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汽轮机热应力计算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汽轮机热应力计算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汽轮机热应力计算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汽轮机热应力计算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参数的选择与汽轮机内效率分析

参数的选择对汽轮机内效率浅析 原创:孙维兵连云港碱厂22042 摘要:简要叙述电力和工业用汽轮机的内效率,以及蒸汽初、终参数选择对对全厂能耗的影响。 关键词:汽轮机内效率蒸汽参数能耗 一、汽轮机内效率 1、背压汽轮机数据模拟本表来源某碱厂6000kw背压机组,带下划线的为表计显示值。其他为计算或模拟值。

本机组型号B6-35 /5,设计蒸汽压力℃,排汽压力。设计内效率%。 由于蒸汽和喷管叶片的磨擦生热,被蒸汽吸收后汽温提高,在下一级得到利用,机组级数越多,利用次数越多,总内效率有所提高。热机内效率η=100%×实际焓降÷理想焓降,汽轮机的内效率表示的是设计的汽轮机组的完善程度,相当于存在的所有不可逆损失的大小,即实际利用的焓降与理论上能达到的焓降的比值。 严济慈说:“所费多于所当费,或所得少于所应得,都是一种浪费”。提高热机的热效率的方法有二种,一是提高高温热源的温度,二是降低低温热源即环境的温度;低温热源变化较小,因此提高蒸汽初温和初压就成为提高机组的热效率的途径。相对地,提高热机的内效率则基本上只有一种方法,即设计更完善的机组使汽机内部各种不可逆损失减少到最少。 从热力学第二定律上看,冷源损失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用背压抽汽供热机组,它是将冷源损失算到热用户上,导致所有背压热效率接近100%,但内效率差距仍然很大。 2、纯碱行业真空透平机、压缩透平机和背压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比较

各个背压供热机组热效率都接近100%,但汽耗率分别为、、、kg/kwh,即消耗同样多的蒸汽量发出的电能有大有小。小容量汽轮机的汽封间隙相对较大,漏汽损失较大,同时由于成本投资所限,汽轮机级数少,设计的叶型也属早期产品,所以容量小的机组内效率很低。目前电力系统主力机组亚临界压力汽轮机组都较大,总内效率高达90-92%,热力学级数达到27级;相比于发电用汽轮机,工业汽轮机级数少,内效率偏低,明显是不经济的。 3、喷咀和喷管。冲动式汽轮机的蒸汽在静止的喷咀中膨胀加速,冲击汽轮机叶片。对喷咀来说,存在临界压力和临界压力比。如渐缩喷管,流量达到最大值时,出口压力p2与进口压力p1之比βc约为,当背压p2下降低于βc ×p1时,实际流量和汽体的速度不再增加,相当于压力降白白损失了。反动式汽轮机内效率较高,但单级压降较冲动式更小。纯碱厂常用的压缩工业汽轮机有11级,但压力降能力较小,实际运行时内效率不高。真空岗位的工业汽轮机,只有一级双列速度级,单级压力降能力是有限的,如果选择的排汽参数太小,那

汽轮机热应力、热膨胀、热变形

汽轮机热应力、热膨胀、热变形 一、汽轮机启停和工况变化时的传热现象: 1、凝结放热: 当蒸汽与低于蒸汽饱和温度的金属表面接触时,在金属壁表面发生蒸汽凝结现象,蒸汽放出气化潜热,蒸汽凝结放热在金属表面形成水膜——膜状凝结,其放热系数达4652~17445w/m2·k,如果蒸汽在壁面上凝结,形不成水膜则这种凝结——珠状凝结,珠状凝结的放热系数是膜状凝结的15~20倍。 汽轮机冷态启动,从开始冲转2~3min内,剧烈的换热使汽缸表面很快上升到蒸汽的饱和温度,尤其是转子表面上升更快。 2、对流放热: 汽轮机部件的最大允许温差,由机组结构、汽缸转子的热应力、热变形以及转子与汽缸的胀差决定的。 汽轮机启停和工况变化由于高、中压缸进汽区温度较高,热交换剧烈,因而汽缸转子内形成的温差也大,因此监视好这些部件温差不超允许值,其它部件的温差就不超允许值。 当蒸汽的温升率一定时,随着启动时间的增长及蒸汽参数的提高,蒸汽对金属单位时间的放热量并不相等,在金属部件内部引起的温差也不是定值。当调节级的蒸汽温度升到满负荷所对应的蒸汽温度时(约为503℃)蒸汽温度不再变化,此时金属部件内部温差达到最大值,在温升率变化曲线上的这一点为准稳态点,准稳态附近的区域为准稳态区。经过一段时间热量从内壁传到外壁,不考虑外壁的散热损失,内外壁温度相同,汽轮机进入稳定状态。 在汽轮机启停和变工况运行时,在金属部件内引起的温差不仅与蒸汽的温升率有关还与蒸汽温度的变化量有关,温差随蒸汽的温升率增大而增加,随蒸汽温度变化量的增加而增大。 机组启动时暖机,有效的减少了金属部件内引起的温差,所谓暖机,就是在蒸汽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对汽缸、转子进行加热,此时蒸汽传给金属的热量等于金属内部的导热量,使金属内外壁温差减小,暖机结束时,金属部件的温差很小或接近于零,金属部件的温度接近暖机开始的温度。 二、热应力: 1、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零件的变形——热变形,如果热变形受到约束,则物体内就产生应力,这种应力称为热应力。 物体在加热或冷却时,物体内的温度时不均匀的,这是物体虽没有约束,物体各部分的膨胀是不同的,互相间受到约束,将产生热应力,高温区手压缩应力,低温区受拉伸应力。 2、汽轮机启停和工况变化时汽缸和转子的热应力: (1)汽轮机冷态启动时的热应力: 汽缸内壁受压应力,外壁受拉应力 转子外壁受压应力,内壁受拉应力 (2)汽轮机停机过程的热应力: 汽缸内壁受拉应力,外壁受压应力 转子外壁受压应力,外壁受拉应力 汽轮机从冷态启动,稳定工况下运行至停机过程中,转子表面的热应力由压缩变化拉伸,中心孔的热应力由拉伸变为压缩。汽缸内外壁变化也是如此,刚好完成一个交变热应力循环。在交变应力的反复作用下,金属表面出现疲劳裂纹,并逐渐扩展,以致断裂,由于汽轮机正常运行时间长,启停时产生的热应力的频率很低,故称这种交变热应力为低周波应力又称低周疲劳,一般机械的交变应力称为高周波应力。

