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红色政权的建立教案

红色政权的建立教案

红色政权的建立教案
红色政权的建立教案

14课红色政权的建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井冈山会师、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2、通过对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河红色政权建立等内容的联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历史知识、建立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

3、理解八七会议确立的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是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通过学习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培养学生对从我国国情出发,将马列主义的普通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通过教师对创建红军、建立根据地及土地革命三者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对事物之间辩证关系的认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5、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分析“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通过本节内容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革命先辈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值得后人缅怀和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井冈山会师。中国共产党将革命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探索——从城市转入农村。

难点:毛泽东向农村进军的原因;武装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土地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

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解。

【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的综合式教学法。

【教材分析】

为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挽救中国革命,1927年,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这些起义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八七会议在理论上纠正大革命时期的错误,标志党革命重心开始转移。毛泽东、朱德创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其意义在于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实践上实现革命重心的转移。根据地进行的土地革命,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政权,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革命战争。随着地方人民政权的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导入新课

有人用“血雨腥风”、“拨云见日”两个短语形容1927年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请问,这一年,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疯狂屠杀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人民大革命惨遭失败。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建立起国民政府反动统治,新旧军并行南北呼应,全国陷于一片黑暗之中。大革命失败后,处于白色恐怖包围之下的中国共产党虽然遭受极大摧残,但很快痛定思痛,逆境奋起,决然以武装起义的枪声回答反动派的暴政,探索革命新的出路,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板书本节课题)

“14、红色政权的建立”

一、“南昌起义” :

1、背景:

(1)必要性: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必须独立领导武装力量回击敌人的镇压。

(2)可能性:中国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了一部分武装力量,而且南昌地区敌军兵力单薄。

2、经过: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和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

3、结果:南昌起义的队伍最后被迫撤离,损失惨重。

4、意义: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②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秋收起义

时间:1927.9

地点:湘赣边界

领导人:毛泽东

意义:从进攻大城市到向农村进军,是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新起点。

2、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时间:1927.10-1928.春

●过程:攻打长沙受挫。毛泽东改变原来部署,决定去山区寻求革命的立足

点。

●地点:井冈山中心茅坪

●意义:全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进攻大城市到向农村进军,是中国

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新起点。

●毛泽东为什么选择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

●①位于湘赣边界,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③附近农产品丰富,便于筹粮筹款;

●④大革命时期受革命影响深,群众基础好。

●3、井冈山会师

●(1)经过:

●1928 年4月,两支部队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毛泽东

任军委书记和党代表,朱德任军长。

●(2)意义:

●①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的武装力量

●②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为各地起义部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树立了榜

样,是后来燎原之势的第一点星火。

三、1、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1)发展农村根据地:

(2)发动土地革命:

(3)开展武装斗争: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时间:1931年11月

(2)首都:江西瑞金成为“红都”。

(3)领导人:政府主席毛泽东,军委主席朱德(兼红军总司令)。

(4)历史地位:这是第一个红色中央政权,也是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

【板书设计】:

14.红色政权的建立

背景:

时间:1927.8.1

领导: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和刘伯承等

意义:第一枪、创建军队

秋收起义:1927.9(城市到向农村进军)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间:1927.10-1928.春

意义:全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据地。从进攻大城市到

向农村进军

井冈山会师:1928.4(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革命道路:创建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城市。

【课后练习】

1、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 )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北伐战争

2、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湘赣革命根据地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3、参加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有()①毛泽东②周恩来③贺龙④朱德⑤叶剑英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⑤D.②③④

4、带领部队与毛泽东的队伍在井冈山会师的是:①周恩来②陈毅③瞿秋白④朱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阅读下列材料: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请回答:

(1)上述歌谣涉及哪些历史事件?

(2)“南昌打响第一枪”是指什么?“八一”历史至今有多长?

(3)“ 朱毛合”而“建四军”有什么奇功?

