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成本会计教学方案

成本会计教学方案

成本会计教学方案
成本会计教学方案

成本会计讲稿

一、课程简介

成本会计是一门以成本对象的重要的会计专业课程,全面、详细、周到阐述了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深入、具体地讲述了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的方法。

二、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关于成本计算的理论,重点掌握各种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法。在实践中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企业产品成本,编制成本报表,对成本进行考核和分析。

三、学前准备及学习方法

“基础会计”中所讲述的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成本会计”的各项理论和各种方法的基础。

“财务会计”中关于存货计价和各项资产耗费的核算,以及关于期间费用的核算都与成本计算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为,学习本课程应以“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为先修课程。以外,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是成本会计的基本任务之一,正确理解“成本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恰当地把握“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也是学习好本课程的重要前提。

本课程的学习以老师课堂讲授为重平时有问题可以随时和老师交流,提出问题,老师每周解答一次。每四周集中讲述一次,课后布置作业,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

由于基本理论和方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涉及,所以本课程的重点是各种具体地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以及成本报表的编制。

难点在于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主要参考书

贺南平《成本会计学》中国财经出版社

于福生《成本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

保政旦《成本会计》上海财经大学会计教材

罗飞 .成本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04月

万寿义任月君.成本会计[M].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01月

于彩珍.成本会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汤乐平.高丽萍.成本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第一章成本会计基本理论

【§1成本的含义】

【§1-1成本的含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产品的价值(W)由三个部份组成,即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以及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M),其中,产品成本是由C+V构成。因此,从理论上说:产品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耗费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

会计人员将成本定义为:

成本是为了取得某些财产(如材料)或劳务(如人力资源)而牺牲的某些经济资源。成本可以是有形的或无形的、主观认定的或客观认定、货币性或非货币性,也可以包括社会成本。

【§2-1 成本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成本会计是为了适应特定的经济发展要求而产生,并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成本会计先后经历了早期成本会计、近代成本会计和现代成本会计三个阶段,也就是说,成本会计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和事后的成本核算与分析,发展到开始进行成本的预测和决策的探索,而后是成本会计还吸收预算管理的内容,将预算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的领域,使企业各部门的费用都纳入成本会计的全面预算控制之下。

【§2-成本会计的概念及对象】

【§2-2 成本会计的概念】

我们这里所说成本会计的概念是指现代成本会计的概念。现代成本会计的概念是指成本会计与管理的直接结合,它根据成本核算和其他资料,采用现代数学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建立起数量化的管理技术,用来帮助人们按照成本最优化的要求,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核,促使企业生产经营实现最优化运转,以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和竞争能力。

多数学者认为,成本会计经历了三个阶段:

1、早起成本会计阶段(1880—1920)成本会计仅限于对生产过程;的生产消耗进行系统的汇集和计算,也称记录型成本会计。这时的成本会计主要有以下工作:(1)建立材料的核算和管理办法;(2)建立工时记录和人工成本计算办法;

(3)建立间接制造费用的分配办法;(4)制造业采用了分批发和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5)1885年第一本成本会计著作《制造成本》H·梅特卡夫著;1887年英国电力工程师E·加克和会计师J·M·费尔斯合著的《工厂会计》出版。(6)1919年,美国成立了全国成本会计师联合会;同年,英国也成立了成本和管理会计师协会。

2、近代成立会计师阶段(1921—1945)标准成本制度产生,预算控制进一步完善,成本会计开始成了独立学科,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著作有:美国尼克尔森和罗尔巴克合著的《成本会计》;陀耳著的《成本会计原理和实务》

这一期间成本会计的定义,可引用美国会计学家杰·贝蒂的表述;成本会计是用来详细地描述企业在预算和控制它的资源(指资产、设备、人员及所耗的各种材料和劳动)利用情况方面的原理,惯例、技术和制度的一种综合术语

3、现代成本会计阶段(1945年以后)成本会计发展重点由可中控制、事后计算和分析转移到可前预测,决策和规划,形成了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开展成本的预算和决策,实行目标成本计算,实施责任成本计算,试行变动成本计算法,推行质量成本计算,应用作业成本计算法,电子计算机也在成本会计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由此可见,现代成本会计是根据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按照成本最优化的要求,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决策、控制、计划、核算、分析和考核,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实现生产经营的最佳选择,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成本会计的方式和理论体系,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从成本会计的方式来看,在早期成本会计阶段,主要是采用分批或分步成本会计制度,计算产品成本,以确定存货成本及销售成本;在近代成本会计阶段,主要采用标准成本制度和成本预算制度,为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提供了条件;在现代成本会计阶段,加强可前成本控制,广泛应用管理科学的果,其发展重点趋向预测,规划及决策,实行最优化控制;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反馈成本信息更及时,为成本会计开创了更广的天地。

从成本会计理论体系来看,成本会计开始属于财务会计体系,主要从财务会计理论来研究成本计算,并纳入会计账簿体系;到了近代成本会计阶段,成本会

计具备了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独立的学科;随着经营管理的发展,成本概念更加广泛,成本会计范围更加广阔,逐步向经营型成本会计发展,形成了企业会计中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三分局面。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3 成本会计的对象】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反应和监督的内容。下面以工业企业为例,说明成本会计反应和监督的内容。

工业企业的基本生产经营活动是生产和销售工业产品。在产品的直接生产过程的耗费,即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到产品制成的产品制造过程的耗费,概括的说,包括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等物化劳动耗费和活劳动耗费两大部分。其中房屋、机械设备等作为固定资产的劳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直至报废而不

改变其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则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逐渐地、部分地转移到所制造的产品中去,构成产品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劳动对象,在生产过程中或者被消耗掉,或者改变其实物形态,其价值也随之一次全部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也构成产品生产成本的一部分;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部分也构成产品生产成本的一部分。

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企业为销售产品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支出。例如,应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差旅费、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销售机构的应付职工薪酬、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

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例如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固定资产折旧、业务招待费、坏帐损失等。此外,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也会发生一些费用。例如,利息净支出、汇兑损失、金融机构的手续费等。

【§3 成本会计的职能和分类】

【§3-1 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作为一种管理经济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有: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

成本预测是指根据与成本有关的各种数据及其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依存关系采用一定的程序、方法和模型,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科学的推测,以利于选择最优方案,挖掘降低成本、费用的潜力。

通过成本预测,可以减少经营活动的盲目性,有利于选择最优方案,挖掘降低成本,费用的潜力。

成本预测是进行成本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的基础。

成本决策是指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按照既定的目标,运用专门的方法,在若干个与经营活动成本有关的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据以制定目标成本。

