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义场的论文

语义场的论文

语义场的论文
语义场的论文

关于“笑”的动词语义场分析

12092班杨乐1209114072

一、摘要

语义场理论日益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语义场理论也发展得越来越完善。语义场理论传入我国大陆后,我们运用此理论对汉语义位系统的研究也开始了。本文运用义素分析法,对关于常见的“笑”的动词语义场进行分析,从几个最小语义场入手,对动词进行深入探究。

二、关键词

义素分析法、语义场、动词、笑、义位

三、引言

1、语义场理论的简介

(1)语义场的定义

语义场是指义位形成的系统。如果若干个义位含有相同的表彼此共性的义素和相应的表彼此差异的义素,因而连结在一起,互相规定、互相制约、互相作用,那么这些义位就构成一个语义场。语义场可分为分类义场、部分义场、顺序义场、关系义场、反义义场、两极义场、部分否定义场、同义义场、枝干义场和描绘义场十种类型。从现代语义学的观点来看,一组同义词(不包括等义词)或一组反义词的义位以及一组意义上紧密联系的义位,构成一个最简单的义位系统,是一个最小的子语义场。

(2)语义场的兴起与发展演变趋势

洪堡特是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他初步具有语义场的概念。最早

提出语义场的概念并进行了认真研究的,是一些德国和瑞士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其中最出名的是特里尔。特里尔的语义场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乌尔曼认为特里尔的理论在语义学的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阶段。这一理论后来由他的学生和威斯皆伯进一步发展了。威斯皆伯在30年代曾与特里尔合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他又继续钻研语义场的理论。结构主义语义学家正确的指出语义场的理论是他们的主要成就。但是在三四十年代,语义场理论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到了50年代,乔姆斯基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美国人类语言学家提出义素分析法,语义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语义场的理论才引起普遍的注意。当然,50年代以后,人们研究语义场的理论较之三四十年代已有相当的发展了。语义场的理论传入我国大陆后,我们运用这一新理论对汉语义位系统的研究也开始了。语义场可以进一步分作词汇场和联想场两类。

2、本文研究的研究内容

本文运用义素分析法,对关于“笑”的动词语义场进行分析,在表达的感情、声音的不同、嘴角上扬程度(表达感情的激烈程度)、语言类笑容四个不同角度列出最小语义子场,分析常见的关于“笑”的动词的意义。

四、内容

1、关于“笑”的动词语义场的界定

“笑”在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①动词。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②动词。讥笑。

由此可见,笑类动词可分为两类,即表达积极情绪的表情,以及表示消极情绪的言语类攻击。由于关于笑类的动词多数都带有“笑”字,因此笑类动词语义场的界定可根据释义分为上文说的两类。

2、列举最小语义子场词语的义素分析

(1)根据嘴角上扬程度的不同,换而言之,根据表达感情的激烈程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一个最小语义子场。

似笑非笑:像是在笑,但是又不像。

微笑:不显著地,不出声地笑。

大笑:笑得很大声。

狂笑:放纵地笑。

由释义可以总结出,上述词语都是嘴部动作的面部表情,在嘴角上扬程度上是逐渐递增的,在表达情感激烈程度上也是逐步加深。似笑非笑感情激烈程度最小,嘴角上扬程度最小,几乎为零,无声;微笑感情表达的感情较为含蓄,嘴角上扬属于轻微的程度,无声;大笑表达很激烈的感情,比如强烈的喜悦之情,嘴角上扬程度很大,有声且很大;狂笑表达的感情已经超出了比较正常的范围,嘴角上扬程度夸张,有声且非常大。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到下面的公式,总结出这一类的最小语义子

场:

似笑非笑:(v)[(笑的动作)↓感情程度(最小)↓嘴角上扬(几乎没有)↓声音(无声)]

微笑:(v)[(笑的动作)↑感情程度(微小)↑嘴角上扬(微小,不显著)↑声音(无声)]

大笑:(v)[(笑的动作)↑感情程度(激烈)↑嘴角上扬(很大,显著)↑声音(大声)]

狂笑:(v)[(笑的动作)↑感情程度(超出正常范围)↑嘴角上扬(非常大,夸张)↑声音(大声)]

其中“↑↓”表示程度逐加深。

(2)在表达的感情方面,根据所表达的感情是正面积极还是负面消极可以划分一个最小语义子场。

暗笑:暗自高兴。

憨笑: 憨直地笑。

奸笑:阴险地笑。

冷笑:含有讽刺、不满意、无可奈何、不满、不以为然等意味或怒意的笑。

由释义可以总结出,暗笑、憨笑表达的是正面积极的感情,而奸笑、冷笑表达的是负面消极的感情。由此可以得到在表达感情方面有连结的最小语义子场。

暗笑:(v)[(笑的动作)﹢情绪(暗自高兴)]

憨笑:(v)[(笑的动作)﹢情绪(憨直)]

奸笑:(v)[(笑的动作)﹣情绪(阴险)]

冷笑:(v)[(笑的动作)﹣情绪(讽刺、不满意、无可奈何、不满、不以为然、怒意)]

