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例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

例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

例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
例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

例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

————————————————————————————————作者:————————————————————————————————日期:

?

例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

封开县江口中学陶勇

由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独特的半自主性并与细胞核建立了复杂而协调的互作关系,它们的起源一直以来多被认为有别于其他细胞器。在人们为这两种细胞器设计的起源假说中,内共生起源学说很好地贴合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半自主性和核质关系特征,因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行有氧呼吸的细菌和行光能自养的蓝细菌。该假说的提出远早于mtDNA和cpDNA的发现。随着人们对真核细胞超微结构、线粒体和叶绿体DNA及其编码机制的认识,内共生起源学说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充实。

1970年,Margulis在已有的资料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为细致的设想。假设认为,真核细胞的祖先是一种体积较大、不需氧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通过糖酵解获取能量。而线粒体的祖先则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具备三羧酸循环所需的酶和电子传递链系统,可利用氧气把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进一步分解,获得比糖酵解更多的能量。当这种细菌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后,即与宿主细胞间形成互利的共生关系:原始真核细胞利用这种细菌获得更充分的能量;而这种细菌则从宿主细胞获得更适宜的生存环境。与此类似,叶绿体的祖先可能是原核生物的蓝细菌(cyanbacteria)。当这种蓝细菌被原始真核细胞摄人后,为宿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而宿主细胞则为其提供其他的生存条件。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学说先后得到了大量的生物学研究证据的支持。特别是近期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发现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存在大量原本可能属于呼吸细菌或蓝细菌的遗传信息,说明最初的呼吸细菌和蓝细菌的大部分基因组在漫长的共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向细胞核的转移。这种转移极大的削弱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自主性,建立起稳定、协调的核质互作关系。

一、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

1.基因组与细菌基因组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细菌基因组的典型特征。它们均为单条环状双链DNA分子,不含5-甲基胞嘧啶,无组蛋白结合并能进行独立的复制和转录。此外,在碱基比例、核苷酸序列和基因结构特征等方面,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也与细胞核基因组表现出显著差异,而与原核生物极为相似。同时,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自身的DNA聚合酶及RNA聚合酶,能独立复制和转录自己的RNA。

2.具备独立、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机制类似于细菌,而有别于真核生物:①与细菌一样,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蛋白质的合成从N-甲酰甲硫氨酸开始,而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从甲硫氨酸开始。②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核糖体较小于真核生物80S核糖体。③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生物的核糖体中只有5SrRNA,而不少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中存在5.8SrRNA。④线粒体中的蛋白质合成因子具有原核生物核糖体的识别特异性,其功能可部分地被细菌的蛋白质合成因子取代,但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因子不能识别细胞质核糖体。⑤线粒体核糖体与线粒体mRNA形成多核糖体。⑥叶绿体tRNA和氨酰-tRNA合成酶通常可与细菌相应的酶交叉识别,而不与细胞质中相应的酶形成交叉识别。⑦叶绿体的核糖体小亚基可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大亚基组合,形成有功能的杂合核糖体。⑧线粒体和叶绿体核糖体上的蛋白质合成被氯

霉素、四环素抑制,而抑制真核生物核糖体上蛋白质合成的放线酮对它们无抑制作用。⑨线粒体RNA聚合酶可被原核细胞RNA聚合酶的抑制剂(如利福霉素)所抑制,但不被真核细胞RNA聚合酶的抑制剂(如放线菌素D)所抑制等。

3.分裂方式与细菌相似

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以缢裂的方式分裂繁殖,类似于细菌。

4.膜的特性

线粒体、叶绿体的内膜和外膜存在明显的性质和成分差异。外膜与真核细胞的内膜系统具有性质上的相似,可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融合沟通;而它们的内膜则与细菌质膜相似,内陷折叠形成细菌的间体、线粒体的嵴和叶绿体的类囊体。在膜的化学成分上,线粒体和叶绿体内膜的蛋白质∕脂质比远大于外膜,接近于细菌质膜的成分。这些特性都暗示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膜起源于最初的共生体(呼吸细菌和蓝细菌)的质膜,而外膜则来源于它们的宿主(共生体进入宿主细胞时包被形成)。

5.其他佐证

线粒体的磷脂成分、呼吸类型和Cyt c的初级结构均与反硝化副球菌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非常接近,暗示线粒体的祖先可能是这两种菌中的一种。自然界中存在的胞内共生蓝藻(蓝小体)表现出了基因片段转移等内共生形成叶绿体的行为特征,为真核生物形成的内共生学说提供了“活化石”性的佐证。近年来,真核细胞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的支持,使得非内共生起源学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二例题分析

例1.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起源于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好氧细菌,这种细菌和原始真核生物共生,并在长期的共生中逐渐演化成线粒体,其过程如图1所示。下列证据支持该学说的有

图1 被吞噬的好氧细菌逐渐演化成真核细胞内的线粒体

A.线粒体DNA在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与好氧细菌的DNA相似

B.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与好氧细菌细胞膜的成分相似

C.线粒体与好氧细菌均以缢裂的方式分裂繁殖

D.线粒体与好氧细菌都具有类似的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

答案:ABCD

分析:本题考查了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见1.1-1.4),线粒体与好氧细菌在这几个方面的相似性都可支持线粒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

例2.图2表示真核生物起源于始祖宿主细胞与原核生物的共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2 真核生物起源于始祖宿主细胞与原核生物的共生A.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B.好氧细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C.蓝细菌(蓝藻)的生物膜由细胞膜构成

D.线粒体、叶绿体及细菌都含有核糖体和核酸

答案:D

分析:本题结合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综合考查了生物的分类、原核细胞与线粒体及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生物膜的概念等内容。一般的,生物可分为非细胞结构的病毒与细胞结构的生物,后者又可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9页主要介绍了原核生物中的蓝藻与细菌;好氧细菌的异化作用是进行有氧呼吸,但没有线粒体;蓝藻的生物膜包含细胞膜和光合片层(类囊体)膜。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70页还介绍了细胞质基因,即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都能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说明两者都含有核酸(DNA与RNA)和核糖体。在必修1的教学与复习中,归纳总结线粒体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时也可联系半自主性与中心法则。