进行成本决策,确定目标成本是编制成本计划的前提,也是实现成本的可前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成本计划是指根据成本决策所制定的目标成本,具体规定在计划期内为完成

经营任务所需支出的成本、费用,确定各个成本对象的成本水平,并提出为达到目标成本所应采用的各种措施。

成本计划是降低成本费用的具体目标。也是进行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的依据。

成本控制是指在经营活动过程中,根据成本计划具体制定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工时等消耗定额和各项费用定额,对各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审核、控制、并及时反馈实际费用与标准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进而采取措施,以保证成本计划的执行。

成本核算是对经营活动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按照一定的对象和标准进行归集和分配,并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出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工作的核心。成本核算的过程,既是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劳动耗资进行如实反映的过程,也是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种费用的发生实施控制的过程。

通过成本核算提供的资料,可以反映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为编制下期成本计划,进行未来的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提供依据。

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核算所提供的成本数据和其他在关资料,通过与本期计划成本、上年同期实际成本、本企业历史先进水平,以及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成本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研究成本变动的因素和原因,挖掘降低成本、费用的潜力。

成本分析一般在事后进行,其主要内容包括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单位产品成本分析,生产费用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国内外同类产品成本对比分析等。通过成本分析,可以为成本考核提供依据,为未来成本的预算和决策,以及编制新的成本计划提供资料。

成本考核是指企业将计划成本或目标成本进行分解,制定企业内部的成本考核指标,分别下达给各内部责任单位,明确它们在完成成本指标时的经济责任,并定期对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评定和考核。

成本考核应当与奖惩制度相结合,根据成本考核的结果进行奖惩,以便充分调动企业职工执行成本计划,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是相

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一体系中,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最基本的内容。成本预测、决策、计划,必须以过去的成本核算资料为重要依据,成本控制也需要依据成本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实施控制,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更需要成本核算提供成本计划实际完成情况的数据资料。没有成本核算就没有成本会计,没有成本核算,也就不存在成本会计的其他内容。

需指示:只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的成本会计是狭义的成本会计;对成本进行分析、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成本会计是广义成本会计实际上也就是成本管理。本课程着重讲述狭义的成本会计。有关预测、决策等内容在“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等课程中讲述。

【§3-2 成本会计的分类】

成本可按不同的标准划分为许多种类,主要分类有:成本按经济职能分类、成本按其性态分类、成本按其可控制性分类、成本按其计算的时间性分类、成本按其与决策的相关性分类五种。

【§3-2-1 成本按其经济职能分类】

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成本。

制造成本也称生产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设备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其他直接支出: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福利费、保险金等。

制造费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单位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设备租赁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险费、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制造业产品成本图』

[图1-1]制造业产品成本图

期间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管理费用、财物费用和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公司经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咨询费、审计费、诉讼费、排污费、绿化费、税金、土地使用费、土地损失补偿费、技术转让费、技术开发费、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摊销、业务招待费、坏帐损失、存货盘亏、毁损和报废(减盘盈)以及其他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调剂外汇手续费、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等。

销售费用:

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委托代购手续费、广告费、展览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本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销售部门人员职工薪酬、办公费、差旅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经费等。

【§3-2-2成本按其性态分类】

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产量或销量)的变动而变动,如企业管理人员工资、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等。

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产量、作业量或销量)的变动而变动,如企业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

混合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产量、作业量或销量)的增加或减少,

其成本总额也随之发生增加或减少,但增减幅度不成比例,同时兼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性质。

【§3-2-3成本按其可控性分类】

成本按其可控性的程度可分为可控制成本和不可控制成本两类。

可控制成本:是指成本的发生属于某一部门、单位(包括生产车间、工段、班组)或个人权责范围内,而且能够加以控制的成本。

不可控制成本:是指成本的发生不属于某一部门、单位(包括生产车间、工段、班组)或个人权责范围内,而且不能够加以控制的成本。

【§3-2-4成本按其计算的时间性分类】

成本按其发生的时间为界限分类,可分为预计成本和实际成本两类。

预计成本:亦称预算成本或目标成本,是指在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发生之前,根据有关资料预先计算的成本,如定额成本、计划成本、标准成本等。

实际成本:亦称历史成本,是指根据产品生产和销售中(或提供劳务、作业等)实际支出的费用计算确定的成本,如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产品生产的实际成本和商品销售的实际成本。

【§3-2-5成本按其与决策的相关性分类】

成本按其与决策的相关性可分为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两类。

相关成本:是指对所有可行方案进行最优决策时,所应考虑的各种形式的未来成本,如差别成本、机会成本、重置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等。差别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差别成本是指不同方案之间预计成本差异,狭义是指由于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成本差异。

机会成本是指由于从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取一种最优方案而放弃一些次优方案的收益。

重置成本是指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购买目前持有的某项资产所需支付的成本。边际成本是指业务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需的成本。

付现成本是指需要动用本期现金等流动资产的成本,是制定决策时需要考虑的成本。

非相关成本:亦称无关成本,是指已经发生,但对现在或未来的决策没有影响,在对所有可行性方案进行最优选择时,可以舍去,不加考虑的成本,如历史成本、沉没成本、不可避免成本、不可延缓成本等。

实际成本:亦称历史成本,是指根据产品生产和销售中(或提供劳务、作业等)实际支出的费用计算确定的成本,如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产品生产的实际成本和商品销售的实际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不需要动用本期现金等流动资产的成本,它所涉及的是以前的付现成本,往往是一种与决策无关的成本。

不可避免成本是指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各个可选方案中,已经发生的项目一致、成本金额相等的成本,无论决策与否,都要发生的成本,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

不可延缓成本是指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各个可选方案中,已经发生的项目一致、成本金额相等的未来成本,由于决策的不同,有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成本。

【§4成本会计的任务】

【§4-1成本会计的任务】

成本会计的任务是成本会计职能的具体化,也是人们期望成本会计应达到的目标和对成本会计的要求。

具体说来,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正确计量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制定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建立责任成本制度,加强成本考核。

(1)正确计量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

正确计算成本是成本会计的核心内容。它能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成本信息和反映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成本计算实际上是计算确定不同存货成本的过程。如果产成品在本期销售出去,则已销产品的成本就构成本期产品的营业成本,必须从本期的销售收入中减去已计算出本期的利润和亏损。

(2)优化成本决策,确定目标成本。

当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多个可供选择的经营方案时,必须从各个可行方案中选择所耗最少的方案,使成本最优化。

(3)制定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

根据成本最优化所确定的成本称为目标成本。它以可靠的数据作为根据,

采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必须切实可行,既能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又要通过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达到。

