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媒介场景理论媒介研究的新视角 ——读梅罗维茨的《消失的地域》

媒介场景理论媒介研究的新视角 ——读梅罗维茨的《消失的地域》

媒介场景理论媒介研究的新视角 ——读梅罗维茨的《消失的地域》
媒介场景理论媒介研究的新视角 ——读梅罗维茨的《消失的地域》

【摘要】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人们和信息之间的关系,亲身经历不再是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面对面的交流也不再是受众获得信息的重要方式,媒介和个人以一种微妙的关系紧紧联系在一起:媒介为了生存争夺受众,受众为了信息接受媒介.正如戴维‘阿什德所说的,尽管社会学理论家注意到了讯息构成了这种进程并反映了这一进程,但是他们对于社会活动如何与传播环境互动,特别是技术如何与传播行为一起影响这一互动较少关注。而梅洛维茨提出的媒介场景理论对其进行了很好的补充,本文从理论来源、理论框架、理论论证三个方面对梅洛维茨媒介场景理论加以论述。

【关键词】媒介场景《消失的地域》梅洛维茨

随着电子媒介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传统对媒介内容即信息的研究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学者们迫切需要一种理论解释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媒介场景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理论来源:戈夫曼的场景主义和英尼斯与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社会场景和人们紧密相关,它构成了人们生活和行动的范围,不同的社会场景有着不同的规则和角色,“一个场景可能有一个‘基本框架’,但却有各种‘调整’方式。”对场景的思考,能帮着我们解决很多问题,特别是行为问题。场景主义者戈夫曼借用戏剧论的表演来描述社会生活,他认为任何个人在某个环境中的行为都可分为“前区”或台上行动以及“后区”或后台行为,场景规定了我们行动,角色的扮演对社会生活的平稳而正常进程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演员的态度差异不在于表演,而是取决于演员对自己角色的态度。

媒介一直被认为是传递信息的渠道,以英尼斯和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理论家改变了这一研究思路,认为媒介也是一种环境。英尼斯把传播媒介的控制看成是实施社会和政治控制的手段,认为“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麦克卢汉用“感官平衡”概念补充了英尼斯的理论,认为媒介是人们感觉器官的延伸,使用不同的技术会影响人类感知的结构。

虽然场景主义者和媒介主义者在各自领域解释了很多问题,但对于研究电子媒介对人的社会影响仍然缺乏有力的论证。媒介理论家描述了媒介如何塑造社会环境,但是并没有说明媒介塑造特定社会场景或日常社会行为的方式。场景主义者关注了某个社会的场景和场景行为,但是对于场景为什么以及如何演化知之甚少,同时面对面的交往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而以媒介为中介的交往成了研究的盲点。梅罗维茨批判地继承了上述理论,在总结二者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认为二者融合必须有共同的观念基础,“将对媒介的探讨同与地点有关的场景的探讨联系起来”,但最大问题是,“怎样理解媒介和场景关系的理论差距”。媒介和场景的变化在整体上如何影响社会角色成了他研究的重要目标。

二、理论框架:媒介场景理论

场景主义和媒介理论并非只有差异,他们有着共同点,他们都认为“在一个系统中之研究低水平的变化是没有意义的”,“都注重整个环境结构所受到的整体影响”,尤其是二者“都隐含了相似的理念:接触的理念”,这些成为了梅罗维茨继承和发展场景主义与媒介理论的基础,他从场景中信息出发,认为“对人们交往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物质场地本身,而是信息流动的模式。”这种转变改变了场景的定义,面对面或者有中介的交往已经不再是研究关注的焦点,信息流动的模式模糊了物质场所和媒介场所的界限,“地点和媒介同为人们构筑了交往模式和社会信息传播模式”。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借助媒介平台的信息流动早已突破了地域,信息系统产生了新的社会场景。

随着媒介特别是电子媒介的介入,场景不再局限于交往的物质场所,通过媒介信息流动

所建立起来的场景和物质场所信息流动的场景基本一致。不同的场景规定了不同的角色和行为,电子媒介对场景边界的影响,给我们研究电子媒介对行为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突破口。梅罗维茨通过研究大多数社会场景统一界定的条件,分析了“中区”、“深后区”、和“前前区”的行为以及行为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解释了电子媒介背景下新的社会场景和社会行为。

传统上,不同的人隶属于不同社会场景,电子媒介的出现打破了这一规定,社会场景在媒介信息流动的影响下,进行了新的重组,这必然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新媒介通过改变各类社会人群所接触的场景类型,改变了我们对各种社会角色的认识。”梅罗维茨通过社会信息的相对关联,后台或台上的区别,物质地点的关联三个变量,分析了三种角色类型,即隶属或者“作为”(群体身份)的角色,转变或者“成为”(社会化)的角色,以及权力(等级)的角色,揭示了“媒介变化引起社会变化的原理和步骤”,@解释了媒介变化时社会角色变化的原因。

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信息的传递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媒介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占住市场,满足大部分人的需要,信息不再是某些人享有的专利,电子媒介特别是电视,“它打破了人口中不同群体信息系统的分离”,使不同类别的人没有了界线。私人领域在电子媒介的关注下,成了公共场所,个人的情绪和感情失去了神秘感。电子媒介依照自己的传播特性,跨越了传统交流的地域限制,物质地点不再成为限制交流的

