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魏风骨

汉魏风骨

汉魏风骨
汉魏风骨

也称建安风骨,是指东汉末年建安时代曹操父子与建安七子创作的优秀诗歌所具有的明朗刚健的特色。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风骨本指人的精神风貌,在古代文艺中用来指作品的刚健质朴风格。

中所描绘的“风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就是建安风骨的特色。建安时代,曹操在众作家中具有代表性,他被钟嵘称“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敖陶孙说:“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概括了曹操诗歌沉雄、悲凉的诗风。章培恒在《三曹集.序》中曾对曹操诗作过深刻概括:“(曹诗)最能打动人的植基于强烈主体意识的高昂或悲凉的感情,那是作为主体的个人在与客体英勇搏斗中的命定败北与悲哀、顽强,而作为它的对手的客体,则不但有社会,更有自然。”别林斯基:“艺术是现实的复制;从而,艺术的任务不是修改、不是美化生活,而是显示生活的实际存在的样子。”忠实反映汉末动乱和民生疾苦,是曹操诗歌的重要内容,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在这些诗中,诗人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毫不掩饰正视现实,结合大动荡时代的自身经历抒写时事,既有对重大题材的着力描写,也有对日常困苦生活片段的撷取。诗人忧时悯世,关心国运和民瘼,表现了对乱世不治的忧虑,对动乱中人民苦难的同情,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可以说,这些诗是汉末乱世的一面镜子。

《薤露行》和《蒿里行》均是以末战乱为题材的。《薤露行》中作者沉痛地追述了汉末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召四方军阀为助,导致董卓作乱京师的事。“此诗浩气奋迈,古直悲凉,音节词旨,雄姿真朴。一起雄直高大,收悲痛哀远,”(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内容与此相联系的《蒿里行》,从关东群雄兴兵讨董写起,接写各路军阀“军力合不齐”,各争势利,互结兵祸,掀起了新的大规模混战,而实力最强的袁氏兄弟,一个在淮南称帝,一个在淮北刻玺,都企图攫取最高位权位而自相残杀,造成百姓的大量死亡和生产力的极大破坏。最后六句诗概括地写出了军阀混战所造成的惨象,苍凉激楚,形象鲜明。诗人为百姓的死亡而悲伤肠断,流露了诗人人道主义的感情。这两首诗,以极简约的文字真实地描写了汉末的重大史实,被后人誉为“汉末实录,真史诗史也”(钟惺《古诗归》)。曹操的这类诗,流风所及,在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笔下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抒写。

曹植的创作风格,钟嵘《诗品》这样评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沈德潜《古诗源》中说曹丕:“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

