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球变化导论复习整理

全球变化导论复习整理

全球变化导论复习整理
全球变化导论复习整理

全球变化导论复习资料

考试题目类型:(1)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2)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0分);(3)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4)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5)论述题(1题,16分)。

重点掌握的内容

一、知识部分:

1.地球系统

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冻圈和生物圈(包括人类圈)所组成的作为整体的行星地球.它是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包括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基本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与地球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的复杂的非线性多重耦合系统。

(*是全球变化科学的研究对象)

2.全球变化科学

研究作为整体的地球系统的运行机制、变化规律和控制变化的机理(自然的和人为的),并预测未来变化的科学。

3.地球系统科学

研究地球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发生在地球系统内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门新兴科学。

4.地球系统的三大循环:水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固体地球物质循环。

5.地球系统三个子系统

(1)物理气候系统——大气圈、水圈为主(决定地球表层水分、能量交换和分布,形成全球气候);

(2)固体地球系统——岩石圈为主(决定地层生消及运动,形成地球海陆分布与地貌形态);(3)全球生态系统——生物、生命支持系统。

6.地球系统的三类过程: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这些过程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7.物理气候系统包括:大气、海洋、冰雪、陆地表面和生物圈。(太阳能是物理气候系

统的驱动力。)

8.影响气候系统加热率的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强度及地球轨道要素;地球行星反射率;太阳能在地球系统中滞留的时间。

9.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汽、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水汽、CO2、N2O、CH4、O3、氟氯烃等)

10.大气环流包括:大气平均经圈环流、沃克环流、季风环流。

11.海洋环流包括:表层环流、深海环流(热盐环流)。

12.岩石圈循环过程包括:

板块运动过程:离散、汇聚、平移;陆上风化与侵蚀堆积过程;海洋沉积过程。

13.冰雪圈主要由哪些组分组成:大陆冰原、高山冰川、海冰和地面雪盖。

14.全球变化的驱动力类型:地球外因素;地球内力因素;人类活动;地球系统内部的反

馈作用。

15.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有:101~102a尺度;沃尔夫周期(11a);海尔周期(22a);世纪周期

(80a);双世纪周期(180a)。

16.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周期有:

偏心率:影响日照量,周期:100ka、400ka;

岁差:影响地球近日点时间,周期:21ka (23ka和19ka);

黄赤交角:影响冬夏季气候差异,周期:40ka。

17.温室效应:

水汽、CO2,N2O,CH4,氯氟烃,O3等温室气体对到达地球表面的短波太阳辐射近乎无阻挡,但部分地吸收地球表面向外发射的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的再发射向地面传递能量,使地面温度上升。这一过程类似玻璃温室产生的作用,被称为温室效应。

18.全球变化影响的三个途径

(1)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影响(疾病流行、环境污染等);

(2)影响某些社会事件的发生(社会动乱、革命、战争等的导火线),五角大楼绝密报告:“今后20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的威胁要胜过恐怖主义”;

(3)通过资源和灾害的变化改变自然系统的承载力,进而影响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经济生活和社会政治等。

19.全球变化影响的四个层次:

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按其所达到的程度从低到高可以分为土地承载力、生产系统、经济与生活、社会政治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全球变化从改变资源的供需关系、改变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以及改变自然系统本身的脆弱性等途径改变土地承载力;

第二层次:和资源和灾害的变化相联系的生产系统的变化,包括直接受资源和灾害影响的生产水平或生产结构变化,以及为满足全球变化所引起的人类需求的改变而进行的生产系统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三层次:社会对生产和消费平衡关系变化的效应;

第四层次:对人类本身及社会政治文化平衡的影响,其不利的方面表现为重大生命损失、社会矛盾的计划、社会秩序的破坏、地区冲突的加剧甚至文明的兴衰等。

20.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包括:

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敏感带(气候边界地带或植被过渡带);海岸带:海面升降、高生物量生产力、经济发达、人口集中,低地、岛屿国家。

21.全球变化的影响、适应与缓解

影响:全球变化导致的所有直接和间接的变化。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

适应:为了避免损失或利用全球变化,人类采取的所有措施。但这种措施不改变全球变化本身。

缓解:人类采取的所有旨在阻止、延缓和改变全球变化趋势的措施总和。

22.新生代衰落:新生代期间,环境呈变冷、变干的趋势性变化。

23.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

在11kaBP前后,温度在数百年内突然下降6℃,使气候回到了冰期环境。

24.Heinrich事件

在北大西洋末次冰期期间的沉积中普遍存在6次大的冰漂碎屑沉积事件,反映了6次较大的冰山崩塌融化导致海水变冷过程。

25.D-O事件(Dansgaard-Oeschegar Oscilations)

在最后冰期期间存在数次短期变暖事件,温度在很短时间内增加6-7℃,每次变暖持续时间500-2000a,共23次。

26.中世纪暖期(The Medieval Warm Period)

在1000AD前后,欧洲的部分地区、北美和北大西洋等地区经历了一个较现代相对温暖的时期,即所谓的中世纪暖期。

27.小冰期(The Little Ice Ages)

小冰期是指发生在过去几个世纪里的冰川重新前进、通常也是温度降低的时期。

28.辐射强迫(Radiative forcing):由于温室气体的浓度变化或者气候系统的其他变化,在

对流层的顶部产生的平均净辐射能量变化。

29.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全球增温潜势是某一给定物质在一定时间积分范围内与二氧化碳相比而得到的相对辐射影响值。

30.气溶胶(aerosols)

大气气溶胶:①除水滴外的一切液态和气态微粒构成的悬浮体系。②悬浮在大气中的细小固体或液态粒子。③通常说到的气溶胶就是指大气中的颗粒成分。

31.臭氧洞:臭氧的柱浓度小于200DU,即臭氧浓度较臭氧洞发生前减少超过30%的区域。

32.气候极端事件的概念

WMO规定,如果某个气候要素的时、日、月、年值达到25年以上一遇,或者与其相应的30年平均值的差超过了2倍均方差时,此气候要素值就属于异常气候值。出现异常气候值的事件称气候极端事件。

33.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变化、土地覆盖变化

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的特点,按一定的经济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和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活动。它是一个把土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

土地覆盖是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包括地表植被、土壤、冰川、湖泊、沼泽湿地及各种建筑物如道路等,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其形态和状态可在多种时空尺度上变化。(土地利用侧重于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土地覆盖侧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

土地利用变化包括一种利用方式向另一种利用方式的转变以及利用范围、强度的改变。

土地覆盖变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转化(Conversion),另一是改变(Modification),前者是土地从一种土地覆盖类型向另一种类型的转化,后者是一种土地覆盖类型内部条件(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当然,转化和改变之间的界限并不总是很明确的,长期的、经常性的改变最终会导致完全的转变。

34.确定时间位置信息的方法:

14C年代测定(测定近10万年来的时间);古地磁侧年(0.05-1MaBP);地质年代表。

35.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的三个阶段:

在千年尺度上,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可分为早期的增暖、中期的全新世暖期和晚期的变冷三个阶段。以8.5~8.0ka BP和4.0~3.5ka BP作为三个阶段的分界线。

早期阶段:以迅速升温为特征,新仙女木事件后,在不到1000年时间内,温度已达到现代水平;

中期阶段:较现代更为温暖,暖期盛期出现在6 kaBP前后,中高纬度比现代高2~3℃;

晚期阶段:呈变冷趋势,温度下降到与现代相当或更冷水平,其中,在1kaBP内,出现了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

36.京都三机制的概念(京都三机制包括)

京都三机制包括:“联合履行”(JI)、“清洁发展机制”(CDM)和“排放贸易”(ET)。JI: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级的合作,其所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抵消额,可以转让给另一发达国家缔约方,但是同时必须在转让方的允许排放限额上扣减相应的额度。

CDM: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通过项目所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可以由发达国家缔约方用于完成在京都议定书第三条下的承诺。ET:发达国家之间开展的缔约方对缔约方的温室气体排放贸易合作。

37.写出中文名称:IGBP、IHDP、WCRP、DIVERSITAS、IPCC、LUCC、UNFCCC

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HDP(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WCRP(世

界气候研究计划)、DIVERSITAS(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LUCC(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UNFCC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38.全球变化研究的四大国际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WCRP)、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和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

二、理解部分

39.全球变化的定义及内涵(全球变化的定义及内涵)(全球变化)

(1)定义:

美国全球变化研究框架计划中的定义:全球环境(包括气候、土地生命力、海洋和其他水资源、大气化学及生态系统等)中的、能改变地球承载生命的能力的变化。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的定义(狭义):是指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而造成的全球性的环境变化,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大气组成变化(如CO2浓度及其他温室气体的变化),以及由于人口、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压力而引起的土地利用的变化三个方面。(2)内涵:

①全球观: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把地球当作一个整体——地球系统(Earth system),研究地球系统整体变化的过程和机制,而不是孤立地研究地球不同组分的变化。

②全球变化关注的尺度(Scale):

空间尺度——全球尺度

研究具有全球性影响的过程和事件,空间规模相当于地球半径以上。包括某些发生在区域尺度但具有全球性影响的过程和事件。如局地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的温室效应。时间尺度——所有时间过程

时间范畴——过去、现在、未来;时间尺度——100a~109a。其中101a~102a中等时间尺度变化是研究重点。

③重视人类的作用:把人类视为引起全球变化的重要营力之一。重视人类和地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提高人们对未来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使人类活动符合——起码是不违背地球系统的变化规律,并驱避灾害,利用其有利的方面。

40.全球变化研究的科学目标

描述和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运转的机制,它的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未来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为全球环境问题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1.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全球变化的过程和驱动力;

②全球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

③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与人类的响应;

④全球变化信息的获取、处理与分析技术。

42.大地女神假说的主要论点(Gaia Hypothesis)

英国的拉夫洛克提出大地女神假说,主要论点有:

①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在起着调节作用:只根据物理学和化学规律是很难解释的,必须同时考虑生物学规律;

②地球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地球大气的组成、气温、海水温度、海水pH值等都是由生物圈积极通过自己的影响使地球的气候环境长期保持在适合自己的“稳态”上;

③地球生态系统是一种进化系统;

④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大地女神);

⑤具有新陈代谢功能——地球生理学(geophysiology) 。

43.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意义

①基础科学意义: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基础科学,它的发展将大大加深人类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的形成变化规律的认识,促进地理科学发展。

②应用意义:具有明确应用前景的新兴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将直接服务于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

44.为什么要提出人类纪?其地球环境演化特征是什么?

人类文明的发展己经改变了传统的根据地层和古生物划分地质年代的格局。自全新世这个地质时期以来,特别是18世纪后期以来,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愈来愈大。为了强调人类的核心作用,应当把现在这个地质时期称为“人类纪”(Anthropocene Era)。

人类纪的概念从新的思路确定了现代人类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 ①人类己经成为地球系统的核心;②人类己经成为全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③地球未来的命运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赶上甚至超过了自然变化

地球环境演化特征:

①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赶上甚至超过了自然变化;②地球环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变化;③地球环境进入一个未知的演化方向和轨道。

45.水文循环与气候系统中的反馈过程有哪些:

(1)水汽反馈:温室效应;

(2)云辐射反馈:太阳短波辐射反射,地表长波辐射反射,低云时以阳伞效应为主;高云时以被毯效应为主;

(3)冰雪圈反馈:太阳辐射反射,减缓温度变化;

(4)海洋反馈:影响地球大气系统的热力平衡;影响水汽循环;调节大气运动;降低气候(4)系统的敏感性:高热容量,水汽源,CO2汇,使温室效应强度得以有效控制。

46.过去全球变化重建的意义

(1)重建全球变化历史,了解包括演变过程、时空分布形式,变化区域差异等方面的规律(2)通过过去发生过的全球变化现象,探讨和认识全球变化的成因机制

(3)利用重建的结果验证模式的可靠性或为模式模拟提供参数

(4)由历史演变规律推测未来环境或为预测未来环境变化提供历史相似型。

47.环境属性信息的代用资料有哪些

(1)考古及历史文献记载(人类物质文化活动形式的物质和文字记录)

(2)古环境感应体(过去某一时期形成并一直保存至今的各种自然体)

(3)除了大气圈和水圈不具有保存全球变化原始信息的功能外,岩石圈,冰雪圈,生物圈和人类圈均可保存信息。

48.冰芯可提取的环境信息有哪些

冰芯取自极地冰盖、中纬度高山冰川、青藏高原(中低纬度)。极地最长冰芯深达2.5km,山地冰川最长308.7m(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每年积累的雪最终转换成冰,形成一个年层。

冰芯可提取的环境信息:

氧同位素比率:δ18O 反应温度

冰晶生长形态:反应温度

冰川年净积累量:反应降水量

冰中气泡:大气成分

冰中化学成分和微粒含量:大气气溶胶状况、地球沙漠化和大气环流强度的状况

冰中有机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冰中火山灰和强酸信号:火山活动历史

冰中10Be:宇宙射线强度、太阳活动、地磁场强度

49.树木年轮可提取的环境信息

一般树木每年有一个明显的生长季,从而每年都会长出一个轮圈,称之为树轮或年轮。

气候和环境条件变化可造成年轮的宽窄、密度等变化;年轮资料可反应逐年乃至逐季的气候变化;年轮资料的优点是其连续性;古树一般可上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通过树木残骸化石,可将不同时期树木的年轮资料连接起来形成更长的时间序列;树轮代用资料的可信度取决于所取树种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应先联系现代气象和植物学知识,得出规律后,再反演历史。

树木年轮可提取的环境信息:

年轮宽度:反映气候因子变化

木材密度:适用于年轮不易辨认树种

氧同位素:δ18O

碳同位素:δ13C(13C / 12C )、δ14C

化学元素含量:环境中化学元素变化。

50.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代气候变化主要特点

从时间尺度和研究方法来看,地球气候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1)地质时期:从距今22亿~1万年,温度变化振幅可达10℃。

(2)历史时期:1万年以来(时间尺度102~103年),温度变化幅度1~2℃。

(3)近代(短期):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资料时期:

①年代际气候变率,时间尺度101~102年,温度变化幅度0.5~1.0℃;

②年际气候变率,时间尺度100~101年,温度变化幅度1.0~2.0℃;

③气候异常,时间尺度10?1~100年,温度变化幅度3.5~5.0℃。

51.新生代衰落的原因

新生代衰落:新生代期间,环境呈变冷、变干的趋势性变化。

(1)降温与第四纪冰期来临。降温与海陆演化有关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北移,使南大洋增宽,形成西风漂流,阻隔了南大洋向南极的热量输送,使南极降温,出现冰盖,由于冰盖对降温的正反馈作用,从而使全球进一步降温。

(2)旱化趋势。全球环境环境变干,森林转变为疏林、草原、沙漠非洲板块北移使北非大部分地区从湿润的赤道地区移动到干燥的副热带地区;赤道和极地间的贸易风风速加大,加大的风速把日益变干的撒哈拉地区变为沙漠;东北信风到达撒哈拉地区前经过大面积的陆地;青藏高原隆起导致干燥空气在撒哈拉等地区下沉。

(3)自然地带分异的复杂化。随着全球环境的变冷变干,低纬地区与高纬地区的温度梯度增大,各地区水分条件的差异也明显加大,由此导致自然地带分异的复杂化与环境类型的多样化。

52.第四纪冰期-间冰期转换的特征

(1)转换过程的不对称性。从间冰期向冰期的转换过程是缓慢的、阶段性的,持续70-90ka;从冰期向间冰期的转换过程是迅速的,冰川融化只需8ka时间。

(2)环境要素变化的协同性。冰盖进退、海平面升降、黄土与古土壤交替、沙漠形成、降水量变化、植被带摆动等均呈现出协同性的变化,共同指示相应的环境冷暖干湿变化。大气CO2浓度变化;温度变化;深海δ18O变化;海平面变化。

(3)状态转换过程中时滞现象。冰期-间冰期转换是一个驱动与响应的复杂非线性过程,不同圈层由于性质不同而呈现不同步变化:东赤道太平洋与南半球海温变化,领先于北半球海温和大陆冰量变化;气候变化最迅速(常表现为突变),植被变化较为迅速,冰盖后退最慢;我国冬季风变化先于夏季风变化。

(4)快速变化事件:D-O事件、Heinrich事件、新仙女木事件。

53.为什么说米兰柯维奇天文理论不能完美地解释第四纪冰期-间冰期的转换特点

①偏心率变化(0.9MaBP以来)引起的太阳辐射变化分量不足以解释温度的大幅度变化;