障碍。

媒介发展与媒介文化

目录 导言………………………………………………………………………………1    一、媒介文化的界定………………………………………………………………… 1    二、媒介文化的特性………………………………………………………………… 4 1、全能性………………………………………………………………………  4    2、动态性及可易性……………………………………………………………  5 3、复杂的多面性………………………………………………………………  6 三、媒介文化的发展规律…………………………………………………………… 7 四、具体媒介文化形态的变迁……………………………………………………  12 五、媒介文化的未来走向…………………………………………………………  24 结 语…………………………………………………………………………… 26    注 释…………………………………………………………………………… 27

参考文献…………………………………………………………………………… 31    论文摘要(中文)……………………………………………………………………1 论文摘要(英文)……………………………………………………………………1    媒介发展与媒介文化 导言 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技术的发展使新型媒介的崛起成为可能,新型媒介的出现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媒介环境,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和行动的因素,根据媒介的发展阶段,可将文化史作如下时代划分:口头媒介文化,书写媒介文化,活字媒介文化和电波媒介文化。按照麦氏的观点,媒介的发展可以一一嵌入文化史相应的发展区段中,即各种媒介文化同各种社会形态之间是相互对应的---口头文化象征着部族社会;活字文化所代表的是作为同质化个人组成的集合体的近代社会;电视文化则产生出将地球全体居民连结起来的大部族社会。 一. 媒介文化的界定 德福勒在1966年曾提出,“媒介不仅直接地作用于个人,而且还影响文化、知识贮存,一个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念”。(1)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媒介愈发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与传播媒介的交往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交往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将日常交往活动看作是文化活动的一部分,那么传播媒介则成为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里,传播媒介不仅指社会传

媒介文化是近年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媒介文化是近年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文化的范畴,涉及到了包括文学艺术、价值体系、制度建设在内的诸多边界,甚至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媒介文化的话语也从公共领域转向私人领域、从精英阶层转向普通大众、从社会政治经济转向日常生活、从严肃价值观念的推广和道德的教化转向审美体验甚至功能的快感。可以说,媒体文化已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塑着人类当下的生存境遇,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形态。 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文化,高调追捧者有之,怀疑批判者有之,但一味的追捧和批判并无益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媒介文化。本文拟对当代媒介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后现代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媒介文化与当代审美观念转变之间的关系。 一、理解媒介文化 对媒介文化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the Frankfurt Sch001)。该学派诸多成员,如本雅明(Walter Benjamin)、阿多诺(Theodor w.Adorno)、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等人,对所谓“文化工业”的批判就已经包括了大众媒介这一维度。后来,伯明翰学派(theBirmingham School)的先驱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又进一步拓宽了对大众媒介研究的视域;“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第二届主任霍尔

(stuart Hall)的论文《编码,解码》更是成为大众媒介研究的经典之作。虽然上述对大众媒介的关注产生的时间比较早,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媒介文化却直到晚近才出现。在西方研究界(主要是英语研究界),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媒介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才不断问世,媒介文化逐渐成为显学。而在中国内地,20世纪90年代以前,学界基本上没有使用过媒介文化一词。可见,无论是对西方还是对中国学界来说,媒介文化都算是一个新生事物。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学界对媒介文化的研究成果可谓不计其数。但是,如何理解和界定媒介文化却一直众说纷纭。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媒介文化是一种压制性的意识形态,它不但不能提升大众的精神境界,反而以虚假的自由误导大众,让大众沉醉于单向度的感官享受中。而费斯克(JohnFiske)则倾向于从消费实践角度理解媒体文化。他认为,媒介文化是动态的,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地选择适合他们的文化产品,并能动地创造他们所需要的意义和陕感。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突出强调了媒介对社会文化的形塑力量。他认为,正因为有了媒介,人类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社会活动;媒介的不同决定了社会文化样态的不同;媒介会消灭一种文化,同时引进另一种文化。而在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看来,媒介文化创造出了一个超现实的“拟仿”世界,它使一切真实失去稳定性,并最终促使主体趋向多重化、离散化;它的存在就是填充人们不断变换的、不确定的需要。显然,媒介文化的开放性与超越性给它的理论界定带来了难度,因为我们既可以从意识形态角度理解媒介文化,也可

传播学概论试题

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概论》课程考试试题(B卷)答案 时量:120分钟总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 一、单项选择(1*10=10分) 1、传播学产生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传播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C ) A、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 B、战争宣传研究的需要 C、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D、其他相关学科的推动 2、拉斯韦尔的代表作是( A ) A、《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B、《传播与说服》 C、《人民的选择》 D、《舆论学》 3、在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中,属于政治学家的是( D )。 A、拉扎斯菲尔德 B、卢因 C、霍夫兰 D、拉斯韦尔 4、提出大众传播具有“麻醉”功能的传播学者是( B )。 A、施拉姆 B、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 C、赖特 D、拉斯韦尔 5、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这是( B )媒介规范理论的观 点。 A、集权主义 B、民主参与理论 C、自由主义 D、社会规范 6、(B )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A、人内传播 B、人际传播 C、大众传播 D、群体传播 7、下列与选择性理解意思最为接近的成语是(D ) A、择善而从 B、爱屋及乌 C、从谏如流 D、见仁见智 8、提出“把关人”理论的学者是(B ) A、拉斯韦尔 B、卢因 C、霍夫兰 D、施拉姆 9、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的交流,而实质上是( C )的交流 A、信号 B、象征符 C、意义 D、语言 10、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是 ( C ) A、传播权 B、知晓权 C、媒介接近权 D、文化权 二、名词解释(4*5=20分) 1、法兰克福学派 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着称。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M.霍克海默、.阿多诺、H.马尔库塞、J.哈贝马斯等人的着作中。 2、自我互动 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H.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是对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的一个很好说明。布鲁默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

