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XBRL技术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_省略_于沪深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_李九斤

XBRL技术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_省略_于沪深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_李九斤

XBRL技术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_省略_于沪深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_李九斤
XBRL技术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_省略_于沪深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_李九斤

一、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信息需求也在日渐增强,处于其中的财务报告信息将越来越多地影响企业经济决策与后续发展。但继某些知名企业出现财务丑闻之后,人们对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为了缓解该现象,人们不断改善财务报告,以此提高其所提供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在XBRL出现以前,传统财务报告多为静态形式,灵活性较差,直接利用数据进行二次加工的难度也很大,且出错率较高;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会计学者CharlesHoffman提出了XBRL财务报告技术,该技术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财务报告周期长、灵活性差等缺点,将财务报告信息更加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外部使用者。

XBRL技术的出现是企业信息披露模式发展的革新,自1998年其概念首次出现以后,会计领域众多学者开始致力于对其进行探索和深入研究。相对而言,西方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当前趋势已逐渐从规范性研究转向实证研究,而国内对该领域的实证研究还很少。据此,本文将侧重点落在实证研究部分,分析XBRL技术应用于我国企业之后是否会增加企业有价值信息的含量以及对盈余质量产生的影响,这将为我国XBRL理论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同时对XBRL技术的推广与企业盈余质量的改善均具有实践意义。

二、文献回顾、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对于XBRL的相关研究,国外始于1998年,查尔斯霍夫曼对其概念进行首次表述,其后国外对该理论展开了大

量的规范研究,近几年才将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对资本市场进行实证性探索。相关研究结论如下:2008年,Pre-muroso等学者将美国企业是否应用XBRL技术作为分类,研究结果发现,采用XBRL技术的公司,其内部治理结构更好,信息透明度优势更大;2010年,HyungwookYoon等人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韩国资本市场进行检验,发现XBRL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公司内部的代理成本,并降低相关交易成本。

国内方面,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发现XBRL技术与盈余质量相结合的实证性探索,已有的相关研究结论如下:2006年,刘勤发现XBRL标准的最大贡献在于可以促进国际上会计准则的趋同,促使财务报告更加透明化,信息含量更高;2011年,吕志明发现XBRL财务报告诞生的核心价值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盈余质量。

通过研读国内外XBRL技术的相关学术成果,发现国外学者更倾向于实证性探索,分析XBRL在资本市场中对公司治理结构以及财务信息的影响与作用。我国与西方国家国情不同,XBRL标准的推进和后续发展相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该领域的实证研究还很稀少,只是在理论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

20世纪末期,诺贝尔奖得主尤金·法玛(E.F.Fama)提出有效市场假说:在证券市场中,市场一旦出现信息,完全可以通过价格的浮动捕获;同时,结合决策有用观和信号理论学说,一旦出现的信息能够导致决策改变,那么该信息就被称之为有价值的信息。在E.F.Fama指出的有效市

【摘

要】XB R L 在企业财务数据的显示、分析与传递过程中都发挥了显著优势,势必成为未来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主要方

式之一。文章以企业盈余质量作为衡量角度,分析应用XB R L 技术之后是否会对财务报告质量产生相关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理论上XB R L 可以加大年报信息含量,提升企业盈余质量,但其在我国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存在差异。

【关键词】XB R L;盈余质量;网络财务报告;事件研究

中图分类号:F 230;F 2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3-0077-04

XBRL技术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

——

—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九斤

叶雨晴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XB R L 技术对国有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影响机理研究”(14C 011);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效率提升研究”(GBB1213019);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私募股权投资对被投资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机理研究”(YJ S C X2015-037N E P U );大庆市社科联重点项目“私募股权投资对大庆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2015004)

场中,企业发布的相关信息将全部体现在股价中。一旦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存在投资者未预料到的相关内容,公司股价就会引起波动。

依据以上文献回顾以及理论基础,笔者认为应用XBRL技术披露财务报告的相关企业,他们的财务报告信息含量更多,企业盈余质量更好。据此,本文选取股票累计异常收益率(CAR)指标来测定XBRL年报中有价值信息的含量。具体描述为在有价值信息出现日附近,CAR平均值会显著增加。根据以上分析,提出本文的基本假设:企业应用XBRL技术披露财务报告能够增加年报信息含量进而提高公司盈余质量。

三、样本选取、变量定义及模型构建

(一)样本选取

关于实证方法的选取:理论上采用XBRL标准可以提高财务报告报送的及时性与信息的准确性,但当前,我国证交所对上市公司年报的披露均采取PDF格式,其后相应的XBRL格式报告才会相继公布,与此同时,证券交易所一般要求定期报送财务报告,因此单纯采用及时性去分析XBRL标准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就目前而言并不可行(赵慧清、陈新国,2015)。由此,本文在实证部分分两个阶段进行研究。首先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应用XBRL年报的窗口期内CAR是否存在显著变化,一旦出现了显著变化,再进行第二阶段研究;其次在此阶段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引起CAR增大的具体因素,最后根据检验结果,判断XBRL系统平台的应用是否增加了年报信息含量,是否提高了企业盈余质量。

关于实证样本的选取:CAR指标为股票实际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的差值,其中关于股票预期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如下(陈潇怡、欧阳电平,2014):(1)经市场调整后的收益模型,市场指数收益即为所求。局限在于适用性单一,仅限于股价波动与市场变化高关联性的企业。(2)均值调整后的收益模型,此模型下预期公司收益设定为一个常数。局限在于未考虑股票与市场间的相关关系,计算量太小且参考性不强。(3)市场风险调整模型,在测算实际收益时与经市场调整后的收益模型所得结果相差不大,同时其认为投资组合的收益与股票的收益相关性很大,可根据样本公司的日收益率,再通过市场调整收益法,观察窗口期内的累计异常收益率受市场变化的影响。其中,关于窗口期长度的确定原则:事件发生的时间点越明确、市场消化信息越迅速,则窗口期越短;事件越容易被提前感知,则窗口期越长。该方法中[-1,1]多被视为短窗口期,本文即采用短窗口期[-1,1]进行相关分析。