其中“﹢﹣”表达的是情绪的正负。

(3)根据在表示鄙视情感时是否有言语行为,可以划分一个最小语义子场。

耻笑:鄙视和嘲笑。

嘲笑:用言辞笑话对方。

讥笑:讽刺和嘲笑。

哂笑:表示鄙视地笑。

由释义可以发现,在表达鄙视情绪时,有些动词是用言语行为表达的,比如讥笑和嘲笑;有些动词则直接是面部表情,而没有言语行为,比如哂笑和耻笑。

耻笑:(v)[(笑的动作)(表示鄙视)﹣言语]

哂笑:(v)[(笑的动作)(表示鄙视)﹣言语]

嘲笑:(v)[(笑的动作)(表示鄙视)﹢言语]

讥笑:(v)[(笑的动作)(表示鄙视)﹢言语]

其中“﹢﹣”表达的是有无言语行为。

(4)根据笑的声音可以划分拟声动词类最小语义子场。

拟声笑类动词相对于传统动词非常特殊,在初期只是单纯的拟声,形容笑的声音。但是近年来,随着网络用语的普及,“呵呵”和“嘿嘿”渐渐地也开始在一些情况下充当动词的作用。比如:

呵呵:他呵呵了一下。

嘿嘿:她嘿嘿了一下。

呵呵:(v)[(笑的声音/动作)“呵呵”]

嘿嘿:(v)[(笑的声音/动作)“嘿嘿”]

五、结语

本文运用义素分析法,对笑类动词语义场进行分析,从最小语义子场入手,分析了常见常用的笑类动词,对同义词进行了细节上的探究,从而加以区别,对关联词从特定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因此,本文可以对汉语词汇教学产生一定的帮助,使教学者更加清晰地明确笑类动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重点地进行教学,使学习者在比较中学习,使用词汇的正确率提高。本文在另一个角度上说明了,运用义素分析法是可以对汉语的一部分动词进行分析的,语义场的应用对于汉语教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六、参考文献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商务印书馆

《汉语语义学》贾彦德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2版

语义学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一词多义现象 摘要:一词多义指一个词项具有多个相关义项的语言现象。新义项的产生不是随机的, 也不是盲目的, 而是人类认知参与下语言历时变化的结果, 因此认知角度的一词多义研究能够比较清楚地揭示一词多义的根源与本质。新义项以基本义项为核心, 按照辐射型或链接型方式排列, 构成一个词项意义的原型范畴。人们总是从基本义项出发, 主要利用隐喻和转喻思维等方式, 将新义项赋予现有词项, 从而使一词多义现象表现出明显的认知理据性。 关键词: 认知; 一词多义; 范畴化; 隐喻; 转喻 Abstract:Polysemy is the linguistic phenomenon in which a lexical item has more than one related meaning. It is the diachronic result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facilitated by human cognition. New meanings, centering on the basic meaning and arranged in a radiant or linear manner, form the prototypical category of a w ord. People tend to attach new meanings to a lexical item by w ay of categorization, metaphor and metonymy, which results in the striking motivational features of polysemy. Key words: cognition, polysemy, categorization, metonymy, metaphor 几乎所有的语言中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 即一个词可能会承载二种以上的意义, 语言学家将此语言现象称为一词多义现象。通过赋予同一词形以更多的词义来减少词的数量, 它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减轻了人们词汇记忆的负担,是人们进一步认知世界的简便、有效的途径,是优于造词、构词和借词的语言手段。因而,一词多义现象一直成为了语义学研究的热点。传统的理论对于一词多义现象做过众多的研究, 其中主要有: K atz 和Fo rdo r( 1963) 基于组词间的类似性提出的语义成分分析法(semantic feature analysis); 由德国学者J. Trier 提出的词在语义上是互相联系的完整的词汇系统语义场理论以及传统的真值语义分析。传统的语义学理论更多地将它归于历史的、社会的因素。这些固然是词义变化的重要因素, 但它们只是外部因素, 传统的语义学理论终究没有看清词义变化和一词多义的关系, 也未能充分地解释一词多义现象形成的缘由。本文试图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运用范畴化的型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方式,发展模式以及认知手段进行研究。 1.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 认知语言观承认客观世界的现实性及对语言形成的本源作用, 但更强调人的认知的参与作用, 认为语言不能直接反映客观世界, 而是由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作用之。所谓“心生而言立” , 其认知模式是: 客观世界—认知加工一概念生成一语言符号(赵艳芳,20 0 1 : 3 5 )。Lakof与Jo h n s o n (1 9 8 0 : 1 9 5 : 1 9 9 9 ) 以及L a k o f (19 8 7 )根据他们提出的体验哲学认为: 人类的认知、概念、意义、推理和语言等均源于对客观外界的感知和经验, “体验哲学和C L (cognitive linguistics ) 认为认知来源于实践, 语言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 (王寅, 2 0 0 5 : 1 6 )。认知是和语言不可分的, 认知是语言的基础和发端。语言是由客观世界, 人的认知体验, 社会、文化历时与共时价值观及其语用因素促动形成的、具有动态演绎、延异性质和形态的象征符号系统和精

