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南省气候与农业概况

河南省气候与农业概况

河南省气候与农业概况
河南省气候与农业概况

河南气候与农业概述

赵方聪222011326032005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一班

摘要:充足的光、热、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为河南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河南凭借气候优势和地理优势成为农业大省和主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但高频率,范围广,危害重的气候灾害气象也对农业经济带来了直接而又严重的影响,分析研究农业与气候的关系以及对气候灾害的不利影响的治理措施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参考了相关气候资源的研究,从河南地区的光照,太阳辐射,降雨量,蒸发量,湿润程度方面介绍河南气候特征并分析与气候形成有关的因素,描述了河南在此气候特征下形成的农业生产状况与气候的关系以及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应对气候灾害的主要预防治理措施。

关键词:气候特征农业特征灾害防治

The summary relation between climate and agriculture in Henan

Zhao Fang cong 222011326032005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the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Rural Regional Development

Abstract: Adequate light, heat, water and fertile l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Henan. Henan becomes a major agricultural province and the main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ase with the climatic and geographic advantages. However, high frequency, wide range and heavy damage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bring about a direct and serious impact on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climate as well as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adverse effect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is thesis referring to the study of climate resources not only introduces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in Henan in the respect of solar radiation, precipitation, evaporation and moisture level but also analyses factors related to formation of the climate. Additionally, it describes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negative influence of climat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also put forward.

Key words: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agricultural features disaster prevention

1.河南省地理位置

河南,简称"豫",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河南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处在东经110°21'~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全省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17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74%)。河南省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带,西部山地绵延起伏,海拔高千米以上,东部为平原,海拔在百米之下。北、西、南三面太行山脉、伏牛山脉、桐柏山脉、大别山脉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华北平原南部;西南部为南阳盆地,跨越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山水相连。

2.河南气候特征

河南省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区,具有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特征,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部为暖温带,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70%,南部为亚热带。影响河南气候形成的大气环流主要是季风环流,夏季多吹偏南风,冬季多吹偏北风。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加之南北纬度不同,东西地形差异明显,气候的地区差异较大,干旱、风涝、冰雹等气象灾害频繁严重。

河南气候的基本特征为: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降水多,秋季晴朗日照长的特点;雨热同期。各地年内气温和降水的季节性变化趋于一致,冬季气温低降水少,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同步出现,从降水变率上看,雨量比较稳定,同时与农作物需水高峰期相一致,对农业生产较为有利,且提高了水热资源的利用率;气候多样。河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平原、丘陵之分,所以各地气候资源也不尽相同①。

2.1光照和太阳辐射

河南省南部冬春季节雨水较多,而夏季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全省实际日照时数在2000~2600h之间,各地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在45%~60%之间。其分布趋势为北部多于南部,平原多于山区。黄河以北大部在2400~2600h,西部山地为2000h,其余地区都在2000~2400h。河南省全年太阳辐射量在113~510.7KJ/c㎡,太阳辐射量最高值出现在夏季、与气温最高、降水量最多同期,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②。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如信阳的固始县比北部的安阳偏多33.7KJ/c㎡。从时间上看也有明显的变化,最低月值出现在12月,全省大部分地区不到25.1KJ/c㎡;最高月值处在夏季(北部出现在6月,南部出现在7月),一般均在54.4KJ/c㎡以上

2.2温度

河南省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2.8~15.5℃之间。分布趋势南部高于北部,东部高于西部。豫西山地和太行山地,因地势较高,气温偏低,年平均气温在13℃以下;南阳盆地因伏牛山阻挡,北方冷空气势力减弱,淮南地区由于位置偏南,年平均气温均在15℃以上,成为全省两个比较稳定的暖温区。全省冬季寒冷,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左右(南部在0℃以上,如信阳为2.3℃;北部在0℃以下,郑州为-0.3℃)。春季四月气温上升较快,豫西山区升至13~14℃,黄淮平原可达15℃左右。夏季炎热(7月),平均气温分布比较均匀,除西部山区因垂直高度的影响,平均气温在26℃以下外,其他广大地区都在27~28℃之间。秋季气温开始下降,10月平均气温山地下降到13~14℃,平原下降到15~16℃,而南阳盆地和淮南地区都在16℃以上。全省≥10℃的活动积温在4300~5000℃之间。

全省无霜期大致在190~230d之间。豫西山地的卢市等地,无霜期最短,平均不到200d,尤其卢市只有184d。南阳盆地和沙河以南地区,无霜期较长,平均都在220d以上,尤其位于伏牛山南坡的西峡,无霜期可达237d。其他地区在200~220d之间。

河南省各地年平均地温悬殊不大,一般为15~17℃。北部略低,南部稍高。各月平均低温与年平均地温均略高于相应地区气温。一般在11月下旬出现冰冻,2月下旬与3月上旬解冻,最大冻土层深度20~30cm。1月份地面平均温度北部在0℃左右,南部信阳在2℃以上。7月份地面平均温度在30℃左右,南北相差不大,1月与7月相差30℃以上。1月份5cm以下平均地温多在0℃以上;7月份5cm以下平均地温大部分均在30℃以下,且越深相差越小,各月份悬殊也越小。

2.3降水量

冬季,受蒙古高压影响,处于高压的东南部的我省盛行偏北风,常常造成河南冬季天气干冷,雨雪稀少。夏季,我国广大地区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所盘踞,我省位于副高的西部,故盛行偏南风。由于它来自副热带海洋,带来了大量暖湿空气,与北方冷空气相遇时,往往产生大范围降水。春、秋季是冬季风和夏季风相互转换的过渡季节,这时期蒙古高压和太平

洋副热带高压南北对峙,我省各地风向多变,冷暖交替出现。不过,春、秋季的大部分时间,我省以冬季风的影响为主,特别是初春和晚秋更是如此。我省北中部地区受蒙古高压的影响,造成春旱和秋旱。而豫南地区往往是西伯利亚干冷气团与南方暖湿气团的交接处,出现静止锋,所以该区春、秋多低温阴雨天气。

