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归纳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归纳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归纳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归纳

转载资源: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归纳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目前在心理学理论中,特别是在人格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中,美国心理学家杰哈塔(Jahoda,M.)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著名,他提倡一种"积极的精神健康"(positve mental health),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很有教益。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①自我认知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能对自我做出客观的分析,对自己的体验、感情、能力和欲求等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认知。

②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的心态绝对不会是消极的、厌世的或万念俱灰的,他会努力去实现自己内在的潜能,自强不息,即使遇到挫折,也会成长起来,去追求人生真正的价值。

③统一、安定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效地处理内心的各种能量,使之不产生矛盾和对立,保持均衡心态。他对于人生有一种统一的认知态度,当产生心理压力和欲求不满时,有较高的抗压力及坚韧的忍耐力。

④自我调控能力。对于环境的压力和刺激,能保持自我相对的稳定,并具有自我判断和决定的能力。不依附或盲从于他人,善于调节自我的情绪和能力,果断地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⑤对现实的感知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他能正确地认知现实世界,判断现实。

⑥积极地改善环境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受环境的支配、控制,而是顺应环境,适应环境,并积极地发问、变革环境,使之更适应人的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热爱人类,适当地工作和游戏,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有效率地处理、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即不仅能获得确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还能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贡献、服务的能力。

我国学者把"心理健康"的定义,又做了一个概括:

①有幸福感和安定感;

②身心的各种机能健康;

③符合社会生活的规范,自我的行为和情绪适应;

④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

⑤人格统一和调和;

⑥对环境能积极地适应,具有现实志向;

⑦有处理、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

⑧具有应变、应急及从疾病或危机中恢复的能力。

以上的心理健康定义,是与心理障碍和疾患相对而言的。随着国际、国内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对心理健康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完善和修正

心理健康的特征:(1)智力发育正常;(2)人际关系心理适应;(3)心理特征与年龄相符;(4)行为协调、反应适度;(5)情绪饱满、心态良好。

2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二什么是心理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

1 什么是心里素质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深层的内蕴,具体指的是人在精神上、意识上的特征与品质。包括智力、非智力因素。一般心里素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它是建立更高层次素质的基础。心里素质在其它素质教育中不仅是中介,而且是中枢,是高层次的素质。

2心理素质教育

心里素质教育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在个体与客观外界相互作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里属性与品质”的形成过程。心里素质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是诸种素质教育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高智能和高品质。所谓高智能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具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力基础上形成的创造能力。所谓高品质主要是指在情感、意志、个性意识倾向、个性心里品质等方面形成的高尚人格。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二)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减轻学习负担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

(三)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社会局面的安定与和谐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1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具体目标:是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是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心里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四项:第一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心里素质,第二是开发孩子的心里潜能,第三是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和心里疾患,第四是排除和矫治孩子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无论家长、老师还是校长都是心里健康教育的实施者,所以,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明确心里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目的和任

务,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对孩子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把孩子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德才兼备、品格优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六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1、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2、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3、面对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七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有:

1,教育性的原则

教育性的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全体性原则

全体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的一切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3,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

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工作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同时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把教师的科学教育与指导和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真正有机结合起来

5,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指导教育工作,注意学生活动的有机联系和整体性,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作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防止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片面性

6,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学生,要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一发展为重点,促进全体学生获得最大程度发展。

7,活动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重

视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8,保密性原则

保密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有责任对学

生的个人情况以及谈话内容等予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护。:

八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1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包括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一方面与原有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及青春期教育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一方面可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

2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3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九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无论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两大问题:第一,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却不关心孩子心理问题。一些家长和老师只知道在学习上给孩子加码,却不顾孩子的心理能否承受其过渡的压力。我的一位亲属家的孩子在高中读书,每次考试在全校都是第一名,可父母还是不满足,说什么:“我不管你考第几,只要你科科考满分。。。。。。”孩子很无奈,找到我诉苦。我找到这位亲属,及时矫正了他们的错误想法。告诫他们这样继续加压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他们才恍然大悟。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无限的加压、过分的要求就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里压力,从而导致孩子心里障碍或心