元好问《论诗绝句》:“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晋王敦酒后辄咏曹操《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铁如意击唾壶为节﹐壶边尽缺。见《晋书.王敦传》。后因用"缺壶歌"为发抒壮怀之典实)。唐代诗人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说:“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陈子昂倡风骨,就是要恢复和发扬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是为了反对晋宋梁齐的诗歌“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形式主义倾向。他以东方左史虬的《咏孤桐篇》作为具有汉魏风骨的代表作,提倡“风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作品。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诗言志说:《尚书·尧典》中提出的关于社会功用的看法,“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诗言志”主要是说诗歌表达人的抱负和情感。在先秦时期,“志”的含义有发展变化,一是指政治上理想抱负,二是指人的思想、感情。诗言志说的实质是把诗歌看作人的心灵的表现。 2、兴观群怨: (1)此说是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主要是针对文学的社会作用而说的。 (2)兴,“感发志意”就是说诗歌的艺术形象可以引起人的联想,使之思想受到感发,引起审美愉悦、共鸣。 观,“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通过诗歌可以了解时政与道德风尚。 群,“群居相切嗟”,诗歌具有团结群众、增进友谊的作用。 怨,“怨刺上政”,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 (3)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3、六义说:《诗大序》对《诗经》的诗体与艺术手法的归纳。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诗体,后三者指创作手法。﹝(三体):风:民歌雅:正声颂:祭祀(三用):赋:陈述、铺叙比:打比方兴: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物﹞ 4、六观说:刘勰在《知音》中指出鉴赏作品要从六个方面作为评论文章的角度,提出了“六观说”——“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可以了然作品的优劣。 5、风骨说:刘勰在《文心雕龙》的《风骨》篇中提出他著名的风骨论。“风骨”是爽朗刚健的风貌,指作家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貌在作品中的体现。实质是强调风骨与辞采并重,提倡“文明以健”、“风清骨峻”即刚健明朗的文风。他的目的是反对齐梁的浮靡文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刘勰风骨论既是对建安文学特点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也对后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滋味说:钟嵘论诗的一个重要标准,诗的“滋味”指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详指描写细致,切指描写深刻,它要求诗人运用赋、比、兴的手法使诗歌言近旨远,形象鲜明,有风力,有文采,耐人寻味,感染力强。 7、别材别趣说: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提出“别材别趣”说。别材,是针对以学问为诗而发,指诗歌创作要有特别的才能,不是只靠书本学问就能写好诗的,反映生活。别趣,是针对以议论为诗而发,指诗歌有特别的趣味,提倡兴趣,能引起人的审美趣味。强调了诗的情感性、审美性,揭示了诗歌创作独特的艺术规律。 8、童心说:李贽在《童心说》一文中提出了“童心”的文学观念。“童心”就是真心,“绝假纯真,一念之本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必须抒真情记真事;提倡真情反对假理,肯定人欲反对“天理”,要求恢复被封建礼教扭曲了的人的自然本性。 9、性灵说:袁枚诗歌理论的核心,是他在《随园诗话》中提出的重要理论。性灵说要求抒写真实的性情,表现个性,提倡独创;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的,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要真实地表现各人不同的情,把真实感受生动地表达出来。 10.格调说:由沈德潜所倡导。主张创作有益于温柔敦厚的诗教,有补于世道人心的中正和平的作品,故而

题库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钟嵘《诗品》认为继承了小雅诗风的五言诗人是: A 曹操 B 嵇康 C 阮籍 D 蔡文姬 2、提出“虚静”、“物化”的艺术创作论的先秦文论家是()。 A 孟子 B 老子 C 孔子 D 庄子 3、“温柔敦厚,《》教也。” A 《易》 B 《书》 C 《礼》 D 《诗》 4、“传神写照”是下列哪个人的观点: A 刘勰 B 刘义庆 C 顾恺之 D 苏轼 5、反对“永明声病说”的是: A 沈约 B 刘勰 C 陆机 D 钟嵘 6、“不平则鸣”说出自于韩愈的: A 《送高闲上人序》 B 《送孟东野序》 C 《进学解》 D 《荆潭裴均杨凭唱和诗序》 7、“思与境谐”说出自于司空图的: A 《二十四诗品》 B 《与王驾论诗书》 C 《与李生论诗书》 D 《与极浦书》 8、苏轼以“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来评价: A 王维 B 孟浩然 C 陶渊明 D 谢灵运 9、严羽认为“诗之极致”是: A 雄浑 B 飘逸 C 气象 D 入神 10、提出“古文运动”概念的是: A 鲁迅 B 刘大杰 C 胡适 D 陈寅恪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庄子》“梓庆削木为鐻”的故事表现了庄子的哪些观点: A 心斋 B 天乐 C 物化 D 得意忘言 2、以“物感说”为文学产生原因的文论有: A 《礼记·乐记》 B 《荀子·乐论》 C 《文赋》 D 《诗品序》 3、“诗言志”说出现在: A 《尚书》 B 《左传》 C 《礼记·乐记》 D 《孟子》 4、提出“明道、征圣、宗经”思想的文论家是:

A 荀子 B 扬雄 C 韩愈 D 刘勰 5、《文心雕龙》“八体”中含有贬意的是: A 显附 B 繁缛 C 新奇 D 轻靡 6、属于《文心雕龙》“文之枢纽”的篇章有: A 《神思》 B 《变骚》 C 《酌纬》 D 《风骨》 7、严羽指出宋诗的缺点是: A “以文字为诗” B “以禅理为诗” C “以议论为诗” D “以才学为诗” 8、表现了“阳刚”审美观的有: A 沉著痛快 B 优游不迫 C 行气如虹 D 鯨魚碧海 9、王昌龄“诗有三境”说是指: A 物境 B 情境 C 思境 D 意境 10、表现了意境特征的有: A 羚羊掛角 B 空中之音 C 水中之月 D 相中之色 三、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10分) 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说是中国艺术意境论的哲学基础。() 2、“知言养气”之“气”和“文以气为主”之“气”的意思是一样的。() 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说是中国艺术意境论的哲学基础。() 2、“知言养气”之“气”和“文以气为主”之“气”的意思是一样的。() 3、元和体是指元白所创作的新乐府诗歌,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4、“实录”是司马迁《史记》中提出的史学理论。() 5、曹丕“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说源于《左传》的“三不朽”说。() 6、两汉文学理论的立论原则是依经立论。() 7、文以明道是唐宋古文运动的基本观念,道是指儒家的道统。() 8、“诗穷而后工”之“穷”主要是指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痛苦。() 9、《二十四诗品》基本可以断定非司空图所作。() 10、苏洵的风水相激说中,水比喻创作的源泉和艺术修养,风比喻创作冲动不能已于言的一种状态。() 四、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孟子)以意逆志说 2、(老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3、(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4、(钟嵘)滋味说 5、(司空图)思与境谐说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何谓风骨

何谓“风骨” ——读《文心雕龙风骨第二十八》有感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刘卫征 学号:1012425

何谓风骨 ——读《文心雕龙风骨第二十八》有感 摘要:何谓风骨?一直以来,对“风骨”一词总是想当然地将其与人的品格联系在一起,借以形容一个人的刚正不阿,临危不惧之类的大丈夫形象。但是真正读过《文心雕龙风骨第二十八》之后,才发现自己以前对"风骨"的认识是多么的片面。同时呢,在阅读相关论文的同时,我发现很多人对于“风骨”一词的认识也是莫衷一是的。故在这里,笔者将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发表自己对于“风骨”的看法。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风骨 一、“风骨”的历史由来 提及“风骨”,相信更多的人会想当然地将其与人的品格联系在一起,进而举出历史上诸如岳飞、文天祥一类清风傲骨的人为之例证,当然了也会自然地想到秦桧一类委曲求全、卖国求荣的大佞臣,二者相比,突出前者的高风亮节。由此可见,“风骨”一词在中国古代早已和人的品格紧密地联系起来。但事实上,“风骨”的含义仅限于此吗?或者说“风骨”一词就是为了形容士人英雄的高洁品质而产生的吗?当然不是。“风骨”绝不仅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广泛涉及到书法、绘画、文学等多种艺术领域。 首先,“风骨”用来评价人物,始于汉末,而到魏晋以后才开始真正的流行开来。如《宋书武帝纪》中称刘裕“风骨奇特”,《世说新语赏誉门》刘孝标注引《晋安帝纪》称王羲之“风骨清举”等。根据刘裕、王羲之这两位我们所熟知的人物作例证,我们就不难想象“风骨”用以评价人物的品格,多为正面的褒奖,赞誉此人的高风亮节等等。 而后来“风骨”一词被引申到画艺、书论等文学艺术中去。画论中谈风骨,始见于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谢赫在序中提出评画的六个标准,其一是“气韵生动”,其二是“骨法用笔”。前者重在风神,与神似相近,后者重在笔致的骨梗有力。谢赫又将画家分为六品,评一品画家曹不兴说:“不兴之迹,殆莫复传,唯秘阁之内一龙而已。观其风骨,名岂虚哉!”以后“风骨”这一概念,便被广泛运用于画论。“风骨”也被用于书法品评。晋卫夫人《笔阵图》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书法要录》)唐代张怀□的《书议》,始将“风骨”引入书法评论中。他说:“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又论草书说:“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 “风骨”一词用于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还是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是以怡悵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於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从借以评价人物的品格,再到延伸到绘画、书法、文学等文学师叔层面上,“风骨”一词不断地发展、充实着自己的含义。那么,从现在看来,何谓“风骨”?事实上,针对这一问题,历史上或者是当代的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但是因为侧重角度、省会时代等的不同,使得“风骨含义”的讨论往往众说纷纭,观点不一。但也正是因为“风骨”一词的多含义性,故而吸引着古今中外众多的专家学者对其的兴趣和研究。 二、有关“风骨”的众多说法 何谓“风骨”?许慎《说文解字》上这样写道:“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