形态语义学论文

形态语义学 专业:设计艺术学指导老师:刘闻名 姓名:柳天 学号:1128370025

内涵性语意在产品识别中的应用 摘要主要探讨消费者对产品内涵层面上的语意认知 ,及其在品牌产品的识别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内涵性意义在感觉、情绪和文化社会价值等不同方面的具体内容和认知差异的深入认识 ,帮助设计师运用产品语意的概念方法 ,维护品牌产品的差异化和一致性 ,从而更有效地进行产品的策略性开发。 关键词内涵性语意品牌语意识别差异化 产品语意学自 1950 年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后 ,其把研究语言意义的方法应用于产品设计的构想 ,极大地影响了当代设计的发展。长久以来 ,许多学者和设计师结合符号论的观点 ,认为产品形态在传达的过程中应具有外延和内涵两个层面的意义 ,并且结合使用者的界面设计、人机因素等对外延性语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而产品的内涵性语意作为在文脉中不能直接表现的“潜在”关系 ,包含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从现在的产品作为行销系统中的一环来看 ,其在内涵层面上显示出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的象征价值 ,与品牌、广告等一样都与产品识别(Product Identity) 、市场定位、品牌形象、新产品策略息息相关。因此 ,需要以新的角度来关注产品的内涵性语意的传达与认知。 一、产品语意的构造 在产品语意学中 ,外延性意义与符号和指称事物之间的关系有关 ,它在产品文脉中是直接表现的“显在”关系 ,即由产品形象直接说明产品内容本身 ,借助形态、构造、特征等元素来表达使用上的目的、操作、功能和可靠性等内容。而内涵性意义则是与符号和指称事物所具有的属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有关。它是一种感性的信息 ,更多地与产品形态的生成相关 ,即由产品形象间接说明产品物质内容以外的方面———产品在使用环境中显示出的心理性、社会性或文化性的象征价值。例如 ,消费者认为产品有某种现代、前卫的感觉 ,或通过产品感受到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或从中感受到一个高性能的、让人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这种意义只能在欣赏产品形态的时候借助感觉去领悟 ,使产品和消费者的内心情感达到某种一致。由于其内容的广泛和不确定性 ,因此 ,针对其象征价值的不同特性又细分为感觉、情绪(里层)和文化社会价值(深层)两方面。 里层意义的感觉、情绪 ,是消费者对产品造型产生“情感性”的认知结果 ,是对美丑的直接反应与喜爱偏好的直接感受 ,例如产品造型给人某种有趣的感觉。想象和联想在这种认知的过程中起着激活人们情感的作用。这与消费者本身的感性、个性及其成长的背景有关 ,一般是“非功利性”取向的。消费者在与产品的形状、色彩和质感等这些产品语意中最有特性的要素的接触中 ,首先产生情感性的语意认知。 深层意义的文化社会价值观 ,是消费者对产品产生的一种更深层的认知结果 ,它是一种受到外界的影响与教育而形成的共同价值观 ,也可能是一种流行时尚 ,一种文化含义 ,一种固定印象。这些定型的思考方式往往左右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消费者往往透过造型符号感受到某种文化内涵 ,体会到特定社会的时代感和价值取向 ,其中具有一定的功利内涵。更加值得关注的是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 ,消费者所认知的这种深层的内涵性语意还体现了商品、经济等外围

语义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作为语言学一个分支的语义学 语义学的建立以法国学者米歇尔·布勒阿尔1897年7月出版《语义学探索》为标记。 该书1900年翻译为英文“语义学:意义科学的研究(Semantics:Studies in the Science of Meaning)”。 这本专著材料丰富,生动有趣,重点在词义的历史发展方面,兼顾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全书共三编:1,讲词义变化的定律,介绍变异、扩散、类推等概念;2,讲如何确定词义,介绍释义、比喻、多义、命名等;3,讲词类、词序、组合规则等,涉及语法意义。 除了语言学的语义学,还有逻辑学的语义学,哲学的语义学,还有心理学家对语义的研究。 a,逻辑学的语义学是对逻辑形式系统中符号解释的研究,又称“纯语义学”,对象并非自然语言的语义。 b,哲学的语义学围绕语义的本质展开涉及世界观的讨论。“语义学”或“语义哲学”又是本世纪前半叶盛行于西方的至今仍有影响的一个哲学流派的名称。 c,心理学家研究语义,主要是想了解人们在信息的发出和接收中的心理过程。 d,语言学的语义学把语义作为语言(乃至言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它的性质,内部结构及其变异和发展,语义间的关系等等。 布勒阿尔的书给语义的发展以重要地位,声称研究语义的变化构成了语义学。同时它把语义限制在“词语”的意义上,主要是词义上。这两个特点一直贯穿在他以后半个多世纪的若干代表性著作里。 继布勒阿尔之后,一部有世界影响的语义学专著是两位英国学者奥格登和理查兹合写,1923年出版的《意义的意义》(The Meaning of Meaning)。这两位学者还曾共同创制了后来遭到各种非议的“基本英语”(Basic English).

