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固定资产减值测试

固定资产减值测试

固定资产减值测试
固定资产减值测试

固定资产减值测试

一、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对于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应当进行减值测试,确定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证明资产存在减值应当按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计提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在处置、出售、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债务重组等情况下转出资产,企业应当将相关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转销。应当指出的是关于资产减值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已十分接近,也稍有差异: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可以转回。另外就准则规定的详细程度而言,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更为具体和全面。

二、固定资产减值有关规定

(一)判断减值迹象是资产减值测试的前提。资产负债表日企业要先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而后确定是否进行减值测试。也就是说,只有在存在减值迹象的前提下,才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固定资产不存在减值迹象,则不必估计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也不必确认减值损失。

(二)引入现值概念。对预计净残值采用现值,原准则中的预计净残值是终值;另外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企业在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应考虑弃置费用,应当按照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相关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取消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确认原则。

(三)采用资产减值评估方法。准则对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计量,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方法指南,具有可操作性。我国会计准则规定,评估师应当根据企业所处行业平均生产能力和获利水平计算企业的公允价值,并根据企业现有生产能力下现金流量现值来确定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由此确定可收回金额。目前,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在我国刚刚起步,其中业务量较大的就是固定资产减值的评估。

(四)引入了“资产组”、“资产组组合”、“总部资产”的概念。在实务中,许多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很难评估,因而新准则引入“资产组”、“总部资产”的概念。当企业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进行估计的,应当将其归属于一定资产组,以资产组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确认该资产的减值损失;“总部资产”是企业集团和事业部的资产,难以脱离其他资产和资产组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因此,要将总部资产划归一定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确定其所归属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可收回金额,然后与相应的资产账面价值相比较,确定是否存在减值损失。准则对“资产组”、“资产组组合”及“总部资产”的减值处理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作出了详尽的规定从而使企业在资产减值处理上更趋于合理。

三、固定资产减值测试

(一)固定资产减值的迹象判断

企业应当于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存在固定资产减值迹象,应当进行减值测试。判断固定资产减值迹象依据的内部外部因素包括:包括资产市价大幅下跌;经济、技术、法律环境以及市场情况变化;市场利率、陈旧实体损坏、闲置或提前处置、资产经济绩效低于预期等。资产存在减值迹象时,进行减值测试,确定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按照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孰高原则确定的。

(二)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当固定资产存在减值时,企业可以做出两种选择:一是将资产变卖,二是继续使用该资产。毫无疑问,如果企业处置固定资产带来的利益较高,企业就会处置该资产;如果企业继续使用该资产所带来的利益较高,企业就会继续使用该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反映了企业在处置资产和继续使用资产两者之间作出的选择。比如,某项资产如果现在处置掉,处置收入减处置费用的净额为80万元;如果持有这项固定资产,预计使用10年,产生现金流量的现值100万元。作为生产管理者是选择现在把这项资产卖掉,还是持有10年,产生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得到100万元?肯定要选择最有利的:持有10年,产生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得到100万元。所以要继续持有,按照处置资产和继续使用资产两者利益孰高原则确定可收回金额。

(三)固定资产减值测试基本思路

1.确定可收回金额。对比公允价值(假设不考虑相关处置费用)和在用价值,按照孰高原则确定。

2.确定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及减值后的净值,不考虑重置成本因素。

3.确定固定资产减值额。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定。

4.减值额的分配。按资产组各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进行分配。

会计实务中,合理分析判断固定资产减值,需要会计师具有丰富的会计经验,因为企业固定资产存在各种不同的类型,不同资产使用效率不同,而且资产的价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目前国内评估界与会计界联合率先展开了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为目的的评估规范标准的单项研究,这对我国会计准则背景下如何开展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是一种有益的探讨,同时也有利于《企业会计准则》正确贯彻和实施。

四、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减值金额的计算公式是: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资产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账面价值是指资产原价减累计折旧和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余额,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法是采用熟高原则:取“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较高者。折现率及未来现金流量预计应按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入流出。企业在计提资产减值时,应设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进行核算。计提减值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反映,并在资产负债表的附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中列示;而“资产减值损失”则反映在利润表中,直接抵减当期利润。

