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凤凰新学案 输入 必修2

凤凰新学案 输入 必修2

凤凰新学案   输入   必修2
凤凰新学案   输入   必修2

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则g/(g0)为 ( )

A.1

B.1/9

C.1/4

D.1/16

4.有两颗质量相同的人造卫星 A、B,其轨道半径分别为 RA、RB,RA∶RB =1∶4,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 )

A.它们的运行周期之比 TA∶TB=1∶4

B.它们的运行线速度之比 vA∶vB=4∶1

C.它们所受的向心力之比 FA∶FB =4∶1

D.它们的运行角速度之比ωA∶ωB=8∶1

5. 我国正在建设中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由5颗地球同步卫星和30颗非同步卫星组成。已知有两颗同步轨道卫星A、B分别定点于赤道上东经80°和140°的上空,轨道半径为r。则关于A、B两颗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卫星内的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

B.两卫星运动的线速度相同

C.这两颗卫星的信号可覆盖整个地球表面

D.两卫星的间距是固定的,大小为r

6.“嫦娥二号”已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其环月飞行的高度距离月球表面100km,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比环月飞行高度为200km的“嫦娥一号”更加翔实.若两颗卫星环月的运行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如图所示.则()

A.“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周期比“嫦娥一号”更小

B.“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的线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

C.“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的角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

D.“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

7. 2012年2月25日我国成功地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

预定轨道—地球静止轨道,使之成为地球同步卫星。关于该卫星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地面静止,离地面高度为在R~4R(R为地球半径)之间的任意值

B.运行速度大于7.9km/s

C.角速度大于静止在地球赤道上物体的角速度

D.向心加速度大于静止在地球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8.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半径的4倍,在地球上发射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为7.9km/s,周期为84min,那么在月球上发射一颗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多大?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这个最抽象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意义最深远的概念

B、“能量”这个最抽象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意义最深远的概念

C、“力”是牛顿没有留给我们的少数力学概念之一

D、“能量”是牛顿没有留给我们的少数力学概念之一

10. 物体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前进了s路程之后,进入一个粗糙水平面,又继续前进了s路程.设力F在第一阶段中对物体做的功为W1,第二阶段为W2,则()

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确定

11.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下,力F大小均相等,物体运动的位移l也相同,哪种情况力F做功最小?()

12.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小球用轻质细线悬挂起来,让其摆动,对小球做功情况的正确

说法是(不计空气阻力)()

A.重力、弹力都对小球做功

B.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

C.只有线的拉力对小球做功

D.没有力对小球做功

13. 起重机吊钩下挂着质量为m的重物,如果重物以加速度a匀减速下降了高度h,则重物克服钢索拉力做功为()

A.mgh

B.m(g-a)h

C.m(g+a)h

D.m(a-g)h

14.如图所示,图线表示作用在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上的合

外力与物体运动距离的对应关系,物体质量1kg,开始时

处于静止状态,则当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运动30m的过

程中,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_ J。

15.某人用300N的水平推力,把一个质量为50kg的木箱沿水平路面加速推动10m,后来又把它匀速举高2m,这个人对木箱共做功多少?

16.卡车用水平拉力F拉着拖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当卡车将拖车沿一直线从A处缓慢地移到B处,然后再从B处缓慢地移回到A处,如果A、B两处相距L,在这过程中拉力F对拖车做的功是()

A.0

B.Fs

C.2Fs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7.如图所示,物体在两个共点力F1、F2作用下由静止沿水平面移动2m,则在下列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最多的是 ( )

A.F1=8N,F2=0。

B.F1=8N,F2=8N,θ=120°。

C.F1=6N,F2=8N,θ=90°。

D.F1=6N,F2=6N,θ=60°。

18.用铁锤把小铁钉钉入木板,设木板对钉子的阻力与钉进木板的深度成正比,已知铁锤第一次将钉子钉进d,如果铁锤第二次敲钉子时对钉子做的功与第一次相同,那么,第二次钉子进入木板的深度是()

A.)1d -

B. )1d

C.)12d -

19.汽车从静止开始在水平路面上运动,运动中保持恒定的功率,所受的阻力恒定,则汽车开始时的运动可能是 ( )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D.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

20. 某高一学生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从家门出发到校门下车,由于清晨街上车辆较少,他可以匀速行驶, 途中不必停留,可以保证从 7∶30 出发,7∶45 准时到校。已知所受阻力为车和人总重量的0.1倍。请你估算一下他早晨骑车到校所做的功与下 面四个数值中哪一个最接近 ( )

A .2310? J

B .3310? J

C .5310J ?

