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60年来,中国气象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气象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气象工作始终坚持把做好气象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大力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领域不断拓宽,手段不断改善,服务的总体效益显著提高。

1. 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

20世纪50年代气象部门由军队转建地方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设立了气象机构,逐步形成了适应我国领导管理体制的,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在内的气象服务体系。进入新世纪,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各级地方政府把气象服务纳入地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气象公共服务职能。建立了国家、省两级决策气象服务专门机构和专职队伍,地市、县级气象服务明显加强,显著提高了决策气象服务和公众气象服务的能力,在政府组织开展的自然灾害防御、事故灾难救助、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社会安全事件应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国家安全、重大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有力的气象科技支撑与保障,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重大社会活动等发挥了重要的参谋和助手作用,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社

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 全面做好防灾减灾和应急气象服务

我国气象灾害严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是气象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服务效果的重要体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的发布,推进了公共气象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机制。建立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气象保障服务系统,中国气象局和各省(区、市)气象局均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构,制定了应急预案,建立了统一高效的气象应急信息平台和流动气象台,开展了气象灾害防御、森林火险、污染物及有毒气体扩散等应急气象服务。全国已形成由30多万人组成的气象灾害防御信息员、协理员队伍,与农业、交通、教育等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建立起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基本适应需求的公众天气预报预警服务系统。气象部门已成为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的前哨阵地。

3. 气象为农业服务取得新进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气象部门一直把为农业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大力发展农业气象服务。建成了农业气象试验站6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631个,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网络初具规模。国家、省、地市、县四级布局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逐步发展完善,农业气象情报预报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围绕农业生产种、管、收开展全程系列化服务,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改制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区划与开发利用服务,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业务逐步发展。农业气象服务范围由主要针对粮、棉、油等种植业扩展到包括农、林、牧、渔等在内的大农业范畴。粮食产量预报准确率已达95%以上,为粮食生产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服务发展。农业气象实用技术试验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一些地区推广应用取得可喜成绩。农经网等农村气象与经济信

息服务逐步发展,已成为气象防灾减灾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气象为农业服务,为推进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4.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成效显著

从1958年气象部门开展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的试验研究以来,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以气象部门组织实施、地方投入为主的国家—省—地市—县四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制,形成了以飞机和高炮、火箭等作业手段相结合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和指挥体系。截至2008年底,我国有30个省(区、市)的2044个县(包括兵团、农垦单位)开展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工增雨面积360万平方公里,防雹保护面积达44万平方公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领域已由单纯的农业抗旱拓展到农业防灾减灾、增加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森林草原防火灭火、应对污染突发事件,以及保障重大社会活动的人工消云减雨、机场消雾等领域,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气象服务手段改善,服务领域拓宽

20世纪50年代气象服务仅靠报纸、电话、广播和人工等有限手段传递气象信息,制约了气象服务信息的及时传送。到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和气象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气象服务能力显著加强,服务范围大大扩展,气象服务信息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电子显示屏、声讯气象信息服务台、超高频警报器、掌上气象台等多种媒体迅速传播给亿万公众和广大用户,逐步突破了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障碍。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晨练、出行、防晒、晾衣等几十项特殊气象信息服务,受到公众的欢迎。目前,电视天气预报已成为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全国每天接受各类气象信息服务的公众超过10亿人次,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气象专业专项服务和各种气象科技服务的手段不断改善,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服务的领域已扩展到工业、农业、林业、商业、能源、交通、环保、水文、海洋、

旅游和卫生防疫等上百个行业,以及军事和尖端科学试验等领域,能源气象服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城市气象服务、重大工程气象服务、气候变化决策服务等新的服务正在逐步完善。

6. 气象服务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60年来,气象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重大社会经济效益,受到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在1954年8月长江流域百年一遇的区域性特大洪水,1963年8月海河流域严重暴雨洪涝,1987年5月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1991年6月江淮地区特大洪涝灾害,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2008年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三峡工程建设等重大气象服务中,气象部门为夺取抗灾抢险的胜利、国家重点工程的实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气象部门为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以及新中国60周年大庆提供定点、定时、定量的精细化气象保障服务,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据统计,全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由20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5000人左右,下降到本世纪以来每年2000人左右。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的3%~6%下降到当前的1%~3%,气象工作的投入产出比达到1∶50。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气象预报预测体系,

气象预报预测水平不断提高

气象预报是否准确,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心。60年来,广大气象工作者积极探索并建立了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比较完善的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体系,预报预测准确率稳步提高,预报内容不断丰富,预报产品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断增强,为做好气象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数值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天气预

报方式实现了重大变革

经过60年的发展,天气预报方式实现了重大变革。气象部门采用计算机等先进科学技术,加强数值预报模式的引进、研发和应用,形成了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平台、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方法的预报业务技术体制,基本实现了从人工为主的定性分析预报迈向人机交互的自动化、客观化和定量化分析预报的重大变革。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天气气候特点的,由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全球集合预报系统、热带气旋路径数值预报模式、沙尘暴数值预报模式和污染物扩散传输模式等组成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体系,中期预报可用时效已达6天。近几年,我国研发的大气环流、海洋环流、陆面、海冰及海―陆―气耦合动力气候模式,正在逐步成为模拟和预估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数值预报产品的广泛应用,为各级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和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气象中心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的区域专业气象中心。通过从中央到基层气象台站业务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协作攻关,我国对区域性暴雨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有了长足的进步,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和短时预报正在形成业务能力,24小时、48小时热带气旋路径预报准确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重大灾害性、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稳步提高。

2. 气候业务建设快速发展,短期气候预测为组织防灾减

灾、经济建设提供重要决策服务

经过十多年的重点建设,我国气候与短期气候预测业务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体系。完成了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工程建设,建立了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中心、气候资料存储检索系统、气候开放实验室和大气化学实验室。第一代动力气候模式预测系统已投入业务使用,能够进行汛期、月、年际气候预测和三个月滚动的季气候预测业务。制定和实施了《中国国家气候

计划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气候系统观测计划》,气候监测领域已从大气圈逐步拓展到水圈、生物圈、冰雪圈和岩石圈,气候影响评价从农业拓展到水资源、能源、交通、生态、建筑、重大工程立项、人类健康等多个领域。国家气候中心已成为世界上14个能发布短期气候预测产品的机构之一,能够提供区域和全球月、季、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系统监测、诊断、预测和影响评估产品和气候变化的预估产品,为省级和区域气候预测业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为组织防灾减灾、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3. 气候变化研究和开发工作迈出重要步伐

中国气象局制定了《气象部门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行动计划》,加强了气象部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工作,组织编写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和《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等,我国气候模式预估结果被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引用。积极参与IPCC有关气候变化工作,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并提供技术支持。强化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和决策服务,向党中央提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建议写入了十七大报告。此外,在大气温室气体观测和模型研究、气候和生态相互作用研究以及古气候环境研究等方面都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和生态气象业务有了较大发展。积极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调查评估,为国家开展节能减排、开发新清洁能源提供依据,促进了气象工作全面融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建立了比较现代化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气象综合观测能力显著增强

观测工作是整个气象业务的基础。经过60年来气象部门不懈努力,用现代化技术装备提高观测能力,基本建成了地基、空基和天基

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综合观测系统,为气象业务、科研、服务和气象事业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地面气象观测系统不断完善,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建设

迈上新台阶

随着各行各业对气象工作的需求日益增长,气象部门大力推进台站网布局建设,以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了台站观测业务能力。地面观测网中相继建成了143个基准气候站、685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588个一般气象站、4个大气本底观象台(站),3个有人极地考察站和5个南极冰盖自动气象站,2400多个有人值守的各类气象台站基本完成自动化改造,各省(区、市)还建成了近26200个中小尺度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增加了沙尘暴、生态、大气成分等一批新的观测项目。观测项目、频次增加,资料的实时上传,明显提升了对中小尺度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高空气象探测站网已经形成。全国120个探空站中布设了91部L波段雷达―电子探空仪探空系统,大部分探空站实现电解水制氢,开展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探空系统试验,高空探测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布设了风廓线雷达业务网,建成了276个GPS水汽观测站,改变了我国高空探测手段单一的局面。开展了气候系统探空业务试验,启动了臭氧探空业务系统建设,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高空气象探测业务正在推进。全国已建成由400座测风塔组成的风能资源观测网,覆盖了西北、华北、东北以及东部沿海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及具有风能资源开发潜力的内陆地区。