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论文题目

英语教材语料库与小学教材词汇分析 科学有效地开展小学英语游戏教学 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励策略 小学低段英语语音教学探析 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验研究从课堂教学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从教与学两方面衔接好小学和初中英语 小学生英语作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通过英语浸入式教学促进学生语言输出的策略 提高小学生语音能力的教学实践 如何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英语课外开放性作业的设计 小学普遍开设英语课的可行性质疑 思维导图令同课异构更出彩 在词汇教学中渗透语音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关注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 浅谈如何运用游戏创设有效课堂 对小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培养 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简约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词块理论指导下的小学高年段英语写作教学思考 浅谈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对策 浅谈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实效之途径研究 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 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方法探析 小学英语复习课的思考与操作

谈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口语训练之我见 小学英语有效备课之“六要” 将英语板书设计得重点突出、图文并茂 小学生英语课堂游戏的探究 例析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途径 学生以自主求发展词汇因合作而精彩 构建充满活力的英语“大课堂” 巧用“翻转课堂”拓展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NSE新教材听说课词汇分步教法的实践探究 做到“三练一改”,构建有效听说课堂 构建“学为中心”有效词汇教学的实践研究 英语写作“以点带面”反馈和指导方式的探索与研究谈谈标题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巧用 乘电梯上上下下用手电玩连连看 给思维“四度”空间让精彩洋溢课堂 让阅读课堂在“翻转”中绽放异彩 农村初中英语试卷讲评教学的有效设计初探 互助小组--提升“后20%学生”英语学习的途径 优化听力教学设计,提高听力课堂有效性 如何活用谚语润色英语课堂? 小组合作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指导研究 谈初中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复述策略的运用 探讨利用教师反馈和同伴互改提高学生作文识错能力以“学习共同体”成就有效阅读 初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设计的探究 运用整体感知方法提高学生主旨归纳能力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语义学论文可选材料

语义学论文可选材料

Deontic modality has to do with influencing actions, states or events and expressing what Searle calls “directives.” Epistemic modality is about how the speaker makes a judgment about the truth of the proposition. Modality is defined as “semantic category which expresses the attitude of the speaker towards that expressed in the sentence (Bussmann, 1996: 307)” Evidentiality, as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is pervasive in all languages. The semantic categories of evidentiality are hypothesized to be universal and language-independent. The only difference lies in the fact that evidential markers are language-specific. ( 房红梅2)in some languages like Wintu, evidentiality is grammaticalized in its grammatical system; in others like English and Chinese, evidentiality is lexically marked, and there are still some languages like Japanese that have both grammatical and lexical evidential markers. (16) as far as the current evidential studies are concerned, there are no unified agreements on the definitions, scope, and classifications of evidentiality and evidentials. Scholars of evidentiality show great enthusiasm for the specific descriptions of evidential markers and evidential systems in languages. This somehow has hindered

产品语义学大纲

《产品语义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的性质、任务及适用专业 (一)课程性质 《产品语义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课程从设计符号的基本理论出发,对意义、传达、语境、修辞等概念进行了阐述,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新的设计思考的角度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并且引导以产品语义学在设计中广泛扩展思路,帮助学生提高设计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符号的关联性和语言学中的修辞方法展开发散思维与联想,以期觅得产品预定概念和意义的最佳传达途径,并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起辅助作用。 (三)适用专业 适用于工业设计本科专业。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基本内容(含章节的重点、难点等) 第一章设计符号理论概 述 基本要求:了解设计符号的理论意义、符号理论发展简史、设计符号的特性以及文化与符号之间的关系。 重点:设计符号的特点。 难点:文化与符号之间的联系。 第二章产品语义学概述 基本要求:了解产品语义学的概念、产品语义学的缘起与发展、影响产品语义理论的诸多新观念以及产品语义学对我国设计发展的价值。 重点:产品语义学的缘起与发展。 难点:产品语义学与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第三章产品的语义 基本要求:了解产品语义的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产品语义的诉求层面。 重点: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 难点:产品语义的诉求层面。 第四章产品语义的传达 基本要求:了解意义的来源,学习人的要素、环境的要素和生活方式的约定。进而对产品语义有一个更高层次上的理解,使学生以使用者的角度认知产品、以及了解使用者心理模型和产品语义实现的条件。 重点:传达的概念与过程、语义传达的类型。 难点:使用者心理模型和产品语义实现的条件、产品语言的局限性。 第五章产品语义学在设计中的运用 基本要求:了解产品使用情景语境,产理解产品的合理性说服、情感性说服以及产品语义设计程序,了解修辞在产品语义表达中的应用及价值。 重点:产品说服功能与语义设计程序、产品语义传达的有效思维方法。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主要是后天培养和教育的结果,要靠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只有与各个学科有机地结合和渗透,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就必须从小抓起,从课堂教学抓起,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充满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长处,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呢? 一、转变角色,树立创新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不但要遵循上课的规律去引导学生、传授知识,更要艺术地运用有声语言和身势语言培养积极民主的课堂气氛,创设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共同参与言语的交际活动。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从"师道尊严"向师生平等转变。教师应扮演多种角色,这些角色随课堂教学需要而更新。比如我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时是一名“歌唱家”,有时是一名“故事家”,有时又是一位“咨询专家”,有时我还是小朋友中的一员,与学生互相平等交流,共享英语教学的乐趣。在双向交流中磨擦出新的师生观。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A、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例如组织课前活动,我通常以听说训练为重点,利用课前几分钟,开展听说训练活动,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迎来即将开始的英语课。 B、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英语科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语言功能,讲究对话的艺术,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积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我常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一课,都尽量创设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如Read and act的教学,我让学生看图听录音跟读到口述、表演整个故事,再自编自演对话。这样一来,本来只有几句话的内容,经过学生的处理,就成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了。长期的训练,学生由胆怯别扭到自然大方而且不时有精彩的表演。 C、发扬民主,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动起来。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