红色政权的创建和红军长征

潞城市一中初中部课堂教学设计导[学]案 编写教师:杨倩倩审核教师:杜素萍2017年11月12日 课题红色政权的创建和红军长征教学课时 第13课时 班级 目标教学 预设目标姓名 1.知道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长征等一系列历史事 件; 2.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3.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第小组 导学重点、难点 重点:1.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3.红军长征的历史地位 难点: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导学方法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小组合作课后活动 导语引 课 回顾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相关内容。设问:遭受挫折的中国共产党当如何突破困境? 自学活动中央红军长征的大致过程 ——冲破湘江四条封锁线--—(占领遵义,召开遵义会议)—— ----- (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 和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考题反馈1、依据周恩来、第一枪、建军节三个信息,可以得到的正确判断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最重要的启示是() A.必须进行武装斗争 B.必须与国民党分裂 C.必须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 D.必须夺取城市,建立自己的政权 3、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唱到:“……,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歌词场景发生于() A.井冈山 B.吴起镇 C.瑞金 D延安 4、“红军不怕远征难”关于红军的远征正确的是() A.胜利的标志是召开遵义会议 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C.是一次主动的战略转移 D.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

教学设计红色的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终审稿)

教学设计红色的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美术教学设计 红色的画 一、教材分析: 《红色的画》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5册第6课。本课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认识三原色,感受红色使画面产生的美感,使学生开始从盲目、随意地涂抹色彩,到初步的有意识地运用色彩,培养学生色彩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提高学画色彩画的积极性。书中用多幅以红色为主的作品,来启发学生联想生活中常见的以红色为主的场面,使学生体会红色特有的魅力,感受红色带来的热烈、喜庆、奔放的美感。 二、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对象是三年级上期的孩子,这阶段的孩子天真活泼,想象丰富,喜欢绘画,学习兴趣高。以前没有系统地学习色彩知识,在运用色彩上都是盲目、随意地涂抹色彩。学习本课后能初步的有意识地运用色彩,只要学生准备好学习用品,一般都能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让学生初步感受和认识红色特有的美感,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 3、能给一幅线描画填上深浅不同的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 四、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初步感受红色特有的美感。 五、教学难点:深浅不同的红色在画面上的运用,使画面更有层次。

六、教学策略、方法: 1、模式结构:“启发·创新” 流程:设情激趣—探究学习—艺术实践—评价拓展 2、方法、策略:通过课件出示红色的物体、红色的画,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了红色给人热烈、欢快、温暖的感觉。通过填色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通过两幅范画的对比、分析,使学生感受到红色的邻近色的美丽,知道画红色的画不仅要使用纯红色,而且还要运用好红色的邻近色,使画面更有层次。由于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教学难度比较大。因此,为了突出重点,节省作画时间,教师先准备好学生作业用的线描画,让学生直接涂颜色,这样就能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取得较好的效果。 六、教学准备: 1、教具:教科书、色卡纸、课件、范品2幅、学生作业用的线描画。 2、学具:水彩笔、油画棒、水粉等着色用具。 七、教学过程:

红色政权的建立教学设计示例(一)

红色政权的建立教学设计示例(一)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红色政权的建立教学设计示例(一) 一、导入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革命遭到了严重挫折。在这种严酷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应当怎么办呢? (学生思考并做回答)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以武装革命反抗武装反革命,以及建立红色政权的斗争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会议:“八七”会议 教师向学生展示毛泽东话语:”革命失败,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建红军的新时期。”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惨痛的教训是什么? 南昌起义是我党独立领导的第一次武装反抗国民

党的起义。 让学生思考:南昌起义前的背景是什么?(应联系党内情况和国内情况回答) “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白色恐怖形势下召开的一次紧急会议。 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1)“八七”会议的重大功绩是什么?(2)“八七”会议同三次武装起义有什么联系?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什么重要论断? 指导学生议论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决策,结合国民党统治的重心和当时我党的“城市中心论”,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到农村去,既可保存革命力量,又可以积蓄发展革命力量,以便形成以农村包围城市,达到最后夺取城市的目的。这是将革命的退却和进攻巧妙结合起来的正确道路。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概括三次起义的意义:(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建立人民军队的纪念日。(2)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在文家市作出了到农村去的重大决策。(3)广州起义建立了工农政权——苏维埃政府,这在中国是第一次。 (以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实