金融资产减值测试管理办法模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x银行金融资产减值测试工作,准确反映金融资产价值及经营绩效,提高金融市场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根据《x银行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办法》等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金融资产是指存放同业款项、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贷款及应收款类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不包括x银行系统内业务形成的金融资产。本办法所称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在充分、客观评估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标准、程序和方法专门计提的用于弥补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准备金。 本办法所称金融资产减值测试是指针对金融资产进行信用风险水平测试,以确定金融资产应计提减值准备的过程。 第三条金融资产减值测试应坚持“标准统一、程序规范、谨慎预计、合理判断”的原则,客观、审慎地估计金融资产信用风险状况,按照预定标准,及时规范进行减值测试。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持有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金融资产的x 银行总行和境内各分支机构。境外分行应参照本办法要求和所在地监管规定制定金融资产减值测试管理办法,并报总行(风险管理部)备案。 第二章减值测试的范围和方法 第五条在考虑会计准则及我行会计政策的基础上,根据数据可获得性及相关业务的风险情况,对全部或部分金融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其中,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划分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类、可供出售类、持有到期类和贷款及应收款类的四类债券投资应分别确定其减值测试范围: (一)划分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类的债券投资

均不纳入减值测试范围。 (二)划分为可供出售类、持有至到期类和贷款及应收款类的债券投资,均应纳入减值测试范围进行减值测试。除非发生重大风险事件,以下类别债券原则上认为不存在减值迹象: 1.我国政府和政府机构发行的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 2.标普/穆迪/惠誉评级为AAA/Aaa/AAA级主权家发行的主权债、政府机构类债券。 3.拥有标普/穆迪/惠誉评级为AAA/Aaa/AAA级国家政府的担保。 4.标普/穆迪/惠誉评级为AAA/Aaa/AAA级国际金融组织发行的债券。 同一发行人如同时具备多个信用评级,以评级最低的为准。 第六条债券投资减值测试包括单笔测试和组合测试。根据《x 银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划分为次级、可疑和损失类的债券资产应当进行单笔测试,计提单笔减值准备。除可供出售类债券投资外,其他纳入减值测试范围但未计提单笔减值准备的债券,应当进行组合测试,计提组合减值准备。组合测试应针对具有类似信用特征的本外币债券组合进行。 第七条采用单笔测试估算特定债项减值准备时,对于可供出售类债券和持有至到期/贷款及应收款类债券采用不同的减值测试方法。 第八条对于需进行单笔减值测试的可供出售类债券,应在参考未来现金流现值的基础上,采取既定估值方法确定债券投资的公允价值。 第九条对于需进行单笔减值测试的持有至到期和贷款及应收款类债券,原则上采取现金流折现模型确定债券投资的现值。对于无

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知识

新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减值与累计折旧 简介:固定资产减值预备与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反映着固定资产的价值,因而在实务中对两者的差不认识不清,存在许多模糊之处。现代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决策有用”,同时,企业规避风险的内在动力和投资者追求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外部力量催生了资产减值会计的产生与广泛运用。企业要合理使用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必须拥有优秀的会计师、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依托成熟的资本市场。 2001年度,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首次将减值会计应用到固定资产的期末计量。为配合企业会计制度的具体实施,2002年财政部又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减值会计作了详细的规定,要求企业在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发觉固定资产发生诸如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或经济性贬值等有形或无形损耗时,应当计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发生减值。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的运用,对我国传统会计观念造成专门大冲击,它将引发许多新会计问题。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资产负债表》内容上看,“折旧”与“减值预备”差不多上“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两者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固定资产帐面价值的减少。不管是计提减值预备,依旧提取折旧,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正确计算损溢、减少风险损失、合理确定成本补偿尺度”的“慎重”原则。也正是因为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因此导致实务中对两者的差不认识不清。 一、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依据与目标 (一)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依据 现代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上的会计信息,其决策有用性正日益受到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质疑。因此,近年,不管是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依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在努力围绕会计目标重新构建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修订会计要素的概念、确认与计量的标准,这些举措中最具代表性的确实是,将资产定义为预期的以后经济利益。因为从一个盈利企业来看,其持有资产的目的确实是为了获得以后的经济利益,我国《企业会

注会会计第八章资产减值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资产减值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2014年5月初增加一项无形资产,实际成本360万元,预计受益年限6年。按照直线法计提摊销,预计净残值为0。2016年年末对该项无形资产进行检查后,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160万元。减值后预计受益年限、净残值和摊销方式不变。2017年年末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A、140万元 B、112万元 C、157万元 D、152万元 2、2017年12月31日,AS公司对购入的时间相同、型号相同、性能相似的设备进行检查时发现该类设备可能发生减值。该类设备公允价值总额为82万元;直接归属于该类设备的处置费用为2万元,尚可使用3年,预计其在未来2年内产生的现金流量分别为:40万元、30万元,第3年产生的现金流量以及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形成的现金流量合计为20万元;在考虑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公司决定采用3%的折现率。2017年12月31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P/F,3%,1)=0.97087;(P/F,3%,2)=0.94260;(P/F,3%,3)=0.91514】 A、82万元 B、20万元 C、80万元 D、85.42万元 3、关于商誉减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B、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应当自减值测试日起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 C、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首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D、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确认减值损失的,减值损失金额应当首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的商誉的账面价值 4、企业在计量资产可收回金额时,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是()。 A、为维持资产正常运转发生的现金流出 B、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 C、未来年度为改良资产发生的现金流出 D、未来年度因实施已承诺重组减少的现金流出 5、下列各项关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估计中,对折现率的预计表述不正确的是()。 A、折现率应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后利率 B、折现率的确定应当首先以该资产的市场利率为依据 C、估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既可以使用单一的折现率也可以在不同期间采用不同的折现率 D、折现率可以是企业在购置资产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6、下列各项资产中,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年末均应进行资产减值测试的是()。 A、长期股权投资 B、固定资产 C、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D、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减值及其认定