D .6310? J 21. 为了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号召,某同学采用了一个家用汽车的节能方法,在符合安全行驶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汽车后备箱中放置的不常用物品和控制加油量等措施,使汽车负载减少,假设汽车以72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负载改变前、后汽车受到的阻力分别为2 000 N 和1 950N ,请计算该方法使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减少了多少?

22. 沿着高度相同、坡度不同、粗糙程度也不同的斜面向上将同一物体拉到顶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沿坡度小,长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B. 沿坡度大,粗糙程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C. 沿坡度长,粗糙程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D. 以上几种情况下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一样多

23.质量相等、密度均匀的正方体木块和正方体铁块平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相对于桌面而言,将两者的重力势能相比较 ( )

A.木块重力势能大

B.铁块重力势能大

C.两者重力势能一样大

D.无法比较

24. 如图所示,小球a 、b 的质量分别是m 和2m ,a 从倾角为30°

的光滑固定斜面的顶端无初速度下滑,b 从与斜面等高度处以初速度

平抛。关于a 、b 落地前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 .所用的时间相等

B .a 、b 都做匀变速运动

D .落地前的速度相同 D.重力对a 、b 做的功相同

25. 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桌面H 高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高度

为h ,如图所示,若以桌面为参考平面,则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

及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是 ( )

A.mgh ,减少mg(H-h)

B.mgh ,增加mg(H+h)

C.-mgh ,增加mg(H-h)

D.-mgh ,减少mg(H+h)

凤凰新学案高中语文 选修《史记》选读(教师用书)

第一专题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司马迁其人其事 专题解说 司马迁和《史记》,凡接触过中学语文教材的师生,谁不知道?传统语文教材中就选有《史记》的经典篇目,高考文言文阅读也常从《史记》中取材。然而,对绝大多数中学师生来说,真正比较深刻地认识了解司马迁,比较全面地学习探究《史记》,恐怕得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的教学开始。教学《<史记>选读》,当然得从《太史公自序》起始。《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此书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前后跨越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选读《史记》,我们首先要了解作者司马迁其人其事,以及他写作《史记》的目的与经历。本专题只选了一篇《太史公自序》;还有一篇是同学们在必修五学过的《报任安书》,此处列为“存目”。如果说《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的“心灵史”,那么《太史公自序》便是司马迁的“学术史”兼“心灵史”。两文结合起来阅读,便能走近司马迁,了解他的家世谱系,了解他的生活经历,了解他的志向抱负,了解他撰写《史记》的始末,从而比较具体地了解司马迁其人其事。 太史公自序 教学定位 文本概述 司马迁不把《自序》置于卷首,而是将其放在七十列传之末。这是为什么?清人金圣叹说:“此篇于《史记》为序,于太史公便是自己的列传。”金圣叹之言,为我们解读《太史公自序》打开了门。《太史公自序》既是《史记》的自序,也是司马迁为自己及其史官家世所作的传记。全序规模宏大,文气深沉浩瀚,是《史记》全书的纲领,也是我们这册选修教材的总起,更是我们从整体上认识司马迁和了解《史记》的开始。《太史公自序》篇幅较长,内容丰富,文字艰深,学生学习的困难很大,所以教材为它提供了译文。让学生对照译文读原文,在阅读过程中完成“预读积累”练习,这是学习文言词句知识的主要方法;在复习《报任安书》的基础上,抓住“传”和“序”的特点,先“传”后“序”,寻找出相关语段和相关语句,加以分条理解和分析归纳,从而了解司马迁其人其事,则是学习了解文章内容的主要方法。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文中涉及的重要文言知识,积累常见却又易混淆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了解关于《史记》的一些文学文化常识。 2. 阅读全文,理清全文思路;精读语段,理解重点内容。 3. 通过阅读与探讨,比较清楚地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及其伟大贡献,理解《史记》一书的写作要旨。