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同步试题(华师版八年级上册)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训练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参谋意见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经历了转危为安的磨炼。同学们要体会到长征了历程显示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和革命队伍无比顽强的生命力,更要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 自学流程 1.说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上“八一”字样的含义。 2.南昌起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是什么? 3.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什么? 4.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为什么要选择此地? 5.井冈山会师的意义是什么? 6.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7.遵义会议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各是什么? 8.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9.总结本课标志性的历史大事。 10.你还能提出新的问题吗? 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 1.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 2.“八一”建军节的来历是() A.武昌起义 B.百团大战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3.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湘赣革命根据地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首都确定在( ) A.汉口 B.南昌 C.瑞金 D.广州 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红军总司令是() A.朱德 B.周恩来 C.毛泽东 D.刘少奇 6.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反革命“围剿”开始于( ) A.1928年 B.1929年 C.1930年 D.1931年 7.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 A.“八七”会议 B.长征的胜利结束 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D.遵义会议 8.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 ( )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遵义会议的召开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校园红色文化教育 ----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和利用红色资源优势,用红色文化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我校组织和开展“传承 红色基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行动主题活动。1、使我校的德育教育更加富有实效性,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 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民族的历史和传统;2、使学生确立远大志向,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3、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树立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4、激发学生“继承革命传统、赞美祖国 繁荣、立志成人成才”的热情。 二、活动步骤: 教育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4.4~4.5)参观海阳市革命烈士陵园; 第二阶段:( 4.10~4.11)观看爱国主义革命教育的红色影片; 第三阶段:( 4.16~4.17)参观海阳地雷战纪念馆; 第四阶段:( 4.22~4.23)以“红色记忆”为中心开展主题班会。 三、活动内容: 1、参观海阳市革命烈士陵园 由学校有关领导组织分配,合理安排时间,以级部为单位,班主任带领并组织本班级学生到海阳市革命烈士陵园参观,开展“重温红

色记忆”活动,让学生追溯海阳红色光辉历程,激发团员青年热爱、传承红色经典文化的激情。 2、观看红色教育影片、学唱红色歌曲 根据“百年树人 ---电影阳光行”,学生投票选出最喜爱的红色电影,教师将影片下载后,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全体学生统一观看,写一篇观后感并在班级内进行最美“红星少年”的评选活动;3、参观地雷战纪念馆 由学校有关领导组织分配,合理安排时间,以级部为单位,班主任带领并组织本班级学生到海阳地雷战纪念馆参观,开展“重温红色记忆”活动,让学生追溯海阳红色光辉历程,激发团员青年热爱、传承红色经典文化的激情。 4、开展以“红色文化教育”为中心的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在组织形式上、内容的选择上给予指导、点拨;学生周末放假期间查找一些与“红色”相关的资料(烈士介绍),学唱一首红色歌曲,班会时进行活动汇报和展示;各班级要拍摄活动照片和视频资料。 四、活动要求: 1、广泛发动,全员参与。学校充分运用校会、班会等宣传阵地,突 出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2、注重培养、树立典型。各班级在富有特色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中,注意发现、培养典型的人物和典型故事。挖掘、培育、宣传典型,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熟悉的典型影响熟悉人,营造浓厚的争创先进的

三年级上册美术-6《红色的画》【教案】

6《红色的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三原色,感受和认识红色特有的美感。能以红色为主色调画一幅画,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及运用色彩的能力,增强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利用美术教学的直观性,为学生创设中国节日的颜色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领学生走入“红色的画”,感受、体验三原色中的红色。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红色的实物和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分析和表现,启发学生感知红色带给人热烈、喜庆、欢快的美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画色彩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三原色,感知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2.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用红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色卡、颜料、绘画纸、记号笔、水彩笔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准备好绘画用具 二、导入课题 让学生观察,找出本课主题。

师:今天教室与以往有什么不一样? 生:教室里充满了红色物品。 板书课题:红色的画。 三、讲授新课 1.红色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三原色”。出示色卡:红、黄、蓝。 2.谈一谈: (1)走进教室有什么感受?(热闹、热情……) (2)你见过这些场面吗?PPT图片:结婚场景、看花灯场景。你还见过哪些红色的事物?(自然界中的红色、生活中的红色、红色时刻……)3.讨论探究 (1)欣赏完课件中的美丽图片,这些红色的画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喜庆、热烈、奔放) (2)再仔细观察发现每个作品中都有红色,还有没有别的颜色?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红色是中国人的传统喜庆颜色,它带给人们热烈、喜庆、奔放的美感,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在过年过节、重大活动庆祝以及婚礼上常用到它。 4.检测新知 (1)判断对错:你们是如何理解红色的画的? 判断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A红色的画就是完全用红色画的画。 B红色的画是以红颜色为主画的画。 (2)从三幅画面中来判断哪一幅是红色的画。