沪深300成分股会根据市场变化定期有所调整,市场相关性较强,本文将其作为样本数据来源。剔除极端数据后,获取有效样本247个,均来自RESSET和国泰安数据库,处理和分析主要采用Stata和SPSS17.0统计软件。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

股票累计异常收益率(CAR)=股票实际收益率-预期收益率。股票累计异常收益率越高,年报有价值信息含量越大,企业盈余质量就越好。

2.解释变量

(1)未预期盈余的绝对值(ABSUE):由于CAR与意外盈余非简易的线性相关,所以本文选取的解释变量将意外盈余取绝对值。财务年报的信息含量本文选用每股收益(EPS)表示,由于EPS是外部信息使用者决策时的主要参考指标,所以它基本可以表示当年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意外盈余界定为预期与实际EPS披露的差值,具体公式为ABSUE=EPS

-EPSt-1。其中,EPSt代表第t期的每股收益。本文将ABSUE作为解释变量。

(2)公司规模(SIZE):作为影响累计超额收益率回归模型中的一个自变量指标,对样本公司现有总资产取自然对数表示。

(3)事件变量(XBRL):推送XBRL财务报告当天为事件日。定义事件变量XBRL为虚拟变量,事件发生前取值为0,事件发生后取值为1。

(4)公司成长性变量(GROW):采用被观测样本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幅度来衡量,为控制变量。

(5)公司财务杠杆(LEV):公司财务杠杆越高,相关财务信息自愿披露性程度就会越强,进而影响股价。采用资产负债率LEV表示公司财务杠杆,为控制变量。

(三)模型构建

1.计算股票及其市场日收益率,采用公式(1)及(2)

Rit=Pit-Pi,t-1

Pit

(1)

Rmt=Indext-Indext-1

(2)Pit和Rit分别代表i股票t日内的收盘价和日收益率,Indext代表t日内被观测样本上市公司的市场指数,Rmt代表在i日的深圳市证交所的日市场收益率。

2.异常收益率(ARit)的计算公式

ARit=Rit-Rmt(3)

3.在窗口期内[-1,1]累计异常收益率(CARi)公式

CARi=

t=t1

ΣARit,其中t∈(t,T)(4)

样本

XBRL报告披露前

统计检验CAR平均值

CAR取标准差

Z值P值沪深

-0.8250

5.1779

3.9322

0.0000***

XBRL报告披露后

CAR平均值CAR取标准差

0.4434

4.6750

沪市-0.88705.11723.63190.0000***0.41534.1889深市-0.47165.56600.49175.18151.36330.0428*表1在窗口期[-1,1]的CAR描述性统计

注:

*表示在10%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ABSUEXBRLLEVSIZEABSUE1.0000-0.0346-0.0040-0.0527XBRL-0.02701.00000.02130.0224SIZE

0.0574

0.0148

0.0236

1.0000

GROW0.0576-0.27510.1462

GROW0.0111-0.40161.00000.14550.1635LEV0.06820.02260.13921.00000.0741表2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

注:右上P ear s o n 相关系数,左下S pear m a n 相关系数。

变量

系数t值P值C

-6.6786-4.93880.0000***ABSUE1.13722.14580.0326**XBRL1.02144.10730.0000***调整的R2

0.4887

GROW0.00372.16400.0311**LEV0.10734.05880.0001***SIZE0.10242.24670.0003***F-值4.7215-0.0000***

R2

0.6200--表3短窗口期CAR的回归分析结果

注:**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

4.本文具体回归模型

CAR=β0+β1*ABSUE+β2*XBRL+β3*GROW+β4*LEV+β5*SIZE+ε

四、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一)CAR描述性统计表1为CAR描述性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沪市样本和深市样本公司CAR均值变化分别在1%和10%重要水平上显著,沪深两市全样本下CAR均值变化在1%重要水平上显著。

(二)CAR回归分析

上一部分采用事件研究法,发现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披露日前后累计异常收益率指标均有所增加,笔者认为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披露增加了财务数据的决策相关性。下面将运用

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剖析具体是哪些因素导致累计异常收益率产生差异。

1.相关分析

对模型中相关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2。表2显示的相关系数检验表明,最大的相关系数介于GROW和XBRL之间,只有-0.4016,因此,各变量间不存在显著的多元共线性问题。

2.CAR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观察表1中CAR平均值在XBRL标准财务报告实施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发现:相比于沪市和沪深两市,深交所CAR平均值由XBRL实施前的-0.4716变化至实施后的0.4917,相对而言,变化幅度最小。原因可能在于深交所XBRL财务报告的推广力度不足,

XBRL标准的年报还没有完全被市场接受,部分投资者仍采用原有渠道获取信息,投资者对其路径依赖不强烈。但其中沪市样本公司CAR平均值在1%重要水平上显著,应进行进一步回归分析。

表3为窗口期[-1,1]的回归分析结果。

表3的回归结果充分考虑了公司成长性及各项财务控制变量,其中,第二行数据表明XBRL年报的披露在1%

重要水平上显著影

响被解释变量CAR,意味着XBRL标准的财务报告年报信息含量已有所表现。以此同时,我国上市公司应用XBRL财务年报可以直接通过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无需