唐宋部分笔记

《古代文论名篇详注》唐宋部分学习笔记 一、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1、“兴寄”和“风骨”说 答:这是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主要主张,要求诗歌创作重视“兴寄”和“风骨”,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 2、陈子昂的风骨说的内涵是什么? 答:陈子昂的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他的风骨内涵,根据他在《修竹篇序》对齐梁诗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评,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即是指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亦即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可以说正是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 3、陈子昂的“兴寄”说的内涵是什么? 答:陈子昂的“兴寄说”是说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言之有物,寄怀深远,因物喻志,托物寄情。“兴寄”的一般概念是托物寄兴,抒写情性,但把它与陈子昂关于恢复正始之音的主张联系起来理解,提倡“兴寄”,就是要恢复正统儒家诗论所强调的“言志”的传统。他自己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就借咏物叙事抒发自己壮志情怀和以物喻人,托物喻志,寄托自己对社会政治的主张和见解,是他对自己的“兴寄”主张的最好的实践和最明确的注解。 4、陈子昂的“兴寄”和“风骨”说对后世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陈子昂的代表诗作《感遇》三十八首和著名的短诗《登幽州台歌》都是体现他的诗歌理想的兴寄深远、风清骨峻之作。他的诗歌理论,加上他的创作实践,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时纪以来齐梁余风的影响,揭开了唐诗革新的序幕,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代诗歌创作高潮。他的“兴寄”、“风骨”说理论为后人继承,成为他们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陈子昂的友人卢藏用说:“道(按指诗道)丧五百年而得陈君。……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金人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八说:“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5、陈子昂诗歌革新的正面主张是什么? 答:陈子昂的《修竹篇序》,就是他诗歌革新主张的一个纲领。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对齐梁文学提出了“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判,从另一方面说,这也体现了陈子昂诗歌革新的正面主张:要求诗歌创作重视“兴寄”和“风骨”,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 6、陈子昂的的诗歌复古观点是什么? 答:陈子昂是唐初文学复古的积极倡导者,《修竹篇序》表现了他关于诗歌复古的基本观点,其核心是复古,具体的说,就是恢复“正始之音”,使诗歌创作回到汉儒所强调的“正始之道,王化之基”上面去。陈子昂的诗歌复古理

