美与丑。”小小说作家是有着社会责任感的,李国文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和敏锐洞察力的作者,这篇《无人的街》就是他用自己的笔墨抒写着正义与良知。 《无人的街》叙述了在一个繁华的街道上发生了凶杀案,而众多的行人漠然,甚至带着看热闹的心态,只有一位不属于其管片的女民警挺身而出反而遭到伤害这样一个故事。 小说标题极富深意,分明是一条熙熙攘攘的街道,分明有着那么多趋之若鹜的“看客”,却以“无人的街”为题,在反语的运用中寄予了莫大的讽刺。另一方面来说,诚然也的确是“无人”,都是一群麻木不仁的在作者看来不能称之为人的动物――有避之唯恐不及的明哲保身者,有生怕错过任何机会、漏掉任何细节的赶来看热闹的围观者。鲁迅先生曾有过这么一段议论:“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生活的悲苦、人生的不幸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理上积淀而成的心理定势就是去发现和赏鉴别人更大的悲苦和不幸。这些“看客”身上被鲁迅称之为“国民劣根性”的一种生存方式再次在《无人的街》里得以展现。在这里,“看客”的麻木与“被看”女警的英雄壮举构成了一组反差极大的生活场景。 作者用第一人称的视角,使小说更具现实性。另外,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作者不厌其烦地强调着“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为何这般强调?就是因为这种事情在大众眼中“像大海里的一个小小的浪花,不会引起人们多么在意的”。所以,作者在反复呐喊着告诉读者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唤醒人们的关注。 当今社会,自私与贪婪始终在侵蚀着善良人们的心灵。在某些人眼中,见义勇为几乎成了愚昧傻子的代名词,人们是非标准、荣辱标准的混乱,正是社会风气冷漠的成因。人们关心的不再是相互的帮助与支持,而是注重利益上的相互利用,如果失去利益,人自然变得冷漠起来。正因为如此,大多数人成了生命的看客,而不是生命的施救者。 小说采用倒叙手法,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在叙述过程中,作者把自己对行人的观察与事件的发展相交叉叙述,既让读者对事件保持一种连续的了解,又让读者对行人的行动予以关注。这样构成一种强烈的反差感,更加突出了悲剧性。 小说最后,这位女民警的姓名无处可知,这样一位英雄人物在众多麻木的人眼里是如此微不足道,但她的伟大形象却又屹立在这些人面前。女民警是一种符号,是正义的象征,而正义在冷漠面前却是如此的脆弱不堪。那位女民警流下的鲜血构成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在淡蓝色的天空下,面向每一双注视着的眼睛,拷问着那些围观者,拷问着每个人的良知,似乎在斥责:“人呢?人呢?”似乎在呐喊:“人性何在?” 环境描写贯穿全文,起着烘托作用,暖洋洋的太阳高照着,可就在这朗朗乾坤之下竟然发生着这样的凶杀案。暖洋洋的阳光依旧,来来往往的人群依旧,似乎什么都

别高估人际关系和别低估人性规则,从8个细节看身边谁最靠谱

别高估人际关系和别低估人性规则, 从8个细节看身边谁最靠谱 过去我们夸一个人用的最多的词,无非是“能力强”、“聪明”、“勤奋”、“自律”、“努力”……但渐渐地,夸一个人“靠谱”,成了最高级的评价。 “靠谱,是比聪明更重要的品质。”与不靠谱的人交往,是对时间、生命的极大浪费。 这8个细节告诉你,身边的人谁最靠谱。 1收到会回复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你通知工作,他迟迟不回复,导致你不知道任务是否传达成功;你找对方咨询一个事情,他仿佛没看见你的信息,但下次他有求于你,就假装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般,又来找你帮忙。 他们最容易被列入不靠谱的行列。 收到请回复,看似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也从细节之处体现一个人是否靠谱。一个会认真回复他人信息的人,一定是一个有责任心、有礼貌、很靠谱的人。 2不占小便宜 早先拿去的,回头还要加倍偿付。佛教里叫因果循环,

统计学叫均值回归,股市叫盈亏同源,江湖术语叫迟早要还的。 爱占小便宜的人,他们喜欢顺手牵羊、锱铢必较,吃不得眼前亏。一时间看来,确实获得了一些小利益和实惠,但最后可能因而失去了做人的诚信与尊严,时间长了就没有人再愿意跟他交往了。 真正靠谱的人,永远不会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汲汲营营,更不会处处揩油算计。 他们喜欢慷慨地帮助别人,不问回报。他们深刻懂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自己努力获得才算数。 3守时 守时,代表了对约定的重视,对时间的珍视。 靠谱之人,首先会守时。他们会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按照时间表安排得井井有条,不会白白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 一个总迟到的人,会把他人对自己的信任一点点消磨耗尽。 因为他不仅消耗了别人的时间成本,耽误了事情的进程,还让别人意识到他的随心所欲,不讲原则,缺乏契约意