(4)建立责任成本制度,加强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是成本责任制顺利贯彻的保证。通过成本考核,可以分清责任,正确评估各部门的工作,起到鼓励先进和鞭策落后的作用。

综上所述,成本会计的中心任务,是促使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取得成本优势。

【§5成本会计的制度】

【§5-1 成本会计制度的含义】

成本会计制度是组织和从事会计工作所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具体依据。企业成本会计制度要以《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为论据。

【§5-2成本会计的原则】

成本会计一般应遵循的原则有:历史成本原则、分期核算原则、合法性原则、一贯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成本效益原则两类。

(1)历史成本原则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整个财务会计都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的,成本会计为了正确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资源耗费为依据。实际成本不排除存货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只要合理计算成本差异,月终编制会计报表时将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历史成本原则不能确切反映资产现值和收益状况,但不同会计期间的生产耗费及经营成果具有可比性。

(2)分期核算原则

企业将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会计分期便于确定会计期间的有关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与成本对象的计算期不同。成本核算工作按月进行;成本对象的计算期则与生产类型有关,可以与核算期一致,也可以与核算期不一致。

(3)合法性原则

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令和制度的规定,不符合规定的费用就不能计入成本。例如:企业被没收的财物、各项罚款以及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而

发生的非常损失,不是由于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则不能计入成本。

(4)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应尽量保持前后各期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以保证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信息具有可比性。

(5)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要求在成本核算时,对于已经发生的支出,如果其受益期不仅包括本期,而且包括以后各期(一年以上),就应长期待摊费用分期摊销,不能全部作为本期费用。

(6)成本效益原则

一般说来,从企业决策和管理的角度出发,成本计算得越细越好,提供的成本信息越多越好。其实不然,获得成本信息需要一定的花费。因此在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时,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5-3成本会计的制度】

各行业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不同,所制定的成本会计制度有所不同,就工业企业来说,成本会计制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关于成本预测和决策制度、关于成本定额的制度和成本计划编制的制度、关于成本控制的制度、关于成本核算规程的制度、关于责任成本的制度、企业内部的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办法的制度、关于成本报表的制度、其他有关成本会计的制度

1、关于成本预测和决策制度。

成本预测和决策制度必须满足企业决策者或使用者的需要,为企业正确地进行最优化决策,有效经营和严格进行成本控制服务。

2、关于成本定额的制度和成本计划编制的制度。

制定合理的成本定额制度,是成本会计制度中成本控制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和责任成本制度的重要基础。

3、关于成本控制的制度。

成本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责任成本制度顺利执行的重要保证。根据成本控制制度建立起一套运行不如、合理的内部成本管理体系,规格部门单位的可控成本进行分析考核以落实相应的责任。

4、关于成本核算规程的制度。

成本核算规程的制度保证成本核算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可比性,为企业在诸多的

成本核算处理方法中,选择适合企业本身的处理方法提供依据。

5、关于责任成本的制度。

责任成本的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实行规范严格的奖惩制度,以鼓励先进,督促落后,调动企业各部门单位人员的积极性,促使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6、关于企业内部的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办法的制度。

企业内部交易的结算价格和决算方法取决于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由于会计制度的具体制定使用中具体不同,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成本核算成果。但是,这些价格和方法一经选定,不能随意人为变动。

7、关于成本报表的制度。

成本报表制度的制定是成本报表的编制、核算和分析的主要依据。

8、其他有关成本会计的制度。

成本管理的意义

从实用价值角度看,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商品成本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的有力手段。产品成本的降低,意味着资源的节约,而利用节约下来的资源又可以生产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产品。

从价值角度看,加强成本管理,不断降低成本是增加社会积累的重要方面。在产品价格一定,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产品成本降低,利润社会增加,企业和国家社会增收,从而增加积累,才有可能一方面扩大社会在生产,同时可拿出更多的钱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精神生活。

加强成本管理可以促进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情况的重要指标,通过成本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开展,必将促进和劳动各项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完善。

加强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的有效方法。产品的市场竞争主要是价格和质量的竞争,二价格竞争,归根到底又是成本的竞争,成本低才能卖价低并有盈利。加强成本管理,不断降低成本,就能保证和提高企业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

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消耗,有利于稳定市场物价和促进社会安定。通过加强成本管理,不断提高生产力,不断降低人力与物力的消耗,可以促进劳动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不断下降和商品价格的相对稳定,促进社会安定。

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

建立定额管理制度,制定必要的消耗定额。

定额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所规定的标准。有: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动力消耗定额、工具消耗定额、费用定额、质量定额。

制定的定额既要先进又要切合实际,并应随着企业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和管理水平提高而定期修订。

加强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和清查制度。

企业一切物资的收发都需要经过计量验收和办理必要的凭证手续。库存物资应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做到帐物相符。

建立内部核算制度,制定内部结算价格。

搞好内部结算要抓好内部结算价格,内部结算方式和内部结算组织三个方面的工作。

建立原始记录制度,制定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

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

成本会计的机构

成本会计的机构包括:成本会计工作的领导机构;成本会计的职能机构;成本会计的管理部门;和班组经济核算。

成本工作的领导机构由厂长或经理(成本工作组织的领导者)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三师应以经济技术以及两者结合上组织企业成本工作)组成。

成本会计的职能机构,

①在大中型企业单位才能处,成本科或者企业会计机构中设置成本股或成本组。

②在规模较小的企业里,在会计部门中指定一些人专门负责成本会计工作。

成本归口管理部门

生产部门:

负责指定生产资源定额和控制外部加工费用,编制和落实生产,作业进度计划组织均衡生产;提高工时利用率,保证完成产量,品种等计划指标;对计划指标进行分析,力求缩短生产周期,减少早产品半成品的资料占用。

技术工艺部门:负责制定物资消耗定额,从产品设计和工艺技术上保证产品

质量优,成本低,适销对路,减少原材料等各种物资消耗节约工时,讲究经济效益。

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优级品率,减少不合理产品和废品损失,并按期提出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物资供应、储运部门:负责制定物资储备定额,控制物资的消耗,合理组织物资的采购,运输节约物资的采购和保管费用。

销售部门:负责编制产成品销售计划,合理组织产成品的销售,编制并控制销售费用预算。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设备利用定额,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降低设备修理成本,减少维护保养费用。

动力部门:负责水、电、汽消耗定额的制定和管理,早保证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努力控制能源消耗。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劳动力的合理组织,制定定负和工时定额,提高工时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控制工资、福利和奖金的支出,合理节约劳动保护费用开支。