固定资产减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里的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年限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其中,销售净价是指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处置资产所发生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或者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以判定固定资产是否发生减值。企业在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时,如发现下列情况,则应当计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确定资产是否已经发生减值。 1. 固定资产市价大幅度下跌,其跌幅大大高于因时间推移或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并且预计在近期内不可能恢复; 2.企业所处经营环境,如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或者产品营销市场在当期发生或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并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3.同期市场利率等大幅度提高,进而很可能影响企业计算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折现率,并导致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4.固定资产陈旧过时或发生实体损坏等; 5.固定资产预计使用方式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如企业计划终止或重组该资产所属的经营业务、提前处置资产等情形,从而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6.其他有可能表明资产已发生减值的情况。 在上面的情形出现后,经过计算的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果低于其账面 价值,企业则应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减值损失应当转回,但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对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当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对此前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 有时,企业的固定资产实际上已毫无价值,按照规定应以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准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判断的条件如下: 1.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2.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的固定资产; 3.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品的固定资产; 4.已遭毁损,以至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5.其他实际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 如果有证据表明,企业的在建工程已经发生了减值,也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当在建工程存在下列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可以认为已经发生了减值: 1.长期停建并且预计在未来两年内不会重新开工的在建工程; 2.所建项目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并且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其他足以证明在建工程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难以合理分摊的总部资产减值测试新解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财会月刊□2012.10上旬难以合理分摊的总部资产减值测试新解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难以合理分摊的总部资产减值测试的程序和方法,从理论上剖析了减值测试后各单项资产及总部资产账面价值严重偏离其公允价值这一问题,并对国超等人的改进措施加以评析和质疑,最后提出了一种以资产组及总部资产最大可能摊销减值额为分摊依据进行资产组组合减值额分摊的全新方法。 【关键词】总部资产资产组组合减值测试郭敏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总部资产是指本身难以独立产生现金流量,需要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组合才能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主要包括企业集团或事业部的办公楼、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研发中心等资产。总部资产的显著特征是难以脱离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现金流量,而且其账面价值难以完全归属于某一特定的资产或者资产组。基于此特征,会计准则按照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能否在合理和一致的基础上分摊至各资产组,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减值测试方法。 其中关于难以合理分摊的总部资产减值测试后总部资产难以反映公允价值的问题, 《财会月刊》2012年2月上旬刊中国超、刘宏、邓馨的《难以合理分摊的总部资产减值测试之改进》 (以下简称“国文”)一文已经加以详细介绍,本文不再赘述。但笔者认为,国文在对现行减值测试程序和方法的改进方面提出的建议存在可商榷之处。 一、难以合理分摊的总部资产减值测试 国文认为,各个资产组能够独立产生现金流量,在不考虑相关总部资产的情形下,对各个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比较其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进行第一次减值测试,并进行第一次的减值分摊;接着将减值测试后的资产组与难以在合理和一致基础上分摊的总部资产组成资产组组合,以此为基础对总部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将减值额在资产组和总部资产之间分摊;之后将资产组分摊的减值额在资产组内的各单项资产之间进行二次分摊,这样,最终使得各单项资产的账面价值继续降低,严重偏离了其公允价值。 为此,国文提出这样的改进方案:首先,在不考虑相关总部资产的情况下,对各个资产组进行独立的减值测试,由此确定各单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值测试后的账面价值等于其公允价值;其次,将难以在合理和一致基础上分摊的总部资产与各个资产组合并,组成资产组组合,其中该资产组组合既包括所测试的资产组,也包括能在合理和一致基础上分摊的总部资产;再次,对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其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如果发生减值,则将资产组组合发生的减值损失 扣除各单项资产已确认减值的部分,按其差额分摊至总部资产;最后,减值测试后难以合理分摊的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低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与0二者之间较高者。 笔者认为,国文改进后的减值测试办法也是存在一定缺陷的。按照国文改进后的减值测试办法,假设在不考虑相关总部资产的情况下,各资产组(资产组组合所包含的资产组)减值测试所确认的资产减值总额大于资产组组合减值测试确认的减值总额。 此时,资产组组合所确认的减值额将全部由资产组负担,因为根据国文改进办法,总部资产所分摊的减值额是资产组组合所确认的资产减值总额扣除各单项资产已经确认的减值部分。 而如国文所提供的例题所述,市场上替代产品的出现以及技术的革新,对公司的经营环境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资产出现了减值迹象,须进行减值测试。但是测试后的结果是减值额全部由资产组所包含的单项资产负担,这样各单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也就不能很好地反映各单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国文所提出的改进建议的初衷———改善各单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反映公允价值的程度相违背。 另外,当资产组组合的减值总额远远大于各单项资产的减值额时,资产组组合的减值总额扣除各单项资产的减值额后,剩余待摊减值额仍大于总部资产可允许分摊的减值部分时,上述改进办法也将失效。因为减值测试后难以合理分摊的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此时可能低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与0两者之间的较高者。 二、难以合理分摊的总部资产减值测试补遗 基于前文的分析,笔者认为,提高各单项资产及总部资产反映其公允价值的程度的有效措施是: 1.在不考虑相关总部资产的情况下,对各个资产组进行独立的减值测试,由此确定各单项资产的最大可能减值额(等于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减去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以及0三种中最高者)。 2.将难以在合理和一致基础上分摊的总部资产与各个资产组合并,组成资产组组合,其中该资产组组合既包括所测试的资产组,也包括能在合理和一致基础上分摊的总部资产。 ·85 ·□

