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巧家县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巧家县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巧家县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巧家县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乌蒙山片区巧家县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

扶贫攻坚规划

序言

根据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现新阶段扶贫开发面临的新任务,中央作出了把集中连片困难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这一决策和部署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大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为巧家县实现扶贫开发新突破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巧家县地处我国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乌蒙山片区,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贫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紧紧把握我国扶贫攻坚的新形势和新机遇,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和战略高度着眼,编制好巧家县扶贫攻坚规划,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对于实现巧家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探索乌蒙山片区扶贫攻坚新路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抓紧做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依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 [2011]10号)、《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发重要桥头的意见》、《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昭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巧家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关重要文

件,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扶贫攻坚新思路,从巧家县的特点出发,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与扶贫攻坚结合起来,把加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把发挥巧家比较优势与跨省协作结合起来,把政府支持引导与发动群众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明确巧家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巧家县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纲领性文件。

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20年。

一、基本情况

(一)规划范围

巧家县规划区域内共有16个乡镇,179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573939人,其中:农业人口546129人,非农业人口27810人,男312076人,女261863。全县国土面积平方公里,分布2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6318人。

(二) 自然条件

巧家县境东北与云南省昭通市的鲁甸县隔牛栏江相望;西北沿金沙江与四川省的会东、宁南、布拖、金阳四县毗邻;东南与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和曲靖市的会泽县接壤。巧家是滇东北入川的重要通道,县城所在地巨型白鹤滩镇,县城距昆明市257公里;距西昌市165公里。巧家县处于金沙江和牛栏江两江怀抱的河谷热区,热区资源是全县十分宝贵的资源库,中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山是滇东北最高峰,最高海拔4041米,最低海拔517米,气候属亚热带与温带共存

的季风气候类型。金沙江、牛栏江和药山形成了两江夹一山壮丽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丰富。巧家县境内有金沙江、牛栏江、马树河、荞麦地河、以礼河、文家河、段家河等众多河流,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0141公顷,是川滇黔交界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方,县域内森林覆盖率为27.9%。

巧家县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热区资源和生物资源,经济发展的资源禀赋较好。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是继长江三峡和溪洛渡之后我国又一巨型水电工程,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改善下游航运条件和发展库区通航等综合效益的巨型水电站,电站装机容量为1404万千瓦,是国家“西电东送”通道的骨干电站,加之牛栏江各梯级电站以及境内河流近90万千瓦中小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将使巧家县成为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县内具有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以铅锌矿居首,还有铁、铜、银、砂金、稀土等金属矿,煤、石膏等非金属矿的储量也很大,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巧家县生物资源、热区资源等优势突出,具有典型的“立体农业”特点,光、热、水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类型和景观多姿多彩,花卉药物异彩纷呈,珍稀生物较为丰富。尤其是许多珍稀生物和动物是巧家所特有的,如特有药物雪茶、贝母、大草乌、天刷子等;珍稀濒危植物如珙桐、光叶珙桐、水青树、领春木、天麻、川八角莲等;珍稀濒危动物如金钱豹、云豹、猕猴、黑熊、斑羚等。在农业开发、工业开发、休闲旅游开发方面具有深厚的潜力。

(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深化改革,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通过艰苦努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3.2%。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70724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9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3.7 倍和3.9 倍。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的进展,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1年的52.4:17.4:30.2调整为38.73:27.42:33.85。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高,2010年人均GDP达到5207元,比2001年的1443元增长了3.6倍。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交通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省道、县道、乡道为骨架的交通网络格局,东川-巧家二级公路、昭巧二级公路以及规划建设的和金沙江沿江二级公路,牛栏江沿江二级公路及丽攀铁路形成对外大通道的基础。

2、社会事业

全县以民生改善为根本,全面推进社会发展的进步,对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的投入不断增加,切实解决了一批就业、就医、就学、住房和社会保障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一是教育设施和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两免一补”全面推行,有效保障了贫困学生的入学问题,“两基”工作通过国家、省、市验收,师资队伍建设逐年加强,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二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05年的10.55‰降到2010年的5.67‰,人口出生率从2005年的16.52‰降到2010年的