从传统报告中搜寻,可以提高决策效率。

五、研究结论及启示

本文探索XBRL技术财务报告的使用对被观测企业盈余质量的相关影响,运用事件研究法跟踪XBRL实施前后年报信息含量的变化,接着运用多元回归检验XBRL技术的实施对CAR的影响是否显著,以此验证XBRL对企业盈余质量是否具有提高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实证研究部分运用狭义事件研究法衡量XBRL对事件日前后CAR的贡献程度,发现企业在事件日前后累计异常收益率指标确实都有所增加,表明本文所用的狭义事件研究法验证了XBRL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企业累计异常收益率。(2)窗口期内,沪市样本中实施XBRL的企业累计异常收益率显著增长,表明XBRL可以增加年报有价值信息含量,提高企业盈余质量,提高相关者决策效率。即使深市样本CAR相对变化较小,但那只是XBRL应用程度不够所致。(3)进一步分析发现XBRL的实施与企业成长性和资产负债率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XBRL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成长性,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但现阶段XBRL标准财务报告的应用基本体现在年报当中,真正发挥作用的范围还十分有限,有关部门应加大XBRL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将其进一步拓宽至整个财务报告信息链中,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全方位盈余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勤.对当前一些有关XB R L流行观点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6(8):23-38.

[2]余良宇,张天西.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XB R L技术推广的交互影响[J].现代管理科学,2014(3):25-38.[3]曾建光,伍利娜,谌家兰,等.XB R L、代理成本与绩效水平:基于中国开放式基金市场的证据[J].会计研究,2013(11):14-27.

[4]应唯,王丁,黄敏,等.XB R 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的架构模型研究[J].会计研究,2013(8):33-47.

[5]张天西.网络财务报告:XB R L标准的理论基础研究[J].会计研究,2006(9):56-63.

[6]孙凡,杨周南.XB R L技术体系结构的语言学分析与改进研究[J].会计研究,2013(7):31-40.

[7]马连福,赵颖.国外非财务信息披露研究评述[J].当代财经,2007(7):123-129.

[8]魏森淼,庄明来.我国XB R L研究的现状:基于2001—

2010年的文献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2(1):11-19.

[9]马宇.中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偿付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来自山东烟台的调查证据[J].统计与信

息论坛,2011(3):94-100.

[10]潘琰,林炎滨.XB R L财务报告质量体系构建之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35-43.

[11]P R E M UR O S O R F,et a l.D o ear ly a n d v o l u n tar y f il er s o f f in a n c i a l in f or m at i o n in XB R L f or m at si g n a l s uper i or

corporate go v er n a n ce a n d operat in g per f or m a n ce?[J].

In ter n at i o n a l Jour n a l o f Accou n t in g In f or m at i o n S ys-

te ms,2008(9):1-20.

[12]张晨曦,姜姣娇.关于有效市场假说的阐述[J].时代金融,2011(12):95-96.

[13]赵慧清,陈新国.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关系的研究: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之

友,2015(16):66-70.

[14]袁放建,冯琪.企业国际化对XB R L网络财务报告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2010年的经验证据[J].西安财

经学院学报,2013(1):13-19.

[15]陈潇怡,欧阳电平.我国企业实施XB R L财务报告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湖北省32家国有企业的问卷调查

[J].财务与会计,2014(2):25-34.

[16]宋歌,李宁.上市公司“大小非”解禁的实证研究:对我国股票市场半强式有效性的检验[J].经济论坛,2009

(16):36-39.

[17]赵现明,张天西.基于XB R L标准的年报信息含量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2):102-107.

[18]史永,张龙平.XB R L财务报告实施效果研究:基于股价同步性的视角[J].会计研究,2014(3):18-27.[19]Y OO N H,et a l.D oe s XB R L adopt i o n reduce in f or-m at i o n a symm etr y?[J].Jour n a l o f Bu sin e ss R e s earch,

2010(1):l-8.

[20]BA SU S.T he co ns er v at ism pr in c i p l e a n d the a symm etr i c t im e lin e ss o f ear nin g s[J].Jour n a l o f Accou n t in g a n d

E co n o mi e s,2007(34):285-299.

[21]BALL R,SH I V AK U M A R L.E ar nin g s q ua li t y in U K pr i v ate f i r ms[J].Jour n a l o f Accou n t in g a n d E co n o mi c s,

2004,39(1):83-128.