我对人性的理解

我对人性的理解 我们活在世上,我认为最大的乐趣,是接触不同的人,了解不同外表下共同的人性,不论做哪方面的工作,管理、教育、销售、医疗,服务,科研,经商,金融等等,都需要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人性几千年都不曾改变,将来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因此掌握人性,有利于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工作和生活得更愉快。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暴露的或者隐匿的人性,其乐无穷。 对人性的了解,有些我们可以从书中学习和了解到,很多则要靠自己去发现和总结人性具有天然地美化自己的一切的心理,并且特别愿意拿自己的优点来跟别人的缺点对比,于是,比外表,比学历,比身高,比身材,比财富,比衣服,比智商,比房子,比汽车,比情人,比老婆,比孩子等等,这些现象在我们周围比比皆是,有些明显不如别人的地方,也在自我美化和自我想象中超过了别人。 当人面对陌生人或者新生事物时,通常只用6秒钟便下结论:第一印象往往只需6秒钟即可形成,以后的时间。只是从各方面收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判断。因此对人下了第一印象的判断后,就会积极地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判断,比如,第一眼感觉某个人,土里土气没品位,之后就会从衣着、谈吐等各方面来挑剔这个人,并为自己准确的判断沾沾自喜。 人性是不能也无法改变的;当你努力想改变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发现改变一个人有多么的难,难怪古人会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的时候,一个人可能表面上接受你的批评和建议,改变了一些不良习惯,但往往可能只是为了做样子给你看,在心里并没有真正的接受你的批评和建议,也从未在根本上去改变,改变只在一种情况下出现,就是人自己遇到了重大的触动,比如你总劝你的亲人戒酒,他表面上应付你说;戒了戒了,实际上可能根本没戒,直到有一天,他酒后驾车出了车祸,变成重度残疾,这时候他有60%的可能会真正戒酒,又比如你劝朋友要经常锻炼身体,不要吃垃圾食品,他可能表面上响应你的建议,可是,实际上他根本没有改变,依旧还是我行我素,又咸又辣,重油的菜一样不会少,肥肥的回锅肉照吃不误,除非有一天,他提前收到了癌症诊断书,我认识这样的人很多,给我开车的司机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例子,他还振振有词的说,四川人哪有不吃重油的菜,你和我的饮食文化差别太大啦,广东菜就是没有味道,一点都不好吃,呵呵!-我只能一笑。 观人错易,察己过难;挑别人的错,找别人的茬相当容易,而自己要做到完美无瑕则难矣!人,天生喜欢选容易的事做,人,天生喜欢被赞美,不喜欢被批评:赞美下属可以让他

看透人性,直指人心的人生格言

看透人性,直指人心的人生格言 1、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翻译】山溪里的水随着季节常涨常退,不明事理的小人反复无常、变化不定。 【感悟】这句话比喻反复无常的小人之心,说明品质不好的人表里不一,容易变化,不可与这种人深交。 2、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翻译】人穷了住在闹市也没人愿意去,人富了住得再偏远也会有人去登门。 【感悟】孔方兄不知打碎多少温情脉脉,世态人情莫不如此,只愿人心多一点真情,少一点计较。 3、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翻译】什么人背后不被人说,又有谁在别人面前不去议论人呢?

【感悟】人前人后,说长道短,传人不善,于己何益?天道好还,丝毫不爽! 4、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翻译】世间树有直的,而人却没有直的。 【感悟】人无完人,金无赤足。何必吹毛求疵,不如难得糊涂!5、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翻译】四处传播是非的人,便是挑拨是非的人。 【感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是是非非,哪管许多。跳出是非局,且做逍遥派。 6、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翻译】酒要与了解自己的人去喝,诗要向懂得的人去说。 【感悟】对牛弹琴,枉费心力。酒逢知己,千杯不醉。 7、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翻译】认识的人很多,可彼此知心的没有几个。 【感悟】知音实难!朋友不在多,知心就好。

8、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翻译】人和人的交往不要太深,免得到老产生怨恨之心。 【感悟】矛盾往往容易发生在最亲密的人之间。 9、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翻译】当有茶有酒招待大家的时候,和你称兄道弟的人很多;而遇到急事或有难时,这些称兄道弟的人都消失不见了,找不到了。【感悟】当富裕的时候,好吃好玩的朋友很多;而这些朋友都靠不住,有麻烦事的时候,都不见了,特别是你受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一个都不会出现来帮你。

