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6《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淀情感,让学生在塑造的情境与氛围中感情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2.品味语言,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3.在语言情境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促进生命的成长。

教学重点:

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大山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板书设计

16.桥

责任镇定

老汉(共产党)如山村民(群众)

恩重父爱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1赵州桥第二课时+

11 赵州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县、拱”等11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爪”,会写“赵、 省”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智慧、创举、设计”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不但精巧而且美观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体会一段话中,句子之间的关系,知道这段话是围绕什么讲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1.理解赵州桥的历史悠久、设计上精巧、美观的特点。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及用词的准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和设计上的特点。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及用词的准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赵州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和作者一起荡舟洨河,去领略赵州桥独特的美。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齐读)。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请根据第一段内容用“因为……所以……”说一句完整的话来赞美赵州

桥。 因为赵州桥是隋朝建造的,至今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所以它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板书:世界闻名、历史悠久) (3)以自豪、赞美的语气朗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并思考:全段有几句话,说说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整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赵州桥非常雄伟。) (2)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文中具体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词语和句子。重点理解“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只有……横跨……”、“创举”各是什么意思。(板书:非常雄伟:“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只有……横跨……”、“创举”) (3)同桌讨论上述词语在说明赵州桥雄伟坚固中的作用。 (4)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向大家介绍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及其建筑结构在建桥史上的创举。 预设:因为赵州桥整个桥身只有一个大桥洞,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所以,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5)“创举”是什么意思?(指前所未有的影响大的举动或事业。)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指怎样的设计?理解“既……又……”句式。 出示文字:“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出示课件后要求学习朗读。 因为用“既……又……”连接起来的两个文字片段是并列的关系。你能用“既……又……”说个句子吗?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又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 (6)指导学生以赞美的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7)引导学生小结:赵州桥设计得非常精巧。 3.学习第3自然段。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桥优质公开课教案(10)

统编版六年级《桥》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从描写老汉的词句中感悟老汉的崇高精神。 三、教学难点:理解“桥”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导引法 四、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受山洪的凶猛 1、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雨,一场可怕的灾难降临到这座美丽的小山村,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这个可怕的黎明。(播放山洪视频)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可怕的场面,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山洪的特点。(大、猛、狂) (二) 扣课后提示,领悟表达特色 1、导入:同学们,课文一次次地写到山洪和暴雨,请大家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2、作者是怎样写的,才让我们有了这种可怕的感觉呢?(大屏幕出示句子) 3、感受三种表达特色。出示三个句子: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天动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第一种表达特色:哪一种有最简短的句子?在哪儿?(像泼。像倒。) 指导朗读(读得有力、并猛) 看,简短,却写出了雨的力度,短而有力,是第一种表达特色。在句后批注雨的力度。 第二种表达特色:由学生说;指导朗读(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个句子读好?):指名读、齐读。 第三种特色:让学生自己发现。(指名回答);找出文中这样的句子读一读。(教师课件出示);你们看,“跳舞、舔、爬”,单独看,似乎很美好,很亲昵,可是在这里,一点也不美好,反而写出了洪水的——?(可怕、令人畏惧、胆战心惊)句后批注洪魔的恐怖;指导朗读。 (三) 抓关键词语,对比中感受形象 1、在突发的山洪面前,村民怎样?书上是怎么写的?读3----10自然段,划出关键词语。(学生汇报找出的关键词语,并结合句子指导朗读。) 2、同样是在山洪的突发时刻,谁的表现不一样呢?(老汉)该选哪些词来表现老汉呢?也在3---10处然段中找几个关键词。(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三年级语文《赵州桥》第二课时教案