古代文论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论总结 一、《毛诗序》的文学观 1、情志融合说——文学创作的本质 “情志”伴随情感的理性认识,第一次提出诗歌具有抒情特征。 《毛诗序》融合了先秦以来的“情志说”提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诗序》倡导情理兼容。情激活了志,使原先积淀在作者心中的、带有必然性的“志”,变成偶然性的、个体性的情,志入于情,情蕴含着志,这样的诗歌既能传达政教内容,又能打动人心,从而使政教内容为天下人所接受。 2、教化说——文学的社会功能 作者认为从诗与乐中可以看出政治得失与社会心理走向:“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毛诗序》看到了诗歌与音乐由于以情为动力,故而其感动人心、教化百姓最具价值,它强调从调协父子、夫妇等人际关系出发,进行移风易俗,美化社会,实行儒家理想中的王道之治。这样,文艺之美就与政治教化紧密结合在一起了。 3、美刺说——文学的社会功能 《毛诗序》在解说“六义”时提出了美刺的观点,释颂为“美盛德之形容”;释风为“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依据《毛诗》及注释者的理解,美与刺有许多是通过比兴手法而得到展现的。但讽谏必须掌握好尺度,不能过分。“温柔敦厚,诗教也。”形成温和含蓄的抒情特征。 二、司马迁文论 1、发愤著书说 ①阐述了社会生活、个人经历是文学创作的原动力。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和《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强调个体写作的决定因素,可以说是开魏晋文论自觉意识的先河。 ②苦难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悲愤痛苦的情感往往使作者能够体会到生活与宇宙中最深刻的意蕴,这种建立在体验之上的思索,往往构成了作品情理交融的魅力,也是艺术特有的魅力。 ③揭示出创作的意义——社会意义与个人意义相统一。司马迁通过阐述古代圣人的写作动机,指出古代的圣贤所以发愤著书,“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认为,历史上许多文人的创作都是想“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这就将文章写作的动力归结为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不仅是为了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为了抒发心中的郁愤,使个人的生命意志得以延续。 2、对屈原的肯定性评价 肯定屈原的“怨”与“直谏”。司马迁将屈原创作《离骚》与人的天性相联系,认为人之疾痛惨怛必然呼天喊地。《离骚》中的怨愤是符合人性的,无可厚非的。屈原正道直行而受到小人的馋悔发而为《离骚》,具有最美的价值,是产生深挚感人艺术魅力的前提。 三、王充文论 1、对文学功能的深化认识——劝善惩恶说 “夫文人文章,岂徒调异笔墨,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恶载,力自禁哉,然则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文学惩恶劝善的教化作用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真诚无伪的基础上。 2、“真美”论——对文学内容的要求 ①述实事,论贵是而不务华,事尚然而不高合。②辨真理,解释世俗之疑,辩照是非之理,使后进晓见然否之分。③抒真情,文学夸张,一概否定。世俗所患,患言事增其实,著文垂辞,辞出溢其真,称美过其善,进恶没其罪。 3、文学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文质并重 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 四、魏晋玄学文论——王弼:得意忘象、得象忘言说 王弼认为只有遗弃外在的物象与语言,才能直击本体。“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在存意,得意而

中国文学批评史综合练习题

中国文学批评史综合练习题 第一讲先秦 1、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着作《论语》。 2、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 4、《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6、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7.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 8.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10.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1.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12.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13.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14.《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望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 15.《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讲两汉 1.司马迁在刘安评价屈原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离骚》“怨”的特点,认为“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伟人的事迹,更概括出“发愤着书”说,这种说法正是在他评论屈原及其作品基础上的扩展。 3.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4.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5.《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于:它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保守性的一面。 6.《毛诗大序》还提出了讽谏说,文中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7.《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8.王充的主要着作是《论衡》;他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佚文》篇)。 第三讲魏晋南北朝 1.教材认为: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的性质特点之关系。即所谓“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不应“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王运熙的四分法 1)先秦两汉时期,为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发展期 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繁荣期《文心雕龙》、《诗品》 3)唐宋是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入开崛梅尧臣: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雅苏轼:发纤秾与简古,寄志味于淡泊王安石:看似平淡却奇绝,成如容易却艰辛4)元明清为传统诗文理论的总结期,新兴戏曲小说理论的发展期 文论资料颇多,文学理论出现了中西合璧的现象,戏曲小说有浓厚的市民意识和封建意识 古代文论的七种变现形态 片言之语、论文形式、论诗绝句、专著形式、资料汇编、诗文词选评、小说戏曲评点 建安七子:王粲、孔融、陈琳、徐干、刘桢、应扬、阮瑀 第一章先秦的文学批评 美刺:维是褊心,是以为刺。《魏风·葛履》美刺:赞美和讽刺 言志: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今文尚书·尧典》言志:表达思想感情 观志和观风:从作诗的角度说,是言志,是美刺;从听诗的角度来说是观志和观风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是第一篇最早最完整的(音乐和诗歌)批评 内容:季札观乐的看法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人 孔子的论《诗》 1)忧道意识与人格精神道:殷周以来礼乐文化所形成的忧患 孔子以《诗》为修身之具:兴与《诗》、立与礼、成于乐 2)《诗》的功用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兴: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兴,引譬连类。”诗中的事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相联系比照,从而获得启发 观:《集解》引郑玄曰:“观风俗之盛衰。” 群:《集解》引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帮助人们互相切磋砥砺,提高修养,使人们关系和谐。 怨:《集解》引孔安国注:“怨刺上政。”强调《诗》批评政治,表达下情的作用 孔子还评论《诗经》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中和之美 《关雎》乐而不淫(过分),哀而不伤。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孔子重视言辞: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易传》“十翼”,即《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总称《易传》 《易传》和《易经》合称《周易》,是儒家六经之一 《贲·彖辞》:“关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最早出现人文 孟子,名轲,战国邹人 以意逆志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易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文,文字辞,言辞志,作者的思想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的表面意义,而应当根据全篇去分析作品的内容,求体会作者的意图,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知人论事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荀子,名况,又称荀卿或孙卿,赵国人。 宗经、征圣、明道说刘勰继承荀子的主张