②不能解释地球温度变化在时相上落后于太阳辐射变化,以及转换过程的其它时滞现象;

③不能解释转换过程中的不对称性;

④不能解释快速变化事件。

54.冰期-间冰期的转换机制

(1)地球轨道参数变化:深海氧同位素序列和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可检测出地球轨道参数变化的特征周期。

说明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可能是第四纪环境周期变化的驱动力。

在不同阶段,起主导作用的周期有明显差别:

1.6-

2.5MaBP期间,以偏心率周期(0.1Ma、0.4Ma)较明显,其它周期不明显;

0.9-1.6MaBP期间,以黄赤交角周期(41ka)较明显,其它周期不明显;

0.9BP以来,0.1Ma周期成为主要周期。

(2)气候系统的反馈机制:温度变化的放大效应、时滞现象和不对称性均可能与气候系统的反馈机制有关。如转换过程的不对称性:升温可能是正反馈占主导,而降温是负反馈占主导。

(3)大洋传送带变化:北大西洋地区通过大洋传送带获得的热量远比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引起太阳辐射变化量,因而大洋传送带的闭合被认为是冰期—间冰期转换的一个重要机制。(大洋传送带变化可解释新仙女木事件的发生)。

(4)火山活动的作用:第四纪期间是火山活动显著加强的时期,把火山活动作为一个强迫因素与轨道参数一起参与模拟,能较好模拟出第四纪晚期全球温度变化。

55.从撒哈拉沙漠四期岩画的内容说明该区全新世期间的气候变化

撒哈拉沙漠中的四期岩画反映了该地区气候变化与人类响应的关系:

(1)8000年以前的第一期岩画:猎人打猎场景;动物:象、狮、长颈鹿、河马、野牛、鳄鱼、鸵鸟和其它动物,展现了富饶、猎物充足的景象;

(2)4000-2000BC的第二期岩画:打猎场景;动物:野羊、羚羊、瞪羚和其它小型动物,而象群和其它大型动物消失了,与气候变干相对应;

(3)1000BC前后的第三期岩画:羊消失了;牧民们消失了;马和马车成为岩画主题(战斗场景);

(4)公元初年以来的第四期岩画:马消失了;骆驼成为主题;沙漠商队的场景。

56.古农业文明兴衰的原因

(1)古农业文明的兴起:

从时间上看,古文明于5000aBP左右气候变冷时间前后开始,而于4000-3500全新世暖期结束之时衰落。上述古文明的出现与相伴于气候变冷发生的变干相联系,而其衰亡则是更严重的干旱的结果。

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印度文明均产生在降水不足或不稳定的河谷之中,其文明是建立在灌溉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

①气候影响:大约3000BC前后,气候变冷导致撒哈拉、西亚和印度地区带来丰沛降雨的赤道西风带开始南撤,造成沙漠面积扩大、耕地丧失。环境变干后,大河谷地区以外地区以务农为生的人们不得把离开家园向尼罗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等大河流域聚集,那里虽然收到影响,但仍有较大的耕地存在,仍能依靠灌溉来维持文化的延续。

②劳动力:大批涌到大河流域的难民作为廉价的劳动力或奴隶从事各种生产劳动及建筑工程等,从而使得大河流域的建筑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给人造成

文化突然昌盛的印象。事实上,文明的昌盛时期可能正是多数人蒙受沉重灾难之时。

③政治上:统一的文明古国与灌溉的发展大体是同时出现的,灌溉事业的发展与中央集权化组织出现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灌溉事业的发展需要有中央集权化的组织,或在中央集权的体制下有利于发展水利灌溉事业。

(2)古农业文明的衰亡:在持续了近千年的繁荣之后,三个古文明同时在2200BC前后走向衰落的过程,与4000aBP全新世暖期结束开始的时间相当。

至3500aBP,随着气候干旱的加剧,灌溉用水不能满足种植需要,而且大河沿岸由于灌溉不当导致土壤盐碱化,以大河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文明趋于衰败。

57.从北美大平原失踪的农夫和北欧海盗的兴衰说明过去1000年中降水和温度变化对气

候敏感区发展造成的影响。

过去1000多年里,温度波动达1-2℃,降水变化幅度为10-20%,出现了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变化看起来不大,但它们对水热资源和农业生产却有十分重大影响。

(1)在农业气候边缘地带足以造成土地可利用程度的变化,导致区域文明的兴衰;在其它地区亦可引起农业生产水平的不同程度增减,甚至危及社会稳定。

(2)北美大平原农夫失踪的原因——艾奥瓦州西北地区位于两种生态群落的过渡地区,向西更干旱、向东雨量增加,因而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

(3)北欧海盗的兴衰:大约800AD开始的中世纪暖期,给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国家带来繁荣。由于耕地不能满足增长的人口的需求,且一直冰封的海湾的解冻打开了出海口,北欧人(诺曼人)开始出海探险。

58.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成分变化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使一些成分的含量增加,如CO2、SO4、CO、N2O、CH4;

②使另一些大气成分含量减少,如平流层O3;

③改变一些大气成分性质,如大气中水的酸化;

④向大气中增添人工合成的成分,如氟氯烃(如氟里昂)。

59.气溶胶的主要气候作用

(1)气溶胶的直接辐射强迫:对太阳辐射和红外辐射的吸收和散射。总体而言,气溶胶产生显著的负的直接辐射强迫。与温室气体相比较,气溶胶的大气存留时间很短,不能简单地认为对抵销温室效应具有长期意义。

(2)气溶胶的间接辐射强迫:大气气溶胶可作为云的凝结核影响云滴谱,进而影响云的反照率以及云的寿命和降水效率来改变地球气候。

北美和亚洲一些最大的云量增长区位于硫酸盐气溶胶排放源的下风方向。欧洲、亚洲东部、南美和非洲工业区的上空常存在浓厚的霾。

(3)气溶胶辐射强迫定量化的主要困难:①大气存留时间短;②气溶胶生物与辐射强迫相关的重要参数及其大的时空变率——粒径、相对湿度变化导致的粒径变化、负折射指数、粒子溶解性……

60.南极臭氧洞的形成原因(详见第八章课件76-91)

(1)人类活动的影响:CFCs和氮氧化物等臭氧层消耗物质的作用

(2)大气环流:极地涡旋

(3)平流层的云

(4)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对平流层臭氧变化长期趋势的影响

61.过去100年来全球温度变化特征

(1)在过去100多年来,全球评价气温上升了0.3-0.6℃;

(2)增温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不均匀:

①时间上:20实际前40年和最近20年两时段增暖最明显;

②季节上:冬季和春季曾暖最多,夏季变暖不明显,在日变化上,夜间变暖大于日间,日较差减小;

③空间上:中高纬度陆地地区升温幅度变大,南半球升温比北半球明显。20世纪60年代依赖对流层中下层升温而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却变冷。

62.1750年以来温度变化的人为和自然因素

(1)自然原因:观测到的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

自1750年至今,太阳辐射变化导致的辐射强迫约为0.12W/M2,据估计主要发生在20世纪的前50年中。1970年代以来,卫星观测到的太阳辐射没有大的变化。

由于强烈火山喷发产生的平流层气溶胶在过去几年造成了负的辐射强迫效应。大的火山喷发发生在1880-1920年和1960-1991年期间,近期无强烈火山活动。

在过去20年甚至40年间,火山活动导致的平流层气溶胶含量增加,与很小的太阳辐射变化一起,导致自然辐射强迫的净的负效应。

一些自然变化,特别是1960年以前的温度记录,表现出一些与太阳活动的关系,但在近期增暖时期里,这些关系并不好。

目前尚不能准确给出全球平均温度的自然变化过程的确定幅度。但一些数值试验结果指出,在排除太阳活动变化后,模拟得到的温度变率似乎小于20世纪观测结果。

(2)人为原因:全球增温的可能主要原因是由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

63.中国全球变化的三个特性:

①青藏高隆起及现代季风的形成演化与自然带调整;

②在全球冰期-间冰期旋回变化中表现为以冬、夏季风的此消彼长和边缘海的大幅度进、退为特点;

(上述两个方面共同决定了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的主旋律,并在我国形成一系列突出的、甚至是举世无双的变化事件,如青藏高原隆起、季风的形成、温带沙漠的出现、黄土堆积等。)

③人类活动历史悠久,自然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

64.中国生存环境的特点(请根据中国生存环境的特点,论述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可能

影响)