12.49‰,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明显遏制。三是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明显改善,县乡村三级医疗疾病防控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04%,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步解决。四是民生事业问题得到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积极推行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职工生育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救助。五是扶贫开发取得较好成效,通过实施整村推进、易地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等扶贫工程,贫困人口大幅减少,9488户贫困农户告别了住岩洞、窝棚、杈杈房和茅草房的历史,民族村和贫困村通电、通水、通路等问题和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六是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科技、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工作有新的发展,全县消防、统计、地震、气象、民宗、监察、审计、档案、方志、药监、技术监督、邮政通讯、工商、保险、妇儿、老年以及残联等部门得到发展。

3、民族文化

巧家开发史悠久,居住着汉、彝、苗、回等16个民族,文化积淀比较深厚,形成了彝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文化为特色的多民族地域性文化。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民俗文化、民间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丰富。

(四)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

1、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45元,仅相当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的46.37%。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农村贫困人口82347人,贫困发生率15.08%,比全国高11.28个百分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实施期间,巧家县共确定170个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94. 97%,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部分贫困群众还存在就医难、上学难、饮用水不安全、社会保障水平低等困难。

2、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主干道网络尚未形成,公路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水利设施薄弱且严重老化,电力和通讯设施落后。交通道路硬化率低,现有234公里公路,仅有二级公路57公里,三级公路22.3公里,其余97%均为四级以下土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水利化程度仅为23.4%,生产生活条件较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3、产业发展缓慢,市场体系不完善(三级市场、交易条件、批发市场、仓储、物流服务)。巧家县产业发展水平落后,经济结构中农业特征较为突出,呈现较低农业生产力基础上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所占比例较小的矛盾,2010年三次产业的比例为

38.73:27.42:33.85,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比例偏低;特色产业发展滞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困难较大;工业发展仍以资源型初级产品和初加工为主,发展方式粗放,产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服务水平低,三级市场体系不完善、交易条件差、批发市场建设滞后,仓储、物流服务较为落后。

4.社会发展滞后,特殊问题突出。由于财力有限,公共产品短缺,巧家县社会发展滞后的问题仍较突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软硬件建设严重滞后,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等水平仍然不高;深度贫困、农村医疗、就业、城镇发展等问题较为突出;

社会保障覆盖能力不足,社会服务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抵御能力相对较弱,防震减灾,安全生产等形势依然严峻。

5.生态脆弱,土地承载力低。气候恶劣,旱涝灾害并存,泥石流、风灾、雨雪冰冻等灾害易发。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石漠化现象严重。土壤瘠薄,人均耕地面积为1.24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1.85%。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尖锐,产业结构调整受生态环境制约大

6、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任务较重。巧家县城镇化发展和产业发展落后的状况,难以有效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致使城镇化推进速度不快,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收入增长慢,县城与农村发展的差距较大,2010年,城镇居民收入12207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745元。

(五)发展机遇

巧家县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虽然面对着发展基础差、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落后等各种困难的挑战,但却面临着大好的历史机遇。

1、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一轮扶贫攻坚已明确将乌蒙山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为巧家县整合资源,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大力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遇。

2、我国根据对外开放新格局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把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使云南成为中国内陆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巧家县在云南桥头堡建设中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是连接西南内陆的重要节点,云南桥头堡建设将为区域发

展和扶贫攻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3、我国将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发展的主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西部地区将成为特色食品工业、能源基地、重化工、西电东送的重点区域,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将进一步促使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并加强合作互动发展。我县资源富集,区位条件较好,人力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特色食品、绿色能源、矿产加工、西电东送项目和招商引资承接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发挥后发优势的有利条件,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将为巧家县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寻求对外合作,加快经济结构升级调整、吸收外部发展要素,推动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4、随着金沙江下游世界级巨型水利工程溪洛渡电站的建成、白鹤滩电站的开工建设、昭通—攀枝花—丽江铁路以及环白鹤滩水电站库区高等级公路网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将涌入巧家,城镇建设、工业发展、商贸物流、能源、交通、水利、产业发展等一大批重点建设工程将加快推进,为巧家县带来一个新的发展环境,县域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四是攀西、川西南、六盘水、昭通、成渝、滇中高速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交流,将促进巧家县融入区域合作发展,区位优势将日益体现出来,形成扶贫开发的新动力。