例3.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

(1)图中原始真核生物与被吞噬的蓝藻之

间的种间关系为,原

始真核生物吞噬某些生物具有选择性是与其

细胞膜上的(物质)有

关。

(2)据题干信息可知叶绿体中可能存在的细胞器是 ;叶绿体中DN A的形态为 (环状/线状)。

(3)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藻为原始真核生物的线粒体提供了。

(4)古生物学家认为线粒体也是由真核生物吞噬某种细菌逐渐形成,试推测该种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是 ,理由是。

答案:(1)捕食和互利共生蛋白质(糖蛋白/受体蛋白)(2)核糖体环状(3)氧气和有机物(4)有氧呼吸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内分解有机物需要消耗氧气)

分析:本题以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为背景,综合考查了生物的种间关系、细胞膜与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线粒体的功能。由题干及第(3)小题的信息可知,原始真核生物与被吞噬的蓝藻之间存在捕食(被吞噬并消化)和互利共生(被吞噬未被消化)的种间关系。仅从题干看像寄生关系,被吞噬未被消化的蓝藻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O,供给原始真核生物的线粒体使用,而线粒体产生的CO2可供给蓝藻使用。有观点认为寄2

生可看作是介于捕食与互利共生的中间过渡的种间关系。叶绿体作为半自主性细胞器,既含有核糖体(作为细胞器内的细胞器)又含有单条环状双链DN A分子,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0页也介绍了原核细胞的拟核有一个环状的DNA 分子,这与内共生起源学说中“叶绿体具有细菌基因组的典型特征”的证据是一致的。在复习时,可结合教科书上的直观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并区分环状的拟核DNA 与环状的质粒,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03页图6-5及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6、12页对应的图1-5、图1-11。从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推测出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为有氧呼吸,即线粒体从好氧细菌演化而来。也可结合内共生起源学说来分析。

例4.关于线粒体的起源有多种观点,内共生起源学说(如图3所示)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能够支持这一假说的有力证据有很多,请结合所学知识和图3作答。 图3 线粒体的内共生起源过程图示

(1)“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是由侵入细胞或被细胞吞入的某种原核细胞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而来的,请问图3中乙所示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是 。研究发现,线粒体的内、外膜的化学成分和功能是不同的,据图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

(2)线粒体内部含有 (填物质)和 (填结构),能够自主地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因而在遗传方面体现出一定的自主性。

(3)根据上面的理论依据,真核细胞中同样可以用“内共生起源”学说解释其起源的细胞器是 。

(4)随着进化,现在需氧型的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已不能像需氧型的原核细胞一样独立的完成有氧呼吸,对此,同学们展开讨论,提出了下列两个观点:

观点1:细胞质基质只为线粒体完成有氧呼吸提供必要的场所

观点2:线粒体只能将丙酮酸进一步氧化分解,而丙酮酸的产生依赖细胞质基质 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探究哪一个观点正确。

实验试剂和用品:锥形瓶、酵母菌破碎后经离心处理得到只含有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试剂1)、只含有酵母菌线粒体的沉淀物(试剂2)、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试剂3)、质量分数5%的丙酮酸溶液(试剂4)、蒸馏水、橡皮管夹若干、其他常用器材和试剂。

实验步骤:①取锥形瓶等连接成如下装置三套,依次编号为A、B 、C 。

接橡皮

球或气

NaOH 溶液

1 2 3 澄清的石灰水

甲 乙 需氧原核细胞 古代厌氧真核细胞 早期需氧真核细胞

线粒体

②每组装置中按下表添加相应的试剂,并向装置通气一段时间,

观察三组装置中3号瓶澄清石灰水的是否变浑浊。

锥形

组别

1 2 3

A 10%的NaO

H 10ml试剂1+10ml试剂2+10ml试剂

3

澄清的石灰水

B10%的NaO

澄清的石灰水

C 10%的N

aOH 10ml蒸馏水+10ml试剂2+10ml试

剂4

澄清的石灰水

补充完表格中空白地方。

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则观点1正确;

若,则观点

2正确。

答案:(1)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内外膜的来源不相同(2)DNA核糖体

(3)叶绿体(4)10ml蒸馏水+10ml试剂2+10ml试剂3 只有A组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C两组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组不变浑浊

分析:本题也是以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为背景,综合考查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内共生起源学说的论据(见1.2和1.4)及实验设计的原则与分析能力。实验设计遵循对照原则,需控制单一变量;采用等量原则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实验中的1号锥形瓶用于洗气(排除CO2的干扰)、2号锥形瓶用于反应、3号锥形瓶用于检测实验结果(是否产生CO2)。A、C两组的设计及可能的结果与教科书介绍的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表述类似,易于被考生接受。实验还需要探究线粒体是否可以单独直接分解葡萄糖,若能分解则假设的两种观点都不符合,若不能分解,则两种假设都有可能。依据对照和等量原则,B组设计成“10ml蒸馏水+10ml试剂2+10ml试剂3”,A、B组对照,若A组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B组不变浑浊,则有两种可能,既可能是线粒体分解了葡萄糖(细胞质基质只为线粒体完成有氧呼吸提供必要的场所),又可能是线粒体分解了丙酮酸(丙酮酸的产生依赖细胞质基质分解葡萄糖)。B、C组对照,若两组装置中澄清石灰水都不变浑浊(线粒体既不能单独分解葡萄糖也不能分解丙酮酸),则观点1是可能的;若B组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而C组变浑浊(线粒体不能单独分解葡萄糖但能分解丙酮酸),则观点2是可能的。

参考文献:

[1]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 细胞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108-110.