参数的选择与汽轮机内效率分析

参数的选择与汽轮机内 效率分析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参数的选择对汽轮机内效率浅析 原创:孙维兵连云港碱厂22042 摘要:简要叙述电力和工业用汽轮机的内效率,以及蒸汽初、终参数选择对对全厂能耗的影响。 关键词:汽轮机内效率蒸汽参数能耗 一、汽轮机内效率 1、背压汽轮机数据模拟本表来源某碱厂6000kw背压机组,带下划线的 由于蒸汽和喷管叶片的磨擦生热,被蒸汽吸收后汽温提高,在下一级得到利用,机组级数越多,利用次数越多,总内效率有所提高。热机内效率η=100%×实际焓降÷理想焓降,汽轮机的内效率表示的是设计的汽轮机组的完善程度,相当于存在的所有不可逆损失的大小,即实际利用的焓降与理论上能达到的焓降的比值。 严济慈说:“所费多于所当费,或所得少于所应得,都是一种浪费”。提高热机的热效率的方法有二种,一是提高高温热源的温度,二是降低低温热源即环境的温度;低温热源变化较小,因此提高蒸汽初温和初压就成为提高机组的热效率的途径。相对地,提高热机的内效率则基本上只有一种方法,即设计更完善的机组使汽机内部各种不可逆损失减少到最少。

从热力学第二定律上看,冷源损失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用背压抽汽供热机组,它是将冷源损失算到热用户上,导致所有背压热效率接近100%,但内效率差距仍然很大。 即消耗同样多的蒸汽量发出的电能有大有小。小容量汽轮机的汽封间隙相对较大,漏汽损失较大,同时由于成本投资所限,汽轮机级数少,设计的叶型也属早期产品,所以容量小的机组内效率很低。目前电力系统主力机组亚临界压力汽轮机组都较大,总内效率高达90-92%,热力学级数达到27级;相比于发电用汽轮机,工业汽轮机级数少,内效率偏低,明显是不经济的。 3、喷咀和喷管。冲动式汽轮机的蒸汽在静止的喷咀中膨胀加速,冲击汽轮机叶片。对喷咀来说,存在临界压力和临界压力比。如渐缩喷管,流量达到最大值时,出口压力p2与进口压力p1之比βc约为,当背压p2下降低于βc ×p1时,实际流量和汽体的速度不再增加,相当于压力降白白损失了。反动式汽轮机内效率较高,但单级压降较冲动式更小。纯碱厂常用的压缩工业汽轮机有11级,但压力降能力较小,实际运行时内效率不高。真空岗位的工业汽轮机,只有一级双列速度级,单级压力降能力是有限的,如果选择的排汽参数太小,那么许多压力降是白白损失了,如上述真空透平机实际运行时内效率只有%,如果考虑机组的漏汽损失,内效率还会更低。在同样的进汽参数与排汽参数下,某国产真空工业汽轮机,冲动技术,厂家设计内效率只有%。 中压汽轮机为节省投资,最大限度地提高压力降,选用的第一级调节级为双列速度级,它的内效率也相对较低,为提高整个机组内效率,高压和超高压以上汽轮机组全部摒弃双列速度级只用普通的带反动度的压力级。同样的,当工业透平机的单级压力降太大时或排汽压力远远低于设计压力时,它的压力降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级的内效率下降较快。由于纯碱厂的低压蒸汽管网运行压力远低于设计压力,远离设计参数,汽轮机、压缩汽轮机和真空机的内效率损失较大。 二、参数的选择 1、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冗余。如DG140/59给水泵设计,内效率约在70-74%,所需轴功率为310-328千瓦(计算略),选用电机400千瓦即可,设计院一般选用电机为440千瓦。同样DG140/59给水泵,设计压力为,实际运行时省煤器进口压力约在-,当给水泵出口压力在时,即可满足锅炉用水需要,如果设计给水泵压力为,给水管道应选比正常值稍大如可选φ200左右,可节能16%左右。又如锅炉送风机风量,理论空气量已经满足燃烧要求,锅炉厂给出的送风量已经乘以的系数,如果设计院选风机时风量再乘以的系数,在选用配套电机时功率将变得更大。在锅炉与汽轮机配套设计中,锅炉以额定参数运行时,汽轮机入口压力将超过设计压力约,高压超高压机组汽轮机超过设计压力也较大。设计中存在的冗余对锅炉和汽轮机经济性影响较大,中压机组热效率影响

汽轮机的热应力、热变形、热膨胀分析

汽轮机的热应力、热变形、热膨胀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汽轮机的热应力、热膨胀和热变形;汽轮机寿命及如何进行汽轮机的寿命管理。 Ⅰ汽轮机的受热特点 一、汽缸壁的受热特点 汽轮机启停过程是运行中最复杂的工况。在启停过程中,由于温度剧烈变化,各零部件中及它们之间形成较大的温差。导致零部件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同时还引起热膨胀和热变形。当应力达到一定水平时,会使高温部件遭受损伤,最终导致部件损坏。 1.汽缸的受热特点 (1)启动时,蒸汽的热量以对流方式传给汽缸内壁,再以导热方式传向外壁,最后经保温层散向大气,汽缸内外壁存在温差,内壁温度高于外壁温度,停机过程则产生相反温差。 (2)影响内外壁温差的主要因素: ①汽缸壁厚度δ,汽缸壁越厚,内外温差越大。 ②材料的导热性能; ③蒸汽对内壁的加热强弱。 加热急剧:温度分布为双曲线型,温差大部分集中在内壁一侧,热冲击时; 加热稳定:温度分布为直线型,温差分布均匀,汽轮机稳定运行工况; 缓慢加热:温度分布为抛物线型,内壁温差较大,实际启动过程中; 2.转子的受热特点 蒸汽的热量以对流方式传给转子外表面,再以导热方式传到中心孔,通过中心孔散给周围环境,在转子外表面和中心孔产生温差,温差取决于转子的结构、材料的特性及蒸汽对转子的加热程度。 Ⅱ汽轮机的热应力 一、热应力