河南的降雨与气温同步,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84.8mm,年降雨总量为1296亿立方米,并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淮河以南地区1000~1400mm,黄河沿岸和豫北平原仅600~700mm,其他地区在700~1000mm之间。因受季风影响,降雨年内很不均匀,雨量集中在6、7、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0%~60%,而且降雨强度大,在多暴雨区如鲁山和太行山、伏牛山东麓一带,常造成洪涝灾害。冬季全省降雨量都很少。黄河以北和豫西伊洛河流域,秋季降雨多于春季;北纬33°以南地区,春季降雨大于秋季。降雨量年季变化大,丰水年和干旱年降雨量相差达2.5~3.5倍,年降雨量的变异系数淮南和豫西山区为0.25,淮河流域以及豫东平原大部分地区为0.30,豫北为0.35~0.40。

2.4蒸发量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黄河以南,由淮南的900mm向北递增到1100mm;黄河以北,由1100mm增至1400mm。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最大值豫北出现在6月,豫南为8月。年陆面蒸发量有随降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淮南雨量多,陆面蒸发量多年平均值达700mm,为全省最高区,中部为600mm,豫西、豫北为500mm。蒸发量年际变化不大,这主要是受太阳辐射、温、湿、风、气压等年际变化不大的气候条件的制约所致。

2.5湿度

表征一地区的气候干湿程度,通常一降雨量与可能蒸发量之比(即湿润系数做指标,以K表示)来衡量。河南省年湿润系数分布,南部大,北部小,同纬度西部山区大于东部平原。大致驻马店和新蔡以南地区的K值普遍大于1.0,气候比较湿润,水分收入大于支出;黄河两岸及以北地区K值小于0.6,水分支出大于收入,气候比较干燥。湿度系数的季节变化,除淮南外,各地冬、春季降雨量小,各月K值均小于0.8;自春季到夏季,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各地月湿润系数也相应增加,特别是盛夏7、8月,最大湿润系数达2.3(如南阳);秋季9、10月随着降雨量的迅速减少,湿润程度逐渐降低,各地湿润系数多小于0.6,回复到半干旱状态。

气候及是一种环境因素,又是一种自然资源。它影响农业生产是多方面的。首先,生物体的生命过程在外界环境下完成。气候环境的变化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的要求相一致时,生物体生长良好;气候环境的变化超过了生物体所能忍受的极限时候,生物体的生长受到阻碍。其二,气候和土壤作为资源,为生物体直接或间接地提供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其三,气候条件中的光,热,水,气等的不同组合,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同。其四,气候条件与其他自然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通过气候条件影响其他自然条件而影响农业,继而反馈与气候条件,从而进一步影响农业生产⑦。

3.农业概述

河南省气候兼有南北之长,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境内绵延起伏的山脉和黄河、淮河水的滋养,使中原大地物产丰富,名优农产品众多。充足的光、热、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为河南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耕地面积为687.1万公顷,仅次于黑龙江省,名列全国第二。总播种面积达1207万公顷,其中主要是种植粮食作物,是全国粮食产量超过3000万吨大关的三个省区之一。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087.4亿斤,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新增粮食产量占全国增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小麦、芝麻、黄红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棉花、油料、烟叶产量居全国第二位。

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大,占粮播面积的54%,产量一直占全国的20%以上,高居全国第一。玉米是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是河南最主要的秋粮作物。薯类作物是河南第三大类粮食作物,是一种较为重要的秋粮作物。水稻是河南省的第四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全省粮播面积的4%,其产量占总产量的8%。大豆在河南的播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黑龙江省,由此河南成为我国第二产豆大省。棉花是河南第一大类经济作物,总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已成为河南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烟叶是河南省仅次于棉花的第二大类经济作物,总产量一直居全国首位,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烟叶生产基地⑤。

4.河南主要气候灾害类型

河南地处我国中东部的中纬度内陆地区,气候存在着自南向北由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气候过渡、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气象灾害频繁、复杂多样的特点。农业自然灾害可以依据形成的气象因素分为4种类型:温度过高、过低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气象灾害,降水过多、过少对农业造成的气象灾害,风力过大造成的农业气象灾害,综合气象要构成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农业灾害有旱灾、涝灾、风雹灾、低温冷冻灾、虫灾、病害等⑥。

4.1干旱

干旱是河南省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大范围的干旱常造成农作物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对农业生产影响严重。1990~1999年,全省平均每年受灾面积292.8万公顷,成灾面积194.9万公顷。1996~1999年旱情资料表明,河南粮食产量受各类灾害影响的总损失量平均每年约为742万t,因旱灾减产粮食平均每年为375万t,占各类气象灾害总损失量的50%,每年因旱灾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55.4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9.8亿元④。

在考虑预防干旱的对策时,结合我省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

(1)要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千方百计截流蓄水,减少地表径流。丘陵坡地应抓好水平梯田的整修和建设,绿化荒山秃岭,严禁在山区毁林种田提高植被覆盖率。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结构。狠抓以蓄水保水为中心的耕作和农田管理措施,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巩固和扩大现有农田水利工程的旱涝保收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应当扩大农业水利工程的投资,发展灌溉业,推广喷灌和满灌技术。

(2)合理调整、安排农时农事,避开干旱。在深入做好农业气候分析工作的基础上,调整耕作制度和作物分配可以避开或减轻干旱的危害。

(3)树立大农业思想,调整农业结构,农林牧合理布局,整合开发。依据地形、海拔高度、降水条件统筹规划,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粮则袱,保持生态平沘。

4.2雨涝

河南雨涝灾害多发生在春夏秋降水较多的季节,由连阴雨和暴雨形成,大雨、暴雨或连续性降水常常引起河水泛滥、江河湖坝坍塌,使大面积农田被淹、作物被毁,最终使作物减产或绝收。1978~2005年全省平均雨涝受灾面积为1346千公顷,占农作物受灾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近年来,全省雨涝受灾面积呈上升趋势。1991、1996、1998年受涝农田面积较大,在150万公顷以上,其中1998年受涝面积283万公顷。1996年以来全省因涝灾平均每年减产粮食约150万t,占各类气象灾害粮食总损失量的20%,农业经济损失达34.8亿元,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7.9亿元。

预防和减轻湿涝危害的主要工作是减少洪水和排除积水,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修水利,完善排洪排涝系统。疏通河道和水渠广修建水库和拦洪蓄水、泄洪排涝工程,尽可能减少农田积水,并尽快排出积水。

(2)提高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丘陵山区的植被覆盖率,狠抓水土保持,减少平原、低洼地的洪水量,减轻湿涝危害