总务行政部门:负责有关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日常控制和定期分析等工作。

班组经济核算

班组是最基础的环节,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消耗,大多是在班组中发生的,应把班组成本控制和班组核算结合起来。其内容包括:将消耗指标分解落实到个人;核算和控制班组,个人生产消耗;检查分析定额和费用指标的执行情况,并采取措施保证定额和费用指标的实现。

成本会计人员

成本会计工作要求从事各项工作的人员,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以及懂会计和财务管理之外,还要懂经营管理,特别要熟悉生产技术。

实训项目

走访企业及管理人员

实训目的:通过访问工企业及其管理人员,培养学习者关注企业和学习成本会计的兴趣以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实训内容:(1)了解该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2)了解该企业的组织机构(3)了解该企业成本管理的工作情况(4)了解成本管理人员的职称、职务和职责,以及胜任该职务所必需的职业技能等情况。

实训组织:(1)将全班同学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以3—5人为宜(2)可以走访多个企业,也可集中访问某个企业(3)根据课时要求,各个小组可以了解全部实训内容或某一实训内容,具体由老师和同学们商量,统筹安排;

实训考评:(1)要求每位学习者写出访问报告或小结,送老师批阅(2)要求学习者填写实训报告(3)小组或全班交流。

实训报告格式

《成本会计学》课程标准

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成本会计学》课程标准 编写人:娄永振审核人:刘淑珍审定单位:财信系会计教研室编写日期:2010年9月 1.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 1-1课程性质: 1-1-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以研究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重点,适用于会计电算化和财务管理等两个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任务和目标是通过讲授工业企业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商品流通企业和施工企业及其他行业成本核算的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成本计划编制以及成本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混岗综合实训与校外实习,其主要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已学过的成本会计理论知识基础上,掌握成本会计的操作技能,加强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感性认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1-1-2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在专业核心课程链中,成本会计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前期课程有《会计基础实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和《财务会计实务》等。后续课程包括《管理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财务报告分析》和《审计实务》等。前期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掌握会 计核算循环的形式,为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学习打好基础。后期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分析、预测、决策和计划等方法和技能,以满足会计类岗位工作任务的需要。 1-2设计思路: 1-2-1课程设计总体思路 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既是现代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的重要环节,因此,《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也是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

《成本会计》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成本会计 课程代码:3301A122(会计电算化)、3302B122(会计与审计) 所属院系:财经学院制定时间:2010.11.02 制定人:黄燕批准人: 二、基本信息 学分:4 课程类型: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专业课 学时:72 先修课程:基础会计 授课对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专业 后续课程:财务管理、审计实务、财务报表分析、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它的主要能力是掌握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其中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基础,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是成本核算的最终目标。而完工产品的成本主要是由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构成,这样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核算就形成了课程的分能力,要掌握这种能力就需要有若干的知识点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制定应会能力标准。本课程就是根据主要能力推出应会能力,再由应会能力推出应知能力,从而进行能力构建的。 (1)知识教学目标 ①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熟练掌握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③熟悉成本计算的分类法、定额法; ④熟悉成本报表的编制和成本分析。 (2)能力教学目标 ①通过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的学习,训练学生的综合核算能力; ②通过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③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综合模拟训练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团结协作、计算机操作等能力,提高学生严谨务实、诚实守信等综合素质。 (3)素质教育目标 ①具有热爱所学专业、爱岗敬业的精神和较强的法律意识; ②具有胜任会计工作的良好业务素质和健康的身心; ③具有较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和廉洁自律的会计品格,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全 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教学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与在产品之间的 分配、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辅助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和成本分析。教学总学 时为72学时,扣除考试及复习占用学时,知识模块与对应学时为: 教学模块名称任务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分学时合计 模块一成本和成本会 计 任务一成本会计的经济实质和作用; 2 2 任务二成本会计的对象; 任务三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任务四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 任务三 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有 关账务处理 模块三要素费用的归 集和分配 任务一要素费用分配概述 2 16 任务二材料费用的核算 2 任务三工资薪酬费用的核算 2 任务四其他费用的核算 2 任务五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4 任务六制造费用的核算 2 任务七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2 模块四生产费用在完 工产品与在产 品之间的分配 任务一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2 10 任务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8 模块五 产品成本计 算方法概述 任务一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成本计 算的影响 2 2 任务二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 任务三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 模块六 产品成本计 算的基本方法 任务一品种法 4 16 任务二分批法 6 任务三分步法 6 模块七产品成本计任务一分类法 4 8

学习成本会计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学习成本会计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学科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学科之一,其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影响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人才质量。接下来就跟着X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关于学习成本会计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吧。 学习成本会计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篇1 我在这半年的学习中,不仅对成本会计有了比较系统的学习,而且能够运用所学到知识去处理相关方面的问题。本学期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学习有关成本会计的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我们的会计知识。通过对这些章节的学习,使我对会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改变了过去对会计工作的理解。成本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会计工作有助于向提供企业决策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企业会计通过其反映职能,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是包括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内的各方面进行决策的依据。其次,会计工作有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营成果、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再则,会计工作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接受了包括国家在内的所有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

资,就有责任按照其预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合理利用资源, 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接受考核和评价。正是由于会计工作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把成本会计学好成为我们每一名学习会计专业学生的重要任务。 会计知识的学习特别需要细心和专注,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在整个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一点小差错就会影响整个核算过程的进展,所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学习会计知识要踏踏实实,一丝不苟,还要考虑全面,防止对一些问题的忽略。如果坚持下去,那么长此以往就会减少出差错的次数,养成一个严谨的好习惯。这样才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表现出色,受人赏识,才能够被人信任去做重要的项目。 通过学习,我学会如何把自己日常生活开支账户做的更好,能够更加清楚地知道每个月的开支详情,还懂得该如何规划下个月的开支以使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我觉得这有利于我以后的理财,有利于我形成较好的花费习惯,也是一笔不错的收获。 我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把学到的会计知识学以致用的,而不是让其束之高阁,而且会计的真谛正是用其科学系统的理论来指导社会经济的运行。我会将我在大学里学到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学习成本会计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篇2 1.实训目的 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通过实际训练与模拟,