媒介经营与管理-知识重点-严三九著。

绪论 媒介经营管理的定义: 广义:指运用媒介产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通过领导、计划、组织、控制等行为,使产业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发挥最大效用。 狭义:指出售媒介的广告版面时段的有关经济活动和管理运作。 宏观:国家、社会、对媒介的制度、体制的规定和要求。 微观:指具体的媒介单位对自身的行政、生产、营销、财务、人事、技术、安全管理等的规定和要求。 特殊性:1.媒介必须把追求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媒介管理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信息资源管理。 3.媒介组织的内部机构有着特殊的设置和构架。 意义*****:1.有利于媒介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协调,从而协同发展。 2.有利于媒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和“双赢”。 3.有利于媒介提高自身品质,从而应对时代的挑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媒介的生存环境:***** 1.国外媒介产品将会更多地进入中国。 2.中国媒介的工作只能和管理体制将发生变化,会越来越向国际惯例,国际通行规 则靠拢。 第一章媒介组织结构 组织形式***** 1.直线制(单线制) 2.职能制(复线制) 3.直线—职能制(生产区域制)

4.事业部式 5.矩阵制 6.集团控股制 媒介组织的定义: 各级各类的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各级管理组织结构。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组织,既不是纯粹的市场竞争的企业,又不是彻底的国家机关、完全的公益机构。它是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群体。 主要特征: 1.具备管理组织的一般特性 2.生产特殊的文化产品 3.组织成员从事大众传播活动 4.以实现社会与经济功能的统一为目的 5.趋于垂直或水平整合化 媒介组织包括:管理主体,客体,环境,目的。 媒介组织结构设计的8个原则: 1.任务目标 2.分工协作 3.统一指挥 4.管理幅度 5.责权对等 6.集权分权 7.执行部门与监督部门分设 8.协调有效 媒介组织结构随着社会环境、科学技术的变化下,作出的相应调整与变化体现在: 1.结构组织趋于简化,制作与播出分离。

传播学学派整理

哥伦比亚学派:拉扎斯菲尔德、莫顿、赫佐格、斯诺 耶鲁学派:霍夫兰 芝加哥学派(单独说) 语用学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本雅明、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 弗洛姆 政治经济学派:默多克、斯密赛、文森特、史麦兹、阿芒·马特拉、 赫尔曼、乔姆斯基、麦克切斯尼 文化研究学派:霍尔、莫利、费斯克 意识形态学派:葛兰西、阿尔都塞 女权主义学派:伍尔夫 英尼斯:传播偏向论 麦克卢汉:媒介的延伸论、媒介讯息论 尼尔波兹曼:媒介即隐喻 保罗莱文森:媒介进化论 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 经验学派

注: 哥伦比亚学派: 主要人物: 拉扎斯菲尔德(美)、《人民的选择》 主要贡献:主持伊里调查(美总统大选)、提出“二级传播理论”、“意见领袖”、“选择性接触”、倡导并确立“实地调查法”。 否定“子弹论”,开创“有限效果论”的传统;他认为绝大多数广播电视节目及书刊都以消遣为目的,对大众鉴赏能力造成了影响,受众的平均审美水平下降,对精英文化而言是一种堕落。 默顿(美)亦作“莫顿” 与拉扎斯菲尔德共同提出功能观(结构功能主义)。 内容: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耶鲁学派: 主要人物: 霍夫兰(美):传播学耶鲁学派的核心人物,致力于态度的形成和转变的研究,他的“劝服理论”对于劝服艺术和传播技巧的研究推动了传播学的发展。 主要贡献:一是吧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

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 芝加哥学派: 重要人物: 库利:初级群体、镜中我 米德:主我与客我;符号互动论(象征互动论) 帕克:社会互动理论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 芝加哥学派认为传播是人类关系的本质,远远超出单纯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传播创造和维持社会,探讨大众媒体在一个健全的民主制中的作用。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 1.它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繁荣,就那些重要的欧洲理论来说,特别是德国社会学家西梅尔的理论来说,它起到了思想登陆点的作用。 2.它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3.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他们攻击对于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取而代之强调一种观点,即后来被称为符号互动理论的观点。

认识媒介文化-笔记

尼克·史蒂文森,现任教于英国诺丁汉大学社会学和社会政策学院。主要讲授《社会文化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和《公民权利、身份认同与全球化》(Citizenship, Identity and Globalization)等课程。 1987年,尼克·史蒂文森以一等奖获得克立大学的历史学和社会学学士。19991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于1995年出版,收录于《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一书(Avebury出版)。从1991年起,担任谢菲尔德大学社会研究系讲师。2001年赴诺丁汉大学任教。 1996年,史蒂文森和他的同事彼得·杰克逊、凯特·布鲁克斯有机会进行一项对男性生活方式杂志的研究。研究成果于2001年与由政体出版社(Polity Press)出版,书名为《男性生活方式杂志的意义生成》(Making Sense of Men's Life Style Magazines)。史蒂文森最近的著作有朗曼(Longman)出版的《媒介转型:全球化、伦理和道德》和编著的《文化和公民身份》(公司出版)。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公民身份、世界主义和文化等等。