毕业论文——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

目录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 (2) 1.绪论 (2)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研究思路与内容 (3) 2盈余质量相关理论分析 (4) 2.1盈余质量及相关概念 (4) 2.2盈余质量的特征 (5) 2.3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6) 3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7) 3.1盈余质量的评价标准 (7) 3.2盈余质量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7) 3.3盈余质量评价指标的设计 (8) 3.4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10) 4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以仪器仪表行业上市公司为例11 4.1样本行业选择 (11) 4.2盈余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11) 4.3盈余数量与盈余质量二维分析评价 (14) 5本文结论及局限性 (15)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及目的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我国的证券市场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在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可以筹集所需的资金,可以预防和改善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缺乏的局面,能更好的增加竞争力,不断改进公司的营运机制,从大方面看,也促进行产业,行业的发展,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但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逐年增加,又加上资本市场在立法,监管等方面的不完善,使得存在较为严重的盈余管理,利润操纵的现象。公司的高管人员运用各种方法进行修饰报表,为了吸引投资者的投资,让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人误解,从而使得因信任报表而与公司利益相关的人损失巨大。进行报表修饰,对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不利,也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而在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会计造假事件典型的有“紫光古汉”四年业绩造假,“万福生科”欺诈上市,还有“绿大地”等,它们使得投资者迫切的需要知道每一家上市公司的盈余的质量的高低。所以对盈余的研究,不应该只是关注其数量,更要关注其质量,如何合理评价公司的盈余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本文对评价盈余质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意在通过研究分析后提供一个可以对盈余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综合指标,从而运用其来评价盈余质量的高低,以在广大的投资者做决策时帮助他们更好的做出正常的选择。 1.1.2研究意义 如今在盈余质量的评价研究上已经有了不少的前人研究的成果,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晚,同时对盈余质量的研究相对于国外来也是较晚的。所以对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的评价,分析和研究是相当迫切的,而且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对盈余质量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及现实意义。 在理论意义上,本文通过理论的分析构建综合的指标,以及通过对模型的应用分析,使得运用上市公司的盈余作为投资选择的基础的投资者对盈余质量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本文对盈余质量的评价研究分析,不仅是对助于完善现在的理论成果,也更充实了研究的成果,对盈余质量的深入分析研究,也为今后的会计盈余质量评价的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方向,一个新的思路。 在现实意义上,我国的证券市场上的盈余操纵案件也是时常的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所以这些都引起投资者对盈余质量的评价的关注。对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的质量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人所瞩目的焦点。尽管有一些文章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但仅以个例作为论据,并未举出具有概括性的确切数据。本文根据盈余管理的特点及主要手段,对我国上市公司2000年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整体上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盈余管理的状况。 一、盈余管理的特点国外学者PaulM.Hyaly和JamesM.Wahlen 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如下:“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这一定义向人们展示了盈余管理的两个特点:第一,盈余管理的动机是误导“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契约的后果”。从企业利益关系人的角度上看,企业业绩主要影响企业所有者、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所作出的投资决策,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决策及税务部门的税收决策。可能的盈余管理动机有筹资动机,管理报酬动机,避税动机和公司形象动机等。在这些动机中,由于筹资资格涉及到上市公司的根本利益,因而出于筹资动机的盈余管理问题表现得最明显。筹资动机可以进一步分为上市动机,配股动机和避免退市动机。第二,盈余管理的途径有两条: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但为什么不利用其他途径?答案在于盈余管理的难度不同。从编制现金流量的间接法可知,利润由两部分构成: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各种应收应付项目。其中的各种应收应付项目根据受到操纵的程度不同在会计科目上可进一步分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由于调整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难度较大,而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的会计核算多涉及到职业判断,操纵难度相对较小,因而盈余管理主要利用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在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上做文章。故而,报

国内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比较分析

76商业时代 (原名 《商业经济研究》 ) 2009年8期国内外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动机比较分析 余管理是指企业实际控制者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的机会主 义行为,旨在误导那些以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决策行为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后果(Healy 和 Wahlen,1999)。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经过国外大量学者不断挖掘和开荒,至今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并成为当今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国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一 般动机 (一)资本市场动机 实证会计研究证实了会计信息具有信息含量的观点。由于会计信息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这迫使管理当局产生盈余管理的行为。研究者不仅发现了管理当局为了获得较高股票发行价进行盈余管理行为,而且还发现了管理当局为了操纵股价而进行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资本市场动机的证据。有的企业盈余变化很大,给人以不稳健的感觉。由于人对风险的内在恐惧感和厌恶,使得此类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缺乏吸引力。而管理 盈 ■程 敏(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上海 201800) ▲本文是上海教委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初期研究成果,项目代号为B.37-0115-07-701 ◆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总结了国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一般动机。并指出由于特殊的制度特征,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不同于股权分散两权分离下的盈余管理动机,存在盈余管理的特殊动机。 关键词: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动机 公司治理 当局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往往会进行盈 余管理,使利润平滑,让人有收益稳定且稳中有升的感觉,使投资者以为企业经营发展很稳健。大量研究表明,在出售权益、向公众发售股票(Teoh,welch 和 wong,1998)和换股收购之前(Erickson 和 Wang,1998),公司往往利用未预期应计项目来增加报告收益。另外,上市公司为了完成盈利预测目标有很强的盈余管理动机,为了避免失去职务或受到惩罚,管理当局可能采取操纵损益之措施,使报告盈余与预期盈余相符(Ronea 和Sadan,1980)。 (二)契约成本最小化 企业可以看成是一个契约的集合,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契约成本最小化问题的扩展和延续。在公司与众多的合约关系人之间,会计数据经常被用来监督和规制合约。管理者的报酬合约会使管理者具有盈余管理的动机,借款合约通常具有以牺牲贷款者的利益而取悦于股东的动机。Defond 和 Jiambalvo (1994)与 Sweeney(1994)对违反了债务契约的样本公司进行了检验,前者发现临近债务契约边界的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而后者提供了基于借款契约的盈余管理发生频率及其对资源配置影响的证据。大量文献研究了经理人基于报酬契约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Guidry(1998)发现当盈余数字不能满足经理们报酬契约的要求时,大型跨国公司的分部经理们就有可能采取递延收入的做法。Healy(1985)和Holthausen 等(1995)的研究发现,设置奖金上限的公司在达到上限时,往往在编制财务报告时采用递延收益的会计方法。DeAngelo(1988)发现在 代理人考察期,现任经理会运用会计估计来增加报告盈余;Dechow 和Sloan(1991)发现公司执行总裁在任期最后几年削减研发费用开支以增加报告盈余。 (三)政治成本因素 政治成本假设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公司的政治成本越大,其经理人员就越可能选择将报告收益从当期递延至以后各期的会计程序。政治成本可能是由于公司的高盈利能力、规模较大以及一些特殊原因(如公司的出口贸易因受到外来竞争的影响而受到进口保护措施)引起的。盈余管理的政治成本动因包括行业监管和反托拉斯监管或其他监管两方面引起的。目前,许多研究发现一些直接与会计数据挂钩的被监管行业(如银行、保险和公用事业)为了逃避行业监管有着管理会计数据的倾向。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研究采用特定应计项目来检验盈余管理,为准则制定者提供直接的证据。此外,研究者发现一些垄断或接近垄断的行业为了降低关注程度进行降低盈利能力的盈余管理行为。国外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主要探讨了两种形式的监管:行业监管和反托拉斯监管。大量研究表明,行业监管激发了管理财务报表数据以应对监管的动机。Watts和Zimmerman(1978)认为易受反托拉斯监管调查或陷入其他不利政治程序的公司经理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以使得公司呈现较高的获利能力。寻求政府津贴或保护的经理可能有类似的动机。 (四)其他一般动机 除了以上一些使管理人员产生盈余管理动机的原因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在影响着内部管理人的行为。如公用事业企业为了树立为公众服务的良好形象,会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其盈利率尽可能的低;再如企业之间的交易往往建立在信用基础上,为在客户中建立良好的信用,企业有动机粉饰财务报表。避税也是一个明显的盈余管理动因。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特殊动机 (一)发行股票动机 发行股票动机,包括取得上市资格、配股和发行新股。我国上市公司大都是通过由集团公司剥离一块优质资产,成立一家 财经视线 Finance Economy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必要性………………………………………2-5 1、上市公司经理人员奖金动机 (5) 2、债务契约动机 (5) 3、避税动机 (5) 4、政治动机…………………………………………………………5-6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分析………………………………6-8 1、收入的不当确认或虚假确认收入 (6) 2、虚假确认费用………………………………………………………6-7 3、利用关联方交易 (7) 4、利用非经常性损益 (7) 5、操纵各项准备的计提………………………………………………7-8 6、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 (8) 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8-10 1、健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8-9 2、资本市场的完善 (9) 3、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 (9) 4、推进监管政策的市场化改革,减少诱发盈余管理的政策因素………9-10 5、提高财务信息使用者识别能力 (10) 6、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相关法规政策的建设 (10)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摘要:目前,证券市场中相当多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从盈余管理的概念、操纵手段、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盈余管理问题在西方由来已久,可以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市场参与