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红色政权的建立》word教案

24课红色政权的建立 【教学目标】 1、知道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井冈山会师、土地革命、反“围剿”的胜利、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2、通过对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河红色政权建立等内容的联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历史知识、建立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 3、理解八七会议确立的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是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通过学习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培养学生对从我国国情出发,将马列主义的普通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通过教师对创建红军、建立根据地及土地革命三者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对事物之间辩证关系的认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5、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分析“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通过本节内容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革命先辈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值得后人缅怀和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将革命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探索——从城市转入农村。 难点:毛泽东向农村进军的原因;武装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土地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 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解及其军阀割据的区别 【教材分析】 为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挽救中国革命,1927年,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这些起义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八七会议在理论上纠正大革命时期的错误,标志党革命重心开始转移。毛泽东、朱德创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其意义在于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实践上实现革命重心的转移。根据地进行的土地革命,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政权,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革命战争。随着地方人民政权的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了。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提问导入新课 有人用“血雨腥风”、“拨云见日”两个短语形容1927年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请问,这一年,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疯狂屠杀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人民大革命惨遭失败。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建立起国民政府反动统治,新旧军并行南北呼应,全国陷于一片黑暗之中。大革命失败后,处于白色恐怖包围之下的中国共产党虽然遭受极大摧残,但很快痛定思痛,逆境奋起,决然以武装起义的枪声回答反动派的暴政,探索革命新的出路,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板书本节课题) 一、“南昌起义” :1.补充材料由学生根据材料回答起义的历史背景:南京政府“斩尽杀绝” 的恐怖政策,革命处于低潮。

传承红色基因与主题班会教案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传承红色基因七一童心向党”主题队会队会时间: 参会人员: 队会过程: 一、目的: 1、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历程、战斗的历程,着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功绩,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的真理。 2.为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加强学生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二、准备:资料,图片 三、形式:诗朗诵问答合唱 四、过程 主持人(2位主持人齐说):下面我宣布五年级“追忆红色经典传承革命传统”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一)追忆革命英雄 女:当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从东方升起时。 男:当我们背上书包走出家门开始幸福的一天生活时。 女:同学们你们可否想过是谁带给我们这样幸福的生活? 齐:是我们最敬爱的中国! 男:亲爱的同学们,祖国是养育我们的母亲,我们都热爱自己的母亲,可你们知道吗?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我们的祖国母亲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打击,又是谁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这段黑暗的岁月吗? 女: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今天,它碰到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无数党的英雄先烈们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们的幸福: 生1:刘胡兰 生2:董存瑞 (二)诗朗诵 (三)讨论: 小组讨论:如何传承革命精神,用行动报效祖国。 (四)齐唱 女::历史不会终结,社会在不断向高层次发展。而今,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关心家庭、关心集体、关心学校、

关心社会、关心祖国的一切发展。 男:对,今天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明天我们是祖国的栋梁! 女:下面让我们一起用歌声唱出我们的心声 齐唱:《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男:下面请班主任对这次班会做总结 (五)班主任总结 班主任:同学们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中国明天的命运就掌握在你们手里。当然真正的爱国不是一堂主题班会所能完全体现的,真正爱国更应该体现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没有对父母、对老师、对同学、对班级、对学校的爱,是不能谈及爱祖国的。希望你们从今以后继承先辈们的光荣传统继往开来,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女:谢谢班主任的寄语 男:今天的追忆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的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美术教案-红色蓝色黄色的画