15、赵州桥(2) 科目:语文班级: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课 教学目标:查字典理解词语;运用“参加”、“而且”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教学重难点:通过深刻理解语言文字、观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赵州桥的特点。 教具准备:PPT 课件链接:无 教学过程:(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2自然段,回顾这个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赵州桥非常雄伟、也很坚固) 导语:赵州桥除了雄伟、坚固以外还有什么特点?接着学习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第三自然段,这段的第1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说桥“坚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说桥坚固)这一段说桥怎样:(桥美观) 小结:这句话由两个小分句组成,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了连接作用。这句话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第1句话的第2 个小分句概括地写桥美观,其他内容是具体地写桥的美观) 3、具体描写部分作者详细描写了桥上的什么?(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作者具体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4、理解“雕刻”。(一种工艺,本文指在栏板上、刻凿图案) 栏板上的雕刻也属于石雕,在石头上雕刻想像有多大的难度。(一般的石匠是难以胜任的。只有手艺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赵州桥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图案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说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赏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出示投影或录像。(电教手段可以超越时空,把学生带到赵州桥上,使其身临其境,亲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学生在欣赏美,感觉美的同时自然也就会感到这一历史遗产的珍贵。) 6、让学生讲述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在学生观看了投影或录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赏美”,“感受美”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美”。) 7、研究书中怎样描写这些精美图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⑴这段里写了几幅雕刻图案(3幅) ⑵这3幅图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之处:①画的都是龙②画的都是两条龙。不同之处:姿态不同。) ⑶栏板上只有这3幅图案吗?为什么选择这3幅图案?(栏板上有许多幅图案。这3幅是最精美的。) ⑷作者只描写了3幅是最精美的图案,其它图案雕刻怎么样?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所有的”指桥上栏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是作者的想象。因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真像活的一样”是因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这句话不仅是对这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 8、朗读训练,赵州桥上的图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语言描绘是优美的,所以我们读这段时,声音表情都应是甜美的。 9、作者是怎样写桥的美观的(对照版书:先概括写桥很美观,然后具体写栏板上图

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夺泸定桥》教案

飞夺泸定桥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做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县城西边,有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1935年5月,红军曾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飞夺泸定桥”。(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读准生字读音,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生词的意思。 高山峻岭:峻,山高而且陡峭。高山峻岭指又高又陡的山岭。近义词:崇山峻岭。 增援:增加人力物力,用来支援。 诡计:阴险狡猾的计策。近义词:阴谋、奸计。 关键:指事物中起转折关联作用的部分,或者对事物发展变化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本课指对夺取战斗胜利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 击溃:打垮,打散。课文中是把敌人打垮、打败的意思。 索性:干脆,直截了当。 心惊胆寒:心里非常害怕。 震耳欲聋:声音很大,就像要把耳朵震聋似的。 千钧一发: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为三十斤。发,指头发。千钧。(三万斤)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形势万分危急。 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顾惜生命安全。 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这里指敌人遭到惨败的样子。 浩浩荡荡:原意是水势盛大的样子,课文中指队伍雄壮,气势浩大。 天险:天然形成的险要地方。 工事:作战时,军队为了发挥火力,保护自己而修建的建筑物。 水流湍急:水流得很急。 奔赴:紧赶急跑。 2.再读课文,思考: (1)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2)围绕“飞夺泸定桥”,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检查读课文情况。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3.回答自学中的两个问题。 (l)说说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结合课文第l自然段的有关文字,也可结合有关的背景资料。)

《桥》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福禄镇中心小学潘杨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6课《桥》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词句,结合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逐步深刻感受老汉在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2、积淀情感,让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感情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飞速上涨的洪水,感受情况的危急,领悟老汉的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与精神。 难点:理解“桥”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1、洪水疯狂而至,老汉沉着冷静地指挥村民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吞没了。就是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桥》,通过深刻的研读,会感受老汉这一人物形象。请同学们拿出右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这个课题:横平竖直,撇捺要舒展。齐读课题:第十六课《桥》。你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这些词语你们还记得吗? 咆哮清瘦 势不可当沙哑 狂奔而来祭奠 呻吟 请同学们,请注意“呻吟”的吟字,右边是今天的今,不是一个命令的令。祭奠二字有一点复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在本子上把这两个词语写两遍。(生写,师巡视) 二、走近洪水,感悟洪水的可怕 1、请同学们打开语文课本,翻到78页,快速地浏览课文,勾画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并和同桌交流交流。(师请生起来交流) 生1生2生3

2、同学们,你们找到的是这些句子吗?出示: 黎明的时候,雨越下越大。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3、同学们找得很准,请同学们自由反复朗读,注意把这些文段读正确,读流利。好了,开始练读吧!(生读,师巡视) 4.师:老师看大家都练读得非常认真,谁愿意起来给大家读一读第1、2句? 生1读完。 师:这位同学读得非常通顺、流利。我注意听了,他着重强调了“泼”、“倒”“咆哮”“狂奔而来”“势不可当”等词语。听他们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倾盆的的大雨,以及洪水来临时的大而猛,就是凶猛。)(板书:凶猛) 谁愿意再来给大家读一读3、4句? 生2读完。 师:你也读得非常棒!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3、4句。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拟人)。对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跳舞”“狞笑声”等词再次让我们感受到洪水的凶猛和可怕。 同学们,大家一起来读读最后两句。(生齐读)看来,大家都能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那个特殊的黎明,去再次感受那惊心动魄的时刻,请听。(播放录音),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请同桌相互交流。(生交流,师巡视) 生1交流感受。师随机点评:这样的画面你害怕吗?(害怕)那你带着你的感受给大家读一读第一二句。 生2交流感受。师随机点评: 孩子,你的感受也非常深刻。 生3交流感受。师随机点评。