2. 气象卫星探测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明显提高了对自然

灾害和环境的监测能力

经过30多年艰苦努力,我国的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事业从无到有,自主研发,取得了重大进展,走在了世界前列。依靠自己的力量

发展了我国静止和极轨两个系列的气象卫星,建成了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及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佳木斯、瑞典基里纳地面接收站组成的我国气象卫星监测网。从1988年到现在,我国已成功发射了5颗极轨和5颗静止气象卫星并投入业务运行,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全球对地综合观测卫星业务序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具有研制、发射、管理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之一。特别是FY-2号地面应用系统的研制应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些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气象卫星观测和产品的生成实现了业务化,成为气象预报预测的重要依据,明显提高了对自然灾害和环境的监测能力。

3. 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全国新一代多普勒天

气雷达监测网

气象雷达是监测灾害性天气的重要手段。我国从3厘米测雨雷达研制、组网起步,经过5厘米、10厘米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多个发展阶段,雷达探测性能不断改进提高,初步建成了全国天气雷达网。进入21世纪,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组织研制、生产、布设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至2008年底已有146部投入业务运行,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重点地区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显著增强了对突发性暴雨、台风和大江大河流域强降水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同时也为开展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天气应用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

4. 气象探测领域进一步扩展,专业气象观测迅速发展

气象探测领域进一步拓宽,新建了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开展了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业务并提供了服务产品。中国气象局成立了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初步建成了由30个大气成分观测站组成的全国大气成分观测网,开展了气溶胶、黑碳、降水化学等项目的观测。完成了瓦里关等4个大气本底观象台(站)的建设和改造升级,具备了开展温室气体、反应性气体、气溶胶、降水化学等30多项要

素的观测能力,被列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台站体系。完成了沙尘暴监测网一期工程建设,为沙尘暴的预报预警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建成由325个雷电监测站组成的雷电监测网,实现了联网定位和数据共享。建立了由98个站组成的辐射观测网、由334个站组成的酸雨观测网和由100多个自动观测站组成的自动土壤水分实时监测网,开展了农业与生态气象观测及产品开发业务。大气边界层观测、高原观测、交通观测、海洋浮标站、移动观测站建设正在扎实推进,卫星遥感监测已发布服务产品。

建立了功能较强的气象信息网络,

技术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通信和技术保障是气象业务的神经和血脉。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经过气象工作者艰苦努力,全国气象信息网络和技术保障体系的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初步实现了全国气象通信业务网络化和计算机化,初步建立了与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相配套的技术保障系统,为气象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1. 建成了空地结合的全国气象信息网络,实现了气象业

务网络化和计算机化

早期的气象通信从手抄(发)电报起步,经过莫尔斯、电传、传真,直到进入自动化通信多个发展阶段,极大地提高了气象信息传递时效和流量。目前,已建立了连接全国2300多个县(市)气象台站的卫星通信和地面宽带网相结合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初步建成了与军队、水利、交通、海洋、航空、航天等部门联通的通信网络。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气象电信系统的区域通信枢纽。建成覆盖地市级以上的全国气象宽带主干网络,增强了国内气象通信网的数据传输能力和任意点到点的直接通信能力。建成了地市级以上卫星数据广播试验系统,实现了卫星探测分析产品以及FY-2C和

FY-2D静止卫星数据和中国气象频道节目的实时广播。中央气象台与各省(区、市)气象台建立了电视天气会商系统,全国部分边远台站通过PES卫星通信站实现了资料实时上传,在西藏自治区的珠峰地区建立了数据收集平台(DCP)传输系统,首次实现了高寒地区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的实时观测和实时资料传输。

2. 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推动了气象业务技术不断发展

20世纪80年代气象部门率先广泛应用微机技术和引进国外计算机,使气象通信处理和气候资料处理、存储、归档以及气象卫星资料处理实现了自动化。计算机的应用推动了天气预报制作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系统的建立为我国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更新换代创造了条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气象部门国家级的计算能力每5年可增长1个数量级,2005年底21.5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投入业务应用,其计算能力比1978年提高了近2300万倍,比“九五”期间提高了近200倍,使气象信息综合应用能力显著提高,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 气象资料处理自动化,率先实现气象数据共享

气象资料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气象人员把收集、存储、保护好气象资料作为神圣的职责。60年来,气象部门举全国之力,完成了有史以来各类气象资料的收集、加工、整编、存储、归档及开发应用,初步建成了由国家级和省级共享系统组成、覆盖全国的分布式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络系统。目前,整合部门内外13类气象资料,形成了136个长序列数据集产品,数据总量超过10TB,实现了气象元数据和数据内容的统一发布,提供了因特网的数据导航和访问服务。到2009年8月,注册用户达31618个;提供的各类气象资料数据服务总量已达390TB以上。气象部门积极开发气象卫星资源与高性能计算机资源,为推进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做出了贡献。

4. 技术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建立了与综合观测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相配套的,涵盖试验考核、运行监控、网络运行、维护维修、技术支持、计量检定、气象物资保障等内容的技术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了物资保障、技术支持和计量检定实行国家、省两级业务,装备运行、维护、维修实行国家、省、台站三级业务,初步形成了气象专用设备维修以自身力量为主、社会力量为辅,通用设备维修以社会力量为主的新型保障体系,明显提高了技术保障的及时性、有效性。初步建成了气象全网运行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新一代天气雷达、高空探测、自动气象站等运行状态、观测质量的监控。全面清理了气象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更新改造了国家级、省级的温度、气压、湿度、风速和降水计量检定系统,有效提高了技术保障能力。

初步构建了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气象科研取得丰硕成果

气象科学技术在推进气象事业发展及气象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经过60年的发展,初步构建了国家、区域和省(区、市)三级气象科研体系,促进了气象研究与业务的结合,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推动了气象科技不断进步。

1. 加快气象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形成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长期以来,气象部门就有与中国科学院、军队系统有关单位、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合作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后,实施“科教兴气象”战略,完成了科研机构的改革,重新整合组建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八个专业研究所和省级研究所,联手国家、区域及省级气象业务单位,联合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构建起紧密结合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到2008年底,气象部门已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0多个和一批共建联建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工程中心,气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 气象科研与技术开发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60年来,我国科学家在大气科学和地球科学等诸多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研究,特别是对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及中期数值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大气探测、卫星气象、雷达气象等广泛开展研究,同时在青藏高原、季风、暴雨、台风、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农业气象等方面开展了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气象科学试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气候系统模式的研发取得进展,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参与国际环境外交谈判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我国自主开发的新一代数值预报系统GRAPES,其基本试验应用系统已经建立,部分核心成果已具备了业务应用能力。覆盖全国范围的GRAPES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水平分辨率已达15千米,降雨预报TS评分逐年提高。1980—2008年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19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四等奖1项。

3. 气象科技进步推动了气象业务的发展

气象科研面向业务需要,诸多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成果应用于气象业务发展。我国第一个业务运行的具有中分辨率的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T42L9,是“七五” 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的成果,填补了我国在中期数值天气预报领域的空白。“八五”期间启动的“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技术研究”,建立了国家气象中心第二代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台风路径和区域性暴雨预报精度明显改进。研制的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和714天气雷达多普勒化改造,在灾害性天气预报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引进开发美国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九五”期间通过“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月、季和年际尺度的业务动力气候模式系统和新一代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气候预测水平提高了5%以上。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卫星气象研究,建立了极轨、静止两个卫星系列的