中国古代文论唐代

1、兴寄说: (1)“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2)兴,指感兴、意兴,是诗人浮想联翩,形象思维十分活跃时的一种状态,作为诗歌的本体来说,兴是指其审美意象对人所产生的感发作用。寄,指寄托,指诗人隐含于诗歌审美意象中的现实寓意,也就是诗歌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所具有的社会内容。 所以,兴寄既强调作品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也重视诗歌整体审美形象的表现。 陈子昂的兴寄说是说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言之有物,寄怀深远,因物喻志,托物寄情。他自己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就借咏物叙事抒发自己壮志情怀和以物喻人,托物喻志,寄托自己对社会政治的主张和见解,是他对自己的”兴寄”主张的最好的实践和最明确的注解。2、风骨说: (1)“文章道蔽,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2)他赞扬东方虬的《咏孤桐篇》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刘勰”风骨”:”风”指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指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但要合乎经意。 (3)钟嵘“风力”: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以“风力”为主干,同时“润之以丹彩”。风力与丹彩均备,才是最好的作品。钟嵘憧憬的是具有慷概悲壮的怨愤之情的“建安风力”。 (4)陈子昂的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他的风骨内涵,根据他在《修竹篇序》对齐梁诗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评,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即是指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亦即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可以说正是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 (5)如果说”兴寄”是一种艺术表现方法的话,那么“风骨”即是与这种艺术表现方法相联系的一种诗歌的审美理想。 3、不平则鸣:韩愈的“不平则鸣”理论继承了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正确地揭示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强调了文学反映现实,抒发性情的功能,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欧阳修“诗穷而后工”的理论就是对韩愈这一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4、气盛言宜: (1)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2)韩愈所说的“气”,首先是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在韩愈看来,作家的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那么写文章无论言长言短,声高声低都能左右逢源。因而深入一层地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说,这里的文气,同时又是指行文的气势,与散文创作的布局排比及语言艺术密切相关。这一论点是对孟子“养气”理论和曹丕“文以气为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揭示了作家本身的修养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那么作家将如何培养文气呢5、务去成言,文从字顺:韩愈一方面主张广泛学习前人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又强调独创。在《答李翊书》中,他讲:“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就是说在进行古文创作时,要去掉一切陈辞滥调,“不蹈袭前人一言一句”(《樊绍述墓志铭》),要用富有独创性的新型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6、关于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1)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讲:“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这里,“情”和“义”是指诗歌的内容,“言”和“声”是指诗歌的形式。他以树木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诗歌内容和形式必须相互统一的道理。这是白居易关于诗歌内容和形式关系问题的基本立场。(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中唐后期,出现了白居易、元稹的进步诗论。白居易理论的核心,是重视诗歌的社会