者的游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或超过市场对它的盈利预期或风险效应,从而提高股票价值。为了适应多变的经济环境,上市公司在利用会计准则中的某些政策时留有余地,会计人员根据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会计政策选择,使得会计准则具有所谓的弹性,这些弹性在某些方面能够适应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者的需要。但当这些弹性被“过度开发”时,滥用这种弹性的盈余管理便随之出现。如何利用会计技能审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是个重要的会计问题。 关键词:操纵手段;控制措施;必要性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必要性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管饭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rine 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根据以上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受益)。在雪珀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受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受益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如果将其纳入盈余管理的范畴反而会影响对盈余管理本质的把握。第三,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受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综上所述,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受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这一定义向人们展示了盈余管理的两个特点 一是盈余管理的动机是误导“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契约的后果”。从企业利益关系人的角度上看,企业业绩主要影响企业所有者、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所做出的投资决策,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决策及税务部门的税收决策。可能的盈余管理动机有筹资动机,管理报酬动机,避税动机和公司形象动机等。”在这些动机中,由于筹资资格涉及到上市公司的根本利益,因而出于筹资动机的盈余管理问题表现得最明显。筹资动机可以进一步分为上市动机,配股动机和避免退市动机。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文献综述 (2) 1.国外研究动态 (2) 2.国内研究动态 (4) (四)主要研究内容 (6) 二、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 (6)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7) (二)盈余管理的特征 (7) 1.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层 (7) 2.盈余管理的客体特征 (8) 3.盈余管理的方法包括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 (8) 4.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 (8) 5.盈余管理对盈余的影响 (8) 6.盈余管理的合法性 (9) 7.盈余管理的其他特征 (9) (三)盈余管理的动因 (10) 1.防亏损或避免退市动机 (10) 2.商业信贷动机 (10) I