高二语文导学案答案汇编讲解

【基础练习一】 1、C(ān/yīn,hún/hùn,chà/shā。A.chàng/chāng,kuì,hè/xià;B.hé/hài,yè/yì,zhàn;D.gōng,zhuó,bó/pō) 2、B(一挥而就:形容一动笔就写成,指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完成。A.唇齿相依: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C.格格不入:有抵触,不投入。D.林林总总:形容繁多。以上三项符合语境) 3、D(解析:A.语序不当,把“几个”移到“周边城市”之前。B.语序不当,“每年”应放在“10%”以前。 C.语序不当:“国家的整体形象”与“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对调) 4、⑴泠然善也⑵乘骐骥以驰骋兮⑶星汉灿烂⑷屋舍俨然 ⑸可以知兴替⑹去来江口守空船⑺佛狸祠下⑻独立之精神 专题一:压缩语段 【牛刀小试】 1、吸碳、略施魔法、光合作用。 2、藤球运动是两队使用藤制小球隔网竞赛的运动,它禁止球员用手触球;它流行于东南亚,北京亚运会上首次正式成为亚运比赛项目。 3、“延时评判”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避免影响其他同学的思维而有意暂缓对发言同学的回答做出评判的一种评价方式。 4、五四时期新、旧文学阵营对“新”、“旧”的理解有差异。 5、狱官李离执法守法,以身作则。 6、感悟:不要一味地埋怨环境带给人的诸多不便,其实环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谁处于那个位置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聪明的人会努力去改造罢了。当然同学们可以有其它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7、许多时尚的创造,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或者干脆就是穷人的无奈之举。 许多时尚的发明,开始并非都是乐事,而往往源于普通人的苦涩经历。 8、王羲之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 9、“红段子”有望在中国手机短信中流行。(关键词:红段子、有望、流行) 10、“高纯度”饮用水缺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并将体内原有的微量元素洗出,危害健康。 【更上层楼】 1、2009年全球百万富翁人数普遍缩水,中国富翁人数仍居第四。 2、通货膨胀名义价值实际购买力 3、复旦(大学)(宣布)向全国征集曹姓男子(的)Y染色体,(以期)用DNA技术辨别曹操墓真伪。 4、甲型H1N1流感是人感染猪A型流感病毒后产生的发热、咳嗽、喉咙痛、继发性肺炎及呼吸衰竭甚至是 死亡的急性呼吸道疾病。 5、语文教给学生真善美 【基础练习二】 1、B(shàn、chǎn、dàn、zhān、dān。 A.jī、chái、jì、jǐ、jì;C.zhì、chì、shì、zhì、shí;D.huó、hé、huò、hé、hè) 2、B(判若云泥:比喻差别悬殊就像云彩和泥土的距离那样大。合乎语境,使用恰当。A.等闲视之:把它看成平常事,不加重视。不合语境。C.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盛行,形成风气。感情色彩不当。D.“芸芸众生”与“所有”重复)

【苏教版】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选修2-1新学案:同步练习(含答案)

滚动训练(一) 一、填空题 1.“△ABC中,若∠C=90°,则∠A,∠B全是锐角”的否命题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四种命题的概念 题点按要求写命题 答案△ABC中,若∠C≠90°,则∠A,∠B不全是锐角 解析若∠C≠90°,则∠A,∠B不全是锐角,此处“全”的否定是“不全”. 2.已知命题“若x=5,则x2-8x+15=0”,那么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这三个命题中,真命题有________个. 答案 1 解析原命题“若x=5,则x2-8x+15=0”为真命题. 当x2-8x+15=0时,x=3或x=5. 故其逆命题:“若x2-8x+15=0,则x=5”为假命题. 又由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知该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否命题为假命题. 3.有下列命题:①mx2+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②函数y=ax2+2x-1的图象与x轴至少有一个交点;③互相包含的两个集合相等;④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真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 答案 2 解析①当m=0时,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②方程ax2+2x-1=0(a≠0)的判别式Δ=4+4a,其值不一定大于或等于0,有可能小于0,所以与x轴至少有一个交点不能确定;③④正确. 4.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若x2+2x-3≠0,则x≠1”为假命题; ②若p∧q为假命题,则p,q均为假命题; ③命题p:?x∈R,2x>0,则綈p:?x∈R,2x≤0.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________. 考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 题点含一个量词的命题真假判断