优质课《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优质课《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授课班级:五(1)班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文理解“咆哮,狞笑”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的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体会课文中的老汉高尚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开门见山,聚焦洪水 1利用提示性谈话,提出阅读要求:边读课文边用笔勾画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词句。努力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根据学生交流的结果,适时用课件出示这些句子或词语,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朗读,体会洪水的可怕。(课件出示:略) 3、通过多媒体情境展示,再现文本情境,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当时的场景,并在情感体验中声情并茂地读,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深化情感体验,使语言、情感、精神三者和谐共振,并为下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抓重点词,感悟群众 我让学生找出描写人们慌乱的词语,并适时板书:惊慌、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再让学生读一读,感受人们的惊慌失措。 (视频对学生留下的情感冲击,会使学生以换位思考的方式,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真切地感受到当时情势的危急。) (三)、熟读精思,剖析老汉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老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影响?

(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顽强、在危难面前镇定自如,忠于党,忠于人民……) 一、抓住言行,研读体会 1.用心默读课文第七到第二十三自然段,找出描写老汉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然后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3.自学成果展示。 ①、那个小组找到了神态描写的句子?(小组展示,集体交流。) 出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大山。” 指导学生反复读,通过交流,体会老汉的威严,沉着与镇定。体会出老支部书记的人格魅力。 老汉先村民到来到木桥前,却没有夺路而逃生,真是一个为村着想,为民着想的好书记,怪不得他受人“拥戴”,老汉在村民中的威信“像一座山”。 ②那个小组找到了语言描写的句子?(小组展示,集体交流。) 屏幕出示句子“老汉沙哑的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指导朗读,理解“沙哑”交流感受。 “老汉冷冷地说:‘能够退党,到我这儿来报名!’”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体会老汉的高风亮节。 ③、那个小组注意到了老汉的动作描写。 出示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比较句子: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老汉突然跑上前,从队伍里拉出一个小伙子,叫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很。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细读课文,了解红军长征途中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2、理解“关键、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千钧一发、奋不顾身、激烈、搏斗、浩浩荡荡”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理解课题中“飞”和“夺”的含义。 教学重点:目标1和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准备:课件和红军夺取泸定桥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脉络层次,并作了摘录笔记,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明确学习目标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课件,齐读。 学习目标: 1、通过细读课文,了解红军长征途中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2、理解“关键、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千钧一发、奋不顾身、激烈、搏斗、浩浩荡荡”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理解课题中“飞”和“夺”的含义。

三、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 过渡: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一般顺序先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即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呢?当时的背景如何? 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当时的背景如何?(学生自由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交流板书:北上抗日 师补充材料:1863年,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和他的四万士兵,曾因为没有及时渡过大渡河而贻误战机,导致全军覆没,成为千古恨事。蒋介石曾扬言:到了大渡河让红军过不去,做石达开第二。所以,一桥安危,红军能否渡过大渡河,关系到能否北上抗日,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必须夺取泸定桥,这是一个死任务。 四、学习红四团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一)围绕“飞”字,体会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过渡:然而,要想夺取泸定桥谈何容易。红四团从接下命令到29日早晨夺取泸定桥,只剩下二十多个小时的时间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敌人两个旅的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前进。所以,抢在前面,是战胜敌人的关键。那么红军是如何和敌人抢时间的呢?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红军在赶往泸定桥的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他们是如何解决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课文旁边做简单批注。