(3)农业操作时要防涝深耕细作,多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耕层厚度和土

壤的渗水能力,.可缓解湿涝的危害。低洼易涝区应选择耐涝作物(如水稻、高梁等)和抗涝品种。

4.3风雹

风雹是河南一种常见的灾害,局地性强,危害性大。常出现在晚春至初夏,此时正值农作物成熟收获的关键时节。10年来每年因风雹灾害造成的全省受灾面积为90.2万公顷,成灾面积为58.6万公顷。尤以1998年受灾面积最大,为164.7万公顷。全省因受风雹灾害影响每年损失粮食约143万t,占各类气象灾害总损失量的19%,农业经济损失为25.8亿元,直接经济损失达30.5亿元。

抗冰雹灾害的一些对策:

(1)种植抗雹作物把握降雹的地域分布规律,合理布局农作物,在多雹区种植较为抗雹的作物。

(2)人工消雹研究雹云的生消规律,及时判断识别雹云;采用人工消雹减轻雹害。

(3)注意做好灾后的补救工作应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决定是否翻种和恢复生长,抓紧时机中耕培土,控制倒伏,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地温,追施肥料,促使受害作物迅速恢复生长。

4.4低温

低温灾害也是河南省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主要发生在每年深秋至来年初春,但受灾面积较小。低温灾害可分为冷害、寒害、冻害、霜冻害4大类型。每年全省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低温灾害发生。1993、1995、1999年受灾面积均在40万公顷以上,其中1995年受灾面积44.9万公顷,为10年来受灾范围最大的一年。1996年以来全省因受低温灾害影响每年损失粮食12万t,占各类气象灾害总损失量的2%,农业经济损失2.4亿元,直接经济损失2.7亿元。

低温冷害的防御措施:

(1)搞好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合理布局作物、在考虑确定作物的安全成熟期和适宜播期时,必须是当地具有80%保证率的时段,有些甚至应有90%以上的保证率。

(2)采用综合农业技术措施。防御低温冷害水稻育秧期要结合春季寒暖天气相间出现的规律,可实行行薄膜育秧,缩短播期和育秧期,合理施用氮肥,增施有机肥和磷肥,及时中耕松土,以利提高地温,促使秋作物早熟。

农业生产与其他物质生产的根本不同是它是一个自然在生产的过程。生物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又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发展农业生产,若背离气候规律,必然会给农业造成重大损失。在进行生产时,必须发现,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充分合理的运用,获得农业的高产稳产。

参考文献:

①付祥建余卫东杜子璇河南省气候资源分析《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2008 【分类号】:S162

②张家诚《中国气候总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12月402-413

③董中强河南农业气候1991.04.

④程炳岩,庞天荷.河南气象灾害及防御[M]. 1994.

⑤王良宇,张雪芬,高伟力,付祥健河南省多熟种植的气候资源分析《河南气象》1998

⑥陈辉,于向云,王志强.河南近年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影响[J].河南气象,2001

⑦程纯枢《中国的气候与农业》高象出版社1991.05 26-29

河南省气候的基本特征

气候得基本特征 河南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气候过渡区,气候具明显得过渡特征。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得地理分界线-秦岭至淮河线正好贯穿境内得伏牛山脊与淮河沿岸,此线以南得信阳、南阳及驻马店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带,以北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南北各地气候显著不同,山地与平原气候也有显著差异。全年四季分明。总得气候特征就是: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短干旱多风沙,夏天炎热雨水多,秋季晴朗日照长。 一、热量 1、光照与太阳辐射 河南省南部冬春季节雨水较多,而夏季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全省实际日照时数在2000~2600h之间,各地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在45%~60%之间。其分布趋势为北部多于南部,平原多于山区。黄河以北大部在2400~2600h,西部山地为2000h,其余地区都在2000~2400h。 全年太阳辐射量在113~510、7KJ/cm2,太阳辐射量最高值出现在夏季,与气温最高、降水量最多同期,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各地区之间得差异比较明显,如南部得固始县比北部得安阳地区偏多33、7KJ/ cm2。从时间上瞧也有明显得变化,最低月值出现在12月,全省大部分地区不到25、1KJ/ cm2;最高月值出现在夏季(北部出现在6月,南部出现在7月),一般均在54、4KJ/ cm2以上。 2、气温 全省多年平均气温12、 8~15、5℃,7月气温最高, 月平均气温27~28℃,1 月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2~ 2℃(图1)。气温分布趋 势南部高于北部,东部高于 西部。豫西山地与太行山 地,因地势较高,气温偏低, 年平均气温在13℃以下;南 阳盆地因伏牛山阻挡,北方 冷空气势力减弱,淮南地区 由于位置偏南,年平均气温 均在15℃以上,成为全省两个比较稳定得暖温区。 全省冬季寒冷,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左右(南部在0℃以上,如信阳为2、3℃;北部在0℃以下,郑州为-0、3℃)。春季四月气温上升较快,豫西山区升至13~14℃,黄淮平原可达15℃左右。夏季炎热(7月),平均气温分布比较均匀,除西部山区因垂直高度得影响,平均气温在26℃以下外,其她广大地区都在27~28℃之间。秋季气温开始下降,10月平均气温山地下降到13~14℃,平原下降到15~16℃,而南阳盆地与淮南地区都在16℃以上。