答案 1 解析①命题“若x=1,则x2+2x-3=0”,是真命题,所以其逆否命题亦为真命题,因此①不正确.②不正确.③根据含量词的命题否定方式,可知命题③正确. 5.不等式(a+x)(1+x)<0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22. 6.已知命题p:?x∈R,mx2+1≤0,命题q:?x∈R,x2+mx+1>0.若p∧q为真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考点“p∧q”形式命题真假性的判断 题点由“p∧q”形式命题的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2,0) 解析由题意可知,若p∧q为真命题,则命题p和命题q均为真命题.命题p为真命题,则m<0.命题q为真命题,则m2-4<0,即-2<m<2.所以命题p和命题q均为真命题时,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2,0). 7.命题“?x∈[0,+∞),x3+x≥0”的否定是________. 考点全称量词的否定 题点全称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答案?x∈[0,+∞),x3+x<0 解析全称命题的否定是存在性命题. 全称命题:?x∈[0,+∞),x3+x≥0的否定是存在性命题:?x∈[0,+∞),x3+x<0. 8.已知p:x2+2x-3>0;q:1 3-x >1.若“(綈q)∧p”为真命题,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简单逻辑联结词的综合应用 题点由含量词的复合命题的真假求参数的范围 答案(-∞,-3)∪(1,2]∪[3,+∞)

凤凰新学案件 高中语文 史记选读(教师用书)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列传 预读文本 预读要求 指导学生对照文本下注释自主阅读原文,先知其大意,明其主要事件;然后完成“感知文本”与“预读积累”练习,并记下自己的疑问。 感知文本 1.课文共有8段,请你阅读后概括每一段的大意。(见学生用书第110页“感知文本”第1题) 【分析】第1段: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仁而下士”的思想作风及其影响。 第2段:详写信陵君结交侯嬴、亲迎侯嬴的经过。 第3段:略写信陵君结交朱亥的过程。 第4段:交代秦围邯郸,魏王虽派救兵但持观望态度;平原君责怪信陵君,信陵君数请救赵而魏王不听。 第5段:详写侯生献计窃符,计成。 第6段:写朱亥与信陵君俱行。 第7段:写朱亥椎杀晋鄙;信陵君夺军,却秦,存赵;侯生北乡自刭。 第8段:写信陵君归军于魏而自留赵。 2.根据上面各段内容大意,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请划分并概括每一部分大意。(见学生用书第111页“感知文本”第2题) 【分析】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信陵君的身份、为人和他在当时的威望。突出他“仁而下士”的品质。 第二部分(第2、3段):具体写信陵君亲近侯生和数请朱亥,表现他如何“仁而下士”。详写信陵君与侯嬴的交往过程,略写信陵君与朱亥的交往过程。 第三部分(第4—8段):叙述侯嬴献计及信陵君窃符救赵,表现信陵君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这是他“仁而下士”所获得的成果。 3.全文三部分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见学生用书第111页“感知文本”第3题) 【分析】窃符救赵的过程,是全文的主体。课文的前两部分是第三部分“窃符救赵”的铺垫。第三部分写窃符救赵成功,正是上文所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结交侯嬴”的结果。从人物看,前两部分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品德,第三部分写他“仁而下士”的品德所获取的回报;前两部分侧重写侯嬴的忠诚,第三部分侧重写侯嬴的智慧;前两部分写朱亥的骨气,第三部分写朱亥的义勇。信陵君“下士”是为国家作长远打算的,而他所得的“士”也能不负国家的长远打算。可见,信陵君“下士”的规律:下士(为国求贤)→得士→士为国用。前两部分和第三部分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紧密衔接的。