《桥》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与反思

《桥》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与反思 【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设计理念】 根据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以读促悟”这一要求,在教学设计中我尝试抓重点词句让学生充分地读,层层深入地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书为主,让学生“自己读”,“自主读”,“自觉读”,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阅读的主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大山形象。 【教学重点】 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大山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桥”的深刻含义。 【课前准备】 1、学生熟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2、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课件(图片、视频)。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词语:咆哮狞笑放肆没腿深 拥戴清瘦沙哑揪出 2、复现洪水可怕 师:这究竟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呢?选择一句你最能读好的读给大家听。教师引导有感情朗读。 课件出示: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板书:如魔 师:多么可怕的洪水啊!从这五句话,我们仿佛看到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有逃生的欲望。 课件出示: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二、聚焦老汉,体会党员大山形象 1、师:洪水势不可挡!村民们惊慌失措!在这危难时刻有一个人出现了,让我们走进老汉,想想老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课件出示: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1)、生自由读这两段话。 (2)、反馈交流。 ①哪个动作,让你感觉到此刻的老汉像一座山?(站) (3)、指导朗读这两段话。 课件出示:(远教图片资源)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1)、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什么? (2)、指导朗读这段话。 3、小结:在洪水面前,老汉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他就像一座山巍然屹立,岿然不动。 三、设置矛盾,体会老汉父亲的大山形象 1、认真默读课文,划出描写老汉与小伙子动作的词句。 师:你发现了什么矛盾的地方吗? 交流:矛盾之处【老汉:揪——推;小伙子:瞪——推】 2、学生交流汇报。 3、引读课文。自读7---27段。 四、习作练笔,感悟课题 1、文章为什么要以“桥”为题目? 2、写一句话赞美老汉,尽量用上“桥”。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崇高的人格魅力。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体会课文中的老汉高尚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桥》这篇课文,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桥》这一课,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三组词语,看看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 3.出示三组词语,学生朗读,说说这三组词语分别是描写什么的?(分别描写洪水、村民和老汉) 4.谁来说说课文围绕着洪水、村民和老汉写了一件什么事 (1)方法提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在怎样的情况下+做了什么+结果怎样(讲清故事的主要内容——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强调答题规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 5.交流反馈。 二、精读感悟 (一)抓关键句,感受洪水的凶猛可怕 1.找出描写洪水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说说你的体会。 (1)交流感受,体会洪水的凶猛可怕。(逐句讲解,抓关键词,体会修辞手法)。 (2)指导朗读,读出洪水的凶猛可怕。 (3)出示4个句子。 过渡:这真是一场凶猛可怕的洪水,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四个句子,读出洪水的凶猛可怕。

(二)感受人们的惊慌害怕 1.发现洪水来袭,人们有什么表现?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说说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交流感受,体会村民的惊慌害怕。 (三)抓住言行,感知人物形象 1.阅读5-13段,当一百多号人跌跌撞撞地向那唯一可以逃生的木桥拥去时,有一位老汉早已站在了木桥前,他是怎么做的,找出描写老汉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用双横线画下来,感受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1)学生自读感悟,圈点勾画。 (2)交流感受,感知人物形象。 2.阅读14-23段,在人们排队过桥时,老汉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如何?找出描写老汉在洪水中的句子,感受老汉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1)学生自读感悟,圈点勾画。 (2)交流感受,再次感知人物形象。 (四)研读结尾 1.老汉的沉着镇定和大公无私帮助村民胜利地渡过了桥,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读故事的结尾,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句子: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6课《桥》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词句,结合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逐步深刻感受老汉在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2、积淀情感,让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感情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3、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环境描写的表达特点,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飞速上涨的洪水,感受情况的危急,领悟老汉的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与精神。 难点:理解“桥”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感受洪水的肆虐 1、同学们,你们从电视上看到过山洪暴发时的画面吗?当时你有什么感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2、如果你遇到这种危急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桥》,看看文中的老汉在山洪暴发时又是怎么做的?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村庄,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灾害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二、走近洪水,感悟洪水的可怕 1、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并说说这场洪水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用一个词来形容。 2、交流,用一个词形容这场洪水给你带来的感受。 3、你们是从课文哪些语句的描写中感受到危急、恐怖、害怕的?找到并划下来读一读。 4、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交流一下找到的句子。 5、出示: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6、同学们找得很准,但是,像刚才几位同学那样读,能让人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吗?请同学们反复朗读,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这的的确确是一场可怕的洪水。 7、洪水如猛兽般正以强大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村庄,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舍,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可劳动了一天的人们还在熟睡中。一声惊呼,大家突然一脚踩进水里,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是什么感受?你能想象出男女老少命在旦夕时的样子吗?找找课文中的人们作出了怎样的反映?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从哪儿感受到的?用一个词形容人们的表现。惊慌失措(惊恐万分、惊恐不安) 8、让我们一起朗读第3——6自然段,感悟情况紧急,人们的惊慌失措。 9、是的,求生是人的本能。但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样的结果? 10、“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读着这个句子,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四、聚焦老汉,感受老汉的党员大山形象 1、当人们跌跌撞撞拥向木桥时,看到了谁?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作出的人生抉择。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找找令你感动的语句,结合当时洪水所达到的程度想想为什么感动? 2、出示: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3、哪个动作,让你感觉到老汉此刻像一座山? 4、为什么老汉这么一站,在哪些惊恐不安的村民眼里就像一座山呢? 5、你真会读书,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那你能告诉大家“拥戴”是什么意思吗? 6、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新《桥》公开课教案