#新旧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减值相关规定

新旧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减值相关规定 2006-11-9 8:39何瑛李多顺【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新准则对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限制,大大收缩了“资产减值转回”虚增利润的弹性空间,将会使报表信息更加客观真实 由于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和制度未明确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导致在会计实务中可操作性较差。2006年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又进行了一些新的修订。下面笔者就新旧会计准则有关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和探讨。 一、资产减值的认定标准分析比较 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底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没有对资产减值的认定标准做出具体规定。2002年《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也未明确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导致在会计实务中可操作性较差。 而2006年资产减值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这些迹象包括:1.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降,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2.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

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3.市场利率或者其它市场投资回报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4.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5.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6.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实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损失)远远低于(或高于)预计金额等;7.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通过对这几条判断资产减值标准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资产减值的三种确认标准:1.永久性标准,即对在可预见的未来不能恢复的资产减值给予确认,这个标准虽然避免了确认暂时价值波动形成的损失,但需要会计人员对暂时减值和永久减值进行判断;2.经济性标准,即在资产负债表日若资产账面价值低于可回收金额则确认其减值,它能如实反映资产负债表日资产的价值,避开了采用职业判断区分资产减值类型的难题,便于操作;3.可能性标准,即要求对可能的资产减值予以确认,其目的主要在于和历史成本保持一致,避免对不必要减值损失的确认。 二、固定资产减值计量的分析比较 对于计提多少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实质是固定资产减值的计量问题。而确定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是正确选择资产减值计量属性、合理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因素。2002年实行的《企业会计准

银行信贷资产减值测试及预计负债操作规程模版

x银行信贷资产减值测试及预计负债操作规程(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x银行信贷资产减值测试及预计负债工作,准确反映信贷资产价值及经营绩效,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根据《x银行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办法》等,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各级经营机构办理的全部贷款(含贴现、银行卡透支及其他表内信贷资产)均需按规定进行减值测试,表外不良信贷资产需进行预计负债。 第三条法人客户不良贷款减值测试及表外不良信贷资产预计负债适用现金流折现模型;法人客户正常、关注类贷款及个人客户贷款(不含银行卡透支贷款)减值测试适用迁移模型;银行卡透支贷款减值测试适用滚动率模型。 第四条信贷资产减值测试及预计负债按月进行,以每月21日为测试基准日,测试结果当月在核算管理行(各县级支行)进账反映。 第五条信贷资产减值测试及预计负债由客户部门、风险管理部门、银行卡管理部门、财务会计部门及科技部门等分工配合,共同完成,各级行、各部门应按照规定的标准,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工作。 第二章现金流折现模型测试 第六条现金流折现模型(以下简称DCF测试)是基于对未来现金流入的预测确定单笔贷款减值结果或表外不良信贷资产预计负债的方法。 第七条对五级分类形态发生变动(正常与关注之间的变动和贷款风险分类批处理程序自动进行的形态调整除外)的法人客户贷款,