内容提要 《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和大众传播》(以下简称《认识媒介文化》)一书是1995年由塞奇(Sage)公司出版的。该著作先后被译为西班牙语和汉语,中文版由王文斌翻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2002年,《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在英国出了第二版,主要是增补了一些有关网络等新媒体的内容。 《认识媒介文化》对当代社会理论试图探讨媒介在文化生产和文化再生产中的地位的种种方法做了批评性的审视,阐述了一般社会理论与一系列有关媒介和信息的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并重新评价了意识形态、结构和行动者以及媒介等等在道德准则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日益全球化的大众传播已经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内容。然而,媒介文化到底有何意蕴?和其他研究领域相比,传播领域的重要性有多大?大众媒介的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其他各个方面有何关系?不同的传播媒介已怎样改变了时间的和空间的关系?媒介文化是否再生产了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而电子传播又培育着什么样的身份认同?最后,在思考上述问题时,我们应当了解的主要理论家都有哪些?——这些问题,

新媒体笔试试题

新媒体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3=30) 1.传播定义强调传播就是( ) A.讯息的共享 B.信息的共享 C.消息的独享 D.讯息的影响 2.从参与者的角色来说,网络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的就是( ) A.参与者即传播者 B.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的角色可不断进行互换 C.网络用户都以充当信息传播者为目标 D.网络用户都就是信息观察者 3.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 ) A.大众传播学的概念 B.传播的5W模式 C.政治传播的概念 D.内容分析法 4.在批判学派瞧来,大众文化实际上就是( ) A.流行文化 B.民间文化 C.精英文化 D.媚俗文化 5.提出传播主要的四大社会功能中的娱乐功能的美国社会学家就是( ) A.帕森斯 B.默顿 C.赖特 D.拉斯韦尔 6.“街头访谈”这种抽样形式属于( ) A.简单随机抽样 B.偶遇抽样 C.判断抽样 D.机械抽样 7.5W模式被后人称作就是典型的传统的( ) A.控制论模式 B.线性模式 C.申农——韦弗模式 D.社会系统模式 8.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强调“媒介即讯息”,其着眼点就是( ) A.受众 B.传播内容 C.传播效果 D.传播渠道 9.因家人、朋友的影响而改变个人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决策,这种情况印证了( ) A.社会关系论 B.社会分类论 C.社会结构论 D.个人差异论 10.英国心理学家威廉?斯蒂芬斯提出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的主要观点就是( ) A.社交性功能 B.游戏说 C.自我中心性功能 D.工具性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5小题*5=25) 1.传播学研究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做到( ) A.为我所用 B.中西结合 C.尽量吸纳 D.批评为主 E.批判吸收 2.卡尔?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就是( ) A.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 B.创立传播学的耶鲁学派 C.由微观入手,对传播技巧进行开拓性的研究 D.运用控制实验法研究 E.首创群体动力学与场论 3.过程研究的表现形式就是模式,主要三大类就是( ) A.线性模式 B.控制论模式 C.社会系统模式 D.信息系统模式 E.电子模式 4.麦克卢汉与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价值在于( ) A.将媒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背景中去考察 B.揭示媒介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媒介的出现带给文化与文明的影响 C.激起人们对各种媒介及其作用关注 D.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因 E.开拓内容分析以外的媒介影响研究领域 5.通过立法对大众传媒实施控制,其法律主要有( ) A.新闻法 B.广告管理法 C.诽谤罪法 D.保障隐私权法 E.证券交易法 三、名词解释(2小题*15=30) 1.样本

传播学重要学派——媒介环境学最精确概况

媒介环境学 名词解释 先驱的奠基人:刘易斯·芒福德雅克·艾吕尔技术哲学 考察技术对人的影响、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芒福德指出技术的起源是早期人类心理能量冗余的结果,技术是人类机体的延伸。 早期技术本以生活为中心,与文化和谐共生;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不再以人为中心,人被机械化。 艾吕尔:技术自主论,技术具有某种外在独立性,这种性质是人无法控制和干涉的 技术环境论,技术本身已经成为一种环境,并代替了旧的环境。 第一代:哈罗德·伊尼斯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环境学之多伦多学派“多伦多学派的双星” 伊尼斯:媒介史研究:从历史的宏观角度从时间和空间考察了人类文明和媒介之间的生态式关系。 媒介的时空偏向论: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时间或空间的偏向,不同的文明亦有这一偏向。单一的文明隐藏着危机,现代西方文明便是如此。 麦克卢汉:提出media ecology这一名称。 批评传播研究就像被鲜美的肉麻痹的看门狗一样专注于具体的传播内容,而忽略了媒介本身的影响。人们对身处的媒介环境没有察觉,就像鱼对水的存在浑然不觉一样 继承芒福德——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受伊尼斯影响——提出媒介的感官偏向和冷热偏向 媒介环境的三层含义:媒介本身是环境的一部分;媒介会创造新的环境,改变旧的媒介环境,重塑环境;媒介环境具有隐匿性,媒介变迁之际最容易识别新旧环境的时机。 媒介进化四元律:放大、过时、再现、逆转 第二代:尼尔·波斯曼沃尔特·翁 波斯曼:创立媒介环境学派,绘制学派理论框架和蓝图,奠定了人文主义的研究视野和关怀 媒介批评三部曲:《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 “技术独眼龙”:关注技术的阴暗面,探析技术对文化的侵蚀,技术悲观主义 媒介即隐喻、媒介的意识形态偏向 分析了电子媒介对印刷文化和理性思维的冲击 定义媒介环境学,提出了衡量新媒介是否人性化的标准和三种平衡理论 翁:媒介史研究,首创原生口语文化和次生口语文化的概念,肯定口语文化 第三代:保罗·莱文森约书亚·梅罗维茨 莱文森:技术乐观主义,“人类沙文主义” 捍卫和阐释麦克卢汉思想 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探析技术和认识论之间的关系,将媒介研究推向哲学层面 媒介进化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和补偿性理论 梅罗维茨:将媒介理论和社会交往理论糅合,提出媒介场景交往论,认为新的媒介会产生新的场景/环境,影响场景中人物角色和行为。将媒介环境学派推向微观生活层面

