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改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论文——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大河中学数学教师:许占峰

2014年3月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呑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他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同理,成功的教学也不应是强制性的,而应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对此,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关心学生,培养兴趣

学生如果喜欢他们的老师。那么对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就会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师要用一颗赤诚的心,唤醒无数颗喜爱数学的童心。

1、生活上关心体贴学生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小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上无人体贴和照顾,这些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爱”,以师生的感情,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习上帮助差生

小学生对学习的胜任感,直接影响学习兴趣。有了对学习的胜任感,应能产生学习兴趣,但是,有些差生学习很吃力。教师要及时帮助这部分差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课外不仅进行必要的辅导,而且还要注重课内的辅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讲课时特别注意观察他们;课堂提问时尽量让他们回答能够回答的问题;学生作业时,重点辅导他们;差生的作业尽量当堂面批,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补救。

这样持之以恒,差生就会逐步转变。

3、表扬鼓励,树立信心

差生往往很自卑,学习没有兴趣,灰心丧气。为了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寻找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表扬、鼓励,从而激发上进心,努力学习。

二.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教师创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创设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因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其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富有情趣地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引发学生探求知识奥秘和愿望。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提问:“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当学生轻松回答后,教师再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否也有类似的规律呢?”有的学生可能受前者的影响回答:“个位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是这样吗?同学们一试,象13、23、29、56等都不能社被3整除,显然这不是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时,教师凭借已有知识推出一些是3的倍数,然后确定其中一个数,调换各数位上的数字,如135与换位置531、153、315、351。让学生检验与换后的各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经过检查惊奇地发现它们仍然是3的倍数,这说明能被3整除的数与其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无关。“那么这里边有什么奥秘呢?”不等教师提问,学生自己便会积极思考起来,急于想找到答案的好奇心,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诱发出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这时展开新课教学,就能使教学效果较佳。

三、导课新颖,产生兴趣

成功的导课,不仅能讯速安定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造成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例如教学文字题时,课一开始,教师一言不发,在黑板上板书:“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学生睁大眼睛,感到很奇怪。接着教师要求学生缩句。这时,学生忍不住了问老师:“这节课不是语文课!”老师还是一言不发,等学生缩句后,教师又在这句话的下面写上“45加上18的和,乘以它们的差,积是多少?”再要求学生缩句,这时,学生恍然大悟,纷纷举手抢着回答。这样的导课,不仅抓住了解答这道文字题的关键,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探索新知,激发兴趣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知识,并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又激发了学生兴趣。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让学生把三根小棒分别摆在不同的数位上,于是组成了许多数:111、12、102、210、10101等等,经检验,这些数都能被3整除。可见三根小棒无论怎样摆,都能被3整除。然后再让学生分别用4根、5根、6根9根小棒摆成不同的数。这些数是否能被3整除?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仅探索了新知,而且激发了兴趣。

五、动手操作,提高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时,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中“移多补少,使两者一样多”的应用题

时,教师准备许多圆片让学生操作,从多的一行取几个移到另一行,使两行的圆片一样多。学生的操作兴趣非常高,起初是笨拙地一个一个地移,然后就有学生发觉可利用求平均数以后来移,最后学生又发现了一种更简便的算法――利用求两者的“差”来移……,通过动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在多种感官的运用中,学生们学到了探索新知识的一种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运用直观,发展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形象、新奇的东西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与学习材料直接相关的,运用生动的语言,适当的直观教学手段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发展兴趣。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做了两个活动的彩色小人,贴在黑板上,首先出示准备题:小华和小明同时从甲地到乙地,小华每小时走4千米,小明每小时走3千米,4小时后两人各走多少千米?让学生移动小人演示1小时,2小时,3小时各自走的路程。然后教师提问两人除了从甲地去乙地这种走法,还可以怎样走?有的学生说对着走,于是教师又问:如果两人相对走会越来越怎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通过提问引出新课,于是教师把准备题改为:两人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3小时两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相向而行)。再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1小时、2小时、3小时走的路程及相遇过程,使学生悟出两人3小时行的路的和就是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进而启发学生:两人相遇后还可怎样走?继续走下去,两人相距就越来越怎样呢?用小人演示一下。于是把准备题再改编为(相背而行)两人同时从某地出发相背而行,小华每小时行4千米,小明每小时行3千米,3小时后相距多少千米?通过运用同一教具演示,使学生对速度、时间、路程三量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七、巧设练习,增添兴趣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所以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教学比例应用题后,教师设计这样一道题:一辆汽车3小时行138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行多少千米?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看看谁想的方法最多,这时,同学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出来,人人积极思考,竭尽全力寻找与众不同的解答方法。