里疾患。所以,请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在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时,千万别忘了关心一下孩子心里健康。第二,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却忽视孩子的心里健康。一些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只要有点儿头痛脑热的就急忙带孩子去医院,而孩子的心里障碍或心里疾患已很重了却视而不见,不是家长不重视孩子,而是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常识知之甚少,没有认识其重要性和严重性。我在某小学工作时,五年级的一个女孩子在班里当体育委员,可我一直不知道她是女孩子,因为她从来都是男孩子打扮,梳男孩的头,穿男孩子衣服,做男孩子游戏,连动作、语言、神态都象男孩子。一次我们搞大型团体操只要女孩子,她也来报名参加,我对她说:只要女孩不要男孩,在场的同学们都笑着说:“老师,她也是女孩儿”.这个孩子异性行为完全是孩子的异性心理造成,而异性心理不及时矫正,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许多同性恋患者都是异性心理造成的。一位男医生是研究生毕业,他从小就被父母当女孩养,梳辫子,穿裙子,久而久之形成了女孩心理,不喜欢女孩子,却喜欢男孩子,结果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特别的痛苦,最后只好靠自杀来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以求得解脱。为了矫正这个女同学的异性心理,我找到她的家长,把孩子的异性心理情况和家长谈了,家长却说:“我们喜欢男孩子,从小就把她当儿子养,没想到会给孩子造成这样的后果,还以为孩子很正常。”于是,我多次找她谈话、勾通、梳理、矫正。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个女孩子终于和其她女孩子一样,穿裙子,梳

长发,并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从而,使自己的异性心理得到了及时调整,现在,她已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女孩子。

十当前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两大误区

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两大误区:第一,把心理疾患看成是身体疾患。我身边有一位老师,孩子一紧张就摇头,她认为孩子是病了,便带着孩子到全国各大医院去诊治,钱花了不少,药也吃了无数,可就是不见效,我多次提醒她给孩子看心理医生,可她不信,就认为这是病,看心理医生没用。实际上这孩子痪的是心因性抽动症,如果经心理医生矫治很快就会好的。可是,这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一直在医院治疗,不但没好,还越来越严重。前不久我遇到这孩子,他边跟我说话边摇头,还直眨眼睛。见此情景我真的很痛心。我真的希望他的家长能早日明白,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早日解除孩子的痛苦。也真诚的希望其他家长吸取教训,关注孩子的心里健康,千万不要把孩子的心理疾患当成身体疾患,学习和掌握一点心里健康教育知识与常识,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第二把心理障碍看成是品德问题。一位男孩子品学兼优,在学校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一次他一个人在家,洗完澡后觉着光着身子特别舒心,所以,后来他每次洗完澡后一个人在家时就光身子,结果被前楼的一个女同学看见了,便认为他是品德败坏,耍流氓,最后闹到了学校,给这个孩子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也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他不想再去上学了。后来家长带着该同学去看心理

医生,诊断为“陋身癖”,经心理医生矫治很快恢复了正常心理。同学也理解他了,不再认为他品德坏了。所以,许多孩子犯罪,多数也是因为心理障碍和疾患引起的,并不是开始就品德败坏。因此,无论老师还是家长一定要关心孩子的心里健康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当代孩子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更是现代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需要。

十一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一)什么叫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先天素质基础上发展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动力性的心理品质和思想修养的总和。一个人的人格是一个整体,人格的各方面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同时,人格也可能随着个人的生活实践的变化。这在个体遭遇突发非常事件后表现尤为突出。(二)健全人格的特点:

健全人格概括起来有一下三点:

1 个人的内部心理和谐发展。个人需求和动机、兴趣、爱智慧和才能、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性格都是向健康方面发展他们的内心协调一致,言行统一。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所

作所为是否符合客观需要,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能及时调整个体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2 人格健全者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这样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显示出自尊和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和信任、同情和人道等优良品质,能与他人建立起友谊。他们在日常交往中能够使自己的行为与朋友、同事、同学协同一致。

3 人格健全者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的运用到获取成功

的工作、事业和活动中,他们在学习工作中被强烈的创造动机和热情所推动,并能和他们的能力结合起来。他们勇于创造、善于创造,经常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

(三)中小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

中小学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许多老师、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而忽视孩子的健康人格的培养,促使一些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人格发展明显偏离正常轨道,甚至出现变态人格。有一位14岁男孩子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然而他却把自己的弟弟妹妹领到野外活埋了,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却说:“我家条件差,只有把弟弟妹妹埋了,父母才有钱供自己上大学读博士-------”

在中小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有一下几种:

1偏执型人格:

具有这种人格的人过于敏感、多疑、固执,自我评价过高,爱责备或加罪别人,人际关系紧张,与别人相处不和谐。

2分裂型人格:

具有这种人格的孩子,性格孤僻、胆怯、冷漠,不爱社交,不喜欢与别人交流,甚至有些自闭,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易发生。3强迫性人格:

这样的孩子责任心极强,做事小心翼翼,墨守陈规,思想得不到放松,精神紧张、心里压力大,有时情绪焦虑。这样的孩子多数学习成绩优秀,所以,学习刻苦努力的孩子家长更要关注他们的人格发展。