凤凰新学案 输入 必修2

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则g/(g0)为 ( ) A.1 B.1/9 C.1/4 D.1/16 4.有两颗质量相同的人造卫星 A、B,其轨道半径分别为 RA、RB,RA∶RB =1∶4,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 ) A.它们的运行周期之比 TA∶TB=1∶4 B.它们的运行线速度之比 vA∶vB=4∶1 C.它们所受的向心力之比 FA∶FB =4∶1 D.它们的运行角速度之比ωA∶ωB=8∶1 5. 我国正在建设中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由5颗地球同步卫星和30颗非同步卫星组成。已知有两颗同步轨道卫星A、B分别定点于赤道上东经80°和140°的上空,轨道半径为r。则关于A、B两颗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卫星内的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 B.两卫星运动的线速度相同 C.这两颗卫星的信号可覆盖整个地球表面 D.两卫星的间距是固定的,大小为r 6.“嫦娥二号”已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其环月飞行的高度距离月球表面100km,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比环月飞行高度为200km的“嫦娥一号”更加翔实.若两颗卫星环月的运行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如图所示.则() A.“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周期比“嫦娥一号”更小 B.“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的线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 C.“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的角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 D.“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 7. 2012年2月25日我国成功地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 预定轨道—地球静止轨道,使之成为地球同步卫星。关于该卫星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地面静止,离地面高度为在R~4R(R为地球半径)之间的任意值 B.运行速度大于7.9km/s C.角速度大于静止在地球赤道上物体的角速度 D.向心加速度大于静止在地球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8.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半径的4倍,在地球上发射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为7.9km/s,周期为84min,那么在月球上发射一颗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多大?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这个最抽象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意义最深远的概念 B、“能量”这个最抽象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意义最深远的概念 C、“力”是牛顿没有留给我们的少数力学概念之一 D、“能量”是牛顿没有留给我们的少数力学概念之一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学案:第七课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含答案

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田塍.( ) ②手谕.( ) ③猛鸷. ( ) ④竹篁.( ) ⑤琅.琅( ) ⑥鳜. 鱼( ) ⑦赌骰.( ) ⑧水碓.( ) ⑨竹篠. ( ) ⑩信笺.( ) ?棒杵.( ) ?强悍. ( ) ?薪饷.( ) ?攫.住( ) ?缝罅. ( ) ?狼嗥.( ) ?幡.旗( ) ?缮. 写( ) ?臃.肿( ) ?雉.媒( ) ○21晒谷簟. ( ) ○22傀儡.. ( ) (2)多音字 ①帖????? 临帖. ( )请帖.( )服帖. ( ) ②数????? 数.学( )数.落( )频数.( ) ③薄????? 厚薄. ( )薄.板( )薄.荷( )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1)????? 鳜( )獗( ) 蹶( ) (2)????? 腾( )滕( )塍( )

(3)????? 砺( )粝( ) (4)????? 槽( )糟( ) 二、词语积累 明确词义 (1)千篇一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鱼得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步维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模大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惠而不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孙俊峰一再强调自己并非所谓的“成功者”,认为社会不应该千篇一律.... ,没有人说北大毕业就一定要去当公务员或者去大企业工作。( ) (2)太平洋国际交易所如同一把大伞,为投资者遮风挡雨,投资者们依托于这把大伞开始了一场如鱼得水....的投资盛宴。( ) (3)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经营艰难而“尴尬”的,远不止“地一大道”一家,其北段西侧的“富力广场(熊猫城)”同样举步维艰.... 。( ) (4)六一儿童节那天,济南某小学的猴宝宝们表演了一场《猴年猴宝乐翻天》的节目,看着孩子们大模大样....的表演,家长们脸上乐开了花。( ) (5)加拿大留学生可以以相对较低的留学费用享受到一流水平的教育,实在是惠而不费.... 。( ) 辨词填空 (1)鼓励·鼓舞 “鼓励”指激发,勉励。“鼓舞”指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 例句:①管理者一个________的眼神,一句热情的话语,一份真诚的谢意,一句关切的询问,都体现了对职工的信任与肯定。 ②在这个寒冬里,文艺以其传递信心的特有优势,必将在________民心士气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2)抱残守缺·敝帚自珍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 例句:①这件简单的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与其________,不如果断放弃。 ②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________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 (3)耳目一新·焕然一新 “耳目一新”指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例句:①综艺节目发展的瓶颈问题和“水土不服”现象让人十分担忧,而热播的《中国好声音》让人________,颇值得思考。 ②由于没有一套新剧能突围而出,故主角们便在形象上寻求突破,利用________的造型来替日见低迷的日剧争取多一点收视率。 三、名言警句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学案65【古诗文阅读:把握诗歌中的思想感情(1)】及答案