当同学们说出用归一法,倍比方法、方程、比例方法等解法后,教师接着说:“还有没有其他的解答方法,请同学们讨论讨论。”这时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个同学举手回答:“也可以用分数的知识解答。把3小时看作占5小时的3/5,根据已知一个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列式:136÷3/5。

这样,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增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八、课堂小结,保持兴趣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已浓”,而且还要“课结束,趣获存”,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是这样结课的: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分数有了初步的理解,请同学们回答本节开始所提的问题。“一块蛋糕,爷爷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爸爸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的一半,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你能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表述吗?当同学们回答:爷爷吃了1/2,爸爸吃了1/4,小明吃了1/8后,再追问:这块蛋糕还剩多少?谁吃得多?谁吃得少?为什么?当学生不能回答时,教师就说这些知识等到下节课学习之后就能明白,同学们先回去想想,看谁最聪明!

总之,中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最佳。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的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数学课堂在多数人看来就是一个1+1必须等于2的枯燥无味的教师说、学生听的课堂。因此,数学课堂要达到和其他孩子感兴趣的课堂一样,就需要我们教师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一向倡导"生活即教育",在其生活教学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张雪门先生提出的"行为课程"也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因此要重视学生生活本身的教育,实行教育生活化。数学是理性的、抽象的。生活却是感性的、具体的,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只有在被抽象成数学符号时,才可能被称之为数学。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 2.研究意义

《新课标》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教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求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因此,我们要在学校的数学活动中, 要打破数学与生活的隔阂,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观察、寻找身边的数学入手,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数学的兴趣,学会用数学知识、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我们要确立"生活即课堂"的观念,让学生走出教室,在社会、生活这一大课堂中去体验具体的、可感的、鲜活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主动地建构知识,形成概念。让学生在愉悦的数学情境中乐学,在兴趣中实践,并力致于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课题的界定 1.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指课堂教学、知识巩固以及课外的思维训练等。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爱上数学课,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即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浅谈中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曹民

浅谈中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曹民 发表时间:2012-04-26T16:35:33.95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年第33期供稿作者:曹民[导读]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搞好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湖南省资兴市三中曹民 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搞好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联系生活--引趣。 社会生产和人的需要是产生兴趣的源泉,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有一个思想上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根据教材的特点讲述数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价值和广泛应用,使学生明白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和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教材中的每一章引言课,教师都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从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引入新的课题。例如:以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如何确定三个队的净胜球数引出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等,如北京奥运会奥运村模型图中找熟悉的图形中引出直线、射线、线段、角等有关知识。以关于我们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温饱到小康跨越的文字,文字包含一些数据,引出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问题。老师将这些课讲得有声有色,通过潜移默化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重要价值,另外在一些单元和部分课前,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的需要也适当地讲述数学的应用及其价值。如;负数概念引入后教师结合“阅读与思考”的内容,向学生生动地讲述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这一历史事实,在他们陶醉于我们祖先的伟大成就自豪感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对数学占有的欲望。 二、注重直观--诱趣。 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数学上,他们比较喜欢认识具体和形象的事物。重计算,轻概念,重记忆,轻理解。如用“字母表示数”由于字母在表示数字上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具有“代”和“变”的抽象性,他们原有的对数的认识就感到不太适应,所以教师根据这一思维特征对数学概念的引入法则的说明,特别注意加强直观形象和具体的教学,把教学内容处理成符合学生原有认识上的东西,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数轴”概念的教学,教师是拿着实物温度计上课,温度计上有刻度,根据温度计上液面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的数,测量不同的温度;与温度计类似,我们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刻度,标出读数和方向,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那么这样的直线叫什么?于是引出了数轴的定义,这样的讲解生动具体使学生看有实物,想有形象,记有特征不但使他们学得有感、记得牢固,而且使他们理解得也较为准确和深刻。这样处理教材的例子是相当多的,任课老师都加以充分利用,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注意到直观形象教学的局限性,不能监用,要特别注意类比的事物与新的概念法则间的内在联系,慎重考虑他们之间比较的科学性。 三、保护学生的好奇--激趣。 1.利用他们的好奇心,教师把一些教学内容转化为有趣的问题,吸引住学生,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搞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同学每人都默记住一个数,先将这个数乘上5倍,再将所得结果加上25并除以10,最后将结果告诉老师,那么老师即能猜出你默记的哪个数。为什么?许多学生觉得老师很神,此时教师将其中的奥妙是解了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讲给学生,他们恍然大悟,对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兴趣更浓了,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有趣味的数学典型故事和游戏,如“填幻方”,以及古代数学家丢番图的“墓志铭”“代数的故事”等等,教师都可用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使他们的求知欲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利用好奇心,收集图片资料,利用模型实物,激发学习兴趣。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中,新教材中配有不少教具,提供了大量的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实践活动加强对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在配套教具的基础上教师不妨收集一些世界著名的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的图片,如金字塔、清真寺、中国的古塔等等,再搜集生活中的一些规则的和不规则的物体,如乒乓球,易拉罐、玻璃杯、底面呈六边形或八边形的茶叶筒、魔方等等。让学生感知这些建筑物都是由许多几何图形组成的,从而认识到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观察各种几何体和实物图,通过大量的模型、实物例子形成对各种几何体的直观认识,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概念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好这些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4.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发他们学习成功的欲望。 我们教师特别重视用课外时间因材施教,让优生和差生在数学上都有所进步,培养数学优生,成立数学竞赛辅导小组,每周活动一次,出一些有趣味的习题;(包括新教材中的阅读思考、教学活动的内容)让学生解答。辅导数学差生,班级成立了帮差小组。教师特别注意唤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关照外,还给吃“小锅饭”,对于他们,教师给予他们的关心和赞扬更多,让他们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得到心理的尊重和满足,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