责任编辑翁学灵

2020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线粒体起源的内共生学说认为,原始真核细胞吞噬了能进行有氧呼吸的原始细菌,它们之间逐渐形成了互 利共生关系,最终原始细菌演变成线粒体。根据该学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线粒体中具有的环状双链DNA与细菌的相似 B. 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在原始来源上是相同的 C. 线粒体内含有DNA、RNA和核糖体,具有相对独立的遗传表达系统 D. 线粒体RNA聚合酶可被原核细胞RNA聚合酶的抑制剂所抑制 【答案】B 【解析】【分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由内外两层膜构成,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能进行DNA的复制、基因的表达等。 【详解】A、线粒体中具有环状双链DNA,细菌的拟核区的DNA也为环状,A正确; B、原始真核细胞吞噬了能进行有氧呼吸的原始细菌,线粒体的外膜来源于原始真核细胞,线粒体的内膜来 源于能进行有氧呼吸的原始细菌,B错误; C、线粒体内含有DNA、RNA和核糖体,具有相对独立的遗传表达系统,能进行DNA的复制、表达等,C 正确; D、线粒体RNA聚合酶是蛋白质,可被原核细胞RNA聚合酶的抑制剂所抑制,D正确。 故选B。 2.低密度脂蛋白(LDL)是由胆固醇、磷脂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LDL通过血液运送至细胞,在细 胞内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已知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产生的、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的细胞器。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 LDL和LDL受体之间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B. 加入A TP水解酶抑制剂会影响LDL与其受体的分离 C. 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完成合成 D. 溶酶体内pH值过高会降低LDL的分解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动物、真菌和某些植物的细胞中,含有一些由单位膜包裹的小泡称为溶酶体,是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溶酶体的功能是消化细胞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和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细胞从外界吞入物质后,形成吞噬泡,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于是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便将吞噬泡中的物质降解。 【详解】A、LDL和LDL受体之间的结合具有特异性,A正确; B、LDL与其受体结合,以胞吞的方式运进细胞,需要ATP水解供能,加入ATP水解酶抑制剂会影响LDL 与其受体的分离,B正确; C、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在附着的核糖体上完成合成,C错误; D、溶酶体内pH值过高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降低LDL的分解速率,D正确。 故选C。 3.茶树是一年内多轮采摘叶用植物,对氮元素需求较大,因此生产中施氮量往往偏多,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了科学施氮肥,科研小组测定了某品种茶树在不同施氮量情况下净光合速率等指标,结果见下表。表中氮肥农学效率=(施氮肥的产量-不施氮肥的产量)/施氮肥的量,在茶叶收获后可通过计算得出;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能直接用仪器快速检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施氮量 (g·m-2)叶绿素含量 (mg·g-1)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氮肥农学效率 (g·g-1)

例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

例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 封开县江口中学陶勇 由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独特的半自主性并与细胞核建立了复杂而协调的互作关系,它们的起源一直以来多被认为有别于其他细胞器。在人们为这两种细胞器设计的起源假说中,内共生起源学说很好地贴合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半自主性和核质关系特征,因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行有氧呼吸的细菌和行光能自养的蓝细菌。该假说的提出远早于mtDNA和cpDNA的发现。随着人们对真核细胞超微结构、线粒体和叶绿体DNA及其编码机制的认识,内共生起源学说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充实。 1970年,Margulis在已有的资料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为细致的设想。假设认为,真核细胞的祖先是一种体积较大、不需氧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通过糖酵解获取能量。而线粒体的祖先则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具备三羧酸循环所需的酶和电子传递链系统,可利用氧气把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进一步分解,获得比糖酵解更多的能量。当这种细菌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后,即与宿主细胞间形成互利的共生关系:原始真核细胞利用这种细菌获得更充分的能量;而这种细菌则从宿主细胞获得更适宜的生存环境。与此类似,叶绿体的祖先可能是原核生物的蓝细菌(cyanbacteria)。当这种蓝细菌被原始真核细胞摄人后,为宿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而宿主细胞则为其提供其他的生存条件。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学说先后得到了大量的生物学研究证据的支持。特别是近期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发现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存在大量原本可能属于呼吸细菌或蓝细菌的遗传信息,说明最初的呼吸细菌和蓝细菌的大部分基因组在漫长的共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向细胞核的转移。这种转移极大的削弱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自主性,建立起稳定、协调的核质互作关系。 一、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 1.基因组与细菌基因组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细菌基因组的典型特征。它们均为单条环状双链DNA分子,不含5-甲基胞嘧啶,无组蛋白结合并能进行独立的复制和转录。此外,在碱基比例、核苷酸序列和基因结构特征等方面,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也与细胞核基因组表现出显著差异,而与原核生物极为相似。同时,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自身的DNA聚合酶及RNA 聚合酶,能独立复制和转录自己的RNA。 2.具备独立、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机制类似于细菌,而有别于真核生物:①与细菌一样,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蛋白质的合成从N-甲酰甲硫氨酸开始,而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从甲硫氨酸开始。②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核糖体较小于真核生物80S核糖体。③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生物的核糖体中只有5SrRNA,而不少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中存在5.8SrRNA。④线粒体中的蛋白质合成因子具有原核生物核糖体的识别特异性,其功能可部分地被细菌的蛋白质合成因子取代,但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因子不能识别细胞质核糖体。⑤线粒体核糖体与线粒体mRNA形成多核糖体。⑥叶绿体tRNA和氨酰-tRNA合成酶通常可与细菌相应的酶交叉识别,而不与细胞质中相应的酶形成交叉识别。⑦叶绿体的核糖体小亚基可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大亚基组合,形成有功能的杂合核糖体。⑧线粒体和叶绿体核糖体上的蛋白质合成被氯霉素、四环素抑制,而抑制真核生物核糖体上蛋白质合成的放线酮对它们无抑制作用。⑨线粒体RNA聚合酶可被原核细胞RNA聚合酶的抑制剂(如利福霉素)所抑制,但不被真核细胞

心理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Paul Monroe,1869 一1947)。孟禄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他在其著作《教育史教科书》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在这种原始共同体中,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者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所在,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的一面。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视之为教育的诸种途径之一。但孟禄的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因而,他的这种观点仍然是错误的。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育的起源,但他们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有意识的活动,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识的教育混为一谈,因而都是不正确的 教育起源论 (2010-04-15 13:23:34) 标签: 教育 在外国教育史里的开篇,就介绍了教育起源论的相关看法。这个问题十分深奥,我觉得十分的难以明白。 课本中讲了三种看法,第一是心理起源说: 即教育的产生来源于心理本能。荣格谈到的人的最基本本能是生与死的本能。一般人最强烈的应该是生的本能。死的本能多用于犯罪心理学上研究犯罪动机。从最原始的人类说起,人