语义场与词义的类聚

第五章语义场与词义的类聚 问题定位: 义项与义素分析是对词义的微观分析,是就词的某一个意义本身而言;语义场与词义的类聚是对词的宏观把握,讨论的是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目的要求 1.掌握语义场的定义与性质; 2.掌握语义场的类型; 3.掌握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4.把握反义词的特征与不平衡性等问题。 一、什么是语义场(P275) 定义---语义场是指义位形成的系统。即通过不同义位的对比,根据它们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别。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个义位含有共同的义素,表明它们同属于一个语义场,同时又含有一些区别义素表明彼此间的差别。 例如:椅子凳子沙发(类义义场) 共同义素:坐具;区别义素:+[靠背]+[弹簧] 二、语义场的性质 1.系统性 属于同一个语义场中的词,它们在意义上是互相依存和互相限制的。也就是说要确定一个词的范围,必须首先比较这个词与同一义场的其他词在意义上的联系,以及这个词在语义场中所占的位置。一般说来在一个语义场中,每增减一个词,这个场所包括的词就要作相应的调整。 例如:爱人 【爱人】原指“恋爱中的一方”;后指“丈夫或妻子”。 分析:“恋爱”一词的词义发生了转移,其原义由“朋友”“对象”代替,导致“朋友”“对象”各增加一个义项。 【朋友】①彼此有交情的人。②指恋爱的对象。

【对象】①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人或事物。②特指恋爱的对方。 分析:“朋友”“对象”各增加了一个义项,构成一个语义场。“爱人”与“丈夫”“妻子”构成一个语义场,并使“妻子”“丈夫”的使用频率减弱。当前随着“先生”“太太”“老公”“老婆”等词语的流行,爱人的使用频率也有所降低。 图示: 【爱人】原义:恋爱中的一方——朋友、对象(增加义项替补) (转移)现指:丈夫或妻子——丈夫、妻子//先生、太太、老公、老婆 注:【爱人】①丈夫或妻子。②指恋爱中男女的一方。(《现代汉语词典》83与96版) 又如:哥哥姐夫姐姐嫂子 在城市多以“哥哥”代替“姐夫”,以“姐姐”代替“嫂子”,相应“哥哥姐姐”的指称范围增大,“姐夫嫂子”的使用频率减低。 2.层次性 任何一种语言的语义场都存在着大小不同的结构层次: 语义总场--若干子场--……最小子场 例如: 交通工具:水陆 陆路(火车/电车/三轮车/自行车/汽车)——卡车/轿车/客车等 空中 drinks(饮料):beverages(茶类):tea(茶)/coffee(咖啡) wines(酒类): claret(红葡萄酒)/hock(白酒)3.民族性 语义场的划分要受到社会的(包括社会状况、社会认识、风俗习惯等)和语言的(交际需要、语言系统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从而具有民族特点。目前语义场研究较为深入的领域是颜色词与亲属词。比如颜色词的划分标准有较大差异,有的按色泽的深浅划分,有的按光谱的长短划分。据某些学者考察,美洲印地安语中的那伐霍语(navajo)不区分蓝和绿,黑色用两个词表示,灰和棕用一个词表示。又如云南的德昂语有“红、黄、蓝、白、黑”等词,但无上位词“颜色”。

产品语义学论文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课程论文 题目:汽车造型设计中的产品语义探究 姓名: 陈绍明 学号: 摘要:产品是如何地传达其信息,汽车作为一种大型的工业设计产品又具有哪些含义,本文从产品语义学的角度去分析汽车造型中遗传因子及其构成的汽车文化,其造型意识通过哪些形态来表现;其基本特征表达怎样的语义内涵;汽车如何满足消费者日益高涨的精神需求;本文将对汽车造型设计中的语义表达做出一些探究。 关键词:汽车设计产品语义学文化传承性

