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关系学重点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重点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重点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1、“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2、公共关系的定义:

A、管理说:突出公共关系的管理属性。(美:雷克斯·哈罗)

B、传播说: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英:费兰克)

C、传播管理说:强调PR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

美,詹姆斯·格鲁尼格:PR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D、咨询说:PR的决策咨询功能。《墨西哥宣言》E、关系说:公众性或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美:蔡尔兹)

F、协调说:是关系说的深化,指协调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

G、形象说: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

3、美国《公共关系季刊》详细罗列了公共关系的14种特征。

4、确定PR本质的依据和方法:

A、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要素。(PR三要素:组织、传播、公众)

B、分析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本质联系。

组织传播沟通公众

(主体)(客体)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

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是: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

“传播沟通”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5、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

A、PR的“关系”性质: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B、PR的“职能”性质: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即传播(沟通)管理。

(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资金、技术、人才和PR)

C、PR的“科学”性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

(总之,PR是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其本质属性。)

6、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基础、结果)

7、公共关系活动(实务):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和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工作。(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是否有现代的公共关系意识和科学的公关理论作指导。)

8、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指导着公关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9、组织:是PR活动的主体,即PR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

10、公众:是PR传播沟通的对象。

11、传播沟通:是PR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PR的方式: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公众传播、大众传播;言语沟通、文字沟通、非语言文字沟通的方法等;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实物媒介的技术等。

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公共关系的运行机制就是传播沟通。

12、关系: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性质和程度,是衡量公共关系状态的客观标志。(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特指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二是特指信息交流的关系。) 13、舆论:在PR中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

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大

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

14、形象: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

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

15、与PR相关的两个“关系”概念:

人际关系: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

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

互影响。

人群关系:指群体内部活动和组织管理过程中

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16、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及区别:

联系:

A.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

关系。

B.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人际

沟通的技巧,这也有助于组织公共关系的成功。

区别

A.从主体上看,公关的主体是组织,人际的

主体是个人。

B.从对象上看,公关的主体是公众,人际的

主体是私人关系对象。

C.从内容上看,公关是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

能,处理的是组织和公众事务;人际处理的完全是

私人事务。

D.从方式上看,公关强调远距离、大范围的

公众沟通,而人际则局限于面对面、个人对个人的

交流。

17、公关与人群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A.人群关系指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内部关

系同时也是公关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B.公关也要借助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公

众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以科学的处理公众关系。

区别:

A.公关不局限于组织的内部沟通,还包括大

量的外部关系,而对复杂的社会公众环境。

B.公关除了要管理面对面的群体和个人关系,

还要关注远距离的公众沟通,并重视其变化和趋势。

(人群关系是人际关系学在组织管理中的

应用,公共关系是人群关系论的进一步发展,将人

际关系的管理从组织内部扩大到组织外部。三者有

联系也有区别)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1、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美

国。

2、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是早早问世的公共关

系的理论书籍。

3、美国19世纪中叶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是公共关

系的发端,其代表人物是巴纳姆。

4、19世纪30年代,美国掀起了“便士报”运动,即

报纸以低廉的价格和通俗的内容去争取大量的读

者,使报纸完成了大众化、通俗化的飞跃。有些公

司为了省下广告费,雇佣志人制造新闻来扩大影响,

报纸为了迎合读者也乐于发表,这两样的配合就出

现了报刊宣传活动。

5、1903年-1912年,有20000多篇揭丑文章发

表,同时还有社论等,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清

垃圾运动”。(又称为“扒粪运动”、“揭丑运动”)

6、1903年艾维·李开办了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

他也是第一个职业公共关系人。

1906年他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原则宣言》。

他被称为公共关系之父及先驱者,提出的“说真话”、

“公众必须被告知”等论述,

使PR的研究上升为带有规律性的原则和方法,推

动了该学科的发展。

7、1923年,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公共关系理论发

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公众舆论的形成》。

(1928,《舆论》;1952年,《公共关系学》)

他把公共关系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离出来,并进行

研究,使之最终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新兴学科。

8、1947年,波士顿成立了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

1952年,美国的卡特利普和森特俩人出版了《有效

的公共关系》,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

在美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

9、1998年,美公关学者詹姆斯·格鲁尼格主持的“卓

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课题研究接近尾声,涉及卓

越传播的三个层次:传播核心层、知识核心层、文

化核心层。(“普遍原则,特殊运用”、“放眼全球,

立足本地”)

10、1948年,美国全国公共关系协会(PRSA)成

立,并制定了“公共关系人员职业规范守则”。

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IPRA)在英国成

立。

1978年8月,世界公共关系协会在墨西哥召开

大会,定义了公共关系。

11、80年代开始,美国博雅公共关系公司、希尔-

诺顿公共关系公司、爱德曼公共关系公司都在中国

设立了分公司或办事机构。

1985年,深圳大学开设了PR专科,1994年,

中山大学开设了本科。

1986年,我国第一家专业公关公司――中国环球公共

关系公司在北京注册。

1986年12月,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公共关系协会。

1987年5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1年4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9年12月,广东省举行了首次初级“公关员”职业

上岗培训和考试,标志着中国的公共关系已经正式

步入职业化的阶段。

2000年,全国推行了公关员的职业上岗考试,标志

着我国的公共关系已开始走向职业化和行业化的道

路。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职责和功能

1、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收集信息、辅助决策、

传播推广、沟通协调、提供服务

2、收集的信息包括有:

与组织有关的信息:产品形象信息、组织形象信息

组织环境中的各种社会信息:社会的政治、经济、

文化、科学等

3、辅助决策:

A.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B.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C.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

D.从公众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效果

4.传播推广:

A.创造舆论,告知公众

B.强化舆论,扩大影响

C.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传播推广是PR活动的主要方式,也是其

关键环节。)

5.协调沟通:

A.协调内部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

B.开展社会沟通,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协调沟通是PR的根本职责。)

6.提供服务:

A.在组织内部为各个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服

B.在组织外部提供社会服务

7.与公共关系职能相关的活动范畴:交际、宣传

与新闻、广告、营销推广、公共事务、游说、开发、

论题处理、危机处理

8.公共关系对组织的直接功能表现为:树立组织

形象、协调组织的关系网络

9.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有效性原则、总体性原

则、符号化原则

10.树立组织形象的意义:

A.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无形资产

B.良好的组织形象能够激励士气

C.良好的组织形象,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组织社区环境。

11.协调关系的意义:

A.协调内部关系可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B.协调外部关系可以建立和谐的外部环境。

C.协调内外关系,能够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组织形象提供条件。

12.公共关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间接功能:提高个人素质和优化社会环境。

13.提高个人素质体现在两个方面:促使个人观念更新、有助于个人能力提高

14.公共关系的优化社会环境主要体现在:

A.社会互动环境:沟通社会信息、协调社会行为、净化社会风气

B.社会心理环境

15.公共关系发展的新特点:

A.公关理论整合化

B.公关实务专业化

C.公关手段现代化

D.公关教学层次化

E.公关地位战略化

16.公共关系职能应用的新趋势:

A.市场公共关系的热潮

B.金融公共关系的动态

C.政府公共关系的焦点

D.全球性问题带来的全球性沟通与合作的大趋势

第四章公共关系的组织与人员

1.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包括:组织内设的公关职能部门、专业的公关公司、独立的公关社团组织。2.公关机构在组织中的性质和地位:

A.性质:

从工作性质上看,公共关系的职能是传播性及沟通性。

从管理作用上看,公共关系部门扮演一种“边缘”“中介”的角色。

B.地位:

内部:介于管理子系统与其他非管理子系统之间。

外部:对外代表组织,对内代表公众。3.组织内设公关机构和名称和形式

应用较多的名称:公共关系部、公共事务部、公共信息部、传播沟通部、公共与广告部等

我国政府中的:“新闻办”“信访局”“交际处”“联络

处”“对外宣传处”等等

4.组织内部公关机构的模式:

A.部门隶属型:

归属于销售部门、归属于广告或是宣传部门、属于联络接待部门、属于办公室等

B.部门并列型:与其他部门处于平行排列的地位。C.高层领导直属型:由高层直接领导

D.公共关系委员会:

5.公共关系部门的内部分工:对内关系、对外关系、专业技术制作

6.内设PR部门的特点:了解内情、便于协调、效率较高、成本较低、难以做到客观公正

7.1985年1月美国伟达公共关系公司在北京首先设立了办事处,同年8月,美国博雅公司与中国新闻发展公司成立了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这是我国第一家公共关系专业公司。

8.按业务内部划分的公共关系公司类型:A.专项业务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某种单项服务B.专门业务服务公司:为特定行业提供服务C.综合服务咨询公司:多行业、多职能

10.按经营方式划分的公共关系公司:

A.合作型:与广告公司等合作经营

B.独立型:体现独立经营11.公关公司的经营范围:咨询诊断、联络沟通、

收集信息、新闻代理、广告代理、推介产品、会议

服务、策划活动、礼宾服务、印刷制作、音像制作、

培训服务等。

12.专业公关公司服务的特点:

A.客观公正。

B.技术全面,专业性强。

C.较灵活,适应性强。

D.关系较疏远。

E.运作成本较高。

13.公共关系协会的主要活动内容:

A.联络会员。

B. 规范本行业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维护形象和声

誉。

C. 专业培训。

D. 普及知识。

E. 编辑出版刊物。

14. 公关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

A. 塑造形象的意识。(核心)

B. 服务公众的意识。

C. 真诚互惠的意识。(功利意识)

D. 沟通交流的意识。

E. 立足长远的意识。

F. 创新审美的意识。

15.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

A. 自信的心理。

B. 热情的心理。

C. 开放的心理。

16.公关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知识结构:

A. 基本理论知识

B.基本实务知识

基本能力:

A. 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B. 良好的组织能力

C. 健全的思维和谋划能力

D. 敏锐的观察能力

E. 自控和应变能力

F. 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G. 掌握政策、理论的能力

第五章公共关系的对象

1. 公众:与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相

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是公关对象的总称)

2. 公众的四项基本涵义:

A. 公众是公关主体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B. 公众是相对特定组织而存在的。

C. 公众是因共同的利益、问题等联结起来并与特定

组织发生联系或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

和。

D. 公众是客观存在的。

3. 公众的基本特征:

A. 整体性。

B. 共同性。

C. 相关性。

D. 多样性。

E. 变化性。

4. 组织分类与公关目标和对象:

A. 互益性组织:(各种党派团体、组织)重视组织

内部成员的利益和目标。

B. 营利性组织:(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等)与其所

有者(投资者)及顾客建立良好关系。

C. 服务性组织:(公益学校、医院等非营利)服务

对象及资助者保持稳定关系。

D. 公益性组织:(政府部门、公安等)社会各界

5.组织的分类: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竞争性与独占性。

6.同一类组织有不同的公众:

A. 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

B. 目标公众或优先公众。

C. 组织的具体目标公众对象。

7.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

内部公众:指组织内部沟通、传播的对象,包括组

织内部全体成员构成的公众群体。

外部公众:指组织的外部沟通对象群体。

8.同一类型公众有不同标准的分类:

A. 按内外对象: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

B. 按组织结构:

个体公众:以个体形式与公关主体发生联系的对象。

组织公众:以组织或团体形式与公关主体交往的公

众对象集团。

C. 按关系的重要程度:

首要公众:决定组织生死及成败的公众。

次要公众:对组织的生存有一定影响,但没有决定

性意义的公众。

D. 按稳定程度分:临时公众、周期公众、稳定公众

E. 按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

顺意公众:持赞成、支持态度的公众对象。

逆意公众:持否定及反对态度的公众。

边缘公众:中间态度,观点不明确。

F. 按价值取向:

受欢迎的公众:主动对组织表示兴趣和沟通意向的

公众。

不受欢迎的公众:对组织构成潜在或额外压力和负

担的。

被追求的公众:符合组织的需要,但对组织不感兴

趣。

G. 按公众发展的不同阶段:

非公众:与组织无关,不对组织产生作用的。

潜在公众:由于潜在问题而形成的潜伏、隐患或未

来公众。

知晓公众:向组织提出有关权益要求的。

行动公众:对组织构成压力,迫使组织采取行动的。

H. 按公众之间的决定性区别:

消极公众:(非公众、潜在公众)被动接受组织信

息,不对组织施加影响。

积极公众:(分为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重要目标,

知晓并关心组织。

(赌金持有人:与某一组织联系在一起、与该组织

有着相互影响关系的人。)

9.目标公众分析:内部公众、社会区公众、顾客公众、

媒介公众、政府公众、名流公众

国际公众

10.搞好内部公众关系的目的和意义:

A. 组织要通过自身成员的认可和支持来增强内聚

B. 组织要通过全员公关来增强外张力

11.建立好社会公众关系的目的和意义:

社区公众:组织所在地的区域关系对象,包括管理

部门、地方团体及周边居民。

A. 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环境

B. 影响着组织的公众形象

12.建立良好顾客公众有目的和意义:

顾客公众:购买、使用本组织产品的个人或组织。

A. 能够为组织带来直接的利益

B. 体现组织正确的经营观念和行为

13.与新闻媒介建立良好关系的目的和意义:

A. 良好的媒介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公众舆论

B. 良好的媒介关系是运用大众传播手段的前提

14.与政府公众保持良好沟通的意义和目的:

A. 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是具有高度权威性和影响力

的认可和支持

B. 能够为组织形成有利的政策、法律和社会管理环

15.与名流公众保持良好的目的和意义:

A. 借助于社会名流的知识和专长

B. 借助于社会名流的关系网络

C. 借助于他们的社会声望

16.发展良好国际公众的目标及意义:

A. 为对外开放服务

B. 运用跨文化传播手段,促进组织形象的国际化

第六章公众心理分析

1.知觉:是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的整体反映。(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2.影响知觉的因素: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偏见。

3.知觉的选择性:指在知觉过程中,为了清晰地反映对象,人们从许多事物中自觉地或不自觉的选择知觉对象的心理过程。

4.知觉选择性受客观及主观因素所制约:

客观因素:

A.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B.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C. 对象的组合

主观因素:

A. 需要和动机

B. 兴趣

C. 性格

D. 气质

E. 经验知识

5.知觉的偏见: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由于特殊的主观动机或外界刺激,对事物产生一种片面或歪曲印象的心理过程。

6.产生偏见的几个方面:

A.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

B. 近因效应:最近或最后印象的强烈影响。

C. 晕轮效应:一种片面的知觉。

D. 定型作用:(刻板印象)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

7.需要:人对特定目标的渴求与欲望,是推动行为的直接动力。

8.1943年,(美)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并在《动机与人格》中作了进一步阐述。

9.需要的五个层级:

A. 生理的需要

B. 安全需要

C. 社交的需要

D. 自尊的需要

E. 自我实现的需要

10.优势需要决定行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有一种占优势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当优势需要获得满足后,它的动力作用随之减弱,高一级的需要才处于优势地位。)

11.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影响,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情感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等。

12.态度的结构:

认知(态度形成的基础)情感(在态度中具有调节作用)意图(态度的外显因素)

(行为以态度作为内在动力)

13.态度的特性:

A. 态度的社会性

B. 态度的针对性

C. 协调性

D. 稳定性

E. 两极性

F. 间接性

14.影响和改**度的因素:

分为两种:一是态度的一致性改变。(量的改变)二是态度的不一致性改变。(质的改变)

A. 社会因素

B. 团体因素

C. 宣传因素

D. 个性因素:个性倾向性因素、个性心理特征

E. 态度系统特征因素

(总之,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中上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结果。客观因素是外因,以社会因素为主,主观因素是内因,以思维和个性倾性因素为主。)

15.霍夫兰的说服模式:

他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本身的说服力以及问题的排列技巧。

16.流行: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心理现象,指许多人去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使这种方式在短期内随处可见,从而导致连锁性的感染。17.流行三方面的涵义:

A. 是人对某种生活方式的随从,涉及范围广。

B. 相当多的人去随从。

C. 在一定时期内的,过了一定的时间便不再流行。

18.流行的特点:

新奇性、时效性、周期性、两极性

19.人们追求流行的五种类型:

先驱者、早期采用者、前期追随者、后期追随者、

落伍者

20.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

A. 从众与模仿

B. 求新欲望

C. 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

D. 追随流行有个别差异

21.流言:是无任何确切根据,而在人群当中相互传

播的和种特定的虚假信息。

22.流言的类型:愿望流言、恐怖流言、攻击流言

23.流言内容变化的特点:

A. 一般性:将内容压缩到具体细节,流失许多信息,

使人感到一般化。

B. 强调:突出其具体细节。

C. 同化:接受者以自己的主观意识理解其内容,将

其认为合乎罗辑的接受下来。

24.流言的制止:

A. 建立流言研究机构

B. 及时制止

25.舆论:是公众的意见与看法,是社会全体成员或

大多数人的共同信念,是人们彼此间信息沟通后的

一种共鸣。

四个因素:

A. 必须有一个问题

B. 必须有多数个人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

C. 意见中有某种一致性

D. 这种一致会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

舆论的特征:

A. 作为一种公众意见,是被多数人赞成的。

B. 涉及社会的安宁与幸福等问题。

C. 本身含有合理性

D. 是有效的。

E. 不是政府的意见,是民众的呼声。

26.舆论的结构(三要素):