只要有着生命,可以呼吸,那每天早上第一个涌上心头的问题就是基本生存问题,即如何能获得食物,水,等一切可以延续生命的东西。原始人类没有文字,只有简单的语言,因而,只能依靠简单的口授或是老者的指导。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这一切并不是人有意为之,只是处于生的本能。这个观点有失偏颇之处在于,把“人是不同于动物的动物”这一点给忽略了。即使是原始人,只要是已经进化到人类,就不再是简单的动物。他拥有与动物不同的高级心理机制,不再只是关注于饥饿与寒冷。 第二是劳动起源说: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能够制造工具,可以劳动。而教育就是人类为了将已经经过自己实践的经验传播给后人。而经验从何而来,从教育,因而,我国学者杨贤江认为教育的起源就是劳动。 第三种说法是需要起源说,即教育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类的为生存下去的需要。 我认为不管是那种观点,最终都要回归到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人类要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传给下一代。我本人比较同意心理本能起源说,对于广大学者的批评之处,我也不赞同。首先,我想说的是:尽管人不同于动物,人是高级的动物,在这一点我同意马克思的观点。但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就是物质。也就是说,人实行教育是为了就爱那个自己所有的经验只是交给下一代,从而让下一代能够利用这些知识,不管是钻木取火,还是畜牧打猎,都是人为了简单的一个“吃”所做的努力。这并不是就将动物与人类划为一体。 而不管是劳动起源说,还是需要起源说,归根到底,还是要扯到人的生存基础之上来。我们只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才能提出不同的看法。

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1.肌醇磷酸信号途径产生的两个信使? 产生:1、4、5-肌醇三磷酸(IP3)和二酰甘油(DGA)两个第二信使.IP3刺激细胞 内质网释放Ca2+进入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内Ca2+浓度升高,DGA 激活蛋白激酶C(PKC),活化的PKC进一步使底物蛋白磷酸化,以磷酸肌醇代谢为基础的信号通路的最大特点是胞外信号被摸受体接收后,同事产生两个胞内信使,分别激活两个不同的信号通路,即IP3/Ca2+和DGA/PKC途径实现细胞对外界的应答,因此这一信号系统有称为“双信使系统” 2.根据其溶解性,化学信号分为哪几种?(P220) 根据其溶解性,化学信号分为亲脂性和亲水性两类 A.亲脂性信号分子,主要代表甾类激素和甲状腺素,这类亲脂性分 子小,疏水性强,可穿过细胞质膜进入细胞,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近而调节基因表达, B.亲水性信号分子,包括神经递质、局部介质和大多数肽类激素, 他们不能透过靶细胞质膜,只能通过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经信号转换机制,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或激活蛋白酶活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 C.NO是迄今在体内发现的一种气体信号分子,他能进入细胞直接激 活效应酶,参与体内众多的生理或病理过程 3.广义和狭义的细胞膜骨架 A.广义的细胞膜骨架: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细胞核骨架和

细胞外基质 B.狭义的细胞膜骨架:微丝、微管、中间丝三部分 4.溶酶体酶的特异性标志 溶酶体酶是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并经过N-链接的糖基化修饰,然后转至高尔基体的顺面膜囊中寡糖链上的甘露糖残基被磷酸化形成M6p;在高尔基体的反面膜囊和TGN膜上存在M6P的受体,溶酶体的酶与其他蛋白质区分开来,最后以出牙的方式转运到溶酶体 5.含有(不含)DNA细胞器 含有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质粒 不含DNA的细胞器: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中心体、核糖体 6.细胞内膜系统的构成(P175) 细胞内膜系统是指在结构、功能上相互关联、由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 7.生物膜流动的镶嵌模型的要点 (1)膜的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均可侧向运动 (2)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有的襄在膜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脂双分子层 8.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原件 在细胞时代中确保染色体的复制和稳定遗传,染色体应具有三种3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膜泡运输:在内膜系统之间靠转运小泡——出芽/融合。 溶酶体酸性原因:溶酶体膜上有质子泵,使溶酶体内部维持酸性 线粒体内膜复合物线粒体酶的定位 在线粒体内膜上存在有关氧化磷酸化的脂蛋白复合物,它们是船体电子的酶体系,如FMN、CoQ和各种细胞色素等,分子氧是电子传递链中最后的电子受体。由一系列能可逆地接受和释放电子和H+的化学物质组成,在内膜上相互关联地有序排列。 线粒体内膜与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还有代谢产物的运输有关。 线粒体中约有140余种酶,分布在各个结构组分中,其中37%是氧化还原酶,10%是合成酶,水解酶不到9%,标志酶约有30余种。线粒体各组成部分所含的酶是不用的,这与各部分的功能有关。 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是由一系列电子载体构成的,从NADH或FADH2向氧传递电子的系统。 电子载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CoQ,在这四类电子载体中,除了CoQ以外,接受和提供电子的氧化还原中心都是与蛋白项链的辅基。 质子载体:质子的载体,NADPH2、NADPH、CoQ CoQ既是电子载体又是质子载体。 电化学梯度:浓度梯度和点位梯度的总称。 化学渗透假说:解释氧化磷酸化偶联机理的假说。认为: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伴随着质子从线粒体内膜的里层向外层转移,形成跨膜的氢离子梯度,这种势能驱动了氧化磷酸化反应,合成ATP。 化学偶联假说:偶联机制在生化上来说是向量的,在功能上来说是渗透性的。 糖基化是在酶的控制下,蛋白质或脂质附加上糖类的过程。此过程为四种共转移与后转移修饰的步骤之一,发生于内质网。蛋白质经过糖基化作用之后,可形成糖蛋白。 线粒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在细胞质中随机分布,一般细胞内的代谢和能量需求状态不同会导致线粒体的局部集中。线粒体在细胞质中的分布和迁移与微观相关,线粒体在细胞中多沿微观分布。 线粒体、叶绿体共生学说及两者的起源:线粒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祖先原线粒体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后与宿主间形成共生关系。在共生关系中,对共生体和宿主都有好处:原线粒体可从宿主获得更多营养,而宿主可借用原线粒体具有的氧化分解功能获得更多能量。 非内共生学说:又称为细胞内分化学说:认为线粒体的发生是质膜内陷的结果。 叶绿体的起源:内共生起源认为叶绿体的前身为蓝细菌。 半自主细胞器:生长和增值是受核基因组及自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信息系统控制的细胞器。叶绿体光合作用、酶定位——叶绿体光和作用反应可分为两部分: a、光反应:需光,光合色素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光解水放出氧气并产生ATP和NADPH,内囊体膜上进行。 b、暗反应:不需光,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将CO2固定还原为糖或其他有机物的一系列酶促反应,在基质中进行。 RuBP羧化酶: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催化1,5-二磷酸核酮糖和CO2生成而分子3-磷酸甘油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