《成本会计》教学大纲

《成本会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成本会计 课程代码:1640161 总学时:68 理论学时:34 实验学时:34 适用专业: 会计与核算统计 开课单位:商贸分院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总论(4学时) 本章主要从理论上阐述了费用、成本的概念;成本会计的含义和对象;成本会计的职能;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等。学习是必须融会贯通的加以理解和掌握。 了解:费用、成本的概念 理解:成本会计的含义和对象;成本会计的职能;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8学时) 本章阐述了企业生产费用要素和产品成本项目,并对两者进行比较;阐述了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这些内容都是成本会计的基本知识,是为后面章节学习打基础。 了解:生产成本明细账的一般格式;企业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对确定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影响。 理解:成本核算账户的设置 掌握:工业企业生产费用要素和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构成。 第三章、生产费用核算(8学时) 本章阐述了各种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即在各种产品和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与分配,以及各种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这些都是成本核算中的基本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是的学生能够掌握费用在各种产品和期间费用之间进行归集和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的方法等。 了解:企业的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对确定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影响 理解: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的重要性;在产品数量核算的重要性 掌握:费用在各种产品和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质检费用的分配方法。 第四章、期间费用(8学时) 本章阐述了期间费用的内容和会计核算方法。期间费用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与当起产品的生产管理和产品销售直接相关的,直接计入损益的各项费用。期间费用包括: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销售费用、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20190426234145)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代码:03013 课程名称:管理会计 课程类型:职业必修课 总学时: 74 讲课学时:44 实验(训)学时:30 学分:6 学分 先修课程:《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的分支,是一门新兴的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运用一系列的会计方法,收集、分类、汇总、分析和 报告各种经济信息,借以进行预测和决策,制定计划,对经营业务进行控制,对业绩进行评 价,以保证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为此,本课程以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决策主体为对象,从 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需要出发,论述了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的基本理论 和方法。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将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 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 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 《管理会计》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先修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生在初步掌握相关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要熟悉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要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 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管理会计知识进行社会实践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在经济管理尤其是微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已被人们充分认识,日益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成本会计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通过一个多星期在东利公司、东马公司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以前没有在工业企业工作的经验,接触到成本会计还是在书本中,那时在校时总是觉得成本会计是最难的,因为涉及很多个步骤、方法,每个步骤或方法下面还有很多细的步骤和方法,真是复杂。比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分为基本的和辅助的,基本方法下面还分为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分步法又分为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逐步结转下还有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书本中介绍的那么复杂,但在有的方面比书本中的内容还要细很多,比如科目的设置,实际“产成品”下的次级科目要比书本中更细、更多。还有就是要完全做好成本核算,还必须与其他部门做好配合,与车间、库房的产品分类方法、分类顺序相一致,这样才能与财务的核算相衔接,工作起来才得心应手,还便于与他们相核对,找出差异。 东利公司与东马公司的车间产品流转过程是一样的,车间都分为编织车间和成衣车间,他们的流转过程如下: 1、编织车间:原材料购入纱库领用编织车间加工为毛坯入检验室转入成衣车间 2、成衣车间:毛坯领用成衣车间加工为成衣包装车间包装产品入库房 这两个公司在成本核算方法和要素分配归集方面基本是相同的,只是在一些核算细节和科目设置方面有差异。总体核算方法如下:

1、成本核算基本方法:分步法,分为半成品即衣坯、产成品两步;分步法下的逐步结转分步法即为计算半成品成本法,计算出衣坯的成本;计算半成品成本后再转入下一个步骤时使用分项结转,即把半成品的成本分成四项费用结转到成衣成间的成本核算中。 2、成本核算辅助方法:分类法。编织车间的原材料由车间按类型报出用量按实际分配,成衣车间用的缝合纱按实际产量进行摊销;其他三项费用按折合系数进行分配。 3、原材料的分配和归集:编织车间的原材料由车间按类型报出实际用量,财务据此做成本,无需进行分配,但要根据定额消耗量的比例,把每一类型的产品原材料费用再分配到不同的工艺号产品中;成衣车间使用的缝合纱按实际完工产量进行平均分配。 4、人工费用分配和归集:人工费用根据不同部门的实际发生额分别记入人工成本和期间费用中。再依据不同类型产品的实际产量乘以折合系数(折合系数每个月由车间提供且每个月的折合系数是不相同的)得出折合产量,把人工成本按折合产量的比例分配到不同类型的产品中。 5、燃动力的分配和归集: 燃料及动力的费用根据不同部门的实际发生额分别记入编织车间燃动力成本、成衣车间燃动力成本和期间费用中。依据不同类型产品的实际产量乘以折合系数(折合系数每个月由车间提供且每个月的折合系数是不相同的)得出折合产量, 把燃动力成本按折合产量的比例分配到不同类型的产品中。 6、制造费用的分配和归集:把发生的折旧、领用的低耗品等车间费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反思

1成本会计课程的主要特点11系统性与逻辑性强成本会计以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为基础,重点研究产品成本与计算,与统计学、会计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多个学科汇合形成的复合型课程。但是成本会计对知识的汇总并不显得冗杂,而是根据成本核算的过程将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规整。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成本会计课程时需要具备系统的基础会计知识和财务知识,并且能够熟练地应用。12教学内容体系庞大产品成本是成本会计的主要研究对象。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多样化,社会上的产品多种多样,其体系十分庞大。并且成本会计的涉及也十分广泛,其中包括成本预测与决策、成本计划与控制、成本核算与分析、成本考核与检查等等。13以计算为主,方法众多成本会计的核心内容是成本核算,需要通过各种产品要素、市场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最终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与总成本,其中涉及的分配方法和计算方法众多,且需要通过科学的分析得出符合目前市场环境和未来市场变化需求的科学准确的数字。例如,在成本会计的成本核算中涉及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就有这样五种交互分配法、顺序分配法、直接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14实践操作性强由于成本会计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需要极强的操作性。例如在生产费用的计算与核实中,原始票据等计算凭证的传递、填制、登记需要直接上手操作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避免漏记、错记、多记等事故的发展。同时,成本会计还需要根据各个企业不同的类型和组织特点,针对特殊的行业情况采取不同的成本核算方