[其他论文文档]浅谈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创设应用环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生对于学习数学可能会感到吃力,因此教师要能从多方面启发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真正了解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并为学生创造实践的平台,让他们从中感受学习数学的重要,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营销方面的应用题时,我先设置这样的学习环境:做生意都是为了赚钱,解决生存问题。A同学家开了间服装店:某个品牌的服装现在的售价是每件60元,每个星期可卖出60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他的家人对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如调整价格,每件涨1元,每个星期要少卖出10件;每降价1元,每个星期可多卖出20件。已知这个品牌的衣服的进价为每件40元,你认为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说到买衣服,大家都很熟悉,也知道进价、销售价的意思,还知道利润是怎么算出来的。所以当我说你们把A同学家的店当成你家的,你来当一回老板,告诉我你是怎么卖这些衣服拿到更多的利润时,有的学生就说:有什么难,肯定是降价赚钱多啦,卖得多,钱不就多了吗?有的又说:降价是可以多卖,但工作量大,多累啊,我涨价虽然卖得少,但它贵了自然也得钱多啊,何必那么辛苦!面对他们的争论,我不发表意见,只说:现在你是老板,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到时谁赚得多自有分晓。过了一会,又有学生抛出问题:光知道涨价、降价,衣服到底卖了几件题目没有给啊,如果设每件涨了(或降了)x元,还得设每个星期多卖(或少卖)了y件衣服,两个未知数怎么算才知道最大利润啊?如果再多设一个未知数表示利润那就得三个未知数了,这又怎么算?好像学过的应用题当中也没用过三个未知数解决问题的啊这个时候他们发现,按平时去买衣服的想法根本解决不了现实的问题,怎么办?学生又掀起一番议论。后来有学生说:是不是要用二次函数来解决啊?有的说:这跟二次函数有什么关系?如果说用九九表还说有些关系。有的又说:应该就是用二次函数来解决,因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中有个顶点式的表达式,而它的頂点坐标正好可以反映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就是用它来解决这个问题了。其他学生听着觉得有道理,也纷纷动手计算了。最后我把他们算出来的两种结果显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自己判断哪种方案赚钱多,并让他们做出总结。这样的实践活动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更知道了用数据说话的作用。同时,通过把学生组织到活动中,一是可以让他们知道做生意的艰难,从而体会到父母挣钱的不容易;二是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学会担当,帮父母分担责任;三是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能从中感受到还需努力学习。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习兴趣 受年龄的限制,学生对抽象性的知识想象不是很成熟,表述问题也不是很准确。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使自己的大脑能从实物演示中获得抽象性的思维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多进行探究性的教学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例如:上《什么是三角形?》一课时,要求学生用提前准备好的材料长方形纸片一张、三角板一副,任意制作一个三角形,然后再用老师发给的小棒(3厘米、4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8厘米各一根)任意制作一个三角形。制作好后小组之间交流各自的方法和结论。教师巡堂查看一遍,并把学生作图的结果展示出来用长方形纸片折出三角形;用三角板画出三角形;用3根小棒或更多根小棒组出三角形,然后提问学生:通过自己作图你发现了什么样的图形才叫作三角形?由于自己动手参与了操作,所以学生回答