地面应用系统和卫星气象业务。天气预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MICAPS)和一些新型气象探测设备的研制也都投入业务运行。“十五”以来,“我国重大天气气候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有力地提高了我国南方暴雨的预警能力;“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及调控研究”成果,已列为世界气象组织示范项目;“中国气象数值预报系统技术创新研究”自主开发的我国新一代全球资料同化与中期数值预报试验系统,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多项空白;“奥运气象保障技术研究”成果在北京奥运会的气象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工增雨防雹、卫星遥感、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控制技术等也在“边研究、边试验、边应用”中发挥了应用示范作用。

建立了气象人才培养体系,

造就了一支基本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大规模培训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专业结构得到优化,知识层次明显改善,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基本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1. 气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成绩斐然

从新中国初期军委气象局在各大军区建立气象训练队开始,到建立南京气象学院、北京气象学院、成都气象学院三所高等院校及三所重点中等气象专业学校,以及21所省属中等气象专业学校和其他院校设立气象专业,构成了多层次、开放式气象人才培养体系,开展了大规模气象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

改革开放后,气象部门加大对人才培养的人力物力投入,提升了直属高校和直属中专学校的教学能力,逐步打破了影响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短缺瓶颈。截至2000年院校管理体制改革时,局属三所气象学院和三所气象中专学校共培养出博士生22人,硕士生572人,本科生10116人,专科生14476人,中专生16875人。他们被输送到

全国各级气象部门,成为气象事业发展急需的骨干人才,也是当今专业技术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气象队伍由新中国初期的6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5万多人。2000年部属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后,气象部门重新组建中国气象局气象培训中心及省气象局培训中心,承担了气象新业务、新技术培训和干部轮训任务;建立了全国气象远程网络培训系统,成为基层台站人员提高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从1979年到2008底的30年时间里,全国气象部门参加新业务、新技术培训19.4万人次,外语培训1.6万人次,实现了每5年轮训一次全国业务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目标。同时,气象部门建立了教育、科研、业务和企业共同参加重大业务项目的联合攻关制度,形成以重大项目带动人才培养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了访问进修和学术技术交流制度,推进了科研、开发和业务人才之间的合理流动,促进了气象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 气象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气象部门积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坚持推进干部“四化”,逐步建立起气象人才培养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通过实施“323”人才工程,强化高层次继续教育和开展大规模培训,气象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知识层次明显提高,博士、硕士毕业人数明显上升。截至2008年底,气象部门在职职工由1982年的60212人,减少到2008年的53265人;大学专科以上人员比例由17.5%上升到73.9%,博士生、硕士生分别为560人和2614人。气象部门有两院院士7名,教授或正研级研究人员393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整个队伍的11.1%,10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新世纪百千人才工程”,28人被确认为中央直接联系专家,5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气象科技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同时,培养、引进了一批复合型人才,专业结构得到逐步优化,形成了一支以大气科学为主体,电子、通信、遥感、农林、环境、生态、

经营、管理等多种专业有机融合的气象人才队伍。

3. 领导干部队伍“四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气象局党组历来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德才兼备和“四化”方针,着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和领导能力。20世纪70年代前,各级领导班子主要由革命老干部组成,但年龄偏大,不太熟悉气象业务。改革开放后,按照干部“四化”的要求,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使各级领导班子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更加优化。2008年与1982年相比,司局级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由57.5岁下降到50.3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由19.9%提高到80.3%,处级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由51.1岁下降到46.9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由15.9%提高到69.8%。多年来,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司局级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一把手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中国气象局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锻炼,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综合领导能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水平。

4.西部地区和基层台站人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长期以来,气象部门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和基层台站气象队伍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通过专业院校“委培”、“代培”、东部支援等措施,为西部输送了大量气象专业人员和业务骨干,稳定了队伍,提高了人员素质。目前,西部博士、硕士、本科、大专毕业的人数分别达职工总数的0.2%,3.0%,35.7%,33.7%;具有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人数分别占到8.6%,43.0%,36.9%,与中部地区的比例相当,缩小了与东部的差距。通过加强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竞赛,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实施激励机制,调动了基层台站人员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积极性,使基层台站人才队伍的知识层次、专业结构和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2008年底,基层台站

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63.74%,大气科学类比例和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在各层级中最高,分别为42.85%和79.97%。尤其是西部基层台站人才层次偏低、难以适应新业务开展的状况趋于好转,为新时期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 离退休干部工作成效显著

中国气象局党组始终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工作。1982年中央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后,中国气象局和各省(区、市)气象局相继成立了离退休干部工作机构,加强了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截至2009年7月底,共有离退休职工29746人,其中离休干部1366人,退休干部职工28380人,占全国气象部门职工总数的近30%。广大离退休干部过去为气象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离退休后继续发扬气象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气象事业发展发挥余热,在促进气象事业的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部门、和谐社会中做出了新的贡献。目前,气象部门离退休干部“两项待遇”得到落实,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站、室)已有500多个,总建筑面积达3.3万平方米,可容纳1.5万名老同志参加活动,成为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重要场所。

改革取得丰硕成果,

为气象事业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气象部门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气象事业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包括领导管理体制在内的各项改革,调整事业结构,完善运行机制,使气象工作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1. 建立了适应国情又符合气象工作规律的领导管理体

制,为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20世纪80年代前,气象部门管理体制由中央的“条条”到地方的“块块”,几经变动,对气象事业的正常发展和运行带来影响。在

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气象局对气象部门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实现了双重领导、以部门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并探索建立了双重计划体制和相应的财务渠道。这一管理体制的创新,适应了气象事业发展的客现需要,保证了气象部门各级领导班子的相对稳定和干部的“四化”要求,既有利于实现气象现代化建设的“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又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气象工作更加重视、更加支持。近些年来,中央和地方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气象工作的地位大大提高,国家气象事业和地方气象事业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2. 调整事业结构,促进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气象部门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气象事业结构调整也在不断向纵深推进。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专业、人才、队伍、投资四个结构调整,中期提出气象事业由基本业务系统、科技服务、综合经营三大块,到后期提出气象行政管理、基本气象系统、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三大部分,在不断深入推进的事业结构调整中,明确了气象事业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定位和相互关系,促进了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气象服务多样化的需求,拓展了气象服务领域。气象事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了气象事业结构,分流了人员,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有力地推进了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3. 改革业务技术体制,促进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展的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优化了气象业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提升了业务服务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将基本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划分为综合气象探测系统、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基本气象信息加工

分析预测系统和综合气象服务系统,使气象业务技术体制的内涵、分工及相互关系更加清晰,对推动我国气象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新一轮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力争建立基本满足国家需求、功能先进、结构优化的新型业务技术体制。2007年以来提出建立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坚持从公共服务着眼、从预报预测着力、从综合观测着手,进一步提高业务服务的整体水平。一脉相承的四个阶段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气象部门的业务分工、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和业务标准。一个布局合理、协调发展、开放协作、逐级指导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基本框架正在逐步形成。

4. 气象科技服务迅速发展,取得良好效益

自1985年3月国务院批准气象部门开展气象有偿服务和综合经营以来,全国各地气象部门积极探索、艰苦创业,气象科技服务迅速发展,为社会和各有关行业带来显著效益,也为气象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是气象事业的一项重要改革成果。近些年来,气象科技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已从最初的内容比较单一的专业气象服务,发展成为以气象影视服务、专业气象服务、防雷技术服务、气象信息电话服务、手机短信气象服务等多个支柱项目为主体的气象科技服务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气象事业结构由单一形式向多元结构转变。气象科技服务收入大幅度的增加,弥补了气象事业经费不足,增强了气象部门的活力,改善了台站环境和职工生活,为稳定气象队伍、促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5. 推进人事、计财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与事业结构调整和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相适应,气象部门的干部人事制度、计划财务制度等各项改革,也按国家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出台了一系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文件,使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各个环节更加规范化、制