A. 舆论对象:大家关心的,公众认真对待的社会事

件。(两个特点:功利性、新异性;四种形态:社会

事件、社会问题、社会冲突、社会运动)

B. 舆论主体:公众(特点:有共同话题; 参与议论

过程;自发性与松散性;层序性。)

C. 舆论本身:意见(包含三种成份:认识成分、情

感成分、意志成分)

27.舆论的作用:

A. 制约与监督的作用

B. 舆论的鼓动作用

C. 指导作用

28.价值观:人们对于是非、善恶、好坏的评价标准,

对自由、幸福、平等这些观念的理解和主次之分,

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

29.影响人们价值观的因素:

A. 个人的成就感、事业心。

B. 过去成功或失败的经历。

C. 周围环境及生活条件的影响。

D. 对目标的接近程度。

30.从众心理: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采取与团

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以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主观原因是不愿意被孤立,客观原因是外

来的影响和压力。)

31.逆反心理: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

感官能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体验,使个

体有意识的脱离习惯的思维,向相反的思维方向探

索。

32.影响心理抗拒的因素:

A. 对自由的期望

B. 对自由剥夺的威胁

C. 自由的重要性程度

D. 是否会影响到其它自由

第七章公共关系的过程

1.公共关系管理:是对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传播沟通

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

素的管理。

2. 公共关系管理的意义:

A. 增强PR工作的系统性

B. 提高PR工作的可控性

C. 加强PR工作的预测性

D. 促进PR工作的成熟性

3. PR四步工作法:PR调查PR策划PR实施PR

评估(计划性、整体、系统)

4. PR六步工作法:估计形势确定目标确定公众

选择媒介编制预算评估

5. PR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因素:环境因素、主体因素、

传播技术因素

6.组织自我形象:一个组织自己所期望建立的社会形

象,是一个组织公共关系工作的内在动力、方向、

目的和标准。(调查的第一个环节)

7.自我形象的分析内容:

A. 组织实态的调查分析

B. 员工阶层的调查研究

C. 管理阶层的调查分析

D. 决策阶层的研究分析

8. 组织实际形象:组织的实际状态和行为在公众舆

论中的投影、反映,即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组织

实际状态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

9. 实际形象分析的三个步骤:

A. 公众辨认与分析

B. 组织形象地位测量(知名度、美誉度)

C. 组织形象要素分析

10.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

侧重于“量”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

深度。

11.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

和欢迎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

侧重于“质”的评价,即组织的社会影响的好坏。

两者的关系:

A. 知名度要以美誉度为基础,才能产生正面的积极

社会效果。

B. 美誉度要以一定的知名度为前提条件,才能充分

显示其社会价值。

12. 组织形象地位四限图:

高美誉

(高美,低知;较稳定)ⅠⅡ(双高,最佳,

但美誉度压力较大)

◎◎

低知名高知名

ⅢⅣ

◎◎

(不良状态,提高美誉度)(恶劣状态,

先降低知,再提高美)

低美誉

13.组织实际形象分析:通过舆论调查和民意测验,

了解组织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分析实际形

象状况。(PR调查的第二个环节)

14.组织形象差距分析:将组织的实际形象与组织的

自我形象作比较分析,揭示二者间的差距,指明公

共关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调查的第三个环节)

15.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八个)

A. 产品形象

B. 管理形象

C. 人员形象

D. 环境形象

E. 文化形象

F. 社区形象

G. 标识形象

H. 媒介形象

16.组织形象规划的基本特征:(三个)

A. 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主观性:组织上:自身形象塑造的主体。公众上:

是组织形象认知与评价的主体。

客观性:组织上:是客观实在的,是第一性的。公众上:总体上是客观的评价,有制约性。

B. 统一性和差异性的结合

统一性:组织上:形象要讲究整体效果。公众上:要求组织形象的一致性。

差异性:组织上:自身必须有个性特征。公众上:要求组织形象有鲜明的针对性,突出。

C. 恒定性和变通性的统一

恒定性:组织上:人员、产品、政策等相对的稳定性及连贯性。

公众上:形象的形成是逐步形成的,形成之后便会具有稳定及长期的影响。

变通性:组织上:人员、产品、突出事件等发生,会引起形象的变化。

公众上:重要公众的变化会促使组织形象的改变。

17.研究目标公众对组织的特殊视角:(确定本组织在目标公众心目中的特定位置)

A. 概括各类公众要求中的共同点,制定一般目标,设计总体形象。

B. 注意分析特定目标公众的特殊要求。

确定组织的主要公众对象,是制定PR特定目标的前提。

18.建立有效的公众形象:

A. 组织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协调与平衡

B. 总体形象与特定形象的协调与平衡

C. 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协调与平衡

19.制定公共关系计划与方案的原则:

A. 实用性与可行性

B. 重点性与平衡性

C. 科学性与灵活性

D. 连续性与衔接性

E. 创新性与独特性

20.年度PR工作计划的内容:

A. 具体目标和活动主题

B. 根据目标和主题设计的活动项目和传播计划

C. 每一个项目的主要内容、涉及的媒介和目标公众

D. 实施时间和预算

E. 组织、人员、职责及分工

F. 预计效果

21.PR项目具体方案的内容:

A. 项目名称及目标、宗旨

B. 项目负责人、实施者及各自的职责

C. 程度设计和时间表

D. 涉及的人员及必要的分析

E. 媒介、设备、外部环境等

F. 经费预算、测评及考核方法等

22.PR预算的编制方法:

A. 按销售量抽成法

B. 目标作业法

23.预算的基本构成:

A. 劳务工时报酬

B. 行政办公经费

C. 专业器材和成品制作费用

D. 广告及媒介宣传费

E. 实际活动费

F. 赞助费(公益)

24.PR策划流程:(PDCA)

计划(PLAN)实施(DOING) 检查(CHECK)总结(ANALYSIS)

25.选择和应用传播沟通媒介的原则:

A. 联系目标原则

B. 适应对象原则

C. 区别内容原则

D. 合乎经济原则

26.PR活动划分:新闻代理模式、公共信息模式、双向不平衡模式、双向平衡模式

※新闻代理模式:认为PR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使组织在大众传媒上获得良好的宣传。

※公共信息模式:把公共关系看作是信息的公布,即选择真实而对组织有利的信息传播给公众。

※双向不平衡模式:运用调查研究来帮助组织设计传播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更加有效地促使战略公

众按组织所需的方式行事。

※双向平衡模式: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运用沟

通来处理冲突,并与战略公众采取相互理解与合作

的态度。(最合乎道德的PR方式)

27.PR活动的业务方式:

A.宣传型公关:运用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宣传性

手段,传递组织信息,影响公众,迅速扩大组织的

社会影响。

B.交际型公关:运用各种交际方法和沟通艺术,广

交朋友,协调关系,缓和矛盾,为组织创造良好的

社会环境。

C.服务型公关:以实际的服务行为作为特殊媒介,

吸引公众,获得好评,使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更加

融洽、和谐,提高组织的社会信誉。

D.社会活动型公关:以组织的名义发起或参与如

公益、环保、教育等社会性活动,扩大组织的整体

影响。

E.征询型公关:运用收集信息、社会及民意

调查、舆论分析等信息反馈手段,了解民意,把握

动态,监测环境,为决策提供咨询。

28.PR活动的行为方式:

A.建设型公关:用于组织的开创阶段,以及某项事

业或产品服务初创、问世阶段,采用高姿态的传播

方式,打开局面,扩大影响。

B.维系型公关:用于组织机构的稳定、顺利的发展

时期,维系并稳定好已建立的关系,采取一种持续

不断,较低姿态的传播方式,保持一种潜移默化的

渗透力。

C.防御型公关:用于组织出现潜在危机的时候,应

采取以防为主的策略,重视信息反馈。

D.进攻型公关:用于组织与环境发生某种冲突,为

了摆脱被动局面,创造新局面。

E.矫正型公关:适用于组织的公共关系严重失调,

形象受到严重损害时,为了尽快挽回信誉,需要采

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29.公共关系年度工作报告:

指以本年度的公关计划和预算为根据,将一年来的

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和计划相比较,就公共关系各

层次的目标及计划的实现程度和存在差距,提出总

结报告。

30.公共关系社会效益评价:是借助于“费用效益分

析”,就企业组织与社会公众有关的活动事项作出正、

反两方面的分析报告,用一定的货币量来反映和衡

量公关的社会效益。

31.新闻舆论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

A.新闻报导量的分析

B.新闻报导质的分析

C.新闻报导时机的分析

第八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

1.拉斯韦尔的5W模式:

A.谁传播(WHO)――控制分析

B.传播什么(SAY WHAT)――内容分析

C. 通过什么渠道(WHICH CHANNEL)――媒介分

D. 向谁传播(TO WHOM)――对象分析

E. 传播的效果怎样(WHAT EFFECTS)――效果分

2.把关人(守门人):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

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导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