2012年5月 一、产品语义学的定义及背景 产品语义学(Product Semantics )是研究产品语言(Product Language )的意义的学问。从专业研究角度克里本多夫(K .krippendorf )和布特(R.buettr )提出“所谓产品语义是研究人造物在使用环境中的象征特性,并将其知识应用于工业设计上。这不仅指物理性、生理性的功能,而且也包含心理、社会、文化等被成为象征环境的方面”。[1]产品自身构成一个完成的符系统,并且成为传递信息、表达意义的符号载体。通过对形态结构的利用和功能转化,传递和表达设计者的意念想法。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人们不满足于工业时代的批量大生产,开始追求个性化,差异化,技术将大规模市场转化为无数的利基市场。产品的小批量,高度定制化生产,满足消费者日益高涨的精神需求,诠释使用者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从这种趋势看出汽车造型设计中的符号语言,是消费者需求的侧面的反应,围绕设计焦点与用户需求形成产品语义。汽车工业发展到今日,其逐渐从一种代步工具发展为社会人文精神的承载者。 二、汽车造型设计中的符号语言 德国的汽车品牌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设计中,尤其注重车身线条,空间比例,拥有着强烈的自我风格与个性文化。汽车作为大型的工业设计产品,同样具有其特有的产品语义,下面主要以甲壳虫,保时捷,宝马,奥迪为案例对产品的识别设计特征进行分析。 1.“甲壳虫”型汽车的流线型 汽车的外形发展从开始的马车型,到箱体型,可是当汽车车速超过100km/h 后,功率几乎都用来克服空气阻力了,人们开始降低车的高度和迎风面积来克服空气阻力,但作为高速车来讲,箱型汽车是不够理想的,因为它的阻力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所以人们开始研究一种新的车型—流线型。 1936年,德国杰出的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Ferdinand Porsche)为当时的大众汽车公司设计出著名的“甲壳虫”汽车,成为汽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经典。 【2】如图1所示流畅的曲线造型和物美价廉的特色使得“甲壳虫”很快成为畅销德国的国民车。经过大自然的优胜劣汰进化后的甲壳虫的自然美被如实地运用到车身造型上,其车身造型的特点(如图2所示)在二战后得几十年一直经久不衰。对比2010款全新甲壳虫(如图3所示),新“甲壳虫”不仅继承了老“甲壳虫”的形态灵魂,更将空气动力学的造型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整个车身曲线流畅优美,富有动感。 新旧甲壳虫对比 易车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95852802.html,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教单词做游戏寓教于范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教单词做游戏寓教于乐 小学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玩,不愿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记单词上,因此,几乎所有的小学生一提起英语单词,就感到很头痛。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单词教学贯穿到娱乐之中,使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每个人的学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一、英语单词教学的五个步骤 1.让学生仔细听单词的读音。教师可放录音给他们听,使学生从听觉上正确地感受某个单词的读音。 2.让学生看所学单词所代表的事物之形状。因为小学英语中,大部分单词是表示具体的事物,抽象的甚少。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实物、卡片或了了几笔的简笔画,把要学的单词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一种直观感受。如学习用品、交通工具、动物等单词,可以用实物或玩具进行直观教学。象sun,moon,star等单词,教师可用简笔画帮助教学,既生动,又形象。 3.让学生拼读单词。教师把所学单词书写在黑板上或卡片上,让学生拼读,掌握单词是由哪些字母组合而成的。 4.让学生想其读音和构成。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训练,所学单词的读音和构成已基本上在学生大脑中形成。这时要求学生想一想所学单词读音和字母组合,主要是加深印象,让学生记牢。 5.让学生说出和写出单词,目的是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拿出实物或卡片,要求学生正确拼读出来,并能在三线本上写出来。如教师拿出苹果,学生观其形,就拼写出a-p-p-l-e

附图{图}。 以上五个步骤,缺一不可,只有通过听、看、读、说、写的练习,才算系统地完成了一个新单词的教学。 二、教单词与做游戏相结合,寓单词教学于娱乐之中 仅仅凭以上五个步骤的训练教学还不够,因为它们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是,我在教单词时,辅以游戏,主要是测学生的记忆力如何。要求每个学生自制一朵大红花。教师教每个单词都只用3分钟,那就是让学生听30秒,看30秒,读1分钟,写1分钟。然后就听写所学单词,看谁的记忆力强。教师备有一本记录本,一次通过的,记忆力为100%,誉为“记忆力强者”,自己拿出大红花戴在胸前。有时教师还可备些小的奖品。3分钟不能通过,再重新背一遍。两次通过者,记忆力为80%,三次以上通过者,记忆力为60%。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个个都争做“记忆力强者”。有的同学因记忆力较差,就在教师教新单词前提前预习,做到笨鸟先飞。于是全班记忆单词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是我在一个班做的实验结果。五年级刚学英语时,全班58人,教一个新单词,一次就通过的, 32人,占全班55%;两次通过的,16人;占全班28%;三次以上通过的,10人,占全班17%;到了六年级,同样教一个新单词,一次通过的,48人,占全班的83%;两次通过的,8人,占全班15%;三次以上通过的,2人,占全班2%。由此可见,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胜的欲望,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注意关心差生,对他们加以个别辅导 每次单词测试结果,必然会产生个别“记忆力弱者”,他们会有种自卑感。教师应正面引导,对他们要有耐心,单独地进行补缺补差,同时要求好的同学多多帮助差生,使

什么是语义关系及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类型-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归纳.doc

什么是语义关系及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类型|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小学语文基础 知识大全- 语义关系(一)什么是语义关系 语义关系是指隐藏在句法结构后面由词语的语义范畴建立起来的关系。语义关系跟句法关系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如: ①我不吃了 ②香蕉不吃了 ③鸡不吃了 这三例句法关系都一样,都是主谓关系。但其背后隐藏的语义关系是不同的,例1,我是动作的发出者,称为施事。例2,香蕉是动作的承受者,称为受事。例3,鸡可能是动作的发出者,如鸡吃米;也可能是动作的承受者,如我吃鸡。因此,例3是歧义的。可见,建立起语义关系的类型,就可以合理解释句法结构内部种种复杂的情况。 (二)动词和名词语义关系类型 动词跟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叫格关系,是各种语义关系的重点。名词可跟动词直接组合,也可靠介词引人,因此介词也叫格标记。名词性词语经常担任的语义角色有: 1.施事 指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可用介词被、叫、让、给引进。如:他哭了。/进来一个大汉。/被狼咬死了。 2.系事 指连系动词联接的对象。如: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了。/这个任务很重要。 3.受事 指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可用介词把、将引进。如:地扫干净。/我们战胜了敌人。/他把树砍了。 4.与事 指动作行为的间接承受者,可用介词给引进。如:他们教我英语。/他捐给家乡一笔钱。 5.对象 指动作的对象,也可用介词对、向引进。如: 我们学习雷锋。/他对孩子进行教育。/大家向老师敬酒6.致使 指动作行为使动的对象,可用介词使引进。如: 我热了一碗饭。/我们要振作精神。 7.结果 指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如: 我写了一篇文章。/妈妈蒸了许多馒头。 8.工具 指动作行为的凭借物,可用介词用、拿引进。如:他在刻铜板。/胳膊上裹着纱布。 9.材料 指动作行为使用的材料,可用介词用引进。如: 脸上搽了一层粉。/他在给庄稼施肥。 10.方式 指动作行为进行的方法、形式。如: 钱存定期。/我们寄挂号。 11.处所