度化,干部考核、监督工作得到加强。改革计划财务制度,成功实施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国家财政制度重大改革,建立了生财、聚财、理财、用财相结合的工作新思路,提高了各类资金的使用效益。据统计,2008年气象部门国家投入、地方投入和科技服务收入的总经费是1981年的近40倍,年均增长超过15%,增强了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协调发展能力,初步实现了气象部门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的优化配置。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

提升了中国气象对外影响力

气象部门率先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和科学计划,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同时,气象部门还与国内有关部门、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和军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开创了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气象事业的发展。

1.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和科学计划,广泛开展双边

和多边合作

1972年,中国回归世界气象组织,积极参加该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和科学计划。中国气象官员先后担任了世界气象组织副主席、主席、副秘书长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地球观测组织(GEO)联合主席等重要职务。中国气象局局领导都当选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历届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成员。邹竞蒙局长连续担任世界气象组织副主席和两届主席。中国有众多专家在WMO仪器与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气候学委员会(CCl)、大气科学委员会(CAS)、基本系统委员会(CBS)等担任重要工作,有130多位专家参加WMO各专业委员会的活动,有120多位科学家参加了IPCC三次评估报告的编写和评审,他们在国

际气象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气象科技合作,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合作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08年,已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气象科技合作和交流,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22个国家签订了气象科技合作协议或意向书,省级气象部门和一些大城市还与国外相关机构开展了合作和交流。从1979年至2008年,中美大气科技合作召开了16次联合工作组会议,开展合作项目约600个,送往美国培训业务骨干200余人次,从美国引进卫星气象资料处理技术、高性能计算机、新一代天气雷达等先进技术装备,成为两国在高科技领域技术合作的成功范例。近些年,每年有近千人被派到外国考察或工作、学习,国外来访的人数也超过500人。我国还通过世界气象组织自愿合作计划举办了37期多国别考察,接待了来自120多个国家、350多位气象局长和高级官员来中国参观考察。向70多个国家提供了地面观测、高空探测、卫星接收、天气预报、信息网络等仪器设备援助。至今已有超过100个国家1300多位气象人员在中国WMO南京培训中心和北京分部接受培训,相当数量的培训人员已成为他们国家的业务技术骨干或领导。

2. 中国气象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

中国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得到世界同行的肯定和赞誉。中国气象科学家多次获得国际荣誉,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叶笃正、院士秦大河分别荣获第48届、53届国际气象组织奖,多名青年科学家获世界气象组织青年科学家奖项,中国科学院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获2003年计算机世界荣誉奖。中国气象科学家在国际上发起组织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以及青藏高原、南海季风等国际气象科学试验,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国际科学界产生重要影响,得到国际同行广泛好评。我国还多次成功主办了大型国际气象会议,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自动气象站介绍

自动气象站型号:JZZ1TRM-ZS2(风速风向,温湿度,气压,雨量,蒸发,地温) 一、简介 JZZ1TRM-ZS2型自动气象站是按照国际气象WMO组织气象观测标准设计、生产的标准气象站,本自动站可观测的气象要素有:环境温度、环境湿度、露点温度、风速、风向、气压、太阳总辐射、降雨量、地温(包括地表温度、浅层地温、深层地温)、土壤湿度、热通量、蒸发、二氧化碳、日照时数、太阳直接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共二十多项气象指标。具有性能稳定,监测精度高,无人值守等特点,可满足专业气象观测的业务要求。 二、适用领域 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或组网于气象、机场、环境监测、交通运输、军事、农林、水文、大型工程和科研教学等领域。 三、气象站技术特点 1、JZZ1TRM-ZS2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器,采用高性能微处理器为主控CPU,大容量数据存储器,可连续存储整点数据3个月以上,工业控制标准设计,便携式防震结构,大屏幕汉字图形液晶显示屏,一屏显示多路气象要素数据及图形,便于现场直接观测,减少了通过电脑监测数据给您带来的不便,轻触薄膜按键。适合在恶劣工业环境使用。具有停电保护功能,当交流电停电后,由充电电池供电,可维持72小时以上。 2、可提供多种数据通讯方式,1)有线方式:标准RS232或RS485标准通讯接口,可以用PDA、笔记本电脑在现场读取数据;2)无线方式:配无线通讯器通过GSM网/GPRS 网可实现远距离布网监测或异地遥测数据,不受距离限制,每个气象监测网点配备一个无线通讯端口,由气象中心监测站的主控微机对网点内所有气象站的数据进行统一监控,以达到整个网点内气象数据整合及统计;3)移动存储方式:通过存储控制器+两块U盘(128MB/块),即可实现数据无限量存储。 3、TRM-ZS2自动气象站系统管理软件,在WINDOWS98以上环境即可运行,实时显示各路数据,每隔10秒更新一次,小时整点数据自动存储(存储时间1~60分钟可以设定),与打印机相连自动打印存储数据,数据存储格式为EXCEL标准格式,可供其它软件调用。 4、系统具有多种供电方式,节能设计,可交直流两用,也可选配太阳能电池供电,适合无电地区常年使用。 四、气象生态环境监测仪测量要素技术指标 1.温度(土壤,叶片,水温等) 通道数: 1~30路 测量范围: -50~150℃ 测量精度: ±0.2℃ 分辨率: 0.1℃ 2.风速 通道数: 1路 测量范围: 0~70 m/s 测量精度: ±0.3 m/s 分辨率: 0.1 m/s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业务值班(暂行)办法 上海台风研究所承担了上海气象局区域数值天气预报和台风客观业务预报等众多业务工作,为了保证业务产品的质量、规范业务工作流程、提高业务工作效率,特制订如下业务值班办法。 1.主要的业务工作 台风所的业务工作主要是指客观(预报)业务系统的运行、业务产品的制作和入库、组织或参加各类业务会商、业务系统和业务产品的性能检验。目前,台风所承担的主要业务系统包括: (1)区域数值天气预报。负责全年上海区域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运行,制作(不断拓展)和解释数值模式的预报产品,并参与或协助相应的会商(提供PPT)。 (2)海洋气象数值预报。负责全年上海责任海区的风浪、风暴潮及海雾等海洋气象数值预报模式的运行,制作(不断拓展)和解释相关的预报产品,并参与或协助相应的会商(提供PPT)。 (3)台风路径和强度等客观预报。台汛期负责运行台风所开发并获准参加全国发报的台风路径和强度等客观预报业务系统,制作相关的业务产品,编辑并发送《台风活动专报》,组织所内的台风会商并参加或协助相应的会商(提供PPT)。 (4)台风短期气候趋势预测。负责制作全年和汛期(及汛期内

各月)西北太平洋、登陆中国及影响上海和华东地区的热带气旋频数预测,参加国家气候中心和上海区域中心组织的气候预测会商(提供PPT并发言)。 (5)中国台风网。负责中国台风网的运行维护,及时更新西北太平洋台风监测实况、滚动发布官方最新预报信息,通过BBS提供“台风论坛”等咨询服务。 2.业务值班 台风所的业务采取“业务中试室为主,其他业务科室支持”的方式组织实施。具体任务分工: (1)业务中试室:组织全所的业务值班工作,负责所内各业务系统的运行、相关业务产品(及专报)的制作和业务系统的性能评估,负责组织所内的台风会商和重要天气过程会商,负责参加或组织所内职工参加上海中心气象台及中国气象局的业务会商。该室职工原则上全员全年均参加业务值班。 (2)台风监测信息研究室:负责中国台风网的运行维护,台汛期提供台风监测及预报产品等信息的支撑保障。 (3)数值预报研究室:负责台风及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运行的技术支撑,协助业务中试室处理和开发数值模式的输出产品及释用(或新)产品,参加所内台风及重要天气过程的会商,及时掌握数值预报系统的业务性能。 (4)台风理论与预报技术研究室:负责台风路径、强度等客观

