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黑龙江省林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林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林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林业发展现状

关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字号

?

?

?

评论邮件纠错

2013年10月17日14:31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

一、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地貌特征是“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林地面积2453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2080.3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7.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5.7%。全省湿地面积884万公顷,居全国第一,其中天然湿地面积55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1.8%,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7。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国土安全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以来,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进而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次产业比重逐渐减小,二、三次产业比重增大,逐步形成了森林培育、木材加工、森林绿色食品和医药、森林生态旅游、林化产业等多业并举的林业产业发展格局。集中呈现为:林产工业产品初加工向深精加工产品发展、绿色食品向寒带生物产业提档、矿产开发向绿色矿业转型、森林旅游向低碳旅游升级转变,产业基础日益坚实,经济结构良性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2012年全省实现林业总产值1203亿元,同比增长20%,林业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为38.2:46.8:15;森林培育年净增林木蓄积5000万立方米以上,为林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年生产木材315万立方米,木材加工业年创产值560.5亿元;森林绿色食品产值188.1亿元,年增幅保持在20%以上;森林生态旅游业产值178亿元。依托林业产业的就业人员200余万人。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产业链各环节运转,促进了生态建设,拉动了经济增长,增加了职工和林区农民收入,为林区社会和谐稳定及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黑龙江省林业产业主要包括:

(一)森林的培育与采伐产业。虽然黑龙江省林业木材采伐量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每年递

减,但林木采伐依然是很多地方产业经营的主要手段。鹤岗市,有3家木材加工企业,规模都不大,全市林业产业发展依然以采伐木材为主,近年来木材价格整体下滑,其产业收入受到严重影响。林木种苗方面,传统的由国家投资各林场组织生产的经营方式依然主导,种苗产业没有形成大的项目和产业规模,从调研走访的地市看,除黑河建有一个中俄科技产业园之外,大多数地方没有形成真正的种苗产业基地,发展空间亟需拓展。

(二)林木加工产业。目前,黑龙江省林木造纸行业以齐齐哈尔造纸股份有限公司、牡丹

江恒丰纸业(600356,股吧)、佳木斯佳纸股份三大核心,形成了三大林浆纸产业群,其中包

括大庆海达纸业等一批项目发展,年总销售收入近50亿元。今年又新上一批大的项目,其中包括计划投资260亿元的佳木斯泉林秸杆综合利用项目计划,计划投资近30亿元的牡丹江恒丰纸业特种纸扩建项目、计划投资16.6亿元的佳木斯龙江福浆纸有限公司硫酸盐针叶浆生产线改扩建项目、投资5.1亿元的肇东东顺纸业高档生活用纸项目等,未来几年内黑龙江省造纸产业将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黑龙江省板材家具生产企业共有2500多家,其中哈尔滨格林、中德、东宜、北鹤、迈德、格林、远东、森鹰、华信、双象、双丰、盛达,凯达,伊春光明,绥芬河大亚、三峡、兴佳、鑫麟、广宇、龙江商联、茂盛、汇薪,七台河双叶、恒丰科技,齐齐哈尔华鹤、郭氏、三和,绥化名木源等家具板材加工企业都有较大的投资规模,年产值均超亿元。今年,黑龙江省新上木材加工项目近百个,其中牡丹江中加科技示范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由中国通用集团与加拿大共同投资,计划超过150亿元,嫩江凯迪生物能源林发电项目、黑龙江远东木业与浙江兔宝宝(002043,股吧)集团合作高性能木材生产加工项目投资均超过20亿元,有伊春光明创业园区项目、同江市龙兴广发境外木材加工园区项目、华鹤家具扩建生产项目等投资均在5亿元以上。目前绥芬河、穆棱、海林、牡丹江市、东宁县等地先后建设了木材加工园区,主要产品有仿古实木家具、实木地板、集成材、百叶窗、家具配件、刨花板、纤维板,以及木制工艺品等,产品畅销全国及至欧洲、美洲市场。

(三)非木材产品的培育与采集产业。以黑木耳为代表的森林食用菌产业是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的重头戏,黑龙江省有东宁绥阳、尚志苇河两个黑木耳大市场,建设了东宁、嘉荫、尚志、海林、林口、绥棱等多个黑木耳、猴头、灵芝、蘑茹产业基地,年产值近200亿元。食用菌产业是前景无限的朝阳产业,黑龙江省除西部盐碱地区外,大多可以组织生产。尤其是东宁县,年培育黑木耳20亿袋,约占黑龙江省的一半,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是全国黑木耳第一县。省林业厅所属的尚志林管局规划建设一个全国及至全世界最大的菌包厂。目前,全国黑木耳交易大多集中在黑龙江,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由其带动下,其它菌类生产也日趋兴旺,如灵芝、猴头等也展示出良好的市场表现。

(四)森林食品加工产业。近几年,大兴安岭、伊春、牡丹江、鹤岗、佳木斯、七台河、鸡西、双鸭山等地市大面积发展坚果、浆果林,未来2-3年内黑龙江省坚果、浆果产量将实现历史性突破。目前,黑龙江省浆果产业发展良好,其中伊春越橘蓝莓、大兴安岭百盛、超越蓝莓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深加工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好,市场旺销,基本可以实现黑龙江省就地加工,就地升值。坚果产业深加工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黑龙江省森林坚果加工企业规模偏小,生产能力不足,大多数产品仍以原字号出省,调研中了解到,黑龙江省的红松籽大多被吉林省企业收购,并打吉林的品牌走向市场,产品附加值大量流失。如能吸引加工企业在黑龙江省就地生产加工,黑龙江省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并将给黑龙江省森林食品加工产业的产值、利税、技术、就业等方面带来大幅度提升,形成以资源成本节约,资源销售发展的良性循环,产业发展前景巨大。

(五)北药花卉产业。北药花卉是林业新兴产业,黑龙江省北药资源丰富,特别是人参、黄芪、万寿菊等优势品种,年产量居全国前列,仅逊克人参年产量就达110万斤。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生态示范省之一,生态环境良好,地域广阔,森林覆盖率高,土地营养丰富,具有药材花卉种植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有多年种植经验,技术成熟,药材花卉产量高于其他省份,药效成分也优于其他地区。但目前黑龙江省产出的人参、黄芪、五味子、刺五加等多被南方医药企业收走,在南方加工出口国外或内销其他省份,造成黑龙江省大产量、小收入的局面。据悉,明年全国500强医药企业之一的神威药业将在逊克、尚志投资20亿元建设北药加工项目,届时将极大改变黑龙江省原药出口的不利形势,为黑龙江省林下种植业增加收入,提高职工就业提供便利条件。