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 西方心理学有两个主要的思想来源,一是哲学当中的心理学思想,二是科学之中的心理学思想。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是这两者结合的结果。 人类知识的发展从混沌到分化,归根到底,所有的学科都是从哲学里面逐渐分化出来的,分化的先后次序同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有关,研究的现象越是简单,就越早从哲学里分化出来;研究的现象越是复杂,从哲学里分化出来就越晚。天文学、物理学最早从哲学里分化出来,它研究的是不那么复杂的自然现象;研究比较复杂的生物现象的科学——生物学、生理学则较晚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心理学和行为,最复杂,所以最晚从哲学里分化出来。社会学研究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也较晚才从哲学里面分化出来。 第一节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 一、人类文明出现以前人类对自然的理解 人类具有理解、预测和控制自然界的需要。 面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电闪雷鸣、风、雨、日、月、生、老、病、死、地震、海啸、水灾、干旱……)以及心理现象(如睡眠、做梦、梦见死去的亲人),人们自然会有一种理解和解释的冲动。由于知识的极度缺乏,早期人类的解释往往是泛灵论和拟人化的。所谓“泛灵论”,就是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灵魂的,都

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所拟人论,就是将人的属性,人的思想情感投射于万物。泛灵论的解释表现之一,就是认为万物都存在灵魂,各种自然现象、生老病死都是由这一灵魂发动和主宰的。有时,睡眠时意识的不清醒,醒来时意识的清醒,或者在睡梦中梦见死去的亲人,使有些古人相信精神(或灵魂)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由此想象出各种各样的神灵。上古的神话可以看作是初民对自然现象的最初解释。神话对自然现象的解释都是泛灵论的和拟人化的。 由于相信万物有灵,于是初民就会设法与寓居于万物之中的灵魂进行沟通和交流,试图影响和控制,这就是人最初控制的努力,也是迷信和巫术的起源,其实宗教、哲学、科学都是源自人固有的理解自然、控制自然的需要。 二、古希腊早期宗教 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头之一,古希腊的地理范围比现在的希腊要大得多,几乎包括地中海所能冲刷到的所有海岸和岛屿。

细胞生物学绪论答案

第一、二章绪论 一、填空 A-一-1. 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的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亚细胞水平及个体水平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学科。 A-一-2. R.Hooke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并用 cell 加以命名。A-一-3. M.J.Schleiden 和 J.Schwann 创立了细胞学说。A-一-4.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显微结构,用微米作为度量单位。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细胞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用纳米作为度量单位。B-一-5.请写出当今细胞生物学六大研究热点问题中的任何三个:干细胞及其应用、细胞通讯和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的生长及分化、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基因工程。 B-一-6.请写出细胞生物学众多分支学科中的三个: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生物学、单细胞生物学。 B-一-7.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来源于已经存在的细胞。 B-一-8.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细胞的发现; ②细胞学说的形成;③细胞学的建立;④其他学科的渗透。 C-一-9.《细胞学杂志》或《细胞与组织》的出版是细胞学建立的标志。C-一-10.20世纪后细胞学进入新发展期,主要进展有 ①组织培养技术的建立;②细胞膜理化特性认识的加深;③细胞中核酸与蛋白质分析技术的出现;④电子显微镜的出现与利用。 A-二-11.细胞的进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原始细胞;②原核细胞

③真核细胞。 A-二-12.核糖体是支原体内唯一的细胞器。 A-二-13.支原体是目前已知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B-二-14.在原始生命进化过程中,膜的形成是关键的一步,没有它,细胞形式的生命就不存在。 B-二-15.真核细胞出现的关键是细胞核的形成。 B-二-16.原核细胞进化为真核细胞的两种假说是分化起源说 和内共生起源说。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A-一-1.最早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A )。 (A) Robert Hooke (B) Leeuwenhoek (C) Flemming (D) Schwann A-一-2.( C )设计制造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 (A) Robert Hooke (B) Vichow (C) Ruska (D) Hertwig A-一-3.( C )最早发现了细胞的有丝分裂现象。 (A) Ruska (B) Vichow (C) Flemming (D) Hertwig A-一-4.细胞学说不包括的内容是(C)。 (A)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B) 多细胞生物由单细胞生物发育而来 (C) 细胞的增殖方式都是有丝分裂 (D)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A-一-5.对细胞学说具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B )。 (A) Robert Hooke and Leeuwenhoek (B) Schleiden and Schwann (C) Virchow and Braun (D) Watson and Crick A-一-6.光学显微镜是由( D )发明的。

17版教学大纲《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300063 学时: 32 学分: 2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细胞生物学是为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和生态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生命活动的专业基础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细胞结构、功能及各种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细胞生命活动规律,了解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提高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 后续课程:遗传学、细胞工程。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1.重点掌握细胞结构与功能,理解并掌握各个亚细胞结构功能及各结构的装配。 2.理解并掌握细胞重要生命活动(增殖、分化、衰老及调亡等)过程的规律及调控,各细胞 组分的互动与网络架构及细胞调控的基本规律。 3.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学科历史,了解该领域研究重点及热点。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讨论及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开展教学。 重点:重点讲授各个亚细胞结构、各结构的装配及功能,细胞生命活动(增殖、分化、衰老及调亡等)过程的规律及调控,个细胞组分的互动与网络架构及细胞调控的基本规律。 难点:细胞结构的功能中涉及的作用机制(包括假说、模型等)以及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机制(如蛋白质的分选、膜泡运输等)。 本课程力求做到突出重点内容,讲清难点内容,并着重做好以下两点: 1.重视基础性和系统性:细胞结构、功能是课程的重点讲解内容,也是了解生命活动和生命 现象的基础,更是学好本课程的基石。图文结合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来 系统的认识细胞的结构及功能,使学生更全面系统的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细胞生命活动 规律。 2.了解相关的学科历史及当前研究热点:在传授传统的基础理论的同时,适当加入相关内容 的学科历史,以及研究进展。熟知历史可以更好的理解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

例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

例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

————————————————————————————————作者:————————————————————————————————日期: ?