麦克卢汉与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麦克卢汉与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概念: 1.媒介即讯息:《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一。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他的这个观点,与英尼斯关于传播和文化史的理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英尼斯的观点是:对边远地区原材料的开发利用以及帝国权力的扩张,都与有效的传播系统分不开。 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看来,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也借用了英尼斯的媒介理论。英尼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与之相关的是,任何传播媒介不是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便是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性,便于对空间领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他把前者称为“偏倚时间的”媒介,把后者称为“偏倚空间的”媒介。麦克卢汉借用英尼斯关于媒介偏倚性的观点中的某些成分,又大加发挥,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论点。他提出“感觉的平衡”概念,提出:对于不同传播技术的使用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媒介的影响改变人类的感觉生活,进而和社会的发展有关。他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电子传播时期。他提出,新的电子媒介延伸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整个世界成了地球村。 3.冷媒介与热媒介:麦克卢汉依据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或明确度及信息接受者想象力的发挥程度及信息接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将媒介划分为冷媒介与热媒介。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 问答: 1.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并对其进行分析麦克卢汉的研究是以将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探讨而著称的。一、“媒介即讯息”:《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一。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二、“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看来,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他借用了英尼斯关于媒介偏倚性的观点中的某些成分,又大加发挥,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论点。他提出“感觉的平衡”概念,提出:对于不同传播技术的使用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媒介的影响改变人类的感觉生活,进而和社会的发展有关。他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电子传播时期。他提出,新的电子媒介延伸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整个世界成了地球村。三、“冷媒介”与“热媒介”之分麦克卢汉依据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或明确度及信息接受者想象力的发挥程度及信息接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将媒介划分为冷媒介与热媒介。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理论启示我们将媒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去考察,探索其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媒介的出现带给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影响。但他们的理论都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把媒介描绘成导致社会发展

国内媒介文化

国内媒介文化 一、阐释性研究 所谓“阐释”并非“罗列”也非“翻译”,而是一个理解与再探究的 过程,它试图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虽说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 阶段,但是它对于澄清理解、深化理解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阐释性研 究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表现”,而更在于通过“表现”阐明研究对 象的意义,或者说被表现的并非仅仅是作为能指的对象,而更应是其 所指。因而,阐明“是什么”绝非易事。 就2008年此类研究的内容来看,大致能够分为“对西方媒介文化研 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的阐释性研究”和“对媒介文化现象的阐释性研究”两类。 (一)对西方媒介文化研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的阐释性研究 汪振军勾勒了西方媒介文化研究的大致图谱及重要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他认为总的来看,西方的媒介文化研究注重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他同时认为,媒介文化研究作为媒介研究的新思路、 新方法,对于改变以往技术主义的新闻传播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他指出,伴随理论日益发展,文化研究思潮对文化概念实行着持续改 写和扩展,从单 一、不变的文化观扩充到多元、复合、变动不居的文化观。主流文化 和边缘文化的界限日渐蚀解,多种亚文化持续浮出水面,与主导性文 化平起平坐。从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揭露到文化霸权观点的提出, 再到工人阶级文化、大众文化、媒介文化、女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 等等众彩纷呈的描述,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没有边界、包罗万象的概念。4

从过往的研究来看,对西方媒介文化研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概览式的介绍与描述居多,而对其每一个人、每一种理论的深入研究比较少。这种局面在2008年有所改观,出现了一些有所聚焦的研究。 首先是基于具体文本的研究。 殷琦的研究聚焦于美国文化研究代表人物约翰费斯克的《电视文化》这本书,对其中的受众观实行解读。他认为,费斯克的观众理论最大的硬伤在于,其研究观众的积极性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维度的强调。时代不同,受众所表现出之状态亦不同,每个时代的受众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一言以蔽之。5 刘宝娜和苏冠元则对罗兰巴特的《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一书作一分析,他们认为该书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媒介文化的研究,敏锐地发现了意识形态被自然化的神话,并提出了解神话的策略。从传播符号的角度对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实行文化批判,并大大发展了索绪尔的理论,创建了带有文化批评色彩的符号学理论,对以后的大众文化、媒介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6 其次是不同逻辑主线下展开的对于不同代表人物的思想研究。 钟丽茜对雷蒙德威廉斯对都市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关系、传媒技术与传媒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实行了梳理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现状展望传媒文化的发展方向。她认为威廉斯对城乡两种文明的研究,对今天我们理解自己的文艺很有启示意义。因为英国(最早实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城市化变革相当早、都市文明发展得非常成熟,而中国至今仍有很多地方处在由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进程中,两种文明的交织与抗衡正是我们面对的论题,借鉴西方学者对都市文化的评析有助于理解我们当下的社会和艺术创作。同时,如果我们能清醒地把握当代中国文化表现的东西方文明与新旧模式混合、错置和交叉的状态,有可能扬长避短,在多种艺术场域的叠合中激发创造的活力、找到深入把握现代生活的审美路径。7