16.桥(第二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课件多组;音乐 预习作业: 1.熟读课文,请用“——”勾出文中描写洪水的句子,并旁批出你的理解; 2.请用“﹏﹏”勾出老汉让你感动的句子,并旁批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3.把这些句子抄写下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老汉让你感动的品质。 4.这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是什么? 一、复习引入。 1.昨天我们学习了16课《桥》,知道桥有看得见的,如:木桥、石桥、铁素桥;也有看不见的,如:心灵的桥、生命的桥、友谊的桥。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座怎样的桥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继续学习。 下面我们复习一下这些词语,请同学们来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吗? (出示词语,抽生朗读):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 (个别读或开火车读)拥戴清瘦沙哑揪出 2.这些词语是有规律的,你发现了吗?(上面一排是写——洪水的,下面一排是写——老汉的。)(师相机板书:洪水老汉) 3.请你们在上面一排每个词语的前面,添上“洪水”两个字读读。(分组赛读) 4.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洪水汹涌、很是可怕……) 那么洪水到底有多可怕,老汉有多伟大。我们一起看看自学提示。 (课件)自学提示:

(1)熟读课文,请用“——”勾出文中描写洪水的句子,并旁批出你的理解; (2)请用“﹏﹏”勾出老汉让你感动的句子,并旁批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3)把这些句子抄写下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老汉让你感动的品质。 (4)这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是什么? 请大家把你的预习作业拿出来。让我们一起感受洪水的可怕。 二、走近洪水,感悟洪水可怕 1.这究竟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呢?请将你找到的描写洪水的句子读读。 2.抽生汇报:师:同学们找的都很准确,但是像刚才几位同学那样读,能让人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吗?(不能)请自由练读,通过朗读告诉大家,这是场怎样可怕的洪水。 3.(出示课件)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4)◆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5)◆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4.生练习读。选择一句你能读的最好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师相机指导朗读,个别读、师范读,生闭眼想象、男女生读、齐读)(相机板书:如魔)5.从这五句话中,我们仿佛看到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此时此刻,村民们会怎么办呢? (出示课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6.你读懂了什么?(村民惊慌失措、惊恐不安……) 三、聚焦老汉,体会老汉的党员大山形象 1.同学们,现在的情况变得十分危急。洪水来势汹汹、势不可当;村民惊慌无措、惊恐不安!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谁出现了?(老汉)(师提示板书) 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老汉的句子。 3.生汇报。(师相机出示课件) (1)◆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飞夺泸定桥》的课程教学设计

《飞夺泸定桥》的课程教学设计 《飞夺泸定桥》的课程教学设计 课题11、飞夺泸定桥 教学设想紧扣“飞”和“夺”进行教学。通过画批、讨论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含1个多音字)及12个新词。 2、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几部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第6自然段。 4、了解中国工农红军在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地经过,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飞”和“夺”,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难点结合课外资料,培养学生自主理解、感知课文的能力。 电教手段投影、录像等。 教学时间三课时 板书设计11、飞夺泸定桥 抢时间攻天险 翻山越岭冒枪弹

冒雨摸黑攀铁链 赛跑奋不顾身 -------------------------------------------------------------------------------- 教学过程教学意图效果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学会本课生字词。 一、出示课题,解释“飞”和“夺”。 二、学习生字词。 1、纠正读音: 仍(réng)旧倾(qīng)泻号召(zhào) 奔赴(fù)高山峻(jùn)岭击溃(kuì) 2、强调字形: 湍急关键瓢泼千钧一发 3、理解字义及词义:挺进关键诡计击溃狼狈水流湍急 三、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四、读课文,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引导学生分段。 五、段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经过,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精神。