浅谈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 浅谈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创设应用环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生对于学习数学可能会感到吃力, 因此教师要能从多方面启发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真正了解数学知识 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并为学生创造实践的平台,让他们从中感受 学习数学的重要,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营销方面的应用题时,我先设置这样的学习环境:做生意 都是为了赚钱,解决生存问题。A同学家开了间服装店:某个品牌的服装现在的售价是每件60元,每个星期可卖出60件。为了获得更多的 利润,他的家人对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如调整价格,每件涨1元, 每个星期要少卖出10件;每降价1元,每个星期可多卖出20件。已 知这个品牌的衣服的进价为每件40元,你认为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说到买衣服,大家都很熟悉,也知道进价、销售价的意思,还知 道利润是怎么算出来的。所以当我说“你们把A同学家的店当成你家的,你来当一回老板,告诉我你是怎么卖这些衣服拿到更多的利润”时,有的学生就说:“有什么难,肯定是降价赚钱多啦,卖得多,钱 不就多了吗?”有的又说:“降价是可以多卖,但工作量大,多累啊,我涨价虽然卖得少,但它贵了自然也得钱多啊,何必那么辛苦!”面 对他们的争论,我不发表意见,只说:“现在你是老板,你想怎么做 就怎么做,到时谁赚得多自有分晓。”过了一会,又有学生抛出问题:“光知道涨价、降价,衣服到底卖了几件题目没有给啊,如果设每件 涨了(或降了)x元,还得设每个星期多卖(或少卖)了y件衣服,两个未知数怎么算才知道最大利润啊?如果再多设一个未知数表示利润 那就得三个未知数了,这又怎么算?好像学过的应用题当中也没用过 三个未知数解决问题的啊……”这个时候他们发现,按平时去买衣服 的想法根本解决不了现实的问题,怎么办?学生又掀起一番议论。后

中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研究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研究报告 篇一:关于初中生学习数学兴趣的调查报告 关于初中生学习数学兴趣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件事成功的概率,并且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初中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制约,动机兴趣当然就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作为一个实习的初一数学教师,我选择这一课题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现状及影响他们数 学学习兴趣的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去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对数学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本课题的调查研究是对本校初中三个年段17个班的部 分同学(119名)进行问卷调查,总共发出问卷120份,收 回119份。调查后对问卷上的回答逐个进行统计,并分别计

算出每个答案在总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然后对所得的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 三、调查结果显示 (一)初中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不浓厚 1、喜欢上初中的数学课的同学只有近一半(其中很喜欢的只占总人数的11.8%,喜欢的占35.3%),还有43.7%的同学对上初中数学课的情感体验一般,9.2%的同学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初中的数学课。 2、只有近一半同学对数学感兴趣(其中有兴趣的只占总人数的34.5%,曾经有过的占13.4%),还有47.9%的同学对学习数学情感体验一般, 4.2%的同学明确表示对学习数学完全没有兴趣。 3、数学科在所有学科中,按学生喜爱的程度,排在第一的只有11.8%,排在第二的有15.1%,排在第三的占40%,排在第四或以下的占36.1%。 4、喜欢做数学作业的同学只有29.4%(其中很喜欢的只有5.9%),而有52.1%的同学对做数学作业很勉强,还有18.5%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做数学作业。 5、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是“兴趣爱好”的只占25.2%,是因为“中考的压力”而学数学的有37.8%,而有31.1%的同学学习数学的动力是认为“数学有实用价值”,还有5.9%的同学是由于“老师管得严”才学数学的。