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2009年度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2009年河北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全省气象局长会议确定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年建设活动,促进公共气象服务事业全面稳步发展。 2009年面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在社会经济低迷的不利形势下,中心全体职工在中心领导的带领下,以干部作风年建设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科技服务中心团结协作、迎难而上、拼搏创新的精神,全面贯彻全省气象局长会议精神,加快现代气象业务建设,切实把公共气象服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提升公众气象服务能力,防灾减灾服务民众 积极建设覆盖城乡社区的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手段。初步建成了包括电视、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电子显示屏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随着河北省气象灾害预警短信发布系统的建设,目前,我省手机服务用户数已超过870万,信息发送速度最快已达到每秒500条,大大提升了预警服务能力。在11月暴雪服务过程中,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利用气象短信预警平台免费向相关地区全网

手机用户发布预警,受众达到2000多万;利用电视媒体,在气象频道及时插播最新预警信息和气象新闻;为专业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通过12121声讯服务,网络等多渠道服务方式,为公众提供全面及时的气象灾害及预警信息,为防灾减灾,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2、注重专业气象服务精细化,积极开发行业特色气象服务 交通气象服务取得重大突破由省交通厅全额投资的高速公路气象监测及信息服务系统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目前,已建成京秦、京沪、青银、沿海等高速公路沿线的40多套交通气象监测站。项目建设创三项全国之最,一是由气象部门为对方设计施工建设方案尚属国内首例,二是以投标的方式开展专业气象服务开国内先河,三是交通部门投资金额之多、项目覆盖线路之长、气象监测站建设规模之大创历史之最。在方案设计中,初步形成了河北省东南部平原(大雾多发区域)交通气象监测网络,实现了河北省高速公路沿线气象监测设施“零”的突破。另外,积极开展交通气象服务的相关科研工作,研发了精细预报、专项预报等高速公路特色预报服务产品 电力气象服务客户满意度高根据电力部门需求,省专业台继续为河北省电力公司及张河湾提供电力专业气象服务,并新增了保定电网气象预报服务内容。《河北省南部南网精

气象科技服务管理的暂行办法

气象科技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气象科技服务的规范管理,推动气象科技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结合气象科技服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气象部门从事气象科技服务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气象科技服务,是指利用气象业务服务产品、科研成果和资产等国有资源,在确保公益性气象服务的前提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依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开展的以气象信息服务为主的各类气象服务。 第三条气象科技服务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公共气象服务、充分发挥气象服务更大效益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四条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依托基本气象业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改革、转变发展观念,突出创新、提高科技内涵,明确目标、完善发展机制,集约协作、优化资源配置,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效益,充分发挥气象科技服务在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保障作用。 第五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业企业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以及国家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气象科技服务运行管理机制,逐步形成“界面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监督有效、效益显著”的气象科技服务管理体系。

第六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气象科技服务纳入本级气象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实现对气象基本业务、气象科研和气象科技服务的统筹安排和协调发展。开展气象科技服务必须严格遵守中国气象局的有关气象业务规定和规范。 第七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的政策法规、人事、计财、国有资产、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应当按照“分级管理、有效监督”的原则和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对气象科技服务实施组织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运行管理 第八条各级气象部门应当根据气象科技服务的特点,结合当地实际,采取事业单位、企业等不同的组织形式,建立健全相应的气象科技服务运行管理模式。 禁止以个人承包、职工内部参股分红等形式开展气象科技服务。 第九条各级气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支持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对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加强气象科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气象科技服务系统建设,提升气象科技服务的技术能力和装备水平。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能够产生明显社会经济效益的气象科技服务的支持。积极探索与社会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争取对气象科技服务技术和产品研发的经费支持和投入。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对于气象科技服务的收益,应当按照一定的比例提留给从事气象科技服务的单位作为发展资金,主要用于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不断丰富和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科技内涵和服务水平。 第十条各级气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气象科技服务的科技创新机制。倡导和鼓励从事气象科技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技术进步促进气象科技服务发展。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气象科技服务技术和产品研发纳入气象科研计划,形成气

气象科普工作是推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气象科普工作是推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第二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开幕式上讲话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刘英金 (2003年12月5日) 各位来宾、各位代表: 第二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今天隆重开幕了。我代表中国气象局和秦大河局长向各位来宾、各位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向辛勤耕耘在科普战线的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向一贯支持、帮助、关心气象科普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预祝这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大会是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联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性的气象科普工作会议,是气象行业学习、实践“三个代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推动全国气象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措施。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而且还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制定各种计划,不断提高本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科普法》的颁布实施,是全面提高我国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是科技界和全国人民的一件大事。气象科普工作是国家科学普及工作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一贯重视气象科普工作,全国气象行业的各有关单位,充分发挥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在气象科普工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6年来,

建立健全了科普工作的专门机构,为顺利开展气象科普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逐步打造出了气象台站对外开放的科普品牌,使气象台站成为气象行业联系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目前已拥有一批国家级、行业级科普基地和气象科普馆,使数以百万计的社会公众有机会感受到气象科学的魅力;我们还编辑出版了一批气象科普丛书,气候热门话题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这些成绩有赖于各级领导对气象科普工作的充分重视,有赖于投身科普事业的广大气象科技人员的辛勤努力。这些工作对于推动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未来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气象局长会议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是我们实现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跨越的重要步骤。气象事业要达到世界水平,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付出不懈的努力。科学技术与科学普及有着紧密联系,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科学普及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气象科技事业也是如此。近年来,天气、气候的变化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通过气象科普工作,可以使社会各界更加关心、理解气象,从而形成支持气象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气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通过气象科普工作,可以为气象科技人员与服务对象提供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以促进气象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气象行业集中体现了我国高新科技成果,通过气象科普工作,可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和优秀人才加入到气象科技队伍,

区域气象自动监测系统设计及建设

区域气象自动监测系统设计及建设 近年来,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建设快速发展,全国地面气象观测站已全部完成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区域自动气象站作为综合观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量大面广特点,并且由省级保障部门进行技术指导,市、县两级保障。随着对气象观测数据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根据新一代气象观测网络建设的规划,已建成1657个新型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了区域自动气象站全省乡镇全覆盖和618 个山洪地质灾害点气象监测,加上土壤水分观测自动气象站、交通气象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共同为气象预报预测、决策气象服务、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区域气象自动监测系统是针对区域范围内,可能会对人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气象要素,进行长时间区域范围内不间断的准确监测而设计开发的一款标准区域气象监测站。主要应用于城市降水网络、山洪预警、森林生态、核电厂环境监测等应用。主要监测要素是雨量、风向、风速、太阳辐射、气压、温度、湿度等气象参数。 一、系统内容 该区域气象监测系统是方大天云设计的支持站点参数、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加密间隔、运行状态等信息的远程维护,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使用和日常维护工作。此外自动站可实现自动电源管理,数据自动

采集、存储、通讯、分析等功能,能够满足灾害性天气监测、降水过程加密观测及多种形式气象保障和气象服务的需求。 二、系统指标 风速 0~60m/s;精度:3%(0-35m/s);5%(>35m/s) 风向 0~359.9°;精度:±3° 降水强度 0~200mm/h;精度:5% 降水类型雨/雪 大气压力 300~1200 hPa;精度:±1.5hPa 空气温度 -50~60°C;精度:±0.2°C(-20~+50°C)‘±0.5°C(>-30°C 空气湿度 0~100%RH;精度:±2%RH 通讯接口 RS232/RS485,板载GPRS 供电方式交流220V/太阳能+蓄电池 工作环境温度 -50~+50℃ 工作相对湿度 0~100%RH 防护等级 IP65 可靠性免维护,防盐雾,防尘 功耗 3-30W 三、功能特点 具有极强针对性的区域范围气象监测设备

发扬气象人精神 推进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演讲稿)