论河南农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论河南农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文章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我国是世界上粮食生产大国,河南省又是农业大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河南农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社会的稳定。近年来河南农业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就河南的农业的现状来看,依然有很多的不足和问题... 关键词:河南农业发展不足 20世纪70年代末,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我省的农业发展迅速,在很多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在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年均实际增长3.8%,农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农业和农村经济克服了自然灾害较重、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等困难,取得了新的进展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明显上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初步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积极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安全认证工作。农民收入继续实现恢复性增长,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我省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当前农业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现状一:目前,河南大多数地区仍是传统的、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模式,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这种底效性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价格受价值规律的影响,而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如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它的农业是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在市场竞争中它更具有价格优势,使得省内的农产品受到外围市场的严重冲击 现状二:目前,河南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由于农民种粮成本投入大,而且直接受天气的影响,风险特别高,所以农民种粮积极性一直不高,虽然政府实施了许多惠农政策,但也阻碍不了人口流动的大潮,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山区,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只有及少部分人在家看守着一亩三分地,就算在家种着几分地,但很多人还是把种粮作为副业,能自给就行了,大量耕地从此荒废。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城镇化日益明显,道路水泥化也占用了大量的耕地面积。同时,我省耕地土壤基础地力不断下降。由于农区广泛存在的不合理耕作、过度种植、农用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和沟渠设施老化已经导致农田土壤普遍性的耕层变薄,养分非均衡化严重,土壤板结,土壤生物性状退化,土壤酸化、潜育化、盐渍化增加,防旱排涝能力差,耕地土壤基础地力不断下降。在这些耕地中污染土壤占了将近20%,近年来高化肥、农药用量的蔬菜、花卉、水果作物播种面积的高速增长、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在为广大农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回避的环境污染,并且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这种现象会一直持续。 现状三:目前,河南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科技投入也很有限,导致农产品的产量不稳定,经营者既承担价格风险,同时还承担着自然的风险,也就是说经营者是靠天吃饭的,农产品的产量直接受天气、气候的影响。在风调雨顺的好年份中,经营者都获丰收,产品价格自然也上不去,在遇到自然灾害时,产量上不来,收益与就上不来,甚至会出现倒挂的可能。 现状四:目前大多数农业生产者往往只顾大量盲目的生产,并且产品单一,也不参与生产完成后的销售问题,造成产销脱节。因而不能时刻把握市场信息,适当地调整营销策略;特色农产品基地逐渐壮大,但基地效益不明显。近几年来,我省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尽管基地面积上看数量较大,但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板块。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部分板块基地建设起点低,

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资料

河南省农作物耕种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 赵佩佩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粮食,立国之本;本,根之所在也.有本才有根,有了根才能茁壮成长。固然,只有保证有充足的粮食,国家向前发展的脚步才能更加稳健。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有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气候以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本文主要通过2001-2013年河南年鉴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农作物种类及各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作比较并结合当前情况分析河南省农作物播种及生产所面临的形势,最后结合实际给出相应的对策。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常用耕地面积2000-2005年后有所增加这是由于新开荒地面积的增加,2005年后趋于平缓,这是由于耕地资源有限;农作物播种2010年后趋于平缓,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务农人员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平缓。但是播种种类有所变化,棉花的播种量明显在减少,由2006年的748.20千公顷减到2012年的256.67千公顷,减少了0.65倍。蔬菜,油料,粮食作物浮动范围不是很大。从单产量来看,粮食、瓜果、蔬菜产量占很大的优势。本文主要通过数据对比分析研究播种面积的变化。最后得出我们全省应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作物的产量,加快农业的发展,提高粮食的竞争力。 关键词:农作物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农作物种类 1 前言 2010年10月18日我国颁布了“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简称[1]。规划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坚持走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要有中国自己独特的特色,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要不断完善改革现代已有的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发展高产量作物、优质农作物、保证高效的生产率、生产时的生态化以及从事农业生产过程的安全保障,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2]。“十二五”规划的颁布为农业产业化指出了前进的方向,确定了发展目标。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发展农村经济,没有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农村,是缺少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农业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业经济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农村经济发展所不可回避的责任的。发展农业经济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粮食危机慢慢向人们走来。一个月间,国际市场稻米价格上涨率就超过了50%,商品交易所的小麦价格年涨幅曾高达140%以上,飙升的粮价在许多国家引发抗议和骚乱。印度经济学家派?潘南第卡说,“我们过去一直对6000万吨的粮食储备感到沾沾自喜,但现在储备粮仓就快空了[3]。”面对这一些危机,中国的老百姓丝毫没有受到一点影响,国内粮食的自给率高达95%。在这场被称为“一场飓风”的危机中,河南的中原沃土成为粮食安全的国家之锚。截至到2007年,河南粮食产量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是中国粮食发展史上第一个实现千亿斤的省,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中国大陆人吃的每10碗饭中,就有1碗来自河南[4]。” 作为中国当之无愧的粮仓,河南再次以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中原熟而天下足”[5]。由此可见,河南省的农业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对我国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河南省作为全国第

河南省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河南省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黄淮海平原西南部,河南省古代辖区位于黄河之南,故名"河南"。2000多年前,河南是中国九州中心的豫州,所以,河南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与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山东毗邻。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黄河流经河南境内700多公里。 海拔 河南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带,西部山地绵延起伏,海拔高千米以上,东部为平原,海拔在百米之下。灵宝市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高度为2413.8米,海拔最低处为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地形 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北坦南凹,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四大山脉环绕,间有陷落盆地,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黄淮海冲积大平原。山区丘岭面积占44.3%,平原面积占55.7%。境内有黄河、淮河、长江、海河四大水系,其中淮河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3%。 能源 河南省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2004年全年原煤产量14445.4万吨,比上年增长15.4%;发电量1185.6亿千瓦小时,增长15.5%;粗钢产量974.7万吨,增长19.1%;钢材产量966.0万吨,增长17.9%;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37.5万吨,增长19.5%;水泥5393.6万吨,增长12.8%。分行业看,全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1.5%,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增长37.7%,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增长30.0%和18.4%,电力、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5.0%。 气候 河南省属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的特点。南部属北亚热带,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2.6-16.6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094-518毫米。全年无霜期332-265天。 生物 河南的生物资源,仅高等植物就有197科、3830余种,动物418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有小麦、玉米、棉花、烟叶和油料等。 矿产 截至2004年年末,全省已发现的矿种为126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73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7种,非金属矿产38种。地质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3处。钼、兰晶石、红柱石、天然碱、伊利石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珍珠岩、霞石正长岩的