热应力概念:当物体温度变化时,热变形受到其它物体约束或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约束所产生的应力。 ①温度变化时,物体内部各点温度均匀,变形不受约束,则物体产生热变形而没有热应力。当变形受到约束时,则在内部产生热应力。 ②物体各处温度不均匀时,即使没有外界约束条件,也将产生热应力;在温度高的一侧产生热压应力,在温度低的一侧产生热拉应力。 二、汽缸壁的热应力 1.启动时,汽缸内壁为热压应力,外壁为热拉应力,且内外壁表面的热压和热拉应力均大于沿壁厚其他各处的热应力。 内壁;t E i ??-?-=μ ασ132 外壁:t E ??-? -=μασ1310 在停机过程中,内壁表面热拉应力,外壁表面热压应力。

汽轮机内效率计算方法

楼主对效率的理解有误,透平机输出功率N=G.ΔHs.η/3600,这是你需要的公式,这里: N:kW G:蒸汽流量,kg/h ΔHs:等熵焓降,kJ/kg,注意这里是等熵焓降! η:等熵效率,也称内效率,%,一般也就60~70%,这个效率也就是你所言的那个60%的效率。 再来看看你的蒸汽参数: 1、汽轮机入口过热蒸汽: 压力P=23.5barg,温度T=390C,比焓H=3,218kJ/kg,比熵S= 6.9933 kJ/kg.C;2、汽轮机出口蒸汽: 注意,你既然指定了等熵效率60%,那么你就应该计算和入口蒸汽比熵相等的熵值的蒸汽参数,其温度压力这俩参数你不能都去指定,而需要你计算: 压力P=8barg(压力值你可以指定,这个与背压汽轮机控制出口蒸汽压力的过程是吻合的) 比熵S= 6.9933 kJ/kg.C(比熵一定要和入口蒸汽相等!此点非常重要,这是你计算的基准!) 根据上述两个条件,即指定的压力和比熵,确定最终汽轮机出口蒸汽参数为:温度T=253.22 C,比焓H=2,954kJ/kg,你的计算错在这里!因为你指定了等熵效率60%,那么你就不能再指定出口蒸汽的温度、压力这两个参数了,你应该指定比熵、压力这两个参数,由这俩参数计算比焓,求出焓降: ΔHs=3218-2954=265 kJ/kg; 因此N=G.ΔHs.η/3600=10000x265x60%/3600=441.7 kW=0.442 MW,拿计算器摁都成,MW消耗蒸汽量(俗称的汽耗)W=10/0.442=22.6 T/MW,一般工厂用汽轮机用蒸汽参数要比楼主给出的蒸汽参数更高,比如5MPa,450C蒸汽,汽耗一般在20T/MW(或者说20kg/kW),你这个汽轮机的数据略高了些,但你的蒸汽参数低啊,经验数据还是差不多的,贵厂的汽轮机发电是不是差不多这个数?呵呵。

锅炉效率计算

单位时间内锅炉有效利用热量占锅炉输入热量的百分比,或相应于每千克燃料(固体和液体燃料),或每标准立方米(气体燃料)所对应的输入热量中有效利用热量所占百分比为锅炉热效率,是锅炉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它表明锅炉设备的完善程度和运行管理水平。锅炉的热效率的测定和计算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1.正平衡法 用被锅炉利用的热量与燃料所能放出的全部热量之比来计算热效率的方法叫正平衡法,又叫直接测量法。正平衡热效率的计算公式可用下式表示: 热效率=有效利用热量/燃料所能放出的全部热量*100% =锅炉蒸发量*(蒸汽焓-给水焓)/燃料消耗量*燃料低位发热量*100% 式中锅炉蒸发量——实际测定,kg/h; 蒸汽焓——由表焓熵图查得,kJ/kg; 给水焓——由焓熵图查得,kJ/kg; 燃料消耗量——实际测出,kg/h; 燃料低位发热量——实际测出,kJ/kg。 上述热效率公式没有考虑蒸汽湿度、排污量及耗汽量的影响,适用于小型蒸汽锅炉热效率的粗略计算。 从上述热效率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正平衡试验只能求出锅炉的热效率,而不能得出各项热损失。因此,通过正平衡试验只能了解锅炉的蒸发量大小和热效率的高低,不能找出原因,无法提出改进的措施。 2.反平衡法 通过测定和计算锅炉各项热量损失,以求得热效率的方法叫反平衡法,又叫间接测量法。此法有利于对锅炉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影响热效率的各种因素,提出提高热效率的途径。反平衡热效率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热效率=100%-各项热损失的百分比之和 =100%-q2-q3-q4-q5-q6 式中q2——排烟热损失,%; q3——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q4——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q5——散热损失,%; q6——灰渣物理热损失,%。 大多时候采用反平衡计算,找出影响热效率的主因,予以解决。