(六)重大意义

以区域整体发展的新视觉,加大巧家县扶贫攻坚力度,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上系统推进巧家县扶贫开发的深入发展,有利于培育

贫困地区的造血机能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利于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致富,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团结与交流,有利于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和安全,有利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对外开放桥头堡的战略实施,对探索云南区域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的新机制、新方式和新路子,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突出国家重要能源接续地,促进西南一体化发展、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推动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实现国家总体战略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民生为本、发展为要、生态为重、产业为兴,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紧紧把握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的机遇,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基本思路,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不断夯实农村扶贫发展基础;着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着力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改革创新扶贫体制机制,加强区域互动协作,调动各种扶贫攻坚的积极因素,努力开创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新格局,促进巧家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巧家县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人口控制与生态建设扶贫开发相结合。扶贫开发要把人口控制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先,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工作,切实推进生态建设,增强防灾避灾基础和能力,努力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的良性循环。着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贫困乡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增强贫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着力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创新区域经济和扶贫攻坚的模式,转变生存发展方式,以改善保障民生和社会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通过片区发展为扶贫攻坚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有效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全面推进社会的进步。

坚持加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加快发展的前提,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加快发展的协调性和效益,使加快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扶贫攻坚的动力,并使各族群众特别是贫困人口共享发展和改革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有力推动和加快片区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跨区域协作与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相结合。立足于巧家县的特点和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跨区域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拓展与成渝经济区、攀西经济圈和滇中经济圈等区域的合作,促进巧家县的资源开发和产业提升,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坚持坚持国家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继续发扬自强不息和艰苦

奋斗精神,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贫困乡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不等不靠,苦干实干,在积极争取国家必要的帮助和扶持,解决片区发展特殊困难的同时,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指导,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坚持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相结合。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新思路,以整体系统思维,把县域经济与扶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整合规划、整合资源、整合项目、通过整体经济环境和条件的改善,推动扶贫攻坚的开展,通过扶贫攻坚的发展,提升全县综合经济实力。

(三)战略定位

巧家县今后十年期间要紧紧抓住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中国面向西南桥头堡建设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巧家在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的核心区域和连接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以水坝经济(白鹤滩电站)和通道经济(出滇入川通道)为方向,坚定不移地实施交通水利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文化旅游名县、特色产业富县六大发展战略,以创业创新战略为推进,实现全面协调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根据上述战略构想,巧家县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战略定位是:

1.人口控制、生态建设、扶贫攻坚综合试验区。

2.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大通道的区域重要节点。。

3.国家绿色能源基地

4、西部农民创业促进工程示范县。

5、国家重要食品、清洁载能产业区。

6.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7、生态旅游区和民族文化区

(四)发展目标

力争到2015年,实现经济结构新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良性互动新机制初步形成,交通等基础设施显著完善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创业发展显现成效,特色产业培育有大的突破,稳定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社会建设明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明显推进,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为2020年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济增长方面。力争通过调整、创新发展,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以上,总量达到50亿元以上;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总量达亿元以上,综合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扶贫攻坚方面。解决1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以1196元标准),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人均有粮340公斤以上,返贫率控制在7%以内。有生产能力的贫困人口普遍得到扶持,贫困户有一至两个稳定增加收入的生产项目.人均有1亩基本农田,户均2亩以上经济作物。提高劳动者素质,户均有一人掌握一至二门实用技术;每年转移输出外务工人员12万人。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通电、通电话、通电视的问题。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科学种田的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结构调整方面。按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做优一产的调整方针,三次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到2015年,使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8:40:32;到202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社会和谐方面。社会矛盾得到较好解决,和谐社会建设有较大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以上。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失业保险参保率达100%,城镇养老保险参保率9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逐步实现人口均均衡发展。