4不稳定型人格

这样的孩子情绪变化无常,做事虎头蛇尾,没有常性,缺乏韧性,目标不专一,所以,这样的孩子一般学习成绩较差,非智力因素也差。

5爆发型人格

这样的孩子性格暴躁,随时随地就发脾气,属于攻击型,事后常常后悔,但是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触即发,这样的孩子缺乏理智,处事不冷静。

6自恋型人格

具有这种性格的孩子,往往以我为中心,自己欣赏自己,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孤芳自傲,瞧不起别人,性格孤僻、内向,不能与人和睦相处。

7被动型人格

这种人格也称衰落型人格,这样的孩子过渡依赖别人,而被依赖的人往往又是他攻击的对象。他们自私心里强,独立能力差,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求上进。现在由于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切事情家长代劳,造成许多孩子具有被动型人格。

8无情型人格

具有这种性格的孩子,对人不真诚、不坦率。冷漠无情、缺乏爱心,没有热情,不知关爱别人,与人难处。

我国中小学生的病态人格都是轻度的,有的神经系统可能有些障碍(如焦虑、心烦、失眠------)但没有气质性病变,认识能力完好,没有意识障碍,虽然有些适应不良,但能从事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完全可以进行矫治。只要老师和家长注意观察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注重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我们的孩子就会健康的成长。

十二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应做好的工作:

教育部于1999年8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心理健

康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培训工作努力建立一支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教师队伍。将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的意见,指导师资培训工作。二是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核心是转变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教育部将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纲要,规范基本的教育内容。四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各地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条件不成熟,不要急于开展,避免一哄而起的形式主义;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地区和学校,要避免片面性和医学化倾向,对于测量工具的使用采取谨慎的态度。”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整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要点

这是自己从一大本的教综中整理出来的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带星的是重点,是需要背诵的。本人就是靠这份资料成功上岸啦成为一名高中教师,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基本形式、属性和基本要素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分开解释最早见于许慎《说文解字》 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3、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是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形式 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或教材)向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教育的基本形式包括(1)学校教育(2)家庭教育(3)社会教育(4)自我教育(5)自然形态的教育,指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 (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2)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3)教育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4)教育具有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和民族性等。 (四)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是教育中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二、教育的功能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有助于)和负向功能(妨碍)。 3、按教育作用显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相吻合)和隐性功能(非预期的)。 三、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我国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和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3、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提出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持这观点的学者主要集中在我国和苏联。 四、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状态下教育机会均等(3)教育具有原始性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1、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古代社会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1)奴隶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主要知识点及重点第一章心理健康导论(4学时) 一、基本知识点: 1、心理的概念、特点 2、心理发展的概念、规律。 3、心理咨询的特点及求助策略 二、重点: 1、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2、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别(含正常范围的心理困扰--------心理问题 与异常心理的识别,采用郭念峰三点区分标准。) 附: ?区分正常、异常的三条标准:(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260页)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统一原则。 ?2、心理活动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第二章自我意识(4学时) 一、基本知识点: 1、自我、自我意识的含义。 2、自我意识的形式: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自我意识的内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4、自我意识对心理健康作用。 5、自我意识的形成。 6、增强正性自我体验,克服自卑,形成自我悦纳 二、重点: 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和自我意识的调整(含克服习得性无助、增强自我效能感)。 第三章大学期间的生涯规划(2学时) 一、基本知识点: 1、生涯规划概念 2、能力概念及多元智能 3、技能概念 二、重点: 大学期间的技能发展规划(能结合一种生涯规划方法进行大学期间自己的技能发展规划) 第四章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指导(2学时)

一、基本知识点: 1、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 2、学习动机的概念。 3、学习动机的类型:内部动机&外部动机。 4、大学生时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方法。 二、重点: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调整及培养。(能结合大学的学习特点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第五章大学生的人际适应(4学时) 一、基本知识点: 1、人际交往的定义。 2、大学生人际交往常见的心理问题。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性格障碍对大 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3、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二、重点: 人际关系调适技巧的应用。 第六章大学生情绪管理(3学时) 一、基本知识点: 1、情绪的内涵(三个成分); 2、情绪的功能(意义); 3、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 二、重点: 常见的情绪调节策略。 第七章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3学时) 一、基本知识点: 1、爱情的要素与形式; 2、爱情的产生与维持; 二、重点: 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行为(含健康性心理、性行为)。 第八章网络成瘾心理与行为(2学时) 一、基本知识点: 1、网络成瘾概念IAD及诊断标准(即美国心理学会的网瘾诊断标准) 2、Young的ACE模型 3、网络成瘾影响因素、避免网络成瘾。 二、重点: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网络成瘾以及如何避免网络成瘾。