隋唐五代文论

隋唐五代文论 一、隋唐五代文论的总特点 隋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继续发展的时期。 隋统一中国后,继承了齐梁文学的遗风,时间很短,只是一个过渡。 ㈠ 扫除齐梁遗风 唐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最为繁荣昌盛的时代。唐王朝是在隋末农民大起义和彻底摧毁六朝门阀世族统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政治上比较清明,经济上发展很快。从文化思想上说,初盛唐的基本特点是要扫除齐梁遗风,建立与唐王朝的经济、政治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文化思想,唐初的文学思想与文学理论批评,正是这种新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齐梁文学的功过: 功——总结了魏晋以来将近四百年文学艺术发展中的新成果和新经验,初步形成了近体诗的格式和雏形,使中国古代文学的许多艺术表现技巧渐趋成熟。 重视文学的“缘情”本质,讲究艺术形式的华丽,注意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方法。 过——相当一部分作家中有片面追求形式美,而不注意内容充实的缺点。以至有些作品内容贫乏,情调低下,风格柔靡。 艺术上偏重辞藻、典故、声律等具体技巧,对审美意象的整体塑造较为忽视。 (刘勰和钟嵘提倡“风骨”或“风力”,正是为了克服上述两方面的弊端) ㈡ 反齐梁文风中两种不同倾向 一种是对齐梁乃至整个六朝文学持根本否定的态度; 另一种是批评其过于追求形式华艳的同时,充分肯定其成就与积极影响。 ㈢ 诗歌革新运动和古文运动 选五家。重点掌握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和司空图的三封书信,掌握皎然的《诗式》和白居易的《与元九书》,韩愈的两篇一般了解。 二、陈子昂的诗歌理论 ㈠ 陈子昂在文艺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1、陈子昂是一位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地位十分重要的诗人,他的文艺思想和创作实践,对唐代许多重要诗人都有深刻的影响。其诗文正是其文学思想的具体实践。 陈子昂在文艺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是他针对六朝文学内容不够充实、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塑造的弊端,从正面提出了“兴寄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核心必考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核心必考复习资料 整理人:王宰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1. 先秦“诗言志”: 最早见于《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朱自清在他的《〈诗言志辨〉序》中,认为这是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的纲领”。关于“诗言志”之“志”,“五四”以后在解释中一直存在着分歧。朱自清认为“志”属志向怀抱,“诗言志”,即诗是抒发作者的志向怀抱的(朱自清《诗言志辨》);周作人则认为“诗言志”就是“言情”(周作人《中国新文学源流》);闻一多则通过对金文、甲骨文中“志”的本意,以及先秦古籍中“志”的用法的大量考证,指出早期的“志”包括着3种含意:①记事的,如《诗经》中的商《颂》及周《颂》;②记诵的;③由于早期的诗原于歌谣,因此“志”也即抒情的。即“诗言志”之“志”,包括“志”(记诵)、“事”(记事)、“情”(抒情)三重含义(《闻一多全集·甲集·歌与诗》)。 2. "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 与"辞达"说相联系的是孔子的文质说,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即认为文与质要兼美。 4.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为老子所提出。语出《道德经》:“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其中又说:“听之不闻名曰希。”老子认为最美的音乐是自然全声之美,而非人为的、部分之美. 5. 《毛诗序》有所谓大序、小序之说。小序是指传自汉初的《毛诗》三百零五篇中每篇的题解,大序则是在首篇周南《关雎》题解之后所作的全部《诗经》的序言。这里所说的《毛诗序》即指大序。《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序首二语,也就是《关雎》题解的小序,为毛苌以前经师所传。小序之后的大序,为毛苌以下弟子所附。这种看法大体近是。《毛诗序》总结概括了先秦以来儒家对《诗经》的理论主张,经汉景帝时赵人毛苌之手又有重要发展,并形成文章,其后再由毛苌弟子辈不断加以修订完善而成。 6. 《毛诗大序》提到"诗有六义"的说法:"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风,指风教臣民百姓,并且可以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赋,指铺叙直说比,比喻。兴,起的意思,兼有发端和比喻的双重作用。雅是正的意思。颂,周王朝和鲁、宋二国祭祀时用以赞神的歌舞。后来的经学家关于"诗六义"有更多的烦琐的阐释和发挥。 7. “发愤著书”说: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着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见于《报任少卿书》: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屈原《惜诵》有“发愤以抒情”,《淮南子?训齐俗》也有“愤于中而形于外”。司马迁继承了这些说法,并根据自己的切身遭遇,提出了发愤说。司马迁认为,历史上的优秀作品,都是由于作者在社会生活中遭遇到重大不幸,“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发愤之所为作”(《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少卿书》) 8. 