发扬气象人精神推进我市气象事业发展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发扬气象人精神,推进**气象事业发展》。 翻开**气象事业的历史,看到**气象局于1950年建站,建站初期只有一间房子、几件简单的仪器设备,2名职工,主要开展物候观测工作。经过50年的发展,新一代天气雷达大楼、现代化的办公大楼拔地而起,职工总数已达6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9人,中级职称50人。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46人(其中研究生6人)。业务项目已经发展到四大类,天气预报方面有:短时短期天气预报、中长期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关键农事季节天气预报等;气象观测方面有:地面气象观测、农业气象观测;地方气象事业:有人工影响天气、农村经济综合信息网(兴农网);专业气象服务方面有:防雷检测与工程服务、天气预报自动答询和短信服务、电视天气预报制作等。 经过50多年的风风雨雨,气象现代化建设也有了较大发展。目前我局集广域网、局域网、人工增雨指挥、精细化天气预报服务、气象卫星综合应用、办公自动化等系统为一体,监测手段、天气预报准确率、服务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为政府和公众提供了优质气象服务;基础业务质量稳步提高;气象服务效益显著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台站面貌;兴农网成了**农村经济工作的亮点。连续6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综合目标管理“公仆杯”金奖或银奖。气象服务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我局为“省级文明单位”,全市气象系统为“文明系统”。 几十年来,几代气象工作者将青春年华奉献在这里,将心血汗水流淌在这里,将气象人的忠诚挚爱铭刻在这里,将艰苦奋斗、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记录在这里,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祖国气象事业的精神倾注在这里,一句话,将气象人的精神留在了这里。 多少气象人在工作中凝聚成一种精神,苦也气象乐也气象。**气象事业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靠的是气象人精神。何谓气象人精神,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坚定理想和信念,为祖国的气象事业献身的精神;在气象工作中,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精益求精,认真负责,不畏环境艰苦,不怕吃苦,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始终站在气象事业发展前沿的精神。 有人说,气象工作清贫、艰苦,整天和数字打交道,干气象没啥前途、没啥出息,气象人用自己的行动和事迹告诉了大家,气象工作虽然清苦,但苦中有乐,干气象照样可以为人民做出贡献。 下面,我讲一个气象人的真实故事。 那是1999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在气象局三楼一间办公室里,只见我们年轻的共产党员、气象台长一会儿坐下来查阅气象资料,一会儿站起来看看桌上的文件。似乎举棋不定。是啊,到底是坚持自己的预报结论:今年夏天黄河流域雨水偏少,还是听从国家局、省局的指导预报呢?这可是完全相反的意见阿!万一自己错了,那影响多大,凭着党性原则!凭着多年的预报经验!凭着自信!只见她拿起了电话:河南省气象台吗?请记录,**市气象局的会商结论,今年夏天黄河流域雨水较往年偏少。这一年,河南气象人都记住了这位共产党员的名字!就是她,凭着过硬的技术,敢于拿出了和全国其他省份、其他地市不一样的气象结论!就是她,准确预报了当年的汛期天气趋势预报。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气象人的精神,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具有的素质。 记得,她为了思考一次重大天气过程预报,在回家的路上,因为思考,竟怔怔站在路口忘了要去的方向。我们还记得,夜晚,气象办公楼内,别的办公室已经熄灭了灯光,唯独气象台值班室的灯火彻夜不息,在那明亮的灯光下,预报员们在她的带领下,仍在会商未来的天气预报趋势!这一年,我局被中国气象局授予1999年重大气象服务先进单位,同时,被

2016—2020年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目录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2) (一)“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就 (2) (二)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6) (三)“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机遇 (7)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8) 三、主要任务 (11) 四、重点工程 (14) (一)、公共气象服务工程 (14) (二)、生态气象服务工程 (16) (三)、人工影响天气示范工程 (16) (四)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工程 (17) 五、保障、措施 (17) (一)加强组织领导 (18) (二)加大投入力度 (18)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9) (四)强化部门合作 (19) (五)健全气象法律法规 (19)

XX 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一) “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就“十二五”期间,在XX 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我市气象事业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防灾减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1、气象服务效益显著围绕防灾减灾需要和政府、公众和行业需求开展决策、公众、专业气象服务工作,逐步使气象服务信息渗透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服务手段不断丰富、服务领域不断拓宽。目前,全市决策服务网用户XXXX 余人;手机短信用户XX 万,年信息发送量X.X 亿条;12121 电话年拨打量超过XXX 万人次;每天有X 套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分别在市、县电视台播出,节目时长超过20 分钟,观众超过XX 万,收视率高居榜首。依托快速便捷、渠道丰富的气象信息传播网络,气象部门防范和应对灾害天气的能力明显增强。 2,在2011 年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2013 年百年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等重大灾害天气服务过程中,XX 市局因表现出色,获省委省政府表彰2 次、市委市政府表彰2 次、中国气象局表彰1 次。气象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十二五”期间,以实施XX 市“十二五”城乡气象防 3 灾减灾工程为契机,加强气象现代业务体系建

(学习心得体会)气象科技服务的学习心得体会

气象科技服务的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抓发展、促和谐、强管理”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和谐是发展的基础,管理是和谐的保障。通过深入学习和思考,结合科技服务中心工作实际,现就“抓发展、促和谐、强管理”谈几点学习心得体会。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首先加强科学理论和新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党员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让科学理论和知识的力量,不断冲击禁锢的大脑,冲破思想的牢笼,这是解放思想的前提。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与促进事业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紧密联系的有机统一体。思想上固步自封,就会阻碍事业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市气象部门不断增强预报预警服务能力,防灾减灾效益显著,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重大活动等方面都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气象科技服务要以防灾减灾为目标,建立气象灾害应急防御系统,扩大公共气象信息发布范围,重点开展3g手机掌上平台、多媒体气象信息直通等工程,全面构建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服务体系。气象工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切、人民群众的高度关心。要认清气象工作面临的重大机遇,认清发展的巨大潜力,认清肩负的政治责任,以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作风的转变,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机遇意识,以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

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把被动转化为主动,鼓足勇气,下定决心,努力拼搏,开拓创新,推动气象事业实现更大发展。 ?二、全面推进气象灾害应急防御系统建设 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作为全市气象信息服务的牵头组织者,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的发展要坚持立足现在,着眼长远,坚持以人为本、科技支撑、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机制灵活、运行高效发展目标。气象科技服务发展要着眼于全市气象灾害应急防御系统建设与完善,着力于全市气象服务能力的全面提高,推进气象服务业务布局调整,推进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业务化,依托现代科技,统筹优势资源,强化科研基础,有效培养人才,完善管理体制,引领全市气象信息服务业务发展,为全面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不断加强与水利、交通、公共、卫生等部门交流与合作,推进专业、行业和专项气象服务。完善12121气象声讯系统,加快建设3g平台开发进程,实现开通联通、移动、电信三家运营商。丰富各类信息服务内容,发挥最大效益。加强大厦物业管理,强化消防安全意识,努力营造安全舒适的办公环境。 ?三、积极营造抓发展所需的团结和谐环境 要坚持以打造和不断深化科技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形象,增强自豪感、认同感,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决策的和谐民主促进整个单位科学目标的确立和团结向上意识的形成。二是积极引导团结和谐文化的建立,以直观多样、润物无声的日常教育不断强化团结和谐的意识。三是实行人性化管理,以制度的刚性和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促进团结和谐习惯的养

中国气象局《各类气象探测环境的技术规定(试行)》

各类气象探测环境的技术规定(试行) (中国气象局 1998年5月) 本规定经中国气象局批准,以中气业发[1997]43号通知颁发,自1998年1月1日开始执行。 准确可靠的气象观测资料,是气象部门研究天气和气候变化规律,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提供气象服务,进行国际气象情报交换的基本依据。为确保这些资料准确可靠,长期稳定。特制定各类气象探测环境的技术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被中国气象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列入气象探测站网的台站点。 第二条:对基准气候站观测环境的技术要求: 一、基准气候站周围的建筑物、树木和其它遮挡物边缘与基准气候站边缘的距离,必须为遮挡物高度的10倍以远; 二、基准气候站周围的工程设施边缘与基准气候站边缘(围墙)的距离要求:铁路路基必须为200米以远(电气化铁路路基为100米以远);公路路基必须为30米以远;水库等大型水体(最高水位时)必须为100米以远; 三、经省级气象局论证确定对观测资料准确性有影响的各种源体,其与基准气候站边缘(围墙)的距离必须为500米以远; 四、观测场四周10米内不能种植高杆(1米以上)作物,以保证气流畅通。

