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陆游简介

陆游简介

陆游简介
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着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着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一、人物生平

少能诗文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12岁即能诗文。他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成亲,后被其母强行拆散,且唐琬后来早逝,导致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

仕途坎坷

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而秦桧的孙子秦埙居其次,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竟被秦桧除名。

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秦桧已死,陆游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公元1163年孝宗即位后,以陆游善词章,熟悉典故,赐其进士出身。历任

陆游

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

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六年(公元1179年)秋,陆游从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改任朝请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十二月到抚州任所。他一方面用大量精力处理因茶盐官卖后,茶盐户破产,被迫采取私

贩和闹事进行反抗而引发的各种纠纷和诉讼;另一方面上书朝廷,主张严惩不法官

吏向茶盐户收纳高额茶盐税,趁机大量搜括民脂民膏的行为。

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春,抚州大旱。五月大雨,山洪暴发,淹没大片田地

和村庄,洪水冲到抚州城门口,百姓饥困潦倒。陆游密切关注灾情发展,写下“嘉

禾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诗句,同

时上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在未征得南宋政府同意前,他先拨义

仓粮至灾区赈济,使灾民免于饥饿之苦,然

朱宣咸中国画《陆游诗意图》

后奏请拨粮和给江西地方官下令发粮,并到崇仁、丰城、高安等地视察灾情。

这一举措有损朝廷利益,十一月,被召返京待命。行前,从宦游四方所搜集到的100多个药方中,精选成《陆氏续集验方》,刻印成书,留给江西人民,表达他的为民

之心。途中又遭给事中赵汝遇所劾,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

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以朝请大夫知严州(今

浙江建德县梅城镇)。官至宝谟阁待制、晋封渭南伯,后被劾去封号。又以“擅权”之罪罢其官职还乡。

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

任军器少监。次年(公元1189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

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与

世长辞。

名号由来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卷乙载:“陆游,字务观,山阴人……盖母氏梦秦少游

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字其名。或曰,公慕少游者也。”这则记载提出陆游名

字来历之二说,不少专家在有关传记或传论中或从前一说,或从后一说。其实两说

均难置信。

秦观生于仁宗皇佑元年(1049),死于哲宗元符三年(1100)。陆游父亲陆宰生于

哲宗元佑三年(1088),死于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陆宰小秦观四十岁。秦观死时,陆宰不足十三岁。秦观到越州是神宗元丰二年(1079),其时陆宰尚未出生。陆游母

亲的年龄估计与陆宰相去无几,跟秦观不可能有什么交往。“梦少游而生公”,纯

属想象之词。前一说不能成立。

所谓“公慕少游”,主要根据陆游八十二岁写的《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一诗。诗日:“晚生常恨不从公,忽拜英姿绘画中。妄欲步趋端有意,我名公字正

相同。”该诗只是表达诗人对秦观的敬仰之情而已。“正相同”三字,恰恰透露出

陆游的名字不是自己“慕少游”而取的。后一说也不能成立。

那么,陆游的名字从何而来呢?清人查慎行《得树楼杂钞》所记较为可信:“陆

放翁名游,字务观,其义出于《列子·仲尼篇》:‘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

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古代有“幼名,冠字”的制度,即幼小取名,二十

岁左右定字。士大夫家庭往往强调名和字的内在联系,而且往往摘取古代典籍中的

词语,取名定字。取名之时,实际上是定了字的。因此,名游,字务观,跟秦观的

名观,字少游,只是偶然相合而已。至多也只能说明同源于《列子·仲尼篇》的那

句话。跟“梦少游”“慕少游”而取名字,了然无涉。

在陆游的诗中,有这样一首:“策策桐飘已半空,啼螀渐觉近房栊。一生不作

牛衣泣,万事从渠马耳风。名姓已甘黄纸外,光阴全付绿樽中。门前剥啄谁相觅,贺我今年号放翁。”为什么号放翁呢?原来陆游任成都府路安抚使参议官时,

与大诗人范成大一起共事,由于两人有些矛盾,范成大左右的官员认为陆游不知高下,不守礼义,是个粗野狂放的人。陆游气愤地想到:“你们说我狂放,我就当个

‘放翁’,总比明哲保身的庸人强。”从此,“放翁”这个号经常出现在他的诗文中。孝宗淳熙十三年,陆游回到临安,入朝做了军器少监。但仍然以诗为戈,抒发

爱国热情,坚持抗金爱国思想。而令朝中的投降派十分不安,因而讨厌他,上疏皇

帝诬陷陆游不务正业,只知“嘲咏风月”。陆游再度被黜,他怀着满腔愤怒回到家

乡山阴后,立即提笔把他在镜湖旁的住宅题为“风月轩”。虽云“风月”,实则是

发泄他壮志未酬的悲愤情怀。

二、个人成就

陆游一生创作诗歌很多,吐露出万丈光芒,使他成为杰出诗人,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

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十一月四

日风雨大作》、《书愤》、《示儿》、《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冬夜

读书示子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有清新之作。亦工词,杨

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他初婚唐氏,在母亲压迫下离异,其痛苦之情倾吐在部分诗词中,如《沈园》、《钗头凤》等,都很真挚动人。还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诉衷情》等。[2]他的代表作有《诉衷情》、《夜游宫》、《鹧鸪天》以及

咏梅的《卜算子》等。

陆游的作品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陆游诗词创作的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又富有浪漫色彩。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变化无穷。中年入蜀之后,形成豪情奔放的风格,晚年诗风趋于恬淡,有时幽愤。总体看来,艺术特点是宏伟豪放,热情洋溢。

文学成就

他的诗集中现存诗9300余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存诗仅200首左右,作品

陆游

主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

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20年,存诗2400余首。这一

时期是他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

第三期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现存诗约近6500首。诗

中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诗到无人爱

处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所向往的艺术境界。另外,在这一时期的诗中,也表现出趋向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

在陆游三个时期的诗中,始终贯穿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年入蜀以后表现

尤为明显,不仅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显得很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陆游

的诗可谓各体兼备,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

多又好。在这方面,陆游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同时又富有自己的创作,所以有人称

他和杜甫、李商隐完成七律创作上的“三变”(舒位《瓶水斋诗活》),又称他的

七律当时无与伦比。在陆游的七律中,确是名章俊句层见叠出,每为人所传诵,如“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