锅炉热效率计算

1兆帕(MPa)=10巴(bar)=9.8大气压(atm)约等于十个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cm汞柱=1.01325×10^5Pa=10.336m水柱约等于十米水柱,所以1MPa大约等于100米水柱,一公斤相当于10米水柱 水的汽化热为40.8千焦/摩尔,相当于2260千焦/千克.一般地:使水在其沸点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五倍于把等量水从一摄氏度加热到一百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 一吨水=1000千克每千克水2260千焦 1000千克就是2260 000千焦 1吨蒸汽相当于60万千卡/1吨蒸汽相当于64锅炉马力/1锅炉马力相当于8440千卡热。 用量是70万大卡/H 相当于1.17吨的锅炉 以表压力为零的蒸汽为例,每小时产一吨蒸汽所具有的热能,在锅内是分两步吸热获得的,第一步是把20度的一吨给水加热到100度的饱和水所吸收的热能,通常这部分热能为显热,其热能即为1000×(100-20)=8万/千卡时。 第二步则是将已处于饱和状态的热水一吨加热成饱和蒸汽所需要吸收的热能,这部分热为潜热,其热能即为1000×539=53.9万/千卡时。 把显热和潜热加起来,即是一吨蒸汽(其表压力为零时)在锅内所获得的热能, 即:53.9+8=61.9万/千卡时。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蒸汽锅炉每小时一吨蒸发量所具有的热能,相当于热水锅炉每小时60万/大卡的容量。 天然气热值 天燃气每立方燃烧热值为8000大卡至8500大卡,1千卡/1大卡/1000卡路里(kcal)=4.1868千焦(kJ),所以每立方米燃烧热值为33494.4—35587.8KJ 产地、成分不同热值不同,大致在36000~40000kJ/Nm3,即每一标准立方米天然气热值约为36000至40000千焦耳,即36~40百万焦耳。 天燃气每立方燃烧热值为8000大卡至8500大卡,1千卡/1大卡/1000卡路里(kcal)=4.1868千焦(kJ),所以每立方米燃烧热值为33494.4—35587.8KJ。而1度=1kW*h=3.6*10^6J=3.6*10^3KJ。即每立方燃烧热值相当于9.3—9.88度电产生的热能, 3.83<1.07*9.3 OR 9.88 天然气价格: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分子式是CH4,分子量是12+4*1=16. 在1标准大气压下,1mol气体的体积是22.4升,1立方米的气体有

汽轮机转子与构成

汽轮机转子及构成 1转子定义 汽轮机所有转动部件的组合体称为转子(图13)。它主要包括:主轴、叶轮(转鼓)、叶片、联轴器等部件。 图13 转子 转子的作用:汇集各级动叶栅所得到的机械能,并传给发电机。 转子受力分析:传递扭矩、离心力引起的应力、温度不均匀引起的热应力、轴系振动所产生的振动应力。 汽轮机转子在高温蒸汽中高速旋转,不仅要承受汽流的作用力和由叶片、叶轮本身离心力所引起的应力,而且还承受着由温度差所引起的热应力。 此外,当转子不平衡质量过大时,将引起汽轮机的振动,转子要承受轴系振 动所产生的振动应力。因此,转子的工作状况对汽轮机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 2转子的分类 根据汽轮机的分类,转子分为两种:轮式转子、鼓式转子。前者用于冲动式汽轮机,后者用于反动式汽轮机,鼓式转子上的动叶直接安装在转鼓上。 按临界转速是否在运行转速围,分为刚性转子和柔性转子。在启动过程中,刚性转子启动就很方便,不存在跨临界区域,而柔性转子因需要快速的跨临界,故要求用户在实际启动过程中,要充分暖机,为快速跨临界作好准备。 1、轮式转子

轮式转子根据转子结构和制造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套装转子、整段转子、焊接转子以及组合转子。 1-油封环2-轴封套3-轴4-动叶栅5-叶轮6-平衡槽 图14 套装转子示意图 (1)套装转子 套装转子的叶轮、轴封套、联轴器等部件和主轴是分别制造的,然后将它们热套在主轴上,各部件与主轴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并用键传递力矩。主轴加工成阶梯形,中间直径大。 适用性:只适用于中、低参数的汽轮机和高参数汽轮机的中、低压部分,其工作温度一般在400℃以下。不宜用于高温高压汽轮机的高、中压转子。 ①优点:加工方便,材料利用合理,质量容易得到保证。 ②缺点:轮孔处应力较大,转子刚性差,高温下套装处易松动。 (2)整锻转子 叶轮和主轴及其他主要零部件由整体毛坯加工制成,没有热套部件。主轴的 中心通常钻有中心孔,其作用是: ①去掉锻件中残留的杂质及疏松部分; ②用来检查锻件的质量; ③减轻转子的重量。

锅炉热效率计算

一、锅炉热效率计算 10.1 正平衡效率计算 10.1.1输入热量计算公式: Qr=Qnet,v,ar+Qwl+Qrx+Qzy 式中: Qr__——输入热量; Qnet,v,ar ——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wl ——加热燃料或外热量; Qrx——燃料物理热; Qzy——自用蒸汽带入热量。 在计算时,一般以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作为输入热量。如有外来热量、自用蒸汽或燃料经过加热(例: 重油)等,此时应加上另外几个热量。 10.1.2饱和蒸汽锅炉正平衡效率计算公式: 式中:η1——锅炉正平衡效率; Dgs——给水流量; hbq——饱和蒸汽焓; hgs——给水焓; γ——汽化潜热; ω——蒸汽湿度; Gs——锅水取样量(排污量); B——燃料消耗量; Qr_——输入热量。 10.1.3过热蒸汽锅炉正平衡效率计算公式: a. 测量给水流量时: 式中:η1——锅炉正平衡效率; Dgs——给水流量; hgq——过热蒸汽焓; hg——给水焓; γ——汽化潜热; Gs——锅水取样量(排污量); B——燃料消耗量; Qr——输入热量。 b. 测量过热蒸汽流量时: 式中:η1——锅炉正平衡效率; Dsc——输出蒸汽量; Gq——蒸汽取样量; hgq——过热蒸汽焓; hgs——给水焓; Dzy——自用蒸汽量;

hzy——自用蒸汽焓; hbq——饱和蒸汽焓; γ——汽化潜热; ω——蒸汽湿度; hbq——饱和蒸汽焓; Gs——锅水取样量(排污量); B——燃料消耗量; Qr——输入热量。 10.1.4 热水锅炉和热油载体锅炉正平衡效率计算公式 式中:η1——锅炉正平衡效率; G——循环水(油)量; hcs——出水(油)焓; hjs——进水(油)焓; B——燃料消耗量; Qr——输入热量。 10.1.5电加热锅炉正平衡效率计算公式 10.1.5.1电加热锅炉输-出饱和蒸汽时公式为: 式中:η1——锅炉正平衡效率; Dgs——给水流量; hbq——饱和蒸汽焓; hgs——给水焓; γ——汽化潜热; ω——蒸汽湿度; Gs——锅水取样量(排污量); N——耗电量。 10.1.5.2电加热锅炉输-出热水(油)时公式为: 式中:η1——锅炉正平衡效率; G——循环水(油)量; hcs——出水(油)焓; hjs——进水(油)焓; B——燃料消耗量; Qr_——输入热量 二、锅炉结焦的危害、原因及预防方法是什么? 在炉子的燃烧中心,火焰温度高达1450~1600℃,因此煤灰基本上处于溶化状态。当与受热面碰撞后,溶渣就会粘附在管道或炉墙上,这就叫结焦。 如果炉内结了焦,炉膛部分的吸热量就要减少,到过热器部分的烟温就会增高,而造成个别管子的外壁温度超过它的允许范围,引起爆管,同时还会使主汽温度超温。结焦严重时,会使吸热量的减少而减负荷,甚至停炉。结焦还会使排烟热损失q2和机械热损失q4及风机耗电增加。