3.税收筹划动机 (10) 4.IPO、配股、增发新股过程中的盈余管理 (11) (四)盈余管理的手段 (11) 1.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 (11) (l)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 (12) (2)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变更 (12) (3)利用长期投资核算方法的变更 (12) 2.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13) (1)商品购销 (13) (2)委托经营、受托经营或托管经营 (13) (3)转嫁费用负担 (13) (4)转让资产 (13) (5)债务重组 (14) 3.利用应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 (14) 三、中国房地产企业盈余管理分析 (14) (一)房地产行业及其特点概述 (14) 1.房地产行业概述 (15) 2.房地产行业的特点................................. 15-17 (1)周期性 (16) (2)高投资、高风险 (16) (3)投资规模大,开发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 (16) (4)综合性和关联性强 (16) (5)政策敏感性 (17) (二)房地产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17) 四、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问题 (17) (一)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18) (二)损害外部投资者利益 (18) (三)不利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资源配置 (18) II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汪 洋 (渤海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摘要]盈余质量是公司财务报告中盈余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表现。尽管一家公司的财务决策并不只依赖盈余 质量一个标准,但它已逐渐成为投资者掌握公司价值的有效工具。随着证券市场参与主体的日渐成熟,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必将受到各方的关注,对公司的经理人而言,通过盈余管理行为美化公司的账面盈余,会降低盈余的质量,不一定有利于公司的股价; 对投资者而言,不能只看到盈余的表面数据,更要对深层次的盈余质量加以关注,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盈余管理;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 A EvaluationandInfluencingFactorsofListedCompanies'EarningsQuality WANGYang Abstract:Earningsqualityisthereflectionoftherelativityandreliabilityofearningsinformationinacompany'sfinancialreport.Al-thoughthecompany'sfinancialdecision-makingnotonlydependsonthestandardofearningsquality,ithasgraduallybecomeaneffectivetoolforinvestorstoassessthevalueofthecompany.Withthematuringoftheparticipatingsubjectsinsecuritiesmarkets,thequalityoflistedcompanies'earningsisboundtobetheconcernedbyallparties.Forhandlers,theadministrativebehaviorbymanipulatingthebooksurpluswillreducethequalityofsurplusandnotalwaysmakesforthestockprice.Forinvestors,inordertomakerightinvestmentdeci-sions,theyshallnotonlyfocusonthesurfacedata,butalsotheunderlyingearningsquality.Keywords:listedcompanies,earningsquality,earningsmanagement,influencingfactors [收稿日期]2012-11-19 一、盈余质量评价的重要性 盈余是上市公司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的表现形式,也是评价经营者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实证会计研究最为关注的财务指标之一。盈余质量是企业会计盈余的优劣程度。会计盈余高并不意味着盈余质量好,因为会计盈余并不等于现在或未来的现金存量,也不等于现在和未来要发生的现金流量,因此盈余质量在对上市公司的质量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 盈余质量评价是指从投资者的角度对上市公司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的质量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即对盈余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进行的评价。盈余质量评价的目的应该服从于财务报告的目的,即进行盈余质量评价应有利于投资者透视报告盈余的可靠程度及其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进而进行投资决策。具体说来,盈余质量评价的目的是判断同一公司不同时期或者同一时期不同公司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方面的差异,然而部分企业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商业信用、公司上市、保持配股资格、 偷漏税等原因,会粉饰会计报表,调节盈余,因此,如何分析和识别企业的盈余质量的优劣程度,是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等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关心的问题。 二、盈余质量的评价标准及方法 (一)盈余质量的评价标准 尽管现在还没有可以衡量盈余质量高低的统一标准,但从理论上讲,可以对高质量盈余和低质量盈余两个极端情况作出合理的区分。如果财务报表盈余数据是对公司过去、现在和将来经济价值创造力和企业可信任力的评价依据,那么这项盈余就被认为是高质量的。反之,低质量盈余是指公司财务报表上的盈余对公司过去的、目前的经济成果以及将来经济前景的描述具有误导性。 1.经济收益观下会计盈余质量评价标准 在经济收益观下,对现行会计盈余质量的评价标准就是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匹配程度,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越接近,说明会计盈余的质量越高。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会计目标体现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并行,且其准则的制订充分体现了收益确认的资产负债观,也就是收益的确认更多地体现为期初期末净资产的变动,目前的会计收益不仅包含营业收益,而且包含了持产收益,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差距已然缩小,提高了会计收益的决策相关性。但由于目前公允价值计量无法普及,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差 第2013年第1期(总第413期) 商业经济 SHANGYEJINGJI No.1,2013TotalNo.413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3)01-0101-03101--

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论文3篇

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论文3篇 第一篇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一)会计手段 1.利用准备金项目实行盈余管理资产减值准备有较大的盈余管理空间,根据自身需求高估或低估坏账准备计提金额;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和长 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确定,使上市公司计 提减值准备具有主观性,会计人员能够在追溯调整的年度或者其后的 年度多计提减值准备,从而相对应减少当期利润,而在以后年度处置 该项资产时,能够冲回所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以增加相对应年度利润。 2.利用营运资金项目实行盈余管理为避免摘牌停止上市,很多上市公 司通过其他应收应付款实行盈余管理。在正常情况下,其他应收应付 款的期末余额不应过大,不过有些公司这两个科目的余额巨大,往往 和应收应付款不相上下,显然这种现象和管理者实行盈余管理密切相关。 3.利用“线下项目”实行盈余管理利润表中的“线下项目”具体指投 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及补贴收入等项目。很多上市公司管理者正是成 功地利用了涉及“线下项目”的交易以达到监管部门对指标收益的要求。为达到配股资格,处于配股边缘的上市公司会利用这些非经营性 项目增加收益。同时,前一年度发生亏损的公司往往通过涉及这些项 目的交易在当年度扭亏为盈,而当年亏损的公司则利用交易的方式进 一步降低报告期利润。 4.利用资本利息化调节利润利用利息资本化更隐蔽的做法是利用自有 资金和借入资金难以界定的事实,通过人为划定资金来源和资金用途,将用于非资本性支出的利息资本化。

5.利用多种形式的“利润存储器”部分企业会作出不切实际的估计, 对如退货、贷款损失、保修费用等或有事项实行盈余管理,在业绩良 好时多计提准备,以调节利润。 (二)非会计手段 1.关联交易因为关联方之间存有控制关系,往往不以公平交易实行盈 余管理的主要方式有虚构经济业务,人为抬高上市公司业务水平和效益;采用大大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实行购销活动;以低息或高 息发生资金往来,调节财务费用;以收取或支付管理费,或分摊共同 费用调节利润等。 2.会计处理的时间差部分上市公司为在年度结束时能给股东丰厚的报酬,往往借助跨年度调节利润。传统做法是:在本年12月份虚开发票,次年再以不合格为由冲回;或者先与第三方签订“买断”收益权的协议,然后通过租赁方式向第三方支付定额利润。 3.利用生产经营活动部分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为提升报告盈余,往往通 过日常经营活动实行调节,如推迟固定资产的购入时间,以减少折旧 费用;对存货水平的估计、存货发出和采购时间实行人为操作;调整 收款政策等。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防范对策 1.规范公司治理公司结构,建立强有力的监管机制和激励机制要健全 公司的治理结构,首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对国有股减持,改变股权结 构严重失衡的局面;其次要健全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充分发挥独立 董事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制衡作用;再次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使管理者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挂钩,是股东目标成为管理目标,消除 管理者的利益障碍。 2.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缩小盈余管理空间一方面,准则 制定部门应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的 模糊性语言和概念,减少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准则和方法,如会计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910211616.html,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 作者:宋迎婷张丽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05期 [提要] 盈余管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自20世纪末开展企业股份制改造以来,资本市场逐渐得到发展,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盈余管理带来的诸多问题日益受到各方关注。本文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及盈余管理手段基础上,提出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月4日 一、盈余管理的界定 盈余管理是直接由Earnings Management一词翻译而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盈余管理的概念进行界定。目前理论界比较认可的概念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报告人为获得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既包括选择更有利的会计处理方法,规划有失公允的交易事项,也包括那些能够影响会计盈余的政策游说活动,如争取补贴收入等,该行为最终会导致财务报告不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从而误导财务报表使用人对企业根本经济收益的理解。 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有着严格的区别。利润操纵是通过违规违法的手段弄虚作假,人为地操纵利润的增加或减少,而盈余管理则是通过选择会计政策,以寻求对自己有利的财务结果,是建立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之上的。 二、盈余管理存在的原因 (一)盈余管理产生的内在动因。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是拥有不同要素的所有者通过一组明示或默认的契约相互联结在一起的利益结合体。在一般情况下,各种契约都要用到会计信息,其中有的契约是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如管理报酬契约、债税收和管制等,而有的则与会计信息有着隐含的联系,如劳资合同、审计合约等。根据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的管理当局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便会利用其处于控制会计系统的有利地位,产生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管理的动机。而且,盈余等会计信息在契约中的重要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盈余管理的力度。 (二)盈余管理产生的外部条件