以及测试基准日的全部法人客户不良信贷资产,各行应按规定进行DCF测试相关工作。 第八条因贷款形态发生变动而进行的DCF测试,通过总行下发的DCF测试模版完成,客户经理需录入预计的未来各期现金流并确定折现率。 第九条对测试基准日法人客户不良信贷资产进行的DCF测试,有关工作应在信贷管理系统(以下简称CMS)中完成。客户经理在系统中需录入客户、保证人和担保物(包括抵质押物和查封物)信息,填列未来各期现金流并确定折现率。 第十条对单笔贷款进行DCF测试时,应在测试时点预计与该笔贷款相关的未来各期现金流入,并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现后加总,获得贷款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贷款账面余额与现值之间的差额,即为该笔贷款应计提的减值准备。 对表外不良信贷资产预计负债时,先将扣除保证金后的金额确定为预计垫款金额,再进行现金流预计。预计垫款金额与未来现金流现值的差额即为应计提的预计负债。 第十一条预计未来现金流时,应综合考虑本金及利息收回情况,并按预计回收时间分期填列。填列时回收期最多不超过5年,如确实认为第5年之后仍有回收的,应先将之后的预计现金流折现到第5年,再与第5年合并填列。 第十二条预计未来现金流应有客观依据,充分考虑处置变现等不利因素对未来现金流的影响,确保减值测试结果与贷款风险状况相匹配。在预测借款人及保证人未来现金流入时,应充分考虑其负债和对外担保总额,对存在其他债权人的,应考虑其他债权人的影响,尤其要关注优于我行或与我行贷款具有同等偿还次序的其他债务。 第十三条预计借款人自身产生的现金流入时,应以其历史经营现金流入情况、还款记录等为基础,审慎评估其未来经营状况,充分考虑还款意愿的影响。同一借款人有多笔贷款的,应根据贷款本金占比分解填报。

固定资产减值测试

固定资产减值测试 一、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对于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应当进行减值测试,确定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证明资产存在减值应当按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计提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在处置、出售、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债务重组等情况下转出资产,企业应当将相关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转销。应当指出的是关于资产减值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已十分接近,也稍有差异: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可以转回。另外就准则规定的详细程度而言,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更为具体和全面。 二、固定资产减值有关规定 (一)判断减值迹象是资产减值测试的前提。资产负债表日企业要先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而后确定是否进行减值测试。也就是说,只有在存在减值迹象的前提下,才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固定资产不存在减值迹象,则不必估计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也不必确认减值损失。 (二)引入现值概念。对预计净残值采用现值,原准则中的预计净残值是终值;另外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企业在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应考虑弃置费用,应当按照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相关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取消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确认原则。 (三)采用资产减值评估方法。准则对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计量,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方法指南,具有可操作性。我国会计准则规定,评估师应当根据企业所处行业平均生产能力和获利水平计算企业的公允价值,并根据企业现有生产能力下现金流量现值来确定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由此确定可收回金额。目前,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在我国刚刚起步,其中业务量较大的就是固定资产减值的评估。 (四)引入了“资产组”、“资产组组合”、“总部资产”的概念。在实务中,许多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很难评估,因而新准则引入“资产组”、“总部资产”的概念。当企业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进行估计的,应当将其归属于一定资产组,以资产组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确认该资产的减值损失;“总部资产”是企业集团和事业部的资产,难以脱离其他资产和资产组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因此,要将总部资产划归一定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确定其所归属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可收回金额,然后与相应的资产账面价值相比较,确定是否存在减值损失。准则对“资产组”、“资产组组合”及“总部资产”的减值处理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作出了详尽的规定从而使企业在资产减值处理上更趋于合理。 三、固定资产减值测试 (一)固定资产减值的迹象判断

资产减值测试与成本法的运用2

资产减值测试与成本法的运用2 (会计视野论坛) 其实为什么不宜采用成本法,在中国的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讲解中也有所表述,我基本是认可的,因为国内评估机构在成本法的使用中不到位,没有能够充分体现评估对象的物理的、经济的,内部的、外部的等各类价值影响因素,难以真正体现资产的使用价值和公允价值,导致评来评去不减值,体现不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当然,也不是说减值测试的评估就是要减值。 只是凡是不宜绝对化。在执行以减值测试为目的的评估时,即便采用成本法,得出的结果,也不完全等同于原地继续使用下的价值内涵。我们需要领会的一个核心思想在于,在资产减值评估下,重置评估对象所花费的全部费用扣除实体性贬值的结果不一定等于其在用价值,也不一定等于其脱手价值(当然一般情况下是接近的,这也正是成本法应用的前提条件)。如果我们在采用成本途径确定公允价值时能够注意到这一点,并在成本法的具体应用中加以考虑,那么成本法是可以近似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在用价值的。 这时候的成本法要比传统的重置成本法再进一步,考虑的因素再多一些。首先在确定重置价值的时候其价值构成就可以区别两种不同形式,一种含有运杂费、安装费等其他费用和资金成本(即重置全价或重置完全价值,但该重置全价与在用价值或使用价值之间的差异,通过“贬值”因素进行修正),另一种则仅仅为设备的购置价值(购置价值近似于处置价值,他们之间的差异也通过“贬值”加以修正),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在过去成本法的使用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但是理论上早已经明确提到的其他价值影响因素,如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市场影响因素、投资收益因素、资产的利用率、产品的售价和成本状况,等等。毕竟需要进行减值测试的资产已经被判断为存在“减值迹象”,所以充分考虑上述易被忽略的影响因素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价值内涵”尽可能贴近(逼近)“公允价值”(处置价值、脱手价值或在用价值、使用价值)下运用成本法,应当是可以达到目的的。其实这时候的成本法可以看作是市场法的一种变通,也就是说市场法中比较的价格为全新资产的价格,而非旧设备的价格。或者说,采用市场法进