河南省气候的基本特征

气候的基本特征 河南省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过渡区,气候具明显的过渡特征。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至淮河线正好贯穿境内的伏牛山脊和淮河沿岸,此线以南的信阳、南阳及驻马店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带,以北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南北各地气候显著不同,山地和平原气候也有显著差异。全年四季分明。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短干旱多风沙,夏天炎热雨水多,秋季晴朗日照长。 一、热量 1、光照和太阳辐射 河南省南部冬春季节雨水较多,而夏季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全省实际日照时数在2000~2600h之间,各地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在45%~60%之间。其分布趋势为北部多于南部,平原多于山区。黄河以北大部在2400~2600h,西部山地为2000h,其余地区都在2000~2400h。 全年太阳辐射量在113~510.7KJ/cm2,太阳辐射量最高值出现在夏季,与气温最高、降水量最多同期,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如南部的固始县比北部的安阳地区偏多33.7KJ/ cm2。从时间上看也有明显的变化,最低月值出现在12月,全省大部分地区不到25.1KJ/ cm2;最高月值出现在夏季(北部出现在6月,南部出现在7月),一般均在54.4KJ/ cm2以上。 2、气温 全省多年平均气温 12.8~15.5 ℃,7月气温最 高,月平均气温27~28 ℃, 1月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2~2 ℃(图1)。气温分布 趋势南部高于北部,东部高 于西部。豫西山地和太行山 地,因地势较高,气温偏低, 年平均气温在13℃以下;南 阳盆地因伏牛山阻挡,北方 冷空气势力减弱,淮南地区 由于位置偏南,年平均气温 均在15℃以上,成为全省两个比较稳定的暖温区。 全省冬季寒冷,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左右(南部在0℃以上,如信阳为2.3℃;北部在0℃以下,郑州为-0.3℃)。春季四月气温上升较快,豫西山区升至13~14℃,黄淮平原可达15℃左右。夏季炎热(7月),平均气温分布比较均匀,除西部山区因垂直高度的影响,平均气温在26℃以下外,其他广大地区都在27~28℃之间。秋季气温开始下降,10月平均气温山地下降到13~14℃,平原下降到15~16℃,而南阳盆地和淮南地区都在16℃

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状 况研究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论文题目: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摘要 河南农村经济目前呈现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农业基础设施有了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农业结构在优化调整中日趋合理;农民收入显着增加。但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面临新的发展,必须在宏观经济指导下,对农业结构继续加以优化调整,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使全省绝大多数农民稳步进入小康,以形成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局面。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处在历史最好时期之一。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任重道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局面。 关键词:河南;农业;农村经济;城乡协调;发展 Abstract: Nowadays,thereismuchimprovementintheagriculturalbasicfacilitiesandt hecomprehensiveproductioncapacity.Buttheper- capitalincomeoftheformer’sfamilyremainslowerthanthenationalaverageleve l.Guidedbythemacroeconomics,itisnecessarytooptimizethestructureofagricu lture,tointensifytheconstructureoffoundmentalinstallationandtoinvestsci enceandtechnology.ThenmostofformersinHenanprovincewillleadarelativelyco mfortablelife.Anewstageofdevelopmentineconomycoordinationwillprevailint ownsandcities.Atpresent,China'sagriculturalandruraleconomicdevelopment, oneofthebestperiodinhistory.Newruralreform,developmentlongwaytogo,wemus tupholdthe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asguidance,dosolidwork,innovati on,andconstantlyopenupagriculturalandruraleconomicdevelopmentsituation. Keywords:countrysideofHenan;countrysideeconomy;harmoniousdevelopment 目录

河南地理

河南地理 第一篇: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第一章概述 一、河南省古称“豫州”,简称豫。2000多年前,《尚书禹贡》序列大州之地,豫州独居其中,故又有“州”,“中原”之称。截至2018年,洞南共下端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市(济源),52个血辖区、20个县级声、85个县 二、经纬度位置 位于北纬31023/--36022/,东经110021/--116039/。土地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4%,南北纵跨530公里,东西横亘580多公里。河南省周围有6省区毗邻,东有山东、安徽,西有陕西,南有湖北,北与河北与山西。 三、政治和经济地位 1、古代,中华民处的发祥地 2、农业社会,是人类动的中心地域 3、现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4、未来是中原城市群主体,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四、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 1、兵家必争的军事战略要地 2、维系四方的交通运输枢纽(铁路、公路、航空)郑州航空港区是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和郑州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务院批复的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五大战略定位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3、承东启西的重要中间地带,经济由东向西逐步发展 4、举足轻重的农业大省 5、全国理想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6、全国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区域 第二章类型多样的地貌 地貌指地表起伏的形态,是地理环境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河南省的地貌类型多样、分布复杂,大致以京广铁路力界,东西部地区地势高低及地貌形态有着明显的差异,西部海拔高且起伏大,东部地势低而平担。 一、地貌基本特征 1、东西部地貌差异明显 2、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盆地最大的是南阳盆地) 二、面积广大的山地丘陵 (一)四大山系 1、豫晋界山----太行山 济源西北处的鳌背主峰(海拔1929米)是太行山在我省的最高峰 2、呈扇形铺展的豫西山地 是秦岭向东伸展的一部分,小秦岭老鸦岔主峰海拔2413.8米,是全省最高峰