教育理论——教育学知识点

教育理论——教育学部分 一、绪论选择(5.33%) 二、教育的本质、功能和教育的基本规律选择、辨析、简答(14.93%) 三、教育目的及制度选择、辨析、简答(14.40%) 四、教师与学生、班主任选择、辨析、简答(11.20%) 五、课程及教学选择、辨析、简答、论述(22%) 六、德育理论与实践选择、简答、论述(7.07%) 注:百分比为占教育理论——教育学部分(75分)比重,文中加粗部分为考过知识点,成考考试知识点会重复考查。

一、绪论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人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二)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教失等);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英国哲学家培根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为开端,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英]洛克的《教育漫话》(绅士教育)、[法]卢梭的《爱弥儿》、[瑞]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赫尔巴特(“三中心”论)的《普通教育学》、[德]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英]斯宾塞的《教育论》、[沙俄]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杜威的《人本主义与教育》。夸美纽斯(高度评价教育对社会、对人的发展作用)、赫尔巴特、杜威(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最主要的观点。 3、教育学的多元发展阶段 (1)实验教育学(反对思辨,主张定量,实证研究,提倡“科学化”):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97年),实验心理学诞生发展。 (2)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利特《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 (3)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4)制度教育学:瓦斯凯《走向制度教育学》《从合作班级到制度教育学》、洛布罗《制度教育学》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苏]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苏]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苏]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平行影响”教育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苏]凯洛夫的《教育学》、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 (6)批判教育学: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迪厄等。 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美]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德]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瑞]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中小学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重点

中小学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重点 一、小学一二年级 1、入学适应性问题。教师要包容、耐心、积极引导,让学生逐步从幼儿园以自由活动游戏为主的成长方式,转变为课堂集体学习方式为主的发展方式上来。 2、良好习惯的养成问题。良好的习惯可以是让终身受益。6-7岁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好习惯养成了,便为学生今后顺利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一般来说,2-3周可以巩固一个习惯。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3、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成长质量。因此,宜采用游戏法加强感觉统合训练,让学生手、眼、身、法、步协调行动。 二、小学三、四年级 1、本阶段是学生的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学生的思维开始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教师要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可采用脑筋急转弯等游戏进行训练。 2、加强交往能力培养。引导学生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学会与家长、老师、同学及亲友正确交往,科学沟通。 三、小学五、六年级 1、本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尤其是结构化记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分类记忆,系统积累。 2、本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的关键期,要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个性,为今后健康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初中阶段 1、初一:(1)学生进入初中后的不适应,造成迷失自我。 对策:开学之初教师要对学生作较为全面的自我介绍,包括个性特点、学科教学及学习的方法。要教育学生多求助,班主任要多组织群体活动。让学生尽快熟悉老师和同学,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2)学生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对策:教师要指导学生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帮助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 2、初二:(1)本阶段为学生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智力开化晚的学生失去了推动他继续发展的环境。 (2)学业难度加大,造成两极分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失去学习信心。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重点总结