资产减值测试资产评估

资产评估在企业资产减值测试中的应用(一)资产减值测试流程 当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 (二)资产减值测试评估中的评估对象 1.资产减值测试对象 (1)测试对象 ①单项资产 如果有迹象表明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 ②资产组 但是在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回收金额进行估计的情况下,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2)资产组认定 ①定义 资产组是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 ②判断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现金流,至少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Ⅰ。经营层面的独立性

例如一个铁矿公司(假设只存在一个资产组组合)使用一条私有铁路来运输铁矿石,这条铁路不能单独运营,因此无法单独产生现金流,如果单独出售,也只能收回残值。在这种情况下,这条铁路在经营上与铁矿公司无法分离,应该并入铁矿公司所在资产组组合一并进行减值测试。 Ⅱ。是否存在合同的约束性限制 例如,一个公交运营公司同时运营五条线路,其中一条出现亏损,然而由于公交公司与政府签订了一揽子合同,必须同时运营五条线路,无法将该条亏损线路单独关闭。在这种情况下,这条亏损线路与其他四条线路由于合同的约束性限制无法分离,该线路应该与其他四条线路一并认定为一个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⑶商誉以及总部资产的减值测试 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资产组组合是指由若干个资产组组成的最小资产组组合。 2.资产减值测试评估对象的界定 (1)总体要求 资产减值测试评估对象应当与资产、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账面价值的成分保持一致。 对于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而言,其账面价值应当包括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以及可以合理和一致地分摊至该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商誉与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 除非不考虑该负债的金额就无法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一般不应包括已确认的计息负债的账面价值。 (2)常见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构成与评估对象 下表归纳了在固定资产减值测试中,常见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构成与评估对象。 (3)几种特殊对象分析 ①营运资金

认识资产减值的评估

认识资产减值的评估 资产减值测试属于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随着会计计量对公允价值的要求,其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评估师在此项业务实务操作中积累的一些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同行进行探讨,以提高这项业务的执业水平。 2007年12月31日中评协发布实施的《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为资产评估行业又开辟了一个新的业务方向。《指南》明确了财务报告为目的评估业务主要有:合并对价分摊、资产减值测试、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确定以及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等。由于近年来,评估机构从事的资产减值测试业务较多,积累了一些实务操作的经验,因此,以下仅就该项业务在实践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进行探讨。 资产减值测试的目的,实际上是将可能发生减值的资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如可收回金额比账面价值低,则发生了资产减值,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计提相关资产减值准备。 我们在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时,应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要采取不同方式,实务中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减值测试和商誉的减值测试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测试一般以资产组的形式出现,而商誉减值测试主要以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出现。 一、资产账面价值的确定 可能发生减值的资产账面价值的确定,根据《指南》第二十条规定,“在执行会计则规定的包括商誉在内的各类资产减值测试涉及的评估业务时,对应的评估对象可能的单项资产,也可能是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账面价值的确定基础应与其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式相一致,即两者口径应当相同。

2.资产账面价值应包括可直接归属于资产组并可以合理和一致地分摊至资产组的账面价值。 3.通常不包括已确认的负债账面价值,但如不考虑该负债金额就无法确定资产组可收回金额的除外。 通常情况下,可能发生减值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只是企业的某个单项资产或部分资产(也即资产组),商誉减值测试涉及的资产却包含企业的全部资产,如: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和长期待摊费用等。 二、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会计准则的提法,评估准则一般称其为可回收价值。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通常定义为在产权持有者现有管理、运营模式下,资产组在剩余使用寿命内可以预计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资产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两者之间较高者。 1.公允价值:这也是会计准则的提法,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评估行业一般认为,在符合会计计量属性规定的条件时,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等同于市场价值。 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有以下四个层级: (1)根据公平交易中的销售协议价格确定。如:交易双方已经达成处置协议,尚未进行账务处理的资产。 (2)该资产本身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活跃市场,以该资产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如企业最近处理的一批相同类型闲置设备中剩余的那部分设备,就可以参照前期设备的处置价格来确定。

