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银广夏案例分析与启示

银广夏案例分析与启示

银广夏案例分析与启示
银广夏案例分析与启示

银广夏案例分析与启示

银广夏公司背景简介

银广夏公司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为ST银广夏(000557)。1987年4月,陈川创立“深圳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1993年5月26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广夏)经宁夏体改委宁体改发字(1993)67号文批准筹建,1993年6月14日在宁夏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宁工商企字第003号《筹建许可证》,1993年8月28日和11月20日经宁夏体改委宁体改发(1993)19号、98号文及1993年11月15日经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1993)外经贸资二函字第736号文同意以社会募集方式设立,在宁夏银川市登记注册。1994年6月17日,银广夏的股票(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此后银广夏投资牙膏、水泥、白酒、牛黄、活性炭、葡萄酒、房地产,但收效并不显著。1996年公司开始治沙种草,创建闻名于世的银广夏麻黄草种植基地,银广夏由此踏上发迹的征程。1998年10月20日,天津广夏(集团)有限公司与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签订了蛋黄卵磷脂和桂皮、生姜精油、含油树脂等萃取产品出口供货协议,供货金额5600万马克。1999年天津广夏实现对德国诚信公司出口1.1亿马克,使当年上市公司利润总额达到1.58亿元,银广夏股价从13.97元飞涨到35.83元;2000年银广夏创始人陈川去世,宁夏科技厅厅长张吉生接过指挥棒,天津广夏再立新功,当年实现出口1.8亿马克,并且与德国诚信公司续签出口合同60亿元人民币,使银广夏的业绩和股价两个车轮飞转,成为深沪两市屈指可数的蓝筹牛股。

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专家意见认为,天津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以天津广夏萃取设备的产能,即使通宵达

旦运作,也生产不出所宣称的数量;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价格高到近乎荒谬;对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产品,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提取。随后中国证监会组织专案组进行调查,并确认银广夏及其相关中介机构存在严重的欺诈行为,银广夏被暂停交易;2001年9月10日,银广夏在停牌一个月后,以跌停板的价格复牌。经过史无前例的15个连续跌停板后,才在10月8日止住跌停。股价从停牌前的30.79元/股,跌至6.59元/股,近68亿元的流通市值化为乌有。

银广夏舞弊动因分析

1、融资圈钱《公司法》对上市有着严格的规定,比如上市前三年应连续盈利等。为此,银广夏为了能上市,大肆包装财务数据,以合法身份“获得”上市资格。上市后更加变本加厉,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极力粉饰财务数据,以实现“最近三年内净资产平均收益率在0%以上,计算期内任何一年都必须高于6%的配股资格线。

2、避免被摘牌《证券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其股票将被停牌,限期不能扭亏为盈公司的股票将被终止上市。银广夏取得发行额度并获得上市相当不易,若被摘牌,意味着一种稀缺资源的白白浪费,所以银广夏宁愿在账务处理上玩弄花招也不愿意连续三年亏损被摘牌。

3、个别领导捞取政治资本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为维护地方或部门形象,有意识地引导企业会计造假,行政干预银行贷款给企业,以解决企业虚报利润应上交税收的资金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4、二级市场炒作,便于内幕交易,从中牟利。银广夏管理层通过对会计报表业绩进行粉饰,配合二级市场庄家操纵股票价格,从中牟取巨额利益。

5、造假收益远大于造假成本我国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薄弱,监管手段落后。监管部门主要依靠行政处罚手段来打击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造假,对直接责任人追

究刑事责任的,少之又少,民事赔偿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即使会计造假被发现了,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有限的。与造假成本相比,会计造假所带来的收益可能呈几何级数放大。银广夏1999和2000年通过虚构7.45亿元利润创造“中国第一蓝筹股”的神话,其停牌时的流通市值比1998年末增加了至少70亿元。

6、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未对确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作出有效安排,结果管理层在财务会计信息编报方面的权力过大,且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银广夏财务报告由管理层负责编制和提供,而管理层的聘任受大股东意志的支配影响,造成公司财务造假行为无法得到制度上的约束。

7、会计审计制度的缺陷我国制度规定,中国境内的公司都要接受社会审计。长期以来我国审计聘任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危及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尽管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应经股东大会批准,但在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真正权力掌握在管理层手中,若不如意马上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银广夏财务报表分析

银广夏股份1998年一2000年现金流量及相关指标比率的发展趋势为例分析如下

年份指标

1998

1999

2000

经营活动经营现金净流量

-2079

-557.5

12410

投资活动经营现金净流量

-12344

-37217

-25592

筹资活动经营现金净流量

12128

65581

34518

净利润

5847

12777

41765

主营业务收入

60628

52604

90899

负债总额

86625

139375

179855

按以上数据计算银广夏1998~--2000年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分别为9(64,、

24(29,、45(95,,净利润逐年大幅度增长。2000年实现的净利润比1998年实现的净利润增长了35918万元,而主营业务收入2000年比1998年只增长30271万元,

显然这是一种“奇迹”,应引起关注。再看主营业务利润率,2000年为45(95,,如此高的比率,不能不引起关注。

净利润1999年比上年增长118?54,,主要是由于该公司所属天津广夏(集团)有限公司于E年从德国引进设备三台,生产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多种产品,报告期内产品已创出口价值5 610万德国马克,1999年形成销售收入人民币23 971万元,业务利润15 892万元,分别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46,和主营业务利润的76,。银广夏2000年度报告又陈述:报告期内公司用上述三台设备生产产品实现销售收入80 200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90,,净利润也主要源于此。后来《财经》杂志2001年8月《银广夏陷阱》一文揭露,上述三台设备年生产能力总量为30吨,即使以国际市场较高价800元,千克计算,年销售收入也不会超过2 400万元,但该公司1999年、2000年分别报告形成销售收入23 971万元、80 200万元,变化非常大,系银广夏以天津广夏(集团)有限公司的名义制作虚假海关报关单,然后虚增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的方式吹起的利润“气球”,报表严重不实。

1、从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较分析

1998年净利润为5847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2079万元;1999年净利润为12 777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557.5万元,这都说明该公司的利润质量很差。2000年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2 410万元,只占净利润41 765万元的

29(7,,也远远低于正常值(当净利润大于0时,经营现金净流量应大于净利润)。这说明该公司虽然创造了利润,但提供的现金很少,而且连续几年的经营现金净流量都小于净利润,是不正常的。

