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师应如何运用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 教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

教师应如何运用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 教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

教师应如何运用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 教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
教师应如何运用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 教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

教师应如何运用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教师如何进行赏识教

教师应如何运用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一、实施赏识教育的合理性(一)幼儿自身发展的需求首先,幼儿自身是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赏识与关注的。其次,幼儿的发展除了受智力因素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赏识教育对幼儿的性格、情感、兴趣等方面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适当的赏识会让幼儿学会感恩、感激,从而使幼儿能够注意和欣赏事物积极的一面。恰当的赏识能够给幼儿带来积极的体验,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性。当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出现困惑甚至失败时,教师更应充分肯定幼儿,通过多种形式鼓励支持幼儿,使幼儿从内心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尊重。

(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要求毫无疑问,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幼儿园中得到教师、同伴的赏识与关注。当教师在与幼儿进行日常交流时,一切以幼儿为中心,积极关注幼儿,运用鼓励、微笑或表扬等肯定方式来推进赏识教育时,家长可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孩子有所期待,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拉近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园氛围,有利于家长积极参与家园合作,使教师积极地开展教学工作,实现更有效的家园共育。

(三)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需求素质教育是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而赏识教育也同样认为幼儿拥有无限可能,并要求教育实施者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鼓励幼儿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赏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模式,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

二、实施惩戒教育的合理性惩戒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预防失范行为和危险行为,二是对失范行为进行否定、评价和纠正。值得注意的是,惩戒与惩罚是不同的。惩戒强调“戒”,而惩罚强调“罚”;惩戒针对的是犯错的行为,惩罚针对的是犯错的人。因此,我们要将惩戒教育与惩罚教育区别开来。正确适当的惩戒教育有利于幼儿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幼儿园教师有必要对幼儿进行合理的惩戒教育。

(一)幼儿自身成长的需求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容易犯错。从伦理上说,幼儿出现不规范的行为或不适宜的言语会对他人甚至自己造成一定的消极后果,这种消极后果往往会阻碍幼儿的健康发展。这时就需要幼儿园教师运用合理的惩戒教育帮助幼儿纠正不良行为,消除不良后果。因此,惩戒教育在幼儿的成长道路上是非常必要的。

(二)惩戒权合理使用的需求《中华人民 ___教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有“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和处分”的权利。同样,《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也指出教师可以用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些政策法规虽未明确惩戒的方式,但幼儿园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分子,也是拥有惩戒权的,这也并不代表幼儿园教师可以滥用惩戒权。同时,教师也绝不能将惩戒上升到体罚甚至变态体罚。

三、幼儿园教师在进行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一)面临的问题第一,幼儿园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或惩戒教育时运用的方式较为单一。在赏识教育中,幼儿园教师在幼儿说对话或者做对事时,仅仅通过简单的言语鼓励;在惩戒教育中,幼儿园教师主要通过口头批评、眼神暗示等方式惩戒幼儿的不良行为,而忽略了其它的惩戒方式。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赏识教育还是惩戒教育,幼儿园教师都没有结合具体情况、对不同个性特征的幼儿采取不同形式的赏识或惩戒教育,单一化的教育方式往往导致教育的结果不尽如人意。第二,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不懂得合理运用教育手段。一方面,当幼儿园教师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时,不仅在内容上没有指向性,而且存在不分场合进行赏识教育的问题。同时,如何把握赏识的程度也是困扰幼儿园教师的一个问题。另一方面,在惩戒教育中幼儿园教师也面临此困惑:惩戒过度

或者惩戒过轻,都无法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惩戒过度便会使惩戒发展为惩罚甚至体罚,这不仅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也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但惩戒力度不够或者不惩戒,就无法改正幼儿的不良行为。

(二)面临的挑战目前,幼儿园教师在实施赏识教育或惩戒教育时,面临幼儿和家长的压力。从幼儿的角度讲,幼儿对教师赏识教育的接受度远高于惩戒教育,虽然不同个性的幼儿在接受程度上会有所不同。从家长的角度来讲,不同类型的家长偏向于不同的教育方式。这他们对赏识教育、惩戒教育的不同认识。极端型的家长总是一味地支持赏识或者惩戒教育方式。而民主型的家长则认为,在幼儿园中,教师对幼儿实施赏识教育或惩戒教育都是有必要的。当然,还有一部分家长坚决反对惩戒教育。这些家长认为有些幼儿园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对惩戒的力度掌握不足,一旦教师的教育方式使用有误,就有可能给幼儿带来伤害。[2]四、促进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有效实施的建议无论是赏识教育还是惩戒教育,目前都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幼儿园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有效性。

(一)幼儿园教师应提高自我监控能力,增强职业素养教师自我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育的质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

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3]因此,为了提高自我监控能力,幼儿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教育教学过程,而且应关注教学活动后幼儿的反馈,并对这些反馈不断进行总结与反思,从而做到合理科学地运用赏识教育或惩戒教育。同时,无论是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还是惩戒教育,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出发点都要基于对幼儿的爱。幼儿园教师在教育中不仅要有爱,而且也要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爱。幼儿园教师真正热爱幼儿,就会带着温度、带着理解、带着激励去对待幼儿,用赏识教育或者惩戒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要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做到心中眼中都有幼儿。