美术教案-红色蓝色黄色的画 本文为word格式,方便下载后编辑,模块丰富,可灵活组合

美术教案-红色蓝色黄色的画 教学目的:认识三原色,感受红黄蓝三种颜色使画面产生的特有美感,从而体验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认识和感知红黄蓝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教学难点 :绘画时注意主体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关系以及同类色之间的深浅对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请学生搜集有关红、黄、蓝三原色的实物。1、组织教学2、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三原色实物,由学生观察、触摸其颜色、外形特点。在感知的基础上认识三原色。3、教师利用试管做调色练习,——引出三原色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三原色可以调出世间万种颜色,体会色彩的奇妙之处。4、教师播放幻灯片,演示红色的画,让学生体会红色的画面给人们什么样的感觉?红色:热烈、喜庆、奔放的美感。请学生想象并举例:还有那些物体或场面可以红色表示?5、师播放以蓝色画面为主调的纯色画,由学生直观的体会蓝色给人们什么样感觉?蓝色:凉爽、清净的感觉。由学生想象举例,蓝色让你想到了什么?6、教师播放黄色画面的幻灯片,由学生自己体会黄色给人们什么样的感觉。他代表了哪个季节?黄色:明快、温馨、成熟的美感。学生举例7、通过欣赏三原色的画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红色的画就是由红色画的吗?红色的画是以红色为主画的画。 二、组织学生做游戏,让学生将彩笔盒里的红、黄、蓝三种颜色以及近似颜色迅速取出,哪一组取的又快又多,哪一组就获得胜利。三、布置作业 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分组合作画一幅画。四、小结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特别是对选材新颖、绘画大胆的作品要讲解自己是如何构思的。

部编版6《画》教学设计

6《画》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同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所以本课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展开想象,乐于表达,结合图画感知自然美。 另外,应当明确——古诗是识字的载体,识字始终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这个重点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除了通过反复认读、多次强化巩固认知以外,教学中还要大力开掘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来识字。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让识字自然地与阅读、看图、想象、游戏整合在一起,让识字变得更轻松。 课前准备 1.写有反义词的头饰;一幅山水画(题写“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 1.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文插图。(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教师引学: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价并板书“山、水、花、鸟”) 3.教师引问: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抽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进行朗读。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图上还有——),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还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 5.教师导言: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 预设:如生发现题字是课文的四句诗,就直接板书课文的四句诗。如不能发现,则直接引导学生与书上的《画》作比较。 6.学生读诗。 7.教师引学:这四句诗中,你们认识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认识?请用铅笔标出来。 设计意图:由看画引入读诗,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图中有诗,诗中有画。在读诗看画中认识事物和生字,把读诗、学字引入活动情境中,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致。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同桌之间充分发挥合作和帮扶的精神,把会读的大声读一遍。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给同桌多读几遍。 3.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24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教案

24课红色政权的建立教案 24 红色政权的建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井冈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井冈会师、土地革命、反“围剿”的胜利、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2、通过对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井冈会师河红色政权建立等内容的联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历史知识、建立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 3、理解八七会议确立的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是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通过学习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培养学生对从我国国情出发,将马列主义的普通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通过教师对创建红军、建立根据地及土地革命三者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对事物之间辩证关系的认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分析“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通过本节内容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革命先辈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值得后人缅怀和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土地革命。中

国共产党将革命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探索——从城市转入农村。 难点:毛泽东向农村进军的原因;武装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土地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 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解及其军阀割据的区别 【教材分析】 为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挽救中国革命,1927年,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这些起义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八七会议在理论上纠正大革命时期的错误,标志党革命重心开始转移。毛泽东、朱德创立的井冈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其意义在于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实践上实现革命重心的转移。根据地进行的土地革命,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政权,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革命战争。随着地方人民政权的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了。 【教学设计】 导入新:提问导入新 有人用“血雨腥风”、“拨云见日”两个短语形容1927年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请问,这一年,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疯狂屠杀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人民大革命惨遭失败。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建立起国