发电机甩负荷,转子表面承受应力原因分析

WORD格式 发电机甩负荷,转子表面承受应力原因分析 机组甩负荷也要分多种情况,所以转子表面在不同情况不同时间所受应力也有不同,有时是受到交变应力的影响: (1)当由电气原因造成机组甩负荷时,则发电机甩去全部或大部分负荷(仅 剩下厂用电负荷),这时机组最显著的特征是转速升高,若汽轮机调速系统的动态特性不理想,就会造成汽轮机超速保护动作而停机。这时由于转速上升,使汽缸内鼓风摩擦热量增加,同时转子内部受到泊桑效应影响收缩变短,再加上转子表面暂时受热膨胀,所以瞬间是受到压应力。但是后期由于汽机调门的关小,转速下降且蒸汽量减少的同时转子又受到冷却,故此时转为收缩受阻,所以承受拉应力。 (2)当由汽轮机保护动作造成机组甩负荷时,则发电机组会甩去全部负荷, 此时机组转速与甩负荷前相比基本不变。由于高中压自动主汽门的关闭,切断了进入汽轮机的所有蒸汽,此时机组得以维持稳定转速全靠电网的返送电,即发电机组变为电动机运行模式,称为逆功率运行,在逆功率运行期间由于鼓风摩擦热量的存在,转子表面冷却影响不大。但目前大型机组一般都有逆功率保护联跳发电机,此时由于转速的下降再加上无蒸汽进入汽轮机,通过汽轮机通流部分的蒸汽温度将发生大幅度的降低,使汽缸、转子表面受到急剧冷却,致使其中产生很大的热应力,这时转子表面主要应该是受拉应力。 (3)当由部分主汽门或部分调门突关造成机组甩负荷时,则发电机组仅甩去 部分负荷,机组转速保持不变。其甩负荷量视突然关闭的主调门的通流量,占机组当时进汽量的份额而定,同时也与主调门的类别有关。此类甩负荷后机组负荷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则进入汽轮机的蒸汽量随之而减小,由于调速汽门的节流作用,通过汽轮机通流部分的蒸汽温度将发生大幅度的降低,使汽缸、转子表面受到急剧冷却,转子表面收缩受阻,故无疑同样是受拉应力。 专业资料整理

第一章 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第五节 级内损失和级的相对内效率

第五节 级内损失和级的相对内效率 一、级内损失 除前面讨论的级内轮周损失即喷嘴损失n h δ、动叶损失b h δ和余速损失2c h δ之外,级内还有叶高损失l h δ、扇形损失h θδ、叶轮摩擦损失f h δ、部分进汽损失 e h δ、漏汽损失h δδ和湿汽损失x h δ。 必须指出,并非各级都同时存在以上各项损失,如全周进汽的级中就没有部分进汽损失;采用转鼓的反动式汽轮机就不考虑叶轮摩擦损失;在过热蒸汽区域工作的级就没有湿汽损失;采用扭叶片的级就不存在扇形损失。 本节所讨论的各项级内损失,目前尚难以完全用分析法计算,多数是采用在静态和动态试验的基础上建立的经验公式计算。随试验条件的不同,计算损失的公式也不同。下面主要介绍国内计算级内损失的常用公式。 1.叶高损失l h δ 叶高损失又称为端部损失,其产生的物理原因及影响因素在上节已经分析过。它实质上是属于喷嘴和动叶的流动损失。工程上为了方便.把它单独分出来计算。 叶高损失l h δ主要决定于叶高l 。当叶片高度很高时,l h δ可以忽略不计。叶高必须大于相对极限高度,否则l h δ将急剧增加。叶高损失常用下列半经验公式计算: l h δ=u a h l ? (1.5.1) 式中 a ——试验系数,单列级a =1.2(未包括扇形损失)或a =1.6(包括扇 形损失),双列级a =2; u h ?——不包括叶高损失的轮周有效比焓降,即u h ?=0 t h ?—n h δ—b h δ— 2c h δ,/kJ kg ; l ——叶栅高度,单列级为喷嘴高度,双列级为各列叶栅的平均高度, mm 。 叶高损失也可以用以下半经验公式计算: l ξ= 2 1a n a x l (1.5.2)

汽轮机转子裂纹原因分析及运行安全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4470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汽轮机转子裂纹原因分析及运行安全措施标准 版本

汽轮机转子裂纹原因分析及运行安 全措施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裂纹情况 河北省南部电网某厂#2机为上海产单缸冲动凝汽式汽轮机,1972年6月投产,容量50 MW,型号为N5090,运行至1986年,更换了汽轮机转子。20xx年10月,在该机组大修的过程中,汽轮机转子调速级及汽封处发现裂纹,见图1。 经河北省电力研究院锅检中心对该处裂纹进行深度测量,结果为:A处裂纹深度13.6 mm,B处4.4mm,C处3.5 mm。 2原因分析