2、从经营现金净流量与负债总额比较分析

比值越大则表明偿债能力该指标是预测公司财务是否存在危机的指标,

越强,企业越健康。银广夏公司该指标三年分别为,2(4,、,0(4,、6(9,。这种情形充分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对负债的偿还不具有保障能力。如果公司投资不能取

得效益,那么就只能靠筹资活动。如果筹资遇到困难,公司就会出现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情形。

3、从现金利息保障倍数分析

银广夏公司1998年、1999年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为负数,也就是说连续两年,公司的息税前经营现金流量连利息支付都无法保障,更别说债务本金了。

4、从经营现金净流量与主营业务收入比较分析

该指标反映企业通过主营业务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一般为1左右是正常的。银广夏三年的比率分别为一3(4,、一1(1,、13(7,。该公司有持续高额的利润,但连续两年不能产生正的现金净流入,而主要靠筹资活动来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其资金效率显然是很低的,这种反常现象是极其不健康的表现。

5、现金净流量构成分析

银广夏公司1998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2079万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2 344万元,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2 128万元,总现金净流量为-2 295万元。由此可以看出,公司的经营活动没有给公司创造现金净流入,而公司购置设备与对外投资等活动所需的现金都是通过筹资活动来解决。1999年对外筹资更多,筹资活动净流量达到65 581万元,经营活动还是不能产生净流入。2000年经营活动净流量为12 410万元,仍仅占筹资活动净流量的35(95,。

银广夏舞弊过程及手段分析

银广夏的舞弊过程从1999年购入原材料开始。董博虚构了北京瑞杰商贸有限公司、北京市京通商贸有限公司等单位,让这几家单位作为天津广夏的原材料提供方,虚假购入萃取产品原材料蛋黄粉、姜、桂皮、产品包装桶等物,并到黑市上购买了发票、汇款单、银行进账单等票据,从而伪造了这几家单位的销售发票和天津广夏发往这几家单位的银行汇款单。

有了原材料的购入,也便有了产品的售出,董博伪造了总价值5610万马克的货物出口报关单四份、德国捷高公司北京办事处支付的金额5400万元出口产品货款银行进账单三份。为完善造假过程,董博又指使时任天津广夏萃取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阎金岱伪造萃取产品生产纪录,于是,阎金岱便指使天津广夏职工伪造了萃取产品虚假原料入库单、班组生产纪录、产品出库单等。

最后,董博虚构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收入23898.60万元。后该虚假的年度财务报表经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并入银广夏公司年报,当年,银广夏公司向社会发布的虚假净利润高达12778.66万元。

次年,财务造假行动继续进行,只是此次已不再需要虚构原材料供货方。据董博称,依旧是接受丁功民的指示,伪造了虚假出口销售合同、银行汇款单、销售发票、出口报关单及德国诚信贸易公司支付的货款进账单,同时同样指使天津广夏职工伪造了虚假财务凭据。

结果,2000年天津广夏共虚造萃取产品出口收入72400万元,虚假年度财务报表由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注册会计师刘加荣、徐林文签署无保留意见后,向社会发布虚假净利润41764.6431万元。银广夏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构销售收入104962.60万元,少计费用4845.34万元,导致虚增利润77156.70万元。其中:1998年虚增利润1776.10万元,由于银广夏主要控股子公司天津广夏1998年及以前年度的财务资料丢失,银广夏1998年度利润的真实性无法确定;1999年虚增利润17781.86万元,实际亏损5003.20万元;2000年虚增利润56704.74万元,实际亏损14940.10万元;2001年1―6月虚增利润894万元,实际亏损2557.10万元。

1.虚增销货收入银广夏通过提前确认和虚增销售收入虚增利润。如虚

构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收入23898.60万元。后该虚假的年度财务报表经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并入银广夏公司年报,当年,银广夏公司向社会发布的虚假净利润高达12778.66万元。

2.虚列应收账款银广夏利用应收账款进行利润操纵。大量采用赊销业务;虚列销售收入,导致应收款虚列,或应收账款少提备抵坏账,导致应收账款净变现净值虚增。

3、多计存货存货账户显示了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卖品的成本。当这些货物被出售时,它们的成本就会被转移到利润表中,被表示为出售货物的成本,也就是销售成本。高估存货,将低估货物成本,从而增加营业净收益。

4、低估负债低估经营活动有关的累计应付费用被低估时,从而使未来收

益比正常值高。

5、通过过度资本化和费用的延期处理虚增当期利润银广夏采取不合理的费用确认方法以达到少计当期费用、虚增当期利润的目的。应计入费用的却予以资本化,从而达到人为调节利润之目的。

6、通过改变折旧方式调整利润的高低延长折旧年限,降低折旧率以及无形资产摊销期限的延长,如此达到降低本期成本费用与高估资产价值之效。

7、通过巨额冲销进行利润的操纵把有可能以后发生的损失提前确认,利用会计政策变更将费用一次性冲销。

五、银广夏事件的启示

通过前面的造假手段分析可以看出,无论其采用何种造假手法,都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和外部监督、管理体系的不完备密切相关。因此,防治上市公司舞弊的良方,应当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外部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这两方面来共同思考。

加强公司内部监管

1、加强对大股东的监控

在我国,《公司法》将控制权赋予大股东,并实行一股一票和简单多数通过的原则,大股东控制并积极行使控制权来管理企业,中小股东对公司由于势单力薄,加上受业务素质和技术条件等的限制很难做出有影响的决策,因此往往只有名义上的发言权,使得股东大会被大股东所操纵,对董事会的监督作用也无从实现。在现实过程中,大股东往往会利用其垄断性的控制地位做出对自己有利而有损于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1)分权控制。既然大股东控制的根源在于大股东具有控制权,那么,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分散公司的控制权,使得各股东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

(2)制度保障。由于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股东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要保障中小股东的权益就要公司法赋予股东知情权。同时,建立适用于普遍意义上的公司股东利益的司法保护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应当设立相应的救济,诉讼和惩罚制度。

2、充分利用公司内部审计

负责内部控制稽核工作。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上市公司应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并且必须直接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内部的审计能及时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错报、漏报的财务报表和管理上的漏洞,是企业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上市公司要提高内部审计的公开度和透明度,通过全体股东的监督,降低内部审计的风险,降低虚假审计给公司带来的损失。