传播学概论(一)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预测试题(一) 传播学概论 (课程代码:006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通常被称为() A.自我传播 B.人际传播 C.群体传播 D.组织传播 2.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 A.施拉姆 B.拉斯韦尔 C.拉扎斯菲尔德 D.霍夫兰 3.社会心理学家卢因创立了著名的( ) A.“信息论”和“控制论” B.“群体动力学”和“场论” C.二级传播理论 D.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4.按照赖利夫妇的观点,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属于() A.基本群体B.次数群体C.高级群体D.隶属群体 5.传播过程中的编码又被称做() A.符号解读 B.符号化 C.发信 D.解释者 6.如果要反应一个时期媒介报道内容的结构、特征,在抽取特定的“日期样本”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A.指定法 B.日历法 C.系统抽样法 D.等距抽样法 7.在控制实验中,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 ) A.实验组 B.控制组 C.测量组 D.模拟组 8.大众传媒延续社会传统、传播社会经验与知识的教育功能,属于( ) A.说服性功能 B.文化传递功能 C.环境监测功能 D.使用与满足功能 9.下列哪项传播功能不是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的?( ) A.重申社会准则 B.授予地位 C.协调社会 D.麻醉精神 10.施拉姆参与《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出版于() A.1950年 B.1956年 C.1960年 D.1966年 11.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思想中,继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之后的是( )。 A.集权主义报刊理论 B.集团垄断报刊理论 C.社会责任理论 D.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12.系统科学认为,客观世界是由三大要素组成的,它们是物质、能量和() A.财富B.信息 C.时间D.资源 13.在麦克卢汉的笔下,与电视一起被划归为“冷媒介”的还有() A.电话 B.电报 C.无线电广播 D.无声电影 14.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共同缺陷是( ) A.概念界定不够清晰 B.缺乏批判精神 C.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 D.学术观点过时 15.人们常常比较容易回忆起在报刊、广播、电视报道中占显著位置的新闻,这一现象 印证了( ) A.认识连贯论 B.认知不和谐论 C.实用论 D.可获得性(易得性)论 16.认为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着媒介效果的观点,出自( ) A.个人差异论 B.个人关系论 C.社会关系论 D.社会分类论 17.以“单一型”影响力为主的意见领袖通常出现在() A.传统社会 B.农村社会 C.边远社会 D.现代都市社会 18.美国政府在60年代为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制作的著名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片是( ) A.《米老鼠与唐老鸭》 B.《猫和老鼠》 C.《芝麻街》 D.《汤姆历险记》 19.格伯纳的“培养分析”研究表明,人们对社会不安全感程度的增强,主要源于( )。 A.性别的差异 B.年龄的差异 C.知识的差异 D.电视媒介的接触量

媒介经营管理笔记

媒介经营管理(闭卷考试!) 媒介经营管理的演进 媒介经营管理的实质是解决媒介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媒介生存和发展的依据:效率性和社会性 效率性:资源的获取能力,资源配置能力,资源转换比竞争对手有更高的效率,效率优势是媒介生存和发展的首要依据。 社会性:媒介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倘若不符合,媒介将失去生存的资格,更谈不上发展。不能将媒介经营理解为狭隘的追求媒介经济增长,这一增长应以社会福利为前提。 国家利益 社会发展考量 正当市场需求 平台延伸媒体不再过度依赖广告 历程的演进: 一、1978年至1984年(起步阶段)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以后整个社会系统变革的起点。 1媒介的功能重新实事求是是被认识 2媒介传播内容发生了变化 3媒介广告经营体制得以重新确立 4“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试水经营——大转折

二、1984年至1992年1多向探索阶段 变化:1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企业广告增多,外商广告也开始进入,媒体资源出现偏紧的局面,需求剧增带来了媒体的打发展 2办报热和观点“四级办”,媒介规模急剧扩张。此后10年,我国电台、电视台以后年均122%,134.7%的速度增长 3诞生了大批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报刊和观点节目 4受商品经济的影响,传播运营费逐年飙升,有限的财政支持,媒介运营捉襟见肘 5以广告营收为主,多元化经营共存 1984年10月,中央召开了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党依据合适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促进了媒介发展 商品经济——企业自主经营——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社会稳定——政治不稳定 1984管理调控成本调控市场调控 三、1992年至2002年(推进阶段)(92年后传媒发展2nd高峰)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使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相结合。以此为转折点,我国的传播媒介开始呈现了整体的市场化经营,这一年是中国媒介经营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市场对媒介影响力度开始加大,按照传播规律和市场规律经营媒体。(上海东方电台央视东方时空)