固定资产减值及其应用分析

固定资产减值及其应用分析 摘要:一个企业,不论是它的生产活动还是经营活动都离不开各种有形资产,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固定资产。通过固定值产减值,固定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本文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固定值产减值准备计提业务中的减值金额和时间的判断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完善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准则。 关键词: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减值判断;可回收金额 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通过这几个步骤:首先,察觉固定资产是不是会在短期内减值。其次,采取适当的方法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最为关键的步骤就是在资产负债表上检测资产是否减值和确定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一、固定资产减值的含义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中提到,固定资产的特征有以下几条:第一,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及经营管理:第二,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不低于一个会计年度。固定资产特点如下:第一,其是有形资产。第二,能够长期为企业服务。第三,不是为了投资、销售购入的固定资产。第四,能在未来的时间内未企业

创造经济利益。如此得来,固定资产最根本的意义就是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当固定资产在预期时间范围内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时候,这些固定资产就会被企业从财务报表上剔除,这也就是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所在。 “资产减值”,又名为资产减损,资产减值的本质是企业预计的资产经济利益小于原记账时对未来经济利益的确 认值,即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在买进固定资产的时候,固定资产的成本就等价于它在使用期间能够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其账面价值应该基本等价于企业购买的时候所预计到的可收回价值。随着时间的推进,固定资产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资产减值,出现固定资产历史成本大于可回收金额的局面,当企业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固定资产将来可以预计到的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时候,会计账面就会反映出这一固定资产的减值情况。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时候,应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将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并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这样,企业当期确认的减值损失表现在企业的利润表中,集体的资产减值准备应当作为相关资产的备抵项目,在资产负债表里,保证企业资产价值,避免利润增长不实,客观实际地反映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 二、固定资产减值和固定资产折旧的区别 在大部分人的意识中,认为固定资产折旧就是固定资产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及相关-会计分录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及相关会计分录 企业的固定资产可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对于可收回金额须以相关技术、管理等部门的专业人员提供的内部或外部独立鉴定报告,作为判断依据。 2006年财政部新发布的《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该准则中的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如果某项资产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难以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则不应按照该单项资产为基础确定其可回收金额,而应当按照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可回收金额,然后据以确定资产的减值损失。资产组概念的延伸就有资产组组合,最典型和常见的实例有总部资产。企业总部资产包括企业集团或其事业部的办公楼、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等。这些资产的显著特征是难以脱离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而且其账面价值难以完全归属于某资产组。如果有迹象表明某项总部资产可能发生减值,企业应当计算确定该总部资产所归属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然后将其与相应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据以判断是否需要确认减值损失。 为何要对没有发生只是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作确认呢?因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以制度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即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确保资产的真实,符合资产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要求。 我国目前的关于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不仅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也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可比性。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设置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原则,将视为重大会计差错处理。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从“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进行定期比较。当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确认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从而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使账面价值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该资产在当前市场上的实际价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所标示的价值减损,主要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或内部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实务中更需要依赖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如果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或者专业判断水平较差,那么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固定资产发生的实际减值可能存在较大差距。对列入累计折旧的费用配比产生较大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应于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如发现存在以下情况,应当计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确定资产是否已经发生减值:(1)固定资产市价大幅度下跌,其跌幅大大高于因时间推移或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并且预计在近期内不可能恢复;(2)企业所处经营环境,如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或者产品营销市场在当期发生或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并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3)同期市场利率等大幅度