第三条:对基本气象站观测环境的技术要求 一、基本气象站周围的成排(从观测场围栏外缘起量,视宽角>22.5度,下同)建筑物、树木和其它遮挡物边缘与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的距离,必须为遮挡物高度的10倍以远;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与四周孤立(从观测场围栏外缘起量,视宽角≤22.5度,下同)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8倍以上;两孤立障碍物最近的横向距离不得小于30米。 二、基本气象站周围的工程设施边缘与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的距离要求:铁路路基必须为200米以远(电气化铁路路基为100米以远);公路路基必须为30米以远;水库等大型水体(最高水位时)必须为100米以远; 三、经省级气象局论证确定对观测资料准确性有影响的各种源体,为观测环境有害的污染源,其边缘与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的距离必须为500米以远。 四、观测场四周10米内不能种植高杆(1米以上)作物,以保证气流畅通。 第四条:对一般气象站观测环境的技术要求: 一、地面气象观测场围栏(外缘)与四周孤立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3倍以上;两孤立障碍物最近的横向距离不得小于30米。距离成排障碍物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8倍以上; 二、一般气象站周围的工程设施边缘与观测场围栏的距离要求:铁路路基必须为200米以远(电气化铁路路基为100米以远);公路路基必须为30米以远;水库等大型水体(最高水位时)必须为50米以远。 三、经省级气象局论证确定对观测资料准确性有影响的各种源体,其边缘与一般气象站边缘的距离必须为300米以远。

(完整word版)FAMEMS900机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FAMEMS900机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北京方大天云科技有限公司 2016.8.19

机场自动气象监测系统是针对民航各机场使用气象数据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数据库技术和先进的网络技术实现了对自动气象观测系统(AWOS)原始数据电报的接收、处理、控制和存储,能动态实时地显示AWOS各种气象数据、观测METAR报文,提供AWOS各种传感器的监控,并在设备故障后及时自动报警;同时,利用其存储的数据,回放过去任意时间段各种气象数据的历史曲线,分析对比各种数据曲线。该系统是一款集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气温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雨量传感器、云高仪、大气透射仪或前向散射仪、背景光亮度传器等仪器得综合自动监测应用系统。它为飞机的安全起飞、降落提供精确可靠的气象数据和科学依据。 北京方大天云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中关村西区,致力于气象与环境监测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追求“生态文明”建设“美好中国”为愿景的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以在线式监测系统为核心,研发、销售气象与环境传感器、自动气象站、环境监测站等设备,形成了“FAMEMS”、“FANDA”、“SKY”等核心系列品牌的在线实时观测系统产品,并为众多行业退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业务涵盖气象、环保、交通、航空、农业、林业、水文、电力及研究院所等行业。 作为气象与环境监测的行业领先者,方大天云具有深厚的硬件与软件技术示例。企业先后获得“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双软企业”、“北京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并拥有多项产品专利与软件资质。 秉承“专业、创新、合作、共赢”的理念,方大天云严格遵循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气象与环境监测领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 一、系统内容

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创收途径探索

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创收途径探索 发表时间:2018-11-19T14:24:20.937Z 来源:《科技研究》2018年9期作者:冷维国[导读] 本文就日照市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现状进行探析,部析其创收途径,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日照市气象局山东日照 276826 摘要:本文就日照市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现状进行探析,部析其创收途径,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创收;途径;探索引言 我国气象事业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拔款。上世纪90年代,由于国家财政出现困难现状,所用于气象事业上发展的经费有限,气象部门为了弥补发展事业和台站建设经费不足的情况,因此对气象服务工作进一步拓展,以解决经费困难等问题。日照市气象局在国家气象局关于产业创收政策背景的支持下,将科技服务产业从没有发展到现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有效地提高了气象部门的综合实力。 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就是通过高科技含量的气象服务来赢取经济效益。气象科技服务产业根据日照市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要有企业、渔业水产养殖业、农业茶园种植等等。并且,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于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然而,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在发展的同时,却也受着极大的挑战,面对日益发展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如何进一步发展气象科技服务产业,使其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气象部门目前重中之重的工作。本文就日照市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现状进行探析,部析其创收途径,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1 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创收现状 (1)日照市气象局在防雷创收方面,实现了防雷设计、跟踪检测以及完工验收等方面工程的接收,不但实现了防雷的监管责任,也实现了创收。 (2)12121声讯电话服务的收入一直持续稳步增长。并且根据不同领域的用户需求不一样,设置了各个领域分类的个性化服务信息,声讯电话在产品的设计上与民众的生产生活内容息息相关。 (3)日照市气象局顺应新媒体日益发展的时代,创建自己的气象影视平台,实现多元素化的发展,不断对气象节目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丰富创新,节目制作上尽可能地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并能过电视广告实现创收。 (4)日照市的手机气象短信业务在气象科技服务产业中占据相当的比重,依托于移动网络运营平台,建立良好的合作。 2 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创收中存在的问题 2.1防雷服务 虽然日照市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在防雷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然而,受到气象科技服务人员基本素质的限制,对于防雷技术的掌握并不全面,防雷服务能力一般,并不能够完全达到实际的要求。同时,防雷服务人员身兼多职,存在管理又服务收费的现象,造成事、企界面不清,职责不明,从而会遭到用户对其的质疑。 2.2声讯电话 传统的声讯电话播报语言生硬,内容单一。目前,日照市12121声讯电话通道并不能够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尤其是在灾害天气发生期间,经常会存在电话线路忙,用户打不通的现象,因此造成用户无法满意,影响到气象部门的公共服务现象,同时也造成了用户的流失,从而使服务创收降低。 2.3电视节目 在进行电视播报天气节目时,讲解内容只注重了专业化,却忽略了受体观众的接受能力,缺乏生动趣感,因而,节目得不到广大观众的肯定。同时,气象节目没有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考虑观众的实际需求,不能接地气,也达不到贴近群众生活和实用性的目的。不能以内容取胜,对百姓的生活生产起不到指导作用,从而严重影响到了服务的效果。收视率低从而影响电视广告的创收。 2.4手机短信 气象部门在气象短信服务上很大程度地依赖于运营商的营销,而气象部门自己在营销手段和营销方式上一直有所欠缺,因此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来主动关注气象和了解气象。 3 进一步拓展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创收途径 3.1防雷服务 要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的工作理念,加强气象执法人员队伍的建设,建立高素质的防雷执法队伍。对防雷检测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其检测水平,并对防雷技术规范进行全面地掌握,提高其防雷减灾规范化服务的能力。根据行政许可程序进行防雷行政审批规范,依托于政府部门的主管,与相关部门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机制,实现创收。 3.2声讯电话 气象部门要根据社会不同领域的各种用户需求,不断地对12121声讯电话服务进行升级,语音播报方式要更加人性化,声音悦耳,要不断地提升内容服务品质,要满足各个用户群体的要求,并且不断地更新丰富气象信息服务的内容。同时,要升级改造12121声讯线路,使其路径畅通,以达到用户的满意。 3.3电视节目 从整体上重新对节目进行编制,强化气象信息的传播功能。在构思解决说词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观众的信息接收限度和电视传播的局限性,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实现有效传播还要考虑观众的定位问题。天气预报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拥有广泛的收视群。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实现天气信息的有效传播,从而有效提高收视率。 3.4手机短信