法。此外,实践性教学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1实训教材的问题即实训教材的选择失误或缺失。据统计,目前超过80以上的学校选择的课程教材还是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很少配套实训教材,而其中大多数实训教材又以习题为主,很少有市场、企业的一线资源。22教学手段的老化虽然比较分析法教学、探究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模拟实践教学等新型教学法在近几年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与认可,但在实践操作中还是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原因在于成本课程的计算方式与原理较为复杂,老师还难以将教学内容与新型教学方法有效结合。23实践教学不足强调理论是多数学校的共同点,按部就班地单个计算题训练是常用方法。这就导致了学与用的脱节,使得学生无法系统地应用所学知识,难以达到社会适用型人才的需求。24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笔试依旧是多数学校的考核方法。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但难以反映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并且平时成绩+期末笔试成绩的评价体系难以真实有效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一是平时作业可互相借鉴抄袭,二是期末考试较为局限,难以全方位考核。3成本会计教学中的改革思路31贯彻三个坚持的教学思想一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学习为主,以实践操作为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二是坚持讲授与实训结合的原则,即以课程实训为主导,从单个的产品成本计算到整个企业的成本核算,从点到面进行系统性的教学实训。三是坚持导学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及定位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岗位课, 本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采用一定的标准, 况和经营成果、财务信用和财务风险, 适用于会计专业,属于理论+实践类课程。 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 以及财务总体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 外部使用人(主要是债权人如 提供财务分析。 二、本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学会阅读主要财务报表,理解财务报表信息的含 义,掌握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认识体现企业财务活动及效果的 指标,培养学生运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能力。 具 体而言,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及基本构成; 掌握财务报表的分析程序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按报表要素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 及财务报告的综合分析方法;掌握运用基本理论对公司报告进行分析的技能。 三、先修及后续课程 建议先修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管理 会计、管理学等课程;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审计学、岗前综合培训、顶岗实习等。 四、本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析以及经济分析的辨析; 析的程序与基本方法。 基本要求: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明确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第2章 资产负债表分析 教学内容:资产负债表分析的目的与内容;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分析;资 产负债表 的水平分析;资产负债表的垂直分析。 基本要求:理解资产负债表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掌握资产负债表的项目 分析; 掌握资产负债表的水平分析;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垂直 分析。 第3章利润表分析 教学内容:利润表分析的目的和内容;利润表各项目分析;利润表综合 分析。 基本要求:了解利润表分析的目的和内容;掌握利润表项目分析;掌握 利润表综 合分析。 析与评价的能力。能较好地为财务报表使用人 银行)和内部使用人(主要是管理层如总经理) 第1章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内容和要求;财务分析、财务报表分 财务报 表分析的目的;财务报表分 熟悉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和要求; 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成本会计心得体会

《成本会计》心得体会 学习成本会计已近一学期,在这半年的学习中,不仅对成本会计有了比较系统和科学的认识,并且学到实用的技巧去处理相关方面的问题。本学期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学习有关成本会计的知识,对会计的基础知识进行初步接触。通过对这些章节的学习,对会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改正了过往的一些错误认识,改变了对会计的态度。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会计有助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规范企业行为。企业会计通过其反映职能,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是包括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内的各方面进行决策的依据。其次,会计有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营成果、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再则,会计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接受了包括国家在内的所有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就有责任按照其预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接受考核和评价。正是由于其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把会计学好,学透成为从事财经方面学习的人的不可逃避的任务。 关于成本会计,我们学习了成本的归集与分配、各种成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计算方法以及编制成本报表,进行成本分析等: 一、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是基础部分,是中心环节,它对以后几章内容有很大作用,成本归集与分配过程实际上就是成本计算过程。包括:1、材料费用方面2、人工费用方面 3、辅助生产费用 4、制造费用的分配 5、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二、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运用是第二项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只是讲了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生产组织经营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具体确定计算方法。其中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三、第三项内容是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成本会计关注的是成本而不是费用。 成本会计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混合物,是计算及提供成本信息的会计方法。 财务会计要依据成本会计所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而成本的形成、归集和结转程序也要纳入以复式记账法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总框架中,因此,成本数据往往被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用于对企业管理当局业绩的评价,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同样,成本会计所提供的成本数据,往往被企业管理当局作为决策的依据或用于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业绩评价。 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由于现代成本会计与管理紧密结合,因此,它实际上包括了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有: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在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职能,没有成本核算就没有成本会计。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在全过程中发挥作用。 一份细心+一份耐心+一份责任心=人生价值的诠释 虽说学习的过程会有点累,但是真的希望学校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尤其是会计专业,毕竟会计吃的是经验饭,只有多做帐,才能熟能生巧,才能游刃有余。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能理解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各种成本核算的方法并能够进行成本计算、分析,将成本核算有机融入整个会计核算体系。 二、教学方法提示 基于本课程图表多,计算多,学生对企业的基本运作了解较少,教学时要采用CAI辅助教学,并引入Excel辅助计算,实地观摩并配合模拟实训。 三、使用专业及教学对象 本课程主要适用会计电算化专业高致高专学生 四、总学时:72学时,4学分 五、课程管理 课程责任教研室:经济管理系会计教研室 六、推荐教材与参考资料 推荐教材:《成本会计》陈凤奎北京航天出版社 参考资料:《成本会计》林万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项目一基础知识(2学时) 内容提要 掌握成本的定义、成本的分类,成本会计的概念及职能,成本核算的原则和要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成本会计的概念及职能,成本核算的原则和要求。 §1.1成本概念及其分类(1学时) 一、成本的概念 二、成本的分类 四、成本会计的发展 §1.2成本会计的职能及其核算原则(1学时) 一、成本会计的职能 二、成本核算的原则 三、成本核算的要求 项目二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4学时) 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企业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实质,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及程序,应掌握各种费用的归集、分配原理;重点掌握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辅助生产、制造费用的归集及分配工作。此外,还应熟练掌握各种要素费用分配归集的账务处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及分配 §2.1 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与程序(1学时) 一、产品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 二、生产特点与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三、成本核算的程序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 成本会计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自《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之后的又一门职业技能课。是企业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成本为对象的会计专业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合格的高素质的经济管理者必须的成本会计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而且为《财务管理》、《基础审计》等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设计思路 成本会计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采用以职业任务和行为过程为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学习课程模式。根据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设计,以培养学生完成成本会计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的,系统介绍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实用业务处理技能。内容包括成本会计基础、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产品成本核算、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其他行业的成本核算。通过“任务”明确工作目标;通过“理论指导”介绍与该任务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情景资料”提供实践或仿真的环境,通过“业务处理”展现成本会计整个业务处理过程。这种结构设置按照分配任务,掌握知识,完成任务的环节展开,既解决了学生面对知识综合应用的束手无策问题,也解决了学生成本业务处理生疏问题。 3.课程目标 通过对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专业能力 ? 3.1.1 能根据企业生产特点进行成本核算程序的设计能力 3.1.2 能对成本费用进行归集的能力

3.1.3 能进行生产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能力 3.1.4 能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选择相应的成本计算方法,正确核算产品成本的能力 3.1.5 能编制主要成本报表及对主要成本报表进行分析的能力 社会能力 3.2.1 人际交往和协调沟通能力; 3.2.2 工作中与他人的团队合作能力; … 3.2.3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安全、环保、成本和质量意识; 3.2.4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客服困难与挫折的能力。 方法能力 3.3.1 独立完成岗位工作的设计构建能力; 3.3.2 通过自学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 3.3.3 不断总结,提升质量以满足岗位需求的能力; 3.3.4 信息获取、加工与处理利用能力; 3.3.5 计算机应用基本能力; . 3.3.6 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 4.课程内容和要求 成本会计课程共有五个工作项目,各工作项目的工作任务如下: 表成本会计基础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成本会计实验心得体会总结