如何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如何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兴趣,才会认真的去学,老师的教学效果才会高。然而学生的兴趣又离不开老师的积极培养和调动,如何通过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有效教学的程度呢? (一)设置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常识数学化,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教学。如:在引入一次函数的应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现在的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如此高吗?交警为什么总是提醒大家要慢行?说到这里,有些学生在想说:“这与我们的数学课有什么关系?”就在学生疑惑不解的时候,我用多媒体出示刹车距离与一次函数应用题。学生明确了要学习的内容,而且还怀着急切的心情想知道答案,必然会积极思考,跟老师的思路走,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教学效率明显得到提升。 (二)由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调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要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以“探索尝试”为核心,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如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中,教师不是直接把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归纳出来,而是让学生先通过折纸(给每位学生一张长方形纸,裁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猜想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一旦提出猜想,就非常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

探究的热情。然后学生小组讨论,最后把各组的结论汇总到黑板上。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修改、选择、补充,并一一加以验证,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这种教学,通过学生自主研讨、自主分析,使学生体验到了获取知识的过程,领悟到了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作用就是“导”,即巧妙地引导学生,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 (四)教师要关爱、尊重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把热爱学生作为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的前提.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能力,用教师无私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建立起和清的师生关系。“亲其师,爱其道’。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自然会积极配合教师进行工作。 三、利用教学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跨时空、跨地域地展示事物的形成、演变、发展过程。我们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等特点,刺激学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步一步演示出来,不仅降低了知识的难度,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

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的分析报告

浅谈初中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基础。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提前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所以,有人说:有了兴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作为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把单调、枯燥、无味的数学符号在推理、运算过程中让其活起来、动起来,变的有滋有味,使学生感到趣味无穷、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逐步产生浓厚兴趣,是数学教学成功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学中除了传授数学知识之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去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积极探讨,在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领悟到学习的快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问题和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进入“愤”和“悱”的境界。这样做一方面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影响。例如:在学习交换律时,让

学生自主探索找到加法(或乘法)的算式,从而得到这些算式的共同点只是加号(或乘号)两边的代数式进行了互换,他们的和(积)不变。然后问学生那么减法(或除法)有这样的规律吗?要想在减法(或除法)中运用这个规律我们应该怎么办? 所以教师的教法,贵在启导。精彩的导入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在讲授数学知识时,要注重将知识点放入相应实际问题背景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三角形纸板,把三个角剪下后摆成一个平角,并抓住时机进行点拨,学生去发现“三内角之和为180度”这一规律,学生学得愉快,记得牢固. 在讲述初三两圆的位置关系时,自制一套幻灯片,结合物理知识,应用运动学的观点,在幕布上使一圆逐渐向另一圆靠近,使两圆之间从外离到外切,再到相交、内切、内含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发现两圆之间的五种位置关系,增强了直观性,降低了难度,减轻了负担,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3)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

初中生对数学的兴趣程度调查报告

初中生对数学的兴趣程度调查报告 摘要: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因此各国数学课程改革都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作为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我国每次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都能夺取第一名,可科学测试和应用能力都偏低,中学生最不喜欢的科目却是数学。数学兴趣既是数学学习成败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可应试教育正使许多中学生远离数学。本文就是通过对初中生数学兴趣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学习习惯、家长、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数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全面了解数学学习中影响初中生数学兴趣的因素,结合问题分析及相关文献、联系本人实际工作经验,提出相应对策。主张教材内容趣味化,情境生活化,呈现方式多样化,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并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张教学方法多样化,用“游戏教学”、“小班教学”、“合作学习”来引导学生“做数学”,让学生体验成功,启发思考。用计算机为学生提供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的教育,让数学评价成为数学学习的动力。为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可资借鉴的地方,为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抛砖引玉。这也正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数学兴趣数学素质教育 1、问题提出 多数人的眼里,数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数学新增加了很多内容,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向老师抱怨说数学课本的内容和知识点那么多,老是记不住,学过就忘了。有的还说课本里的内容太简单了,能看懂,但是到考试的时候不会做题,题目跟学过的知识点联系不起来。老师也说,想不明白明明很简单的题目搞不懂为什么学生不会做,教学相当的被动。为了更好地指导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数学,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对数学的喜爱程度的调查问卷。 ! 2、调查研究 调查对象 针对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我们对红旗路中学的部分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目的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此次调查旨在了解现在初中生兴趣的泉源,从而想出对策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致于在今后的数