(二)幼儿园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实现家园共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家长与教师共同努力,指引幼儿行为。因此,幼儿园教师要积极与家长展开沟通交流,改善幼儿生活和受教育的整体环境,充分实现家园共育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校园亲子活动等方式与家长建立联系,并向家长传达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养成正确的赏识观与惩戒观,使家长在对待、处理幼儿不合理行为时能与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保持一致:幼儿表现好时给予赞赏,而幼儿表现欠佳时教师和家长共同监督,实现家园共育。

(三)幼儿园教师应合理把握赏识和惩戒的力度幼儿园教师进行赏识教育或惩戒教育时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幼儿、不同的教育

事件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同时,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赏识教育或惩戒教育时,应坚持公正原则、灵活原则、及时原则。赏识和惩戒作为两种基本教育方式,如果能得到合理的利用,会产生好的效果。但是,如果不合理的使用赏识或者惩戒都会产生不好的效果。[4]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掌握赏识和惩戒的力度,将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结合起来,做到赏识中有激励,惩戒中有鼓励。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关于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的思考

关于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的思考 突然看到文章《400耳光的反思》:在前不久举行的舒曼杯(亚太)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中,13岁的沈阳女孩胡丁琦一人囊括了四项冠军、两项亚军,这是这个著名国际赛事自创办以来的最好成绩。有报道说胡丁琦这个钢琴才女是被父亲胡东振400耳光打出来的。一时间,大家对这件事议论纷纷,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育人过程中的“赏识”与“惩戒”的反思。立马我翻阅起这方面的资料,让我也不禁思考了起来。 就像电视剧中的正反面人物一般,周弘无疑是正面人物,他的赏识教育一经报道,立刻引起了无数叫好,短时间内就成了未经普遍性验证的真理;而胡东振的400巴掌,尽管打出了一个同样出色的世界冠军,却只能引发激烈的争鸣,就像反面人物一般令人费解了一番。 我们这样看:有一块土坯,害怕火烧,在进窑之前偷偷从车上溜了下来。它想:就凭这暖暖的太阳,何愁晒不硬呢?这个办法既舒服,又保险,何必忍受那烟熏火燎呢?于是,它固执地躺在地上,自由自在地享受着温暖的日光浴。有砖出窑了,红红的,硬硬的。土坯不羡慕,也不着急。它感觉自己也在渐渐变硬,只是没有那耀眼的红色。可是土坯不明白,不经过锻烧怎么会有红色呢?如果仅仅是没有红颜色也就罢了,有一天,一场雨下来,土坯支持不住,变成了一摊泥。又过了几日,风吹雨淋,就再也找不见土坯的踪影了。不经千锤百炼,怎能坚硬如钢,害怕艰苦挑战的人,是经不住风雨考验的。那些逃避困难的人,是无法成就辉煌事业的。 现在大街小巷都在谈论赏识教育——“你真棒”等等语言充满教育充满家庭充满社会!“聪明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确实如此,大人都喜欢听好话,何况孩子呢?孩子也在“赏识”激励下能茁壮“成长”!不过中国孩子遇到”挫折“(比如高考失利、学习波折等)后会“跳楼”等等,这种现象是不是值得我们探讨呢? 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教育问题,就会发现,教育是具有它的两面性的,所以既 要赏识,又要挫折,而且矛盾要平衡,这个尺度不好把握,把握好了,孩子发展就会很不错.在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外国有位作家,很小的时候写了首儿童诗,母亲认为精彩极了,不吝赞美之辞;父亲却说糟糕透了,这使他感到委屈。在以后成长岁月中,他一有进步,哪怕是点滴成绩,都会被母亲捕捉住,给予不遗余力的赞扬,作者从母亲身上得到的信心、勇气与希望。而父亲对他要求很严厉,对缺点、失误,不留情面地指出来,有时还大声斥责,作者从父亲身上获得的是清醒、理智与谦逊。再后来,作者成为知名作家,完全明白了父母的用意,他深感自己很庆幸,既有一个懂得欣赏自己的母亲,又有一个十分严厉的父亲,不然,很难成才。 对孩子实施赏识教育,这没有错,但赏识过了头,效果适得其反,孩子容易产生虚荣、自傲的心理,很难接受不同意见,更不要说批评教育了。如今的独生子女,大人娇惯的多,在学校里不受点儿挫折教育,将来怎么走上社会?著名特级教师韩军认为,教育应是十八般武艺,欣赏、激励、批评、惩罚等等,缺一不可。这可谓真知灼见。世界上没有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面对知识、能力、性格、经历、家庭都不一样,而且思想不断变化着的中小学生,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都需采用。 现在,家长、教师都已感受到中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我以为,这与没有把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很大关系。该赏识的时候不去赏识或赏识不到位,该批评的时候批评缺失或者把挫折教育等同于做做思想工作甚至体罚学生。学生犯了错误,要批评教育,但批评应讲究方式方法,道理说到他们的心坎上。即使要惩戒,也可以采取聪明的办法,寓尊重、期待、激励、教诲于“惩戒”之中。赏识也好,批评也罢,甚或惩戒学

综合素质作文赏识教育

冰心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每个学生都是一本需要仔细阅读的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枝需要点燃的火把。如果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以“赏识教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参考范文】 赏识教育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学困生。学困生是班级的落伍者,做好他们的工作难度很大,而且学困生常常屡教不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只有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才能使得全民族的素质得以提高。应如何赏识学困生呢 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是何等重要。为充分发挥赏识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作用,要做到:善于关心学困生;善于赏识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用赏识性评语。 善于关心学困生,给学困生前进的勇气。学困生的形成是有一定原因的。因此要深入实际,调查掌握学困生“困”之所在,然后给予关心帮助。针对学困生的具体问题,给予指导与帮助,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这样会让学困生有了前进的动力与希望。“关心”不仅体现了老师无私的爱,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了学困生前进的勇气。