小学美术《红色的画》教案

小学美术《红色的画》教案 课题红色的画课型造型表现教材 位置 第6 课第 1 课时设计者美术组 教材分析《红色的画》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5册第6课的教学内容。此课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接触到的色彩知识课。与第7课《黄色和蓝色的画》有着紧密的联系,都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美术课程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为一种美术文化的学习,植根于生活。本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三原色中的红色和相邻近的其他颜色,感受红色带给人热烈、喜庆、欢快的美感,使学生开始从盲目地、随意地涂抹色彩,到有意识地去运用色彩。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 习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美的能力,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重点认识三原色,感知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难点引导学生的感知的基础上用红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前准备教师课件、图片。学生纸,彩笔 板书设计1、三原色 2、红色的寓意 3、了解不同红色 流程 时间 师生活动过程二次修改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欣赏红色的画自然风光、居室环境、人物服饰等图片,引导学 生感受色彩与生活的关系。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色卡,向学生说明三原色的特性。 2、展示以红色为主的图片,问这些红色的画图片给你什么感 受? 3、小结:红色给人热烈、喜兴、奔放的美感。 4、找出不同的红色的类似色。 5、用这些不同的红色,可以表现怎么样的画面?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人美版第五册教案 五、作业展评 六、拓展: 课件展示以其他一种主要颜色为主的绘画作品。 教 学 后 记 使用人:上课时间:年月日

5.3寻找红色记忆主题班会教案

“寻找红色记忆”主题班会教案 大牟家镇周戈庄小学五年级三班孙秀梅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走近抗日民族英雄,了解抗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感悟民族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千百万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2、激发学生崇尚革命先烈的思想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爱党爱国,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繁荣富强打下坚实的后备基础。 二、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阅读革命英烈的故事并写写读后感,学唱有关歌曲,培训好故事员和活动主持人。 2、学生收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暴行径的资料。 三、活动过程: 1、班长宣布“踏访红色足迹追寻红色记忆”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主持人串联队会活动。 主持人甲:同学们,在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举行升旗仪式。那么,五星红旗是伴随着什么歌曲冉冉升起的呢? 学生:(国歌) 主持人乙:这是一首抗战歌曲。中华民族就是凭借这首歌高昂的旋律、爱国的激情,鼓舞着全中国人民团结抗日,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让我们用饱满的情绪一起来唱这首歌吧! (1)全体学生唱国歌。 主持人甲:我们中华民族是“不愿做奴隶”的民族,我们是“万众一心”的民族,是敢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民族。正是因为这样的民族,即使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屈服,而是毅然接受了强敌的挑战。 主持人甲:就像历史上著名的抗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自以为工业比较发达,军事实力超过中国,就妄想在三个月之内依据灭亡中国,对中国实行殖民统治。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中华民族奋起抵抗,先辈们英勇顽强,奋不顾身,为祖国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主持人乙:下面就让时间倒流,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尘封的历史!请***同学为大家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吧!) 主持人甲:同学们在课前搜集了大量的侵华的罪证,请把你手中的资料拿出来,展示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段沉痛的历史! (2)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讲述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暴行径)。 主持人甲:这一串串数据、这一幕幕场景,让我们心情沉重,屈辱的历史,我们是不能忘记的。 主持人乙:但是,有压迫就有抗争,有侵略就有抵抗,1937年7月7日晚上,一阵激烈的枪声打破黑夜的静寂,也打响了中国人民反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愤怒的中国人象一头猛醒的雄狮,咆哮着站了起来!千千万万的中国人都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中,他们巧摆地雷阵,用子母雷、连环雷、钉子雷等各种土造地雷打击敌人,到处都成为敌人葬身的坟墓。 主持人甲:在这样激烈的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抗日战争英雄,其中也有很多的少年儿童英雄。听!红星闪闪,脚步声声!那是我们的同龄人,战争时代的小英雄向我们走来。请听故事《儿童团长李爱民》。

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和古色文化教育主题班会

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和古色文化教育主题班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标 :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1 二、活动准备 :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图片,文字资料。 三、活动人员:全校师生。 四、活动过程: 1、宣布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2、活动开始: 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华。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 2