西方语义学对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影响

西方语义学对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影响 在欧美语义学发展的不同时期中,对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影响最大的当属结构语义学,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西方语义学对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影响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语义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语言学家提出来的,从“语义学”作为一个术语在学术 论文中公开发表以来,语义学在西方已经有了一百余年的历史。而在现代汉语的研究中,有关语义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已有的有关语义的一些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西方语义学的影响。在20世纪,现代汉语中有关语义的研究更是带有西方语义学的印迹。因此,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方语义观的差异,以及西方语义学中可以为现代汉语的语义研究所利用、已经被现代汉语的语义研究所吸收、以及能够进一步吸收的方面。 一、中西语义观的差异 西方,早在柏拉图时期,就有了关于意义的探讨和论述。柏拉图认为“以语言为载体 的文学艺术是‘影子的影子’,现实世界是模仿理念世界的,而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学艺术则 是模仿现实世界的”。亚里士多德以“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的精神批评了柏拉图的观点,认为“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学艺术是再现现实的产物,是以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为参照 的直接再现”。 通过二者的表述,我们不难发现柏拉图的观念强调和重视“理念”,可以称之为“理念观”,而亚氏的理论则重逻辑,重形式。 而在古代中国,有关“意义”的观点也层出不穷。早在先秦时期,著名的语言学家和哲 学家就有了关于“意义”的讨论:例如《左传》中有关“诗言志”的说法,孟子的“以意逆志”, 荀子的“心合于道”,墨子的“言有三表”,公孙龙子的“指物论”与“名实论”。到了魏晋时期,“寄言出意”、“得意忘言”,陆机《文赋》中有著名的“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从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国有关意义的讨论强调“心”和“意”,而西方传统的观念则重视“物”。 此外,在“意义是否可以穷尽”这一问题上,中西方的传统语义观有着截然不同的主张 和看法。 早期西方学者认为意义是可以穷尽的,因此可以进行分析。而中国传统的语言学家则认为意义是混沌的,很难进行切分,意义很难言说清楚。而中西方在语义观上的差异一直影响了后来中西方对于语义学的研究思路和发展过程。 二、西方语义学的系统观对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影响 在欧美语义学发展的不同时期中,对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影响最大的当属结构语义学。索绪尔所开创的结构语义学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结构主义思潮。结构语义学的主要贡献有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浅谈游戏在小学英语中的运用

浅谈游戏在小学英语中的运用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如果能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教学就是一件容易之事。把游戏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创造百变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喜欢英语教师,爱上英语课,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游戏小学英语兴趣。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学习英语的迫切愿望。教育工作者在英语教学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眼球。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如对话表演、故事、歌曲、竞赛表演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使儿童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英语口语交际的能力,使学生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英语的教学对象一般是14 岁以下的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喜欢游戏,他们好奇、好玩、好动、喜欢表扬。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学生生来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而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展游戏活动的实质就是把枯燥的学习内容和机械操练变成了充满趣味性的各种游戏活动,从而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游戏可以把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娱乐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原来枯燥的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娱乐,让学生在娱乐中获得知识,学好英语。 《小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成为教学中的重点,而游戏是孩子们永不厌倦的学习方法。游戏活动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将原来简单的教师讲课转变为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玩的英语氛围中用英语交流,学习英语,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游戏还可以使课堂自始至终保持轻快的节奏。教师应及时纠正游戏中的错误,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识记速度和识记效果。游戏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生动有趣的游戏可以缓和课堂上的紧张情绪,使学生心情愉悦。通过游戏过程中的比赛,让学生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益处,从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好玩的游戏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在开展一些简单游戏活动的同时,还应该设立一些有难度的游戏,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在游戏活动中还要灵活把握游戏的难度,对那些英语较差的学生做到“不抛弃,不放弃”,鼓励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给他们一些提示,并适时适度地给予肯定和表扬,通过自己参与游戏,让他们亲身体会到成功喜悦和只有经过自己努力才能见到“彩虹”。对于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则要在游戏中设置一定的难度,开发他们的智力因素、表演能力和思维能力,要让他们通过