——生活质量方面。确保粮食安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大幅度提高,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

——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明显改善,到2015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2吨标煤,森林覆盖率达到31.9%。一是生产条件有大的改变,二是生活条件有大的改善,三是社会事业有大发展,四是社会保障水平有大的提高,五是生态环境有大的改观。到2020年,基本消除贫困现象,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得到保障,区域发展基础设施趋于完善,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民族团结稳定,社会和谐稳定,与全国基本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到2020年,基本消除贫困现象,生产生活条件有大的改善,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得到保障,区域发展基础设施趋于完善,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事业有大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民族团结稳定,社会和谐稳定,与全国基本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三、空间布局

(一)功能分区

根据《云南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巧家县整体保护、点轴发展的原则,巧家县分为四个功能区。

核心发展区。以县城为县域发展核心,适度集中人口,聚集产业,形成带动全县发展的增长极。

重点开发区。主要以蒙姑、金塘、县城、大寨等城镇为依托,积极推进工业加工、商贸物流、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化开发的发展,形成重点产业布局。

农业开发区。发挥各乡镇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开发,支持农民创业发展,形成种养殖业、林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生态自然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以大药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实施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在自然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林业、中草药、生态种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

(二)空间结构

按照城乡统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发展能力,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引导生产要素向重点区域集聚,培育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区,实现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经济集聚,形成“一个中心(县城为中心)、三个经济带(牛栏江流域经济带、金沙江流域经济带、昭巧公路经济带)、一个片区(大药山山麓经济区)”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个中心”:指巧家县城产业集中区。它是巧家城乡发展的核心,各种要素流动的源头和动力,滇中经济圈、攀西经济圈及金沙江下游经济区的重要节点。

“三个经济带”:沿牛栏江、金沙江及昭巧公路三条城镇发展轴线形成的产业发展带。

1、牛栏江流域经济发展带。包括包谷垴、新店、小河、红山4个乡镇。本区域以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山地资源和光热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烤烟、核桃和板栗为主的特色林果、蚕桑,开发水电和矿产、旅游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2、金沙江流域经济发展带。包括白鹤滩、蒙姑、金塘、大寨、茂租、东坪6个乡镇。本区域以沿江公路、昭攀铁路为支撑,以热区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热区水果、无公害反季节蔬菜;蚕桑、蔗糖、花椒、烤烟、水电、文化旅游、矿冶建材加工等产业。

3、昭巧公路经济发展带。包括新建的昭巧公路串联的金塘、崇溪、马树、老店、炉房、包谷垴6个乡镇。本区域以昭巧公路、昭攀铁路为支撑,以老店中心集镇和土地资源、风能资源、矿产资源为依

托,重点发展烤烟、蚕桑、畜牧、矿冶、风电、商贸物流等产业。

“一个片区”:大药山山麓经济区。包括药山、东坪、大寨、小河、中寨5个乡镇。本区域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支撑,以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风能资源、山地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畜牧、中药材、高山花卉、冷凉蔬菜、风电、特色旅游等产业,合理开发煤碳资源,大力扶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实施生态移民。

(三)城镇布局

充分利用新一轮国家扶贫攻坚开发和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契机,重点发展县城和中心镇,强化以点带面,以线串面的点轴发展思想;形成以县城为核心,大寨、老店、小河、药山、马树、蒙姑为支点,以金沙江、牛栏江流域和昭巧干线公路网络为发展轴,等级规模合理,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实现巧家县城乡一体化发展。

中心城市:加快巧家县城的建设发展,优化城市布局,增强城市功能,提升产业水平,促进人口和产业聚集,带动全县经济发展。

重点集镇:加强大寨、老店、药山、马树、小河、蒙姑6个建制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大寨、蒙姑、老店三镇为昭通市重点镇,完善城镇功能,提高人口的聚集能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撑,

一般乡镇:加强金塘、茂租、东坪、红山4个建制镇以及包谷垴、中寨、崇溪、新店、炉房5个乡集镇等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就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提高生活水平。