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得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得《学记》就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得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得《论演说家得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得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得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得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得《大教学论》就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得专著.她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得《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得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得《教学与发展》把学生得“一般发展”作为教学得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得《教育过程》得主要思想就是结构主义与发现法得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得《给教师得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得教育学”与“学校生活得百科全书”。 8、教育得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得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得教学内容主要就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得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得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就是错误得,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就是消极得、被动得,而就是积极得能动得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得双重任务就是:培养各行各业得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得组成部分就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就是指系统得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得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学生得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与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就是决定性得因素。 16、体育得根本任务就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得任务: (1)使学生具有正确得审美观与感受美、鉴赏美得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与创造美得能力; (3)培养学生得心灵美与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得任务: (1)培养学生得劳动观点,养成正确得劳动态度与习惯; (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与劳动技能。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教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加强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针对在校中学生大多独生子女或留守学生,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缺乏坚强意志品质,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缺乏承受挫折能力的特点,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主要任务 1.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自我调控能力。 2.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心理辅导,尽快摆脱困扰,调节自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对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转送到有关部门进行治疗。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还未能从小学的相对宽松的学习生活中转换出来,压力不断的开始增多,来到新学校遇到新同学新老师,一切都是相对陌生的环境,适应成了最大的挑战。 怎么才能迅速的适应到初中的学习生活,课程增多,作业量增大;陌生的环境中认识结交新朋友,让自己可以和同学们共同前行,不在孤独;还未能摆脱小学的宽松的学习习惯,现在如何养成,学习的重担时时在他们心头;课业压力增大的同时,如何兼顾他们的娱乐休闲等等共同形成了适应问题。适应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障碍性问题和发展性而难题。前者在学校中一般较少见,后者的主要表现为适应不良或者不适应。七年级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七年级入学适应不良 刚进入初中,学习生活和小学时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新环境新同学老师,一切都是很陌生的,在承受着课业压力增大的同时,人际相处 从零开始,容易出现厌学情绪,不与人相处,或者孤傲的情绪。长期这 样的话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2.朦胧的自我认识萌芽 七年级阶段,有部分学生发展的较早些已经进入青春期了,青春期的特征开始明显起来,幼稚的成人感突出,对于我的思考开始出现," 我是谁"、"我是怎么了"开始在他们内心掀起波澜,困惑不已。 3.学习适应不良产生苦恼 学习课业好多,怎么学,方法好像总是不对路;别人怎么就成绩那 么好,我这么差,有压力,出现自卑了;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么多,这么烦,没有目标和动力了;怎么天天都有考试啊,这无穷无尽的考试什么 时候是个头,讨厌考试……这些都是学习适应不良的表现,学生为此苦 恼不已。 4.和家长或老师间的沟通不良而苦恼 家长们怎么这么唠叨,不断的碎碎念,动不动的私自翻我的东西, 我的空间,我的秘密,什么时候能还给我;老师为什么都看不到我的存 在啊?偏心还是对我有意见,还是我不行…… 5.不能恰当的控制休闲时间,自制力较弱,过分沉溺于网络、游戏。 四、工作安排 1、认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安排好本学期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次课、上好每一节课。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因此,在每节课充分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保证学生在学习时保持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感受,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 各种游戏、测试、问卷等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小结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小结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小结 由共青团莱芜市委、市教育局、市卫生局联合组织,由莱芜卫职工中专承办的全市中小学健康教育知识巡回讲座第一阶段,在市实验学校闭幕。来自市卫生职工中专学校的六名老师组成的志愿者巡讲团,从5月7日开始到6月4日,历时一个月的时间,主要到了,苗山中学、和庄中学、汪洋中学、刘仲莹中学、上游中学、黄庄中学、吴伯萧中学、汶水中学、颜庄中学和市实验学校等十所学校。为搞好这次活动卫生职工中专高度重视,精心准备,选配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讲课经验丰富的教师,针对中学生健康教育特点,就青少年情绪怎样调节、青春期生理卫生保健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准备了专门课件,制作了9块健康教育宣传展板,其内容有艾滋病、肝炎、痤疮、痛经的防治及影响中学生健康饮食十大要素等,同时印制了手足口病、结核病、猪流感防治等宣传资料。 整个巡讲过程,志愿者们顶风雨,冒烈日,不怕劳累,无论路程远近,都按时并保质保量的完成讲课内容,同学们听了专家的精彩的演讲后,深受启发,当自己遇到困难时,知道了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知道了青春期的发展及特点,解开了人体生理的朦胧面纱,为自己的健康行为的良好养成奠定了基础;知道了现阶段常见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及预防知识,培养了学生的预防传染病的能力。据统计参加这次活动,听讲的师生大约有8000余名,发宣传资料7000余份,深受各个学校师生欢迎,刘仲莹中学的秦校长,把这次活动称为是“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为学生打开心灵健康之门,和庄中学的赵校长称为是“一场及时雨”使学生幼稚的心灵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学生受益终身。 此次活动,是市卫生职工中专,学习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三创”活动的一项实践活动,学校的全体教职工,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陈家麟著)考试知识点整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陈家麟著)考试知识点整理 (整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凤兰) 第一章心理健康及其标准 1、心理健康的涵义:心理健康是旨在充分发挥个体潜能的内部心理谐调与外部行为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 2、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先驱是法国著名精神科医生比奈(皮内尔)。 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兴起作出直接贡献的是美国保险系统职员比尔斯,他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出版了一本自传体著作---《自觉之心》。 3、当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三阶段: 第一阶段: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注意精神疾病的预防。 这一阶段约从20世纪20年代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阶段:从关心身心制约的因素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 这一阶段从二次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 第三阶段:从努力提高个体适应能力到力图全面提高人的 心理素质,挖掘人的心理潜能。这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 代开始,目前仍在发展之中。

4、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下:智力发展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品质健全;行为协调适度;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独立。 5、现代健康理念的基本特征:(1)是一种全人的健康理念(全面健康、全程健康、全员健康);(2)是一种动态的健康理念;(3)以一种谱系的健康理念;(4)是一种促进的健康理念。 第二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的关系 (1)相似性: 它们都是从心理上帮助人、教育人的过程;常采用相一致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工作范围常是相似的—如常面对来访者(患者、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性问题的等;在强调帮助来访者(患者、学生)成长和改变方面是相似的-如都希望都通过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间的互动,达到使求救者改变和增长的目的;都注重建立助人者和求救者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知识点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知识点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反映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 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 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 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 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 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 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 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 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 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 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