雨四山秋”(《枕上作》)等。这些佳作佳句,或壮阔雄浑,或清新如画,不仅对

仗工稳,而且流走生动,不落纤巧。除七律外,陆游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当推绝句。陆游的诗虽然呈现着多彩多姿的风格,但从总的创作倾向看,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他继承了屈原等前代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并立足于自己的时代而作了出色的

发挥。

陆游的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

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

有崇高地位。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陆游的着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存词130余首。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

陆游的名篇《书愤》、《示儿》、《游山西村》、《诉衷情》等选入中小学生

语文课本,并在高考中出题频率较高(例如2010年全国课标卷)

书画家王靖先生作品《陆游诗一首》

陆游不仅工诗,还兼长词。由于他对这种诗体不甚注重,所以词作不多,现存

词共有130首。他的词也风格多样并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与宋

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如有名的“钗头凤”即属此类。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沉

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如“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双头

莲”“华鬓星星”等,或苍远,或寓意深刻,这类词又和苏轼比较接近。但是最能

体现陆游的身世经历和个性特色的,还是他的那些写得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

的词作,如“汉宫春”“箭箭雕弓”、“谢池春“”“壮岁从戎”、“诉衷

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等,都是着一片报国热忱

的雄健之作。这类词与辛弃疾比较接近。

在宋代的豪放词中,另树一帜,而与辛弃疾并称“辛陆”。

陆游在散文上也着述甚丰,而且颇有造诣。陆游兼善众体,而且常是构思奇巧,文笔精纯。吴宽《新刊渭南文集》评价陆游的文:“以六经、《左氏》、《庄》、《骚》、班、马、韩、曾为师匠,而天资工力,自得尤深。”其中记铭序跋之类,

或叙述生活经历,或抒发思想感情,或论文说诗,最能体现陆游散文的成就。同时

也如在诗中一样,不时地表现着爱国主义的情怀,比如《静镇堂记》《铜壶阁记》《书渭桥事》。陆游还有一些别具风格的散文如《烟艇记》《书巢记》等,书写乡

居生活之状,淡雅隽永。他的《入蜀记》是一部日记体的记游文,文字颇简练。尤

其过三峡的一部分,多有对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历史人物的描述,读来饶有趣味。至于他的《老学庵笔记》,则是随笔式的散文,笔墨虽简而内容甚丰,所记多系轶闻,颇有史料价值。

陆游还具有史才,《宋史》本记载:“嘉泰二年,以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及三朝史未就,诏游权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还撰《南唐书》十八卷,以推尊偏安江南的南唐来寄托和暗示南宋虽已偏安仍未正统的观点。

作品集

陆游一生创作颇丰,以下为欧小牧《陆游年谱》考辨:

《剑南诗稿》85卷

《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词2卷,《入蜀记》6卷)

《放翁逸稿》2卷,续添1卷

《南唐书》18卷

《老学庵笔记》10卷,续笔记2卷

《高宗圣政草》1卷

《陆氏续集验方》2卷

《感知录》1卷

《清尊录》1卷

《绪训》1卷

其他尚有《放翁家训》、《斋居纪事》及《家世旧闻》等。

传世佳句

0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0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03、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临安春雨初霁》

04、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临安春雨初霁》

05、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

0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07、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

08、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

09、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10、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1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12、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1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4、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16、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剑门道中遇微雨》

17、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

18、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19、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关山月》

20、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二首》(其一)

21、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沈园二首》(其二)

22、玉骨久埋泉下土,墨痕犹鏁(锁)壁间尘。《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其二)

23、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秋思》

24、云影忽生鸦蔽日,雨声不断叶飞霜。《庵中晚思》

25、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

0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卜算子·咏梅》

0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03、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钗头凤》

04、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钗头凤》

05、叹流年、又成虚度。《谢池春·壮岁从戎》

06、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秋波媚》

07、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秋波媚》

08、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

09、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诉衷情》

10、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临江仙·离果州作》

11、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临江仙·离果州作》

12、水流云散各西东。《临江仙·离果州作》

13、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临江仙·离果州作》

14、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15、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鹊桥仙·一竿风月》

16、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17、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18、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19、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空他乡胜故乡。《南乡子》

20、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蝶恋花》

01、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老学庵笔记》卷五

0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自勉对联

书法

陆游书名为诗名所掩,陆游亦工书翰,精行草和楷书。他自称"草书学张颠(张旭),行书学杨风(凝式)。"他的书法简札,信手拈来,飘逸潇洒,秀润挺拔,晚

年笔力遒健奔放。朱熹称其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遗留书作不多,书论

有《论学二王书》。传世之作有《苦寒帖》、《怀成都诗帖》等。

陆游《苦寒帖》,纸本,纵31.8厘米,横48.3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

帖书于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时陆游44岁,适值被贬

后居家。信中内容对研究陆游生平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同时又是一件珍贵的书法作出。其用笔方圆兼备,自然流畅。曾经清内府收藏,刻入《三希堂法帖》。

藏书大家

嘉泰二年(1202),以孝宗、光宗两朝及三朝史未修,诏他参与修国史,兼任

秘书监之职,主管国家藏书、文翰等,不久即迁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以诗

文着名,藏书之富亦见称一时。父陆宰,为越中三大藏书家之一。他承父藏书之志,

由蜀归家时,出峡不载一物,尽买蜀书回归。越中藏书三家,石氏、诸葛氏藏书已散,唯独陆氏藏书不衰。有藏书楼曰“高斋”、“书巢”、“双清堂”。作有《书

巢记》,载于《渭南文集》中。人问他藏书楼何为“书巢”,他回答说:“吾室之内,书藉或置于架上,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皆书也。饮食起居,病

疾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

谓巢耶?’”又建有“老学庵”,为读书之所。写有“泽笠老翁病苏醒,欣然起理

西斋书。十年灯前手自校,行间颠倒黄与朱。区区朴学老自信,要与万卷归林庐”

诗句。所作诗文和着述多有题记,记其家藏书、校勘之事。喜刊刻图书,先后刻有《刘宾客集》、《江谏议奏议》、《岑嘉州集》、《世说》、《南史》、《陆氏续

集验方》等。着有《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渭南文集》、《放翁词》等。子陆子遹,亦能守先祖和父所遗书,并有增加。刊刻图书有20余种。

美术

历代画家都常常以陆游诗意作为自己的创作源泉,美术家王原祁(1642—1715)、沈心海(1855—1941)、朱宣咸(1927—2002)、杜滋龄(1941—)等都