学案65 把握诗歌中的思想感情(一) 学案目标 1.掌握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等常见题材诗的思想感情。2.理解并掌握整首诗的思想感情及做题的基本方法。 1.(2018·江苏卷)(《送魏二》原诗见“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学案)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9·江苏卷)(《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原词见“鉴赏诗歌中的形象”学案)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8·江苏卷)(《登金陵凤凰台》原诗见“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探讨 把握古诗中的思想感情题是江苏卷的重点难点,且赋分较高。较全国其他省市试卷要求更高,主要表现在: ①几乎每道题,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关涉思想感情。 ②切口小,多从一两句或一联或某些具体词语切入,多角度、多层次设点。 ③答题要求开掘深,采点全。 值得关注的是 古诗浩如烟海,从题材上看大致有山水田园、边塞军旅、咏物言志、怀古咏史、羁旅思乡、赠友送别等。同题材的诗,大致有共同的思想感情。分清类别,可以基本定位作品的思想内容。 一、山水田园诗 1.知识梳理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或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宁静平和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或描写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对壮丽山河的热爱;或表现归耕隐居之乐,多抒发质朴、清新、恬淡、闲适、物我两忘的感情,表现不同流俗的清高,追求隐逸,有消极避世的思想。代表作家有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2.演练体悟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凤凰新学案·高中物理 选修3-1 (教师用书)全国教育版e

第课时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高效课堂 情景创设 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物体就带了电。 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人们没有发现对上述两种电荷都排斥或都吸引的电荷,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入新课,让学生不觉得陌生,同时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互动探究(见学生用书课堂本第页) . 电荷 () 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 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电子的转移。 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 对感应起电现象的分析 问题:如图所示,把带正电荷的物体移近导体、,金属箔有什么变化?再将物体移开,使它远离导体、,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 答案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表明导体、两端都带了电;再将物体移开,金属箔又由张开变为闭合,表明导体、又恢复到原来的电中性状态。 问题:怎样证实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呢? 先把、分开,然后移去,金属箔是否会发生变化?再让和接触,又会看到什么现象? 答案先把、分开,然后移去、两端的金属箔仍然张开,但张角变小了。再让、接触,可以看到、两端的金属箔都闭合了。

这既不是接触起电,也不是摩擦起电,表明带电体对导体内部的电荷分布带来了影响,让学生猜想可能的图景是什么样的。 点评因为棒的正电荷吸引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端有多余电子积累而带负电端因失去电子带正电、分离时带负电带正电,并且、两导体所带等量异号电荷。移去棒后,积累在端和端的电荷会在两部分导体中重新分布,原来积累在、两端的电荷有一部分会分散掉,所以金属箔张角会变小。再让、接触,由于它们电荷等量异号,所以电荷中和,金属箔闭合。 从微观结构本质研究物体带电的原因,使学生对导电的机制有清楚的认识。 () 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异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 电荷守恒定律 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问题:电中性物体中有无电荷存在? 答案电中性物体中是有电荷存在的,只是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为零。 问题:所谓“电荷的中和”是不是正、负电荷一起消失? 答案电荷的中和是指电荷的种类和数量达到等量、异号,这时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为零。 问题:对于“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中的“电荷的总量”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电荷的总量是指电荷的代数和,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通过理解三个问题,让学生体会电荷守恒定律的第二种表述。 【例题】如图所示为带正电的小球为原来不带电的导体。把放在附近、之间存在吸引还是排斥? 答案导体中的一部分自由电子受的正电荷吸引会积聚在的左端,右端会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对左端的吸引力大于对右端的排斥力、之间产生吸引力。 . 元电荷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或。单位:库仑,符号。 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用表示。 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或者等于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电荷量的值×。 比荷:电子的电荷量和电子的质量的比值,即×。

高中语文教案学案及课时训练之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之自主赏析苏幕遮

高中语文 教 案 学 案 课 堂 训 练

大 全 Word解析版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之自主赏析苏幕遮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体会词人写景小词清新俊逸的情调。 3.体会词人久客思乡的情感。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1.走近作者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著名词人、文学家。字美成,晚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诗、词、文、赋,无所不擅,7000字《汴都赋》名动天下。其他著作如:《操缦集》《清真杂著》。古近体诗34首,其中如:咏战马《天赐白》(七古)、《过羊角哀左伯桃墓》(五古),风骨凛然。他的词作已有好几种版本,流传至今,约有12种版本,另外有3位词人几乎为他的词全部写了和词,这在中国词史上也是空前的。如:《少年游》“并刀如水”和“朝云漠漠散轻丝”使当时境界重现,而且写对话,使读者不但如见词中人,且能听词中人语。词作又多创调,尤其是《兰陵王》“柳阴直”、《瑞龙吟》“章台路”以及《六丑》“正单衣试酒”等名篇,代表他的词风特色。有《片玉集》。 2.了解背景 周邦彦是北宋中后期词坛上一位有代表性的词人。周词讲究音律、句法、章法,在艺术表现上精雕细琢,追求精巧含蓄的词境。周邦彦一生在仕途上不得意,几度奔波于地方州县,深切地感受到漂泊的滋味,于是羁旅愁思成为他词作的重要主题。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