关于初中生学习数学兴趣的调查报告

关于初中生学习数学兴趣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件事成功的概率,并且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初中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制约,动机兴趣当然就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作为一个实习的初一数学教师,我选择这一课题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现状及影响他们数学学习兴趣的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去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对数学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本课题的调查研究是对本校初中三个年段17个班的部分同学(119名)进行问卷调查,总共发出问卷120份,收回119份。调查后对问卷上的回答逐个进行统计,并分别计算出每个答案在总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然后对所得的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 三、调查结果显示 (一)初中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不浓厚

1、喜欢上初中的数学课的同学只有近一半(其中很喜欢的只占总人数的11.8%,喜欢的占35.3%),还有43.7%的同学对上初中数学课的情感体验一般,9.2%的同学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初中的数学课。 2、只有近一半同学对数学感兴趣(其中有兴趣的只占总人数的34.5%,曾经有过的占13.4%),还有47.9%的同学对学习数学情感体验一般,4.2%的同学明确表示对学习数学完全没有兴趣。 3、数学科在所有学科中,按学生喜爱的程度,排在第一的只有11.8%,排在第二的有15.1%,排在第三的占40%,排在第四或以下的占36.1%。 4、喜欢做数学作业的同学只有29.4%(其中很喜欢的只有5.9%),而有52.1%的同学对做数学作业很勉强,还有18.5%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做数学作业。 5、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是“兴趣爱好”的只占25.2%,是因为“中考的压力”而学数学的有37.8%,而有31.1%的同学学习数学的动力是认为“数学有实用价值”,还有5.9%的同学是由于“老师管得严”才学数学的。 (二)初中生对学习数学缺乏信心,自主学习数学的少,依赖他人学习数学的多。 调查中发现:初中数学课堂中,最喜欢“听老师讲解”的人数占44.5%,最不喜欢的只占7.6 %,最喜欢“与同学讨论”的人数占45.4%,

初中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

初中数学兴趣的培养 点击数:2466次录入时间:2010/8/20 16:18:00 编辑:hong_521147 没有兴趣,势必产生厌学情绪,通过本次学习,我更加清楚的意识到这点。 培养能力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过了不久,有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慢慢消失了,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问题。面对新教材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到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新奇。 如在数学载一个几何体时,可以利用切豆腐的方法,化难为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新奇。 正如新教材所要求的目标,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侧重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学生学习新奇上做文章,以教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使其象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向往着教师,向往着本学科。 二、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七年级身下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的情趣和动机的酵母。新教材还抓住了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欺负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语),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对此,具体做法如下: 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他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吧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景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显示会兴趣盎然、解决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 2、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细化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老师的帮手,一起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便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精炼、语调变化要得当,板书设计要合理,字体要优美大