(六)森林旅游产业。黑龙江省有15个旅游名镇,还有牡丹江牡丹峰、佳木斯大亮子河、双鸭山市七星峰、伊春茅兰沟、汤旺河等几十处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基本齐备,具备一定的接待能力。但从黑龙江省看,产品单一、质量低下,接待能力有限、产业延伸不够等成为制约黑龙江省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从调研掌握的数据看,森林旅游业仅占林业总产值的十五分之一,这与黑龙江省众多的湿地森林资源、与黑龙江省良好的生态养生休闲环境、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需求极不相称。明年香港好乐高集团将与省林业厅合作在省林业厅宾西林场计划投资120亿元建设大美龙江生态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该项目将引进先进的国际品牌理念、文化战略、规划设计,集旅游度假、养生疗养、林产展示、科教研发、文化推介、森林体验等功能于一体,打造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国际一流的生态主题旅游体验区。如该项目建成,将大大提升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的品质和效益。

(七)野生动物驯化养殖产业。随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殖及加工利用业快速发展,促进了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人工驯养繁殖品种不断增加,有狐狸、狍子、雉鸡、野鸭、大雁等50多个品种。梅花鹿养殖、马鹿驯养、黑熊养殖、野猪圈养、林蛙养殖,都在全国都占有较大比重。特别是黑宝熊胆、兰西黑猪、尚志紫貂、宾西梅花鹿等叫响全国,相关配套产业也不断发展,发展前景巨大。

(八)林地资源开发。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开发一点保护一片,林下产业林中发展,工业产业林外发展的思路,黑龙江省严格林地审批,促进林地资源合理、有序、科学开发。主要涉及风能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生物质能源开发等。黑龙江省风能发展迅速,大量风电项目快速崛起,主要集中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双鸭山、鹤岗等地市。目前,黑龙江省林业厅与黑龙江省地矿局正合作探索森林矿产资源开发的新模式,以森林矿产发展收益,用于生态效益补偿,未来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将是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的新兴增长点。

(九)森林产品进出口及境外资源开发利用。近年来,黑龙江省认真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主动拓展境外森林资源开发合作项目。2011年黑龙江省年进口木材1000万立方米,坚果、浆果、北药、木耳等林产品出口额也都呈上升趋势。境外林业园区建设正如火如荼,省内多家林业企业在俄罗斯、罗马尼亚、

圭那亚等国家有生产园区,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特别是依托俄罗斯远东地区森林资源富集,森林覆盖率高,木材蓄积量多,树种齐全,材质优良的优势,建立了原材料基地,中国林业集团还规划投资110亿元在绥芬河建立国家进口木材战略储备基地,进口加工将是未来黑龙江省林业巩固地位、提升档次、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选择。

二、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黑龙江省的林业产业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但与一些高端产业相比,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三个不到位”。

1.认识不到位。有些地方仍然固守“被动挨打”的老路子,脑海里还是转不过林业人造好树、防好火就行了的弯,没有形成发展产业促一地经济、发展产业成一番事业、发展产业富一方人民的信心、决心和责任心,等省里下任务、等省里想路子、等省里给资金,缺乏主动探索发展路径、积极挖掘发展潜力的意识。

2.统计不到位。目前,许多地方仍然不清楚林产品加工业的概念和外延,不清楚哪些该划作林产品加工业,甚至将一些“天经地义”的林业产业都漏统了,造成我们产业统计数据不准确、信息不及时、落实不到位,严重制约着林产品加工业的进一步提升。

3.管理不到位。一方面对境内涉林企业管理粗放,有些地方认为境内涉林企业不是林业主管部门筹划建设的,我们就管不着、碰不得。有的地方管理被动,企业找上门才知道有这家企业,企业不找,就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了。另一方面对境外涉林企业无人管理。黑龙江省在境外进行木材加工、涉林贸易、林产品进出口的企业数量不少,且贸易额逐年递增,发展潜力巨大。我们的林业部门没有将这部分企业拢起来、管起来,甚至没有统计进来,不仅损失大块产值,也丢掉了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二)产业水平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优势产业还未全面形成。与发达省份比,黑龙江省林产品加工业相对滞后,管理水平低,导致林产加工业规模小、企业分散、产出率低,粗放经营现象普遍存在,集约化水平较低,整体效益在低水平状态徘徊。一是林产品品牌不响,林产品商品化率较低,产地市场不完善,市场辐射能力弱,品牌建设管理落后。二是产业链条短,缺乏龙头企业、林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上下游配套不完备。三是科技含量低,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不够,重执法轻技术现象仍然存在,技术力量薄弱,创新意识不强,林技培训和推广普及力度不够,推广网络不健全,科技研发力量不足。四是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产品大多是以“原汁原味”的原料形式销售,消耗资源量大,附加值和整体效益不高。五是传统产业占比大,第二、三产业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林业加工企业规模小、初级、低档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革新能力低,对新产品接收慢,大多数停留于传统的加工方式或一些初级产品,胆子小、资金少、技术弱是主要原因。

(三)政策资金投入不足。各地市总体上存在重取轻予现象,索取太多,反哺太少,融资不畅,投入明显不足。由于林业投入产出周期较长,社会资本对林业的投资积极性不高,投入总量远远不足,无法满足林业产业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大多数林业经营者过分依赖于国家政府部门融资,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以经营者为投资主体的多元投资体系。对于中小型涉林企业,金融、技术、税费、立项、信息等相关政策没有适当倾斜,致使那些起步晚、规模小、资金少的企业,很难度过摸索成长的存活期,更难于顺利起步实现大的发展。然而那些大型的林业企业和境外加工园区企业,虽然规模较大,实力雄厚,但很多也是由于政策支持不够的原因发展缓慢,仍停留在一成不变的低效率、低水平的加工阶段,企业盈利手段单一,金融渠道闭塞,很难在市场上立足。