该缺陷严重了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排除制造因素,转子出现裂纹主要是由于交变热应力引起的金属疲劳损伤超出了材料的屈服极限而造成的,原因分析如下。 a.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该厂在20世纪90年代初成为河北省南部电网的主要调峰厂之一,机组启/停次数增加,造成低周热疲劳率增加,机组在多次交变应力作用下,引起金属材料内部微观缺陷的发展,从而造成金属热疲劳,引发金属裂纹。 b. 机组启动过程中暖机时间短,热应力大。该机组启动时存在负差胀过大的缺陷,为控制差胀,保证机组的正常顺利启动,从冲车到机组接带初始负荷的时间比较短,蒸汽流量快速增大,加剧金属温升,造成汽轮机转子尤其是高调门部位和高压侧轴封处热应力较大;另外,根据调度的预计负荷安排,从并网

浅析汽轮机的热应力

浅析汽轮机的热应力 汽轮机是火电厂的重要设备,它的运行情况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效益。在汽轮机的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热应力,而这些热应力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则可能导致气缸裂纹、转子变形等不良后果,影响汽轮机组的正常工作。鉴于此,文章主要对汽轮机的受热特征、热应力产生原因及控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标签:汽轮机;热应力;气缸;转子 在汽轮机的运行中,热应力是极易导致设备损坏的一个因素。当物体温度发生改变时,热变形在其他物体或者物体内部各部分的相互约束作用下而产生的一种应力,则称为热应力[1]。比如,转子变形、气缸裂纹或者螺栓裂纹等,都是在热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因此,掌握汽轮机热应力的产生原因与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热应力造成的不良后果的发生。 1 汽轮机的受热特征分析 1.1 气缸 启动时,蒸汽热量利用对流的方式传递给气缸内壁,然后通过导热方式传递至外壁。再经过保温层直接散向大气。此时,气缸内外壁之间会出现温差,且外壁温度高出内壁温度,停机时的温差情况则相反。内外壁温差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这几个:(1)气缸壁的厚度,汽缸壁厚度和温差成正比关系。(2)蒸汽对内壁加热的强弱程度。加热较快时,温度呈双曲线型分布,温差主要集中于内壁一侧;加热较稳定时,温度呈直线型分布,温差的分布相对均匀;加热较缓慢时,温度呈抛物线型分布,内壁温差则较大[2]。(3)材料的导热性能。材料导热性好,温度易升高。 1.2 转子 蒸汽热量通过对流方式传递给转子外表面后,再利用导热方式将热量传至中心孔,最后经过中心孔散至周围环境。此时,转子外表面与中心孔之间的温度相差较大,则产生了温差。转子的材料特性、结构和蒸汽对转子的加热快慢等因素,直接决定了温度差的大小。 2 汽轮机的热应力 2.1 气缸 启动气缸时,气缸内壁会和蒸汽产生直接接触,故内壁温度会快速上升,而外壁温度的上升相对较慢,气缸内外壁会出现较大的温度差。这时候,内壁的金属会膨胀,而外壁金属却未膨胀,内壁需要承受热压应力,外壁则承受热拉应力。

汽轮机题库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20题) 1. 如果汽轮机部件的热应力超过金属材料的屈服极限,金属会产生()。 (A)塑性变形; (B)热冲击; (C)热疲劳; (D)断裂。 答案:A 2. 蒸汽在有摩擦的绝热流动过程中,其熵是()。 (A)增加的; (B)减少的; (C)不变的; (D)均可能。 答案:A 3. 当需要接受中央调度指令参加电网调频时,机组应采用()控制方式。 (A)机跟炉; (B)炉跟机; (C)机炉协调; (D)机、炉手动。 答案:C 4. 汽轮机低油压保护应在()投入。 (A)盘车前; (B)定速后; (C)冲转前; (D)带负荷后。 答案:A 5. 汽轮发电机振动水平是用()来表示的。 (A)基础振动值; (B)汽缸的振动值; (C)地对轴承座的振动值; (D)轴承和轴颈的 振动值。 第 1 页答案:D 6. 下列参数哪个能直接反映汽轮发电机组的负荷()。 (A)主汽压力; (B)调节级压力; (C)高调门开度; (D)凝汽器真空。 答案:B 7. 滑参数停机时,不能进行超速试验的原因是()。 (A)金属温度太低,达不到预定转速; (B)蒸汽过热度太小,可能造成水冲击; (C)主 汽压不够,达不到预定转速; (D)调速汽门开度太大,有可能造成超速。答案:B

8. 汽轮机调节油系统中四个AST电磁阀正常运行中应()。 (A)励磁关闭; (B)励磁打开; (C)失磁关闭; (D)失磁打开。 答案:A 9. 机组启动前,发现任何一台主机润滑油泵或其他启动装置有故障时,应该()。 (A)边启动边抢修; (B)切换备用油泵; (C)汇报; (D)禁止启动。 答案:D 10. 汽轮机大修后,甩负荷试验前必须进行()。 (A)主汽门严密性试验; (B)调速汽门严密性试验; (C)主汽门及调速汽门严密性试验;(D)主汽门及调速汽门活动试验。答案:C 11. 超临界锅炉冷态清洗水质合格指标中,铁含量应小于()。 (A)200ug/kg; (B)500ug/kg; (C)1000ug/kg; (D)1200ug/kg。 答案:B 12. 汽轮机胀差保护应在()投入。 (A)带部分负荷后; (B)定速后; (C)冲转前; (D)冲转后。 答案:C 13. 雷诺数Re可用来判别流体的流动状态,当()时是层流状态。 (A)Re<2300; (B)Re>2300; (C)Re>1000; (D)Re<1000。 答案:A 14. 对于一种确定的汽轮机,其转子和汽缸热应力的大小取决于()。 (A)蒸汽温度; (B)蒸汽压力; (C)机组负荷; (D)转子和汽缸内温度分布。 答案:D 15. 炉跟机的控制方式特点是()。 (A)主汽压力变化平稳; (B)负荷变化平稳; (C)负荷变化快,适应性好; (D)锅炉 运行稳定。答案:C 16. 计算机硬件系统主机由()组成。