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这24字可以大致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意。 3、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爱国篇、诚信篇、友善篇)。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倡议: (1)遵守纪律,文明有礼不破坏校纪、班规,热爱我们的国家。 (2)团结友爱,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3)努力学习,积极上进,争取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4)班干部起好带头榜样作用,认真工作,管理班级;值日的同学认真完成值日任务。 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人物,这就是爱。在家爱家,在学校爱学校,在班级爱班级,这样,我们都可以做到爱国。 教师总结: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都很小,但每个人都 3 拿出一点点爱,汇合起来,就是大大的爱。在班集体中,老师期待大家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长处,贡献出自己的一点点力量,那样我们的班级就有大大的力量。大家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五彩缤纷的文学遗产,让我们领会了博大的情怀,感悟精深的文化。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要谱写更新更美的篇章。 篇二: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 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红色的画》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红色的画 一、导入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生:冬季。外面冷不冷?生:冷。今天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一起来初步感受一下色彩带给我们的温度吧! 听音乐看图片 同学们,现在你的心情怎样?生:欢快、热情、喜悦、奔放。还冷吗?不冷了。不但不冷了,而且感觉还很温暖。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感觉温暖?生:红色。唉,说对了,因为我们看了那么多红色的画,原来红色能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红色的画》,一起来感受红色的魅力。(板书:《红色的画》) 二、讲授新课 1、认识三原色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三种奇妙的颜色,谁能说出它们的名字?一起说:红色、黄色、蓝色。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想不想知道?生:想。(你已经知道了,你说说看。)师:这三种颜色两两相调,可以调出许许多多漂亮的颜色,但这三种颜色是无法用其它颜色调出来的,所以我们把这三种颜色称为三原色。现在你知道了,红色是三原色之一,原来红色这么厉害。

2、学习红色给人的感受 红色这个颜色在我们中国可不一般,趁着刚才的温度,让我们继续来感受中国元素——红的温度。 红色是中国人传统的喜庆颜色,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 瞧,上下翻飞的巨龙舞动着人们红彤彤的期盼; 高悬的红灯笼是一串串幸福的好日子;火红的秧歌扭出人们火辣辣的情;大红的对联、中国结,红透了春节的大街小巷;过年时爷爷奶奶会给你发——大红包(生答);掀开了红红的盖头就掀开了崭新的日子;红色的鲤鱼灯讲述着一个美丽的希望;大红的绸带、大红的衣裳,剪出了一个美好的前程。红色的国旗,红色的中国馆,这都是中国的元素。中国红已成为中国特有的色彩标志。 同学们,现在你的感觉仅仅是温暖吗?生:不。现在我们是不是感觉都热了? 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红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温暖、幸福;欢乐、吉祥;热烈、激动。 师:同学们,其实红色给人的主要感受就是吉祥、喜庆。(板书) 红色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它的的特殊作用:看这个红色的标志又是什么意思?生:禁止通行。师:你知道的真多。(大拇指鼓励)红绿灯的红又代表什么意思?生:红灯停。师:对,我们一起说:

红色政权的建立教案

14课红色政权的建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井冈山会师、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2、通过对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河红色政权建立等内容的联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历史知识、建立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 3、理解八七会议确立的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是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通过学习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培养学生对从我国国情出发,将马列主义的普通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通过教师对创建红军、建立根据地及土地革命三者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对事物之间辩证关系的认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5、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分析“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通过本节内容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革命先辈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值得后人缅怀和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井冈山会师。中国共产党将革命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探索——从城市转入农村。 难点:毛泽东向农村进军的原因;武装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土地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 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解。 【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的综合式教学法。

【教材分析】 为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挽救中国革命,1927年,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这些起义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八七会议在理论上纠正大革命时期的错误,标志党革命重心开始转移。毛泽东、朱德创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其意义在于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实践上实现革命重心的转移。根据地进行的土地革命,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政权,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革命战争。随着地方人民政权的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导入新课 有人用“血雨腥风”、“拨云见日”两个短语形容1927年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请问,这一年,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疯狂屠杀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人民大革命惨遭失败。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建立起国民政府反动统治,新旧军并行南北呼应,全国陷于一片黑暗之中。大革命失败后,处于白色恐怖包围之下的中国共产党虽然遭受极大摧残,但很快痛定思痛,逆境奋起,决然以武装起义的枪声回答反动派的暴政,探索革命新的出路,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板书本节课题) “14、红色政权的建立” 一、“南昌起义” : 1、背景: (1)必要性: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必须独立领导武装力量回击敌人的镇压。