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这个定义正确的文献出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 )的宪章之序言。该宪章1946年6月19—22 日在纽约由国际卫生会议通过,1946年7月22日由61个成员国的代表签署(世界卫生组 织的官方记录,第2号,第100页),并自1948年4月7日起施行。从1948年至今,该定义未曾作过修改。1986年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提出,健康还要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细则: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有弹性。其中前四条为心理健康的内容,后六条则为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生理、形态)。 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1、行为与生活方式(吸烟、酗酒);2、环境因素(内环境--免疫力、营养状况;理化环境一气候、空气、水源污染、住房、工作环境;生物环境一病毒、细菌、

动物、植物;社会环境一家庭、社会、学校、工作场所);3、生物因素(年龄、性别、遗传);4、预防性卫生服务,包括医疗条件、预防接种、健康知识普及等。 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正常。2、情绪良好。3、人际和谐。4、适应环境。5、人格完整。 心理问题就如同感冒”一样,几乎人人都会遇到。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例在20%左右。心理健康是建立在生理健康的基础上的,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应将心理健康纳入到总体健康的定义中去。心理障碍在我国疾病的发病率第一。 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1、经验标准;一是个体的主观体验,即自我评价,二是观察者根据 自己的经验对被观察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处于正常或异常状态的判断。2、统计学标准;统计 学标准来源于对正常心理特征的心理测量,对普通人群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结果常常呈常 态分布,位居中间的大多数人属于正常心理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视为异常。3、医学标准;是从医学角度出发,用判断躯体疾病的方法来判断心理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具体而言就是依照是否存在症状和病因作为判断心理是否异常的标准。4、社会适应标准;这是以 社会常模为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常模是指正常人符合社会准则的心理与行为。如果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与社会不相适应,就被认为有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存在。以上每种判断标准,各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需要综合分析利用。 异常心理的后果: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冲动伤人或自杀、心理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引起或加重躯体疾病(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神经性呕吐、偏头痛等)

健康知识讲座活动总结

健康知识讲座活动总结 健康知识讲座活动总结篇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为了让中老年朋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中老年朋友晚年生活质量, 3月6日在西城社区特安排“中老年人春季保健知识”讲座。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医科xxx主讲。 在本次健康教育讲座中,xxx主要讲解了春季中老年人起居、运动、饮食、防病以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健康知识。本次活动还在现场为老人们量血压、同时免费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 此次的讲座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现场居民认真听讲,讲座中周主任与居民进行了交流互动,并提出健康知识问答,居民们踊跃发言,就自身疾病慢性病防治提出健康咨询,周主任都一一进行了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深受老年朋友欢迎。通过讲座,提高了居民保健意识,达到了健康教育预期目标健康知识讲座活动总结篇二大学阶段是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成才的重要阶段,是人生道路的一个里程碑。在大学期间,大学生要储备知识,开发自身潜能,增强身体素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基础上。因此,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发展特点,加强心理素质培养,不断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只关注身体健康,但事实上除

了身体的健康,我们更应该关注心理健康。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同学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并给予同学们正确的引导,我特系邀请院心理咨询室桂xx老师为同学们举办一场心理健康知识主题讲座。 此次活动得到了许多同学的支持,大家都按时到达活动举办地,积极参与了此次讲座,并认真地听了桂xx老师讲述的各种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此次讲座中,桂老师就心理咨询相关知识、大学生心理、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素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她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潜能。桂老师联系了实际,给同学们讲了很多现实中的例子,引起了同学们的重视。比如,她说曾经有一位教科系的女生,腿有残疾,但是他从不自暴自弃,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而这位女生的一位身体健康的同学整日不思进取,反而不如身有残疾的同学优秀。以此来提醒同学们,一个阳光乐观的积极心理的重要性。桂老师幽默而生动的讲述使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拥有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得到了很深的人生感悟。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新的目标和正确的定位。能够以一颗积极、健康的心去面对人生的坎坷。同时也有助于同学们更好的认识自我,关爱自我,善待他人,培养健全的人格。此次讲座也让心理专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点汇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单元 简答题: 1、中小学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智力正常 (2)情绪适度 (3)意志健全 (4)人格统一完整 (5)人际关系和谐 (6)社会适应性良好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阶段 2、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为几类? (1)心理正常包括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又不包括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 (2)心理异常包括神经症与精神病 3、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的原则有哪些? (1)适合性 (2)功能性 (3)保密性 (4)环境性 4、学校心理教师的专业技能有哪些? (1)谈话的技能(倾听、沉默、谈话、撞击、提问、终结等) (2)测量的技能(施测前的准备、施测过程中误差的控制、施测结果的解释等方面) (3)指导的技能(包括学习技能的传授、生活适应的辅导、职业选择的帮助等) (4)矫治的技能(包括鼓励、保证、解释、劝慰、暗示、说服、示范等)5、学生心理档案的收集方法有哪些? (1)个人总结 (2)调查分析 (3)日常行为观察 (4)作品分析 (5)心理测验 论述题 请论述中小学心理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自己编) 第二单元 1、简述学校学习的主要特点(找不到) 2、简述小学生入学适应不良的具体表现 (1)情绪不佳,经常处于抑郁、焦虑、强迫、恐怖、厌烦、退缩等状态(2)行为问题,包括三方面,能力抑制会注意力不集中;社会退缩会与同学交往减少;行为倒退会表现在不合群,撒娇耍赖。 (3)生理功能不良,比如说肚子疼、头疼以及起床困难。