(1)中国生存环境的特点:

(1)典型的季风气候和生态状况

我国东部受东亚季风气候控制,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生态。由于季风气候明显的年际变化特点,这里干旱和洪涝发生频率高。

(2)独特的地理景观

地球“第三冷极”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达到4000米以上,它对中国、东亚乃至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形成和变化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同时是末开发的处女地,为有关全球变化中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研究提供难得的素材。

黄土高原:黄土沉积物记录了近百万年来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已成为研究我国气候和环境变化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之一。同时,亦是水土流失、大气气溶胶、风沙尘暴、泥沙淤积等环境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区域。

海岸带: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国海海域是世界上发育最完好的海岸带。我国的海岸带是研究海陆相互作用的理想区域之一。

(3)生存环境的脆弱性

人多地少:生存环境受到来自人类活动的巨大压力,生存环境十分脆弱;

自然灾害频繁:自然灾害进一步加重了土地的承载量,这也是我国生存环境脆弱性的一个

具体表现。

(2)全球变暖与我国未来环境及影响:

根据不同GCM模式预测结果,CO2倍增后,我国的可能气候变化如下:

(1)平均而言,冬季变暖幅度为3.1-5.7 ℃,夏季为1.8-5.1℃;冬季降水增加0.1-0.4mm/d,夏季降水变化的范围为-0.1-0.6mm/d;

(2)从变化的区域分布看,中国东北及南方沿海地区有变暖变湿的趋势,而华北、华中、西北大部分地区有可能变干;

(3)冬季东北地区变暖最明显,约4-6℃,华南和西南地区增温较小,大约为2-4℃;夏季增温最明显的地区是西北,大约为3-5℃,华中、华南、华东和西南增温较小,约2-3℃;(4)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可能增加,华北地区冬季降水可能减少;中国北部和中部夏季土壤湿度可能降低。

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①各自然带北界北移;

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效积温增加,种植制度界北移,复种指数增加;北方地区降水降低导致干旱程度加剧,对农业不利;

③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加剧;

④沙漠化加强;

⑤北方农牧交错带南界将南移;

⑥各三角洲地区相对海平面上升将达40-90cm,将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受海面上升影响最严重国家之一。

65.我国西北内陆干早区形成的原因

我国西北内陆本因距大西洋和北冰洋等水汽源地距离遥远、东部夏季风影响微弱而少雨,青藏高原隆起至少从三个方面强化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干旱程度,在西北内陆盆地形成世界上最干早的荒漠环境:

①阻挡西南暖湿气流携带的水汽进入内陆;

②高原与新疆干旱区之间所产生的地区性环流使高原以北夏季受下沉气流控制;

③高原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使干冷空气不能顺利南下而集聚于西北内陆。

66.青藏高隆起的环境效应

世界第三极,高、大、新;

大部分海拔超过4500m,拥有世界所有8000m以上和绝大部分7000m以上的高峰,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主要是在上新世末至更新世才强烈隆起,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巨型地貌单元。

(1)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与我国现代地貌轮廓形成

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相互碰撞的结果,促使青藏高原隆起并牵动形成了我国的边缘海,以及地势西高东低阶梯状下降的格局,是决定我国环境演变趋势的主导因素。

(2)现代季风的形成演变及自然带的调整与三大自然区的出现

现代季风与季风区的形成:

在第四纪,青藏高原隆起达2000m临界高度后,由于高原对大气环流的热力和动力作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冬季不易受暖平流的影响,冷空气因而得以聚集形成强冷高压;位于高原以南的印度次大陆受地形屏障,冷空气影响较小,形成强热低压。这样,印度季风与东亚现代季风建立,且其强度和影响范围不断随高原的升高而加大。

西北内陆干早区和黄土高原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西北内陆本因距大西洋和北冰洋等水汽源地距离遥远、东部夏季风影响微弱而少雨,青藏高原隆起至少从三个方面强化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干旱程度,在西北内陆盆地

形成世界上最干早的荒漠环境:

①阻挡西南暖湿气流携带的水汽进入内陆;

②高原与新疆干旱区之间所产生的地区性环流使高原以北夏季受下沉气流控制;

③高原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使干冷空气不能顺利南下而集聚于西北内陆。

西北干旱区形成后,在冬季风的搬运下,黄土物质在东部的半干旱地区沉积形成黄土高原。冰冻圈的形成与发展:

青藏高原主体被抬升到冻结高度之后,以其强大冷储,使高原成为继南极、北极地区之后地球上又一“冰极”,使高原热力作用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是进入冰冻圈(即年平均气温小于0℃的地区)。进入冰冻圈有两个含义:一是在海洋性气候区(高原季风湿润区)出现大面积冰川;二是在大陆性气候区产生大面积多年冻土。

在高原主体尚未抬升到冰冻圈之前,仅在高山发育着冰川或多年冻土,不能作为整个高原进入冰冻圈的标志。

67.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本题答案有疑问)

(1)原始农业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黄河流域是以粟为代表的旱作农业发源地;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的发源地。

(2)传统农业开发与农耕区扩展

①西周:农耕区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农业以休耕为主;

②战国:铁器、牛耕,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耕作强度增大,复种轮作制、人工施肥和灌溉;

③西汉:历史上人口第一次快速增长期,达5900万,北方农耕区基本格局建立,大规模的农业活动已波及整个黄海、渤海沿岸和江、淮流域;

④隋唐:华南的天然植被也遭到大肆破坏;

⑤两宋:与北方大规模向南移民相关的江南地区的开发,以围湖垦田和山地梯田开发为特色;

⑥明清:康乾期间及其后人口增至4亿,为历史上人口第二次快速增长期,以东北的放垦和南方山地的开发为主。农耕区也随之发展到遍及除了高寒、沙漠和草原地带以外的几乎所有宜农地区。

(3)现代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1950年代始工业化进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68.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主要进程及给我国带来的挑战

(1)气候变化谈判主要历程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签定,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

目标:"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一水平应当在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能够可持续的进行的时间范围内实现"。

UNFCCC基本原则: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原则;预防原则;促进可持续发展原则;开放经济体系原则。

2、《京都议定书》:1997年12月通过,2005年生效。

规定减排目标(2008-2012):所有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

京都三机制:“联合履行”(JI)、“清洁发展机制”(CDM)和“排放贸易”(ET)

存在的问题:谈判进展缓慢:排放权的分配;谈判结果的执行情况不理想。

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利益集团:欧盟、伞形集团、77国集团+1、岛国集团。

3、《巴厘岛路线图》——后京都时代:2007年12月15日在印尼巴厘岛通过。

“双轨”谈判:(1)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要履行《京都议定书》的规定,承诺2012年以后的大幅度量化减排指标;(2)发展中国家和未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发达

国家(主要指美国)则要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采取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它没确定具体减排目标,也没给发达国家设指标。

建议: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2000年减少一半;到2020年,富裕国家必须减排25%-40%。

4、《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于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哥本哈根。

焦点问题:发达国家量化减排指标如何分配;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减缓行动如何定位;如何资助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温室气体排放;如何管理气候变化资金。

5、《坎昆气候变化峰会》:于2010年12月1日在墨西哥坎昆召开。

6、《德班气候变化峰会》: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

会议焦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存续问题;绿色气候资金问题。

*中国:

①要明确参加了《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进行大幅度绝对量化减排的安排。

②要明确非《议定书》发达国家在《公约》下承担与其他发达国家在《议定书》下可比的减排承诺。

③要细化并落实适应、资金、技术转让、能力建设方面的机制安排,细化体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别的“三可”的具体安排。

④发展中国家在得到资金技术的前提下做出自主减排的承诺。

(2)中国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1、中国CO2排放总量激增,减排压力巨大

(能源结构以煤炭、石油为主;能源技术落后)

2、气候变化谈判的不利因素增加

①来自发达国家的压力增加;

②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分化(发展中大国、小岛国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洲);

③从幕后走向前台;

④维持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69.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本题答案有疑问)

(挑战同68题第(2)部分)

中国政府在气候谈判中的立场:

1、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2、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

3、减缓和适应并重

4、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转让

5、全民参与和广泛国际合作

对策:

(一)技术层面

1、节能减排:总体框架: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管理,废热废气利用,减少浪费;

2、发展清洁能源:太阳能利用技术、风能、核能、生物能

发展清洁能源的瓶颈:新能源成本高,竞争力弱;供能不稳、波动性大;核心技术仍存瓶颈。

3、工业碳捕获与碳封存

技术不成熟——目前还没有一座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碳收集及封存工厂投入使用。

4、林业增汇:森林固碳潜力巨大;森林固碳成本低;森林固碳有效形式多样(减少毁林、缓解森林退化;造林再造林;森林可持续管理;生物产品替代工业产品)

(二)政策层面

1、碳税和碳交易

1)必要性:减缓国内外压力的需要,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完善环境税制的需要。

2)可行性:

政策上的可行性: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各国气候变化所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技术上的可行性:较硫税、废水税等环境税相比,碳税有计量简单、操作容易、便于检测的特点。

2、低碳经济

2003年,英国首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成为世界第一个公布碳预算的国家。

概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目标:能源效率提高、碳汇增加,减缓气候变化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①符合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②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有利于提升我国国际政治地位;

③降低能耗,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应对“碳关税”。

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政府,企业,个人必须面对的一个生存发展问题。它需要政府浇灌、企业配合、民众支持,它是减缓全球变化的关键所在!