河南气候特点

河南省气候特征 河南省位于北纬31°23′~36°22′,东经ll0°21′~1l6°39′,地跨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两大自然单元的我国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比较温和,具有明显的过度性特征。南北各地气候显著不同,山地和平原气候也有显著差异。全年四季分明。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短干旱多风沙,夏天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 1 热量 1.1 光照和太阳辐射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河南省全年可得太阳辐射的总时数为4428.1~4432h,而实际日照时数又因地理环境和云雾的影响而不同。全省实际日照时数在2000~2600h 之间,日照率大致为45%~55%。其分布趋势为北部多于南部,平原多于山区。黄河以北大部在2400~2600h,西部山地为2000h,其余地区都在2000~2400h。 太阳辐射是地表热量的源泉,根据日照站的实际观测,河南省全年太阳辐射量在113~510.7KJ/c ㎡。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如信阳的固始县比北部的安阳偏多33.7KJ/c ㎡。从时间上看也有明显的变化,最低月值出现在12 月,全省大部分地区不到25.1 KJ/c ㎡;最高月值处在夏季(北部出现在6 月,南部出现在7 月),一般均在54.4 KJ/c ㎡以上。 1.2 气温 河南省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2.8~15.5℃之间。分布趋势南部高于北部,东部高于西部。豫西山地和太行山地,因地势较高,气温偏低,年平均气温在13℃以下;南阳盆地因伏牛山阻挡,北方冷空气势力减弱,淮南地区由于位置偏南,年平均气温均在15℃以上,成为全省两个比较稳定的暖温区。 全省冬季寒冷,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在0℃左右(南部在0℃以上,如信阳为2.3℃;北部在0℃以下,郑州为-0.3℃)。春季四月气温上升较快,豫西山区升至13~14℃,黄淮平原可达15℃左右。夏季炎热(7 月),平均气温分布比较均匀,除西部山区因垂直高度的影响,平均气温在26℃以下外,其他广大地区都在27~28℃之间。秋季气温开始下降,10 月平均气温山地下降到13~14℃,平原下降到15~16℃,而南阳盆地和淮南地区都在16℃以上。全省无霜期大致在190~230d 之间。豫西山地的卢市等地,无霜期最短,平均不到200d,尤其卢市只有184d。南阳盆地和沙河以南地区,无霜期较长,平均都在220d 以上,尤其位于伏牛山南坡的西峡,无霜期可达237d。其他地区在200~220d 之间。 日平均气温稳定≥0℃,初、终日期和持续天数:全省日平均气温≥0℃初日的分布,明显受地形和纬度的影响。南阳盆地和淮南地区,由于北部有山地防护或偏南,日平均气温≥0℃的初日出现在1 月30 日左右。豫东平原的初日要推迟15~20d。日平均气温≥0℃的终日等值线的走向大体与纬度平行,自北向南逐渐推迟。北部和西部山区大致于12 月20 日以前出现。日平均气温稳定在0℃以上的持续天数大致由西向东经过西峡、驻马店、沈丘等地连成一线。其界线以南在320d 以上,以北为300~320d,南阳盆地西部和淮南可达330d 以上。 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的初、终日和持续日数:日平均气温≥5℃的初日等值线,豫东平原基本上形成与纬度平行的趋势,西部因受地形的影响,等值线的分布较为复杂。淮南及南阳盆地,3 月5 日以前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西部山地和豫东平原到3 月10 日以后才能稳定通过5℃。秋季日平均气温稳定≥5℃的终日随纬度的增加逐渐提早,由北往南从11 月20 日至11 月30 日相继出现。日平均气温≥5℃的日数,淮南及南阳盆地最长,有270d;北部边缘最短,在255d 左右,大部分地区在260d 左右。

河南省气候与农业概况

河南气候与农业概述 赵方聪222011326032005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一班 摘要:充足的光、热、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为河南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河南凭借气候优势和地理优势成为农业大省和主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但高频率,范围广,危害重的气候灾害气象也对农业经济带来了直接而又严重的影响,分析研究农业与气候的关系以及对气候灾害的不利影响的治理措施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参考了相关气候资源的研究,从河南地区的光照,太阳辐射,降雨量,蒸发量,湿润程度方面介绍河南气候特征并分析与气候形成有关的因素,描述了河南在此气候特征下形成的农业生产状况与气候的关系以及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应对气候灾害的主要预防治理措施。 关键词:气候特征农业特征灾害防治 The summary relation between climate and agriculture in Henan Zhao Fang cong 222011326032005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the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Rural Regional Development Abstract: Adequate light, heat, water and fertile l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Henan. Henan becomes a major agricultural province and the main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ase with the climatic and geographic advantages. However, high frequency, wide range and heavy damage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bring about a direct and serious impact on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climate as well as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adverse effect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is thesis referring to the study of climate resources not only introduces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in Henan in the respect of solar radiation, precipitation, evaporation and moisture level but also analyses factors related to formation of the climate. Additionally, it describes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negative influence of climat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also put forward. Key words: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agricultural features disaster prevention 1.河南省地理位置 河南,简称"豫",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河南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处在东经110°21'~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全省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17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74%)。河南省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带,西部山地绵延起伏,海拔高千米以上,东部为平原,海拔在百米之下。北、西、南三面太行山脉、伏牛山脉、桐柏山脉、大别山脉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华北平原南部;西南部为南阳盆地,跨越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山水相连。 2.河南气候特征

河南省南阳气候特点

河南省南阳气候特点 1、河南不是北方吗?为什么南阳是南方气候特征?还有信阳。那河南就不能说是北方了。 南阳、信阳在河南省是比较偏南的地方了。 气候特征与省界限是没有关系的。比如黑龙江,最北的漠河气候特征已经接近亚寒带了。 我是河南的,但是已经在和陕西交界的地方了,这么说来,我也是西部的人了! 呵呵。 2、河南省南阳市气候 我是在南阳,但在广州打工多年,我估计就是冬天对你来说可能有点难过,可能有点不适应.不过你一旦生活在这个环境中了,也就没什么了,说了你可能有点怕,零下几度,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不过你开学的时候多带过冬的衣服是必须的.南阳在10月份就开始凉多了.你肯定能适应的.吃的方面估计也不是问题,这里生活是以面食为主,不过做为一个学校,米食也是很普及的.南阳欢迎你. 在9月份还有农运会在南阳举办.也过来热闹一下 3、河南南阳一年中的最低气温是多少 南阳一年中最冷的是在元月份,最低气温在零下6度左右。最低时曾达到过零下10度。 4、河南南阳气候怎么样南方人能适应吗 河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还算好啦,不过属于秦岭淮河以北,冬夏温差变幅及日较差比南方肯定要大,不过南方人肯定是适应的了的 5、98年河南省南阳异常气候

南阳地处亚热带向温带的过渡地带,属于季风大陆湿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秋时间55-70天,夏季110-120天,冬季时间110-135 天。年平均气温14.4-15.7℃,七月平均气温26.9-28.0℃,一月 平均气温0.5-2.4℃。年降雨量703.6-1173.4mm,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年日照时数1897.9-2120.9小时,年无霜期220-245天。 6、南阳属于什么气候?地理七年级 南阳位于河南省南部,紧邻湖北,个人感觉更倾向于温带季风气 候 但其实南阳地理位置基本上是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的分界处, 可能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还有印度低压每年变化一下,南阳的气候就或多或少会有偏移,,,所以出这种题的老师确实不是 很严谨,南阳根本不典型嘛 7、请问,南阳的冬季最低气温大约多少?四季特点如何? 南阳冬季平均温度是1 ~;10,天气寒冷。 白天平均10,建议穿套装、夹衣、风衣、休闲装、夹克衫、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服。 夜间平均0,建议穿棉衣、冬大衣、皮夹克、厚呢外套、呢帽、手套、羽绒服、皮袄等厚重保暖衣服。 南阳地处亚热带向温带的过渡地带,属于季风大陆湿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秋时间55-70天,夏季110-120天,冬季时间110-135 天。年平均气温14.4-15.7℃,七月平均气温26.9-28.0℃,一月 平均气温0.5-2.4℃。 年降雨量703.6-1173.4mm,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年日照时数 1897.9-2120.9小时,年无霜期220-245天。