有这方面的优秀作品产生,是陆游诗词在美术作品方面的一个很好的体现。

三、家庭成员

陆游有七子一女。根据《陆游年谱》记载:长子陆子虞、次子陆子龙、三子陆

子修、四子陆子坦、五子陆子约、六子陆子布、七子是陆子聿(《冬夜读书示子聿》)。孙子有陆元廷,(闻宋军兵败崖山忧愤而死)曾孙有陆传义(崖山兵败后

绝食而亡),玄孙有陆天骐(在崖山战斗中不屈于元,投海自尽)。陆游最终没有

看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那一幕。

四、人物评价

“放翁老笔尤健,在当今推为第一流。”——朱熹《答巩仲至》

“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杨万里《和陆务观见贺归馆之韵》

“《三百篇》寂寂久,九千首句句新。譬宗门中初祖,自过江后一人。”——刘克庄《题放翁像》

“宋诗以苏、陆为两大家,后人震于东坡之名,往往谓苏胜于陆,而不知陆实胜苏也。”——赵翼《瓯北诗话》

“宋诗二家,曰苏轼,曰陆游。”——《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陆游词)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杨慎

“剑南屏除纤绝,独往独来,其逋峭沉郁之概,求之有宋诸家,无可方比。”——冯煦《宋六十家词选·例言》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除掉陆游的几首,,宋代数目不多的爱情诗都淡薄,笨拙,套板。”——钱钟书《宋诗选注》

五、轶闻故事

感情生活

南宋着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琬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唐琬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琬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陆游和唐琬

真相:根据陆游自己在晚年的诗作(《剑南诗稿》卷十四)是因为唐琬不孕,

而遭公婆逐出。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琬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

娶王氏为妻,唐琬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

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31岁的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琬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两人互相寒暄了几句。唐婉和丈夫便走了。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琬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琬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他

想到,过去唐琬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这时唐婉命

下人送来一壶酒和她亲自做的陆游爱吃的四碟小菜,陆游看到唐琬这一举动,体会

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琬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

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琬的深情爱慕,

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琬一眼,便怅然而去。陆游走后,唐琬孤零零

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

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词:

陆游

钗头凤唐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琬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

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他六十三岁,“偶复来菊缝枕囊,凄然有感”,又写了两首情词哀怨的诗:

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

枫叶初丹桷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诗人七十五岁时,住在沈园的附近,这年唐琬逝去四十年,“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重游故园,挥笔和泪作《沈园》诗:(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烟雨沈园中,恍恍惚惚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诗人

陆游-九日春阴一日晴

,正缓步踱过伤心桥,踯躅在满地落叶中。已无蝉声,也无画角,只有一个默然凝望断墙柳絮的老人。

诗人八十一岁,又作梦游沈氏园亭诗,写下了两首诗:

其一是: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其二是: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这两首诗以梅花作为主要意象关联到一起,既表达自己的情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老而弥坚,至死不变,也寓示唐琬高洁的品行,坚韧的节操,更表现出两人的爱情,尽管经历了尘世风霜,天荒地老,但不变依旧。

诗人八十四岁,离逝世只一年,再次重游沈园,怀念唐琬,此情至死难忘。

《春游》诗云: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自知不久于人世,仍然念念不忘当日眷侣,这一梦长达五十年——半个世纪,

虽然仍自感匆匆,却赢得了天长地久,这正是诗人高尚的情操与崇高的精神境界。

从那首脍炙人口的《钗头凤》词、传说中唐琬的唱和开始,加上他几十年后陆

续以沈园为题悼念唐琬的几首诗,陆游用自己的一生写下了一段流芳百世、凄婉感

人的爱情悲剧。

陆游以梅花自喻,然而城南小陌的那株梅花,难道不是他情系一生的唐婉吗?

她心如日月,情比金坚,似一朵高洁清雅的白梅,为情而落。这朵白梅,就落在陆

游的心里,从此,不再寂寞无主,不再黄昏独自愁。就这样,为了一段承诺,他活

到白发苍苍,只为守护那株清冷、冰洁的梅花。

美食

人们都知道陆游是南宋着名的诗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还记述了当时吴中(今苏州)和四

川等地的佳肴美馔,其中有不少是对于饮食的独到见解。

陆游的烹饪技艺很高,常常亲自下厨掌勺,一次,他就地取材,用竹笋、蕨菜

和野鸡等物,烹制出一桌丰盛的宴席,吃得宾客们“扪腹便便”,赞美不已。他对

自己做的葱油面也很自负,认为味道可同神仙享用的“苏陀”(油酥)媲美。他还

用白菜、萝卜、山芋、芋艿等家常菜蔬做甜羹,江浙一带居民争相仿效。

陆游在《洞庭春色》一诗中说,有“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

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金齑玉脍”就是以

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

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陆游在诗中称赞的这些菜肴,在当时确实都是名菜。

陆放翁

陆游,是一位不亚于苏东坡的业余烹饪大师。在他的诗词中,咏叹烹饪的有上

百首。例如记录他会做饭(面)菜(羹)的诗句就有“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

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

山庖珍烹也。”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

更为吴酸作解嘲。”“今日山翁自治厨,嘉肴不似出贫居,白鹅炙美加椒后,锦雉

羹香下豉初。箭出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平生责望天公浅,扪腹便便已有余”。由此可见,陆游是很会烹饪,又爱烹饪的。

正是因为陆游欣赏这些家乡名菜名点,所以当他宦游蜀地之时,不时要通过怀

念家乡菜点来抒发他的恋乡之情,写出了“十年流落忆南烹”的诗句。

六、纪念建筑

陆游祠

主词条:陆游祠

陆游祠毗邻罨画池(成都崇州市),为纪念曾任蜀州通判的爱国诗人陆游而建。占地面积约4亩,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除陆游