四、基础设施建设

(一)交通

1、交通主通道

建设“四纵三横”交通主通道,积极推进纳入国家、省、市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高速公路网规划和航运水路网规划的重大项目建设,

规划建设一批对完善主通道、消除省际、市际、县际断头路、促进旅游业发展等有重要作用的重大项目,建设和完善攀西经济圈、昆明滇中经济圈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形成连接昆明、曲靖、昭通、攀枝花、西昌、宜宾等中心城市的综合运输通道。

2、区域内交通网络

重点推进交通主通道联络线、通县公路、县际断头路建设,建设农村公路,扩大路网覆盖面,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完善路网结构,实现区域内所有乡镇通油路和所有行政村路面硬化。规划白鹤滩库区金沙江客运码头、货运码头、旅游码头和船舶修理厂等通航设施建设,打通巧家至水富内陆港通道。积极推进跨区运输合作和交通协同管理,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逐步实现交通一体化。

(二)水利

1、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统筹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的生态用水,实施金沙江流域和牛栏江流域综合治理和上下游水资源联合开发与调度,建立健全政府调控、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管水、用水、节水机制,推进水资源有偿利用和水价综合改革,大力发展低耗水、高产出的节水型农业与清洁型、循环型高效节水工业。

2、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重点水库和提水工程建设,提高区域供给、水资源调蓄能力,有效缓解工程性缺水问题。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做

好病险水库和病险塘坝的除险加固,实施重点灌区节水改造。加强中小河流重点河段防洪工程建设。建设抗旱水源工程,统筹推进防汛抗旱指挥、气象、水文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3、加强水环境安全检测。建立防汛抗洪预报预警系统和山洪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加大对城乡集中饮水水源的保护力度,科学调整并划定水源保护区,确保水环境安全。

连片特困地区名单

六盘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分区省名地市名县名 六盘山区(61) 陕西 (7) 宝鸡市扶风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 咸阳市永寿县、长武县、淳化县 甘肃 (40) 兰州市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 白银市靖远县、会宁县、景泰县 天水市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回族自治 县、麦积区 武威市古浪县 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庄浪县、静宁县 庆阳市庆城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正宁县、宁县、镇 原县 定西市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 岷县 临夏回族自治 州 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 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自治县 青海(7) 西宁市湟中县、湟源县 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 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宁夏(7) 吴忠市同心县 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 中卫市海原县 秦巴山区(75) 河南 (10) 洛阳市嵩县、汝阳县、洛宁县、栾川县 平顶山市鲁山县 三门峡市卢氏县 南阳市南召县、内乡县、镇平县、淅川县 湖北(7) 十堰市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襄樊市保康县 重庆(5)重庆市城口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 四川 (15)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 广元市元坝区、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剑阁县、苍溪县 南充市仪陇县 达州市宣汉县、万源市 巴中市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 陕西 (29) 西安市周至县 宝鸡市太白县

汉中市南郑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 安康市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旬阳县、白河县 商洛市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 甘肃(9)陇南市武都区、成县、文县、宕昌县、康县、西和县、礼县、徽县、两当县 武陵山区(64) 湖北 (11) 宜昌市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恩施土家族苗 族自治州 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 来凤县、鹤峰县 湖南 (31) 邵阳市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绥宁县、新宁县、 城步苗族自治县、武冈市 常德市石门县 张家界市慈利县、桑植县 益阳市安化县 怀化市中方县、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会同县、麻阳苗 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 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 娄底市新化县、涟源市 湘西土家族苗 族自治州 泸溪县、凤凰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 花垣县 重庆(7)重庆市丰都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黔 江区、武隆县 贵州 (15) 遵义市正安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 治县、凤冈县、湄潭县 铜仁地区铜仁市、江口县、玉屏侗族自治县、石阡县、思南县、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德江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松桃苗族自治县、万山特区 乌蒙山区(38) 四川 (13) 泸州市叙永县、古蔺县 乐山市沐川县、马边彝族自治县 宜宾市屏山县 凉山彝族自治 州 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 美姑县、雷波县 贵州 (10) 遵义市桐梓县、习水县、赤水市 毕节地区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彝