(四)规划缺失。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缺少统一的规划和必要的产业分工及功能细分定位。各地市对林业产业建设的重视程度与当前林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尚有差距。多年来,林业产业规划、林地利用规划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来认识,导致林业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随意性、无序性,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产业发展随着市场供求变化波动较大,优势产业少,产业链不长,产业竞争力不强。而林业因为生产周期长,更加需要有科学长远的产业规划来指导。目前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区域布局不合理,我国林业产业的区域分布格局虽有所调整,但重心依然在东北等重点国有林区。布局上的不协调与重复建设的现象并存,地市林产品结构相似,同构化明显。正是这种无序性和盲目性,导致黑龙江省多种森林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三、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把林业产业当作林业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建议在黑龙江省范围内扎实开展一次林业产业攻坚年活动,破除林业产业发展坚冰,打一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全面壮大的大决战。认真组织各地市结合本地实际发展符合本地区产业基础和发展要求的林业产业,分门别类、突出重点,大力推进。黑龙江省重点开展赴南方发达省份招商引资,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建立长效沟通联系机制,将黑龙江省优势资源、重点项目、发展前景包装推介,组建单项产业联合体,打捆招商,吸引一批有力度、有质量、有效率的大项目、好项目。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全面提升产业层次。

(二)组建强有力的产业推进机构。通过调研,省直和各地均缺少强有力的林业产业推进组织机构,没有形成良好的上下沟通机制,信息不通畅、资料不准确、反馈不及时、落实不得力,仅黑河市成立了林业产业推进办公室,对全市林业产业工作统一管理协调。建议省政府将“林产品加工业推进组”更名为“林业产业推进组”,并与统计部门做好协调沟通,丰富产业外延,提升产业聚集力,形成合力。在省里成立省林业产业协会,配齐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同时,各市(地)、县(市)相应成立林业产业推进办公室等机构,由主管副市长(副县长)牵头,林业主管部门一把手推进工作,对接省林业产业协会,提高执行力度和协调能力,逐步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全盘规划、区域合作的黑龙江省一盘棋的局面,有力推动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三)抓好单项和总体规划制定。根据林菌、林果、北药、能源、旅游、木材加工、林纸生产等分类,分别制定发展规划,请知名专家和科研机构帮助设计,找出每类产业的发展瓶颈和突破口,同时在政策、资金、科技、人力等资源等方面的给予大力扶持。依托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总体部署,细分林业产业发展区块,统筹各地市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适合本地区的产业项目,将黑龙江省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相结合,探索发展方向,找寻发展路径,明确黑龙江省各区域林业产业布局,认真详解各市、地发展前景和特色产业,更好地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四)打造产业信息平台。以哈尔滨为核心,构建一个辐射黑龙江省,集信息查询、项目推介、企业互联、在线交易、产品发布、招商引资、技术共享、资金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黑龙江省林业产业信息平台,全面提升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林业产业发展效率。依托这个信息平台,认真组织各市、地编制林业产业企业名录和林业产业项目名录,将黑龙江省的优势资源向外推介,打造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服务的窗口,构建连接国内和俄罗斯的林产品深加工重要基地与全国林产品市场的纽带和桥梁。

(五)建设国家级林业产业园区。目前,黑龙江省林业企业分布散乱,各自为战现象严重,许多好的政策无法惠及急需的企业。要抢抓机遇,整合资源,全力打造几个汇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商业博览、国际会展、园区配套、旅游观光业态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园,实行分类管理,健全上下游配套,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林业产业龙头力量。同时,在对上争取资金、政策、技术支持上,形成合力,增加砝码,促进产业层次提升、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促进社会就业、增加地方收入。

(六)建立健全生产许可和市场准入制度。随着黑龙江省林业产业蓬勃发展,急需建立健全林业产业生产许可和市场准入制度。通过审查企业资质、项目内容、资源利用、投资总额、产量产值等多方面进行科学严谨的评定,确定那些资质健全、对资源破坏少、投资大效益好、对地方利税和就业有积极作用的企业办理涉林项目许可证和市场准入手续,并采取年检和随时抽检的方式进行监督检查,杜绝隐患。同时,与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项目经营责任书”,引导企业自觉依法经营、合法经营。对违法经营单位,可吊销其经营许可或限期整改后再行办理,以强化对木材资源市场的监管。

(七)强化政府服务。一方面及时把国家、省、市的有关优惠政策、行业发展信息等传达到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随时了解企业在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不遗余力地为企业排忧解难。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区域特点,选准主导产业,下大力培育发展一批具有一定实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建立产加销一条龙服务体系。对林业产业化企业,特别是在起步阶段的企业,要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扶持措施,促其发展壮大,增强实力,进而更好地发挥其林业服务的作用。探索建立林业产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发展林业产业、挖掘优势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扶持企业发展、促进项目落地,推动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快速成长。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引导林农创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

高林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林区经济注入新动力(310328,基金吧),为林区人民致富开辟新道路。

(八)加强产业统计。在去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普查工作基础上,明确林业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加强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避免漏统、冒统,以更加准确、真实的数据反映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的发展情况,为下一步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措施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措施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极大的比重,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积极意义。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虽获得了一定发展,农村社会呈现良好的发展景象,但也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加快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本文就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试探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以便相关人士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解决措施 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及国内市场需求,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推动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改革及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所以要充分认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时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科学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进而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发展。 1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现状。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农业经营体制基本为集体经济和小农经济,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农村生产模式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冲突愈加明显。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农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并且农村市场存在极大的潜在消费能力及生产能力,所以要积极开发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村经济的科学发展[1]。当前我国存在农村土地荒置、农民掠夺式经营土地等现象,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物质及劳动很少,缺乏长远规划和科技运用,只依赖于传统经验;同时农业科技含量不高,资源转化率与利用率低,城乡收入差距大,劳动生产发展相对缓慢,无法安置剩余劳动力,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1.2存在的问题。第一,经济结构单一,思想理念滞后。土地一直都是农民的生命,以往基于土地的农作物种植相对单一,只局限于生活所必需的花生、大豆、小麦、水稻等,而忽视市场所需的农作物,致使种植收益也相对单薄,降低土地附加收益。目前在农村经济结构变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就是:到底是为市场而种植耕作还是为生活而种植耕作。除此之外,农业在科学技术的应用方面有所不足,农业现代化与机械化尚停留在理论层面,加上乡镇企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其污染严重、科技含量低等问题较