家乡浙江绍兴外,全国仅有的纪念陆游的专祠。

陆游祠

陆游曾两次出任蜀州通判。在蜀州期间曾多次游览州中山川名胜,写下100多

首寄怀蜀州的诗词,抒发他一腔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

整个陆游祠为仿清建筑,含大门、长廊、过厅、序馆、两庑、正殿等,主体陈

设突出“梅”的主题。过厅以“梅馨千代”命名。序馆为“香如故堂”,陈列陆游

生平简介,陆游遗像玉石碑、陆游手迹碑。堂后辟梅园,广植陆游喜爱的梅花。正

殿为“放翁堂”,塑陆游坐像。两庑陈列陆游诗文各种版本及诗意画。正殿之南新

增了文物陈列厅,专供陈列崇州的历史文物。

在城外的崇州境西北之隅的凤栖山(崇州市街子镇),有个与陆游祠遥相呼应

的梅花寨,被称为放翁遗香圣地。陆游任蜀州通判登临古寺时曾从这崖上山。山道

断桥边的梅花在黄昏风雨中寂寞开放而芳香不改的美景,为他后来写《卜算子·咏梅》获取了创作灵感。有专家考证,“驿外断桥边”意境的原型,就在今梅花寨旁,寨区梅花近千亩,花开时节,呈现“十里梅花香雪海,千树万枝浮暗香”之美景。

云门草堂

云门草堂是陆游早年故居,

云门草堂

在云门广福庵。1070年(北宋熙宁三年)赐“寿圣院”额,为云门寺三在副寺

之一。明嘉靖年间,清康熙年间,曾二度重建。现因年久失修,佛殿塌圯,仅剩断

墙残壁和几间旧屋。陆游之父陆宰曾隐居云门,陆游青少年时读书处就在“云门草堂”,他32岁时赴任福建做主簿时曾作《留题云门草堂》诗作别。“云门草堂”遗

址一旦开发,恢复旧观,其意义不在成都“杜甫草堂”之下。

云门寺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整座建筑物庄严雅静,风格独特,寺庙香火鼎盛,除放生池外,殿厅堂楼等共180余处连成一体。寺内保留着一批国家重点保护

文物,较为着名的有距今1000多年的《大汉韶州云门光泰禅寺院故匡真大师实性碑

铭并序》。云门寺前有观音山,后有桂花潭,每到金秋时节,这里桂花遍地,一派

灿烂景象。

故居遗址

陆游故居遗址,位于浙江省绍兴镜湖新区东浦镇(原绍兴县鉴湖乡)塘湾村。

在行宫、韩家、石堰三山环抱之中。

陆游生平简介

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陆游 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六年(公元1179年)秋,陆游从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改任朝请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十二月到抚州任所。他一方面用大量精力处理因茶盐官卖后,茶盐户破产,被迫采取私贩和闹事进行反抗而引发的各种纠纷和诉讼;另一方面上书朝廷,主张严惩不法官吏向茶盐户收纳高额茶盐税,趁机大量搜括民脂民膏的行为。 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春,抚州大旱。五月大雨,山洪暴发,淹没大片田地和村庄,洪水冲到抚州城门口,百姓饥困潦倒。陆游密切注视灾情发展,写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诗句,同时上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在未征得南宋政府同意前,他先拨义仓粮至灾区赈济,使灾民免于饥饿之苦,然后奏请拨粮和给江西地方官下令发粮,并到崇仁、丰城、高安等地视察灾情。这一举措有损朝廷利益,十一月,被召返京待命。行前,从宦游四方所搜集到的100多个药方中,精选成《陆氏续集验方》,刻印成书,留给江西人民,表达他的为民之心。途中又遭给事中赵汝遇所劾,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 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以朝请大夫知严州(今浙江建德县梅城镇)。官至宝谟阁待制、晋封渭南伯,后被劾去封号。又以“擅权”之罪罢其官职还乡。 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公元1189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陆游有七子一女。根据《陆游年谱》记载:长子陆子虞、次子陆子龙、三子陆子修、四子陆子坦、五子陆子约、六子陆子布、七子是陆子聿(《冬夜读书示子聿》)。孙子有陆元廷,(闻宋军兵败崖山忧愤而死)曾孙有陆传义,(崖山兵败后绝食而亡)玄孙有陆天骐(在崖山战斗中不屈于元,投海自尽)。陆游最终没有看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那一幕。

关于孔子的事迹

关于孔子的事迹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寻迹孔子故里》教案 《寻迹孔子故里》教案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品德与社会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收集孔子故里、孔子生平、孔子教诲、孔子名言等资料 二、教学课题 1、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感受孔子思想对中国及世界历史文化的发展的影响。 2、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艺术,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运用多种方式探究,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孔子,感受孔子、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教材分析

《寻迹孔子故里》是(鲁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最后一课,“寻迹孔子故里” 中“至圣先师” 主题活动,从了解孔子的生平和世界著名历史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入手,然后以孔子名言和小故事的形式初步展示孔子的一些思想和孔子对教育的贡献。通过这个主题活动,使学生对孔子及思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孔子是一个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三孔的录像资料,孔子讲学图及其有关资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孔子像图片、孔子的生平资料、三孔录像、孔子小故事,做成PPT现场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给学生听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1 2、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感受孔子思想对中国及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本课活动以学生探究、解决问题为主,继续培养学生通过专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以指导学生体验专题研究过程为主,在帮助学生确定研究专题、制定研究计划、解决研究中的问题上下功夫,孔子的思想,特别是儒学思想的精深,学生不易理解,课文只选取了一些同属移动的名言和小故事,初步展示孔子的文化。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孔子,感受孔子、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教学过程 ㈠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我们齐鲁文化的精髓吗? 师:不错,“一山一水一圣人”,便是我们齐鲁文化的精髓。