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

附件1 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分区地市名县名 燕山-太行山区(33) 河北保定市涞水县、阜平县、唐县、涞源县、望都县、易县、曲阳县、顺平县 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县、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万全县河北承德市承德县、平泉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山西大同市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大同县 山西忻州市五台县、繁峙县 内蒙古乌兰察 布市 化德县、商都县、兴和县 吕梁山区(20)山西忻州市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 山西临汾市吉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汾西县, 山西吕梁市兴县、临县、石楼县、岚县 陕西榆林市横山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 大兴安岭南麓山区(19)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突泉县吉林白城市镇赉县、通榆县、大安市 黑龙江齐齐哈 尔市 龙江县、泰来县、甘南县、富裕县、林甸县、克东县、拜泉县 黑龙江绥化市明水县、青冈县、望奎县、兰西县 大别山区(36)安徽安庆市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 安徽阜阳市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 安徽六安市寿县、霍邱县、金寨县 安徽亳州市利辛县 河南信阳市光山县、新县、固始县、淮滨县、商城县、潢川县湖北孝感市孝昌县、大悟县 罗霄山区(23)江西萍乡市莲花县 江西赣州市 赣县、上犹县、安远县、宁都县、于都县、兴国县、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瑞 金市、南康市 江西吉安市遂川县、万安县、永新县、井冈山市 江西抚州市乐安县 湖南株洲市茶陵县、炎陵县 湖南郴州市宜章县、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 秦巴山区(75) 河南洛阳市嵩县、汝阳县、洛宁县、栾川县 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 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 河南南阳市南召县、内乡县、镇平县、淅川县 河南驻马店市新蔡县 河南开封市兰考县 河南商丘市民权县、宁陵县、柘城县 河南周口市商水县、沈丘县、郸城县、淮阳县、太康县重庆市城口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 湖北十堰市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湖北襄樊市保康县 四川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

扶贫办关于公布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分县名单的说明

扶贫办关于公布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分县名单的说明 关于公布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分县名单的说明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精神,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全国统筹、区划完整”的原则,以2007-2009年3年的人均县域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与贫困程度高度相关的指标为基本依据,考虑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加大扶持力度的要求,国家在全国共划分了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加上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共14个片区,680个县,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现将14个片区的分县名单予以公布。 附件:1、六盘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 2、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分县名单 国务院扶贫办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四 附件1: 六盘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 六盘山区(61) 陕西省(7) 宝鸡市:扶风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 咸阳市:永寿县、长武县、淳化县 甘肃省(40) 兰州市: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 白银市:靖远县、会宁县、景泰县 天水市: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麦积区 武威市:古浪县、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庄浪县、 静宁县 庆阳市:庆城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正宁县、宁县、镇原县 定西市: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 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自治县

青海省(7) 西宁市:湟中县、湟源县 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宁夏(7) 吴忠市:同心县 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 中卫市:海原县 秦巴山区(75) 河南省(10) 洛阳市:嵩县、汝阳县、洛宁县、栾川县 平顶山市:鲁山县 三门峡市:卢氏县 南阳市:南召县、内乡县、镇平县、淅川县 湖北省(7) 十堰市: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 襄樊市:保康县 重庆(5) 重庆市:城口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 四川(15)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 广元市:元坝区、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剑阁县、苍溪县 南充市:仪陇县 达州市:宣汉县、万源市 巴中市: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 陕西(29) 西安市:周至县 宝鸡市:太白县 汉中市:南郑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