3、强化董事职能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从表面上形成了“三会四权”的制衡机制,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分别行使最终控制权、经营决策权、监督权和经营指挥权,但从实践情况看,由于股权的过度集中,公众股东高度分散,董事会、监事

会由大股东操纵,形同虚设,没有形成健全的董事会、监事会来保证健全的经营机制。只有有效的发挥好董事会职能,公司的组织管理才能运转良好,效益高,中小股东的权利实现才有保障。

为了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一方面,建立董事审查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高素质、有经验的人员进入董事会,确保董事能公正负责地履行职责,从而保证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其次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和惩处机制。

4、积极发挥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职能

独立董事与监事是公司内部的两种监督力量。我国上市公司中很多没有发挥这两个机构的监督职责。独立董事要避免流于形式,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从监管制度上加以规范,明确独立董事的职责和法律责任。同时需完善监事会组织结构,增强监事会的独立性。扩大监事会的监管权力范围,降低大股东或控股股东代表在监事会上的席位,增加其他相关利益者代表在监事会中的席位,同时监事候选人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监督能力,使监事会的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

、外部监督和管理

1、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事实上,就制度本身而言,信息披露制度重要性为大家所认可,实施后的效果也有目共睹,只是投资者权益被侵害、上市公司虚假陈述行为仍然层出不穷。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信息披露制度本身,而是信息披露制度在历史上和现实中主要是作为监管手段来看待和运用的,也就是说主要是从监管者角度来看待问题的。

要充分发挥信息披露制度的作用,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促使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监管层有必要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通过一些手段来鼓励上市公司发布自愿性的信息披露,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一是建立一定的信用评估机制,约束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另一方面也应加强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建设,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信息。

2、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成本,加大法律的惩处力度

对于公司财务报告造假的行为,我国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在法律责任上存在重行政,刑事责任而轻民事责任的现象。因此提高犯罪成本,加大处罚力度。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和相应的民事诉讼机制,加大造假行为的刑事责任。

3、改革现行的审计委托模式

改革现行不合理的审计委托模式,从运行通道上隔离经营层与审计者直接谈判委托关系,以防范其所诱发的“包容”和“交易”所引发的虚假审计意见。

4、加强媒体对上市公司的监督

媒体可以利用自身信息收集、信息加工的专业优势,尽可能地为投资者提供信息,以减少经营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媒体行使舆论监督权利,有利于市场声誉机制的形成。

5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

学术界具有识别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应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作用,建立检举奖励制度等利益驱动机制,将社会公众纳入到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监管队伍中来。

6、加强对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的行政监管

行政主管部门应关注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的重组改制情况,了解其内部治理结构、管理机制和业务范围。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节点,督促事务所加强风险控制,完善内部治理。

7、加强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力度。

长期以来,证券投资基金一直被视为是一种专家理财。然而随着银广厦

泡沫的破灭,两家重仓持有银广厦股票的基金景宏和景福却成了其中的主要受害人,这不能不让人对专家理财产生疑问。根据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的公显示,公司旗下的这两只基金共持有1157万余股银广夏股票。按常理,作为证券投

资基金的管理人,在将巨额的资金投向某家公司的股票之前,要应对这家公司进行投资分析与实地考查的。但两家基金的触雷,却反映了基金管理人在资金投入时的盲目性,他们对投资者投入的资金缺少认识负责的精神。面对这样的投资基金管理人,投资者还能把自己的血汗钱交给他们管理使用吗,投资者还能相信这样的专家理财吗,

1

财务舞弊银广夏案例

财务舞弊案例——银广夏事件 公司概况 公司名称: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日期:1993年12月21日 上市日期:1994年06月15日 经营范围: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天然物产的开发、加工、销售 1993年11月,陈川在宁夏合资成立“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月,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此后银广夏投资牙膏、水泥、白酒、牛黄、活性炭、葡萄酒、房地产,但收效并不显著。 世纪绩优的发迹历程 1996年公司开始治沙种草,创建闻名于世的银广夏麻黄草种植基地,银广夏由此踏上发迹的征程。银广夏业绩的奇迹性转折,是从1998年发端的。这一年,银广夏传出了来自天津的“好消息”,天津广夏“独撑大局”。1999年,银广夏利润的75%来自于天津广夏;到了2000年,这个比例更大。 银广夏1994年在天津成立控股子公司——天津宝洁制品有限公司,1997年12月31日更名为天津广夏(集团)有限公司。由上可见,天津广夏是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额最大的全资子公司。 从1999年12月30日至2000年4月19日不到半年间,银广夏从13.97元涨至35.83元,于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2001年3月,银广夏公布了2000年年报,在股本扩大一倍的情况下,每股收益增长超过60%,达到每股0.827元,盈利能力之强,令人惊异。 2001年3月1日,银广夏发布公告,称与德国诚信公司签订连续三年总金额为60亿元的萃取产品订货总协议。仅仅依此合同推算,2001年银广夏每股收益就将达到2至3元!银广夏2001年的市值高居深沪两市第三名,银广夏创造了股市神话。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 世纪骗局的揭露 2001年03月31日蒲少平提出的9个疑问 2001年08月01日《银广夏陷阱》

银广夏案例分析报告

银广夏案例分析 摘要 银广夏事件是资本市场上最广为人知的造假事件。本案例首先对银广夏财务造假事件及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便使用者对案例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之后又分析了造假的原因,案件的处理结果,对主要人物的处罚规定,进而暴漏出中国财务舞弊监管力量的薄弱。并针对注册会计师,社会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关键词】银广夏;注册会计师;财务舞弊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舞弊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可以用“造假成风”形容。为恢复投资者的信心,必须对舞弊展开行动以查处并减少舞弊。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事件一直不断,自上世纪90年代到目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此起彼浮,“诚信危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国家会计学院的调查显示,只有2.51%的总会计师认为中国目前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可信的。舞弊事件的发生对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审计中对舞弊就需要愈加关注,而从理论上探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更是至关重要。 银广夏事件是资本市场上最广为人知的造假事件。1994年,银广夏上市,在市场上各种神话和辉煌。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之后,中国证监会迅速组织力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认定:广夏()实业股份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构销售收入10忆多元,虚增利润7.7忆多元,而广夏在造假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专家意