媒介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

媒介乐观主义与媒介悲观主义 --以媒介环境学派为分析对象 【内容摘要】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作为与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比肩而立的传播学三大学派之一,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媒介环境学者虽然研究的重点不同,但都没有偏离媒介环境的变迁及其对人和社会文化影响这一主题。但学者对于媒介技术对人和社会的影响的效果却有不同的认识,因而形成了媒介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两种态度。从这一角度来对比分析媒介环境学各学者的观点,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全面的认识媒介环境学派。 【关键字】媒介环境学媒介乐观主义媒介悲观主义 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作为与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比肩而立的传播学三大学派之一,在欧美和国内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产生了新的社会、政治和思想语境。与实证主义、微观效果研究的经验学派不同,媒介环境学派注重媒介在宏观和长远效果上对人和社会构成的影响。同样,与批判学派从政治经济学、文化分析的角度批判大众传媒不同,媒介环境学派从媒介技术角度把媒介当作环境来研究,强调了人在媒介中的重要角色,重点关照如何研究人与传播的关系。 媒介环境学会从1998年组建到现在也仅仅只有十多年的时间,但其惊人的发展速度吸引了全世界传播学界的眼球。这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因于学派主要学者理论观点的独到、对社会问题强大的解释力和对未来的预见性。伊尼斯的"媒介的偏向"论和"知识垄断"对于我们认识媒介具有启发意义、麦克卢汉著名的"信息地球村"的预言已经成为现实、波兹曼对电视媒介造成童年的消逝和大众娱乐至死的宏观社会效果予以尖锐批评,莱文森提出媒介发展"人性化趋势"和"补救性媒介"的概念,对媒介技术的发展持乐观态度。自伊尼斯以降,媒介环境学者虽然研究的重点不同,但都没有偏离媒介环境的变迁及其对人和社会文化影响这一主题。 媒介环境学通常被分为多伦多学派和纽约学派,多伦多学派是奠基者,代表人物有英尼斯、麦克卢汉等;纽约学派是光大者,代表人物有波兹曼、莱文森、梅罗维茨、林文刚等。但实际上在媒介环境学派自觉之前,有许多学者的研究已经触及到了媒介环境这一领域,他们是环境学派这座大厦的奠基者,或者称他们为先驱更为合适。他们是刘易斯﹒芒福德、沃尔特﹒翁、雅克﹒艾吕尔、苏珊﹒朗格、伊丽莎白﹒爱森斯坦、诺伯特﹒维纳等。 相比于传播学其他学派,媒介环境学派无疑是全新的,其思想来源也是多元的,几乎每个学者都有不同的学术背景。芒福德虽然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但格迪斯的人类生态的思想和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凡勃伦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伊尼斯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早期研究的重点是政治经济学,后期才转向传播学。麦克卢汉留学英国学习文学,深受英美新批评的影响,比起媒介环境学专家来,他的另一个身份--大众偶像或公共知识分子--更为人们所熟知。波兹曼出身英语教育教授,在英语教育方面很有研究、著作颇丰。也许这就是在媒介环境学派中存在媒介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两种态度的原因。 威廉·昆斯在《后工业时代的先知》中进一步发挥了伊尼斯的理论,昆斯把伊尼斯和麦克卢汉的成就和20世纪萌芽的思想传统联系起来,这个传统以媒介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两种态度评估技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研究技术自身如何成为一种环境。一座思想家的殿堂建立起来,并成为他考察的对象。在这座殿堂里,位于悲观主义一侧的先知有芒福德、艾吕尔,位于乐观主义一侧的有维纳。伊尼斯偏向圣殿中批判的一侧,麦克卢汉则和谨

媒介文化

《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和大众传播》《认识媒介文化》对当代社会理论试图探讨媒介在文化生产和文化再生产中的地位的种种方法做了批评性的审视,阐述了一般社会理论与一系列有关媒介和信息的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并重新评价了意识形态、结构和行动者以及媒介等等在道德准则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的作用。日益全球化的大众传播已经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内容。不同的传播媒介已怎样改变了时间的和空间的关系?媒介文化是否再生产了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而电子传播又培育着什么样的身份认同? 按照史蒂文森的看法,现代文化是依靠大众传播媒介来传达的。而许多理论家是在对一般的现代文化的分析过程中建立起各自的媒介文化观的。因此,对媒介文化理论的理解,需要放在一般的学术思想史的语境中理解。 史蒂文森把大众传播研究中的社会理论划分为3种范式。 第一种范式是批判研究,主要是英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这些研究认为,大众传播是社会权力的重要资源。研究主要围绕大众媒介、民主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关注焦点是大众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以及公共领域等。 第二种范式是受众研究。研究从受众和媒介文化的关系角度,阐释受众参与的日常实践。关注焦点有无意识自我认同过程、家庭内部的权力关系以及符号意义的产生过程等。 第三种范式是媒介研究。研究集中在传播媒介本身。加拿大的麦克卢汉是这一范式的典型代表。其他的理论家还有英国的杰克〃古蒂、安东尼〃吉登斯和法国的博德里亚、美国的杰姆逊等等。 而在全书的最后一章,史蒂文森试图阐明这3种范式之间的区别。并对这3种范式所忽视的公民权利、义务和身份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史蒂文森认为,这些范式各自强调了媒介文化的一个方面,而由于媒介文化的多元性,这3种范式不可偏废。试图建立一种统一的宏大理论,对于媒介文化并无实质意义。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与大众传播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媒介理论对阶级社会中所谓“思想的自由交流”进行了批判。史蒂文森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优点,在于它指出了所有制和媒介生产的文化内容之间的联系,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滋长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形象和表达。而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劣势,在史蒂文森看来,在于忽视了阶级统治以外的其他统治关系,比如性别和种族。 史蒂文森探讨了英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媒介理论方面的3种研究成果。分别是雷蒙德〃威廉斯对传播制度的研究,斯图尔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对电视新闻

传播学期末考试试卷 含答案

《传播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3=30) 1.传播定义强调传播是() A.讯息的共享B.信息的共享C.消息的独享D.讯息的影响 2.从参与者的角色来说,网络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的是() A.参与者即传播者B.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角色可不断进行互换 C.网络用户都以充当信息传播者为目标D.网络用户都是信息观察者 3.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A.大众传播学的概念B.传播的5W模式C.政治传播的概念D.内容分析法 4.在批判学派看来,大众文化实际上是() A.流行文化B.民间文化C.精英文化D.媚俗文化 5.提出传播主要的四大社会功能中的娱乐功能的美国社会学家是() A.帕森斯B.默顿C.赖特D.拉斯韦尔 6.“街头访谈”这种抽样形式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B.偶遇抽样C.判断抽样D.机械抽样 7.5W模式被后人称作是典型的传统的() A.控制论模式B.线性模式C.申农——韦弗模式D.社会系统模式 8.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强调“媒介即讯息”,其着眼点是() A.受众B.传播内容C.传播效果D.传播渠道 9.因家人、朋友的影响而改变个人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决策,这种情况印证了()A.社会关系论B.社会分类论C.社会结构论D.个人差异论 10.英国心理学家威廉?斯蒂芬斯提出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的主要观点是()A.社交性功能B.游戏说C.自我中心性功能D.工具性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5小题*5=25) 1.传播学研究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做到() A.为我所用B.中西结合C.尽量吸纳D.批评为主E.批判吸收 2.卡尔?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 B.创立传播学的耶鲁学派 C.由微观入手,对传播技巧进行开拓性的研究 D.运用控制实验法研究 E.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 3.过程研究的表现形式是模式,主要三大类是() A.线性模式B.控制论模式C.社会系统模式D.信息系统模式E.电子模式 4.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价值在于() A.将媒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背景中去考察 B.揭示媒介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媒介的出现带给文化和文明的影响 C.激起人们对各种媒介及其作用关注 D.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因 E.开拓内容分析以外的媒介影响研究领域 5.通过立法对大众传媒实施控制,其法律主要有() A.新闻法B.广告管理法C.诽谤罪法D.保障隐私权法 E.证券交易法