微课教案《桥》

微课教案:五年级下册《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知老支书的感人形象,体会他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用生命维持求生的秩序、坚持求生的顺序,将人民群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共产党员的伟大情怀。 3.理解文章题目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唯一求生之路──“窄窄的木桥”;“生命桥”;“党群桥”。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拘私情、英勇献身的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 2、理解文章题目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唯一求生之路──“窄窄的木桥”;“生命桥”;“党群桥”。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朗读,导入新课 1、(播放洪水画面)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桥》这篇课文(板书课题:桥),理解了生字新词,了解到在黎明的时候,一个村庄被迅猛的洪水淹没了,此时村民们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板书:生死存亡),为了逃生,一百多号村民惊慌失措地涌向那唯一可以逃生的窄木桥。(板书:唯一逃生) 2、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谁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老汉)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汉呢?

二、品味语言文字,感受老汉光辉的形象与不朽的精神 (一)、自读课文第7~23自然段,从老汉的外貌、语言、动作感受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请同学们用心读第7—2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老汉的语句,并在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写写批注、感受。(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写感受。) (二)、讨论交流: 1、镇定的老汉。 过渡:同学们,你们几处描写老汉的句子?从那些句子中,你认为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一下,随着洪水的变化老汉有什么变化! 课件出示: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请看大屏幕! (1)、轻轻地读,用心体会,通过“拥戴”一词,可以让我们知道老汉在村民心中的地位是怎样的?(威望很高) (2)、从“盯”字,你可以读懂老汉的心吗?“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在想什么?(相机板书:有序) (3)、理解“他像一座山”。“山”给人怎样的感觉?(伟岸、高大、稳重……)老汉没有伟岸的身材,他的什么给人山一般的感觉?(相机板书:镇定) 多么沉稳的老汉啊!面对着死亡的逼近,——(生齐读)

《桥》优秀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三、教学准备 课件、音乐等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了解作者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桥?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齐读课题《桥》。 2、了解作者。——此时是学生汇报资料还是由老师介绍?如果是老师出示资料的话,尽量抓住关键词句,让资料的内容简洁,便于理解。 师:同学们,《桥》是一篇小小说,因为它在表达上很有特色,所以曾经被评为“全国优秀短篇小说”,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二)合作交流 1、这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想一想,课文中的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2、出示词语: (1)第一组:咆哮狂奔而来狞笑放肆势不可当 这些词语在课文当中都是描写什么的?(洪水) 推想:咆哮的意思。想象猛兽大声怒吼的样子?想象一下,然后再去读这个词。指读 方法指导:我们推想一个词的意思,然后再想象它的画面,就能把这个词读

得有滋有味了。 (2)第二组:清瘦沙哑地喊冷冷地说 这组词,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读?读一读,自己先试一试。这是描写谁的? 指导“冷冷地说”,再读 (3)出示:祭奠 祭奠是什么意思?出示汉字演变 你觉得中国的汉字怎么样?(博大精深、变化万千) 写一写这个词。——如果是教师在黑板示范的话,一定要在田字格中范写,便于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 课文中是谁祭奠谁?(文中的丈夫我们可以称他为老支书。儿子是文中的小伙子。)还写了哪些人?板书:老支书、小伙子、乡亲们 3、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感悟 1、这是怎样的桥? (1)所有的人命运都和桥联系在了一起。这是怎样的桥?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窄窄的桥、挽救人们生命的桥、(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2)这是一个救命的桥,但是同学们,一百多号人哪,惊慌失措的人们如果一起涌向这座窄窄的木桥,后果,怎样?(塌陷、断裂) 师:那就不是救命的桥。那就成了?(通往死亡之路的桥、断桥) 2、聚焦老支书,体会老支书的崇高精神 过渡:那就不是救命的桥。那就成了夺命的桥,断桥,通往死亡之路的桥。但最后乡亲们都得救了对吗?是谁让它成了救命桥?生:(齐)老支书。(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7—23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表现老支书神态、语言、动作的词语或者句子,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2)集体交流: ①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从这句话你读到了老支书的什么特点?(沉着冷静)这句话的哪些词最能体现老支书的沉着冷静?(盯)老支书想用眼神告诉人们什么?假如你就是这群乱哄哄的人群中的一员,你看到老支书的眼神,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板书:神态) 老支书就是要用这样的眼神使大家尽快的镇定下来。从老支书的这样一个神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方案