浅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20201119081110)

浅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内容摘要: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终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具体目的为筹资、避税、获取政治资本以及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等。盈余管理有诸多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完善会计规范、加强审计监控和加大监管力度等进行防范。 关键词:盈余管理涵义目的防范措施 Earnings Management in Listed Companies QIAN-Heying (Wanbang Accountant Office, Lishui. Zhejiang 324OOO.China ) Abstract: Earnings management means to control or adjust the information of the financial income in the report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interest. The aims are to obtain the private benefit, collect capitals, escape taxes, obtain political capitals and evade the obligations of contracts. Earnings management has various type ,and it can be kept away through perfecting the accounting regulations, enhancing the auditing and control and so on. Key Words: Earnings Management Meaning Aim Measures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左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国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汁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 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根搦以上两个权威性的泄义,可以看岀,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需由他们齐自作用的合力所决泄。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收益)。在雪珀的左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收益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如果将其纳入盈余管理的范畴反而会影响对盈余管理本质的把握。第三,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GAAP允许的范困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英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萤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综上所述,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目的 对盈余管理目的的剖析可以从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与其具体目的两个层次来了解。 1.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 毫无疑问,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即获取私人利益。一般认为,通过盈余管理获取私人利益的主体是掌握企业管理权的髙级雇员,包括总经理、部门经理和其他高级主管。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是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基础的,公司的大股东可能并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真正掌握管理权的往往是公司的髙级雇员。由于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都有各自的小算盘。因此,委托-代理关系一经建立,"道徳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为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委托方(股东)通常采用业绩- 报酬激励的方式来促使管理者尽最大努力工作。

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研究的意义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有相当的必要。会计盈余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他是企业决策者,投资者,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作出决策的依据,也是一个企业经营成果评价的重要指标。盈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取得信贷资金,商业信用,公司上市,保持配股资格等。同时从委托代理关系分析,企业的一系列契约组合包括企业与股东,债权人,政府,职工之间的契约,都是一种委托代理管理,但往往各个关系之间的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而作为企业管理者,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去采用机会主义行为,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委托者有必要对盈余质量做出正确的分析。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它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引擎的作用,影响着宏观经济的冷热,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时候,它 对提振我国经济具有重要作用。而盈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所以对房地产行业盈余质量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预期目标:通过研究更进一步的了解盈余质量的状况,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政府,职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一个有利的判断依据,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出一些影响房地产盈余质量的特殊因素,并将部分特殊因素纳入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希望对于这个特殊的行业的发展政策意见上有所帮助。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了会计盈余就开始了评价盈余质量的实务活动,但盈余质量的理论研究则是在会计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才开始的。财务分析收益质量法倡导者之一奥格洛弗(O’Glove)1987 年在他颇有影响的投资咨询报告《收益质量》(Quality of Earnings)中,将收益的持久性作为收益质量的主要问题。自从1968 年,Ball和Brown[在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上发表了“会计利润数字的经验性评价”一文,一场大的会计革命就此发生了。2002 年 1 月,美国会计学会(AAA)专门召开了“盈余质量”研讨会,对盈余质量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盈余质量被定义为:随着时间流逝,由应计制所确认的收益数额与公司流入的现金数额的弥合程度。而关于盈余持续性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后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了。Collins 和Kothari(1989) Easton和Zmiewski(1989) 验证了盈余反应系数与盈余持续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证券的β系数越高,风险越大,盈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 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对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和改善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盈余管理的涵义,其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再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并提出了一些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方法,最后提出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合并会计报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经出现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尤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盈余管理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不容忽视的、具有普遍性的现象,过度的盈余管理会给企业、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带来严重的危害,为此立足我国国情,深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是非常必要的。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在不违背现有法律法规、不违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等职业判断或