行为的关键人物。(德,库尔特·卢因)

3.两级传播论:认为大众媒介对受众具有一击中的的

“魔弹”效果或类似药到病除的“皮下注射”的效应。

(美,拉扎斯菲尔德)(媒介-意见领袖-受众)

4.受众选择过程表现为三种现象:选择性注意、选择

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5.选择性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活动的指向

和集中。

(注意的几个因素:对比、强度、位置、重复、变

6.选择性理解:指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信息作出不同的

意义解释和理解。

(影响理解的三个方面:需要、态度、情绪)

7.选择性记忆:人们只记忆有利的信息,而容易忘记

其余的信息,指这种记忆上的取舍。

(三个阶段:输入、储存、输出)

8.议题设置论的两个观点:

A. 各种传播媒介对传播信息的“过滤作用”。

B. 面对传播过多的信息环境,公众常常感到无所适

从。

9.文字传播媒介:指借助于可视的语言文字符号传递

社会信息的各种载体。

特征:记录性、扩散性、渗透性、准确性

10.报纸传播的优、劣势:

优势:

A. 传播面广

B. 传播迅速

C. 具有新闻性

D. 文字表现力强

E. 便于保存和查找

F. 费用低

劣势:

A. 时效短

B. 传播信息易被读者忽略

C. 理解能力受限

D. 色泽差,缺乏动感

11.杂志传播信息的优势和弱点:

优势:时效长、针对性强、印刷精美,表现力强

弱点:出版周期长、声势小、理解能力受限

12.电子媒介:指运用电子技术、设备及其产品进行

信息传播的媒介,其中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录

音、录像等。

特征:时效性、远播性、生动性、技术性

13.广播的优势与弱点:

优势:传播面广、迅速、感染力强、多种功能

弱点:效果稍纵退逝,储存性差、线性传播方式、

没有文字和图像

14.电视的优势与弱点:

优势:

A. 视听结合传达效果好

B. 纪实性强,有现场感

C. 传播迅速,影响面大

D. 多种功能,娱乐性强

弱点:

A. 储存性差,难以查询。

B. 受时间顺序的限制

C. 成本高

15.INTERNET的传播特征:

A. 范围广泛

B. 超越时空

C. 高度开放

D. 双向互动

E. 个性化

F. 多媒体

G. 低成本

第九章实务(上)

1.公关调查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A.组织所处的环境

B.面对的各类公众关系的动态

C.与某类关系不协调的公众的矛盾及成因

D.与各种媒介组织的关系状况。

2.公关调查的方法有:民意测验、公众代表座谈会、

资料分析等

3.民意测验:由专业公关机构,长期应用并研究改进

后科学化了的公关调查方法。

步骤:

A. 确定调查目标和公众对象

B. 抽样

C. 设计问卷

D. 实施调查

E. 整理资料数据并撰写调查报告

公共关系重点资料

优点:

A. 广泛获得公众信息,以制订或调整公关政策

B. 科学性强,简便,准确度高

C. 便于整理统计

4.抽样的方式:

随机抽样:(方法)

A. 间隔随机抽样

B. 分层随机抽样

C. 分区多级随机抽样

D. 整群抽样

配额抽样:

5.问卷的设计形式:封闭式(主要的)和开放式

封闭式的主要形式:

A. 两项选择

B. 多项选择

C. 对比选择

D. 排序选择

E. 意见程度选择

注意的事项:

A. 问题不宜过多(不超过30个)

B. 问题简洁、准确、易懂,不带引导性和强迫性

C. 顺序按类型、逻辑关系、心理等合理安排

6.实施调查的几种方法:

D. 面访调查

E. 通讯调查

F. 电话调查

G. 深度调查

7.公众代表座谈会的程序:确定议题、选择与会代表并印发通知、

举行、整理分析情况并总结

8.新闻传播的三种方式:

A. 撰写新闻资料或新闻稿,送交新闻单位发表

B. 策划新闻事件,吸引新闻单位报道

C. 召开新闻发布会

9.写好新闻稿的三个要点:

A. 结构:导语和事实两部分

B. 导语的写作:概括最新最重要的信息

C. 背景材料的运用

10.新闻五要素:when where what why who

11.制造新闻(策划新闻):指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即在真实的、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策划、举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制造热点,以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

12.新闻发布会:组织将消息告知记者,再通过其所属的大众媒介告知公众。

环节:

A. 确定主题

B. 确定邀请对象

C. 会前准备

D. 主持会议

E. 收集反馈信息

13.庆典:隆重的庆祝典礼。

14.展览:通过实物、文字和图表等来展现成果或问题的一种宣传方式。

15.赞助:组织举办的一项社会活动,获得的社会各界钱财或物质上的援助。

16.社会公益活动:增进社会对企业的好感。

17.公关危机的三种形态:

组织行为不当引起的危机:组织自身原因引起的

类型:

A. 严重的内部事件

B. 工作失误

C. 决策失误

D. 纠纷事件

突发事件引起的危机:非预见性、外在因素引起的类型:

A. 不可抗力的重大伤亡事故

B. 外在因素引起的事故

C. 外来的故意行为

失实报导引起的危机:新闻部门的报导失实

类型:

A. 失实和不全面的报导

B. 曲解事实

C. 报导失误

18. 危机的处理对策:

预防危机:

A. 灵敏的预警系统

B. 完善企业的管理系统

C. 模拟准备

危机处理过程:

A. 果断采取措施,有效制止事态扩大

B. 情况调查,收集信息

C. 成立专业机构,制订对策

D. 确定新闻发言人

E. 迅速、扎实、全面开展工作,安抚受害者

F. 认真做好准备,切实改进工作

第十章实务(下)

1.礼仪:指礼节和程序两个方面。

2.需要注意礼仪的场合:

A. 见面与介绍

B. 探访与接待

3. 公关广告:带有广告特征,但不限于商业活动的,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传播行为。

4.公关广告的类型:

A. 形象广告:以提高组织知名度,树立整体形象为目标的公关广告。

B. 公益广告:为社会公益活动提供服务的广告传播。

C. 观念广告:通过提倡或灌输某种观念,以试图改变公众的看法、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公关广告。

D. 响应广告:用来表示组织与社会各界有关联性和共同性的一种广告。

5.口头语言交流的一般特点:

A.直接性

B.随时性

C.双向性

D.反馈性

E.情感性

F.主观性

6.演讲的三大要素:演讲者、演讲内容、听众7.演讲传播的优势:

A.较强的劝服效果

B.有效的信息交流

C.表现力较强

D.有助于提高声望

E.直接宣传组织的观点

F.直接提供权威性资料

8.会议:围绕一定的目的,进行有领导、有控制的集会,有关人士围绕一个主题发言、提问、答疑等方式,交流信息,交换意见,讨论并解决问题。

注意事项:

A.召开会议的现实需要

B.明确目标和主题

C.做好准备工作

D.引导会议的顺利进行

E.可策划配套宣传活动,以突出意义和加强影响。

9.谈判:指就共同关心的问题相互磋商,交换意见,寻求解决的途径和达成协议的过程。

六个阶段:导入-概说-明示-交锋-妥协-协议

======================================= ======================================= ===

整理完如需更多行政管理专业相关资料,请到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712245983.html,论坛查找^_^

公共关系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公关室一个组织为了塑造良好形象,以传播沟通为手段,对公关关系的一种持久的策略活动。 社会组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集团。 公众:指与特定的公关关系主体相互联系、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关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传播: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信息传递、收受、交流、分享与沟通的过程。 人际传播:指的是个人与个人间一对一直接的信息交流沟通方式。 大众传播:传播者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出版物、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将大量复制的同一信息,传播者分散的社会大众。 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以及组织社会影响的广度,它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美誉度:是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欢迎、接纳、信任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 名誉度:社会组织所获得的特定荣誉,这种荣誉代表着一种既定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组织形象: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媒介在公众心目中的一种综合反映,亦即公众对组织的全部看法和综合评价。 公关策划:社会组织公关人员为了实现某一公关目标或解决某种公关问题,对即将开展的公关工作进行主题构思,方案设计,策略谋划的思维运作过程。 礼仪: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各种行为规范,它是以一定的程度方式来表现律己,敬人的行为。