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现状及对策研究

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现状及对策研究 为了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形势的新变化,国家适时调整了扶贫开发思路,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在全国确定11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的战场,涵盖了陕西境内秦巴山、六盘山、吕梁山3个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在陕西的范围包括汉中、安康、商洛市全部县(区)和西安市周至县以及宝鸡市太白县,共计30个县(区)(以下简称秦巴山区片区),占国家确定的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76 个县(区)39.5%,是陕西最大的连片特困地区,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扶贫开发的主战场。 一、陕西秦巴山区片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一)秦巴山区片区自然条件。秦巴山区片区位于陕西南部,秦岭、巴山两大山脉横贯东西,汉江、丹江穿境而过,地形地貌多样,高山延绵、丘陵广布、盆地和川道狭小,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库区于一体,跨省交界广、贫困人口集中。陕西秦巴山区国土面积7.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36.8%。2011年末,耕地574.80千公顷,占全省20.1%,常住人口899.9万人,占全省24.0%,约有6万多少数民族人口。 (二)秦巴山区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陕西秦巴山区特别是陕南地区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11年,秦巴山区片区地区生产总值1500.09亿元,财政总收入124.53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8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7282元和5132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西汉、西康、沪陕、十天等高速公路和襄渝铁路复线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02公里,铁路运营里程1080公里,交通运输瓶颈制约明显缓解。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全面实现“两免一补”和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在校率99.6%,普通高中入学率80%。乡镇卫生院实现全覆盖,93%的村建立了村级卫生室,新农合参合率96.9%。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植树造林653.43万亩,退耕还林66.78万亩,森林覆盖率62.7%。 二、陕西秦巴山区片区贫困状况 近年来,陕西秦巴山区片区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但与陕北、关中地区相比,陕南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近几年全国百强县排名、西部百强县排名和“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排名中,陕西秦巴山区县(区)均榜上无名。 (一)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陕西秦巴山区片区是全省贫困人口的主要所在地;2011年公布的全省56个国家贫困县中,秦巴山区有29个,占全省多一半。按照省政府制定的2500元贫困标准计算,2011年,秦巴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人口有307.34万人,贫困发生率37.5%,比全省高9.3个百分点,贫困人口占全省39.7%,全省有近40%贫困人口集中在秦巴山区。

云南85个连片特困县和藏区名单

85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藏区名单 滇西边境山区: 保山市(4个):隆阳区、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 丽江市(3个):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宁蒗彝族自治县 普洱市(9个):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临沧市(8个):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 楚雄彝族自治州(6个):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5个):石屏县、元阳县、红河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绿春县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个):勐海县、勐腊县 大理白族自治州(11个):漾濞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4个):芒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 怒江州傈僳族自治州(4个):泸水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乌蒙山区: 昆明市(2个):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曲靖市(2个):会泽县、宣威市 昭通市(10个):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绥江县、镇雄县、彝良县、威信县 楚雄彝族自治州(1个):武定县 滇黔桂石漠化: 曲靖市(2个):师宗县、罗平县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个):屏边苗族自治县、泸西县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7个):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 四省藏区: 迪庆藏族自治州(3个):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湖北省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概况

湖北省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概况 秦巴山片区横跨豫、鄂、渝、川、陕、甘六省市,覆盖80个县(市、区),国土面积2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65万人,涉及省份多,幅员面积广,内部差异大,致贫因素复杂。《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涉及我省5个市16个革命老区县(市、区),面积4.8万平方公里,农村人口84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27万人。规划明确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六个方面的建设任务和基本要求。 湖北秦巴山片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与陕西省、重庆市、河南省接壤,规划范围涉及10个县(市、区),包括十堰市所属的郧西县、郧县、丹江口市、竹溪县、竹山县、房县、茅箭区、张湾区,襄阳市所属的保康县。国土总面积30158平方公里。2010年末,总人口377万,其中城镇人口103万人,乡村人口274万人。 一、自然条件。湖北省秦巴山片区属广义的秦岭巴山地区,秦岭山脉东段延伸到北部,武当山位于中部,大巴山东段横列于南部。境内山大谷狭,高差大,坡度大,切割深。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湖北省秦巴山片区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资源较丰富。受海拔高度、坡向等地形地貌因素影响,气候复杂多样。 湖北省秦巴山片区国土广阔,地形复杂,生物资源南北兼有。共有动植物3000多种,是我国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生物资源3100余种,中药材资源共有1360多种,素有"华中药库"之称,是全国重点中药材产区之一。