中国林业发展现状

中国林业 地科三班沙玉龙 随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中国的林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稳步推进,生态建设规模在连续几年大幅度扩张之后,开始转入稳定推进阶段。林业产业快速发展,营造林业、木材生产及林产工业、森林旅游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林业种苗、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林业科技、林业教育成果不断增加。林业基层建设不断推进,林业国际交流成绩显著。 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颁发。在这之后,各级林业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伴随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和野生动植物、湿地、大熊猫等专项调查结果的公布,以及全国依法治林工作会议和全国林业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我国林业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具体来说: 1.全国造林绿化整体水平明显提高,重点工程造林贡献突出,民营林业发展迅速。 2004年全国完成营造林679.46万公顷,比2003年下降37.87%,人工造林501.89万公顷,飞播造林57.92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119.65万公顷。2005年,全国共完成营造林面积628.4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23.2万公顷、飞播造林41.6万公顷、新封山育林263.6万公顷。2006年,全国完成造林271.79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44.61万公顷,飞播造林27.18万公顷。新封山(沙)育林147.17万公顷。在树种结构上,各地加大了阔叶树、乡土树种造林比重,西部干旱地区加大了灌木林造林比重。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贡献突出,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核实面积占全国营造林总面积比重的89.8%,核实率达94.3%,合格面积占全国营造林合格总面积的90.0%,合格率达90.2%,高于全国营造林平均水平。民营林业迅速发展,全国非公有经济造林285.30万公顷,占全年造林面积的50.96%。截至2007年底,我国非公有森林面积已占森林总面积的20.3%;在未成林造林地中,非公有比例增至41.1%。2007年全国有5.5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24.9亿株。 2.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工程效益继续显现。 截止2007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已完成营造林面积576.68万公顷,占全国营造林总面积的84.87%,其中造林面积480.29万公顷(人工造林424.24万公顷、飞播造林56.05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96.39万公顷。在造林面积中,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不含京津风沙源退耕)、三北及长江流域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分别占13.36%、66.99%、9.85% 、9.33%和0.47%。具体来讲: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一、村庄现状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农村的更加重视,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下该村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人们不在担心温饱问题,而是更加注重营养健康问题,追求生活质量。家庭人均收入 有所提高,在相对稳定的收入情况下能够安居乐业。 二、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土地问题。农村土地结构、人员结构和经营关系不合理,土地纠纷不断,许 多土地一时难以确权、确地到户。有些在外务工人员的土地常年闲置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浪费了土地资源。 (二)村民素质低下,发展意识不强。由于地理条件,文化水平限制,人们安于现状,培养了人们的懒惰心理,一有空闲时间就沉迷打牌、麻将,娱乐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发展意识, 接受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村实用人才缺乏,农民大多不愿接受新技术、新品种,所以光靠农业收入无法满足人们日常开销。农民参政意识不强,群众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三)社会事业发展极缓。教育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缺乏优秀教师, 大多家长不满现在的教育水平,而且大多数完成小学初中后选择了辍学,随大人在外务工, 有的小小年纪就选择了婚姻,法制科学意识淡薄。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只能对一些简单的小

病进行医治,当有重病时无法得到有效治疗,人们健康水平不高,依然有“看病难、吃药贵”等难题。三、解决办法 (一)强化科技兴农,发展高效农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各 类优新品种的引进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使产品走出 去占据市场。 (二)对于土地问题,首先要确定农业从业人口,最大限度的公平分配农村土地使用权,收回闲置土地,增大人均占有量;核实农村土地承包权,减少土地权界问题纠纷,为 农村土地出租、转让、入股提供重要依据。 (三)对于村民素质不高问题首先要抓好干部培训,从而起到引导带头作用。试想如果一个村的干部不带头又怎会让农民去接受指导思想,所以村干部要将思想工作做到位,加大宣传力度。其次要抓好成人教育,在村里定期开展技能培训讲演,确保美味农民都有一技之长,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在外务工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要加强农民法律意识,要有权利义务意识,村干部定时进行村务公开,村民定时进行上访,提高村民维权意识,加强民主监督。 (四)以推进公共事业发展为重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使广大 农民学有所教、老友所得、住有所居。一要不断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在学校建设宿舍,让较远地区的孩子能够得到有 效保障,安心学校,逐步提高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合理配置教师资

浅谈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

浅谈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农科论文林学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浅谈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在战略步骤上,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需要和森林功能,划分生态功能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培育和保护不同功能的森林资源。在生产组织和技术措施上,应调整生产技术规程,使森林植被建设由注重取材的经营行为向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转变,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高生态建设的质量;同时根据生物多样性森林的多种功能利用实际,加大科技研究和成果推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让经营者能够便利快捷地得到他们的技术指导,新技术开发研究能够引领林业发展各领域新的技术潮流;在生产关系上,应调整管理体制、投资经营政策等,明确新时期政府和市场在林业建设上不同的责任和义务,真正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府财政支持体系和市场调控体系,形成适应新时期林业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一、树立正确的观念 1.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发展林业要立足于增加资源、改善生态,满足全社会在物质、文化、生理、心理、交往等方面对林业的需要。同时在林业发展中注意解决包括农民在内的生产经营者的收人问题和合法权益,增加广大林业干部职工的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解决贫困林场、森工企业和自然保护区贫困职工的脱贫以及基本设施建设问题,要让林业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也步入小康社会建设的行列。2.树立不侵害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当代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发展,过度使用资源,造成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使后代人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当代人在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既要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又要不断发展新的森林资源,为后代人留下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系统。 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纵观人类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原始和谐,进入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征服自然,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索取,对环境的破坏,如果任其扩大和加剧,将必然导致人类文明本