河南省气候的基本特征之欧阳光明创编

气候的基本特征 欧阳光明(2021.03.07) 河南省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过渡区,气候具明显的过渡特征。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至淮河线正好贯穿境内的伏牛山脊和淮河沿岸,此线以南的信阳、南阳及驻马店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带,以北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南北各地气候显著不同,山地和平原气候也有显著差异。全年四季分明。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短干旱多风沙,夏天炎热雨水多,秋季晴朗日照长。 一、热量 1、光照和太阳辐射 河南省南部冬春季节雨水较多,而夏季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全省实际日照时数在2000~2600h之间,各地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在45%~60%之间。其分布趋势为北部多于南部,平原多于山区。黄河以北大部在2400~2600h,西部山地为2000h,其余地区都在2000~2400h。 全年太阳辐射量在113~510.7KJ/cm2,太阳辐射量最高值出现在夏季,与气温最高、降水量最多同期,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如南部的固始县比北部的安阳地区偏多33.7KJ/ cm2。从时间上看也有明显的变化,最低月值出现在12月,全省大部分地区不到25.1KJ/ cm2;最高月值出现在夏季(北部出现在6月,南部出现在7月),一般均在54.4KJ/ cm2以上。 2、气温 全省多年平均气温12.8~15.5 ℃,7月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

27~28 ℃,1月气温 最低,月平均气温- 2~2 ℃(图1)。气 温分布趋势南部高于 北部,东部高于西 部。豫西山地和太行 山地,因地势较高, 气温偏低,年平均气 温在13℃以下;南阳 盆地因伏牛山阻挡,北方冷空气势力减弱,淮南地区由于位置偏南,年平均气温均在15℃以上,成为全省两个比较稳定的暖温区。 全省冬季寒冷,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左右(南部在0℃以上,如信阳为2.3℃;北部在0℃以下,郑州为-0.3℃)。春季四月气温上升较快,豫西山区升至13~14℃,黄淮平原可达15℃左右。夏季炎热(7月),平均气温分布比较均匀,除西部山区因垂直高度的影响,平均气温在26℃以下外,其他广大地区都在27~28℃之间。秋季气温开始下降,10月平均气温山地下降到13~14℃,平原下降到15~16℃,而南阳盆地和淮南地区都在16℃以上。 全省无霜期大致在190~230d之间。豫西山地的卢氏等地,无霜期最短,平均不到200d,尤其卢氏只有184d。南阳盆地和沙河以南地区,无霜期较长,平均都在220d以上,尤其位于伏牛山南坡的西峡,无霜期可达237d。其他地区在200~220d之间。 3、地温 河南省各地年平均地温悬殊不大,一般15~17℃,北部略低,南部稍高。一般在11月下旬出现冰冻,2月下旬与3月上旬解冻,最大冻土深度20~30cm。1月份地面平均温度北部在0℃左右,南部信阳在2℃以上。7月份地面平均温度在30℃左右,南北相差不大。1月份与7月份相差30℃以上。1月份5cm以下平均地温多在

河南为什么多气候灾害

河南为什么多气候灾害 1、河南省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 河南主要气候灾害有冰雹,大风,干热风,雪灾,高温,西部山 区泥石流,中东部黄河水灾,城市内涝,寒潮等。 2、河南气候条件怎么样,自然灾害多吗? 杭州呵呵应该更能习惯河南这边的生活 在宋朝时的北宋时河南大学的所在地开封,而南宋则是北宋被金 攻克以后迁都的地方就是如今的杭州 开封和杭州应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貌似不少杭州话和开封 话很相似 曾经有一位河大老师的演讲曾经说过,来河大之前看到开封 的介绍是七朝古都,整整一夜没睡,到了开封以后也是整整一夜没睡。是啊。开封没有大都市的华丽,但是它的厚重岂是繁华都市能比的, 它曾经也是世界的中心 河南人的性格很好,很大众来了就习惯了 美丽河南欢迎您 3、河南最多发生什么自然灾害 河南地处中原,是平原地带,一般不会发生大的自然灾害,解放 以前由于地处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全地区有大小26座水库相 继崩堤垮坝,9县1镇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一片汪洋。400多万群众被洪水围困,10多万群众死亡,30多万头大牲畜漂没,300多万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34·97亿元,相当于建专区以来 十几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板桥水库大坝,位于多灾贫困的河南驻马店 地区,三门峡水库大坝之东南,是大跃进的产物,工程质量粗劣,又 无正常维护,至灾害发生时,17个泄洪闸只有五座能开启。1975年8 月初,一场台风引发了当地历史上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河南泌阳县 境内汝河上游的板桥水库水位暴涨,水库管理人员在没有得到上级命

令的情况下,不敢大量排水泄洪,而外地区石漫滩水库的大量洪水急 骤流入板桥水库,加快了板桥水库水位暴涨的速度。地质灾害通常不 会发生但河南地区也有相对的地质灾害频发区:河南地质灾害主要涉 及南部地区。河南南部市县乡镇有哪些?主要包括:信阳市、驻马店市、南阳市;确山县、泌阳县、桐柏县、正阳县、息县、汉川县、光 山县、新县、商城县、汉川县、固始县、淮滨县;郭家河乡、戴咀乡、八里畈乡、达权店乡、雷堂乡、吴河乡。通常而言河南大部分地区通 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暴雨引起的内涝和泥石流灾害!但是不排除地震 灾害的发生,而且一旦发生地震所引起的灾害成都将是不可估计的, 因为在平原地区地震灾害的破坏力比盆地丘陵地区将强上数倍或数十倍! 4、从气象学的角度分析河南近五年来的重大自然灾害 关于泥石流的灾害预防知识 暑假即将来临,同学们都有做外出旅游的计划。但经过了去 年二月份的雪灾和五?一二大地震后,我们对自然灾害也有了更新的认 识和理解,也更加认识到了解自然灾害及预防知识的深刻意义。 我国是多山之国,受岩层断裂等地质构造的影响,许多山体 陡峭,岩石结构不稳固,森林覆盖面积不多,遇到季风气候的连阴雨、大暴雨天气,常发生严重的泥石流灾害。黄土高原、天山、昆仑山等 山前地带、太行山、长白山泥石流危害都很严重。我国的台湾省也经 常有泥石流发生。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百座县城受到泥石流的直接 威胁和危害。由于对泥石流没有足够的认识与防范意识,造成了另人 惋惜的不必要的损失。虽然泥石流现象虽然不可避免,但通过采取积 极防御措施,泥石流造成的危害仍是可以减轻的。 因此,了解并学习泥石流的预防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我们必须注意泥石流的征兆。要及时掌握气象部门降雨 量预报,特别注意暴雨天气;当降雨累计达到100毫米左右时常有泥 石流的发生。因此,雨季特别是雨季的夜晚最好不要在滑坡危险区逗留。。当听到沟内有轰鸣声或河水上涨或突然断流,应意识到泥石流 马上就要发生,应立即采取逃生措施;