见认为,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负责银广夏审计业务的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注册会计师,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为银广夏出具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最终,参与造假者受到法律惩处。 二、银广夏公司的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广夏()实业股份(股票代码000557)注册地址:回族自治区市,公司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广夏()磁技术,1993年5月开始进行股份制改组,以原公司及其他8家发起人的净资产与投资折为4 400万股发起人股,于1993年12月21日至12月26日发行职工股300万股,社会公众股2 700万股,总量3 000万的普通股,发行价3.98元。1994年1月28日“广夏()实业股份”宣告成立,同年6月17日“银广夏A”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截止2007年2月28日,公司总股本605,007,626元。是回族自治区首家上市公司。 2、经营围 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天然物产的开发、加工、销售;动植物的养殖、种植、加工、销售;食品、日用化工产品、酒的开发、生产、销售;房地产的开发、餐饮、客房服务、经济信息以及咨询服务。 3、银广夏与广夏 银广夏1994年在成立控股子公司——宝洁制品,1997年12月31日更名为广夏(集团)。由上可见,广夏是广夏()实业股份投资额最大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生物萃取化工产品,截至2000年6月底财务报表显示,广夏(集

银广夏事件及其启示

银广夏事件及其启示 陈川创立“深圳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1993 年11 月,陈川在宁夏合资成立“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 年6 月,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此后银广夏投资牙膏、水泥、白酒、牛黄、活性炭、葡萄酒、房地产,但收效并不显著。1996 年公司开始治沙种草,创建闻名于世的银广夏麻黄草种植基地,银广夏由此踏上发迹的征程。 1998 年10 月20 日,天津广夏(集团)有限公司与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签订了蛋黄卵磷脂和桂皮、生姜精油、含油树脂等萃取产品出口供货协议,供货金额5600 万马克。1999 年天津广夏实现对德国诚信公司出口 1.1 亿马克,使当年上市公司利润总额达到 1.58 亿元;2000 年银广夏创始人陈川去世,宁夏科技厅厅长张吉生接过指挥棒,天津广夏再立新功,当年实现出口 1.8 亿马克,并且与德国诚信公司续签出口合同 60 亿元人民币,使银广夏的业绩和股价两个车轮飞转,成为深沪两市屈指可数的蓝筹牛股。 1999 年,银广夏的每股盈利0.51 元;股价则从1999 年12 月30 日的13.97 元启动,一路狂升,至 2000 年 4 月 19 日涨至 35.83 元。次日,银广夏实施了优厚的分红方案 10 转赠10 后,即进入填权行情,于2000 年12 月29 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 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 元,全年上涨440%,高居深沪两市第二。2000 年报披露的业绩再创“奇迹”,在股本扩大一倍基础上,每股收益攀升至0.827 元。然而,2001 年 8 月,银广夏却因媒体一份质疑,露出了造假的破绽,身价一落千丈,成为千古之恨。尽管有各种眩目的所谓高科技生物技术光环在掩护银广夏,但是在银广夏的2000 年年报里,已经露出许多作弊的马脚。天津广夏语焉不详公司按国家规定的格式公布了比较标准的报表和报表附注,但是在附注资料中,明知银广夏公司的总部没有一分钱的业务收入和业务成本,纯属于一个投资控股公司,却没有披露包含公司最重要业务收入和利润来源的报表及其说明,不符合披露的重要性原则,明显有对投资者欺骗的嫌疑,倒是对投资者判断公司用处不大的数十家子公司股权投资和其他股权投资概况做了大篇幅的列示。但是,有重大作弊嫌疑的正是在年报中语焉不详的天津广夏。销售回款有文章公司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公司的货币资金2000 年年末比1999 年同期增加2.27 亿元,增加69.39%的原因表述为“公司本年度的销售增加,且回笼现金较多所致”。但是从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可以知道:(1)公司2000 年比1999 年增加短期借款5.86 亿元; (2)在公司的现金流量表中,显示公司的现金净流量主要来源于公司的借款。即公司的净现金流量增加2.27 亿元,来自于公司经营活动为1.24 亿元,来自于公司的筹资活动(借款) 为3.45 亿元,来自于公司的汇率变动形成货币资金增加0.14 亿元,适用于公司的投资活动(主要是购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等使现金流量减少2.56 亿元; (3)从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可知,公司2000 年度的经营和其他活动,使公司的应收款项增加 4.4 亿元,增加 96.5%。因此,从上面的判断来说,公司的 2000 年度的销售及销售货款回笼并不理想,公司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的增加决不是主要来自于公司的销售而是来自于借款,公司希望以巨额的货币资金的囤积来显示销售及销售回款情况。税务处理难以信服在公司的信息披露中,公司详细说明了公司及其子公司所适用的所得税政策,如公司和所属公司分别适用15%、24%、33%的所得税税率,天津广夏等三个单位目前正享受免税待遇,因此,银广夏公司2000 年度合并报表实现4.23 亿元的利润总额,却只计算所得税费用 739 万元,综合计算其所得税税率仅为1.75%的异常情况就可以得到解释了,而且也反

银广夏案例分析

银广夏案例分析 银广夏事件是资本市场上最广为人知的造假事件。1994年,银广夏上市,在市场上各种神话和辉煌。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之后,中国证监会迅速组织力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认定: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构销售收入10忆多元,虚增利润7.7忆多元,而天津广夏在造假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专家意见认为,天津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负责银广夏审计业务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注册会计师,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为银广夏出具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最终,参与造假者受到法律惩处。 二、银广夏公司的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557)注册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公司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1993年5月开始进行股份制改组,以原公司及其他8家发起人的净资产与投资折为4 400万股发起人股,于1993年12月21日至12月26日发行职工股300万股,社会公众股2 700万股,总量3 000万的普通股,发行价3.98元。1994年1月28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同年6月17日“银广夏A”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截止2007年2月28日,公司总股本605,007,626元。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家上市公司。 2、经营范围 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天然物产的开发、加工、销售;动植物的养殖、种植、加工、销售;食品、日用化工产品、酒的开发、生产、销售;房地产的开发、餐饮、客房服务、经济信息以及咨询服务。 3、银广夏与天津广夏 银广夏1994年在天津成立控股子公司——天津宝洁制品有限公司,1997年12月31日更名为天津广夏(集团)有限公司。由上可见,天津广夏是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额最大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生物萃取化工产品,截至2000年6月底财务报表显示,天津广夏(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中,资产总额119 662.18万元,负债总额55 808.95万元,其中银行借款14 307万元,股东权益63 853.23万元。