文体说(“四科”八体说)在《典论·论文》里,曹丕还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文体分类及其各自特点的思想。在分析作家才能个性各有所偏的同时,曹丕提出四科八体说的文体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本”指文章的本质,即用语言文字来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末”指文章的具体表现形态,即文章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点。他提出文体共有“四科”八种体裁的文章。并且认为文体各有不同,风格也随之各异。这当是最早提出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1、“温柔敦厚”:中国古代儒家的传统诗教。它的提出最早见于《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这是汉代儒家对孔子文艺思想的一种概括。温柔敦厚作为儒家的传统诗教,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运用这一诗教来调整本阶级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合理的。但另一方面,由于它规定怨刺必须“温柔敦厚”强调“止乎礼义”和“主文而谲谏”只允许“怨而不怒”地委婉劝说,不允许尖锐地揭露批判因而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又常常起着消极的作用。 2、“诗无达诂”:古代诗论的一种释诗观念,语出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三《精华》。“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训诂或解释。“诗无达诂”即是说“《诗》无定形,读《诗》者亦无定解”,这原是针对春秋战国策士谋臣在政治外交场合往往断章取义,截《诗》以托己意的现象而发的,但又因鉴赏主体的不同,对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审美理解,因而逐渐成为中国审美鉴赏中的理论术语之一,这与西方接受美学中伊塞尔所谓作品“空白点”,“召唤结构”有相似之处。 3、刘勰——风骨说:语出刘勰《文心雕龙》。风即情志,骨则是指事义充实、条理连贯、文辞精炼三者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有力的气势和逻辑力量。刘勰风骨说的实质是强调风骨与辞采并重,提倡“文明以健”、“风清骨峻”即刚健有力的文风。其目的是反对齐梁的浮靡文风。风骨说既是对建安文学特点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也对后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子昂的“风骨”论:是吸收了六朝在诗歌格律上的成就的,因而也就体现了唐代“风骨”论的特点,它直接启发了殷璠关于盛唐诗“声律风骨均备”说的提出。陈子昂的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他的风骨内涵,根据他在《修竹篇序》对齐梁诗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评,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即是指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亦即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可以说正是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 4、“肌理说”:翁方纲的肌理说是一个以学问为本、通法于变,而一概求诸古人的诗学体系。“肌理”二字取自杜甫。所谓肌理,肌是比附,重点在理。翁所说的“理”是义理与文理的统一,包括伦理道德、历史掌故、音韵、训诂、修辞等,与后来的桐城派所倡导的考据义理文章合一的说法非常近似,表现出肌理说更注重学问、考证、辞采的倾向,正是当时乾嘉实证学风的文学反响,代表了当时朴学派的说诗观点,形成“学人之诗”,其流一直持续到近代。 肌理说,中国清代翁方纲提出的诗论主张。肌理本来是指肌肉的纹理。翁方纲借用肌理论诗,理是指义理和文理,肌理是指儒家的经术和学问,有时也兼指文理。他把儒家经籍和学问看作诗歌的根本。要求作诗以学问为根底,以考据入诗,是清代大力提倡经学和乾嘉学派盛行下的产物。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是王士禛神韵说和沈德潜格调说的调和与修正。他用肌理给神韵、格调以新的解释,目的在于使复古诗论重振旗鼓,与袁枚的性灵说相抗衡。 5、“魏晋玄学”:魏、晋、南北朝流行的社会思潮。语始见《晋书·陆云传》。魏晋名士以谈“玄”,释“玄”,崇尚虚无,空谈名理为风气,并建立起不同的流派,故名。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经典,讨论有无、本末、动静、言意象,以及自然与名教等的相互关系,以综合儒、道、名、法诸家学说的新的思想形式,代替趋于衰微的汉代经学。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阮籍、嵇康、王弼、向秀、郭象等。其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综观魏晋玄学,其基本特点有: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庄子》注解《易经》;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基本内容,有提出「以无为本」及认为「有」是独自存在的,不需要「无」作自己的本的思想;以解决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为其哲学目的;针对汉儒支离繁琐的解释方法,强调在论证问题时把握义理,反对执着言、象,提出「得意忘言」、「寄言出意」的方法;以「辨名析理」为其的思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