善于赏识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其进步。闪光点也就是优点,人人都有优点,学困生也不例外。“赞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着的劣迹高明。”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展他们的积极因素。从这一点入手,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斗志,鼓足学生前进的勇气,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善于用赏识性评语,增强学困生的自信。评语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传统的操行评定忽视了教育民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教师无形中将学生分为“好”与“差”,无形中使好学生更好,差生更差。为此,教师应尝试将传统的操行评定改为正面引导的赏识性评语,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信,受到激励。如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有意在批改完之后加上一两句饱含感情的评语:“你真棒!”“加油!”“你进步了!”“老师赞赏你的好学精神!”“你是好样的!”等等。这样做,不仅是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肯定,而且也是对他们的鼓励和促进。特别是学困生,他们会为此而兴奋的,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勇气。 赏识源于发自内心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也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能够尊重自己的学生,赏识自己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学困生,赏识学困生。教师要多去了解学困生、多去关心学困生、多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这样一来自然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消除了学困生们的逆反心理。 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转化学困生的绿色通道。在这条通道上,教师只有把“师爱”洒向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当爱流入学生心田时,便会化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老师的尊敬、对同学的友爱。这种爱必然会得到美丽的回报,这种爱是转化学困生的灵丹妙药。

关于给予教师教育惩戒权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c13939528.html, 关于给予教师教育惩戒权的思考 作者:刘正丽 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37期 摘要:近年来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趋向紧张,教师的一些合法权益未被真正保护,因此教育界呼唤给予教师教育惩戒权。笔者认为,教师享有教育惩戒权的前提是要提高自身素质并正确区分教育惩戒权和体罚,不能把教育惩戒权简单等同于体罚。 关键词:教育;教育惩戒权;教师 近年来,教育界呼唤给予教师教育惩戒权的呼声日益高涨,究其原因,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家长的关系趋向紧张,教师的一些合法权益未被真正保护。近来,我国发生多起教师被无理殴打和教师因为惩戒学生而遭到不合理处罚的事件,如:四川乐至中学一位高三班主任因为没收学生手机,高考结束后惨遭家长找人暴打;安徽陈瑶湖中心学校一名教师自杀,事前曾与学生家长发生矛盾甚至被家长扇耳光;山东五莲二中一位女教师因为用课本抽了逃课学生,被停职一个月、新学年取消聘用,甚至被纳入五莲县信用信息评价系统“黑名单”,后来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才撤销对该教师的追加处理……诸如此类的事件,数不胜数。对学生的各项保护日益全面,对老师的保护却还处于薄弱状态。长此以往,就导致了教师害怕惹祸上身,只把教书看成是一个养家糊口的工作,只敢“教书”,不敢“育人”。“纵观当前的教育实践,当一味地摒弃教育惩戒,一味地表扬、赏识、鼓励、认可时,教师们猛然发现面对许多新出现的教育问题自己束手无策,尤其是随着学生及家长法律意识的增强,教师们越来越不敢管了[1]。”笔者曾经在四川遂宁某高中的一个高二班级实习,期间真是“痛不欲生”,班上纪律极差,学生不把师放在眼里,在班级里公然玩手机、绣十字绣,老师们却无可奈何,学生对老师们的不敬,让老师真的做不到“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人民日报也曾发声: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给予教师教育惩戒权,刻不容缓。 所谓教育惩戒权,是“指学校和教师为了维护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秩序,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依据教育法赋予他们的教育权力,针对违反学生行为规范、破坏学校纪律的学生而行使的一种教育管理权[2]。”教育惩戒权并不代表教师就可以随便体罚学生,要落实这一权利,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教师自身的品德都不过关,学生和家长肯定不会信服你,甚至会轻视你。最近网上爆出了补习班老师叼着烟用教鞭抽打辱骂学生迫其下跪的视频,让人愤慨不已,这种人真是枉为人师。作为老师,必须具备各种素质。首先要具备本学科的知识素质,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自己对学科知识不过关,那是无法教学生的。其次必须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要学会包容学生的各种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莽撞地一把抓。如果