新月、荷花、梅花、梨花、杨柳等都是他吟咏的对象。周词能够将羁旅愁思和所咏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苏幕遮》就是一首将思乡情绪和荷花的风姿融合在一起的佳作。 (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 1.读准字音 溽. (rù)暑 窥.(kuī)檐 宿.(sù)雨 小楫. (jí) 芙蓉浦.(pǔ) 2.一词多义 (1)晓????? ①侵晓.窥檐语 黎明②冥冥之中,独见晓.焉 光明③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 畅军事 明白,通晓 (2)干????? ①叶上初阳干.宿雨 晒干②执干.戚舞 盾牌③哭声直上干.云霄 直冲 (3)宿????? ①叶上初阳干宿.雨 隔夜,头天晚上②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 住宿,过夜 (4)举????? ①一一风荷举. 挺起,挺立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兴起,发动③西举.巴蜀 攻占,攻取④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出,提出 (5)旅????? ①久作长安旅. 旅居②夏少康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古代的军队 编制单位,五百人为旅 ③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野生的④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 进旅退 共同 3.词类活用 叶上初阳干.宿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晒干 ) (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 1.赏析“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中的“呼”和“语”。

凤凰新学案件 史记选读(教师用书)李将军列传

李将军列传 预读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睨.(nì)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 辄分其麾.(huī)下 广讷.(nè)口少言 以为李广老,数奇.(jī) 意甚愠.(yùn)怒而就部 遂引刀自刭.(jǐng) 悛悛.(xún)如鄙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ī)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尝从行尝同常,经常。 上山陈陈同阵,列阵。 广详死详同佯,假装。 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莫同幕,幕府:泛指将帅办事的地方。 军亡导,或失道或同惑,迷惑。 南绝幕幕同漠,沙漠。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悛悛同恂恂,诚恳的样子。 3.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加以解释。 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学者古义:学习的人;今义:有学问的人。 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古义:事情的复杂经过,委曲详细的情况;今义:弯曲,形容事情复杂多变。 4.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说明活用方法并解释。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从:使动用法,使……跟从。 用坚其意坚:使动用法,使……坚定。 呵止广止:使动用法,使……停止。 胡兵终怪之怪:意动用法,以……为怪。 上山陈陈:名词用作动词,列阵。 络而盛卧广络:名词用作动词,编网兜。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前:名词用作动词,前进。 后大将军后:名词用作动词,落后。 即有急,奈何急:形容词用作名词,紧急情况。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形容词用作名词,委曲详情。 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回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迂回绕远的路。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 用.善骑射用:因为。 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格:击杀。

●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及答案

必修一第一单元 现代诗歌 ★第一课时·复习《沁园春·长沙》(兼及《浪淘沙·北戴河》《七律·长征》《采桑子·重阳》) [设计:周烨审核:一舟]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格律诗的一些基本规则:压韵、对仗、平仄、粘对等等。 2、了解“沁园春”“浪淘沙”“采桑子”三种词牌的固定格律。 3、识记重点字词及典故的读音和解释,学会品味诗歌语言的意象。 4、深情顶礼一代伟人的博大情怀,感悟主席心忧天下的豪情壮志。 【重点难点】 1、重点——字词典故和格律; 2、难点——意象把握、情怀解读。 【教学内容】 一、课前检测 1、请一位同学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注音,然后带全班同学读两遍 百舸争流___;怅寥廓___;浪遏飞舟___;矫健___;激昂慷慨___;劳役___挥斥方遒___;秋风劲___;碣石_____;分外___ 2、请一位同学解释句中加黑词语的意义并要求全班同学识记之 漫江______;百舸______;峥嵘岁月________;岁月稠_________激扬______;寥廓______;风华正茂________;挥斥方遒________浪遏飞舟______;五岭逶迤________;粪土当年万户侯____________ 3、请同学们填写出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A.鹰击长空,雨翔浅底,______________。 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 C.怅寥廓,__________,_________。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 E.萧瑟秋风今又是,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延伸,知识积累(全班齐读,抄写并背诵!) 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你知道本是谁所作吗?毛泽东(也有人说是明人的作品)。1910年,毛泽东的年龄正与我们现在相仿,性格决定命运。看看毛泽东的情怀,我们不一定都具备毛泽东那样的领袖气质,但至少要自信啊! 立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三、再诵诗歌,品味鉴赏(疑难点拨) 1、写壮景,抒豪情(提问:写的什么景?抒的什么情?) ①独立寒秋图:注意“独”字。 ②湘江秋景图:抓住“看”字。注意视角、用词、手法。 品味明确:(提问:湘江秋景色,好一幅立体构图!是怎么写的?) 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静) 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静、动) 仰视:鹰击长空(动) 俯瞰:鱼翔浅底(动) 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