孔子生平及主要思想

一、孔子生平及主要思想 1、孔子生平 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生而首上顶”,故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尽山东曲阜东南),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据史载,孔子的先世是宋国(纣王庶兄微子启的封国)的贵族,时因宋国内乱,祖先避难于鲁国。 孔子幼年丧父,所以曾曰:“吾少也贱”,但其却“十五至于学”,大约30岁时开始从事私人讲学。51岁出任鲁国中都宰,后升任司空、大司寇。54岁去鲁,带弟子周游列国,凡14年,曾去过宋、卫、陈、蔡、齐、曹、郑、浦、叶、楚等国,主张皆不受用。“宝剑折断,铩羽而归”,孔子68岁回到鲁国,晚年致力于教育和对古代文献的整理,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孔子精通“六艺”,与其弟子言行语录及思想保存在《论语》之中。 2、主要思想 ①伦理观与政治观。 “仁”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总纲。何谓“仁”呢?在孔子看来,就是要“爱人”;“恭”、“宽”、“信”、“敏”、“惠”也为仁;“刚”、“毅“、”“木”、讷”近仁;“仁者必有勇”;“仁者无忧”。总之,他所说的“仁”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只有全部美德的总和才能构成“仁”。因此,追求做一个完善的人,是孔子自始至终的理想。修身需要仁,为人处世也要仁,“仁”的终极关怀是治国安民,此谓之“大仁”。由此可见,孔子将伦理道德与现实政治紧密联系了起来。正如儒家的宗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样,内含一种献身政治、关怀黎民百姓的济世情怀。 孔子拥护周礼,正如他所说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但他眼中的礼却在含义、范围上均与西周不同,所以又表现出了对周礼改造的一面。首先他所说的“礼”基本上是礼仪、礼制,突出了现实政治的含义,淡化了西周时代崇敬鬼神的色彩。他认为应发挥礼在调和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作用,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第二,他扩大了礼的适用范围。西周时代讲究“礼不下庶人”,而孔子却主张不分贵贱的“齐之以礼”,打破了贵族和庶民之间原有的重要的一条界限。孔子认为只有恢复“礼”,才能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谐局面,这是孔子的正名思想。他站在时代的门槛,面对现实的混乱,还是向前望了望,却终究没有继续前行。 孔子继承了“孝”的道德观念。“孝”是“仁”的一种要求,并且把“孝”与“为政”联系起来。在他看来,为政就是要把“孝”的精神推广于政治,在家孝亲也是为政。 此外,孔子还突出了“德”的政治含义。“德”原来有“揖让”、重视文治和不尚暴力的含义。孔子崇德尚文,反对武力征伐,反对春秋霸道的盛行。只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才是德政,才能达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统治效果。 综上几点可见,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与其政治思想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伦理道德是实行政治教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②人生哲学观. 孔子的哲学思想中没有完全摆脱西周时代“天”的观念,但他却没有谈到“天”的意志一类的话,而且谈“天”时总是与个人命运联系起来。如其弟子颜回去世,孔子曰“天丧予!”;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陆游的作品简介

陆游的作品简介 陆游 字务关,号放翁,是南朝的著名诗人。他的一生写过很多诗词 作品,我们都是从小背诵着他的诗词长大的。 首先, 陆游是一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这也是谈到陆游是什么诗人常人立 刻会想到的一点。陆游逝去后,留下了很多他的诗词著作,一共有 9300 多首, 是中国史上存诗量多的诗人。 而他的很多诗词作品都是表达了他对于抗金杀敌和 收复中原的伟大报复。比如说《示儿》、《浪淘沙》、《长相思》等等作品,语 句都其悲壮和豪迈, 生动形象的体现了他对穷苦人民的怜惜和敌人的仇恨, 洋溢 着他内心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其次,陆游还是一名重感情,专一的诗人。陆游二十岁的时候不顾母亲的极 力反对与唐琬结婚了。婚后,陆游母亲一直处处针对唐琬,最终,唐琬和陆游被 母亲强行拆散, 陆游伤心不已, 悲痛欲绝。 陆游和唐琬离异后, 陆游便写下了 《钗 头凤》、《沈园》等诗词来追忆和唐琬在一起的这段美好的时光。 最后,陆游也是一名谦逊,卓越的诗人。陆游会经常看一些其他诗人写的作 品,他善于去学习其他诗人的作诗风格和精华部分。因此,他诗词作品才会有如 此大的成就。比如说他的有些诗词是和李白 的作诗风格有些类似,所以被诗人称为“小李白”,以及和杜甫 同被世人称为“诗圣”等等,这些称号都是对于陆游诗词作品的肯定。 陆游《示儿》赏析 纵观陆游的一生, 爱国主义情感已经贯穿了陆游的一生, 即使到了人生的最 后陆游依旧还是记挂着国家,在病重将死的时候写下了这首绝笔诗。 全诗的第一句“死去元知万事空”是陆游自知自己命不久矣, 想到死了人本 来应该是无牵无挂的,但是马上话锋一转,下一句立刻就说,但是现在死还有一 点遗憾的就是还没能看到国家的统一, 失落的国土还没能收复, 所以心中还是饱 含着悲伤。悲伤的氛围还没有持续多久,陆游马上就转悲愤为激昂,陆游深信总 有一天南宋能够打回去, 将失去的土地收复回来, 所以在最后一句告诫自己的儿 子,虽然自己已经是看不到祖国一统的时候了,但是如果有一天国家一统,一定 要把这个好消息在家祭的时候告诉自己。

陆游生平

陆游生平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人物简介 [1]陆游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1158年(绍兴二十八年)入闽任宁德县主簿.据《宁德县志》卷三《宦绩》中记载:“陆游,字务观,即放翁也┅┅绍兴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爱戴”。在宁德的南漈山上建有陆游塑像。浙江绍兴的鉴湖村内也有陆游塑像。曾任镇江隆兴通判。1170年(乾道六年)入蜀,任夔州通判。1172年(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有清新之作。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他初婚唐氏,在母亲压迫下离异,其痛苦之情倾吐在部分诗词中,如《沈园》、《钗头凤》等,都真挚动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1] 编辑本段生平事迹 生平经历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12岁即能诗文。他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成亲,后被其母强行拆散。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而秦桧的孙子秦埙居其次,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二十 四年(公元1154)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 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竟被秦桧除名。二十八年(公元1158),秦桧已死,陆游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公元1163年孝宗即位后,以陆游善词章,熟悉典故,赐其进士出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淳熙二年(公元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淳熙五年(公元1178),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

孔子的事迹

孔子的事迹 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夏历八月廿七日,孔子生于鲁国陬(zōu)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城东南尼山附近;今尼山下有“坤灵洞”,传说为孔子诞生地)。因父母祷于尼丘山而生,故名丘,字仲尼。 二岁公元前550年,周灵王二十二年,鲁襄公二十三年,孔子在鲁。 三岁公元前549年,周灵王二十三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孔子的父亲叔梁纥(hé)去世,葬于防(今曲阜县东二十五里处之防山,今称梁公林)。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携孔子移居鲁国的首都曲阜阙里定居,孤儿寡母,家境贫寒。 四岁公元前548年,周灵王二十四年,鲁襄公二十五年,孔子在鲁。 五岁公元前547年,周灵王二十五年,鲁襄公二十六年,孔子在鲁。 六岁公元前546年,周灵王二十六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孔子在母亲颜征在的教育下,自幼好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演习礼仪。 七岁公元前545年,周灵王二十七年,鲁襄公二十八年,孔子在鲁。 周灵王死,其子贵立,是为周景王。 八岁公元前544年,周景王元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孔子在鲁。 吴公子季札赴鲁观周礼——鲁系周公封地,可用 天子礼乐,所以保存周礼较完备。 九岁公元前543年,周景王二年,鲁襄公三十年,孔子在鲁。 这一年郑国子产执政,“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左传·襄公三十年》)郑国大治。后来孔子对子产的政绩评价很高。 十岁公元前542年,周景王三年,鲁襄公三十一年,孔子在鲁。 鲁襄公死,其子裯(chóu)继位,是为鲁昭公。郑人游于乡校,议执政善否。然朋劝子产毁乡校,子产不听,曰:“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