黑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分布研究报告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2005 年 10 月,我国首届森林食品会议成功召开,会议有两项重大议题,分别为“我国森林生态保护与森林食品开发”与“我国森林食品营养与市场价值”,明确地提出森林食品开发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决抵制“杀鸡取卵”、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任何开发行为。与会代表们还对如何将森林生态建设与森林食品开发有机地结合,即在以生态建设为主的环保战略基础上,合理开发森林食品,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使森林生态建设与森林食品开发这二者互为促进,进行了专门的研讨。会议还展开了有关森林食品开发与市场拓展的各类专项交流研讨活动,主要涉及黑龙江地区特有的山野果、干果、浆果、山野菜、山葡萄酒、森林泉水、食用菌、林蛙、人参、蜂、森林肉类等多类药食动植物原料。会议分析指出了森林食品企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经营分散、不成规模、深加工程度低、质优价廉、品牌意识弱、缺乏研发创新能力等,系统性地研究和探讨了森林食品产业的开发以及市场经营策略等问题,提出了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产业政策引导为辅助,加强森林食品产业相关企业与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高校之间更深层次交流与合作的良性健康的产业发展模式。 黑龙江省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国有林区,主要生产绿色食品,环境优异,资源众多,可食用的林下产品很多,总之,发展森林食品产业对黑龙江省来说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发展森林食品产业还在其他很多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林区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林区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的发展,增加从业人员收入。其一,森林食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成为林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希望极大;其二,对于林区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展森林食品产业可谓是最理想的选择。然而,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程度及规模仍然极大地限制着整个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 现在,人们对森林有了更高的需求——生态需求,并且希望该需求效益最大化,这给黑龙江省林区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推进接续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区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双赢的必然选择。森林食品产业当之无愧地接过了发展接续产业这重要的一棒。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在黑龙江省还处于初级阶段,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发展并没有形成,亟待解决的问题也还有很多,如在森林食品界定及认证这个研究领域还处于空白;与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上的激烈竞争;资源优势与竞争优势没有成功转化;某些产品几乎没有附加值;产业集群没形成,产业链条不完整。本研究中,森林食品的理论内涵在产业经济角度得到了拓展和丰富,使其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完善。发展森林食品产业对于黑龙江省来说,可使林区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良性发展。 由于“天保工程”政策出台,林区主要产品——木材生产受到限制,这样林区很多林业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一直以来,林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能否推动林业经济发展已经关系到人民群众未来生活质量,因此必须当作头等大事进行研究。因此,我们探讨如何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林业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引言 我们国家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当前形势下,结合国情、人情、林情,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尤其是林业等相关部门,不能再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生态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都应该兼顾,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子孙的需要。因此,要把生态与经济有机结合,长久地走下去,这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事业。 1林业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在林业中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同时还可以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与森林景观,推进森林文化遗产工作的进行。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三者关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前提和基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根本动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目的,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只有实现了林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了根本动力之后,才有可能生态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林业经济结构现状 2.1林业经济发展各地区水平失衡 在整个林业复苏的过程当中,我国的中西部发展仍然处于落后阶段,而发达城市和东部地区发展呈上升趋势,这种失衡的现象导致我国整体林业经济发展水平低。由于在植树期间过度讲究前期树木的美观与整洁,往往忽略了树木的后期培养与管理,在栽植树木的前期没有做好实地考察,尤其是自然环境问题,有很多树木因为不适合当地环境或土地情况,生长状况不好,甚至有时会直接导致植树没过多久边相继死亡的现象产生,存活率不到半数左右,这些都导致了我国目前林木发展仍然缓慢。 2.2林业经济结构调整有问题 在林业经济调整当中,虽然近些年来我国意识到林业所带来的危机,同时在不断地增加对林木业的资金投入,但是我国总资金量真正放在林业当中的资金比例是在逐渐下降,国家只投资造林,却忽略了经营管理树林的资金投入,长久下去必然会阻碍我国森林的发展。 2.3经营规模不大 在我国林业的各区域之间受地理条件因素的限制,经营规模都不大,与很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不足。有许多的乡镇企业都是以林木造纸为生存的根本,但是生产量却低于世界水平,科学技术的落后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同时企业之间彼此关联程度低,无法具有身为企业的连带效应,大多数都以自身为主体,以自身利益为主导的生存方式。 3优化林业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战略 3.1国家和政府为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林业经济发展是否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直接影响人

黑龙江省林业发展现状

关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字号 ? ? ? 评论邮件纠错 2013年10月17日14:31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 一、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地貌特征是“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林地面积2453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2080.3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7.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5.7%。全省湿地面积884万公顷,居全国第一,其中天然湿地面积55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1.8%,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7。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国土安全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以来,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进而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次产业比重逐渐减小,二、三次产业比重增大,逐步形成了森林培育、木材加工、森林绿色食品和医药、森林生态旅游、林化产业等多业并举的林业产业发展格局。集中呈现为:林产工业产品初加工向深精加工产品发展、绿色食品向寒带生物产业提档、矿产开发向绿色矿业转型、森林旅游向低碳旅游升级转变,产业基础日益坚实,经济结构良性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2012年全省实现林业总产值1203亿元,同比增长20%,林业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为38.2:46.8:15;森林培育年净增林木蓄积5000万立方米以上,为林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年生产木材315万立方米,木材加工业年创产值560.5亿元;森林绿色食品产值188.1亿元,年增幅保持在20%以上;森林生态旅游业产值178亿元。依托林业产业的就业人员200余万人。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产业链各环节运转,促进了生态建设,拉动了经济增长,增加了职工和林区农民收入,为林区社会和谐稳定及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黑龙江省林业产业主要包括: (一)森林的培育与采伐产业。虽然黑龙江省林业木材采伐量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每年递 减,但林木采伐依然是很多地方产业经营的主要手段。鹤岗市,有3家木材加工企业,规模都不大,全市林业产业发展依然以采伐木材为主,近年来木材价格整体下滑,其产业收入受到严重影响。林木种苗方面,传统的由国家投资各林场组织生产的经营方式依然主导,种苗产业没有形成大的项目和产业规模,从调研走访的地市看,除黑河建有一个中俄科技产业园之外,大多数地方没有形成真正的种苗产业基地,发展空间亟需拓展。 (二)林木加工产业。目前,黑龙江省林木造纸行业以齐齐哈尔造纸股份有限公司、牡丹 江恒丰纸业(600356,股吧)、佳木斯佳纸股份三大核心,形成了三大林浆纸产业群,其中包