二、简述题 (一) 1、人类早期的准公关的表现及特点? 政治生活中:告知、劝服、宣传意识及其实践活动;民心、民众、舆论意识及其实践活动;联盟和危机意识及其实践活动 经济生活中:交流意识;招牌意识 人们日常交往中:形成了以人和修睦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处理观念体系 表现:自觉程度上:明显自发性,盲目性 其发挥作用的社会领域和规范:带有强烈政治色彩,伦理色彩 2、现代公关兴起的主要原因?社会历史条件? 主要原因:现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公关提供了现实的土壤、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是公关发展的政治前提、现代传播的长足进步为大规模开展公关提供了技术手段。 社会历史条件: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现实土壤)、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政治前提)、现代传播的长足进步为大规模开展公关提供了基数手段 2、试论公关在我国兴起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公共关系事业的兴起奠定了客观基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为公关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3、你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对不对,为什么? 这种观念是片面的,a.一个产品本身质量好,有很多消费者会主动的选择它,但是并不能使效益达到最大化,如果想要达到更好的效果,对该产品进行必要的公关宣传活动是必不可少的,b.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与人,公司企业之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

贵州广播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省开课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半开卷) 一、题型介绍: 1、填空题:(15); 2、单项选择题(20); 3、判断正误题(10分); 4、简答题(30分); 5、案例分析题:(25分) 二、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半开卷。 三、复习范围: 名词解释部分: 1、公共关系学:以公共关系的客观现象和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课程,适用于个人及任何组织。 2、组织形象:是指组织在公众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及其他们对组织的评价。这种形象不仅来自外在的有形事物,而且也出自由组织行为所反映的内在精神。一个企业的组织形象是由产品形象、员工形象、机构形象、管理形象、企业文化形象综合反映出来的。 3、晕轮效应:是指公众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以偏概全”,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心理现象,这是一种心理定势。 4、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策略和管理职能。 5、交际型公关:交际型公关,以人际交往为主,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其具体内容包括:各种招待会、座谈会、宴会、茶会、慰问、专访、接待、个人信函、电话等等。 6、揭丑运动: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阶段。百来个经济巨头控制了美国的经济命脉,他们为了巩固这种垄断地位,对内无视员工的利益,对外以损害公众利益作为赚钱的重要手段,奉行所谓“只有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哲学,引起了社会公众舆论的强烈不满和抨击,出现了2000多篇揭露实业界、传播界丑闻的文章,形成了近代美国史上著名的“揭丑运动”,也称“扒粪运动”。 7、员工形象:是指企业员工的技术素质、文化水平、职业道德、精神风貌和仪表装束给社会的整体印象。 8、社区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组织的区域关系,地方关系,邻里关系。它是指与某个社会组织主体地域上互邻,利益上相关的一种公众关系。建立良好社区关系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社区关系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环境,社区关系直接影响着组织的公众形象。实际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企业而言,其做大做强的“千里之行”就是从成功运作自己脚下的社区开始的 单项选择题部分: 1、公关谈判的第三个阶段是(C )。 A、导入阶段 B、概说阶段 C、交锋阶段 D、妥协阶段 2、高美誉度、低知名度属于公共关系的(B )状态。

自考公共关系学复习必看资料章节考点汇总,考试重点标识板

自考《公共关系学》复习必看资料 【自考小册子】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一、“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二、公共关系的定义:P2 A、管理说:突出公共关系的管理属性。(美:雷克斯。哈罗) B、传播说: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英:费兰克。杰夫金斯) C、传播管理说:强调PR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 (美,詹姆斯。格鲁尼格):PR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D、咨询说:PR的决策咨询功能。《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E、关系说:公众性或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美:蔡尔兹) F、协调说:是关系说的深化,指协调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 G、形象说: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 3、美国《公共关系季刊》详细罗列了公共关系的14种特征。 *三、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1、确定PR本质的依据和方法:P5-6 A、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要素。(PR三要素:组织、传播、公众) B、分析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本质联系。 组织传播沟通公众 (主体)(客体)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 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是: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 “传播沟通”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2、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三个角度:P7 A、PR的“关系”性质: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B、PR的“职能”性质: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即传播(沟通)管理。(简述) (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资金、技术、人才和PR) C、PR的“科学”性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 (总之,PR是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其本质属性。) 四、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三者之间的联系)P10-13(简述、案例) 1、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基础、结果)

《公共关系学》复习大纲分析

《公共关系学》复习大纲 一、题型: (一)名词解释(或不定项选择) (二)问答题 (三)组织形象分析 (四)案例分析 (五)公关策划 二、名词解释: 1 公共关系 2 艾维?李 3 爱德华?伯纳斯 4 《原则宣言》 5 双向对称型PR模式 6 社会组织 7 组织形象 8 知名度 9 美誉度10 公众11 公众的五大特征12 社区关系 13 媒介关系14 公关部15 公关公司16 传播 17 大众传播18 传播类型19 传播五要素20 “五W”要素理论21 RPCE公式22 公关广告 ▲25 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26 形象要素间隔分析法 三、问答题: 1 如何理解公共关系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在我国大力发展公共关系应注意哪些问题? 2 简述公共关系的六大基本特征。 3 公共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历史时期?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 简述公共关系的一般职能和基本职能。 5 公关部与公关公司各有哪些利弊? 6 举例说明一个公关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能力? 7 划分公众的标准有哪些?联系实际列举所在(某一)组织的公众对象,并运用两种公众分类方法进行分析。 8 某百货大楼新设立公共部,请问该部需要哪些工作人员?下属小组如何设立,请用图示表示出来,在一个平凡的工作日里,可能会遇到哪些公关问题?(公关部的结构和类型) 9 请分析公共关系与广告的异同?公共关系广告与一般商业性广告的区别?

10 公共关系活动模式有哪些基本类型?试举例说明其中两种。 11 试分析四大媒体的优缺点,要顺利实施公关传播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12 策划和实施公关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考虑哪些因素? 四、案例分析: 1 组织论:部门公关、邮电公关、交通运输业公关、饭店公关 2 公众论:内部公众关系、职工关系 外部公众关系、消费者关系、社区公众关系 3 公关策划:危机公关策划社区公关策划 怎样对待新闻媒体的曝光 《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及公关策划习题汇编 一、案例分析 1、案例《一场不该发生的流血事件》 问题:假如你是电石厂厂长,或者是县政府干部,请就下面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1)从事件发端起,你将如何运用PR的方法,使事件的解决比较妥当? (2)断路之后,问题更麻烦了,又如何处理这个危机公关,以达到化干戈为玉帛的目的。2、 只有一名乘客的航班 ——“让顾客满意”必备的公关意识 英国航空公司所属波音747客机008号班机,准备从伦敦飞往日本东京时,因故障推迟起飞20小时。为了不使在东京候此班机回伦敦的乘客耽误行程,英国航空公司及时帮助这些乘客换乘其他公司的飞机。共190名乘客欣然接受了英航公司的妥当安排,分别改乘别的班机飞往伦敦。但其中有一位日本老太太叫大竹秀子,说什么也不肯换乘其他班机,坚决要乘英航公司的008号班机不可。实在无奈,原拟另有飞行安排的008号班机只好照旧到达东京后飞回伦敦。 一个罕见的情景出现在人们面前:东京—伦敦,航程达13000公里,可是英国航空公司的008号班机上只载着一名旅客,这就是大竹秀子。她一人独享该机的353个飞机座席以及6位机组人员和15位服务人员的周到服务。有人估计说,这次只有一名乘客的国际航班使英国航空公司至少损失约10万美元。 从表面上看,的确是个不小的损失。可是,从深一层来理解,它却是一个无法估价的收获,正是由于英国航空公司一切为顾客服务的行为,在世界各国来去匆匆的顾客心目中换取了一个用金钱也难以买到的良好公司形象。 问题:当企业组织与顾客之间发生矛盾时,顾客未必总是正确的,但为什么我们还要说:“顾客永远是正确的”?请你结合案例,加以阐述分析。 3、 巧借契机制造新闻 1994年2月16日,在安徽阜阳卷烟厂工作到上海探亲的张泽生与妻子、女儿一起到慕名已久的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上购物,在新开张的中联商厦,他们买了一台微波炉,乘电动扶梯下楼时顺手将微波炉搁在电梯的胶带扶手上。不料,顺势而下的微波炉撞到了悬挂在边上的一大型商品导购灯箱,只听到一声巨响,灯箱坠地而粉身碎骨。据商厦同志介绍,修复灯箱费用高达6000余元,如此巨款惊得张泽生目瞪口呆。由于当时经理不在,双方约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