成本会计实验心得体会总结 一、实验目的 实训内容的衔接可以有助于促进我们对会计知识形成整体的感性认识,有助于我们认识所学的本会计课程在整个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增强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系统的模拟操作,深刻理解掌握会计核算基本知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于是学校给我们创造一次实训的机会,以检验自己的会计知识掌握程度和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接触社会,接触现实会计职业,为踏入社会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二、实验内容 在实训中我们从会计的基本理论入手,以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要目标,以会计核算为主线来进行实训,这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训,以增强知识的实用性,培养我们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达到培养职业技能的要求。在实训中我总结步骤如下:1、熟悉资料,设置各种帐簿,登记起初余额。 2、根据经济业务,填制记帐凭证。 3、根据凭证登记帐簿。 4、结帐、对帐、编制会计报表。 5、装订、整理实训资料,上交实训作业。 要根据凭证一笔一笔登记不同的帐簿,练习做会计凭证,根据会计凭证登总帐,明细帐,科目汇总表,现金出纳日记帐,银行存款(借款)日记帐,总帐余额试算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这些什么总帐、明细分类帐、三栏式等等一系列帐,真是着急。看着这么一厚搭凭证,苦的还在后边,尤其在写数字时,写错一个,就要整张纸作废,于是我先用铅笔填写。这不仅是考验我们的耐心,更是需要我们的细心。另外,做这些帐,首先要分清哪些业务该登那些帐簿,稍微疏忽,一帐帐页就报废了。还有,最后结帐时要一笔一笔计算每个类型的结果,一大堆数字加加减减,真是做的头大!最后的任务就是将会计的帐页分类装订,凭证等一系列材料整理归类,基本任务就初步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在组织各会计专业课程的实训中,不仅需要有所侧重,而且需要相互衔接,基础的和重要的实训内容适当重复,其中基础会计学的实训是基本和关键。完成原始凭证的简单分析和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和报表的简单认识,使我们对会计实务的基本流程形成一个较系统的框架。实训内容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财务会计的实训内容突出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和会计报表的编制,成本会计则突出成本计算方法的训练,我们根据课程的教学目的组织会计实训,使会计实训在会计理论知识衔接深入的同时得到有机衔接,循序渐进地进行模拟实训。 三、实验结论 在模拟实验中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经过这次自身的切身实验,我才深切地理会到了“走出课堂,投身实践”的必要性。平时,我们只能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纸上谈兵,思维的认识基本上只是局限于课本的范围之内,这就导致我们对会计知识认识的片面性,使得我们只知所以然,而不知其之所以然!这些都是十分有害的,其极大地限制了我们会计知识水平的提高。于是这些天我们进行了成本会计模拟实验,使我们了解了业务处理程序与方法。

成本会计教学心得

成本会计教学心得 成本会计教学心得 本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大分支,是会计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非常重要。但据很多学生反映,成本会计很枯燥,上课提不起兴趣,计算量大很难学,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作为教师又应该如何尽量避免上述情况教授好这门课呢?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与教训,谈一下自己的心得。 一、上好成本会计第一课 (一)课程介绍。 1.什么是成本。学习成本会计的时候,学生基本已经学过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对会计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这里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成本。那么什么是成本呢?由于生活中这个词经常提到,先让学生进行思考,谈一谈自己对成本的认识,不妨问一问跟学生关系最为紧密的上大学的成本,通过分析计算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成本有更加具体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清楚四年大学所付出的代价,从而更加珍惜每一节课,每一天。最后再介绍教材中那些较为专业的概念,告诉学生本门课程的成本主要指工业企业生产产品的成本。 2.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应该如何计算——举例说明。先提出问题:“财务会计中大家就学过,产品完工入库,结转成本10 000元的会计分录。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金额均为10 000元,那么当时我们如何知道完工产品的成本就是10 000元呢?”其实是成本会计告

诉财务会计的,所以通过成本会计的学习,学生就可以知道产品的成本究竟是如何计算的。 以教室中的一张讲桌为例,假设某车间某月只生产这一张桌子并且当月投产当月完工,让学生定性分析讲桌的成本包括哪些内容。学生会想到“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然后再让学生定量计算成本中的每一项,最后相加即得到一张讲桌的成本。一张讲桌会算了再问十张这样的讲桌怎么算,大家肯定会说按同样的算法计算出总成本除以10,这个时候应该分三种情况解释:十张桌子月末都完工、都没有完工、部分完工部分未完工。前面两种情况好计算,关键是最后一种情况会牵涉到“纵向分配”,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心中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可以告诉学生这是以后重点要讲述的内容。一种桌子成本的计算讲完了,再假设某车间某月新投产了两种桌子,即讲桌和课桌,又应该如何计算它们的成本?提示学生两种桌子可能会共同领用一种原材料,一个生产工人也可能生产了两种桌子,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也需要在二者之间分配,即“横向分配”,这个问题点到为止,以后也会做重点讲述。但一定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什么是“横向分配”,什么是“纵向分配”,并且要知道在产品成本计算的过程中肯定是先“横向分配”再“纵向分配”。 3.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及其重难点。通过上述简单的小例子可以很好地告诉学生成本会计能解决什么问题,使学生对成本会计有一

成本会计实习心得体会(4篇)

成本会计实习心得体会(4篇)成本会计实习心得体会由小编为大家整合而成,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参考一下,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成本会计实习心得体会【1】 期末考试结束后,我们迎来了每学期期末的会计模拟实训。实验课的时间定在2019年6月30日至2019年7月18日。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本成本会计综合实验教程,让我们根据实验的要求来进行仿真演练。 在模拟实验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该企业的概况,该企业的名字是欧亚化肥厂,是一个小型国有企业,主要生产农用化肥,年产3万吨尿素,全厂职工295人,其中管理人员85人,拥有固定资产价值3000万元。这些数字我们要心中有数。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该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该厂设有合成、尿素、成品三个基本生产车间;设有供水、动力、机修三个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及经营管理部门提供产品及劳务。实验教材中还介绍了工厂的生产工艺流程图,便于我们进行会计工作。该厂的成本核算特点是采用厂部集中核算制度。基本生产成本的三个车间要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中供水车间分别以循环水、精制水作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品种法分别计算循环水和精制水的产品成本。动力车间和机修车间也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制造费用要单独核算,月末按生产工时分配计入辅助生产成