基层气象科技服务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气象科技服务工作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气象部门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服务项目不断增加,服务内容进一步拓展,服务形式趋于多样化,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气象科技服务的项目主要有:气象信息短信、气象信息12121、气象信息服务终端、雷电技术防护等。有针对性的气象科技服务工作有了新突破,针对煤矿、化工等高危行业的气象信息直通,实现了对高危行业气象科技服务零距离。通过在煤矿、化工等高危行业的调度室、要害部门、人员集中的地方设立电子显示屏,灾害性天气预报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在电子显示屏上播放出来,以便高危行业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煤矿、化工等高危行业的气象信息直通工作,得到省、市安监部门的高度评价,并在全省得到推广。 二、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气象科技服务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和运行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特别在对气象科技服务部门管理方面还相对比较薄弱,在运行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如不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尽

快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下决心采取措施,将不利于气象科技服务的健康发展,也会对气象事业的全面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最近,我结合学习和实践科技发展观教育,到我市有关县市气象局进行了调研,并重点针对如何加强气象局所属公司监督与管理方面进行了座谈及征求意见,基层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有关部门在对气象科技服务检查时,提出气象科技服务部门存在管理不规范的情况。认为在从事气象科技服务的过程中,没有和地方政府有关政策协调一致起来,没有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一致起来,没有发挥气象科技服务的最大社会效益。 、气象科技服务水平不能够完全适应对方经济发展的问题。 随着气象现代化设施的不断改善,气象科技服务水平也不断提高,但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科技服务的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对特殊行业的气象科技服务手段还不够先进。对广大农村气象科技服务产品比较单一,不能够完全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基层台站气象科技服务设备相对落后。 由于受地方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地方财政投入的不足,使基层台站建设相对滞后,一些气象现代化设备无法引进、安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60年来,中国气象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气象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气象工作始终坚持把做好气象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大力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领域不断拓宽,手段不断改善,服务的总体效益显著提高。 1. 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 20世纪50年代气象部门由军队转建地方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设立了气象机构,逐步形成了适应我国领导管理体制的,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在内的气象服务体系。进入新世纪,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各级地方政府把气象服务纳入地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气象公共服务职能。建立了国家、省两级决策气象服务专门机构和专职队伍,地市、县级气象服务明显加强,显著提高了决策气象服务和公众气象服务的能力,在政府组织开展的自然灾害防御、事故灾难救助、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社会安全事件应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国家安全、重大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有力的气象科技支撑与保障,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重大社会活动等发挥了重要的参谋和助手作用,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社

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 全面做好防灾减灾和应急气象服务 我国气象灾害严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是气象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服务效果的重要体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的发布,推进了公共气象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机制。建立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气象保障服务系统,中国气象局和各省(区、市)气象局均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构,制定了应急预案,建立了统一高效的气象应急信息平台和流动气象台,开展了气象灾害防御、森林火险、污染物及有毒气体扩散等应急气象服务。全国已形成由30多万人组成的气象灾害防御信息员、协理员队伍,与农业、交通、教育等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建立起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基本适应需求的公众天气预报预警服务系统。气象部门已成为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的前哨阵地。 3. 气象为农业服务取得新进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气象部门一直把为农业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大力发展农业气象服务。建成了农业气象试验站6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631个,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网络初具规模。国家、省、地市、县四级布局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逐步发展完善,农业气象情报预报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围绕农业生产种、管、收开展全程系列化服务,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改制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区划与开发利用服务,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业务逐步发展。农业气象服务范围由主要针对粮、棉、油等种植业扩展到包括农、林、牧、渔等在内的大农业范畴。粮食产量预报准确率已达95%以上,为粮食生产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服务发展。农业气象实用技术试验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一些地区推广应用取得可喜成绩。农经网等农村气象与经济信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第19章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19.1 概述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从狭义上说是指自动气象站,从广义上说是指自动气象站网。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和存储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如果需要,可直接或在中心站编发气象报告,也可以按业务需求编制各类气象报表。 自动气象站网由一个中心站和若干自动气象站通过通信电路组成。 自动气象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提供数据的时效性,通常分成实时自动气象站和非实时自动气象站两类。 实时自动气象站:能按规定的时间实时提供气象观测数据的自动气象站。 非实时自动气象站:只能定时记录和存储观测数据,但不能实时提供气象观测数据的自动气象站。 根据对自动气象站人工干预情况也可将自动气象站分为有人自动站和无人自动站。 19.2 结构及工作原理 19.2.1 体系结构 自动气象站由硬件和系统软件组成,硬件包括传感器、采集器、通讯接口、系统电源、计算机等,系统软件有采集软件和地面测报业务软件。为了实现组网和远程监控,还须配置远程监控软件,将自动气象站与中心站联接形成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见图19-1)。 图 19-1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框图

现用自动气象站主要采用集散式和总线式两种体系结构。集散式是通过以CPU为核心的采集器集中采集和处理分散配置的各个传感器信号;总线式则是通过总线挂接各种功能模块(板)来采集和处理分散配置的各个传感器信号。 19.2.2 工作原理 随着气象要素值的变化,自动气象站各传感器的感应元件输出的电量产生变化,这种变化量被CPU实时控制的数据采集器所采集,经过线性化和定量化处理,实现工程量到要素量的转换,再对数据进行筛选,得出各个气象要素值,并按一定的格式存储在采集器中。 在配有计算机的自动气象站,实时将气象要素值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并按规定的格式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上。在定时观测时刻,还将气象要素值存入规定格式的定时数据文件中。根据业务需要实现各种气象报告的编发,形成各种气象记录报表和气象数据文件。 通过对自动站运行状态数据的分析,实现自动站的远程监控。 19.2.3 主要功能 ⑴ 自动采集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雨量、蒸发量、日照、辐射、地温等全部或部分气象要素。 ⑵ 按业务需求通过计算机输入人工观测数据。 ⑶ 按照7.5节中海平面气压计算公式自动计算海平面气压;按照附录1湿度参量的计算公式计算水汽压、相对湿度、露点温度以及所需的各种统计量。 ⑷ 编发各类气象报告。 ⑸ 按附录5形成观测数据文件。 ⑹ 编制各类气象报表。 ⑺ 实现通讯组网和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 19.3 硬件 自动气象站有多种类型,其结构基本相同,主要由传感器、采集器、系统电源、通信接口及外围设备(计算机、打印机)等组成。 19.3.1 传感器 能感受被测气象要素的变化并按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器组成。

中国气象局_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试行)

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实施细则(试行) 为规范公众天气预报等级用语,科学发布天气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依照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试行)》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总则 1.根据天气过程或系统的逼近时间和影响强度,预报等级用语一般依次为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预警信号是警报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最高级别的警报。只有热带气旋和大风降温预报可以发布“消息”。 2.无论是预报、警报还是预警信号,都应明确预报名称、发布单位和发布时间;天气过程或系统影响区域、出现时段、强度、可能造成的影响及防御提示等。 3.本规定给出了热带气旋、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冰雹、雪灾、道路结冰、霜冻、灰霾、城市内涝、地质灾害、森林高火险、城市高火险等十六类天气预报等级用语。文中规定的预报时效一般是指最长预报时效,各级气象台可根据对每次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确定预报发布的时间和等级用语。 4.天气预报等级用语是根据目前的预报能力确定的。随着预报能力的提高,需要滚动修正。 二、热带气旋预报等级用语 分消息、预报、警报、紧急警报和预警信号五级。 1.消息:编号热带气旋远离或尚未影响到预报责任区时,根据需要可以发布消息,报道编号热带气旋的情况,解除警报时也可以用消息方式发布。 2.预报:预计编号热带气旋在未来72小时内将影响本责任区的沿海地区发布预报。 3.警报:预计编号热带气旋在未来48小时内将影响本责任区的沿海地区或登陆时发布警报。 4.紧急警报:预计编号热带气旋在未来24小时内将影响本责任区的沿海地区或登陆时发布紧急警报。 5.台风预警信号:根据逼近时间和强度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关于预警信号的规定,详见中国气象局《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附件2),下同。 —1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