判断题 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公共关系是一门专业性的理论科学。× 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 公众与组织之间不一定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美国学者香农提出了双向循环的传播模式。× 公共关系的目标是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使其对产品产生好感,“让别人买我”。× 广告并不等于公共关系,但是,公共关系工作可以采用广告的方式。√ 首要公众是指决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公众,他们对组织的生存、发展与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般来说,低知名度、低美誉度这种状态是组织较为稳定和安全的状态。× 1903年,艾维·李创办了一家公共关系咨询事务所,公开对外营业,才使社会上出现了公共关系职业。× 单选题 公共关系的英文是(public ,relations)。 公共关系可直接称为(公众关系)。 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公共关系状态)。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 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传播)。 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是(公众)。 按照公众与组织有无归属关系来看,股东和员工家属属于(内部公众)。 社会名流、新闻人物、舆论领袖等属于公共关系传播媒介中的(人体媒介)。 公共关系与宣传的工作方式不同,前者是一种(双向)的传播过程。 与公共关系传播相比,广告的信息传播原则是(引人注目)。 多选题 人们普遍认为公共关系可以是(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职业)。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社会组织,传播,社会公众)。 公共关系观念主要有(形象观念,互惠观念,协调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 公共关系涉及的学科主要有(伦理学 ,管理学,社会学 ,营销学,传播学)。 根据公众与组织发生关系的时序特征,我们可以把公众分类为(潜在公众 ,知晓公众,行动公众)。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答案)(1)

1、公共关系的英文是( A ) A 、 publicrelations B 、 publicrelation C 、 publicationrelations D 、 publication relation 2、公共关系学可直接称为( A ) A 、公众关系 B 、人际关系 C 、人群关系 D 、社区关系 3、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 B ) 6、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C ) 7、公共关系的客体是( A ) 8、公共关系的中介环节是( B ) 9、( B )是指与组织虽有关系,但联系较少,影响较小的一类公众,其重要性最 小。 第2章 第1章 A 、大众传播 B 、传播 C 、人际沟通 D 、 舆论宣传 A 、社会公众 B 、传播 C 社会组织 D 、 政府官员 A 、社会公众 B 、传播 C 社会组织 D 、 政府官员 A 、社会公众B 、传播C 社会组织 D 、 政府官员 A 、潜在公众B 、边缘公众C 独立公众 D 、知晓公众 10、(C )又称为中立公众或不确定公众 或未表态的公众。 ,是指那些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确 A 、潜在公众 B 、边缘公众 C 独立公众 D 、知晓公众

11、利用新闻媒介揭露垄断企业“愚弄公众”的现象,形成了美国近代史 上著名的(C)。 A、报刊宣传运动 B、便士报C揭丑运动D、民主政治运动12、1906年, 艾 维李发表的著名文件是(B)。 A、《有效的公共关系》B《原则宣言》C《公众舆论之形成》D、《公共关系学》 13、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艾维。 李)。 第3章 16、组织形象的基础是(D)。 A、员工形象 B、管理形象C机构形象D、产品形象17、设计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组织名称和商标是处于(B)。A、初创时期B、发展困难时期C发展顺利时期D、形象受损时期 18、民主参与法是用来协调(D)的。 A、外部公众关系 B、顾客公众关系 C、媒介公众关系 D、内部公众关系 19、树立交往合作的观念,提高社交能力属于公众关系的(D) 。 A、优化环境功能 B、提高素质功能C塑造形象功能D、协调关系功能 20、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A)。 A、从事实出发 B、从理想出发C从利益出发D、从专家意见出发 21 、组织最需要广告宣传,可恰恰拿不出大笔广告费是组织处于( 初创时期B、发展困难时期C发展顺利时期D、形象受损时期A)A、 第4章 26、公共关系部是一种具有服务性质的、较高层次的间接(D) 。 A、管理者 B、领导者C生产者D、管理部门

公共关系学复习提纲答案

《公共关系学》复习提纲(2009—2010上) 题型:单选(20题*1分)多选(10题*2分)判断改错(5题*2分)名解(4题*3分)简答(3题*6分)案例(1题*20分) 注:简答题答要点,可自己酌情添加文字。论述题要结合案例分析,在第八讲出题。 题目为“了解”的会做选择题即可,“掌握”的就重点看一下。用红字标明的是根据老师的话推测出来的,大家重点记一下。大家好好复习,加油啦! 第一讲公共关系概述(选择、判断改错) 1.何谓公共关系(PPT)?何谓公共关系三要素(P14—P15)? 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为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运用各种传播手段,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一种活动或职能。(名解) 三要素:社会组织、传播、公众。(选择) 2.了解公共关系定义表述的不同流派(P2—P5) 五种流派:1、管理职能论2、传播沟通论 3.社会关系论 4.现象描述论 5.表征综合论 3.何谓组织形象?试述其构成要素。P6 所谓组织形象就是公众对于社会组织的总体评价,是社会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名解)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1.组织的总体特征与风格。2.知名度与美誉度3.组织形象定位 4.了解公共关系的相关概念(PPT) 1.公共关系是一种状态 公共关系有四种状态: 第一种:高知名度、高美誉度,最理想 第二种:高知名度、低美誉度,危机状态 第三种:低知名度、低美誉度,原始状态 第四种:低知名度、高美誉度,稳定和安全的状态,有很好的发展前程 2.公共关系是一种活动 日常公共关系活动:热情服务、礼貌待客以及大量的例行性业务工作和临时性琐碎的工作等 专门性(专项)公共关系活动:新闻发布会、产品展示会、社会赞助、广告制作与宣传、市场调查、危机公关等 3.公共关系是一种意识:形象意识、公众意识、传播意识、协调意识、互惠意识、服务意识 4. 公共关系是一种职业 5.公共关系是一门学科 5.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P12—P13) 1、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交叉学科 2、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 3、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新兴的,而且还在不断发展的学科。 6.如何科学合理地学习和研究公共关系学(P13—P14)? 1.掌握基本原理 2.理论联系实际 3.分析公共关系案例 4.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7.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经过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如何?(P28—P32、PPT) 1.巴纳姆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的开端时期,其代表人物是报刊宣传员巴纳姆 “便士报运动”、“报刊宣传活动” 2.艾维·李时期 “现代公共关系之父”艾维·李提出“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原则宣言。

公共关系学重点终极版吐血整理

公共关系学重点 名解 一、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是指一个组织或公众人物为树立自身形象,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谋取有关公众的理解和合作的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1)主体:社会组织(或公众人物) (2)对象:公众(包括组织和个人) (3)手段:大众传媒 (4)目的:谋求自身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5)内涵:思想、政策、管理职能 二、公共关系传播 传播是社会主体之间相互交流与分享信息的过程。 1.公共关系传播是一种信息交流活动。 2.公共关系传播是一种意义沟通活动 3.公共关系传播是一种价值劝说活动 4.公共关系活动是一种行为动力。 三、公共关系调查 公共关系调查是指具体的社会组织根据公共关系管理的需要收集、处理和研究信息,据以发现问题,确立公共关系目标并提出实现目标之措施的工作程序。 四、公共关系策划 公共关系策划是指公关人员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在充分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总体公共关系战略、专门公共关系活动和具体公共关系操作进行谋略计划和设计的工作。 五、CI CI:Corporate Identity 直译:企业身份、企业特征、企业个性 现译:企业形象识别。即组织表现出来的形象特征,这个形象将转化为消费者对组织的基本态度和评价。 台湾CI大师林磐耸:CI就是将组织经营理念和精神文化用统一的整体传达系统,传达给组织周边的关系或团体,并使其对组织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与价值观。 CI战略:由组织形象识别战略思想指导而规划出来的整套识别系统。

简答 一、公共关系的层次的划分(5个) 1.公共关系状态 指一个组织(或公众人物)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的状态,即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现实形象。 公共关系状态是一种客观事实。 2.公共关系活动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活动,就是指具体的公共关系工作或实务,即组织为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争取公众舆论支持而采取的政策、行动或手段。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活动,包括日常公共关系活动和专门性(专项)公共关系活动两类。 3.公共关系观念(意识) 指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 (1)形象观念。(2)公众观念。(3)传播观念。(4)协调观念。(5)互惠观念。 4.公共关系学 作为一门学科的公共关系,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与职能; 第四章公共关系的类型; 第五章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第六章公共关系策划; 第七章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 第八章公共关系中的广告; 第九章公共关系中的口语传播; 第十章公共关系中的文字传播; 第十一章公共关系中的实像传播; 第十二章公共关系中的网络传播; 第十三章公共关系中的礼仪; 第十四章危机管理中的公共关系; 第十五章公共关系效果评估。 二、公共关系的职能 (一)信息管理 信息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在信息经济社会,信息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竞争力与生产力的关键。 (1)资料存储中心。(2)环境监测中心。 (3)趋势预报中心。(4)信息发布中心。 (二)咨询建议 公共关系部门在经营决策中所起到的参谋作用(智囊机构),并参与组织决策的全过程。(三)宣传推广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学复习