本。另外教程中还列示了该企业的成本项目和生产成本期初资料,便于我们登账。这学期的登账工作比每学期稍微轻松一点,只登记生产成本明细账和制造费用明细帐。 在了解了实验课本的各部分内容后,我们就要正式开始会计工作了。根据会计实验内容的要求,首先,我们按照会计实验课本上的建账资料编制明细帐,为接下来的工作打好基础。其次,我们要根据每一章的实验程序与要求来编制各项费用分配汇总表,然后根据汇总表登记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分别登记生产成本明细账和制造费用明细账,这次的实验要求我们在计算分配率的时候保留四位小数,金额保留两位小数。前四个实验还算很简单,计算起来也不是很麻烦,都是简单的计算汇总,到了第五个实验是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这就涉及到各车间的交互分配的问题,算起来有些复杂,登账也比较麻烦,先是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分配计入该车间提供的产品及劳务成本中,然后编制转账凭证及制造费用分配表,再将归集的制造费用转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刚开始,我们还很积极,但是到了后来便渐渐失去了兴趣,我想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会计是一项既简单又乏味的工作,而我们并没有那样的耐心去完成这样一份工作。在此期间,也有不少同学抱怨会计工作实在是太累人了,更有甚者说很后悔报了会计专业。不过,抱怨归抱怨,不得不承认在这次会计实验课的学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成本会计实践教学大纲

实践(实训、实习)课程: 适用专业:会计 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 实践(实训、实 习)周数: 先修课程:《基础会计》、 一、实践教学目的 《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继 《基础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以后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是一门以制造业为主,与企业单位会计岗位紧密联系的课程, 也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操作性 较强的课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必须在理论教学的同时, 加强实践 教学环节,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制造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好地掌握各种费用要素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和方法,进而编制出制造企业主要的成本报表, 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 另一方面可以缩短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 的差距,使学生将所学的各模块知识系统化, 提高学生的成本核算能力。 同时在实训过程中 可以培养学生做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认真细致、不怕困难的工作作风和业务素 质。 二、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成本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成本会计学》 12周 《中级财务会序号 训练项目名称 训练内容与基本要求 训练内容: 1. 根据资料建立相关成本费用的总账和明细账。 2. 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和明细账的期初余额。 3. 加总各种汇总表的的合计行和合计栏。 4. 编制间接材料费用分配表,分配各项间接费用。 5. 编制记账凭证,并登记有关成本费用的总账和明细账。 基本要求: 通过实践,要求学生能够知道一个小型工业企业的成本核 算 需要开设哪些主要的成本费用帐户;熟悉直接材料费用 汇集 和分配的程序,掌握直接材料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 法;能 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有关成本 费用的总 账和明细账。 训练内容: 1.根据有关资料,计算某工段工人应付工资和实发金额, 计 算结果填入工资结算单,加计合计行和合计栏。 2 .编制工资汇总表。 3 .根据工资汇总表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 4 ?编制应付福利费及有关经费提存表。 5.根据工资费用分配表和应付福利费及有关经费提存表编 制 记账凭证,并登记有关成本费用的总账和明细账。 基本要求: 通过实践,要求学生能进行企业职工工资的计算,会编制 工资 结算单和工资结算汇总表;能根据工资汇总表编制工 学时 备注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 实训 工资费用分配实训 将

会计学课程标准

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它主要是研究会计学的基本理 论、基本方法,培养学习者的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会计的概念、特点、对象和原则,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和披露的全过程,使学 生对会计学这一学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明确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以使他们在未来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会计的作用。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 本课程以《管理学》、《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 《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会计核算原理和方法,能应用借贷记账法核算企业简单经济业务,提高会计基本职业能力,达到会计从业人员的相关要求。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和会计核算的内容。 (2)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的相关理论及具体应用,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 作要求。 (4)明确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知道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作用和结构内容。 (5)了解会计基本法规制度及国家有关财经方针政策。

2.能力目标 (1)掌握主要会计科目的名称和分类,会计主要账户的结构和登记方法。 (2)能运用借贷记账法作出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3)能正确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能够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4)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进行对账和结账。 (5)能根据有关账簿记录编制简要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3.素质目标 (1)学习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热爱本专业、钻研业务、诚实守信、实事求是。 (2)学习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和良好沟通的能力。 (3)学习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能胜任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现代市场营销职能体系包括商品销售、市场调查研究、生 产与供应、创造市场要求和协调平衡公共关系五大职能,每一项职能的履行都离不开会计学,会计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市场营销服务,要参与营销活动的 每一环节,如市场调研、市场定位、产品设计研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需要业务人员时时追踪市场的最新发现,随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营销费用预算,事后还要及时根据企业实际完成的销售情况分析营销费用所带来的收益,及时了解收入与费用配比的情况,同时根据新的市场形式的发展和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营销费用预算,并据此对营销费用进行合理的控制。本课程设置的依据正是以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为导向,建立在市场营销活动 对会计岗位能力的需求之上。 (二)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 结合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强调不是简单培养学生了解和应用会计专业技术,而是重点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会计信息的经济含义。本课程设置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根据非 会计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以会计岗位从业资格为主要考核依据,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 提高会计学基础教学效果,使学生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是会计学基础教学中要妥善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采用多种途径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1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从化电大蔡戈 一、成本会计课程设计方案的基本依据: 课程教学大纲、开放教育的对象和特点、课程性质和特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二、成本会计课程设计方案的指导思想: 1.加强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发挥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强调各种媒体之间的优化组合。 2.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要充分考虑学生应该“学习什么”和“怎么学习”两方面问题。3.注重电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发挥。 4.注重构建适合师生、生生之间交互、讨论的教学环境。 5.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6.进行课程设计,要讲求经济,注重教学效果和效益。根据这一思想,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时,应力求“少而精”,而避免“大而全”。 三、课程性质 《成本会计》课程,系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专科)的必修课,是自《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后的又一门专业课。 《成本会计》课程与《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课程在部分容上有交叉情况。《财 务管理》中有关资金耗费的容,分流到《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其中有关资金耗费 的核算部分放到《成本会计》中,有关资金耗费的其他部分置于《管理会计》中。 《成本会计》课程与《财务会计》课程在容上也有交叉情况。其中,《成本会计》课 程在费用要素核算的基础上重在阐述成本的核算,而《财务会计》重在阐述费用要素的核算。 四、课程的基本容 成本会计课程的基本容包括:总论、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要素费 用的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废品损 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概述、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产品成 本计算的分类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成本报表、成本分析。 五、教学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和学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