银广夏案例分析与启示

银广夏案例分析与启示 银广夏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主要由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广夏微型软盘有限公司、深圳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合并改组、并吸收其他6家发起人,通过向社会公众和内部职工募集新股设立而成。1987 年4月,深圳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经深府外复(1987)63号文批复成立,由深 圳市汇文企业总公司、宁夏伊斯兰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香港登宝山发展有限公司合资经营,注册资本为141万美元,三家分别出资13.43%、61.57%、25%, 主营录像带的生产和销售,1988年10月在深圳开业。后深圳市汇文总公司被公 告撤销,撤销前已将其持有股权的3.84%经公证转让给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所余9.59%的股权交深圳思特电子工程有限公司继承和管理,宁夏伊斯兰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股权中的10%转让给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1989年7月,经深府外复(1989)435号文批复,深圳广夏文化有限公司(最后更名为深圳广夏文 化实业总公司)与宁夏电子计算机开发公司、香港登宝山磁制品有限公司合资经 营“深圳广夏微型软盘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970万元,三家出资比例分别为65%、10%、25%,经营范围为生产和经营3.5英寸电脑软磁盘(mdf)和提供技术服务。1992年9月,经宁科(计)字(1992)225号文批准,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宁夏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和香港中昌国际有限公司在银川合资经营“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美元,三家出资比例分别为30%、45%、25%,主要生产经营3.5英寸电脑软磁盘,1993年4月正式投产。 1993年5月26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广夏)经 宁夏体改委宁体改发字(1993)67号文批准筹建,1993年6月14日在宁日28月 8年,1993号《筹建许可证》003夏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宁工商企字第 和11月20日经宁夏体改委宁体改发(1993)19号、98号文及1993年11月15 日经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1993)外经贸资二函字第736号文同意以社会募 集方式设立,在宁夏银川市登记注册。1994年6月17日,银广夏的股票(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2001年8月,银广夏被媒体披露存在巨额的造假嫌疑,随后中国证监会组织专案组进行调查,并确认银广夏及其相关中介机构存在严重的欺诈行为,银广夏被暂停交易;2001年9月10日,银广夏在停牌一 个月后,以跌停板的价格复牌。经过史无前例的15个连续跌停板后,才在10 月8日止住跌停。股价从停牌前的30.79元/股,跌至6.59元/股,近68亿元的流通市值化为乌有。 1.背景资料② 自1994年6月17日上市流通以来,银广夏一度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中的一只绩 优股,受到广大投资者的大力追捧,从股价到业绩,均创下了令人炫目的记录:1999年,银广夏的每股收益0.51元;股价则从1999年12月30日的13.97元启动,一路狂升至2000年4月19日的35.83元。次日实施了优厚的分红方案10转赠10后,即进入填权行情,于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全年上涨440%,高居深沪两市第二。2000年年报披露的业绩再创奇迹,在股本扩大一倍基础上,每股收益升至0.827元。 《财经》杂志2001年8月号发表封面文章《银广夏陷阱》,揭露深圳股票交易

财务会计案例报告(银广夏-)

《财务会计》案例 题目:银广夏陷阱 第6组 提交日期:2011年12月11日

2011级4班小组成员:学号姓名备注 17920111150621 陈德渊 17920111150627 陈海良 17920111150699 郝捷 17920111150731 黄倩莹 17920111150809 刘春海 17920111150819 刘坚 17920111151017 占剑 (贡献不分大小,名单按学号排序)

2011级4班 一、案例回顾 银广夏公司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证券简称为ST 银广夏(000557)。1994年6月上市的银广夏公司,曾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专家意见认为,天津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以天津广夏萃取设备的产能,即使通宵达旦运作,也生产不出所宣称的数量;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价格高到近乎荒谬;对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产品,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提取。“银广夏神话”就此破灭。 中国的安然事件——银广夏大事记 1999年12月30日至2000年4月19日,银广夏股价从13.97元启动,一路狂奔,涨至35.83元。次日,实施了优厚的分红方案--10转增10后,即进入填权行情。 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 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银广夏从2001年8月9日起停牌30天。

银广夏案例分析与启示

银广夏案例分析与启示 银广夏公司背景简介 银广夏公司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为ST银广夏(000557)。1987年4月,陈川创立“深圳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1993年5月26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广夏)经宁夏体改委宁体改发字(1993)67号文批准筹建,1993年6月14日在宁夏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宁工商企字第003号《筹建许可证》,1993年8月28日和11月20日经宁夏体改委宁体改发(1993)19号、98号文及1993年11月15日经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1993)外经贸资二函字第736号文同意以社会募集方式设立,在宁夏银川市登记注册。1994年6月17日,银广夏的股票(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此后银广夏投资牙膏、水泥、白酒、牛黄、活性炭、葡萄酒、房地产,但收效并不显著。1996年公司开始治沙种草,创建闻名于世的银广夏麻黄草种植基地,银广夏由此踏上发迹的征程。1998年10月20日,天津广夏(集团)有限公司与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签订了蛋黄卵磷脂和桂皮、生姜精油、含油树脂等萃取产品出口供货协议,供货金额5600万马克。1999年天津广夏实现对德国诚信公司出口1.1亿马克,使当年上市公司利润总额达到1.58亿元,银广夏股价从13.97元飞涨到35.83元;2000年银广夏创始人陈川去世,宁夏科技厅厅长张吉生接过指挥棒,天津广夏再立新功,当年实现出口1.8亿马克,并且与德国诚信公司续签出口合同60亿元人民币,使银广夏的业绩和股价两个车轮飞转,成为深沪两市屈指可数的蓝筹牛股。 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专家意见认为,天津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以天津广夏萃取设备的产能,即使通宵达