陆游简介

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感情生活 作者:佚名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琬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不过,唐琬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琬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真相:根据陆游自己在晚年的诗作(《剑南诗稿》卷十四)是因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琬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琬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个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31岁的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琬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两人互相寒暄了几句。唐婉和丈夫便走了。

即使这时他已与唐琬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琬的感情并没有 完全摆脱。他想到,过去唐琬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 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这时唐婉命下人送来一壶酒和她亲自做的陆游爱吃的四碟小菜,陆游 看到唐琬这个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不过下,一扬头 喝下了唐琬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 首千古绝唱: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琬 的深情爱慕,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琬一眼,便怅不过去。陆游走后,唐琬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词:钗头凤唐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琬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

36张图了解孔子的一生

36张图了解孔子的一生 他,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为万世师表,道贯古今; 他,栖栖惶惶、席不暇温,称当世木铎,遗响千年; 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使文脉延续,不绝若缕。 很难想象,假如没有孔子,我们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会是如何。他的一生行迹,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了解。 【尼山致祷】 尼山致祷: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与母亲颜氏在尼丘山上祈祷后,第二年生下孔子。孔子生来头顶的形状是中间低、四周高,像尼丘山一样,故起名叫孔丘,字仲尼。 【麒麟玉书】 麒麟玉书:孔子还没有出生时,有只麒麟在他家里口吐天降之书,上面有文字说:“水精之子,继衰周而为素王”。孔子

的母亲感到很奇怪,就用绣绂系在麒麟的角上,隔了两夜才离去。孔子的母亲怀孕十一个月才生了孔子。 【二龙五老】 二龙五老: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五五一年),孔子诞生的晚上,有两条龙从天降下,绕护着他家,五位神仙从天上降到他家庭院中。 【钧天降圣】 钧天降圣:孔子出生时,顔氏在房中听到天乐鸣空,还听到空中声音说:“天感生圣子,故降以和乐之音。”孔子生来就与凡人不同。 【俎豆礼容】 俎豆礼容: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孔子五六岁时,跟其他小孩不同,常喜欢摆上俎豆等祭祀用品,模仿祭祀的礼仪。他有礼仪的天赋,无师自通,许多小孩都跟着他学礼,他的名声在当时的诸侯国中不胫而走。

【职司委吏】. 职司委吏:孔子成年后,曾做过季孙大夫家的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称量算数都很公正。 【命名荣贶】 命名荣贶:孔子十九岁成婚之后,在第二年生了儿子,鲁昭公赐给他一条鲤鱼,孔子为了显耀国君的赏赐,给儿子取名孔鲤,字伯鱼,用志不忘君恩。 【职司乘田】 职司乘田:孔子二十一岁时,曾任乘田吏,主管苑囿,负责养牛羊牲畜。孔子都能尽心做好工作。 【学琴师襄】 学琴师襄:孔子向师襄学习弹琴,十日不更换曲子,襄子曾三次劝他改习别的曲子,孔子分别以尚未体会此曲的韵律、志趣、和作者而推辞。后来孔子在弹奏中突然说:“非文王,谁能为此?”老师惊叹孔子的悟性,说此曲正是《文王操》。

孔子的一生

傅佩荣 《孔子的一生》 一、生于礼坏乐崩的乱世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到479年,在这个年代前面有夏朝四百多年,商朝六百多年,到周朝的时候,从开国到孔子有五百多年了,而周朝分为两部分,西周跟东周。孔子的时代是在东周,东周分为春秋跟战国两个时代,孔子是春秋时代末期,他生命结束的时候,春秋时代也随之结束了。那是一个乱世,乱世就是天子失德、诸侯争霸、礼坏乐崩、民不聊生。因为天下乱了,每一个人念念书都要问,怎么样从古人的智慧找到一个方法帮助现在的人?人总是要设法活下去,并且活得有尊严,所以才会有百家齐放的现象。孔子是最特殊的一位,最有成就的一位。但是如果进一步去认识他的背景,就会觉得他是天下最可怜的人之一。 他的祖先是商朝人,商朝被周朝取代之后,周朝就把商朝的后裔封在宋国,所以孔子的祖先在宋国是国君的儿子,但是古代的封建社会,做儿子没用,要做嫡长子,就是长子,并且还要是妻所生的,这样才能接位。所以他的祖先没有接到国君的位置,只能传五代,五代之后就另外分出去成为家族,所以孔子的祖先是宋国国君的儿子,传到第五代分出去叫做孔父嘉,所以后来孔子姓孔是来自于这个背景。 后来他们一家人被迫害,逃到了鲁国,孔子是到鲁国之后第六代。孔子的父亲是一位陬邑的县长,他的父亲是一位大力士,非常勇壮,带兵作战非常勇敢,曾经因为他的功绩可以当到县长。他第一次结婚生了九个女儿,孔子的父亲生了九个女儿,在古代的社会他希望有个儿子可以祭祀祖先、继承家业。所以他父亲第二次结婚,生了一个儿子叫做孟皮,他的腿有点残障,这也不太理想。所以他到了六十几岁的时候才遇到了孔子的母亲,孔子的母亲还不到二十。他们在一起生下了孔子,但是生下孔子之后,前面已经有两位大娘、二娘,所以他们就受到排斥,母亲就带着孔子回到曲阜,就是他母亲的老家。他母亲一个人把孔子抚养到了十七岁,母亲也过世了,母亲过世的时候,孔子希望把母亲、父亲合葬。但他找不到父亲的坟墓,他母亲也从来不跟他谈父亲的事。所以孔子从邻居的长辈口中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叔梁纥,是一位县长。他好像忽然发现自己的身世,觉得很高兴,觉得自己也是跟贵族有关系。在社会上可以发展,但他并没有受到特殊的礼遇,这是他的背景。 二、生命的第一个转折点:立志求学 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陆游