全球变化复习资料

第一章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 第一节地球系统 1、地球系统:可划分为地圈和生物圈,其中地圈包括物理气候系统(水圈、大气圈)和固体地球系统(岩石圈),生物圈 又称全球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全部生物和生命系统。人类由于主观能动性,在这系统之上构建了独特的人类生态系 3个统,也是地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气候系统:决定着地球表层水分和能量的交换和分布,形成全球气候 固体地球系统:决定着地壳的生消及其运动,形成地球的海陆分布格局与各种地貌地形。全球生态系统:包括地球 上多种多样的生态群落与生态系统。 2、系统间的关系:物理气候系统、固体地球系统、全球生态系统分别调控着水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固体地球物质循 环3 个循环子系统,并通过彼此的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人类由于主观能动性,在这个系统之上构建了独特的人类生态系统,也是地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地球系统驱动力: ①地球外部由太阳和其他外力所组成的; ②地球内部的“发动机”,主要由放射性和内部深处的原生热所驱动。 第二节全球变化与全球变化研究 1、全球变化:广义指全球环境(包括气候、土地生产力、海洋和其他水资源、大气化学及生态系统等)中的、能改变地球 承载生命的能力的变化。狭义理解的全球变化主要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2、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 ①全球观点与全球尺度(全球观点:把地球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研究地球的不同组分和它的环境;全球尺 度:虽然过程或事件空间尺度有大有小,但其影响却是全球性的) ②所有时间过程(包括所有时间范畴和所有时间尺度:全球变化的研究不仅揭示过去,更是认识现代以及未来的变 化) ③人类的作用(人类是全球变化的营力之一) 3、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全球变化的驱动力和过程; ②全球环境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③全球变化的影响与人类的响应; ④全球变化信息的获取、处理与分析技术。 4、全球变化研究的意义: ①全球变化研究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可持续发展必须以适应全球变化为基础,人 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必须最大限度地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②深化对地地球系统的认识,促进地球科学发展; ③改变人类的观念,促进应用基础科学和有关社会科学的发展(全球变化研究也关注全球变化的环境影响、社会影 响,以及对策和政策评估研究,这些研究会促进有关决策科学的发展,提高人类应付全球变化的能力)。 第三节全球变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1、与以往的研究相比,当前全球变化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①以系统的和动态的地球观为指导(旧 地球科学体系以圈层为核心);

全球变化生态学复习资料

1.学习《全球变化生态学》这门课程的目的是?A、拓宽知识面B、增强环保意识C、全球变化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2.全球气候变化目前最明显的特征是全球气候变暖?√ 3.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C、万分之四 4. 5.生态学主要研究()之间的关系。C、生物和环境 6.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个。D、5 7.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8.“地球系统科学”在什么时间被提出?D、20世纪80年代 9.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A、20世纪60年代 10.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D、德国人 1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D、大气 12.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13.20世纪后几十年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趋势之一是走向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合作?√ 14.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15.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D、氩气 16.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D、9月16日 17.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C、1974年 18.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19.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20.“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哪年决定的?C、1995年 21.全球每年约有()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C、50000-70000 22.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B、三分之二 23.中国人工林固定的二氧化碳占森林总固定量的()。D、80% 24.土地荒漠化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

人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练习题(含解析)

人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练习题(含解析)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登纳的主张及其目的。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条约,建立“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决定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组成欧共体……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联合从哪一领域开始?欧洲联合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盟扩大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什么? 【答案】(1)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目的: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经济;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 (3)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可知阿登纳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其目的是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根据材料二“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等相关经济组织的建立,可知欧洲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的。欧洲实现联合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 (3)由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可知,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点睛】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

《全球变化》试题库要点

《全球变化》试题库(1-6章) 一、名词解释 1、地球系统 2、全球变化 3、大洋传送带 4、深层流 5、碳酸盐补偿深度 6、温室效应 7、生物净初级生产力 8、阳伞效应 9、始新世末期事件10、新仙女木事件11、区域分异12、沃克环流13、热盐环流14、极性倒转与极性期15、气候模式16、均一性假设17、 18O的含义18、新生代衰落19、绕极环流20、奥杜威文化21、更新世滥杀假说22、14C年代测定23、冰期-间冰期转换过程的不对称性24、磁化率25、孢粉26、地质年代表27、成铁时期28、全息假设29、Heinrich事件30、冰期31、间冰期32、生物泵33、14C 34、末次冰期最盛期35、火山活动指数36、南方古猿37、能人38、直立人39、早期智人40、晚期智人41、北京猿人42、猛犸象43、第四纪44、古自然地理环境时期45、辐射演化46、布容正向极性期47、松山负向极性期48、植物硅酸体49、古土壤层50、古环境感应体51、环境代用资料52、全球变化敏感区53、小冰期54、人类生态系统55、地球轨道参数56、全球尺度57、全球观点58、IGBP 59、更新世60、有孔虫 二、填空 1.全球问题的根源在于地球有限的生命支持系统与()之间的矛盾。 2.当前的全球变化研究以()和()地球观为指导,区别于以圈层为核心的旧的地球科学体系。 3.目前正在进行的全球变化研究是一个庞大的计划体系,主要有四个内容上密切联系又彼此相对 独立的国际研究计划构成,它们是:(),(),(),以及()。 4.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有:()、()和()三种形式。 5.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被抬升到()以上重新接受侵蚀堆积过程,从 而完成岩石圈循环过程。 6.全球生态系统可分为()和()两大类型。 7.按照全球变化驱动力的来源,可以将驱动因素分文三种类型:()、()和()。 8.()和海陆分布格局的变化会导致大洋环流形式的变化。 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按其所达到的程度可以分为:()、()、()和()四个层次。 9.()与()是最易受全球变化冲击的地区。 10.过去全球变化研究所依据的主要原理包括:()和()。 11.利用()是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 12.综合考虑各圈层演化与全球环境变化的特点,可将地球45亿年的自然环境演化分为五个发展阶 段:生命出现以前的()、以海洋生命繁盛为标志的()、(),但生物种群和海陆分布形式均与现代明显不同的古自然地理环境时期,和()。 13.从()到()的环境变化是新生代衰落的重大转折时期,许多现代环境特征都是在此时 期形成的。 14.在末次冰期()是冰期最盛期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 15.人类学界一般承认人类进化系统是从()到()再到(),()到()的顺序。 16.全球变化表现为在不同的()和()之间物质交换和贮存比例关系的变化。 17.物理气候系统由大气、海洋、冰雪、陆地表面和生物圈所组成,()是物理气候系统的驱动 力。 18.大气主要通过()将动量送给海洋,影响海洋环流,气候系统正是通过大气和海洋的运动实

全球变化复习思考题1

名词解释 1、全球变化科学 2、米兰柯维奇天文理论 3、新仙女木事件(Y ounger Dryas) 4、D-O颤动 5、臭氧洞 6、生物多样性 7、什么是温室气体的源和汇 8、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9、海面变化 10、温室效应 11、阳伞效应 12、城市热岛效应 13、厄尔尼诺现象 论述题 1、全球变化问题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2、地球自然环境的演变可划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全球自然环境演化是指地球形成以来自然环境所经历的全球变化。在46亿年的发展过程中,地球表层各个圈层经历了各具特征又彼此呼应的历史演化,反映着地球巨大的、不可逆的自然环境变迁。根据各个圈层变化特点,以生物演化为主线,可把10^6~10^7年以上尺度划分为五大自然环境发展阶段:①无机自然地理环境时期(距今3600~3800百万年前,生命出现以前的地球演化阶段);②古海洋自然地理环境时期(距今3800~410百万年前,生命出现早期,海洋生物繁盛的地球演化阶段);③古自然地理环境时期(距今410~250百万年前,生物登陆后,陆地生物发展的地球演化阶段,其生物群落与现代迥然不同);④古自然