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马素华

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马素华 发表时间:2013-07-15T11:16:01.780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7月下供稿作者:马素华[导读] 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马素华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的教学理念为我们课堂教学指引了方向, 要使学生学好数学,就必须先让学生爱上学数学,其实就是对数学产生兴趣。在不少人误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学科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1 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1.1 明确目的,产生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相关的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应明确具体地交待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知识体系中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作用,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产生心理的需要,引发学习的愿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1.2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加强数学教学气氛。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初中数学教学中正确选择和使用教学现代教学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帮助他们学好有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内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让学生根据投影仪投出的问题看书,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对不能在书上直接找到的问题答案,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有何异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要求每组把讨论的结果写在纸上,然后教师把他们的讨论结果投影出来,让全班同学与教师一道再进行讨论,看哪个组写出的结果最简单最准确,然后进行练习,通过练习分组讨论,组内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纸上,再投影出来,引导他们讨论解决,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别人的问题中启迪他们的思维,又培养了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的精神,较好地发挥了他们的学习的主体作用。 1.3 动手操作,促进兴趣。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之,就是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推进课程改革、落实课改精神的过程中我们数学教师要注重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事物,让学生感受到其实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2 教师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2.1 创设问题情境。需要创设的问题是指学生迫切希望获得解答的关于数学教学内容的疑问。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新奇未知事物刺激下学生形成认知中突然提出问题或接受教师提问,产生解决此问题的强烈愿望,并作为自己学习任务的那样一种情境。思维发端于问题,又通过问题来展开,始终和一定的问题相联系。在教学中不断用有趣的问题为教学过程引路,创设覆盖每一章每一节,特别是每一具体课题的情境。问题的情境由问题的背景与问题的体系系列共同构成。问题不断明确着认识活动的远近目标,推动着学生认识活动的发展。现象是人门的向导,也是问题的源泉。从典型而新奇的事实人手,引出的问题最生动。处于学生 “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对学生最有吸引力,因为思维最愿与难题交朋友。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创设问题情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两个好处:一方面能为教师带来及时的宝贵的教学反馈,为教学提供更加切实的教学问题情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兴趣向更深层次发展。因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从无到有、不断增强,必然引起兴趣的自我强化。 2.2 创设成功情境。所谓“成功情境”,是能使学生成功地学习,使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愿望获得满足,从而体验到数学认识活动的快乐,感受到“自我发现”的惊喜,这样的学习情境。教师培养学生兴趣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要教会学生注意积累数学感性知识,并通过仔细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结构;要教会学生理清分析问题的思路,学会从比较中抓特性,从联系中分析综合出共性。为使学生直接地、间接地掌握全部所学的数学知识,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如制作必要的直观教具,充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尽可能开展多媒体教学,最好是教师形象生动的直观描叙。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容易通过独立思考,进行成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实践证明学生学习上是否成功在于积极参与教学的程度。因此教师要作好整体构思安排,针对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精心组织教学过程,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学好重点知识,力争突破难点,减少学生学习水平的分化。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有利于学生自己改善学习行为。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最好水平。在为积极上进的学生设创新奖鼓励其探求的同时,还要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设置一些易于解答的梯度题,帮助他们沿台阶去解决基本问题乃至稍难的题目,使这类学生有表现点滴进步的机会,并及时给予肯定评价,给予进步奖,不断唤起他们成功的斗志。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那些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很难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如果他们本身对学习没有兴趣,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他们都可能会出现走神的情况。反过来,如果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好的培养,他们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随之得到提升,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 作者单位:新疆农二师二十九团梨华中学__

谈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兴趣

谈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也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素养,必须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一个人对数学有了兴趣,就能专心致志,从而有力地应用和发展他的能力”(克鲁斯基语)。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能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学习动机和无穷的学习动力,常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因而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成为许多同行不懈的追求。笔者认为,数学教师至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注意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人自发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意向。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学生的好奇往往表现在对一些新鲜事物、自己不懂的东西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他们总爱问个为什么,或者异想天开。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这是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探索事物的强大动力,是兴趣的先导。 例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做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学生每人都默记住一个数,先将这个数乘

上5倍,再将所得结果加上25并除以10,最后将结果告诉老师,那么老师即能猜出你默记的那个数。为什么?许多学生觉得老师很神,此时教师将其中的奥妙是解了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讲给学生,他们恍然大悟,对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兴趣更浓了。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有趣味的数学典型故事和游戏,如“填幻方”,以及古代数学家丢番图的“墓志铭”、“代数的故事”等等,都是教师用来调动学生好奇心和新鲜感的好材料,藉此,学生的求知欲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社会生产和人的生活需要是产生兴趣的源泉,所以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有一个思想上的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根据教材的特点(重视数学的科学价值),讲述数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价值和广泛应用,使学生明白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和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教材中每一章的引言课,教师都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从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引入新的课题。 例如:课本第一章,以天气预报2019年11月某天北京天气为-3℃—3℃的确切含义引出负数这一代数知识,以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如何确定三个队的净胜球数引出有理数 的加减法运算等;第二章的学习中注意以丰富多彩的学生感

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培养兴趣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知识的诱解与传授进行。本次就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认真探讨。 :直观;好奇心;激趣;诱趣;引趣 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搞好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注重直观--诱趣 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数学上,他们比较喜欢认识具体和形象的事物。重计算,轻概念,重记忆,轻理解。如用“字母表示数”,由于字母在表示数字上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具有“代”和“变”的抽象性,他们原有的对数的认识就感到不太适应,所以教师根据这一思维特征对数学概念的引入法则的说明,特别注意加强直观形象和具体的教学,把教学内容处理成符合学生原有认识上的东西,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数轴”概念的教学,教师是拿着实物温度计上课,温度计上有刻度,根据温度计上液面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的数,