什么是语义关系及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什么是语义关系及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一)什么是语义关系 语义关系是指隐藏在句法结构后面由词语的语义范畴建立起来的关系。语义关系跟句法关系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如: ①我不吃了 ②香蕉不吃了 ③鸡不吃了 这三例句法关系都一样,都是主谓关系。但其背后隐藏的语义关系是不同的,例1,我是动作的发出者,称为施事。例2,香蕉是动作的承受者,称为受事。例3,鸡可能是动作的发出者,如鸡吃米;也可能是动作的承受者,如我吃鸡。因此,例3是歧义的。可见,建立起语义关系的类型,就可以合理解释句法结构内部种种复杂的情况。 (二)动词和名词语义关系类型 动词跟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叫格关系,是各种语义关系的重点。名词可跟动词直接组合,也可靠介词引人,因此介词也叫格标记。名词性词语经常担任的语义角色有:

1.施事 指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可用介词被、叫、让、给引进。如:他哭了。/进来一个大汉。/被狼咬死了。 2.系事 页 1 第 指连系动词联接的对象。如: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了。/这个任务很重要。 3.受事 指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可用介词把、将引进。如: 地扫干净。/我们战胜了敌人。/他把树砍了。 4.与事 指动作行为的间接承受者,可用介词给引进。如: 他们教我英语。/他捐给家乡一笔钱。 5.对象 指动作的对象,也可用介词对、向引进。如: 我们学习雷锋。/他对孩子进行教育。/大家向老师敬酒6.致使 指动作行为使动的对象,可用介词使引进。如: 我热了一碗饭。/我们要振作精神。 7.结果 指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如: 我写了一篇文章。/妈妈蒸了许多馒头。

8.工具 指动作行为的凭借物,可用介词用、拿引进。如: 他在刻铜板。/胳膊上裹着纱布。 9.材料 指动作行为使用的材料,可用介词用引进。如: 页 2 第 脸上搽了一层粉。/他在给庄稼施肥。 10.方式 指动作行为进行的方法、形式。如: 钱存定期。/我们寄挂号。 11.处所 指动作发生的处所或起点、终点,可用介词在、从、到引进。如: 书放抽屉里。/回娘家。 12.时间 指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用介词在、从、到引进。如:他回家乡过春节。/我的课请排星期五。 13.目的 指动作行为发生的目的,可用介词为、为了引进。如: 出版社在催书稿。/他在跑材料。 14.原因 指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用介词因为引进。如:

分解语义学与认知语义学的对比分析

作者简介:蒋勇(1966— ),讲师,语言学博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文学收稿日期:2000103126(修改稿) 2000年第7期 总第135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0,№7Serial №135 分解语义学与认知语义学的对比分析 蒋 勇 (复旦大学外文系,上海 200433) 提 要:本文对比分析了两种主要的语义学流派。分解语义学认为语义就在言语容器之中,语义与认知者的百科知识 和理解过程无关。认知语义学吸收分解语义学认为概念可以解析的观点,提出语义与认知者的概念结构和解读策略有关。依据这种认知论,本文提出言语信号在与认知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借代的功能。 关键词:分解语义学;认知语义学;框架理论;言语的借代功能 Abstract :This paper offers contrastive analyses of two main schools of semantics.Decompositional Semantics proposes that meaning is objectively right there in the linguistic container and that meaning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cognizants πencyclopedic knowledge and their understanding.Cognitive Semantics incorporates the idea of Decompositional Semantics that concepts can be dismantled ,and argues that meaning is relative to cognizants πconceptual structures and processing strategies.Based on this cogni 2tive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finally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language plays a metonymic function in its interaction with cognizants πconceptual systems. K ey words :decompositional semantics ,cognitive semantics ,frame theory ,metonymic function of language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0)07-0002-04 1.Katz 的语义分解理论简介 较早在生成语法框架内进行语义分析的的方法是成分分析法(Componential Analysis )。(Katz &Fodor ,1963;Katz &Postal ,1964;Katz ,1972)我们将以Katz 的分解语义学(Decompositional Semantics )为主要评述对象。该理论的两个最主要的观点是: 语义规则的生成性:语义规则如句法规则的原理一样,是循环规则。如同用有限的句法规则解释无限多样的句子结构的思路一样,分解理论也是用有限的语义规则通过循环反复使用,可以生成无限多样的语义结构。 语义的构建性:句子的语义是通过语法和语义规则从词、词组到句子层层累建起来的。 Katz 的分解理论从这两个观点出发,建构复合句子的语法成分和语义词典的规则。Katz 的理论有三大目标: (1)确定词项的语义; (2)给出由词语的意义到词组的意义,再由词组的意义到句子的意义的建构规则; (3)用一种分析所有语言都适用的元语言(metalan 2 guage )来进行语义分析。上述的第一个目标通过给词项建 立语义词典得到实现。第二个目标通过投射规则和选择限制将词语的语义组合成句子的语义而得到实现。第三个目标试图使用一种分析各种语言时通用的语义成分(semantic components )或语义原初元素(semantic primitives )得以部分实现。这三大目标的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1.1 Katz 的语义词典让我们用“bachelor ”来观察Katz 的语义词典。(Katz &Fodor ,1963;Katz &Postal ,1964)“Bachelor ”的词典信息包括如下: bachelor {N} a.(human )(male )[one who has never been married ](单身汉) b.(human )(male )[young knight serving under the stan 2dard of another knight ](青年侍从骑士) c.(human )[one who has the first or lowest academic de 2gree](学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