地理环境向现代自然地理环境过渡时期(距今250~65百万年前,高级动物和高等植物繁衍的地球演化阶段);⑤现代自然环境形成发展时期(距今65百万年以来的地球演化阶段)。 3、黄土-古土壤记录如何反映过去的全球变化? 第四纪黄土沉积以黄土层和古土壤层交互沉积为特征。黄土和古土壤层的交互出现是风尘堆积作用和成土作用两种对立过程彼此消长的结果,当风尘堆积作用大于成土作用时形成黄土层,反之,形成古土壤层。因此,黄土沉积与寒冷的冰期相对应,古土壤则对应于相对温暖的间冰期。黄土与古土壤层的交替变化是第四纪冰期—间冰期环境周期变化的反映黄土被当作反映东亚冬季风变化的标志。2.4MaB.P.前后黄土沉积取代红土堆积的现象标志着现代冬季风环流系统开始建立,粒度是用来反映黄土粗细程度的指标,粒度的大小差别反映了风力搬运强度的差别。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磁化率的变化被作为夏季风变化的指标,磁化率大小反映了沉积物中铁磁性矿物相对含量的高低。黄土层和古壤层之间磁化率的差别反映了夏季风强度的差别(An, Z. S等,1991)。 在黄土和古土壤序列中还赋存着大量其它的有关全球环境变化的信息。孢粉和植物硅酸体提供了植被类型的信息,黄土中的蜗牛组合也是环境干湿的指示动物。黄土中的碳酸盐是粉尘向黄土转变过程中所形成的次生碳酸盐,也反映了气候的干湿变化。 4、利用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δ18O重建古气候环境的原理是什么?当水分蒸发时,16O、17O和18O逸出的速度不同,16O为轻同位素,当水汽蒸发时被逸出的量较大,而余下较多的重同位素。17O含量极微,可以忽略不计。海水在蒸发过程中,比重轻的同位素首先损

环境科学导论答案

科目:环境科学导论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2、食物链:生态系统内不同生物之间在营养关系中形成的一环套一环似链条式的关系。 3、水资源:指一切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地面水、地下水和土壤水。 4、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所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被称之为水环境容量。 5、固体废物处置(最终处置):将无法回收利用且不打算回收的固体废物长期地保留在环境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解决固体废物最终归宿的手段。 6、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7、土壤的净化作用:是指在自然因素作用下,通过土壤自身的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毒性、活性降低的过程。 8、热污染:是指工业生产和现代生活中排除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9、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 10、电磁辐射:是一种物理现象,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发射到空间的现象”。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将答案写在下 表中) 三、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共计10分) 1、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和环境”这对矛盾之间的关系)。 2、大气的组成包括(恒定组分)、(可变组分)和不定组分。大气中的O2、N2和氩气是属于(恒定组分),CO2和H2O是属于(可变组分)。 3、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4、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其中次生环境问题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其中地震、海啸、干旱、洪涝、虫灾是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四、简答题(共7题,每题5分,共计35分) 1、环境的功能有哪些? 1)为人类生存提供所需要的资源 2)调节功能 3)服务功能 4)文化功能 2、环境科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有哪些? 1)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发展演化规律; 2)研究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地球科学导论》学习指导(第三章)

第三章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圈层结构 §1 地球的密度和弹性 1.地球的质量和密度 从牛顿第二定律F=mg和引力定律G=fmM/r2,可以得到地球质量应该是M=mgr2/f。式中m 是地表上一个受地心引力作用的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故计算地球的质量只需要知道地球的半径r和引力常数f。 计算得到的地球质量除以地球体积,算得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16g/cm3。实际测量却远小于地球的平均密度。因此推断地球内部大部分物质的密度,都必须大于地球的平均密度。 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仅达到约12km深度,只有地球平均半径6371km的约1/530。因此,对地球内部物质的研究主要依靠各种间接的手段和依据。如通过对大量陨石的成分和结构的鉴定和对比,通过对重力、地磁、地电、地热及地震波的研究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等。其中由地震波提供的信息最为重要。 通过地面接收站横波和纵波间隔判断距离

地震的距离————时间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到,随着地球深度的增加,地球的密度也随之逐步增大。但密度的增大随深度的不同并非是均匀变化的,由此确定了内、外地核的分界位置。此外,根据横波不能通过外核的现象,还可以推出地球外核是液态(铁)的结论。 由于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所以在液态核心出现一个横波屏蔽区 1.2固体潮与地球的弹性 海洋潮汐已是众所周知。同样在日月引力的作用下,类似现象也会出现在固体地球表层,这就是固体潮。用精密仪器可以观测到地球的固体表层也有和海洋潮汐相似的周期性升降现象,陆地表面的升降幅度因此可达7—15cm。当存在固体潮时,某一观测点的铅垂线方向和地面的倾斜还会相应发生变化,但其变幅不大,仅有千分之几秒角度。固体潮的存在说明固体地球具有一定的弹性,固体潮就是弹性地球在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弹性变形。此外,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复习试题(附答案)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复习试题(附答案)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巨浪汹涌澎湃,势不可挡。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亚洲人民前仆后继,赢得国家独立;非洲人民英勇抗争,使“黑暗大陆”初现曙光;拉丁美洲人民不屈不挠捍卫国家和民族主权的过程吧! (表格归纳)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下面是张军同学整理的表格,请你填写空白部分的内容。 (图说历史) 材料一自从15世纪早期殖民主义窜入非洲以来,非洲就一直遭受着殖民奴役,成为任人宰割的“黑暗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人民奋起抗争,掀起了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浪潮。 (2)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入相应的国名。年被称为“非洲年”。 (文汇说史) 材料二万隆会议通过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涵盖了与会国在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等多个方面所达成的共识。公报中“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提出了载入史册的十项原则,是亚非国家对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贡献,是世界历史进程中划时代的里程碑。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万隆会议召开的重要原因。中国代表团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4)万隆会议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亚非国家和地区如何继承和发扬“万隆精神”。

【答案】(1)①1990年②纳赛尔③卡斯特罗 (2)上边两框,从左到右依次为:阿尔及利亚、埃及。下边两框,从左到右依次为:纳米比亚、南非。1960。 (3)原因:二战后,亚非新独立国家面临巩固独立、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中国贡献: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4)意义: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秉承亚非国家和地区应该加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为保卫世界和平而努力。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埃及纳赛尔领导埃及获得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摆托了殖民主义的枷锁。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故①1990年②纳赛尔③卡斯特罗。 (2)依据材料一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的图片上边两框,从左到右依次为:阿尔及利亚、埃及。下边两框,从左到右依次为:纳米比亚、南非。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3)根据材料二的“万隆会议通过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涵盖了与会国在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等多个方面所达成的共识。”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万隆会议召开的原因是二战后,亚非新独立国家面临巩固独立、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中国的贡献是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4)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的召开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第二小问是开放性设问,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如:秉承亚非国家和地区应该加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为保卫世界和平而努力。 2.读图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美国经济分别表现出了什么特点? 【答案】阶段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特点:美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西部南部地区繁荣

2015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考试答案

2015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考试答案旧金山1906年发生了几级地震?1.0 分 A、 7.3级 B、 8.3级 C、 8.5级 D、 9级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2什么导致了雪球迅速融化?1.0 分 A、 板块运动 B、 地震 C、 太阳黑子 D、 温室气候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地震预报三要素不包括哪个要素?1.0 分 A、 时间 B、 地点 C、 震级 D、 震源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地质时代兽类大概多长时间就会灭亡一个种群?1.0 分 A、 1100年 B、 1000年 C、 900年 D、 800年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液化一吨煤,需要从地下抽取多少吨水?1.0 分 A、