3、简述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 (1)生物因素,生物钟作为一种对人体产生周期性影响的生物节律,对学生的考试有一定的影响。 (2)认知因素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负性认知评价,其次的是自我效能感不足,最后是学习、考试技能不足。 4、简述自我暗示方法的使用 (1)一般是用不出声的内部语言默念,或者自言自语,甚至在无人处大声对自己呼喊来加强效果。 (2)还可以把提示语写在日记本、条幅上,将其贴在墙上、床头上或压在玻璃板下,经常鞭策、鼓励自己。 5、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呈“倒U”形关系 (2)中等程度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过强的学习动机会引发紧张和焦虑情绪,反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论述题: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谈谈心理发展与学习的关系(找不到) 第三单元 1、简述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其发展过程 (1)含义:人对自己的认识、体验和调节,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的身心状况及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体验及调节。 (2)发展过程:自我中心期(七八个月至三岁)、客观化时期(三岁至青春期)、主观化时期 2、简述自我意识的结构 (1)自我认识 (2)自我体验 (3)自我调控 (4)自我实现 3、简述个体自我意识从产生到成熟所经历的三个时期 (1)自我中心期 (2)客观化时期 (3)主观化时期 4、简述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随年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不断发展, 但不是直线的、匀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既有上升的时期,也有平稳发展的时期。 5、简述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内省性增强 (2)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 (3)“成人感”产生并不断增强 (4)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增强 论述题: 1、请论述中学生如何比较全面的认识自我? (1)根据社会上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自己 (2)通过与社会上和自己社会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比较来评价自己 (3)通过个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分析来评价自己。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手抄全知识点汇总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手抄全知识点 小栗子2013-01-06 22:05:30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不论男女都有一个青春期,对每个人来讲,一个人成长的基础与青春期是否受到良好教育有重要关系,因为青春期对一个人理想、道德、品格、文化、素质等都有密切关系,所以我们要重视青春期教育。 一、青春期的特点 每个同学大概都还记得,童年时候,男孩女孩一块做游戏,手拉手一起上学,两小无猜,不分彼此。然而,不知何时开始,男女同学会忽然感到陌生起来,原来你们体内已经开始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是从你们大脑底部的下丘脑垂体开始分泌促进性激素开始,在促进性激素作用下出现第二性征,从而进入青春期。 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生理上有许多变化,最大的变化是身体的急速增长、第二性征的成熟,女性一般从10岁到18岁,男性比女性一般晚两年,大约从12岁到20岁。正因为身体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青春期,人的心理也有了许多变化,如自我意识增强、情绪容易波动、爱慕异性、兴趣易转移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性意识也从无到有,由朦胧到明晰,这是人的正常的发育过程。由于青春期求知欲强,好奇心胜,青少年朋友渴望了解性知识的心情是无可非议的、也是自然的,但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这些知识。 两性性别的区别是男女身体正常发育的组成部分,没有什么奥秘,科学地了解性生理知识则是非常需要的,所以同学们要认真学习生理卫生知识和健康读本,而要抵制社会上流行的淫秽录像、黄色书刊。 青少年性意识产生的另一个特点是对异性的倾慕和追求。女生向往异性的心理是,认为男生刚强、可信赖,能帮助人;男生则认为女生美丽、纯洁、亲切、可爱。 许多人认为,和异性在一起学习、工作、活动,就劲头十足、心情愉快。因而,便设法追求和创造这种环境。那么,接下来要给大家谈谈青春期怎样与异性同学交往的问题。 二、青春期异性交往的益处