银广夏案例分析

如何杜绝虚假会计信息-银广夏案例分析 2002年12月20日上午,银广夏特大虚假利润案终于在宁夏银川开庭审理。 银广夏一案暴露出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虚假的严重程度,也暴露出中国对会计 信息质量监控力量的薄弱。由于市场主体在信息占有上的不对称,中、小投资者 相对于大股东和代表大股东利益的公司管理层来讲,是一个弱势群体,投资者和 潜在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市公司所公布 的财务信息和会计报表的可信性。 分析可以从完善公司治理的角度来寻找治理虚假会计信息的途径,指出现代公司治理问题是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根源。信息经济学认为,公司治理就是要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使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成为可能,因为这两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契约是不完备的,两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完全、不对称,这就使造假有利可图,也成为可能。在银广夏案件中,银广夏伪造会计信息之所以得逞,就是因为两权分离下股东和经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尤其是广大中小股东由于监督成本相对较高而信息严重匮乏。可以说只要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就存在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风险。 事实上,最终而言,经理人披露虚假信息对中小股东的利益损害最大。 一、经理人和股东的博弈 为了解决董事会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中国努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赋予了董事会和监事会维护股东权益的职责。但是目前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仍流于形式,职能的发挥有限,内部人控制仍然十分严重,直接导致内部人利用信息不对称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伪造会计信息成为现实的原因是经理层注重短期利益,铤而走险。为什么经理人会只注重短期利益?因为经理人和股东的博弈近似一次性博弈,上市公司缺乏成长潜力,虚假包装上市严重,没有未来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掠夺短期收益是明智的选择。另一方面,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经理人只注重短期利益,国有控股公司经理人的选任与业绩无关,经理人不知道自己在位几日。还有一个原因是,伪造虚假信息的成本较低(如中小股东的民事赔偿制度尚是空白),这就使虚假会计信息的伪造成为现实。 二、经理期权失效 银广夏经理层伪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直接原于经理期权失效。虽然银广夏实行了经理期权,且报酬优厚。(如董事局主席张吉生持股3.712万股,公司总裁李有强持股3.858万股,财务总监丁功民持股2.7556万股等,另外董事局主席年薪40万元,董事15万,监事会主席20万元,监事5万元。)但是,优厚的报酬并没有激励董事会和监事会维护广大股东的利益,也没有有效激励经理人行为。其原因分析如下: 银广夏本来就已经经营乏力,据已故董事长陈川生前所言,银广夏上市以来一直为避免下市而要求的利润指标绞尽脑汁。一个未来收益不被看好的公司,经营者也没有能力增加未来收益,如银广夏引进的耗资巨大的萃取设备实际上几乎停工,经理期权的激励作用自然不大。经理期权相对于总股本来说比例太小,李有强等人的经理期股合计占总股本0.025%,微乎其微,占工资总额的比重相对较小,而且很可能是没有成本的。 市场失灵,市场信息虚假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市场信号失真,再加上庄家炒作,资源并非流

银广夏案例分析

银广夏案例分析 如何杜绝虚假会计信息-银广夏案例分析 2002年12月20日上午,银广夏特大虚假利润案终于在宁夏银川开庭审理。 银广夏一案暴露出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虚假的严重程度,也暴露出中国对会计 信息质量监控力量的薄弱。由于市场主体在信息占有上的不对称,中、小投资者相对于大股东和代表大股东利益的公司管理层来讲,是一个弱势群体,投资者和 潜在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市公司所公布 的财务信息和会计报表的可信性。 分析可以从完善公司治理的角度来寻找治理虚假会计信息的途径,指出现代公司治理问题是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根源。信息经济学认为,公司治理就是要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使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成为可能,因为这两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契约是不完备的,两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完全、不对称,这就使造假有利可图,也成为可能。在银广夏案件中,银广夏伪造会计信息之所以得逞,就是因为两权分离下股东和经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尤其是广大中小股东由于监督成本相对较高而信息严重匮乏。可以说只要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就存在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风险。事实上,最终而言,经理人披露虚假信息对中小股东的利益损害最大。一、经理人和股东的博弈为了解决董事会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中国努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赋予了董事会和监事会维护股东权益的职责。但是目前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仍

流于形式,职能的发挥有限,内部人控制仍然十分严重,直接导致内部人利用信息不对称损害中小股东利益。伪造会计信息成为现实的原因是经理层注重短期利益,铤而走险。为什么经理人会只注重短期利益,因为经理人和股东的博弈近似一次性博弈,上市公司缺乏成长潜力,虚假包装上市严重,没有未来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掠夺短期收益是明智的选择。另一方面,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经理人只注重短期利益,国有控股公司经理人的选任与业绩无关,经理人不知道自己在位几日。还有一个原因是,伪造虚假信息的成本较低(如中小股东的民事赔偿制度尚是空白),这就使虚假会计信息的伪造成为现实。 二、经理期权失效 银广夏经理层伪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直接原于经理期权失效。虽然银广夏实行了经理期权,且报酬优厚。(如董事局主席张吉生持股3.712万股,公司总裁李有强持股3.858万股,财务总监丁功民持股2.7556万股等,另外董事局主席年薪40万元,董事15万,监事会主席20万元,监事5万元。)但是,优厚的报酬并没有激励董事会和监事会维护广大股东的利益,也没有有效激励经理人行为。其原因分析如下: 银广夏本来就已经经营乏力,据已故董事长陈川生前所言,银广夏上市以来一直为避免下市而要求的利润指标绞尽脑汁。一个未来收益不被看好的公司,经营者也没有能力增加未来收益,如银广夏引进的耗资巨大的萃取设备实际上几乎停工,经理期权的激励作用自然不大。经理期权相对于总股本来说比例太小,李有强等人的经理期股合计占总股本0.025,,微乎其微,占工资总额的比重相对较小,而且很可能是没有成本的。 市场失灵,市场信息虚假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市场信号失真,再加上庄家炒作,资源并非流 向业绩良好的上市公司,存在"劣币驱良币"的现象。

银广夏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银广夏(YINGUANGXIA)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一、事件简介 银广夏公司(YINGUANGXIA)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GUANGXIA(YINCHUAN) INDUSTRY CO., LTD.),现证券简称为ST广夏(000557)。1994年6月上市的银广夏公司,曾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专家意见认为,天津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以天津广夏萃取设备的产能,即使通宵达旦运作,也生产不出所宣称的数量;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价格高到近乎荒谬;对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产品,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提取。 二、疑点 (一)利润率高达46%(2000年),而深沪两市农业类、中草药类和葡萄酿酒类上市公司的利润率鲜有超过20%的。 (二)如果天津广夏宣称的出口属实,按照我国税法,应办理几千万的出口退税,但年报里根本找不到出口退税的项目。2000年公司工业生产性的收入形成毛利5.43亿元,按17%税率计算,公司应当计交的增值税至少为 9231万元,但公司披露 2000年年末应交增值税余额为负数,不但不欠,而且还没有抵扣完。 (三)公司2000年销售收入与应收款项保持大体比例的同步增长,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合计与短期借款也保持大体比例的同步增长,考虑到公司当年销售及资金回笼并不理想,显然公司希望以巨额货币资金的囤积来显示销售及回款情况。 (四)签下总金额达60亿元合同的德国诚信公司(Fedelity Trading GmBH)只与银广夏单线联系,据称是一家百年老店,事实上却是注册资本仅为10万马克的一家小型贸易公司。 (五)原材料购买批量很大,都是整数吨位,一次购买上千吨桂皮、生姜,整个厂区恐怕都盛不下,而库房、工艺不许外人察看。 (六)萃取技术高温高压高耗电,但水电费1999年仅20万元,2000年仅70万元。 (七)1998年及之前的财务资料全部神秘“消失”。