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的周弘把自己培养聋哑女儿成为女大学生的经验升华为一种教育思想即“赏识教育”。赏识教育由此诞生,逐渐推广到学校老师对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中。 其实早在中国的历史上,早就有了赏识教育的影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愚教于乐”的原则。怎么让孩子们“学中乐,乐中学”呢?一个重要的做法是赏识。赏识可以让孩子获得尊重,得到鼓舞,增强自信,以快乐的心情投入新的学习中去。明代教育家王阳明也指出:“今教童子,必使之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己。譬之时雨春风,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条,日就枯槁矣。”这就告诉我们,教育的意义在于赏识孩子,使孩子欢欣鼓舞,这样就能不断有长进。 赏识教育是有理论依据的,主要的依据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只有在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之后,才会试图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尊重需要。只有满足了人的最本质的需要,得到了别人的尊重、理解与信任,人的潜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达到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 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得到尊重、理解、信任和关怀,孩子不断地被赏识和被肯定,不断地被激励,就会越来越优秀,就会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并逐步形成燎原之势。我觉得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爱。学会赏识,首先要学会爱,教师对学生的真诚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赏识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思想。教师要怀有“每个学生都是天才”的教育思想,并以此为指导,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的思想角度来确定自己的教育行为。 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爱。学会赏识,首先要学会爱。教育心理学指出,在教师教学的众多因素中,教师对学生的真诚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赏识教育的方式是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激励的状态下实施的教育。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以赏识为先导,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巨大能量,激发受教育者的良知与自觉性,从而让教育顺理成章地自然发生。所以赏识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激励、相互教育的过程,也就是感动与被感动的过程。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来 1. 于平凡生活中捕捉赏识教育素材。教师要“有意”地发现、寻找、创设“有情”情境。有的同学有进步,让全班同学每人送给他一句鼓励的话语,激励他更加发愤。有的同学过生日,全班同学一起为他唱曲生日歌,并送给他一句生日祝福,让全班同学的美好祝愿和真诚友谊时时激励着他前进。有的同学家里有了困难,让同学们每人帮他做一件事,伸出援助之手,让他感到大家庭的温暖。只要教师有心,这样的赏识素材随处可寻! 2.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 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求教师做到正确的认识学生、评价学生,并逐渐形成以“赏识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当学生表现超过平时水平时,给予积分卡奖励,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 3. 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深化赏识教育 班集体的活动是班级的生命。在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利于集体观念的形成,

惩罚教育比赏识教育更重要案例

1 惩罚教育比赏识教育案例 科学解释惩罚教育: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 学校内惩罚教育的优势 1惩罚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 2惩罚教育能打击学生的骄傲情绪 3惩罚教育能够使学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 4惩罚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作用: 观点一:适度的惩罚具有唤醒作用, 观点二:惩罚具有警示作用, 观点三:惩罚具有激励作用, ◇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种教育艺术 ◇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 ◇“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对错误的歉疚和放任,无疑如鸦片一样毒害学生的心灵。 ◇教育不是工厂生产的产品,产品不合格可以报废,学生长大了。不能让他回过去重新再来教育。对于教师和家长千万不能放弃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不要从小剥夺孩子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过多的赏识可能到了社会上会遇到更多的失望,使他们无法应对,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根源却在教师和家长身上。 反驳例子: 1、仲永的赏识足够多,成不了气候 2、西楚霸王项羽从小在项梁的赏识教育中长大,受不了委屈。 3、曹植的七步诗就是在惩罚教育的下构成的。 4、二十四岁因盗窃杀人被判处死刑的邱某临刑前,竟然将妈妈的奶头咬掉。说明赏识教育的 失败。 5、比如踢足球,既然犯规了,即使是被罚点球,也要坦然对待,不服,就不要犯规,要避免 惩罚,就要避免犯规,犯了规,就得接受惩罚 6、西游记中没有观音的紧箍咒,只凭唐生磨磨唧唧的赏识教育,怎能应付了聪明极顶,神通 广大,叱吒风云的孙悟空。惩罚教育是领导管理的法宝。 西游记中唐生面慈心善,为什么不对孙悟空进行赏识教育,还要对孙悟空念紧箍咒的咒语。 7、中国红军因为有了三大纪律八项纪律,对侵害人们群众利益的行为进行惩罚,如对逼婚杀 妻的身经百战的红军旅长黄克功处于极刑。群众异口同声称赞:共产党、八路军公正无私,纪律严明,真是了不起。因为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惩罚教育,共产党赢得了民心。 1

赏识教育方法

赏识每一个孩子 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和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家长和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家长和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家长和教师日日赞叹的教育。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一年多来,我校“赏识”课题组就开展了“赏识每一个孩子”的课题研究。我们以赏识成功教育思想为指针,不断优化学科教学活动、班队活动、班级管理,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为导向,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为原则,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努力探讨“赏识班队会”的教学活动模式。以自我赏识、赏识他人、他人赏识为主要内容,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的进行,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边做边总结经验,作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以“表扬和鼓励”为契机,赏识孩子给他们自信 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础。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人总是以过高的标准要求孩子,仅仅是以得到100分作为成功,因此孩子总是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之中,并时时感觉到“失败”的痛苦。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系,因为我们总是强调存在哪些不足。我们经常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教导完全正确,但如

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试行)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障和规范教师依法履行教育、管理学生的职责,维护师道尊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根据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经充分调研与广泛征求意见,我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 规则内容: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障和规范教师依法履行教育、管理学生的职责,维护师道尊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根据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称学校)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概念界定)本规则所称教育惩戒,是指教师和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和管理中基于教育目的与需要,对违规违纪、言行失范的学生进行制止、管束或者以特定方式予以纠正,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职务行为。 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 第四条(职责要求)学生违反学生守则、校规校纪、社会公序良俗、法律法规,或者有其他妨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有害身

心健康行为的,教师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可以视情况予以适当惩戒。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支持教师正当行使教育惩戒权,制止有害于学生或者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言行。 第五条(实施原则)实施教育惩戒,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育人为本。应当基于关爱学生的宗旨、符合育人规律,达到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增强自律、改过向上的目的。 (二)合法合规。应当以事先公布的规则为依据,尊重学生基本权利和人格尊严,遵循法治原则,程序正当、客观公正。 (三)过罚适当。应当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个性特点、身心特征、认知水平、一贯表现、过错性质、悔过态度等,选择适当的惩戒措施,实现最佳教育效果。 (四)保障安全。应当事先了解学生行为动机、判断行为性质,并注意方式、场所和环境的安全,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第六条(一般惩戒)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根据学生违规违纪情形,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当场进行教育惩戒:(一)点名批评; (二)责令赔礼道歉、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 (三)适当增加运动要求; (四)不超过一节课堂教学时间的教室内站立或者面壁反省; (五)暂扣学生用以违反纪律、扰乱秩序或者违规携带的物品;