飞夺泸定桥 教案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中“飞”、“夺”的含义。 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事件的写作方法。 3、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案重点: 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体会他们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案难点: 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事件的写作方法。 教案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案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3分 1、出示课件、介绍背景 师:同学们,这节是语文课。我们来学习一篇讲述红军长征中英勇战斗的课文。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泸定桥图片)(一座铁索桥或泸定桥)对,这就是位于我国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是四川西康的交通要道。1935年5月,北上的红军来到大渡河边。当时泸定桥下水流湍急,桥上只剩铁索,对岸又有国民党反动派重兵防守,可以说红军想要过桥难于上青天。然而,红军能否渡过大渡河,关系到红军能否北上,因此必须火速夺下泸定桥。

2、揭示课题、理解关键 师:你们想知道红军战士是怎样夺取泸定桥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飞夺泸定桥。(板书课题:9、飞夺泸定桥)请齐读课题!(生飞夺泸定桥。)我们来看课题中的“夺”是什么意思?(夺取、夺下)“飞夺”是什么意思呢?(生可能说出:飞夺就是用极快的速度夺取。)那飞夺泸定桥就是(生:用极快的速度夺取泸定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 1、自由读文、读准读通5分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3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分段读文、概括内容7分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老师想请几名同学合作来读一读课文,注意:我们要认真听他们读得怎么样,仔细看课文内容,动脑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生读,余生听。)谁想来?(指3人)请你读第一自然段,你来读第2-8自然段,请你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谁来评一评他们读得怎么样?(指2人说) 生可能会说:xx同学声音很洪亮,读得很流利;xx同学读的时候丢了一个字。 师:总的来说这几名同学读得很不错,读音准确,语句通顺,声音洪亮,很值得大家学习。 师: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2生)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卢莹莹 授课时间:2014/5/21 教学目标:1、通过研读课文词句,结合洪水肆虐和人们惊慌失措的危急情境,逐步深刻感受老汉在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2、理解课文以“桥”为题目的深刻含义 3、初步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悟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难点:理解课文以“桥”为题目的深刻含义以及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谈话:回忆学过的关于“桥”的课文;欣赏一组桥的图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复习词语,归纳共同点 板书:人们洪水老汉 4、谁能看着这些词语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回顾洪水肆虐 1、师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黎明,请同学们翻开书第78页,配乐齐读课文 2、这究竟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呢?回顾找到的描写洪水的句子 3、出示句子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的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4、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边读边想想画面。读完了,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读) 5、体会比喻、拟人的神奇效果 6、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齐读) 7、归纳写法上的特点 8、观看洪水视频,感受一下洪水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 9、小结 三、体会村民惊慌 出示3、(齐读)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1、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板书惊慌)从哪些词感受到的? 2、那此刻这窄窄的木桥在人们的心中变成了什么?(预设:救命桥生命桥救命的稻草唯一的道路……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六课《桥》。齐读课题。 2、快速回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写(老汉)在山洪暴发的黎明,指挥一百多村民通过小桥撤退,最后他和儿子(都牺牲)了。 二、感情读文、体会老汉的精神品质 (一)、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画出描写老汉有关的语句,边读课文边注上简短的旁批,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1、学生汇报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A.从站着一词你体会到了什么?(老汉很沉着) B、读一读这个句子,如果读的不好,纠正读 老汉清瘦的脸上躺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A、从老汉的表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着急) B、老汉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可能在想什么呢?(只有有秩序的排队,疏散,撤离得才快些) C、像一座山给人什么样的感觉?(镇定、) D、该怎么读这句话?(读得坚定有力) E、齐读这句话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党员排在后边,那谁排在前面先走?(群众) 从老汉的语言描写中,你有什么体会?(老汉大公无私)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读了这句,你体会到老汉当时怎样的心情? (2)当时的情况怎么样?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3)把语句中的“小伙子”换成“他的儿子”读一读,你又体会到什么?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1)把句子中的“小伙子”换成“他的儿子”读一读。当时的情况又是怎么样? (2)从老汉的“推”字当中你又体会到什么?(爱自己的儿子) 二、从山洪的凶猛感受老汉的精神 (一)课文中出了除了直接描写老汉的句子之外,还写了什么?写了山洪。把描写雨大和山洪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么 写? 1、学生汇报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 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狰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2、从第一自然段的“像泼。像倒。”你发现了什么? (四个字两句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