银广夏案例分析之令狐文艳创作

银广夏案例分析 令狐文艳 摘要 银广夏事件是资本市场上最广为人知的造假事件。本案例首先对银广夏财务造假事件及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便使用者对案例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之后又分析了造假的原因,案件的处理结果,对主要人物的处罚规定,进而暴漏出中国财务舞弊监管力量的薄弱。并针对注册会计师,社会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关键词】银广夏;注册会计师;财务舞弊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舞弊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可以用“造假成风”形容。为恢复投资者的信心,必须对舞弊展开行动以查处并减少舞弊。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事件一直不断,自上世纪90年代到目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此起彼浮,“诚信危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国家会计学院的调查显示,只有 2.51%的总会计师认为中国目前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可信的。舞弊事件的发生对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审计中对舞弊就需要愈加关注,而从理论上探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更是至关重要。 银广夏事件是资本市场上最广为人知的造假事件。1994

年,银广夏上市,在市场上各种神话和辉煌。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之后,中国证监会迅速组织力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认定: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构销售收入10忆多元,虚增利润7.7忆多元,而天津广夏在造假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专家意见认为,天津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负责银广夏审计业务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注册会计师,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为银广夏出具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最终,参与造假者受到法律惩处。 二、银广夏公司的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557)注册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公司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1993年5月开始进行股份制改组,以原公司及其他8家发起人的净资产与投资折为4 400万股发起人股,于1993年12月21日至12月26日发行职工股300万股,社会公众股2 700万股,总量3 000万的普通股,发行价3.98元。1994年1月28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同年6月17日“银广夏A”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截止2007年2月28日,公司总股本605,007,626元。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家上市公司。

银广夏案例

银广夏案例 银广夏失败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银广夏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主要由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广夏微型软盘有限公司、深圳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合并改组、并吸收其他6家发起人,通过向社会公众和内部职工募集新股设立而成。1987年4月,深圳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经深府外复(1987)63号文批复成立,由深圳市汇文企业总公司、宁夏伊斯兰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香港登宝山发展有限公司合资经营,注册资本为141万美元,三家分别出资13.43%、61.57%、25%,主营录像带的生产和销售,1988年10月在深圳开业。后深圳市汇文总公司被公告撤销,撤销前已将其持有股权的3.84%经公证转让给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所余9.59%的股权交深圳思特电子工程有限公司继承和管理,宁夏伊斯兰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股权中的10%转让给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1989年7月,经深府外复(1989)435号文批复,深圳广夏文化有限公司(最后更名为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与宁夏电子计算机开发公司、香港登宝山磁制品有限公司合资经营“深圳广夏微型软盘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970万元,三家出资比例分别为65%、10%、25%,经营范围为生产和经营3.5英寸电脑软磁盘(mdf)和提供技术服务。1992年9月,经宁科(计)字(1992)225号文批准,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宁夏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和香港中昌国际有限公司在银川合资经营“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美元,三家出资比例分别为30%、45%、25%,主要生产经营3.5英寸电脑软磁盘,1993年4月正式投产。 1993年5月26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广夏)经宁夏体改委宁体改发字(1993)67号文批准筹建,1993年6月14日在宁夏工商行政管理局

银广夏案例分析

银广夏案例的启示与思考 ——会计学原理课程案例论文 1999年底至2000年初,为了夸大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业绩,达到增资配股的目的,时任天津广夏(集团)公司财务总监的董博,本来应该坚守职业道德,然而却一味以上级为准,以利益为准,在原银广夏董事、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兼董事局秘书丁功民的指令和原银广夏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李有强的同意下,在采取虚构进货单位、虚假购入萃取产品原材料、伪造销售发票、进出口报关单、银行进账单等手段的同时,又指使时任天津广夏萃取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阎金岱伪造萃取产品生产纪录,阎便让天津广夏职工刘文军、李东、郑娟等人伪造萃取产品原料入库单、产品出库单等,这些伪造的原始凭证会导致以此为基础的记账凭证中购进业务的虚增,最后导致报表中收入虚增。公司财务总监董博让手下会计人员编入天津广夏公司1999年度财务报表中。会计人员如果明知道有问题还坚持参照其编制记账凭证肯定是有问题的,应该受到制裁,但是如果不知情的话,虽不至于受到惩罚,但是也说明财务人员也要了解公司业务,不能对一些“不可能的数据”视而不见。 报表中,制作虚假萃取产品出口收入2. 39亿元,后该虚假财务报表经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并入银广夏年报,导致银广夏向社会发布虚假净利润1. 28亿元。这个过程中,负责审计工作的会计师凭借自己的专业技术本来应该很明显就可以发现其中的漏洞:2000年初购买《中国博物馆》版权花1000万元,分3年摊销,当年应摊销330万元,为何不计入成本?股东大会上董事会报告称2000 年科研费用占主营收入比重为6.5%,可算出为5900万元,真有那么多吗?不产生任何销售收入的母公司购买了武汉世贸大楼44-51 和53-56共12层,有何用途?有这么多明显漏洞的情况下,审计师本来应该发挥好对余款及信息的核查和监督作用,却还是坚持出具了标准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明显是在包庇犯罪。 2000年底至2001年初,时任天津广夏董事长的董博在丁功民的授意、李有强的认可下,伪造虚假出口销售合同、银行汇款单22笔,共计2. 45亿元,以及销售发票、出口报关单等5笔,共计4. 76亿元,并继续采取1999年度造假手法,虚做萃取产品出口收入7. 24亿元,导致银广夏向社会发布虚假净利润4. 18亿元。2001年5月,李有强承诺2001年中期利润分红资金由天津广夏承担。随后制造虚假销售收入,其中1. 25亿元以天津广夏利润形式上交银广夏,剩余2 500万元由天津广夏自留。2001年8月2日至9月7日,银广夏因涉嫌违规停牌, 股价本身受公司经营状况影响,成正比关系,公司经营状况好则利润高,分红多自然股价高,反之亦然,虚假报表反映出经营不善,造成的负面影响肯定会反映到股价上,当时以跌停价开盘复牌,随后一路狂跌。经过了15 个连续跌停,股价从停牌前的每股30 多元跌至不到7 元,