赏识教育的作用及其实施方法

赏识教育的作用及其实施方法 赏识教育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赏识受教育者的优点,能使受教育者自尊、自爱、自强,从而主动地学习、奋斗并取得成功。 赏识教育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顺应时代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出发点,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顺应学生心理的成熟过程,以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是一种最具有活力的教育方法。 在学校教育中,赏识教育就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使其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力量,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成功和最佳发展的一种教育过程。赏识教育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赏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来实施赏识教育加以论述。 一、赏识教育的作用 赏识教育具备精投人、低消耗、高效益、优产出的功能,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育方式。 1、赏识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实现着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其本质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服务的人的活动。 从教育的本质可见,要实现教育的目的,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社会发展规律;二是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赏识教育正是遵循和体现了上述两种规律,它在教育过程中,按照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各方面的具有创造性的有用人才。它遵循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着重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在教学中引人激励机制;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使教师接近学生,走近学生心灵;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优点,培养其自信,激发其活力,让学生找到好感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自觉性、求知欲、上进心、创造性;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依靠自身努力,愉快地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获得知识技能,锻炼辩证思维。由于它能够把教育的思路、方法、手段紧密地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不断体现按社会发展规律办事的原则,而且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因而能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有效实现教育的目的,成为一种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的教育。 2、赏识教育更符合当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当代学生,生活在国泰民安改革开放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背景下,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法显露出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他们有理想,有抱负,积极进取,乐于创新,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感情丰富,求知欲强,渴望独立,有一定主见;另一方面,他们也富于幻想,对事物的期望值太高,因而面对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各方面的冲击,特别是面对来自学习、考试、分数、名次、升学、就业等等的压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诸如固执、任性、依赖性强、思想波动大、感情用事、自控力差、做事缺乏信心和责任感,看问题片面等等。

惩罚教育比赏识教育更重要四辩

1 惩罚教育比赏识教育更好(四辨) 尊敬的主持人、评委、对方辩友、在座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再一次总结惩罚教育比赏识教育更好。 一、历史告诉我们惩罚教育巩固江山的法宝 1、每一朝代的第一任皇帝都要建立本国的法律制度,并实施对应的惩罚来维护自己的统治,用以教育自己的丞民什么事情不能做,应该做好什么事情。没有惩罚教育,江山不稳。 2、西游记中没有观音的紧箍咒,只凭唐生磨磨唧唧的赏识教育,怎能应付了聪明极顶,神通广大,叱吒风云的孙悟空。惩罚教育是领导管理的法宝。 3、那一日曹操派大将夏侯淳和于禁攻打新野,诸葛亮派关羽、张飞迎战,关羽张飞不满。孔明严肃地说:主公宝剑再次,违抗命令者,斩。 二人不服气地走了。诸葛亮等大家都走了,就开始命人准备庆功宴,功劳簿,在城中等候。进行赏识教育要有惩罚教育做保障。 二、社会告诉我们惩罚教育是治国的法宝 1、中国红军因为有了三大纪律八项纪律,对侵害人们群众利益的行为进行惩罚,如对逼婚杀妻的身经百战的红军旅长黄克功处于极刑。群众异口同声称赞:共产党、八路军公正无私,纪律严明,真是了不起。因为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惩罚教育,共产党赢得了民心。 2、我去过许多地方旅游,其中台湾对我印象最深是那里的环境无论是宾馆、街道、超市、居民小区看不到垃圾,怀着好奇心我问导游,导游告诉我:有两个原因一是乱丢垃圾要罚1200-6000元的罚款。二是乱丢垃圾,会被认定是没有公德心的人,很丢脸的。我想若只有赏识教育哪能有台湾人的高素质。 三、学校告诉我们惩罚教育是培养接班人的法宝 1、我曾经工作过的现代双语学校,学生一进门,就让家长和学生共同签订一份合同,就是学生在校三大高压线(1)不能在校谈情说爱(2)不能打架(3 )不能与老师顶嘴;违者,把你的孩

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威远县龙会中学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创建“赏识教育”和学校常规教学为途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 通过对学生的赏识教育,教师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之中。培养学生正确地赏识自己和他人,树立学习的信心,养成良好健康的心理,促使学生快乐成长。让我校的每个学生在“我是一名成功的中学生”的心态中觉醒、进步、成长。提高师生的校园学习生活品质,努力形成“赏识激励”的特色校园文化。 三、实施对象: 本校所有在校学生 四、实施人员: 全体教师。(建议家长也参与进来) 五、领导小组: 组长:李阳富 副组长:李新明刘冰官桂民 成员:全体教师 六、具体程序: 1、宣传发动,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学习本方案。 2、在教师中征集赏识教育鼓励语言,课堂评价赏识激励语言。并将有代表性的赏识鼓励语言做成板报,大力宣传。 3、组织教师写好“赏识教育课堂语录”及赏识教育反思。 4、鼓励教师在学生的评价报告书中写好赏识教育评语。 5、举行赏识教育经验交流会。 6、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方案,做好下一步工作计划。 七、对策与措施:

1、组织学习,形成对赏识教育的共识 将有关赏识教育的理论学习纳入师德学习的内容,工会搜集有关赏识教育的内涵、意义、理论依据,以及现有的他人对赏识教育的成功研究成果,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专题学习和研讨,从而使全体教师对赏识教育能有一个正确充分的认识。 2、赏识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统一 每个人都需要赏识,喜欢被赞美被肯定,由此生活而变得积极,学生更是如此。尤其是后进生由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常常遭到批评、讽刺、挖苦、斥责。在心理上或多或少留有阴影,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由此产生自我评价降低,没有自信,逆反情绪严重,甚至厌学,这些都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身心的发展。因此,作为生命的个体,后进生更迫切需要被认同,被赏识。以赏识教育为载体帮助后进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当前社会、学校进行研究实施的重要课题。这对于成长中的后进生来说是至关重要且不容忽视的。 3、赏识教育要因材施教 实施“赏识教育”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书,蕴藏着与众不同的思想,呈现着独一无二的性格。因此,老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中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种种途径去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从而对学生的教育能更有针对性。 4、将赏识教育深入课堂教学之中 课堂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是最有效的。在课堂上提倡善用、多用精彩的课堂用语,时刻提醒自己不说带有侮辱性的伤害学生自尊和自信的话。教师的在备课中要精心设计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语,多用鼓励性的话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赏识学生就要坚信学生是聪明的,永远鼓励学生,从不挖苦学生。当学生取得进步时,要学会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赏识,当学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态度要宽容,语气要和蔼,批评时不大声指责学生。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到教师对他充满尊重、信任。每位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在一堂课中至少使

《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读后感

《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读后感 ——请善待每位严厉的老师这份由教育部保驾护航的征求意见稿,终于落实了广大教师与家长期盼已久的心愿——为教育拨乱反正。 再一次证明了——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成就孩子最好的方式,必然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一起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发力! 01今天老师退一小步,明天孩子掉一大步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一个妈妈发帖求助,说老师不管她孩子了,该怎么办?原来,她孩子学习一向不自觉,成绩不好,老师为了帮孩子提高成绩花了很多心思。上周,老师因为孩子没做作业,让他留下来补做。家里的老人知道了,直接跑去学校闹了一场,骂得老师都哭了。这下好了,老师也不管孩子了,急坏了他妈妈。 帖子下有网友评论: “老师心里都有阴影了,真是逼着老师不管。”;“这得多伤心啊!任何一个老师都不敢管了。”确实,家长的无理取闹,有可能逼得老师不管孩子。 每个老师的初心都是为了孩子好,给他们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功课等等,都尽可能发现孩子没学好的地方,帮他们巩固。老师不仅是孩子学习上的良师,更是孩子生活中的守护者,嘘寒问暖,规范行

为,德育教导,样样到位。 然而,现在的老师却被逼得一再对孩子让步。打比方说,有学生推倒了另一个学生,老师该怎么做?从前的老师想都不用想,直接批评,让孩子知道推人是不对的。 现在的老师,却是三思而不能行。 管吧,又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回去找家长告状。不管吧,万一孩子下次在马路横冲直撞,危及生命怎么办?对孩子的不断让步,正在逼得老师节节败退。如果教育只是为孩子开脱,那最终受害的只会是孩子。如果家长舍不得管孩子,学校不敢管孩子,最终能管的就只有监狱了。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教育,千万不要轻易向孩子让步。 02 老师再不管,熊孩子就没救了 前段时间,一条“小孩故意把孕妇推倒”的新闻刷屏。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小孩竟然回答:“我看电视上孕妇摔倒会流产,所以我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多么可怕! 正因为没人管好孩子,孩子越来越任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尚且没有正确的规则、道德、法律意识,对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其实是不清楚的。凭着“好玩”二字,差点害死了两条生命,这就是纵容孩子的代价。不管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教育都不应纵容,不能自由散漫。 在大部分孩子眼里,好老师的标准是这样的:要求尽量宽松,不会板着脸批评自己;作业布置得少,就算不做也没关系;什么事情都

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论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并存的合理性