B、 6吨 C、 6.5吨 D、 7吨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地震预报的三要素不包括1.0 分 A、 时间 B、 地点 C、 震级 D、 成因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月球上的水来源于1.0 分 A、 木星 B、 水星 C、 金星 D、 彗星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大气污染的三个阶段不包括哪个阶段?1.0 分A、 粉尘污染时代 B、 胺化合物污染时代 C、 二氧化硫、硫酸盐污染时代 D、 大气符合污染时代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9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是谁的诗句?1.0 分A、 陈毅 B、 苏东坡 C、

D、 毛泽东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0证明印度大幅度北漂的是1.0 分 A、 海岸线形态 B、 生物分区 C、 古地磁 D、 古气候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1青藏高原的总体地势是1.0 分 A、 东北高,西南低 B、 西北高,东南低 C、 西南高,东北低 D、 东南高西北低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2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是1.0 分 A、 构造隆起 B、 热隆起 C、 构造隆起和热隆起 D、 以上都有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3月壤中的什么资源是人类最感兴趣的?1.0 分A、 氧化铝 B、 铁矿 C、 钛矿 D、 氦3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全球变化与环境导论结业论文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11—2012学年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全球变化与环境导论》课程论文 任课老师周培疆年级:11级学号: XXXXXXXXXX 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姓名:XXX 系主任签名 课程论文总题目:全球环境变化与社会发展 ——浅谈当下全球环境危机与应对摘要: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愈来愈多,愈来愈尖锐的环境问题正日渐凸显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众所周知现在有十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分别是:大气污染、全球变暖、臭氧层减少、土地退化沙化、水资源短缺、海洋环境恶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化减少、固体废物污染以及人口增长。这些环境问题都是我们在这颗蓝色星球上不计后果地疯狂发展所带来的副产品,而现在这些环境问题都成为了阻碍我们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所以,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如何应对与处理环境危机成了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了解的课题。 关键字:环境;全球环境变化;环境危机;应对 一、从一些数据开始 2008年春节,中国南部遭受大范围冰雪灾害,预计受灾损失达到1500亿元。 2008年5月,发生汶川大地震。 2008年6月,南方暴雨连天,洪涝成灾。 2009年2月,河南大旱,号称50年一遇。 2009年8月,台湾风灾。 2010年3月,西南旱灾,3月36日,曾经雄伟的贵州黄果树瀑布断流。 2010年夏季,南方再次水灾成患。 2010年8月,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 2011年5月,长江中下游旱灾,洪湖发生70年一遇的大旱。丹江口水库库岸因干旱而出现龟裂,创下历史最低水位。 2011年6月,江西发生水灾。 2012年2月,云南昆明大旱,水库干涸见底,经济损失100亿左右。 …… 为什么在这么短短几年之间,会发生如此之多的环境灾害?为什么原来那些千年一遇,百年一遇的天灾现在正渐渐变成五十年一遇,甚至十年、几年一遇?人类与环境问题的矛盾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复习卷(附答案)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复习卷(附答案)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从图一到图二,说说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图一和图二,分析美国经济地位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 (2)据图三,说说各国(地区)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例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1)变化:从接近一半的比例下降到三分之一,经济地位明显下降。原因:20世纪50—70年代,欧洲经济复苏,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或西欧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2)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图片1、图片2可知,美国发生的变化是,从接近一半的比例下降到三分之一,经济地位明显下降。这是因为,20世纪50—70年代,欧洲经济复苏,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西欧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 (2)根据所学和材料图片3可知,这种变化会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后,战胜国一一主要是英、法、美一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1)“和平制度”是指什么? (2)为确立这一“和平制度”,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两次重大的国际会议?这两次会议有什么联系? (3)在这两次国际会议上哪些重要条约得到签署? (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请分别举例说明。 【答案】(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3)《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4)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解析】

地理科学导论复习资料

地理科学导论复习资料

————————————————————————————————作者:————————————————————————————————日期: ?

地理科学导论 第一章地理学概述 第一节地理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地理学 物理学,是研究物体的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理";地理学,是研究"地"的"理";"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表层空间。更具体的说,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球表层中发生的空间尺度的现象、过程、机理和规律等的的学科。 人地关系就成为研究地理学的核心。 ●二、地球表层系统与地理环境 (一)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 地球表层的圈层组成主要有五部分的内容: 1.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岩石部分,包括地壳的全部和地幔的一部分。岩石圈的表层还可分为土壤圈和沉积岩石 圈。 2.水圈水圈即指地球表层中的各种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以及岩石、土壤孔隙中的地下水,最大 厚度约20公里左右。地球上的总水量为138,600km3,海洋水占96.5%,面积占71%,陆地淡水占3.5%(其中冰川占1.74%,地下水占1.7%),地表淡水仅占0.6%。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输送-降水-径流的形式进行周而复始地循环,有其大循环与小循环。 3.大气圈大气圈即指地球的气体部分。从上到下主要分为:电离层——中间过渡层——平流层——对流层。对 流层的厚度约为8—18km,平流层厚度为从对流层顶到50km,中间层为从平流层顶到85km,逸散层为从85km往外的空间范围。电离层又可分为三层,最外的层次称为逸散层,次外层称为暖层. 大气中氮、氧成分占99%(N2占78%,O2占21%),此外还有少量的Ar、CO2、O3、H2O以及微粒物质。对流层中集中了大气成分的3/4,其中99. 9%的大气集中于大气层50km高度以下。 4.生物圈生物圈即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其中绝大多数生物都集中生活在岩 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相互接触交融的地带,大致在地面、水面上下100—200米范围以内。地球上有动物100多万种,植物有34万种,微生物4万种,植物占生物有机质量的90%。 5.人类圈人类圈又称为智慧圈、技术圈、文化圈等,指人类及人类所创造的人工物质环境。"智慧圈"的概念是前苏联 学者维尔纳茨基在1945年提出的。他认为:"智慧圈是地球新的地质现象,在这里首次成为巨大的地质力量。他能够而且应该以自己的劳动和思想改造自己的生存领域,与过去比较是根本的改造" 。人类虽然也是生物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是由生物进化而来的,它具有新的,自己所独有的特性,因而,使它作为一个单独的圈层与生物圈分开,但是却渗透于自然演化形成的生物圈,二者相互共存。它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对象。 (二)各圈层构成的地球表层系统 地球表层是一个整体。各圈层间不是绝对的、彼此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但除了固体岩石圈和大气圈以外,其他圈层也不都是处处连续的。因此对各个圈层的划分应从宏观上、整体上相对的去理解。 1.地球各个圈层构成了地球表层系统。 2.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与物质转换与循环(1)物理循环:大气、海洋的环流及其相关联的热量输送、水分循环;地壳升降、平移运动及其带来的物质、能量循环等过程。(2)化学循环:岩石、矿物溶解成分以及其在土壤中的循环;大洋中的碳酸盐等的沉积过程;大气中氧气的生成与消耗过程。(3)生物循环: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生物之间的食物链等与生命活动相联系的过程。(4)所有这些的循环过程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共同作用影响到地球表层系统的物质、能量平衡、转化与循环。 (三)地球表层的空间结构与基本特征 1.地球表层的空间结构指各要素组成部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形成的稳定的分布与配置关系。 分层结构:各自然地理要素按照环境条件而发生的垂直方向上的分异,各自集中于地球表层的一定空间部位形成的空间结构。上下圈层结构、表面的垂直地带性。地域结构:地球表层的地域分异,及其形成的地域子系统的次一级地域单元之间通过地域联系而形成的空间结构。包括了自然地域系统、人类社会的政区系统。自然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特征;海陆梯度地带性特征;自然地理区划

全球变化生态学期末考试包括答案.docx

-WORD格式 -- 试题 - 范文范例 -- 指导案例 《全球变化生态学》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 ,共 50.0 分) 1()是生态系统的初级能量,这种能量的积累过程称为第一性生产或初级生( 1.0产。分)1.0 分 A、 元素循环积累的能量 B、 太阳辐射积累的能量 C、 光合作用积累的能量 D、 蒸腾作用积累的能量 我的答案: C 2 当光合能力超过库对光合产物的利用能力时,碳水化合物会积累在()中。( 1.0 分)1.0 分 A、 枝干 B、 根部 C、 叶片 D、 土壤 我的答案:C 3 从理论上来讲,海水蒸发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进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 辐射,可能抵消一部分温室效应。( 1.0分) 1.0分 A、 湿度 B、 惰性气体 C、 云量