浅谈我国林业的发展现状

浅谈我国林业的发展现状 林业的发展始终是生态建设的重点,也是保持社会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实现我国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在战略步骤上,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需要和森林功能,划分生态功能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培育和保护不同功能的森林资源。在生产组织和技术措施上,应调整生产技术规程,使森林植被建设由注重取材的经营行为向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转变,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高生态建设的质量。 新兴林业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林业发展的亮点,近几以年,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新兴林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比如竹产业、森林食品与药材、野生动植物的繁育利用、苗圃花卉以及森林公园旅游等。通过围绕林业的一种资源进行产品开发,然后发展成大产业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目前杨树、银杏和桉树等的发展已日渐成熟,经济林产品也是种以两位数速度增长。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 1.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发展林业要立足于增 加资源、改善生态,满足全社会在物质、文化、生理、心理、交往等方面对林业的需要。同时在林业发展中注意解决包括农民在内的生产经营者的收人问题和合法权益,增加广大林业干部职工的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解决贫困林场、森工企业和自然保护区贫困职工的脱贫以及基本设施建设问题,要让林业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也步入小康社会建设的行列。 2.树立不侵害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当 代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发展,过度使用资源,造成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使后代人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当代人在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既要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又要不断发展新的森林资源,为后代人留下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系统。 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纵观人类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原始和谐,进入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征服自然,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索取,对环境的破坏,如果任其扩大和加剧,将必然导致人类文明本身的衰落甚至人类自身的毁灭。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抛弃人与自然的冲突模式而走向融合,去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发展林下经济,加快林业经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7909811.html, 如何发展林下经济,加快林业经济发展 作者:刘志昆彭桂英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年第08期 摘要:林下经济是新型经济产业,对现代林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将林业和农业有效 结合,可以在提升林业经济水平的同时,加强农业生产效率。本文对江西省林下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具体实施措施做几点探讨,希望为加快林业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林下经济;林业经济;优势;劣势;重视程度 截止到2017年,江西省林下经济中,种植面积高达598万亩,有55万户农户参与其中。林下养殖面积212万亩,林下经济示范户220个。林下经济具有发展模式多样化,就业门槛低等优势,可调动林农积极性,有效提升广大林户经济效益,有效改善其生活品质。所以当地政府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快这一经济形式的发展。 一、江西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1.江西省林下经济发展的优势 江西省林下经济发展有自然条件优越和物种丰富等优势。首先,江西省位于亚热带中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足、光照良好,适合多种植物的生长。省内不但动植物资源充沛,森林面积也很大,在长期的建设中,每个季节都有适合不同动植物生长的环境,适合林农开展各种林下经济活动。其次,江西省境内的植物种子4500多种,其中野生植物4100多种,栽培植物300种,动物种类约600种,其中有很多动植物适合林下生长,为林下经济提供基础。 2.江西省林下经济发展的劣势 (1)管理水平低。江西省大部分林下产业是养殖户和农户自发形成的,有盲目性、不科学性的缺点,种养殖过程中运用传统的方式,缺少科学的操作方式,对林下种养殖技术不了解,具有成本高、效益差的问题,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管理,减少林下产业为种植户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缺少统一的规划。近几年,有关林业部门对林业经济的发展提升重视程度,也提供相应支持,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当地政府没有进行林下经济产业的实际规划。政府对林下产业的领导精神没有充分发挥,使相关法律法规和保护措施较为欠缺,尚无具体的制度规范,林下经济产业进展缓慢,种养殖方法不科学、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凸显,导致林下产业发展缓慢。 二、发展林下经济策略 1.加强政府重视程度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大市。虽然重庆拥有比较丰富的农业资源,但是农业经济却属于该市经济薄弱的环节,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优势,本文从重庆农村经济现状着手,通过找出问题,提出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环境,也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农业大市。全市所辖面积82万平方公。截止2011年,总人口3329.81万,其中农村人口2324.5,占总人口的69.8%。重庆市的经济随着直辖市的成立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得到了高速发展,截止2011年,全市GDP达到了10011.37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563%。 (一)重庆第一产业GDP增长情况 重庆自直辖以来,农村经济增长总体上是上升的。据统计,重庆第一产业GDP 在1997-2011这15年里,从307.21亿元增长到844.52亿元,一共增长了537.31亿元,近3倍多,而且呈现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看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7-2000年。在这四年里,第一产业GDP总体呈负增长。1997 年第一产业GDP产值为307.21亿元,到2000年第一产业GDP产值仅为286.1,四年间减少了21.11亿元。这段时间影响第一产业GDP负增长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受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的经济也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从而使得第一产业受到波及。 第二个阶段:2001-2006年。在这期间,第一产业GDP总体呈增长趋势,并且在2004年达到了26.2%的增长。但是增长幅度缓慢,2004年也只是恢复性的增长,

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可投林业经济、生态经济)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栖息地类型多样,但由于人口、经济等多种原因,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日趋严重,造成相当数量的野生动物种类处于受胁状态。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从建国初就已开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突飞猛进,濒危物种拯救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今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强化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管理,保护野外种群;发展濒危动物人工种群;控制资源消耗,在保护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保护现状发展趋势

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Wildlife Protection in China Abstract: China has abundant wildlife resources and diverse types of habitats.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increase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ics enhanced the requirement and stress of environment, which caused the habitat fragmentation getting more seriously, and large amount of wildlife are threatened. The wildlife protection in China commenced from the new China established, and consummated gradual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ics. At present, many achievements in nature reserve construction has been obtained, the endangered species rescuing has made much progress. In future,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wildlife in china should include strengthening the habitats protection, wild population, protection, developing the artificial endangered species population, controlling the resources consumption, and reasonably utilizing the wildlife resources based on the conservation. Key words: wildlife conservation nature reserve development trends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一直发展相对平稳。农村经济在多年的发展中其成果表现如下: (一)经济主体趋向多元化 大部分的生产资料掌握在农户手里,一些农户开始掌握了一定的生产经营权,农户开始以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身份出现,并具有独立财产权和经营权;对于农村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资料和产品主要由集体控制并拥有,企业的经营计划和生产经营活动主要由集体来决定,国家对其的控制变得越来越弱;此外,农村还出现了很多私人企业和“三资”企业,它们为了实现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对行使商品生产经营者的主权有很高的要求。 (二)农村经济成份与产业结构逐渐转向多元和复合 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改革下,农村经济原有的自给经济逐渐转变为商品经济,农村经济原有的单一经济形式已逐渐转变为多种经济形式,单一的经济结构也变成了一体化经营的复合经济结构,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三)农村经济关系开始走向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来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特点逐渐消失,农村里面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逐步市场化,完全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价值规律来自由调节,由市场去优化配置农业各种资源。