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论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并存的合理性 摘要: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贵在用法。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作为两种重要的 教育方式,二者并存是合理的,并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现象学四方面进行 了论证。 关键词:惩戒教育;赏识教育;并存;合理性 当人们在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时候,似乎把惩戒教育推 到了边缘,认为唯有表扬和鼓励才是正道;而当人们又认识到“赏识教育”并非万 能的时候,似乎给学生以挫折的惩戒教育又有了立足之地。那惩戒教育与赏识教 育究竟谁好谁坏,取谁舍谁呢?从矛盾的双方来看,惩戒教育与赏识教育既对立 又统一,并相互依存。这也正说明了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贵在用法的道理。 一、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二者的并存是由矛盾的对立统 一决定的 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的差异;“统一”是指矛盾双方 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包括两种情形:一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依 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即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今中外,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只奖不罚,只 不过罚的内容和形式不同而已。奖和惩是对立统一的,有奖必有罚,有罚必有奖,否则无所谓奖罚分明。”檀传宝认为,没有惩罚就没有奖励。“其实,奖励与惩罚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用奖励来增加某一行为的发生频率,而用惩罚来 减少某一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和倾向性。从心理意义上来说,惩罚、奖励就像磁铁 的两极一样无法完全剥离。” 惩戒教育与赏识教育作为教育的两种重要方式,它们是不同的。但是它们又 相互依存相互连接着。惩戒教育与赏识教育都是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只有赏识教育是不现实的,因为它的前提是学生无过错,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而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二者并存是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文化 来支撑,要实现社会的和谐首先就要构建教育的和谐。 历史的来看,早期的“戒尺”教育到后来的“体罚”教育等,都应该列属于“极端”教育,因为太多的受教育者深受其害;如果我们现在只提倡赏识教育,而忽视其 他教育不也是一种“极端”教育吗? 惩戒教育与赏识教育作为教育的两种重要方式,都各有其优缺点,要综合起 来合理利用,因为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不可能是万能的。赏识教育不可能连缺点 一块赏识,重视惩戒教育也不等同于求全责备。要更好地促进教育效果的达成, 实现教育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做到赏识与惩戒相互融合、赞扬与批评 交换使用。 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二者的并存是学生健全人格 发展的要求 当代社会是人性张扬的时代,要求人们尊重学生个体,倡导赏识教育,这是 人们认识上的进步,无可厚非。同时这也是社会的进步,是教育事业的进步。

教师应如何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

如何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 3—6岁是培养一个人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关键时期,这一点已被中外许多教育学,心理学专家所肯定。因此,这个阶段,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帮助孩子扬长辟短,克服自卑,怯懦心理,树立自信心。 赏识是对他人获得正确认识并对其积极的方面加以赞赏的行为。赏识自己是自信的基础,要让孩子从小就感觉自己是最好的,最棒的,自己有很多优点,老师和家长要善于给孩子创造赏识自己的氛围和机会。赏识教育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对于我们并不陌生,然而有些父母并没有理解赏识的真正内涵,盲目赏识不仅不能让孩子从中获益,反而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阻力。很多父母认为,赏识孩子就是告诉他们“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认识,时间长了,孩子变得自大,自负。有些孩子会把父母的夸赞当做自己的保护层,他们宁肯相信这些有利于自己的评价而在无意识中屏蔽外界信息,从而变得目空一切。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呢? 一、信任幼儿,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从心理学角度上讲“渴望赏识与关注”是每一个幼儿的心理需要,幼儿只有得到信任,才能拥有自信,拥有了自信才能有利于激发幼儿潜在能量的发挥,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应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位幼儿,发现其闪光点,并以积极的态度去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位幼儿,不失时机的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喝彩。切记大声呵斥,语

气要婉转而富有启发性,这样,幼儿才能从教师的态度中敏锐的感到教师对他们的热爱与信任,从而充满自信。丘吉尔说过:“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怎样的去赞美他。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张的赞美,真诚的而不是虚伪的赞美,会使对方的行为更增加一种规范。”所以,要想孩子快乐,自信,健康的成长,就要以每位幼儿的个性特征作为立足点进行教育,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性,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需要我们一起来发掘。作为老师,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样才能给孩子更大更自由的发展空间。不要随意给孩子定性,孩子的性格都是多面的,千万不要因为一方面的不如意就给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这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不尊重。这一朵小红花的力量足以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充满力量。 二、理解幼儿,给予幼儿融通式赏识 幼儿需要从教师哪里得到理解,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以更大的激情融入活动。融通式赏识就要求教师以幼儿为本,尊重,关心,热爱幼儿,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而不是一味的寻找幼儿的缺点,一味的指责,抱怨幼儿的不足。例如,教师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注重游戏性,趣味性,教育性,重视幼儿的感知与体验。用童心看世界,从幼儿的角度看问题,对活动中的表现抱着理解的态度,不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不论他是多么的不同寻常,因为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要尊重每一个幼儿的个别差异性。

小学组织教师《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专题学习活动总结

小学组织教师《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专题学习活动总结教育惩戒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近日,根据市教育和体育局的安排,我校组织开展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学习活动。 一、会议学习,明规则 1月4日下午,《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文件专题学习会议在学校多媒体功能教室召开。校长、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副校长主持,副校长传达了《规则》精神和实施细则,并布置各级部要进一步对《规则》进行重点研读和个人自学。校长进行了总结发言,通过具体事例对文件内容做了详细的解读,并警示全体教职工要学规则、守规则。他指出惩戒是基于教育目的,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变错误的教育行为,强调教育惩戒的育人属性,是一种有“标准" 的惩戒。 二、组内讨论,议规则 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规则》的相关学习资料,并撰写了学习体会。各级部又进行了集体讨论。讨论中,老师们结合教学实际对《规则》中不同方面的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并且就一些细节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认为,《规则》的出台,赋予了教师教育的权力,同时也对教师行为进行了明确的

约束。老师们各自思考的成果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碰撞中擦出火花。 三、自主学习,懂规则 会后,老师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更多地了解了《规则》从起草到出台经历的过程以及教育部对《规则》的权威解读,对《规则》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并且写下了各自的学习感想和体会。 《规则》将于2021年3月正式实施,本次活动的开展,帮助教师明确了惩戒的原则、措施及需注意的问题,扫清了老师们的疑点,厘清了惩戒边界,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为《规则》的科学实施和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次学习对我校教师贯彻落实《规则》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全体教师会用、敢用、慎用教育惩戒,让家长、社会理解、支持、配合学校、教师教育和管理,共同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赏识教育