测量不同的温度;与温度计类似,我们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刻度,标出读数和方向,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那么这样的直线叫什么?于是引出了数轴的定义,这样的讲解生动具体使学生看有实物,想有形象,记有特征不但使他们学得有感、记得牢固,而且使他们理解得也较为准确和深刻。这样处理教材的例子是相当多的,任课老师都加以充分利用,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注意到直观形象教学的局限性,不能监用,要特别注意类比的事物与新的概念法则间的内在联系,慎重考虑他们之间比较的科学性。 二、联系生活--引趣 社会生产和人的需要是产生兴趣的源泉,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有一个思想上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根据教材的特点(重视数学的科学价值)讲述数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价值和广泛应用,使学生明白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和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教材中的每一章引言课,教师都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从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引入新的课题。如第一章以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问题。例如:(1)以天气预报2019年11月某天北京天气为-3°C——3°C的它的确切含义引出负数这一代数知识。(2)以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如何确定三个队的净胜球数引 出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等;第二章始终以丰富多彩的学生感

谈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谈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发表时间:2014-10-29T15:07:37.843Z 来源:《素质教育》2014年8月总第158期供稿作者:王红亮[导读] 不少中小学生喜欢数学往往和数学教师有关,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很大。王红亮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冯家镇第一实验学校256805 如何培养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现结合我长期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和认识。 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以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习兴趣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真正体现。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与组织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彼此才能敞开心扉,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学生才能 “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对学生爱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 不少中小学生喜欢数学往往和数学教师有关,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很大。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与学习情感不可分,他们常常因为不喜欢某科任老师而放弃该学科的学习。只有教师爱学生,学生才能爱你,爱你的学科。教学活动是以信任为基础,以情感为载体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教师乐意“教”,学生乐 “学”,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石。 二、巧设悬念,精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数学的兴趣,往往产生于求知的情境,正如孔子:“不愤不启,不懈不发”所言。初中生本性好动且对于学数学究竟有什么样的用途充满了好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设置悬念,创设求知情境,注重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参与身边的数学活动,用数学的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使他们在心理上对知识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亢奋状态,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精选例题,探究技巧,增加学习兴趣 例题是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技能,巩固知识,需要做题。教师向学生介绍每一种新的解题方法,一般都是通过例题来说明的,所以例题选择得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有些题型蕴藏着一定的规律和解题技巧,有的题则可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利用这些例题让学生互相研究,积极思考,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拓宽思路,从中找出规律和窍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加快解题速度,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试做教师,树立榜样,提高学习兴趣 挑选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让其扮演老师的角色,登台讲课。例如,某些应用题的讲解,教师可提前布置,让学生理清思路,上台讲课。这样做既锻炼了讲课学生的口才,又可使其他学生在好奇心的作用下集中精力听课,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常向学生介绍中外名人事迹和他们成功、成名的经验,给他们以学习的榜样,激励他们为实现理想而奋发学习。例如,介绍牛顿、爱因斯坦在科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事迹,以鼓舞学生对知识追求锲而不舍的精神;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逆境中奋斗,取得辉煌成绩的故事,以增强学生战胜困难,勇攀高峰的勇气和信心。并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数学典故、趣闻轶事和数字的妙用等,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这座思维王国奥妙的强烈愿望,让学生懂得数学家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绩是与他们对数学的热爱、追求分不开的。只要我们肯于用脑,勤奋努力,即使我们不能成为数学家,也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五、开展竞赛,学习效果反馈,稳定学习兴趣 初中正是学生喜欢展示自我、荣誉感强的阶段,教师可针对这一特点在课堂练习时可采用课堂竞赛:口答题和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也是调动学习热情的有效办法。我们在考试或测验后及时阅卷,尽快地进行讲评,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力争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通过课前提问、课堂作业等多种形式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评比学生的思维敏捷程度,考察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解题思路和技巧。运用竞赛、检测等形式能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稳定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量力而行,积累知识,加深学习兴趣 事实证明,过重的学习负担容易遏制和破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厌恶学习的逆反心理。故在教学中应严格遵循量力性原则,防止“拔苗助长”,伤害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而遵循量力性原则,要求学习任务恰当,少学一点,学精一点,学一点,会一点,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些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数学知识积累少,基础差,学起来有困难。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积累,为学生后面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只要知识积累得多了,学习就容易了,学习兴趣就加深了。 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关键在教师,需要数学教师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付出长期的努力。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需要在数学教学中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取长补短,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