传播学概论

第三章传播技术的影响 1.口语传播有何特点和意义? 特点:①口语具有表述的自由性 ②口语传播受到时空的限制 ③口语是有的声音符号,转瞬即逝,记录性较差 意义:①增强人际沟通 ②维系社会 ③促进思维 ④传承文化 2.文字传播有何特点,意义和影响? 特点:①克服了口语的转瞬即逝性,在时间上能长期保存信息,便于记忆,储存。 ②克服了物理空间和距离的局限,可实现大面积的传播。 ③文字记录的精确性,是人类知识,经验和文化的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依据。 意义和影响:①文字传播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又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 ②文字传播也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使社会结构发生了分化。 3.印刷传播有何特点?他与大众传播有何关联? 特点:①表达性:能传送范围广阔的思想和感情 ②记录永久性:可以超越时间 ③迅速性:可以跨越空间 ④分布性:可以到达所有阶层的人们 关联:①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成为可能。这一技术条件,宣告了大众传播时代即将到来。 ②19世纪初,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型印刷机的问世,是生产能力得到飞跃提高,使 作为大众化媒介的报纸的诞生成为可能,为真正开启大众传播时代提供了条件。 4.电子传播有何特点和影响? 特点: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②挣脱了印刷传播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书,报,刊)运输(通过人际交通工具把印刷 品送到读者手中)的束缚 ③实现了同时段的大众传播 ④达成了信息的远距离传输 影响:①促进经济 ②推动政治 ③方便生活 ④传承文化 5.网络传播有何特点和影响? 特点:①信息量巨大 ②技术融合 ③信息双向流动 ④超越时空限制 影响:①从传播角度看,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媒介经营管理的国内研究综述

媒介经营管理的国内研究综述 邹月华 伴随着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和经济社会的整体转型,中国大众媒介的经营与管理亦步亦趋,在生存模式、经营方式、行业定位、传播理念等多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新技术的行业性嵌入,多学科研究视角的切人,行业发展与政策法规在碰撞中的调整与完善、传者的异化与受众的分化、传播方式的整合及擅变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的媒介经营与管理的研究更是展现出一幅众说纷纭、百家争鸣的宏大图景。国内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媒介经营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1、关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基本现状的研究 中国当今的媒介经营管理,历史较短,基础薄弱,在理论学术研究领域可以说是一门新学科。有学者通过筛选提炼出媒介经营管理最基本的、至关重要的60个关键词,并加以简要介绍与阐释,帮助大家在实践中尽可能短平快地掌握媒介经济学与市场营销的常识,认为了解、吃透了关键词,再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容易做到纲举目张(曹鹏,2001);有学者以韵培仁教授负责的“媒介管理和媒介经济期刊论文目录索引”课题为原始样本, 选择了新闻传播学专业期刊等11种期刊,并在此基础上补充了收录在中文期刊网上的除《中国报业》、《新闻界》之外的2005年相关论文和2006部分论文作为统计依据,旨在通过大量的阅读与分析,对我国媒介经营与管理的现状,实践发展及学术研究做一番梳理(杨博智郭永,2006);还有学者对国际媒介管理研究动向进行了探究,搜集国际主要学术期刊的媒介管理研究文献, 对近年来的国际媒介管理研究的论题域和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综述, 以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媒介产业化进程提供理论借鉴(袁靖华,2008);针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体大战,硝烟弥漫,变化万千的现状,有学者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当今的纸质媒介经营管理策略,对5种媒介经营管理策略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纸质媒介经营管理者提供实践性很强的指导作用(王伟、井春野、2006;随着电视媒体产业的不断发展,一系列的管理问题也竞相浮出水面,有学者对电视媒介的创新思维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电视媒体的发展有所帮助(蒋沈龙,2014)。 2、关于媒介经营管理教学研究 媒介经营管理教育是新闻与传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媒介经营管理教育既是适应新闻与传播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媒介市场化的必然产物。有学者认为,高校新闻院系要立足媒介发展的实际,提升办学理念,强化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深化改革,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和学科发展的教育思路与人才培养模式(刘社瑞,2003);随着媒介产业进入市场所引发的媒介经营管理人才的短缺,至今已成为界内的热门话题。有学者从媒介经营管理人才本身的性质与定位角度出发,提出媒介经营管理人才是不是新闻人才、媒介经营管理人才该不该专职化等追问,并提出培育媒介经营管理人才的3个方法(邓向阳,2003);还有学者经过调研发现,媒介经营与管理人才的极度缺乏与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课堂书本教法,强化学习动机,实施针对性、实战式教学,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