中国传统人际关系模式与现代

第二讲中国传统人际关系模式与现代 人际关系的变迁(p269) 〔教学目的〕: 1、了解传统人际关系的特征以及辩证地对待传统人际处事原则; 2、了解现代人际关系的变迁,学会适应现代人际交往环境 〔课时安排〕:4学时课堂授课、2学时讨论 一、人际关系的历史演变 (一)原始社会的人际关系――平等自由是其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人际交往范围极其狭小,团结互助是原始氏族内部人际关系的主要表现,习俗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主要社会规范; (二)奴隶社会的人际关系――极端不平等,虚伪、狡诈、欺骗、背信等不良风气出现; (三)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维护人际间的等级关系,父子夫妻等家庭人际关系也表现为等级关系;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以利己主义为核心,自由、平等、博爱等人际原则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而广大工人则少有自由。 二、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 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是“人缘”;“人情”、“人伦”构成的三位一体,它们彼此包含并各有自身的功能。“人情”是核心“,彼此包含了传统中国人以”亲亲“(家)为基本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人伦”是这一模式的制度化,家为这一样式提供了一套模式原则和规范,使人们在社会互动中遵守一定的秩序;“人缘”是人们观念中对这一模式的总体设定(天命) 情――人际行为的“是什么”(价值) 伦――人际行为的“怎么样”(规范) 缘――人际行为的“为什么”(心理) 三者构成了一个包含价值、心理和规范的系统。它们彼此的合一来源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天命观、;家族制度和以儒家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的合一。中国人际关系偏重于情已不同于西方,而在这情中再加进伦理的成分则更显示出自己的特色。人伦是传统伦理思想对人情的规定,其外在形式是礼,其内在心理是仁。另外,缘在人际关系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归因来达到为人处世过程中的心理平衡。它对于人情操作中遇到的种种现象十分有利,使人不致于因祸福恩怨而大喜大悲,从而心甘情愿地适应人际关系上的各种可能,并以一种中和的态度来对待人生。 从中国人际关系模式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它的前提公设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是可以相通的。 (一)人缘是构成传统人际关系的纽带 人缘中的“缘”包括:地缘、血缘、 (二)人伦是调节传统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神性与人性——论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道德主题(一)

神性与人性——论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道德主题(一) 论文关键词:莎士比亚文艺复兴道德人文主义神 论文摘要:从伦理道德角度对莎士比亚文学作品进行考察。以文化为参照,以人为基点,以道德主题嬗变的整理讨论为指归透析文艺复兴“人”的道德图式。文艺复兴是神性回归并参与人性建设的时代,其成为莎士比亚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他完成了后期人文主义对“人”的诠释:享受现世节制的自然之爱,同时以上帝之爱消弭邪恶。莎士比亚文学作品道德主题体现为神性超拔人性、人文终极的图式。 一、引言 瑞士著名史学家、文化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称文艺复兴为“人”的发现时代。之所以被定义为“人”的发现,是因为相对于中世纪人是神的奴仆而言,文艺复兴时代人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幅度提升。人的价值不仅在于服从上帝、信仰彼岸世界的安宁幸福,而且在于人本身是世间的上帝,勇于追求此岸世界的美好和谐。 人文主义(也叫人本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肯定人的崇高地位,主张一切以人为本,以此来反对罗马教会所代表的神权的绝对统治。针对教会认为人生是苦难和罪恶的邪说,人文主义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肯定现世生活,歌颂爱情和个性解放;针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人文主义提倡理性,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因而有权追求知识,探索未知,了解自然和研究科学;针对封建压迫和封建等级制度,人文主义倡导仁慈、博爱,歌颂纯真的友谊和崇高品德,提倡平等和冒险精神。总之,人文主义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和乐观进取的精神,同时,也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欧洲文艺复兴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莎士比亚便是该时期应运而生的巨人。神性回归并参与人性建设,是莎士比亚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享受现世节制的自然之爱,同时以上帝之爱的合理性消弭利欲滋生的邪恶,他完成了后期人文主义对“人”的诠释。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集大成者,代表着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最高峰。“从来没有比他的剧本更加全面地表现了人的状态了。”莎士比亚的创作已经产生超出描述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意义和作用,其戏剧可以看成整个人类的缩影。他所具有的包容性、前瞻性使其成为文艺复兴的总结性人物,至今为止无人可以比拟。基督式的上帝之爱守护古希腊式的自然之爱是莎士比亚不变的创作主题,虽然传承了世俗人本传统的文化内质,但是超世俗的理性指引着世俗的情感,这在他早期的诗歌和戏剧创作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二、基督爱的力量 莎士比亚早期的诗歌和喜剧多以爱情为描写对象。他热情地讴歌爱情,肯定人自然欲望之合理性以“爱情是天经地义的”来反对禁欲主义,这与前期人文主义相似。不同的是,他笔下的爱情并非一味的放纵、疯狂、粗野,而是奔放又节制,激情又不失理智。莎士比亚指出,情欲是贪婪的——你容易变得嫉妒和专制。他主张用人的理性来约束原始欲望不让泛滥的本能毁灭自己。文艺复兴时期人固然冲破了禁欲主义的压制,但是却又陷入自我情欲冲动的牢笼,这是他较早期人文主义先进成熟的地方这在他后期的作品中也有表现,是他从始至终的思想。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都描写了男女青年冲破封建伦理道德、传统偏见、宗教禁忌以及自私、欺骗等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运用个人的智慧、聪明和勇气,大胆地追求自由、纯洁的爱情。这当中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光辉的敢作敢为的文艺复兴新女性艺术形象。她们年轻美丽、温柔多情、乐观,敢于而且善于为实现美好理想而斗争到底。如《无事生非》中的贝特丽思漂亮、聪慧、泼辣,好为人抱不平;《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有勇有谋;《辛白林》中的伊摩琴美丽善良、爱憎分明,为了爱情不惜抛弃荣华富贵;《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为情人的死去而殉身等。 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封建制度开始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开始上升。当时中世纪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蒙昧主义思想走向没落,资产阶级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观日益深人人心,人文