请围绕复习指导册及课后自学测试题好好复习。以下内容供同学们参考。 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第一章绪论(重点章) 1.公共关系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门管理科学,主要通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协调关系、处理危机、塑造形象,在满足公众利益的基础上求得组织自身的发展。 2.公共关系的多层含义: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公共关系学科、公共关系职业。 3.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主体——社会组织:客体——社会公众;中介环节——传播。 4.社会组织的特点。 5.公众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6.公共关系与广告。两者主要的区别:传播目标不同,传播原则不同,传播方式不同,传播周期不同,所处地位不同,效果不同。 7.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两者的联系:共同的产生条件——商品生产的高度发展;共同的指导思想——用户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相似的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市场营销把公共关系作为组成部分。两者的区别:范围不同;目的不同;手段不同。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 揭丑运动、爱德华·伯尼斯、艾维·李、卡特里普、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有效公共关系》。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职责与功能(重点章)

1.公共关系的职责:收集信息、咨询决策、传播沟通、教育引导。 2.公共关系的功能:塑造形象、协调关系、提高素质、优化环境。 3.产品形象信息、组织形象信息。 4.组织形象的内涵及塑造组织形象的方法。 5.通过公共关系管理,组织可在以下方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公众至上意识、交往合作意识、个人形象意识、与时俱进意识。 第四章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和人员 1.公共关系部在组织中的地位及特点。 2.公共关系部的组织类型。 3.公共关系公司的工作内容及工作原则。 4.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及应具备的能力。 5.选拔公共关系人员的原则。 第五章公共关系工作程序(重点章) 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公众调查的内容、组织形象调查、文献调查法、访谈法、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选择公共关系模式、选择传播内容、编制公关预算的方法及内容、传播渠道的种类、传播渠道的选择原则、影响传播质量的因素、注意信息的结构和语言、传播中的障碍、公共关系评估的内容及方法。 第六章分类公共关系(重点章) 1.建立良好员工关系的重要意义。 2.员工关系实务。

公共关系学重点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重点复习资料 1,"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2,公共关系的定义: A,治理讲:突出公共关系的治理属性.(美:雷克斯哈罗) B,传播讲: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英:费兰克) C,传播治理讲:强调PR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治理行为和职能. 美,詹姆斯格鲁尼格:PR 是一个组织与其有关公众之间的传播治理. D,咨询讲:PR的决策咨询功能?《墨西哥宣言》 E,关系讲:公众性或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美:蔡尔兹) F和谐讲:是关系讲的深化,指和谐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 G形象讲: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 3,美国《公共关系季刊》详细排列了公共关系的14 种特点. 4,确定PR 本质的依据和方法: A,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差不多要素.(PR三要素:组织,传播,公众) B,分析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本质联系. 组织传播沟通公众 (主体)(客体)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点是: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 "传播沟通"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5,明白得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 A,PR 的"关系"性质: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B,PR 的"职能"性质: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成效等差不多要素的治理,即传播(沟通)治理. (现代组

织经营治理的"四大支柱" :资金,技术,人才和PR) C,PR 的"科学"性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治理学为要紧依靠的传播治理学或组织传播学.(总之,PR是组织的"传播沟 通关系",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组织的"传播治理学科","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其本质属性.) 6,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基础,结果) 7,公共关系活动(实务):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和谐组织和社会关系,阻 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工作.(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是否有现代的公共关系意识和科学的公关理论作指导.) 8,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阻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 治理哲学,它指导着公关实务工作的健康进展,渗透到治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9,组织:是PR 活动的主体,即PR 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 10,公众:是PR 传播沟通的对象. 11,传播沟通:是PR 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PR的方式: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公众传播,大众传播;言语沟通,文字沟通, 非语言文字沟通的方法等;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实物媒介的技术等. 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公共关系的运行机制确实是传播沟通. 12,关系: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性质和程度,是衡量公共关

公共关系学重点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重点复习资料 知识点概述: 1、公共关系的状态: 即一个组织及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态和舆论状态。它既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也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 2、公共关系活动: 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式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3、公共关系观念: 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4、如何理解PR 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一种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一门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组织及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5、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一是文化心理——由“理性”转向“人性”;二是社会政治——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三是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四是物质技术——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正是由于20世纪人性文化的兴起,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和大众传播技术的日趋普及及提高等诸方面因素的滋生及促成,才使公共关系这门崭新的学科脱颖而出。

6、“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 “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是卡特利,普和森特两人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论述的,就是在公共关系的目标上将组织和公众的利益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方法上坚持组织及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及沟通。 7、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包括: 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沟通协调、提供服务 收集信息:1、及组织形象有关的信息①产品形象信息②组织形象信息2、组织环境中的各种社会信息。 8、论题处理: 论题处理又称作“问题管理”主要指公关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以及这种问题对组织的潜在影响进入分析、预测并施加影响,以帮助组织制定应变的对策和措施。 9、危机处理: 危机处理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处理“公共关系危机”二是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方法来处理危机,危机处理时公共关系实务的特殊领域。 10、公共关系对组织的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分别是什么?(对内凝聚力,对外扩张力) 直接功能:主要表现为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和协调组织的关系网络。 间接功能:提高个人素质和优化社会环境的作用。 11、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 1.有效原则 2.总体性原则 3.符号化原则 12、公共关系的新特点: 1.公关理论整合化 2.公关实务专业化 3.公关手段现代化 4.公关教育层次化 5.公关地位战略化。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

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大纲 系部:文化传播系 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公共关系》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新闻制作与采编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公共关系学既是一门独立性的学科又是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因此她既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又需要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营销学、美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公共关系学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需要我们在教授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进行创造性地学习,树立公共关系意识,培养和掌握公共关系原理和技能。 二、基本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导论 [基本内容]:公共关系的涵义、特征,产生与发展,研究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内容、方法与意义。 [教学要求]: 重点:认知公共关系的概念、特征 了解公共关系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向 掌握公共关系的原则、职能、对象、方法与意义 难点:认知公共关系的概念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原则与职能

[基本内容]:公共关系的原则与职能 [教学要求]: 重点:认知公关在组织中的职责范围 了解公关的基本原则与功能 掌握现代公关的方向及其作用 难点:掌握现代公关的方向及其作用 第三章公共关系三要素 [基本内容]:公共关系的主体、客体、媒介 [教学要求]: 重点:了解公共关系三要素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公共关系传播的类型、要素及内容 熟悉公众的特征及分类方法,理解几类重要的公众对组织的影响 难点:了解公共关系三要素的相互关系 理解几类重要的公众对组织的影响 第四章公共关系运作过程 [基本内容]:公共关系活动运作的四个步骤 [教学要求]: 重点:了解公共关系工作程序的四个步骤及其相互关系 熟悉公共关系调查的原则及内容 掌握公共关系策划的方法和步骤 掌握公共关系实施步骤和排除实施中障碍的技巧