例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 封开县江口中学陶勇 由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独特的半自主性并与细胞核建立了复杂而协调的互作关系,它们的起源一直以来多被认为有别于其他细胞器。在人们为这两种细胞器设计的起源假说中,内共生起源学说很好地贴合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半自主性和核质关系特征,因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行有氧呼吸的细菌和行光能自养的蓝细菌。该假说的提出远早于mtDNA和cpDNA的发现。随着人们对真核细胞超微结构、线粒体和叶绿体DNA及其编码机制的认识,内共生起源学说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充实。 1970年,Margulis在已有的资料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为细致的设想。假设认为,真核细胞的祖先是一种体积较大、不需氧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通过糖酵解获取能量。而线粒体的祖先则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具备三羧酸循环所需的酶和电子传递链系统,可利用氧气把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进一步分解,获得比糖酵解更多的能量。当这种细菌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后,即与宿主细胞间形成互利的共生关系:原始真核细胞利用这种细菌获得更充分的能量;而这种细菌则从宿主细胞获得更适宜的生存环境。与此类似,叶绿体的祖先可能是原核生物的蓝细菌(cyanbacteria)。当这种蓝细菌被原始真核细胞摄人后,为宿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而宿主细胞则为其提供其他的生存条件。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学说先后得到了大量的生物学研究证据的支持。特别是近期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发现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存在大量原本可能属于呼吸细菌或蓝细菌的遗传信息,说明最初的呼吸细菌和蓝细菌的大部分基因组在漫长的共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向细胞核的转移。这种转移极大的削弱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自主性,建立起稳定、协调的核质互作关系。 一、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 1.基因组与细菌基因组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细菌基因组的典型特征。它们均为单条环状双链DNA分子,不含5-甲基胞嘧啶,无组蛋白结合并能进行独立的复制和转录。此外,在碱基比例、核苷酸序列和基因结构特征等方面,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也与细胞核基因组表现出显著差异,而与原核生物极为相似。同时,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自身的DNA聚合酶及RNA聚合酶,能独立复制和转录自己的RNA。 2.具备独立、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机制类似于细菌,而有别于真核生物:①与细菌一样,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蛋白质的合成从N-甲酰甲硫氨酸开始,而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从甲硫氨酸开始。②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核糖体较小于真核生物80S核糖体。③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生物的核糖体中只有5SrRNA,而不少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中存在5.8SrRNA。④线粒体中的蛋白质合成因子具有原核生物核糖体的识别特异性,其功能可部分地被细菌的蛋白质合成因子取代,但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因子不能识别细胞质核糖体。⑤线粒体核糖体与线粒体mRNA形成多核糖体。⑥叶绿体tRNA和氨酰-tRNA合成酶通常可与细菌相应的酶交叉识别,而不与细胞质中相应的酶形成交叉识别。⑦叶绿体的核糖体小亚基可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大亚基组合,形成有功能的杂合核糖体。⑧线粒体和叶绿体核糖体上的蛋白质合成被氯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2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 2005.5 一、概念题 1.分辨力 2.附着核糖体 3.游离核糖体 4.信号肽 5.核被膜 6.常染色质 7.异染色质 8.细胞骨架 9.细胞系 10.异核体 11.细胞培养 12.原代培养 13.细胞融合 14.限制点 15.细胞全能性 16.细胞决定 17.细胞凋亡 18.胚胎诱导 19. 细胞分化 20.单克隆抗体 21.被动运输 22.主动运输 23.入胞作用 二、填空题 1.细胞中能够进行蛋白质合成的区域有胞质溶胶、(1)和(2)。 2.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运输途径有核孔转运、(3)和(4)。 3.多个核糖体结合在一个mRNA分子上形成的结构称为(5)。 4.滞留于内质网中,能够协助新生肽链折叠和转运的蛋白质称为(6)。 5.蛋白质在内质网的糖基化过程发生于(7)一侧,由(8)催化完成。 6.相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将光线通过标本产生的(9)转变成人眼可见的(10)。 7.溶酶体的标志酶是(11)。 8.在粗面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有(12)和(13)两大类。 9.(14)是调节微丝组装的动力学不稳定行为的主要因素。 10.(15)在细胞间期组织形成间期微管,在细胞分裂期组织形成(16),因而被称为细胞的微管组织中心。

11.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成分是微丝、(17)和(18)。 12.染色体DNA的三个特征性序列是(19)、(20)和端粒。 13.由RNA聚合酶Ⅱ催化合成的RNA前体是(21)。 14.核糖体的装配发生于(22)。 15.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最重要控制点在(23)水平。 16.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能够和靶基因相邻的DNA序列结合,促进或抑制基因转录的基因调节蛋白叫做(24)。 17.真核细胞基因内部具有编码功能的序列称为(25),无编码功能的序列称为(26)。18.细胞生物学是从(27)、(28)、(29)三个水平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学科。19.细胞进化包括两个必需过程(30)和(31)。 20.双向电泳根据蛋白质分子的(32)和(33)特性实现分离。 21.微管在细胞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有:单管、(34)和(35),中心粒是由9组(36)组成的。 22.In vitro 意思为(37),即以(38)为材料进行的实验。 23.细胞中的四种有机小分子包括(39)、(40)、(41)、(42)。 24.膜脂分子的运动形式有(43)、(44)、(45)、(46)。 25.能够介导细胞内外小分子跨膜转运的转运蛋白有载体蛋白和(47),葡萄糖的转运是由(48)完成的。 26.细胞连接的种类有(49)、(50)、(51)三类。 27.内质网的标志性酶为(52 )。 28.高尔基体的标志性酶为(53)。 29.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性酶为(54)。 30.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是(55),(56),(57)。 31.在整个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的潜能逐渐受到限制,经历由(58)到(59)到(60)的过程。 32.透射电镜的样品制备包括(61),(62),(63),(64),(65)5个步骤。 33.信号识别颗粒(SRP)存在于细胞的(66)中,既能够识别露出核糖体的(67),也能识别rER膜上的(68)。 34.电镜样品制备的固定剂为(69),(70)。 35.细胞完成(71)和(72)的全过程称为细胞增殖周期,简称细胞周期。 36.构成纺锤体的微管有三种:(73)、(74)、(75)。 37.细胞由G2期转化到M期需要MPF的驱动。MPF由(76)和(77)组成。38.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生物膜分子结构模型是(78)。 39.分化细胞基因组中所表达的基因大致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79)和(80)。40.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转变成另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的现象称(81)。 41.胚胎细胞的分化与分化细胞的基因特异性表达主要通过两个水平的调节实现:(82)的调节,(83)的调节。 42.(84)是指在病毒基因组中存在的能促使细胞无限增殖进而癌变的DNA序列。43.(85)是指正常细胞基因组中存在的,与癌基因相似的基因,通常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突变后会使细胞发生癌变。 44.(86) 是细胞增殖的负性调节因子,能够抑制癌细胞的恶性增殖,突变后有可能使