汽轮机转子加工工艺分析

汽轮机转子加工工艺分析 摘要:转子是汽轮机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结构相当微妙和复杂。由于转子在运行时需要承受着叶片、叶轮、主轴本身质量的离心力,承受着温度分布不均匀产生的热应力,还要承受着巨大的扭转力矩和轴系振动产生的动应力,所以转子的尺寸精度和跳动要求很高。所以汽轮机转子的装夹方法,叶根槽及轴颈和推力面对关键结构的加工工艺十分重要,为提高转子的加工精度和保障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而探讨合理的加工工艺。 关键词:汽轮机转子;装夹;叶根槽;加工工艺 1汽轮机转子 1.1汽轮机转子概述 汽轮机中所有转动部件的组合体叫做转子。转子的作用就是把蒸汽的动能转变为汽轮机轴的回转机械能。还主要用于汇集各级动叶栅上所得到的机械能并传递给发电机转子。它主要有主轴、叶轮、动叶及联轴器、盘车装置等组成。按主轴上是否有叶轮,汽轮机转子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转轮型转子和转鼓型转子。轮式转子具有安装、固定动叶片的叶轮,常用于冲动式汽轮机;鼓动式转子无叶轮,动叶片直接安装在转鼓上,常用于反动式汽轮机。 1.2转子在运行时应注意的问题 汽轮机运行中,转子可能发生的问题主要是轴的弯曲和折断。发生弯曲和折断的原因可能是汽轮机第一次振动过大、可能是运行操作不当、汽轮机启动时的受热不均等原因造成轴的弯曲。还有可能是转子在运行中较大振动而造成的转子弯曲。 2汽轮机转子装夹工艺 选择正确的装夹方法是保证汽轮机转子加工质量的前提。根据汽轮机各部件的尺寸和规格,也就无形的确定了转子的尺寸和规格。因为部件和部件之间要完美的衔接,不能差之毫厘。在加工转子前、后轴颈外圆时,其表面粗糙度要求是Ra0.8,行位公差必须严格控制在0.01-0.02毫米范围内。所以为了保证转子各处的精确度,必须依照流程、按照顺序,选择合适的装夹方案。 在初始加工时,为防止转子变形,要利用一种东西固定住夹子。即采用一夹一顶的定位方式。具体步骤就是:先夹住转子的前端,顶住汽轮机排汽端,在花盘处车削一段基准外圆,拥有搭建中心架,然后调过来进行装夹,同时也在汽轮机排汽端车削一段基准外圆,用以搭建中心架。然后在转子的前端,割出转子的第一段轴长,需留出2毫米,用以打中心孔。在重复前面的步骤,调头装夹,把支承架放在排汽端,切割轴段长度,同样留2毫米,为方便进行重修中心孔。完

电厂效率计算方法

一、热电厂能耗计算公式符号说明 单位供电标煤耗 单位发电标煤耗 单位供热标煤耗 bg=bd/[1-(ed/100)] bd=(Bd/E)*102 Bd=B(1-α) br=(Br/Qr)*103 Br=Bα g/kwh g/kwh T Kg/GJ T 4 R 热电比 R=(Qr/36Eg)*102 5η0 热效率 η0=[(Qr+36Eg)/29.3B]*102(%) 二、能耗热值单位换算 千焦(KJ) 大卡(kcal) 1千瓦时(kwh)= 3600kj 备注 1、吉焦、千卡、千瓦时(GJ、kcal、kwh) 1kcal=4.1868KJ=4.1868×10-3MJ=4.1868×10-6GJ 1kwh=3600KJ=3.6MJ=3.6×10-3GJ 2、标准煤、原煤与低位热值: 1kg原煤完全燃烧产生热量扣去生成水份带走热量,即为原煤低位热值。 Qy=5000kcal/kg=20934KJ/kg 1kg标准煤热值Qy=7000kcal/kg=29.3×103KJ=0.0293GJ/kg 当原煤热值为5000大卡时,1T原煤=0.714吨标煤,则1T标煤=1.4T原煤3、每GJ蒸汽需要多少标煤: br=B/Q=1/Qyη=1/0.0293η=34.12/η 其中:η=ηW×ηg=锅炉效率×管道效率

当ηW=0.89,ηg=0.958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r=34.12/0.89×0.958=40kg/GJ 当ηW=0.80,ηg=0.994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r=34.12/0.80×0.994=42.9kg/GJ 二、热电厂热电比和总热效率计算 一、热电比(R): 1、根据DB33《热电联产能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2.2定义:热电比为“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比”。 R=供热量/供电量×100% 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 1kwh=3600KJ(千焦) 1万kwh=3600×104KJ=36GJ(吉焦) 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热电比计算公式为: R=(Qr/Eg×36)×100% 式中: Qr——供热量GJ Eg——供电量万kwh 4、示例: 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其热电比为: R=(16×104/634×36)×100%=701% 二、综合热效率(η0) 1、根据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定义,综合热效率为“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和与总标准煤耗量的热量之比” η0=(供热量+供电量)/(供热标煤量+供电标煤量) 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 1万kwh=36GJ 1kcal=4.1868KJ 1kg标煤热值=7000kcal 1kg标煤热值=7×103×4.1868=29.3×103KJ=0.0293GJ 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综合热效率计算公式为 η0=[(Qr+36Eg)/(B×29.3)]×100% 式中:Qr——供热量GJ Eg——供电量万kwh B——总标煤耗量t 4、示例: 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供热耗标煤6442吨,供电耗标煤2596吨,该厂总热效率为: η0=[(16×104+36×634)/(6442+2596)×29.3]×100%=69%