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农产品质量跟不上 目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供给出现了结构性、地区性和阶段性的过剩。我国农产品产量增长趋势过快,但是由于农业科技发展滞后,人均资源匮乏,导致产品质量没有跟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大量产品处于积压状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的质量提高迫在眉睫,但我国对农业的科技投资存在着严重不足,导致农业技术进步受阻,从而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对生产的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投资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是受到资金的限制,另一方面投资动力相对缺乏、缺乏优越的投资“技术”,投资引诱也严重不足。过度安逸的农村生活使得农民缺乏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从而导致其抗风险能力不高,因此农民通过投资来进行改善生活和生产条件的动力相对缺乏。主要是由于农业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过长,规模较大、风险较高,而且盈利水平还相对较低,缺乏对市场资本吸引力,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去农村投资。 (三)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着相当大比例的薄弱村集体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这些不足严重阻碍了高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农村基础设施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集体经济薄弱,使党支部缺乏履行领导职能,缺少为群众提供多种服务的能力,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得不到更好地服务,因此他们的凝聚力、号召力、

1 森林资源现状与消长分析

1 森林资源现状与消长分析 1、1全国森林资源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1)全国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第五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5 894.1万公顷,与上一次清查间隔期内比较,我国森林面积净增1 370.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前期的15.12%(按原森林郁闭度标准是13.92%,这次清查采用森林郁闭度大于或等于0.2界定为森林(原为0.3)的新技术标准)增加到16.55%,净增了1.43个百分点;人工林面积净增1 025.2公顷,年净增205万公顷;天然林面积净增345.1万公顷,年均净增69万公顷。 第1-5次清查全国主要森林资源概况 2)各省市有林地面积差异较大,黑龙江、内蒙、四川、云南有林地面积最高,均超过10000000公顷,北京、宁夏、江苏、海南、上海有林地面积较低。 3)森林覆盖率地域差异明显,各省市森林覆盖率差异较大,福建省森林覆盖率最高,达到60.52%,其次是台湾、江西、浙江,均达到50%以上,而青海省森林覆盖率最低,仅为0.43%,新疆为1.08%、宁夏2.2%、上海3.66%、江苏4.51%、甘肃4.83%、西藏5.93%、天津为7.47%,均低于10%,从森林覆盖率地域性差异来看,由于热量、水分等因素,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最低,而东南各省最高。 各省市森林覆盖率空间分析

1、2林业用地面积减少,林木蓄积消耗量呈上升趋势,林木蓄积生长量继续大于消耗量 1)林业用地面积减少,林地被改变用途或征占用现象依然严重,且数量巨大;全国合计林业用地总面积2570473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536323万公顷,疏林地面积71950万公顷,灌木林地面积344457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46151万公顷,苗圃地面积1225万公顷,无林地面积570367万公顷。间隔期间,有281万公顷林地被改变用途或征占改变为非林地,年均56.2万公顷;有林地逆转为无林地、灌木林地及疏林地为569.9万公顷,年均114万公顷。两项合计,间隔期内有林地损失850.9万公顷,年均损失有林地170.2万公顷,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0.18%。与上期相比,由有林地转变为非林地的数量年均增加12.2万公顷,增长幅度为27.73%。 两次调查期间,全国(不含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和西藏自治区)林业用地因改变林地用途或被征占用转为非林地1081.4万公顷,年均216.3万公顷,林地保护的形势严峻。 2)部分省市林业用地面积变化较大,与第四次森林资源清查相比较,黑龙江,云南、广西、内蒙四省林业用地面积大幅度下降,而新疆,青海,河北3省林业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680800、651800、504100公顷。 3)林业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在林业用地中,无林地占22.2%,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占16.2%,经济林、竹林、未成林和苗圃地占11.4%,林分用地只有50.2%。 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林分面积比重最高,在有林地中,林分面积1291994 万公顷,占有林地的84.10%;经济林面积202221万公顷,占13.16%;竹林面积42108万公顷,占2.74%;在无林地中,宜林荒山荒地面积469271万公顷,占无林地的82.28%;采伐迹地面积25060万公顷,占4.39%;火烧迹地面积6008万公顷,占1.05%;宜林沙荒地面积70028万公顷,占12.28%,宜林荒山荒地所占比重最高。 4)除个别省市外,全国各省市有林地面积增加,与上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相比较,云南省有林地面积增加3469000公顷,其次分别是江西、广西、四川等,天津有林地面积与上次森林资源清查相同,没有增加,而上海、北京、江苏、青海、宁夏等省市有林地面积增幅较低。 第四、第五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各省有林地面积比较