(财务会计)如何杜绝虚假会计信息银广夏案例分析最全版

(财务会计)如何杜绝虚假会计信息银广夏案例分析

如何杜绝虚假会计信息?--银广夏案例分析 2002年12月20日上午,银广夏特大虚假利润案终于在宁夏银川开庭审理。银广夏壹案暴露出中国上市X公司会计信息虚假的严重程度,也暴露出中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监控力量的薄弱。由于市场主体在信息占有上的不对称,中、小投资者相对于大股东和代表大股东利益的X公司管理层来讲,是壹个弱势群体,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和上市X公司的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市X公司所公布的财务信息和会计报表的可信性。本文从完善X公司治理的角度来寻找治理虚假会计信息的途径。 现代X公司治理问题是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根源。 信息经济学认为,X公司治理就是要解决所有权和运营权分离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 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使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成为可能,因为这俩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契约是不完备的,俩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完全、不对称,这就使造假有利可图,也成为可能。在银广夏案件中,银广夏伪造会计信息之所以得逞,就是因为俩权分离下股东和经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尤其是广大中小股东由于监督成本相对较高而信息严重匮乏。能够说只要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就存在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风险。 事实上,最终而言,经理人披露虚假信息对中小股东的利益损害最大。 经理人和股东的博弈 为了解决董事会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中国努力完善X公司治理结构,赋予了董事会和监事会维护股东权益的职责。可是目前上市X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仍流于形式,职能的发挥有限,内部人控制仍然十分严重,直接导致内部人利用信息不对称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伪造会计信息成为现实的原因是经理层注重短期利益,铤而走险。为什么经理人会只注重短期利益?因为经理人和股东的博弈近似壹次性博弈,上市X公司缺乏成长潜力,虚假包装上市严重,没有未来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掠夺短期收益是明智的选择。另壹方面,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经理人只注重短期利益,国有控股X公司经理人的选任和业绩无关,经理人不知道自己在位几日。仍有壹个原因是,伪造虚假信息的成本较低(如中小股东的民事赔偿制度尚是空白),这就使虚假会计信息的伪造成为现实。 经理期权失效 银广夏经理层伪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直接原于经理期权失效。虽然银广夏实行了经理期权,且报酬优厚。(如董事局主席张吉生持股3.712万股,X公司总裁李有强持股3.858万股,财务总监丁功民持股2.7556万股等,另外董事局主席年薪40万元,董事15万,监事会主席20万元,监事5万元。)可是,优厚的报酬且没有激励董事会和监事会维护广大股东的利益,也没有有效激励经理人行为。其原因分析如下: 银广夏本来就已经运营乏力,据已故董事长陈川生前所言,银广夏上市以来壹直为避免下市而要求的利润指标绞尽脑汁。壹个未来收益不被见好的X公司,运营者也没有能力增加未来收益,如银广夏引进的耗资巨大的萃取设备实际上几乎停工,经理期权的激励作用自然不大。 经理期权相对于总股本来说比例太小,李有强等人的经理期股合计占总股本0.025%,微乎其微,占工资总额的比重相对较小,而且很可能是没有成本的。 市场失灵,市场信息虚假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市场信号失真,再加上庄家炒作,资源且非流向业绩良好的上市X公司,存在“劣币驱良币”的现象。 经理期权本身就具有壹定的缺陷。因此要提高经理期权作用就必须完善市场机制,形成经理人市场,禁止业绩不良的X公司上市,加强对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法律保护,让董事会和监事会真正发

银广夏公司案例

一、银广夏公司案例 (一)弥天大谎——中国安然事件 银广夏公司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证券简称为ST银广夏(000557)。1994年6月上市的银广夏公司,曾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专家意见认为,天津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以天津广夏萃取设备的产能,即使通宵达旦运作,也生产不出所宣称的数量,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价格高到近乎荒谬;对德国出口合同中的某些产品,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提取。 (二)疑点 (1)利润率高达46%(2000年),而深沪两市农业类、中草药类和葡萄酿酒类上市公司的利润率鲜有超过20%的。(2)如果天津广夏宣称的出口属实,按照我国税法,应办理几千万的出口退税,但年报里根本找不到出口退税的项目。2000年公司工业生产性的收入形成毛利5.43亿元,按17%税率计算,公司应当计交的增值税至少为9231万元,但公司披露2000年年末应交增值税余额为负数,不但不欠,而且还没有抵扣完。(3)公司2000年销售收入与应收款项保持大体比例的同步增长,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合计与短期借款也保持大体比例的同步增长,考虑到公司当年销售及资金回笼并不理想,显然公司希望以巨额货币资金的囤积来显示销售及回款情况。(4)签下总金额达60亿元合同的德国诚信公司(Fedelity Trading GmBH)只与银广夏单线联系,据称为一家百年老店,但事实上却是注册资本仅为10万马克的一家小型贸易公司。(5)原材料购买批量很大,都是整数吨位,一次购买上千吨桂皮、生姜,整个厂区恐怕都盛不下,而库房、工艺不许外人察看。(6)萃取技术高温高压高耗电,但水电费1999年仅20万,2000年仅70万元。(7)1998年及以前的财务资料全部神秘“消失”。 (三)造假与违规情况 2002年5月中国证监会对银广夏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需增利润77156.70万元,其中:1998年虚增1776.10万元,由于主要控股子公司天津广厦1998年及之前年度的财务资料丢失,利润真实性无法确定;1999年虚增17781.86万元,实际亏损5003.20万元;2000年虚增56704.74万元;2001年1-6月虚增894万元,实际亏损2557.10万元。从原料购进到生产、销售、出口等环节,公司伪造了全部单据,包括销售合同和发票、银行票据、海关出口保报关单和所得税免税文件。2001年9月后,因涉及银广夏利润造假案,深圳中天勤这家审计最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会计师事务所实际上已经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