陆游简介 本名:陆游字号:字务观号放翁 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越州山阴(今绍兴) 出生时间:1125年11月13日(旧历十月十七) 去世时间:1210年1月26日(旧历十二月廿九) 主要作品:《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 后世地位: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典籍。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陆宰改奔东阳,家境才开始逐步安定下来,时陆游年仅四岁。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初入仕途 陆游自幼聪慧过人,先后师从毛德昭、韩有功、陆彦远等人,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因长辈有功,以恩荫被授予登仕郎之职。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进京临安(今杭州)参加锁厅考试(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取为第一,因秦桧的孙子秦埙位居陆游名下,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次年(1154年),陆游参加礼部考试,秦桧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从此陆游被秦桧嫉恨,仕途不畅。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秦桧病逝,陆游初入仕途,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不久,调入京师,任敕令所删定官。陆游进入朝中后,应诏上策,进言“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应随意封加王爵”;高宗酷爱珍稀玩物,陆游认为“亏损圣德”,建议皇帝严于律己。绍兴

陆游的简介

陆游的简介 陆游 中文名称: 陆游 又名: 陆放翁 性别: 男 生卒年: 1125~1210 国别: 中国 正式发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钗头凤 生平简介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父陆佃,徽宗时官至尚书右丞,后被罢知亳州。父陆宰,官朝请大夫,直秘阁。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他诞生和成长的年代,正当宋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的时候。陆游诞生的第二年,金兵即攻陷宋朝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他随父陆宰向南逃亡,在“经旬不炊”和夜闻金兵马嘶中,历尽艰辛,逃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后又逃归故乡山阴。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群情激昂的抗敌气氛,给童年时代的陆游留下难忘的印象,并受到深刻的

爱国主义教育。他后来曾这样回忆道:“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张,视之蔑如也。”(《跋傅给事帖》)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自称“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青年时代曾从江西派诗人曾几学诗,得到不少启发,但他并未受其束缚,又从前代大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岑参等人的诗作中汲取滋养。 封建家庭虽然给陆游以良好的文化熏陶,特别是爱国教育,但也给他带来婚姻上的不幸。他20岁时与唐氏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母亲却不喜欢唐氏,硬逼著他们夫妻离散。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曾在10年后的一次偶然相遇中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此后多次赋诗怀念,直至老年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 陆游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但因居于投降派权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于是受到秦桧忌恨,竟在复试时将他除名。秦桧死后,孝宗即位,起初颇有抗金之志,主战派受到重视,陆游方被起用。他积极向朝廷提出许多抗敌复国的军事策略和政治措施。但由于张浚举兵北伐,部下将领不和,再加投降派掣肘,抗战终于受挫。宋朝廷立即动摇,又走上屈服求和的老路;陆游也被加上“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黜还乡。 陆游在故乡山阴镜湖之滨闲居4年,屡次上书求职,最后才于乾道五年(1169)得一个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小官,其时已45岁。他迫于生计,不得不于次

孔子的故事读书笔记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儒学的奠基者,他的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仁,《孔子的故事》这本书更是对孔子一生品格的赞颂。 《孔子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孔子的一生介绍。从这本书中,我看出了孔子的谦虚、大胆、聪明、好学和勤奋。孔子三岁时就丧了父亲,十七岁丧了母亲,自己只能流入孤僻和冷酷,但是他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更加好学、更加勤奋,不懂就问,这让我也想起了他的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的谦虚令我最敬佩。在他身上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 一天中午,烈日当空,孔子正坐在一辆马车上赶路,忽然,孔子听见了两个孩子的争论声,好奇的他走过去一看究竟。你们好,小朋友。孔子先打了招呼,请问你们在争论些什么?我们在争论太阳早晨时离我们近还是中午时离我们近!一个小孩抢先回答。孔子听到这个问题后,开始认真思考,可想过来想过去,他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便又问了一下两个孩子:小朋友,你们说说看你们自己的理由!我先说。我认为太阳早上离我们近,因为早晨时的太阳大,所以我认为太阳早晨时离我们近!个子高一点的小孩说道。不,我反对。我认为太阳中午的时候离我们近,因为太阳在中午的时候最热,所以我认为太阳中午的时候离我们近!个子矮的小孩说道。孔子听了两个小孩的话后,仔细想了又想,觉得两个孩子的话都很有道理,但他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答案,于是,他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对两个孩子说:两位小朋友,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你们让我回去再想想吧! 孔子就是这样的谦虚,没有不懂装懂,他这样的好习惯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也正是因此,孔子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开阔了眼界,使自己变得更加博学,最终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孔子的故事主要内容50字左右

孔子的故事主要内容50字左右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先祖为宋国贵族。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们为大家了孔子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的座右。”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的办法吗?”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晏婴是与孔子同时代的政治家,为孔子所敬重。一天,晏婴的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离婚,车夫不解,其妻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经过门口,晏婴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那么朴实无华、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出息,所以我要离婚。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从而能做到全始全终,所以孔子由衷地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孔子说,可以和他人说的事但不说,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的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的人;当他在祭祀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与上大夫谈话时,中正而有诤辩,敢于说实话;与下大夫交谈时,侃侃而谈,和气而又欢乐;君视朝时,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张不弛。根据人的性格特征和场合说话,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气。 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后,就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说:“咱们快点走吧。”孔子说:“上天既然使我具备圣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样呢?”顺境不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心存正义、自强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对手。 孔子问礼老子,辞行时,老子对他说:“富贵之人送人以财,仁义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贵,就窃用仁人的名义送你一句话吧:头脑聪慧、洞察一切反而濒临绝境,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揭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人子

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着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着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一、人物生平 少能诗文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12岁即能诗文。他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成亲,后被其母强行拆散,且唐琬后来早逝,导致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 仕途坎坷 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而秦桧的孙子秦埙居其次,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竟被秦桧除名。 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秦桧已死,陆游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公元1163年孝宗即位后,以陆游善词章,熟悉典故,赐其进士出身。历任 陆游 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 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六年(公元1179年)秋,陆游从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改任朝请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十二月到抚州任所。他一方面用大量精力处理因茶盐官卖后,茶盐户破产,被迫采取私

陆游简介

陆游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家世背景: 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典籍。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陆宰改奔东阳,家境才开始逐步安定下来,时陆游年仅四岁。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初入仕途 陆游自幼聪慧过人,先后师从毛德昭、韩有功、陆彦远等人[6], 陆游像