浅析陕西省林业发展现状与现代林业建设对策

浅析陕西省林业发展现状与现代林业建设对策随着我国林业建设事业的发展,现代化林业建设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然 而,目前部分林业建设机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不能制定完善的建设制度,无法根据现代化林业建设需求开展相關活动。基于此,靖边县某林场根据对陕西省林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几点现代化林业建设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标签:陕西省林业发展现状现代林业建设 目前,陕西省林业发展中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难以提高现代化林业建设效率,无法优化陕西省林业建设体系。因此,相关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必须要创新现代化林业假设方案,逐渐提升陕西省林业建设效率,为国家环境保护工作做出巨大贡献。 一、陕西省林业发展现状 陕西省是我国林业发展大省,在2015年的时候,陕西省共造林650多万亩,可以有效提高我国林业建设效率,增加林业建设面积,促进林业经济效益的增强,在对其现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陕西省林业资源较为丰富,扩展空间较大,但是,林业资源的积存数量较少,林业建设质量低,无法满足相关要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林业资源扩张空间较大。陕西省林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具有较大的林业资源扩展空间,主要因为陕西省的森林面积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森林面积逐渐增长,为森林资源空间的扩展提供有力支持,可以帮助我国林业产品的发展。 第二,乔木资源较为丰富。目前,陕西省乔木资源较为丰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乔木所占有的面积为陕西省林业总体面积的35%,可以促进陕西省林业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陕西省的现代化林业建设效率与质量[1]。 第三,林业资源积存较少,质量较差。目前,陕西省林业资源较为丰富,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是存在资源积存少的问题,主要因为我国是林业资源匮乏的国家,即使每年林业产品生产数量都在增加,但是,还存在林业资源匮乏现象,难以提高陕西省林业发展效率,甚至会出现较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陕西省的林业资源质量较差,缺乏良好的林业品种,并且不能合理的设计林业种植结构,林业维护技术较差,难以提升林业资源的生产质量,导致陕西省林业发展受到阻碍[2]。 第四,国内林业市场为问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人们对家具与室内装饰的要求逐渐增高,因此,给林业发展带来较大的挑战,导致国内林业市场出现林业资源供不应求的现象,无法增强林业的发展效果,也难以倡导节约能源理念。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8年第7期现代园艺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郑瑞华王子昂 (陕西省凤县林业局,陕西宝鸡721703) 摘要:我国林下经济发展较晚,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目前林下经济的发展情况,研究和探讨相关对策,希望对我国未来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1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 1.1林下经济的概念 林下经济是以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指导,结合和利用自然环境,在林冠下选择适合生长的动植物进行合理种植和养殖的一种多层次的生产经营模式。林下经济是以林为主农林畜复合型经济,发展形式多样,实用性很强。林下经济并非单纯的农林复合生产,林下经济的优势是以科学技术为手段,通过产业互补并结合生态特点,实现以林护农和提高综合效益的目标。与单一的农林产业相比,林下经济在保障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市场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更明显,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林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需要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种理论支持和多种学科的指导。 1.2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林业正在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模式转变。我国的林下经济已经取得了初步发展,林下经济的发展更加多元化,林下种养业在林业大县发展比较快,林业休闲观光业在城郊发展的优势比较明显。我国有许多林业区的生态环境与自然条件非常好,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可以成为林业休闲产业。在社会条件方面,我国政府对于林下经济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国务院于2011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扶持。在市场方面,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群体更加关注农产品的安全与质量。我国作为WTO成员国,农产品将面临更激烈的国际竞争,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更加拉动了林下经济的发展。 2我国林下经济面临的问题 2.1思想意识落后 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和知识文化的落后导致农户对林下经济的认识不足,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导致的劳动力缺失使农户没有提高林地生产的能力,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导致农户对国家新政策了解不足,多数农户都处于观望状态。 2.2企业层面 部分企业只顾及公司利益,没有注意对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国家政策了解不足,不能及时掌握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和销售等问题,市场和品牌意识差,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水平不高。 2.3国家政策层面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关于林下经济的相关政策,但这些政策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比如林权抵押贷款政策,虽然可以有效解决我国林下经济的资金问题,促进增收,但个别区县级林业部门还没有对相关政策进行有效宣传,农户对相关政策也不了解。林权抵押贷款的相关手续繁琐,条件苛刻,获取贷款的几率不高,贷款额度小。3我国林下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3.1政府层面 林下经济要有良好的发展,首先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形成互动良好的产业发展格局。政府要制定完善的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公平的产品交易市场,对我国的林业资源进行排查和摸底,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规划。建立完善的林下经济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行业质量认证标准,规范行业行为,加强对林下经济产品的管理和监督,推动我国林下经济产业化和标准化。加强在市场、人才、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完善林下经济保障措施,提高企业和农户抗风险的能力。确保相关政策的稳定性和公平性。加强对企业和林农的宣传,让企业和林农全面了解国家政策,提高积极性和参与性。 3.2林农层面 提高林农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对相关新技术新政策的学习,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掌握林下经济的相关技术知识。通过对国家政策的掌握,根据自身条件考虑林权抵押贷款等手段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3.3企业层面 企业应提升品牌和质量意识,积极开发绿色品牌和有机品牌,努力提升企业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市场营销,积极开拓市场。通过自主创新,进行林下经济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综上所述,林下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是我国林业经济优化的有效途径,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发展模式,在未来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杨丽娅.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7(7) [2]苏潇.林下经济发展分析与评价初探[D].福建农林大学,2016 (责任编辑禾初) 产业论坛 27 --

林业产业总体规划

齐齐哈尔市兴十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 (林业产业部分) 规划设计单位:齐齐哈尔市林业局 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 甘南县林业局规划编制时间:2010年01月

规划编制组成员 组长:王平 副组长:刘光友 组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乔伟杰 任峰 何晨光 汪孟国 孙福贵 李海 李小川 周亚臣 赵凌泉 高作文

董希文 目录 第一章森林植物园建设规划 (1) 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1) 第二节规划建设条件 (2) 第三节森林植物园建设规划 (3) 第四节植物专类园建设规划 (7) 第五节观景台建设规划 (11) 第二章林业产业园建设规划 (11) 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12) 第二节规划原则 (12) 第三节林业产业园建设规划 (12) 第三章现有森林资源经营规划 (14)

第一节抚育间伐规划 (15) 第二节低价值片林更新改造规划 (16) 第三节防护林更新改造规划 (16) 第四章投资概算 (16) 第一节森林植物园建设 (16) 第二节林业产业园建设 (18) 第三节现有森林资源经营 (19) 第五章资金筹措 (19) 第六章预期效益 (20) 第一节预期经济效益 (20) 第二节预期生态效益 (21) 第三节预期社会效益 (21) 第七章保障体系规划 (22) 第一节建立和完善投融资体系 (22) 第二节建立政府主导战略下的管理体制 (23) 第三节加强业务培训,开发林业产业人力资源 (23)

第四节加强森林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23) 第五节加强林业产业信息化建设 (23) 附表 (25) 附图 (29)

第一章森林植物园建设规划 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一、科研示范与观光游览相结合,以观光游览为主 广泛引种栽培寒温带植物,以建设植物景观为主,集科普、科研、示范、观光游览、休闲娱乐于一体,使科普、展览在游览过程中得到体现。 二、体现松嫩平原西部寒温带、半干旱地区特色 在植物专类园的建设上着重体现植物、半干旱地区植物以及齐齐哈尔地方植物特色,在游览景点的设计上符合当地的文化生活习惯和审美内涵。 三、生态优先,以植物造园、造景为主线 坚持生态建设与植物园建设相统一的理念,把植物园建设和森林景观建设融为一体,保护和利用好现有植物资源及原有的生态环境,引进栽培新的植物品种,始终抓住以植物造园、造景这一主线。 兴十四森林植物园的性质定位:结合齐齐哈尔本植物特征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