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教材依据: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三节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指导思想: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教材分析:历史教学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虽然历史时间跨度不大,但容量非常大,要求学生识记、掌握的知识要点非常多,学习难度较大。但由于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近,现实感强,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就必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多下功夫。尽量使教学方法尽可能灵活多变,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而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在本书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则表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的不成熟,而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则是中国共产党在独立领导革命斗争中不断探索走向成熟的历史,尤其是在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中探索出一条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在遵义会议上成功地解决了党内的重大分歧,使党的路线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从而保证了长征的胜利,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其重要地位可想而知。 学情分析:由于所带班级多,学生学习程度不一,在教学中,要注意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基础好的班级要多做启发诱导教学,鼓励学生多提问;对基础差的班级要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加强课堂提问力度多做学法指导。 设计理念:三讲:讲学生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三不讲:不讲

学生已经懂的、能学懂的和学不懂的知识点。 设计背景: 1、面向学生:八年级学科:历史 2、课时:1课时 3、教师课前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 课题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知识: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红军反"围剿"斗争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红军会师和长征胜利结束 2. 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提高学生识图用图能力、 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价值观 1.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长征的历程显示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革命队伍无比顽强的生命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为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过程方法 1、简单概括土地革命时期若干标志性事件。2、通过分析大革命失败原因及八七会议、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及遵义会议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3、通过阅读教材P72页"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提高学生识图用图能力。4、总结长征精神的内含,弘扬

红色政权

读《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有感 ——“四个深刻领悟”与“四个做到”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的一部分,原题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这篇文章成为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来源,对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篇军事理论著作成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时代发展步步向前,革命精神代代传承。在经济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处于相对稳定的今天,作为新中国的新生代,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我觉得我们还要学习一些革命时期的经典著作,回味革命精神,重温革命豪情,以便将之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工作中去,激励我们不断向前发展。 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一著作,要站在时代的前沿,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大背景,用发展的眼光,吸收著作中的精华,为祖国建设寻求更加牢固的理论根基。为此,我们要认真研读《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一著作,分析著作独特精深之处,获取著作的理论价值。 一、学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得到下列四个“深刻领悟” (一)深刻领悟毛泽东敏锐的政治洞察眼光 1.落后的阶级统治,需要先进的阶级。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仍然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 2.混乱的军阀战争,需要稳定的政局。国民党新军阀蒋桂冯阎四派,呈现出临时的短暂团结,实质上各派都在酝酿斗争,国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此时此刻,中国急需一个平衡力量来维持进而建立一个稳定安宁的政治格局。中国共产党能够胜任这一角色,存在红色政权十分必要。 (二)深刻领悟毛泽东雄浑的哲学辩证思维 1.红色政权存在的必然性。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

《 红色的画》教案

《红色的画》教学设计 美术教师宋永鑫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1、认识三原色 2、知道红色的画是以红色为主的画面。认识不同的红色,运 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 3、能以红色为主画一副画。 过程与方法: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作业。 情态价值观:培养学生生活的情感,提高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感受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各种红色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能画出有创意的绘画作品,运用各种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主体突出。 学习材料:水粉用具、水彩笔、蜡笔、色彩纸、剪刀、胶水、红色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讲授三原色 (出示三原色的一张) 师:这是老师最喜欢的一张家居图,这幅图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色彩,因为这幅图片中有我们最为熟悉的红黄蓝三种颜色。 生:红黄蓝。 板书:红黄蓝。

师:这三种颜色很特别,因为它们的本领最大,它们可以调出世界上所有的颜色,所以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三原色。 板书:三原色 (浏览国庆丰富的节日色彩,浏览至红的为主的图片停下,引出红色。 二、新授部分 1、启发红色在哪里, 师:在节日里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颜色,就是红色了,你在国庆节时,都在哪里见到过红色呢?它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喜庆。 (出示:节日中的红色事物) 师:节日里,你在哪还见到过红色,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板书:孩子们说的感受,如:喜庆、高兴、兴奋。。。 (出示:) 2、欣赏更多红色的图片,拓展红色的含义。 师:看到这些图片,你觉得红色又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 板书:孩子们说的感受,如:辣、刺激、跳跃、温暖、警告。。。 3、比较红色的画, (找不同,1、颜色的不同,深红、浅红,和其它发红的颜色。2、这些颜色是怎样调出来的呢?) 师:欣赏了这么多红色的画面,老师也忍不住试着画了一幅红色的画,你们觉得这幅画怎样呢?(出示:一张红纸) 生:不好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