陆游的人生经历

陆游的人生经历 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更是书香门第。他的祖父陆佃,父亲陆宰都博学多识,所以陆游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里,耳濡目染,也造就了他极大的文学天赋。陆游从小到大的生长环境十分坎坷,当时爆发战乱,金兵攻战遭受国难。这些残酷无情的场面在当时小小的陆游心里留下影子,也为后来陆游所写爱国诗歌打下基础。 (一)年少家境 由于祖父和父亲的缘故,所以被朝廷任命官职。后来到了考试的时间,他便进京赶考,考试结果出来得了第一名,本该是开心的事情,却因这次考试里秦桧的孙子也参加了,名次却输给陆游,导致秦桧心中恼怒,他便视陆游为仇人,利用自己的权力在仕途上给陆游使绊子。后来秦桧死后,他的仕途才有所前进,却因看不惯官场腐败,直言进谏而被贬官。 宣和年间,陆游的父亲陆宰奉官家诏书入朝,当时走水路会快点,便选择了水路进京。不料在淮河的船上生下了陆游,因为生于船舟,取名陆游。那年冬天,金兵南下,北宋却节节败退。靖康二年金人攻破汴京,陆宰带着全家逃回老家山阴。侥幸逃跑的皇族赵构,跑到南边建立了南宋朝廷。金兵知道后渡过长江继续攻打,宋高宗听到这个消息,率群臣南逃,陆宰也带领着全家投奔东阳,后来岳飞击败了金兵,朝廷得到暂时的安稳,陆游一家也在东阳安定下来,那年陆游四岁。出生于南北宋朝的时代更迭,其他民族入侵,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二)仕途经历 后来,陆游才能进入仕途,在福州宁德县当主簿。没多久,便调入京师,按照敕令册封的官职任职。陆游进入朝中后,当时南宋初建,官家急于拉拢人心,想要加封很多人为王爷,陆游进言官家说,不是皇亲国戚,就算功劳再大,也不要随意加封。这个口子一开,以后便不好收拾。官家采纳了他的建议。随后金宋议和,国家处于相对安稳的时间,高宗和他的父亲不同,他迷上了古玩珍奇,陆游认为国家处于国土沦丧,受人欺凌,天子应该勤于国事,甚至讲出来了天子没有什么爱好,唯一的爱好应该是国富民强,收复失地。几年后,陆游又认为杨存中掌握禁军时间太久,权威日盛,长此以往禁军会只知道杨存中,不知道天子,因此向官家进谏罢免杨存中,高宗觉得有道理,降了杨存中的官。又过了几年,宋孝宗赵昚即位,当时,南宋在频频抵抗中,已经有了一些可以用的将才。陆游上书,说现在有了一些可以领兵的将军,敢用命的士兵,我们应该整顿军务,培养人才,为收复失地做准备。孝宗却没有重视,陆游就让告诉了大臣张焘。张焘是个急性子,刚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便气冲冲的跑进宫里,一时间气愤难平,当场质问官家为何不听陆游的建议,言语激烈,孝宗被顶撞的十分难堪,听后就下旨贬陆游为镇江府的通判。 隆兴元年,才人辈出,以武将为佳。当时金人也开始不满足侵占的土地,想进一步扩张。宋孝宗多次考虑以后,任用张浚为都督,主持北伐。陆游知道后写信给张浚,建议他早点想出一个长久的计策,不要轻易出兵。张浚派大将李显忠、邵宏渊领兵出击,收复灵壁、虹县。后来因为李、邵不和,宋军大败,金军趁势扑压,从此主张求和派的声音越来越多。张浚因为兵败被贬为江淮宣抚使。过了几年,官家越来越宠信龙大渊、曾觌,他们两个人又是铁杆主和派,陆游主张出兵攻打收复失地,政见不和,朝堂也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陆游想除掉他俩,和张焘一起上书朝廷,孝宗看到信后大怒,贬陆游为建康府通判,并回

陆游生平个人简历

陆游生平个人简历 你知道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吗?了解过他的一生吗?出国 留学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陆游生平个人简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陆游生平个人简历(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作品集有:85卷,80卷,50卷,2卷。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官宦家庭。他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祖父陆佃,父亲陆宰。陆游诞生于宋金战争的烽火之中,从小饱受颠沛流离的痛苦,同时也受到了父亲陆宰等士大夫爱国思想的熏陶,从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12岁便能诗文,17岁便有诗名,生前有'小李白'之称。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陆游的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使他成为杰出诗人。陆游诗词创作的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又富有浪漫色彩,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变化无穷。中年入蜀以后,形成豪放奔放的风格,晚年诗风趋于恬淡,有时幽愤。总体看来,艺术特点是宏伟豪放,热情洋溢。陆游有七子一女,前妻唐琬,第二任妻子王氏。陆游的诗,现存9300余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

期存诗仅200首左右。这一时期的作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第二期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20年,存诗2400余首。这一时期是他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第三期长期蛰居故乡山阴,直到他逝世,亦有20年,存诗约近6500首。诗中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也表现出趋向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这三个时期的诗中,始终贯穿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年入蜀以后表现尤为明显,不仅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显得很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陆游的诗可谓各体兼务,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除七律外,陆游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当推绝句。陆游的诗虽然呈现着多彩多姿的风格,但从总的创作倾向看,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他继承了屈原等前代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并立足于自己的时代而作了出色的发挥。此外,陆游不仅工诗,还兼长词,现存词130首。同时,陆游也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关于陆游与唐琬的爱情经典唱段著名的有:,,,等。延伸阅读朋友,你是不是也为求职面试过程中的自我介绍而感到烦恼呢?求职面试自我介绍该怎么说呢?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汇总的'求职面试自我介绍范文汇总',仅供参考,欢迎大

孔子事迹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热衷于从政,但他的主要成就在教育方面。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孔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第一位教育家。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春秋时期天子失去了权利、也没有了权力。各诸侯国为扩大自己的地盘,增强自己的实力,互相征伐,人民失去了安全富庶的生活状态。所谓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孔子提出“仁”的主张,即以“爱人”为核心,以“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为内容,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方法,以“克己复礼”为目的的道德范畴,被后世儒者采用为核心思想,成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二十世纪,在人们对人自身问题的深度思考与反省时,他的思想学说引起了各国专家学者们的注意。 姜广辉认为,“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现实,孔子不是象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圣王”那里去寻找智慧。 孔子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 ⑴在政治思想方面:孔子关心人民的疾苦,他提出“仁(包含一切美德)”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暴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