自考课程及教学论_重点归纳__知识点归纳

1、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2、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泰勒。由于泰勒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因而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1914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3、泰勒原理的实质是技术兴趣的追求。是通过合法规律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兴趣,它指向对于环境的控制和管理,其核心是控制。 4、科学结构运动与学术中心课程 1959年9月,主席布鲁纳:讨论怎样改进中小学的自然科学教育问题。 5、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 6、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贡献。 7、拉特克: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德国教育家。 8、夸没纽斯:捷克著名教育家,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1623年《大教学论》把一切事物教论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本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定。 9、卢梭的教学论:《爱弥儿》影响深远。指导思想:出自造物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10、裴斯泰洛奇:瑞士伟大的主义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 (1)教育教学原理:1.自我发展原理2.直观原理 (2)教学的心里学化: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教学的心里学化的思想,推动了教学论科学化的进程。 11、19世纪教学论的发展:赫尔巴特的教学论。 (1)观念心理学—观念、统觉、观念团、思想之环。 (2)教学的形式阶段,必定有两种基本的心理活动:专心、思,四个教学的形式阶段。 A.明了即清楚、明确地感知新教材 B.联合即把新的观念与旧的观念结合起来。 C.系统即把已建立起的新旧观念的各种联合与儿童的整个观念体系统一起来,概括出一般概念和规律,一形式具有逻辑性德、结构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观念体系。 D.方法即把业已形成的知识系统通过应用于各种情境而使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3)教育性教学: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之形成的道德教育就是统一的。 历史第一次揭示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第一次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 12、现代教育论发展的里程碑:杜威的教育论。 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基于经验的教学论: (1)经验的涵义与知行统一论。 经验即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1.人主动地作用于环境2.人作用于环境所产生的结果反过来又影响人本身。 杜威倡导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 (2)经验课程与主动作业。 13、20世纪教学研究的发展线索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的兴盛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的崛起。 赞科夫:发展性教学论布鲁纳:发现教学论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例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基本知识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讲座 一、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什么是健康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由此可知,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的。当人体在这几个方面同时健全,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概念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十个方面 1.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2.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 3.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4.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 5.保持健全的人格。

6.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 7.热爱生活、热爱集体,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 8.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 9.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 10.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 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学生的心理矛盾与心理冲突 青少年在由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由不成熟向成熟性过渡的时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出现许多不适应性以及矛盾和冲突性,具体表现为: 1.青少年的认识和学习能力迅速发展,但在学习中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品质中易产生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比如,一次学习失利就可能全盘否认自己的学习能力;一次学习上获得成功就可能沾沾自喜,认为学习是件无所谓之事,耍个小聪明是可以过关的。他们的情感自控性、个性及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不稳定的。所以对青少年在过渡期的教育和引导十分重要,有助于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走向成熟。 2.矛盾动荡性。①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青少年性机能的成熟导致性意识的觉醒。表现为:性心理开始发展,对异性产生好感、爱慕之心,追求异性,要求

健康教育讲座年度总结

健康教育讲座年度总结 导语:健康教育讲座年度总结怎么写?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文章,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健康教育讲座年度总结一一、高度重视,统一领导,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 多年来,我们一直以来十分注重抓好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等在内的综合教育,把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生整体素质来抓。为此,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少先队、总务室负责人及年级组长、校医等相关人员为组员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调整和确定健康教育的目标,认真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等有关健康教育及卫生工作的政策法规,掌握学校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使之逐步进入科学化的轨道。 二、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健康教育有章可循 近年来,为促进我校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我们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古城台小学开展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卫生检查评比制度》、《教室卫生制度》、《绿化管理、保养制度》、《除“四害”工作防制措施》、《除“四害”工作检查监督规定》、《传染病及重大疫情应急预案》、《学校无烟标准》《绿化工作制度》、《校园安全工作制度》、《体育卫生工作制度》、、

《防治传染病监测预警制度》及《卫生管理人员职责》等制度,学校健康教育的管理体系渐趋完善,责任更加明确,确保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三、硬件到位,素质增强,健康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为搞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千方百计改善学校健康教育的硬件设备,提高健康教育老师的业务水平。教导处对上健康课的教师进行培训,加强他们的业务水平。 四、立足根本,营造氛围,学校健康教育成效逐步显现 近年来,我们坚持将健康教育列入了整个教学计划,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及常见病的防治起了很好的作用。学校健康教育课本拥有率、开课率均达到100%,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5%以上。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做到“五有”,即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有评价;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橱窗、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学校建立了新生入学体检制度和学生健康档案卡,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学生体质调研活动。 五、开展美化、绿化、净化工程,为全体师生建立健康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一是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校园建设。多年来,学校多方努力,积极筹集资金,加大了校园建设力度。种草种树,进行墙壁的亮化、环境的美化、绿化和净化工程,校园环境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