内共生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内共生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记得前段时间在准备期中考试时,曾经看到这么一段有意思的话“这些事实都使人设想,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是由侵入细胞或被细胞吞入的某种细胞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而来的。”这确实是对我这个从小对达尔文进化理论深信不移的人产生了很多疑惑。然而,很多证据都表明线粒体并非真核细胞自生发展而来: (1). 线粒体含有DNA,这些DNA与细胞核中的很不同,却类似细菌的环状DNA。 (2). 线粒体具有和真核宿主细胞不同的遗传密码,这些密码与细菌和古菌中的很类似。 (3). 线粒体被两层或更多的膜所包被,其中最里面一层的成分与细胞中其它膜的都不同,而更接近于原核生物的细胞膜。 (4). 细胞器的大小与细菌相当。 (5). 细胞器的核糖体和细菌相似,细菌的核糖体是70S,线粒体的核糖体是55S。 在查阅这些资料时,一个对我来说 完全陌生的词汇被反复提及——内共生 学说(endosymbiotic hypothesis;endosymbiont theory)。内共生 学说是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细胞器, 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学说。根据这个 学说,它们起源于内共生于真核生物细 胞中的原核生物。这个理论认为线粒体 起源于好氧性细菌(很可能是接近于立 克次体的变形菌门细菌)。线粒体祖先原 线粒体(一种可进行三羧酸循环和电子 传递的革兰氏阴性菌)被原始真核生物 吞噬后与宿主间形成共生关系。在共生 关系中,对共生体和宿主都有好处:原线 粒体可从宿主处获得更多的营养,而宿主可借用原线粒体具有的氧化分解功能获得更多的能量。这个理论的证据非常完整,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 这个学说的确立也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最早提出这些观点的是一群俄国的科学家。安德雷.谢尔盖耶维奇.法明茨恩(1835-1918)尝试从植物中分离叶绿体并使其生长。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梅里日可夫斯基(1855-1921)发展了“双原生质”(twoplasm)理论(细胞内的细胞),宣称叶绿体起源于蓝绿藻。波利斯.米哈伊洛维奇.库佐-波利延斯基(Boris M. 1890-1957)则认为细胞的游动性(motility)源于共生。这三位当时在俄国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望。然而西方主流科学界对于他们的这些想法并不以为然,第一位对这种学说进行发展的是美国人伊万.沃琳(Ivan E. Wallin)。上个世纪20年代,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做“推测细胞成分”的实验时,提出叶绿体和线粒体起源于共生的细菌。他认为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外来的,是曾经独立生活的原核细胞。而这个提法却为其引来了同行的讥讽和排斥。已过不惑之年的沃琳被迫放弃了关于共生的研究,移居丹佛。然而,着人们发现它们含有DNA,这些想法被Henry Ris重新提出。内共生假说被琳·马古利斯所普及。1967年的下半年,琳.马古利斯以林恩.萨根的名字,在《理论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有丝分裂细胞的起源》(《Origin of Eukaryotic Cells》)一文,完整阐述了她对于“内共生起源”的观点。1969年,她将自己的“内共生起源”观点进行了整理并且以自己的名字琳.马古利斯出版了专著《真核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 第1章 一、名词解释 生命新陈代谢基因组生物多样性 二、判断题 1、假说和理论没有明确的分界。( ) 2、自然规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一致性是自然科学的一项基本原则。( ) 三、单项选择题 正确的生物结构层次是() A. 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 B. 原子、分子、细胞、组织、细胞器、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 C. 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器官、生物体、生态系统 D. 原子、分子、细胞、细胞器、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 四、问答题 生物同非生物相比,具有哪些独有的特征? 第2章 一、名词解释 蛋白质变性结构域碳骨架糖类 二、判断题 1、肌糖原是肌肉收缩的直接能量源。() 2、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碱基相同,核糖不同。() 三、单项选择题 1、每个核苷酸单体由三部分组成,下面哪项不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基团() A. 一个己糖分子 B. 一个戊糖分子 C. 一个磷酸 D. 一个含氮碱基 2、蛋白质的球形结构特征()。 A.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B.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C.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D.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或四级结构 3、蛋白质变性中不受影响的是()。 A、蛋白质一级结构 B、蛋白质二级结构 C、蛋白质三级结构

D、蛋白质四级结构 4、下列细胞器中,作为细胞分泌物加工分选的场所是()。 A. 内质网 B. 高尔基体 C. 溶酶体 D. 核糖体 四、问答题 叙述提取DNA的常规操作及原理 第3章 一、名词解释 去分化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内膜系统染色质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周期检验点 二、判断题 1、细胞学说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点:(1)所有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组成;(2)新的细胞必须经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产生。( ) 2、随着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比也相应增大。() 3、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阶段和幼体发育过程中。() 4、生物体细胞与细胞之间是有各种连接的,它们对细胞的功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细胞都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的。( ) 三、单项选择题 1、细胞膜不具有()的特征。 A. 流动性 B. 两侧不对称性 C. 分相现象 D. 不通透性 2、下列()细胞周期时相组成是准确的。 A.前期-中期-后期-末期B.G1- S- G2-M C.G1- G2 - S - M D.M- G1-S -G2 3、下面()不是有丝分裂前期的特征。 A. 核膜裂解 B. 染色质凝集 C. 核仁消失 D. 胞质收缩环形成 4、细胞膜不具有()的特征。 A. 流动性 B. 两侧不对称性 C. 分相现象 D. 不通透性 5、真核细胞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是()。 A. 端粒 B. 核小体 C. 染色质纤维 D. 着丝粒 6、下列细胞器中,作为细胞分泌物加工分选的场所是()。 A. 内质网 B. 高尔基体 C. 溶酶体 D. 核糖体

进化生物学试题(全章节)