论文—关于人性的思考

关于人性的思考。我们知道一个人在生命中最本质的内涵是人性,人性是与我们每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东西,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是了解自己,正如西方哲学史上有句非常重要的名言"认识你自己"。今天这个世界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人对整个世界的了解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拥有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知识,但唯独缺乏认识我们自己的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世界的改造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是我们每个人的人性和两千年前的人并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人类虽然不断地改造世界,但却缺乏对自己的改造。 我们知道一个人对自己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否取得成就,很重要的是能否给自己准确地定位,一个人如不了解自己,则很难给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对每一个人有着太多太多的诱惑,我们不清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只是每天随着广告、媒体、报纸等导向来决定我们的喜欢与不喜欢。另外,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面对缤纷的世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些情绪也在误导着我们,使我们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又喜欢那个,但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自己也搞不清楚,有的人可能一辈子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自己做什么才是最合适的。还有一个方面,一个人如果能够了解自己,才能找到生命的安身立命之处,那么,我们的生命应安住在什么上呢?有的人可能会把爱情、感情、财富、事业、家庭作为安身立命之处,但这些并不是我们生命最本质的东西,因为这些动西都是会变化的。如果我们的生命不是安住在我们生命的当下,不是安住在我们生命的真正自我上面,而是安住在外界的一些虚幻的不可靠的东西上,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我们就会痛苦不堪。所以,我们只有真正认识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生命的真正安身立命之处。 如何认识自己?佛教讲无我并不等于没有自己,只不过告诉我们你所执著的这个我并不代表你自己,你是把不能代表自己的东西当成自己,你无边无际的烦恼由此产生。佛教讲无我,破除我执,也不是讲你不要去认识自己。今天讲人性的思考,主要是帮助大家来认识自己,关于人性的思考,这在中西方的哲学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今天主要把中西方哲学史上关于人性的几种说法提出来,从佛教的角度作一些分析。 一、关于人性的思想及分析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关于人性的思想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人性;一是理性人性,它们都是建立在人本思想的基础上,否定、反对封建思想而高扬人性。 1、关于人的自然性 所谓人的自然性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表现最强烈的饮食男女、感情欲望、自我保存、自私自利等。启蒙主义的哲学家们认为这种自然情欲是天生的、合理的,是不可以压抑、回避的,人享受这种自然情欲是合理、正常的,而且是应该的。人的幸福与快乐的基层就是享受人的自然情欲,唯有通过自然情欲的享受,人才能活得幸福与快乐。启蒙主义的哲学家对自然人性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理性主义认为人的自然情欲是一种低级的东西,是人与动物共同的东西,而人的理性才是高级的,所以理性主义者是以人的理性作为人的本性,作为人与动物不同的本性。还有一些人本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的本质不仅是自私,爱别人也是人的本性。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也讲到自然本性,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无私无欲,就像婴儿一样非常朴素而没有任何情欲的污染,相反一个人追求情欲的生活,就会使我们的本性受到迷失,老子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伤"。 从佛教角度来看,情欲是一种欲望,欲望是一种需求,是生命发出的一种内在需求,这种需求包括生理上的需求和心理上的需求,生命的延续就是处在无尽的需求过程中。佛教讲欲望有五欲和六尘,即财、色、名、食、睡,与色、声、香、味、触、法我们眼睛喜欢看好看的颜色,嘴巴喜欢吃好吃的东西,耳朵喜欢听好听的声音等等;我们对财富的强烈需求,对饮食、男女、名声的强烈需求,作为一个人有许许多多这些自然的需求。这种需求在我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