湖北省秦巴山片区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藏有50多种,其中铌稀土、绿松石、金、银、磷等位于全国前列。 湖北省秦巴山片区山大坡陡,河流纵横,落差较大,水流湍急,水电资源蕴藏量达610多万kw,水资源总量438亿立方米。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和核心水源区,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建成后年可调水100亿立方米。 湖北省秦巴山片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造就了极其丰富、珍贵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也孕育了景色宜人、钟灵毓秀的旅游环境,境内有道教圣地武当山、绿色宝地神农架、蜡梅王国保康县,郧县猿人遗址和恐龙蛋化石群、亚洲第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库等众多旅游景点。 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截止到2010年底,湖北省秦巴山片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92亿元,财政收入达到91.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7.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652元和3552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襄渝铁路,福银高速以及建设和规划中的十天高速、郑渝铁路、西武客运专线、神农架机场、武当山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初步构筑起片区对外立体交通大通道。 社会发展。2010年,湖北省秦巴山片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每千人有卫生技术人员4.2人,98%的村建立了村级卫生室,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9%;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村低保覆盖面达到10%。 生态建设。湖北省秦巴山片区"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植树造林210万亩,退耕还林124.6万亩,天然林保护165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7.4%。已建成12座污水处理厂和8座垃圾处理场。城镇各类

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共680个)

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共680个)

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分区省名地市名县名 六盘山 区(61) 陕西 (7) 宝鸡市扶风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 咸阳市永寿县、长武县、淳化县 甘肃 (40) 兰州市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 白银市靖远县、会宁县、景泰县 天水市 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麦积区 武威市古浪县 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庄浪县、静宁县 庆阳市庆城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正宁县、宁县、镇原 定西市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漳县、岷县临夏回族自治州 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东 乡族自治县、积石山自治县 青海 (7) 西宁市湟中县、湟源县 海东地区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 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宁夏 (7) 吴忠市同心县 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 中卫市海原县

滇桂黔 石漠化 区(80) 广西 (29) 柳州市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 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资源县 南宁市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 百色市 田阳县、德保县、靖西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 林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 河池市 凤山县、东兰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来宾市忻城县 崇左市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天等县 贵州 (40)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水城县 安顺市 西秀区、平坝县、普定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 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黔西南布依族苗 族自治州 兴仁县、普安县、晴隆县、贞丰县、望谟县、册亨县、安 龙县 黔东南苗族侗族 自治州 黄平县、施秉县、三穗县、镇远县、岑巩县、天柱县、锦 屏县、剑河县、台江县、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雷山 县、麻江县、丹寨县 黔南布依族苗族 自治州 荔波县、贵定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长顺县、龙 里县、惠水县、三都水族自治县、瓮安县 云南 (11) 曲靖市师宗县、罗平县 红河哈尼族彝族 自治州 屏边苗族自治县、泸西县 文山壮族苗族自 治州 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 富宁县 滇西 边境山 区(56) 云南 (56) 保山市隆阳区、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 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宁蒗彝族自治县 普洱市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 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 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 临沧市 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双江拉祜族佤 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 治县 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 治州 石屏县、元阳县、红河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绿 春县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州 勐海县、勐腊县 大理白族自治州 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 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 剑川县、鹤庆县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 治州 潞西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

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县名单

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县名单 关于公布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分县名单的说明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精神,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全国统筹、区划完整”的原则,以2007-2009年3年的人均县域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与贫困程度高度相关的指标为基本依据,考虑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加大扶持力度的要求,国家在全国共划分了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加上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共14个片区,680个县,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现将14个片区的分县名单予以公布。 附件:1、六盘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 2、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分县名单 国务院扶贫办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四 附件1: 六盘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分区省名地市名县名六盘山区 (61)陕西 (7)宝鸡市 扶风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咸阳市 永寿县、长武县、淳化县甘肃 (40)兰州市 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白银市

靖远县、会宁县、景泰县天水市 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麦积区武威市 古浪县平凉市 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庄浪县、静宁县庆阳市 庆城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正宁县、宁县、镇原县定西市 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临夏回族自治州

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自治县青海 (7)西宁市 湟中县、湟源县海东地区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宁夏 (7)吴忠市 同心县固原市 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中卫市 海原县秦巴山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