D、 太阳辐射的反射 我的答案:C 4 海洋和港湾生境里的生物入侵的形式不包括。(1.0分)() 1.0 分 A、 压舱水 B、 水产、渔业和饵料物种及其相伴随的物种的引进 C、 运河的淤积 D、 由观赏性种类养殖业或放养增殖所致的物种释放 --专业文档 -- 可编辑 -- 指导学习 -

-WORD格式 -- 试题 - 范文范例 -- 指导案例 我的答案:C 5 根据 Penman 分类系统,理论上最有确定可能蒸散的方法应涉及到的主要因素不包括()。(1.0 分) 1.0 分 A、 辐射平衡 B、 空气温度 C、 湿度 D、 土壤 我的答案:D 6 区别气候变化与天气变化的主要标准是()。 (1.0 分) 1.0 分 A、 时间长度 B、 变化强度 C、 影响范围 D、 造成后果 我的答案:A 7 农业释放的主要温室气体是()。(1.0分)1.0分 A、 二氧化硫和臭氧 B、 二氧化硫和氧化亚氮 C、 甲烷和臭氧 D、 甲烷和氧化亚氮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附答案)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综合复习试题(附答案)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共体拟议创建过程中,曾积极邀请英国参加,但英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组织了一个“小自由贸易区”(也称七国自由贸易区)……在两大经济集团的抗衡发展中,七国集团显然不敌欧共体。到60年代,英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面对严峻的现实,英国政府于1961年8月要求加入欧共体。但法国总统戴高乐运用否决权拒绝了英国的申请。1969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考虑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遂重新考虑英国的申请。对此,英国表示调整外交政策,放弃英美特殊关系。1973年1月,欧共体接纳了英国。 材料二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是去是留,再次在英国人中引起热议。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材料三如果说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一个“QQ群”,美国是群主。随着美国特朋普总统上台、英国脱欧,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目前这个“QQ群”有散群的危险。 ——以上材料均据新华网、央广新闻等网站资料整理请回答 (1)据材料一,英国对加入欧共体持何种态度?概括英国最终被欧共体接纳的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其影响。 (3)据材料三,该“QQ群”是否有“散群”的危险?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理由。 【答案】(1)从拒绝加入到积极加入。英国对欧共体的经济依赖加大,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2)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3)有;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各自国家利益的考虑。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题干“20世纪六十年代之前英国拒绝加入欧共体,而自1961年开始英国开始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从拒绝加入到积极加入。依据题干“到60年代,英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面对严峻的现实,1969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考虑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遂重新考虑英国的申请。对此,英国表示调整外交政策,放弃英美特殊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英国对欧共体的经济依赖加大,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2)依据题干“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依据题干“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专项试题(含答案)1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专项试题(含答案)1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巨浪汹涌澎湃,势不可挡。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亚洲人民前仆后继,赢得国家独立;非洲人民英勇抗争,使“黑暗大陆”初现曙光;拉丁美洲人民不屈不挠捍卫国家和民族主权的过程吧! (表格归纳)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下面是张军同学整理的表格,请你填写空白部分的内容。 (图说历史) 材料一自从15世纪早期殖民主义窜入非洲以来,非洲就一直遭受着殖民奴役,成为任人宰割的“黑暗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人民奋起抗争,掀起了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浪潮。 (2)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入相应的国名。年被称为“非洲年”。 (文汇说史) 材料二万隆会议通过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涵盖了与会国在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等多个方面所达成的共识。公报中“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提出了载入史册的十项原则,是亚非国家对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贡献,是世界历史进程中划时代的里程碑。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万隆会议召开的重要原因。中国代表团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4)万隆会议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亚非国家和地区如何继承和发扬“万隆精神”。

【答案】(1)①1990年②纳赛尔③卡斯特罗 (2)上边两框,从左到右依次为:阿尔及利亚、埃及。下边两框,从左到右依次为:纳米比亚、南非。1960。 (3)原因:二战后,亚非新独立国家面临巩固独立、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中国贡献: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4)意义: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秉承亚非国家和地区应该加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为保卫世界和平而努力。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埃及纳赛尔领导埃及获得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摆托了殖民主义的枷锁。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故①1990年②纳赛尔③卡斯特罗。 (2)依据材料一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的图片上边两框,从左到右依次为:阿尔及利亚、埃及。下边两框,从左到右依次为:纳米比亚、南非。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3)根据材料二的“万隆会议通过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涵盖了与会国在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等多个方面所达成的共识。”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万隆会议召开的原因是二战后,亚非新独立国家面临巩固独立、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中国的贡献是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4)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的召开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第二小问是开放性设问,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如:秉承亚非国家和地区应该加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为保卫世界和平而努力。 2.国家间关系错综复杂,影响着世界和平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7年2月,英国请求美国接管在东地中海抵抗共产主义的义务,接管大英帝国的霸权,称雄世界的红地毯铺到美国人的脚下。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推出杜鲁门主义,宣告美苏战时联盟正式破裂,反苏反共的“冷战”被公开确定为美国的国策。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福建师范大学 全球变化导论复习

全球变化导论复习材料 一、名词解释 1、地球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冻圈和生物圈(包括人类圈)所组成的作为整体的行星地球。它是 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包括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基本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与地球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的复杂的非线性多重耦合系统。它是全球变化科学的研究对象。 2、全球变化:全球变化是指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而造成的全球性的环境变化,主要包括气候变化、 大气组成变化(如CO2浓度及其他温室气体的变化),以及由于人口、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压力而引起的土地利用的变化三个方面。 3、温室效应:水汽、CO2、CH 4、O3、氟氯烃等温室气体对到达地球表面的短波太阳辐射近乎无阻挡, 但部分地吸收地球表面向外发射的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的再发射向地面传递能量,使地面温度上升,这一过程类似玻璃温室产生的作用,被称为温室效应。 4、地球轨道参数:地球轨道参数包括偏心率、黄赤交角和岁差,这些地球的轨道参数都是随时间变化 的,它们的变化均会导致地球接收太阳辐射的季节和地区分布的变化。 5、将今论古:根据现代环境过程所遵从的基本原理、基本关系等重建过去的环境。 6、以古论今:根据过去环境变化的规律来解释现代,预测未来。 7、新生代衰落:新生代期间,环境呈变冷、变干的趋势性变化。 8、新仙女木事件:在11 kaBP前后,温度在数百年内突然下降6℃,使气候回到了冰期环境。 9、冰期:冰期是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 10、间冰期:两次冰期之间有一段相对温暖的时间,成为间冰期。 11、末次冰期最盛期LGM:大概在25-18kaBP,冰川扩张达到顶峰,这个时期称为末次冰期最盛期。 它是第四纪期间全球环境寒冷阶段的代表。 12、中世纪暖期:在1000AD前后,欧洲的部分地区、北美和北大西洋等地区经历了一个较现代相对温 暖的时期,即所谓的中世纪暖期。 13、特提斯海:特提斯海指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与北半球的劳亚古陆之间的古海洋。又称古地中海。 二、填空 1.全球问题的根源在于地球有限的生命支持系统与爆炸式增长的人口数量之间的矛盾。P10 2.目前正在进行的全球变化研究是一个庞大的计划体系,主要有四个内容上密切联系又彼此相对独立 的国际研究计划构成,它们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变化人文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以及生物多样性计划。P16 3.物理气候系统由大气、海洋、冰雪、陆地表面和生物圈所组成,太阳是物理气候系统的驱动力。P22 4.气候系统中的能量变化主要与大气和海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有关,但能量循环过程很大程度上由 气、液和固态水物质所支配,通过水循环来实现的。P22 5.地球的行星反射率α,决定了到达地球的太阳能被直接反射回太空的份额的多少。云量、大气气溶 胶、冰雪覆盖面积、陆地植被、地貌形态、海陆分布格局,以及海陆分布格局等都对地球行星反射率产生影响。P23 6.地球的温度就是由“温室气体”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来维持的,如果没有这些温室气体存在,地球 的表面温度将较现代低32℃,即从现在15℃下降为-17℃。P25 7.维持温室气体的平衡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环节,自然状况下大气的温室气体是由生物过程和 海洋过程来调节的,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自然平衡受到破坏。P25 8.大气主要通过风应力将动量送给海洋,影响海洋环流,气候系统正是通过大气和海洋的运动实现物 质和能量的传输与转化。P25 9.大气和海洋以十分复杂的非线性方式紧密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十分敏感的耦合系统,共同承担着 地球上能量的传递作用,是热量从赤道向极地传输的重要方式。P2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