浅谈赏识教育在作文评价中的运用 徐家中心小学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生活中被人发现优点,被人赞美,被认可,被赏识。赏识是人类的共性需求对于作文也是一样的,培养作文的兴趣在于老师的慧眼识珠,更在于老师在评价中正确地运用赏识教育。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句赞美,一次赏识也许就能改变一个人,就能改变一种人生。作文的成功不仅在于“教”,更在于老师得当的“评”。我小学时期的一篇题为《我给妈妈来打分》的作文曾受到老师的大加赞赏,表扬理由仅仅是因为题目有新意。从此,我就爱上了作文,也越写越顺手。我相信,古往今来的许多文学大家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赏识教育在作文评价中可以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变强制学习为乐于学习。 究竟如何在作文评价的过程中正确运用赏识教育呢? 一、批改——书面肯定 教师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陋习,往往缺乏一种公平和认真的态度。最普遍最常见的就是老师象征性地在开头和结尾打个分,填个日子,多则写上一两句放之四海皆准的话:语句比较通顺,结构比较清晰…… 也有的老师为了应付检查,常常只是批改一部分作文,以至使许多学生习作无颜面君,这样肯定是收不到好的效果,连学生原先那点兴趣都慢慢被抹杀了。 在批改时,教师尽量以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以孩子的头脑去思考问题,要带上放大镜去寻找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一个课题是否新颖、字迹是否工整、标点是否正确、分段是否恰当、过程是否详细、开头是否点题、结尾是否升华……这些都是我们要寻找的闪光点,哪怕一点就足以让学生感动莫名。把优美句子用圈圈或者波浪线标出,在旁边写一两句肯定的评价绝对是最好的鼓励。 一个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使学生认定你对他的关注和重视,学生也是很敏感的,尤其在这种书面沟通上,很看重老师的态度。想一想,你的一次赏识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你还会吝啬那廉价的赞美吗? 二、讲评——口头鼓励 讲评在作文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作文讲评时,老师往往把写得通顺点的文章读一读,赞美一番,再把狗屁不通的文章狠狠地批一顿。这样虽然也的学生叫做评价,但是很片面,而且很有负面作用。也许一个差正为自己能顺利地按时交作文,能写一两个句子而期待你的肯定的时候,你却把他扫得一无是处无地自容,刚刚升腾的火焰被无情地浇灭。讲评时,应尽量避免直接批评,更不允许当众训斥。即使有缺点也应该个别指出,温婉讲解,使得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 1、对于好文章,我们没有必要再大肆渲染,只要点名表扬一下即可。 2、对差生就不一样了,要看到作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那种写作态度,最好能发现里面一二个闪光点,哪怕就是字迹的转变或者一个标点的正确运用,也是我们表扬的好素材。 3、尤其是那一大批处于中上水平的中等生常常会被忽视,他们的成绩可上可下,他们是更有潜力的更需要老师的照顾和呵护的,如果能得到一点鼓励也许就能冲刺,如果得到一点打击也许就从此萎靡不振也未可知。他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评价态度和方法。他们写不出特别优美无可挑剔的文章,但是常常会有那么一两个句子新颖生动,有那么一两个词语幽默风趣,有那么一两件事情真实感人……你是否视而不见?你是否充耳不闻?我们应该把这些句子摘录下来让他们自己声情并茂地读一读。让班上所有人都看到他们曾经鲜活的美,

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摘要: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实施赏识教育方法在做学生思想工作中常常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运用赏识教育要正确评价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使学生都愉快地学习积极地生活在希望中。 关键词:赏识教育爱心深化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核心他不仅要求班主任应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凝聚力;同时也要重视感情的投入。大家知道现代的教育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而且也是师生感情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更是学生沐浴爱的过程。“亲其师而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应当把赏识教育带入到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去以情入手。 一、了解赏识教育营造赏识氛围 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他利用传统教育中的赏识的巨大能力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成我国第一位大学生。他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位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情》一书中首次提出赏识教育的的概念。赏识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它能重塑学生的自信发展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它是一种以尊敬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顺应时代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

出发点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顺应学生心理的成熟过程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在宽容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的教育方法。 班主任教师树立赏识教育意识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开端只有这种意识的形成才有利于这种观点的形成以及升华对教育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二、赏识教育在班级工作中要求老师对学生有爱心 赏识教育就是教师用科学的爱艺术的爱去尊重宽容学生激励学生。欧曾说过:“教师对学生的爱护以及对儿童的温和态度甚至比他们的学习和修养更为重要。”老师的爱是崇高的教育之爱它具有无穷的魅力它随体现出来的深刻的爱如花之芬芳酒之醇香浇灌着渴望成长的学生。 我班有一个学生叫王雷他像得了小儿多动症没有一刻能稳稳当当的坐着。在课堂上总是“声东击西”甚至有时自言自语;课间呢就霸气十足常欺负同学;作业从不的按时完成。每天他都引起任课老师的不满、班干部和同学的怨言。看来是该采取措施了。这天放学后我把他留了下来。我柔声地问:“你觉的最近你的表现吗?”“不!”他不加思索地说。“哦?愿意说说看吗?”“上课老静不下来爱搞小动作跟同学关系不作业不做……”他无所谓的一下子说了一大堆缺点。我为他的坦白而感到惊讶。这是我始料不及的同时意识到我肩上的责任是何等的重要转化一个对一切都无所谓的一年级学生谈何容易呢?但我决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