第五章-汽轮机零件的强度校核-第九节--汽轮机主要零件的热应力及汽轮机寿命管理

第九节 汽轮机主要零件的热应力及汽轮机寿命管理 一、汽轮机主要雾件的热应力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电网容量逐渐扩大,电负荷峰谷差也随之增大.已达到最高负荷的30%~50%。为了适应负荷变化的需要、要求原带基本负荷的高参数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参加调峰运行,致使这些机组启停次数增加,负荷变化频繁,经常处于变工况下运行。汽轮机主要零件(如转子、汽缸壁、法兰等)内的温度分布规律随着工况变化而变化,从而引起交变热应力,导致零部件低周疲劳损耗,缩短汽轮机的使用寿命。为了对汽轮机寿命有大概了解,首先对汽轮机零件的热应力作一般的介绍。 (一) 产生热应力的原因 汽轮机的启动与停机过程,对其零部件而言.是加热与冷却过程。这些零部件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膨胀或收缩变形称为热变形。如果零部件不能按温度变化规律进行自由胀缩,即热变形受到约束(包括金属纤维之间的约束)、则在零部件内引起应力,这种由温度(或温差)引起的应力称为温度应力,又称热应力。 设一受热零件内各点的温度由0t 均匀加热至t ,其热变形不受约束,可白由膨胀,见图5.9.1(a),则零件虽然有热膨胀,但零件内不会引起热应力。零件长度的绝对热膨胀量为 000()l l t t l t ββ?=-=? (5.9.1) 式中 β——材料线膨胀系数; 0l ——零件原始长度; t ?——零件温升,0t t t ?=-。 如果该零件两端受到刚性约束,即零件加热时两瑞不允许膨胀,那么刚性约束的作用相当于把图5.9. 1(a)的绝对热彭胀量l ?压缩到原来长度0l ,可以想象零件内必然引起压缩热应力。设零件内的热应力仍在弹性范围以内,根据虎克定律便可求出零件内的热应力值。先由应变定义求应变: =l t l εβ?=? (5.9.2)

汽轮机转子裂纹原因分析及运行安全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119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汽轮机转子裂纹原因分析及运行安全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汽轮机转子裂纹原因分析及运行安 全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裂纹情况 河北省南部电网某厂#2机为上海产单缸冲动凝汽式汽轮机,1972年6月投产,容量50 MW,型号为N5090,运行至1986年,更换了汽轮机转子。20xx年10月,在该机组大修的过程中,汽轮机转子调速级及汽封处发现裂纹,见图1。 经河北省电力研究院锅检中心对该处裂纹进行深度测量,结果为:A处裂纹深度13.6 mm,B处4.4mm,C处3.5 mm。 2原因分析 该缺陷严重了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排除制造因

素,转子出现裂纹主要是由于交变热应力引起的金属疲劳损伤超出了材料的屈服极限而造成的,原因分析如下。 a.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该厂在20世纪90年代初成为河北省南部电网的主要调峰厂之一,机组启/停次数增加,造成低周热疲劳率增加,机组在多次交变应力作用下,引起金属材料内部微观缺陷的发展,从而造成金属热疲劳,引发金属裂纹。 b. 机组启动过程中暖机时间短,热应力大。该机组启动时存在负差胀过大的缺陷,为控制差胀,保证机组的正常顺利启动,从冲车到机组接带初始负荷的时间比较短,蒸汽流量快速增大,加剧金属温升,造成汽轮机转子尤其是高调门部位和高压侧轴封处热应力较大;另外,根据调度的预计负荷安排,从并网到带满负荷,暖机时间明显不足,这些都会加大转子

核电厂汽轮机热应力控制技术的研究

核电厂汽轮机热应力控制技术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国家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核电 发展战略。其中,核电汽轮机的自动控制技术便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在分析核电 汽轮机运行特性及汽轮机应力计算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转子应力控制的实现 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核电厂汽轮机热应力控制技术的完善提供具有价值性的 参考依据。 关键词:核电厂;汽轮机;热应力控制技术 引言 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新能源发电机组被接纳入电网.由于天气变化原因,新能源机组发电量的不稳定特性对电网造成巨大冲击,必须通过传统的火电、气电、核电的 快速负荷调整来进行平衡.大型火电机组参与灵活性调峰,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这就要求汽轮机具备快速启停、快速变负荷的能力.快速的负荷变动意味着蒸汽参数和流量的 快速变化,对于汽轮机的一些薄壁或受膨胀变形约束较小部位而言,热应力并不会剧烈变化. 但在汽轮机厚壁部件的形状突变部位,如内缸和汽轮机转子等,将会产生较为剧烈的热应力 变化,从而造成低周疲劳开裂,使部件失效。 1热应力控制原理 汽轮机TSC通过实时监视其主要部件的热应力,并将其量化为温差后与许可温差值进行 比较,产生出温度裕度,进而作用到汽轮机控制器,使得汽轮机在所有运行工况下都能将其 热应力限制在许可范围内,其原理如图1所示。在该控制系统中,首先,通过安装在预期会 产生较大热应力部位的双支热电偶测得汽轮机主要部件的温度信号,并通过逻辑运算获取其 温差;然后,将获得的温差信号与通过TSE计算出的许可温差值进行比较获得温度裕度;之后,在所有主要部件的温度裕度中,取最小值输入到汽轮机设定值控制回路,影响汽轮机的 转速变化率或负荷变化率,从而控制汽轮机的运行始终处于热应力许可范围内。TSE有快速、标准、慢速3种模式可供选择。选择快速模式时,汽轮机许可温差值最大,运行时受热应力 的限制也就最小,标准模式次之,慢速模式最小。操作员通过合理选择TSE的模式,可以对 汽轮机的寿命损耗在考虑经济性等其它因素的情况下进行取舍,比一味控制其热应力更加灵活。另外,通过TSE还可生成不同温度参数的X准则,根据这些准则可计算出汽轮机启动时 的最佳蒸汽参数,从而可使锅炉的运行与汽轮机的要求相适应。 2热应力控制实现途径 2.1转子 如果运行工况出现变动,汽轮机转子的横截面会出现温度差,进而产生热应力。当汽轮 机在冷态下启动时,转子中心与表面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不大。在机组中转子带负荷的情 况下,转子表面的温度会快速飙升,如果达到了额定的负荷,温度其实和第一级气缸的温度 非常接近。这时,转子中心的温度与转子表面温度相差较大,则产生了温度差,形成热应力。转子表面的是热压应力,转子中心的是热拉应力。停机时,刚好相反,转子中心是热压应力,转子表面是热拉应力。一般情况下,汽轮机转子的最大热应力主要出现于高压转子调节级或 者中压转子第一级周边。所以,若想实现对转子热应力的控制,可通过控制调节级气缸内温 度来完成。实践表明,以气缸法兰的热应力允许值为标准,对转子的最大允许温度变化率进 行控制,基本能将转子热应力控制在许用值范围内。如果是大型汽轮机组的转子,还必须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