第一章绪论 —、选择题 1.拉马克提出的法则除获得性状遗传外还有。 A用进废退B一元论C多元论D动物的内在要求 2.在生物学领域里再没有比_A_的见解更为有意义的了。 A进化B变化C辨证统一D生物与环境的统一 3.生物体新陈代谢自我完成的动力在于____。 A种内斗争B遗传与变异的对立统一 C同化与异化作用的对立统一D生物与环境的统一 4.表现生物遗传特征的生命现象是___。 A自我调控B自发突变C自我完成D自我复制 5.在人类进化过程中__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A生物学进化B社会文化进化C环境的变化D基因的进化 二、填空题 1.进化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括________ ,____ ,_ ,____ ,_____ 。2.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思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词解释 1.生物进化:2.进化生物学:3.广义进化:4.中性突变:5.同工突变: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进化?2.什么是生物进化生物学?3.进化生物学的研究的内容4.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水平与方法5.简述拉马克学说的创立及其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 1.试述达尔文与拉马克学说的异同2.学习进化生物学的意义 3.试述生物进化论与进化生物学的关系 第二章生命及其在地球上的起源 一、选择题 1.活着的有机体需要不断从环境吸取负熵以克服自身的__。 A、熵流 B、熵变 C、熵 D、熵产生 2.生命现象最基本的特征是___。 A、自我复制 B、自我更新 C、自我调控 D、自我突变 3.团聚体和__均为多分子体系的实验模型。 A、类蛋白质 B、类蛋白质微球体 C、微芽 D、微粒 4.构成生物体的有机分子,包括核酸、蛋白质、糖类、脂类和。 A维生素B无机盐 C ATP D氨基酸 5.生命现象的本质特征是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作为原始生命体必然是一个__ A开放系统B封闭系统C半开放系统D半封闭系统 6.关于核酸和蛋白质起源的三大分支学说是陆相起源说、海相起源说和__A氨基酸起源学说B核酸起源学说 C RNA起源学说D深海烟囱学说 7.关于地球的起源,科学界普遍公认的是__ A地心说B日心说C星云说D宇宙说 8.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自我复制、自我调控、自我更新和。

进化生物学 考试整理答案 1

第一章 1.进化: 进化指事物由低级的、简单的形式向高级的、复杂的形式转变过程。广义进化是指事物的变化与发展。涵盖了天体的消长,生物的进化,以及人类的出现和社会的发展。 2.生物进化: 生物进化就是生物在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而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并导致相应的表型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导致生物总体对其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 3.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界进化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界的系统发展,也包括某一物种。 4.比较拉马克学说和达尔文学说的异同。 相同点: 1二者均认为物种是可变的,而是在自然界里,在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变异,并且从一种生物类型变为另一种生物类型。 2二者均主张生物的进化史渐进的。 不同点: 1.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他主张物种演变和共同起源,他认为地球上现今生存的物种都是曾经生存的物种的后代,溯源于共同的祖先。共同起源是生物进化一元论的观点,而拉马克则是认为最原始的生物源于自然发生,各系统或群体生物 并不起源于共同祖先,是典型的生物进化多元论的观点。 2.二者对适应起源看法比不同。按照拉马克看法,用进废退或获得性遗传是一步适应,也称直接适应,即变异是定向的, “变异=适应”。按照达尔文的看法,适应是两步适应,也称间接适应,第一步是变异的产生,第二步是通过生存斗争的选择,即变异是不定项的,“变异≠适应”。 3.拉马克学说是在同灾变论的斗争中创立的,达尔文学说是在同神创论的斗争中创立的。 5.你如何看待“美国的猴子事件”? 第二章 6.试述生物大分子起源研究的最新进展 生物化学起源于19世纪的生理化学,发展于20世纪。起先,由于一些有机化学家对动植物化学的研究,开始认识了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核酸、糖和脂肪的化学成分和部分结构。化学家们用了100多年的时间,到1940年才全部阐明了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E.菲舍尔和F.霍夫迈斯特先后分别提出蛋白质的结构是由肽键把各种氨基酸链接为长链的理论,并指出了天然氨基酸都是L系的。但直到1929年,瑞典化学家T.斯韦德贝里用他自己发明的超速离心机进行了测定后才证明了蛋白质的大分子本质。1869年,J.F.米舍尔发现核酸以后,德国生化学家A.科赛尔和美籍俄裔的生化学家P.A.T.列文等从世纪交替时起到20世纪30年代,对核酸的结构作了系统的研究,发现核酸是由4种不同的含氮的杂环化合物(嘌呤核嘧啶的衍生物,通称为碱基)同核糖、磷酸结合成核苷酸,然后再集合为大分子。1929年P.T.A.列文发现,由于核糖含氧量不同,而有脱氧核糖核酸(DNA)与核糖核酸(RNA)之分。由于当时条件的局限,他根据不够精确的测定,误以为核酸中4种碱基的含量相等,于1921年提出关于核酸结构的错误的“四核苷酸”假说,把复杂的核酸结构简单化了。30年代这一假说被普遍接受,影响了人们揭示核酸作为生命物质的重要功能。直到40年代中期核酸在遗传上的功能被肯定,才有人再次用刚建立不久的精确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四种碱基含量并不完全相等。这才推翻了“四核苷酸”假说,有助于以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

细胞生物学

名词解释: 细胞学: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 细胞生物学:从细胞整体、显微、亚显微和分子等各级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主动运输:是指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的由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的跨膜运输方式。 被动运输:是指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运转。 协助扩散:也称促进扩散,是极性分子和无机离子在膜转运蛋白协助下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 高尔基体:是一种有极性的细胞器,由互相联系的个部分组成,即高尔基体顺面网状结构与膜囊、中间膜囊、反面膜囊和反面网状结构。 溶酶体:是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胞器。 内质网(ER):是由封闭的膜系统及其围成的腔形成互相沟通的网状结构。 细胞质基质:指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出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体。 细胞内膜系统是指细胞内在结构、功能及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包被形成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主要包括: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及各种小泡和液泡。 第二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最简单、最小原核细胞(支原体)。 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区别?(P35) 第三章 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的主要区别: (1)光源不同光镜为可见光或紫外线;电镜为电子束 (2)透镜不同光镜为玻璃;电镜为电磁透镜 (3)真空要求不同光镜不要求真空;电镜要求真空 (4)成像原理不同光镜利用样品对光的吸收形成明暗反差和颜色变化;电镜利用样品对电子的散射和透射形成明暗反差 第四章 生物膜的结构:1)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的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的膜系统的性质,以疏水性非极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 2)蛋白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脂双层分子中或结合在其表面,蛋白的类型,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及其与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具有各自的特性与功能。 3)生物膜可看成是蛋白质在双层脂分子中的二维溶液。 膜脂是生物膜的基本组成成分,每个动物细胞膜上约有10个脂分子,即每平方微米的质膜上约有5×106个脂分子 膜脂类型:磷脂、糖脂、胆固醇 膜脂的功能:(了解) 1)支撑,膜脂是细胞膜结构的骨架; 2)维持构象并为膜蛋白行使功能提供环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