【免费下载】论 河 南 农 业 的 现 状 与 发 展 趋 势

论河南农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文章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我国是世界上粮食生产大国,河南省又是农业大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河南农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社会的稳定。近年来河南农业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就河南的农业的现状来看,依然有很多的不足和问题... 关键词:河南农业发展不足 20世纪70年代末,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 业生产力,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我省的农业发展迅速,在很多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在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年均实际增长3.8%,农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农业和农村经济克服了自然灾害较重、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等困难,取得了新的进展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明显上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初步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积极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安全认证工作。农民收入继续实现恢复性增长,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我省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当前农业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现状一:目前,河南大多数地区仍是传统的、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模式,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这种底效性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价格受价值规律的影响,而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如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它的农业是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在市场竞争中它更具有价格优势,使得省内的农产品受到外围市场的严重冲击

郑州市总体气候概况

郑州市草坪草生长状况分析及总体评价 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南省郑州市地区的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以及降 水量等气候因素的分析总结,并对对冷季型和暖季型草坪草生长有重要啊影响的气候因素进行逐月分析,最终为适合郑州市种植的草坪草提出建议。 关键词: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水量 一、郑州市总体气候概况 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区, 东经113°14′, 北纬34°43′郑州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随着四季更替,依次呈现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的基本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4.3° C,7月最热,平均27°C;1月最冷,平均0.1°C;年平均降雨量632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适宜的温度条件,充足的光照和农作物生长季节较为丰沛的雨量,构成了良好的农业气象条件。春秋两季天高气爽,百花齐放,为旅游最佳季节。 二、影响草坪草生长的重要气候因素 1) 郑州市气候背景 表一

表二 2) 对冷季型草坪草生长有重要影响的气候因素 冷季型草坪草(Cool-season turfgrass)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24℃,广泛分布于气候冷凉的湿润、半湿润及半干旱地区。

结合以上两个表格的内容可总结出下表 也就是说从温度方面来讲在1、2、3、12月份草坪草都能保持绿色,3月份生长良好,4、5、9、10、11月份生长状态最佳,只有在6、7、8月份会出现轻度不适,但并不影响草坪草的正常生长。 1月份全年气温最低,平均温度0.1>0,草坪草不会休眠,能基本保持绿色。平均最高温度5.7,极端最高温度21.0,草坪草在这种最高温度下会很好的生长。平均最低温度-4.4,极端最低温度-16.3,草坪草处于这种最低温度时大部分时间处于休眠状态,只有在极少时间会轻度不适。平均降水量8.8毫米,降水天数3.3天,雨量偏少,可能会出现枯黄的情况,但不会使草坪草干旱致死。因此,从总体上来说,绝大多说冷季型草坪草能安全过冬,并基本保持绿色。 2月份平均温度2.7,较一月份更适合草坪草生长。平均最高温度5.7,极端最高温度25.2,草坪草大部分时间生长良好,只有在极端最高温时会有轻度不适。平均最低温度-1.9,极端最低温度-17.9,极端温度有所下降,但整体温度还是有所回升的。平均降水量12.0毫米,江水天数4.3天,和一月份相比雨量略微增加。因此,整体上说,2月份较一月份更适合冷季型草坪草的生长。 3月份平均温度8.0,草坪草生长良好。平均最高温度14.0,极端最高温度29.2,冷季型草坪草生长状态最佳。平均最低温度2.8,极端最低温度-7.5,也就是说即使在最低温度下,草坪草也基本能保持绿色。平均降水量28.5毫米,降水天数

河南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河南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河南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处在东经110°21′~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与冀、晋、陕、鄂、皖、鲁6省毗邻,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跨约550公里。全省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17位。河南在全国的版图上,从政区和交通地位来看,占着居中的地位。以河南为中心,北至黑龙江畔,南到珠江流域,西到天山脚下,东抵东海之滨,大都跨越两至三个省区。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北距京津唐,南下武汉三镇,西入关中平原,东至沪、宁、杭等经济发达地区,其直线距离大都在600—800公里之内。在历史上,河南一向是我国人民南来北往、西去东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各族人民频繁活动和密切交往的场所。现代的京广、京九、焦枝、陇海、新菏等路干线纵横交织于河南,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条件,更密切了河南与全国各地的联系。 通常情况下,将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地貌称为五大自然地理要素。据此河南省的自然地理概况可分为五个方面。 气候 从气候方面看,河南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属于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这样的带来的结果是春季干旱而风沙较多,夏季炎热且降雨大,秋季晴天多日照充足,冬季寒冷且雨雪较少。全省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2℃到16℃之间。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较大,极端最低气温-21.7℃(1951年1月12日,安阳);极端最高气温44.2℃(1966年6月20日,洛阳)。全省气温分布大体是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山地与平原间差异比较明显。全年无霜期从北往南为180至240天。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00-900毫米,南部及西部山地较多,大别山区可达1100毫米以上。全年降水的50%集中在夏季,常有暴雨。 水文 河南横跨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黄河横贯中部,境内干流711公里,流域面积3.6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5。省境中南部的淮河,支流众多,水量丰沛,干流长340公里,流域面积8.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2。北部的卫河、漳河流入海河。西南部的丹江、湍河、唐白河注入汉水。全省水资源总量413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河南水力资源蕴藏量490.5万千瓦,可供开发量315千瓦。 目前,全省已修建水库为2347座,总库容270亿立方米。农业有效灌溉面积479万公顷。中国跨世纪的特大型水利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已于2001年度全部竣工。 生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