公共关系学章节知识点教学内容

公共关系学章节知识 点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一)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二)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 (三)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四)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 (五)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简述) 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 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人际沟通的技巧,即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说服技巧。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论述) 1.从主体上看,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行为主体仅是个人。 2.从对象上看,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所有公众及其舆论,而人际关系则包含许多与组织无关的私人关系对象。 3.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能,处理的是组织事务和公众事务。 4.从方式上看,公共关系十分强调运用公众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方式作远距离、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人际关系则比较局限于面对面、个体对个体的交流方式。 ??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联系。(论述) 人群关系主要是指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内部关系是公共关系的基础,与内部公众沟通,协调内部关系也是公共关系实务的重要内容。 ??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区别(论述) 1.公共关系不局限于组织和群体内部的传播沟通,还包括大量的外部关系,要面对复杂的社会公众环境。 2.公共关系不局限于管理现场直接面对面的群体关系和个人关系,还需要特别关注不直接见面的、远距离的公众沟通,并十分重视公众环境的长远变化和发展趋势。 虽然公共关系和人群关系同属于组织关系范畴但它比人群关系的内容更复杂,范围更广阔。 3.“人际关系“和”人群关系“均侧重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人和人的关系,而公共关系则从信息传播沟通的角度研究人和人的关系。 人群关系论是人际关系学在组织应管理中的用;公共关系学又是人群关系论的进一步发展。 ??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 (一)公共关系适应了对外开放的需要 (二)公共关系适应了体制改革的需要 (三)公共关系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公共关系适应了安定团结、社会稳定的需要 ??辅助决策(辅助决策职责-简答:练习) 1.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2.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公共关系的决策咨询作用还表现在为决策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提供各种社会信息,完善各种公众咨询渠道,开辟各种信息来源,包括广泛的外源信息和及时的内源信息,并根据决策目标将各种信息整理、归类、分析、概括、提供给最高管理层或各个专业部门作为决策的客观依据。 3.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 4.从公众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效果 ??传播推广(公共关系的宣传职责?问答:练习) 公共关系在组织经营管理中发挥宣传推广的作用,即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将组织的有关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地传播出去,争取公众对组织的了解和理解,提高组织及其产品、人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组织创造良好的公众舆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主要表现在: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新)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 1、公关三要素:社会组织,公众,传播活动。公关三特征:以事实为依据、以传播为手段、以互惠为原则。 形象:公众对社会组织的总体评价,也是社会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 2、公共关系的含义: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它有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学科这三种指代。 3、组织形象识别:组织形象识别是由社会组织制作识别体系,进行公关传播活动,进入公众视野,从而形成组织形象。 组织形象识别系统包括:物系统——VI(设计整合化)——组织的脸 人系统——MI(理念共识化)——组织的心事系统——BI(活动环境化)——组织的手评介组织形象的三个基本指标:认知度(一个社会组织被社会公众所认识、知晓的程度,包括深度和广度)、美誉度(一个社会组织获得公众赞美、称誉的程度)、和谐度(一个社会组织在发展运行过程中,获得目标公众态度认可、情感亲和、言语宣传、行为合作的程度) 4、公关的兴起和发展: 1\艾维.李,核心理论:公众必须被告知—向公众讲真话; 2\伯纳斯,核心理论:投公众所好; 3\卡特里普与森特,《有效公共关系》,公关圣经; 4\格鲁尼格,公关实践的四种模式:新闻代理模式,公共信息模式,双向非对称模式,双向对称模式。 5中国公关兴起的背景: 闭关锁国走向对外开放;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政府本位走向社会组织本位;社会媒介资源匮乏走向媒介化社会。 中国公关目前存在的问题:社会公众对公共关系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整个公关市场仍处于无序状态,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和服务规范;高素质公关人才的严重缺乏制约了中国公关业的迅速发展;理论研究比较滞后:公关理论水平滞后于公关实践水平、公关基础理论研究滞后于应用性研究、公关研究者的理论视角存在偏差、公关理论研究资源严重缺乏。 中国公关发展趋势:公关运作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融合趋势大大增强;公关公司定位从代理性发展为咨询顾问性;公关专业服务进一步细化和深化;中资客户将成为中国公关咨询业市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公关人才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公关理论研究更加深入。 4、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广告本质属性——“付费性”;新闻本质属性——“真实性”;营销本质属性——“交易性”;人际关系本质属性——“个体性”)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公共性”,即“第三方市场”。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公众——环境”关系:从组织的角度来看,公共关系通过倡导组织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来说通、监督和制造民意,公关人员扮演着“组织的良心”和“道德卫士”的角色;从公众、环境的角度来看,它又代表着公众和环境的意见,向组织传达、沟通。 4、公共关系“4P”: 公众性:Public,是一种对象性;公开性:Publicity,是一种手段性; 公共舆论性:Public Opinion,是一种内容性;公益性:Public Interest,是一种伦理属性。 5、公共关系基本特征: 说真话:是有效公共关系的一个必要条件——信息真实、态度真诚、好事要出门、坏事要讲清 做善事:是积极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利己利人,有社会责任感。 塑美形:是成功公共关系的追求目标——对组织美誉度、和谐度的提升(理念美、行为美、视觉美) 公共关系通俗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门说真话、做善事、塑美形的科学和艺术。 6、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 说服:改变组织或公众的态度和行为;制造舆论;影响民意。 倡导:倡导一种组织定位和品牌个性;倡导一种文化认同;倡导优惠的产业政策、优良的以营环境、健康的消费理念。 咨询:为决策提供信息咨询;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从公共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效果;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管理:战略管理;信息管理;传播管理;关系管理;声誉管理;危机管理;议题管理;活动管理。 7、公关与新闻的比较: 相同点:1都是一种信源的提供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新闻依赖于公关人员提供的信息。2他们都有相似的价值观,即以事实为基础,以说真话为原则,代表了第三方立场,具有一定的公信力。3他们在舆论上互相控制,在信源上互相依赖,为了交换资源和达成

公共关系学考试大纲

《公共关系学》考试大纲(模板) 一、考试对象(年级、专业、层次) 网络学院行政管理2012级,大一年级 二、试卷结构与题型 三、考试方式与时间 1、考试方式:开卷考试 2、考试时间:90分钟; 四、样卷(或题型)示例 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11-2012学年一学期《公共关系学》 试题答案 踏实学习、弘扬正气、诚信做人、诚实考试、作弊可耻、后果自负A卷□ B卷□ C卷□ D卷□开卷□闭卷□(适用:专升本层次公共关系专业)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⑤ ③ 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能较为客观、公正地提供公关服务的组织是( B ) A、组织内设公关部门 B、公关公司 C、公关协会 D、公关委员会 2、组织的自我形象是其( C ) A、实际的社会形象 B、公众形象 C、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 D、过去已建立的社会形象 3、传播学界认为,在两次世界大占之间的几十年间,关于大众传播威力研究中 最流行的观点是( A ) A、魔弹论 B、有限效果论 C、适度效果论 D、最低效果论 4、形成公众关系和影响公众舆论的前提是( B ) A、大众传播 B、组织形象 C、社会交往 D、传播沟通 5、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 D ) A、《公共关系学》 B、《舆论》 C、《有效的公共关系》 D、《公众舆论的形成》 6、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是( A ) A、人员形象的内涵 B、人员形象的外显 C、文化形象的内涵 D、文体形象的外显 7、新闻发布会是一种( A )。 A、直接传播 B、两级传播 C、三级传播 D、多级传播 8、世界上第一个在企业内部设立公关部的是(A )。 A、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B、美国福特汽车公司

公共关系学答案

《公共关系学》形成性考核册1-4全部答案 公共关系学作业1第1章—第4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公共关系: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3.揭丑运动: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了垄断。百来个经济巨头控制了美国的经济命脉,他们为了巩固这种垄断地位,对内根本无视员工的利益,对外以损害公众利益作为赚钱的重要手段,奉行所谓“只有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哲学,引起了社会公众舆论的强烈不满和抨击,出现了2000多篇揭露实业界、传播界丑闻的文章,形成了近代美国史—上著名的“揭丑运动”。(又称“扒粪运动”) 4.爱德华·伯尼斯:使公共关系由一种活动、一种社会现象变为一门科学的杰出人物是爱德华·伯奈斯。他从1923年出版第一部公共关系著作《公众舆论之凝结》,到1952年完成教科书《公共关系学》,使公共关系的原理和方法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他强调组织应该在确切了解自己的公众的基础上来进行组织的传播工作;通过“投公众所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由于伯奈斯将公共关系引上了科学的轨道,被世人誉为“公共关系泰斗”。 5.全员公关:全员公关指社会组织中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公共关系活动,简称全员PR。其意义在于增强组织全体员工的公关意识,上下齐心,合理搞好公关工作。 二、判断正误并更正(每小题2分,共20分)

《 公共关系学 》综合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综合复习资料 第一章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公共关系的形成、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之父”是() A.爱德华·伯尼斯 B.雷克斯,哈罗 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 2、艾维·李的《原则宣言》提出的观点是() A.联络公众感情 B.公众必须被告知 C.一切为了公众 D.需求层次论 3、()是公共关系得以发展的物质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公共关系不可能得以扩大 并向更高层次迈进。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政治民主的发展 C.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 D.民众意识的觉醒 4、世界上第一位把公共关系学带入大学校园的人是() A.艾维·李 B.伯内斯 C.卡特利普 D.哈洛 5、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 A.法国 B.奥地利 C.英国 D.美国 6、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 A. 《公共关系学》 B.《舆论明鉴》 C.《有效公共关系》 D. 《公众舆论的形成》 二、多项选择 1、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包括() A.文化心理条件 B.军事条件 C.社会政治条件 D.经济发展条件 E.物质技术条件 三、判断题 1、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2、伯纳斯是第一位公共关系理论家。

3、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4、公共关系与商品经济存在着天然联系。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竞争越激烈,公共关系活 动也就越重要。 5、公共关系概念首次出现是在1905年。 6、纵观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见公共关系的学科化和职业化是同步的。 7、我国古代就有原始公共关系观念与活动。 四、简答题 1、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目前存在那些主要问题? 六、论述策划题 1、结合你身边的案例故事,说明在现代社会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什么要搞公共关系? 2、在公共关系的发展史上,几个划时代的代表人物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结合你个人的认识,谈谈中国当前的公共关系发展现状。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有着共同的活动对象是()。 A、媒介公众 B、顾客公众 C、政府公众 D、社团公众 2、评价社会组织好坏的指标是() A、知名度 B、美誉度 C、产品质量 D、服务质量 3、()是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机构的全部看法和评价,它通过公众的态度得以表现。 A.组织形象 B.组织信誉 C.公众态度 D.企业美誉 4、公共关系的实质是() A.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B.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行政关系 C.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经济关系 D.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人际关系 5、大众传播媒介中,公众接受时有参与感的是(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