以资产减值测试为目的的评估问题

以资产减值测试为目的的评估问题 为资产减值测试服务的评估是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出现大幅衰退迹象,中国经济的增幅也回落到了6%左右,中国企业尤其是以出口为主的生产加工企业和外贸企业,以及在大宗商品价格高启时拥有大量库存的企业,面临着开工不足,亏损严重的局面,企业帐面资产价值大幅度缩水,因此,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和经营业绩,有必要根据新的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于已经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评估师在资产价值估算方面的有着会计师所不具有的独立性、专业性特长,因此,完全有能力为会计师提供资产价值评估方面的专业服务。 一、资产减值测试中的评估 在进行资产减值测试过程中,评估师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是确定资产在减值测试日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以及可收回金额。企业会计将可收回金额与帐面价值进行对比,如果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则表明资产已经存在减值,需要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1.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1)根据公平交易中的销售协议价格确定。比如已经达成处置协议,尚未进行帐务处理的机器设备。 (2)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根据相同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如企业最近处理的一批相同类型闲置设备中剩余的那部分设备,就可以参照前期设备的处置价格来确定。 (3)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根据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进行估计。这时候,评估才被真正派上了用场。 (4)上述方法仍然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应当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而确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恰恰正是评估师的拿手好戏。 在确定了资产的公允价值后,还需要考虑资产的处置费用,处置费用一般包括 2.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特点 正如会计准则和评估准则中所述,“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是基于特定实体现有管理模式下可能实现的收益。预测一般只考虑单项资产或资产组内主要资产项目在简单维护下的剩余经济年限,即不考虑单项资产或资产组内主要资产项目的改良或重置;资产组内资产项目于预测期末的变现净值应当纳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计算。”评估师可以结合相关准则的规定,参照收益法的评估思路进行操作,不过需要注意以下特殊之处: (1)评估对象是资产、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因此,测算的现金流应当是该项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直接归属于或者通过合理、一致的基础分配到资产中的现金流出。这里就涉及到评估范围的问题,也是在减值测试评估中较容易出错的地方。 例如,某涤纶长丝装置,我们需要了解其工艺流程,明确哪些设备和设施是为其服务的,这些为之服务的设施是否构成资产组而一并进行减值测试。在评估中我们注意到,该装置实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车间,有相对独立的生产场所,工作界面比较清晰,因此确定在该车间会计帐薄核算的围墙内所有设施作为一个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评估范围与之相同。在实

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几点思考(精)

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几点思考 2001年起实行的《企业会计制度》首次规定固定资产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2年起实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又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作了进一步的规定,并在股份有限公司中首先得到执行。从这两年的执行效果来看,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于夯实企业资产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挤走了一些上市公司业绩水分,使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趋向于真实。但由于准则仅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些原则性的内容进行了规定,对于何时计提、如何计提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如何确定等操作细节均未作出具体规定,这样给了上市公司运用资产减值会计政策时较大的选择空间。上市公司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均根据自己的理解及需要实施,在计提与否的判断标准、计提比例等诸多方面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上市公司报表的可比性。如2001年度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中,由于首次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可以作为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追溯调整,所以据统计有70%以上的上市公司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但2002年度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上市公司比例就远少于2001年。因此,准则制定部门应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出台做进一步的规定或相关解释,以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笔者下面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以供探讨。 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两种确定方法之间的联系 根据固定资产准则,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以下简称“未来现金流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由于未来现金流现值的计算难度较大,目前可收回金额一般采用销售净价的方法来确定,但实际上两种方法是有内在联系的。固定资产的销售净价总体上是与固定资产未来可能形成的现金流量是正相关的,这一点也可以从企业会计制度中资产的定义得到证实。某项固定资产未来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量大,表明其对于企业的价值高;当固定资产价格与其价值一致时,则该固定资产的销售净价也高。若固定资产的价格偏离其对企业的价格时,则销售净价与现金流量不一定能成正相关关系。 如何理解并应用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现值 目前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通常采用销售净价的方法,而很少考虑其未来现金流现值,若固定资产的销售净价低于其账面价值则判断固定资产已发生减值,上述做法是不全面的。企业购置固定资产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生产经营并且期望未来不断产生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是为了用于出售而获取差价。故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发生减值,不能光考虑其销售净价,而是首先要考虑该固定资产对企业未来收益的影响。由于要计算出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现值的具体

第16讲_资产减值的范围,资产减值的迹象与测试,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基本方法(1)

第八章资产减值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阐述资产减值准则中规范的资产、资产组及资产组组合发生减值的确认和计量。分数适中,属于比较重要章节。 本章近三年主要考点: (1)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 (2)资产减值相关规定等。 本章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1)商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和尚未达到预定用途的无形资产每年年度终了必须进行减值测试; (2)资产组的概念及其确定; (3)资产组减值的会计处理; (4)总部资产减值测试的步骤; (5)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等。 2019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内容无变化。 主要内容 第一节资产减值概述 第二节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第三节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第四节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 第五节商誉减值测试与处理 第一节资产减值概述 ◇资产减值的范围 ◇资产减值的迹象与测试 一、资产减值的范围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本章所指资产,除特别说明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 本章涉及的资产减值对象主要包括以下资产:(1)长期股权投资;(2)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3)固定资产;(4)生产性生物资产;(5)无形资产;(6)商誉;(7)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等。 二、资产减值的迹象与测试 (一)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 原则:公允价值下降;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下降。 (二)资产减值的测试 企业在判断资产减值迹象以决定是否需要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时,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企业资产存在下列情况的,可以不估计其可收回金额: (1)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结果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显著高于其账面价值,之后又没有发生消除这一差异的交易或者事项的,资产负债表日可以不重新估计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2)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与分析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相对于某种减值迹象反应不敏感,在本报告期间又发生了该减值迹象的,可以不因该减值迹象的出现而重新估计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比如,当期市场利率或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