构造规划交易事项等经营手段向企业外部一切会计信息使用者传递非真实的会计信息,以实现企业经营者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及影响其他以会计数字为依据的有关契约的履行结果的行为。 一、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分析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主要是从上市公司管理层角度进行分析,即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诱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上市公司经理人员奖金动机 资本所有者为了消除委托代理带来的道德风险,往往会针对经营者对货币收入的追求,将经营者的薪酬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考核离不开利润(或减亏)计划的完成情况和投资回报率、产值、销售收入、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等各种财务指标。在奖金的动力和压力下,当出现实际经营业务没有完成业绩考核指标的情况时,上市公司的经理人员往往通过管理盈余来改变业绩考核指标。 2.债务契约动机 债务契约中通常包含一些保证条款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能进行超额贷款、计提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等等。有些商业银行甚至规定不得向亏损企业贷款。上市公司不敢轻易违反这些条款,因为违反这些条款会招致很高的违约成本。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越接近于债务契约中规定的条款限定底线,管理者就越有可能调增报告利润,以减少违约风险。如果是长期债务合约,上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与治理对策.docx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与治理对策关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越来越普遍化,但是盈余管理的行为降低了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从而导致了上市公司决策者的会计信息判断失误,因而大股东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容易损害其他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从而影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的发展需要政F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对于企业的盈余管理防范与治理要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力才行,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方面上的问题进行相关的探讨和分析,以便在未来的企业经营中能够起到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 1盈余管理的涵义及特点 盈余管理的概念一直以来是会计学界存在的争议性话题,随着会计学的发展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仍未形成统一的定义。目前关于盈余管理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指管理当局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为了获得某种私人的利益,在企业对外财务报表中会产生有目的性的干预行为。第二种指的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们为了能够更好地作出相关的决策,应当需要作出准确的会计报告,并通过修改或构造公司交易情况变更财务报告的行为方式。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属于财务报告过程中关于数据的分析以及研究的结果,主要是侧重于管理者的主观意识。会计学界在研究企业的盈余管理过程中认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属于企业经营者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使自身的利益或者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按照相关的会计准则去实施相关的治理措施,并能够在准则允

许的范围内对会计进行相关的整改。上市公司中关于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有: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进行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层,而且往往是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决策事件需要公司的管理层进行一些重大的会计判断和决策会产生盈余管理的行为。企业的盈余管理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在上市公司中获利最大的是控股股东,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控股股东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往往会损害其他小股东以及债权人的利益。在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过程中其方法包括了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其中会计方法主要指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关于会计政策的选择、企业货物交易时点的把控,而企业的非会计方法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的交易事项的构造。 2关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 2.1债务契约动因和管理层的报酬动因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于债务契约动因主要指的是企业的债权人或者是相关的金融机构能够维持自身的利益,在正常情况下会通过上市公司提供的贷款业务签订相关的经营方式和企业的保护性条款。例如:金融公司会通过该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决定是否发放过多的现金股利、限制举债规模、规定流动比例等措施。一旦发现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有违约行为,债权人就会根据相关的法规以及签订的条款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因此,上市公司往往为了避免受到惩罚,降低违约的成本,采取会计方法或者是非会计的方法进行盈余管理。企业管理层的报酬动因分为显性的薪资报酬和隐性的非货币报酬两种形式,企业管理层报酬是和企业的经营绩效直接挂钩的,当企业的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是迅速的,截止到2010年8月,我国深沪股市共有境内上市公司数(A、B股)3000多家,其中深市1000多家,沪市2000多家,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依然是不成熟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行政色彩较浓,如为国营企业融资、促进国企改革等。许多上市公司与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方保护主义非常严重。 在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背景下,由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缺陷,加上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及与之配套的监管政策不完善,由此产生的盈余管理的滥用造成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很多上市公司为逃避监管、惩罚或谋求其他利益,在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方面大做文章。虽然在新的会计制度与修订的会计准则颁布之后,这种情况有所缓解,但不当盈余管理行为仍刻不容缓。 二、国内外文献 国内文献 魏涛、陆正飞、单宏伟在 2007年01期《管理世界》上发表《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文章,文章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管理的行为,发现不管是亏损公司还是盈利公司,其盈余管理都相当依赖非经常性收益。 吴联生,薄仙慧,王亚平(2007)在2007年08期《经济研究》上发表文章,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进行研究,运用数学估计的方法,对股票市场是否提高了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问题进行研究。结论表明,股票市场确实提高了公司的盈余管理的程度。 国外文献 特里. 沃菲尔德(2005)以1993一2000美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盈余管理与高管激励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股权激励越高的公司更有可能发生为满足盈余预期而进行盈余管理。 爱普里.克莱恩(April. Klein)(2006)经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与盈余操纵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盈余管理与CEO是否为薪酬委员会成员呈正相关,与CEO持有股份数量呈负相关,与审计委员会成员中是否有外部股东呈负相关。 三、主要观点 美国会计学教授,希历(Healy)和惠伦(Whalen)(1999)认为,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分析及案例研究

1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学院 (函授站):济宁轻工学校 年级专业: 会计学 层 次: 本科 学 号: 姓 名: 黄东霞 指导教师: 杨老师 起止时间:2009年03月08日~05月08日

目录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分析及案例研究 (4) 摘要 (4) 引言 (4) 一.盈余管理的内涵 (5) (一)盈余管理的含义 (5) (二)盈余管理的性质 (5) 1.积极方面 (5) 2.消极方面 (6) 二.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及手段分析 (7) (一)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 (7) 1.为了塑造良好的公司形象而虚增利润 (7) 2.企业管理层为了体现自己的经营能力而虚增利润 (7) 3.为了少缴所得税而隐瞒利润 (8) 4.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造假 (8) 5.上市公司为了获得增发新股资格。 (9) (二)结合实际案例来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9) 1.利用各类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和冲销的变化 (9) 2.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原则发生变化 (10) 3.折旧和摊销方法的变化 (10) 4.利用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 (11) 5.利用会计差错更正 (11) 6.利用收入以及费用确认比率发生变化来进行盈余管理 (12) 7.销售成本(存货)核算方法的改变 (12) 三.规避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负面影响的建议 (13) (一)提高投资者的整体素质,壮大投资队伍 (13) 2

(二)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14) (三)尽快出台相关的会计准则 (14) (四)彻底实行政企分开,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 (14) (五)完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评价指标体系 (15) (六)建立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15) 结束语 (15) 谢辞 (16) 参考文献 (16) 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