凤凰新学案高中语文 选修《史记》选读(教师用书)

凤凰新学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教师 用书) 解说 司马迁和《史记》,凡接触过中学语文教材的师生,谁不知道?传统语文教材中就选有《史记》的经典篇目,高考文言文阅读也常从《史记》中取材。然而,对绝大多数中学师生来说,真正比较深刻地认识了解司马迁,比较全面地学习探究《史记》,恐怕得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的教学开始。教学《<史记>选读》,当然得从《太史公自序》起始。《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此书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前后跨越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共一百三篇。《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选读《史记》,我们首先要了解作者司马迁其人其事,以及他写作《史记》的目的与经历。本专题只选了一篇《太史公自序》;还有一篇是同学们在必修五学过的《报任安书》,此处列为“存目”。如果说《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的“心灵史”,那么《太史公自序》便是司马迁的“学术史”兼“心灵史”。两文结合起来阅读,便能走近司马迁,了解他的家世谱系,了解他的生活经历,了解他的志向抱负,了解他撰写《史记》的始末,从而比较具体地了解司马迁其人其事。太史公自序教学

定位文本概述司马迁不把《自序》置于卷首,而是将其放在七列传之末。这是为什么?清人金圣叹说:“此篇于《史记》为序,于太史公便是自己的列传。”金圣叹之言,为我们解读《太史公自序》打开了门。《太史公自序》既是《史记》的自序,也是司马迁为自己及其史官家世所作的传记。全序规模宏大,文气深沉浩瀚,是《史记》全书的纲领,也是我们这册选修教材的总起,更是我们从整体上认识司马迁和了解《史记》的开始。《太史公自序》篇幅较长,内容丰富,文字艰深,学生学习的困难很大,所以教材为它提供了译文。让学生对照译文读原文,在阅读过程中完成“预读积累”练习,这是学习文言词句知识的主要方法;在复习《报任安书》的基础上,抓住“传”和“序”的特点,先“传”后“序”,寻找出相关语段和相关语句,加以分条理解和分析归纳,从而了解司马迁其人其事,则是学习了解文章内容的主要方法。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文中涉及的重要文言知识,积累常见却又易混淆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了解关于《史记》的一些文学文化常识。 2、阅读全文,理清全文思路;精读语段,理解重点内容。 3、通过阅读与探讨,比较清楚地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及其伟大贡献,理解《史记》一书的写作要旨。学习方法以讲读法与讨论法为主:以练促读,以读助练,自读、自主讨论为主,点拨讲解为辅。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预读质疑”,“感知文本”,“选读理解”;第二课时“探究文本”。预读文本预

凤凰新学案 输入 必修1

1.做变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第一个100m用了20s,通过第二个100m用了10s,汽车在第一个100m内和第二个100m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大?汽车在这200m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下列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直流电源 B.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 C.使用频率为50Hz交流电源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D.使用频率为50Hz交流电源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1s 3.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V以下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4.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A.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B.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C.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 5.一物体的加速度为-7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末速度比初速度小7m/s B.物体每经1s速度减小7m/s C.末速度与初速度反向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一物体的加速度为-7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末速度比初速度小7m/s B.物体每经1s速度减小7m/s C.末速度与初速度反向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υ>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B.0υ<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A.0 υ<0,a>0,物体做减速运动 D.0υ>0,a>0,物体做减速运动 C.0 8.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